首页范文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十篇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十篇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1:42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篇1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审核

建筑防火设计审核是指消防监督机关对工程建设单位、建筑设计部门设计的工程图纸,进行消防审核,监督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保障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公安消防机构依据国家消防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对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建筑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都要实施消防监督。如果当一项建筑工程竣工后,发现不符合防火要求,这时再去采取补救措施,不仅影响工程的投产使用,在资金、材料等方面都会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的无法弥补相应的安全措施,只能停用或拆除。

1建筑防火设计和审核的依据

1.1消防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0条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核准;未经核准的,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变更。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第42条又规定: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的,责令限期改进;逾期不改的,责令停止施工,处以罚款。公安部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中对消防监督审核的范围、内容、程序、审检权、验收权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如该规章第2条规定,凡新建、改建、扩建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建筑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都必须由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管理。第3条规定:凡从事建筑工程建设、消防设计、施工安装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维修保养的单位和个人建筑物所有者等都要遵守本规定。

1.2消防技术标准

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20多部,这些技术标准基本涵盖了各类建筑设计和施工全过程。

2建筑防火设计和审核的主要内容

1)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2)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3)建筑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4)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5)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6)防烟、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7)消防电源及其配电;8)火灾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疏散指指示标志;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10)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11)建筑灭火器配置;1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防爆设计;13)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消防设计的其他内容。

3建筑防火设计和审核的程序

3.1方案编制阶段

建设单位确定建筑项目后,首先向建设规划部门申请,根据本单位建设项目的特点,按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建筑工程的初步位置,选择具备相应设计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任务。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选址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程项目,通常情况下规划部门要求先征求消防部门的意见,因此,建设单位应将建设项目的地形图、方案总平面图,简要的文字说明资料和方案设计图纸,报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消防机构在收到图纸、资料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审核完毕,在方案总平面图上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

3.2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后,建设单位应将全套消防设计图纸,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批复及土地规划部门的批文等有关资料报送管辖的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申报审核的主要资料如下:1)设计任务书。主要包括:水文、地质状况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是否系窝风地带,年最小频率风向;总图部分的内容要有建设项目的布置与周围建筑、构筑物图。2)生产工艺情况。建筑项目如系厂房、库房等,应当申报生产工艺情况,主要包括:生产该项目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流程的安全可靠性说明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水封、紧急切断阀和自动联锁、报警及灭火装置的配置情况和说明等。3)生产、使用、运输、储存、销售、销毁的物料、产品、货物等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火灾危险性参数等技术资料,主要包括: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相对密度、蒸气压力、燃点、闪点、爆炸极限、氧化性、最小点火能量、热稳定性和腐蚀性、毒害性、放射性等。4)消防安全专篇。主要包括建筑项目的防火安全情况。

3.3施工图设计阶段

建设单位收到公安消防机构对图纸资料审核意见后,应领取填写《建筑消防设计消防审核申报表》和《自动消防设施设计消防审核申报表》,设计单位应按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和消防审核意见进行施工图消防设计。设计完成后,将《建筑设计消防审核申报表》和《自动消防设施设计消防审核申报表》加盖印章,并按申报表要求将有关消防设计施工图纸及资料报送原消防机构审核。

4建设和设计单位的防火责任

4.1建设单位的责任

建设单位应当将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以及用途变更工程项目的消防设计图纸和资料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并填写《建筑消防设计消防审核申报表》、《自动消防设施设计消防审核申报表》及《建筑内部装修设计消防审核申报表》,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开工;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施工,建设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及规范,并有责任检查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贯彻落实消防法规情况,不得擅自变更消防设计、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消防机构提出工程消防验收申请,送达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测试报告,填写《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并组织消防验收。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篇2

关键词:工程;重建;消防;管理;监督

0前言

4•14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印发了《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了“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的目标。2011年是玉树灾后重建关键之年,对完成三年重建任务具有决定性意义,年内将完成全部农村住房和大部分城镇住房、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当前,大量灾后重建项目即将投入使用,灾后重建工程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随即会浮上水面。

1灾后重建工程交付使用后建筑消防设施运行面临的问题

1.1使用单位不懂得对援建方移交后的消防设施设备如何使用、管理。

按照“跨越二十年的”的重建标准,灾后重建工程较之灾前建设标准都比较高,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设备比较完备,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必须设置的消防设施一应俱全。因竣工移交时安装单位可能无法将相关的操作、维护、保养的知识向使用单位交底,使用单位人员得不到相应的培训,最终造成移交后的工程使用单位对消防设施设备不能正确使用。使用单位接收这些工程后,由于对消防设施设备缺乏管理经验,必然会造成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不会管理的现象,甚至可能出现人为停用消防设施和消防设施损坏、丢失的现象。

1.2移交后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

灾后重建工程援建单位多来自外省,按国家建筑法规应履行的工程维保责任可能无法得到及时落实。同时,玉树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没有经过培训的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更没有取得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鉴定的建(构)筑物消防员。最终可能导致消防设施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者纯粹瘫痪。

1.3部分重建工程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问题无法回避。

所有重建工程中,学校、医院这两类工程属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因此这些工程一旦竣工,工程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问题可能会无法避免地出现。尤其是学校,新学年开学时间是确定的,工程是否通过消防验收极易被忽视,只要教学功能能够实现就行。

2如何解决灾后重建工程交付使用后建筑消防设施运行面临的问题

2.1重建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应全面落实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消防安全责任。

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工程消防设施施工质量的责任主体为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四方。因此,灾后重建指挥机关和住建部门应督促工程建设方及时申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尽力杜绝“未审先建”和“未验先用”的现象。同时通过他们督促各项重建工程落实工程四方主体的消防安全责任,除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确保施工期间消防安全外,应着力保证工程消防设施的设置、施工、安装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

2.2重建工程竣工移交时应向使用管理单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

重建工程竣工并通过整体验收和各项专项验收后,工程建设单位应组织援建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使用管理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向使用管理单位全面移交工程审批资料和建筑消防设施技术资料、培训使用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其中,参加技术交底的施工单位包括工程总承包和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的负责人、施工技术人员。涉及到同一工程有多个使用单位时,各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固定资产管理人均应参加技术交底。

2.3明确重建工程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主体,落实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责任。

2.3.1明确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主体。

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应由建筑产权单位负责,当建筑使用权全部或局部转让时,应由建筑产权单位向该建筑使用单位明确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管理责任。保证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

2.3.2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制度。

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使用单位应依据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落实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及维修保养制度,与具备相应资质的建设工程建筑消防设施施工或维护保养企业签定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合同,对消防设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消除检测机构检测发现的故障,以保证消防设施长期处于可靠、准确、灵敏的运行状态。

2.3.2.1落实建筑消防设施定期检测制度。

重建工程的使用管理者应按照《消防法》的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建设工程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测中介机构,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2.3.2.2及时消除隐患、故障。

对自检、技术检测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监督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该建筑物的拥有者或使用单位必须予以解决和整改,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行政负责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此负法律责任。

2.4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保证持证上岗。

维护管理人员特别是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不懂消防设施方面的专业技术,是导致维护保养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首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据《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公安部109号令)、《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和《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加大对重建工程使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培训教育。其次,对建筑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应根据《建(构)筑物消防员国家职业标准》加强培训教育,全面开展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现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操作管理持证上岗。

3结语

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必须从规范维护中介行为、健全维护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三方面对消防设施维护现状进行改善。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本身的技术水平也必将越来越高,只要在维护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的过程中,做到“硬件过硬”、“软件不软”,并辅之以切实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培育正规健康的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维护市场,解决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难的问题,保证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良好的运行状态和可靠性能,灾后重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必将发挥其最大功效,担负起建筑防灾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17号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篇3

关键字: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现状;对策

1前言

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消防设施检测是整个建筑项目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但保证了建筑工程项目能够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有效地进行,还是保证建筑消防验收的主要依据。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是为消防事业提供相关安全、技术服务的建筑消防服务单位,它不但为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还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以此保证消防工作的顺利、有效的进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创建以及检测工作的大力推广不仅可以使相关部门全面、具体地清楚建筑消防设施每时每刻的运行状况,还能保证对消防设施进行及时的修护和保养,最终保证国家和用户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2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相关内容

2.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现状及实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不断地发展着,很多已经由曾经的政府机构逐渐地转变为私有企业,因此,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一部分。我国现在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并且所管辖的范围不断扩大,消防检测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艰难。因此有效的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不单单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还能够对已发生的火灾进行快速的处理,来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实质上就是对建筑物技术的认可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相关机构和人员可以通过相应的方式和手段来判断建筑物消防设施是否达到了国家的规范。建筑消防设施是一种防火、防灾的系统,和其他设施有所不同,建筑消防设施关系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如果技术不达标,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消防设施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缺陷的检测,以此保证消防设施的安全性、可行性、高效性。

2.2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内容及仪器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已经给以明确的规定,对建筑物消防设施的检测主要是在工程项目竣工后进行检测,检测的主要内容为:消防给水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及通风系统、消防电源的供配电情况、火灾发生时的应急照明和疏散系统等等。而对这些内容的检测要用到一些基本的检测方法,例如,当检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首先要了解系统的类型,通过模拟故障的方式来检测报警数量等;对于消防给水系统,要对给水的水压、水量、最高点水压以及最低点水压等进行检测。

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要使用相应的检测仪器,这些仪器一定要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当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后才可以用于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中,精准、有效的检测仪器可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建筑消防设施的主要检测仪器有以下几个:水压表、风速仪、秒表、发烟器、水流量计、声级计等等。

2.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步骤及方法

如同病人去医院看病或者体检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一样,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也要通过建筑部门配合检测部门才可以使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建筑部门要从多方面考虑消防设施检测机构的技术、信用以及自身实力水平等,由于市场的大量需求,使得消防设施检测机构也出现了很多检测水平完全不同的现象,一些高水平的检测机构能够全面地检测出建筑消防设施的缺陷所在,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而那些水平较低的检测机构会很难检测出故障所在,这样不单单耽误了建筑施工的期限,还使得建筑的消防实施缺乏一定的保证,造成不良的后果。

其次,建筑部门在选好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后,要尽全力地配合检测机构,给检测机构提供充足的建中和施工方案及技术资料,以满足检测机构的检测需求。检测机构在进行消防设施检测时要分配好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检测人员,使每个员工都完全了解建筑的整体情况,并在检测的过程中指定有关的监督人员,以此来协助和监督现场的检测工作。

最后,当检测工作结束后,尽管检测已经符合相应的标准,但是这还不能说明建筑的消防设施完全合格。判断一个建筑物是否已经完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还要通过建筑、设计、施工以及监督等部门的配合,只有达到了相应的规范才能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验收合格。

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措施

3.1改善消防设施检测的运行制度,维持市场秩序

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根据消防设计、施工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消防设备要进行多次的审查,以此确保设备的合格,不符合标准的消防设施绝不可以使用;定期地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和训练,把培养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企业的根本,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对整个消防系统了如指掌;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一定要熟记国家有关消防设施建设的规范,保证整个消防系统施工的顺利进行。

3.2对检测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提高检测的质量

建筑的施工单位一定要确保施工的规范化,对消防系统中的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喷水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等的供配电线路进行合理的敷设和防护措施,保证各个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消防设施的安装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一定要具有专业的技术,只有经过单位审核后才可以进行消防设施的施工;相关的负责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消防设施检测的质量。

3.3重视对消防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的检测

消防系统主要是由消防报警系统和联动控制系统组成,消防报警系统是当火灾发生后,能够发出声音进行报警,并显示发生灾情的位置,利于消防人员及时扑灭火灾;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则是在探测到灾情后,自动地运行各种消防设备,抑制火灾的蔓延。因此消防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消防设施检测机构一定要重视对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检测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工作是保证消防设备有效运行和建筑物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消防设备检测机构一定要重视对消防设备的检测工作,提高检测的质量,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护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韩盼盼.浅析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管理[J].科学之友,2011,15(26):55-57.

[2]阮征.建筑消防设施系统施工探讨[J].科学之友,2010,13(14):178-180.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篇4

关键词:性能化设计;处方式设计;消防设计;火灾模型

1前言

如果说纳米技术使新材料的研究起到了革命性飞跃,那么也可以说性能化设计方法将开创消防科技的新局面。

消防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其基于场所类型进行设计考虑;另一种是“性能化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对于解决超越法规或现行法规无法解决的复杂建筑的消防设计具有很大意义。

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并将发展成为建筑防火技术领域里一个全球性发展潮流,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概念

性能化消防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它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应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物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然后用已开发出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与“处方式”设计相比较,性能化设计方案更关注是否能够实现“保证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不受火灾烟气影响”这一“目的”,而不是拘泥于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排烟量。性能化的消防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论证,能够提供比之处方式的消防规范更为安全的设计表现效果,比较起来,性能化设计方案具有设计成本有效性,设计选择多样性及设计效果更为优化性的特点。

性能化消防设计的两个关键点,第一是确认危害,第二是明确设计目标。具体来说,它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建筑物外部特征,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从而针对每种危害或者每个设计区域选择设计方法及评估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设计针对建筑物结构类型、相应的层高及面积的限制,同时提供了更加灵活而有效的设计选择性。

性能化消防设计包括确立消防安全目标,建立可量化的性能要求,分析建筑物及内部情况,设定性能设计指标,建立火灾场景和设计火灾,选择工程分析计算方法和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估,制定设计方案并编写设计报告等步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典型火灾场景下火灾及烟气的发展蔓延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因此计算的工作量以及各类基础数据的需要量非常大,往往需要采用计算机火灾模拟软件等分析和计算工具。

3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流程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4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内容

建筑物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一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二是保证建筑构件耐火的性能设计。

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是从建筑内人员安全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综合考虑各种火灾因素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火灾安全性,从而防止人员伤亡。其性能化的设计准则是:烟层下降高度和烟气浓度达到人不能忍耐的时间大于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

构件耐火的性能化设计是从建筑物的稳定性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分析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反应,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火灾稳定性,从而防止建筑物的倒塌。其性能化设计准则是:火灾持续时间小于构件的耐火时间。

5国内外性能化设计应用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法”(performance——basedfiresafety

design

method,以下简称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以来,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性能化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英国于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确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新西兰1991年的建筑法案对建筑监督立法体系进了彻底调整,于1992年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于1993年强制执行。1993~1998年,继续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互蔓延五部分。

瑞典于1994年了新的包含有性能化设计内容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澳大利亚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的《澳大利亚建筑设计规范》(《BuildingCodeof

australia》,简称"BCa"),并自1997年7月1日起,在各州政府陆续推行。

巴西于1999年颁布了新的《钢结构防火设计》和《对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两部标准。这是南美首次制定的建筑标准,由Saopaulo大学、mi—nasGerais大学和ouropreto大学编制。标准中引入了如时间计算方法与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其他消防安全工程设计方法等性能化的新概念,允许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根据其火灾荷载、建筑物高度、建筑总面积以及灭火设备的安装与否等条件确定,而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做要求。

日本政府于1998年6月对《建筑基准法》进行了修订,引入了一些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并于2000年6月施行;另外,还于2003年8月开始对《消防法》进行修订,计划于2005年施行。

加拿大于2001年了性能化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其要求将以不同层次的目标形式表述。

美国也于2001年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

目前,已有不少于13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规范和基于规范结构形式下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也正在加紧性能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性能化设计规范的制定。公安部所属消防研究所承担了几项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如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承担的“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导则”的研究和制定,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承担的“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估技术研究”等。

6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是一个逐步过程

尽管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有很多优点,作为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基础一“火灾模型”在性能化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不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部门的人员都不太了解这种新的设计方法。

有人曾对美国、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的建筑管理人员在对待性能化设计和处方式设计在能否保证建筑消防安全,以及火灾模型是否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的态度进行了一个调查,并进行了比较。发现半数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性能化设计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三分之二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处方式设计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认为火灾模型不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调查结果参见表1。

世界各国几乎都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对性能化设计技术还存在一个从初步认识、深入了解到最终肯定的意识转变过程。

另外,对于采用性能化方法设计的建筑,如何正确地评估其消防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待解决。

7展望

性能化消防设计已成为世界性建筑消防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消防安全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的最优化,并将产生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目前还有许多人不太理解和排斥使用它,但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肯定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行列中来。据日本方面的统计,采用性能化方法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正在逐年增加。

我国也应该加快性能化规范及配套技术的研究步伐,充分发挥性能设计的优越性。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发展:

(1)加强各种火灾预测模型和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拓展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空间。

(2)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规范材料性能参数,建立和完善消防数据库,提供准确的性能化指标,为性能化应用积累基础性数据。

(3)深入研究火灾规律、火灾情况下建筑内人员逃生规律和构件变化规律,为各种火灾模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并拓展计算机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

(4)积极向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介绍性能化设计方法,使他们从认识、理解并自觉接受性能化设计方法。

(5)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性能化设计指南,使建筑设计师能尽快地掌握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使用。

(6)制定性能化消防设计规范,为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田玉敏.论“性能化”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7).

[2]肖学锋.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5).

[3]SFpe性能化消防分析和设计工程指南.

[4]倪照鹏.国外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规范研究综述.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1,(10).

[5]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2001.

[6]t.tanaka.性能化消防案例设计标准和用于评估的FSe工具.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

[7]卢兆明.香港性能化消防规范的应用情况.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2002.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篇5

关键词:性能化设计;处方式设计;消防设计;火灾模型

一、前言

如果说纳米技术使新材料的研究起到了革命性飞跃,那么也可以说性能化设计方法将开创消防科技的新局面。

消防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其基于场所类型进行设计考虑;另一种是“性能化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对于解决超越法规或现行法规无法解决的复杂建筑的消防设计具有很大意义。

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并将发展成为建筑防火技术领域里一个全球性发展潮流,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概念

性能化消防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它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应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物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然后用已开发出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与“处方式”设计相比较,性能化设计方案更关注是否能够实现“保证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不受火灾烟气影响”这一“目的”,而不是拘泥于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排烟量。性能化的消防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论证,能够提供比之处方式的消防规范更为安全的设计表现效果,比较起来,性能化设计方案具有设计成本有效性,设计选择多样性及设计效果更为优化性的特点。

性能化消防设计的两个关键点,第一是确认危害,第二是明确设计目标。具体来说,它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建筑物外部特征,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从而针对每种危害或者每个设计区域选择设计方法及评估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设计针对建筑物结构类型、相应的层高及面积的限制,同时提供了更加灵活而有效的设计选择性。

性能化消防设计包括确立消防安全目标,建立可量化的性能要求,分析建筑物及内部情况,设定性能设计指标,建立火灾场景和设计火灾,选择工程分析计算方法和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估,制定设计方案并编写设计报告等步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典型火灾场景下火灾及烟气的发展蔓延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因此计算的工作量以及各类基础数据的需要量非常大,往往需要采用计算机火灾模拟软件等分析和计算工具。

三、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流程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四、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内容

建筑物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一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二是保证建筑构件耐火的性能设计。

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是从建筑内人员安全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综合考虑各种火灾因素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火灾安全性,从而防止人员伤亡。其性能化的设计准则是:烟层下降高度和烟气浓度达到人不能忍耐的时间大于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

构件耐火的性能化设计是从建筑物的稳定性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分析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反应,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火灾稳定性,从而防止建筑物的倒塌。其性能化设计准则是:火灾持续时间小于构件的耐火时间。

五、国内外性能化设计应用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法”(performance——basedfiresafetydesignmethod,以下简称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以来,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性能化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英国于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确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新西兰1991年的建筑法案对建筑监督立法体系进了彻底调整,于1992年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于1993年强制执行。1993~1998年,继续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互蔓延五部分。

瑞典于1994年了新的包含有性能化设计内容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澳大利亚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的《澳大利亚建筑设计规范(《BuildingCodeofaustralia》,简称"BCa"),并自1997年7月1日起,在各州政府陆续推行。

巴西于1999年颁布了新的《钢结构防火设计》和《对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两部标准。这是南美首次制定的建筑标准,由Saopaulo大学、mi—nasGerais大学和ouropreto大学编制。标准中引入了如时间计算方法与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其他消防安全工程设计方法等性能化的新概念,允许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根据其火灾荷载、建筑物高度、建筑总面积以及灭火设备的安装与否等条件确定,而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做要求。

日本政府于1998年6月对《建筑基准法》进行了修订,引入了一些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并于2000年6月施行;另外,还于2003年8月开始对《消防法》进行修订,计划于2005年施行。

加拿大于2001年了性能化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其要求将以不同层次的目标形式表述。

美国也于2001年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

目前,已有不少于13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规范和基于规范结构形式下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也正在加紧性能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性能化设计规范的制定。公安部所属消防研究所承担了几项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如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承担的“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导则”的研究和制定,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承担的“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估技术研究”等。

六、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是一个逐步过程

尽管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有很多优点,作为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基础一“火灾模型”在性能化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不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部门的人员都不太了解这种新的设计方法。

有人曾对美国、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的建筑管理人员在对待性能化设计和处方式设计在能否保证建筑消防安全,以及火灾模型是否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的态度进行了一个调查,并进行了比较。发现半数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性能化设计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三分之二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处方式设计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认为火灾模型不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

世界各国几乎都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对性能化设计技术还存在一个从初步认识、深入了解到最终肯定的意识转变过程。

另外,对于采用性能化方法设计的建筑,如何正确地评估其消防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待解决。

七、展望

性能化消防设计已成为世界性建筑消防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消防安全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的最优化,并将产生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目前还有许多人不太理解和排斥使用它,但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肯定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行列中来。据日本方面的统计,采用性能化方法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正在逐年增加。

我国也应该加快性能化规范及配套技术的研究步伐,充分发挥性能设计的优越性。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发展:

(1)加强各种火灾预测模型和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拓展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空间。

(2)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规范材料性能参数,建立和完善消防数据库,提供准确的性能化指标,为性能化应用积累基础性数据。

(3)深入研究火灾规律、火灾情况下建筑内人员逃生规律和构件变化规律,为各种火灾模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并拓展计算机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

(4)积极向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介绍性能化设计方法,使他们从认识、理解并自觉接受性能化设计方法。

(5)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性能化设计指南,使建筑设计师能尽快地掌握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使用。

(6)制定性能化消防设计规范,为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田玉敏.论“性能化”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7).

[2]肖学锋.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5).

[3]SFpe性能化消防分析和设计工程指南.

[4]倪照鹏.国外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规范研究综述.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1,(10).

[5]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2001.

[6]t.tanaka.性能化消防案例设计标准和用于评估的FSe工具.国外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译文集.消防安全工程工作组编.

[7]卢兆明.香港性能化消防规范的应用情况.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2002.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篇6

2014年1月11日凌晨,云南香格里拉古城发生火灾,珍贵的古建筑被付之一炬;

仅过半个月,贵州镇远的一场大火,又将中国保持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报京侗寨变成焦炭。

如果说古建筑存在耐火等级低的问题,那么现代建筑物发生火灾就更令人扼腕――

2009年2月9日,北京京广桥附近的央视新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火场救出30多名伤员,一名消防人员牺牲;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共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

……

火灾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财产损失,更有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

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同火灾作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早见于《周易》:“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东汉史学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进一步明确提出:“防为上,救次之,诫为下”的“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现代建筑的发展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方向:向高处和地下,多用途、多功能复合型,大跨度、大容量的方向发展。而上述任何一类建筑形式,都会给建筑防火带来全新的问题,对现有技术提出新的挑战。

1986年,我国第一个建筑防火研究所成立,这也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投资组建的建筑行业最大的一个专门从事建筑防火研究的机构。“当拿到由中国政府代表龙永图先生亲笔签定的合同书的那一刻,我有一种近乎窒息的快乐和心酸,我知道自己新生了。”建筑防火研究所创业所长李引擎这样描述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此后的20多年间,他带领科研团队先后完成了上百项国内大型和特殊建筑工程的性能化防火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北京新十大建筑中九个建筑物的性能防火设计。谈及此,他满是谦虚:“至今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成功者,只是为这项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学成归来

自从事建筑防火研究至今,李引擎已在这个行业连续工作了整整27年。对于当年的选择,他很坦率:“我从事这个行业工作没有任何其他的背景条件,只是一次偶然的被动选择”。

上世纪80年代初,法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决定资助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几名研究人员去法国进修,于是,研究院从下属各所共抽调8名同志集中学习法语以备选派。集中学习结束后,李引擎成为第一个被法方选中资助进修的研究人员,学习“建筑防火”专业。这在当时无异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彼时国内建筑业不仅没有专人研究防火项目,即便是一般的普及知识都极少。

“我那时对消防的认识还仅仅限于消防车灭火和室内消火栓。”论及当年,李引擎笑着说。拿着法国发来的通知,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去,无法预测最终事业的发展;留,会丧失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终于,了解外面世界的渴望战胜了内心的纠结,李引擎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

作为法国建筑科学院接收的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进修的中国人,李引擎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生活环境陌生,语言交流不畅,专业知识缺乏……这一切使他一度陷入苦闷和孤独之中。好在法国人的幽默和友情使他很快地适应了工作和生活,逐渐了解并深入学习了材料的防火测试、结构的耐火研究、防排烟系统的计算与模拟等建筑防火的知识和标准规范等专业知识。

法国的古建筑闻名于世界,从20世纪70年代起,法国就开始开展古建筑的防火保护研究。指导老师以自己主持的卢浮宫内新建玻璃塔的消防问题为李引擎传授了建筑工程防火设计等问题,他开始进入角色并去亲近建筑防火科学。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李引擎的勤奋好学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紧张的法国之旅即将结束时,学院副院长为李引擎争取到一个博士生的奖学名额,希望他做自己的学生,留在法国继续深造。经过深思熟虑,李引擎婉言谢绝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选择了回国:“主要是考虑到我的公派身份,以及回国后要做的创新性工作。我热爱科学,但更爱我的祖国。”

白手起家

回国之后不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李引擎委以重任――负责组建我国建设系统第一个专门从事建筑防火研究的研究所。

“这次决择对我而言很困难。”白手起家自然绝非易事,尤其当时李引擎已经升任室副主任,原来所属单位建立起的业务基础和工作关系将化为乌有,一切无异于从零开始,他很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当时的忐忑:“万一做不下去,我在本院的研究生涯就会在事实上‘完结’。”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几经思考,领导委以重任的信任和成就一番事业的激情使李引擎最终踏上全新的“创业”之路。从无到有创建一个研究所,而建设资金还没有到位,其困难和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可谓一穷二白。初建建筑防火研究所,只有几位从各方聚集起来的同事和两间借用的房间,就连李引擎这个所长用的办公桌,也是从别人仓库里找来的弃物。

不过,物质上的匮乏在李引擎看来都不算什么,当时摆在他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从哪些方面着手进入建筑防火研究领域,以及如何寻求到一笔建设资金。“根据我在法国学习的了解,如果没有几百万的投入是不可能建立起最基本试验条件的。”几经周折,在建设部有关司局的关心下,建设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为建筑研究所列上了第一个“建材耐火性能”的科研课题。正是这个只有10来万元的科研项目,使李引擎得以正式开展建筑防火的工作,并由此购入或自制了一些小型试验仪器。

随后,李引擎得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要给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社会公益项目予以无偿援款建设,便开始寻求进入该援助计划之路。历经无数次的反复,耗去近三年的时间,终于,建筑防火研究所在1989年获得了110万美元的无偿援款。拿到合同书的那一刻,他告诉自己:“从此,我将沿着这个方向,一步一步地用自己的激情去铺就这条不平凡的生命之路。”

建功立业

如果说20世纪的建筑设计主要竞争于造型和功能要求,那么21世纪建筑设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则主要体现预防灾害发生方面,包括防火在内的防灾设计是判定建筑设计方案好、坏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性能化设计是建筑防火设计理论方法的一次革命。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各类建筑物的实际状态,对建筑的火灾危险和将导致的后果进行预测与评估,在获得最优防火设计方案的同时,确保了一些特殊外形和功能的建筑方案得以实现。李引擎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这项研究工作,并将成果全面系统地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

而最让李引擎骄傲和难忘的,还是作为奥运安保顾问,他率领团队具体参与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建设工程的消防安全设计与评估工作。

2008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设计及工程建设的发展,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但这些创新的建筑设计导致了奥运场馆消防设计无法满足我国现行相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或我国现行相关消防技术规范尚未涵盖。

为此,李引擎率领本所的科技团队从结构防火、安全疏散、排烟设计、火灾探测监控、火灾自动灭火等方面着手,应用火灾工程学以及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方法,采用性能化设计理念,成功解决了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等11个奥运会竞赛场馆以及国际广播中心等4个奥运会非竞赛场馆,国家会议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地下交通联系通道等6个奥运会相关设施建筑功能与消防安全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了建筑物的建筑功能、消防安全和经济投资的最佳统一。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考虑的全面,火灾场景选择合理,提出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各项消防设施运行正常,确保了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在奥运会期间的消防安全。

鉴于在2008年北京奥运工程消防设计咨询和火灾风险评估方面的突出成绩,2008年9月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向李引擎领导的团队发来感谢信,2009年4月团队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的称号。

而在上海世博会建设期间,李引擎又将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运用在世博会一轴四馆的设计过程中,并作为专家委员会主任主持了这五个项目最终消防设计方案的评审;同时主持了中国馆、主题馆和未来馆中的所有国内各布展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

为此,上海世博会事物协调局特向李引擎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他作为世博会的消防安全专家为上海世博会场馆消防设计做出的贡献。世博会胜利结束后,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和上海世博会执委会联合签发了荣誉纪念证书,表彰李引擎为这届世博会做出的积极贡献。之后,国务院国资委评选他为中央企业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荣誉个人。

谈及昔日的荣光,李引擎十分谦虚淡然:“我不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只是不愚笨而已。如果说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社会认知,那是因为我20多年只持续做了一件事,同时也可能是机会好一些,并且适时掌握了它们。”

执著追求,认真做事,重视效率,这是他对自己20多年来工作经验的总结。

他鼓励:今天的事今天了、不拖拉的工作态度。

他培养:言必行、行必果的工作作风。

他提倡:要做就一定做好的实干精神。

采光剖璞

自建筑防火研究所成立之初,李引擎就有一个信念:要把研究所营造成一个所有员工都愿为之奋斗一生的大家庭――

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在法律和制度的大框架下自由地发展;

在这里,可能会有不平、有建议、有倾诉、有批评与被批评,但始终存在尊严、关爱和集体的帮助;

在这里,可以在高浓度的学术氛围中进行平等的技术探讨与交流,在包容个性的团结协作机制里共同发展。

“我们是以人的脑力智慧为主为社会提供公益和经济服务的特殊群体,人才是我们发展的基石。”因此,李引擎始终把选人、育人、用人和举人作为工作的主线,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人才理念――

人才要经历艰难与困苦的磨练。世间所有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无一不是历经艰难困苦,越过多次挫折而最终走向成功的。李引擎善于给可造之才创造更多的机会去直面复杂无序的局面,使他们学会在目标不清、条件简陋、希望渺茫中建功立业。

人才成长要有一个连续的过程。“大部分人的事业都是在正式工作十年左右定型的”,李引擎认为,从人才理性成长的角度考虑,对工龄十年内的人,主要给他们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赋予实用的工作方法,安排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对工作十年以后的人,则需要为他们搭建可充分展示自我才能的表演舞台,综合包装公众形象,外延社会影响。他说:“犹如所有经典的乐曲和美好的生活其节奏一定是让人动情、催人遐想的,对人的培养也要有适宜的节奏和连续的过程。”

人才要具备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的心灵和行为对听觉更敏感。能否将已有的成果精炼出来,并用一种震撼人心的声音传递出去感染他人,也是一个杰出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

人才应分类解读和培养。李引擎眼中的人才具备两种价值:一种是具体的、实用的,不超越其熟知的业务领域;另一种是被升华和异变了的,即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专业之外。前者工作产生的的效果均可预见和计量;后者则主要体现在精神支撑和社会关系层面上,因而他们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具有无法限量的特征。第一类人才可以保证单位的基本平衡与稳定,第二类人才则会引领事业向高端发展,两者互补,任何一个单位都同时需要这两类人才的支撑,但在不同的时期和事情上,其作用会有不同的解读。单位的社会属性越大,综合影响范围越广,对第二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就会有更高的要求,因而人才培养计划要因单位的性质和人员的特征而分类实施。

人才是自立和外助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人能在砂滩中找出一粒随意扔进去的同样粒径的砂子,但所有人却能轻易地找到被扔进砂子中的一颗明珠。珠子越明亮,就越容易被发现。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欲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具有比常人更多的智慧、更超凡的才能。从古至今所有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均是在思想、行为上有独到之处的特殊之人。历史证明:孤独者不可能在事业上远行;无为者大多没有高人指路;而成功者一定是有智者同程。

科学技术工作者永远耕耘于已知与未知之间,希望与理想之中。希冀一大批有志建筑防火科学的年轻科学工作者矢志不渝地贡献于这个伟大的专业,这是李引擎最大的期待。

结语:消防是一项具有永恒性的为全社会服务的工作,它将伴随着火的存在而永远存在。我国建筑防火设计理论、方法及相应技术设备已有了巨大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和城市的变迁,传统消防概念和技术也要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我们将面临更多需要攻关的技术难题。也正因为此,对于“退休后做什么”这个问题,李引擎从未有过丝毫犹豫和迟疑:“只要社会和单位需要我,我会一直尽力为我国建筑防火事业的深入发展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眼下,李引擎仍然担任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副总工,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协助相关技术工作的进行。对于我国建筑防火事业的发展,他满怀感情,充满期盼:“希望未来能够实现建筑工程消防系统全程服务技术,并完善社会安全的管理制度及技术规范和风险评估体系”。

链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简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1990年由建设部批准成立,设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该院的工程抗震研究所、建筑防火研究所、建筑结构研究所、地基基础研究所、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的研发成果为依托,主要研究地震、火灾、风灾、雪灾、水灾、地质灾害等对工程和城镇建设造成的破坏情况和规律,解决建筑工程防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广防灾新技术、新产品,与国际、国内防灾机构建立联系,为政府机构行政决策提供咨询建议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设有工程抗震研究部、建筑防火研究部、建筑抗风雪研究部、地质灾害及地基灾损研究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部、防灾信息化研究部、防灾标准研究部和综合防灾研究部。

――工程抗震研究部

工程抗震研究部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抗震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拥有建筑结构工程咨询与设计、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减震与隔震工程设计、结构安全性鉴定与抗震鉴定、现有建筑抗震加固与改造、结构抗震试验、建筑测振、建筑整体平移等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与产品,拥有门类齐全、设施完善的检测与实验设备,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设备,承担了大量国家和建设部的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累计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92项,编制标准、规范或图集1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计算机软件优秀设计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2项。主编和管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标准》、《约束砌体与配筋砌体结构技术规程》及《建筑震后应急评估与修复技术规程》等10余本国家、行业规范及标准。

――建筑防火研究部

建筑防火研究部拥有国际上较先进的防火科研设备,形成了以“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施工、开通调试和维修综合技术”、“地下消防水管线漏水探测及漏水点定位查找技术”、“性能化防火设计与安全评估”等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能够为社会提供建筑防火工程全套服务。现拥有工民建、建筑材料、给排水等多个专业的研究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研究人员占半数以上。建筑防火研究部自成立以来完成了几十项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公安部科学技术奖,编制和修订了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数百篇,出版专著12部。

――建筑抗风雪研究部

拥有国内最大的拖曳式水槽、最长的建筑风洞和同步测压点数最多的压力测量系统。完成各类风洞试验项目百余项,为国内众多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了抗风、抗雪咨询。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级项目十余项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编了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建筑工程风洞试验方法标准》。研究成果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地质灾害及地基灾损研究部

依托于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基基础实验室,地质灾害及地基灾损研究部在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地基处理、桩基础、高层建筑箱筏基础、深基坑支护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等若干奖项。主持编制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共17部。

――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部

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部在城市和村镇防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为我国城乡防灾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完成多项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制订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成果获华夏建设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公安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面,先后完成了多个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在火灾风险评估方面,完成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竞赛场馆群等共96项奥运相关项目的火灾风险评估工作,得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单位通报表彰。提出了村镇抗震、抗风、防洪的设计方法和评估技术,成功用于指导我国村镇的防灾建设。

――防灾信息化研究部

防灾信息化研究部从事我国建设和防灾领域信息化方面的研究,致力于解决该领域的信息化关键技术及专项应用问题,包括信息化基础架构平台、可视化协同工作平台、城镇灾害监测系统、灾害应急指挥系统以及GiS、物联网、Bim技术在综合防灾领域的应用,提供基于不同灾种预测模型的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先后承担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有关信息化课题的研究,为数十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了信息化解决方案。

――防灾标准研究部

防灾标准研究部主要职责是组织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下属单位开展防灾标准的研究、编制和管理工作,汇编整理我国防灾标准化进展。近年来,中心完成标准规范制修订项目等100余项,其中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40余项,为推动我国建筑防灾减灾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综合防灾研究部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篇7

关键词:建审环节消防产品监督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226-01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消防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也随之不断提升。10年,我国公安部在防火墙工程建设中明确提出了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这一专项整治工程。建审环节消防产品监督工作不仅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建审环节消防产品的监督工作,不仅是落实我国公安部相关政策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消防事业发展,保障人们生命及财产和安全的重要途径及措施。

1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所有消防产品都有不同的消防用途,其安装或使用方法,以及具体使用方法的说明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消防产品最后的使用效率,或者说对消防产品最后的应急功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就建审环节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不仅是保证消防产品使用途径及安装途径的正确性,保证消防产品应急消防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从技术及管理监督层面对消防产品实用性进行的最后确认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消防安全性能。就消防产品监督的重要性来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消防产品监督工作来说,是从消防产品具体特性出发的,对消防产品效用进行确认的最后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消防产品功能发挥的有效性实现,因此,是建审环节审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次,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开展是我国公安部相关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落实不仅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消防功能的实现,同时也是落实公安部政策要求的必然措施。

2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和掌握了建审环节消防产品监督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对消防产品监督工作开展的策略进行阐述之前,我们应对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进行大体的了解。

2.1消防产品的具体性能及功能

所有消防产品都有自己的性能及主要功能。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消防产品的性能及功能进行监督及检查。消防产品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依据建筑规模的大小,会对消防产品进行合理的安装及设计,对消防产品性能及功能的监督及检查,主要是对消防产品的质量进行测试,查看是否存在不达标现象;除此之外,还包括对消防产品安防位置的检查,确认消防产品的设计点与其功能相对应。

2.2设计规划是否合理

就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开展来说,除了对消防产品的性能及功能进行确认之外,还需按照国家消防产品技术标准及行业标准对消防产品的设计路径进行审查。

2.3错选漏选情况的排除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之外,消防产品监督工作还包括了对建筑工程所有消防产品的安放及设计的整体实况,排除错选或漏选的情况,进而消除消防漏洞。

3加强建审环节消防产品监督的有效策略及措施

众所周知,就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来说,已经成建筑行业建筑审核环节的重要内容,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同时对于人们人身财产安全都能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鉴于上文所述内容,就建审环节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强化来说,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措施。

3.1落实国家政策标准

从前文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客观要求着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及适用性。建审环节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严格按国家消防技术的标准及行业的基本准则来进行,保证监督工作开展的方向符合科学要求。

3.2加大经费保障的力度

除了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及政策的落实之外,消防产品监督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应逐步加大经费保障的力度,将民间企业等组织引入到消防产品监督体系中来,为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充足的物质及资金基础,比如就大功率、大流量水罐车的备齐来说,对于保障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效率来说,能够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3.3问责制的有效建立

就建审环节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来说,处了加大经费保障,落实行业政策及国际标准之外,还应实行有效的问责制,将监督的结果与监督人员进行密切联系,提供监督工作人员工作认真仔细态度,适当施压,保证监督工作开展的质量。针对每一监督细节,应落实相关步骤及标准,为监督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基础,如就建筑工程设计布局图的说明及消防产品的具体安放位置等。

3.4自检与建审的有效结合

为了提高消防产品监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应将建筑企业的自检工作与国家公安部门及相关建设部分的审核进行有效结合,在建审监督工作开展之前,建筑企业应从自身情况出发,组织内部技术人员对消防产品进行检查,将能够发现并且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为建审监督的开展进行铺垫。建审环节消防产品监督的工作的开展,可以对建筑企业自检的结果进行有效借鉴及参考,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复检,最终确认消防工作的到位。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消防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升。消防产品的监督工作开展是消防安全管理的源头,同时也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及步骤,加强消防产品审核,不仅是公安机关相关部门社会消防安全工作开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升消防安全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拦截隐患始发地的有效措施。鉴于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及基本内容,建议可以从政策、技术以及制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建筑消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宋泽春.浅谈当前消防产品的质量管理问题[J].安防科技,2010(9):68-70,67.

[2]唐晓亮.浅谈如何加强建审环节的消防产品监督[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12):1120-1122.

[3]莫莉.浅谈如何加强建审环节的消防产品监督[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189-190.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篇8

关键词:服务机构;改革;监督;管理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厅字〔2019〕34号),明确取消消防设施维保检测、消防安全评估机构资质许可,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服务项目结论不再作为消防行政审批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的前置条件。同时,还要求消防部门制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和服务标准,引导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相关从业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消防技术服务违法违规行为。2019年8月,应急管理部印发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对取消资质许可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的人员、场地、仪器设备等从业条件重新进行规定,并要求消防技术服务机构采用“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录入登记。这些政策、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应急管理部主动应对当前消防工作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也是坚持简政放权,便民利企的新举措。当前消防技术服务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变革期、重塑期、过渡期,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监督管理等工作制度还不完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质量还有待加强。

一、新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发展现状

(一)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多年以来,新疆一直注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培育,努力净化消防技术服务市场环境,严厉打击消防技术服务失信行为,不断强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成立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评审专家库,并每半年组织专家对全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一次全面的专项检查。同时,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战略,研发并全面应用“消防技术服务行业自律管理系统”,配套出台《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和《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行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及保养技术规程》DB65/t4069、《建筑消防设施质量检测评定规程》DB65/t3253两部地方标准规范,努力实现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活动全流程管控。(二)消防技术服务行业面临的形势。在消防执法改革背景下消防技术服务从业呈现出四大变化:一是市场准入制度发生变化,根据执法改革意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取消资质许可,满足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即可从事消防技术服务业务;二是从业条件发生变化,与之前相比,放宽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等条件要求,降低了准入门槛;三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根据执法改革意见,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机构的技术服务结论不再作为消防审批的前置条件,消防技术服务市场需求基本来自于工程方、使用方委托;四是监管主体发生变化,随着消防审核验收职责的移交,消防技术服务由原来的消防部门一家实施全过程监管转变为消防、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实际上的分别监管,监管主体客观上呈现出“模糊化”的趋势。由于消防技术服务市场管理制度的变化,各项配套政策尚未出台,从业管理相对空白,消防技术服务行业在迎来力量壮大良好契机的同时,也面临市场秩序被打破的风险与挑战,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2020年以来,全区99家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了6988家社会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开展3.3万余项消防技术服务业务,为保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作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上半年,新疆组织对全区范围内的99家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对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依法执业、网络系统应用、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存在“六类问题”,即:行业竞争不健康、从业人员不稳定、服务质量不过硬、从业标准不完善、法规制度不健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特别是出具虚假报告、异地挂靠从业人员资质、指派无资质人员执业、未按规定为执业人员缴纳社保以及仪器设备、办公场地等基础设施不达标问题尤为突出,检查的99家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中,有47家存在上述问题,占到总数的47.5%;被当地消防救援支队、大队立案处罚的40家单位中,有29家单位因为出具虚假报告和降低标准执业被处罚,占到总数的72.5%,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降低了消防技术服务公信力,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消防公共安全埋下了隐患。

二、加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消防技术服务能力水平。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肩负着维护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职责,“取消资质许可,降低门槛”绝不意味着就是“放松监管、降低服务质量”,消防技术服务企业应该站在为企业自身发展、为单位服务、为社会安全负责的层面,不断深化行业发展前景认识,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线,加强行业自律,注重职业操守,依法依规从业,真正以过硬的技术获得认可,以优良的口碑赢得市场,构建规范有序、公平统一、可预期的行业发展环境。一是强化从业人员素质。各消防技术服务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和从业活动中,应该严格落实执业资格要求,严禁出现无证上岗、超范围执业和人员资质挂靠现象。督促本企业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设施操作员按规定开展继续教育,主动加强学习,确保及时掌握最新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规范,熟练使用各类检测仪器设备。积极主动培养和聘用更多高级以上的职业技能的操作工人,形成长期从事消防技术服务、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二是强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该全面运用消防设施检测维保系统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确保信息录入率达到100%,项目流转、备案率达到100%,通过对系统的应用,实现服务记录网上流转、服务结果网上推送,服务业绩网上公示,有效破解技术服务内容随意、从业人员“挂证”等问题。同时,鼓励服务机构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探索建立消防维保物联网远程监控服务系统,全面提升消防技术服务“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充分发挥服务指导职能。消防技术服务企业应该认真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及保养技术规程》DB65/t4069、《建筑消防设施质量检测评定规程》DB65/t3253两部标准规范的要求,将两部标准作为规范职业的“规矩准绳”,进一步细化服务项目和流程,量化技术和质量指标,提升规范执业能力,充分发挥服务社会单位发现火灾隐患、指导隐患整改的工作职能作用,与消防机构一道开展火灾隐患治理,发挥出“1+1>2”效果。(二)强化执法监督管理,推动消防技术服务市场有序发展。通过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严格的执法检查,综合运用信用等级评价、联合惩戒、永久退出等机制,逐步营造良好的消防技术服务市场环境,倒逼责任落实,不断提升消防技术服务水平。一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可以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同对待,通过“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及时掌握本辖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和执业情况。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管理系统中建立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库,对服务机构、服务项目随机抽查,督促指导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规范经营、按标准执业。另外,定期联合住建、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行业部门组织开展消防技术服务专项排查整治,强化从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二是实施信用评价管理。贯彻落实《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和《社会消防技术服务行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对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实行诚信记分评价管理,对一个周期内扣分累计达到上限的单位或执业人员暂停执业,对机构、人员做出行政处罚的,及时公开并录入政府信用信息平台,对属于严重失信“黑名单”的,推送至相关部门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提高违法成本。对存在失信行为的服务机构,加大监督抽查频次和比例,从严整治消防技术服务“乱象”;对于从业人员做出虚假或者失实消防安全技术文件等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处和实施行业禁入、永久退出,同时函告人社部门依法取消其相关资格证书。三是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进一步强化对消防设施检测维保系统应用监督,结合新疆本地开展的建筑消防设施标准化、标识化、规范化“三化”达标创建验收工作,认真核查服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规范性,指导社会单位督促委托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系统开展执业活动,定期登录系统,掌握本单位消防设施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整改问题,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四是紧密结合火灾事故延伸调查。切实加大火灾事故延伸调查力度,对于起火场所开展了消防设施维保检测,但经维修、保养的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发生火灾时未发挥应有作用,导致火灾扩大的,对涉及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及该项目情况进行倒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倒逼消防技术服务行业加强服务质量建设。

三、结语

培育和发展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既是落实深化消防执法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也是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加快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消防市场体系的需求。加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市场环境,对于提升社会单位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整改火灾隐患问题、提升社会单位火灾抗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邱伟.浅析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J].今日科苑,2010,000(008):27-27.

[2]DB65/t4069-2017,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及保养技术规程[S].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篇9

【关键字】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行业,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行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严重的影响建筑消防的安全,影响消防人员实施建筑消防。针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实施期规范化的管理。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行业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消防检测是伴随建筑消防设施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特殊行业,涵盖通风、给水、电气等多个专业,专业技术性较强。现阶段消防检测机构大多数是企业性消防检测公司,定位为社会中介组织(机构),多为民营企业,开办时首先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然后到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检测资质,只要取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就可以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业务,行业发展刚刚起步。

2.存在问题及危害

消防中介检测机构成立以来,为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该行业发展时间短,管理不正规,目前问题很突出,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利益至上,降低工程检测合格标准。一些消防检测机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为承揽更多检测业务,违规操作,降低工程检测合格标准,为不合格工程开了绿灯。

(2)检测规程不统一。各地检测规程内容不统一,检测报告无统一格式,检测报告制作不规范,想尽办法逃避责任。

(3)检测机构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从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素质较低,导致检测质量严重下降。

(4)既检测又施工。由于具备检测资质即可开展检测业务,许多消防工程公司,在从事消防工程施工的同时开展消防检测业务,自己施工的工程自行检测。

(5)检测收费缺少参照标准。各地检测收费不统一,随意性很大,有的高的离谱,加重了企业负担,有的低于成本,恶性竞争,导致行业各种乱象纷出。

(6)监管不到位。自消防检测业务放开后,相关部门未及时出台配套管理法规,相关监管部门责任不清,缺乏有效的处惩机制和监管措施,出现部分管理“真空现象”。

三.存在问题的根源

1.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大多数施工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觉得只要基础、结构等重要方面不出什么问题就可以了,而对消防工程其他建筑安装工程随意降低标准。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大多未经过消防专业培训,专业水平不高,造成施工质量差,造成先天不足。

2.建筑物管理单位对消防设施缺乏管理

任何消防设施应时刻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需要对系统各组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管理,以达到发生火灾时能及时地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但在实际中一些管理单位未做到应有的每日检查、季度试验和检查、年度检查试验和对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中的探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喷头等消防设施的专门清洗、消防给水管道冲沙等工作,致使建筑消防设施自建成后就“一直沉睡”的现象时有发生,发生火灾时很难发挥作用。

3.未实行专业消防工程监理制度

现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建设监理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但设备监理尚处在起萌阶段,大部分建筑工程中实行建设监理全包制,就是该工程中所有工程均由土建监理来完成,而建筑消防工程贯通了建筑防火、水、电、暖通等多门学科,系统达10余个,涉及消防产品50余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监理除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外,还要熟悉掌握相应的标准、规范。一些建筑监理单位缺少相关专业的人员,无法具备对消防设施施工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进行监理。从而造成诸多消防工程先天不足,给日后的正常带使用来了消防隐患。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1.实行专业消防工程监理制度和规范消防检测机构

(1)对一些重大消防工程实行消防工程单独的消防专业监理制度,由专职的消防专业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理。

(2)目前,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中介公司在我国尚无统一的行业管理法规,对消防中介准入原则、资质许可、执业制度、奖惩办法等还没有相应的规定。在当前消防中介、行业协会、检测检验机构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的情况下,检测工作必须在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由当地消防与检测机构担当建筑消防质量检测工作。

同时要采取措施对这些检测公司予以坚决取缔。要加快立法进程。建立消防中介管理相应法规,明确消防中介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对于那些不具备条件的中介机构坚决不准进入这个领域。要加强消防中介资质许可及诚信评价的监督管理,建立法律责任制度。加大对建筑消防设施监督管理力度,推动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向良性互动方向发展。

2.应高度重视消防检测行业发展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工程大量涌现,这些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主要依靠自身的消防设施进行自救,大量的火灾案例表明,许多火灾之所以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是重要因素,因此建筑消防设施的安装质量及运行情况显得尤为重要,而消防检测就是针对消防设施的安装质量及运行情况进行检测把关,因此消防检测关乎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消防检测完全不同于其它行业的检测,它直接关系到消防设施的安装质量,从而关系到建筑物是否安全,是一种安全保障、防火墙,是消防管理的重中之重。消防检测行业发展得好,会带动整个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严格消防检测,可以避免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相关部门对消防检测行业的发展应给予高度的重视,站在国家立法的高度上保障消防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

3.健全消防检测行业的管理规定

(1)应健全消防检测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和相关的配套法规、实施细则;应统一检测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消防检测规程,界定检测的内容,实行全国统一的检测报告格式文本,实现对消防检测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防止钻空子、规避责任、出虚假检测报告的乱象发生。

(2)具体明确相关监管部门对消防检测行业的监管职责、内容、方式。做好资质认证管理工作;加强对消防检测机构的有效监督,对消防检测机构的规模、人员、设备等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凡达不到规定条件的,一律不得从事消防检测工作;制定消防检测行业收费参照标准,防止因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消防检测标准和质量;制定违规检测的惩处措施,加大企业故意违法的成本,对消防检测机构进行定期考核,建立退出机制。

(3)强化对消防检测机构的人员培训,特别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制度,持证上岗。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对建筑消防检测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悦雷浅析如何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管理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2012-09-20中国会议

[2]封锡彬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亟待打假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5-03-15报纸

[3]但学文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研究重庆大学2005-04-30硕士

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o421+.4文献标识码:a

1、建筑工程机电安装的施工要点

1.1所有使用的设备、器具、电管、导线、电缆、插接式母线槽等材料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2在检测阶段必须遵循先交接试验后通电试验,先模拟动作后接电启动的基本原则;

1.3所有安装的设备、器具,敷设的布线系统均需按施工图纸进行,并且安装固定必须牢固、可靠,导线连接必须紧密,保持良好的通电状态;

1.4在施工过程中同步做好施工记录,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和记录的可追溯性;

1.5电气施工必须特别注意与土建及其他工种间的交叉施工,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所有施工必须按电气工程自身的施工工序安排,符合工艺规律;

1.6对通电后的设备、器具、布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安全保护措施和接地保护措施,并放置警示牌或工作牌等。

2、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

2.1给排水系统的安装

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施工中,应根据施工的难易及管材大小统筹考虑,做好管道布局间的合理规划安排,在室内的给水管道铺设中,应选用与管材相匹配的管件,在明装的管道做成排安装时,应保证直线部的平行,在管道垂直平行或水平并行时,曲线部应和直线部保持

等距,管道上下水平平行时,在弯管部曲率要一致。管径大于100毫米的镀锌钢管,要采取卡套式的管件及法兰管件做连接,并在连接处做二次镀锌。管径小于100毫米的镀锌钢管,要采取螺纹的连接形式,在连接处与外漏的螺纹部要做好防腐的处理。在同一房间区域的给排水工程与采暖工程专业之间应做到交接的质量检验,保证两者同类型管材水平安装方面的统一性。

2.2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本工程的电气工程包括高压变电系统,低压电力分配系统,后备供电系统,动力供电系统,照明供电系统,消防设备的供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系统。以下浅谈各个施工工序的技术要点。

(1)施工准备工作

电气工程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人、材、机、施工图、场地等各方面的准备。

(2)预埋线管、孔洞,防雷接地焊接

在土建施工部分,进行底板、结构施工时,电气工程必须配合土建专业进行预留预埋。电气管线的预埋根据管线图进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规程规范。采用镀锌电线管丝扣连接,其性质都要符合规范要求。对于浅表预埋的电线管需要在楼板上留下重墨,以标识浅表电线

管所在的位置,防止其他专业施工时时损及管线。

(3)放线、支架制作安装

明装线管和线槽、桥架在安装前均要进行放线、支架制作安装工作,线管的支架采用线卡直接安装在楼板或墙上,线槽桥架采用角铁支架。支架间距必须符合相应规定。电气管线安装排列要整齐,支架牢固,管卡固定点要均匀,保护管口打成喇叭型,管口边缘锉光滑,

电缆穿管完毕后,管口用防火填料做妥善密封处理。

2.3空调及通风系统

空调通风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和通风及消防排烟系统。

(1)消音器的安装

消声器消声弯头应单独设置支吊架,不能使风管承受消声器或消声弯头的重量,且有利于单独检查、拆卸、维修和更换。各种传动设备的进出口管均应设柔性连接管,风管的支架、吊架及风道穿过围护结构处,均应有弹性材料垫层。消声器内的穿孔板孔径和穿孔率应符合设计要求,穿孔板径钻孔或冲孔后应将孔口的毛刺挫平。如有毛刺,容易将壁板内的玻纤布幕划破;当用作共振腔的隔板时也会因空气流经而产生噪声;在安装时,要严格注意其方向,严格风管的密封性措施,杜绝由于风管系统漏风形成噪声。

(2)保温材料的粘合

保温材料的材质、厚度、平整度都应符合技术文件及设计施工规范要求。粘接保温钉前确保粘接物表面清洁,同时要在粘接胶的适用条件下进行,且要选用性能好的胶水,保温钉的间隔符合规范要求。敷板时,应保证胶水的凝固时间,板材之间接缝应采用企型接口,接

口处必须涂抹胶水。

2.2弱电系统的安装

建筑工程的弱电系统主要包括了综合线路布置及自动报警和计算机网络与语音程控制交换、电视电话、安防、多媒体会议、消防广播等多种智能化控制系统及消防警报等系统的构建。因弱电各类系统地安装工期比较而言安装时间较短,因此可以发现除管槽外,末端的设备及中央的设备安装集中在工程后期。因此在施工之前,应做好工程施工设备材料的准备与施工图纸规划及工程人员和施工机械的准备及施工场地的布置,以明确安排规划好各方面的施工要求,促使工程设备的施工有效运行。对待消防自动报警与视听及闭路电视与电讯等各弱电系统设备线缆材料方面,应到做到合理的选用规划好敷设的间距与施工方法的选择均需要满足各施工环节的要求。在部分的弱电线路架设中选择性做好线路的暗敷,在线槽穿越楼板与剪力墙等处均要预留洞孔,其施工的基本方式要求和低压配电的工程相同,均以管槽明装及敷设导线进行。在导线的敷设中须做好具体标识,在敷设完成后要根据规定要求做好线路的测试。其次业主在选择功能主机的模块配置时,需要选择成熟的品牌,优先考虑技术上的保障,在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中,管线的材质应尽可能选择KBG类型的金属管,并做到接地的防护,为避免回路干扰,强电的线管应保证间距的规范.

3、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工程的发展愿景

3.1拥有健全的标准体系

在制定和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国标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适应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需要,制定和颁发16项建筑施工安全专业标准。各地区、各企业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企业的细化实施标准,从而完成建筑施工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形成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3.2使用新技术、培养新人才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要与贯彻执行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结合,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施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要与改善现场作业条件和农民工生活环境相结合,加大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新工艺和新材料,实现本质安全;要与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素质相结合,加强安全技术培训,特别是对施工生产一线的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素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努力开创我国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安全生产的新天地。

结语:

在建筑工程之中,机电安装工程处于重要的位置,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机电安装工作和良好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工程的使用功能,做到不断创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木勤.浅谈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