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启蒙班教学内容十篇启蒙班教学内容十篇

启蒙班教学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16

启蒙班教学内容篇1

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又要注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要注重教育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一)构建系统的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内容

首先要将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丰富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内容。通过理论知识、入党程序、入党动机、党员行为标准教育与专业基础认知、专业前景分析、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大学新生了解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学习目标。其次要选好教材、培养师资队伍。做好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或编纂出版相符合的配套教材,同时要重视入党启蒙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效果。再次要丰富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形式。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要以理论教育为基础,通过讲座或者集中培训的方法,普及大学新生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要注重集中教育与个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联系大学新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做好“微观”教育。

(二)搭建立体式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网络

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以“适应性”教育为主的教育阶段,大学新生的“适应性”应当体现在思想认识提高、学习方式转变、人际关系构建等多方面。因此高校在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的同时也要兼顾新生各方面适应性提高的需求,依托新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学校、院系、班级三个层面的立体式教育网络。高校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易班等网络工具,打造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教育“主战场”,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等信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推送给学生,将专业基础认知、专业前景分析、职业道德教育、就创业理念融入实际案例推送给学生,开展普适性教育。高校要将入党启蒙教育的总体目标分解至院系、班级,充分发挥分党委(党总支)、党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设计具体的入党启蒙教育活动(例如主题党团会、优秀党员讲师团、党员一帮一、优秀事迹宣传),开展个性化教育。高校要充分调动师生党员的积极性,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支持。高校在新生入党启蒙教育阶段,可选配学生党员担任“新生班级助理辅导员”,可选配教师党员担任“新生班级导师”,让他们参与到新生的日常管理中去。广大师生党员可以利用助理和导师的身份,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可以使新生以这些师生党员为榜样,明确努力方向,端正入党动机,树立远大理想。

(三)完善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在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强调:发展党员工作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发展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面对新形式新要求,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必须立足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确保党员队伍活水源头、勃勃生机。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效果决定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水平,因此对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工作的对象(大学新生)进行效果评价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要在把握政策性、系统性、实效性、长效性原则的基础上,公正、公开、公平地进行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效果的考核和评价。高校可以通过理论考试、社会实践、职涯规划、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行为规范等多项指标,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确立入党积极分子、评优、提干的重要指标。

二、总结

启蒙班教学内容篇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其中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也不例外。因此,为了促进幼儿启蒙教育更好的发展,必须对幼儿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此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盲目跟随。一些家长为了使幼儿掌握更多的技能,不停地给幼儿选择兴趣班,忽略了幼儿自身的需求,即使幼儿没有兴趣学习舞蹈,一些家长仍然让幼儿进行学习,这就大大降低了幼儿对舞蹈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导致他讨厌舞蹈,从而给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失败。

(二)师资力量不均衡。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存在师资力量不均衡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园的舞蹈教师缺乏专业技能,教学水平低下,而且缺乏对幼儿的了解,所以在舞蹈教学中,一些舞蹈教师没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而且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不符合幼儿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无法满足幼儿的兴趣,大大降低了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舞蹈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没有根据幼儿的特点,合理编排舞蹈教材内容,同时没有突出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教学宗旨,所以不利于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开展。而且舞蹈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也不够灵活,没有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舞蹈教学,所以导致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效果较差。

(四)教学设施不完善。近年来,虽然幼儿园的教学设施不断增多,但是教学设施的设置不符合幼儿的特点,难以满足幼儿对教学设施的需求,没有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另外还有许多幼儿园没有关于舞蹈教学的配套设施,大大降低了幼儿舞蹈启蒙教学的质量。

二、幼儿舞蹈启蒙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一)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舞蹈启蒙教育,首先必须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为幼儿报舞蹈班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特点和兴趣,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要逼迫幼儿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只有幼儿真正喜欢,才能报班,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学习舞蹈后,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即使是一点点进步,家长也要表扬孩子、鼓励孩子,这样会增强孩子学习舞蹈的动力,增加孩子学习舞蹈的自信心,提高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加强师资力量。师资力量与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水平具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水平。首先幼儿园应加强对舞蹈教师的教育培训,丰富舞蹈教师有关幼儿舞蹈教学的知识,加强舞蹈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同时还应增强舞蹈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其舞蹈创编能力以及舞蹈教学能力,从整体上促进舞蹈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合理选择幼儿舞蹈教材。合理选择幼儿舞蹈教材对开展幼儿舞蹈教学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合理的选择舞蹈教材,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1.选择符合幼儿实际生活的教材。由于幼儿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选择的教材必须贴幼儿的实际生活,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应用教材中的舞蹈知识,学好各种舞蹈动作;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材。教材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要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3.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由于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存在较差的差异,所以在选择教材时,应根据幼儿年龄进行选择,这样对幼儿学习舞蹈有较大的帮助。

(四)完善教学设施。良好的教学条件是开展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幼儿园必须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满足舞蹈教学的需要。如玻璃排镜、固定把杆以及木地板等,同时为了满足幼儿对教学环境的需求,可以对舞蹈房进行合理布置,如布置色彩鲜艳的挂饰、悬挂幼儿演出剧照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舞蹈教室的布置不得过多,避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启蒙班教学内容篇3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嵌入式系统工程系一直致力于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学生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2011年9月至10月,嵌入式系针对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1.工作概述

1.1.入党启蒙教育的必要性。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处于人生价值观念和政治方向的理性选择期,此时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和理解,对政治方向、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把握是否准确影响着他们的人生道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激发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加入党组织,把握好大学生思想成型的关键时期,对规范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普及的时代,缺乏网络安全素养、缺乏对不良信息抵制能力的大学生急需通过正确的引导找到日后努力的方向,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强化个人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1.2.目前入党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我们对大连其他高校以及我系2009、2010级学生的调查显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针对新生入党启蒙教育采取的方式大体以授课形式为主体,辅以讲座、座谈、参观等各种形式。在这种以授课为主体的入党启蒙教育形式下,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启蒙教育课程授课质量不高,迟到、旷课、课堂纪律松散等问题比较突出,其授课效果也大打折扣。据统计,真正能够在课堂上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加深对党的基本知识的认识的同学只占半数左右,还有很多同学感到很迷茫,入党启蒙教育的覆盖面难以保证。

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目前入党启蒙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三点:

首先,教育形式简单化。目前高校的入党启蒙教育主要采取以授课为主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对于目前的90后越来越不具有吸引力。加之受到授课教师个人授课方式、教学方法、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影响都使得学生对入党启蒙教育讲座难以集中精力,活动形式的传统性难以达到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入党启蒙教育的效果令人堪忧。

其次,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传统的入党启蒙教育形式采取的是短时间授课的形式,一般在6到10学时不等。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将党的历史、传统,入党的流程、基本要求,党的先进性等入党启蒙教育的基本知识传达给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信息传播的大与全,对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第三,僵化单一的"灌输"方式不被学生认可。新生在进入大学以前一直接受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很向往大学中的"自由"学习模式,传统的入党启蒙教育的模式类属于灌输式教育的范畴,少数学生会表现出对入党启蒙毫不关心的态度,很难达到全员教育的目的。"灌输"教学模式已不被当代青年所认可,他们抵触强硬性质的教学方法,喜欢自主的去学习和探索。在我们对我系3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超过80%的同学不喜欢讲座形式进行的入党启蒙教育。

2.工作目标和思路

2.1.工作目标。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增强入党启蒙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大学生的入党启蒙教育工作真正深入学生心中,激发起大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避免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力争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以入党为荣,将入党作为自己大学努力的目标,向先进的党员看起,以一名模范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推进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为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的维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工作思路。"红色印象"的工作思路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完成学习党基本知识,了解党的历史,唤发学生朴素的对党的阶级感情,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党,有意识的向党组织靠拢,接受党的教育。并通过以小组为评比单位,以ppt演讲竞赛的形式达到入党启蒙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完美结合。学生自学ppt的制作与演讲技巧,以团队协作的形式进行自我教育,并将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从而达到学生在进行自我入党启蒙教育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3.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3.1.活动的设计。此活动的目的在于打破传统的入党启蒙教育模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党的历史,掌握入党的基本知识。实现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单一灌输变为多渠道影响,使学生成为入党启蒙教育的主体。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在活动的总体设计上主要有四个特点。

第一,主体式学习。"红色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方式完成入党启蒙教育。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搜索并整理党的基本知识、入党的基本程序、党员先进性事迹等,并自主制作ppt,将其所在小组的工作成果展示给班级和系里的其他同学。

第二,分组式实施。"红色印象"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的参赛单位,由各小组自主选择题目,根据所选的题目确定ppt的版块及内容,收集素材、经过讨论后制作ppt。每个小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各成员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参赛作品,保证每一名同学都参加到活动中。

第三,引导式组织。整个活动流程由学生自发组织,包括活动的策划、宣传、实施及总结。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为引导者,对活动的策划进行审核,对ppt的制作进行指导,提出修改的建议,确保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

第四,综合性培养。"红色印象"不仅是入党启蒙教育,更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契机。从材料的搜集、整理,到ppt的制作、完善,到最终的演讲,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ppt制作技巧、沟通与演讲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还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活动的实施。"红色印象"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班级各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初赛角逐后推荐1-2个小组参加系里的复赛,经过另一轮的淘汰后最终选出10个小组参加决赛。

首先,学习小组创作阶段。新生入学后,我们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我系特有的学习团体,是在新生入学后,按照特定的原则,按每小组4人进行自由组队,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任课老师将任务下达后,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获得的分数为平均分,根据成员的不同贡献给分,最高分不能高于平均分。)班级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每组由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其他成员协助完成。各组员需密切配合,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有能力的同学尽力帮助其他同学,保证小组的作品的质量。

其次,班级初步评选阶段。经过近10天的筹备后,班级利用晚自习时间,由各个小组进行展示,由新生的辅导员助理(一般由大二或大三优秀的学生担任)担任评委,其他组员自由提问,对各组的ppt进行检验并选出参加复赛的小组,进行集中的强化后代表班级参加复赛。助导在评选时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每一个小组的制作都要仔细审阅和把关,班级可以随机选取几个大众评委参与到评比中,并对比赛过程进行监督。

4.活动的效果评估

从学生个人付出的学习时间上看,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查资料的时间普遍在20-30学时之间,每组演讲、制作ppt的同学的时间在40学时左右。这相对以往的学习时间有大幅度的提高。从学习主动参与度看,由于学生自主性学习,因此学生主动性强,主动参与的占到绝大多数,改变了以前被动参与的状况。从覆盖面看,本次活动是按小组形式全面参与,覆盖所有系2011级学生,较以往的教育有效的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当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在班级和系里的讲台上进行展示时,满足感与自豪感溢于言表。当班级的代表队站在系里的舞台上展示活动成果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为其鼓劲、加油,这也是一种团队意识和凝聚力的体现。整个决赛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热情高涨,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与以往的入党启蒙教育效果比较来看,学生更愿意参加自己组织、运作的活动,因此,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递交了入单申请书。后期的调查中发现,希望入党的学生比例占所有新生的98%,入党申请书的递交率为98.6%。

此项活动虽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和问题。如ppt的主题过宽式使分学生在组织材料时过于宏观和宽泛,缺乏与现实特别是自身学习成长的实际的结合。再如在活动中对班级小组层面的指导力度不够不够等等。

5.工作思考

如何在新形势下,探索适合于学生特点的工作模式,提高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的实效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

第一,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研究当代学生的思想与特点,探寻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方式,力争各项工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第二,要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各高校传统的教育活动形式要适时的考虑变换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启蒙班教学内容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教育机制

1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实际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政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党的事业和党员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党员意识开始弱化。党员意识弱化主要变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担当精神。存在怕担责任,怕惹麻烦的问题。二是,为群众服务认识不强。服务不主动、不热度、沟通缺乏感情。三是,学风不正,流于形式。存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特殊的时期积极的发展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性的高低关系着党员数量,质量的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只有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培养优秀的党员,培养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贡献。

2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具体措施

大学时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人格定性的重要阶段,就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远大目标。

2.1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扎实做好入党启蒙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阶段教育的起点。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而言,入学教育阶段是他们人生新的起跑线,谁能更早地适应大学生活并确立自己奋斗的目标,谁就能在成功成才的道路上取得先机。因此在这样的特殊时段如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意义重大。对于入党启蒙教育的是否成功,就联系着入党启蒙教育安排的是会否合理、是否及时,内容是否从新生的基本情况出发等实际问题。(1)少数民族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内容应从党的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中时期主要是为了应对各类考试死记硬背,因此党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很薄弱,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毛泽东思想等等关键问题。所以少数民族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必须从党的基本知识开始,这样有利于少数民族新生容易接受和理解。(2)少数民族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不应该以合班的形式进行。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在民族聚集的地方,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比较落后,人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再加上语言的不通,他们很难理解党基本知识。如果新生入党教育以合班的形式大班进行的话,不利于少数民族新生深刻理解党的基本知识的深层含义,更不利于启发他们的入党积极性。

2.2开展形式多样的入党启蒙教育活动

以往开展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基本上都是以座谈会、讲座和报告会等形式进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物质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当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包括在内。以往开展的形式简单的入党启蒙教育现在起不到真正的作用,虽然起了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应要现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进行教育。如党的知识辩论赛、演讲比赛、书画展、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喜欢,而且也给学生提供“自我提升”的平台,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喜欢积极地参加。这样的教育形式非常有利于启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的知识的兴趣,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入党积极性。

2.3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为主要的“党员服务站”

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服务站的成立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党员服务站的成立有利于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给非党员少数民族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榜样形象。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喜欢向学长、比自己更优秀的学生学习的习惯,很容易接受学长和优秀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喜欢跟他们交朋友。经过党员服务站的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和非党员学生的平凡接触,在非党员的同学的意识上会产生和党员学生一起参加党员服务站工作的思想,这样的相互影响会帮助大批的非党员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党员服务站工作的意愿,有利于提高入党积极性。

2.4“社会实践”为载体,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接受教育、了解社会,深入基层,锻炼才干;另一方面,运用所掌握的和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地方和活动接受单位做贡献。了解社会实践的具体作用,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进行科学的评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真正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生产当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萌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5充分利用“新媒体”

启蒙班教学内容篇5

关键词:幼儿文学;启蒙教育;故事

一、幼儿启蒙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文学

1.幼儿文学

儿童文学是指适合于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够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适宜他们接受能力、审美要求的这一类文学,对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来说,幼儿文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幼儿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启蒙教育意义

幼儿文学作品的教育性,除了在品质、思想、情操、道德的教育外,还有美感教育、知识教育等等方面,都是不可忽视的,也同样包含在这个范围内。例如:栓栓小朋友说:“我想到月球上盖好多的围墙”,姥姥问他为什么呢?他说“可以把我尿湿的裤子晾起来呀”。因为栓栓上小班时经常尿裤子。所以天真的发问,表现出孩子对这种美好图景的倾心和向往。

二、幼儿文学在幼儿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及重要意义

1.幼儿文学能够让儿童体会到愉悦与正面的情绪

高尔基说:“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有一次,我们中班上了一节综合活动课《我爱我家》,我问道:“爸爸、妈妈很爱你们,你们心里面是什么样的感觉?”艾博说:“是甜甜美美、特别高兴的感觉。”乐乐说:“是我想亲亲她的感觉。”听完后,我感觉这就是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2.幼儿文学在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方面作用巨大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在一节美术活动时,小石头小朋友的画让我大吃一惊:他的画平时完全不同。我急切地问道:“你能把你的画给我讲一讲吗?”他兴奋地看着我说:“我最喜欢坐在盆子里,让妈妈给我洗澡了。”原来他的妈妈不在奎屯工作,在乌鲁木齐上班,一个月才回来一两次,平时都是奶奶照顾他。所以每当妈妈回来后,都会给他洗澡,他觉得自己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和妈妈一起洗澡了。哦!我明白了,孩子因为在与妈妈一起洗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幸福和妈妈的爱,所以才画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如此丰富而美丽的图画。

3.幼儿文学在幼儿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强调,“教小孩要从小教起”,“一开始就要教好”,人们在幼儿时期可塑性最强,也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向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幼儿文学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和教材。

4.幼儿文学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

幼儿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和其他类型的文w作品一样,蕴涵着情感的美、思想的美、语言的美,在幼儿审美的培养过程中,它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审美需求,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5.幼儿文学对幼儿是非观形成有巨大影响

记得有一次,我给小朋友讲《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大家都听得很仔细,过一会开饭了,我给他们盛好饭小朋友高兴地吃起来,正在大家安静吃饭时,李×大声笑着说:“老师,闫×像你讲的大公鸡一样是漏嘴巴。”全班小朋友都看着他笑了起来。我走过去告诉闫×:“小朋友说的对不对呀,我们要从小节约粮食。但是小朋友做错了我们要给他机会改正,不能嘲笑他。”小朋友点点头。

三、幼儿文学的启蒙教学的策略

1.以多样化的阅读形式深化文学作品阅读

例如,对《拔萝卜》这一故事的讲解,我们就其内容和特色,开展了“拔萝卜表演区”“图书制作”等相关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相互友爱理解故事。又如,绘本《七色花》我们可以引出“各种颜色”“夏天到了”等活动。再如,在作品《拔萝卜》的活动中先让孩子们去欣赏、感受故事,在让孩子们去观察、认知、探究、绘画。最后让孩子们感受他们之间的友爱,体验情感。

2.为幼儿提供自由放松的环境

(1)在幼儿园创办书吧,以及各班的图书角都放一些幼儿文学读物。

(2)创办创意区,让孩子自己欣赏交流。

3.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的形式并不是死板的。在平日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采取平行阅读、集体阅读、开放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以及亲子阅读等方式。

四、幼儿文学启蒙教育中的误区

1.以成人的审美取代幼儿的审美主体地位

这个误区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出现以大人的审美要求为主来要求孩子,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成人为中心来灌输成人的思想。二是教师主观臆断去猜测幼儿的审美取向,并将这种审美方式强加给幼儿。

2.忽视幼儿审美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是成人从教育感化幼儿的方法,把审美教育当作德育和智育的辅助手段,比较注重幼儿阅读作品中真善这一方面的意义,但却往往忽略了幼儿创造美、欣赏美。二是偏重对作品进行科学性分析。

应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的前言里强调:“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由此可见,中外优秀的、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独特的审美特质为儿童所喜爱。

参考文献:

启蒙班教学内容篇6

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备受家人的关心与呵护,是家庭的中心,习惯于在家庭中担任主导角色,进而形成了他们独立、个性的特征。同时,90后大学生在物质条件充裕的环境下生长,家庭为他们阻挡了种种磨练的机会,使他们沟通协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弱化。在遭遇大学校园中的挫折与失败时,难以独立接受,耐挫折能力明显欠缺,并可能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因此,90后大学生需要增强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磨练意志,提升综合能力。

高校90后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存在的不足

1入党启蒙教育过于注重形式,缺乏深入思想的教育效果

目前,高校对于新生入学后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入党启蒙教育,教育重点多集中于入党程序等问题;对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在经过推优后进入党校学习,经过考核成绩合格颁发结业证书。新生的入党启蒙讲座与党校学习是高校入党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程序,但一些学习教育流于形式,轻视教育效果、组织管理、监督评估等工作,导致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与认知模糊,无法达到为发展党员奠定良好基础的预期目标,使入党启蒙教育的实际意义弱化。

2入党启蒙教育内容理论知识多于实际事例,缺乏系统性、全面性

目前高校的入党启蒙教育是党员发展的前奏,但有些高校在教育内容上仅限于的基本知识,多为理论,缺乏与实际、与当前形势与政策的联系、分析,以灌输式教育为主要方式,致使大学生对入党启蒙教育的认识产生误区,大学生的许多疑惑与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进而导致入党动机不纯正等问题,并且在这样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入党启蒙教育后,大学生所接受的短期的培训与学习效果并不能持久,需要更多系统性的日常的入党启蒙教育将党的思想、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党员。

3入党启蒙教育重视传递知识、思想,忽略了教育方法与教育主体特征的有效结合

随着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的逐步扩大,入党启蒙教育的主体数量与日俱增,90后大学生就成为高校入党启蒙教育的主要对象。在入党启蒙教育中,有些高校教学方式、内容一成不变,教育思维不够与时俱进,缺少目前与90后大学生特点所契合的教育平台,难以触发大学生对党的浓厚兴趣,导致入党启蒙教育没有取得应有的实际效果。

解决方法

1紧抓学生特点,突破形式主义

客观看待90后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创新入党教育方式,契合学生对于入党的需求。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式,开辟新的工作模式。在大学新生中,积极开展与时事政治相结合的理论学习,倡导大学新生用理论武装头脑,掌握党的思想的科学体系,领会党的精神与思想主旨;紧抓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在新生中开展结合传统的入党启蒙教育活动,开展形势讲座、专题座谈、考察交流、辩论演讲、知识竞赛、案例教育等对大学生进行党的知识教育,以形式多变,内容饱满的实践活动带领新生领略学生党员风采,在新生中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政治生涯发展制定计划与目标。

2结合时代特征,利用网络阵地

在网络时代,文化、信息传递飞速,人人网、微博、易班等社交网站的发展已覆盖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网络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发展、成长离不开网络的信息传递和资讯支持。面对席卷而来的网络浪潮以及信息时代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高校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应利用网络阵地的覆盖性优势,以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和渗透教育,为新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如依托易班平台,开展线上讨论、金点子等主题活动,形象生动的展示当代大学生对于党的认知与了解,提高学生的入党积极性,端正入党动机,在网络课堂中体现大学生的风采,并让更多的群体了解大学生的政治理念与思想动态。

启蒙班教学内容篇7

摘要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作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的教育主体,如何根据他们的思想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入党启蒙教育,已成为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认真分析当前高校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中的严峻考验,从中引申出如何有效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工作。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入党启蒙教育

高校的党员教育工作,只有充分认识“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着手积极调整入党启蒙教育策略,才能实现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的“高年级党支部建在班上”的目标。

一、“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

(一)有强烈的国家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但理想信念缺失

“90后”大学生与以往大学生相比,在国家一些重大问题和事件上,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具有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很关注社会、关注国家政治,参与意识较强,注重自己选举、投票权利等等,但与此同时,他们却缺少理想信念的建立,通过武汉大学调查报告表明,有将近30%的同学表示自己没有信仰,“90后”却缺少了如以往大学生所拥有的符合社会主流的理想信念,造成信仰上的危机,成长显得有些迷茫。

(二)入党积极性高涨,但入党动机多元化

2008年10月,武汉大学公布的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显示,大一141名新生中有105名学生于第一学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并没有出现之前,人们所设想的“90后”大学生都不愿意入党的趋势,但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有学生作为要求进步的一个方式申请入党,有同学是随波逐流赶时髦,也有同学入党只是为以后好找工作。

(三)崇尚奉献精神,但价值观多元化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中,有41%的同学认同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在大众媒体中不乏看到“90后”大学生勇斗歹徒,勇救落水儿童等新闻报道,但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物质的过分追求,也使“90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往往用效益观念看待事物,用经济规则参与社会,没有形成积极的现代价值观,也没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完全继承下来,表现出多元功利、实惠实用倾向和自我型、短期化的价值判断。他们在崇尚儒家学派“仁、义、礼、智、信”精神的同时,又注重个人目标与价值的实现,具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子。

二、入党启蒙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通过以上对“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分析,会发现高校现在的入党启蒙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原因有如下几点:

1.在入党动机教育工作方面“弱化”,入党启蒙教育的内容还不够全面、系统,深度还不够。

2.有些党组织对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不够灵活多样,教育载体的滞后,使其跟不上世界形势的发展,仍习惯于集体读报、学习文件、组织讨论等传统的理论教育形式,而“90后”对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网络基本技术,他们的知识视野广阔,传统的旧知识旧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

三、加强对“90后”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

如果针对他们的思想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党的知识的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教育,引导其理国,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就可以使广大“90后”大学生逐步成为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办好高校学生党校,要不断调整充实教学计划,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入党启蒙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其次,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对有入党愿望和要求入党的同学有目的地布置工作任务,让其积极投身实践,不断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在不断体验着端正入党动机的目的和意义。

2.“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多元化产生的很大程度是身边缺乏榜样的带头作用,选任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他们在新生中的榜样作用,通过学生党员经常与新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新生直接感受到与学生党员的差距,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得入党启蒙教育中落到实处,新生能切实减少信仰危机,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与素质展示给新生,会有效地增强他们入党的紧迫感。

总之,青年大学生是党的事业接班人,随着“90后”大学生逐步成为高校受教育者的主流群体,根据他们的思想特点加强开展行之有效的入党启萌教育工作,调动“90后”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是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的根本所在,入党启蒙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党务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不断去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武大公布全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

[2]马艳萍.谈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与入党启蒙教育.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启蒙班教学内容篇8

刚入学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启蒙就是在这张纸上作画,画成什么就是什么,再也无法抹去。因此,启蒙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强,难相处。一年级的孩子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如何启蒙?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做人、感恩与相处?这是值得启蒙老师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谈谈做法与体会。

一、借表达,引领孩子学做人

课间活动时,我注意到有的孩子不小心损坏了别人的物品,或者弄痛了别人,会手足无措地站在一边看着别人哭泣,继而会若无其事地跑开。这样常常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和误会。于是,道歉、赔礼、安慰等看似很寻常的能力都成了晨会和班会上手把手教导的内容。采用小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大家辨对错,碰到某种情况应该怎样做,怎样安慰对方。若有损坏物品的,我会让孩子拿着赔偿的物品当着全班同学赔给对方,并当场道歉,直至对方表示原谅为止。如何用语言表示出诚恳的态度成了关键。因此,道歉与接受道歉都要接受礼仪训练。若有小朋友来报告某某同学哭了,我会告诉他:“你替我去安慰他一下,好吗?把他逗笑了,就是你的本领大。”有孩子在活动中无意打痛了别人,我是先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告诉那做错的孩子:“只要你诚恳道歉,让人家原谅你,老师也原谅你。”

在这些细节中,责任感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使同学们知道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闯了祸要勇于承担责任。

二、学感恩,感受人间充满爱

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都要收录每个学生的信息,如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父母联系电话等。我尤其关注孩子的生日,将每个孩子的生日按先后顺序排列。每逢生日,我就提前准备好贺卡和小礼物。当天的晨会课是祝贺生日的专用时间,欢快悦耳的生日歌,令孩子惊喜不已,“小寿星”会收到我的贺卡,以及学习用品之类的小礼物,收到全体同学的祝福。那一刻人人神采飞扬、其乐融融。孩子们最喜欢我特意为他们准备的生日贺卡,因为上面有我亲自书写的生日祝贺,还有我绘画的蛋糕、蜡烛、跳动的乐符等,他们喜不自禁,都说要好好珍藏起来。

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叫陈子信,平时特别调皮好动,课间爱与同学追逐打闹,上课做小动作,很少专心听讲。他的生日在12月份,他看到好多孩子过生日都拿到了精美的贺卡,很是羡慕,经常在家问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生我出来呀?让我的生日那么晚。”好不容易到了12月,一次课间他悄悄走到我身边,仰着头告诉我:“魏老师,我的生日快到了。”我笑着摸摸他的头:“老师会给遵守纪律、爱学习的孩子送上生日祝福的。”那天数学课上,我意外地发现他坐得特别端正,眼睛一直注视着我。我心里暗暗高兴。由于他生日巧遇周日,我竟然忘记了他的生日。周一见他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我问明原因后,马上向他道歉,并承诺明天早上全班同学给他补过生日。他喜欢恐龙,我特地送他一张生日贺卡和一本《恐龙大典》,他快活得像一只小鸟飞回了座位。那一周的课间,他不再和同学追逐嬉闹,而是坐在座位上拿出那本书来看,还主动邀请几位同学一起分享。从那天起,他上课认真多了。他回家告诉父母:“魏老师这么喜欢我,我上课当然要认真听讲啦!”

为了不让孩子失望,从此碰到双休日过生日的,我就会提前至周末给他们过生日。在寒假或暑假过生日的,我会利用上门家访的机会,亲自将贺卡和生日礼物送达孩子手中,家长们非常感激,连声称赞:“魏老师有爱心,工作细致,令人感动!”那一刻,孩子的笑容格外灿烂。

在我的影响下,第二学期中,每当有同学过生日,同学们都会像我一样亲自做贺卡送给同学,或当面送上祝福语。还有的孩子会在“教师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时给老师、父母送去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图片、贺卡、慰问信等。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懂得了感恩,用祝福的方式向他人送去关爱。

三、出奇招,共建温馨大家庭

在班级里,我开展了一个评选“每周标兵”的活动。周一我给孩子们提出本周养成习惯和常规训练的重点,根据本周家长反馈的短信消息,周末进行民主评议,评出“周标兵”。孩子们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他们的小小举动和进步也常常让家长们感动不已,纷纷通过“家校路路通”或QQ群反馈信息。如在“常用礼貌用语”活动周中,沈枫博家长回复的短信是:“最近我儿子在家有礼貌了,以前我们讲话都不怎么听的,说多了嫌烦。可现在不一样了,他会很认真地听我们讲完,而且还教爷爷奶奶日常礼貌用语。希望学校以后经常举行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在“爱护环境,遵纪守法”一周训练中,李思齐的妈妈发来短信:“女儿在家里会帮家长一起打扫卫生,出了家门在小区内看见地面有垃圾,也会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在十一月份的“学会感恩”活动周中,孩子每天自选一项作业:帮妈妈倒一杯水,帮奶奶捶一下背,帮爸爸夹一次菜,帮爷爷洗一次脚,给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等等。周五的晨会上,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我读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评价,激动不已。王雨琪小朋友多次感动得流下热泪。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知道了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敬老爱幼等文明礼貌规范不光说在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每天生活的细节中。

启蒙班教学内容篇9

关键词:少年儿童;信仰启蒙;教育策略

一、信仰与信仰启蒙

“信仰”是与人类社会紧密相关的社会现象,《汉语大词典》将信仰定义为“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或榜样”。刘庆明指出:“信仰是人的最高价值观念,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现实的最高心理认同,是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高度统一、占统领地位的精神状态。”[1]学界对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学、政治学和民俗学,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信仰进行了研究。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倾向于采用多学科交叉,且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究人类信仰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研究对象也从大学生逐渐扩展到初、高中学生以及农民工和少数民族[2]。然而,纵观当前关于信仰的研究,目前研究者们对信仰的研究仍然主要聚焦在大学生群体,其研究视角仍是以哲学和政治学的视角探讨成年人的信仰教育现状及其应对策略。但是从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视角来看,成人的信仰教育起源于其少年儿童时期的信仰启蒙教育。而这一时期的信仰启蒙教育受制于个体信仰的心理结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信仰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结构,仅从知、情、意任何一方面进行定义都是不完整的,这三个过程都对信仰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李幼穗等人认为:“信仰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人的最高需要的体现;信仰是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信仰是影响人格结构的深层动因。”[3]可见,信仰不仅是为人生指明目标,提供奋进的力量;还是人的心理需求,可抚平前进过程中挫折带来的心理创伤,调整失落情绪;同时,信仰也为社会提供凝聚力,共同的信仰让人们朝着同一理想和目标努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反之,人一旦缺乏信仰,就会精神空虚、贪图享乐。而错误的信仰又会使人拜金、迷信或悲观绝望等,从而危及社会稳定[4]。因此,从少年儿童时期开展信仰启蒙教育有助于成人阶段信仰教育的展开。

二、信仰启蒙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信仰启蒙教育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正处于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最关键时期。只有掌握并遵循少年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开展正确而适宜的信仰启蒙教育。

(一)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条件起主导作用。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根据反射论的观点,一致地指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人的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教育也是一种环境影响,但是又跟一般的社会生活条件或环境影响不同,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来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包括教材、设备等),并且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儿童心理施行的有系统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儿童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本研究主张的信仰启蒙教育即是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启蒙他们的爱自己、爱生命、爱祖国、爱人民、爱民族的思想意识,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信仰的心理机制剖析

信仰是知、情、意三者高度统一的心理状态,激情、信念、意志是组成信仰的三大心理要素。其中,信念是人坚信某种主张、主义、看法,并以此指导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性。它以认识为基础,在追求信仰过程中把握原则和方向。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强烈的情绪体验,为建立信仰提供心理动力,使人全身心地投入信仰追求。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在信仰追求中负责调节内部机制。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筑信仰追求的心理机制。[5]

三、少年儿童信仰启蒙教育的策略与对策

(一)创建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反映正确价值导向的物质文化,如在走廊张贴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漫画、海报等;在升旗仪式、朝会、班会上分享道德、法制案例和故事等,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从视觉、听觉等感知觉上统合影响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让少年儿童浸润在良好的环境中,以无处不在的“群体效应”潜移默化地萌发正确的信仰。

(二)通过优质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启蒙少年儿童的信仰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第十一条规定: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并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肩负着通过组织教育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使命,而少先队活动课程主要内容之一是信仰萌芽,因此,通过多种多样的少先队活动课,让少年儿童在组织生活和集体活动中获得信仰启迪。

(三)加强家庭信仰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文化尤其是家庭成员的思想信念、信仰状况对少年儿童信仰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启蒙少年儿童正确的信仰意识,首先要提高家庭成员的观念素养,以民主、开放、科学的理念和方式教导少年儿童,为其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自觉抵制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刘庆明.大学生信仰的心理学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2]王晓蕾.当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建设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

[3]李幼穗,张镇.精神信仰的心理学涵义[J].天津理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6):165.

[4]井婷,刘忠孝.信仰及其价值的心理学解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4):125-127.

启蒙班教学内容篇10

【关键词】国学启蒙教育幼儿园一日活动人格行为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8-023-01

近几年,随着“国学”之风的重新兴起,随着大众对“国学”的重新认识和逐渐认可,从网络论坛到电视讲座,从社会培训机构到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形成了人人都谈“国学”、学“国学”的蔚然风气。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学启蒙教育,并且结合双流县教育局“一校一品一特色”的倡导,双流县机关幼儿园申报了市级课题《国学启蒙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研究》,并在2010年12月开题。在国学启蒙环境氛围的营造、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们认为,国学启蒙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在于:

一、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健全幼儿人格

国学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凝结着炎黄子孙改造世纪的辉煌业绩,蕴含着哲学、教育、伦理、文学和道德修养。几千年来,这些文化的精髓滋润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了一种民族精神和灵魂。

幼儿园的幼儿生活主要包括入园、离园、入厕、盥洗、喝水、学习、间息、进餐、午睡、劳动等,如果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将国学中的有关知识对幼儿提出通俗易懂的要求和进行潜移默化的“浸润”教育,通过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美质,即学习文化精粹、培养行为习惯、了解地方习俗、教习传统工艺,那么,就能实现国学启蒙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四培”目标:培育孩子的健康人格、培植孩子的美好心灵、培养孩子的健壮体魄、培训孩子的娴熟才艺,从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健全幼儿人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能够规范幼儿行为习惯,实现“知行合一”

为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对这些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规范,而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的这些行为习惯的规范就起着很好的引领作用,如礼仪教育、卫生教育、尊老教育等。如把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入园、在园和离园的要求编写成“三部曲”:①幼儿入园:穿戴齐,入园早。见老师,有礼貌。先鞠躬,再问好。见同学,要微笑。离父母,把别告。②进餐礼仪:进餐前,莫拥挤。放好凳,再盥洗。接过碗,要有礼。双手端,慢慢去。不浪费,要牢记。进餐后,碗轻取。先漱口,后擦嘴,莫把纸屑扔在地。③幼儿离园:离园前,静等待。离园时,要拜拜。先老师,后同学。见爸妈,嘴要乖。自己走,进步快。那么,幼儿在读熟这些歌诀的同时,行为习惯也就会慢慢规范了。

为了使幼儿在不经意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对幼儿园大环境的营造进行积极的创设。如可以将《弟子规》嵌于楼梯,幼儿每走一步都有经典相伴;在楼梯的墙面上也可贴上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中的经典故事,让每一层楼都充满孝敬的教育;还可以在大厅的墙壁上贴上生动形象的成语典故等。

此外,还可以在小班中开展每周三个“一”的活动(一首古诗,一个童谣,一句三字经);中班中每周开展四个“一”的活动(一首古诗,一个童谣,一个典故,一句三字经);大班中每周开展五个“一”的活动(一首古诗,一个童谣,一个典故,一句论语,一小段弟子规)等。

三、能够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形成基本技能

国学启蒙教育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真正起到“发散孩子思维、发展孩子智力、发现孩子能力、发扬孩子优点、发挥孩子长处”的作用,就必须要在教学形式上具有多样性。不能只是让幼儿读、背、诵,而是要把传统文化融于听、看、说、写、画、唱、舞、演、做等之中,应使形式更富有趣味性、活动性、愉悦性和多样性。

此外,可以将国学与早操结合在一起,选择极富韵味的古诗词《静夜思》、《论语》、《梁祝》等经典音乐,配上传统的扇子操,让孩子们陶醉在国学艺术中。

四、能够利于开发园本课程,形成园本教材

要使国学启蒙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注重“六导”:倡导孩子养成传统的良好行为习惯、诱导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引导孩子了解国学中的一门基本知识、辅导孩子学会一种简单的才艺、教导孩子增强展示自己才艺的勇气、指导孩子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

国学范围宽泛,涵盖面广,它不仅包含了经典诵读的内容,也包括了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美食、茶文化、酒文化、古典文学、书法字画等。因此,要能体现“从实际出发融国学知识,承传统文化开课程之花”的国学课程的理念,就必须按照其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通过这些园本课程的开设,可以形成序列化的国学特色活动。如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过节活动:三月的风筝节、四月的请茶节、五月的霓裳节、六月的礼仪节、九月的民游节、十月的孝亲节、十一月的诵读节和十二月的民俗节等。

五、能够使园所形成特色文化,成为园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