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十篇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十篇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22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篇1

引言

人们在长期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针对各种现象的理论,并把个别现象的研究结果推广到其他相似事物上,这种思维就叫类比。辞海对“类比”的解释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论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有可能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类比的出发点是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基于类比思维的产品设计方法的关键点和难点也是找到事物的相似性,并将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设计中。下文将对基于类比思维的产品设计方法进行论述并以实例佐证其有效性。

一般类比

1.一般类比方法的概述

类比法又称综摄法,综摄法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威兼・戈登于1944年提出的一种利用外部事物启发思考、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事实证明:不少发明创造都是由日常生活的事物启发而产生的灵感。戈登由此想到,可以利用外物来启发思考、激发灵感解决问题,这一方法便被称为综摄法。

2.一般类比方法的分类

一般类比法可以分为三类:拟人类比法、直接类比法、象征类比法。

(1)拟人类比法

进行创造活动时,人们常常将创造的对象加以“拟人化”。人类自身是自己最熟知的,将产品类比为人类身体的某部分或动作进行设计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直接类比法

从已有的成果中找寻与设计对象类似的事物进行运用,这样比凭空想象设计一种东西容易获得成功,也具有一定的可实现性。著名的瑞士科学家阿・皮卡尔是位研究大气平流层的专家,他设计的平流层气球能够飞到15690米的高空。后来,他又把兴趣转到了海洋,开始研究潜水器。尽管海洋和天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然而海和空气都是流体,还都可以运用到浮力原理,因此,阿・皮卡尔在研究深潜器时,首先想到利用平流层气球的原理来改进潜水器。

(3)象征类比法

所谓象征是一种用具体事物或符号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在设计中,有时也可以赋予设计对象一定的象征性,使它具有独特的风格或蕴含特定的含义。在图标设计中,象征类比法较为常见,通常简单的图形、字母都有特殊的含义。宝马标志中蓝白相间的图形代表蓝天、白云和螺旋桨,象征公司之前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又象征公司的一贯宗旨:在广阔的天空下,以精湛的技术、全新的观念满足客户的愿望。

隐喻

隐喻本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学修辞的一种手法。“隐喻”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意义的转换”,即赋予一个词它本来不具有的涵义。将隐喻运用于产品设计中,就是设计师把想要表达的某种精神、态度、情感等融合到产品设计中,从而提升产品的内涵,带给用户一种超越基本功能的更高层次的体验。

仿生

仿生设计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涉及到生物学、人机学、材料学、动力学、工程学、美学等学科,主要运用工业设计的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维与方法,从人性化的角度,将某种生物的某个特性恰当的运用到产品中,使产品拥有某种功能上的或情感上的价值。仿生设计可以分为:

(1)形态仿生设计形态仿生设计是在对自然生物体所具有的典型外部形态的认知基础上,寻求对产品形态的突破与创新。形态仿生设计是仿生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重点是要抓住生物外部形态美感特征和人的审美需求。

(2)表面肌理或质感仿生设计自然生物体的表面肌理与质感,不仅仅是一种触觉或视觉的表象,更代表某种内在功能的需要,通过对生物表面肌理与质感的进行仿生设计,增强仿生设计产品形态的功能意义和表现力。

(3)结构仿生设计生物结构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重要内容,是决定生命形式与种类的因素,具有鲜明的生命特征与意义。结构仿生设计通过对自然生物由内而外的结构特征的认知,结合不同产品概念与设计目的进行设计创新,使人工产品具有自然生命的意义与结构特征。

(4)功能仿生设计功能仿生设计主要研究自然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原理与特征,从中得到启示以促进产品功能改进或新产品功能的开发。

(5)色彩仿生设计自然界生物的色彩首先是生命存在的特征和需要,对设计来说更是自然美感的主要内容,其丰富的色彩搭配对产品的色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6)意象仿生设计生物的意象是在人类认识自然的经验与情感积累的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意象仿生设计对产品语义和文化特征的体现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

从上文的例子中也可以看出,基于类比思维的产品设计方法不局限于某一类的产品设计,而是适用于包括电子产品、工业产品、图标等多种产品设计领域,可帮助设计师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从前人的设计或大自然中寻找灵感,找到类比物与设计产品的相似处巧妙地加以利用,对产品设计起到深远的指导意义。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篇2

工业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行业规范和创新的构思。创新是一个产品超越其他产品的关键,是整个产品设计的核心思想。创新即一种文化,是一个产品跳出旧有的纯设计,让产品向多元化以及多样性发展的关键手段。造型设计本身是融入了多种思维和各种美学元素,而创新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走出传统,向国际化发展。因此产品创新是符合时代要求以及人们审美观的。

1现在工业产品的设计

产品的设计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要考虑到该产品是否符合社会大众在心理上的诉求。工业产品在设计之初,不仅迎合人们的口味,还需将社会大的环境加入到产品中,让产品跟上时代的脚步,逐渐衍生出自己产品的文化。设计理念是工业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是不能被忽视的。但这些是大的方向,还要把握一些小的细节。比如该设计的外观是否新颖,让人们喜爱;产品的使用能否为生活提供方便;工业产品的造型可以推动现代化文明建设,利用创新的设计,融入人和环境的大本营中。

2创新的哲学内涵

①从表面看,创新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对一个事物进行更新,或对一个事物进行更深度地观察和思考。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表面的创新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②从实践方面看,在实践中创新已经运用在现在的工业,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它已经在实践中变成了一种创新习惯。实践中要用新的眼光来看事物,创新一直不断摸索,不曾停止。③从辩证方面看,辩证法主要有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第一条是从认同到批判过程进行说明,而第二条却是一种自我批判的永恒发展过程。实践中就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创新,永不满足,用怀疑的眼光看世界,将创新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3现代工业产品造型的创新性

设计的本身就具有创新的内涵,设计就是一种创新活动。现代工业产品的创新性包含着不同层面的创新内容,产品创新设计是对目前产品的一种完善和革新,就像是向新产品领域的开拓探索。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性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标志,在产品的设计中,坚持传统产品设计的美学原则,运用现代创新设计理念,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套路,创造性与艺术性的产生并不是随手捏来,也不是天马行空。创新是对人类生活产品的革新,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每个人对产品设计的理解和观察方向都有不同,但都离不开生活,产品的创新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只有不断地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理念和造型加以创新,才能使产品在富有内涵的基础上,更加的美观好看,使用上更加便捷。

4创造性思维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4.1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分析

创造性思维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人们心中都有这样的认识:“科学创造是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创作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观念”。实际工作应用中,科学创造和艺术创作、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协同配合的,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产品,而且产品设计需要灵感思维的创造辅助。灵感思维的概念是指,在创造设计活动中,设计者的大脑皮质高度共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是在一定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这种灵感思维的最高境界就是顿悟式思维的形式,在设计中不断发掘和感悟。这是设计者自身的精神和思维的较量,用顽强的意志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是有所不同的,它结合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再加上逻辑思维,这样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深度,但这样很容易使得思维的广度受到制约。在思维的探索中,如果探索的方向出现错误或误差,那么仅依靠逻辑思维推理的方法进行思考,是不能改变思维的方向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形象思维配合,就能用更加宽广的思维来思考,增加思维的弹性,扩展领域的空间和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求得新的创造设计思路。有些设计创作人员习惯了用逻辑思维的准确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习惯形象思维,所以设计的产品遵循着传统模式,也就造成了产品设计模仿过多的现状,如果没有自身的特点个性,会严重缺乏现代气息。

4.2形象创新多样化

新时代背景下,工业产品设计有了更多的要求,在产品造型的设计上要创新,要创作出好的产品就要运用思维方式多角度思考,在产品的形态上追求创新的多样化。所以新环境下就对设计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相关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想要追求形象创作的多样化就要加强创造组合和形态创新两方面结合。就目前而言,在机床、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对形态创新要求最高。创造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灵感和灵感思维有很大关系,而在设计创造者的智力因素中包括了思维的灵感,这样就决定了设计者的智力因素。在工业设计创造过程中更加看重设计师的动手能力,设计师必须对产品详细观察,对产品问题记录下来,对相关产品进行思维空间的想象,当灵感来了就会形成思维空间的产物那就是创新出来的产品,最为关键的就是把想象出来的创新产物用动手的方式进行显现出来。然后要对作品进行无数次的修改,最终完成产品形态创新的工作。

4.3应用正确的思维方式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在不同的产品设计中,都应该反映出不同产品的特征,这些特征在设计中有的是无法看出的而是能感悟,有时却是十分显现的,这些表现是人们口中经常提起的设计师水平高低的问题。水平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很难对产品进行解释,因为产品设计本身是无穷想象的结果,有的只是思维方式不同。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魅力所在和困难之处。设计作品离不开思维,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产品创新设计的开始。作为一个工业产品设计创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首先要明确设计所满足的现实功能,其次是全面系统地反映产品事物和周围事物之间的立体关系,建立联系思维方式,在产品相关因素出现的矛盾要进行分析加以协调,最后在坚持绿色、环保、节能的原则下进行产品设计。只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情感思维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等满足产品创造设计,才能促进工业产品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5结语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篇3

1对工业设计思维重新的探索

工业设计的兴起,要追溯到1919年的包豪斯设计艺术学院,它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建,在这里设计作为独立的学科登上了历史大舞台。早在包豪斯时期的探索体系中,就已经涵盖了对设计师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使当时的产品设计能够打破常规,获取思路上的新格局,设计出符合工业化生产、满足以人为主体的社会需求性产品[1]。而如今伴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互联网趋势的强势来袭,先进设计思潮、设计理念的融入,智能化场景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逐渐发展为一个交叉型学科,设计不单单要考虑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更要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超越自然环境、放眼未来、重新认识事物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开拓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与文化理念的设计方法。对于设计过程中创新能力与思维方法的培养,在探索其前瞻性与重要性的过程中,如何在特定时代环境背景中,将其充分大胆地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创新出具有发展前景和价值的设计案例,仍值得设计学科的各位同仁深思。

2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工业设计,本质是一种用于创造新事物的手段,因此启发创造性思维,提高设计师的开创性、能动性思维是工业设计的灵魂。所以,培养工业设计师的重点,在于激发设计者思维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设计师高效地动用思维创造力,打破寻常法则,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全方位、多元化地进行创新实践。以上所提及的要点,既是工业设计过程的本质、也是设计方法的核心、造物的灵魂[2]。

3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

掌握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后天培养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多数创造性设计思维都是需要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培养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方法在两大优势,其一是有利于设计者将设计思维和艺术表达进行结合并应用于设计实践,形成整体性、创新性、系统性的设计方法;其二是使得创造性思维得到全面激发和运用[3]。

3.1从造型上把握对产品的理解

在这两组的设计中,大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设计师对于产品效果色调和形态的严谨把控,打破中规中矩的设计套路,用发散性思维将自然生物与产品进行解构再重组,保证实用功能的同时使外形特征与其相统一,实现设计之初的意图与最终使用者的体验相符,设计的价值和灵魂不仅是功能的实现,所要传达的设计理念也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应是在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生活方式、时代背景与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将这些情感层面的理论切实体现在产品设计的功能、形态和整体概念之中。海螺灯见图1,设计通过点线面的运用,将形体线条的螺旋上升伴随着灯光的由暗到亮的渐变,产品的点性透光与形体线条形成优美的韵律感,暖色的渐变透光考虑到不同的使用场景,无论在家庭和还是办公场所都会给人以温馨、自然、清新的感觉;整体浑然天成的美丽造型,像沙滩中的海螺描绘出了海滩柔美舒缓的曲线,使设计贴近自然、惬意十足。蛋椅见图2,它已经在国际中享有盛名,运用蛋形的有机形态,流畅的线条具有雕塑的美感,使产品充满了灵性与活力。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能够有效缓解颈椎疲劳,从而起到减轻压力,缓解疲劳的效果;微微翘起的扶手与靠背犹如张开的双臂富有弹性释放出无限温情,形态的表达也正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功能的使用,产品功能的实现和外部造型应是和谐统一的,不能被分开单独考虑,“功能第一”和“造型第一”在现代设计看来都过于片面,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是设计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主要部分。此两款产品都体现了设计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创新思维独具匠心的运用。在设计的过程中按照设定的目的、运用创新的发散思维,从产品造型的角度对产品功能进行理解,将脑海中的造型要素:形态、材料、工艺、人机、颜色等加以整合运用,任何产品的的研发与制造都离不开所处环境的物质技术条件,所以作为工业设计师也必须充分了解材料特性、加工技术与社会背景,才能够真正做到让形式美、造型美成为产品的基因[4],并融入时代环境中,体现出当时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特征。

3.2从功能上把握对产品的理解

从产品本身来讲,使用功能是产品设计的一大要素,视觉上的外形表达之外,使用者对于产品的评价大多是使用价值,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对于功能的考虑一直被认为是设计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设计理念的发展,功能和造型之间孰轻孰重已不再是争论的焦点,相反对于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被多数人所认同,因此在对产品功能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应从整体上把握设计的初衷和要传达出的设计理念。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其功能和特点都比较明显。比如早期的自行车,两个车轮,以及连接车轮的车架结构,车身造型非常简单,但基本是可以满足当时条件下功能的需求。但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对于产品功能需求的增加,车的功能性对当造型的影响体现的淋淋尽致。和早期自行车相比,为了满足不同时期功能的需求,现运用到了现代技术材料和工艺制作,在造型中可以看到,折叠车设计为了满足节省空间和便携方便的功能,采用了独特的折叠方式,产品只有普通车的1/4体积,并且形式美也得到了体现,见图3。防盗自行车见图4,设计师巧妙地将可旋转的车座代替了普通车锁,达到功能与造型的完美结合,解决自行车丢失的问题[5]。从以上车的演变及其设计过程中可以发现,设计思维的发散,很大程度上是以功能的实现为出发点,这便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初期要进行大量的社会市场调研,发现社会痛点,了解人们的消费心理倾向和社会价值观,进行精准的产品定位,巧妙地利用设计语言来实现应有的功能特征。这种思维的针对性也更强——能够更好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将问题综合在创造性的思维中,以此来影响产品定位和创新点的提出[6]。

3.3从产品语义中把握对产品的理解

所谓产品语义,即产品的语言含义,研究人造物在使用环境中的象征特性,将其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即通过形体的美观与功能的良好体现出的深层次人为关怀或社会意识的产品[7]。产品语义包括造型语义(形状、尺寸、体量、比例及相互之间的构成关系)、色彩语义(产品颜色的搭配)以及材质语义(质地与肌理)。比如老年人由于生理的衰退,认知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步步衰退的趋势,所以对老年产品来说,用产品语义来指导产品设计就变的十分必要,使产品具有老年人熟悉的产品特征(形状、材料、色彩、位置),让老年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很快的了解与熟悉产品性能,更好的引导老年人的操作使用。中兴老年手机见图5,具有凸起式的鱼鳞键盘设计,超长的续航能力,超大字体的屏幕显示。火烈鸟拐杖见图6,流畅的线条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让手掌更好地去握住拐杖,让前臂更舒适地去依靠,有效分解整个身体的压力,手持部位更是采用皮革的材质,舒适的肌理感给人安心的心理暗示,这些都是产品语义对于设计的指导,产品语义对于提高老年人产品的友好性、精神内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对于产品设计来说,无论是一家企业还是一件产品,只有被赋予一定底蕴与精神,才能够让人们铭记。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引导产品与人之间的联系,注重情感的升华,比如倡导可持续发展、关爱弱势群体、倡导积极生活方式等,赋予产品以意义,努力构建产品与情感的纽带。产品语义作为重要的设计理论基础,又开辟了多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法,随着设计思维的不断进步,产品语义也已经扩展到更多的设计领域,使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人,更好地满足人们在情感和精神上的需求。

3.4通过国际性设计大赛把握产品设计理念

设计竞赛的吸引力来自于其自身带有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学术性、权威性、鼓励性。不得不提的是国际大赛,在国际大赛的平台上,全世界顶级的设计师、设计团队争相角逐,并且国际大赛往往具有超越时代局限的设计主题,所以参赛作品对未来的设计潮流和趋势有一定的远见。德国的"Reddot"、"iF"、美国的"iDea"被称为国际三大设计奖。赛事尊重并鼓励设计师的独创性、多样性思考,同时为设计师打造了一个宽阔的思维环境,能很好地对设计师设计潜能进行激发[9]。设计竞赛的出发点往往是从现代的设计语境出发,意图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对将来的社会发展进行预想。设计竞赛中包含了大量的前卫理念,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及寻找到既有设计能力又有思维修养的前端人才。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的今天,设计竞赛规模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国际化,设计理念也随之迅速发展。设计师作为物质及精神社会的思考及实践者,更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10]。

4结语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篇4

形象思维方法产品的外形在设计中具有独立的意义,在现代工业设计的人和物的关系中,人的因素是第一的,而形象又是人的第一感受,所以一个有好外形的设计就是一个好的产品。在Donaldnorman的《情感设计》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把设计和设计的目标(即用户最终是如何享用一项设计的)明确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能层(viscera)、行为层(behavior)、反思层(reflective)。所谓本能层,就是能给人带来感官刺激的活色生香。比如说一台电脑,外型时尚,颜色漂亮,一眼看上去感觉赏心悦目。这是电脑的本能层次在起作用。

联想思维方法联想思维方法是将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外在与内在的、共同的或对比的、形似或神似的因素联系而展开的思维模式。联想思维是相对自由的思维形式,它们可以是同类的也可以是异类的,还可以是此实质与彼现象之间发生的联想。

直角坐标联想法直角坐标联想法就是将两组不同的事物名词或形容词写在X轴和Y轴上,然后通过联想将其组合在一起,如果有意义并且可行,那么就会成为一件新的产品。例如可见的,与电话组合,便是可视电话,当然这个已经实现。

组合法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产品的部分或全部进行适当的组合,形成新技术新设计的一种创造方法。例如老年人常常有老花眼,看书报困难,所以在台灯下手持放大镜进行阅读,经过组合设计,在放大镜中内置灯光,就产生了新的设计。又如秤与计算器的组合,可以把测量所得的重量进行计算直接转换成各种单位需要的数据。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多思考,好的设计就会产生。

头脑风暴法又称为智力激励法,一搬是通过特殊的小型会议。围绕某一课题互相启发,激励,取长补短,引发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由此产生众多的创造性方案。

设问法围绕老产品提出各种问题,通过提问发现原有产品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发问题的方向:(1)转化:这件产品是否可以改为其他的产品,改变一下是否会有新的用途?(2)引申:是否有别的产品和它相似?是否由此想出其他的产品?(3)改变:改变产品原有的形状,颜色,气味,形式,结构等。(4)放大:将产品放大一些是否会有新的用途?在这件产品上加些什么,从而改变其性能,是否会有新的用途?加强一些,高一些,长一些,厚一些,大一些是否可以?合成一下又会怎样?(5)缩小:将原有的产品按比例缩小是否会有新的用途?在原有的产品上减少一些机构会怎样?变小,变低,变短,变轻,浓缩,省略,分割等又会有什么结果?(6)代替:有没有其他的产品可以代替现有的产品?或者代替变换?构建能否更换顺序?变一下模式,序列,布置或者改变因果关系,速率,时间,材料等会有什么结果(7)颠倒:这件产品是否可以颠倒一下,颠倒一下是否会有新的用途?(8)组合:现有技术,现有功能能否组合成新的产品?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篇5

关键词:产品手绘创造性思维计算机辅助表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20-02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好的想法或者概念,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记录下来呢?一般我们都会想到用草图的形式来表现。概念草图具有记录设计想法,传达设计意图以及完善设计过程的重要作用,产品手绘效果图的课程在整个产品设计教学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技术运用到了产品设计中,有很多二维和三维的软件可以用来制作产品效果图,其效果十分逼真,不论是从质感,色彩以及环境表现等方面都是手绘效果图所不能比拟的,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产品设计,只要把电脑技术学好就可以了,对于产品手绘表达的重要性并不了解。

2000年在东京千叶大学工匠系与釜池光夫教授交流时,他谈到在日本20世纪90年代中期想把工业设计教育的重点转向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但后来发现许多学生感悟思维的手绘能力逐渐变差,马上又调整了表现技法的教学侧重点,把培养手绘能力放在了首位。他们认为手绘能力是进行计算机高层次图形处理必须具备的基础,没有经过手绘表达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的3D表现也达不到更深层次的效果。本文就针对在电脑时代下,产品手绘效果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笔者对于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手绘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1.产品手绘效果图的主要功能。首先,产品手绘效果图能够快速记录设计的想法,这对于学习产品设计的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的。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些想法转瞬即逝,如何才能有效地捕捉到设计的灵感,这就需要用草图来快速记录。在深入设计的时候,可以将草图进行细化,加入色彩、材质等表现手法,使表达更清晰。通过产品的快速表现,可以锻炼学生的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和快速造型的能力。其次,产品手绘效果图具有传达设计意图的功能。生动、漂亮的设计草图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设计语言,用图画的形式能够更加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想法,能够准确且艺术性地将设计构思和产品形态传达给客户。所以,练就一手好的效果图技法是很必要的。最后,产品效果图具有完善设计过程的作用。设计一件产品,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都是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设计与修改而最终得到的,有时候,要画几十张甚至上百张设计草图才能达到概念的完善,那么手绘效果图方法的运用在此就显得十分方便与重要。设计者可以在原有草图的基础之上很方便与快速地进行方案的推敲或思考。所以,在完善设计的过程中,运用手绘表达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2.产品手绘效果图的主要特点。产品手绘效果图具有快速、准确、清晰、自然,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随意性的表现方式。

产品设计手绘表达式是产品设计的主要手段。设计师在设计方法和创造思维的指导下,把随机的产品设计构想通过快速表现的形式加以视觉化展现的技术手段。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抓住其主要的特点,锻炼学生的快速捕捉的能力以及培养感性的直观感受能力,即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意思维能力,用图解思考与综合多元的思维方法,将其设计创意、设计理念表现出来。

3.产品手绘效果图在设计中的地位。产品手绘效果图记录性强,是设计前的必备因素,是设计创造过程中首先与自己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设计思维发展过程中的真实记录。所以手绘效果图表现的训练在一定层面上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以上讲到的产品手绘效果图的主要功能以及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不难看出其重要的地位。

二、电脑时代对产品手绘效果图教学的思考

1.产品手绘效果图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想好了产品大概的形态,就可以用电脑直接做出来了,为什么还要画效果图呢?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极其危险的。学习手绘效果图,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手头表达能力,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很多设计师们依然使用传统的手绘表达的方法用于早期的设计构思创作中,因为设计师在调动其资讯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和构想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是瞬间闪现的,有时是细腻的推敲,有时甚至是杂乱无章的,这个想象的过程也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具有极大的发散性、不确定性和渐进性,设计师要有及时纪录和表达这种动态思维的能力,以提供直观的视觉判断和作为进行设计分析的依据。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锻炼手、脑、眼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在方案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设计,而手绘效果图的好处就是能够快速且直接地记录想法和构思,并且能够方便地修改与完善。如果说,在构思好产品的大体的轮廓之后就直接进入到电脑制作的阶段,就没有锻炼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只是在一边想一边做,不仅在形式上有局限性,而且做完之后修改起来又十分的麻烦,有时甚至要重新来做,费时费力。最主要的是对于产品的细节没有深入的构思,细节决定设计的成败,从而导致最终的结果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篇6

关键词: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表达

引言

电脑革命以来,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脑技术应用到设计领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电脑模拟仿真制作的效果图是我们用手绘所难以达到的,同时也带来了设计工具和设计师工作方式的革命.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过分强调电脑表现形式的运用而逐渐忽视了传统的脑眼手结合的手绘表达技法。那么我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何种表达方式更合适呢?传统手绘表现与现代电脑效果图表现孰是孰非,需要我们从头谈起,引起了我们对效果图价值的思考。

1.关于产品设计效果表现

1.1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的目的

根据符号学理论,产品设计效果图作为一种符号,必然就具有符号学的一些特征,对于从事产品设计的设计师来讲,我们绘画效果图是为了让客户能理解我们的思路想法,能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够和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合作,它是设计师与顾客之间的“代表”或者说是媒介,是个“第三者”。比如,产品效果图就是代表了设计师来与客户沟通。其次,我们所画的效果图符号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符号总显示着某种意义,总代表了设计师当时想法的自然流露,总与意义形影不离,一系列符号构成了设计师的整个思维过程。

人类自从设计产品以来,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就成了一种图式符号,是记录自己想法的方式,随着逐步的发展人们的设计思维越来越活跃,设计表现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效果图越来越漂亮,随着电脑的出现,电脑产品效果图能够制作出手绘所无法达到的逼真效果,慢慢地徒手绘画表达形式与电脑表现形式相比所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然而过分的片面强调形式表现的逼真,而忽略了效果图表达的原始价值即记录整体想法思路,记录整个设计过程,而不是孤立的评价绚丽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可将设计效果图的目的概述为以下两点:

a,记录构思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对构思的整理,推敲,记录。

b,表达性的作用。将自己的构想传达给第三者,让他人理解你的创意。

1.2产品设计效果图的表现的误区

效果图表现技法的确重要,事关设计是否能准确表达。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不了解表示技术的实质意义,难免会走入学习的误区。从没有经历过实际设计的人,往往将表现流于形式,追求画面效果,无法达到真正传达构想的目的。

过度经营背景的形式,注重渲染气氛或追求绘画手法中的虚实关系,造成了视觉上的干扰,破坏了主体的表达,是不合格的表现。如下图1过分渲染背景追求视觉效果,结果本末倒置,不但没有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反而让背景成为了视觉的中心,破坏了主体的表达;如图2相比较图一就能很好的传达图形的形态色彩及各功能,而且还有视觉表现效果。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将思维过程表达出来的绘画方式要优于直接的效果图表现,前者是一种思维过程的展现,不仅是一种表现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探索,而单纯的练习效果图表现,不能够体现思考过程,更甚者是一种技法的流露,进而过分注重形式的流畅,可能会进入误区。

1.3产品设计效果图的表现形式

目前市场上的效果图表现形式按工具分为手绘表现与电脑表现两种,手绘表现按时间又分为设计速写与设计效果图。设计速写是用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快速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概念,主要用在产品设计前期的资料收集、方案构思阶段.设计效果图是用各种工具来准确传达出产品的造型,色彩,结构,功能等等,主要用在设计方案的分析、功能评价、设计定位等深化阶段.产品三维模拟图主要用于产品完成阶段的宣传、展示和模型制作前的表现.按表现工具可分为淡彩法(马克笔淡彩、色粉笔淡彩、彩色铅笔、水彩淡彩).透明水彩画法、水粉画法、喷绘法。产品三维模拟图的表现主要通过计算机和应用软件来完成。电脑表现产品设计工具主要有alias,3dsmax,rhino,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等。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软件适合表现面板设计效果.3dsmax软件用于表现产品的三维立体效果和表面质感,适合用于产品宣传和决策,犀牛软件适合产品建模型的表现。

它们皆是传达思想的工具,在用图形记录思考的过程时,设计师在调动其资讯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和构想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可确定因素,有时是瞬间的闪现,有时是细腻的推敲,有时甚至是杂乱的,这个想象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具有极大的发散性、不确定性和渐进性.设计师要有及时记录和表达这种动态思维的能力,以提供直观的视觉判断和作为进行设计分析的依据。另一方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逻辑排列时.方案的数量非常之多.快速的设计表达是最有效的记录手段之一。第三.设计表现图的绘制为产品设计的深化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为产品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完善和细节处理打下了基础。手绘表达能够快速记录下设计师的想法,而且还能刺激设计师产生新的想法,在这一点上电脑表现效果的方式是不能媲美的;在用图形表达思考的最终结果时,电脑效果表达能够很逼真的构想未来产品的模型,是它的优势。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电脑手写板,我们可以直接用手写笔在板上画图,然后电脑上会出现我们的手绘效果再用photoshop软件上色,或者手绘完成后扫描进电脑再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上色,目前广泛用于设计公司进行前期的草图构思,方便快捷,可谓是前两者结合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不能孤立的说手绘或者电脑表现哪种表现方式更适合产品设计,两者之间的结合共存才是我们目前设计师所提倡的。

2.产品设计的效果表达

2.1表达与表现

表达与表现属同义词。但有时必须将两者分开区别对待。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它是是一种手法。在生活中,当老师强迫学生就自己的作品或者想法向全班同学进行时,学生的表述往往是一种客观的表达。有时,不乏主动请缨者,积极的态度往往体现出极强的表现欲,此时的发言自然会是表现性的,较之前者更具感染力。设计师进行设计时,不仅要靠最后的效果图表现,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设计师的思考过程,通过草图的一步步表达,让客户一起分享设计的整个过程,效果图不仅仅是作为设计表现同时也是作为设计分析的一种手段,是整个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记得读大学时,在产品效果图课上,老师强调首先画好精致的效果图就知道设计速写怎么画了,才能画好设计速写,现在想想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设计速写不仅是技法的流露,更是思考过程的视觉化,单纯临摹好一幅精致的产品效果图,技法表现的成分要多于思考的的部分。因此我认为在产品效果表现课上首先从设计速写着手,老师不但教好学生画什么,怎么画,还要教学生为什么这么画,教学生的不仅是表现的技法,更是一种徒手表达设计思维的的方式。将设计速写带入我们设计专业人员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记录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带给我们快乐的工具,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提高了的不但是设计表现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感觉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我们敏锐的眼光是我们对设计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虽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然而以开发思维创造为目的的徒手画技能仍然有着潜在需求和重大的作用。我认为手绘与电脑应该各自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手绘更适合表达设计思路过程,快速记录设计想法,设计表达成分多一点;电脑表现更适合展示最终效果,因为它有极强的模拟仿真能力,设计表现成分多一点。如图(3,4)。

          

2.2设计表达与系统论

系统论思想源远流长,贝塔朗菲创立了系统论科学理论,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因此我们在设计构思过程中眼脑手是一个整体,把大脑的想法立刻通过笔勾勒出来,通过草图将一个感性思维转化为一个理性产品画,构思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的图像可以令各种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思维的过程中去,刺激大脑产生新的想法,这样循环向前的思路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乏思维单纯锻炼手绘,或只有思维表现能力达不到,都不能很好的表达我们的想法思路。

2.3设计效果表达的价值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多加练习设计表达能力,它提高的是我们的设计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效果图的表现能力。

在设计的系统表达效果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a,1页纸上可以表达许多不同的设想,作者注意力能够轻易的从一个主题条约到另外一个主题。

b,图形观察和表达的方式在方法和尺度上都是多种多样的,在同一页纸上往往既有透视图又有平面,剖面,细部图。

c,图形思考是探索性的,开敞的。表达构思的草图大都是片断的,显得轻松而随意,为设想和思路保留了尽可能多的可能性,旁观者通过分析草图,也能感觉到被邀请参与设想。

而设计表现效果图大多注重于最终的方案,并不反映设计的方式。要了解设计在不同阶段的进程还得依靠思考性的草图,这些草图纪录的不仅是解决涉及问题的结果更是阐述了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结语

作为设计师来讲,产品设计效果的表现图(包括电脑效果和手绘效果图)和表达图都是我们进行设计所不可缺少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它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位置,并利用它更好的为我们设计师所服务,最终设计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产品,同时带给我们设计师自身的快乐,足矣!

参考文献: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篇7

关键词: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表达

引言

电脑革命以来,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脑技术应用到设计领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电脑模拟仿真制作的效果图是我们用手绘所难以达到的,同时也带来了设计工具和设计师工作方式的革命.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过分强调电脑表现形式的运用而逐渐忽视了传统的脑眼手结合的手绘表达技法。那么我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何种表达方式更合适呢?传统手绘表现与现代电脑效果图表现孰是孰非,需要我们从头谈起,引起了我们对效果图价值的思考。

1.关于产品设计效果表现

1.1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的目的

根据符号学理论,产品设计效果图作为一种符号,必然就具有符号学的一些特征,对于从事产品设计的设计师来讲,我们绘画效果图是为了让客户能理解我们的思路想法,能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够和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合作,它是设计师与顾客之间的“代表”或者说是媒介,是个“第三者”。比如,产品效果图就是代表了设计师来与客户沟通。其次,我们所画的效果图符号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符号总显示着某种意义,总代表了设计师当时想法的自然流露,总与意义形影不离,一系列符号构成了设计师的整个思维过程。www.133229.Com

人类自从设计产品以来,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就成了一种图式符号,是记录自己想法的方式,随着逐步的发展人们的设计思维越来越活跃,设计表现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效果图越来越漂亮,随着电脑的出现,电脑产品效果图能够制作出手绘所无法达到的逼真效果,慢慢地徒手绘画表达形式与电脑表现形式相比所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然而过分的片面强调形式表现的逼真,而忽略了效果图表达的原始价值即记录整体想法思路,记录整个设计过程,而不是孤立的评价绚丽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可将设计效果图的目的概述为以下两点:

a,记录构思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对构思的整理,推敲,记录。

b,表达性的作用。将自己的构想传达给第三者,让他人理解你的创意。

1.2产品设计效果图的表现的误区

效果图表现技法的确重要,事关设计是否能准确表达。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不了解表示技术的实质意义,难免会走入学习的误区。从没有经历过实际设计的人,往往将表现流于形式,追求画面效果,无法达到真正传达构想的目的。

过度经营背景的形式,注重渲染气氛或追求绘画手法中的虚实关系,造成了视觉上的干扰,破坏了主体的表达,是不合格的表现。如下图1过分渲染背景追求视觉效果,结果本末倒置,不但没有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反而让背景成为了视觉的中心,破坏了主体的表达;如图2相比较图一就能很好的传达图形的形态色彩及各功能,而且还有视觉表现效果。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将思维过程表达出来的绘画方式要优于直接的效果图表现,前者是一种思维过程的展现,不仅是一种表现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探索,而单纯的练习效果图表现,不能够体现思考过程,更甚者是一种技法的流露,进而过分注重形式的流畅,可能会进入误区。

1.3产品设计效果图的表现形式

目前市场上的效果图表现形式按工具分为手绘表现与电脑表现两种,手绘表现按时间又分为设计速写与设计效果图。设计速写是用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快速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概念,主要用在产品设计前期的资料收集、方案构思阶段.设计效果图是用各种工具来准确传达出产品的造型,色彩,结构,功能等等,主要用在设计方案的分析、功能评价、设计定位等深化阶段.产品三维模拟图主要用于产品完成阶段的宣传、展示和模型制作前的表现.按表现工具可分为淡彩法(马克笔淡彩、色粉笔淡彩、彩色铅笔、水彩淡彩).透明水彩画法、水粉画法、喷绘法。产品三维模拟图的表现主要通过计算机和应用软件来完成。电脑表现产品设计工具主要有alias,3dsmax,rhino,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等。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软件适合表现面板设计效果.3dsmax软件用于表现产品的三维立体效果和表面质感,适合用于产品宣传和决策,犀牛软件适合产品建模型的表现。

它们皆是传达思想的工具,在用图形记录思考的过程时,设计师在调动其资讯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和构想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可确定因素,有时是瞬间的闪现,有时是细腻的推敲,有时甚至是杂乱的,这个想象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具有极大的发散性、不确定性和渐进性.设计师要有及时记录和表达这种动态思维的能力,以提供直观的视觉判断和作为进行设计分析的依据。另一方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逻辑排列时.方案的数量非常之多.快速的设计表达是最有效的记录手段之一。第三.设计表现图的绘制为产品设计的深化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为产品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完善和细节处理打下了基础。手绘表达能够快速记录下设计师的想法,而且还能刺激设计师产生新的想法,在这一点上电脑表现效果的方式是不能媲美的;在用图形表达思考的最终结果时,电脑效果表达能够很逼真的构想未来产品的模型,是它的优势。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电脑手写板,我们可以直接用手写笔在板上画图,然后电脑上会出现我们的手绘效果再用photoshop软件上色,或者手绘完成后扫描进电脑再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上色,目前广泛用于设计公司进行前期的草图构思,方便快捷,可谓是前两者结合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不能孤立的说手绘或者电脑表现哪种表现方式更适合产品设计,两者之间的结合共存才是我们目前设计师所提倡的。

2.产品设计的效果表达

2.1表达与表现

表达与表现属同义词。但有时必须将两者分开区别对待。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它是是一种手法。在生活中,当老师强迫学生就自己的作品或者想法向全班同学进行时,学生的表述往往是一种客观的表达。有时,不乏主动请缨者,积极的态度往往体现出极强的表现欲,此时的发言自然会是表现性的,较之前者更具感染力。设计师进行设计时,不仅要靠最后的效果图表现,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设计师的思考过程,通过草图的一步步表达,让客户一起分享设计的整个过程,效果图不仅仅是作为设计表现同时也是作为设计分析的一种手段,是整个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记得读大学时,在产品效果图课上,老师强调首先画好精致的效果图就知道设计速写怎么画了,才能画好设计速写,现在想想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设计速写不仅是技法的流露,更是思考过程的视觉化,单纯临摹好一幅精致的产品效果图,技法表现的成分要多于思考的的部分。因此我认为在产品效果表现课上首先从设计速写着手,老师不但教好学生画什么,怎么画,还要教学生为什么这么画,教学生的不仅是表现的技法,更是一种徒手表达设计思维的的方式。将设计速写带入我们设计专业人员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记录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带给我们快乐的工具,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提高了的不但是设计表现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感觉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我们敏锐的眼光是我们对设计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虽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然而以开发思维创造为目的的徒手画技能仍然有着潜在需求和重大的作用。我认为手绘与电脑应该各自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手绘更适合表达设计思路过程,快速记录设计想法,设计表达成分多一点;电脑表现更适合展示最终效果,因为它有极强的模拟仿真能力,设计表现成分多一点。如图(3,4)。

2.2设计表达与系统论

系统论思想源远流长,贝塔朗菲创立了系统论科学理论,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因此我们在设计构思过程中眼脑手是一个整体,把大脑的想法立刻通过笔勾勒出来,通过草图将一个感性思维转化为一个理性产品画,构思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的图像可以令各种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思维的过程中去,刺激大脑产生新的想法,这样循环向前的思路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乏思维单纯锻炼手绘,或只有思维表现能力达不到,都不能很好的表达我们的想法思路。

2.3设计效果表达的价值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多加练习设计表达能力,它提高的是我们的设计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效果图的表现能力。

在设计的系统表达效果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a,1页纸上可以表达许多不同的设想,作者注意力能够轻易的从一个主题条约到另外一个主题。

b,图形观察和表达的方式在方法和尺度上都是多种多样的,在同一页纸上往往既有透视图又有平面,剖面,细部图。

c,图形思考是探索性的,开敞的。表达构思的草图大都是片断的,显得轻松而随意,为设想和思路保留了尽可能多的可能性,旁观者通过分析草图,也能感觉到被邀请参与设想。

而设计表现效果图大多注重于最终的方案,并不反映设计的方式。要了解设计在不同阶段的进程还得依靠思考性的草图,这些草图纪录的不仅是解决涉及问题的结果更是阐述了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结语

作为设计师来讲,产品设计效果的表现图(包括电脑效果和手绘效果图)和表达图都是我们进行设计所不可缺少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它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位置,并利用它更好的为我们设计师所服务,最终设计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产品,同时带给我们设计师自身的快乐,足矣!

参考文献: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篇8

一、用创新思维开阔思路

“创造性思维”又称“变革型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维活动,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不是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以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为基础,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的、产生新成果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实质和核心。常用的方法有:

1.联想思维。它是人脑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导致不同表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一种没有固定思维方向的自由思维活动。主要思维形式包括幻想、空想、玄想。其中,幻想尤其是科学幻想,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人们往往注重于在文学创作、艺术创造中运用联想思维,而现在则更多地把联想思维引入到现代企业的产品创新过程中来。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有其无可替代的创造催化作用。据美国企业研究协会反映,他们组织的一个科研小组通过对重要产业部门产品创新途径的大型调查,发现在全美有影响的大中型企业中,40%左右的新产品,是设计人员首先受联想灵感启示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另有20%的创新也间接与联想思维有关。如机器人、激光电脑排版机等,都是联想灵感的结果。为此,美国的“福特”、“麦道”、“兰德”等大型汽车、飞机、电脑生产公司,都率先成立了联想科学研究所,聘请有这方面特长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和产品设计人员专门研究人脑进化规律与联想思维的关系,研究联想思维的作用、方法,总结联想思维的创新经验,并探索如何把更多的联想创新成果运用到产品设计过程中去,以推进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实现联想创新,一个重要问题在于不断地更新思维观念和方法。譬如,就产品创新而言,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同产品加以分析,将其共通之点、相关之处输入大脑,再进行综合性思考和深入推想性研究,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的内容丰富的联想结论,从而产生出许多有创造意义的新发明、新产品。如产品设计师通过对性能或性质接近产品的联想思考,形成接近和相近创新。如电风扇、电冰箱的发明便是从自然风和冰雪冷冻功能而联想设计出来的功能接近型产品;又如,通过对相似特点产品的联想思考,形成类似性创新,如洗碗机、摩托车、可视电话机的发明便是从洗衣机、自行车、电视机的同类功能而联想设计出来的类似型产品;再如,通过对对立关系产品的联想思考,形成抑制性创新,如醉酒清醒剂、戒烟口香糖等,便是从饮酒过量、抽烟危害健康的副作用,而联想设计出来的具有鲜明对比作用的抑制型产品,通过对因果关系产品的联想思考,形成替代性创新,如防盗门、保安警盗器等则是从普通门锁及其不足而联想设计出来的替代型产品。

2.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它是与常人思维方向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摆脱常规思路对人的束缚,不盲从多数人的意向,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惑。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是反常规的创造性思维。现代企业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于企业创新尤其是新产品的开发,同样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在圆珠笔生产中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从圆珠一端“漏油”,究其原因,是因为圆珠笔的装油量多,圆珠笔滚珠的耐磨性差,还没等里面的油用完就出现了磨损,于是油就渗漏出来。大部分生产厂家都按习惯的思维方式来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既然漏油是由滚珠耐磨性差引起,就全力去研究如何提高滚珠的耐磨性,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日本自动圆珠笔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独辟蹊径,在“油”上做文章。他们提出,减少圆珠笔芯的装油量,以使圆珠笔在没有因滚珠磨损而出现漏油之前油即已用完,从而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成功之处,是换了一个新的角度,把圆珠笔看作一个系统,漏油问题是整个“系统”的问题,而不单单盯在圆珠笔的“珠”上。运用逆向思维,最大的敌人是管理者或技术创新人员自己。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已经固化,很难改变。所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创新,首先要摆脱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势。

3.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分散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要求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对一个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探索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式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具有灵活性和叛逆性;二是具有流畅性和广阔性;三是具有无限性和变通性。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要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它从问题的要求出发,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有更多的创造性。一般方法有:(1)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传统材料的新应用,即在充分认识并了解传统材料特点的基础上,改变某些产品的习惯用材,而改用其它的更加适合的材料。如CoeaCola的包装瓶由最开始的玻璃瓶改为现在的塑装瓶,塑装瓶的使用更便于携带和运输,因为玻璃瓶重量大且易碎。(2)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功能延伸,即对某一产品的原功能进行适当的延伸,以扩充产品的用途,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如全自动洗衣机实现了从人工调试洗衣机到洗衣智能化操作。(3)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如摩托罗拉公司推出的旋转式手机“V70”和诺基亚公司的滑盖式手机“8850”,打破了传统的直板与翻盖手机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开启模式。(4)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5)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现代设计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功能组合设计是手机的设计,如计算器功能、播放音乐或电视电影功能等。

二、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思维;伪创新

1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以超常规乃至反常规的眼界、视角、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而创新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具有相当价值的事物或形式。通俗的说,创新就是发现别人未发现、想到别人未想到、解决别人未解决的问题和事情。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确定目标——发现并界定问题;(2)构想创意——创造思维产品;(3)论证实施——证明并付诸实践;(4)收获成果——产生创新思维的物化结果。

从定义和整个创新过程来看,创新思维在创新中占据核心的地位。首先,思维创新是各种创新的第一步,各种创新都必须在思维创新的基础上产生。没有思维的创新,就永远不能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所得成果也只是在技术熟练程度上的提高而已,无法取得质的突破。其次,创新思维不仅在第二阶段发挥主要作用,而且在其他阶段中扮演监督角色,例如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离不开独特的观察视角,论证实施同样需要新颖的方式方法。所以,前三阶段的高效运作最终保证了创新成果的质量,也体现出了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地位也是无法替代的。设计讲究“创意”(创意即创新思维),创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设计的好坏,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不论各种设计比赛,还是各大公司的设计实践,都把创意作为至上的评价标准,创意奖项的设置以及产品生产前的选样等等都说明了创意的重要。设计可以为产品创造附加价值,创意就是门阀。我国设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除生产技术和科研水平相对落后之外,创意的差距显而易见,这也是导致国产品牌价格低廉,难以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因此,设计如若创新,就必须首先在思维上创新,从根本上扭转国货销售不利的局面。

2创新思维转变为设计创新的因素

人人都具有产生创新思维的潜质,但创新思维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简而言之,创新思维人人皆备,但却并非人人都能创新。事实上,我们的思维每天都在创新,不断变化与革新的外部世界促使我们不断改变我们所持有的对世界的看法。然而,大脑中产生的新思维并非都能够物化成实在的创新成果。设计者的思维和成果都以创新为准则,但通常好的创意却无法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究其原因,是因为从创新思维到创新的真正实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2.1主观因素

(1)创新意识很强,但缺乏利用和创造条件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具备和创新行为的实施都是建立在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人的大脑普遍具有创新动机,人对创新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却没有较好的利用和创造条件。设计人员希望在设计中产生新思想,完成新作品,但是由于学习期间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以及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现有条件,往往不能把握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与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由此限制了设计者在创新思维指引下完成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2)思维灵敏,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愈发灵敏。但由于知识面较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单一的和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往往致使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没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感性的思维观念就很难进行理性的梳理和归纳,就无法高效率的指导创新思维向创新转化。

(3)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设计者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在大脑皮层留下一些暂时神经联系,在特定的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这些暂时的神经联系会接通,产生灵感。但是由于平时掌握的和运用的技能较为单调和薄弱,虽然产生了灵感,但这些灵感是短暂的,缺少横向联系,灵感最终是昙花一现。

2.2客观因素

(1)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教育内容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设计者在学习期间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高校教学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缺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创新。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习的主动性能和积极性显然不够,或者说没有得到更好的挖掘,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专业范围狭窄。目前设计专业的划分比较清晰,但是设计者在学生时期对专业的理解不够充分,往往把本专业限定在较小空间中,例如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通常认为本专业就是设计产品的造型,其实工业设计专业所涵盖的内容大大超过这些,从产品企划、产品外观造型设计、产品工程设计与制造、产品营销推广各个阶段都有需要工业设计师付出专业能力的岗位,只不过每一个岗位对应的工业设计专业能力侧重点不同,但是由于学生认为的限定,造成专业范围狭窄。既没有完全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又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从而限制了事业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设计的评判权完全掌握在客户手中。目前国内设计与市场的关系是比较尴尬的,设计公司根据市场流行和需求进行设计,设计作品的认可与否由客户决定本无可厚非,但是,设计质量的好与坏、高与低却从设计师的评判转移到购买者中。好的创意不被认可,庸俗过时的却大加赞赏。设计公司没有决定权,导致了设计人员创新积极性的减退,极大限制了思维的创新和成果的创新。

3创新能力——实现设计创新的关键

创新能力是沟通创新思维与创新成果的桥梁。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的第三阶段,即证明实施阶段。它是连接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没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作保证,尽管有创新思维也不能真正创新,因为没有物质载体得以体现。创新能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有效的提高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转贴于

3.1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新型教育体系

思想决定行动,理念指导行为。高校是培养高层次设计人才的基地,应着眼并着手于转变教育理念中那些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以树立创新观念为先导,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

3.2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人的成长主要靠人自身和周围环境两大方面。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环境氛围的影响。高校应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创造更为宽松的空间,提供更充足的营养。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其完成学业和创业提供能力所及的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3.3利用各种条件,自觉加强创新能力的锻炼

投入到设计实践后,设计人员应在设计时与设计外主动加强创新能力的锻炼。首先,认真分析设计成功案例,仔细揣摩其创意内涵,真正理解和学会表现设计思想的方式方法;其次,开拓视野,不断关注和把握最新的流行时尚,及时运用流行元素,并把所吸收领悟的成功经验应用在自己的实践当中;再次,经常与优秀设计人员交流,学习成功经验并融会成自己所有,多实践多总结,不断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4刻意强调创新思维可能导致伪创新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部分,是产生质变的重要阶段。俗话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但须要指出的是,若不经过认真筛选而把所有想到的都做到,也未必是有价值的,有时也可能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度”的把握,如果刻意强调创新思维,就可能会忽视设计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实用性、耐用性和环保节能性等方面。上世纪美国的汽车业曾是世界汽车市场的霸主,但是由于“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实施而过于强调样式的创新,不断更新汽车的外部式样,忽略了汽车实用和动力性能的开发以及节能环保因素的考虑,从而造成了华而不实和奢侈浪费的整体形象,最后导致汽车市场被经济实用的日本汽车占据。

国内设计行业也时常出现类似现象。片面的求新求快超过了消费市场的实际需要,刻意的求宽求大(指设计范围和产品线的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模糊了品牌的市场定位。产品的大量积压形成了新的资源与能源浪费,市场认可度的降低使企业失去了竞争能力。甚至连目前设计界严重的抄袭现象的产生原因之一也极有可能源自于此。

5结语

设计的社会性是思维创新所必须考虑在内的重要因素。歌德说过,只有在限制中才能产生出无穷的变化。是的,只有在有限的琴键当中才能弹奏出无限美妙的音乐来。没有对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没有对企业品牌的准确定位,没有对产品形式与功能的整体把握,就不会产生出真正的创新设计,生产出大众欢迎的创新产品。

参考文献:

[1]廖军.视觉艺术思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杨君顺.创造性思维与产品设计创新[J].艺术与设计,2007.

[3]农湘媛,汪晓东.论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柳州师专学报,2006.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篇10

关键词:产品;设计;创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29-03

在人类起源时,人类就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从那时起,设计就开始了。虽然当时人类的设计意识比较薄弱,设计能力十分原始,但是人类已经开始学会制造工具,将工具进行改造翻新,这便是设计的开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设计的形式和质量也越来越高。

产品创意设计是一种具有特殊品质文化形态的创造,同时也是一种生存、生活的文化,它承载着巨大的现实和历史重任。生活方式是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是现代产品创意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核心概念,产品创意设计对于研讨社会、政治、衣食、住行,甚至设计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从产品创意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来展开论述。

人类历史活动是两种生产的交互发展过程。一种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为此而进行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由于占有生产资料的方式不同,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而作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以人以及人的生活方式来决定的。生活方式的形式,从根本上反映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的内容和性质。

生活是人作为生命体为维持生命所从事的各种生产、工作、生活的内容、过程、方式和形式,因时代条件、人和环境因素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它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团体或人类社会共同体。

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都称之为一个“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都有各自审美的眼光和不同的观念方式。这种“个体”都是存在于群体之中的,当然,如果它离开了群体,独自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这也是相对于群体来定义的,表明了它和群体有着必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群体又是由单独的个体而组成的,个体中的共同的审美情感和价值取向的相同点,便成为了群体的共同的特征,当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又有着自己的丰富内容的特质。

生活方式最终体现的是人和物质的两个层面上的含义,生活方式是在物质为基础的前提下,表现出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上的需求,这种表现形式和设计的本质特征有着相同的特质,设计出的产品是物品的表达,设计过程是以人的审美意识和感性概念为直接出发点,但最终设计的目的并不是物质,而是人,设计的本质是要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而创造出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生活状态。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小到家庭厨房用具,大到工业设计,无一不体现着设计和创造,设计不仅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审美观点,更是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文化思想和观念思想。设计带来的新鲜和愉悦的同时,更多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的质量和生存的另一种方式。

产品创意设计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物质文化浸润下的产品创意设计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产品创意设计提供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它在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处于美和艺术的层面上,使生活具备了艺术文化的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件人工制造的产品都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设计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在产品创意设计过程中,设计观念的形成均须以人的需求为基本的出发点。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热门对现代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涵盖了产品所能表现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全部内容。今天现代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产品的创意设计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等,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物质产品的安全、方便、舒适、可靠、效率等,即产品创意设计良好的“适用性”,而满足这种“适用性”的需求即是现代产品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问题。工业设计师的使命在于以人为中心,努力通过创意设计活动来协调“人――机――环境”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现代产品的创意设计形态更加丰富,操作更加简洁,功能更加强大,将更多的高新技术与新材料相结合,提高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保障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所要强调的正是这种思想,从工业设计的崇高目标和使命上来理解产品创意设计的意义,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现代工业产品的创意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活动,是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同时受环境和社会形态、文化观念以及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要求工业产品不仅要实现一定的使用功能,而且要在外观、肌理、视觉、触觉、使用方式等方面使人感觉到亲切、自然、具有“人情味”。现代工业产品形态的提示性、趣味性、娱乐性及文化内涵等,即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内涵。

“以人为本”的设计观是工业设计经过导入期、发展期、成长期发展到成熟期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设计哲学。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各国出现了大量的水泥和高层玻璃建筑,并以此作为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标志。为了节省成本,高层建筑内部空间狭小拥挤,空间流动不畅,有时多达数万人在一座高楼里工作和生活,人们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心理和象征方面认识的进步,人们逐渐认为把追求纯功能的理性作为大批量生产唯一目的的设计缺乏情感色彩。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心理学的行动理念和认识心理学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工业产品的创意设计过程中,创新既是设计的目的又是设计的手段,并在整个创意设计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创新为产品的创意设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市场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时代,产品创意设计的创造力成为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之一。创新心理是设计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设计师创新、拓宽设计思路的重要突破领域。把握产品创新心理、突破设计思维的限制,提高现代工业产品创新设计的水平对于工业设计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创新活动是指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认识、发现和改造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感觉、视觉、记忆、想象等心理机制,都将发生一定的作用,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既能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

思维是人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推理、决策的动态活动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性的认识,二是认识的过程。思维具有再现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按照发展方向的划分,思维可分为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按思维的活动规律划分,可分为逻辑抽象思维和感性形象思维;按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的进行划分,可分为正向常规思维和跳跃创造性思维。

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包含以下九种思维:抽象、形象、直觉、灵感、发散、收敛、分合、联想和逆向。

形象思维也称为具象思维,是意象运动的过程,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外在整体形象进行观察来体会和了解物体的各种信息。它依靠自然真实的场景、丰富协调的画面、明确肯定的视觉符号、绚丽多彩的色彩,一切可直接感知的物体表面现象的理解,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形象的思维的整体过程就是由感性、想象和联想等一系列抽象的行为方式作为主要的思维。所以灵感和直觉便是由以上几种抽象行为方式所产生。

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或多路思维,著名的心理学家、创造家吉尔福特把发散思维定义为能够从所设定的限制性信息中产生不同的多种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它是指思考者以所思考的问题作为发散的基点,不受任何思想和观念的限制,发挥人最大的想象力,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去思维,以至产生发散性的的思维方式。故而设计者能够根据此,设计出更加新颖,更加独特,更加有突破的作品。

发散思维是多方向的开放思维,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流畅性,是指发散思维用于某一方向时,能够举一反三,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沿着这一方向表达出较多的概念、想法,形成统一方向的丰富内容,表现为发散的“个数”指标。第二,变更性,是指发散思维能从某一方面调到多个方向,不局限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能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表现为发散的“类别”指标。变更过程实质就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克服人们头脑中已有的传统的、固定的、僵化的思维模式,能够灵活地变更出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第三,独特性。指的是发散思维能够有独到的见解,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可以堪称是创新性思维的最高级的阶段。

收敛思维又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或定向思维,它的表现形式为“以多趋一”,指在思考过程中,为了解决某一中心问题,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各种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将思维的方向指向该问题,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程序中去,以探索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收敛性思维包括收集、整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等逻辑思维过程。

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完全相逆的思维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快速有效、创新型的解决涉及问题,但是两者也有根本性的区别。第一,从思维发展的方向上看,发散思维是从中心问题开始向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从一到多”的过程,而收敛思维是从外部的各种信息出发,逐渐向中心问题靠拢,是“从多到一”的过程。第二,从思维活动的作用上看,发散思维有利于人们思维的开放,有利于拓展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探索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收敛思维有利于从各个不同信息中综合选取最确切信息,有利于快速解决问题,也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既有区别又有互补,在问题明确,但是信息比较少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发散思维,而对于信息量大,相对模糊的问题,则往往采用收敛思维的方式,在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创新性成果。

在现代市场营销学中,产品是指能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一切东西,包括实物、服务、组织、场所、思想、创意等。产品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它必须具备满足顾客需要欲望的能力。产品的概念具有两方面的特点:首先,并不是具有物质实体的都是产品,而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和服务都是产品;其次,产品不仅是具有物质实体的实物本身,而且也包括随同实物出售时所提供的服务。即产品是有形实体和无形服务的统一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现代人们的各种需求,现代工业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现代工业产品中,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有些产品因为针对性强,可能只有几种特殊功能,这类产品在创意设计时,容易把握其功能,也能比较容易地对其进行分析和创意设计。而大多数产品是为了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消费者更多、更高的需求,可能具有多种功能,将这些功能互相补充、互相组合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在实际的产品创意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面对的是功能系统相对复杂的产品的创意设计。因此,在进行现代工业产品功能创意设计时,为了更好地分析工业产品的功能,确定产品功能的性质及其重要程度,以便为产品的功能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选择实现该功能的技术途径进行排序,就必须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分类。产品功能的分类有利于将产品中包含的不同功能进行有序排列,充分分析,有利于后续的功能整理和功能组合。

参考文献:

[1]鲁晓波,赵超.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5.

[2]陈震邦.工业产品造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4.

[3]何晓佑.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设计[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