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交礼仪概念十篇社交礼仪概念十篇

社交礼仪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56

社交礼仪概念篇1

[关键词]礼仪语言;文化内涵;民族个性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087-04

一、西方礼仪语言概念的历史

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探索和理解之中,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行为,它的发展和延续与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习俗、信仰和观念密切相关,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

西方礼仪语言最初源于中世纪的骑士群体。中世纪的欧洲,城堡随处可见,生活在城堡中的贵族豢养了众多的青年人为他们守卫城堡,这些人便是所谓的“骑士”。这些骑士年轻、聪慧,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经常写一些诗歌送于城堡中的贵妇及小姐。在十四、十五世纪或更早一些的时候,在骑士群体中出现了大批用各种语言写成的关于礼仪语言用法的诗歌以及如何运用礼仪语言表达爱情的文章,这些诗歌和文章或长或短,便于记忆。另外,中世纪时,书籍极少,且价格昂贵,所以,背诵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手段在当时极为流行,礼仪语言由此开始从萌芽发展到传播。但是,中世纪的欧洲是以基督教为主体的封建社会,骑士群体以十字军的名义多次发动宗教战争,这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是背道而驰的,所以,礼仪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在当时是有局限性的,并不具备社会含义。

16―17世纪,随着封建骑士这一战争贵族的逐渐消亡和新的专制主义的宫廷贵族的兴起,礼仪语言作为文化概念在西方社会才有了意义。礼仪语言这一概念出于当时著名的文化倡导者埃拉斯穆斯・封・鹿特丹的《男孩的礼貌教育》这本书,随后逐渐为社会所接受。众所周知,在语言的发展历史上,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首先是由个人所倡导的,不管埃拉斯穆斯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显然是在该书中说出了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吻合的语言,这个概念随后便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并在各种流行的语言中得以发展。这期间,由于商业和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频繁,就餐礼仪语言发展和传播得较为迅速,出现了大批的关于“就餐礼仪语言”的诗歌,其中以意大利和德国的就餐形体礼仪语言流传得最为广泛。例如:

1.就食之时,靠外用手。人坐尔右,用尔左手。须避须戒,用尔双手。

2.吐痰于桌,实非有礼。谦谦君子,恕不为此。尔欲吐痰,吐入痰盂。离桌避席,勿使人嫌。

3.就餐前应洗手:盥洗手爪,当在食前。

4.竖子若流涕,勿使手去鼻,手为持肉用,不为粗陋举。这些礼仪最先是在上流社会和宫廷圈子中流行的,随着各阶层的富有程度和相互间联系的增加,宫廷贵族和市民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这些最初在上流社会形成的礼仪开始世俗化,在社会广为流传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语言交往的普遍形式。例如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市井礼仪语言:

a:您身体觉得不舒服吗?(当发现对方有鼻涕流出时)

B:还好,稍感不适。(背过身躯用手帕擦掉鼻涕)。这两个例句的含义是:a想提醒对方脸上有鼻涕很不文明,但顾及到直说会使对方感到窘迫,所以采取了礼仪语言的表达方式。B或许身体并未感到不适,但是为了使a不认为自身的状态不文明,也采用礼仪语言敷衍过去,并及时背过身躯擦掉鼻涕。以后再遇见时,双方的感觉仍然是美好的。再如,一名出身于市井阶层的青年去参加一个贵族聚会,女主人问起他父亲的情况,青年人答道:

夫人,他是您卑微的仆人,许多人都知道,他一直病魔缠身。承蒙您恩泽倍加,经常派人前去探望他的健康状况。该例句中运用了“许多人知道”、“经常”、“病魔缠身”的字眼,这些词汇在当时属于过渡词汇,宫廷和上层社会不太使用,但在市井阶层还在使用,属于礼仪语言。这个例句说明,当时的上层社会与市井阶层的交往已经很普遍,交谈也基本使用礼仪语言,只是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在礼仪语言的运用上稍有差异。

西方礼仪语言这一概念的形成历史是西方社会的缩影,这一缩影作为一个阶段和一种模式,标志着一个囊括了各种不同民族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中,人们采用的礼仪语言,包括意大利语、英语、法语等均代替了以往刻板的拉丁语,在宫廷社会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中起到了稳固性的作用,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欧洲社会逐步发展的文明基点。宫廷社会的状况以及自我意识的特点,在礼仪语言的概念中得到了表现。同时表明,礼仪语言也促使欧洲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上形成了_一个统一体。

二、礼仪语言与东西方民族个性

社交礼仪概念篇2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们都知道礼仪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维护一定稳定的秩序和保持一种和谐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则。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所以从概念上来说,礼仪是一种规范。其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些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社会关系中衍生出来,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我们从古今中外来看待礼仪,都是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规范交流的过程,是塑造外在形象的手段,所以礼仪是一种外在规范。

而对于修养,是一种正确态度,是内在素质的体现。纵观中外历史,从概念上和意义上来定义礼仪是内在修养是行不通的,更是荒谬之谈。如中国的古代的“君臣之礼”、“男尊女卑”等等礼仪,却把人化为贵贱之分;又如在西方宗教教礼的疯狂时期,支持“地心说”的伽利略,希腊哲学家希帕提娅等人都被迫害而亡;又如现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元首和领导人,是很注重外在礼仪,看似翩翩君子,可他们代表的政府却干扰别国的主权,抢夺别国的资源,或对曾经在二战期间犯下的罪行极力狡辩;再如我们党内的极个别腐败分子,平时道貌岸然,说起话来彬彬有礼,却是道德的沦陷,损害党和群众的利益。以上的这些礼仪,如果说是修养,是内在良好素质的话,在座的没有一个人会同意这种观点的。

社交礼仪概念篇3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阶级统治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价值。

“礼”显于制度,“仪”重于形式。“礼仪座度,笑语座获。”(引:《礼记·孔子闲居》)其解释为:古之祭祀礼仪尽合乎法度,笑语尽得其节制。在现代,我们根据礼仪发展的规律和其本身的作用、特质,将其定义为: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礼品器物等。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礼貌属于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侧重于内在修养。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要求尊重对方、承认肯定对方并尊重对方的人格。基本要求是诚恳、谦恭、和善和有分寸,做到待人“诚于中而形于外”。主要内容包括:遵守秩序、言必有信、敬老尊贤、待人和气、讲究卫生。

礼节是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敬、祝颂、问候、致意、哀悼、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和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仪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内在美的一种外化。是交往中一切行为、举止、仪表、语言的规范。

仪表是礼仪在个人外在形象方面的体现,包括举止仪容、服饰、姿态等方面。它与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密切相关。对人们的形象起到自我标识、修饰弥补、包装外表形象的作用。

仪式是交际活动中,按礼宾要求,用特定的程序、方式等表达的礼仪的过程。多数以组织的形式出现在较为大型的交际活动中。如:迎送、开业、升旗、剪彩、签字等。是公关活动的重要内容,是礼仪比较外在,比较轰动的表现形式。

社交礼仪概念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事工作涉外礼仪

1涉外礼仪的本质

涉外礼仪的本质特点是它的依据,而不是其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涉外礼仪制定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尊严。当某个人或者组织从事对外活动的时候,国家必然是其活动的背景,在明显或不明显的情况下都会贴上国家的标签,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在对外的交流和活动当中都要以国家的利益为先,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损害国家的利益和形象。

涉外礼仪体现着国家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体现着国家的尊严,以国家尊严为前提遵循的涉外礼仪才是有效的,有力的。涉外礼仪是国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彰显尊敬友好的方式。基于上述意义,涉外礼仪是涉外活动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当中,更需要涉外工作者把握好涉外礼仪事业,实现对外交往目的的同时维护好双方的关系,促进国际环境的和平。

涉外礼仪的基本内容:不卑不亢:要意识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国家、民族、所在单位,言行应从容得体,堂堂正正。求同存异:各国礼仪习俗存在着差异,重要的是了解。信守约定: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热情适度:不仅待人要热情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谦虚适当:一方面反对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

2我国高职院校外事工作中涉外礼仪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工作者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科学素养和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把握好涉外礼仪,在服装、进餐、交谈上遵循一定的规范,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外事服务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不注意细节

很多时候知道大概的交往礼仪是不够的,还需要涉外工作者注重细节,在细节上营造信任、愉快的环境氛围。有的时候由于文化或者意识的差异,觉得可以忽略不计的问题而在对方的眼里可能是关乎礼节、尊严的大问题,所以细节问题不能忽略,不能因小失大。

2.2尊重对方的习惯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在对外活动之前都要认真地学习和了解,尊重对方的一些习惯,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使双方顺利达到交流的目的并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2.3维护自身尊严

在一些涉外活动当中,有的外事工作者不能够明确双方关系的利益是非,在活动中面对一些突发的事件不能够灵活变通,过于卑躬屈膝,丧失了自身尊严的同时也丢了国家颜面。

3加强高职院校外事工作的礼仪培养

3.1切实提高涉外人员的文化素质

涉外礼仪关系到不同文化和意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的交流与碰撞,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的相容性。在积极取得我国民族文化礼仪认同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到对方的文化基础以及评价条件,因此在涉外活动过程中要做足功课,充分掌握对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信仰和禁忌,如果没有这些作为交往活动的基础,那么涉外活动一定是一个失败的,难以达到交流目的的活动,活动也就失去了其有效性,所以,我们在充分了解对方文化背景之后需要对自身礼仪行为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增大两者文化的兼容性。

礼仪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改变的,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改革,经济文化交往活动日益广泛,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礼仪行为也会随之改变,所以我们不光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其文化传统发展至今的变化。再者对自身文化传统有深刻理解和认识是掌握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不了解自身礼仪文化习俗就可能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取得成功。

文化素质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与民族的经济特点有关,与民族的意识形态相关,也关系到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以及时代的科学技术,一个人的礼仪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与文化素质成正比的,文化素质越高,礼仪也就越规范。所以加强涉外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涉外礼仪的基础,要想提高自身的礼仪文化涵养首先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3.2不嗵找弊陨淼乃枷肭椴

在利益与自我充斥的现代社会,只有有效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思想意识,在有效的价值体系当中人们才能确立评判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标准,才能拥有存在感和意义感。价值共识的确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底线价值取向共识。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是统一前进的,但是在具体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冲突和矛盾,这时就需要辩证思维的逻辑出发,整合利益,调节双方的矛盾。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客观、合理的价值标准,帮助人们建立高尚的思想情操。人们在行为举止中彰显自己的礼仪修养,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操,情操高尚的人行为自然得体大度,其气质在举手投足之间彰显,在涉外活动中,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人们很难对思想情操有一致的认识,但是人类生活的共性又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举止和内在的气质和内涵,感受到人格的魅力。

人的思想情操是礼仪行为主体的礼仪观和道德观,体现了其思想性和政治性,在平常的礼仪行为中我们必须重视思想情操的修养,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了,气质和魅力自然提升,而思想情操的陶冶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其内涵也会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我们要做的则是加强学习,从山水中、从书本中、从艺术中等等,陶冶自身的情操,从容地应对各种涉外活动。

3.3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

涉外对象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多样。文化差异导致了不同民族的心理特点,同时每个人特殊的经历和独特的性格也导致了不同的心理特质,因而在涉外工作中,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追求物质利益来实现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实现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利益的实现需要付出相应的精力和责任,得到与付出成为对等时才能维护社会秩序的平衡。但是过分强调个人的物质生活享受,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化,会让人陷入生存的空虚迷茫,导致人与人关系的疏远、冷漠,甚至整个社会的秩序遭到影响和破坏。所以要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精神道德观念的同时要强化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树立人的责任意识,并且让个体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同时坚守对外的道德标准以及道德承诺,使得个体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在交往活动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不能对一个人做出完全的判断,但是人们往往都会对第一印象深刻,心理素质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后天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形成的,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就要有相应的角色的礼仪规范,任何越轨的行为都会给社交活动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涉外工作人员在日常中就要培养自身诚恳、谨慎、大度等品质,在长期的培养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涉外活动中才能够表现得大方得体,能够应对各种突况。

3.4强化具体技能的实践操作

礼仪作为人们交往过程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只有通过具体的操作,才能够得到锻炼和进步。最初与人交往时,大家都可能是生涩的、扭捏的,尤其是在对外活动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往时,可能大多数人更是紧张的。但是随着交往活动次数的频繁,大家的礼仪行为可能就会越来越熟练、得体。总理一生的仪表和风度是我们景仰的楷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曾在多种涉外活动中,维护了我国国家尊严,彰显了我国民族的气概和胸襟。他的这种风度和气质与平常他对自己的要求和训练是分不开的,他在求学的过程中,在镜子上悬挂条幅要求自己仪表整齐,气质端庄。他后来在各种外交场合的表现也充分体现了其礼仪准则。

人的礼仪的形成不是天生的,大多数人待人接物的礼仪是通过学校教育或者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些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礼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就能够应对平常的交往,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就需要我们对自身的礼仪进行专门的训练。在训练操作的过程当中,礼仪技能的锻炼要遵循系统化、规范化和长期性的原则。首先系统化指的是,礼仪技能的训练内容要全面,并且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循序渐进。涉外场合是一个多元化、不确定的场合,经过系统化的训练,我们才能充分掌握礼仪的规则,使我们的礼仪符合要求。规范化指的是礼仪技能的训练要充分了解对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按照民族惯例和国际惯例来进行,注重交往的细节,为双方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长期性指的是涉外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坚持和锻炼,同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不断发展改变,这也导致人们的礼仪行为不断更新,所以涉外工作者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长期进行学习和训练。

社交礼仪概念篇5

关键词:艺术思维;商务礼仪;实践教学

艺术思维就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广泛存在于建筑、绘画、音乐、戏剧、文学等领域中,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方式更好得把抽象和形象辩证的统一到一起,同时也能更加直观的表达微观世界的概念。商务礼仪课程是高职教育中的必须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通识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得体的待人接物行为掌握好商务礼仪的知识和技能,是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获得自尊和自信、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手段。因此,《商务礼仪》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不容忽视。商务礼仪教学过程中艺术思维的形态和运作方式,更有利于丰富精神的思维形式、强化行为表达艺术、思维运作能力,使之形成综合的运用能力的艺术思维,能够用多角度去处理和分析问题。当今的高职教育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智商和高情商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双高的应用型人才,使其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一、艺术思维模式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艺术思维的内涵

艺术思维是指依据艺术创作方法和规律,围绕对美的形象的创造和表达这一终极目标所展开的思维活动,是思维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的形态和所有的运作方式。它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去反映、表达人自身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感受与认识。艺术思维不仅包含了形象思维,还包含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灵感的思维和情感的思维方式等。任何一部作品的设计都离不开各种表达方式彼此之间的渗透和影响,不同的艺术存形式都是为了一种思想情感的传达,这种情感的流露最终要达到审美的统一。

2、艺术思维的特征

艺术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由于这三种思维方式是介于对概念、认识、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感性形象、情感、联想等系列活动中渗透形成。这就意味在表达作品上首先要源于真实题材,来自于现实生活或真实情景,其次还要在表达上具备整体把握性、直观传达性、审美感和诱发创造性等特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价值实现活动,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3、艺术思维模式下的商务礼仪教学可行性分析

商务礼仪是高等职业学院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个人礼仪、商务交际礼仪及商业实务礼仪等。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训练使学生的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商业服务更加规范,并养成一定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就内容而言商务礼仪课程的内容就涉及到人对世界的感知,这些表达都是需要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由此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这五种感觉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礼仪的外在表现即使一个人的情商的表现,是从外在的形象中看到内在精神。由于教学过程会贯穿着各种感觉的培养,并协调综合能力的运用,外在的形象就是通过五种感觉后所呈现出的静动两方面的表现,所以就可以从艺术思维去思考情感表达。在艺术形式上,艺术思维的应用根据各种艺术形式塑造形象的媒介手段和方式不同,分别可以从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等途径展现。试想,把这些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植入到商务礼仪教学活动中来,使得商务礼仪的内容和核心r值发到更加得清晰化、直观化,并且具备审美情趣,产生共鸣和联想。

二、艺术思维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1、艺术思维渗透教学内容

商务礼仪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原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业活动礼仪、涉外礼仪等,保持原有的教学理论传授在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这些内容提炼出可以用艺术手段和形式表达的部分。例如:社交礼仪中的接待部分,就可以用戏剧的形象呈现出来,让同学通过舞台表演领悟到更好的技能核心要素。通过提炼-分析-人物塑造-表演等环节,凝练接待部分中的各种场合、情景,面对的各种类型的人,通过一个设想-模拟-提炼得过程,让教学内容鲜活起来,脱离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使内容更加立体化、直观化,使理论与实践内容用审美的角度重新设计安排。

2、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设计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手段依然要保持传统的口头语言、文字、ppt、事物展示等途径,还要加入视听系统、BBS、聊天室等。把美术视觉室、舞台、剧场等场所引进到课程教学中来,让学生在一个申美艺术场所中去,意识中感受美,在行动中在表现美。

3、教学方法嵌入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上依然要结合传统的教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这些途径最终要要考虑培养目标--培养技术加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那么艺术思维模式就是这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植入音乐、美术、戏剧、雕塑、文学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形象设计环节,通过对服饰礼仪tpo的原则的传授中,加入舞台的表演,学生需要通过探索、研究、思考、讨论和总结,对服饰礼仪的学习、舞台t台秀的演练等技能的掌握,最终可以很清晰、直观得获得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象和本质两方面同时加工揉和,会呈现出感性与理性的内容变化,同时还能有效表达学生个性审美的价值取向。

三、结语

以上提出用艺术思维渗透到商务礼仪教学环节中去,丰富了商务礼仪教学教法,使课堂教学生动鲜活起来,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提高了主动性,同时也充分的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不再单纯的进行理论教学,巧妙又艺术得把商务礼仪课上的理论与实践修养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还在不断的探索中,还将尝试着多种手段和理念,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社交礼仪概念篇6

【关键词】商务礼仪商务活动形象建立沟通技巧

“礼仪”一词最早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胶水,礼仪就是把许多人粘在一起的“胶水”。礼仪”一词在西方,“,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即古代法国的法庭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行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进入英文,其意思也演变成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同样有三层意思:礼仪:第一、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第二、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第三、能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商业礼仪的作用

美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特质,就是礼节。”商业礼仪,是指公司、企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士,在商务往来中所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引伸而言,国际商务礼仪则指的是公司、企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士,在各种国际间的商务往来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礼仪与规范。在商务活动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礼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给自身及公司的形象带来损害,甚至会因此而失去一个重要的或更多的客户。商务礼仪就是在商务交往中应该遵守的交往艺术,是衡量个人素质、企业形象乃至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准。

《礼记.曲礼》指出,礼仪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人类如果没有礼仪,虽然能够说话,不也是同禽兽一样吗?人以礼仪道德使自己区别于禽兽,礼仪是使人成为人,并使人高出于动物之上的本质特征。

商务礼仪的作用:在现代生活中,礼仪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的剂;第二,礼仪是事业成功的敲门砖;第三,礼仪是国家富强、社会文明的标志;第四,礼仪是衡量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第五,礼仪是一种人生的积极态度;第六,礼仪是认真做好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以商业利益为基础,以表示尊重为内容,以惯用礼仪规范为形式,以融洽人际关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商务礼仪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某一阶段被公认的准则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被肯定,有的被否定,有的被充实,有的被抛弃。同时,一些新的内容又补充进来,不断推陈出新,使礼仪适应时展变化的要求。

二、商务礼仪的规律

第一、约定俗成律。是指各种礼仪规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议定、众所习用的。礼仪规范不是法律规范,也不完全同于道德规范,因此它既不能像法律规范那样,可以靠强制的权力来维持,也不能像道德规范那样,可以靠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维持礼仪规范的办法只能是社会成员的认同、认可和主动服从。

第二、等级相称律。是指礼仪划分为一定的等级,礼仪的等级与礼仪主体和客体的等级必须相称。这里所谓的等级,是广义上的等级概念,既包括社会地位的等级,也包括家族地位的等级,如辈分、长幼、亲疏等。其要求是,礼仪的规模、规格和形式都恰如其分。不能对上者、尊者、长者、亲者使用对下者、卑者、幼者、疏者的礼仪;也不能对下者、卑者、幼者、疏者等使用对上者、尊者、长者、亲者的礼仪。如:师生间的见面礼――由学生先向老师行礼,老师再向学生回礼。这就是等级相称律的要求。

第三、时空有序律。是指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中的时间、空间顺序都是有意义的。这一规律广泛地体现在各种礼仪活动之中。从表面上看,只是时间或空间的先后顺序,实质上则是礼仪主体和客体各自的地位、权力、尊严和荣誉的展现。

第四、客随主便律(主随客便)。是指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必须遵循处于主位的礼仪当事人所在地域的礼仪规范。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可以简称为“客人”或“来宾”,处于主位的礼仪当事人则可以简称为“主人”或“东道主”。因此客随主便也就是说,外来客人必须遵循主人所在地域的礼仪规范。

三、商务礼仪规则及实际运用

商务礼仪规则:是指商务往来中要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则,它既是对商务礼仪的高度概括,也是在商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包括:维护形象、不卑不亢;热情有度、谦虚适当;尊重理解、信守约定;平等互利、依法办事;女士优先、以右为尊;静观其变、注重环保。

商务礼仪规则内容包括:信守时约;入乡随俗;不卑不亢;互利互惠;以右为尊。

国际惯例讲究以右为大、为上、为尊,以左为小、为下、为卑。在各类国际交往活动中,大到外交活动、商务往来,小到私人交往、社交应酬,凡是需要确定和排列具置的主次尊卑时,都要坚持“以右为尊”的原则。

焦小姐曾与同事一同前往东南亚的一个国家公干,一到目的地,她们便受到东道主的热烈欢迎。在随后为她们准备的欢迎会上,主人亲自为每位来宾递上一杯当地特产的饮料,以示敬意。轮到主人向焦小姐递送饮料的时候,一直是“左撇子”的焦小姐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抬起自己的左手去接饮料。见此情景,主人神色聚变,最后根本没有把那杯饮料真正递到焦小姐伸过去的左手中,而是非常不高兴地将杯子重重地放在桌上,随即扬长而去。总而言之,从古至今,我国的礼仪规范就是中华特有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礼仪,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具有不衰的生命力。商务礼仪在中国也是日益重要。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谁能入乡随俗或者说尊重对方的礼仪,谁就能生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胡锐,边一明.现代礼仪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刘逸新.礼仪指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社交礼仪概念篇7

一、艺术思维模式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艺术思维的内涵

艺术思维是指依据艺术创作方法和规律,围绕对美的形象的创造和表达这一终极目标所展开的思维活动,是思维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的形态和所有的运作方式。它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去反映、表达人自身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感受与认识。艺术思维不仅包含了形象思维,还包含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灵感的思维和情感的思维方式等。任何一部作品的设计都离不开各种表达方式彼此之间的渗透和影响,不同的艺术存形式都是为了一种思想情感的传达,这种情感的流露最终要达到审美的统一。

2、艺术思维的特征

艺术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由于这三种思维方式是介于对概念、认识、逻辑、推理、综合分析、感性形象、情感、联想等系列活动中渗透形成。这就意味在表达作品上首先要源于真实题材,来自于现实生活或真实情景,其次还要在表达上具备整体把握性、直观传达性、审美感和诱发创造性等特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价值实现活动,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3、艺术思维模式下的商务礼仪教学可行性分析

商务礼仪是高等职业学院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个人礼仪、商务交际礼仪及商业实务礼仪等。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训练使学生的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商业服务更加规范,并养成一定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就内容而言商务礼仪课程的内容就涉及到人对世界的感知,这些表达都是需要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由此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这五种感觉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礼仪的外在表现即使一个人的情商的表现,是从外在的形象中看到内在精神。由于教学过程会贯穿着各种感觉的培养,并协调综合能力的运用,外在的形象就是通过五种感觉后所呈现出的静动两方面的表现,所以就可以从艺术思维去思考情感表达。在艺术形式上,艺术思维的应用根据各种艺术形式塑造形象的媒介手段和方式不同,分别可以从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等途径展现。试想,把这些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植入到商务礼仪教学活动中来,使得商务礼仪的内容和核心?r值发到更加得清晰化、直观化,并且具备审美情趣,产生共鸣和联想。

二、艺术思维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1、艺术思维渗透教学内容

商务礼仪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原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业活动礼仪、涉外礼仪等,保持原有的教学理论传授在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这些内容提炼出可以用艺术手段和形式表达的部分。例如:社交礼仪中的接待部分,就可以用戏剧的形象呈现出来,让同学通过舞台表演领悟到更好的技能核心要素。通过提炼-分析-人物塑造-表演等环节,凝练接待部分中的各种场合、情景,面对的各种类型的人,通过一个设想-模拟-提炼得过程,让教学内容鲜活起来,脱离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使内容更加立体化、直观化,使理论与实践内容用审美的角度重新设计安排。

2、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手段的应用和设计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手段依然要保持传统的口头语言、文字、ppt、事物展示等途径,还要加入视听系统、BBS、聊天室等。把美术视觉室、舞台、剧场等场所引进到课程教学中来,让学生在一个申美艺术场所中去,意识中感受美,在行动中在表现美。

3、教学方法嵌入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上依然要结合传统的教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这些途径最终要要考虑培养目标--培养技术加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那么艺术思维模式就是这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植入音乐、美术、戏剧、雕塑、文学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形象设计环节,通过对服饰礼仪tpo的原则的传授中,加入舞台的表演,学生需要通过探索、研究、思考、讨论和总结,对服饰礼仪的学习、舞台t台秀的演练等技能的掌握,最终可以很清晰、直观得获得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象和本质两方面同时加工揉和,会呈现出感性与理性的内容变化,同时还能有效表达学生个性审美的价值取向。

社交礼仪概念篇8

[论文提要]本文通过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描述以及詹姆斯·w·凯瑞对这一理论的分析,区分了传播传递观与传播仪式观在目的性意义上的不同和分野,并进一步探讨了仪式传播观在传播学学理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文化意义。

现代传播学对于传播概念的定义主要源于英语communition一词。它的含义主要指对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分享。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基于对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深刻认识,将传播定义分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两类。信息以传播元素的角色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时,总是通过传授、传送、共享和分享等环节要素来完成传播过程的。传播元素属性发生变化时,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以群体或个体的不同面目出现在传播过程中,致使信息传递、交流、共享成为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因素。与此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定义两种不同传播观的根本动因和理解两种不同传播观的重要理论依据。

依照约翰·杜威对传播概念内涵的独特理解和研究,common(共有的)、community(社区)、communition(传播)三词结构含义相近,词根雷同。词根的雷同使三个词义在抽象理解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高于直译词面的深层结构平台:“在共同(commonm)、社区(community)、传播(communition)这三个词之间,有一种比字面更重要的联系。人们由于拥有共同的事物生活在一个社区里,传播即是他们借此拥有共同事物的方法。他们必须共有的事物包括目标、信仰、渴望、知识、一种共同的理解——就像社会学家说的想法一致。这种东西不可能像砖头靠身体做相互传递,也不可能像人们分吃一块馅饼,把它切成小块来分享……共识需要传播。”①在这一平台上,各类传播元素生存在同一社区,共同享有社区的资源条件,愿意表达各自的目的、信仰、追求和知识,并通过传播来实现共同的交流,形成共同的认识;传播使社区本来孤独的元素共同共通,使传播元素活跃在社区并最终完全实现人类对世界意识的理解。在这一概念定义下,传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将传播理解为传送。依照詹姆斯·w·凯瑞的理解,这是“所有的工业文化”所持有的最普遍看法,这种“传递观”源自地理概念和运输产生的功用,信息在控制的目的下,在地域范围的空间中拓展信息。国内传播学界对于communition的理解,同样经历了从“交通”、“通讯”、“传输”到信息“传递”、“发送”至“交流”的过程。“这种传播观的核心是保持对信号、信息的控制,然后进行跨距离的传送。因此,学界深深以为‘信息的传播是技术的、空间的、控制的过程’,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形成的利益集团对于最大传播效果的追求成为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②近80年来,这一原则实质上操控着我们对传播学的理解和应用,以至于学术成果不断重复。“公理”的重复证明似乎使传播学的发展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二、将传播理解为仪式。本文将重点对此问题做出分析。

仪式(rite)的词义指进行典礼的形式,主要是宗教或祭祀仪式。“仪式”一词联系着信念,也有“分享”、“参与”、“合作”、“交往”等暗含之意。仪式传播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举行的一种神圣典礼,它的起源和最高境界并非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从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而言,这种传播观并不在意于信息的获取,更强调参与者通过对信息的分享,使媒介在参与者的生活和时间中具备角色,担当身份,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大众传媒则通过呈现和介入使受众获得戏剧性的满足感,受众追随大众传媒而进入到“观念世界”中,化为媒介创造的“观念世界”中的一员。喜悦或悲伤,激动或平静。此时,对信息的传递、获取已经无足轻重。这种传播观的重心是:“它产生了社会联结,无论真情还是假意,它都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使相互共处的生活有了可能。这些观点不仅代表不同的传播观,而且与特定历史阶段、技术及社会秩序模式密切相关。”③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观察,如果把视角停留在信息传播这一层面时,我们便捕捉到了仪式传播观在古老中华文明史上不断显现的浓重痕迹。在部落神、氏族神灵和图腾崇拜为基础形成的殷商社会传播结构中,巫术、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图景。《史记龟策列传》有言:“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不易之道也”。

“神道设教”、“占卜新闻”涉及到战争、天象、生产、祭祀等社会信息传播的主体,也基本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传播方式。到了春秋时期,“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传播结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就更加具有决定作用了。“孔子开创的以人伦关系为中心的儒学,将周代完成的权力叠加在血缘关系的传播结构上,又负载上权力伦理化的要件,把强硬的权力关系柔和地转化为天性的伦理顺从。”④也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观念将权力关系伦理化,将人伦关系神圣化(天人合一),这样的传播结构必定十分重视仪式在传播中的作用。孔子及其继承者一贯重视通过仪式展现这一传播结构,让众生在道德上自悟、自觉,并认同现存信息传播秩序,进而达到影响社会舆论之目的。重视“礼”“乐”等社会规范,发挥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仪式传播观的突出表现。《论语八佾》中有多处论及“礼仪”的重要性。如:子日:“有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又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日:“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仪式展现不当就是乱礼序,就是破坏孔子认同并建构起来的信息传播秩序,自然会受到反对;视仪式不如饩羊重要,从而否定仪式在社会传播结构中的重要性,自然也会受到反对。再如:子曰:“乐在宗庙之中,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通过“乐”这一传播仪式,达到“弘道”的传播效果。这种文以载道、意在言外的中华民族传播习惯,在孔子营造出的仪式传播过程中形成,并在历代沿革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当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作为主要思想流派和思想体系,逐渐演化为具有宗教意味的治国安邦之术。正如陈力丹教授在其著作《精神交往论》中所言:“自然宗教的实质,是人通过祈祷、祭祀和舞蹈等仪式与幻想中的神进行交往。人在其中,自然依附于想象中”,并没有自己独立地位的“神”。⑤借助儒家思想,历代君王在祭祀仪式中,实现着“奉天承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情怀,民众也在依依诺诺中,在君权神授的遐思中遵循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之道。《资治通鉴》第二十卷有一段关于汉武帝刘彻泰山封禅的记载: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其封禅祠,夜若有光,昼有白云出封中。天子从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颂功德。诏曰:“联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非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坛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在这里,仪式的精确和过程的控制使传播效果一览无余。正是通过礼仪繁多、程序井然的封禅仪式使整个仪式神化、圣化,以致王权也在仪式中通过神与帝的对话而进入神授境地。当仪式的实际社会作用通过仪式并以象征意味的时代符号进行传播时;当千百年来不同君王走马灯似的登临泰山举办封禅仪式时,社会时间在这一刻停止了,或者说持恒了。泰山成为了与社会时间相类似的物质,成为了颇具象征意味的祭台。

沿着历史流动的线索,关照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图景的现代社会,仪式传播已经不在。然而,人类的仪式传播行为变换了形式,以依然持恒的本质影响着居住在地球村落中等待分享信息、共享信念的芸芸众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以“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欢迎大家来北京”为主题的8分钟中国歌舞节目中,通过二胡演奏中国民歌《茉莉花》、孩童朗诵中国盛唐诗歌、少林寺僧人在高跷上表演高难度的武术动作、黄豆豆的中国民间舞蹈、国粹京剧片断等节目,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和文化风采。导演张艺谋说:“8分钟就已足够,8分钟足以在闭幕式上震撼雅典和整个世界”。奥运会,现代人类共同参与的巨大仪式,亿万人众通过各种传媒分享仪式传播出的信息,并籍此构建关于中国的“观念世界”。当二胡、唐诗、少林绝学、红灯笼映衬下的舞蹈、京剧这些世所公认的中国符号被艺术化地创造、展现、加以强调时,中国5000余年文明浸润出的文化信息,随着无线电波、光纤电缆从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呈现在每一个观赏奥运仪式的受众面前。当有意味的象征形式作为信念被众人所分享时,我们看到传播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和发送了。

参考文献:

①③《作为文化的传播一“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华夏出版社,第11页。

②《新闻与传播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第70页。

社交礼仪概念篇9

一、“敬”、“让”是《礼记》的高频词

《礼记》作为儒家礼育的主要教科书之一,将“敬”“让”思想的教育放在一个非常显著的地位,“敬”、“让”都是《礼记》中的高频词。将“三礼”中“敬”“让”二字出现的次数加以统计比较,《周礼》中“敬”和“让”各出现9次;《仪礼》中“敬”字出现13次,“让”字则出现了46次。三者相较,“敬”和“让”在《礼记》中都是远远高出《周礼》和《仪礼》的高频词。《礼记》49篇文章中含有“敬”字的多达36篇,“敬”字共出现231次,除去11个含有敬字的人名外,在恭敬、端肃、尊敬等意义上使用的敬字仍多达220个,其中含有10个以上“敬“字的篇章有《郊特牲》、《内则》、《乐记》、《祭义》、《祭统》、《表记》等6篇,而在《祭义》篇则有31个“敬”字。“让”也是《礼记》中的一个高频字,共出现73次,其中《曲礼》篇出现6次,而《坊记》篇中更是出现高达10次。

《礼记》关于“敬”和“让”两个德目的大量精辟论述,对传统礼文化作了许多独到而深刻的阐扬,提出了《仪礼》和《周礼》中所未曾出现的名词术语,如关于“敬”,《礼记》就有“恭敬”、“庄敬”、“肃敬”、“尊敬”、“容敬”、“敬让”、“敬长”、“敬从”、“敬养”、“敬心”、“敬色”等十余种组合。而关于“让”也有“退让”、“敬让”、“尊让”、“辞让”、“齿让”、“揖让”、“让善”、“让德于天”、“让于贤”、“见利而让”等词语。特别是,《礼记》首次将“敬”“让”并提,5次出现了“敬让”一词,分别为《经解》1次,《表记》1次,《乡饮酒义》1次,《聘义》2次。《经解》篇则首次出现了“敬让之道”的提法。

“敬”“让”成为《礼记》的高频词,首先是由《礼记》作为《仪礼》的解释文献而决定的。《仪礼》是“三礼”中成书较早,是记载古代礼仪制度的著作,它文字艰涩,内容枯燥。它所记载的商周时期的典礼制度名目繁多,仪节繁缛复杂,故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故《仪礼》中出现的“敬”“让”二字,其主要含义仅限于制度记载和仪节描述,出现频率也不高。“让”字在《仪礼》中虽然出现46次,但基本上都是礼仪、礼节的描述。其中“三让”有6次,“揖让”达25次,都停留在仪节描述的层面,鲜有道德层面的意义。而《礼记》作为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其目的一是诠释《仪礼》和考证古礼,二是通过记录孔子等古圣前贤和孔门弟子的言行杂事,反映儒家“礼”的生活实践。

“敬”“让”之所以成为《礼记》的高频词,更在于《礼记》的根本目的是要对儒家所倡导的“礼”作出理论上的阐发,这是儒家礼育的内在要求,与儒家礼育的内容高度一致。儒家礼育是儒家关于礼的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培养的一种教育体系与教育思想,其核心内容和主导方面是通过儒家礼制、礼仪等方面的多层面、全方位的教育,阐扬与培育儒家所倡导的礼的基本精神,即礼义。儒家礼育将“敬”“让”精神教育放在首位,《周礼•大司徒》就有明确的记载:“施十有二教焉。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对此,唐贾公彦疏解:“‘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者,凡祭祀者,所以追养继孝,事死如事生。

……故《礼》云‘祭,极敬也”。是以一曰以祀礼教敬。死者尚敬,则生事其亲不苟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者,谓乡饮酒之礼,酒入人身,散随支体,与阳主分散相似,故号乡饮酒礼为阳礼也。

乡饮酒即党正饮酒之类是也。党正饮酒之时,五十者堂下,六十者堂上,皆以齿让为礼,则无争,故云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也。”[1](p247)儒家认为,以祭祀的礼教民尊敬,那么人民就不会苟且随便;以乡射、饮酒之礼教民谦让,那么人民就不会相争。

二、《礼记》“敬”“让”的基本内涵与伦理意蕴

《礼记》的敬让思想,同孔孟等早期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礼记》中的“敬”“让”语词,除少数是在礼仪意义上解释古礼外,大多含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它要求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为政治事、修身做人都必须恭敬谦让。

在先秦儒家著作中,“敬”的基本含义,一是恭敬、端肃,二是尊敬、尊重。《易•坤》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意谓君子主敬用来使内心正直,处事合宜用来使对外方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答颜渊问仁时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认为恭敬之德与忠诚之德一样,是不可废弃的。让,在早期儒家思想中的基本含义是逊让、谦让。《尚书•尧典》说:尧“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又说“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赞颂尧处事敬慎节俭,明察四方,善于治理天下,思虑通达,对人恭敬谦让。

《礼记》继承了先秦儒家“敬”“让”的基本思想,同时又作了新的阐发。《礼记》肯定“敬”的基本含义是指态度恭敬、行为端肃,是对他人的尊敬和尊重。同时将敬的含义进一步细分为:(1)恭敬、虔敬,如《礼记•曲礼上》(下引《礼记》只注篇名):“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2)尊敬,如《祭义》:“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3)孝敬,如《祭义》:“孝敬之心”。(4)敬重,如《学记》:“大学始教,皮牟祭菜,示敬道也”。(5)敬意,如《哀公问》:“所以治礼,敬为大”。(6)严肃认真,如《曲礼上》:“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7)谨慎,如《表记》:“事君慎始而敬终”。《礼记》“让”的概念,除了一部分是关于礼仪、礼节、礼数的意义(如“揖让”、“三让”等)外,其主要含义是“退让”、“辞让”之“让”,指为人处世要谦虚逊让,在世俗的功名利禄面前能先人后己,退让不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含义:(1)谦让、逊让,如《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谓之君子。”《祭义》:“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表记》:君子“信让以求役礼”“让于贤,卑己而尊人”。(2)归让,如《祭义》:“天子有善,让德于天。”(3)不争,如《乐记》:“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见利而让,义也”。(4)“齿让”,即尊重年高德劭者。如《文王世子》:“将君我而与我齿让。”此外,还有谴责、责罚之意,如《射义》:“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则益地,数有让则削地。”此义在《礼记》中已非主要。

“敬”、“让”内涵虽异,却密不可分。从《尧典》“允恭克让”到《曲礼上》“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儒家将“敬”“让”紧密联系在一起。《礼记》将先秦儒家“敬”“让”两个单独概念变成了一个复合概念,多次出现“敬让”一词,《经解》则首次提出了“敬让之道”:“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认为礼就是恭敬谦让之道。《表记》说:“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认为行为举措只要做到恭敬谦让,即使有过错也不至于很严重。

《礼记》对“敬”“让”思想的阐释,含有丰富的伦理意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礼记》在“敬”“让”这两个德目的阐释中,将“敬”“让”视为君子必具之德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要求君子态度恭敬,自觉节制谦让,以发扬礼义。《聘义》说:“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将恭敬谦让视为君子相互交往应有的正确态度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君子为礼以“敬”,不但对君主和位高者要尊敬,对普通人也必须尊重。

《曲礼上》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礼,则志不慑。”强调要以谦卑的态度来尊重和礼敬他人,尊重他人人格。《礼记》在强调君子要遵守“敬”的道德规范时,也十分看重“让”。《表记》引述孔子的话说:“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贤,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义,求以事君。”认为君子恭敬节俭以求行仁,诚信谦让以求行礼,不抬高自己做的事,不自己尊大自己的身份,安于职位而节俭寡欲,见贤就让,自我谦卑而尊敬别人,小心谨慎生怕违背道义,以求忠心侍奉君上。《曲礼上》也说“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这些论述都说明,《礼记》视敬让为君子应具之美德和应守之规范。

其次,《礼记》阐释敬让之道,坚持道德规范与道德情感的统一,且特别重视道德情感的发挥。

《礼记》解释《仪礼》,既通过各种仪节和具体行为规范来阐释敬让之道,同时要求为礼之“敬”必须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礼器》说:“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君子对于礼,是竭尽情感和诚心的,表达内心的敬意是出于诚,完成外在的美好文饰也是出于诚。《礼记》追求道德规范与道德情感的统一甚多,其将“敬”视为人子之道,要求子女(儿媳)对父母(公婆)必须孝敬的一系列论述尤为突出。如《内则》说:“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问所欲而敬进之……”“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孙,甚爱之,虽父母没,没身敬之不衰。”还引用曾子话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对父母不仅必须具有敬的情感,对于他们的衣食住行、疾病痛痒都必须恭敬地关怀备至,对父母的意愿也不能有丝毫的违背,“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且这种孝敬的情感必须保持终身。

诚然,《礼记》所倡导的这种孝敬有着盲目服从的愚孝等封建的落后腐朽成分,但其强调道德外在规范与内在情感相统一的观点是应当肯定的。

第三,《礼记》阐释敬让之道,首次提出了“敬业乐群”这个职业道德的核心概念,对为政者的职业道德(政德)提出了以敬为本的道德规范。《礼记•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按杨天宇先生的解释,这段话在说明周代各级学校的设置情况后,讲人们每年进入学校学习,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的考察他读经断句并辨别他的学习志趣,入学三年的考察他是否专心学业并与同学和乐相处。这种将“敬业乐群”中的“业”解释为学业的观点是符合《学记》本意和当时实际的。到唐代孔颖达将“业”赋予较为宽泛的解释。孔疏曰:“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视之”[2](p1053)孔颖达眼中的“艺业”已不是单指“学业”,而是泛指人们所从各类之业,是一个包含学业而与现代所谓“事业”类似的概念。宋代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3](p959)可见,后世学者们已将“敬业乐群”中的“业”由学业扩展到了各项事业,敬业乐群也就成为了职业道德的一个核心概念。《礼记》特别重视为官者的政德修养,将“敬”视为为政之本,要求当权者为政以敬。《曲礼上》开篇就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认为为政者必须为礼恭敬,以安定人民。《郊特牲》说:“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将最高统治者深知礼的意义而恭敬地举行各种典礼视为治理天下的制胜法宝。《哀公问》说:“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将恭敬庄肃地对待礼视为为政之本。

《檀弓下》则引用历史的经验告诫当权者要为政以敬:“‘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夏后氏未施敬于民而民敬之,何施而得斯于民也?’对曰:‘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社稷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疑。

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月令》要求当政者认真严肃、专心谨慎努力地对待农事,九月秋收之时,“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这些都反映出,《礼记》要求为政者要以敬为本。

三、《礼记》敬让思想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礼记》所阐扬的敬让思想,丰富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宝库,在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巨大影响。

《礼记》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敬让之道”的概念,是对孔孟等先秦儒家敬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孔孟的视野中,恭敬与谦让既是礼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孔孟既重视“敬”,也重视“让”,十分强调敬让对于礼的重要性。在《论语》中,孔子对为礼必须恭敬谦让就有许多论述,主张“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下引《论语》只注篇名)、“以礼让为国”。(《里仁》)”。在《学而》中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恭近于礼”。《颜渊》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子路》说“居处恭,执事敬”。《卫灵公》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季氏》说,“貌思恭”,“事思敬”。

《宪问》说“修己以敬”。《孝经•广要道章》中孔子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可见,孔子将恭敬视为礼的基本精神。孔子旗帜鲜明反对为礼不敬的行为:“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同时,儒家也反复强调让的重要性,孟子将辞让之心看成是礼之端。

《左传•襄公十三年》说“让,礼之主也。”视谦让为礼之主体。礼要靠逊让来体现和落实,逊让、谦让也是礼的基本精神。“敬”“让”含义虽有别、要求不尽相同,但都要求道德主体“辞尊居卑”、“自卑而尊人”。从根本上说,“敬”与“让”的精神是一致的。

所以,儒家或以恭敬释礼,或以逊让释礼,或则两者并释。故古代礼敬之说与礼让之说并存。《礼记》作者深明此理,故将“敬”“让”二字结合,提出了“敬让之道”。

《礼记》阐扬的敬让之道,凸显了传统礼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朱熹在阐释孔子“修己以敬”的思想时,认为“二程专教人持敬,持敬在主一”,赞扬“程先生所以有功於後学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4](p185-187)认为“学莫要於持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少个敬不得。”[4](p185-186)指出“‘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4](p187-188)朱熹解释孔子“礼让为国”时,也高度重视“让”德:“让,是那礼之实处。苟徒跪拜俯伏而以是为礼,何足取信于人。让者,譬如凡事宁就自家身上扶出些子辞尊居卑,辞多受少的意思,方是礼之实”。[4](p597)然而,敬让之道在宋代以前却未引起应有重视,故朱熹感叹“自秦汉以来,诸儒皆不识这‘敬’字”。[4](p185)

《礼记》首次提出的“敬业乐群”概念,则既是对孔子“居处恭,执事敬”“修己以敬”、“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敬事而信”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职业道德的精辟总结和高度概括。前面我们已经说到,经过后世孔颖达、朱熹等学者们的阐释和发挥,“敬业乐群”逐渐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概念,影响极为深远。

《礼记》所阐扬的“敬让之道”,在我国古代社会,因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儒家思想家们的传道鼓呼,以礼仪为载体,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本质和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礼制服务的,其封建糟粕必须坚决摒弃。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敬让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凝练出来的一种优秀传统美德,而非封建统治者的专利。敬让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其所蕴含的恭敬谦让、待人有礼、尊重他人、敬业乐群的精神,在古代社会对于形成互尊互敬、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礼记》所阐扬的敬让之道,对中华民族传统敬让美德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礼记》所倡导的敬让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敬让精神应当成为贯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一根主线,成为统领之纲。

因为敬让之德内蕴统领量能。譬如“敬”,既表现为对事业的敬意和尊崇,也表现为对他人的敬意和尊重,还包括对自己人生的敬意。只有敬业,才能成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只有敬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谐人际关系;能够敬己,才能自尊自信。《礼记》对君子、为人子(女)者、为政者所提出的渗透敬让精神的一般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种种具体行为规范,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礼记》所倡导的以端肃庄敬的态度来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仍然没有过时,其所包含的积极因素应当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益养料。

建设和谐文化,应当继承和借鉴儒家礼育运用一定的礼仪形式实行敬让教育的历史经验。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用礼仪修身齐家、和谐人际关系,是中华文明的一大亮点,也是儒家礼育的特色。但曾几何时,传统礼仪教育被废止,传统的敬让观念(如孝敬等)遭到猛烈批判被全盘否定,使得我国目前至少有两代人完全没有接受过礼仪教育。清华大学彭林教授感慨地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几乎没有礼仪教育的课程。一个完整地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对礼仪仍然一无所知,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5](p34)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软弱无力,优良传统未能继承和弘扬,导致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人们交往过程中不知礼、不守礼、无礼、甚至违礼的现象比比皆是,不敬业、不尊重他人、不谦让而见利忘义、争权夺利、损公肥私等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制假售假几成社会公害。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步伐。要彻底改变此种状况,迫切需要借鉴儒家以礼仪为载体进行敬让教育的历史经验。恭敬谦让是礼的核心,也是礼所要表达的主题,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来表达,这就是礼仪。

社交礼仪概念篇10

[论文提要本文通过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描述以及詹姆斯·w·凯瑞对这一理论的分析,区分了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在目的性意义上的不同和分野,并进一步探索了仪式传播观在传播学学理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文化意义。

现代传播学对于传播概念的定义主要源于英语Communition一词。它的含义主要指对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分享。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基于对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深刻熟悉,将传播定义分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两类。信息以传播元素的角色参和到传播过程中时,总是通过传授、传送、共享和分享等环节要素来完成传播过程的。传播元素属性发生变化时,信息传播的参和者以群体或个体的不同面目出现在传播过程中,致使信息传递、交流、共享成为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和此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定义两种不同传播观的根本动因和理解两种不同传播观的重要理论依据。

依照约翰·杜威对传播概念内涵的独特理解和探究,Common(共有的)、Community(社区)、Communition(传播)三词结构含义相近,词根雷同。词根的雷同使三个词义在抽象理解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高于直译词面的深层结构平台摘要:“在共同(commonm)、社区(community)、传播(communition)这三个词之间,有一种比字面更重要的联系。人们由于拥有共同的事物生活在一个社区里,传播即是他们借此拥有共同事物的方法。他们必须共有的事物包括目标、信仰、渴望、知识、一种共同的理解——就像社会学家说的想法一致。这种东西不可能像砖头靠身体做相互传递,也不可能像人们分吃一块馅饼,把它切成小块来分享……共识需要传播。”①在这一平台上,各类传播元素生存在同一社区,共同享有社区的资源条件,愿意表达各自的目的、信仰、追求和知识,并通过传播来实现共同的交流,形成共同的熟悉;传播使社区本来孤独的元素共同共通,使传播元素活跃在社区并最终完全实现人类对世界意识的理解。在这一概念定义下,传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上的意义摘要:

一、将传播理解为传送。依照詹姆斯·w·凯瑞的理解,这是“所有的工业文化”所持有的最普遍看法,这种“传递观”源自地理概念和运输产生的功用,信息在控制的目的下,在地域范围的空间中拓展信息。国内传播学界对于Communition的理解,同样经历了从“交通”、“通讯”、“传输”到信息“传递”、“发送”至“交流”的过程。“这种传播观的核心是保持对信号、信息的控制,然后进行跨距离的传送。因此,学界深深以为‘信息的传播是技术的、空间的、控制的过程’,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形成的利益集团对于最大传播效果的追求成为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②近80年来,这一原则实质上操控着我们对传播学的理解和应用,以至于学术成果不断重复。“公理”的重复证实似乎使传播学的发展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二、将传播理解为仪式。本文将重点对此新问题做出分析。

仪式(Rite)的词义指进行典礼的形式,主要是宗教或祭奠仪式。“仪式”一词联系着信念,也有“分享”、“参和”、“合作”、“交往”等暗含之意。仪式传播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举行的一种神圣典礼,它的起源和最高境界并非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从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而言,这种传播观并不在意于信息的获取,更强调参和者通过对信息的分享,使媒介在参和者的生活和时间中具备角色,担当身份,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大众传媒则通过呈现和介入使受众获得戏剧性的满足感,受众追随大众传媒而进入到“观念世界”中,化为媒介创造的“观念世界”中的一员。喜悦或悲伤,激动或平静。此时,对信息的传递、获取已经无足轻重。这种传播观的重心是摘要:“它产生了社会联结,无论真情还是假意,它都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使相互共处的生活有了可能。这些观点不仅代表不同的传播观,而且和特定历史阶段、技术及社会秩序模式密切相关。”③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观察,假如把视角停留在信息传播这一层面时,我们便捕捉到了仪式传播观在古老中华文明史上不断显现的浓重痕迹。在部落神、氏族神灵和图腾崇拜为基础形成的殷商社会传播结构中,巫术、祭奠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图景。《史记龟策列传》有言摘要:“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不易之道也”。“神道设教”、“占卜新闻”涉及到战争、天象、生产、祭奠等社会信息传播的主体,也基本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传播方式。到了春秋时期,“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传播结构方面所起到的功能就更加具有决定功能了。“孔子开创的以人伦关系为中心的儒学,将周代完成的权力叠加在血缘关系的传播结构上,又负载上权力伦理化的要件,把强硬的权力关系柔和地转化为天性的伦理顺从。”④也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观念将权力关系伦理化,将人伦关系神圣化(天人合一),这样的传播结构必定十分重视仪式在传播中的功能。孔子及其继续者一贯重视通过仪式展现这一传播结构,让众生在道德上自悟、自觉,并认同现存信息传播秩序,进而达到影响社会舆论之目的。重视“礼”“乐”等社会规范,发挥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功能,也是仪式传播观的突出表现。《论语八佾》中有多处论及“礼仪”的重要性。如摘要:子日摘要:“有言摘要:‘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又如摘要:“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日摘要:“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仪式展现不当就是乱礼序,就是破坏孔子认同并建构起来的信息传播秩序,自然会受到反对;视仪式不如饩羊重要,从而否定仪式在社会传播结构中的重要性,自然也会受到反对。再如摘要:子曰摘要:“乐在宗庙之中,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通过“乐”这一传播仪式,达到“弘道”的传播效果。这种文以载道、意在言外的中华民族传播习惯,在孔子营造出的仪式传播过程中形成,并在历代沿革中得到了继续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