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幼儿园音乐教育十篇幼儿园音乐教育十篇

幼儿园音乐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0:23

幼儿园音乐教育篇1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兴趣;技能培养

音乐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外,笔者还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而且对于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工作都有所帮助。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尽管幼儿天性喜欢音乐,但对这种兴趣爱好仍要注意培养,并给予发展。要想更好地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1.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为幼儿播放进行曲时,他们马上会甩起臂膀,雄赳赳气昂昂地学起齐步走来;当我们为他们播放欢快、激烈的乐曲时,他们马上会手舞足蹈,随音乐欢快地摆动身体……这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地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

2.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

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后,教师就应该及时对他们的音乐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首先要让幼儿更多地接触音乐,增强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为此,笔者将音乐贯穿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笔者为幼儿播放优美、抒情的轻音乐,让幼儿在安静、舒适的音乐中等待用餐;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专门创设了一个“音乐台”,里边有各种乐器和演出用的道具,幼儿可以随自己喜欢的音乐自由地演奏和舞蹈;在幼儿午睡时,笔者为他们播放催眠曲,让他们更快地进入梦乡。

二、对幼儿进行合理教学

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音乐欣赏、律动,都蕴含着一定的教育内容。教师在准备上课的时候,分析教材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

1.情感教育

我们在演绎音乐作品时,应该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充分表现出来。针对这一点,笔者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注意从情感入手,引导幼儿对音乐作品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音乐的表现力。例如,大班音乐歌曲《卖花姑娘》,是一首节奏缓慢、悲伤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幼儿体验悲伤的情绪,在课前笔者为幼儿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故事讲完后,笔者马上播放《卖花姑娘》这首歌曲,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充分感受悲伤的情感。然后,在学唱这首歌曲时,幼儿自然就能够用低沉、缓慢的声音把歌曲完整地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够做到表情和声音的统一,使幼儿对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2.品德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材中的品德教育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是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根本问题。例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讲述了小乌鸦长大以后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为妈妈叼来虫子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班有好多孩子都缺乏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对自己的父母没有礼貌,稍不顺心就大喊大闹。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上课时,着重向幼儿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连小乌鸦都知道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爱护妈妈,照顾妈妈,那么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幼儿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充分认识到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情感体验中激发了幼儿尊重他人的行为。

幼儿园音乐教育篇2

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使命,幼儿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幼儿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们亲近音乐的先天优势,采取学唱音乐歌曲、开展音乐游戏、倾听音乐故事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春风化雨般感化孩子们的思想,让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幼儿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

音乐歌曲;音乐游戏;音乐故事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教育步入集体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园是孩子价值观念的萌芽时期,正确合理地引导幼儿园进行德育,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品德,帮助孩子养成优良的品质,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现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谈谈自己的想法,以期对幼儿思想品德教育有所借鉴。

一、学唱结合,在欢快歌唱中熏陶品德

幼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平时孩子们只要听到音乐,都会欢快地舞动起来,甚至跟着音乐哼唱起来,可见音乐是走进孩子心灵的一条康庄大道。幼儿园老师肩负着对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音乐老师有着亲近孩子们心灵的便利条件,因为孩子们喜欢音乐,老师可以借助音乐课适时对幼儿开展品德教育,通过日常的音乐课堂,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具体来讲,老师应该在一日教学活动中融入品德教育,把蕴含品德教育的歌曲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孩子们学唱,春风化雨般熏陶孩子们的思想品德,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品德力量,在学唱中慢慢领悟到品德的重要性,这样老师也就达到了合理科学地开展幼儿品德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学唱《谦让歌》,老师采取领唱的方式,一句一句教导孩子们学唱,逐字逐句讲解歌曲的内容,边学边唱,边唱边乐。老师在引导孩子学唱的过程中,可以问问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点名问孩子们“你知道这首歌曲讲的什么内容吗?”有的孩子会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对孩子不正确的回答,老师可以恰当地进行纠正。这样,孩子们慢慢就会把谦让的品德转化成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幼儿园和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应该谦让的重要性,慢慢地孩子们就会懂得凡事要谦让。通过学唱歌曲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要比单纯的语言说教有着显著的效果,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也是老师教授音乐的价值所在。

二、寓教于乐,在音乐游戏中陶冶情操

音乐歌曲是通往孩子心灵的捷径,孩子们在学唱幼儿歌曲中受到了良好品德的熏陶。除了学唱音乐,老师还可以采取引导孩子做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老师可以利用孩子们活泼可爱的行为特点,结合音乐教材,适时组织一些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中舞动起来。教师通过唱、听、做结合,让孩子们深刻领悟歌曲中蕴含的良好品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得到良好情操陶冶。老师在选择音乐歌曲的时候,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容易模仿歌曲中的内容,让孩子们通过模仿音乐游戏,亲身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肢体美、品德美,从中感受歌曲所反映事物的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低下,领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误、美丑。例如,老师在教《拉拉钩》这首歌表演时,可以让幼儿模仿歌曲中的情节,学着表演拉钩。这样,孩子们除了学唱歌曲,还可以表演歌曲内容。孩子们一起动起来,互相理解,互相承诺,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通过表演懂得了承诺的重要性,也知道了遵守承诺的重要性。诚信的种子就会慢慢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成长,学会讲诚信遵守诺言的良好情操慢慢就成了孩子们的向往。这种正面激励的作用,强化了孩子们良好情操的养成,有利于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

三、巧设情景,在音乐故事中升华思想

爱听故事也是幼儿园孩子们的一大显著特点,老师可以从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出发,巧妙地选取一些音乐故事,用音乐作为德育的引线,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故事中领悟到德育的真谛。例如,老师在教孩子们歌曲《小蚂蚁》时,可以设计先用音乐导入的方式,把歌曲中优美欢快的旋律播放出来,孩子们一开始就融入音乐的氛围,然后老师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把这首歌曲变成小故事,讲讲小蚂蚁们在刮风下雨天,如何破除重重艰难险阻;蚂蚁们见面时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大家一起努力地去寻找自己的家,找到家后和爸爸妈妈团聚在一起。蚂蚁们这种有礼貌、团结友好、尊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慢慢生根发芽。听过故事后孩子们唱起这首歌来既容易记住歌词,也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林霞单位:海南省军区幼儿园

【参考文献】

幼儿园音乐教育篇3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重要性;误区;对策

幼儿园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儿童系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促进祖国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随着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音乐教育也与时俱进,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希望通过变革来满足儿童自身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但是变革后的音乐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使得幼儿园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误区,如:教师对音乐教育认识存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音乐教学的形式与过程,而忽视学生对音乐教学相关内容的体验与实践;又如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充分体现儿童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及教师与儿童的互动交流等等,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需引起相关部门和幼儿教师的重视,针对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解决,进而促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为此,本文着重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对今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有所帮助。

一、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儿童音乐兴趣的培养、儿童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音乐教育也是一门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儿童接受幼儿园的其他学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加强儿童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再者,幼儿园进行音乐教育的开展并非毫无根据,是教育专家通过对学前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以及儿童发展需求进行深入研究而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材的编订,对儿童的教育总的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幼儿园要注意儿童的音乐教育,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并积极避免进入教育误区。

二、目前幼儿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一)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儿童,音乐教育对其自身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幼儿园教师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音乐教育认识存在不足,往往将音乐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看待,忽视了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忽视了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其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容易陷入教学误区,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上课效率,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形式轻实践

重形式轻实践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误区之一,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课堂效率的提高。形式和实践都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式和时间的合理处理对提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影响,教师对教育认识存在片面化,以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重形式而轻实践,忽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与儿童缺乏应有的互动

儿童是幼儿园音乐教学课堂的主体和参与者,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以便能及时了解学生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其却成为了教育面临的主要误区,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开展,不利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技能训练与音乐表现的处理存在问题音乐技能训练和音乐表现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教师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儿童音乐技能的训练,而忽视音乐表现的重要性,使这两者的关系成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误区,急需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的有效解决对策

(一)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关键,是解决教学误区的主要掌控者。要想解决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误区,幼儿园要组建强大的教师队伍,幼儿园要加强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认识,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处理形式与实践、训练技能与音乐表现的关系

合理处理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与实践、训练技能与音乐表现的关系是解决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形式与实践并重,加强儿童对知识的理解。音乐是一门学科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同时也应组织教育活动,使儿童有技能表演的机会,以此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三)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幼儿园音乐教育篇4

一、幼儿园音乐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提高幼儿艺术审美能力

作为一门艺术性极强的学科,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对于孩子艺术素养的提升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更深入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是实现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形式过于强调孩子演唱能力的提升,对于音乐学科本身的其他教育作用几乎完全忽视,也无法很好的发挥音乐学科的工具性作用。在这样的音乐教学环节下,孩子的兴趣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发和培养,不利于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基于此,通过开展音乐活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孩子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提升其对音乐的感知与接受能力。

(二)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当前的人才需求形势较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忽视艺术能力的培养,这种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形势。因此,创新幼儿园音乐生活化教育模式,提升和激发孩子学习艺术的兴趣,顺应了时展的形式,使当代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更好的契合了社会人才的需求形势,从而使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教学更加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促进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幼儿园音乐生活化教育的原则

(一)坚持主体导入原则

开展幼儿园音乐生活化教学,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主体导入原则,强化教学的生活化。很多幼儿园音乐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时候,不注重教学代入感,对于孩子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足,直接导致了教学效率不高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场景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具体时代背景,突出设计的时效性,做到与时俱进,紧紧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真正提升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度与代入感,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

(二)坚持生本理念原则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过程中,幼教老师必须坚持生本理念原则,突出活动的实效性。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幼教老师一味追求活动模式和活动形式的新奇,忽视了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表面上活动十分热闹,但是缺乏精神内核。很多教学活动都沦为形式,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直接提升孩子的音乐水平,制约了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幼教老师必须以提高孩子能力为第一目的,将生活化模式作为工具,提升孩子音乐水平。

三、幼儿园音乐生活化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开展生活化音乐戏剧教育

生活化音乐戏剧就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目标在于教师与幼儿一起在编戏、排戏、演戏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生活化戏剧活动向教师、幼儿提供创作思路,倡导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创造的教育理念,保护并鼓励幼儿充分展现戏剧天资。幼教音乐老师在开展音乐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化话剧把孩子吸引到课堂中来,通过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孩子学习的参与度和代入感,让孩子融入音乐活动中来,激发孩子对于音乐实践与音乐理论的热爱程度。在创设音乐活动生活化情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活动设计,优化活动结构,引入多种幼儿音乐教学元素,可以通过歌剧、演唱大赛等多种形式,提高音乐活动实际效果,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生活化教学

幼儿园音乐生活化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的活动过程,而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思维,要积极导入多种教育要素,运用多样教学形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现代教学设备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得到了?V泛的应用。在开展幼儿园音乐生活化教学过程当中,要提升游戏性与趣味性,教师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在网络上有很多名师的音乐课程视频,可以极大提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展示,孩子可以在互动中提升学习体验,强化自身感受。此外,通过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减轻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紧张感和压力感,进而提升孩子音乐学习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将自己的音乐才能展示给其他小朋友,实现音乐活动目标,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幼儿园音乐教育篇5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

1.教学条件差。

幼儿园经济条件差是幼儿园教学水平无法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教师的工资待遇低,严重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幼儿园环境条件简陋,活动空间狭小,限制幼儿的活动范围,降低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乐器的缺失,导致音乐活动课死板呆滞,知识通过影像资料传播,使音乐活动课难以为幼儿带来快乐及美的享受。

2.忽略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音乐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都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及考虑一些孩子的特点制定的,发展水平不一的孩子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活动,要唱一起唱,要跳一起跳,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机会。现在看来,它忽略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不能满足所有幼儿在音乐能力发展上的需要,单一的集体教学不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3.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不高。

(1)幼儿园教师中老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其中多为初、高中毕业生,只有部分人员受过正规的幼师培训,对幼儿音乐教学法了解甚少,新教师中有一部分为幼师毕业生,但大都是职业幼师班毕业的,专业基础素质较差,导致教学水平提高缓慢。(2)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最重要的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音乐带来的美感和享受,而非会唱几首歌,跳几支舞那样简单机械。(3)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教学任务繁重,导致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二、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质量的对策

1.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进行音乐活动课的教学时候,应采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在让幼儿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欣赏音乐的基础上,激发兴趣,传授知识。这样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例如,在小班开设音乐课时应以音乐欣赏为主,通过音乐的快慢做动作,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到了中班就可以教他们简单的节奏,“妈妈”就可以拍两下手,“你很棒”拍三下手。到了大班就可以教幼儿跟着歌曲打节奏,并教一些简单的节奏。这样循序渐进地教授可以让幼儿对节奏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

2.创造良好的幼儿园音乐环境。

教师可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在固定的时间播放相应的歌曲。如,晨间锻炼后可在教室里播放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使儿童尽快平静下来,以利于接下的集体活动的有序进行。集体活动之后的游戏活动时间也可播放旋律简单明快、舒展悠扬的音乐、优秀儿童歌曲、童谣等作为背景音乐。音量不需太高,在儿童脑海中温柔盘旋的效果为最好。因为这样的丝丝缕缕飘来的旋律可以使儿童在游戏时心情更为放松、愉悦,而放松、愉悦的心情也可使儿童在游戏时因为玩具和伙伴发生纠纷的频率降低。午餐时间更应该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以增进儿童食欲,使儿童愉快、均匀地进食。

3.以幼儿为主体,让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1)听: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为了唱,因此要在听好的基础上唱。只有听好了才可能唱好、唱准。听,还可以分辨不同的情绪、音色,对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想象力都有帮助,是学好音乐的前提。不仅可以听优秀的器乐曲,如《龟兔赛跑》《在钟表店里》等,还可以听他们熟悉的喇叭、火车、鸟叫、鸡叫、牧笛、雷声流水、钟声、风吹树叶声等,并鼓励他们多留神听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丰富他们对声音的感性经验。在听不同题材、体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情绪与内容的关系,为表现音乐做好准备。

(2)唱:爱唱是孩子的天性。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所唱的歌曲,多为他们熟悉的小动物、植物花卉、自然现象、与生活相关的事物等。学唱前,老师可以根据内容巧妙地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提高学唱兴趣和欲望。从一个人唱到集体唱,老师应积极引导孩子轻声唱,重在儿童应有的感情表达,并在唱的过程中,巧妙贯穿歌唱技巧,并用老师的范唱,启发、纠正音准、节奏上的错误。学唱过程,要注意放大学生的优点,在鼓励中减少失误,使整个过程生动而快乐。

(3)动:平时生活中的孩子多活泼好动、手舞足蹈,音乐教学过程要让他们多动,静静、正襟危坐是不可能的,只有将孩子们这种健康、愉快、随意、本能的肢体动作运用到歌唱过程中,才是我们所需要做的。如歌唱过程可以随速度用拍手、拍腿、跺脚表现音乐中的强拍、弱拍、次强拍等;可以随音符的长短以走、跑、跳感受节奏;可以根据内容中的情节模仿生活中易于表现的动作;如打鼓、摇铃铛、吹号、摘果子、小鸟飞、骑马、洗手绢、点头、打舌、响指等,烘托效果,活跃气氛。这些动作来源于自然的生活状态,可与呼吸、心跳相结合,简单易行,且能与音乐的整体情绪协调一致,孩子兴致高,课堂气氛好。这种动,不要求所有动作整齐划一,只要能恰当表现音乐即可。

4.注重基础设施与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各类幼儿园首先要想方设法提供可供幼儿上好音乐课的教室。教室可布置具有示范与认知类的音乐挂图;安置可供幼儿形体、律动练习的把杆;有教学用的键盘乐器;有可供幼儿唱歌、唱游、律动、创编用的各种小道具及打击乐器,等等,为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幼儿园音乐教育篇6

作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幼儿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民族音乐教育则是音乐教育当中的关键环节。早在商代,我国的音乐教育已经初露头角。西周时期则出现初具规模的音乐教学体系。西周的统治者给予了乐教很高的地位——将乐教称作“国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包括孔子在内的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均特别十分注重音乐的教育。他们认为音乐教育是塑造人的思想的一个关键环节,乐教能够将人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但是自公元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大量的进入我国,与此同时西方鼓吹的“欧洲中心论”也随之变成我国民众的普遍想法,再加上受客观条件限制,我国民众普遍对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还缺少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上的种种因素,让我国民族音乐日益消沉。在教学中难以寻找的教学需要的民族音乐教材,而适合幼儿的教材更是无从寻觅。正因为如此,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密切的当代中国,我们在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要加强幼儿的民族审美观的树立,用音乐的方式增强幼儿的民族精神。学习我国的名族音乐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幼儿音乐教育应当把民族音乐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二、幼儿素质教育中民间音乐体现出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儿童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对其情感态度的形成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全面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实施美育能够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教育途径其情感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应对我国民间音乐艺术进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出各地艺术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能够拓展儿童的视野,陶冶儿童的情操,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对儿童的情感进行丰富。

三、开展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提升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音乐教师在整体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能否对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对幼儿进行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规定,高等音乐院校中须开设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同时指出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应对全国各地有代表性、影响性的民间音乐进行学习和研究,对本土音乐的传播也要给予重视。为了培养能够将民间音乐真正带入幼儿园音乐课堂的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民间音乐的内容,并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

(二)提高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兴趣

音乐通过从听觉上以节奏、旋律等对艺术形象进行塑造并对人的情感进行丰富和影响。提高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应首先从培养其听觉能力入手,通过让儿童感知音乐的美形成旋律感,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我国各地的民间音乐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教师通过带领儿童对音乐节奏进行学习和模仿,随着音乐打拍子能够培养儿童的感知力,在儿童逐渐熟悉民间音乐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将欣赏民间音乐作为教育起点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各地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对发展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及音乐感知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广大音乐教育者在长期实践中发展具有民间特色的音乐就是音乐教育的最好资源,儿童通过对民间音乐进行欣赏和学习能够开拓视野,丰富自身的经验。著名幼儿音乐教育家铃木在其“天才教育”理论中提出世界的音乐就是具有各民族风格特色的音乐。

(四)充分发挥本地民间音乐资源的作用

民间音乐并不只是体现出其自身单一的音乐知识,对民间文化底蕴、风俗人情能够直接体现出来,具有艺术本质性的意义。民间音乐资源体现出的民间文化有助于儿童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尽行理解和认识,民间音乐具有的人文价值相对于其自身的知识技能更具意义。广大教育者通过研究发现,将民间音乐带入幼儿园音乐课堂是最好的素材,本地音乐具有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包括其使用的方言等本土性文化与幼儿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使得儿童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联系到家庭、生活及社会的各方面,反之在潜移默化中也促进了儿童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因此,幼儿音乐教师应积极利用民间本土音乐的特点,结合自身所在地区的音乐特色,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对儿童进行教育,例如湖南民歌《浏阳河》等。

四、结束语

幼儿园音乐教育篇7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表现;实践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表现

音乐教育活动的潜移默化有利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活化,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还能对其他教育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的教育活动来源于日常生活

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学习活动中,可以随时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如在游戏的时候、阅读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和睡觉的时候都可以随机且灵活地参与并融入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中去。通过各式各样的优美音乐,引导孩子们主动学习和欣赏音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二)融合于主题中的音乐教育

融合于主题中的音乐活动是渗透、整合于幼儿园背景主题中的一种集体性音乐活动。这种音乐活动常常是隐性的,并且是与美术、数学、语言等学科领域蕴含于同一主题之下的,它是以主题内容的线索形式呈现的。在发展孩子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大胆进行口语表述、丰富孩子词汇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将音乐的一些要素有意识地融合于这些活动中去,如在孩子进行学习数数等相关活动形式时就可以辅助一定的音乐教育方式,如学唱《数数歌》来协助孩子学习数字;又如当孩子通过美术的表现手法,透过联想、想象来创作绘画来展现主题内容时,富有无穷想象空间的音乐元素便可以作为绘画创作的主题背景,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增加孩子的想象力,而且能够使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有利于孩子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在游戏活动中进行音乐教育

游戏是通往孩子学习之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恰当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孩子愿意接受的学习方式进行生活化音乐教育,就是将游戏环节引入到孩子的音乐教学和教育当中,改变传统教育中理性、枯燥的说教方式。如有关角色变换的游戏,孩子运用平时在耳濡目染的音乐教育内容进行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也必不可少地加入自己个性化的即兴创作,于是音乐便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鲜活,孩子也在音乐氛围下成长。孩子可以在老师预设的区域活动环境中自愿地选择加入特定的游戏活樱利用提供的有关乐器、鼓架等相关道具,自发地进行探索式的音乐活动。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具体实践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活化,目的是通过渗透于生活中的音乐引导孩子去发现艺术和生活中的美,喜欢并感受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增加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主动参加喜欢的艺术活动,增加孩子对艺术的敏感度。在孩子参加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简单而又实用的艺术技能,从而提高孩子的艺术表达能力。渗透式音乐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自己的情感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活动。在音乐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体验集体活动所带来的快乐,让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能够尊重、欣赏和接纳别人的作品。

(一)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优美的音乐旋律,不仅能给人带来好的音乐享受,还能成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对于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在注重对孩子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时应把他们的所感、所知、所听与孩子的生活规律教育紧密相连,使得孩子在活动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孩子在任何活动环节中都有音乐的陪伴,从而通过借助音乐的教育方式把音乐化的语言与孩子良好的生活方式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而为孩子营造一个欢乐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通过变化的音乐节奏,培养孩子的生活方式

音乐源于生活,生活孕育音乐。教师应用不同的音乐节奏,促使孩子感受和学习音乐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内容,通过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通过情绪的变化引导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丰富的音乐节奏里健康成长。进行活动时教师选择的音乐应具有多样性,如在进行集体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放一些节奏平稳且轻快的音乐,这样既能够引导孩子感受到活动的紧张情绪,又不至于让他们表现得十分慌乱。

(三)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素材,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有多种多样的活动,教师应合理安排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动静结合,从而促进身心发展。不同的游戏活动需要配合不同种类的音乐,对于音乐类型的择取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当早晨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踏着朝阳迈进学校的时候,就需要播放欢快悦耳的音乐。伴随清晨美妙的乐曲,孩子因上学要跟亲人分别时而感不安和焦躁的情绪便会很快得到调整。所以,恰当合适的音乐对孩子的心情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他们迅速开始当天的活动。其次,当带领孩子进餐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抒情、韵律优美的音乐,从而为孩子营造出一个温馨的用餐环境。再者,当孩子午睡休息时则需选择柔和缓慢的曲子以放松孩子的心情,舒缓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内尽快入眠。所以,选择合适的音乐素材,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自然的音乐元素,开发孩子的创造力

音乐来源于生活,可以将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现象以及人们丰富的经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我们生活环境当中,除了自然界之外,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种音响的碰撞:风吹窗帘的声音、轻轻走路和讲话的声音、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马路上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这些生活中声音都是孩子的音乐倾听对象。幼儿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当中应该充分挖掘幼儿生活当中可以利用的音乐教育资源,引导孩子去主动聆听这些声响,让孩子分辨声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以及音色的不同,并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声音模仿,丰富孩子对声音的各种感知体验,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敏感度,提高孩子丰富细腻的表达能力。

自生命诞生的那一刻,我们就处在与世界的交往之中,与周围的生活环境生生相惜,生命活动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的生活历程。在生命之初,幼儿便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追求未知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激情。在音乐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幼儿的生命价值,让生活化的音乐进入幼儿的世界,使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园音乐教育篇8

关键词:民间音乐;环境;兴趣;形式

民间音乐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民间艺术教育中,音乐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艺术的情操,促进他们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实践活动,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粗浅观点。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学校应该为学生设置种种环境,让他们能在这种种环境里直接去学习生活、学习做人。”由此可以看出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去看、去听、去摸、去感知,使他们获得的物体直观、形象、具体,印象会更深刻,更容易产生学习的愿望。因此,我创设了一个“民间音乐特色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小乐器(小鼓、笛子、小镲、连厢棒等)、民间服饰(自制新疆帽、水乡服饰、自制蒙古帽等)、扇子以及半成品材料等,随时向幼儿开放,尽情地让幼儿玩。利用各种时间我让幼儿欣赏一些民间音乐,让幼儿去感受民间音乐的独特美,向幼儿介绍一些民间舞蹈、民间乐器,使幼儿感受祖国文化艺术的丰富,萌发民族自豪感。

二、营造教学氛围,渗透民间音乐于一日活动中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设计了一日生活音乐化活动:在来园活动中,我选取了一些旋律优美、又富有民间特色的乐曲进行播放,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感受民间音乐;在幼儿游戏、进餐、起床后的律动、离园等活动环节播放各种民间音乐,使班级内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民间音乐的氛围,让幼儿一进入班级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民间音乐气息,从而产生愉悦、热情,饱满的情绪,来迎接美好的一天。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下,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民间音乐

在民间音乐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感,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采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图谱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让它们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

幼儿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有限,且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化虚为实,创设出教学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充分感知民族民间音乐美,理解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美,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想象力。

2.图谱教学

图谱是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所喜欢的一种使音乐形象化的教学图像。它能形象、直观地使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曲式的结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如,抒情的歌曲,需要用轻柔、舒展的声音来表达,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简洁明了的图画、符号等方式表现图谱。如,三角形、五角星、圆形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图谱,使幼儿的感知更具体、生动,更乐于接受。

3.游戏教学

幼儿园音乐教育篇9

一、音乐是听觉艺术

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比如音乐感受能力、记忆能力、领悟能力、以及音乐表达能力以及唱歌能力、欣赏能力等等,都是在反复多次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这些音乐能力贯穿于唱歌或音乐伴随下活动、是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接受教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互有关联、相辅相成的。儿童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将促进音乐能力的发挥与发展。

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激发音乐兴趣,应重点抓好以下能力的培养来促进音乐才能的发展。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一是听声音。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表情艺术,它用音响来唤起人们的各种感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时发出和谐、悦耳、具有一定规律和音高的音就称为音乐。听声音实际上就是听一种简单的音乐。如有意识地在幼儿身边发出声响,敲打拍摇各种发声玩具,儿童在声音刺激感染下,就会停止哭泣,进而手舞足蹈,咧嘴微笑。二是听节奏: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它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旋律则离不开节奏。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诱发、培育,进而为音乐所用。三是听乐曲:幼儿期如果听音乐的机会不被提供,儿童的心灵就不可能从情感教育中萌发音乐兴趣。只要坚持反复地选择一些内容健康、节奏明快、简短悦耳、且又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童谣、儿歌等,他们就会在成长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像学会运用语言一样地迷上音乐,形成良好的音乐修养。

其次是表演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扶志。主要从两方面训练:一是玩乐器:利用儿童对各种乐器(最好是钢琴、小提琴、电子琴、等)的好奇心来辅导吸引儿童学习唱歌、练习音准、掌握音高、控制音准,培养毅力和表演兴趣。

4~6岁的儿童已有一定的综合和自制力,是开始学习乐器的最佳时期。要先练准单音,逐步由乐句过渡到乐段,进而全曲。如儿童出现因单调而厌学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可改变训练形式,由于儿童有效注意力不能持久,每天宜多次练,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分钟至40分钟为适。二是玩音乐游戏:2至4岁的儿童已进入语言和游戏期,是音乐进入儿童的最佳时期。利用其爱唱、好跳、善模仿的特点,开展一些配有音乐的娱乐活动,如游戏、舞蹈,比比划划等都会使儿童产生兴趣而获得满足和快乐,促进音乐才能的发展。

二、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拍节奏是幼儿节奏入门训练最常见的、适合幼儿接受能力的方法。进行节奏训练为的是培养节奏感,因此,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幼儿动作协周、合拍、整齐地拍节奏,更要在节奏性活动中引导幼儿从运动神经上获得节奏感觉,这是形成节奏感不可忽视的条件。

幼儿园音乐教育篇10

一、节奏教学是感知音乐的基础

对于音乐本身的实际感知就是建立在听觉基础上的,所以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要从听的基础上为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融入节奏教学,要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使得学生感受到更多的音乐启发,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中更为积极的情感部分。在音乐节奏教学中,要让儿童能够切身感受到音乐中节奏感的变化规律,让幼儿感受到音乐中不一样的生命力。幼儿受到自身年龄与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进行充分地引导。在节奏教学起初阶段,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拍手以及踏脚等动作,使得幼儿能够在基础的节奏上进行即兴表演。这样能够使得幼儿有效掌握音乐节奏教学中的律动感,使其更加理解节奏教学的感染力,使得幼儿学习兴趣提升,更好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更多节奏教学的素材,让幼儿进行长期积累,使得身心以及意识上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生动美妙。

二、节奏教学中要注重音乐的实际表现

不同的音乐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情感,音乐的节奏中也能展示出更多情感化的语言。音乐节奏教学就是将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和特点与身心的意识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听者能够获取不一样的体验。节奏教学的内容设计要建立在原有教材内容与音乐表达情绪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教材的设计。比如在教学《小花猫》时,大多幼儿在展示小猫捉老鼠的情节过程中,在奔跑的过程中会将地板踩得咚咚响。这时就可以引入节奏教学的概念,让幼儿能够有效感知到其中的音乐节奏部分,使得教学效率能够有效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幼儿从动作以及情感上都能感受到节奏教学的意义,比如拍拍手和跺跺脚等。为了使得幼儿能够全面理解节奏教学以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时可以引入相关的动作使得音乐的情感能够有效体现。在课上和课下播放一些容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歌曲,使得幼儿能够有效感受到更多积极有效的情绪。

三、提升幼儿音乐素质是节奏教学的目的

目前所提到的音乐素质具体指的就是的幼儿对于音乐学习感受以及创作的实际心理构成,通过具体的节奏感教学,使得幼儿自身的音乐潜能得到有效激发。通过身心以及情感的变化来感受理解更多的一眼,能够在节奏训练教学中实现自我展示,使得音乐所表现的情境与情感意境更加生动。让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音乐素质,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目前幼儿园节奏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安排,采取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和乐曲,让幼儿进行鉴赏教学。在幼儿原有理解基础上,去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变化,从而使得身心情感与音乐节奏能够融为一体,使得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得自身乐感得到升华。比如《拜年》是一手民间小调的乐曲,其中所描绘的事件及场景是小朋友在拜年时的事件,音乐的整体曲调较为生动活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听赏,并能够联系自身实际生活对乐曲中的?鼍敖?行联想,再随着曲子节奏的起伏变化,幼儿对自身想象的情节进行有序地排列组合,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使得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教学能够使得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有效提升,增强幼儿对于各类歌曲的感知能力,使得幼儿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到更多积极的情趣,使其自身音乐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开展有效的节奏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发展,也是当前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现阶段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究论证表明,节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幼儿自身的音乐能力,使得身心情感得到有效提升发展,所以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从更多的教学实践中探究更为全面的节奏教学法,更好地完善当前幼儿音乐教学体系,促进目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