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十篇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十篇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54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篇1

一、财务管理环境下企业财务战略中的问题

1.思想认识落后,缺乏对新技术的利用

在我国,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起步较晚,财务新型战略的提出还是一个较为新鲜的概念,国内大多数企业对财务战略管理还没形成正确的认识,针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少之又少,较为深远的陈旧思想使新型战略管理策略制定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现有的财务战略管理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企业管理要求。通过调查发现,现代企业管理市场竞争环境复杂,财务管理工作繁重,对人工进行财务战略造成的错误率较高,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以及落后技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急需改进。

2.财务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不相符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在战略制定上缺乏严谨的理论基础,在开展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不能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相对应的财务管理机制以及战略管理在实践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实施效果不理想,这也使企业领导层对财务管理信心不足,较低的重视程度使财务战略管理新策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过程不相符,引发一定的恶性连锁反应。相对于国外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成功案例,我国财务战略管理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实用性,导致企业在实施新型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困难重重。

3.企业财务新型战略管理中缺乏风险控制措施

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在实际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风险无处不在,而这些风险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也较为严重,风险的组成受财务管理大环境影响,财务新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将这些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保证财务战略管理的有效性和实际性。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投资风险是最难把握的一种风险,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忽视风险控制的后果,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混乱,也使财务战略管理不能发挥真正的潜能。

二、财务管理大环境下企业财务新型战略的强化建议

1.提升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力度

当前,企业要想取得财务战略管理实施的有效成果,就需要制定完善的战略管理实施机制,完善的财务战略管理机制不仅能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稳固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地位。只有加强财务战略策略的实施力度,才能在企业出现财务管理矛盾时保证战略管理策略的顺利实施,因此,在新的财务管理大环境下,企业实施新型财务战略管理的关键就是提升战略管理的实施力度,强化制度和机制的执行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提升自身实力。

2.强化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

企业在制定财务新型战略管理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不仅要从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方面进行考虑,还应细致到企业的采购业务、合同签订业务、物资验收业务以及资源的保管、资金的使用等各方面有可能产生的风险,全面综合考虑才能强化财务风险,才能使财务战略管理的职能发挥出最大效果。强化企业对风险的控制是降低企业日常经营产生隐患的关键,因为重大的财务风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全面强化财务战略管理的风险控制功能,使企业在良性的循环运作中提升市场竞争力,间接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3.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培养专业财务战略管理团队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尤其是无纸化的办公条件是使财务战略管理效率更高、更实时、更精准的前提,打破了传统企业管理理念,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另外,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打造专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团队是当前企业一直无法突破的难题,主要是因为新型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离不开优秀团队的努力,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不仅能有针对性地实施财务战略活动,同时也能丰富财务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培养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力量。

三、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全球一体化经济形势愈加明显,企业新型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需要在不断复杂的环境下力争上游,通过对现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财务管理环境下强化财务新型战略措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戴永兴单位: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72-02

财务战略管理是立足于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条件下,充分吸取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财务战略管理决定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和发展。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财务决策者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所制定的用以指导企业未来财务管理的中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财务战略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与评价的动态管理过程。财务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子系统,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相匹配。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加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不仅体现了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而且勾画出了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但企业的财务战略并不仅仅是单纯地执行企业战略,或被动地支持业务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它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对企业战略及其他业务或职能战略的制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财务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

企业财务战略主要包括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等。

1.筹资战略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适应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的筹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长期地、系统地谋划。筹资应遵循低成本原则、稳定性原则、可得性原则、提高竞争性原则。

2.投资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投资的目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投资目标包括收益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公益性目标等,投资原则包括集中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权变性原则和协同性原则。企业还需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等作出恰当安排,确保投资规模与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投资方式与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相协调,投资规模不宜扩张过快,否则会使企业的资金、管理、人员、信息等无法跟上投资扩张的速度,从而使企业倒在快速扩张的途中,我国很多企业倒闭都是快速扩张的结果。投资时需要关注投资风险和企业管理投资风险的能力,不可在缺乏严谨的风险控制程序和能力的基础上去追求高风险、高回报项目,否则会导致企业处于巨大风险中。

3.收益分配战略,从广义上讲,企业的收益需要在其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分配,包括债权人、企业员工、国家与股东等,然而,前三者对收益的分配大都比较固定,只有股东对收益的分配富有弹性,所以,股利分配成为收益分配战略的重点,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股利战略目标、是否发放股利、发多少股利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问题,从战略管理角度来讲,股利分配战略目标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保证股东权益;稳定股价等,公司应根据股利分配战略目标的要求,制定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

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财务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观念还较为落后,停留在传统层面。普遍存在财务战略管理思想缺乏、财务战略管理部门薄弱、财务战略管理技巧低下等问题。

2.财务战略重制定、轻实施现象突出,一个规范的、全面的财务战略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从国内一些企业的经验看,普遍存在在制定财务战略的阶段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资源,请知名的咨询公司进行调研策划,进入实施阶段后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投入的进一步加大则热情减低,特别是实施中遇到较大困难时就不了了之。

3.缺乏财务激励机制,企业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完善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制定或实施财务战略管理,但是却没有一套相应匹配的财务激励机制。导致财务战略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4.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也是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现有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得到较大规模的运用,对大量反映公司业务和各项活动、甚至是战略的非财务指标及客户的满意度等关注不够,由此影响企业实施财务战略管理的有效性。

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策略

财务战略管理存在上述的四个问题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大阻力。笔者认为,企业要做好财务战略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塑造财务战略管理文化,观念决定行动。企业文化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协调等多种功能。在缺乏财务战略意识的企业推行财务战略管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员工对财务战略管理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目标问题。因此,将财务战略管理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地制定并有效地执行财务战略管理文化有利于全体员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战略管理,在行为上与财务战略管理的要求保持一致,从而促进财务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2.科学制定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目标是行动追求的结果,是判断行动适合与否的准绳。目标模糊或者不科学必将导致行动的无序性和无效性,最终使目标不能实现。战略就是竞争优势,战略计划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企业尽可能有效地获得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可持续优势。财务战略管理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个范畴,它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对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财务活动的科学管理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创造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该目标一旦确立,就应该成为企业及每个员工真正关心和考虑的问题,并且成为他们日常活动的导向和准绳。

3.开发和培养财务核心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企业财务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涉及到会计、财务、审计等传统基础管理学科,又涉及到银行、金融、资金管理、资本运营、信息化建设等现代管理知识。财务战略管理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能运用战略思维对财务管理进行系统的思考,并运用战略手段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企业必须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政策,吸引高级财务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在财务战略管理方面的作用。

4.建立科学的财务治理结构和制度,根据战略管理理论“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财务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效率会对财务战略的执行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财务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框架,财务管理就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中运行的。显然,缺乏良好的财务治理模式将会导致财务战略管理无法有效执行。财务治理作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安排,其实施必然需要通过一些具体制度措施来实现,这些制度举措包括行为制度、激励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都属于组织管理制度。因此,企业实施财务战略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治理结构并且建立起规范的、与之相匹配的制度。

总之,企业需要构建完整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一个较为完整的财务战略管理过程由以下五个基本环节构成,即:财务战略目标的确立、企业内外部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决策和选择、财务战略实施和控制、财务战略计量和评价。财务目标的确立是财务战略的逻辑起点,它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有了明确的财务目标才可以界定财务战略方案选择的边界,才能排除明显偏离于财务目标要求的战略选择。企业内外部理财环境的分析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基础,财务战略应该与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相适应。财务战略的决策和选择是核心,它决定了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和价值取向,企业必须着眼于企业内外部理财环境分析的结果,在结合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财务战略。财务战略实施和控制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重点,再好的财务战略如果不能有效执行只不过是美丽的蓝图,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应通过战略管理文化的建立和推行、财务核心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财务治理结构和制度的健全与规范等措施保证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财务战略的计量和评价是实现财务战略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企业通过对财务战略业绩的计量,才能对财务战略的实际执行情况与战略目标进行比较和差异分析,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傅元略.公司财务战略.中信出版社

2.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著.高级会计实务.大连出版社

3.廖能成编著.财务战略策划.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篇3

关键词财务战略内容制定与实施

1企业财务战略的意义

最近20余年以来,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实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已成为企业繁荣的首要。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平台,已经逐步渗透到营销、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职能领域。然而,由于的财务管理并没有把企业战略作为一项关键性的或决定性的因素给予正式的和明确的考虑,结果导致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不能完全适应战略管理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战略管理的背景下重新认识现行的财务管理理论,提出财务战略这一新的观点。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企业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资金流动,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他各种战略的质的规定性;企业财务战略应基于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流动的影响,这是财务战略环境分析的特征所在;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应具备战略的主要一般特征,即应注重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

企业财务战略是基于战略管理思想而对财务管理进行的一种新的认识,这决定了其具有以下特征:

(1)从属性。财务战略要体现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为其筹集到适度的资金并有效合理投放,只有这样,企业整体战略方可实现。若不接受企业战略的指导或简单的迎合战略要求都将导致战略失败,而最终使企业受损。

(2)系统性。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企业管理,需要考虑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必然与外界进行长期的、广泛的资源及信息等的交换,从而使系统与外界保持一致。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也存在着长期的、全面的资源与信息交换。为此,要始终保持财务战略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的动态的联系,并试图使财务战略也能支持其他子战略。

(3)指导性。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资金运筹的总体谋划,它规定着资金运筹的总方向、总方针、总目标等重大财务问题。正因为如此,财务战略一经制订便具有相对稳定性,成为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

(4)复杂性。财务战略的制订与实施较企业整体战略下的其他子战略而言,复杂程度更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固定化”特性,即资金一经投入使用后,其使用方向与规模在较短时期内很难予以调整。因此,财务战略对资金配置稍有不慎,就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陷入财务危机而很快导致企业破产。此外,企业筹资与投资都直接借助于市场,而金融市场复杂至极,变幻无常,这也增加了财务战略制订与实施的复杂性。

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它提高了企业财务能力,即提高了企业财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财务战略注重系统性分析,这提高了企业整体协调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协同效应;财务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有助于创造并维持企业的财务优势,进而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篇4

关键词:财务战略;财务管理;战略

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自产生至今,随着环境的要求,不断向着完善与全面的方向转变,己经成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核心。而另一方面,战略管理由于其全局性、前瞻性和长远性等优势明显,在理论界和实践中都备受关注,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运用。但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真正内涵,其目标、本质、重点是什么,一直存在分歧。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

1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前,理论界对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的研究一直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研究假设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企业战略与财务管理是否可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抑或两者在本质上根本不相关之类的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进而也使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受到局限而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由于战略管理思想的先进性,它已逐步向营销、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等企业的各个职能领域延伸和渗透。因而也就对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提出了按照战略管理进行适应性变革的要求。

进入90年代后,学者在财务战略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对财务战略和财务战略管理内涵的解释产生了多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财务战略就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为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财务战略是指在企业战略统筹下,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促使企业资金长期均衡、有效的流转和配置为衡量标准,以维持企业长期盈利能力为目的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活动。还有观点认为,财务战略是对企业总体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但目前理论界对究竟什么是

“财务战略”并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对财务战略管理也缺乏系统的研究。

笔者认为,对财务战略管理的内涵进行正确的界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战略首先应具备一般战略的优势和特性,即应该是站在战略高度上看财务,着眼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它的目标应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通过全面的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从而找到自身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制订资源分配和一系列行动的方案,以使企业不仅能够应付不断变化的环境,还能对其产生影响,并能够赢得一个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持续的竞争优势。

(2)财务战略必然是围绕资金的运作展开,涉及到融资、投资、股利分配等各项财务活动,即通过对资金从流入、运作到流出制订和实施战略,从而实现资金循环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3)财务战略管理特别强调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财务战略管理就其本质上是企业与变化着的背景或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背景不同,财务战略管理的观念、理论、方法、范式及其应用都将随之改变。

因此,财务战略管理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如何认识企业外部理财环境,如何认识企业内部理财能力,如何确定目标

和如何实现目标。财务战略管理不是空谈,它必须解决企业现在和未来在理财方面应当怎样做的问题。

2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追求长期盈利能力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直接相关的,其目标应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相协调一致。

目标是战略制定的首要和关键的问题,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到管理者效用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市场增加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等,各位学者众说不一,这一直都是理论界争论和关注的焦点。

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阿尔弗莱德.p.斯隆指出:“一个企业的战略性目标是赚取投资收益。如果在较长的时期内企业不能创造满意的收益,它将无法存在。”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得以生存是一切收益的根本基础。而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能否维持生存取决于其赚取的收入能否补偿其付出的全部成本。如果企业要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增长和发展,就必须使其赚取的收益在补偿其成本时候能够有所剩余,一方面满足利润分配的要求,另一方面补充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事实上这也就是企业存在的本质意义,即要获得长期的盈利能力,为企业所有者及其相关利益群体谋求长期的收益。学者们提出的诸多企业战略的目标从根本上讲都是围绕着追求长期盈利能力这一中心而提出的具体目标要求,而且企业战略目标与财务战略目标也应该是长期协调一致的,因而无论具体战略目标如何制定,追求长期盈利能力都应该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不变的总的目标方向。3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本质——建立竞争优势

所谓的竞争优势是指当多个企业处在同一个市场中时,面对类似的顾客群,其中一个企业能够赢得更高的利润率,或者能够赢得潜在更高的利润率时,这个企业就拥有了某种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应当满足三点要求,即首先必须具有独特性,其次必须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再次就是必须能够最有效的满足顾客需求。

企业战略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者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针对一些重大经营问题制定的行动规划。而战略管理就是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计划,并管理、监督计划的实施,还要检验结果的动态过程。如上所述,企业战略的目标方向就是要追求长期的盈利能力,而从竞争优势理论可以看出,只有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够持续获得比同行业更高的利润率,也就是说具有竞争优势就获得了长期的盈利能力,竞争优势是长期盈利能力的基础和根本。所以,企业战略的本质就在于不断的创造和变革以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而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是协调一致的,这说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本质也就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而且是管理、策划企业的资金全面围绕建立企业竞争优势这一中心来运营,完全为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服务。

4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重点——分析战略环境因子

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评价。其中,战略分析就是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力,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第一步,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在现在和未来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对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那些关键性因素形成一个概观,它是属于预测分析的范畴,是企业进行战略选择的基础,更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其分析的全面与否、深入透彻与否,预测的准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着企业战略的选择与制定,即影响着企业经营决策的方向。因此,进行财务战略管理的首要重点必然应该是企业的战略分析。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篇5

【关键词】竞争力;财务管理;战略管理

一、前言

企业财务管理能够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可靠的数据,促使其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科学性,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预测企业发展前景,是企业经营中的关键环节。新时期,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必须构建健全的财务战略,逐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对竞争力及企业财务战略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影响财务战略的相关因素,最后总结了基于竞争力的财务战略管理实施途径。

二、竞争力与财务战略概述

首先,竞争力。企业自成立之日起,便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努力实践,随着企业经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日渐成熟,其竞争力也将逐渐上升。不同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竞争力各不相同,这同企业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等具有紧密的联系。同时,竞争力会不断进行变化,能够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企业及消费者带来利益和服务。

其次,财务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要想促使企业创造最的价值,就需要对财务战略进行充分的应用,科学的财务战略可以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面对的内外环境进行充分的考察,为企业的发展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提升战略科学性。

竞争力同财务战略在企业当中处于相互影响的状态,其中主导因素是竞争力,能够为制定财务战略提供依据。也就是说,企业经营过程中,制定财务战略的主要原因就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然而由于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竞争力,因此财务战略也应当具有灵活性,针对竞争力现状及时作出调整,才能够逐渐指导企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财务战略合理利用资源、及时规避风险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

三、影响财务战略的相关因素

1.环境方面

企业经营过程中,自身的生产及管理现状是影响其发展的内部环境,而市场经济的变化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还包括国家针对经济建设制定的相关政策等,将对企业经营者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决策及投资方向产生严重的影响。

现阶段,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就应当对自身行业领域的整体环境进行充分的掌握,在对大量详细的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提升相关战略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明确自身的不足,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更好的规避风险。

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内部环境而言,企业需要受到自身资源的影响,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实现最大化的价值。同一行业领域内的不同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内部环境各有不同,正是因为这样的差距,才导致了企业之间存在的竞争差距。因此企业经营中,必须对财务战略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将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提升核心竞争力。

2.风险因素

首先,经营风险。指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尽管没有较大的负债,然而却拥有相对较低的收益,不同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竞争力,导致其面对的经营风险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现阶段,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经营风险的衡量依据是经营杠杆系数。在这一系数基础上,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状况、成本及市场需求量等因素都是经营风险的关键内容。如果其他因素不发生转变,那么,企业应尽量降低成本来降低风险。

其次,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经营风险同相关战略内容是分不开的,其财务风险又同资本结构紧密相连。不同的经营风险下,企业会应用不同的财务战略来进行面对,财务策略当中,如果存在较低的风险系数,则适用于经营风险较高的过程中,反之则应将较高风险系数的财务策略应用于较低的经营风险当中。

3.基于竞争力的财务战略管理

新时期,企业经营过程中,构建竞争力基础上的财务战略管理,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初始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竞争力初具规模,拥有较少的经济效益,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相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压力,筹资过程中,由于信誉度相对较低,因此十分困难。然而这一时期的企业经营,在进行市场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针对这一现状,这一时期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应当以集中式为主,在提升商品市场占有率的过程中,应将企业全部资金进行集中,并将内部融资的功能进行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企业经营者及合伙人的资金成为企业运转的主要资金,生产项目应尽可能符合企业经营实际状况,才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逐步推动企业规模的扩大。

其次,发展阶段。此时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并积累了一定信誉,应积极实施外部融资,在促进规模壮大的过程中,应应用高负债筹资法。投资中应更加具有针对性,将自身生产及经营管理中的最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再次,成熟阶段。企业经营过程中,步入成熟阶段,将产生较高的收益,负债较低。同时,相对稳定的经营现状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此时的财务战略应以稳健为主。逐渐提升资源利用率,并积极将财务风险进行分散。同时还可以积极进行负债融资,增加对外部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市场投资过程中,必须积极促进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在对原有经营方式进行保持的基础上,尽力增加业务内容,为实现企业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相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祝涛.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动态财务战略管理框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2:89+106.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篇6

【关键词】财务战略;高校;管理

一、强化战略管理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高校要建立健全物资收发保管制度,严格执行,合理发放。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调拨、报损、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控制。领导要重视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培训,积极支持并指导其工作。要统筹安排固定资产的购置,避免重复购置。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财务部门要定期核对账目,做到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要实行双重管理:即单位会计按现行制度进行总括记账管理,使用固定资产的责任部门实行责任管理,并确定责任期、固定资产完好率、利用率的考核指标。同时要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重视固定资产预算,把握采购、验收、保管中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制度,明确责任。

(二)建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双轨制管理模式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来看,任何单位的会计都应包含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部分。财务会计通常是以一定的会计程序,主要为单位外部使用者定期提供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则是以特定的技术和方法为手段,主要为单位当局经营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此要求,可将目前的会计机构进行改组和分立,使一部分会计人员从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对学校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为学校决策者提供咨询和合理化建议,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办学成本、减少投资风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

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要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审计、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同时要建立健全防止乱收费、私设小金库的各级经济责任制,明确责任,划分责任范围。从高校领导到财务、审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再到全校各系部处室单位负责人,都要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层层防范,层层落实;在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责、权、利三者相结合,奖罚分明。

二、筹资战略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单位要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都必须耗费一定的资金和其他资源,高等学校也不例外。高等学校要使教学科研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的筹资功能,并把依法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中心任务对待。这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事业顺利进行,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筹资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并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不同的环境决定着高校能够通过什么渠道,以什么方式,筹集到什么样的资金。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要求高校财务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注重“理财”转变为注重“生财”。“生财”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增加各种收入。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高校的收入按照来源渠道的不同,可分为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等。

三、支出战略管理

(一)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高校的资源,又要节约支出,避免经费使用上的浪费现象,优化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要使资金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收入预算必须做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对经常性支出要适度从紧,建设性专项支出的预算要量力而行,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搞财政赤字预算。要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发展目标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对经费开支大户进行重点跟踪管理,发挥预算的调控作用。校内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学校下达的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和超预算开支经费。学校的监督审计部门应依法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执行、调整的真实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协同财务部门做好预算终了时的分析工作,对预算收入完成情况、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前必须做好上期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同时也要对影响下期财务收支的各项因素进行事前分析,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对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分析,以便考核和评价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通过对影响预算执行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偏差,分析造成偏差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因素,保证预算指标的顺利实现。

(二)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分析

一方面将非教学工作中所占用的学校资源和成本核算出来,合理计提这些成本并将其返还到教学领域,提高办学经费的自筹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消除侵占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现象,有效遏制资源浪费,推进学校改革的进程。

(三)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在教育经费十分紧张,资金需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要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最急需的地方,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高等学校支出预算一旦经过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复,财务部门就要按照预算和事业进度,及时、合理地拨付给所属基层会计单位,同时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支出预算确定后,学校的财务及有关部门应严格执行预算,根据预算确定的支出范围、项目、支出额度安排各项开支。除非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学校的任何部门都不能发生无预算或超预算的开支项目。

(四)要合理划分各类支出的比例,特别要严格控制人员的经费支出

人员经费的比重过大,公用经费的比重就会相对缩小,直接用于发展教育、科研的资金就会减少,就会影响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此外,高等学校还应该注意保持教育、科研、后勤等其他事业支出的比例。

四、效益战略管理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不注重办学效益。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在拥有一定教育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注意内部挖潜,科学配置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办学效益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要制定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战略,一是加强内部管理,注重内部挖潜,实现理财观念的根本转变;二是优化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三是树立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核算,实现教育成本最优化;四是重视规模效益,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

长期以来,由于受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高等学校一方面存在教育经费紧张、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相当程度的资源闲置与浪费。经费严重不足与经费使用效益低下,是影响学校发展的严重问题。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211工程”和《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高等学校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向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拥有一定数量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加强管理,科学配置和利用现有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办学效益,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长期存在的客观情况,要求高等学校对校内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随着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局面的逐渐形成,高等学校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教育经费不仅要核算它的投入、支出,还要反映支出的性质和结构,把有限的资金更加经济合理地使用,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教育市场资源竞争和越来越复杂的财务关系,高校必须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篇7

有创意的战略如果不能很好地被理解和执行,则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作为掌控企业行动的神经系统(财务信息资源)和操纵企业的血液系统(现金资源)这样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不难理解,其本身的作为将直接决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笔者以一名长期从事企业财务管理课程的讲授和理论研究者的身份,现就企业战略和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该关系的有效维持谈以下看法。

一、企业战略财务管理理念的确立

财务管理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与企业的从属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的总目标就是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活动不管如何变化,它都应围绕促进实现企业总目标的大原则来进行。人们要问:企业战略在这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所谓的企业战略,其实质就是实现企业总目标所做的谋略,这种谋略通常是灵便的,它会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并且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地位相对于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而言,仍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企业总目标分阶段实现的手段。企业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阶段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证。由此推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不管是财务管理运营管理,还是生产管理活动,都应该配合的是企业各阶段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逻辑基础上提出战略财务管理的概念,即围绕实现企业战略而进行的各种财务管理活动。此时的财务管理理念和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最大不同,就是强调财务管理职能部门的活动应时刻围绕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这就意味着:企业的CFo在做各种财务决策、进行各种财务活动时,需要具备战略的眼光,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本部门行为。

二、战略财务管理如何配合企业战略实现的基础

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给财务管理理论及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现行财务管理没有站在企业战略规划和实现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只是将现阶段普遍接受的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生搬硬套用来促进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现,这注定会产生失败的后果。理念的转变是一种深刻的变革,其结果会在很多方面与现行财务管理产生巨大的差异。

(一)要着力转变财务管理的职能定位,由原来的核算型财务转变为战略支持型财务

这种转变是基于财务管理本身完全可以为企业战略制定提供最重要的决策支持信息。而实现这种转变,财务管理部门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向、完整记录企业的历史事项、给企业决策部门提供简单的财务信息、做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管家是不行的。提倡战略财务管理就是要把工作重心调整为服务于企业的决策制定和经营运作上。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财务部门日常的核算工作中要提高效率和效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支持企业发展的信息服务工作中,和企业高管一起,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提供信息,以协助其他职能部门更敏捷地应对市场的变化。作为公司的交流大使,完成高管和股东间的沟通并促进彼此间的关系,统筹安排企业资源、进行风险管理等。

财务管理部门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是需要规划和投入的,至少要完成两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让机器代替人,去做程序化工作,把有限的人力资源解放出来,分配到更有价值的岗位上;二是培养或招聘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战略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说到底是人的问题,没有综观全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办法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就谈不上财务管理有配合实现企业战略的能力。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是保证企业战略高质量实现的前提。

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决策者并非作财务出身。他们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究竟能为企业发展贡献多少,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过去太多唯唯诺诺等上级指令的财务经理,大大降低了财务部门的地位。因此,应培养新一代复合型的CFo,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参与战略管理的才能、精湛的业务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适宜的交际能力,这样才能获取企业高层的认同和支持,并能把财务部门信息获取、分析的结果有效传递出去,尽快实现职能的转变。

(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正确定位,深刻理解企业战略,把握企业发展的脉搏,主动出击作为企业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财务管理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再重要也不能改变其在企业总目标实现中的辅助地位。战略财务管理最重要的职责,仍然是通过和其他职能部门有效配合,来促进企业战略的顺利执行和有效实现。这一根本点无论是传统的财务管理还是战略财务管理都是一样的。那么要想充分发挥其职能,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刻理解企业现阶段所制定战略的内涵、背景及其实现的优势和障碍。在此基础上,财务管理部门就可以根据企业战略来定位自己应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战略导向。如企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企业的战略规划是抓住机遇通过并购来实现快速发展,目的是为了抢占市场并击垮竞争者。那么战略财务管理的活动定位就是全力以赴帮助解决实现该目标的资金问题,并做好内外部的沟通,以本部门的行动带动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到战略实现中去。与传统财务管理活动有区别的是战略财务管理是主动型的,它不等待高层管理部门来告诉该怎么做,而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总目标财务部门就应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基于上述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不再是从属地位而转化为和企业高层并肩作战的战略伙伴关系。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财务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信息收集、分析工作,帮助制定适当的企业战略。这体现了财务部门的战略执行功能。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企业战略规划已经延伸到企业外部,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和供应链的构架,成为实施战略管理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与之相配合,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部门信息处理的着眼点,就要扩展到企业外部,涉及到供应链或企业战略联盟中的其他企业。由此会产生新的财务管理内涵,比如供应链成本核算、利润核算、利益协调等——它们正日益成为现阶段财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新的信息需求,会带给财务部门极大的挑战和压力,但客观地讲这也是发展的必然,不可回避,没有退路。配备相关的软硬件设施积极地应对这种挑战是理性的选择。

(三)建立多维财务管理信息资源的获取体系

借鉴现论研究成果,应该把企业财务分解成出资人财务(或叫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出资人投资的目标是追求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不但追求资本的有形保全和增值,也包括资本的无形增值。由此,出资人关注的财务问题主要包括投资收益、内部信息对称以及激励和约束等。那么,出资人所要求的财务管理应与其目标和所需的问题紧密联系,其财务管理的制度安排、业绩评价指标应充分体现出资人所关注的问题。由此,出资人的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现金流量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预算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和内外部审计管理等。经营者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保持良好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权衡负债的风险和收益,维持理想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等。经营者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现金流量、成本控制、市场拓展、产品研发等。由此,经营者财务管理体系应涵盖:现金流量管理、营运资本管理、投融资管理、经营者预算管理、税收管理、盈余管理、财务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实践中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已经产生的基础财务信息,分别计算、分析上述两类指标,写出分析报告,提供给投资人和经营者。这样做可帮助实现财务部门由核算型真正转变为经营型,为需要不同财务信息的主体提供想要的信息,实现财务部门的经营决策支持功能。

(四)树立现财观念,用新的观念进行理财

现代管理和理财观念主要包括:人本管理观念、信息管理观念、知识管理观念、风险理财观念、竞争观念等。近年来已有很多的著作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这些观念,这里不再赘述。

结论

新时期企业间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方式决定了财务部门的地位和职能必然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现,离不开财务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和业务支持。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实施可保证财务部门职能的充分发挥,由传统的管家型转变为企业高层的战略伙伴,共同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

[[2]王敬迈.财务管理提升企业价值[J].中国总会计师,2007(3).

[3]金建隆.国际化环境下对CFo能力的认识[J].中国外汇,2006(3).

[4]王越.论战略型财务管理[J].金融经济,2006(14).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篇8

(一)利润最大化。经济学传统观点中针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义是利润最大化,企业通过财务管理最终的落脚点都会在利润上,因而利润水平是衡量财务活动成果的终点。目前经济理论界以及务实界都受到利润最大化观点的影响。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可以通过有效合理的财务政策进行合理的经营,对货币风险以及货币的使用时间、报酬等进行合理统筹,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令企业实现总价值的最大化。这种观点需要在长期的发展中对企业总价值进行实现。除了上述两种观点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每股利润最大化也是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每股利润仅仅将资本规模以及利润考虑在内,但是受到现代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少有企业会以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而股东财务的最大化是要求企业股东所持有的股票价格最大化。文章主要针对利润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战略选择的切入点。

二、财务战略概述

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战略的制定是核心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企业能够实现最终的经营目标。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不但要体现出基础的管理原则,还要以企业实际的财务活动规律为基础。资金的有效流动以及资金的筹措、投资以及分配等是企业财务战略关注的主要内容,而资金的活动会对企业资金的流入流出造成影响,所以下文便从这三方面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了分析。

(一)资金筹集。企业资金的流入以及流出,即企业资金的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内容,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基础,以总战略作为知道,依照实际的经营状态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状况,对企业所存在的经济环境进行合理分析预测,从而制定合理的资金战略。这是企业资金筹集战略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企业想要健康持续的发展,资金筹措是关键,但是由于资金的筹措较为困难复杂,因而在企业管理中,资金筹措战略的制定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从筹资量分析,公司筹资主要是对发展资金进行筹措,其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以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为基础;另外从结构分析,如何通过资金的筹措战略降低企业经营的分线,并利用控制资金筹集对企业股权资金收益率进行控制,因此可以说企业资金筹措战略同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关系密切。

(二)资金投资。通过资金的科学组合,在资金的利用上以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实际经营状况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投资战略是资金投资战略管理的重点内容。企业通过运用企业内部积累、借贷所得来的资金,进行实际的资产购买以及金融投资等。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这种投资实际也是资本以及投资品的消耗过程。

(三)收益分配。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企业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在分配过程中以战略眼光进行分配比例的制定是收益分配的关键,从而保证股东以及企业能够获得长远的利益。收益分配是利用价值形式对社会剩余产品所进行的分配,企业的收益分配战略应遵循既有利于股东又有利于企业的原则。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一)财务管理目标对资金筹集战略选择的影响。企业在既定的经济环境中以及经营状态下,其能够获得资金的渠道以及资金总量会受到限制。正是因为资金的限制,企业在发展以及经营中就会受限,因此可以说资金是企业发展受到制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战略,从而保证经营中各个环节资金需要,确保资金的使用分配合理,减少资金的占用率,节约资金资源。

(二)财务管理目标对资金投资战略选择的影响。现代企业不仅需要有获得利润的能力,而且必须确保赚取利润过程中资金流转的顺畅和财务结构的合理与安全,所以,资金投资战略是为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选择资金投资战略主要是从投资规模、方向和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密度来考虑。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篇9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获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就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企业应该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坚持核心战略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核心战略能力,改变以预算为主,片面强调会计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且是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和规划现有的资源,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使企业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二、认识财务核心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概念

(一)分析财务核心战略管理的含义

财务核心战略管理这个新名词也是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和企业发展变化而出现的。财务核心战略管理与传统的财务管理不同,它相较与传统的财务管理坚持更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利益,并且坚持以回收期和净现值等指标的财务会计绩效评价制度,使企业可以更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现有资源,使企业能够持久的发展和获利。

(二)分析财务核心战略管理的特征

财务核心战略管理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动态性以及外向型四个特点。其中核心战略管理的整体性主要是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注重内部和外部的整体管理,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财务战略相统一,并且使财务管理分析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目标相协调,最终实现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另外,财务核心战略管理的长期性主要是使企业确立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且加强对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预测和应变能力,增强企业的战略风险管理能力。还有,财务核心战略管理的动态性则是使企业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动时,学会以变制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财务战略计划,做出合理的财务管理行为。最后,财务核心战略管理的外向性是使企业要加强财务战略系统内部环境的同时,还有切实的了解财务战略系统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分析坚持核心战略理论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积极意义

目前,为了使我国企业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保障企业能够持久健康的发展,就应该坚持核心战略理论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财务核心战略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财务核心战略管理相较于传统的财务管理的职能范围不一样,它比传统的财务管理职能更宽泛一些,不仅能够注重企业的内部环境,还能有效地关注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全面的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扩展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视野,从而使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财务信息和合理的策略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确定企业的发展定位和竞争能力,分析出企业与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实力差距,使企业能够利用现有资源来更好地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财务核心战略管理有利于扩大企业发展空间

现阶段,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使企业也必须要紧随时展潮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自身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企业要想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坚持财务核心战略管理,这样才能使企业扩大发展空间,使企业充分利用全球化的资源配置,为自身的长期发展和实现经济效益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三)财务核心战略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要坚持核心战略管理理论下的财务管理行为,才能使企业有效的规划和安排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起合理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并且能够使企业在财务活动中有效地规避风险,使企业能够长远稳定的发展,并且促进企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企业财务核心战略管理

当前,虽然企业财务核心战略管理有利于企业的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但是,我国企业在财务核心战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没有使企业形成完善的战略型财务管理体系,从而抑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优化企业财务核心战略管理,就有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等合理有效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与企业财务核心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

国家政府要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要颁布与企业财务核心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要约束和监督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另外,企业也应该根据外部财务发展环境和企业内部发展条件来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使企业要认真分析财务关键因素的变化趋势,并且根据财务环境来制定正确的财务战略决策并且要适时地调整,从而规避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使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得到长期性,全局性的稳定发展。

(二)规范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其职业能力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财务核心战略管理中的关键监督和执行者,对于企业财务核心战略的积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能力的培训,规范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提高其职业能力,使会计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防止会计人员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使会计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企业财务核心战略管理的发展。

(三)完善企业财务的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要随时展树立财务战略管理能力创新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的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确立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合理配置相关的资源,而且还应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总体发展目标相协调,能够使企业适时调整战略目标依次应对各种危机和风险,克服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使企业实现最终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符合企业财务核心战略管理的治理结构

为了进一步优化核心战略理论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就要建立并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为企业财务战略决策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空间,使企业财务核心战略管理能够实现长远的发展。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篇10

现代企业作为从事团队生产的经济组织,必须解决好两大关键问题:计算投入要素的生产率;计算投资回报扎抛开其在制度经济学中的宏观意义不谈,仅就微观层面上的操作而言,这两点都与财务管理有关。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根本一致性,是公认的理论研究前提。但是,财务战略又不等同于企业战略,而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事实上,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在当前的学术观点中通常被认为是侧重于“价值”角度,而较少从“物质”(或技术)角度去考虑,恰如一种观点所述:价值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物质运动。显而易见,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战略的地位相似,也具有相对独立性(侧重性)。

传统上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常常取以下三者之一: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后两者由于反映了时间价值原理、风险与报酬对称等原理而受到重视。但片面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因不符合政治经济条件的现实而难以被接受;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够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所接受,比较而言应该是最佳的目标选择;利润最大化与前述现财观念相左而屡受谴责。

笔者认为对理财目标的理解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几点:第一,不同组织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可以而且应当有不同的财务目标。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之间,初创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企业之间显然不能追求相同的目标。第二,理论上算定的财务目标应当是一个可供选择或组合使用的目标集,而不是单一的衡量指标,某项目标只能够被理解为是满足某一特定假设平台的目标。第三,理财目标不能仅仅从终极静态的价值角度去理解,还应当考虑动态的物质、技术过程的因素。在控制权向技术结构阶层转变(从银行家手中转移到工程师手中)的情况下,技术增长是确定理财目标时不容忽视的基点。第四,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可能没有想象的那样不合理。在对价格和技术完全了解,并假设企业只为外部人生产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目标选择的结果。

根据以上讨论,本文认为,在当今国内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当更多地关注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技术创新对财务管理提出的要求。财务管理只有通过价值管理促进技术增长、增强产品竞争力、从而实现产品价值,才能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二、战略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盗合

企业战略管理从本质上看就是将企业看作是受环境影响和推动的自适应系统。在融入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领域的过程中,开放型经济势必要求企业充分关注市场环境中的商业机会并及时作出反映。一旦市场定位明确以后,谋求实现这一价值定位的关键,就是开发其所依赖的“技术”条件。

技术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现代企业价值最终只能通过向消费者提品来实现企业的价值,这里的产品取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工业部门的商品产品,也包括服务部门的服务产品;产品的价值根本上决定于其所采用的劳动技术,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对工业部门来说,强调技术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对服务部门来说,强调技术因素“似乎”过于牵强,但是一旦我们认识到服务质量最终体现在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细微服务技术时,这一点便很容易被接受。

企业战略管理强调,以正确的经营思想作为优化战略的先导,因此要求企业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金融观念、时间和信息观念、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以及法制观念。笔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应强调“技术优先”的思想,技术发展是企业目标定位能否实现、从而企业价值能否实现最大化的决定因素。因为,企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战略财务管理也应当着眼于支持技术发展,正所谓财务成长的幅度难以超越技术增长的限制。

笔者强调财务战略的技术基础,用意在于试图纠正长期以来关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的提法所造成的片面影响。事实上,从企业经营战略的角度来看,所谓“资本运营、资本操作”等都是次级层面的观念,真正应当被重视的是企业持久、创新的技术动力(当然,此处无意否定资本运营的重要意义)。包括财务战略在内的企业经营战略,应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对于我国企业竞争力严重不足的现状来说,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

战略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二者都强调与企业战略相融合,对于财务管理学与管理会计学的关系问题,不乏有仁智之见,但很难统一。一个简单的设想是:既然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都必须依赖于以会计资料为主的企业经济信息,才能进行分析、决策,而且它们在方法论上并无太大的差异,因此可以考虑学科的整合问题。这种设想由于遭遇诸多阻力而难以实施。但是在战略层面上,战略管理会计和战略财务管理融为一体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大大地加强了。普遍认为,管理会计的显著特色是擅长短期经营决策,而企业战略管理关注的多是长期性的规划,这是财务管理学的强项所在。从国际上的学术进展来看,目前战略管理会计所关注的四个领域包括目标成本法(targetCost)、战略成本分析(StrategicCostanalysis)、产品生命周期法LifeCycleCosting)和平衡财务与非财务

绩效表(theBalancedScorecard)。显而易见,战略管理会计的控制职能受到了格外的重视。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财务管理也应当为技术创新服务,财务管理的中心不再仅仅局限于“价值”角度,而是日益关注“技术”层面的支持作用,民生银行股票发行与上市文件中对科技投资的分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既然战略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都以支持“技术增长”为目标,我们当然可以循此思路将二者整合为一个整体性的学科,从而更有效地研究增进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三、成本管理:战略财务管理的一个应用剖面

实现企业价值的前提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性能价格比合适的优质产品。依据公式“价值(V)=功能(F):成本(C)”可知在竞争的情况下,由于产品功能F是大致相当的(否则便不构成竞争),这时起决定作用的便是成本C.事实上,成本控制水平确实在企业中被广泛用于评价财务经理的业绩。在均势竞争态势下,对评价企业经理业绩的关键指标是成本水平,在这一点上战略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是一致的。

理论界关于成本管理的著作颇丰,比较有综合性的成果是emst&Youngo提出的tCm(全面成本管理)方法体系,tCm体系由三种方法构成:其一是业务过程分析(Businessprocessanalysis;Bpa);其二是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其三是“持续的改善”。这种方试体系的综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tCm体系进一步发展了价值链(Valuechains)分析的理论。自从pone,(1985)首先提出价值链分析模式以来,对环境的全面分析就备受战略决策者所瞩目。tCm体系中的Bpa就是对企业业务过程的全面分析,其中要运用价值链分析的方法。第二,重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方法相比并无太多差异,我们不应将之视为一种“全新”的方法。从根本上讲,aBC只是将成本分配标准更进一步地分解为多个成本动因(costdHver,或译为“成本元”),增强了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循此思路,tCm体系运用aBC方法的目标是衡量每一项作业对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因此也体现了“战略”的特征。第三,Bpa与aBC之间相互联结。正如porter所说,作业分析的重点是价值链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包括内部连接关系和垂直连接关系。通过分析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差异,并运用作业分析寻找新的价值链关系,可以实现持续改进成本管理的目的。

如果说均势竞争中管理绩效的主要衡量尺度是成本,我们可以认为战略层面的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在动态环境下,有效地通过成本管理增加竞争力。其作用方式就是使F/C=V变大。当然,在成本C变小的同时,功能F的技术因素不应被降低。这样,战略财务管理就得以实现“通过价值管理支持技术增长、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四、尝试性的结论与应用设想

战略层面上,战略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可以合二为一,没有必要分成两个学科进行研究。本文以成本管理为例将之融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整合的可行性。笔者认为,之所以应当如此,是因为战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使价值管理服务于技术增长,而后者恰恰应当是现代企业产品战略的核心问题。

在我国,很有必要强调“技术增长”的重要性,围绕这个中心做好战略财务管理,有助于增长国内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迈向国际市场的今天,树立这一经营思想,更为重要。有研究表明,战略财务管理方法不必等到企业全部条件成熟才施行,即使部分地实行,也会有较好的效果。当然,诚如邯钢经验所示,核心领导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注释:

①[美]德姆塞茨著,段毅才等译,《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凡勃伦(1921)、加尔布雷斯(1967)持此观点,转引自:[美]德姆塞茨著,梁小民译,《企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