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管项目管理制度十篇城管项目管理制度十篇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3:19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篇1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本文结合平安城市天网工程建设管理实践,建设一套全面的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并结合具体项目(CF项目),按项目实现流程,对其中的关键要点进行了说明,阐述了项目各阶段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及实现方法。

关键词天网工程;工程质量;制度建设;关键要点;职责划分;管控要求

0 引言

平安城市天网工程项目主要特点为:工期紧,外场点位施工工序紧凑,数量大,施工面广,施工点位分散,多临近居民点,施工协调难度大,施工队人员流动性大等等。种种不利条件都直接制约着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三大因素。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在面对这被制约的三大因素时,往往会选择将成本因素转移给施工队伍自行控制,重点关注工程进度,最容易将工程质量问题“留待后期整改”。

在此种环境下,如何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一次就作对”,不同的管理者往往有不同的应对措施。比较典型的是应用“人海战术”,实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与质量人员一对一配合管理模式。此种模式固然可实现最细致的质量管理,但弊端也很明显:一方面人力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现场“多头管理”,影响工作效率,陷入推诿扯皮误区。

如何以最优化的人力投入,最低的实施成本,获取最高效的管理成果,满足项目质量要求?笔者通过深度参与本公司负责实施的两个平安城市天网工程项目建设,初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质量管理方法,且经实践证明,既能满足监理单位及业主方要求,也为公司节约了工程实施成本,实际效果良好。

1 项目质量管理关键要点

结合项目的组织架构,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项目团队成员、施工队伍、监理单位甚至是业主方的作用,将相应质量职责充分分解、分配,确保人人背负质量指标,人人履行质量职责,在整个项目团队中营造出一种良性的质量氛围,通过“众人拾柴”的方式,使项目的质量要求得到有效满足。

避免这种“全员质量”流于形式,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1)建立一套标准的管理制度,作为项目整体质量管控的纲领,如《质量计划》。将各方职责予以明确、具体、量化;统一执行标准,将过程所需的各种记录、表格等制定出便于执行的标准模板。

此点的关键在于:职责、标准制定时,需充分结合工程实际,考虑现场可执行性;职责、标准制定后,需对全体人员做好充分宣贯,确保信息一致性。

2)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酌情配备两到三名专职质量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项目质量制度执行的符合性做全程跟进,及时纠偏。

此点的关键在于:质量人员对内只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接,将权利及职责充分下放,并随时从平台层面给予其充分支持,确保制度在内部执行的有效性;对外负责与监理对接,确保内外执行标准的一致性,且在对内管理中可随时借助监理及业主方的支持和影响力。

3)落实考核制度。根据各公司情况,建立可行的项目考核制度,落实对项目团队成员及施工队伍的考核方式,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

此点的关键在于:“两头一定要紧”。在项目实施初期,可通过树立模范标杆,号召大家学习;并以通报、罚款甚至从项目团队除名等各种方式严厉处分教育反面典型,树立质量权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开展横向评比,相互促进提升。在项目收尾阶段,因工期、成本等压力,最易出现质量大滑坡,此时也应从严考核,把好收尾关。

2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2.1 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质量目标是项目整体质量工作围绕的中心,所有的质量工作都是为了保证质量目标能够达成,所以质量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设置时除应根据项目正常流程要求设置关键目标外,也应结合项目组前期经验,将前期发现的项目组的质量短板设为目标,重点管控。在目标值设置时也应尽可能的量化,以数据为导向,增强可操作性。

如本公司CF项目质量目标设置主要为以下几项:设计文件有效率,现场使用文件有效率,设计变更有效率,各节点内部报验资料齐套率,各节点内部验收一次合格率,各节点监理验收一次合格率,施工质量问题整改闭环及时率等。目标值均以百分比设置,且明确计算公式,便于统计执行。

质量要求主要结合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质量要素予以明确,作为项目整体质量工作开展的指导。

2.2 确定项目质量组织的架构及职责

质量管理组织中最重要的是“领导作用”。所以在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时,必须考虑分层管理:执行层,监督层,中间层,决策层。其中最关键的是中间层,一般由质量经理担任,既能够宏观把握项目质量运转状况,又能够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上传下达。

本公司CF项目组织架构(局部)如下图所示:

根据项目组织架构,成立了三级质量管理机构:项目管理办公室,质量经理,质量专员。其职责如下:

项目管理办公室:由项目各管理小组负责人组成。主要针对质量经理认为需要经过项目组讨论、确定的质量相关事宜进行评审决议。

质量经理:负责项目整体质量策划。质量管理流程、制度制定;各级质量验收标准制定;质量专员工作考评;通过质量信息数据及现场检查及时发现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纠偏、预防;重大质量问题(批量质量问题、用户质量投诉、单项质量损失超过5000元)处理、协调。

质量专员:负责公司采购物料进场检验;施工队采购物料现场抽检确认(与封样品比对);现场质量巡检;隐蔽工程检验;分项、分部工程检验;系统内验;现场质量问题跟踪闭环、验证;监理报验并参与验收;质量信息传递;质量问题处理。

项目团队成员、施工队伍等作为执行层,未列入管理团队。

2.3 明确项目质量信息传递要求及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因项目施工面广,施工点位分散,且可能整个项目都为异地施工,质量团队及各项目团队成员均各自分散,故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是一大难点,且非常关键。传统的书面传递、当面会议等方法已不适用。随着当前即时通讯业务的发展,通过建立QQ群及时进行日常沟通、汇报,结合拍照、语音、视频通话等方式进行突发事故的即时处置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CF项目的信息传递要求为:日汇报、周例会。质量专员每日按固定格式,在项目内部QQ群中汇报当日工作内容及次日计划;每周总结,质量经理每周组织现场或远程会议,各质量专员首先汇报每周工作内容及下周计划,再就典型问题及处理进行沟通,最终形成决议并即时宣贯,需协调问题则待经过项目管理办公室讨论后形成决议宣贯。

质量问题处理方式为:分级处理。具体流程如下:现场巡检时发现的质量相关问题,由质量专员直接以书面整改通知单形式提交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督促施工队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由质量专员进行闭环确认;针对重大质量问题,质量专员在1日内上报质量经理,由质量经理处置或发起项目管理办公室会议讨论处理。

3 项目实现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3.1 项目设计阶段质量要求

根据质量目标要求,设计文件有效率、现场使用文件有效率及设计变更有效率为该阶段重点控制目标。

3.1.1 设计文件有效性控制

1)设计依据有效性

设计应根据合同、招投标文件、物料清单等材料,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企业标准等进行设计。

对于因现场勘查发现、业主方主动提出等原因导致设计方案及物料选用方面与合同、招投标文件存在差异情况下,应及时与业主方进行沟通,就变更事宜达成一致并形成书面记录,以此作为设计更改依据。

2)文件输出有效性

所有文件必须经过内部审批,部分文件还须经过监理或甲方确认后方可生效使用。内部文件输出有效性主要通过会议评审和文件签审两种方式进行管控。

会议评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实施方案等纲领性管理文件需通过会议形式进行评审。评审通过且评审问题全部闭环后方可签署、使用。

文件签审:施工图纸等因数量较多、输出周期较长,不便进行会议评审,可通过传递会签的形式进行审查,全部签署完成后方可使用。

3.1.2 现场使用文件有效性控制

所有设计文件在经过签署后,必须立即交给资料员进行归档。资料员进行文件登记,将原文件保存,复印件加盖项目有效印章后发放使用。只有经过归档的文件方可使用,不允许设计人员现场直接发放。

3.1.3 设计变更有效性控制

设计变更主要分为两种情况,根据可以预期的现场情况,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可以针对一些实施风险较小、以往发生比率较高、影响相对较小的变更进行提前定义,报请监理及业主方同意,在后期项目实施过程中,现场技术员直接实施变更并做变更记录即可,不需走变更流程。其他变更均需走变更流程:由技术员填写变更申请单,经内、外分别审批后,完成图纸更改并重新归档,由资料员盖章发放投入使用。

3.2 实施过程的确定及控制

3.2.1 过程检验节点划分及要求

根据项目实现流程,按内场及外场分别划分过程检验节点,其中过程关键大节点分为物料进场和隐蔽工程验收两个部分。应通过明确检验接口、职责分工、工作流程、检验方式及检验标准来规范过程验收环节。

1)物料进场检验工作程序

检验接口:物料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公司自行采购的主关键设备,一类是通过施工方代为购买的辅材等物料。公司采购物料报验人为仓库管理员,施工方代购物料报验人为现场负责人,由质量专员统一向监理报验。

工作流程:公司自购物料由仓库管理员提交物料进场检验申请单,现场质量专员根据《技术协议》、《采购合同》等事先明确的检验标准进行现场检验并出具检验结论。检验合格或问题整改闭环后提交监理检验。施工方代购物料在批量采购前应先送样品给质量专员进行确认,确认可用后封样留存,现场负责人及质量专员在施工时进行抽检确认。

2)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程序

检验接口:施工方、现场负责人、监理。

工作流程:施工方在完成相应工序后,应进行自检,并拍摄相应部位证明照片,收集相关合格证明材料,在隐蔽工程施工结束后,出具自检报告并附照片、合格证明等材料,提交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对施工方提交的材料有效性进行确认,确认后提交质量专员。质量专员在接到报验后随机进行现场抽检,并拍摄相应照片,核实现场负责人提交材料的有效性,出具检验报告。检验合格或问题整改闭环后提交监理检验。

3.2.2 现场质量巡检要求

因施工点位数量大、点位分散,且专职人员有限,过程环节主要由施工队及现场负责人通过自检自行控制。为避免此种方式产生质量管理疏漏,质量专员应在正常报检、检验之余,定期按固定比例进行现场质量巡检。在选定巡检点位时注意周期内交叉覆盖。巡检内容除针对工序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外,还应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符合性检查。巡检依据应提前明确,并与现场负责人及施工队充分交底。针对巡检发现的问题直接出具《现场整改通知单》给现场负责人限期整改,并跟踪闭环确认。

3.3 项目验收过程质量要求

平安城市天网工程项目规模庞大,业主方组成也较为复杂,一般分为派出所、公安局以及天网办公室等,系统工程验收的组织较为复杂,为降低最终系统验收难度,建议以分阶段验收方式进行:首先针对各派出所进行系统分部工程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资料审核及现场检查。验收流程分为公司内验、监理验收两个步骤,以先内场后外场的顺序分别进行。各派出所验收完成后,进行系统分部工程试运行。试运行通过后,将整系统提交第三方检测,检测通过后提交公安局(最终业主方)进行系统工程验收,主要以会议形式进行资料验收即可。

系统验收组织是一项比较复杂、重要的工作,需要在项目组内进行详细的职责分工,避免工作疏漏,影响最终验收。

CF项目验收组织分工如下:

1)各分片区施工负责人:在分部工程验收阶段,检查准备向用户移交的设备、材料、备附件及设备资料(合格证、保修卡、使用说明书、检测报告);整理图纸文档、变更手续、过程各节点验收资料等;拟制系统分部工程总结,制定项目演示方案;提交公司内验申请,并在各级验收前与验收人员确定验收方案;对公司内验、监理验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闭环;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系统分部工程试运行。

2)质量经理:接到各分片区施工负责人提交的公司内验申请后,组织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成立内部验收组,从资料审核及现场检验两个方面进行公司内验,出具内验报告,跟踪内验问题整改闭环;内验合格后提交监理验收申请。

3)项目经理:系统分部工程试运行通过后,提交系统工程第三方检测申请(按合同要求),并取得第三方检测报告;整理系统工程验收资料,拟制系统工程总结,制定项目演示方案;提交系统工程业主方验收申请,确定验收方案,组织现场验收。

4 结语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项目管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管理;管理模型

0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制定已经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各个城市都制定了完备的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一般以15年为限,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的城市补充制定了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形成法律条文,并得到城市政府部门领导的足够重视。然而,在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协调有效的管理,却一直停留在长官意志,行政计划管理的阶段。我们国家的城市普遍受经济力量和城市规划管理力量不足的困扰,受到社会和政府控制力不强的影响,受到急功近利心态的支配,往往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有统筹规划,却缺少统一的实施管理。例如,一条道路刚刚建好就因铺设管道而开挖,过几个月要铺设电缆,再开挖,再填平,道路被戏称为“拉链”。这不但给车辆和行人带来了不便,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金钱。因此,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管理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管理就是“在变动的环境中依赖人与物的互动而获得组织绩效改进的人类实践”[1]。从泰罗开始,开启了一条通向管理“确定性”的道路,管理由经验变成一门“科学”。人们试图找出人类活动的规律而进行组织、决策。城市规划管理这一管理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进程。这些庞杂的内容可以利用多种可能的途径和工具,找到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实现方法。本文就是试图为城市规划管理找到一种系统规范、容易控制和实施的管理方法。

1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研究的思路

1.1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的运作模式

一切生产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共同的目的就是试图“最有效地运用现有资源来满足一定的预计的需求”。城市规划管理也是最有效地利用城市资源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它具体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调控,逐步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规划管理实际上充当着维护城市空间秩序的“法官”或“裁判”的角色,然而凭借规划管理部门现有的地位和力量,却又是力不从心的。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系统如图1所示,把城市规划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作为决策系统,主要负责制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是执行系统,它包括从建设工程的计划、用地安排到市政建设,管理工作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是反馈系统,主要负责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管理工作。城市规划的法律规范是保障系统,系统运行的保障条件有很多,如组织、人员、体制、机制、法制等,其中法制保障尤为重要[2]。

从图1可以看到,整个城市规划管理的全部内容是通过不同的层次系统显现出来的,它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大系统,硕士论文城市规划管理实施子系统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小系统。大系统包含了整个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大到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小到一个地块边界,时间跨度长则20年,短则5年。子系统包含了建设项目规划的选址管理,用地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组成了系统的有序结构。小系统则包含了具体建设环节的管理程序。为了使城市规划管理系统能够良性运转,协调操作,需要建立、健全一些基本的运行机制。如决策机制、协同机制、调控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为了实现管理的目的,城市规划管理一般采用行政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经济的方法、咨询的方法。

1.2城市规划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融合

一般而言,项目是指一次性的、临时性的活动,贝内特·p·利恩兹在他的《21世纪的项目管理》的序言中第一句话就指出“项目是为了在预定进度和确定的预算范围内达到特定目的和预计效益的一种创造性方法”[3]。它具有独特性、多目标属性和生命周期性的特点,城市规划正是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总体规划一般在10~15年,详细规划一般在1~3年),为了达到社会环境、人口发展、社会愿望的平衡所进行的一次性的、临时的、独有的工作。因此,城市规划可以作为一个项目。那么,从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看,将项目管理这一系统的、科学的、可量化的管理方法引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中来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其理由如下:

(1)由于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不同领域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充分利用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大量控制外部资源,才能实现城市规划的多目标。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出现,项目管理工具的多样化,使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技术实现成为可能。

(2)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对城市发展变化更为敏感,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传统的科层式的组织结构严重,反应迟钝,无法应对这种变化,而项目管理要求的是扁平式的管理体制,矩阵式的组织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科层式组织方式要灵活得多。

(3)建立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职称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程序化、公开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更为重要。这种制度包括高效率的操作程序,科学严谨的操作过程和公正效率的操作方式,以减少管理人员的随意性,保证较高的透明度和较强的办事效率。项目管理的科学体系,灵活多变的方法,才适应管理规范化的要求。

(4)项目管理的引入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服务的职能。运用经济手段提供服务、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变过去的指令性管理为综合性的宏观调控管理。项目管理的多目标属性既保证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和原则性,又实现了政府管理的职能转变。

管理的有效性表现在管理的闭合性,城市规划管理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封闭的系统管理模式,贯穿在项目的审批、实施、控制、监督的全过程(如图2)。2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模型的建立城市总体规划由于其时间的跨度很大,包含的内容非常综合,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大项目(program),从这个大项目(program)中,我们可以分发成若干个项目(project)[4]。同时,也体现了战略目标和项目目标的统一。传统的思路和做法是根据大项目中包含的内容而进行分类的。例如,根据图1所示,城市的总体规划这个大项目可以分成若干个项目:项目选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管线规划,景观绿地规划,居住区规划等等。这种分类按照行业对口的方式进行,但是由此产生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由于整个总体规划的综合性和同步性,由行业的形式进行分类,就会造成各个行业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从总体规划的推进时间来看就会参差不齐,容易造成行业间的不协调和矛盾(如城市道路的“拉链”现象)。从而影响整个规划实施的进度,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不良的经济效益。

(2)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城市规划的实施也不会在原来的计划中进行,论文“一个简单的事情,通过一系列稳定的复合过程,会引起复杂的后果”[6]。在总体规划这样一个大项目中,如果一个项目,比如道路交通或土地计划的变更,往往会导致市政管线、建筑工程、景观绿化、工业选址、居住区规划的一系列变更,而由于规划实施的超前、滞后等原因,这一系列的变更就会造成复杂的、甚至混乱的变化。那么,这种层层分解的“细化的复杂的工作(可预测的,线性的)又将被动态的复杂性(不可预测的,非线性的)的管理所替代。”这就使得这种分解成子项目的做法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和不确定性[7]。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指导、计划、控制、管理和决策系统,随着系统内区域和城市条件的变化,城市的空间发展目标应适时作相应的调整。在时间上要远近有别,短时间内要有足够的稳定性,对城市的每一个空间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蓝图;而长期发展要有足够的弹性,以保证在规划的发展循环中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因而主要强调目标的过程管理和时间顺序管理,不是为了“详细地描述空间发展的最终状态”[8]。

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变化的管理,如何将一系列的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变化也能在计划的范围内变化[5]。我们考虑建立一种动态的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模型以适应这个复杂的多变的大项目(program)。由此考虑用时间界限的办法发起若干个项目(project)。项目管理本身有明确的目标和确定的时间概念,对于城市规划这个大项目我们可以首先确定其时间目标,将大项目按年度分解成项目,即每一年作为一个项目(project)来建立项目管理模型。

例如,总体规划是15年,我们把每一年的规划实施看作一个项目,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该年度的控制性详规(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目标,确定各个部门的规划实施范围,留学生论文建立相应的项目团队,确定绩效/技术控制标准并严格实施。到一个年度结束,表明一个项目的终止。在总结年度项目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总体规划的部署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建立下一个项目,制定一个新的项目管理计划。用这种计划之中有变化,动态之中相对静态的做法,进行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如图3)[9]。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自身特点,这里列出6项管理领域的内容:计划管理即综合管理(整体管理),绩效/技术管理包含了质量管理和费用管理,由于城市规划的质量标准和费用估算较难确定,可以建立相关目标体系来评估项目的绩效,以保证传统的质量、费用、时间三大目标的实现[10]。由于行政机构的加入,项目队伍建设本身包含了沟通管理的内容,因而没有单独列出。采购管理在宏观的规划实施管理中也没有专门列出讨论。

3小结

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问题的关键在于既有观念上的偏差、权力上的有限、财力上的不足、操作上的无奈,更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性和利益多元化所带来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干扰着城市规划管理的运作,在这种利益的冲突面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显得极其脆弱无力[11]。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社会诸利益的平衡中无法确保城市“公平”发展,更有甚者使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门槛”。如何确立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管理的地位与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规划管理的调控作用,是实现城市规划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

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是以城市规划为对象,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全部活动所进行的决策、协调和控制行为,它是“一个复杂综合的有机整体的系统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分系统,从宏观到微观的纵横交织的管理网络”[12]。这一管理过程可以归纳为“研究对象的本土化(局部问题),研究方法的规范化(在认识论指导下普遍接纳的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结果的实效化(提高本土管理绩效)”。这种方法的具体实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3]。参考文献:

[1]席酉民,韩巍.管理研究系统性再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2,(6):1-8.

[2]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美]贝内特·p·利恩兹,凯瑟琳·p·雷.21世纪的项目管理(第3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3.

[4][美]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2000年版).

[5][美]j.d.费雷姆.新项目管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6][美]罗布·托姆塞特.极限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郑锋.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本质和观念[j].新东方,2001,(3):13-16.

[8]丘磐.科技项目管理之知识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3,(4):17-22.

[9]李崇明“.数字城市”及其认识与定位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3,(4):13-16.

[10]gidoclements.successfulprojectmanagement.south-westerncollegepublishing.

[11]姜杰等.城市竞争力[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管理;管理模型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制定已经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各个城市都制定了完备的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一般以15年为限,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的城市补充制定了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形成法律条文,并得到城市政府部门领导的足够重视。然而,在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协调有效的管理,却一直停留在长官意志,行政计划管理的阶段。我们国家的城市普遍受经济力量和城市规划管理力量不足的困扰,受到社会和政府控制力不强的影响,受到急功近利心态的支配,往往在城市规划实施中有统筹规划,却缺少统一的实施管理。例如,一条道路刚刚建好就因铺设管道而开挖,过几个月要铺设电缆,再开挖,再填平,道路被戏称为“拉链”。这不但给车辆和行人带来了不便,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金钱。因此,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管理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1.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研究的思路

1.1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的运作模式

一切生产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共同的目的就是试图“最有效地运用现有资源来满足一定的预计的需求”。城市规划管理也是最有效地利用城市资源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它具体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调控,逐步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规划管理实际上充当着维护城市空间秩序的“法官”或“裁判”的角色。把城市规划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作为决策系统,主要负责制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是执行系统,它包括从建设工程的计划、用地安排到市政建设,管理工作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是反馈系统,主要负责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管理工作。城市规划的法律规范是保障系统,系统运行的保障条件有很多,如组织、人员、体制、机制、法制等,其中法制保障尤为重要。

整个城市规划管理的全部内容是通过不同的层次系统显现出来的,它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大系统,城市规划管理实施子系统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小系统。大系统包含了整个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大到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小到一个地块边界,时间跨度长则20年,短则5年。子系统包含了建设项目规划的选址管理,用地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组成了系统的有序结构。小系统则包含了具体建设环节的管理程序。

1.2城市规划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融合

一般而言,项目是指一次性的、临时性的活动。它具有独特性、多目标属性和生命周期性的特点,城市规划正是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总体规划一般在10~15年,详细规划一般在1~3年),为了达到社会环境、人口发展、社会愿望的平衡所进行的一次性的、临时的、独有的工作。因此,城市规划可以作为一个项目。那么,从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看,将项目管理这一系统的、科学的、可量化的管理方法引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中来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其理由如下:

(1)由于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不同领域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充分利用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大量控制外部资源,才能实现城市规划的多目标。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出现,项目管理工具的多样化,使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技术实现成为可能。

(2)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对城市发展变化更为敏感,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传统的科层式的组织结构严重,反应迟钝,无法应对这种变化,而项目管理要求的是扁平式的管理体制,矩阵式的组织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科层式组织方式要灵活得多。

(3)建立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程序化、公开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更为重要。这种制度包括高效率的操作程序,科学严谨的操作过程和公正效率的操作方式,以减少管理人员的随意性,保证较高的透明度和较强的办事效率。

(4)项目管理的引入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服务的职能。运用经济手段提供服务、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变过去的指令性管理为综合性的宏观调控管理。项目管理的多目标属性既保证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和原则性,又实现了政府管理的职能转变。

2.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模型的建立

城市总体规划由于其时间的跨度很大,包含的内容非常综合,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大项目,从这个大项目中,我们可以分发成若干个项目。传统的思路和做法是根据大项目中包含的内容而进行分类的。例如,城市的总体规划这个大项目可以分成若干个项目:项目选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管线规划,景观绿地规划,居住区规划等等。这种分类按照行业对口的方式进行,但是由此产生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由于整个总体规划的综合性和同步性,由行业的形式进行分类,就会造成各个行业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从总体规划的推进时间来看就会参差不齐,容易造成行业间的不协调和矛盾(如城市道路的“拉链”现象)。从而影响整个规划实施的进度,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不良的经济效益。

(2)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城市规划的实施也不会在原来的计划中进行。在总体规划这样一个大项目中,如果一个项目,比如道路交通或土地计划的变更,往往会导致市政管线、建筑工程、景观绿化、工业选址、居住区规划的一系列变更,而由于规划实施的超前、滞后等原因,这一系列的变更就会造成复杂的、甚至混乱的变化。这就使得这种分解成子项目的做法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指导、计划、控制、管理和决策系统,随着系统内区域和城市条件的变化,城市的空间发展目标应适时作相应的调整。在时间上要远近有别,短时间内要有足够的稳定性,对城市的每一个空间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蓝图;而长期发展要有足够的弹性,以保证在规划的发展循环中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变化的管理,如何将一系列的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变化也能在计划的范围内变化。我们考虑建立一种动态的城市规划项目管理模型以适应这个复杂的多变的大项目。由此考虑用时间界限的办法发起若干个项目。项目管理本身有明确的目标和确定的时间概念,对于城市规划这个大项目我们可以首先确定其时间目标,将大项目按年度分解成项目,即每一年作为一个项目来建立项目管理模型。例如,总体规划是15年,我们把每一年的规划实施看作一个项目,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该年度的控制性详规(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目标,确定各个部门的规划实施范围,建立相应的项目团队,确定绩效/技术控制标准并严格实施。到一个年度结束,表明一个项目的终止。在总结年度项目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总体规划的部署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建立下一个项目,制定一个新的项目管理计划。用这种计划之中有变化,动态之中相对静态的做法,进行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条件基础。随着城市规模大增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我国城市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本文将重点探讨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一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巨大的财政资金压力

在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是由国家负责的,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投资金额数量大,一般的社会企业不会加入,再加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时间长,很难在短时间内运营,所以资金的回笼比较晚,资金的效益成本不容易分摊,这些都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2、艰难的日常维护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中充当的是生命线的角色,如果基础设施发生瘫痪,必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基础设施建成之后,必须加强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日常围护和管理中也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对基础设施进行修补和完善,然而,在我国大多数城市,用于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的资金是少之又少,根本不能满足资金的支出要求,所以导致许多地方基础设施不修不补,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

3、缺乏深度的项目前期准备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首先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比如提出项目的建议书,编制可行的研究报告,进行设计,编制项目的概算,向有关单位申请审批等等,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政府的投资项目往往没有做深入的前期准备,导致有时工程已经竣工了,项目的前期准备还没有完成,项目的资金概算已经失去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实际意义,所以导致一些基础设施盲目上马,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此外,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投资计划超过财政负担、没有建立良性的资金“借用管还”机制、征地和拆迁行为不规范、“代建制”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存在很多不足、对代建项目的各方主体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政府有必要加强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

二加强我国城市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措施

1、解决城市基础设施资金难问题

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加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中来。其次,可以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各相关单位的力量。还可以结合土地的收储和代建项目,做大强融资平台。

2、解决拆迁制约因素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于不得已而进行的拆迁行为要加强立法工作,规范拆迁行为,做好拆迁的解释工作,调动拆迁实施机构的积极性,坚决杜绝强拆行为。在拆迁工作中,要同时做好设计工作,做好拆迁与设计的配合与衔接。

3、完善代建项目管理模式

首先要对代建项目按照非经营性和经营性标准进行分类和管理,综合管控代建项目,实施信息化的代建项目管理,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代建项目的管理水平。尝试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模式,由项目公司全权管理,负责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作。最后还要建立各代建项目的参建主体的信用档案制度。

4、解决合理的工期延后问题

为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短建设的工期,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设计的水平。同时还要实施质量责任制,做到质量和速度同时并进。实现拆排迁和土地整理的结合,进行“净地施工”。

5、实行项目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制度

要简化土地、建委、规划部门的程序,由专人负责道路工程的报批程序;协调社保、人社和财政等部门的工作,解决在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转化过程中的社保问题,制定新的社保政策和相关规定;协调好市政公用部门之间的工作,做好已交付使用项目的交接工作,防止出现“空档”的现象;还有将审计、财政、监察等纳入日常的工作,做好监督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

6、完善“代建制”中的主要环节

首先要完善政府各个部门的管理和运作机制,加强对非经营性项目的管理,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库;完善与“代建制”相关的配套制度,建立“代建制”约束激励机制;其次是要由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来负责项目运作;最后要完善投资的财务管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7、实行代建项目考核、问责机制

要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提高建设的质量;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发挥监理单位的效用,加强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的监督;完善评标专家的管理制度,确定合理的标底。

总结: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关系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规范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质量,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需求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申金山,宋建民,关柯.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05).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篇5

在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领导下成立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各类规划编制方案以及重大项目的方案选址提供论证咨询意见并形成书面意见,为规划管理提供决策审批依据。具体项目范围为:

(一)各类规划编制成果体系。包括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概念性规划方案。

(二)列入近期建设重要地段的重大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城市重要节点及重要轴线的公共建筑单体方案。

(三)重要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绿地、重要管线走廊规划方案。

(四)省级以上立项项目及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的规划选址论证。

二、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决策制度

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至二次委员会会议,采用两种会议方式,一是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主持;二是受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托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或分管规划的市领导主持。对市区三条高速范围内及市区产业园区内重要规划项目进行讨论,并形成会议纪要,市规划局按照会议纪要实施管理。以下范围项目须经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研定:

(一)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主持会议决策的范围

1.对已经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咨询过的各类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审核,包括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重要节点及重要轴线城市设计、

概念性规划方案;

2.主城区内产业园区选址、年度城建重点实事工程和社会公用事业项目选址及其规划方案;

3.经营性用地项目及社会事业项目的选址及其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4.主城区内(含各类产业园区)规划主次道路两侧临街所有建筑单体方案;

5.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110KV以上高压管线走廊规划方案;

6.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地方性规定、实施办法、市区规划编制计划以及规定外项目的规费减免;

7.因公共利益对已批规划进行调整的项目;

8.临城市主干道两侧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违法建设及确需变更规定处罚幅度的违建项目的处罚;产业园区内3000平方米以上工业项目的违法建设及确需变更规定处罚幅度的处罚。

(二)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或分管规划的市领导主持会议决策的范围

1.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托负责决策的范围项目;

2.规划区内的集镇总体规划及城乡统筹规划方案;

3.主城区外的城建重点工程和社会公用事业项目的选址;

4.主城区外国道、省道两侧临街建筑单体方案;

5.主城区外的其他市级重点工程和实事工程规划方案及单体方案;

6.决策项目,报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审签。

三、市规划局局务会会议决策制度

市规划局局长主持局务会,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对上报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的项目会办讨论,按控制性要求进行审核并拟定初步意见,确定提请研定内容;对市规划局自身负责管理的项目作出会办决策,实施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为:

1.上报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分管市长的项目初审;

2.已经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研究明确由市规划局把关的项目;

3.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范围以外的项目选址、经营性用地项目以及公益性项目的设计要点和规划方案(以上不包括工业项目选址及总平面规划方案和高速圈外乡镇用地规模在200亩以下项目);

4.市区规划区内、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范围之外的建筑单体方案以及道路、桥梁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方案;

5.城市主干道以外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违法建设及确需变更规定处罚幅度的违建项目的处罚;

6.市规划局直管区域内的项目一书二证的核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四、规划分局会议决策制度

各规划分局每周由市规划局分管局长牵头会办,形成分局会办决策意见,除需上报的项目外,各分局可根据会办意见直接办理规划决策审批并实施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为:

1.所有按规定需上报项目的预审工作;

2.负责分局管理分工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一书三证的核发和竣工验收;

3.高速圈内乡镇项目的预审、上报,高速圈外乡镇用地规模在200亩以下项目的选址、规划和单体方案的审批;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篇6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水平,加强其财务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研究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一、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问题。因而他们在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行财务管理规划的过程之中,不仅存在财务管理方式方法落后的问题,还存在财务管理技术性较差等现象。因此,由于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

2、不能意识到财务管理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重要性

目前,一部分人并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财务管理人员还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很多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只有开展完善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获取较好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效果,进而给我们一种美的感觉,进而激励他们积极地参加到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而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发展。

3、财务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管理行业不够严格,进而导致财务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第二,某些城市为了节省管理工作的投入成本,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不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管理工作。这种现象直接导致财务管理的水平不高,从而极大地损害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规范也会影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质量。

4、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园林项目还没有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这就导致城市园林项目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规则制定作为参考。针对城市园林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而就会影响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近几年来,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政府部门对城市园林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合如今行业的发展,因而寻找出一种适合目前市场经济规律与法律特征的法律法规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水平。因此,城市园林项目的财务管理受到外界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1、实施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

目前,实施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只有财务管理人员认识到实施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第二,建设单位应该根据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全面财务预算制度,进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第三,将全面预算的财务管理落实到位。所有部门都应该积极配合和参与到全面预算财务管理的实施,并结合财务现状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全面的财务预算。

2、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对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首先,重视会计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其次,明确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的重点。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重点,因而需要实现规范化的财务核算。再次,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方法。在制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计划时,还应该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运行的实际情况,从而强化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显得很有必要。

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财务管理不断趋于信息化,因而要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各种信息化技术。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尤其是对一些财务管理新手来说,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该重视对其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其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能力。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还应该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以适应其财务管理日益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其财务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

4、完善城市园林绿化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体系

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单位应该树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其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在合理的轨道上运行。在具体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水平。为了实现这一过程,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单位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城市园林绿化项目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

作者:陈翠红单位:山东万森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海曼.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问题浅谈[J].管理观察,2014(34)

[2]张明玉.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财会研究,2013(21)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篇7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规划编制

2014年,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坚持高起点规划,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完成了一大批规划成果,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全县城乡规划体系,引导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总体规划编制。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引领下,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做强”等发展战略,策应昌九双核发展部署,积极融入生态经济区先导示范区建设,着力将共青打造成南昌-双核城中部重要支点城市的目标要求下,我局积极开展了《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成果已经县人大审议通过,正在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2、专业(专项)规划编制。已经编制《县十二五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县给水专项规划》、《县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县燃气发展规划》和《县城镇绿道专项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

3、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启动编制《县城附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重大项目和城市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5、城市道路桥梁设计规划。

6、旧城改造规划。

7、乡镇规划。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不仅有效落实了镇村联动政策。也为完善规划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二)、批前管理

城乡建设必须依据城乡规划进行,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本县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这是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城乡规划和建设必须符合本县实际情况,科学预测城乡发展,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愿景发展、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城乡规划必须进行严格的规划管理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批前管理,保障县城规划建设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贯彻实施。

1、进一步健全城乡规划管理规章制度。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顺利实施,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城乡规划管理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县城乡规划公示制度》、《县规划管理会审制度》、《社会服务承诺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形成《县规划局二0一三年制度汇编》。在实际工作中,坚决按制度汇编要求执行,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果断查处,决不姑息。

2、进一步完善了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去年,县委县政府调整了县城乡规划委员会组成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章程。各类大型规划建设项目,都必须报经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批。2014年已经召开了6次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批重大规划建设项目23个。对于一些特别重大的规划项目我们还邀请省、市专家召开专家评审会。

3、严格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各类用地规划设计条件。做好土地储备、拍卖规划前期服务工作。在严格把握专业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及时提供各类用地规划设计条件,商住用地严格控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上限,工业用地严格控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限。

4、按照省统一规定的规划审批程序公布有关办事指南、审批流程,做好规划“一书两证”核发工作。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许可证,简称“一书两证”,它是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依法取得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及其合法权益的法律凭证,是保证城市用地及建设按规划进行的法律手段,也是工程办理施工许可证、预售许可证及产权证的必要条件。同时确保全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的新开工面积指标。《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县政府召开会议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力,进一步完善了《建设项目规划行政许可程序性规定》,使得审批程序更加简明,审批效能明显提高。2014年我局发放选址意见书79份,用地许可证61份,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01个。

5、积极有效推行规划公示制度。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充分维护群众对城乡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城市整体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规范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我局自2010年年初推行规划公示制度,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各类专业规划及重点地段对于开发建设在工地现场设计公示牌,让百姓参与和监督规划。在新广场西侧建立固定规划公示栏,还特意制作了流动公示栏,重要节假日展示近期重点规划,让市民广泛参与和了解规划。

6、为规范规划区内农民建房,保障城市建设有序进行。

(三)、批后管理

我局对全县在建的40个开发项目巡查,对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后,全年受理了10个在建项目的批后公示图;下发准予放线通知30份;针对验线合格的建筑项目核发验线合格证35份;针对开发单位申请下发的外装饰材料审定表28个;针对开发单位申请验收下发的验收合格证11份,针对每个项目定期巡查且存档的巡查记录5份,针对各个项目日常巡查问题下发的《限期整改通知书》20份;出具国土验收计容面积告知函8份;全年出具违章行为认定书100份,其中开发项目1份,工业厂区项目违章认定1份,中国人民财产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违章认定1份,私房违章认定97份。加强对建设项目批后跟踪监管,不仅是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遏制违法违规用地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优秀的设计方案能够建设成精品工程的重要保障。我局为确保建设项目能够按照审批的规划方案和效果实施,做到不走样、出效果,更好的完成规划的批后管理和项目实施的批后监察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了规划监察巡查力度。为了更好的对在建项目的监督管理,加强了针对在建开发项目日常巡查,且每月必须针对全县在建开发项目定期巡查一次并经巡查出具巡查记录,对其不符合要求的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如不能整改的出具《违法违法认定书》并进行处罚,且每月巡查记录及下发的整改通知书以纸质版和电子版存档。

2、完善规划监察档案管理。为了更好的监督各个在建项目,针对全县40个在建项目建立监察档案,将档案逐步细化,将所有项目自批后监察的定期巡查记录存档;将所有项目日常巡查的施工进度存档,将每个项目的所有文件统一存档;做到批后程序有条不紊、批后监管无遗漏,致使我们更好的对各个项目的批后监管。

3、细化了批后管理流程。为了加强对开发项目的批后监察管理,我局针对整个批后管理流程进行了细化,各个建设项目必须在拿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且悬挂批后公示图后,由开发单位申请放线并取得准予放线通知后才予以放线;在施工达到正负零,须由开发单位申请验线且取得验线合格证后才能继续施工;在施工至一层,须由开发单位申请验高,验高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在主体施工完成,须由开发单位报外装饰材料于我股室,经由审定下发外装饰材料审定表后才能继续施工;工程竣工后,由开发单位收集验收材料后申请初验,对其项目不符合要求部分下发《整改意见单》,对其不能整改或无法消除的部分进行处罚。我局每周也会定期不定期对共安大道安置房、田园都市、金带河安置房、锦湖华庭、幸福里、帝景天城、盛世明珠商住楼、东方国际、伴山花园、福景花园(职高安置房)等在建项目进行巡查,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的道路、管线、铺装、照明进行监督管理,并做好文字和影像记录,并提出完善意见。提高小区建设品质,市民居住环境得到大大改观。

4、我局建立了规划监管制度并长期有效实施。2014年没有一起违反规划和容积率变更未按规定报上级规划主管部门备案或者其他改变规划条件的行为。国有土地出让时依据控规出具规划设计条件,建设项目全部进行规划验线。竣工项目按规划要求进行竣工核实。

(四)、服务城市重点工程

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服务精致建设,该局改进工作作风,变被动审批为主动上门服务,事事抢早字,争主动,开展了重点项目规划服务调研活动,充分发挥规划调控引导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全力服务项目建设。

1、是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服务项目建设。为做好重点项目规划服务,该局克服项目规划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人员不足等多重困难,积极创新工作举措,与国土部门等部门并联办公,同步推进,促进了项目早日开工、及时落地;对各项审批工作实行简化流程,并联推进,以优质规划服务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2、是实行全程跟踪服务。通过座谈会、电话沟通、书面告知等各种形势上门服务,主动向项目建设单位介绍规划审批政策和审批工作流程,主动搞好项目对接,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规划难题,提前介入项目选址、审批、批后管理等关键环节,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全方位的规划指导。

3、是对重大建设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在规划职权范围内,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确保大项目顺利开展”,按照压茬办理、限时办结、快审快办要求,最大限度优化规划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二、其他方面

1、为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我局积极组织各类业务、政治学习活动,争取每个月局班子成员轮流为大家上一堂业务课并及时传达县委县政府各项重要会议精神,每个季度全体干部集中学习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国家会议精神。为丰富全体干部业余生活,增强干部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局组织成立了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队。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篇8

一、城建工程管理中施工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城建工程管理当中,做好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个项目的整体质量。但是因为我国在这个方面起步较晚,且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反映出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过程控制模式缺乏创新性。要做好城建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过程控制工作,必须要有创新化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推动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从目前来看,实际控制过程中模式一成不变,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这样也会影响到城建工程项目的创新化发展。除此之外,控制人员专业水平较差,并不能够很好地应用现代技术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导致一些管理数据不准确,可信度较低。第二,施工过程控制现场缺乏明确的机制支撑。健全的管控机制能够更好地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从目前来看,城建工程管理当中的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缺乏相应机制的约束,例如并没有健全的责任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一些控制人员工作上散漫,在整个过程中出现问题之后也不能够及时地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而缺乏动态机制的支撑,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和隐蔽性的问题就很难发现,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奖惩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工作者缺乏工作积极性,缺乏监督机制,很多人员在工作当中偷懒,这些都是施工过程控制中存在的弊端。第三,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城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缺乏一支专业性的管理团队,影响到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效果。信息化时代,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并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但是目前来看,很多管理人员安于现状,并没有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导致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疏漏,加之缺乏经验,影响到实际的工作效果。

二、城建工程管理中施工过程控制的对策

城建工程管理中,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是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把施工过程控制好,才能够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并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为此,针对上文当中提出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到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第一,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控制模式。在城建工程管理工作当中,管理者需要紧跟城市的发展步伐,把握城市发展的动态信息,更新城建项目管理理念,尤其要将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作为重点控制的对象,要实现控制模式的创新。为此,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眼光,及时掌握发展变化情况,做到与时俱进,变革传统的管理和控制模式,根据城市发展现状进行模式的变通发展,制定具有针对性且可行性的模式,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创新发展,例如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信息化管理。第二,建立健全现代管理机制,更好地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健全完善的机制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基于以往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的管理失效的情况,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一定要以城市发展变化作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现代管理机制。为此,首先需要明确每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合理控制好施工环节。在城建项目施工之前,相关的项目管理负责人需要根据施工部门具体的作用明确其管理职责,健全责任机制。具体来讲,管理部门需要召开会议,明确整个施工过程中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并梳理好工程的施工程序,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且责权明确的管理策略,这样即使发生问题,也能够快速找到责任人解决问题。其次,需要建立起动态监督管理机制,管理者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开展动态管理工作。因为城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面貌,不容忽视,整个项目建设当中会存在着多个细节性工程和隐蔽性工程,如果不深入现场进行管理的话,很容易忽略这些问题,在后期使用时就会发现潜在的问题,再次进行维修养护既费时又费力,所以一定要在施工过程当中有专门的人员跟随施工队伍进行现场管理,合理优化每个施工环节,确保项目的质量。奖惩机制的完善也十分必要,通过这一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其工作的潜力。监督机制必不可少,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这就要求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对每个环节进行管理工作。在施工之前需要组织专业的团队全面了解施工区域的环境特征等,并确定施工当中所需要的材料设备,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并要对设计图纸认真审核,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修改,协调好一切工作之后才能够进入到施工环节。在施工过程当中,控制人员需要从项目建设的整体角度出发,统筹管理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在施工之后需要配合相关人员完成后续的各项工作。第三,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城建工程和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有所不同,其关系到城市的市容市貌,因此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掌握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的管理知识,还需要了解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将施工过程和城市的发展相结合,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因为很多施工过程管理人员单纯具备一些施工现场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而对于城市发展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又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使得一些项目施工过程中和城市的实际情况发生偏离。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不仅要提升管理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会联系实际,对于每个项目,要对和项目相关联的各项信息都掌握清楚,便于开展管理工作。同时,需要向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学习,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作为企业来讲,也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整个管理团队的综合水平,力求培养一支技术过硬、专业知识过硬也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三、结语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篇9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地下铁道、轻轨等)是属于集多工种、多专业于一身的复杂系统。近百年来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网络,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在过去的100多年中,从单一的线路布置,发展到采用先进技术组成的复杂而通畅的轨道交通网络,为城市交通建设引入了立体布局的概念,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都有了迅速发展,很多大城市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的困境,都纷纷在策划并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论文百事通我国大陆现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投入运营,共计约250余km。正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深圳、大连、武汉、重庆、长春等,共计约300余km。沈阳、成都、杭州、苏州、西安、哈尔滨等也在积极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全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达数千km。

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

1.1.1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大容量运输服务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资源集约利用、环保舒适、安全快捷的大容量运输服务方式,它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互不干扰,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较高的服务水平、显著的资源环境效益,是解决特大型城市交通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1.1.2城市轨道交通是巨大的综合性复杂系统

①建设规模大。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一般有百余千米至数百千米;②技术要求高。几乎涉及到现代土木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的所用高新技术领域;③项目投资大。每千米造价达3-4亿元人民币;④建设周期长。单线建设周期要4-5年,线网建设一般要30-50年;参与单位多,有成百上千家;⑤信息海量。建设、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很大,处理工作非常繁重;⑥系统复杂。要考虑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城市发展的关系,考虑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建设次序、资源共享的关系,考虑轨道交通工程策划、建设、运营、资源利用的关系等。

1.1.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难度大

对项目业主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的管理单元(要素)繁杂,包括项目组成的各种资源(人、财、物、信息),包括项目的各种组织形态(单元、部门、单位),包括各种技术(设计、施工、制造、运营)等。

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的特点

上述特点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是基于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证明,基于复杂系统的管理必须考虑集成化管理。我们将集成化管理的内涵描述为:集成化管理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理单元(要素)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集成体)的行为和过程,所形成的有机整体(集成体)不是管理单元(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进行的再构造和再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地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从本质上讲,集成化管理强调集成体形成后的整体优化性、功能倍增性、共同进化性、相互协同性、结构层次性等。集成化管理的效应最终体现在管理活动的经济效果上,主要包括聚集经济性、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速度经济性、网络经济性等。同样,基于复杂系统的管理必须面向全寿命周期。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是指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全过程。工程项目整个寿命周期作为一个完整过程,相互之间的影响、作用和制约成为一体,必须加以全面考虑。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的特点就是必须考虑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应该面向项目涉及到的各种管理单元(要素),包括项目资源、组织、技术等,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进行整合,考虑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管理,提高项目的整体功能和管理效应。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必要性

2.1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一个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涉及到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根据各参与方在整个工程中管理内容和重点的不同,一般分为两个管理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业主方项目管理,它是业主对项目建设、运营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贯穿项目始终,涵盖项目全部,管理的内容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终结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策划,项目建设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项目投产运营,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个系统中,业主方项目管理始终处在核心位置。第二层次是实施方项目管理,它是受业主委托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单位、运营单位实施项目中标签约的那一部分工作内容,所以,他们属于对工程项目的局部管理。本文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特指业主方项目管理。

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及其集成化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是将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作为整体来考虑,工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全过程,它可定义为对整个线网系统的考虑,也可定义为对一条线路的考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策划阶段(可行性研究、项目定义等),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运营管理阶段(运营准备、运营使用)。建设项目的价值是通过建成后的运营实现的,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思想是要求项目策划、建设面向运营,要求项目策划、建设和运营的资源、组织、技术、过程一体化,即在项目的策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运营的情况,通过工程项目的策划、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充分结合,使工程项目面向运营最终功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

2.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现行的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大致有以下2种模式。一是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四分开”管理模式,即投资以政府控股公司为主,建设、运营分别由几家公司参与竞争,政府负责监管;二是以政府投资为主,融资、建设、运营、资源利用“一体化”管理模式,即以政府为主负责资本金投入,一家法人公司负责融资、建设、运营、资源利用全过程管理。其存在的问题是,“四分开”管理模式中业主没有解决责任主体对工程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进行定义、分析、集成和管理,没有解决全系统管理的完整性和全过程管理的一致性,削弱了建设、运营、资源利用的内在联系;“一体化”管理模式中业主没有解决通过市场对建设管理、运营管理的选择性和竞争性,没有解决全寿命周期不同环节的制约和监管,削弱了对工程效率的比较、分析、选择和控制。要加快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必须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水平,必须针对这些存在问题认真研究,探讨解决方法。

2.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必要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现行的管理模式,或者使建设项目策划阶段业主方开发管理(Dm)、实施阶段业主方项目建设管理(opm)和运营阶段业主方物业运营管理(Fm)相互分离,或者使管理者的选择缺少竞争性,导致不少弊端。其主要表现在或者使工程建设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与运营的成本、接收、功能目标脱节,最终用户需求自决策阶段开始定义偏离,项目参与各方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很好地为全寿命周期目标的实现服务,对不同阶段的任务不能进行很好的衔接,对不同任务之间界面很难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生成的信息不能共享;或者使业主不能利用竞争提高管理效率,不能通过相互制衡来规避风险。随着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尝试用信息集成、过程集成、技术集成、供应链集成、内部业务集成、外部资源集成和工具集成等系统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现行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已经十分必要。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思路和内容

3.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主要是将现行管理模式中相对分离的建设项目决策阶段业主方开发管理(Dm)、实施阶段业主方项目建设管理(opm)和运营阶段业主方物业运营管理(Fm),运用管理集成思想,在管理目标、管理任务、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集成,建立业主开发管理、建设管理、运营管理集成化的管理系统,同时解决业主主体利用市场进行充分选择管理者的问题,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整体价值的提升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目标。

3.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内容主要由目标系统、任务系统、组织系统几个方面组成。

3.2.1目标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系统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①应从建设项目的整体出发,反映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要求,既包括建设期的目标,更注重运营期的目标;

②应有较大的包容性,既注重业主和用户的需求,也应包括其它相关方的需求;

③应体现对社会的贡献,反映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对项目的要求。

目标系统包括建设目标、运营目标、资源利用目标、全寿命周期总体目标。建设目标着重指向工程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投资控制目标。运营目标着重指向服务质量目标、运营成本目标、经济收益目标。资源利用目标强调整合延伸资源,创造延伸收益。全寿命周期总体目标是指对上述目标的整合,着重体现功能目标、费用目标、时间目标、社会目标的统一。全寿命周期功能目标着眼于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目标的统一性,涉及设计质量、施工质量、运营质量、使用功能等,追求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标准、安全保证的优化。全寿命周期费用目标整合了建设投资、运营成本、运营收益、延伸收益目标,追求全寿命周期费用和收益的统一及优化。全寿命周期时间目标包括设计寿命期、建设工期、服务寿命期目标,涉及工程物理寿命与经济寿命的相互关系,追求合理延长物理寿命和正确把握经济寿命。全寿命周期社会目标主要强调项目的社会效应,追求各方满意、环境协调、资源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3.2.2任务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任务系统主要包括过程管理任务、接口管理任务、信息管理任务。

1)过程管理任务

过程管理任务是任务系统的主体,主要涉及:①项目策划;②项目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前期工作计划,招标计划,工期计划,质量计划,资金计划,资源计划)、各任务分项计划、计划管理;③任务结构分解,包括建设任务结构分解(线网规划、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工程验收、资源利用准备、运营筹备)、运营任务结构分解(运营乘务、车辆保障、设施设备)、资源利用任务结构分解(房地产、广告媒介、商贸、通信、咨询);④项目筹资与财务管理,包括筹资模式与方案、财务管理方法与方案;⑤项目招标,包括招标范围、招标模式、招标方案;⑥合同管理,包括合同分类、合同管理模式、合同结构内容、合同风险防范、合同管理方案;⑦项目实施控制,包括总体控制和各任务分项控制,涉及工期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资源控制、安全控制;⑧调试与验收,包括单系统调试、系统总联调、工程与设备验收;⑨运营管理,包括运营模式、运营组织、运营方案、安全保障。

2)接口管理任务

接口管理是任务系统的界面联系,主要涉及接口特点、接口条件、各任务间接口、各任务内接口、接口整合、接口方案。

3)信息管理任务

信息管理是任务系统的交互平台,主要涉及信息标准化(任务结构分解与编码规则)、信息沟通(不同组织、不同过程、不同方面的沟通与信息共享)、信息集成化(基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集成平台框架技术)。

3.2.3组织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组织系统是指业主组织管理模式,包括建设管理组织模式、运营管理组织模式和资源利用管理组织模式。他既涉及不同管理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业主对全寿命周期管理组织系统的一体化考虑,又涉及同一组织中的整合。

组织系统的一体化考虑主要包括:①不同阶段目标、任务下的项目组织选择;②不同项目组织管理目标的一致性;③管理任务的衔接性;④管理界面的协调性。在同一组织中主要考虑:①岗位设置,包括岗位横向结构(任务部门、职能部门、岗位分解、岗位职责)、岗位纵向结构(扁平化与垂直化、分权与集权)、岗位设置原则(因事设岗、权责对应、指挥集中)、岗位设置方案;②人员配备、考核、培训,包括配备原则(因岗择人、因物器使、择优选用、能级对应)、考核原则(坚持标准、规范程序、观察过程、注重结果、考核与奖惩升迁相结合)、培训原则(更新知识、强化观念、加强沟通、发展潜能)、实施方案;③组织文化与制度建设,强调文化、制度建设的基础与优化;④力量整合,突出整合组织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优化。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重点主要有:全寿命周期目标整合、任务衔接、功能优化、费用控制、组织创新和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4.1全寿命周期目标整合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目标整合着重解决建设期投资、进度、质量目标与运营服务目标的脱节,使建设目标、运营目标、资源利用目标服从于全寿命周期总体目标,最终突出交通功能目标,优化费用效益目标,重视服务寿命目标,提升社会发展目标。

4.2全寿命周期任务衔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任务系统有着内在的联系,必须十分重视各任务的衔接,既要做好不同主体所承担任务的衔接,又要处理好同一主体所承担任务的各种接口关系,特别应注意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等任务的衔接。

4.3全寿命周期功能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功能优化应着重功能分析,力求用较低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全寿命周期功能,提升全寿命周期价值。可以用价值工程的基本表达式V=F/C进行功能优化的分析,其中V代表全寿命周期价值,F代表全寿命周期功能,C代表全寿命周期费用。轨道交通工程的价值取向应是合理的全寿命功能实现、经济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下全寿命价值的提升,思路应放在确定全寿命周期功能的合理匹配,追求全寿命周期费用降低上。尤其是功能定位要全面反映工程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规定和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应该包括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环境要求、经济性、美观性等诸多方面,这种满足应贯穿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以实现合理的需要、适度的满足。要注意功能的匹配,保持功能结构的合理。要着重对工程的基本功能、辅助功能、外观功能等进行分类、整理、评价、定位,保证工程实施的功能前提是正确的,确保基本功能,重视辅助功能,兼顾外观功能。功能优化的最好时机是在工程的决策和实施阶段,功能优化的效果检验和提升是在工程的运营阶段。

4.4全寿命周期费用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期费用控制,①是指项目业主和管理者在投资决策、建设管理、运营管理、资源利用中,在确保功能实现和优化及收益较大化的同时,使全寿命周期的总费用合理并最小化,从而实现全寿命周期费用和收益的统一及优化。②是对项目全过程费用的控制,其控制流程应贯穿项目的决策、建设、运营、开发全过程,通过对项目费用的计划、贯彻、执行、反馈、纠偏、修正和再贯彻这样一个循环管理程序,尽量将项目费用控制在系统最小的范围内。③也是对项目全方位费用的控制,项目管理者要有效地处理项目的费用目标与项目其它目标之间的关系,如功能、时间、收益等目标的关系,以实现合理功能、时间、收益条件下的费用优化,从而达到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费用控制主要考虑以下方面。①分析整个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结构和控制重点。要从整个系统的结构中分析其全寿命费用的构成,了解系统各部分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大小,确定整个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比例结构。根据费用比重分析法(也称aBC分析法)的原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整个系统10%—20%的部分其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很高,可定位为a类,作为重点控制考虑,其余可定位为B类和C类,作为次要和一般控制考虑。各个部分的建设费用(一次性投资)和使用费用的比例也有很大差异,可考虑将不同部分的建设费用或使用费用作为费用控制的重点。系统的全寿命周期分为策划、建设、运营等过程,根据经验,越是项目的前期,费用节约的可能性越大,越应该成为费用控制的重点。②分析系统各部分的费用结构和组成。要从系统各部分全寿命周期中分析建设费用和使用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功能分析指导下寻找合理的结合点,确定系统各部分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纵向结构。③分析系统各部分建设费用降低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措施。要重视招标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和充分竞争。要充分利用强有力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来降低费用。④分析系统各部分使用费用降低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措施等。要研究不同的运营维护和设备维修模式,考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对降低费用的作用。⑤分析全寿命周期费用与全寿命周期收益之间的关系,寻找收益减费用的最大化。

4.5全寿命周期组织创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组织创新的重点,应解决业主在全寿命周期总体目标优化下项目管理组织的选择;解决业主在不同阶段、不同项目管理组织中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管理任务的衔接性、管理组织的互补性。无论选择何种组织管理模式,应是以业主或业主联合体为主体,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方或集成管理班子,对项目进行全寿命周期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进行一体化考虑。在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阶段,业主可通过市场选择或委托的方式确定一个管理方或自己作为管理方,既作为全寿命周期的集成管理者,又承担项目开发、建设、运营等具体的管理任务,进行一体化整合,同时,业主要加强对管理质量、效益的监管和考核,及时纠偏,提高效率。

当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到一定规模,市场又具备了多个投资主体和可供选择的多个管理者时,业主或业主联合体可通过市场选择的方式,确定一个独立的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方,全面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中需要集成整合的一体化问题,并委托或与其一起通过市场选择不同的建设管理方、运营管理方或某条线路项目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方;业主或业主联合体也可直接选择不同的建设管理方、运营管理方并与其共同建立一个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联合班子,全面考虑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不管何种组织模式,都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组织或班子全面考虑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问题,这是全寿命周期组织创新的核心。这一组织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业主。新晨

4.6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要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组织或整合建设管理方、运营管理方组成联合班子,运用公共的、统一的、信息共享的平台,始终全面地考虑全寿命周期的集成问题,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总体目标。这一平台就是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以一个城市的所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参与方为用户对象,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中进行信息处理,为所有参与各方提供信息服务,辅助其进行决策、控制、实施的集成化人机系统。这一系统构建应由业主推动,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组织或委托专门班子进行实施。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何清华,陈发标,芦勇.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的思想和组织[J].基建优化,2001,22(2):38-40.

[3]清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4):75-80.

城管项目管理制度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委十四届六次全委会精神,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以打造“生态旅游名城”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铁手腕管理”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力争城镇建设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建设任务

1、实施续建项目12项。加快城区道路建设,年内完成大桥建设、硬化、国道212线拆迁还建项目;完善县域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年内完成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庙山公园硬件建设主要任务;硕丰苑、和谐福苑、嘉苑二期开发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投入使用;完成年72套廉租住房建设及北山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任务。

2、新建基础设施项目32项。开工实施城关镇污水处理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哈达铺历史文化名镇建设工程、城区小堡子段滨河路、官鹅至牙坪、东一路、二、三路等20条道路硬化工程、北山路改造硬化、城区路灯改造、重点村镇环境整治、新城区滨河路护栏、绿化、亮化及人行道建设、羊马城大桥、气象局至良种厂道路硬化、新城区公厕、哈达铺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启动实施龙海大酒店、龙海花园、龙海佳苑、飞天花园、山水雅苑、官鹅大酒店、银河花园、嘉苑三期开发等8项房地产项目;开工实施城关镇办公楼、公交公司建设、粮贸宾馆扩建及办公楼、国税局、工商局办公楼等国家机关建设项目;启动年76套廉租住房建设工作。

3、争取项目3项: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城区集中供热、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县、县新增廉租住房项目立项。

4、实施市场建设项目8项:重点搞好3个市场续建项目,尽快完成公用设施配套及商铺开发等后期工作;启动实施新城区综合市场、药材市场等5个市场新建项目。

(二)城区土地储备和开发任务

1、加快建设用地储备。

2、着力盘活城区土地资源。

(三)城市管理任务

1、规划管理。一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县城总体规划》、《县新城区详细规划》的宣传力度,提高建设各方的规划意识。二要加强规划监管力度,县建设局要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严格执行规划许可,规划放线、开工验线、竣工验收“三到场”制度,各建制镇规划管理委员会要加强镇区规划管理,制止乱修乱建,规范建设行为。三要严把规划审批,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批,重大建设项目必须报请县城镇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批准。四要抓好《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稿》报批工作,积极实施村镇规划编制,完成官亭镇、新城子乡、两河口乡总体规划及阿坞乡各竜村、何家堡乡白水川新农村规划编制及南阳、理川等城镇总体规划报批工作,以科学的规划指导村镇建设。

2、市容市貌管理。一要整治市容市貌。建设、工商、公安、交警、爱卫办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重拳出击,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下决心解决城区“八乱”现象。城区交警中队要对城区交通秩序加强监管,在民生广场、人民街、中医院等重点部位设立固定岗及红绿指示灯,严厉打击黑车非驾、乱行乱驶、乱停乱放等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座商归店、行商归市”的原则,规范沿街门店商业户的经商行为,解决好占道经营的问题,保障人行道畅通。城市监察大队要进一步搞好《县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的宣传及落实工作,增强城区居民的城市意识,严厉打击乱泼乱倒、乱修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和沿街摆摊设点的不良行为。环保部门要加大城区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着力解决水体污染、噪音扰民的问题,为城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二要加强城区绿化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绿化面积,积极开展抗旱浇水、病虫害防治、修剪等日常管护工作,严厉处罚破坏城区树木行为。在各乡镇、各单位深入开展生态城镇、绿色乡村、园林机关、花果庭院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三要加强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对城区户外广告实行统一审批、统一管理,指定广告位置,彻底解决乱贴乱画问题,美化城市形象。

3、卫生管理上。一要强化全社会的卫生意识。爱卫会、城关镇及社区居委会要做好广大居民的思想工作,教育居民实行垃圾袋装、定点定时向垃圾车倾倒,动员居民搞好小街小巷的卫生,自觉维护好城区卫生环境。在“五一”、“十一”及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开展好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按照原来划定的卫生区域,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二要强化环卫队伍管理。建设局环卫所要抓好环卫人员上岗到位及出勤出力工作,从解决环卫人员的实际困难入手,鼓励他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同时要加大卫生费收缴力度,增加主要路段清扫保洁力量,努力扩大清扫范围,做到城区垃圾日产日清。

4、建筑市场管理。一要按照《建筑法》、《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开工施工许可制、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备案制,规范建设工程管理。二要坚持实行重点项目四大班子领导集体议标制,确保工程招投标有序进行。三要大力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各类安全隐患,完善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凡投资50万元以上新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为工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按总投资3%预交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通过增加安全生产成本,引导建筑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建筑工地无安全事故。四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从起凡投资额50万元以上新建工程必须按总投资10%的比例交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否则不予办理开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杜绝拖欠现象发生。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要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每个城建项目都要确定一名县级领导主抓,协调、指导、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监督指导职责,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各建设责任单位要把城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觉服从统一调度安排,按照项目建设责任制要求,与施工单位签订期限明确、有约束力的施工合同,每个项目至少确定一名科级领导、一名技术人员现场驻守抓好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强化措施,确保质量和进度,力争使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二)加大执法力度,增强管理效果。加强规划监督,制止乱修乱建,对违返规划的,要实行严管重罚,及时纠正和查处,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使各项建设行为都能按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坚持综合整治、标本兼治,整合城市管理力量,重点解决好乱堆乱放、乱行乱驶、乱摆摊点等影响市容秩序的突出问题,及时查处破坏城区公共设施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各类安全质量隐患,监督各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规划要求建设,及时查处不按图施工、随意更改设计、降低标准的违规行为。通过强化管理措施,不断净化城区环境,努力维护好城区整洁卫生的良好局面,力争使城区市容秩序有明显改观,为发展和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三)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增强经营城市理念,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市政公用设施、土地资源有偿使用、经营权、特许权出让、公开拍卖、招商引资等多元化方式,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要集中清理城区闲置土地,制定利用计划,盘活土地资源。建设用地供应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公开挂牌出让,重点服务于实施资金有保障、开发有潜力、拉动作用强的建设项目,争取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四)强化协作配合,搞好技术服务。要按照打造“生态旅游名城”的总体要求,对确定的市政、绿化工程项目,超前编制好详细规划,选派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及时为各任务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各任务单位要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建设,不得各行其是,降低标准。建设管理部门要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确保各项建设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各相关单位和乡镇要加强协作配合,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及早开展摸底和拆迁动员工作,想方设法解决东二路、东三路、官鹅沟口等城建项目拆、迁、占问题,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