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十篇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十篇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3:21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1

关键词:宏观调控;金融创新;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2(5)-0004-08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期,需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和深化金融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金融宏观调控取得较好成效

(一)经济运行走稳回升

目前,世界经济还处于缓慢复苏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较多困难。但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携手发力,经济趋稳筑底回升,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1、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经济增长的动力

2012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从增长速度下行到逐步企稳的过程。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维持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扩大内需和增加投资,为“稳增长”奠定了基础。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特别是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鼓励民间投资,出台了“新36条”的42个实施细则。2012年末,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2.8%,财政支出增长15.1%。财政政策更多地侧重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支持了关系民生的基础建设。数据显示,2012年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增长分别为28.3%、12%、12.9%和16.4%。财政支出的大幅增加,尤其是涉及民生的支出大幅提升,使得财政政策成为宏观调控的一大亮点。

2、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回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始终注意在危机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把握好政策的取向和力度,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调整,不断扩大应对危机冲突的成果,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与稳物价之间的关系。

(1)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2012年,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极为复杂。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交替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根据流动性供给格局的变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满足银行体系合理的流动性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货币信贷增长符合预期、总体适度。2012年,在多项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供应量增速保持比较适合水平。2012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97.4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狭义货币m1余额30.87万亿元,增长6.5%;流通中现金m0余额5.47万亿元.,增长7.7%。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2.99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91.74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20万亿元,同比多增7320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0.81万亿元,同比多增1.1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

2012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我国主动宏观调控下,经济运行总体出现回落的态势,这一回落态势在第四季度出现趋缓企稳的状况。2012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519322亿元,增长7.8%;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2.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3%;进出口总额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进出口相抵,顺差2311亿美元。

(二)未来经济持续稳健复苏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9%,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2%;进出口同比增长13.4%,远远高于去年全年进出口增长6.2%的水平,其中出口增长18.4%,进口增长8.4%,进出口相抵,顺差430.7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以及国内主动调控的结果,我国内生增长动力尚显不足。一季度,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复苏比较缓慢。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币值升值产生较大压力,也增加了出口难度。此后一段时期,宏观调控的政策预期将越来越稳定,政府决策是在长期可持续增长和短期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寻求平衡。此外,房价、物价两个核心变量未来进一步触及监管层心理底限的概率较低,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社会融资总量有望保持较高增长。总体看,GDp高于去年二季度的7.6%和三季度的7.4%,也高于今年的7.5%的预期目标,运行在7.4%-7.9%的区间内,属于平稳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大动力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依然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势头。201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财政赤字规模扩大,全年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近期消费增速放缓除了季节性因素之外,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已经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候短期刺激转变为基础性和机制性的建设。因此,促进消费增长的效果将是长期的,2013年全年消费增长态势比较乐观。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外部需求和企业经营状况也会逐步改善,我国进出口将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等进程还在进行中,将会释放出巨大的投资和市场潜力。

二、加强宏观调控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党的十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一)当前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

当前,支撑中国平稳发展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也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2013年3月,塞浦路斯与其国际债权人商定了救助协议的关键细节,暂时躲过了破产和退出欧元区的风险,但两大银行重组中的10万欧元以上的大额存款将进行减记,显示出欧洲债务危机仍在发酵。虽然美国债务违约风险暂时解除,但未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高赤字问题;日本财政赤字则在进一步上升。美国实施第四次量化宽松“Qe4”新措施,日本中央银行的Qe已推到了第11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但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中国必须以只占全球7%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全世界20%的人口。2012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345万人;预计至少在2030年以前,将会逐步有所减少。在结构性及经济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

(二)灵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党的十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灵活性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是“稳增长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紧紧围绕“稳增长中的质量”这一重点要求,注意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度,增加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科学性。

一是货币政策不宜大幅放松。长期以来,货币政策坚持单一目标制还是多目标制在全球都有不同观点,并且有较大的争议。过去十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一直坚定践行多目标制,并在各个目标之间进行平衡与取舍。保持低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目标的两个重要方面,但物价稳定是中央银行最重视的目标。当前,通胀压力犹存。2012年11月Cpi重返2%,2013年2月Cpi同比上涨3.2%;楼市回暖,一些地方房价走高,都提醒人们“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风险随时有可能发生。因此,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要注意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度,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不宜大幅放松,更不能继续依靠“开闸放水、大水漫灌”的方式,通过过量的货币供给,过度刺激投资,推动经济短暂增长,而形成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预计,经济增长目标是7.5%,Cpi控制在3.5%左右,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是13%左右,这表明政府对于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强调。2013年通胀超预期上升和经济重新下行的风险均不能排除。因此,2013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在于更好地控制市场的流动性,选择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

二是货币政策也不宜过分收紧。我国面临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要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重要条件之一,是保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低于7%。为巩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货币政策就不宜过分收紧,也包含着“保持贷款适度增加”、“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的稳健。为此,在基础货币投放上,货币当局将在通过外汇占款、央行票据余额等渠道,保持基础货币必要增长的同时,继续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确保银行体系拥有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流动性。在未来经济逐步企稳的情况下,利率政策保持基本稳定的可能性较大。中央银行将继续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短期可以通过灵活、高频的公开市场操作调节流动性,中长期则应在金融制度方面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

2、注重在复杂环境中加强宏观调控

当前,“外升内稳”推动我国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前行,但国内外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因此,需要针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特点,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一是外汇占款导致货币被动投放的压力仍然存在。近年来,由于实行“稳出口,扩进口”的措施,人民币实际升值,以及欧美市场对我国贸易的影响,连续3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减少,但我国外汇储备存量仍然位居全球第一。此外,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全球几大央行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并多次推行量化宽松政策(Qe)以来,新兴市场资本净流入大幅上升。据统计,2009-2011年,包含“金砖四国”在内的全球30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净流入超过2.05万亿美元,年均增幅近40%,远超过去15年18%的平均水平,新兴市场面临货币升值和通胀压力。

2012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企稳,外汇占款开始恢复性增长。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再次迎来资本大规模流入,致使外汇储备跃升1300亿美元至3.44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德国的经济总量。在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度回升之后,人民币贷款和存款规模也随之扩张。2013年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4.22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6.11万亿元,同比多增2.35万亿元。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5.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人民币存款余额9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随着近期房价等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以及外汇占款超预期增长均在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增加资金的回笼力度。中央银行将继续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使用调控基础货币的投放,控制市场的流动性。针对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度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二是注意通胀压力,加强调控的针对性、前瞻性。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面临着通胀压力。从国内看,趋于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将在较长时间构成价格上升的推力。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外部输入性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近年来,中国m2存量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2000年,m2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末接近50万亿元。自2009年起,每年跨越一个10万级台阶,2012年达到97万亿元。2013年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我国多年的货币高增长使其m2与GDp的比例迅速上升,目前已达到1.9倍,并已成为全球m2量级最大的国家,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多出20多万亿元人民币。因此,要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避免通胀强劲反弹和经济增长出现较大波动。

3、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资本流动的变化,中央银行要进一步丰富和强化逆周期调节手段,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监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金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金融稳定。当前,要着重注意防范和化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第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根据审计署2011年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末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2万亿元。2013年,一些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中央债务规模在7.7万亿元左右,地方债务在10.7万亿元左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间事权和财权高度不匹配;政府融资所提供的产品性质混淆,投资主体混乱,用途非常复杂。地方短期内平台项目开工过多、投入金额过大、资金使用及回收周期过长,导致项目未来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从承债主体、债务期限、债务区域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监测债务风险。开正道堵歪门,尽快推动包括《预算法》在内的相关制度完善,逐渐以试点方式赋予地方政府直接发行债券权利和明确其偿债责任,建立地方财政的偿债基金。规范发债主体的融资、投资、建设、运营行为,完善治理结构,完善相关制度。

第二,经济周期和结构性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压力。当前,银行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同时受到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改革深化等多重挑战。2012年5大银行共盈利774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8%;在全行业中,5大银行的盈利占比超过60%。但数据显示,相较于2011年5大银行同比高达25%的增速,2012年利润增长显著降低。随着经营环境不确性上升,银行业绩增速放缓的趋势仍将持续。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业绩增幅将低于10%;5大银行2013年净利润增速为6.12%,2014年将进一步下降到3.71%。五家大银行资产质量走势基本一致,不良贷款余额稍有增加,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虽然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业不会出现大面积资产质量下滑,但前期逾期贷款大幅增长的压力正在逐步体现。据统计,2012年末,仅5大银行的逾期贷款超过4000亿元。此外,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有可能从个别区域转向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达到了7.12万亿元,其中4大银行的理财产品余额约3.0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的增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其在运作过程中,各种问题也不断浮现。许多理财产品透明度较低。银行通过发行“资金池”业务理财产品,将不同发行时间、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募集资金放入同一个“资金池”,采用“发新偿旧”的方式来满足到期产品的兑付,形成错期风险。针对理财产品经营中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有关法规,细化商业银行从事个人理财产品业务的相关规范。2013年3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银行财理产品做到资金来源和运用“一一对应”,要求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通过银行资产规模约束理财业务结构,将会对银行理财业务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其走向标准化债权投资,优化投资结构。

第三,房地产金融风险。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房价不断上涨,一旦出现房地产泡沫破裂和房价大幅下跌,房地产企业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引发的系统性风险。2013年2月,70个城市中有62个城市房价较去年同期上涨;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达到66个。针对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发文“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之后出台了“国八条”“国六条”、“国四条”、“国十条”、“新国八条”等一系列房地产相关政策,新出台的“国五条”是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目前,由于大量购房者赶“末班车”入市,促使房价上升。据统计,2013年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同比上涨的有67个,涨幅最高为11.2%,比上月扩大了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的有68个,涨幅最高为3.2%,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国五条”的出台,表明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方向没有变化,即抑制投机和投资性需求,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控制房屋涨价预期,并继续运用结构性的信贷政策控制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优胜劣汰在稳步推进,行业集中度在稳步提高。

第四,民间借贷引发系统性风险。近年来,温州、鄂尔多斯等地开始爆发民间借贷违约潮,并呈现全国蔓延的趋势。“温州模式”辉煌30年之后,温州经济发展进入困境。据统计,2002—2011年,温州GDp平均增速为11.9%,平均增幅比前10年下降7.8%。到2011年9月,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爆发,一些企业主为了逃债开始“跑路”,民间借贷风险逐步向银行体系传导。温州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初的0.44%上升到2013年2月末的3.9%。其中,个别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10%以上,个别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超过7%。针对当前民间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国务院、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地方金融管理、司法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化解潜在的风险。地方政府出台有关指导意见,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和规范化。推进金融改革,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采取有力措施规范融资行为。制定风险事件应急预案,积极消除发生案件的负面影响,防止产生连锁反应,全力维护社会经济稳定。

三、金融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关口,这将是一个面临严峻挑战的转型过程。我国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并存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目前外需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尽显疲弱。当前要着力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但也存在较多困难。在刺激投资的措施下,工业的生产力提高了,但市场并没有充分扩张,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居高不下的成本压力影响下,不少企业进入了微利甚至是亏损的困境。近年来,在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有所提升,但目前家庭消费仅占中国经济的1/3,出口和投资占2/3,消费的增长难以在短期内弥补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放缓,因此,总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比以前有所下降。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平稳增长,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动力更趋均衡;同时进一步推进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和合理配置资源

按照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包含着“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的内涵。

一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较快发展,社会融资规模也逐步扩大。据统计,201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201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通过资金量的增加和资金运用,直接对实体经济提供全部资金支持,使市场上资金供需保持总体平衡,从而将市场利率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同时,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契合度,切实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是在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基础上,调整和优化融资结构,为实体经济注入稳定有效流动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由于金融组织结构、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脱媒”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尽管金融机构贷款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是实体经济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新增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据统计,200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1637亿元,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8.9%;201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7.56万亿元,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92.2%。从2002年至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从91.9%降至52.1%;直接融资占比从4.9%上升至15.9%。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提出对金融需求多样化的要求,也必将不仅促使银行业综合化经营,也会带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更快发展;加快推动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扩大直接融资,促使社会融资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有效引导资金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二)深化金融改革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1、金融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发挥金融的服务和调控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银行业资产规模大幅增长。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达到131.27万亿元,全年新增总资产规模达到19.75万亿元,增幅达17.7%,成为资产总额增加最快的一年。截至2012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5%。

二是证券业和保险业综合实力较快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达26.5%;保险公司累计赔付1.3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我国保险业资产近3年以每年约1万亿元的速度在增加。2012年末,中国保险业资产总额为7.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3%;2012年全国保费收入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8%;累计赔款、给付4716亿元,同比增长20.0%。截至2012年末,保险资金的运用余额达6.85万亿元,占行业总资产的93.2%。截至2012年末,114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72万亿元,净资产为6943.46亿元,托管证券市值13.76万亿元。

三是金融市场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末,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分别收于2269点和9116点,比上年末分别上升70点和198点;我国沪市筹资额居亚洲第一。截至2012年末,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达2494家;总市值为23.03万亿元;流通市值为18.16万亿元;筹资金额为6852.86亿元。2012年,沪、深两市股票累计成交31.72万亿元。

2012年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含中央银行票据)7.97万亿元,增长24.3%。截至2012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达26.0万亿元。2012年,银行间市场累计成交263.6万亿元,同比增加34.2%。其中同业拆借累计成交46.7万亿元,同比增加39.8%;债券回购累计成交141.7万亿元,同比增加42.4%;现券成交75.2万亿元,同比增加18.2%。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回购累计成交34.6万亿元,同比增长73.5%。2012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7.9万亿元;金融机构累计贴现31.6万亿元。

2012年,外汇市场交易平稳,掉期交易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人民币外汇即期成交3.36万亿美元;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累计成交金额折合2.52万亿美元;人民币外汇远期市场累计成交866亿美元。全年“外币对”累计成交金额折合857亿美元。2012年,黄金市场运行平稳,黄金交易累计成交6350.20吨;成交金额为2.15万亿元。

2、推进金融改革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当前国内外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较多,需要把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和推动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加强宏观调控和加快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给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

(1)强化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国有大银行仍然占居明显的优势。截至2012年末,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达到62.66万亿元,在银行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总资产的占比为54.8%。截至2012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20.51万家;其中邮政储蓄银行网点数量达到3.9万家,行业占比高达19%;5大银行拥有的网点数量达到6.72万家,占全国银行业网点总数的32.8%。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经济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因此相应要求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加快推进中小银行机构的分层配置、科学合理布局。适应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设立城市社区银行,加快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建设步伐。逐步完善政策性银行运营的法制环境,明确界定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建立和完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鼓励国家开发银行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金融制度,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金融功能。支持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做实资本、服务三农”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保持县域法人地位的长期总体稳定。

(2)改革和完善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确保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十二五”金融规划发展目标,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当前,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举措包括“新三板”及债市互联互通工作。新三板从2006年开始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试点,以后扩展到上海、武汉、天津。2013年1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揭牌仪式在北京金融街金阳大厦举行。2月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及配套文件正式实施。新三板的“介绍上市”模式将会分流ipo堰塞湖,从而可能成为企业绕道上市的“绿色通道”。据预测,未来5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将突破5000家,总市值突破10000亿元,年交易量约4000亿元。2013年初,中国证监会召开的监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资产支持证券、金融债和公司债在银行间市场以及交易所市场相互挂牌。此外,为了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发行体制和退市制度改革;将推出创业板再融资规则;证券业协会主导的私募产品券商间市场也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大力推进货币市场各子市场协调健康发展,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优化货币市场机构投资者结构。根据企业不同的利率、期限、偿还方式等需求,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债券产品。研究探索推出高收益企业债、市政债、机构债、大额存单、资产支持票据等创新产品。改进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系统和清算机制,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参与外汇市场,丰富外汇市场产品,继续推进外汇市场的对外开放。加强对黄金市场的监测分析,创新黄金市场产品。完善黄金市场仓储、运输、交割和黄金账户服务体系。

(3)推进金融经营模式、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据统计,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连续两年超过了50%。在城镇化过程中,将需要40万亿到50万亿的投资需求。这些资金的筹集除了通过土地增值、发行国债和税收安排外,还需要充分发挥金融推动作用。

一是加快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当前,银行业利差萎缩导致净利高增长难以持续,拓展银行盈利新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第一,推进经营业务转型升级。完善多层次信贷投向政策体系和信贷资源调节体系,信贷资源向扩内需、城镇化、惠民生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和“三农”倾斜,向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倾斜,向事关全局和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倾斜,支持科技自主创新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领域的绿色金融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对就业和再就业、助学、扶贫开发等环节的金融服务。持续深入调整信贷结构,优化客户结构,全面推动个人和公司金融业务转型升级。设立和完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专营机构,创新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积极推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方式;简化业务流程。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积极推动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直接融资。第二,降低资本消耗,推动金融资产服务业务快速成长。进一步加快经营创新和转型,推动综合化经营模式的深入发展,扩大产品创新和中间业务的范围。充分利用金融市场打造交易型银行。发展投行、信用卡、离岸、托管、资产管理等新兴领域业务。第三,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管控风险的责任意识,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加快风险计量体系升级优化和计量成果的实际应用,推动实施风险管理系统整合。加强零售信贷风险管理,完善市场与流动性风险管控体系,加强票据、表外和跨境跨业风险管理。加强钢贸、理财产品、民间借贷、房地产、船舶、光伏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关注过剩产能化解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第四,加快金融创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鼓励国家控股的大型银行和各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开办农村金融业务,不断延伸农村金融供应链,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深入研究和探索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用于贷款抵押。创新支农贷款担保机制。引导鼓励涉农金融机构适度提额度、改周期、增服务,简化贷款办理流程。加强农村电子银行、网络银行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和信用环境建设。支持农业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继续运用多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

二是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优化投融资结构。第一,推进信托业的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截至2012年末,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达到7万亿元,2013年2月末,达到8.27万亿元。近年来,信托业对基础建设及房地产投资的比重高达45%左右。信托业需要加快改革和转型,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改善与银行合作的同时,加强自营业务和拓宽自身销售渠道。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将达到20万亿至30万亿元。第二,推进证券机构加快发展。目前,券商的资产管理存在着业务模式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业绩对行情依赖性高、销售渠道拥挤、客户服务较为简单粗放、客户流失率高等现象。因此,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需要进行多方位创新和改革,尝试从产品自身及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突破,打造出具有券商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资产管理产品。2012年我国新基金发行数量和募集规模达到了261只、6450亿元。目前,基金销售多元化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将会带来新的销售业务模式和差异化的服务,而更多的竞争将有助于投资者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第三,加快保险市场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保险的服务能力与水平,有针对性的提供保险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险需求。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参加商业养老、健康等保险;进一步拓宽小额保险试点的范围。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促进环境污染、公众、火灾等相关领域的责任保险发展;推动建立和完善巨灾保险制度。2012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农业保险条例》,要求积极发展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三农”保险业务,有效放大财政补贴对“三农”的支持效应,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银保合作;进一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分散投资风险,提高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重点解决保险市场存在的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等问题,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建伟.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1,(11):24-28。

[2]宋汉光.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思考[J].银行家,2012,(8):60-63。

[3]杨子强.宏观流动性管理与金融资源均衡配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困境与出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1):114-118。

[4]詹向阳.以宏观调控为支点撬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J].中国金融家,2012,(5):14-149。

[5]张文汇.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J].中国金融,2013,(1):74-76。

thepolicymeasuresonChina'smacroRegulationandControlandFinancial

ServicesfortheRealeconomyinthenewperiod

LiDe

(thepeople'sBankofChina,Beijing100800)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2

[关键词]政府间横向关系;政府职能;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1-0053-04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纵深前行,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公共治理及其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议题。有关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问题研究的基本论域不断扩展,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政区地理学等学科纷纷进驻,在这个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一个浩荡的研究社群。而通过展现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的学术演进,探寻其间的路径导向及其缺失,并以此对照国外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履历,对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的理论推进和实践指导将不无裨益。

一、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的学术图景

从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看,随着市场化与分权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为传统体制所阻隔的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得以迅速发展。与这一实践演变相呼应,有关政府间横向关系的研究也开始活跃起来,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而通过对相关研究展开梳理,可以发现研究格局呈现出如下分布:那就是经济发展研究路径的繁盛,以及公共管理研究路径的有限发展,这两者形成了鲜明对照。

(一)经济发展研究路径的繁盛

早在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的启动阶段,其问题论域就已被经济主题所引领,甚至可以说这一研究就是发轫于对推进经济发展的配合。比如有的学者就明确提出,对地方政府间关系进行协调,调适政府管理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区域内相关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良性互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证。横向的地方政府间关系主要具有经济意义,以经济协作为基础的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缩短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时间,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在市场规律作用下,以市场导向为主,受利益机制支配的、能给区域内各成员带来超额利润的区域经济联合行为;但在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区域内各行政单元间的良性竞争与紧密协作。因此,依靠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现行体制下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性选择。

此外,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协合式进展还有助于破解“行政区经济”的发展迷局。所谓行政区经济,是指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中国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期出现的具有过渡性质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的冲突在表面上表现为行政区与经济区的不一致,因此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使行政区与经济区相一致就成为一个顺理成章的改革思路。但是,行政区划调整并非破解“行政区经济”迷局的灵丹妙药,这一是由于区域的疆界是永恒存在的,即使行政区划也无法避免带来新的“行政经济”;二是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一项复杂工程,其频繁调整不仅浪费大量社会财富、成本极高,亦会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等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与其承担因行政区划调整产生的高额成本,不如强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二)公共管理研究路径的有限发展

自21世纪伊始,通过协调政府间横向关系以达成区域性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正在成为当下另一重要研究路径。这是缘于现代社会行政生态环境的快速变迁,使得公共事务问题正日益变得“双边化”或“多边化”,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开始面临着一系列新型社会事务与公共管理问题。它既不限于纯粹的地方政府辖制范围内。亦不完全属于中央政府的辖制范围内,即是说并非往常的单一政府管理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其解决之道涉及到两个以上的政府间组织的行为交往与关系协调,需要多主体间的多边联合行动与协作,以及建立在各主体协调基础上的多边政策协商。为了更好地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公共组织必须寻求更多跨越区域与部门界限的合作机会,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公共服务绩效最大化。部分研究者已经注意并着手从这一研究路径处“破题”,强调通过协调政府间横向关系来化解公共管理难题,并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公共事务处置中的合作实践予以了密切关注。但相比于经济发展研究路径的话语优势,这一研究路径的关注度与投入度还亟待加强。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与路径单一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无论是理论研究本身的积累与深度,还是其对现实政策的指导效用都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整体的研究路径方面显得过于单一。

(一)国内政治学界和公共管理学界对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的关注度有待提升

政府间横向关系作为整个政府间横向和纵向关系结构框架的双层次支架之一,显然属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范畴。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间关系日益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议题,一度也曾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尽管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研究积淀与进展,就目前的总体情况而言,相比同时代的其他研究主题,政治学界和公共管理学界有关政府间横向关系的研究却陷入到一种困顿的研究状态中。这种困顿具体又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就内维度而言,相对于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的蓬勃发展,有关政府间横向关系的研究并未同时等齐而进;二是就外维度而言,相对于区域经济、经济地理、政区地理等在内的其他学科的持续积极跟进而沉淀下来的研究优势,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在这一研究领域还未形成充分、有力的主导话语权。而所述这些现时研究状态还导致了另一结果,那就是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一直未能在理论的推陈出新上取得有效进展。

(二)缺乏基础性、本土性理论的建构与创新

综观学界目前关于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的讨论,大量研究集中于对具体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抑或对国外学者经典理论的引进,主动进行适于

本土的基础性理论建构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尽管众多研究者在其所著文献中的理论论证是自洽的,但却因急于开政策处方,模糊了当代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背后的逻辑,难以上升到系统理论建构的层面,并进入到一种莫可名状的理论研究“困局”。正是由于这一缺陷,相关论者所提的政策思路很难有效应对实践性问题,从而形成了研究文献数量的急剧增长与其应用绩效不彰之间的强烈反差。社会科学研究对政策运作实践所应有的理论回馈与学术贡献这一学科主旨并未得到彰显。基础性理论研究的缺位与滞后,使得政府管理实践在现实公共事务的治理上缺乏系统和有效的机制,因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部分实际公共问题时至今日仍然在延续,这不能不引起理论研究者的重视。

(三)研究路径的单一与偏差

当前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路径中凸显的经济发展主题明显过于单一,业已存在一定的导向偏差。不可否认,经济因素是影响政府间横向关系的一个重要限制性变量,良性的政府间横向关系确能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绩效。这一情势主要是源于改革开放以后,迫于经济发展的现实压力以及对政府职能认识上的偏差,经济建设在政府职能中所占据的压倒性优势地位。而随着新时期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要求政府问横向关系必须寻求到新的施展空间。而这一点从国外的情况可以得到佐证: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目前地方政府间的互动已基本上不再涉及具体经济事务,而在于通过联合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进而间接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正因为经济活动与政府间横向关系缺乏直接联系,这些国家基本没有出现过单纯或主要由于经济因素而调整政府间横向关系的情况。这启示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不能也不应该拘泥于已有的研究路径与视角,而应该在积累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探寻新的研究路径与范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性理论的建构与创新,如此才能寻求到公共事务的新型治理之道。

三、发达国家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的理论主张与政策实践

通览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履历,可以发现各平行政府主体之间正在从双元分立(Dualsystem)的辅助与分工关系,向着伙伴关系(partnerships)嬗变,越发强调合作、协力与对等的互助模式,不约而同地兴起“府际合作”(intergovemmentalcooperatmn)或“跨域治理”(interregion-algovernance)之风潮。而据以发展横向关系的场域,基本都是指向公共服务领域的交互活动。致力于推动实现将公共服务领域开辟为政府间聚合潜在互动伙伴、发展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实践场所,成为了各类理论的聚焦点。

主张将政府间横向关系发展的坐标位落于公共服务,首要一点就在于其能通过政府间在公共服务层面的合作,以获取一系列有益效应。首先,地方政府间致力于发展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提高资源运用效率的潜在功效,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少重复和平摊日常成本以更好地利用现存资源。政府间通过广泛的合作,能够更加集中且无缝隙地进行服务供给、刺激创新,最终实现服务的增值。另外,多个政府组织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重要特色还在于它们可以形成一个“资源依赖结构”,由此他们可以在这一结构中通过更为密切的协商、妥协和谈判过程,形成一个公共服务的横向合作和协调系统并从中获益。这一系统可以使得分散的公共资源得以流动和聚集,进而有利于各分散主体的集体行动更为迅速一致地达成解决多边公共问题的政策方案。

与此同时,也有理论主张对这些有益效应的追求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达成,并对此进行了相关阐释。在美国经济学家蒂博特(C.m.tiebout)经典的“用脚投票”(Votingbyfoot)模型中,企业和公民之所以选择迁徙并居住在某个地方政府的管辖区域内,是在于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与所征收的税收之间的一种合理组合,这种组合符合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于是,各个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并留住企业和居民,必然会努力提高本辖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在存在多中心的地方政府格局下,不同地方政府将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上展开竞争,每个地方政府都具有确保公共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动机,都想方设法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选择。不仅如此,地方政府的多中心格局还会使不同的公共服务由不同的政府管辖单位来提供,它们通过相互合作进行互补,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

由此观之,虽然发达国家中相关论者对于政府间横向关系发展的具体维度各执一词,但在研究路径的基本导向上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均将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置于公共服务的场域中,都将降低公共服务和政府施政的成本、提升效率以及公平性作为发展政府间横向关系所应追求的基本政策目标。无论是强调通过政府横向间的协作以发挥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效益,还是注重府际间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竞争,其要旨都在于降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尽可能降低政区间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程度,以更好地回应和满足辖区内居民的偏好和需求。很显然,发达国家政府间横向关系理论研究中突出的公共服务路径导向与中国相关研究中凸显的经济主题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一研究旨趣映照在政策实践中,便是发达国家中各个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层面的密切互动越来越成为其用于战略性地追求政治经济目标的一个政策工具。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发达国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客观上要求地区内各个地方政府在公共事务方面相互协作和配合,以避免陷入到大都市区治理的“巴尔干化”困境中。甚至有时中央(联邦)政府也不得不介入其中,通过财政补贴、行政指导等多种政策途径促成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合作,以更好地解决城市管理所面临的卫生、住房、供水、交通等公共服务问题。

四、协作性公共服务:新型研究路径的提出

无论是对当下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的学理反思,抑或对发达国家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与政策实践的比较审视,它们分别证实了我国经济发展研究路径有效性的缺失,以及对公共服务研究路径导向的价值体认,而这都是对政府间关系与政府职能的内在紧密逻辑关联这一先导性命题的印证。这一命题可简单概括为:政府职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定位及相关制度安排,在根本上决定了政府间关系的实然状态与发展目标,而政府间关系本身则始终在以不同的形式服从、服务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从这一基本认知出发,要重新认识和界定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的合理路径,首先须做的工作就是对现阶段的政府职能做全面的分析。

(一)新时期中国政府职能重心的

位移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动态性,政府必须根据社会矛盾关系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其职能。当代中国政府根据时代要求对其职能定位所作的最大调整,莫过于开始前所未有地重视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责,着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21世纪初,特别是在2003年和2004年,随着“非典”的暴发、环境治理和弱势群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与日益显性化,促使中国以突出公平因素和反思市场因素的作用为契机,开始集中地思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课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到了2007年和2008年,建设服务型政府又被分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则标志着这一转变已经得到了决策层的确认。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中国政府发展的新阶段,意味着政府职能重心的重要调整:由主要侧重于直接推动经济发展,逐步转变为更加注重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也应遵循这一逻辑,在新的历史基点上深化对于协调彼此间关系的认识,并开辟新的政策操作实践平台。

(二)协作性公共服务: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中的新型路径

现阶段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的路径导向也应随着政府职能重心的调整与转移,进行适时的转换与更新。具体而言,各级地方政府主体在双向及多向间的互动活动中,既要着眼于促进和服务于经济发展,又要致力于逐步更多地考虑到是否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的有效履行,推进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以达成经济绩效水平提升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的协调共进。笔者将这一研究当代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的新的基本指导理念概括为“协作性公共服务”的路径导向,它是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模式在不断进阶的过程中,为融入新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重心产生位移这一时代背景,作出的最新理论回应与实践路向选择。

本文所言之“协作性公共服务”(coUabomdvepublicservice),是指各个地方政府主体在彼此间的交互活动中,应该逐步将政策关切点更多地投射于公共服务层面的交流与协作上来,从而形成以有效协作为基础的政府间相互依存的公共服务结构框架,并以期最终将其作为政府主体间关系实践中的主导性政策工具,乃至整合政府间横向关系发展的核心论述所在。协作性公共服务模式注重通过政策协调实现服务的整合,即在各政府主体保持分离性状态的前提下,为着共同的公共服务事业目标一起进取,共享收益。协商、协调、合作、共赢是协作关系的基本要义,成长于这一载体之上的协作性公共服务也是基于这同一逻辑,致力于实现各政府主体的共同利益。在公共服务供给的政府横向间协作网络里。各个主体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以分享资源和权利来共同管理公共事务,能够产生一系列有益效应,从而为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而共同提供可持续的整合型公共服务。尤其是在中国正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主导战略背景下,地方政府主体间通过协作以提供公共服务将成为配合这一目标实现的最佳切入点。

(三)以服务增进公平:发展协作性公共服务的最大现实价值

就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由于受不同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特别是市场机制所引发的“累积因果效应”的影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史中的常态现象。化解地区间差距问题需要集合各个方面的力量,特别需要各政府主体在处理彼此间关系过程中选择新的制度路径和政策设计,以加强政策导向和行动逻辑的协同性。而政府间通过公共服务合作的灵活方式,打破了地区、层级、行业的界限,更有利于联合起来集中资源,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地区间差距作为一种综合差距,不仅表现为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还表现为地区间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非均衡上。长期以来,无论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层面关注更多的都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为缩小地区差距而作出的政策努力也更多地集中于经济层面。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是严格受限的,政府调控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相对狭小,效果也并不明显。缩小地区间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应只是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协调并举,更不是地区间经济的等量齐一,而是需要统筹达到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总体均衡。因此缩小地区间差距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于:并非只是执著于拉近地区间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而是要更注重缩小各地区间在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将“以均衡公共服务水平来缩小差距、增进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主要操作路向。政府间通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与互助,使区域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明显小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政策语境下,将“协作性公共服务”作为推进政府间横向关系发展的一项创新型策略和政策工具,是探讨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未来进展方向的一种全新推导和演练。发展协作性公共服务扩展了政府间横向关系的操作与行动空间,尤对于开辟政府间横向关系发展中新的实践场所而言,是既现实又理想的策略选择。它为理顺并重塑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式和设想,亦与中国正加强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政府发展的主导战略走向相契合。在未来的政府发展战略期内,中国应以发展协作性公共服务为目标,进而有效调整政府间横向关系,并最终铺设出一条适宜于本土政府间横向关系模式发展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试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中国行政管理,2002,(12),

[2]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34

[3]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10

[4]陈剩勇,长江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基于政府磋商机制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4)

[5]刘君德,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93,

[6]陈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行政区经济研究的进展[J],学术研究,2005,(6),

[7]王健,复合行政――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4,(4)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3

关键词:安徽省;服务业税收;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政策建议

自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长江经济带流域经济的“咽喉”,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徽经济尤其是服务业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的同时,安徽省的税收政策在促进服务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依然十分有限。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服务业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探讨制约安徽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税收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安徽省服务业税收现状分析

“十二五”时期,尤其是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安徽省全面落实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基础上,税收收入尤其是服务业税收收入表现出明显的特点。

(一)服务业税收增速较快

近年来,安徽省服务业税收持续快速增长。由表1可以看出,全省服务业税收由2010年的732.5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663.6亿元,年均增收额超过186亿元,年均增长17.82%,快于全省税收平均增速(2010~2014年全省税收平均增速15.74%)2.08个百分点。从税收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近年来服务业税收平均增速快于全省生产总值平均增速(2010~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平均增速12.22%)。5.6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与经济平均弹性系数为1.46,充分表明全省服务业税收富有弹性。服务业税收快速增长是全省服务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直接体现,这种体现主要是由于“十二五”期间全省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落实。

(二)服务业税收结构优化

从表2可以看出,安徽省金融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4年现代服务业税收(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9个行业)总量突破1000亿元,达到1096.82亿元,年均增长39.92%,快于全省服务业税收平均增速18.66个百分点。从2014年重点行业税收分析,金融业237.41亿元,是2010年的3倍,年均增长31.60%;房地产业584.67亿元,是2010年的2.92倍,年均增长30.69%;在金融业、房地产业的拉动下,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结构的显著优化。2014年,全省现代服务业税收占服务业税收重量的比例达到67.51%。与此相对应,2014年传统服务业税收为527.85亿元,年均增长8.01%,在服务业税收中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51.89%下降到2014年的32.49%。

(三)金融业税收拉动显著

金融保险业属高税行业,金融保险业税收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支柱。从表2中可以看出,安徽省金融业增加值和税收占的比重并不算高,金融业对经济增长和服务业税收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强。近年来,随着安徽省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壮大,金融业税收对服务业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初现端倪。2014年安徽省金融业实现税收237亿元,比上年净增50亿元,同比增长26.73%,增速在服务业各业中靠前,金融业税收占服务业税收的比重为14.97%。可见,金融对安徽省服务业税收增长拉动效果明显。因此,安徽省应进一步大力发展金融业,将金融保险业打造成安徽省服务业税收的支柱行业。

二、安徽省服务业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安徽省服务业税收与GDp相关性分析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即税收既能阻碍经济增长又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是税收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原理。税收效应理论表明,政府通过征税,可以影响纳税人对消费、储蓄、投资和劳动作出一种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用的理性选择,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

取表3中的服务业税收(Y)与GDp(X)两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由excel输出回归结果。根据回归结果得到服务业税收t与GDp的回归方程如下

Y=0.1019X-547.357

R2=0.9916

由判定系数R2=0.9916,充分说明这一段时期由GDp解释服务业税收的可信度高达99.16%,其它随机因素不到1%;相关系数r=0.9958,说明这一时期安徽省服务业税收与GDp总量之间是高度正相关的;弹性系数为0.1019,表明GDp每增长一亿元,税收收入便可增加0.1019亿元。该结果再一次验证经济决定税收的原理。

(二)安徽省服务业税负与GDp增长率相关性分析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向政府缴纳税款而承担的货币损失或经济福利的牺牲。宏观税收负担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的税收负担状况,一般通过税收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往往把宏观税负水平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国内外研究结果均显示,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呈反比,税负增加制约经济增长,税负降低促进经济增长。

取表3中的GDp增长率为X,服务业税负为Y,对服务业税负和GDp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由excel输出回归结果。根据输出结果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Y=-0.0918X+8.3022

R2=0.9009

由判定系数R2=0.9009可知,服务业税负对GDp增长率的影响较显著。相关系数r=0.9492说明服务业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弹性系数为-0.0918表明服务业税负每增加或者减少一个百分点,GDp增长率就减少或者增加0.0918个百分点,即服务业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

(三)安徽省服务业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服务业税收增长率2010~2014年高于GDp增长率,2015年低于GDp增长率,这主要是由于2015年以来安徽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服务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取表3中服务业税收增长率为Y,GDp增长率为X,对服务业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由excel输出回归结果。根据输出结果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Y=1.7428X-2.2778

R2=0.8464

由判定系数R2=0.8464可知,用GDp增长率来解释税收增长率的可信度为84.64%;相关系数r=0.92,说明服务业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是相关的。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服务业税收增长与GDp增长关系关系密切,GDp增长决定服务业税收增长,服务业税收增长没有妨碍GDp增长,即服务业税收增长与GDp增长是协调发展的。

三、安徽省服务业发展关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安徽省服务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离高水平、高层次的服务业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安徽省服务业发展应关注的问题

1.服务业税收增幅持续放缓

2010年以来,安徽省服务业税收增幅持续下降,由2010年的42.77%下降到2015年的2.40%,6年回落40.37个百分点。由表2的数据,从2014年重点服务行业税收增长分析,第一大行业房地产业税收增长速度大幅降低,仅仅增长6.83%,低于过去五年平均增幅29.6个百分点;第二大行业批发零售业税收增长了3.51%;第三大行业金融业虽然增长26.74%,但依然低于过去五年平均增幅4.2个百分点。随着增幅下降,安徽省服务业税收增幅在中部地区的位次也由2010年的第一位下降到2014年的第四位,仅仅高于山西、湖南。虽然服务业税收增速放缓是经济新常态在税收方面的具体体现,但税收增长幅度大幅下降,特别是位次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安徽省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动力缺失。

2.高附加值服务业占比偏低

“十二五”末期、“十三五”初期,安徽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网络信息e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但由于起步晚、规模小,在发展层次上仍处于降低水平,这类税收占比依然偏低。由表2可知,2014年,安徽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税收45.65亿元,仅占服务业税收的2.8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收107.80亿元,占服务业税收的6.6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税收7.34亿元,仅占服务业税收的0.5%。这些数据表明,安徽省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依然偏弱。

(二)制约安徽省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1.税收支持政策利用率不高

安徽省服务业中小企业数量居多,重点龙头企业偏少。而且,不少科研院所和中小服务企业只顾埋头科研或从事生产经营,并不主动去了解国家提供的税收扶持政策,更谈不上通过对税收政策的研究去积极充分地利用税收政策,结果致使很多中小企业或科研院所要么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支持条件,要么符合税收政策支持条件但不熟悉申报程序而放弃申报。

2.税制结构设计针对性不强

目前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多数是全国普遍适用的税收政策,在实施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引导和激励效果,但随着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一些税收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也存在缺位和滞后现象,如针对中小服务企业的税收激励政策偏少、对新办服务企业激励不足、税率设计没有突出鼓励和抑制发展的政策导向。

3.现代服务业支持力度不足

在安徽省现行有关服务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中,主要是针对教育、卫生、文化、公共管理等公共服务业,而对物流业、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等高科技高风险的现代服务业以及农村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较少,支持力度不足,未能体现安徽省现行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四、促进安徽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安徽省服务业处于中部地区中等水平,发展速度呈放缓趋势,重点行业辐射作用薄弱,产业集群效应有待增强。同时,安徽省服务业也面临难得的机遇,投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逐步实施,区位、交通等基础设施也为安徽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促进安徽省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从税收政策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梳理现有税收政策

安徽省税务部门应做好对已经的税收扶持政策的梳理工作,对于其中模棱两可的政策进行阐释和细化,对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充,保证政策的可操作性;对于政策的各项执行程序进行优化,保证优惠政策的顺利执行,为促进安徽省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公平的政策环境。同时,安徽省税务部门应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保证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的落到实处,增加政策实施的透明度。

(二)助推服务行业发展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安徽省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总产值占全省GDp比重较大,从业人员数量较多,不仅关乎经济发展,同时也关乎民计民生。从“营改增”方案来看,建筑业、房地产业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对于无法完整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建筑业、房地产业企业,“营改增”可能加重他们的税收负担。建议由省政府牵头,与“营改增”试点行业相关成员单位(包括发改委、住建厅、国土厅、银监局、保监局和证监局),加强政策调研,帮助企业主动利用税收政策,完善内部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明确税收优惠政策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业不是越多越好。安徽省应该在梳理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有利于增加服务业总体规模、优化升级服务产业结构、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行业。此外,应对不同类型的服务行业制定不同类型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着重从促进就业的角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着重从促进科技研发的角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这样有针对性的制定税收优惠措施,才能充分发挥税收政策扶持助推产业发展的作用。

(四)加强服务行业税收征管

科学的税收征管手段,既是实施和执行税收政策的支撑载体,又是规范企业行为、公平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从安徽省目前情况看,偷漏税现象在个别服务行业比较突出,如餐饮业中经常采用小礼品代替发票已相当普遍,对此税务监管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努力营造良好公平的税收环境,使安徽省服务业税收与经济保持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年鉴[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2]刘普照.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原铁忠.GDp能作为衡量税收增长的尺度吗[J].税务研究,2005(01).

[4]刘建民,宋建军.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1).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4

关键词:“脱实向虚”;虚实并重;资金回归;小微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实体经济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真正增加社会财富,是一国应对风险的坚强后盾。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较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危机的考验,但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上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受产能过剩、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大幅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包括许多个人,“脱实向虚”抽调大量资金投向楼市和股市,一些地区经济严重“空心化”,更一度使得民间借贷愈演愈烈,但2011年温州与鄂尔多斯等地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主大量出逃现象,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当前我国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并未凸显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一方面,金融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出现困难、经营面临困境;另一方面,资金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体内出现资产泡沫;另外,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作用发挥不足,与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未能实现差异定位、微观主体在利益驱动下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创新滞后等因素密切关联,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必须坚持以实为本,虚实并重,正确处理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金融业的发展要牢牢把握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大方向,不断提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此,建议如下:

1.强化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利共赢联系。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实体经济是一国金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金融的稳定和发展与实体经济始终高度相关。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金融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转变金融经营理念,按照我国实体经济的具体要求和前提,逐步推进金融稳步发展;同时根据金融的自身特点及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加强对金融业相关的法规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切实做到虚实并重。

2.注重政策设计和协调,为资金回归实体经济搭建平台创造有利条件。2011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民间借贷风波,其原因与当时的政策环境有很大关系。从宏观上看,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多余的货币资金需要在市场上寻找出路;银行利率长期倒挂,导致大量低利率资金从体制内流向体制外。从微观上看,实业项目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利润微薄,对民间资本形成不了足够的吸引力,以致大量资金“脱实向虚”,甚至“热钱化”。因此,金融要做好对实体经济的服务,需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协调政策设计,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对实体经济的回归。切实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为资金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恢复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还要降低通货膨胀,减少“负利率”对资金回归的影响。建议目前可通过适当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缩小银行存贷款利差的方式,使金融让利于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以此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负担并引导资金回归体制内。

3.重点加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我们国家的金融机构原本就是为服务国有企业设计出来的,即使是现在国有企业仍然是金融业的主要服务对象,而有相当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得不到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就更加困难。信贷放松及收紧对中微小企业的政策倾向较弱。比如,2009年大量信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急剧膨胀,当年9.6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中,有近3.8万亿元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占比高达40%。而在2011年银根收紧的情况下,大型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对小微企业融资形成了挤出效应,仅有15.5%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且贷款利息增幅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高出3.7个百分点。政府针对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要进行必要的政策干预,给金融机构制定对小微企业硬性的比例指标,以此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防止政策走过场,增加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服务的动力。

4.实现信贷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机协调和统一。金融机构要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突出重点,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各部门应当自觉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部署,实现信贷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机协调和统一,从而保障实体经济科学健康发展。在调整信贷结构上要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要求,当前的重点是要在确保增速增量的前提下,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国家在建项目、小微企业、民生工程和“三农”领域,限制对“两高一剩”和落后产能行业的信贷投入,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切实提高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意识及能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应想实体经济所想,急实体经济所急,帮实体经济之需,努力转变金融经营理念,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通过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为企业增加收入,实现银行企业的双赢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1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2,6.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5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福建最值得关注

2012年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强调指出,“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成本过高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今年以来,浙江、江苏、福建等省陆续出台了明确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黑龙江等省召开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要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综合部分地区陆续披露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规模和力度进行对比,福建最值得关注。

福建省出台的《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十一条措施的通知》,细则多、力度大,针对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入、扩大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规模、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等方面都规定了硬性指标,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力度方面,明确规定力争2012年全省各项贷款增速比GDp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银行业通过表外业务等融资方式募集资金不低于500亿元;在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方面,力争2012年省级重点项目融资新增额不低于500亿元,全省中长期贷款新增额不低于800亿元。此外,福建省还明确规定2012年力争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幅高于20%。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黑龙江一体化网络建设加速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4月份共有辽宁、天津、四川、黑龙江、广西、河南、陕西、福建、新疆、安徽、浙江、重庆、甘肃、内蒙古、广东等15省市新出台了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其中,黑龙江省作为全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首批十个试点省份之一,将利用3年时间建成一个由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枢纽平台、13个市地综合服务平台、22个产业集群服务平台组成的一体化网络平台体系,通过平台体系聚集、整合、统筹全省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等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一网式在线服务、一话式呼叫中心服务。

此外,各地的亮点措施还有:福建区别对待产品质量问题促小微企业质量提升;新疆开展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安徽扩大政府采购主体范围扶持中小企业;广东困难中小微企业可申请社保、岗位和职业培训补贴。

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

  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贯彻落实中小企业现行优惠政策,加大对增加中小企业负担案件的查处力度等

《转发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的通知》

  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列入各市、县级财政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确保本地区年度政府采购合同总额的30%以上授予中小企业;对中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3%-5%的扣除,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10%的扣除

《关于创建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通知》

  原则上各市(州)要培育2-3个市(州)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每个县培育至少1个小企业创业基地,发达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培育力度

《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予以社会保险、岗位和职业培训三项补贴;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较高地区的单位缴费比例可逐步降至15%;允许困难中小微企业在一定时期缓缴养老保险费,并给予困难中小微企业流动人员调配费减半征收优惠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

  将利用3年时间建成一个由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枢纽平台、13个市地综合服务平台、22个产业集群服务平台组成的一体化网络平台体系,为全省的中小企业服务

《关于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点在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领域和若干园区、商务楼宇,建设一批小型微型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

《关于推动全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将用4年时间,基本建成全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体系,通过逐步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力争实现1个省平台、8个设区市(厦门市除外)、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30个产业集群窗口平台、2个台商投资区窗口平台和80个县(市、区)服务终端的建设与联通,实现整体服务平台内部以及与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和服务协同

五省同设中小企业服务年

新 疆

中小企业服务年

  将从优化环境、完善服务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六个方面为中小企业送政策;在原有100户成长企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扶持300户成长性中小企业做强做大;促进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服务,力争2012年担保总额达到200亿元,服务企业4000户以上

内蒙古

2012中小企业服务年  办好“十件实事”:为200家中小微企业担保机构免费开展政策、业务培训,为40户中小微企业担保机构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免税政策扶持,为300户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资金扶持,为1000户小微企业免费建设网站、免费信息等

陕 西

中小企业服务年

  着力做好政策咨询、企业投融资等八项服务工作,力争今年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2%,增加值增长18%

福 建

中小企业服务年

  各级职能部门深入小微企业面对面辅导应用相关优惠措施,通过各种媒体、网络开辟“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专栏,宣传解读政策;举办万家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升职业技能、提升管理能力、提升技术水平的专项服务活动

河 南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6

1.1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山东农业产业结构几近完善。但是,仍有不少地方有待改进。比如:服务农业加工的第二产业和农业销售的第三产业,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短板所在,地方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适度政策倾斜,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和指导。此外,在山东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中畜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仅限于散户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难给农业经济以大的支持。由此,政府应该深入调查甑选适合地方养殖品种,并通过惠农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养殖规模、产业品牌。

1.2大力发展无公害化、绿色产品新农业产业时代,大众于无公害化、绿色食品的喜好程度大增,更多的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农业安全质量问题。由此,山东省农业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健康作物种植计划。鼓励农户进行无公害种植,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化肥,尽量少用农药,在生产加工环节也应该注重农产品的时鲜性,不添加防腐剂,让送到消费者餐桌上的农产品新鲜健康。

2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保障性措施

2.1继续加大补贴力度,调动农民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十二五”期间,必须继续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力度,同时,就几项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具体:一是落实完善农村土地政策。继续做好二轮延包的后续完善工作,积极稳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扩大试点工作。二是落实完善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进一步搞好农民负担监管专项治理,明确治理重点、目标和措施,确保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效果,会同省纠风办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保证顺利完成各项治理任务。

2.2完善财政金融保障体系,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撑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山东农业经济将围绕着“高效”、“高端”、“高质”、“生态”的产业体系规划,借此实现广大农民增收的目的。而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需要庞大的财政金融支撑。由此,必须要优化省内涉农金融机构布局,扩大金融行业在省内的覆盖面积。借助当前山东省城镇化改革思路,放开政策鼓励商业性银行进驻山东,尤其是鼓励其渗透到农业经济发展主战场——市县级,扩大其服务辐射区域。同时,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扩大涉农金融服务项目,实现财产抵押、担保在农业经济产业的有效实施。根据本省省情探索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为科研行业、中小企业和农村企业提供资金保险业务服务,杜绝其发展的后顾之忧,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组建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资金充裕的区域发展银行,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7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市场规律;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6-0004-03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还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这就为我国今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对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实行指令性计划,行使着无所不包的职能,其结果是严重制约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直到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才被打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则要求,社会资源以市场为基础进行配置;企业要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并按照市场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经济运行法制化、活动开放化;政府只能从宏观上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间接化管理。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政府职能概括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但还不够到位。在此基础上,这次党的十报告按照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要求,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实际,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方向和目标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内涵要求,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履行好以下三方面的职能:

一、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社会化大生产、市场机制的缺陷以及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必然要对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调节。但是这种调节不是直接的计划调节,而是在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动向,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运用政府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利率、汇率、价格等经济杠杆,从宏观上、战略上和方针政策上对国民经济全局以及全社会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引导和调节,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只扮演裁判员的角色,负责制定和维系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应遵循的规则,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体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各部门、各企业、各个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是社会的元素和细胞形式,都有着自身独立的利益和局限性,谁都无法独立向社会行使管理职能,因而,社会管理的职能只能历史地落在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国家的肩上,国家通过各级人民政府来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因而各种利益矛盾、就业矛盾、贫富矛盾、城乡矛盾等一系列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加之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局部战争、恐怖活动等都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必须以加强社会管理为己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建立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环境,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和保护社会资源,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互助活动,保护困难群体利益;加强社区建设,强化服务职能;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稳定、文明、和谐、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2.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但是,我国目前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规则不完善、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等问题十分突出,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破坏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影响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市场监管职能建设,为市场主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情况看,政府市场监管的主要任务是: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画地为牢”的计划经济遗留的不合理的市场格局,尽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提高各种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坚决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树立诚信为本的观念,依法严惩失信行为;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培育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和专业服务组织。

3.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高度融合,中国企业必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与外国企业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展开同台竞争与合作,这就必然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政府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开放的领域和空间,形成开放新优势,构建开放新格局;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不断为企业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其活动主体既具有独立利益的一面,又具有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面,这就必然会形成一些共同的利益,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来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协调仅靠市场机制是很难完成的,还必须依靠政府来完成。因此,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提供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其主要职责是:

1.提供公共制度。作为政府,必须为人民和社会制定一个权威的、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框架和制度模式,主要包括法律制度、政治制度、财产制度、财政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我国目前法治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执法中也存在不公正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执法公平公开公正,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给。

2.提供公共政策。服务型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要从公共性的角度出发,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为解决社会稳定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制定政策。如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义务教育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等,为市场微观主体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

3.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提供可根据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吸收社会组织来共同提供。一些私营部门、独立机构等社会组织都可成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但政府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凡属于经营性或竞争性的项目,应当通过公开招标、内部竞争、合同外包等市场竞争方式,让社会组织来提供;对于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提供。

4.提供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服务行政理念的指导下,在服务程序、态度、效率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公平、快捷和周到的服务。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承担,也可以部分地移交给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政府可以通过对社会力量的组织、利用和管理,实现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为了搞好公共服务,政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使其树立新的服务理念,掌握现代行政技术与方法,增强执行能力。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在现阶段,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社会物质财富能够惠及全体人民。要看到,由于城乡之间“二元经济结构”等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比如:在生产领域,有的企业凭借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以行业利益为重,垄断行业生产和经营,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有的企业对先进技术进行垄断,造成了技术传播应用能力降低,影响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的企业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这些都严重违反了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规律;在流通(交换)领域,有的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欺行霸市;有的企业道德缺失、不讲诚信;有的企业践踏法律,出售违法违规产品,严重违反了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交易规律;在分配领域,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由于制度上的原因,一些人收受巨额贿赂,权钱交易,获得不少违法收入;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偏重国家和集体(企业),劳动者获得较少,而再分配严重向城市倾斜,农村居民获得较少,农村居民获得的养老、医疗、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基金只有城市居民的四分之一;不少农村居民和城市中的低收入居民因病、因子女上学导致贫穷;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在城市打工就业机会少、工资待遇低,严重违反了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分配规律;在消费领域,部分社会成员凭借高收入,住“洋房”、开“洋车”、喝“洋酒”,过着奢侈的高消费生活,而社会上的广大低收入阶层、弱势群体、贫困阶层却过着艰难的生活。据统计,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扶贫对象仍有12238万人,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饮水不安全,一些村子还不通公路,一部分农户还没有通电,社会物质财富还没有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的成果还没有做到人人共享,这就严重违反了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消费规律,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当务之急。

1.完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为此,必须健全法律,加强法治建设。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议尽快建立《反贿赂法》《社会救济法》《最低工资法》《遗产税法》等法律,及时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土地法》等法律中已过时或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条款,依法完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二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用法律法规调整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彻底改革腐败产生的温床——行政审批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力争做到政府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三要加快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调整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规范决策行为。

2.强化服务职能,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天职,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报告要求,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高效廉洁、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为全体公民提供更好更多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拓展公共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二要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重点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和城乡、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等问题,实行倾斜政策,加强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利益保护和社会救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树立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各级政府一定要切实贯彻党的十精神,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要创新服务方式,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阳光式操作”,最大限度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8

一、*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传统的运输邮电、商贸流通业开始逐渐向现代物流(流通)业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进一步专业化、细化,我省的一些传统服务性行业也进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运输、仓储、邮政企业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上风,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由单纯的运输、仓储向货运、贸易配送、社会化储运等现代物流方向转变。贸易、供销、物资、粮油、餐饮等行业开始向连锁贸易、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特别是连锁经营快速发展,显示出其“大进大出"、周转快、本钱低的竞争上风,已有相当一批连锁店在*站稳脚跟。到20*年底,全省已拥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法人企业达4249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出现了一批新兴的专业化、一体化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中心)建设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批国际物流中心正在规划建设。

(二)新兴行业迅速崛起,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气力。

——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移动通讯、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20*-20*年,我省电信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1.2%,超过同期服务业年均增速7.2个百分点。到20*年末,我省移动电话用户达3*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60.5%,比20*年进步36.4个百分点;互联网用户(含宽带用户)为574万户。同时,广告、公证、律师事务所、会计、审计、统计等咨询服务业和软件开发、数据处理、数据库服务等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据统计,20*年全省从事信息传输和软件业职员数为25.4万人,是20*年的2.5倍。

——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住宅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商品房个人消费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到20*年末,我省从事房地产开发从业职员有15.86万人。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74.28亿元,比*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27.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年的16.0%增加到20.7%,房地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带动效益日益增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进,我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开发了一大批新的景点、景区和旅游项目,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不断进步。*-20*年,我省进境旅游者接待人次从49.6万增加到281.4万,年均增长12.5%;旅游创汇收进从0.5亿美元增加到21.3亿美元,年均增长27.6%。20*年国内旅游人数为16149万人次,比*年增加12488万人次,旅游总收进为1519.6亿元,比*年增加1298.9亿元,旅游总收进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从6.3%上升到10.7%。占有关部分测算,目前我省旅游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产出,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全社会总产出3.*万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社区服务业方兴未艾。随着城镇居民收进水平的进步及生活节奏的快捷、求便,同时为了扩大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投资少、见效快的社区服务业成为我省目前新兴服务业的一大亮点。社区服务的内容从单一分散发展到包括托老、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等多层次、多方位的系列化服务。

(三)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进步。突出表现在:一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市场化、民营化程度得到很大进步。二是金融保险业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垄断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四大国有银行完成由专业银行向贸易银行的转变,一批股份制的新兴贸易银行诞生,证券市场和证券经营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呈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是随着行政治理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开始逐渐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承担起行业治理、协调、服务的职能,并开始从官办、半官办的状态转向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作。

(四)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格式,非公有经济发展迅速。*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服务业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国有经济纷纷进进,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格式。从服务业增加值的所有制结构看,公有经济虽占主导地位,但比重呈下降趋势,非公有经济发展迅速。20*年服务业增加值中非公有经济已占53.9%,比*年进步了24.1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非公有经济的比重达90.7%。分行业看,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高,分别达90.9%、89.3%、86.6%和84.3%。

(五)服务业对地方财政收进贡献大。以20*、20*年为例,服务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进的比重分别为51.7%和51.6%,分别高于第二产业10.4和10.0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地方财政收进的贡献大大超过了第二产业。

20*-20*年服务业税收占财政收进的比重(%)

二、*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世界近百个国家发展经验进行的系统研究结果及有关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成长可以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美元以下,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1000美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第四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以上,服务业比重达50%以上。20*年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固然已达3975余美元,但服务业占的比重远远低于50%。因此从总体上判定,我省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产业结构成长的第三阶段。

(一)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国内一些先进省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2%,固然略高于全国39.5%的均匀水平,但低于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41.3%的均匀水平,更低于世界22个高收进国家65%的均匀水平。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二)从服务业从业职员数占全社会从业职员数的比重来看,劳动力就业结构尚处于向服务业转移的阶段。根据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发展规律,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进步,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时,劳动力就向服务业转移。固然我省服务业从业职员占的比重进步比较快,并超过第一产业的比重,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先进省份。

三次产业从业职员数比重(%)

(三)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服务业的贡献率仍然偏低。根据产业结构变动规律,在产业结构处于低级阶段,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在产业结构处于中级阶段,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在产业结构进进高级阶段,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第一、第二产业。固然我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但仍明显低于第二产业,与发达国家及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三次产业贡献率%

(注: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

(四)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一般以为,批发零售贸易、旅馆和饭店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是传统行业,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是新兴行业。近年来,固然我省服务业尽管内部结构在不断优化,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传统行业的比重仍然较高。

*省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内部结构%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当前,土地的制约进一步加大,若继续粗放型发展,无法长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次,能耗居高不下。20*年我省万元GDp的能耗为0.87吨标准煤,为全国均匀水平的3/4,但与发达国家0.14~0.38吨标准煤的指标相比差距很大。20*年全省二产占GDp的比重为53.3%,耗能占全部用能的75.9%,而服务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仅为二产的1/5。第三,环境污染严重。高能耗带来了高排放和高污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这不仅危及经济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破坏了生存条件。假如到*年*GDp在2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即使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20%,全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将是20*年的1.6倍,将远远超过我省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第四,外资进进带来的压力。我国加进wto后,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转移的重要承接地,随着各项承诺的兑现,内资企业将陆续面对外资和跨国服务业巨头的进进。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省第三产业发展纲要》提出力争到*年全省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到*年达到6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和国内外服务业发展趋势看,财税部分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财税扶持政策,构建同一的制度体系。财税部分要整合和梳理现有扶持政策,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便于企业操纵落实,并不断完善政策设计和优化制度安排,研究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同时在梳理制定服务业扶持政策时应考虑以项目政策为主,产业政策为辅,特定政策为补充,相互配套而不重复。(1)项目政策。包括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与软件等领域的重点项目的补助、奖励,各项目资金回口治理部分,根据服务业中不同行业、业务和产品属性差异,实行分类治理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以项目来确定资助,避免出现政策的交叉重叠。(2)产业政策。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公共发展环境、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等题目,主要包括社区服务、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的整体形象宣传、专业人才培训、专业的会展宣传等,原则上不设立对企业的直接资助。(3)特定政策。可以考虑用于与项目、产业政策不重复的示范项目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如服务业企业突出贡献奖励、金融企业对地方贡献奖励等。

(二)细化项目预算,创造效益最大化。根据政府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要求,加强行业分析,以抓重点工程项目、抓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企业和品牌项目及新兴行业服务行业为抓手,整合资源,促进各类服务业的有序、协调发展。按照预算治理和预算编制要求,服务业各专项项目资助,每年初排出具体项目计划,一般项目实行按完工后申报资助;重点支持引导性项目,需经专家论证,实行提前申报审核项目,按完工进度安排或隔年下达补助,保证资助项目的正确性和效益性。同时建立、完善财政资助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分析政策落实中的不足,保证财政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三)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多元投进机制。财政部分在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础上,稳定服务业发展资金规模,并视财力可能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同时又不能拘泥于就服务业论服务业,而要调动其他专项资金协力扶持服务业发展,在全省建立支持发展服务业资金联动机制。其中,省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影响力大、带动力强,具有示范辐射效应的服务业平台建设和重点发展项目,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进步服务业发展要素资源利用率。同时,根据现行财政体制,规范扶持资金配套,鼓励各县(市)支持当地重点服务业发展项目,省、市财政可适当考虑配套县(市)级的重点发展项目,对企业的补助奖励主要应由同级财政承担,调动各级政府积极性。再有就是要吸引社会资本对重点服务行业投资,努力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业发展投进机制。

(四)强化扶持资金治理,进步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公然、公正、公平”的原则,结合服务业发展规划要求,调整财政资金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环节、标准和重点,修订和完善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治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考评,使财政资金真正能够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治理办法,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跟踪问效反馈制度,进行绩效考核,强化监管,进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9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一:税收优惠政策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回顾过去,我们地税局经历了艰苦创业的不凡岁月,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辉煌的业绩。成绩和荣誉终将过去,神圣的税收事业还在继续,奋斗的里程永无止境。

关键词:税收优惠政策;宏观经济管理

一、强化税收监控管理,组织收入稳步增长

我们把组织收入作为税收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不懈地抓好组织收入工作。领导班子带头落实组织收入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税源调查,进行税收分析,加强税收督导,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任务、人人抓落实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个个头上有指标。通过狠抓责任落实和考核,不断完善征管机制,强化税收监控和管理,有力地促进了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从2009年到2010年6月,地税局累计组织各项税收收入亿元。2009年组织各项税收收入万元,是建局之初税收收入的倍,年均增幅%,为整个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改革税收征管模式,适应市场经济形势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地税工作需求,在税收管理和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夯实了地税事业发展的基础。年,地税局实行纳税申报、税务、税务稽查三位一体的税收征管模式。年,又明确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思路。年,全面运行税收信息管理系统,为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税源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建立健全了重点税源管理、双定户管理、发票管理、户籍管理、税收执法责任追究等税收征管制度,不断规范征管流程各个环节的操作,保证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实施了科技兴税工程,逐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征管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为地税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改善民生促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是党和政府亲民、爱民、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个税、营业税起征点调高,安置残疾人就业、军转干部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这些税收政策实效如何,关键在于我们基层地税部门抓落实抓得如何,把政策兑现到每一个纳税人。为此,我局始终坚持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收过头税的执法理念,树立不折不扣地兑现税收优惠政策,就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的服务观念,从关注民生、关注纳税人权益、构建和谐社会,讲政治的高度出发,严格执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既维护了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权益,又有效发挥了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自年至今,按政策规定审批减免困难企业税款余万元,办理下岗再就业减免税户,累计减免税款万元。2008年,在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地税认真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款1万元,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企业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2009年以来,我市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共有户,减免税务登记工本费万元,有多名下岗失业、残疾人员在国家优惠政策扶持下实现了再就业。

四、优质服务树立新风,自觉塑造地税形象

在创造优美的硬件环境基础上,在提升工作人员的软件服务上很下功夫,大做文章。把纳税服务的工作重点放在转变观念、优质服务、文明办税上,将优质服务融入征管、执法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人和税兴的良好局面。一是要求工作人员更新服务理念。一方面,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以纳税人的合法合理需求为导向,以地税文化建设为平台,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为民生服务,为和谐发展服务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另一方面,树立服务法定理念。服务是地税机关的法定职责,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民生观,把服务民生作为自己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服务、责任、政治和大局意识,自觉在思想观念、工作态度、执法行为等方面服从服务于民生,增强服务民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性服务为主动性服务。在服务中要求做到三声、三心和三个一服务,即纳税人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纳税人热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第一责任人制(首问责任人制),一次办税承诺制,一站式服务制。二是积极创新税收服务方式。根据辖区情况,积极拓宽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的渠道,大力推行电话申报、税银联网、网上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方式。采取优化工作流程和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评议评价机制、考核问效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等管理措施,完善和落实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管理、文明办税公开等制度措施,提升税收服务效能和征纳和谐程度。三是建立面向特殊群体的税收救助制度。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当作最终目标,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以扶贫助困为载体,关爱弱势群体、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税收服务民生的第一准则。特别在今年我国南方遭受特大冰冻灾害,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以来,我局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向灾区献爱心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先后向灾区捐款多元。

五、结语

回顾过去,我们地税局经历了艰苦创业的不凡岁月,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辉煌的业绩。成绩和荣誉终将过去,神圣的税收事业还在继续,奋斗的里程永无止境。也许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与挫折,但是我们地税人相信,只要心里想着一方百姓疾苦一方经济振兴,就一定能让力量之火在心中燃烧,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征途上谱写地税事业的新篇章,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董荣德经济界1998-06-15

2、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转变问题张曙光经济体制改革1987-03-02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二:创新改良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总而言之,国家的宏观经济干预效果体现了国家的市场经济先进程度,与国民的发展空间和生活环境存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关键词:创新改良;宏观经济管理

1.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改良创新的价值

1.1使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

市场是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给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市场上频频出现不正当竞争事件,干扰了经济市场的有序运转,阻碍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全球化经济趋势的带动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格局长期处于变化发展中,这就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即经济干预调节策略无法与日趋变化的市场经济格局协调一致,为了调解这一矛盾,政府必须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改良创新,使经济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步调相互配合,通过公共传播媒介对市场经济进行优化,可以修正市场固有的问题和不足。在对宏观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改良创新时,不能脱离固有的经济政策、经济干预手段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应立足于实情进行改良创新,创设与我国经济政策和市场格局相符的宏观经济管理。

1.2革新经济干预促进市场资源合理配给

经济市场是实现社会生产资源优化分配的关键途径,因此要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必须依托市场。但由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这些问题都会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造成干扰和影响。要想提升市场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应立足实际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进行改良创新,并选择适宜的策略调整市场中的资源配给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经济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政府宏观干预市场资源配给的手段主要是,调整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在市场中的比例,并对这两种财产进行合理分配,防止因分配不均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

2.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改良创新的措施

2.1调整宏观经济干预管理的方向

政府采取何种手段对经济市场进行管理和干预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管理具有怎样的目标和方向。当前我国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方向时,要按照我国市场经济格局及发展趋势来决定,并且调控方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伴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市场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控制经济局势,使市场逐渐收缩冷却。当市场出现通货收缩时,国家应采取一些刺激市场运转的措施。宏观调控的目的不仅要确保市场经济整体稳定均衡,还要控制经济结构稳定,各个行业均衡发展,防止某一行业单独膨胀。

2.2革新宏观经济调控的执行机构

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执行者并不是唯一的,而国家是最主要的执行者。在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执行机构进行革新时,主要应拓展以下两个方向,一是构建全新的经济调控机构,二要革新经济管理职权。为了实现经济调控执行机构的革新,政府应组织创建一个拥有宏观干预调控职权的专属机构,将干预经济的职权集中交给某一机构可以有效杜绝目前多头管理、职能分散的混乱情况。而在革新职权方面,拥有宏观干预市场职权的执行机构在对市场进行调控时,应多采取市场调控策略,少采取行政措施。

2.3革新经济干预的方法和手段

当前,政府在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管理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调整银行利率、调整货币价值等,很少采用行政方式对市场进行干预。在革新市场经济干预措施时,应逐渐减少行政方式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尽可能以市场干预手法为主。虽然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风险评估和应急方面也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当前我国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房价虚高、行业结构不平衡、内部市场狭窄等。因此,政府必须结合实际,积极革新市场干预方式,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篇10

关键词:服务业;政府职能;区域经济;服务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的内涵与要素

1.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含义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产值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一半以上比重的经济态势,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服务经济的增长式发展,服务经济正在迈向其区域化进程。区域和服务经济的相关性使得区域服务经济这一概念成为了各级城市和政府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着眼点,也为本文的研究创造了契机。

而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是指区域服务经济中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为保障区域服务经济正常运转和完善发展所采取的经济管理形式的总体。因此,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形成,不仅制约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取决于区域服务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

2.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内容

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综合发展社会经济,这与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突破。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产权机制、规制机制、管理机制、支持机制、环境机制,要全面创新区域服务经济的发展机制,就要以这五大机制为基本思路,建立起与其一致的区域经济机制发展策略,促进我国各个区域服务经济的改革和创新化发展。

二、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重要性

1.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是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措施。目前,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但仍以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为主,发展社会主义特色经济,必须积极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加快人力经济的发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将人真正从社会生产力中解放出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利用各方面资源的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对全面和谐的发展全国经济,减少和消除南北经济和东西部经济发展区域又重要作用,对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三、政府在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中的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结合,政府部门在中国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而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十分重要。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在于对服务业产值比重的提升,更在于产业品牌的树立与战略布局的优化。政府在发展区域服务经济过程中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服务经济的发展制定发展方向,为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指引发展方向,在提升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及树立产品品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制定完善管理政策,稳定了市场环境。政府的基本行政职能为政治职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政府的政策服务必不可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定和实行相关文件及细则政策,从财政税务到国土资源再到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服务政策的制定,稳定经济市场,为去污服务经济提供了一个有序、良好、健康的市场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3.提供资金扶持,鼓励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投入及财政支持是政府实施经济职能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的特点在于自由买卖与优胜劣汰,这有利于优势经济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垄断等不良经济行为,为防止该经济行为的失控,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额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在政策上进行扶持,在经济上给予补助。例如,对于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政府建立“财政专项基金”,通过财政手段直接扶持和发展服务经济。并通过制定信贷政策,必要时对于中小微型企业进行信贷支持,为推广高新产业与服务经济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四、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的问题和障碍

本文根据以上对区域经济体制要素的分析,论述了分别表现于产权机制、规制机制、管理机制、支持机制和环境机制等方面的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障碍。

1.服务经济产权机制的问题

区域服务经济产权机制的障碍涵盖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问题。成熟的市场化经济和健全的市场机制要求企业依据市场规律进行资源配置,但显然大多数企业忽略了这一产权机制的基本前提,导致了企业在服务经济机制方面市场化不足,抑制了区域服务经济的发展。

而政府事业单位作为市场化服务经济机制中的另一职能体,过分越位地承担了非市场化的资源供给,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社会公共服务的资源输出,导致了宏观调控凌驾于市场机制之上,严重影响了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健康运转。

2.服务经济规制机制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我国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探讨,规制机制中的经济机制在我国区域服务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政府利用法律权限对服务企业经营行为进行限制,政府的过度调控和整合使得区域内服务经济呈现出竞争与垄断并发的局面,也形成了我国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低开放、高管控现象,不但使得社会机制功能萎缩,也干涉了区域服务经济的自由化发展。

3.服务经济管理机制的问题

同样地,政府对于市场主体的过度规范不仅引发了服务经济运营环节的繁冗化,耗时、混乱的管理机制也同时加速了中小服务企业的灭亡和催生了服务业中一系列不规范现象。政府的强势主体地位也使得企业在服务经济运营中无法正常发挥其话语权,更缺乏动力创新区域服务经济机制。

4.服务经济支持机制的问题

根据上文得知,区域服务经济的支持机制的障碍主要体现在财税和户籍机制两大问题上。政府的不均匀投资体制和不合理税收制度都是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改革进程中的障碍物。而中国候鸟迁徙式的劳动力资源也在获得户籍权力和福利上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这极有可能引发劳动资源的回流,并进一步干扰区域服务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5.服务经济环境机制的问题

欠佳的市场信用环境和不健全的法律保障环境使得区域服务企业在获得知识产权和维持信誉方面束手无策,而不准确的统计数据也使得政府难以控制和把握区域服务经济的发展态势,因此,区域服务经济环境机制亟须改革和完善。

通过以上对区域服务经济各个要素的市场化障碍表现分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来研究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改革创新的策略。

其一,服务经济市场化程度普遍不高,市场机制过于僵化。成熟的市场化经济及健全的市场机制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前提。现代服务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其经济交易中的付出与收益大多不以实物形式而存在,在发展程度上来说,其对人力资本、品牌、知识条件及思维创新度的依赖性更高,因此其对市场的成熟度与相关机制的要求也更高。在我国,服务业的存在形式还存在于餐饮、商服、旅游等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外,对于像高科技、新兴产业、技术产业等现代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而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正逐渐从建立市场机制的调控手段的初衷偏离到计划性制定的僵硬管理上,对于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带来不小的阻碍。

其二,政府职能管理越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宏观上的有效调控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最近发展新兴产业的新阶段,各地政府纷纷动用政府力量来替代市场选择主导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在某些新产业的财政注入性支持方面,干涉了区域服务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这种作为完全搞错了方向。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自己上阵代替市场或引导市场,严重阻碍了服务经济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创造制度条件和知识条件等。

其三,政府对市场信息认知的缺失。就目前中国现代服务业市场来看,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尚不成熟,对于市场信息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市场管理者在收集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过程中无法突破传统的信息收集模式,在运用现代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过多的流于形式,认为只要建立一个官方网站,再辅以一个信息采集信箱和全天热线便能通过网络等媒介掌握新兴市场的动态,这种对整个市场缺乏了解的状态使得政府在市场驾驭中能力不足,只能套用僵化的机制进行调控和管理,十分不利于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建立。再者,由于作为方向的错误.即使政府再有雄心壮志或加倍努力工作,由于没有朝创造制度环境和知识环境方面努力,以后地方就没有自主创新的基础.不可能实现产业升级和实现新兴产业的大发展:而在短期留下的问题是.它不仅使各个地方的产业同构化.由于注入了政府支持并且各地展开了支持竞赛,为产业竞争制造了竞争噪音,使得无效的企业组织可以在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下竞争较长时间,到最后失败时将使注入巨大财政支持的地方政府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及时终止这种行为.后果将十分严重。只有自由而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催生技术创新:也只有有效率的企业制度.才能担当创新大任。

五、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创新的措施―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1.打造服务经济软环境

我国“十二五规划”强调,要营造服务经济发展环境,就应该完善和优化服务业的政策环境体系,这也与上文所提出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环境机制要求不谋而合,因此打造区域服务经济软环境是大势所趋的方向。

将城市功能重新进行划分,按区域因地制宜制定管理机制,政府积极发挥某些可为作用,用产业组织政策整合工业产业发展.按产业分工和工业化演进的逻辑推进产业组织的结构调整.改善地区产业同构的不良局面.提高本土产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正如我们所分析的.地方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是创造和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他的事情一般交给市场去解决.出了这个领域.很多作用就很可能演化为失效或错误作为。如上海市宝山区,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过程中,积极建设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宝山区开发建设注入了新的产业元素,赋予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但与此同时,宝山区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宝山开发建设、邮轮运营及邮轮产业发展的关系,理顺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滨江区域功能开发和形态开发协同发展,促进上海邮轮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和完善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提供外在保证。

2.注重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和强化产城融合

产业转型升级会对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产业的集聚与扩散造成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使得原来的空间结构予以重组优化,表现为极化和均衡的过程。宝山正在走上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的发展新路。但是,产业结构和能级尚需进一步提升,发展速度开始减缓,钢铁产业出现负增长,制造业优势有弱化迹象,服务业规模仍然偏小。因此,政府部门在进行战略布局中,需将创新重点放在集聚创新性人才及强化产城融合中。加大资金的投入与政策的扶持,注重教育机制的改革,保证高素质人才的强化产出,为产业的改革及创新奠定最基本的人力资本要素。与此同时,加大产业空间优化,结合产业及城市的主要区域功能进行产业投入产出比的调节和配合,提高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竞争软实力。

3.政府职能的优化

在行政审批方面,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临港地区“简政放权”,形成一门式优质服务体系;在土地政策方面,实行土地指标单列和耕地占补平衡全市统筹,“弹性出让”控制成本,有助于土地供应机制的灵活性;在产业扶持方面,市、区进行倾斜扶持,市级财政安排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临港地区管理机构按规定的用途统筹使用。在金融支持方面,专门设立以国资为主的种子基金,吸引带动社会资金临港产业基金。在配套设施方面,提前适度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优先配置一批优质社会事业资源,强化商业与城市配套同步开发。

六、结语

区域服务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壮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服务地方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地方政府应加强指导,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基础措施,积极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在行政上积极推出创新政策,在经济上积极引导烦恼共享,在文化上积极建设良好氛围。我们有理由相信各地区政府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难题,消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这对区域服务经济而言,将是促进新的繁荣和蓬勃发展的最大利好。

参考文献:

[1]杜赛花,吕一尘.《部分国家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9-13.

[2]贾宝林,宁凌,刘亮.《科技服务业激励政策体系中的政府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23-29.

[3]闰嘉有.《基于政府转型的生产型生服务业发展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