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十篇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十篇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3:20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篇1

关键词:图形背景突显原则

图形―背景论是约一个世纪前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首先提出来的,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当我们观看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突显原则。完形心理学家对视觉和听觉输入是如何根据突显原则来组织的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他们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成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这部分知觉场具有高度的结构,是人们所注意的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图形和背景的感知是人类体验的直接结果,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去说明或解释另一个物体或概念,这里的背景就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

鲁宾著名的脸/花瓶幻觉证明了图画中的确存在着知觉突显。人们不可能同时识别脸和花瓶,只能要么把脸作为图形,要么把花瓶作为图形。这一事实启发我们不得不问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支配人们对图形的选择呢?当然,这里的脸/花瓶幻觉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它允许图形与背景相互转换。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视觉情景只是图形―背景分离现象。例如,当我们看到墙上有幅画这样的情景时,画通常会被认为是图形,墙是背景,而不是相反。根据完形心理学家的观点,图形的确定应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即通常是具有完形特征的物体、小的物体、容易移动或运动的物体用作图形。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研究图形背景的选择及其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结构中是如何表征的,这是很有价值且非常有趣的事情。自talmy率先把图形背景论用于语言研究以来,认知语言学家就把图形―背景分离原则看成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兰盖克根据感知突显的程度对图形和背景进行了这样的论述:从印象上来看,一个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次结构,它在感知上比其余部分要显眼些,并且作为一个中心实体具有特殊的突显,情景围绕它组织起来,并为它提供一个环境。他还揭示了图形与背景区别的一种自然体现: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相对密集的区域,具有被选作图形的强烈倾向。兰盖克的这番话实际上道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内包这一概念:图形必须恰当地包含在背景中,因此它比背景小。

talmy给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分别列举了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图形没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确定;背景具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以作为参照点用来描写、确定图形的未知特征。这就是图形和背景的定义特征。联想特征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描写,如空间大小、时间长短、动态性、可及性、依赖性、突显性、关联性和预料性等。

定义性特征在确定图形和背景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联想特征只起辅助作用。当用它们来确定图形和背景时,如发生冲突,联想特征应服从于定义特征。正是由于定义特征在确定图形和背景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句子即使违背了许多联想特征,它在特定的语境中也并不是不可接受。此外,在确定图形和背景时,也许有几个联想特征同时起作用。

拓扑空间方位中的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其中一个物体只能用作图形,另一个物体只能用作背景。拓扑空间方位中图形和背景的选择通常是根据定义特征,以及空间大小、突显性、复杂性、依赖性和预料性等联想特征决定的。空间方位的里可以用汉语的在……里/中/内等来表示,这是典型的内包关系,形状小的必须作图形,大的必须作背投影空间方位有五个:上、下、前、后和旁边。其中旁边包括左、右和间三个方位。投影空间会随观察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相对性,参照点不同,空间方位就会变化。投影空间方位中图形和背景的选择往往是根据定义特征和空间大小、熟悉程度、动态性等联想特征决定的。

虽然图形背景论最初是用来研究人类对二维和三维意象的感知,但它同样用来解释一维时间轴上的事件。前面我们曾提到内包这一概念,它实际上是把事件中的图形与背景区别开来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内包实质上蕴涵着有界:图形倾向于构成一个有界的封闭物,它越封闭,其作为图形的突出程度就越高。例如,在一个二维的意象中,图形就可能是一个维度有限的区域,其可感知的轮廓是一个封闭的曲线。对于一维的时间轴来说,有界这一特征可能是由一个点或一个有起点和终点的时段来实现的。缺乏有界的东西倾向于作为背景,因此,在时间轴上,无限度的时间最有可能作为背景。了解了图形的有界这一特征后,就不难理解图形与背景的联想特征之一时间长短了。

可以说,从句具有背景的功能,主句具有图形的功能。也就是说,图形与背景区别的重要性也反映在复句表达的事件结构层次上。图形与背景的区别与语言中时间事件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抽象出一个时间事件结构中图形与背景的基本认知原则:

(1)较大的、在时间上可包容的事件作为背景;

(2)较小的、在时间上被包容的事件作为图形。

决定图形和背景组合的因素并不是动词本身,而是兰盖克所说的事件的识解方式,如认知域、视角和显著度的变化等。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会导致一种Croft所说的强制手段。强制手段是一种解释策略,来源于概念化的内在灵活性:一个语言表达式,如其缺省意义不相容时,就会被迫采纳另外一种解释去满足当前情景的迫切需要。

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与建立在以语义转移为基础的识解方式可以用来解释伴随动词结构之间的意义差异。由于强制手段在这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决定图形背景分离的因素不是动词本身,而是事件描写的识解方式。很显然,这与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是一致的,即意义并不是客观编码的东西,而是等同于概念化,也就是概念化的产物。

参考文献: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篇2

一简明新闻:

1概念: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短、迅捷的一种体裁,又称简讯、短讯、快讯和一句话新闻。

2特点:a篇幅短小;b结构简单;c叙事简明;d一般一事一报;e要求简而不陋。

二动态新闻:

1概念:动态新闻是迅速及时的反映现实世界最新变动状态的新闻报道的统称。

2特点:a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其主要着眼点;b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其主要价值取向;c以突发性事件为其主要报道内容;d以客观叙事为其基本特征;e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其主要写作原则。f动态新闻要给人以“动感”与现场感。

三综合新闻

1概念:综合新闻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进行归纳综合的新闻报道的统称。

2特点:a综合新闻所涉及的新闻信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b通过综合新闻事实表达新闻主题,体现记者的报道意图;c注意点面结合,多角度的反映客观事物或人物的概貌。d注重导语的构思与背景材料的交代;e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的交代;f注重分析,却又以客观叙事的方式表现。

四述评新闻:

1概念:述评新闻是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载体。

2写作特点:a视野开阔,材料丰富,高屋建瓴的分析事件与问题的实质和发展趋向;b跳出材料概括,抓住典型举例子;c边述边评,讲究逻辑,不摆架子,以理服人;

五事件新闻:

1概念:事件新闻是以突发事件为主的新闻报道,是动态新闻的主要品种。

事件包括:a社会政治、经济局势的突变;b重大自然灾害;c重大交通事故;d暴发性流行病;e重大刑事案件;f对社会各界有较大影响的新发现或新成就。

六非事件新闻:

1概念:是表现内容与表现手法上都有别于事件新闻的新闻报道的统称。

2特点:a它不以记录突发事件为满足,而是注重事物渐变过程中对某些带有规律性内容的揭示;b具有新闻性;c综合归纳多个事件或事实;d非事件新闻,写作要找新闻由头,发表要寻报道时机;e非事件新闻仍需以写实为主;f在表现手法上,非事件新闻一般描述、概括兼而有之;g非事件新闻是一种透视性的新闻报道,它要求记者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与新闻洞察力。

3广义的非事件新闻包括综合新闻、记者见闻、记者述评、新闻综述、采法札记、工作通讯等多种形式。狭义的非事件新闻限于消息体裁。

七人物新闻:

1概念:人物新闻就是通常说的人物消息。是以消息形式专门报道新闻人物的活动与事迹的新闻体裁。

2特点:a篇幅短小,叙事单一;b时效性强,所表达的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时”c有一定故事性,能够打动人心;d人物新闻要求“一人帅事,以事显人”。

3写作要求:a要选准新闻人物;b不要贪大求全;c力求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相得益彰d注意以事显人。

4在人物新闻中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思想品格的方法:a“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b记其行而明其心。c通过捕捉人物的神态、语调的变化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或性格特征。

八会议新闻:

1概念:会议新闻是与会议有关的新闻报道的总称。

集会新闻

2集会新闻特点:a讲究规格程序;b注重声势与气氛。c突出演讲内容;

3工作会议新闻的写作要求:a要从纷繁复杂的会议内容中,挑出读者最关心的新闻信息,突出地写入报道。b要善于抓住会议召开的背景。c要兼顾会场内外。

九社会新闻:

1概念:指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能激起读者某种情感,或富有情趣的新闻。

2特点:a传通性大;b民间性强;c人情味浓;d涉及面广

3社会新闻的写作要求:a尽量写出情趣b尽量追求时效;c写作要不拘一格

通讯写作的一般技巧

一通讯是抓住新近发生的典型事物、重大事件,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写出一种思想,一个人物,一种经验,一个问题的报道形式。

二通讯的特点:1新闻性;2完整性;3形象性;4四个区别:a通讯以严格的真实性与文学相区别;b通讯已报道的客观性与评论、调查报告相区别;c通讯以较强的时间性与回忆录、人物传记相区别;d通讯以叙述描写的形象性、故事性、细致性与消息相区别

三通讯的种类:1人物通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2事件通讯:报道突发的、为受众所关心的事件,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意义的事件。3工作通讯:通过各种典型事实,反映各地区,各条战线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经验和方法;提出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而没有获得解决的各种问题;对一些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4风貌通讯

四通讯的几种表达方法:

1叙述:a从头到尾的叙述法;b头足倒置或中心开花的叙述法;c中断过程穿插材料的叙述法;d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叙述法

2描写:a人物描写;b场景描写;c细节描写

3议论、抒情:a开头之处作诱导;b关节之处作渲染;c衔接之处作揉和;d结尾之处作抒发

作用:a揭示本质,深化主题;使事物形象光辉;b借助议论,阐明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c激发读者感情;

五通讯写作表现手法的特点:

1叙述的直接性;2描写的直观性;3议论抒情的实在性;4对话的实录性;

六通讯的主题:要求是,集中,新鲜,深刻

七通讯的结构:1纵式结构;按事情发展2横式结构,将几个侧面集纳。3纵横结合的结构

各类通讯的写作

一人物通讯(具体的形象的报道各类人物的事迹、经历的新闻文体)的要求:

1着力从写人物的具体事迹中,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思想感情。

2要善于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

3正确处理人物通讯写作中的几个关系:a人物与群众的关系;b人物与社会的关系c人物与家庭的关系d人物与党的关系;

二事件通讯

1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形象的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

2事件通讯的共同特点:a新闻性与具体性;b典型性与重要性;c完整性与形象性

3写作要求:a以人记事,以事带人;b故事完整,主线突出;c寓清于事,寓理于事;d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三工作通讯

1工作通讯指问题性、论述性、经验性的通讯。

2工作通讯的内容:a提出并探讨当前实际工作和人民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b某个地区,单位,部门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的经验,教训,某些具有普遍意义和借鉴作用的工作体会。c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方面有普遍启迪作用的事例评述d揭露性、批评性的典型报道。

3工作通讯与工作总结的区别:a在对象上,工作总结是上下级之间报告工作情况的;工作通讯却是面向广大受众,包括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受众的。b在内容上,工作总结比较全面,必须反映工作概貌、问题、经验、措施以至努力方向;工作通讯则要求集中、尖新,有现实针对性和迫切性;c在写法上,工作总结是第一人称汇报情况的口吻,概述多,架子较大,涉及面广,结构较死板,工作通讯则多以第三人称作客观报道,除了叙述外,还多用描写、抒情和议论,抓住一点加以引申即可。

4工作通讯的写作要求:a提出问题具有现实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b阐述问题和经验力求透彻具体;c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四风貌通讯:

1风貌通讯是着重描写事物发展中新变化、新面貌的通讯。

2写作要求:a善于观察,突出见闻;b抓住特征,着力写“变”c缘物寄情,感同身受。d知识丰富,文笔增趣

特色通讯的写作

一新闻特写:

1新闻特写是以集中突出的、形象化的描绘,再现新闻事件的新闻体裁。

2特点:a在选材上,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放大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有意义,有情趣,有影响的一两个要素片段。b在结构上,多数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按重要程度安排材料。引言-叙述-最高潮;c在角度上,切忌从头到尾的流水帐,要求选取特定角度,出奇制胜。

3写作要领:a要抓住生动的形象。b要抓住事物的特征。c要抓住情节的高潮。

4新闻速写:指在短暂的时间内,即景写生,粗线条描绘勾勒对象的形象动态,反映出事物的大致轮廓和主要特征的报道手法。

5新闻素描:指主要依靠朴素自然的描法,淡色轻抹,质朴自然,准确平实的记录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新闻体裁。

二深度报道和大特写:

1深度报道是指完整的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2深度报道的特点:a题材的重要性;b材料的详尽性;c内涵的深刻性;d体裁的综合性;

3深度报道的形式:a单一类,包括:1)提出问题型,2)分析解释型,3)综合概括型;

4)典型传播型,5)对比解释型;b集合式的深度报道,包括:1)连续报道: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的报道;2)系列报道:对于典型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用不同体裁进行的一系列报道。3)组合报道:围绕某一主题,将不同地点,单位和不同内容的新闻编排组合在一起的报道。

4大特写:大特写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方式。

大特写的特征:a新闻性;b社会性;c深刻性;d艺术性。

三解释性新闻报道:

1解释性新闻,是一种充分运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

2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的区别:a对新闻要素的叙述,着重点不同:b背景材料的运用不同;3解释性报道与评论、社论的区别:a前者内容较实在,一般不直接发表意见,后者则以发表意见为主。b前者反映记者个人观点,后者反映集体观点。

4解释性新闻的写作要求:a把(wHY)作为高潮和重点,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反映事件的来龙去脉;b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点明事物的意义、特征;c把今天的实践,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它对明天的含义。d把某一事件与一系列其他有关事实联系起来,从

比较对照中揭示其本质,发展趋势。

其他文体

一广播电视稿写作的特点和要求:

1要严格注意内外有别,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2事实具体,实实在在。

3通俗易懂,采用口语。

1)用句要短,少用长句,倒装句;2)合理重复,少用代词。3)不要滥用简称,略语,少用方言,土语。4)音同义不同的字词要分清。5)多用口语词,少用文言词,单音词、行语、术语6)适当注意协调音节,协和音调。7)有些标点符号,在广播、电视新闻稿里,一定要改成文字。8)说话要注意身份,什么人讲什么话。

4言简意明,新鲜活泼。

另外,辅导图书也要用上,思睿教育出版的《201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复习精编》适用于报考2011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各专业及其各个研究方向的全国各地所有统考考生。相关新闻传播学院老师在严格按照最新厦大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和厦大最新内部考研资讯并参考相关内部材料和题库的基础上,完全针对2011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业课考研统考考生而倾力编写的精品考研专业课辅导材料。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考前必知、考试分析、复习精要、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备考方略。

购买方式

《201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复习精编》将于2010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销售,目前需要提前预定,为保障考生的权益以及资料的稀缺性和价值性,本资料仅印刷180套,售完即止。

目前,思睿教育提供如下多种购买方式,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最方便的购买和付款方式:

在线购买

(1)直接登录思睿官方网站产品页面/program.asp,选购《201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复习精编》,而后根据网站提示,填写详细真实的购买信息,并付款。

(2)登录山海书,在搜索栏中输入“201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复习精编”,而后根据山海书网站提示,填写详细真实的购买信息,并付款。

(3)思睿官方购买,请联系思睿官方客服QQ601261302(陈老师)或QQ545399240(徐老师)。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基本要求:

1深入第一线,大量地,详细的占有材料。1)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2)下苦功夫,甘当小学生。3)从具体问题着手进行调查。4)处处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5)要选择调查对象,分门别类

2占有材料的具体要求:1)既要掌握间接材料,又要掌握第一性的直接材料。2)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3)既要了解面的材料,又要了解点的材料。4)既要了解正面意见材料,又要了解反面意见材料。

3对材料分析、概括和提炼。1)分析要有正确的立场。2)分析要有辩证的方法。

4对材料恰当运用。

三内参的写作要求:

1事实具体,文字简洁

2客观分析,准确判断。

3实事求是,敢讲真话。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篇3

关键词 《钱江晚报》非事件性新闻报道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非事件性新闻已成为媒体提高报道层次,提供独家新闻的最可靠的来源。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非事件性新闻也是采编的一大难点。在新闻实践中,这种报道“难做”、“难做好”、“难做得好看”,受众不爱听、不爱看。本文拟结合《钱江晚报》的采编实践,就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创新谈几点思考。

一、非事件性新闻的定义

1997年版的《新闻学大辞典》这样定义非事件性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这类新闻的特点是:(1)重在反映某些新闻事件在一定阶段内所呈现的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状况。反映其总体情况、规律性或经验性。(2)其新闻容量较丰富,一般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闻事件,或某些情况的综合归纳。(3)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要求不严,而注重新闻本身的透视性与概括性的高度统一,重在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指导和对主题思想的挖掘。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而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与事件性新闻相比,笔者认为非事件性新闻的5个w具有独特的特征:

when:是一段时间内,非一时的,没有明显的起止日期;

where:是较广大范围内,非一地的。

who:常常是事关众多人的,而非个人或少数人,没有明确的主人公。

what:常常是没有明显的事件。

why:非事件性新闻都有一个问题的内核,比一般的事件性新闻有更大的分析价值,更挑战记者的质疑能力。

从唯物论的观点来看,非事件性新闻就相当于事物中的某一矛盾仍在量变,还未达到质变的临界点,但它往往是事物的主要矛盾(这也是我们要发掘它的原因)。因此,非事件性新闻往往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而事件性新闻则是矛盾爆发的瞬间,这个矛盾可以是事物的主要矛盾,也有可能是次要矛盾。只不过爆发了。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也可以互相转化。如一起矿难是事件性新闻。而探究矿难频发的原因,就成了非事件性新闻的选题了。

正如美国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终身教授梅尔文·门策所说:“有时候,一种长期持续加温的情形会突然成为讨论和注意的主题。历史学家或许把这种情况描述为某种观念,这种新观念意味着某个时代已经到来。它一旦到来,媒体马上开始穷追猛打。”

由上可见,非事件性新闻和事件性新闻相比,就像是水底的暗流和水面的浪花。非事件性新闻所关注的是社会一个时期的较主要矛盾,是读者的真正关切所在,因而做好非事件性新闻,就能够更好地引领舆论。

二、非事件性新闻的挑战

与事件性新闻相比,非事件性新闻更挑战记者的发现力,他要发现能引起社会上大多数人兴趣,但以前从未被注意过的事物。完成一个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就是揭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潜在新闻的过程,也是从低级报道向高级报道的跃升过程。

如每年春天。杭州街头都会摆出很多现炒龙井茶的大锅。店家利用现炒龙井的表演大摆噱头,宣扬茶叶的新鲜。然而,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记者却打了一个问号——这样炒出来的茶好吗?采访了几家著名的茶厂后,果不其然,专家介绍,茶叶炒制需要多道工序,现炒茶根本不可能做到。掌握这一信息后,记者马上写出了《现炒茶都那么香吗?》一文。这篇非事件性报道见报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如果没有发现力,没有独立思考,这样的独家报道何以发掘?

三、做好非事件性新闻的思路

怎样增强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认为要打好两张牌:一是做硬,彰显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性;二是做活,突出细节、故事和人物,把非事件向事件性转化。

1 做硬,在突出新闻性上下工夫

一条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关键在于其中的含金量多少。非事件性新闻虽然是非事性的,但正如上文所述,它往往反映的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热难疑点,新闻性毋庸置疑。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它的新闻性尽可能地发掘出来。怎样突出非事性新闻的新闻性,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思路:

(1)找悬念:以悬念牵引,凸显新闻

在杭州钱塘江边,有一栋高4l层的电信枢纽大楼,建造之初曾是浙江第一高楼。然而,这个第一楼却5年多未能建成,一直赤膊立在江边。于是,一个传闻在杭州乃至浙江越传越火:“浙江第一楼一杭州第二长途通信枢纽大楼造歪了,要炸掉了!”尽管谣言沸腾,却一直没有人出来作一澄清。浙江第一楼似乎真的在众人口中摇摇欲“歪”。

2003年8月开始,《钱江晚报》派出多名记者,对歪楼进行了长达2个多月的调查,最终形成了《破解浙江第一楼之谜》的独立调查报道。在这个报道中,一开始就牢牢抓住楼有没有歪这个最大悬念,通过走访现场、业主、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纪检部门等多个单位,在澄清了工程为什么工期漫长、有没有腐败现象等诸多问题后,最后记者邀请权威第三方实地检测,以铁的数据,击碎了歪楼的传言。

由于整个报道始终紧扣悬念,如抽丝剥茧般,层层剥开了第一楼之上的重重迷雾,所以充满了张力,刊出后收到了热烈反响。

(2)找由头,引爆新闻的导火索

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的对象往往已存在多时,所以有时候需要一个新闻由头。通俗的说,也就是把闻一个新闻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热点的时机,把软变硬、虚变实。

记者在报道西湖隧道的“卡门”问题时,就是等待了一个“由头”。

横贯西湖湖底的西湖隧道在2003年建成后,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然而,隧道却限高3米,断然拒绝了高大的旅游大巴通行。无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选题,但报道时机尚不成熟。

此后,西湖隧道在短短的半年内,一共发生了近40起车祸。最高记录是一天内连续发生6起。都是大巴卡在了隧道口。隔三岔五的大巴“卡门”事故,一再刺激人们的眼球。是工程缩水?还是设计失误?

这时,这一事件已成为公众话题。记者果断介入,追访各方当事人,通过艰苦的调查,终于解开“卡门”之谜。原来,由于西湖湖滨地域狭小,如果真要建4,5米高的隧道,为了解决接坡的问题,就会涉及到大量的房屋拆迁和道路改造,一个大型商业区也得拆除,所以有关部门在设计时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由于这篇报道及时回应了热点问题,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寻找新闻由头可以有如下方法:a,事实的新变动,B,与事实相关的事物的新变动。c,的契机,D,记者的发现力。

(3)找事件——采取“记者亲历”等采访形式,使“非事件”显现“事件”特色

“六人晚餐”是西方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都市交友方式,后传入我国。杭州这几年也开始流行“六人晚餐”活动。怎样把这样一种时尚,做成新闻呢?钱江晚报《新民生》记者策划了一个亲历式的报道。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而是充当了六人晚餐的参与者之一。这样采访使非事件性新闻素材,拥有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生动的过程,让本来难以具备完整始末的事情随着“亲历”而显现新闻性。

2 做活,突破时空限制,突出新概念和人物

做活非事件性新闻,主要是指通过创造性的采访和写作,突破时空的限制,使新闻显示出强烈的新鲜感和人情味。

(1)概念化:在概念包装上下工夫。

概念化,实则是赋予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一个新名词,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提炼和升化。

好的概念。可以让人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如全球化、全球500强、飘一代等概念的提出。国内如《新周刊》等就经常运用这一手法。

当然,要领包装离不开真正的新闻。正如杨兴锋所说,它是记者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对新闻价值的更深理解和对新闻意义的更高提升,是一种升华,是一种发现,是记者、编辑对新闻深化理解并升华到概念层次的结果。

(2)故事化。在写人物上下功夫。

将非事件新闻已经或可能影响到的普通人引入新闻中,通过讲述此人生活发生的变化,使读者因关注人物的命运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新闻主题,从而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有人称这种写法为华尔街日报体。

有人总结这种写法是:一、以一个最典型的人物开头(或者是一个典型的场景,或者是典型人物的一句直接引语),这个典型人物,需要比较精心的挑选,这个人物的经历或者看法,应该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二、进一步说明这个人物的身份,然后很自然的说明背景,这个背景,就应该是常规写法中的导语部分,也就是借交待背景交待清楚新闻要素。互、进一步对这个人物结合背景进行深化,阐释新闻主题,或者提供另一个例子增强说服力。

钱江晚报关于杭州凯悦饭店马拉松工程的报道中,就是用一个关键人物引出了故事:“4月的杭州,西湖如醉了一般。两年前的4月,到杭州度假的胡云耿第一次在莺飞草长的西湖边邂逅了未完工的凯悦酒店。他想,下次来杭一定要下榻这里。方不枉费了这一湖秀水。胡先生自己也没有想到,半年后他本人就‘住’进了这幢‘烂’了有年头的半拉子酒店里——他荣任凯悦的第10任总经理。”这样,顺理成章地就引出了对凯悦这一的西湖边的烂尾工程的调查。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篇4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B

1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系列中,作为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的重任。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核心组成部分。从理论学习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实现中所采用的思想与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在整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对于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从操作技能培养的角度看,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操作系统知识有益于对应用软件的理解和对操作技能的掌握。

与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相比,“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部分的教学存在着特殊之处:

(1)教学目标不同。“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结构,理解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培养其操作系统应用、维护、管理的能力,重在学习原理,掌握设计与开发技术。与之不同的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操作技能训练为辅,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些系统软件基础知识,结合操作训练,加深其对计算机系统工作机理的认识,重在理解与应用。

(2)教学对象不同。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安排较晚,原因在于前导课程的教学需要一定的周期,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等,经过前导课程学习的学生建立了支持理解操作系统知识的知识结构,较为熟悉计算机系统。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在入学之初,大部分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对计算机的认识很多是靠经验和直观感觉获取的,与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差距。

(3)教学条件不同。从前导内容看,“操作系统”课程的前导课程较为完善,知识结构之间的衔接更为连贯;而“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部分的前导内容仅涉及计算机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等,知识点之间联系较为松散。从课时上看,“操作系统”课程课时安排充分,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能够分配给操作系统部分教学的课时相当有限,以我校为例,课堂学时仅4学时。从实验环节看,“操作系统”课程开设的多是验证性实验,与理论教学相呼应;而“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实验以操作训练为主,重在对操作技能的培养。

这些区别表明“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不可能采取“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模式,要在短学时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设计更符合该课程特点的教学策略。虽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越来越多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已经摆脱了“零起点”,但是,他们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仅限于直观认知的水平,大多并不系统和准确。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部分的教学重在理解与应用,其内容以基本概念为主,辅以基本操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基于科学概念的对计算机系统工作机理的正确认知。但是,根据认知理论,学生的学习是以其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的,学生缺乏对计算机系统准确的认知基础必然会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增加其难度,因此,根据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策略就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2基于迁移理论的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直观认识,但认知不够准确或全面的知识点,另一类是学生完全缺乏相关经验和背景的新知识点。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产生影响。因此,教学应尽可能的利用其原有知识、创设情境,促成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迁移理论是教学策略设计中的常用理论,它体现了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Jamesm.Sawrey)。迁移既可以是顺向的,也可以是逆向的。如果学生根据所学的科学概念解释了操作系统问题,或利用原有的其他领域知识获得了操作系统知识或解决了操作系统问题,这就是顺向迁移;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不严谨、不全面、不正确,不足以支持对操作系统的理解,需要通过教学,在肯定原有知识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改组或修正,这就是逆向迁移。

2.1基于前概念的教学策略

基于前概念的教学策略主要针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观念的知识点,教师应在肯定或者补充学生概念的基础上实现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科学领域学习某一概念和原理之前,根据日常经验或在学校教学情境中,对事物和现象的正确或不正确的看法和观念,称为前概念。前概念与错误概念不同,它可以与科学概念一致,只是缺乏严谨而科学的表述,对于这部分概念,教师只要稍做引导即可;它也可以与科学概念相冲突、甚至相悖,对于这部分概念,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试着去理解其合理性,进而对概念进行补充修正,实现知识的逆向迁移。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大学新生的前概念相当普遍,如表1所示:

学生持有的前概念对于科学概念的学习既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导致消极影响。利用与科学概念基本一致的前概念进行教学,教师只需对这些前概念做适当引导即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并非研究的重点。与科学概念相冲突的前概念却可能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学生的操作系统前概念大多是基于自身对计算机系统的观察和以及计算机操作经验而形成的,通过直观经验建立起的前概念通常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拥有这些与科学概念相冲突的前概念,学生往往难以接受科学概念。

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逆向迁移的首要条件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得学生不满意自己的观点,认识到已形成概念的不足和不合理的地方,意识到新概念对于自己的价值,从而做好将新概念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内容的心理准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操作系统教学中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实例或反例,或创设具体情境或背景的方法,使学生原有的操作系统观念无法解释新现象,转而接受更为合理的科学概念。

下面,以并发概念为例说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逆向迁移的方法。一般学生操作计算机时都会有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的经验,如使用QQ聊天,同时使用mp3播放器听音乐,甚至还浏览网页、处理邮件等,但不会感觉到明显延迟。教学中可以基于这些直观认识引入并发概念。但是根据现实世界的经验,学生通常会认为在同一时间内有不同程序的多条指令在计算机中执行,如果排除高级体系结构、多CpU等因素,这显然与常用微机系统存在着不一致,此时如果提示学生注意只有一个CpU,即在同一时间内只可能有一个程序的一条指令能够获得执行,前概念认知就无法和实际系统相统一,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继续就该问题连续提问获取不同回答,则会进一步激化这种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积极思考。此时教师再适时提出正确的概念表述,科学概念就会很容易排除前概念的稳定性影响,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接受。在原有观念被修正的同时,学生对并发概念的认知也进一步深入。过程如图1所示:

2.2基于相似情境的教学策略

一般而言,“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操作系统内容比较浅显,以基本概念居多,大多可以通过日常经验或在教学情境中形成前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但是,也有一些涉及计算机系统运行机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受实验条件所限,很难获取直接经验,加上缺乏必要的前导知识,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进行的,因此,对于这些缺乏经验和背景的知识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和背景,使其能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体系。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设计相似情境,通过相似情境向新知识点的顺向迁移实现教学。一个好的相似情境不仅易于实现向新知识点的顺向迁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点,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以进程三种状态的转换过程为例,说明基于相似情境的教学方法。该知识点属于操作系统基本原理,难以通过操作获取直观经验,我们选择排队就诊作为相似情境来阐释进程状态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进程状态转换与排队就诊之间的概念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假设只有一个医生,一队病人)。

设计的排队就诊相似情境流程如图2(a),进程状态转换过程如图2(b)。

虽然设计的排队就诊流程与现实存在着一定差别,但是由于排队就诊是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因此,学生拥有足以理解该设计流程的经验背景。依图2可知,设计的流程与进程三种状态的转换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基于上述的概念映射关系,学生很容易实现从排队就诊流程向进程三种状态转换过程的顺向迁移,理解并接受新知识点。

3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课程,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相关知识必然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差异,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的教学历来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个难点。本文根据这些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在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实践表明,这些教学策略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听操作系统内容枯燥、理解操作系统概念难的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中,随着社会的进步,该课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因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相关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也将继续。

参考文献: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典诗歌概念关系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艺术长廊里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古典诗歌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古典诗歌教学的确是个难题,尤其是有关的艺术手法,本文试图就其中几个概念及其关系作一初步梳理。

一、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法

《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2011年版学生用书104页)中有一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09年安徽省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2010年湖北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揽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悉多,倒添了新悉归去。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手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以上三道题里分别出现了“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艺术表现手法”三个概念,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何异同?

其实,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本不是一个概念。艺术手法是个大概念,应用范围很广,是所有文艺创作中用以达到艺术效果的各种手段的通称,如写作的艺术手法、绘画的艺术手法、雕塑的艺术手法等,它不单单应用于诗歌的创作和鉴赏。而表现手法这个概念则相对要小一些。它虽然也用于写作、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方面,但它多用于表现形象和主题。我们常说“表现了人物的性格”,“表现了仁政爱民的主题”,却不可以说“表现了热爱山水、向往田园的思想情感”。情感是抒发的,是表达的。所以说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两个概念不等同。只是在一定背景下,一定环境中,二者归一。

在以上三题中所指的手法分别是(1)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2)对比(3)对比、衬托。严格说来,“抑”和“扬”是表现形象的方法,“对比”是语言运用中的修辞方法,而“衬托”则是描写形象的方法,三者也不相同。但描写形象的目的是表现形象,那“衬托”和“抑扬”也就是本家了;“对比”的作用是突出一方或一面,多用于突出形象,这也算是近亲了。所以以上三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在这三道题中是等同的,并不矛盾,也不会造成歧义。但是,如果想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些困难了。

二、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

在古典诗歌鉴赏中常常遇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术语,并且经常成串地出现。如:

1.(2011年课标卷二,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销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案是: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2.(2011年江苏,9,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是文学创作中间接抒情的手段,意为借助描写景物,表达思想情感,而不是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已经情绪满腔,只是这种情绪不便于直接表达,诗人便借助对外界景与物的描写来间接地委婉地表达出来。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是先有了一种情绪,而后为表达这种情绪而择取的一种手段,为抒而借。

触景生情,是指诗文创作之前,作者将要抒发的情绪的由来。景是作者的心境或创作欲望的引发点。诗人原本心绪平静,只因看到了某处极有特色的景或物,便引发了一种特殊的情绪,进而产生了创作欲望和冲动,故曰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先目遇某种景物,而后产生情绪。借景抒情是先有某种情绪而后选取托情之景物。所以说,二者皆为创作前的情景关系。只是有的诗人把这种情景关系直接写进诗作里了,如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寓情于景,又称寄情于景、托情于景,这里的“寓”、“托”、“寄”、是同义,是将情绪完全寄托于景物的描写之中,而不直接抒情。这是借景抒情的目的。一般来说,寓情于景的诗句是不出现直接抒情的词或句的。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如一首律诗,前三联是寓情于景,而尾联则可能是直抒胸臆。它是诗歌创作中表达方式的选用。因此,就诗歌鉴赏角度看,只要是诗中有景,且景中有情,就是借景抒情了,不必再分是触景,还是借景了,实际上也难分清楚。

情景交融又称融情于景,是写景抒情诗的一种艺术效果。借景抒情是手段,寓情于景是目的,当情与景协调一致时,便是两相交融了。所以,在诗歌鉴赏中会相继出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术语也就很自然了。

三、对比、衬托、渲染、烘托

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是突出两者的不同点。两相对比的可以是人,可以是事,亦可以是物。

衬托是描法中侧面描写的一种,是利用事物近似或对立的条件或同一事物相近、相反的两个方面来表现事物,使之更突出更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可以构成衬托关系的两事物须同类。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如:先写甲的好,再写乙的好,乙的好胜过甲,便是以甲衬乙,是正衬关系。反衬则是用甲的不好衬乙的好,以突出乙。反衬的前提是对比修辞格的运用,但有对比却未必有反衬,构成衬托关系的两种事物必须具有形象性。如:范成大的《鹊桥仙·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以渲染的手法写众仙女的嫉妒,烘托出双星的“良夜”。这里形象之间没有对比点,不成反衬。下文的“新欢”与“旧愁”仅是对比,以突出“相逢草草”的悲凄。这里的“新欢”、“旧愁”不具有形象,所以不是反衬。

渲染,是一种对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特征进多角度地反复描写的手法。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里的“乍暖还寒”的气候,本来已能表现悲凉的气氛,诗人却又写了“晚来的急风”、“天上飞过的旧时相识的雁”、“满地堆积的憔悴损的黄花”、“梧桐和点点滴滴的细雨”、“黄昏”等一系列意象,多角度地、反复地表现悲凉的气氛以达到抒发作者情感的艺术效果。

烘托属侧面描写,是通过环境背景的描写来突出表现主体形象的一种方法。这里的环境可是自然环境,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也可以是社会环境,如范成大的《鹊桥仙》。

渲染和烘托的关系是,渲染是突出事物自身的特点,烘托是突出另一方的特点。所以诗歌阅读中常有“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情感”之说。

四、比喻象征

比喻是一种修辞格,其作用是化抽象为具体,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化具体为抽象,以使诗文表意含蓄婉曲。如陆游的《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拿“梅”自喻,具体而形象,“我像梅”。从深层意义看,这里的梅象征了诗人清高孤傲的品质。再如李白的《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淅,绿艳恐林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可以说,象征是建立在比喻修辞格的基础之上的,但有比喻却未必有象征。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篇6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77-02

一、第一部分:2013年试卷特点

(一)立足主干知识,反映学科特点

2013年试卷突出对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体现文明演进历史进程的主干知识考查。从考查内容看,对政治史、经济史考查比例较大,文化史考点相对较少,选修内容融入必修部分进行考查。涉及到中国史的主干知识有:古代政治制度、传统文化、民国时期的经济和教育、抗日战争等;涉及到世界史的主干知识有:雅典民主政治、近代民主与科学、英国政治制度、美国独立战争等。从考查特点看,注重从时代背景、时间空间、具体知识、材料作者特点、关键词、图画细节、表格对比等角度出题。以选择题为例:以时间为主的考查有3题共12分,分别是2题、4题、6题;以特点为主的考查有8题共32分,分别是1题、3题、5题、7~11题。

(二)践行课改理念,引领课改方向

1.实现“教材知识”到“课程知识”转变。2013年历史试题不拘泥于教材及教材上的结论,不拘泥于教师依据教材所作的结论,重点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引领课程改革方向。考生运用应当掌握的技能、观点和方法来解题,与课本中的具体史实知识关系不大。2013年新材料涉及书法作品、统计表格、漫画作品、广告宣传画、大事年表、教材图片等。更值得关注的是,主观题材料不再拘泥于论述某一段,而是对材料进行了重新整合,既能体现命题的灵活性,也增加了材料信息量,对考生能力层次要求更高。

2.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查。2013年高考凸显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查。今年选择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学科基本内容为“引子”,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佐证、深化理解或对材料信息本身的理解以及甄别选项的技能,这正是对学生学科素养积累的要求。如:2题、7题、9题、11题、12题。而材料题13题和14题,则突出了对学生解读―复述―概括、归纳―比较―提炼、分析―论证等解题方法的考查。

3.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体现人文关怀、现实感和时代感,一直是四川卷的特色。如:第6题以漫画《日本的泥脚》为素材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第13题以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为题旨,隐含“民主法治建设”这一长效热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法治意识和现代公民素养。

(三)挖掘地方资源,体现四川特色

2013年试卷重视运用新材料拓展命题空间,反映区域与整体的关系,体现分省命题的地方特色。如:14题第(1)问,以1912年四川小学教科书的编制作为命题素材,这种不单考乡土史的设计,既体现了分省命题的四川区域特色,又无地方本位主义、悖于高考公平公正原则之嫌。

二、第二部分:2014年高考走向

1.从试卷结构看,稳中有变,难度和今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上调。2013年省平均57.49分。其中,选择题省平均35.24分,估计2014年难度会略有提高;材料题省平均22.25分,估计2014年难度保持基本一致。

2.从考查知识看,在知识板块上,必修二和必修三可能有所加强,必修一稍有弱化。国际关系(新中国外交)、各国经济体制创新、人文主义思想、民国史、美国史等知识板块应多多关注。

3.从考查能力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新材料新情境已成定局,要注意“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解读要适度,主观题论证类能力可能会加强,以文化史作材料,考政治史、经济史应引起关注。

三、第三部分:2014届复习策略

(一)研究考纲、真题和学情,制定计划

认真解读2013年版《考试说明》,关注2014年《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的变化。要善于捕捉《考试说明》中的微妙变化,把握其动向,特别是增加考点和题型示例,应给予足够重视。重点不是变化了什么?而是为什么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同时,文科学生普遍功底差,通史知识薄弱,高一、高二基础不扎实,高三时间紧,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历史教材三本必修、两本选修,内容多,头绪多,我们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重视。

(二)转变观念,树立“教材课程观”

1.做到用教材复习,而不是复习教材。在高三复习中,要整合教材,重组和开发教材资源。如:复习课《换个角度看辛亥革命》,可从社会史角度、民族主义角度、民权主义角度、民生主义角度、思想文化角度等看辛亥革命。要挖掘教材,深入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关注概念的本质特征,注意同类概念间的区别,要关注历史概念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及原因。

2.突出主干和重点,注重精讲,大胆取舍。在高三复习中,要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要重视具有转折性标志的事件,要格外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此外,还要注重找出其个性与共性的原因条件,分清背景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内因与外因,在历史事件的复习中也应突出该事件作用的特有性,并与背景相对应,突出程度性、范围、性质、专业术语。

(三)构建结构,培养学科思维和能力

高考历史复习内容很多,要求很高,单位时间里的复习课任务很重。因此,学会概括,善于概括,用概括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既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解知识,又要在专题建构过程中深化理解、增长智慧。知识结构建构包括课的结构、专题结构、跨单元结构、模块结构、通史结构等。

(四)用好教材,扎扎实实夯基础

在高三复习中,要依据考纲,整合知识,把基础知识学习放在历史复习首位,关注知识、概念的理解和对时空概念的整体性认识,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通过增加优质试题的训练,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拘泥于教材,多角度观察同一历史事物。要注意按新课程体现的新史观理解复习,注意对基础知识的专题归纳和比较总结。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篇7

关键词:认知语法;意象理论;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翻译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翻译只局限于字面的对应,研究句子的真值条件及客观意义。但我们应看到语义不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要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充分考虑到人的主观心理,从人们表情达意的实际出发,使翻译在客观和主观方面都符合原文。意象理论把非语言因素,如人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因素等与语言形式联系起来,一同成为语言描写的对象,注重研究句子的主观意义,对原文能够作出更加适当的解释,从而填补了传统翻译中的缺陷。

二、认知语法理论概要

认知语法是由莱可夫、兰盖克和约翰逊等语言学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语法理论,最初称为“空间语法”。他们的基本观点是:语法不是任意性的,自主的形式系统,而是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他们摒弃了以往的“客观主义”关于意义是符号表达式与客观现实之间的抽象关系的思想,代之以“经验主义”的语言观,认为客观世界只有被大脑感知才能获得意义;语言是按特定社会的文化规约建构起来的概念内容,才能对语言结构,特别是句法结构,做出重要的概括和自然的说明。(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5)

认知语法的对象,是语言系统的“心理表征”体系。心理表征语法由不断演化的认知习惯构成,牵连着更为广泛的认知问题(Langacker,1987)。也就是说,说话人可凭借他们的分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些象征单位加以利用,以构成和评价其新的表达方式。认知语法认为语义存在于人的心智经验和人的概念化过程中。语义结构也就是概念结构,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概念内容,也取决于这些概念内容是通过什么方式被观察、感知和理解的。认知语法描写语义结构的时候,不用“语义特征”,也不用“义素”,而是采用“认知域”。所谓认知域也就是描写某一语义结构时所涉及的概念领域。语义结构可以借助“意象”来描写。因此,语义描写必须涉及到意象。意象构成了语义结构的基础,它是形成一个概念或概念结构的具体方式。

三、使用意象理论分析翻译

兰盖克的认知语法使用识解这一认知方式对语义进行描写,认为同一情景之所以有不同的意象,取决于详细程度、背景、辖域、突显和视角五个方面。

(1)详细程度(levelsofspecification):描写某一客体时的精确和详细程度。

(2)背景的假设和期待(backgroundassumptionsandexpectations):指的是与不同的背景和期待有关的描写。

(3)述义的比例和辖域(scaleandscopeofpredication):比例指的是许多述义都蕴含着某个值的允许的参数都是有个度的。辖域指的是述义的基体,即在相关认知域中的覆盖区。

(4)从属结构相对突显(relativesalienceofsubstructures):突显述义内的焦点。

(5)视角(perspective):涉及视点(vantagepoint)和方向(orientation)以及“主观”(subjective)和客观(objective)等概念(王寅,2006)。

(一)从意象的详细程度看翻译问题

意象的详细程度指描写某客体时的精确和详细程度。对于同一事物,可有多种表达形式,选择何种表达,体现了作者意图,翻译时译者要根据原文语义含量,选择不同程度概括性或具体性的词语。另外,详细程度还反映在复杂程度各异的语言表达式中。例如:

a.thatmountainistall.

b.thatmounteverestisover8000meterstall.

c.thatmounteverestis8844.43meterstall.

在例中,说话人究竟使用哪个句子去表达同一场景的一个方面取决于说话人运用英语的语用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他旨在表达的特殊语义。不言而喻,c描写的最详细,它可能是电视频道或者教授授课时的所选;a最具概括性,可能是登山初见珠穆朗玛时的感叹之语。同样在翻译上述句子时,我们要考虑原文作者对场景描述的详细程度,选择符合原文的不同程度概括性或具体性的句子,以再现原文意象,使译文在主观意义上也与原文一致。

(二)从意象的视点看翻译问题

视角是说话者从不同的方位来观察实体或从不同关系位置来描述某一复杂场景。视点是说话人观察某一场景时的不同参照点。方位是说话者在述义时预设所描写场景的特殊方位。除了上述的实际客观观察角度外,还有主观心理视角。所谓主观心理视角是指说话者在观察某一实物或场景时,会受到自身价值观、情感及态度等因素影响而形成内心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主观视角。这些主观视角会反映在不同句子的表达中。视角对语义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同一场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就会不同,形成的意象意义就会不同,从而语言表达式就会有差异(Croft,williamandD.alanCruse,2004)。这对翻译有很大启示,译者根据原文作者所选择的视角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更加准确的再现原文意象,例如:

a.thehillfallsgentlytothebankoftheriver.

b.thehillrisesgentlyfromthebankoftheriver.

c.theballoonroseswiftly.

a和b的语义内容是相同的,但是它们体现了不同的意象,两句的对立在于方向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为了把两个句子意象意义的差异体现出来,a可译为“山峰俯视着江面”,b则译为“江面仰望着山峰”。另外,尽管a、b和c都涉及“运动”,它们之间也有差别,a和b是说话人心目中的主观运动,c则是实际的物理运动,属于客观运动,翻译时,这种主客观视角的差别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可把它译为“气球腾空而起”。

(三)从意象的背景假设和期待与述义反比例和辖域看翻译问题

意象的背景假设和期待指的是与不同的背景和期待有关的描写。意象述义的比例指所要描述的意象有一个度。述义的辖域则是指述义的基体。假设与期待意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主观意义之一,对于语义内容相同的两个句子,由于说话人的假设与期待的不同,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研究假设与期待这种主观意义,是研究说话人的真正交际意义。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关注原文作者的假设与期待,对于实现等值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如:

a.whathesaidwashalf-genuine.

b.whathesaidwashalf-sham.

虽然a、b两个句子表达的客观意义相同,但如果我们把作者的假设与期待考虑进去,就会发现两个句子传达了完全不同的主观意义。a的假设和期待是,说话人认为“虽然他说的并不完全真实,但有一半是真实的”,说话人强调的是真实部分,暗示一种肯定心理。b的假设和期待是“他说的话竟然一半是假的”,强调的是虚假部分,显示一种否定和失望心理。弄清这两个句子主观意义上的差别,翻译起来才会更加真实的表达原文的意思,而且在翻译的尺度上的把握也尤其重要,防止偏颇的产生。

(四)从意象的突显看翻译问题

突显主要指在观察实体或场景时最能成为注意焦点的部分。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某一物体时,这一物体成为突出部分是注意的焦点,是图形,而周围的环境则成为背景,一般来说,图形有固定的形状,有较为清晰的轮廓线和特色的内在和谐结构,而背景则一般无固定的形状,边缘模糊,缺乏内部的结构。因此图形比背景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较之静态的事物,动态的事物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成为图形。

意象的突显就是突出述义内的焦点。突显原则的基础是我们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突显的部分,就会成为语篇的焦点,不被突显的部分则补充说明突显的部分。在翻译时,弄清原文意象的突显方面对翻译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把“给这个婴儿穿上上衣很容易”这句话翻译成英语时,根据突显的不同侧面,会有不同的翻译。如果原作者是从母亲的视角出发,突显婴儿听话,穿衣时不乱动,翻译为“thisbabyiseasytogetintothiscoat”比较合适,但如果是从售货员推销上衣的角度出发,突显上衣宽松,适合婴儿穿,则翻译成“thiscoatiseasytogetthebabyinto”比较合适。有时要参照语境才能确定原文意象的突显侧面。

另外,突显的情景涉及到语义的明显和隐含,有时两个词语的语义组合成分可能是一样的,而它们的组合途径是不同的,在翻译中需要侧重的方面也不一样。例如:

a.theglasshasbeenbrokenbythenaughtyboy.

b.thenaughtyboyhasbrokentheglass.

在把上面的句子翻译成汉语时,许多人认为两个句子没有差别,都可以译为“淘气的小男孩把玻璃杯打碎了”。但若根据认知语法的观点这两句话由于突显的侧面不同,形成的意象意义也不同,因此在翻译时,这种语义的明显与隐含要区别对待,要分别译为:a.玻璃杯被那个淘气的小男孩打碎了。b.淘气的小男孩把玻璃杯打碎了。

四、结语

语言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翻译时应该加入动态的心智与语言之间的互动分析以及认知世界的作用分析。使用认知语法可以把非语言因素,如人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因素等与语言形式联系起来,对翻译作出适当的解释,可以弥补传统翻译的不足。

参考文献:

[1]Halliday&Hasan.Cohesionin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2]Langacker,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7.

[3]Langacker,R.w.Conceptimageandsymbol:thecognitivebasisofgrammar[m].BerlindeCruyter,1990.

[4]Langacker,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1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4.

[5]Croft,williamandD.alanCruse.Cognitive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篇8

1突出知识的产生背景

简而言之,所谓的“突出知识的产生背景”就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点。在编辑教材时往往出于篇幅以及学术性的考虑而略掉了知识点的产生过程或者应用背景。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了为何要学习这个知识点,也就是首先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的产生过程或者应用背景,从而激发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当讲授到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时,教师不妨一开始就告诉学生为何要学习该公理化定义,其原因在于我们之前介绍了若干种计算概率的方法,既然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都是概率,很自然地我们就要思考“什么才是概率”这个问题。而数学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用高度精确而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界或者数学科学中具有相同性质的一些事物,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最简洁的语言来给出概率的定义呢?接着教师不妨举一两个例子说明历史上数学家关于这方面工作的努力探索,再指出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公理化定义是1933年前苏联数学家科尔莫哥洛夫所给出的。然后再引进概率的公理化定义,之后还可以通过对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概率来对公理化定义进行检验,说明不同方法得到的概率都满足概率的公理化定义。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概率公理化定义,其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当然,突出知识的产生背景不一定在授课初始就告诉学生,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或者授课结束总结时给出。例如,当讲到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即若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则对于任意区间[a,b),恒有比较上述两式可发现前式有2000个数相加,而后式可通过查表很容易得到结果。于是最后给出总结: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的作用就是把复杂计算进行简化的过程,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二项分布概率模型下若干项的概率之和转化为一个正态分布标准化查表计算的过程。

2加强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知识的产生历史或应用背景可以为枯燥的数学知识增添一些光泽,但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师生间的课堂互动必不可少。作为教学的另外一个主体———学生因为年龄处于20岁左右,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没有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会偏离课堂。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呢?笔者认为如下方法可行。

2.1课堂提问提问的问题应该是精心设计的,且应具备趣味性和启发性。一般而言,数学课堂的提问问题要和所讲授的公式或者定理紧密联系。例如在讲到“泊松近似定理”时,教师可以首先僵硬地摆出公式。然后提问学生:“你觉得左右两个公式哪一个比较简单”。由于学生高中开始就接触组合公式,所以他们对组合公式比较熟悉,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回答比简单。接着,引进例“某人骑摩托车上街,出事故率为0.02,若他独立重复上街400次,求出事故恰好两次的概率。”此时让学生甲、乙到黑板求解该题目,规定甲用组合公式,乙用近似公式。结果乙不用两分钟就可通过查表解决,而甲算半天得不到结果。最后教师可以把用组合公式计算的结果以及近似公式计算的结果给出,比较之后给出以下结论:实际上“泊松近似定理”就是把复杂的计算进行简化的一个工具,并且这种简化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这种简化优势特别明显。

2.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古典概率模型”时引进例“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中,取五张牌,求下列事件的概率:a=出现,B=出现俘虏,C=出现四大天王,D=我们不妨先把公式展示出来,然后分析说明该定理可以陈述成若随机变量Y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则近似地有Y~n(np,np(1-p))。于是,(2)相比之下,学生对(1)式中的积分和极限符号始终带有恐惧感,此时我们把(1)式化成了一个标准化的(2)式。而学生在高中就开始接触正态分布标准化的过程,所以这一个化简过程可以增加学生对该定理的好感,能够让学生完全掌握这个公式。此时,再引进下面的例子“在3000次抛银币的试验中,求正面向上的次数在500次到2499次之间的概率”。接着给出下面两种不同的解法:出现同色。”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各组选派代表在黑板上写出答案。由于该问题源于实际生活,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2.3黑板练习随机选择部分学生到黑板进行练习。有些大学教师或许会认为让学生到黑板进行练习是中学教师做的事情,实际上大学数学教学中随机选择学生到黑板练习也是必须并且很有意义的。随机地挑选学生到黑板进行练习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抄袭作业等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也可以加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

3注意教材的灵活处理

首先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根据学生的授课学时、接受能力进行筛选。但是,即使确定好教材之后,授课内容也必须因材施教。例如在农业院校给农学的学生授课,在概率论方面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里面一些知识的推导必不可少,其逻辑性要求也应该严谨化。这样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前文所介绍的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的讲授。但对于数理统计部分内容,由于其知识推导需要较多较复杂的高等数学知识,所以在对农科数学学生授课过程中就不宜于详细证明和推导,而更应该侧重于思想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授“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的方差分析”时,对于公式SSt=SSa+SSB+SSe我们可不必进行严格推导,只是粗略地介绍一下其推导原理,即,而更应该注重于SSt,SSa,SSB,SSe的意义,并且突出“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的方差分析”的应用背景。这样的授课方式,即概率论方面注重于理论推导、数理统计方面注重于实际应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根据农业院校的学生文理兼有、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并且学时数不多的情况而采用。否则,若把数理统计部分内容也进行严格化证明和推导,那对于很多高中选修文科上来的大一学生来说无疑是难度过大,最终虽然教师授课认真辛苦,但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需要并且根据不同的学生水平选择适当的教材,并合理地处理教材中的授课内容。

4留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时时留意知识的前后联系。这里所讲“知识的前后联系”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新旧概念的区别联系。当讲授到一个新概念,发现它与某些旧概念有密切联系或者容易产生混淆时就应该对两者进行对比辨析。例如,当讲授到“相互独立”概念时,很多学生都会把它与“互不相容”概念联系在一起或者对这两个概念产生混淆。此时,教师应该通过例子说明“相互独立”与“互不相容”没有任何联系;第二,新旧结论的区别联系。当讲授到一个新结论,发现它和原来的结论容易产生混淆时,教师也应该通过例子对两者进行辨析。例如在讲授完“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之后,很多学生就会把它和“切比雪夫不等式”混淆。此时不妨引进下面例子“一零件包括10部分,每部分的长度是一个随机变量,相互独立,且具有同一分布。其数学期望是2mm,均方差是0.05mm,规定总长度为20±0.1mm时产品合格,试求产品合格的概率。”然后让学生用“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切比雪夫不等式”来求解(也可以分组讨论)。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明白“切比雪夫不等式”一般用于理论研究,得到的结果比较粗糙(该例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将得到一个毫无疑义的但并无矛盾的不等式)。相比之下,“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更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到新旧知识的前后承接或者同一概念的前后变异。例如,在讲授到数理统计知识时书本往往针对于正态总体进行展开,这时候就要复习中心极限定理以及通过实例来说明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随机变量都服从或者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数理统计基本上都是针对正态总体进行研究。另外,在讲授到回归分析中的样本相关系数应该和概率论中所讲授的两个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样本相关系数的作用以及定义的形式。总而言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时刻留意知识的前后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新旧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也加深他们对新旧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5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篇9

一、构建“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活动”主要指内隐的思维活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和外显的物质活动(观察、操作、交流、实验、游戏等),这两种活动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建构主义关于创新的理论认为: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作出某些调整再重组建构成别出心裁的想法,能为创新打下基础。

1.在活动中创设情景。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新奇事物的刺激会唤起求知的欲望的特点,借助活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形象和富有感情性的教学环境氛围,促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所学的新知识,进入学习角色。情景的创设,教师可以根据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景和矛盾冲突中去。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进行设计和组织,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创造一个宜于学生进行建构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自觉进入角色,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舞台上全身心地投入,以完成所预想的数学建构活动。

2.在活动中探求新知。

教师要让学生在引导下,主动运用感觉器官,视、听、触、摸,让数学事实、数学现象、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创设和谐、活泼,师生民主、平等的氛围,使学生在活泼的精神态度下使能力充分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要达到以下几个要求:全员参与操作,加强个、组交流,教师点拨设疑,学生解疑提问,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求。

由于学生各自认知结构上的差异,由于思考问题时角度上的不同,往往会造成一定的认知冲突。通过辩论与教师的适当指导,相互合作,可形成一个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解答。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知识,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主动建构自己新的认知结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避免活动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探讨一些高层次的结论,如:数学思想、规律、定理、法则、公式等。

3.在活动中完善结构。

教师可采用活动的形式,让各组推荐代表发言,通过追问与板书,强化新知识的清晰度与稳定性,引导学生把理性知识系统化,并归纳总结所发现的规律,完善新的认知结构。到此学生经历了一个“操作、表象、语言”的过程,教师应使外显和内隐两种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逐步提高。

4.在活动中迁移应用。

教师应通过活动,进一步内化巩固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操作型、练习型、迁移型、比较型、讨论型和创作型,这些方法的合理有效使用都能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二、“活动”的课堂渗透“双基”教学

在当今评价体制还未定性,仍需要面临升学考试的前提下,“双基”教学仍然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双基”教学必须渗透于“活动”的课堂中。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运用迁移,掌握概念。

对于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教师应尽量在活动的课堂中创设情境,引入概念教学。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外部形象,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活动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分析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运用概念指导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概念,以达到知识结构的完善。教师应共同与学生将分散学习的各个概念串成线,组织成知识网络运用迁移,在运用迁移中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阶梯训练,巩固概念,检测反馈,内化概念。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概念篇10

回顾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会不会还有复数以外的数呢?数学是无穷的科学,正如这无边无际的海洋.我们就是一叶扁舟,在知识的海洋探索永无止境.

二、教学反思

1.重视起始课.本课是“数系的扩充与复数引用”的起始课,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因此,本课的目标应体现出这一地位.具体有如下方面:(1)体会数的概念是逐步发展的,了解引入复数的必要性;(2)让学生体会用联系的观点、类比的方法感悟复数的引入(主要是联系负数、分数、无理数的形成);(3)通过引入复数而获得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的启发,再一次体会研究一类新的数学问题的基本套路(思路).

2.概念课要让学生参与概念形成过程.让学生参与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活动是使概念课生动活泼、优质高效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新旧知识蕴含的矛盾,激发认知冲突,把学生卷入其中;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有参与的时间与机会,特别是有思维的实质性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充满矛盾冲突,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内在条件.比如,在实数集里解方程x2+1=0,无解.怎么解决?将问题转化为找一个数的平方为-1,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从而让“引入新数”水到渠成.

由于数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对任何一个貌似简单的概念,学生往往都要费很大周折才能理解.许多教师常常认为自己觉得容易的学生也如此,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容易”是经历了千辛万苦、长期积累才得到的.所以,教师要努力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保证学生参与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活动,确保学生有自己想明白的机会和时间,这是非常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