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十篇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十篇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3:23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篇1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德地立人先生是中国投行界的资深人士,近日,他接受《中国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记者采访,谈到了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些看法。他表示,如果互联网金融不能够建立一整套金融信用体系,它将无法给客户提供全面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就不可能有互联网金融的前景。

报告:在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如此热衷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机会,发展前景如何?

德地立人:市场热衷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原因,一是方便,二是有巨大发展前景。大家可以想象,目前互联网为连接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个人和个人之间商品和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平台,可以说,互联网扁平化和缩短了整个产业供应链。如果在这个平台上加上金融服务,那么这个平台将变成实体和虚拟经济聚于一身的有巨大魅力的庞大市场。

对于拥有13亿人口且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其业务机会将涉及银行(存款、贷款、支付)、保险、理财以及证券等金融相关的每个领域。

报告: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模式相比,有哪些优劣势,是否会倒逼金融领域改革?

德地立人:在能够保证安全的情况之下,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是“便捷”,而劣势是如果不能形成相当规模则无法发挥它的优势。

目前由于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对各项金融业务的准入有严格的限制,因此近期互联网金融对传统业务的冲击有限。但它便捷、高效、成本低等服务特点决定了未来会对传统金融业形成冲击。

能否倒逼利率市场化以及降低银行业准入门槛等金融领域的改革,完全看互联网金融今后3至5年的发展情况。如果发展得快,当然有利于促进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而能否发展得快,则主要取决于监管部门的理解和如何有效控制相关风险。

报告:传统金融机构应如何应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竞争?

德地立人: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多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包括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在内的创新思路提高自己的金融服务质量来应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竞争,而不应该是给互联网金融设限来维持自己的优势。

报告:互联网金融企业将面临哪些合规和风险管理问题?

德地立人:金融风险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金融危机,最终将影响实体经济,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教训。因此互联网金融业不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业务,也要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来管理各类风险。

问题是,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办法,可能会用不合时宜的传统金融的办法进行监管,加上来自传统势力的压力,容易阻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正常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风险要分层次管理,即系统性风险和一般性风险,前者是监管部门主要关注和监管的内容,后者是个别互联网金融公司要进行的日常性风险管理的业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报告:马云说,他真正感兴趣的是建立一套信用体系。信用体系是互联网金融成功的关键因素吗?

德地立人:这是为什么马云很大可能成功建立庞大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理由,因为他明白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人们用自己的信用或者借用第三者的信用、担保和抵押等“增信”手段筹到社会资金开展自己的商务活动,如果互联网金融不能够建立一整套金融信用体系,它将无法给客户提供全面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就不可能有互联网金融的前景。

信用体系不仅是互联网金融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且互联网建立一整套现代金融信用体系最有条件。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能见度高。互联网最容易掌握利用该平台企业的全面业务状况,不仅仅是一般的财务报告,而且很容易了解该企业每天的销售、收入、进货、成本以及盈利等具体的业务和财务状况,甚至能够了解与它进行交流的对手情况,有助于尽快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第二,出了问题不易“逃”。由于主要业务和金融活动是通过平台进行的,除非真的“夜逃”,一般性的赖账是躲不过去的;第三,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不同客户金融方面的需求、路径和规律,不断优化互联网金融的高附加值服务。

报告:有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涉及影子银行,如何界定?在监管方面,有哪些挑战,应注意什么?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篇2

 

中国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走向何方?如何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管,防范和打击相关犯罪行为?围绕这些问题,与会代表委员开出自己的“药方”。

 

为互联网金融业悬上“达摩克利斯之剑”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异军突起。据统计,截至2015年,p2p网贷平台已达到2595家,交易规模9823亿元,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占全部线上支付的比例超过87%,远高于银行在线支付规模。

 

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一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普惠性,另一方面也滋生了利用平台进行集资诈骗等犯罪活动。特别是去年,知名p2p平台“e租宝”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提法,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陈晶莹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审时度势,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e租宝’等实质上都是打着‘互联网金融’幌子进行非法集资、自融、‘旁氏骗局’等违法犯罪行为,不仅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给群众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针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乱象,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表示。

 

谢卫认为,必须坚决取缔此类具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完善法律和监管制度,为公安执法和群众维权提供法律依据,为行业的发展悬上“达摩克利斯之剑”。

 

互联网金融犯罪案件频频发生,也让全国人大代表李晴忧心忡忡。作为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在他看来,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前置的行政执法始终难以到位,使公安机关打击网上金融犯罪成效受到影响。

 

“只有把精力从以往的事后打击,转移到加强事前多部门协同监管上来,才能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李晴说。

 

陈晶莹也持相同意见。她建议,建立一个与央行平级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对于提供产品服务的机构进行监管。她表示,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主要是机构监管,更多时候交给地方的金融机构。而互联网金融是跨地区跨界金融,很容易产生监管的空白。

 

金融市场稳定发展需有效发挥司法机关作用

 

今年已是“互联网金融”连续第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关注重点已由“促进”转变为“规范”。2016年因此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规范元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全国两会期间透露,今年将开展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秉持公平竞争、穿透式监管、保护消费者利益等原则,识别风险点。

 

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的号角去年已经吹响。日前,中央政法委、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专门会议,明确要求把整治互联网金融作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郭文圣肯定了司法机关在查办“e租宝”案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司法是保护金融市场主体利益的最后一道关口,金融市场要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有效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

 

许多代表委员表示,行业发展初期,有效监管缺失,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钻监管的空子,游离在灰色领域,如果不加以规范就有可能触及法律红线。围绕如何建立适度有效的监管体系、执法体系,受访代表委员各抒己见。全国政协委员、财经学者刘惠好对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关注已久。来京参加两会前,她就准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建议。

 

刘惠好强调,应加强法院、检察、公安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综合联动,对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洗钱、诈骗、非法集资和非法证券等各种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近4年三提有关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提案的谢卫建议,对互联网金融公司不规范的地方对照传统金融监管政策逐一梳理,制定出一套既符合互联网金融的特色又契合传统金融风险控制原则的细则,推动行业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规范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健全的法律保障。受访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要用新法规、新机制、新技术来防范金融风险。

 

陈晶莹认为,规范互联网金融,首先要统一立法,因为目前互联网金融只有相关部委发出的意见,不能凭此设立行政许可和进行行政执法。她建议立法、监管部门制定统一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大力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对于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金融’,应在电子交易合法性、安全性方面加快立法,出台数字签名以及电子凭证有效性的条件和标准。”郭文圣呼吁,加快互联网金融立法速度,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郭文圣提出,针对网络金融犯罪,尤其是金融中介服务中涉及欺诈的,可考虑由央行、公安部等部门联合组成金融犯罪投诉中心,接受消费者多渠道投诉,掌握市场真实信用风险状况。

 

刘惠好同样认为,应成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处理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投资者投诉,受理咨询并负责协调法律援助,构建专业的权益保护投诉平台。

 

受访代表委员还建议,可考虑设立专门网站和宣传窗口,实时更新诈骗案件,进行警示教育,促进公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互联网改变的只是金融的业态,却没改变其底色。说到底,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还是金融,安全和信用是其生命线。采访中,许多代表委员呼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并发展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服务市场。

 

代表委员表示,随着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通过,以及多部门专项整治互联网金融的开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告别野蛮生长,走上规范化、法治化之路。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篇3

那么一家2015年净利润只有区区2064万元的创业板公司,动态市盈率最高飙升至2500倍,是何以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宠儿?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安硕信息对于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夸大和大肆吹嘘。要知道在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只要是沾上了“互联网+”概念,股票就会被市场热烈追捧。

皇帝的新衣终有人会戳破,在经过证监会近一年的调查下,公司的神话故事终于露出马脚,现出原形。证监会称,安硕信息在披露涉及公司未来经营信息时,不完整,不准确,不够谨慎,不客观,将重大不确定性信息当作确定性信息对外披露,涉嫌违反了有关规定,构成误导性陈述违法行为,并对安硕信息给予警告,并处罚款60万元,对公司董事长高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30万元,对其董秘曹丰给予警告,并处罚款20万元。

但可悲的是,牛皮虽已经被戳破,但大量资金仍然流向这家公司,不改妖股本性。

牛皮被吹破

安硕信息之所以股价一飞冲天,不外乎公司对外描绘的互联网金融大蛋糕。其实,该公司是一家向银行提供it解决方案的公司,但却对于自己要进军互联网金融业务肆意夸大。

公司披露了证监会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2014年4月30日到5月6日期间,安硕信息董事长高鸣、董事会秘书曹非与某证券机构分析师接触,并达成默契,决定通过信息披露、投资者调研、路演等多种形式持续、广泛、有针对性地宣传安硕信息开展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信息。

这期间,安硕信息的股价先是从14.04元的低点,直接涨到152.09元的高位,涨幅高达975.56%。在这短短一年时间中,在存在严重信息披露问题的情况下,该公司股价却涨了接近10倍,此后到了2015年,股价更是狂飙突进。

证监会的告知书中称,安硕信息业务均为传统软件等业务收入,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收入极小。还有,公司发展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资金计划并不充分,缺乏未来实现的基础。总体上看,就是安硕信息包装了一个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券商分析师成帮凶?

在处罚告知书中,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即提到了与券商分析师达成作假默契,但没有明确提出是哪家券商的分析师。

《投资者报》记者查阅了相关券商的分析报告发现,自安硕信息2014年4月遭调查以来,wind数据中收录了11家券商分析师报告,此外记者通过其他渠道也查阅了一部分报告,合计在20份左右,分别出自银河证券、申万宏源、海通证券等15家券商,相关研报数量较多的分别为原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银河证券分析师沈海兵等人。在此期间,调研机构主要为基金、券商等。

另外,记者注意到,在2014年,券商的分析报告中还是集中分析公司的核心业务金融核心业务系统的服务,到2015年券商的报告中开始重点描述互联网金融战略。

《投资者报》记者向申万宏源证券求证,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将问题转给相关部门,但截至发稿,记者没有收到公司回应。而涉事的分析师易欢欢在其朋友圈辟谣:“我在2015年年初,就已离职申万宏源创业做一家互联网公司,2014年到2015年期间我都没有去过安硕信息公司,与董事长根本不认识”,其还表示“该分析师另有其人”。

此外,记者也向银河证券求证,由于品牌岗位负责人暂缺,记者未得到正式回应。但据该公司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我觉得这是公司造假行为,券商分析师去调研,看到的都是公司提供的数据、听到的都是公司说辞,根据他们的说法,进行的分析报告。他们虽然有错误,犯了失察至错,但我们公司不可能主动去联合作假。你可以通过分析师的报告,看看有没有夸张失实,就能看出是否有意作假。”

至于川财证券,记者电话给分析师,但迟迟没有接电话,公司研究所的市场运营部也未有电话接听。川财证券在去年4月份的报告中称,该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进度超预期,上看股价至330元。

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最有意思的是,在这场合谋中,大家都想知道,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当然,除了上市公司的股东们外,在去年3月份,股价开始强力上攻的时候,大股东就开始忙着减持了。

安硕信息于2015年2月4日公告称,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张江汉有关减持股份的函,其减持均价超过79.64元,占公司总股本1.2369%。

当然,除了公司股东之外,还要数重仓持股的基金了。一季度末,共有32只公募基金持有安硕信息,一度占流动股比例约40%。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篇4

“虽然盛夏即将到来,但对于很多互联网金融的从业者来说,现在觉得‘寒气袭人’。特别是经历了e租宝、中晋等恶性事件以后,互联网金融正在被快速的污名化。”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5月22日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研讨会”上如是说。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主办、中国产业网承办、善林金融集团协办,以“新金融新生态新责任新未来”为主题,由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40余家主流媒体支持筹办。会议就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研讨会旨在强化媒体责任,研究探讨互联网金融产业、企业现阶段面临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希望通过研讨会为互联网金融业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够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同时通过媒体的报道向社会客观公正地介绍互联网金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变化。”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会长莫新元在致辞中说。

研讨会上,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英暖宣布,通过研讨、沟通和实践,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将牵头筹建互联网金融媒体联盟。联盟将由行业协会、媒体、专家学者、金融企业联合组成,以加强规范互联网金融新闻媒体报道工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媒体和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交流、沟通、培训等合作共赢的平台。

p2p≠互联网金融

曾经红极一时的p2p网络借贷现在成了众矢之的,也让互联网金融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日前,点融网勇敢站出来,在《东方早报》和《新京报》头版,以及一二线城市户外与LeD大屏、地铁等打出的p2p行业“真的,不跑路”宣言,引发了各界广泛的热议和关注。

“p2p网贷不是互联网金融的主流,只是其中的一个支流。”黄震在研讨会上表示,现在很多人一讲p2p,好像就是代表着全部的互联网金融。根据去年央行等十部委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已经纳入政府监管视野的有多种类型。所以不要简单地把p2p等同于互联网金融,不要把伪p2p等同于p2p,这是两个我们必须要划清的界限和澄清的事实。

《指导意见》显示,互联网金融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业态。

在3月12日的两会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包含的业务比较多,有些业务表现很好,而且贡献很大,失败率较高跑路的主要是p2p网贷。

互联网金融的演化

金融信息化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而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则诞生于本世纪初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衍生出的互联网支付,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支付宝、汇付天下等。2007年,国内第一个p2p平台拍拍贷成立,随后几年陆续又诞生了其他p2p平台。当时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起步成长阶段,直到2011年,央行颁发首批支付牌照,宣告了互联网支付的合法地位,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为后来互联网支付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从2012年开始,互联网金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网络小额贷款、以天使汇为代表的股权众筹、以京东为代表的实物众筹,等等,可谓目不暇接,对发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创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期间,不得不提p2p,这个新业态“野蛮生长”得太快了,特别是近两年,p2p的发展势头异常凶猛,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的300多家发展到2015年底的2600多家,这里面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去年底“e租宝”等事件的爆发,直接将p2p网贷逐渐累积的风险给捅破了。于是,国家开始整顿p2p行业,开始从制度建设层面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对于当前弥漫的“互联网金融失败论”、“互联网金融会被替代”等观点,黄震认为,这些认识和看法是不妥的,这些舆论的产生,是因为对互联网金融变革没有认识清楚。

中国互联网金融目前处在什么阶段?黄震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大浪初起,互联网金融是螺旋式发展,过去三年的发展是第一阶段的一个小高潮,现在进入一个小低潮的阶段。未来,进行要素整合之后形成高峰又会经过调整,就是产业的调整,之后再进行产业融合。第三阶段会有更大的发展,产业融合就是互联网金融从单个平台渗透到消费金融,再到产业金融,这个过程也已经看到了一些趋势。

规范是为了更好发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3月9日也表示,互联网金融过去发展速度很快,对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风险。互联网金融“首先是金融”。与其他行业不同,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如果和互联网加在一起,可能会把金融固有的风险进一步放大,对它们进行规范和清理整顿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5月22日召开的“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研讨会”上,黄震指出,互联网金融是新技术革命驱动下的金融创新,大家要允许它试错、容错,同时要及时纠错和支持它改错。目前互联网金融从观察期进入到了监管期,互联网金融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所以要告诉公众,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有利于支持创新创业,不忘初衷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黄震认为,第一,中国的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没有金融常识。第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创新不足。第三,监管理念、思维和模式还没有能够跟上变革的脚步。对于监管模式,黄震提出了他的“十六个字”法:软法先行(行业软法、地方软法、国际沙盒)、硬法托底、刚柔结合、混合为治。

互联网金融与宏观经济也有关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高连奎认为,如果宏观经济摆脱不了萧条,企业经营没有改善的话,p2p的春天也迎来不了,即使加强监管也不会迎来春天,因为p2p盈利最终来源于企业,企业的盈利来源于经济周期。如果中国一直是经济萧条的周期,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承担超过10%以上的贷款利率。

p2p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高连奎给出了备案制的解决方案。高连奎解释说,p2p千乱万乱核心就是一点,就是虚假项目的问题。虚假项目问题怎么解决,可以借鉴基金管理的模式,搞产品备案。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企业如果融资超过100万那就到互联网金融协会去备案或者地方互联网金融协会备案,只有做好备案问题,大家所批判的虚假项目问题、高利率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

“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乱象,违法违规的问题要一棍子打死,要不留情面,要监督彻底。但是对互联网金融不能一棍子打死,还要保护支持,让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原主任、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皮树义说,互联网金融企业既要自律,合法合规,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有良心、有底线,也要他律,有健全的法律、有效的监管、社会的监督,包括媒体舆论的监督。他呼吁,全社会要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互联网金融能否健康发展,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善林金融总裁曹国岭认为拥抱监管,内外兼修,加强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是最重要的。其中,社会责任应该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及贯穿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包含不限于公司的公益活动。第二要立足普惠金融,发展产业链金融、消费金融。三是联合业内的相关主管部门,推动行业发展。四是通过脚踏实地的做公益活动来回馈社会。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整治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6-0087-05

一、经济下行趋势下的互联网金融乱象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可谓是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进入2013年以后,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禀赋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的逆转,这种高速发展的趋势戛然而止,工业化、城镇化的助推效应似乎变得不再那么有效。此时,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开始出现危机,频频出现资金告急、相应的地方政府债务平台高企、实体经济被房地产等大量产能过剩行业变相捆绑,导致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明显减弱。为了避免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泡沫崩溃所带来的经济硬着落风险,地方政府一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通过限购、限价、激励等手段和措施对这类行业进行引导,另一方面通过供给侧改革的方式去产能,以避免金融系统被投资挟持卷入泡沫的风险,以解决资金周转的困难。但从实践来看,这似乎并无益于阻止房地产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泡沫的被动刺破。于是,资本市场被给予了极大的期望,政府期望通过“改革牛”来填补整个经济剧烈调整前夕的资金缺口,借助于资本市场获取的财富效应刺激实体经济的向好发展。

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金融资本的财富效应并没有如政府所期望的进入到我国的实体经济,反而是凭借人民币升值的便利之际让国外资产变得更为廉价,资本则犹如脱缰之马通过购买廉价资产、境外消费等方式以更为汹涌的速度投向了全球,注入了国外实体经济,导致我国资本的加速外流。反观国内的实体经济,则依然没有得到由于资本市场财富效应所带来的新增消费的拉动,地产、基础设施、地方债务等需要解燃眉之急的资金依然无法到位,最终导致经济下行、实体经济衰退的趋势难以逆转,经济加速步入“新常态”。

面对这种形式,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好呼之而出。结果是,在全球利率普遍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利率水平普遍在5%以下,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率水平基本处于零利率水准)我国却能够达到20%,甚至30%以上,理财回报率更是高达15%,互联网金融由此承担起了经济下行背景下的“救火队员”角色,被赋予了历史性的使命,这也注定了其历史性的成为了接盘侠,必将酝酿历史性的悲剧。以互联网p2p网贷业务为例,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底,网贷成交量全年超过万亿元,是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起步之时的10余倍,网贷运营平台达3984家,相比2013年底(523家)增长了近8倍。但在以p2p网贷业务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野蛮发展的同时,倒闭跑路平台也是频频出现。截至2016年3月底,倒闭或跑路的问题平台已超过800多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1523家。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底到2016年初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已经有97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出事,平均每天4家出现资金问题,导致整个p2p平台中无法偿还贷款总计达到5040亿元。比较典型的,如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定罪的e租宝、22万人参与的涉及金额达到430亿元规模的泛亚、7万人参与的涉及金额达到50亿元规模的财富基石、7000多人参与的涉及金额达到20亿元规模的盛世财富频频出事,短短不到半年时间,这些昔日曾经辉煌至极的创富明星盘纷纷倒下而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嗤之以鼻的焦点。

二、互联网金融野蛮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激励与宏观环境的支持

互联网金融的野蛮发展既有来自于主观的政府激励因素,也有来自于客观的宏观环境因素,主客观因素的交叉共同驱动了互联网金融由快速发展向着野蛮生长的纵深跨越。

(一)主观的政府激励因素

经济下行趋势难以逆转的现实激发了政府激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观行为。政府试图通过激励互联网金融的改革战略来重燃实体经济发展之路,于是,2015年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野蛮发展的最具典型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互联网+”相关指导意见与规定,这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实践表明,政府的支持与激励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佳动能。

梳理2015年政府出台的有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和规定可以发现,从“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到年底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收尾,“互联网金融”一词始终贯穿整个2015年。3月5日,“互联网金融”一词两次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若干建议,寄希望于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到发挥草根金融的优势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之后的2015年5月8日发改委出台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同样指出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出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总共出现了15次“互联网金融”和2次“网络借贷”的表述,强调了要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企业,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展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2015年7月18日央行十部委联合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不仅正式承认了p2p网络借贷的合法地位,也明确了其信息中介的地位。同时该指导意见要求根据“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包括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支付等在内的多种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职责边界,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媒介身份”。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将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写入中央的五年规划中。

显然,这些相继出台的事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种种意见和规定足以体现出我国政府对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大力支持,这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激励着互联网金融从快速向野蛮生长的阶段过渡。

(二)客观的宏观环境支持

1.供需层面决定了互联网金融必然会由快速步入野蛮生长阶段

经济下行、实体经济衰退的现实造成各行各业面临资金告急,产能过剩压垮经济增长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经济进入新常态已成为不争之事实。从资金的需求层面来看,各行各业均遭遇了严重的资金瓶颈,尤其是众多的小微企业,据2014年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截止2013年底数据),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如果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所占比重将达到94.15%,而这类群体被长期排除在传统金融服务体系之外,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同时,新一届政府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以及国家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等导向,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仍将以井喷的速度增长,而他们的融资需求长期被抑制,这使得他们迫切需要寻求一条能够缓解甚至解决其资金需求的渠道,铸就了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从快速增长向野蛮生长的纵深跨越。

从资金供给层面来看,30多年改革开放所创造的经济奇迹造就了一大批富裕阶层,助推了互联网金融朝着野蛮生长的阶段跨越。截至2014年底,我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106.2万亿元,年增长12.8%①。2015年底,我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已超过110万亿元。其中,大众富裕阶层的人数2014年末达1388万人,同比增长15.9%,2015年底人数已超过1500万。因此,这些富裕阶层迫切需要寻求一条能够给他们的资产提供保值增值的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刚好能够契合这一需求,继而助长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由快速步入野蛮生长的阶段。

2.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助推了互联网金融由快速步入野蛮生长阶段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远远超越了政府监管层的想象,加之于监管机构一开始并没有理清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其实就是要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去尽量提高金融中介的效率,致使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机制无法跟上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之势,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在相当程度上对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起到了催化作用。

纵观政府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整个历程,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尽管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规定,但都是迫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再去被动地制定相对应的监管机制,可谓是一种亡羊补牢的韵味,包括2015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及细分领域的发展所给出的关键性指导②;2015年7月31日出台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所规定的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以及2015年12月28日由银监会牵头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p2p网络借贷的相关监管规定,等等。但从实践结果来看,监管层面始终缺乏一个“自上而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互联网金融各模式的监管细则,这必然会导致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

三、政府激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衷与实践的悖论

从政府相继出台的意见和规定可见,2015年可谓是我国举全国之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年,只不过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政策制定者的预期,其结果是,导致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风险暴露、乱象众生等现象,使得政府激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衷与最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实践出现了严重的悖论。

首先,政府激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衷是寄希望于互联网金融这一直接融资模式改变并解决中小微企业通过传统正规金融渠道(间接融资)难以获取资金支持的问题。但是悖论在于,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成本高昂,并没有真正起到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据笔者观察,互联网金融(尤其以p2p网贷为代表)对个人的融资成本目前都高达20%,甚至25%以上,而对于企业的融资成本则更高。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融资成本如此之高?道理很简单,它从一开始就背离了简单、直接、有效的互联网精神,而我们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一开始就在诸多环节上发生了变异,譬如,较高的管理成本、较高的行业薪酬。这些因素交叉在一起使得它本身的融资成本已经非常高了,自然对个人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将会进一步提高。所以,从融资成本与企业能够承受的融资能力来看,在经济下行的宏观大背景下,很难有企业能够承受如此之高的融资成本,注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发展预期不能相匹配。

其次,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衷是期望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借助互联网工具分散风险。但是悖论在于,随着政府大规模激励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使得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使得企业不得不承受来自恶性竞争所带来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获取高额的回报,一些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开始发生质变,一切向“高收益、高回报”看齐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逐渐演变为以“高收益、高回报”为口号的违法企业,极大地侵占了原有合规企业的生存空间,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致使全行业走近“违规边际”,最终结果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没有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反而以更高的风险暴露于世。

再次,行业监管方面,政府激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衷是期望借助于互联网金融高效的融资效率引导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发展全新增长点,淘汰旧产能,创造新动力,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引导资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但是悖论在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反而使得传统行业资金供给断崖式下跌,旧产能被淘汰的同时并没有起到对新产能的积极投资。凡是政府期望大力发展和支持的主导性行业、前瞻性行业,抑或是期望通过改革来化解的产能过剩行业并没有如所预期一样获得资金的青睐,反而让互联网金融行业真正的优质客户大面积消亡,市场上高额回报的项目瞬间消失,资金大量流入资本市场进行投机活动,而失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动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以“技术驱动”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似乎行业监管能力永远落后于实践,加之于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机构改革与整合完全滞后于行业的发展而显得非常被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后置性的行业监管能否给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助推效应显然值得商榷。这个悖论在于,在最初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理解和政策制定上,政策和监管的步伐明显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甚至可以认定为,当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机构暂不具备能够有效管制这类新兴行业的能力。譬如,互联网金融主体是否需要建立类似于银行的储备金制度以降低风险?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性如何进行协调监管?等等。

四、互联网金融的整治成为政府当务之急

成熟的互联网金融体系能够促进一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进而促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当前乱象众生,鱼龙混珠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尤以近期出现的诸多p2p问题平台为代表)不仅损害了众多投资者的权益,而且其“劣币驱逐良币”的正向效应,使整个行业的价值大为贬值,这已经完全背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终目标。面对这种局面,笔者认为,是时候轮到我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正本清源了。互联网金融唯有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自我,坚持分散、小微、适度的原则,行业秩序才能得以建立。

在此情势下,互联网金融的整治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我们业已注意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已被写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近期央行也正联手多个部门制定《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也正是对当下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亟待整治的最好呼应。相较去年“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以及2014年“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而言,更体现了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合规发展的期望。于是,2016年也相应地被誉为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年”。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规范、有序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必将成为新时代的主题。从这个角度来看,2016年将会是互联网金融行业重新洗牌的一年,是互联网金融回归金融本质的一年,从而真正成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互联网金融整治需要政府监管机构的强势介入,在梳理和归整现有互联网金融监管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行业自律相结合,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为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是整治的根基

事关全局性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通过统揽全局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进行统一部署和行动,在全行业范围内贯彻实施,确保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实践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制定行业准入门槛是整治互联网金融前提

行业准入门槛是企业是否具备行业资质,能否符合监管要求最终介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甄别标准,明晰的甄别标准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确保投资者资金的安全性,也有利于互联网金融企业降低风险,能够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可持续发展设立一道隐形的门槛,是政府监管机构有效整治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众生的前提,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经营业务的合规性、经营技能的规范性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显然,涉及互联网金融行业准入门槛的监管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全局思考,统筹谋划,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来实现。

2.明确行业退出机制是整治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一环

适度的竞争是实现互联网金融企业优胜劣汰、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而过度的恶性竞争可能会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违规经营几率上升,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事实上,任何行业都不能够只进不出,尤其是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所以,明确的退出机制是确保互联网金融行业合理性、规范化发展,实现持续获取信任并发挥其自身价值的有力保障,是政府治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重要一环,能够给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效应,而不至于出现如2015年那样的野蛮生长。所以,从行业退出机制来看,这同样需要从全局性出发进行统筹规划,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来实现。

3.完善的监管机制是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有效保障

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性、混业性特点决定了其监管的复杂性,也暴露了我国当前的分业监管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得监管机制无法跟上行业发展速度,严重阻碍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事关互联网金融进、退出机制、经营范围、信息披露制度、反洗钱、消费者权益保护、信用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主体、职责及细则等整体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方面的制度设计、制度完善上需要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保障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治。

(二)“自下而上”的行业自律是整治的有益补充

事关宏观层面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准入门槛、退出机制、监管机制整合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顶层设计”来实现,但具体到中观层面上具有区域性特点、具备行业结构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则需要更多地依赖于“自下而上”的行业自律。互联网金融细分模式众多,各种模式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在监管机制设计上必然会呈现相异性。而且,从实践来看,政府的监管制度顶层设计显然是无法覆盖到每一种细分模式,这就非常有必要在互联网金融细分模式下的行业协会发挥其作用,鼓励行业自律。

同时,作为风险监管行为的补充,强化行业自律对规范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防范各类风险至关重要。与刚性的政府监管行为比较,行业自律具有灵活度高、作用范围广、弹性伸缩空间大、效率高等优势,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及其监管部门的监管执行力度,进而会影响到甚至决定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的走势。所以,“自下而上”的行业自律显得尤为重要,这显然也就成为政府开展互联网金融行业整治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扬一夫.2016:互联网金融监管年[n].金融时报,2016-03-18.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篇6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并非是简单的将互联网和金融进行叠加。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特殊技术,推动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对金融领域产生的颠覆性变革。在这其中,大数据则充当了很重要的推手。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指出,所谓大数据,即是指其庞大的数据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处理工具的的处理能力,属于一种相对且动态的概念。除此之外,大数据也被当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开篇所述,通过收集并分析海量的数据,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即是其一。或者通过实验,算法和模型,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并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以便完善新的商业模式。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大数据的价值尤其明显。因为在金融行业内,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报价、业绩报告、消费者研究报告以及官方的统计数据公报等。如何利用合理高效的手段,将有价值信息从浩如烟海的海量数据当中提取出来,已经成为了目前金融行业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精准用户分析

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大数据的首要作用即在于帮助其寻找合适的目标用户,实现精准营销。在目前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很多新兴的企业,大多以做贷款或者金融衍生产品为主。其主打的卖点主要在于较高的投资收益或者较低的手续费优惠。但是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下,由于不能保证资金流稳定,或者客户粘性而倒闭的企业随处可见。

虽然互联网金融目前还处于“混沌初分”的状态,但的确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案例。这就已经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为金融企业寻找自己的目标客户,并解决营销问题提供了可能。比如通过定向技术查看用户近期浏览过的理财网站,通过关键词,浏览数据建立用户模型,从而实现优化产品的实时推荐频度,以便最大限度的锁定有效用户等。

大数据助推互联网金融

除了精准营销之外,大数据的好处还在于加强风险的可控性。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助推了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信贷服务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篇7

“从弘康人寿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是和第三方的渠道合作,包括淘宝等大的渠道,弘康人寿寻找并提供比较有特色、适合在网上销售的产品,多条腿走路。从保险行业来讲,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每一家保险公司都非常重视投入,并且几家大保险公司专门成立了电商子公司。但总的来说仍然属于起步阶段。”弘康人寿常务副总裁张科告诉《投资者报》。

互联网给保险业同样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2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首个《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3年的3年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长达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总增幅达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长到5437万人,增幅达566%。

触网险企的增多、保费规模的剧增,市场统计数据的背后,最深远的还是互联网思维给保险行业带来了“保险生活化”的理念。由此“服务即产品”从隐性理念上升为显性指标,比如曾受市场热议的赏月险、怀孕险、摇号险等“奇葩”险种的出现,让保险随着互联网润物细无声地渗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娱购医甚至感情生活之中,与大众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1月16日,平安保险旗下“壹钱包”内测上线。董事长马明哲称,除了能投资平安旗下及各家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以及支付功能,“壹钱包”还特别开发了社交功能,钱包不仅可以支付,还可以聊天、通话、发起群活动、aa分账等,这些又不约而同指向了微信、来往的基本功能。

无独有偶,此前的2013年12月,寿险老大哥中国人寿拿出10亿元特别注册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试图在为保险产品搭建网销渠道的基础上布局互联网金融。其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妥善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

据了解,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早在2012年就设立了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公司、太平电子商务公司。人保财险、中国太保、平安车险、大地财险等保险公司均设立了专门的网销平台。而包括国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洋保险在内的几十家保险公司都在淘宝开了旗舰店。阳光保险则将互联网金融提升至公司2014年三大战略之一。

险企在“触网”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回报。数据显示,去年“双十一”期间,借助淘宝天猫平台销售的理财型保险产品达9.1亿元,其中国华人寿销售5.3亿元,生命人寿销售1亿元,国华人寿“华瑞2号”还创下单个产品销售金额4.6亿元的纪录。平安在去年“双十二”当天推出的一款高端理财产品,全国限额为38亿,从零时上线后即被迅速疯抢,仅用时78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对于互联网保险的火爆,《报告》指出,目前的网络保险产品还只是保险业与互联网的浅层融合,大都是一些黏度低、标准化的短期意外险产品,价值低且产品单一。保险公司要想掌握“触网”先发优势,借助渠道力量获得行业话语权,必须抛却各种花哨的概念包装,花大力气进行产品创新,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售互联网保险产品有60多种,主要集中在交通意外险、综合意外险和境内外旅行险。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篇8

余额宝、全额宝、生意宝、收益宝、活期宝、现金宝、易付宝……所谓“得丝者得天下”,有丝银行之称的余额宝出生两月,早已吸金过百亿。闲散资金的掘金空间之大,让众多电商都无法淡定了,而最新入场的是腾讯的微信。

微信5.0来势汹汹,一口气上线支付和微理财服务,大有对阵阿里的支付宝和余额宝之势。而阿里亦凶猛反击,将于近期祭出“信用支付”秒杀微信支付,允许用户在不捆绑信用卡或储蓄卡的情况下直接透支消费,额度最高5000元。

封杀微信淘宝客、高调微信的支付风险,阿里对微信的围堵可谓马不停蹄。腾讯、阿里两巨头在互联网金融的热战已由暗转明。海通证券研究报告称,未来对银行冲击最大的会是“阿里金融”和“腾讯金融”这类互联网平台公司。腾讯、阿里争夺互联网金融头把交椅的攻防战才刚刚开始。

移动支付之争

微信5.0开启了微信的商业化之路,其4亿的用户基数和天生扎根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基因让阿里不得不防。同日,新浪微博就推出淘宝微博版,将淘宝对接微博社交平台。

这只是阿里和腾讯争夺社交化电商市场资源的分战场。

另一厢,在支付、基金方面都先行一着的阿里主场坐镇的互联网金融领域,腾讯也开始其敏感神经。财付通总经理赖智明的一句话透露了腾讯进军互联网金融的野心,“微信支付是一个基础平台,金融理财是我们主要的应用方向。”

继华夏基金首次尝鲜后,各家基金公司纷纷牵手微信推出“微信理财”服务。独立第三方基金投资顾问好买财富其后正式将“基金超市”开到了微信上,南方基金率先推出微信“语音理财”功能。

不过,相对于余额宝的瞬间火爆,微信理财显然要慢热许多。余额宝出生仅仅两个月,就有报道称其资金募集规模已超过250亿元。行内更是吹起了一阵“电商基金旋风”。消息透露,40余家基金正与淘宝洽谈合作上线开“网店”,数量超过整个基金行业的一半。

而自华夏基s金“微理财”――微信交易功能8月1日上线至今,却反响平平,大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势。市场普遍认为,不如余额宝便捷和定位侧重社交功能是主要原因。不过,腾讯也自有一把如意算盘将阻击阿里进行到底。有媒体报道,新版微信支付不会考虑接人除了财付通以外的任何第三方支付。

易观分析师张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此举应该也是为了与手机支付宝抢夺一部分市场,毕竟如今论体量,支付宝的优势更明显。但如今微信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未来当他引入更多交易类的应用时也会成为手机支付宝的有力竞争对手。

但张萌认为,从布局角度讲,阿里金融的布局更全更深入,毕竟他依托自己的交易体系在这一块布局最早,无论是阿里巴巴、天猫、淘宝这些交易平台积累了比较多的用户信息和数据,他有自己的阿里云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就是做大数据这样的分析。而且他早早地对其交易类用户进行信用评级和评估,这样阿里金融的布局肯定要更深入。

阿里和腾讯的金融野心

阿里的金融帝国布局已愈渐清晰。凭借支付宝、余额宝、阿里小贷,阿里已实现对银行的汇款、存款和贷款三大功能的覆盖。而借由新浪微博抢占流量,以即将推出的只支持移动支付的阿里“信用支付”撬动移动支付,“阿里金融”的未来蓝图,正蔓延至移动互联网领域。

海通证券的“互联网金融VS银行”研究报告指出,线上支付的竞争格局正步入红海,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三家占比80%以上。相较之下,移动支付领域目前仍是一片蓝海。而移动交流平台如微信、微博的胜算更大。

众多基金公司扎堆进场,最看重的莫过于互联网这一新增渠道的巨大潜力。据海通证券的“互联网金融VS银行”研究报告指出,“余额宝”的潜在规模预计达2000亿元至3000亿元。

然而,野蛮生长之后,余额宝等电商基金产物也将遭遇瓶颈。难吸引大额资金是电商平台的天然劣势,而流动性管理压力是电商做金融的最大风险。针对电商大促中可能出现的大额赎回,余额宝要保持较强的流动性。财经评论员余丰慧认为,微信进军金融领域,不建立与支付宝一样的沉淀资金池将大大限制其发展空间。

拥有沉淀资金池的支付宝已然有优势。而微信等后进场玩家,尽管坐拥移动互联网的庞大用户群,在移动领域胜算更大,但要在互联网金融之路上与阿里抗衡,最重要的还需解决流动性风险问题。

国金证券研究所资料显示,目前互联网金融类型有三:其一为传统金融业务在线化即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其二为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模式即网络贷款、基金网销、保险网销等;其三则为基于电子商务、广告等平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倒逼银行转型

互联网对金融业的“侵袭”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业生态格局,从观念、运营模式,到资金链的流转,网络企业似乎在以一种无所不能的姿态宣告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与众不同。

以阿里小贷为例,依托阿里巴巴等平台多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同时借助互联网批量化、流水化作业,又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它还带来一种新的微贷理念:信贷不再是一种权利,而是公平合理交易的商品、服务。

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企业,银行业并非无动于衷。网络金融这块蛋糕,各大银行都不会也不敢轻易放弃,因为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进军金融领域正在促使传统银行服务创新。招商银行携手中国联通于2012年11月推出首个移动支付产品――招商银行手机钱包。浦发、农行、建行等也陆续公布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略规划和最新产品。

虽然已经做出诸多改变,但传统银行动作还是没有互联网企业动作快。目前,互联网金融业正从单纯的支付业务向转账汇款、跨境结算、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基金和保险代销、信用卡还款等传统银行业务领域渗透。除了存款,银行的主要业务几乎已遇到全面挑战。“余额宝”对传统银行活期储蓄和短期理财产品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对互联网巨头们来说,目前缺的只是一张正式的银行牌照。

来自兴业银行负责金融借贷多年的业内人士认为,极端地来讲,未来所有的消费者和商家可能都成为某个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客户,而银行的客户只剩下一个,那就是这个互联网企业。传统银行如若不寻求突破升级,将来很有可能面临的就是边缘化。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篇9

本文截取报告部分内容,除原有的各行业网站访问质量、网络访问质量的关键指标、各行业网站综合性能对比、CDn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运营商网络性能对比五个方面外,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加入全新板块:各行业网站错误类型分析,六大板块综合呈现全国各行业网络性能状况。从整体上看,3月份的全国网络性能状况优于2018年2月。

一、各行业网站访问质量综述

访问质量包括三大因素,分别是首屏时间、首页打开时间、打开成功率。

1、网站首屏时间

首屏时间是指浏览器在显示第一屏时主页面消耗的时间,通常一个网站的首屏时间在2秒内为标准时间,5秒内用户可以接受,5秒以上就不可容忍了。

与2018年2月份的行业首屏时间相对比,互联网金融、金融、运营商、ota行业首屏时间增加,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首屏时间表现都有所提升。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阅读、生活服务、社交、电商、在线教育

优化建议:

1.优化网站页面结构

2.尽量合并css和JS,压缩图片体积

2、网站首页打开时间

首页打开时间是指打开一个网页的总消耗时间,即从DnS解析开始到浏览器返回完成时的时间。

与2018年2月份行业网站首页打开时间相对比,快消,汽车,生活服务,新闻资讯,阅读,在线视频行业网站首页打开时间小幅下降,其他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首页打开时间都劣于2018年2月。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运营商、阅读、电商、社交、生活服务、金融

优化建议:

1.减小页面体积及元素个数

2.页面内容较多时可使用图片懒加载技术

3、网站打开成功率

网站打开成功率是指成功打开网页次数与总访问次数的比例,反映了不同行业网站的健康程度。

与2018年2月份各行业网站首页打开成功率相比,ota,互联网金融,金融,快消,生活服务,新闻资讯,在线教育行业首页打开成功率提升,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首页打开成功率相较于于2018年2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金融、ota、互联网金融、运营商、新闻资讯、在线视频、在线教育、生活服务、电商、社交

二、网络性能关键指标概述

网络性能优秀与否直接影响了网站的首屏时间、打开时间以及打开成功率,其中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有:DnS解析时间、建连时间、首包时间、下载速度、延时、丢包率。

1、DnS解析时间:

DnS解析时间是指监测客户端通过域名解析服务(DnS),将指定的域名解析成ip地址的消耗时间。

与2月份行业各行业网站DnS解析时间相比,金融、航空、互联网金融行业网站DnS解析时间增加,其他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DnS解析时间都优于2018年2月。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新闻资讯、在线视频、社交、电商、运营商、阅读、ota、金融

优化建议:

1.提升网站授权DnS的网络链路质量

2.合理设置DnS缓存过期时间

3.增加监控手段,及时发现DnS解析异常,快速解决问题

2、建连时间

建连时间是指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tCp/ip连接的消耗时间,tCp/ip连接三次握手的前两次握手的时间。

与2018年2月份行业各行业网站建连时间相对比,ota,互联网金融,金融,快消,新闻资讯,阅读,在线教育行业建连时间有所下降,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建连时间均要劣于2018年2月份。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阅读、新闻资讯、ota

优化建议:

1.增强服务器硬件处理性能

2.优化现有网络的链路(如采购CDn服务、增加多线机房等)

3、首包时间

首包时间是指浏览器从发送http请求结束开始,到接收到web服务器返回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消耗时间,体现了web服务器的性能。

与2018年2月份的各行业网站首包时间相比,电商,航空,互联网金融,金融,快消,生活服务,新闻资讯,阅读,在线教育,在线视频行业网站首包时间在3月优于2月。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首包时间均差于2月份。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金融

优化建议:

1.加强服务器端处理性能

2.优化网络链路

4、下载速度

网站下载速度是指每秒钟监测客户端对网络资源下载的下载字节数,单位为KB/s。

与2018年2月份各行业网站下载速度相比,ota,互联网金融,金融,快消,汽车,社交,生活服务,新闻资讯,在线教育行业在网站下载速度上有所提升,其它各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下载速度均低于2018年2月份。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在线视频、互联网金融、金融、汽车、快消、阅读、航空、在线教育、生活服务、ota、新闻资讯、社交、电商

优化建议:

1.增加服务器端带宽冗余

2.优化链路

5、延时

延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

与2018年2月份的各行业网站延时相比,ota,电商,航空,快消,社交,新闻资讯,阅读,在线教育,在线视频行业在网站延时上有所下降,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延时均比2018年2月份增加。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新闻资讯、阅读、电商、ota、航空、互联网金融、在线视频、社交、在线教育、金融、运营商、生活服务、汽车

优化建议:

1.图片延迟加载或JS/CSS按需打包等方式减少请求数量

2.JS/CSS/HtmL压缩或图片压缩等方式减少请求大小

6、丢包率

丢包率是指测试中所丢失数据包数量占所发送数据组的比率。

与2018年2月份的各行业网站丢包率相比,电商,互联网金融,快消,汽车,社交,新闻资讯行业网站丢包率下降,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丢包率均高于2018年2月份。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社交、新闻资讯、金融、在线视频、运营商、生活服务、电商、快消、ota、互联网金融、汽车

三、各行业网站综合性能对比

综合访问质量和网络性能指标对各行业网站综合性能进行对比。

1、网站综合性能评分标准:

根据各项指标所占权重将各项指标等分成相同的区间值,不同区间值对应不同分值,从而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数据中所展示的结果为加权后的分值。

2、各地区用户体验评分标准:

各地区用户体验得分情况是根据各地区用户体验指标中首屏时间、首页打开时间和首页打开成功率三项指标计算得出。

除电商、金融、快消、汽车行业外,报告中还涵盖了互联网金融、社交、ota、生活服务、新闻资讯、在线教育、在线视频、航空、电商、阅读、运营商等11个行业的网站综合性能状况及行业内各地区用户体验得分情况。

其他行业网站综合性能及各地区用户体验情况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四、各行业网络错误类型占比分析

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分析了各行业网络错误类型占比top10,以下部分网站错误类型:

除ota、社交、生活服务、新闻资讯行业外,报告中还涵盖了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在线视频、航空、电商、阅读、运营商等11个行业的网站错误类型占比top10

其他行业网站错误类型占比情况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五、CDn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1、不同类型CDn加速效果对比

CDn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连时间、首包时间、可用性三大指标。

建连时间:未使用(78.08ms)、商用(52.64ms)、自建(61.32ms)

首包时间:未使用(218.93ms)、商用(135.90ms)、自建(137.28ms)

可用性:未使用(98.00%)、商用(99.07%)、自建(99.38%)

2、各地区CDn加速效果对比

六、运营商网络性能对比

1、运营商各时段网络情况

2、运营商各项性能指标详解

本次报告中共选了国内五个运营商作为评测对象,分别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通以及教育网,此次运营商性能指标解读以中国电信为例。

首屏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全国各地区,在内蒙古地区的首屏时间最短,而在西藏地区的首屏时间最长。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首屏时间与2月份相比得出,3月份五个运营商中除教育网首屏时间有所增加,其他四大运营商在首屏时间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各运营商首屏时间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首页打开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内蒙古地区的首页打开时间表现最好,达到了4.32s,而在西藏地区的首页打开时间则表现最差,为14.82s。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首页打开时间与2月份相比得出,在3月份五个运营商中中国联通、教育网在首页打开时间有所增加,其他运营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各运营商首页打开时间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网站首页打开成功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西藏地区的网站打开成功率最高,达到了99.63%,而在广西地区的网站打开成功率最低,为96.70%。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首页打开成功率时间与2月份相比得出,在3月份教育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自所在地区的网站打开成功率均有下降,中国铁通、中国移动有所提升。

各运营商首页打开成功率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DnS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西藏地区的DnS时间耗时最短,为29.25ms,而中国电信在云南地区的DnS时间耗时最长,达到了230.68ms。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DnS时间与2月份相比得出,3月份中国联通的DnS时间有所减少,其余四家运营商DnS时间均有增加。

各运营商首页DnS时间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首包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江苏地区的首包时间耗时最短,105.27ms,而中国电信在云南地区的首包时间耗时最长,达到了472.39ms。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首包时间与2月份相比得出,3月份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首包时间上有所增加,其余两家运营商均优于上月。

各运营商首包时间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下载速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内蒙古地区的下载速度最高,达到了1573.99KB/s,而中国电信在西藏地区的下载速度最慢,仅为494.71KB/s。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下载速度与2月份相比得出,3月份中国铁通下载速度指标上有所提升,其余四家运营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各运营商下载速度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建连时间

互联网金融的开题报告篇10

报纸数字化典范简析——英国金融时报数字化的三个重点

今年是英国《金融时报》创办的第125个年头,自从1893年改用橙色新闻纸印刷以来,该报不断推陈出新,引领业界方向。特别是近几年,它站在全球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潮头浪尖,“革命”性举措层出不穷。

与一些报纸的犹豫观望或所谓印刷、数字“两翼齐飞”态度截然不同,金融时报很早就旗帜鲜明地推出了“数字优先”战略。除了减少报纸生产的成本,增加对在线领域的投资,把资源从印刷版向数字版转移,增加数字相关岗位外,金融时报把战略重点放在了以下三大领域:

1、竖起“付费墙”:在线订阅量超越纸版发行量

金融时报是较早开始对在线内容收费并取得成功的新闻媒体。1995年,金融时报推出网站。2002年,网站改版并开始对不同用户收取从75到195英镑不等的年费。2003年,网站首次实现盈利。2007年,网站推出新的收费系统,向每位用户每月最多开放30次免费浏览机会,如要收看更多内容,则会收到付费提示。2012年,付费墙取得突破,该报成为首份电子版订阅量超过纸版发行的出版物。数据显示,目前英国《金融时报》电子版共有逾500万的注册用户,其中付费订阅用户有312000位,超过印刷版的每日发行量286401份(2012年12月aBC认证发行数据)。

新闻媒体对在线内容收费的模式种类多样,金融时报的“付费墙”可归为“内容创造价值”模式,由于该报报道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内容本身具有高附加值,因此订阅数量稳定增长。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分析称,金融时报读者由纸版向数字版“迁徙”加速,今年一季度,网络版订阅升至328000,比去年同期增长15%。

2、布局移动互联网:客户端流量突飞猛进

数据显示,金融时报30%的流量来自移动客户端,15%的网络版新订阅在移动客户端完成,Ft网页应用(Ftwebapp)如今有350万用户。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布局上,金融时报可谓不遗余力,走在新闻媒体的前列。2009、2010年,金融时报相继推出iphone、ipodtouch和1pad应用。2010年还获得了一项“苹果设计奖”。2011年,金融时报推出《如何花钱》(HowtoSpendit)ipad应用,内容包括该奢侈生活方式杂志60多个版本的每日内容更新,并可进行搜索。2011年,金融时报推出适用于ipad和iphone的HtmL5网页应用,在新闻媒体中首屈一指。2012年,金融时报推出windows8应用。至此,该报全面占领三大主要移动平台:苹果、安卓和windows。

今年4月,金融时报重新设计了获奖的HtmL5网页应用,使其更简洁、易用,读者能够根据他们的阅读习惯,在当天报纸的静态早间版和24小时动态更新版之间进行随意切换。另外,还增加了一些个性化设计、多媒体内容和Ft博客链接等。此外,新的应用还对广告做出了一些改变,使每篇文章页面上都能看到广告,在文章页面与专题页面之间插入了整页广告。金融时报设计总监凯文·维尔森表示,在移动客户端需要设计能够被大众接受的互动模式,这要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的时间频率、操作便捷程度。

3、打造数字产品孵化器:Ft实验室启动

对新技术的陌生和跟进滞后是阻碍报业转型的一大障碍。为了跨越这一障碍,近年来各大报纸纷纷尝试组建新媒体实验室。金融时报的做法是收购新技术公司,进行改造并为我所用。2012年1月,金融时报收购伦敦HtmL5网页应用公司assanka,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新组建的网页技术团队——Ft实验室。该实验室的职责是充分挖掘新技术的潜力,探寻卓越新闻与新平台、新技术和新渠道的完美结合,以满足每一位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目前,Ft实验室有16名员工,正在做的项目有Ft网页应用、经济学人HtmL5应用、Ft滚动浏览(FtScroller)、Ft专栏数据流(Ftcolumn-flow)、Ft闪击(FtFastchck)等。

[锐数据]

2012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突破7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