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十篇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十篇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0:02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篇1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利用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体系进行大众化传播,由于互联网的跨越性、开放性、兼容性及网民互动性,可以形成信息传播的互联优势,但同时也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互联网模式与机制创新。

(一)传播素材转换和web2.0互动沟通模式

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交流的特性,主要在于其随时随地的互动,并且具有信息原创的普遍性。近年来web2.0的发展及其应用,全面打破了原先单点、单向的大众媒体交流特性限制,新生网路传媒工具不断诞生并逐步升级,诸如即时新闻、个人主页或博客、微博、推特(twitteR)、社区(SnS)、电子杂志等形式,为互联网使用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交换方式选择,也为互联网使用者的条件或背景网聚提供了可能。其中的网络互动性虽有别于现实互动,但其内容信息交流载体多元丰富背景下的实践,实质却是人们生活或学习以及工作实践。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价值判断标准和生活实践价值观念必然会渗入人们的网际交流和相应的活动中。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首先实现有别于以往传统课本教育或社会宣传的素材转变,迅速地将其融入人们的生活实践,使其不仅通俗化,而且形象化、生活化,从而获得网络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互联网接驳准备。另一方面,应快速从传播和反馈上建立匹配于现实互联网传播的模式。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工作者,应积极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应用形式化,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块,不仅要有定点传播,更要有集合各种网民群聚的社会化互联网平台模块,其中内含马克思主义批判、沟通的社区或现代网络移动应用平台素材,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互联网的大众化传播形成共鸣基础。最后,要建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反复探讨反馈机制,特别是以web2.0技术构建诸如微博、互动空间、社区等工具平台,为广大网民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理解和互动反馈的基础平台。

(二)大众化传播的民主、开放的民议模式

互联网作为崭新传播工具的自由交流机制和公共沟通场域,有利于拓展大众网民虚拟交流的内容涉及领域,有助于一国信息特别是政治和行政信息进行广泛传播及其贴近民众生活化的实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来说,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和受益主体的一致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有宣传普及载体,必须转化为大众话语权。”[3]为此,可以构建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行政治理的互联网传播交流模式机制。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互联网的平台传播,不仅可以促成广大民众的双向沟通交流,更能实现网民参政议政的民主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获得执政理念的广泛民众价值认同,这也是我国在进行民主治国过程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众社会生活实践,以及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具体要求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要适当放宽网民参与权限,降低言论约束限制,以利于政府与民间的意见沟通反馈;同时,开发基于上述web2.0平台的行政民议模式机制,并配套建设好网民隐私保护机制,从而形成民主文明和开放的议政环境;最后,要注意基于互联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这一民议模式下的谏策落实效率,特别对是的热点问题,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以鼓励民议模式平台的后续积极性、主动性。“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4]。在民议模式平台基础上,应注重人主体性发展趋势,不断还原经典理论的实践意义,将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民主参政议政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参与过程中体现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感知、认同与内化,并至最终的网络大众自由自觉的行为主体选择外化。因而,应在民议模式的网络传播应用基础上,加以引导控制,不仅促进更深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更将民议落到实处。

(三)基于共同关注的传播沟通模式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篇2

关键词“互联网+”品牌传播策略小米公司

一、“互联网+”与品牌传播

“品牌”英文名为brand,它是企业的灵魂,品牌所传递的文化涵盖产品的定位、产品的独特形象以及消费者的性格和消费习惯。产品通过有效的品牌传播能够被人们熟知,品牌传播是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因此企业应重视品牌传播工作的开展,同时关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牌宣传。

而“互联网+”的提出与践行,彰显了企业品牌传播的最大特点――以消费者为核心,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营销手段、更新的营销视角和更广的传播路径。这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品牌传播与推广正逐步颠覆传统产业的营销手段,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革命式”的变化。

二、“互联网+”品牌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的发展使传播渠道增多,品牌传播的受众也发生了变化。相对于传统的品牌传播,互联网品牌传播的特点如下:

(一)传播手段多样化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新型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品牌的传播手段趋于多样化、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新型传播主要通过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以直广、软文、植入、口碑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化的品牌传播,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交互性特点,极大地增强了受众的主动参与性。

(二)传播媒介的整合

与传统品牌传播媒介不同,互联网品牌传播媒介的整合性更高,加大了品牌传播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互联网品牌传播具有便利性,不受空间的限制,因此传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不管怎样,品牌推广还是要以消费者为第一出发点,要经营好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平台。

(三)传播受众的改变

品牌传播的受众是“消费人群”,但互联网下的品牌传播的受众就不仅限于这一群体,而是所有能接触到品牌的人。传统电视广告的受众是传统的电视观众,新型传播媒介则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帮助企业捕捉到传统电视难以把握的年轻受众。互联网的使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依赖互联网,熟悉并热爱网络购物,他们不会认真阅读品牌信息,而是通过体验、口碑评价来感受品牌。

三、“互联网+”下的小米手机品牌传播策略

(一)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创新

互联网时代强调“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互联网的经济市场由企业主导转变为消费者主导,更多的企业把目光聚集在消费者身上,不断探索其消费需求。小米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与消费者的关系,始终围绕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开展营销活动,注重产品的创新和迭代。小米用户大多数都是求新的年轻人,因此小米手机采取快速更新产品的策略,旨在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小米从创业至今,平均不到10个月就推出一种新产品,从最初的小米1到最新的小米5,从未停止过产品创新。

(二)借助大数据,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圈

互联网的发展意味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可以获得大量用户的数据。小米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产品推出之先推出miUi系统,旨在获取大数据,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推出针对市场需求的手机。小米还擅长对论坛的营与管理,借助论坛来搜集有用的信息。小米论坛有近60%的人是资深“米粉”,他们会对产品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小米公司根据这些意愿和反馈来升级产品。

小米借助互联网,通过聚集大量的互联网用户来构建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小米公司在继小米手机之后,把眼光放在智能电视、路由器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力图凭借原有优势,打造延伸产品。小米深知“物种越多生态圈越丰富”的道理,所以积极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利用自身优势形成以小米公司为中心的新型互联网生态圈。

(三)粉丝意识,采用社会化媒体营销

小米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具有“粉丝意识”,注重培养企业与消费者的感情,努力保持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对此,小米借助互联网的社交性与互动性,吸引了一大批“米粉”,并且定期举行“米粉节”,活跃小米论坛的气氛,发扬粉丝文化,不断壮大粉丝团体。另外,小米还在品牌中注入“草根基因”,旨在利用“草根基因”诠释一种“潘课幕”,使之成为一种流行元素,让消费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进而取得品牌营销的成功,网络剧《万万没想到》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米公司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销售渠道,采用社会化媒体营销。一是小米手机采取“直销”的模式,省掉了中间所有的环节和所有利润,直接把好处反馈给消费者;二是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介,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进行品牌传播,通过制造轰动性事件或是争议性话题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四、“互联网+”下手机行业品牌传播策略的建议

首先,注重消费者的体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一切传播基于产品,基于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与评价,一个好的产品是消费者对品牌认可与忠诚的前提。对此,企业应重视产品创新,用好产品说话,用好产品获取品牌信任。品牌传播需要好的产品作为支撑,没有好的产品,品牌传播便寸步难行。尤其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好的产品会形成口碑传播效应,不好的产品则会引来消费者的谩骂,而且会在网络上快速蔓延,对品牌的传播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形象塑造。

其次,由企业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重点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互联网思维要求企业在品牌营销过程中让消费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坚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给予他们充分的参与感。同时,企业要积极倾听他们的建议,从中发现产品的需求点,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保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旦形成良好的口碑,消费者就会变成企业的品牌传播者,放大了品牌传播的效果。

最后,利用社会化媒体营销,打造独特的品牌文化。互联网大环境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产品同质化现象却也越来越普遍,因此企业应该打造自己的专属品牌,赋予品牌独特的内涵,塑造品牌个性与品牌文化,让消费者提高对品牌的认知度。同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媒介,积累用户群,激发用户参与、用户创造,整合跨界思维,打造品牌延伸产品。

(作者单位为苏州大学)

[作者简介:沈彬彬(1995―),苏州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姜光学.互联网思维下的品牌传播新维度[J].中国电业,2014.

[2]宝凯馨,林刚.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以小米手机为例[J].品牌月刊,2014(6).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篇3

关键词互联网;传媒;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44-0005-02

1互联网与传媒关系概述

20世纪是媒体革命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令我们眼花缭乱。以网络为中心、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电脑和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媒介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跟新换代,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引发了一次意义深远的信息传播革命,对传统媒介形成了巨大挑战。198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式提出了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的概念。互联网作为“第四传媒”,能在短短数年内迅速普及,对旧媒体形成强有力冲击,说明了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在更好地满足受众要求,在信息交流的亲和力及深广度、传播效果等方面确实有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特点。

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特点在于技术进步所表现出来的加速效应。根据传播学家的观点,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广播用了38年的时间达到这个水平,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因特网只用了5年。我国的网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特别惊人。1993年互联网还鲜为人知,1997年互联网用户就超过62万户,1998年达到了210万,到1999年底达到了890万,2000年上半年则达到1690万,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1年7月最新的统计数据,截止2001年6月30日,中国的网络用户已经达到2650万人。这些事例体现了互联网在媒体传播过程中的特性和魅力。

2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

2.1历史回顾

人类的历史上传播方式主要有4种,第一种是自我传播。主要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如独立思考,内心冲突、自我发泄等;第二种是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这里面包括面对面进行的亲身传播,如面授、谈心、辅导,也包括通过书信、电报、电话等方式的交流;第三种是群体传播。这是指在社会某一群体范围内,有组织地进行的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第四种是大众传播。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面对着及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大量的、连续的、有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

但无论何种方式的传播,都离不开一定的传播媒介(传媒)即传播工具。人类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创造和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不断从简单到复杂发展的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运用有声语言传播,距今已有200万年;人类运用文字传播距今不超过5000年;人类发明并运用印刷传播距今只有1000年;人类进入电子传播的时代只有80年。传播领域内的每一次革命都推动了相应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又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传播事业的发展。传播既是这些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参与者又是这些社会变革和进步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2.2网络传媒的新时代

如果说人类传播史上的前四次革命即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统归为传统媒体革命,那么网络传播则是从根本意义上对传统媒体的优势整合。

20世纪末媒体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互联网的兴起。这次传媒革命与历史上所有传媒革命最大的不同通过之处在于,个人至少从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来看,真正成为传播的主体。互联网的广泛性、参与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使之更符合传播本质,改变了受众的被动地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比宽泛的信息空间和言论空间。网络传播提供的全新的交流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在更深的层面上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人类社会的文化,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里,各种物理形态的传播障碍似乎都将消失于无形。

2.2.1互联网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交互性

互联网具有大部分传统媒介的功能,而它的独特之处是快捷的传播、即时的反馈,以及强大的信息组合能力,巨大的信息储存能力。互联网打破了人们传统的沟通模式,实际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模式:“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网上购物,在家办公,远程通讯,网络教育,人际交流等。

2.2.2互联网传播方式下的科学技术

1)数字化

数字化技术又称计算机技术,它主要是有关信息的存贮、分析和控制的技术,是当代传播科学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由于它对传统的媒体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而常常被称为“媒体数字革命”。

2)多媒体

多媒体在不同的领域里有不同的含义。如广播电视行业把利用正常影像播出的缝隙播出静止画面、文字数据等并能够储存节目,具有双向功能的电视成为“多媒体电视”;计算机行业把装有CD-Rom、声卡、传真卡等能够同时进行音像、文字处理和传输的电脑称为“多媒体电脑”等等。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多媒体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3)因特网

因特网就像一张巨大的看不见的大网,把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乃至各个单位的广域网络或局域网络连接起来。在因特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就像面对面地交谈一样方便。人和人都可以上网去寻找自己所希望的信息,也可以随意编写资料做成网页供人浏览。这种信息交流范围的广泛性是在此之前任何媒介都做不到的。

2.2.3网上电子媒介

1)网上广播

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audiobroadcasting:DaB)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它具有模拟广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音质纯净,如同激光唱盘一样,能使其音色和音质做到基本完整而不是真;二是抗干扰能力强,甚至在使用便携式收音机和其汽车收音机时,也没有杂音和干扰;三是每个广播电台所需要使用的频带非常窄,从而能大大增加可利用的频率数量。四是能够提供传输数据等多种业务;五是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均能够采用同一种技术。网上广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2)网上电视

数字化技术推动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诞生。我们知道,电视画面的质量高低取决于电视信号的分辨率。采用传统的模拟技术传递电视信号,图像的每行和每幅都要传送,而行与行之间的变化相对较少。这样,电视信号的分辨率必然受到影响。而数字技术传送的只是行与行、幅与幅之间的差别,然后把原来的图像完整体恢复出来,它可以使电视信号的分辨率大大地提高。网上电视正式基于这一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正如以上所说,它具有传统电视传媒难以比拟的优势。

3结论

互联网是全新的信息交流媒体。它使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的方式,把人类传播与交流带进了崭新的广阔平台,跨国度、跨民族、跨文化、跨政治、跨经济的传播,几乎可以毫无阻隔地进行,人类真的跨进了多元传播的世界,人们真正的实现了自由传播的梦想。

参考文献

[1]赵士林,彭红.网络传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2.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篇4

关键词:网络传播;特征

引言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信息传播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互联网作为网络环境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互联网成为国际国内信息流的基本载体,是各种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信息平台,也是人与人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

一、高速度

互联网以其同步实时传输功能令所有其他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只需轻点鼠标,用户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链接自己感兴趣的网站,数秒之内便能浏览到所需的网页,同时也可以极迅捷地在网上信息。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互联网能够让用户最快捷地获知天下时事,并能帮助他们最快地做出反应。现在,网民们无需订阅报纸、收看电视,便可以足不出户地从网上得到相同或更多的内容,而且速度更快。原因有二:其一,网上信息的,无需经过常规化的有纸印刷、出版、发行及销售等过程,节省了大量的在途时间。其二,网络信息的数字化传播方式,比传统媒体的模拟化传播方式效率更高,网上任何二个结点之间的物理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随着各种相关软、硬件技术设备的完善,网络传播的速度还会进一步提高。

二、大容量

就传播的容量来看,传统媒介传播的内容是有限的,报纸无论怎么扩版,广播电视无论怎么增加频道,其能承载的内容总是有限的,况且扩版和增设频道还要受到各种客观情况的制约。而互联网由于实现了所有联网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信息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其丰富性远非任何一种传统媒介可比。随便在网上输入一个关键词,搜索出来的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条信息。电脑拥有卓越的记忆存储功能,一块小小的硬盘就能载入一个图书馆所有书籍的内容。互联网技术则更进一步:它将所有入网电脑联结在一起,使得网上的信息量在理论上可以是所有电脑存储量的总和。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具有更大的信息容量和传播能力。可以说网络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图书馆。电脑网络还能够在及时更新信息内容的同时,将已有信息全部保存下来,供用户随时检索、使用。这也是网络拥有极大信息量的原因之一。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网络具有极强的传播功能,在同等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它比任何传统媒体所能提供的信息都更多。

三、多功能

各种通信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得双向、多点、多媒体的传播成为可能。计算机和网络不仅是数字计算工具和信息处理工具,它将嬗变为一个与报纸、广播、电视一样地位的“第四媒体”,它兼具书报、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几乎所有的传播功能:其一,便捷的通讯功能,如ip电话、e—mail等;其二,强大的浏览功能,在各种网络协议的支持下,用户可以浏览网上所有公共信息;其三,广泛的共享功能,用户可以从网上下载多种免费软件、文本;其四,高度的参与功能,网络用户可以随时参与网上的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公开自己的技术成果,而不必受现实生活中时间、地点、身份的限制。总之,网络使得人类第一次有可能运用同一终端、同一条线路、同一个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网络办公、网络商务、网络新闻、网络图书、网络杂志、网络出版、网络教学,网上娱乐、网上聊天……,这样一些基本活动将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另外,网络多功能信息的开发使得人们在相等条件下获得更为有效的信息服务。由于网络多媒体技术把图像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视频技术及三维动画技术统一到一个平台上,为人们提供文字、图形、声音、数据和影像等综合性服务,大大扩展了其信息传播的原有功能,从而使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也更为丰富多彩。

四、可互动

网络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局限,既继承了以往大众传媒点对面和面对面的传播方式,又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既担任着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引导舆论的功能,又充当着网上用户之间进行人际传播的工具。它把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的最大的一点,就是它具有人际传播的特性,实现了以往传媒无法实现的互动。在互联网上,每个使用者只要花少量的投资,就能制作自己的主页(home—page),于是受众成为者。在互动模式下,网络用户不仅具有主动选择权,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对信息进行甄别、拒绝、选择,而不再只是被动接受,Yahoo、搜狐等搜索引擎为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总之,在网络这个无边无际平行延伸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一个小节点,无论性别、年龄、职业、收入,你只要输入自己的代码,点击登录到公共聊天室,成为其中的一员,那么在聊天室中每个成员的权力都是平等的,大家可以自由发言,就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发表评论,也可以自己最近所见所闻的事件。网络给广大网民提供的这个平台,没有传者和受众之分,没有主次之分,也没有中心和边缘之分,它颠覆了传统媒介以传者为中心的线形模式,宣告个体性的互动模式的来临。

五、跨文化

网络信息传播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糊了地域和空间的概念,带来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的全方位开放。资深网民们往往感叹,“网上什么都有”——不论背景如何、表现形式如何,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机会在网上获得展示空间。网络包容了传统文明状态下所产生的一切文化因素,各种文化形式多元并存。全球网络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形态间的接触、对话,可以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共享;信息网络化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文化参与的机会。互联网在200多个国家、地区被使用表明了它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尤其是网上语言的多样化,更证明了网络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显著作用。然而,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全球一体化,使人们在感受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无奈——这是一个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统治的信息世界。因特尔在中央处理器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微软在操作系统和大型应用软件方面更是一枝独秀。这些方面的优势使美国在世界信息化的过程中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盟主。更重要的是,美国除了在信息产品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外,它还具有语言上的优势,虽然有多个语言版本,但英语是唯一通用的,而且是基本的语言。而语言本质上就是文化的表达,因此懂得语言的前提就是懂得文化背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这就无形中加速了文化的渗透,而这种潜移默化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民族文化发生无形的改变。因此,有人担心世界文化将趋向于一体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辩证地说,信息网络传播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篇5

论文摘要:互联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现实社会;而信息作为网络中的主要元素,是产生此种影响的关键因素。它以不同的传播模式在网络中传播,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根据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特点,把它的传播模式划分为“传统模式”和“新模式”,并着重分析和预测了“新模式”下信息传播的各种因素将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蓬勃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了1.37亿人,其中使用aDSL、Cable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而新兴上网方式——手机上网也初具规模,达到1700万人。另外,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网络设备性能的提升以及上网费用的下调使得越来越多的网民可以用宽带形式在网络上从事学习、研究、工作、娱乐等事务。

网民大规模地从窄带网络向宽带网络迁移是我国互联网事业不断发展的标志。相对于窄带网络,信息在互联网中有了更多新的传播方式。在这些传播方式中,有些我们已经有所了解,有些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新生事物,需要去深入探索研究。本文结合目前互联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对其作了深刻的分析。

一、信息在互联网络中传播的传统模式及社会影响

在窄带网络时代,人们上网方式多数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其一大特点就是速度慢。对于当时普通的33.6kbps或者56kbps调制解调器而言,计算机终端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信息传播方式以文字为主。因此,该时期网络上的信息载体以电子邮件、论坛、邮件列表和静态网页为主。这一时期的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呈现出专门化、区域化、非扩散性等特征。这是因为该时期的网民大多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社会阅历,上网尚未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网络速度限制,他们上网很多时候是为了获取某种专门的信息,信息来源不多、渠道单一,而且信息多与其感兴趣领域有关,一般在获取信息之后即离开网络。在这一时期,信息在网络中呈现良性传播,即使存在部分恶意信息,但由于受到网络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限制,无法在大范围内造成社会影响,恶意信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自我失效1。

宽带网络普及之初,上述这种窄带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还一定程度上地存在,但是已经开始出现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相对于采用56kbps调制解调器上网的网民而言,宽带如aDSL、Cablemodem等上网方式,其接入速度可以达到512kbps以上。带宽的加大使网民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数量必然增多,而网络中提供信息的媒介也不断丰富。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如大规模门户网站的兴起、搜索引擎、点对点信息传播等。另外,硬件、软件、服务的完善,使得上网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普通百姓也能体会到互联网对其生活的影响。信息,无论是良性信息还是恶性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范围和速度都迅速增大增快,不再限制在某个区域或者某个领域,而是借助各种传播模式呈发散状传播。在这一时期,各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传播模式在考虑了其技术效应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其社会效应,加之国家立法的滞后,管理措施的不完善,网民的素质开始参差不齐,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恶意信息传播,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如各种谣言在网络中散播无法知道其真假、各种非法信息的出现等诸多表现。

本文之所以把以上窄带时期和宽带兴起初期互联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称之为传统模式是因为其本质上与其他媒介对信息的传播形式无异,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普通网民在互联网络中大多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上网如看电视、听广播一般。在这种模式下,网民被动接受大量信息。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搜索引擎,其提供的信息量巨大,但是不一定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也带来了“信息垃圾”、“信息过量”等诸如此类的话题。同时,网民面对大量的信息,在选择信息的时候也处于被动地位;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大量的信息,无论有用无用,无论对错,无论真假。诚然,部分高素质人才能够很快从大量无序的信息中分拣出自己需要的部分,但宽带网络普及速度以及普及范围所带来的超额信息量常常会超出普通人的鉴别范围,从而导致信息的接受者无所适从。

归根到底,传统模式下网络信息的传播存在两个大的缺陷:(1)未能够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导致信息获取不准确;(2)未能在网络中发挥人的作用,人在网络中属于被动的主体。这两点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

二、信息在互联网络中新的传播模式及其社会影响

人们对互联网络中的信息获取要求日益提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服务的完善,近年来信息在互联网络中的传播模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个性化服务、聚合技术、博客、网络视频、问答搜索等形式日渐兴起。从技术上看,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网络速度的提升以及网络技术的成熟为这些新式的信息传播模式提供了优良的设备环境;从社会效应上看,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及对学习、工作、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促使信息提供者提供更加优的服务。同时,网民们作为互联网络中的主体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信息传播的媒介中去,而不仅仅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从人机对话模式接受信息转换成人与人对话模式接受信息。信息传播模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从传统模式中的以文字为主的信息模式转化为以文字和声音、动画、视频并存的模式。

互联网络中新兴的信息传播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不再利用大量的冗余信息来满足信息接受者的需求,而是在把信息交与接收者之前,通过个性化技术、搜索技术、聚合技术等对信息进行分类,把接受者关心的信息送出;同时,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中人的主体作用,通过博客、播客、圈子、网络视频等方式,使网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为其他信息接受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

互联网络在这个时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也随之而有所变化。

首先,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以个性化服务为基础,利用每个人的差异来提供具有不同针对性的信息。搜索引擎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人们可以在越来越多信息前找到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简单的罗列;聚类技术可以按人们个性化要求把信息分类,只提供某些关心的领域;问答搜索提供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从而避免机器判断带来的信息错误;网络点播为每个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订阅内容等。以上这一切都可以使信息接收者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有效信息。

其次,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博客、播客、圈子等web2.0元素的出现使网络应用愈发简化,以往许多需要用代码实现的环节现在可以在可视化环境中完成。这样,部分网民就彻底转换为信息的提供者,并且这部分人大多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之时也把自己的知识向网络中传播。点对点通信的广泛应用不仅使传统通讯模式下的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继续流行,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技术,例如点对点下载、点对点视频播放等。人们基于点对点通讯技术可以在网络中只获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也均是基于该基础上建立。它们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中人的地位;人不再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寻找信息然后获取或者作为信息的主动提供者。

再次,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革新。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体同时拥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特点。其特点之一便是网民的参与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这个虚拟的社会中。互联网络中传统信息传播模式是简单地把书本、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传播的内容搬到互联网上,其只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而新型的传播模式有网民的大量参与,使得互联网信息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网民发表的信息大量存在于互联网中,因而也出现了各种信息水平参差不齐、虚假信息借此散播、盲目跟风等时有发生的现象。但是,理应该是越辩越真,如网络中存在不同领域的用户,他们基于对自身利益的不同要求,发表了维护其自身利益的言论;但这些言论往往在经历不同领域的互联网用户辩论或者经历必要的信息引导之后能够得到去伪存真的答案。另外,在政治、经济、科技或者是日常生活等领域都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研究和评论,且无论其正误。这样的环境能够造成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使各个领域的决策者能及时了解现实社会的信息,对监督国家机关、社会机构的运行以及对公民整体文化素质和信息判别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下,由于信息的可定制和可约束,人们虽然获取的信息量比宽带网络兴起初期获取的信息量也许会相对减少,但因目前互联网信息量巨大,如何对各种信息作出有效鉴别,防范恶意信息对社会袭扰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早期的信息传播以文本方式为主,对转播的信息基于关键字的过滤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因此,对于恶意信息,其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其传播范围。但是,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已经发展到以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为主体的信息传播。现阶段基于这些领域的识别技术能力也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活动,如银行账号盗用、诈骗财产、散播非法言论、洗钱等还时有发生。在上网门槛越来越低的今天,网民的素质以及鉴别能力亟需得以提高才能处理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社会,应受到某种制度的约束才能使虚拟社会得以正常运行。因此,针对网络中各种新型信息传播模式的出现,在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仍需要加快步伐,制定出适合该发展模式的法律。

三、信息在互联网络中的其他传播模式的预测

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移动设备大规模接入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如果说现在的GpRS等2.5G的技术在接入互联网属于窄带技术的话,那么3G、wimax等技术已经使移动设备流畅接入互联网络不存在任何障碍。基于移动设备“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信息传播将成为该模式下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同时,精确获取信息、信息可定制化等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以人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也将更加突出。互联网络将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虚拟的社会中也会融入更多的现实内容。因此,我们现在有必要未雨绸缪,针对信息传播新的趋势,分析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从技术上和法律上制定相应的措施,引导其良性发展,防范其危害社会。

互联网的每次变革伴随着的都是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同时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要看到,信息传播模式越来越高效对提高社会效率、促进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协作是非常有益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利用互联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以完成需要的工作,如事务办理、资料查阅、物流跟踪等。互联网络的大规模应用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但也要看到,在各种信息中也夹杂着一些恶意信息,若任其传播将会对现实社会造成消极的影响,我们对此应该区别对待和处理。总的来说。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的革新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作为互联网络中的主要元素,是产生此种影响的主要因素。技术本身并没有对错,但是用在不同人手里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网络中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对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网络,以产生更高的社会效益,也使中国的互联网络更加健康蓬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巢乃鹏,黄娴,网络传播中的“谣言”现象研究[J].情报

理论与实践,2004,(6).

[2]曾建平,网络传播个人化与虚拟社区的社会学思考

[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篇6

政府形象及其构建

政府形象简而言之就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广义的政府形象指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获得对方国家及其社会公众的解读、认知与评价。狭义的政府形象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表现、性状特征、精神风貌等在社会公众眼里的抽象反映,以及政府在公共行政中体现出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施政理念和施政业绩等,给国内外公众留下的一种综合印象或看法。目前在构建政府形象方面有两种基本模型,一是政府本身的行为,二是传播媒介及其它专门机构对政府行为的解释。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现,很多研究者认为互联网是解释政府行为的最佳选择之一。因此,互联网传播媒介对中国政府形象的树立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

网络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学界的专家对“网络传播”有着不同的界定。有学者认为,网络传播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受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相对于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是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也有学者强调,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

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特点在一些情况下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问题,具体在网络信息传播领域:

首先,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互联网起到了聚合剂、催化剂和放大器的作用,在传统传播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小型事件,在网络传播中却容易被聚焦和放大。2007年秋冬网上热炒的陕西华南虎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简单看来,该事件原本是一件普通公事,即判断陕西镇坪县申办自然保护区的申报材料是否属实,但经过从官方信息,到网友提出质疑,到媒体追问真相这三个阶段,经过网民的追踪、分析、联系以及各媒体的互动和炒作,整个事件的意义已从最初的判断单个事件真伪发展到对整体政府公信力的质疑。类似以小见大的网上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不起眼的“小事”经过互联网的聚合、催化和放大成为了“大事件”,并且总是和政府联系在一起,这种网上事件的“泛政治化”将对政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整体中国政府要重复地为各个基层政府的失误买单,政府形象重塑的难度显著增大,同时也对政府的事后处理以及对公众的解释疏导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阻碍。

其次,网上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传播过程的复杂化以及网络意见的多元化也为网络传播带来了信息控制上的挑战。网络传播中,由于信息源的增多、把关人地位的渐弱以及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加大了辨识信息真伪的难度。从受传者的角度看,网民构成更为复杂,他们不仅涉及不同的社会群体,有共同的社会利益、共同的需求、问题和背景等,有时也在观念、态度以及利益诉求上存在差异性,由于网络的互通性,网民间容易相互影响,在政府信息不到达或不及时到达的真空地带,网络谣言会取而代之并容易很快扩散。

对构建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对策

针对网络传播的新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网络空间本身所具有的大容量,为信息的频繁、大量与复制提供了可能,而流动能量大的信息往往同时引发激烈的意见的生成、斗争与流动,因此信息流与意见流的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某些新闻的注目程度,在议程设置方面,无论是网络中信息的流动还是意见的流动,都是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三种渠道中同时推进的,并且相互影响,因此,在效果方面更为显著。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应该寻求适应网络媒介特点的新型“议程设置”,而网络媒介本身也应该增强传播责任,双管齐下才能对网络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实现有效的议程设置。此外,在全球化的新闻传播中,在互联网传播出现、地域因素的制约减少、受众反馈更为便利的情况下,如何从国家的角度设置议程,减少各自为阵、加强整体的包装策划也都是可以探讨的。

常态下的政府形象塑造有三条途径:首先,设置框架主题,网络媒体通过设置框架主题,可以反映社会精英阶层对于社会事实的认识和意见,从而规范无结构式的网络讨论,使其效率化、层次化和体系化。其次,设置引导角色,这样可以避免网上讨论偏离设定主题,达到“发动、领导、改变、加速或减缓民意的发展趋势”。第三,加强案例研究,利用网络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总结归纳应对不同情况的不同策略,并以此形成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

危机处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早期,强调形象塑造的应急性和实时性。首先,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发散的舆论如何收拢:网络传播可以通过新闻、论坛、博客、网友交流等形式把事实真相以最快速度传达出去,形成远远优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其次,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形象在网络传播中可从多渠道进行建构,因为网络传播拥有比传统媒体更丰富的传播手段:网站新闻频道可以通过链接权威机构的消息以增强信息真实性,或者制作专题以提供充分背景信息,使受众能更加公正、客观的判断新闻。第三,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可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特点,通过在线访谈、网上问答等形式及时与网民交流,了解网民的关注重点,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真实信息,避免网民陷入小道消息的误导中。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篇7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71-02

一、发展现状

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为3.6亿人,预计到2015年达到7.1亿人;而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7210万部,增长率达到103.1%,移动营销的规模将由2011年的24.2亿元激增到2015年的245亿元,表明中国移动营销面临迅速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标志着营销的大众传播时代已临近终结,当代营销传播已高速进入了微传播时代。首先,移动互联网络实现了了解顾客基本资料和相关移动媒体使用习惯基础上的客户数据库,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实现个体识别与锁定的一对一营销;其次,技术的进步使得移动终端系统能够融合多种传播手段;最后移动营销能够实现基于所在位置的随时推送服务。

唐宇煜在《手机:开启整合营销传播新时代》一文中,认为手机整合营销传播是载体传播形式、消费者移动轨迹、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整合,破除了时间、空间和所需内容的限制,其融合性已经成为整合营销传播接触点的跨媒体平台[2]。《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指出,移动营销直接向分众目标定向精确的传递即时信息,并有效的通过信息互动实现人类社会传播形态的整合,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结合。

二、模型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4i的基础理论简介

朱海松先生指出,移动营销必须满足“4i”,以实现分众识别(inpidualidentification),即时信息(instantmessage),互动沟通(interactiveCommunication)和“我”的个性化(i),这是移动整合营销传播的基础理论[3]。

在移动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中,互动式移动营销是核心,而分众精细化的“一对一”则是移动营销的内在数据库,而个性化和即时化则是移动营销的外在表现。所谓的“一对一”是指个体化,即移动营销的识别和锁定所建立的个体数据库信息,实现对个体进行量化管理。即时的信息,是体现了移动营销的市场反应速度。移动营销动态反馈和互动跟踪,使得能够针对消费者即时的消费行为实现跟踪调查。

互动性是建立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关系营销的层次,通过互动能够加深关系营销的深度和层次,从而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消费者进行针对性的营销。个性化则是满足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络时代个体性的需求。移动互联网络时代越来越体现消费者的个性化、私人化。从而移动营销也需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二)一对一的消费者导向性

首先关注消费者导向性。根据舒尔茨所指整合营销传播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4]。新媒体整合营销时代的核心体现在传播焦点从关注产品特性转向顾客导向性,可见,对于新媒体的受众,开始转向互动的双向传播系统渠道,开始具有传播者的行为特征[5]。其次,探讨消费者行为模式在网络环境下的变化。电通公司建立了基于网络时代特征的aiSaS(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模式。在这个营销模式中,两个具备网络特质(传统互联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络)的“S”-Search(搜索)、Share(分享)的出现,表明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改变[6]。

(三)移动网络为枢纽的移动跨媒体传播

相对于桌面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不仅体现在整合营销传播的平台建构和传播载体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够跟踪消费者的移动轨迹,从而实现精准的、即时互动的个性化整合营销服务,即以移动网络为枢纽的跨媒体传播形态。

三、模型建构的一种探索方案

(一)一个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模型设计

移动互联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消费者以及潜在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展开的营销活动,是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延伸,是企业在精确受众目标定位之后,整合了移动互联网络的多种媒介营销传播的工具、方法、理念和过程,以达到实现即时、互动和个性化的营销传播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整合移动互联网络的多种媒介营销传播的工具、方法、理念和过程,不仅仅是指多种移动互联媒介形式的整合,也包括跟踪消费者的移动轨迹,整合了人们的需求、生活状态和接触点,满足人们移动生活形态的整合营销传播。

笔者综合分析建构的原则和要素,在移动互联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为核心的基础上,建构如下图1的营销传播模型。并结合移动互联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技术营销方案的营销形式,建构了如图2的营销形式模型。

(二)建立个性化的消费者数据库

移动营销的内在特点是进行“一对一”的精确受众定位和分众精细化,关键取决于对消费者更为深刻的洞察。

建立行为定向匹配模式(BehaviortargetBuying)的营销传播,是通过数据挖掘、移动信息匹配来找出最具满足用户需求特征的营销信息,建立的步骤如下[2]:1.用户入网的基本信息,依据移动运营商建立基本人口细分特征;2.通过用户对手机通话、短信以及其他移动终端媒体消费习惯、对wap网络的浏览情况,获得用户的移动网络使用习惯;3.通过用户对各种类型的广告方式作出的反馈,了解用户的广告接触习惯,甚至,通过追踪位置移动、时间安排、消费习惯获得精细的消费者经济习惯。

(三)移动整合营销传播的接触点研究

依据广播形态,移动网络整合营销传播可以分为push类和pull类,push类包括:主要以短信、彩信为载体的互动营销;以手机报或会员刊为载体的手机报刊。pull类包括:以移动客户端(app)为载体的客户端;以wap或html5网页为载体的移动网页。依据表现形式来说,有以下传播形式: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二维码、还有其他一些富媒体。短信/彩信为主的互动是发展最为成熟的,但用户体验不是很好;移动网页营销发展较为成熟,大中型网站目前流量和收入都比较稳定,是比较为广告主愿意接收的形式;而对于app客户端来说,行业内接受度比较高,追求实际点击率、展示数等实际效果;而新型的营销形式(如二维码,增强现实等)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

目前来说,移动互联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平台包括国外的如谷歌的admob公司,国内的有米广告,百分通等公司。在移动媒体方面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短/彩信移动运营商;移动网站包括手机新浪网、手机搜狐网、手机腾讯网、3G门户、手机凤凰网等等;应用商店包括豌豆荚、安卓电子市场等等;移动客户端包括手机QQ、ucweb、愤怒的小鸟等等;移动报刊包括现代快报、南方周末等等。

(四)营销效果评估及传播过程修正

汤姆·邓肯等人提出了一整套工具,在移动互联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中同样适用。这套工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部分:1.认知、态度和方法的评估;2.传播网的评估;3.传播内容的分析;4.接触点分析[7]。这四个层次传播效果的分析构成了对整合营销传播效果评估的标准,适合移动整合营销传播过程的分析和修订,能够更好的反应移动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效果的分析。

可见,通过精确受众定位之上的移动网络整合营销传播平台,在建立个性化的消费者数据库之后,整合移动营销的传播工具,包括整合接触点的传播形态和表现形式,通过多重表现形式+多媒体的组合进行媒体叠加,形成矩阵化的传播组合,最大化地提升移动互联网络整合营销的传播效果。(来源:今传媒文/王雷编选:)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11-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简版[oL].report.iresearch.cn/1678.html,2012-04-17.

[2]唐宇煜.手机:开启整合营销传播新时代[J].新闻知识,2009(8).

[3]朱海松.无线营销[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4](美)Schultz,D.&Schultz,H.,transitioningmarketingcommunicationintothetwenty-firstcentury[J].JournalofmarketingCommunications,1998(1).

[5]童晓渝,蔡佶,张磊.第五媒体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篇8

全媒体、融媒体、通用媒体基本概念

业界对“全媒体”概括和分析颇多,观点也不完全一致。较为相近的概括为:“全媒体”即“omnimedia”,源自美国一家名叫marthaStewartLivingomnimedi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拥有并管理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通过旗下的所谓“全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准,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的“全媒体”显然并不全,它的真正含义更接近multimedia“多媒体”。

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传播手段日趋多样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通,“全媒体”(omnimedia)的概念随着传播领域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着它的内涵。“全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电子音像、网络、电信、卫星通信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和载体,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收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深度融合,提供细分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pool)教授提出,1983年他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聚合”(theconvergenceofmodes)概念,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融媒体”是媒介融合的现实体现,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介质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方法和传播行为。

全媒体、融媒体基于互联网基础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通用媒体。通用(incommonuse),可以解释为在各处使用;公共使用,普遍使用。《后汉书·律历志下》:“各有改作,不通用。”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通用媒体可以初步描述为,在互联网ip技术的基础上各类媒体功能逐渐融合成为具有全媒体、融媒体特性的综合性数字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和综合性数字信息运营服务门户。其基本特征应该包括全覆盖(FullCoverage)、全业务(FullService)、ip化。在互联网ip技术的驱动之下,一切传播信息的载体,包括网络、通信、媒体之间在技术、产业、组织、规制等方面将日趋融合。随着网络逐渐融合(网络逐渐ip化),不仅仅是媒体,包括关联产业,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之间,传统信息产业(电信业、广播电视业)之间的边界可以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边界也可以消解。人类社会将逐步进入通用媒体时代。

通用媒体的基本构成

在实业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通用电气公司(Ge)各自体现了其行业的通用特征。通用汽车公司(Gm)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由威廉·杜兰特创建。其标志Gm取自其英文名称(GeneralmotorsCorporation)的前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通用汽车公司各车型商标都采用了公司下属分部的标志。通用电气公司(Ge)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Ge公司致力于通过多项技术和服务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杰克·韦尔奇曾担任Ge公司的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

通用媒体集中体现着传播业界及关联产业界有着广泛共识的全媒体、融媒体特征,其基本构成要素和环节包括:

1.通用技术:基于互联网ip技术的运算技术(Cpu/Gpu)、显示技术(大屏幕、高分辨率)、能源供应技术(包括能源供应来源、续航能力、供应方式等)、传送技术(编码解码能力和技术基础)等互联互通的技术应用。

2.通用传输:基于iptV平台上的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传输,以及可以与互联网ip技术对接的数字卫星传输、无线地面数字传输等。

3.通用载体:终端载体是多元化的,又是互联互通的开放平台;终端载体是智能化的,又是集成统一的平台。通用媒体平台可以由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有机构成,多终端协同、系统化运行。

4.通用内容:以互联网ip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内容有机整合,以及数字信息的系统集成,可以突破现有媒体介质跨媒体传播。

家庭客厅终端的通用媒体时代

目前家庭客厅终端已成为各终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竞相进入的焦点平台,跨界竞争日趋激烈。tCL爱奇艺智能电视、乐视tV超级电视、小米盒子(高清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等,利用互联网升级换代,改变了传统电视机,也改变了传统电视的业务模式。传统电视媒体正在发生变革,观众不仅看电视,还要用电视、享电视。

家庭客厅终端以其海量的、个性化的内容和信息服务功能,正逐步成为通用媒体中心。其基本功能布局初步可以概括为:

1.家庭娱乐中心。数字音视频内容供应地,数字家庭游戏基地。

2.家庭信息中心。在信息爆炸时代,对信息进行全面搜索、查询、引导、互动、分享、交易、支付,可以整合信息数据,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信息应用,推动信息消费。

3.家庭社交中心。社交化电视,社交互动、交互行为。集聊天室、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功能于一体。

4.家庭应用中心。电子商务,网上医疗、教育、交通,安全监控,家电控制等。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篇9

关键词:信息内容安全;信息过滤;网络舆情监测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传播力强大、影响十分广泛的大众传媒,各种信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在网络上传播,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需求。但是网络信息传播中也出现了一些错综复杂的现象,虚假信息、垃圾信息、淫秽色情等非法有害信息不时出现,这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低估的破坏作用和负面影响。如何应对网络信息传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障网络信息内容安全,成为政府和业界急需研究的内容。2012年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第五条,规定了对用户和传播的非法和不良信息进行监管。党的报告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又把网络内容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以此为出发点,本文探讨如何及时发现并阻止网络上的各种不良和非法信息传播,保障网络信息内容安全。

1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面临的威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现在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离不开它。特别是在web2.0时代,用户原创内容UGC大量出现,随之一些垃圾信息、广告、色情图片等内容也悄然破坏着互联网的纯净度。

网络信息内容安全,是研究如何在迅速变化且包含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中,通过计算机对与特定主题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分析鉴别和响应控制的技术。它较传统网络安全级别更高,是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管控的重要手段,对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传播的信息内容中,面临的不良和非法信息威胁主要有如下三类。垃圾信息,主要是指隐藏在文本、评论、弹幕、邮件等中的各种无用、不需要信息,包括垃圾文本,垃圾广告、垃圾邮件等;色情信息,主要是指有性诱惑、性暗示的和涉黄露点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信息;涉政信息,指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反党反政府的谣言、虚假信息和暴力恐怖信息等。

2网络信息内容安全技术

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良信息泡括虚假信息、垃圾信息、不道德信息)和非法信息通过各种开放的网络所提供的自由流动的环境肆意扩散。这些不良和非法信息不仅对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而且其肆意传播会威胁到公民个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网络信息内容安全保障的重点是加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现在采用的主要方法有网络舆情监测和信息过滤。

2.1信息过滤

信息过滤一般是指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信息选择过程。对网络信息内容安全来说,信息过滤是指从海量动态的网络信息中,将剔除不良信息和非法信息后的内容展现给用户的过程,有效过滤网络上和传播的各种海量动态信息内容是其实现的重点和难点。

网络信息内容安全过滤同一般的信息过滤相比,有如下特点:一是要过滤的内容实时、动态、多样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二是过滤的对象主要是文本、图片和音视频三种内容,比较明确;三是过滤的目标清晰主要实现广告过滤、智能鉴黄、涉政检测和暴恐识别这四个目标;四是过滤的内容所处场景多样,有评论、签名、头像、聊天室、弹幕、直播、视频等多种应用场景。

当前实现互联网信息过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ip地址或网址过滤,是指建立含有非法或不良信息的网站所对应的ip地址或网址数据库,当这些ip地址或网址被用户访问时予以阻断。二是通过匹配关键词和特征库来实现过滤,是指在包含URl、检索词、文本、文档等信息内容的网页或网站中,识别匹配指定的關键词和特征,以检测传输的信息中是否含有不良或非法信息。三是基于互联网信息内容的过滤,即对实时传输的海量互联网信息,通过采用基于自然语言、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智能识别技术来实现过滤。

前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实现,应用范围较广,过滤的速度也较快。但是对ip地址或网址过滤来说,如果非法或不良信息的网站所对应的ip地址或网址更新速度较慢的话,过滤效果将大打折扣,而且存在着用户通过镜像、、“翻墙”等手段实现对被封锁网站内容的访问。匹配关键词和特征库的过滤主要缺陷是准确率较低,误报和漏报率较高,以致被滤掉的信息范围扩大。基于互联网信息内容的过滤虽然过滤的效率较低、速度较慢、实现难度较大,但是其过滤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地避免前两种方法的缺陷,已经成为过滤研究的重点,也是未来过滤方法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2.2网络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监测就是指通过信息采集、搜索引擎、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动态、交互、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进行采集、敏感词过滤、主题检测、专题聚焦、统计分析等处理,从而发现网络敏感事件并及时预警。

网络舆情监测技术既与信息的组织和分析相关,又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密不可分。目前实现网络舆情监测的技术主要有通过网络数据挖掘的主题监测和基于统计规则的模式识别两种。基于统计规则的模式识别技术在舆情监测应用中,因为不同的信息源产生信息的规律差异较大,使其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定点监测,故有较大的局限性。现在应用较多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网络数据挖掘的主题监测来实现。这种方法通过网络爬虫和网页清洗等技术从weB中提取与目标相关的舆情信息,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其进行舆情分类、主题检测、网络舆情意见挖掘和观点分析以及网络舆情危机预警。

3关键技术研究

无论是基于内容的过滤,还是网络舆情监测其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信息采集、信息内容的分析鉴别和响应控制技术三类,如图1所示。

3.1信息采集

信息内容的采集是网络信息传播管控的首要任务。但是一些非法、不良信息的传播者为了逃避管控,经常会使用隐藏、加密、信息变换等技术传播信息,以至对其难以有效地管控。

通信对象、通信方式和通信内容是构成信息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针对以上情况下可对信息采集对象进行扩展,在采集信息时对通信对象即“谁和谁在通信”,“以那种方式通信”这些信息也进行采集。如使用通信对象这个要素进行信息传播管控,需要采集非法、不良信息内容传播者的身份,如ip地址等信息。但在实际信息传播过程中,非法、不良信息传播者可能会盗用ip地址或采用ip地址欺骗等技术隐藏身份信息,这时可以通过非法、不良信息传播者与访问者之间的通信行为加以管控,也就是通过“以那种方式通信”这个要素来控制。

为了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及时获取實时的网络信息内容,同时降低后期处理技术部署成本,可以采用网络端口镜像技术和网络爬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内容的获取。

3.2信息内容的分析鉴别

信息内容的分析鉴别是指在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上传输的海量、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后,及时地将非法和不良信息通过响应控制技术处理,从而达到对信息传播进行管控的目的。由于它涉及数据库、数理统计分析、知识论、模识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及理解、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因此技术复杂,实现难度较大。

信息内容的分析鉴别主要是通过格式、内容、段落、主题、图片、音,视频等信息所呈现出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种鉴别方法,根据鉴别的信息对象不同可分为文本内容分析鉴别、图像内容分析鉴别、音频内容分析鉴别、视频内容分析鉴别和混合信息内容鉴别。要实现信息内容的分析鉴别,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来完成。一是信息内容的预处理工作,即通过从信息源中提取能判别或反映信息性质的隐性和显性特征,实现对传播信息内容数据的预处理,使被监测的信息内容通过特征项被有效地标识出来。二是信息内容的匹配,即根据一定的匹配方法和规则将被监测的信息内容与不良和非法信息模板匹配,通过匹配的结果对被监测信息内容进行相应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返回给用户。常用的匹配方法有统计模式识别、关键词匹配、正则表达式匹配及数据的挖掘分析等。

3.3响应控制

响应包括被动响应和主动响应。被动响应是指对鉴别的结果和访问请求路径等进行记录,并由监控者决定是否采取措施进行下一步处理。主动响应是指采用过滤、裁剪、替换、阻断等方式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管控,通过对鉴别后的信息源或信道采取具体的相应措施而体现出主动响应的处理结果。

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大部分是基于B/S架构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站,所以如发现网站中有非法、不良信息,一般来说常将网站的域名、ip地址等信息添加到黑名单中并加以访问阻断。如maC地址过滤、DnS过滤、防火墙aCL和路由黑洞等传统网络阻断与控制技术都是基于这一思想。随着weB2.0应用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密切频繁,用户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若使用传统技术方法可能会导致用户不能接入到移动互联网中,因此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以Http应用为主,大多数应用是基于tCp协议这一应用类型高度集中的特点,根据ip伪装原理,可以采用面向应用错误代码和tCp链接的实时阻断控制技术。

响应控制部分与信息采集部分在实际部署中的处理能力必须匹配,响应控制的效果由信息采集部分的速度和精度所决定。为了对网络的运行不产生影响,信息采集部分可以采用旁路方式部署。响应控制部分与网络串联部署时会对网络流量产生影响,因此,当网络流量有较大增长时,响应控制部分与信息采集部分须同步升级。

4结语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篇10

摘要:发展,是为了适应变化,当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手段无法满足受众的丰富需求时,它们便开始了与广电媒体发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融合与合作。如今,传统媒体必将借助于广电媒体发展互联网互联网站的创新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多元的表现形式,丰富和扩展内容和产品线,实现与互联网视听节目的完美联姻。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未来中国广电的互联网视听节目也将更多地与传统媒体深度整合,不断提升新媒体的价值。

关键词:广电媒体;互联网;视听节目

一、广电媒体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现状

据统计,目前吉林省内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网站的共检索到上传视听节目的网站86家,其中,取得视听节目传播资质的网站为12家(含持证网站4家,备案网站8家),其它74家网站以各地政府网站为主。[1]以上大部分互联网站开办了网上音视频直播、点播等视听节目服务。从广电媒体互联网站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各级广电部门对开展互联网业务的积极性提高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各级广播电视部门,特别是播出部门对开展互联网业务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相继通过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积极推动广播电视节目上网播出,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宣传阵地、创新宣传方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吉林电视网、吉林广播网是吉林省主流媒体中开办较早的互联网站,吉林电视网(jilintv.cn)是吉林电视台门户网站。2005年8月开通以来,在对网上推介和对吉林省省情的宣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5月,吉林电视网晋升为国家一类新闻网站,获得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成为吉林省新闻媒体网站的主力军。

此后,在四年多的运行中,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吉林电视网先后获得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成为可经营性网站。目前在省内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受到网民的喜爱和好评。

2.网站发展步伐较快

广播电视作为用高新技术装备的现代传媒,在开展互联网业务尤其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内容优势、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这也是近几年来广电媒体互联网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天制作播出的节目,为广电媒体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二是互联网天然具备的互动、即时、自由、开放的特性,有效克服了广播电视点对面传播方式的不足,为实现台网联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随着互联网宽带的增加和网上音视频播出技术成熟,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实现网上直播、点播建立了良好平台。

3.网站的广电特色明显

广播电视行业特征和内容特色明显。网站刊载的新闻、信息等大部分是本台已播出过的节目的文字稿,自采、自制的新闻较少;网站播出的音视频节目基本上都来源于本台已播出的节目,自办的原创性视听服务栏目较少。

二、广电媒体发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广电媒体的互联网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仍不及近两年发展的“优酷网”、“酷六网”、“土豆网”、“百度视频”等视频网站。广电媒体在开展互联网视频服务方面还存在着发展不够充分、竞争力不强、影响力不大、服务功能单一等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资源分散,各自为战,影响了广播电视整体的优势发挥

省辖市广电媒体互联网站基本上都是电台、电视台网站独立分设,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广电媒体网站在资金、硬件建设、技术力量上的重复投资,同时也影响到广播电视内容的资源整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并最终导致了网站点击率的分散和用户忠诚度的下降。

2.网站盈利能力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虽然广电部门在开展互联网的业务的认识上日趋统一,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但大部分广电媒体目前还仅仅将互联网作为广播电视宣传的一种补充形式,以事业经费投入、公益性运营为主。在具体的发展方式、途径上,还缺乏有效地措施和手段,特别是在互联网的产业开发上,还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

3.网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图片、文字信息不通,广电媒体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对服务器、连接宽带、存储容量等方面的配置要求更高,而我们在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接入宽带、存储容量等也相对有限。

三、意见建议

1.积极推进广电媒体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

进一步发挥省级各广电媒体的优势,按照统一机构,面向市场、完善服务、扩大影响、打造品牌思路,建设广电视听节目门户网站。

2.切实加强广电媒体发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方面的规划和指导

一是按照建设一批、完善一批、提高一批的思路,指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网站建设规划方案;二是由省级广电局等有关部门开展全省互联网视听节目网站品选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栏目、网站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当前互联网视听节目网站存在的资质不完善、服务不健全等实际问题;四是争取各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业务开展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五是与电信运营商在宽带租用、服务器托管等方面的优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