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的发展史十篇科学的发展史十篇

科学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1:17

科学的发展史篇1

1981年7月台湾“中研院科学史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台湾科学史学界终于有了正式的学术组织。自此之后,台湾科学史学界每年都有相应的学术活动,开始出版科学史研究的专门性刊物,并且逐步出现一批与科学史研究相关的机构和团体。在这些建制活动的推动下,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事业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台湾科学史学的建制

(一)台湾“中研院科学史委员会”的成立

台湾的“中研院科学史委员会”成立于1981年7月。它的成立是台湾科学史学发展的大势所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台湾科学史学事业已经初具规模,在科学史研究与教学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正式的机构或是团体来组织和领导学者们的科学史研究。正是由于这种状况使学者觉得有组织起来的必要。1981年成立时,共有委员22人,选王萍为主任委员。

“科学史委员会”成立后,极大地推动了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首先,在成立大会上,该委员会就明确规定每年要举行委员会议及学术演讲两次,出版“科学史通讯”等重要的措施,这是台湾科学史学建制的发端,是台湾科学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次,该委员会成立后,积极筹划和组织台湾科学史学者参与各项学术交流活动,这对整合和凝聚台湾科学史的研究力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它的组织下,台湾科学史学才真正地作为一股学术力量步入正轨而得到健康发展。

(二)台湾地区的科学史研究的相关机构和团体

台湾地区至今没有拥有像中国大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这样的专门性科学史研究机构,除了依靠“中研院科学史委员会”进行学术活动外,学者们的科学史研究活动多是依托自己的工作单位得以进行的,其中在中研院各所以及各高校进行科学史研究的学者居多,其中台湾清华大学的科学史研究最为着名。

1、台湾地区科学史研究的重镇——台湾清华大学(新竹)

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历来对科技史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孙方铎、沈君山、陈良佐、杨翠华等台湾知名的科学史学者都曾在这里工作过,而该校的学报从台湾科学史学开创时期至今都时有刊载科学史学方面的文章。就该校科技史的研究范畴而言,早期的研究包括数学史、农业史、天文记录、天文与政治和社会的关系、术数等;近期的研究还包括科学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科学史教育、西方科学史以及中外科学交流史等方面。

该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科技史专业的教授一位、副教授二位、硕士班学生约十位”,①并在该校的历史研究所设“科技史组”——台湾地区第一个以科技与社会互动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学术机构。该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为推动台湾科学史事业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从2000年10月起,历史研究所增设“科技与社会组”,并将原有的“科技史组”更名为“科技史与科技传播组”。在这两个学术机构进行授课的师资力量在整个台湾地区乃至世界上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其专职教师有傅大为、黄一农、徐光台、雷祥麟等;兼职教师有张嘉凤、林崇熙等。②

科学的发展史篇2

关键词:化学史;科学发展观;按需设计;教学情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22-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06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展现创造魅力的学科,化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功不可没。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有机化学家伍德沃特的话来说,化学家们“在老的自然界旁边又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界”,化学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

化学史中大量的发现或发明,都遵循着按照人类需求而发展的“按需设计”的规律。当世界面临着粮食危机时,哈伯在1909年发明用锇作催化剂的高压合成氨工艺,满足了人类的粮食需求;当人类在与各种传染病激烈抗争时,抗生素应运而生,提高了人类至少25年的平均寿命。“按需设计”是化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式。

“按需设计”体现出化学发展的人文理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需”即“以人为本”,笔者将本文的“科学发展观”界定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环境、能源、食品安全等问题困扰着人们,于是人们将这些问题聚焦在化学上,甚至闻“化”色变。然而“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在中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课堂中除了传授系统的化学学科知识之外,还应开发化学人文资源,渗透化学史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学科内涵教育。

“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化学史中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笔者有意识地挖掘了部分教学素材中科学发展观的学科内涵并创设了“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现与大家做如下分享:

案例1:氯气与漂白剂

[讲述]1774年,舍勒发现了氯气,并且发现氯气能够漂白有色鲜花和绿叶,由此舍勒推断出氯气具有漂白性。

[对比实验]氯气与干燥的红色小花、氯气与湿润的红色小花。

设计意图:以化学史为切口,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关注氯水的漂白性。

[过渡]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

[学生活动]书写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述]次氯酸不仅具有漂白性,还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1897年英国首次使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讲述]1785年,法国化学家贝托雷提出将氯水的漂白作用应用于纺织工业,实际应用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的氯水漂白作用明显减弱。

[演示实验]次氯酸的分解。

[学生活动]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推导次氯酸分解的产物。

[提问]次氯酸见光易分解,表明次氯酸具有不稳定性,所以久置后氯水的漂白作用减弱,那么如何保证次氯酸的漂白性呢?

设计意图:鉴于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的事实,提出如何改进漂白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引起学生“按需设计”的意识。

[讲述]化学家贝托雷偶然情况下把氯气通入草木灰的水溶液中,发现稳定性提高很多。

[视频实验]氯气通入草木灰水溶液后,对其产物进行光照。

[讲述]草木灰是一种碱性的物质,次氯酸是一种酸,二者反应生成了盐,此实验证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更加稳定。次氯酸钠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以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漂白剂的推广。1789年,英国化学家台耐特把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现在仍广泛使用的、价格低廉的漂白粉。

设计意图:在“提出需求―按需设计―提出新需求―按需优化”的漂白剂设计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感受到“按需设计”在漂白剂发展历史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案例2:氨气与氮肥

[设疑]植物生长需要氮肥,空气中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如何将空气中的氮单质转化为氮肥?

[讲述]1909年哈伯发明合成氨工艺,将氮气转化为氨气,实现人工固氮。氨气是气体,不适宜直接作为氮肥,可制成氨水再使用,如何证明氨气溶于水?

[演示实验]塑料瓶变瘪实验、喷泉实验。

[学生活动]氨气与水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氨水性质分析。

[提问]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氨水作为氮肥,曾经广泛地使用于农业生产,不过近些年,却不再被大力推广了。为何氨水不能成为氮肥的主角?

设计意图:氮气―氨气―氨水,从人工固氮讲到早期使用的氮肥,为氮肥的“按需设计”做铺垫。

[讲述]氨水易挥发且加热易分解,不稳定是氨水作为氮肥最大的弊端,于是科学家们将液态的氨水与酸反应转化为固态的铵态氮肥。

[学生活动]氨水与硫酸、硝酸、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早期的铵态氮肥主要是硫酸铵,硫酸铵一度在意大利、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氮肥生产中所占比例特别高。氨气经过催化氧化可以得到硝酸,硝酸与氨水反应生成硝酸铵,使氮肥工厂避免了运输硫酸的困扰。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后,氯化铵作为侯氏制碱法的副产物,成为我国主要的氮肥来源。

[讲述]农民伯伯在高温天气下施氮肥时,经常会戴着口罩。碳酸铵、氯化铵等固态氮肥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

[学生活动]碳酸铵和氯化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无机氮肥不仅加热易分解,高温天损失肥效;而且无法更新土壤有机质,使用频繁后,土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于是有机氮肥――尿素在此背景下得以合成,成为当前使用程度最大的氮肥。

[讲述]全世界每年化学工i的固氮量,只能达到生物固氮量的1/4左右。因此,在不断设计的人工固氮方法中,生物固氮的模拟过程最受人瞩目。当前化学家们围绕固氮酶催化固氮活性中心这一问题展开模拟工作。人们正期待突破性的氮肥品种出现,这将会是继哈伯合成氨工艺后,又一载入史册的转折性的科技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氮肥“按需设计”、不断发展的科学过程,体悟化学家们积极探索的科学品质、甘于奉献的社会情怀和日臻至美的理想信念。

案例3:原电池与化学电源

[讲述]公元1800年,伏打把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不久后,伏打发现,用任何两种金属代替锌和银都可以产生电流。这种将不同的金属片插入电解质水溶液形成的电池,通称伏打电池。

[提问]伏打电池在使用时,电流电压不稳定。伏打电池的模型是单液原电池,请你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试着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学生活动]得出结论:锌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将锌与硫酸铜溶液进行隔离。

[讲述]1836年丹尼尔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浸在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锌溶液中,用多孔陶瓷将两种溶液隔离,发明了丹尼尔电池。

设计意图:伏打电池和丹尼尔电池在化学电源发展史上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与中学化学里讲解的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有直接关系。学生能够独立参与到电池改进中,切身体会“按需设计”的。

[讲述]丹尼尔电池不便于携带和使用,于是科学家们又开始投入电池的设计工作中。1887年,英国科学家赫勒森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方便携带,获得了广泛应用。

[讲述]当前家电越来越小型,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功能,人们迫切需要小型化、多功能化的电池,于是人们制造出了纽扣电池。

[过渡]由供电不稳到供电稳定,由不便携带到方便轻盈,由功能单一到功能多样,化学电源的设计越来越完善。但电池使用过后,如若废弃,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如何保证化学电源的生态环保,成为化学家们的研究课题。

[讲述]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应运而生,铅蓄电池、镍镉电池等二次电池在生活中屡屡可见;绿色高效的燃料电池大放异彩,氢氧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等清洁电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设计意图:化学电源在化学发展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化学家们贡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但化学电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科学家们不断地遇到挑战,不断地取得突破。通过化学电源“按需设计”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问题会不停显现,面对问题最佳的态度,应该是积极思考与认真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通过融入“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学生得以在化学的历史海洋中去发现,去探索。发现渗透在化学史中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发现蕴含在化学史中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发现之余,做一个探索者,不断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今后化学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科学的发展史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一、前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我党在新世纪下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加以总结的重要经验,它客观、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下的中国面临的几大问题,即“什么事发展”、“要不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深刻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同时,它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实际问题提出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重要的理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更是达到了新的绽放点。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内容是“人”与“社会”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着重论述了“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自身客观的根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基本原理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切的基本原理都离不开人与社会,它始终围绕着这两个根本的基点进行了总结和论述,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它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条件和经验,指引着中国历代的领导者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努力。

三、科学发展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1.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中,首要提出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并作用于社会存在。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意识的内容,自然由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实践证明,自科学发展观提出并实施运用后,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发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科学发展观对社会是一个整体理论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曲折上升过程,它的上升根本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发展、矛盾发展的过程,它要发展就要不断地面临各种矛盾,不断地解决各种矛盾,它的发展是曲折上升的过程。笔者认为,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就要考虑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问题。

3.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体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恰恰对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进行了协调和缓和,因此,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协调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作用。

4.科学发展观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人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人学的核心。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一系列的方法,“人们要‘三个文明’一起抓,但其中首要的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代表先进生产里的发展要求,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高度丰富的物质资料产品,根本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和措施的提出都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5.科学发展观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它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应该“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首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主体地位的观点。“以人为本,从一定的角度看,强调的是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人的关系的正当性、人们社会秩序的合理兴应该受到人们的肯定理解。”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中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类要在社会中生存,有着必要的生存前提,那就是要生活就必须要确保衣食住行。马克思历史观的重要前提和确定的基本观点是从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与生活出发。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并且,也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客观要求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不断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多方面的需求。归根结底,它就是认为,应当始终将人作为关注中心,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前提、动力和目的,要想方设法为人类创造丰富的发展条件。人不仅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不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既没有意义,又无从谈起。”

四、结论及建议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劳动着的人民群众起着主体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深刻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所涉及的关于人和社会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中的重大理论。

参考文献:

科学的发展史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逻辑关联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中,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和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战略思想;也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而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理论结晶。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社会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和深化,并在社会发展层面获得了新的具体科学规定性。

一、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石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无论是占有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是建立和改变经济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社会的、现实的人,既是唯物史观主张的价值主体,也是唯物史观考察的科学客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人类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共同体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的进步都是社会的人活动的结果。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原理,是同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作用密切联系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可见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以人为本乃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2]。在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眼点仍然是人。按照他们的科学构想,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并且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等,我们都必须给予全面的关怀。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就是把谋求人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实践中的最高命题。

二、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人类社会称作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的劳动、实践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也具有制约和反作用。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增长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包括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还包括人与环境的协调。因而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科学发展观不但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而且也阐述了“如何发展”的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是针对中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发生着重大变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紧迫,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提上重要日程。在新的更高发展平台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唯物史观的人与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人类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否则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规定、特质、特征、方面、特性向每个他者的过渡”。“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矛盾存在于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既要承认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又要认识矛盾的存在是统一的,并且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包括当代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而且包括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的诸多要素,只有达到了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发展观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系统地、全面地、协调地阐述了发展理论,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充分运用我国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国际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既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又要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国内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只顾眼前发展而不管后代子孙如何生存。我们要立足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注释:

科学的发展史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伴随变化着的生活与实践,人类的发展观也在经历演进的过程。历史上不同的发展观是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生成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国际与国内特定历史语境的产物,它既体现了执政党对以往发展观和生活实践的深刻反思,也充分地体现了党对未来中国发展战略思维的转换。将科学发展观置于尽可能广阔的历史语境中考察,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体维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

一、世界语境中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代价的启示

发展观是关于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观念。在不同发展观的指导下,世界各民族或国家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不同的。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

1.“发展=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发展等于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这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经验为依据的传统发展观。它以经济增长为追求的目标,并把GDp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这种发展的基本理论假定是经济增长可以解决一切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问题。西方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一度出现了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热潮。在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工业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发展的危机,社会风险明显增大。基于这样一种事实,传统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

2.“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

这种观点认为发展不单是经济的增长,而且包括整个社会结构的变更过程,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研究者认为,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整个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它打破了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狭隘思维,注意到真正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多维整合过程。不足的是,这种发展观未能揭示人的系统与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了当代的发展而忽视了未来的发展。

3.“发展=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这种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理念,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当前的行为,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正式提出,发展必须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即主张实现在地球生态系统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基于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以及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或负面效应而作出的反应。

4.“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

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突出了人本身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这就把发展的视角从“物”转向“人”,强调发展应以人为中心。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曾在《新发展观》中谈到:“发展是同时包括经济增长和社会——人的进步,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内生性的一体化过程”。他的这一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人们将其称为“综合发展观”。从世界范围看,从传统发展观到综合发展观的演进,表明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在不断变化,从中不难发现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第一,传统发展观遵循的是“以物为本”的发展思路,即把物质财富的增长看作人类发展的最终目的,认为现代化的目的就是实现社会财富的数量。从人性观视角看,这一发展观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即人被看作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的存在物。西方现代化语境中的发展思路实际上是一种“以物为本”的思路。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单纯发展模式中,人的全面发展受到漠视,人的精神世界陷入危机,人的社会交往出现障碍。物质世界的丰富,却导致了人的异化,人的个性被压抑。由此可见,这种传统发展观是与人的丰富的发展需要相悖的。

第二,由于传统发展观没有考虑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和折旧,使经济的增长往往是通过对自然资源大规模的破坏实现的,持续不断的经济增长目的,无限制、人为地使物质消费欲望膨胀,消费主义成为社会思潮。沿着这一发展思路,人类发展的轨迹势必以自然资源毁灭性的破坏换取经济的增长,人类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第三,传统发展观是以科技为本的价值取向为语境的。17世纪以后,科技的长足发展及其应用,使现代科技在西方社会被一些人神化了。许多人相信,科学技术是万能的,它可以帮助人类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难题,从而保证经济的快速、无限增长。依据传统发展观,既然地球资源是无限的,人类依靠科技进步而寻求的经济增长当然也是无限的。在这一话语系统中,自然界被人类征服和改造的空间当然也是无限的,科技对自然的征服,人类对自然的索取都是合理的。当我们反省“科技本位”的价值理性时,深刻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既可以用于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的利用,也可以用于对自然资源无度的掠夺。“科技本位”的价值观一旦膨胀,其结果势必造成现代社会的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

二、中国语境中的发展观演进及其历史的局限

科学发展观是在当代中国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作为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中国社会的发展观同样经历了历史的演变过程。科学发展观是历史演进中发展观的飞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发展观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在发展问题上,我们以苏联的发展模式为样板和参照系,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的是一条国家优先发展重要工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发展的核心是如何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初步建立了我国的工业化体系。但在发展观上始终存在片面性,具体讲:一是我们在发展问题上坚持的是一条单要素突进战略,即只注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其结果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二是“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发展思想为的“左”倾思潮以及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所代替,中国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

第二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我国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向开放。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在经济发展观上,用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取代了以商品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邓小平理论强调把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制定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应该说,这些发展思想都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生成的历史语境。

第三阶段,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发展观做了历史的总结和新的探索,提出了全面发展观的思想。同志在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发表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概括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十二个关系;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问题;2l世纪初,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批判反思我国社会发展的得失,借鉴吸收西方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共产党浓缩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是发展观的历史总结和超越,是关于发展理论在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所达到的新境界,是在世界与中国双重历史语境中发展观演进的结果。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境界与价值指向

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语境中生成的理论观念,具有独特的中国意蕴,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达到了新的理论境界。

第一,“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合目的性,是对传统发展观“以物为本”和“科技为本”价值理性的否定。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具有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特定内涵。它提升了发展的境界,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性以及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内在地包含了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双重含义。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不仅关心人的现实生活,而且关注人的未来发展;不仅关注人的共性需要,而且关注人的个性实现;不仅树立人的责任意识,而且树立人的权利意识。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实现了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的有机统一。

科学的发展史篇6

关键词:化学史科学探究能力发展

化学史是指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化学教学同化学史的结合,已经成为化学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化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化学史,将不只局限与知识本身,还可以揭示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体现化学发展的科学精髓。所谓科学探究(可简称为探究)就是让学生去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科学探究不仅有利于科学内容的探索与方法的获得,而且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意识领域目标的形成。青少年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我国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科学意识是教师必须努力的方向。化学史中不仅包含着科学家的天才智慧,更为感人的是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加强化学史的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通过化学史的教学再现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化学发现史的讲述,可以重现科学家发现化学原理和规律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上第一堂化学课时,我就在绪论中介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化学史,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例如人造丝的发现史:1664年英国科学家虎克提出“人类凭自己的智慧,可以像蚕一样制出丝来”的设想后,无数人盼望这一设想能变成现实,不少科学家为之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1740年,法国的卜恩曾从蜘蛛的胶囊中挤出胶液拉成细丝,并用这种丝织了一双手套。但这还不算人造丝。法国另一位化学家罗满也想发明人造丝,但他没走卜恩的老路。他想:蚕吃的是桑叶,而吐出来却是丝。蚕为何偏偏要吃桑叶,为何吃别的东西就不能吐丝呢?那么丝与桑叶究竟有什么联系呢?通过测试,罗满发现桑叶和丝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这是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蚕丝还含氮。这引起了化学家的兴趣,对研究人造丝也是一个重要启示。遗憾的是,罗满就此止步,再也没有将人造丝的研制工作继续下去。查唐纳脱是法国大科学家巴斯德的学生、助手。他紧紧抓住“含氮”这一特点,着手人造丝的研制,革新前人用硝酸处理纤维的做法,制成了一种含氮的硝酸纤维素。他将这种物质放入酒精中溶解成溶液,然后像挤牙膏似地使溶液通过细孔挤出,刚挤出来的都是一条条极细的细流,等细流中的酒精蒸发后,得到的便是细丝。“这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人造丝吗?”查唐纳脱眼中的人造丝,仿佛比一根根金丝还宝贵。查唐纳脱继续努力,他又以桑叶为原料制造了硝酸纤维素。他对这一发明并不满足,他认为人造丝的原料应该是广泛的,否则就无法普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制后,他发现木材、棉花秆等都是人造丝的原料。这就为人造丝的制造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通过对人造丝发明过程的介绍,还原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实用性,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二、通过化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设想的科学探究精神

化学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科学的发展史,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需要科学家具有冲破旧思想和权威思想的勇气,有时甚至还有生命危险,化学史上这类事例也很多。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有怀疑的勇气和精神,科学探究尤其如此,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必须敢于大胆设想。例如,在学习电解质时,我介绍了阿仑尼乌斯提出的电离理论:在当时,人们认为正、负离子只能相互吸引结合到一起,不可能相互分开,但阿仑尼乌斯却敢于大胆设想,提出了在溶液中电解质正、负离子相互分开发生电离的思想。电离理论的提出,立即遭到了权威的指责,如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特劳贝、俄国的门捷列夫等都反对,认为是一个错误的理论,甚至他的老师克利维也认为是“纯粹的空想”。在电离学说遭到反对的情况下,阿仑尼乌斯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投书国外。他首先得到了奥斯瓦尔德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后来又得到范霍夫的承认,终于使电离学说成为化学上的重要理论。阿仑尼乌斯也因此荣获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通过这个事例教育学生:权威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旧思想会束缚人们的头脑,要想在科学上有重大发现,一定要敢于大胆设想,冲破陈旧思想的禁锢。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该善于逆向思维,要有挑战传统思想和理论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三、通过化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科学探究品质

化学史告诉我们,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而且需要探究者必须具有勤奋刻苦,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化学上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科学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顽强拼搏取得的。在教学中,我不断利用化学史实来教育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例如,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的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居里夫妇在一个破陋不堪的工棚里,经过四年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终于从数吨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0.1克氯化镭,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由于放射性的发现,1903年居里夫妇与贝克勒尔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奖。1910年,由于居里夫人用电解法首次制得了金属镭,又荣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世界科学家中是凤毛麟角,而在女科学家中就更少。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与居里夫人顽强拼搏的献身精神和吃苦耐劳、不慕名利的崇高品质分不开的。中学生正处在一生中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习及以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怕苦、不怕累,努力拼搏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四、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促进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史篇7

   一、台湾科学史学的建制

   (一)台湾“中研院科学史委员会”的成立

   台湾的“中研院科学史委员会”成立于1981年7月。它的成立是台湾科学史学发展的大势所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台湾科学史学事业已经初具规模,在科学史研究与教学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正式的机构或是团体来组织和领导学者们的科学史研究。正是由于这种状况使学者觉得有组织起来的必要。1981年成立时,共有委员22人,选王萍为主任委员。

   “科学史委员会”成立后,极大地推动了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首先,在成立大会上,该委员会就明确规定每年要举行委员会议及学术演讲两次,出版“科学史通讯”等重要的措施,这是台湾科学史学建制的发端,是台湾科学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次,该委员会成立后,积极筹划和组织台湾科学史学者参与各项学术交流活动,这对整合和凝聚台湾科学史的研究力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它的组织下,台湾科学史学才真正地作为一股学术力量步入正轨而得到健康发展。

   (二)台湾地区的科学史研究的相关机构和团体

   台湾地区至今没有拥有像中国大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这样的专门性科学史研究机构,除了依靠“中研院科学史委员会”进行学术活动外,学者们的科学史研究活动多是依托自己的工作单位得以进行的,其中在中研院各所以及各高校进行科学史研究的学者居多,其中台湾清华大学的科学史研究最为着名。

   1、台湾地区科学史研究的重镇——台湾清华大学(新竹)

   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历来对科技史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孙方铎、沈君山、陈良佐、杨翠华等台湾知名的科学史学者都曾在这里工作过,而该校的学报从台湾科学史学开创时期至今都时有刊载科学史学方面的文章。就该校科技史的研究范畴而言,早期的研究包括数学史、农业史、天文记录、天文与政治和社会的关系、术数等;近期的研究还包括科学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科学史教育、西方科学史以及中外科学交流史等方面。

   该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科技史专业的教授一位、副教授二位、硕士班学生约十位”,①并在该校的历史研究所设“科技史组”——台湾地区第一个以科技与社会互动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学术机构。该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为推动台湾科学史事业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从2000年10月起,历史研究所增设“科技与社会组”,并将原有的“科技史组”更名为“科技史与科技传播组”。在这两个学术机构进行授课的师资力量在整个台湾地区乃至世界上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其专职教师有傅大为、黄一农、徐光台、雷祥麟等;兼职教师有张嘉凤、林崇熙等。②

   另外,该校的科技史资料中心,藏有台湾甚至亚洲各大图书馆均罕见的科学史原着、已绝版的二手研究论着以及最新的相关出版物,可以为台湾地区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三个领域的学者提供研究和教学所需的基本的书籍、期刊与文献。该资料中心,不仅收藏各类书籍、期刊与文献资料,而且还建设网站为相关学者提供丰富的动态资讯。该资料中心已经日益成为科学史学者的多功能的服务中心。

   2、其他与科学史研究的有关机构

   (1)台湾中研院的各个研究所,尤其是数学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的学者对科学史的研究和探讨颇多。此外,其他各所也曾有过数位与生物学史和医学史研究有关的研究员。万家保、陈良佐、王萍等着名学者都曾在中研院工作过。

科学的发展史篇8

【关键词】机械制造;传动系统;机械传动

1机械传动的种类及起源1

当今机械的传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带传动、链传动、曲柄连杆传动、齿轮传动等。当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有很多新兴技术应用在传动方面,使得传动系统的局限性变小,传动系统的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也会相应的扩宽,难度也就会相应的增加。但不管怎样,机械传动仍然是当今机械传动领域的主流,一个的传动系统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机器的优良与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得我国各行业技术领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尤其是最近这三十年,机械传动技术更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当然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是与机械本身的发展离不开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传动技术的发展对于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使我们的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在古代,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力最强的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农业文明发达,能够运用很多的机械原理去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在想想觉得祖先们的智慧真是令人叹服啊,他们所发明的齿轮结构,在指南车方面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效率,指南车更是在20世纪中期在美国进行展览。早至战国时期,齿轮已然诞生,但将齿轮运用于实际生产却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直至宋代人们才发明了指南车,不过对于这一说法目前尚有争议。

2机械传动的发展历程

据史料记载,机械传动的产生大致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很早以前在罗马时代,人们用水力驱动齿轮来碾磨稻谷,使得传动首先出现。最难得的是瑞典人率先发明了斜齿轮技术,虽然只是用石头做的一点斜齿轮的样子,但却是传动发展史的一个伟大的进步。

到了14世纪,时钟被人们发明了出来,始终是起到计时的作用,因此时钟的机械设计要求就需要更加精准,这就使得时钟内部的零部件必须很精细,而这些零部件很多都是齿轮或与齿轮相关的结构,而最开始出现的木齿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即有人开始研究能否用金属来制作齿轮,使得齿轮既能够满足精度要求,又不至于体积过大。到了18世纪的初期,人们发明了蒸汽机,而这一发明使得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展开,蒸汽机也被广泛运用于个各行各业,英国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更是迅猛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由此可见机械传动的进步对于推进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蒸汽机其实也是由机械传动系统构成的,由于蒸汽机的动能更大,所以机器内部零部件的冲击力也会变大,而齿轮这种结构在较大冲击力情况下会损坏,这就使得高精度和高强度的金属齿轮的诞生迫在眉睫。

到了19世纪末期,电动机开始出现,随之出现的还有内燃机,这又是机械传动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进步。紧接着在20世纪初期,更加先进的摆线齿轮和渐开线齿轮也开始出现。1940年左右,齿轮形状的设计和计算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航天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不仅在争夺地球上的空间,对于宇宙的争夺也是如火如荼,航天技术对齿轮的精度要求更高,因此齿轮精度在你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齿轮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基本上所有机器都依赖于齿轮的传动,因此齿轮的故障诊断和排查监控显得尤为重要,人们根据传动系统的力学原理,开发出了相应的排查故障的方法。

3机械传动的发展新方向

在传统的机械传动发展史上,机械传动的优化往往只会在宏观上对齿轮的形状,大小,表面粗糙度,平面度等等参数进行设计和调整,而随着现代科技在围观领域的发展,高新技术材料如纳米材料、陶瓷材料等也在高精密的卫星中得到使用,材料其实对于机械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的性能好坏也直接能决定机械传动性能的好坏,由于不同的材料性能各异,因此机械传动也因为材料的突破而有了更加长远的发展,机械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科学的发展,而材料的发展也依赖于机械的发展,未来机械传动的进步将不再依赖于系统的机械结构,更多的是取决于机械传动系统的材料,因此不断探寻能够优化传动系统的材料将会是机械传动未来发展的主题。

机械作业不一定是在那种常规的环境中,有时候被发送到真空的宇宙中,也可能作业在高重力的深海中,以及腐蚀性的环境中,也有可能会工作在很强的电磁场中,像这类特殊的环境,我们的机械传动要保证不受影响,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传动系统,如果机械的传动系统不能满足机械使用环境的要求,那么不论这个机器多么精密高效,都将毫无意义。除此之外,微机械的重点研究对象也就是微型传动系统,由于微型传动系统体型很小,难免会使得其性能与普通的机械传动系统有所差别,如何在缩小机械零件体积的同时,使得机械的传动性能不受影响甚至更加优越,这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因为体积减小意味着接触面积的减小,在散热,齿轮啮合以及传动等方面都需要仔细的探讨,不断研究和探索,设计出最合理的方案。

4结语

21世纪是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能源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更加是突飞猛进,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这显然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和农业,而工农都需要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来促进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仍然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机械制造的洪流中,促进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然,机械传动科技的发展不是我们一两个人能够推动的,还有赖于广大研究人员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黄光.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进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8:4-5.

科学的发展史篇9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59-03

科学社会主义自空想以来发展至今,已经历了近500年的历史,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都是在适应当时特定的时代要求,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宝库而发展变化的。可以说,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对于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功能、研究对象等不同角度来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之基本精神的。“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学说。”[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质之所在,是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是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锐利武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品格是科学性与革命性融为一体,是客观事实与主观原则的辩证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同时也与体现其精髓、灵魂地位的立场、观点、方法之稳定性相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开放与发展性主要体现在它永远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时代和面向未来的,而不是经院哲学、书斋理论。它不搞宗派主义,能正确地对待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它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身而不固步自封。究其理论品格和本质特征,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如果能够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就能使科学社会主义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反之,就会使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出现挫折,甚至大倒退。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而东方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上却显现出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着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使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放射出新的光芒,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和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出色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回顾和考察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创立到今天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曾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时代特征和特殊的矛盾性,因而也就需要完成不同的历史任务。只有准确地把握其内在的规定性,才能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里,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

(一)从1516年托马思·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问世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诞生的阶段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见之于1827年的欧文主义刊物——《合作杂志》。它是由“社会的”一词衍生而来,源自拉丁文,意思为“同辈的”、“同伙的”。把它用于社会中,意味着大家都是平等的伙伴。马克思在1842年10月发表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这个词,并把它同“共产主义”并列使用[2]。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2月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思想体系和理想的社会制度。其内在含义是指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300多年,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已建立,但发展还不够充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刚刚开始暴露,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还没有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社会生产处于手工业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较为对立。人们已开始对资本主义的“圈地运动”进行了批判,无情地揭露了社会贫富现象并否定私有制。在这一历史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16—17世纪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他们针对时代特征,一方面,从理论上否定资本主义制度,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提出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莫尔在《乌托邦》中就提出过自己的设想:经济上实行财产公有,商品可以调剂余缺,社会产品按需分配等;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精神文化方面主张发展教育、科技,重视新一代培养等等。其次是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再次是19世纪初期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都铭刻着时代的烙印。那就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其理论学说只能是一种空想体系,缺乏正确的理论基础,不可能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可靠力量。他们主张改良,拒绝革命,无法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但正是这些空想理论,最终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的思想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已完成。

(二)19世纪40年代到下半世纪,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

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段关系得到了充分发展。欧洲发生了1848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主要特点是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并且无产阶级的组织程度也加强了,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欧洲最发达国家的历史中上升到首要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并总结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而创立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及其他手稿的完成,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成熟。从而,为无产阶级制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理论和革命策略,并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做出了一般描述,形成了“社会”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

(三)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中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的阶段,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的时期

这是一个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时期,资本主义迅速扩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其本身已无法克服。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矛盾的焦点和革命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在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这一理论设想,正受到严峻挑战。1917年,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率先在东方落后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暴力革命,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使空想变为现实。这是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欧亚一系列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相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出现了15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四)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是科学社会主义出现动荡和发生改革浪潮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历史条件可以概括为:各国危机动荡,国际风云变幻。

首先,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长期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包围之中,政治上受到孤立,经济上受到封锁。为了击败帝国主义的进攻,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的统一,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最关键方面的建设。正是在“历史合力”的作用下,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形成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它是时代的产物,带有浓烈的斯大林个性特征的烙印。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集权。一方面,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因为它成功地战胜了帝国主义的进攻;另一方面,它又不是一个成熟的、完善的和理想的模式。随着时间的转移,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一开始借鉴苏联经验有其合理性,但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使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自己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照搬苏联经验,更不能将其神化,否则就会僵化,成为教条。

其次,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适应历史的变化,都在努力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改革。南斯拉夫首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先河,1950年6月颁布《工人自治法令》,标志着直接针对苏联式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开始在世界上兴起和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大幅度地调整内外政策,实际上开始了苏联的改革。1965年,罗马尼亚开始改革。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全面实行新体制。1971年,保加利亚执行新经济制度。波兰在70年代实行了新体制战略。此外,朝鲜、古巴、越南、老挝等也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努力探索。尤其是我国,在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确立。以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的探索。总的来讲,这一时期,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本国发展道路上有进有退,曲曲折折,既有重大的进展,给社会主义注入活力,带来生机,又有倒退甚至失败,使社会主义面临绝境,甚至被葬送。

(五)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最大挫折时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中国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时期

众所周知,苏联及东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发生了一连串的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89年,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相继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其程度之深,速度之快,涉及面之广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首先,苏联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混乱。接着波兰团结工会在选举中获胜,同时取消波兰统一工人党,标志其剧变完成。后来就有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纷纷“告别过去”,选择了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国家改革失误,如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共产党自身建设、民族问题、意识形态等领域没有搞好;另一方面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平演变的结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0年风雨兼程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向市场社会主义的转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足以说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处于“低潮”,但不是“死潮”。它将以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代替旧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并以此为起点,开始新一轮世界社会主义的周期运动,开辟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新纪元。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以新的理论形态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的特点:时代性、实践性、创造性。

第一,从时代看,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虽然没有变化,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单边主义在上升,恐怖主义危害较严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全球化对世界历史进程和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深刻。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的直接后果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控制的加强,两极分化与不公迅速发展。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肩负着复兴伟大民族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激烈竞争中,能够防范任何风险和世界性的突发事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紧跟时代步伐,赋予科学社会主义新的内涵和新的理论形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压十二大至十七大连续不断的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到建构其理论体系,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巨大政治和理论勇气,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及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第二,从实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形态,它立足于变化着的中国实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是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作为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是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从而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新的理论形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三,从理论思维看,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每次重大的理论飞跃都表现了创造者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理论思维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支柱——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上迈出了新步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

“自从剧变以后,世界的资产阶级在断言,20世纪的社会主义试验已宣告失败,21世纪必将是社会主义在地球上彻底消灭的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表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只是现在才真正开始。因为它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创造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表明传统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形式已宣告结束,而社会主义将以另一种形式释放出灿烂的光芒,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正如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讲过的“公社的原则是存在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能够得到解放以前,这一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4]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原则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传统社会主义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新的表现形式,把科学社会主义推上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它必将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巨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新活力、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首先,它已不再是向单一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方向发展的传统社会主义,而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的实践的社会主义。其次,它已不再是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的社会主义,而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社会主义。再次,它已不再是传统观点的,没有人剥削人现象的社会主义,而是在事实上还存在着一定范围剥削现象的社会主义。最后,它已不再是封闭、僵化的狭隘地域性的社会主义,而是开放的,高度灵活的世界性的社会主义。上述特征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为世界社会主义的革命性变革闯出了一条新路,树立了一个榜样。它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明义,赵永宪.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关志立.科学社会主义表解[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蔡金发.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J].社会科学,1994,(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Keepingpacewiththetimes-thehistorycharacteristicsofthedevelopmentofthescientificsocialism

menGLing-hu

(Bengbucollege,Bengbu233030,China)

科学的发展史篇10

关键词:文史类学科;创新性教育;创造性思维;教学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070-0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要想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那就必须要不断地创新。而如何创新,怎样创新,其核心还在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创新不是凭空说来的,而是靠人民的思想来改变,靠人民的双手来创造。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创新能力是新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可见,在文史类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一、文史类学科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传统的文史类课程教学是“重量而不重质”,这就形成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这种学习现象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很不利的影响,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应该是双向的。而这种教学完全相反,这就是种单向教育,教师按照填鸭式的方式,强行要求学生接受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一种应考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完全是以课程结业考核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认知和学习很不利。久而久之,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就会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不再想去要求创新、寻求突破。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打破这种传统的畸形的教学模式,融入更多实用性的东西,还给学生一个自己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2.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较弱。很多文史类学科的教师,还是片面地认为传授知识最重要,培养创新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所以有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也不清楚要实现这一目标该做些什么,教师自己都还属于是摸索阶段,其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而且,当前的教学内容较为繁多,而教学时间又有限,很多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不给学生一些发散思维的机会,这就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二、创新性思维

在时展的今天,创新早已不再只是局限于渐进式的变化了,而是发明出一种从未有过的东西。因此,创新就代表着它绝对是全新的东西,是决定性的进步。创新性思维实质上是多种思维方式、能力的综合运用,文史类的学科内容本身就具有涉及面广的特点,所以它涉及到其他的众多科学领域。因此,创新性思维不仅是各种能力和思维的综合,也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与运用。

三、文史类学科创新性教育的改革发展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推崇的是“灌输式”教学,这种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到很大的消极影响。学生在这种模式之下,习惯地“被接受”、“被灌输”,他们过度地依赖于教师,以至于自己的创新思维被“封闭”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老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其作用是要引导学生来学习,而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多和学生交流探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旦学生对学习课程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那么他们肯定会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用一颗饱满的热情的心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趣味教学,创设一种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说,大有帮助。

3.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主动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一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要适当地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主体参与、主体创新型课堂教学方式。此外,我们要给予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她们的创新热情。文史类学科的教学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所以我们还应该积极地拓展第二课堂,让学科走进生活,走向社会,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式的创新

1.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很多教学课堂都配备了多媒体技术,但是就如何运用好多媒体这个问题来说,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思索和实践。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不仅为整个课堂增添了活力和趣味,还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现在众多学校还配备了“交互式白板”,白板的运用更是为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多媒体教育和交互式白板都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他们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为趣味性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媒体利用各种有声有色的画面和视频,带给学生更为强烈和直观的冲击,给学生更真挚的感受,它能将一些比较抽象性的内容变得具象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2.辩论式教学方式。对于文史类学科来说,辩论式教学手段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常用的手段。文史类的学科,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唯一的,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判定,我们也很难有一个“标准”,通常是“言之有理即可”。因此,利用辩论赛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再好不过了。一场辩论赛的完成,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组织语言、提出观点等等,在这场辩论赛中,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并且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见,辩论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体验式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深入情境之中,站在故事主角的角度上,去体会和感悟。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得再多,都不如亲自体验的效果来得快。学生通过体验,会有更真切的感受,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有利于学生快速地理解知识,并且学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体验式教学,也是一个学生由被动认识上升到自我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正是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所以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创新性教育的改革,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开始入手,要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稚.浅谈多媒体应用对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J].改革与开放,2010,(25).

[2]蓝寿军.自主教学――构建语文自主课堂的重要前提[J].生活教育,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