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海洋经济战略十篇海洋经济战略十篇

海洋经济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2:31

海洋经济战略篇1

关键词:“海洋强省”;税收政策;海南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海洋的价值逐渐被更多的国家所重视。海洋被称为“二十一世纪资源”。用“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经济发展的未来”这句话概括海洋经济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为过。我国海域是比较辽阔的,大约有47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将近1.8万公里,这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在2016年我国海洋经济总生产值约70507亿元,是我国GDp的9.5%。党十也有提出关于建立“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并指明这是我国21世纪从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在我国大面积的海域中,海南省占据了210万平方公里,占据我国整个海域的44%。可以说海南是我国海域占地面积最大的,这一优势也为海南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南发展独特的海洋经济提供了条件[1]。

一、海南省海洋经济概况

201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定》,提出将“海洋强省”战略正式定为今后海南省经济发展的方向。根据海南自身独特的资源,建立特色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实现海南海洋生态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人才为海洋战略发展提供帮助,加强海洋经济的综合管理,加快海洋经济基础设备建设,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有利于的保障,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2015年海南整体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050亿元,占海南省总生产总值的28%。从“十一五”之后,海南已逐渐建立了海洋交通行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油气行业、海洋渔业等经济产业,2011年这四大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396亿元,是整个海南生产总值的64.7%。近几年,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南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15%的增长率,比我国GDp增长率还要高,同时海洋经济也为海南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在2013年,海南三大海洋产业比重是23.98∶19.4∶56.7,而且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海南产业结构也逐渐向着合理化发展海南海洋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海南酒店行业、交通产业、房地产等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发展,在2011年,海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是全省的85%[1]。二、“海洋强省”战略下海南的税收政策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税收政策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引导从业者理解政策导向,顺应行业发展,向着政府希望的方向发展。1、国家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海洋产业涉及到海洋渔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海洋新能源、海水利用、装备制造业、盐业、油气业、化工业、生物医药、等等,涵盖了海洋产业的第一、

二、三产业,主要相关的税种是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

涉及海洋经济的税收政策并没有专门的文件,主要分布在一些文件中,如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企业、循环经济、环保企业发展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政策中,主要是降低税率、税收减免、税收扣除等优惠政策。我国涉及海洋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对根据规定或是自制生产的本企业使用的设备固定资产,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对于符合规定的资源使用产品根据相应税收政策进行增值税减免。对于合格软件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在销售时需要按照17%税率征收增值税,对于税负超过3%的,减少一定的税率。对于符合规定的加工业、种植和养殖业,可以给予一定的减税优惠。对于合格的生物制品行业普通纳税人,要征收6%增值税减少税率。企业如果使用有关科研和教学的进口设备,可免增值税和税收。对于油气行业在开采中消耗的成品油费用,将全额退还消费税。对于生产成品油行业在生产中消耗掉的所有自产成品油,给予消费税免征。对于合格小微型企业所得税,根据20%的税率减少企业所得税。对于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新工艺或是新技术消耗的开资,可以根据实际研发费用的50%抵扣当年应交的所得税,对于符合条线的企业可以享受扣除150%无形资产税收。对于符合规定的高新技术行业可以减少15%的所得税;对于新建立的软件企业实施“两免三减半”税收政策。对于合格的农、林、牧、渔产业实施免除所有税收政策。对于国家重点关注的公共设备和环保产业,在盈利年对企业所得税开始实施“三免三减半”政策。对于我国固有资产企业根据技术进步等因素,实施“缩短折旧或是加速折旧”政策。对于港口码头等地(如:堤岸、栈桥),实施免征土地税政策。[2]2、海南省的海洋税收政策目前,海南省没有专门出台关于海洋经济的税收政策,与海洋经济有关的税收政策分布于各种不同文件中,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主要是关于企业所得税、关税、增值税和农业特产税的优惠政策。海南省海洋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对于开发基础设施、农业、水利等企业,在经营期限15年内,从开始盈利年起,在第1年~第5年免所得税,在第6年~10年所得税减半。对于交通运输业和工业这类企业,经营有10年以上,从获利年开始,第1年~第2年免所得税,第3年~第5年所得税减半;如果是先进技术行业,在第6年~第8年所得税减半。对于农业或是工业这类生产性产业,根据规定满免所得税期后,如果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企业产品产值的70%以上,就根据减少10%的税率进行征收所得税。对于服务性行业,投资总额大于500万~2000万人民币,经营时间超过10年,从火力年开始,第1年免所得税,在第2、3年所得税减半。对于海外投资行业取得的利润,可以从企业外汇款中向境外自由汇款,免缴汇出额所得税。境外投资者在海南企业获得了利润,在进行投资期限不能少于5年。如果投资的是海南农业、基础设施、先进技术、出口产品等企业中,将退还所有投资缴纳的所得税。投资者在海南获得的利润可以自由支配。汇往其他境内的利润,从获利年起到第10年不在缴纳所得税。经过本省高新科技委员会认定的高新新办企业,在企业享受免税时期满后,还可以给与予3年所得税减半。企业在研发中支出的费用,可以按照实际纳入成本,年增长10%以上的,根据实际发生额的50%减免所得税。对于一些事业单位、个体商户、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给予新技术研究经费资助,经税务和财政审核后,将其当年所有资助支出全额在所得税中扣除。如果所得税不足,不能结转抵扣。对于企业引进的科学技术、设备、样品等,需要经过省科技部门认可,可向国家申请免征关税。对于码头、渔港、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基础建设,还有一些水产品加工、海洋科技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必须要符合国家规定,并减免税收和进口增值税。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荒地、荒山、荒滩创办的农业生产基地,自有收入时起,第1年免征农业特产税,第2年减半征收农业特产税,从第3年起全额征收农业特产税[3]。

三、海南省的海洋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从长计议,很多产业具有较大的风险或较强的技术性,需要从政策方面给与大力支持。目前,海南省关于海洋经济的税收政策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问题:第一,没有形成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来服务海洋产业的发展。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分布于不同的文件中,如果能够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企业就能够全面把握政策,合理使用优惠政策实现利益最大化;第二,税收优惠政策大多是直接的税收优惠形式,而间接的税收优惠很少。直接的税收优惠很难对投资规模大、经营周期长的企业形成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先造船业、港口建设、油气开采这样的企业;第三,适合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优惠政策效应不大。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审批成立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各地区都有相应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特殊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离岛免税政策,其他方面的政策效应显现比较小,需要争取更多的适合本地区的优惠政策;第四,在吸引高层次人才和鼓励海洋科技创新方面,税收政策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海南的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引进高科技人才,税收政策应予以相应的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也需要政策支持,但海南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第五,没有充分发挥资源税的征收作用,不利于资源保护。海南所拥有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很丰富,而目前资源税税率不高,征收范围较窄,优势资源税并未形成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很多资源被浪费。

四、海南“海洋强省”战略下的税收政策分析

与其他省市相比,海南发展海洋经济有其特殊性。很多海洋大省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作为支撑,而这是海南所缺乏的,因此,海南省发展海洋经济必然需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首先应当认识到海南省海洋经济着重发展的产业,才能够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制定的税收政策也应当相应有所倾斜。其次,应当重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遭到破坏,尤其是不可逆的破坏,海洋经济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税收政策也应当发挥调节作用。

1、制定完善的税收优惠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海洋经济建设

首先,重点支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对海南省资源的特殊性,可以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旅游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能源开采业。对海洋渔业的税收政策方面,对加工程度不同的农产品按不同税率征收;对旅游业税收政策方面,对新建的大型游乐场、星级酒店等旅游设施应给予税收优惠,对新兴旅游业采取鼓励性税收;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政策方面,对建设周期长、投资较大且回收期长的高端海洋产业(如:仓储物流),开发项目(如: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制药)以及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海洋产业领域项目,制定较长时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其次,支持利用海洋经济的特定区域发展。根据海南省建立的离岛免税政策,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离岛免税政策,对发展较好的地区实施放宽政策;根据海洋经济中重点发展的区域,结合经济特区实施的免税扶持政策,根据15%税率减少所得税。

2、支持鼓励海洋经济的相关行业发展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包括港口码头的建设、水利电力设施的建设、企业科研创新的成果转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应当能够覆盖多行业、多角度,从各方面给予相关行业优惠政策,鼓励这些行业的发展,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外,人才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海洋人才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人才科研创新,对科研取得的收入实行应纳所得税税额减征政策。

3、实行以间接为主,直接为辅的税收优惠方式

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完善,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有直接优惠税收到间接优惠政策发展,海洋经济税收政策也应该借鉴一下。根据这样一个收税原则,实现间接收税为主,直接为辅的海洋经济税收优惠政策,这样对建设周期长、风险高且利润低的企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刺激各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企业建设的现代化步伐,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通过税前扣除、投资税收抵免、加速折旧、延迟纳税、亏损结转等间接优惠政策促进投资不断增长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4、加快绿色税制建设,促进沿海合理开发

首先,建立有效的限制性税收政策。扩大税收范围,比如对一些排放污水、废物、有毒有害物泄漏较多的企业实施税收等,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或结果进行限制。其次,完善鼓励性税收制度。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实行轻税或减免税,或者是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对环保产业发展及科技推广应用予以支持。再次,加大税收扶持力度,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运用降低税率、加速折旧、免税期、亏损弥补等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企业的研发与投资。

5、在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发挥税收对产业的引导作用

税收优惠政策的重心在于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更好地推动生产要素的重组和集聚,促进战略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壮大。要在现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发挥税收针对给各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建立减免退税、投资抵税、税前扣除等多种收税政策,促进行业生产要素的发展,同时鼓励企业创新科技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税收政策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设计税收政策之前应作充分的调研,分析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做到效率与公平并存。制定政策时尤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只有环境得到了保护,税收政策才得以持续使用。另外,要避免政策被乱用,扰乱正常的税收秩序和税收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共同促进海洋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庞玉兰、王欣:“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南海洋产业发展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6(9).

[2]崔博:发展海洋经济的税收政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3(6).

[3]东方市人民政府:海南经济特区现行优惠投资政策之一———税收政策[eB/oL].2010-08-11.

[4]王卓: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观察,2013(4).

[5]唐双虎、宋增伟:促进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新东方,2014(6).

[6]程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战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4(3).

[7]张伟、张杰、张玉洁、朱凌:我国税收政策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

[8]陈尚斌、龙小燕、李晓茯:发达国家绿色税收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4(66).

海洋经济战略篇2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谁能在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方面占领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和主动地位。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一个系统的、适用的国家海洋战略。

一、海洋战略关乎国家兴衰

人类的诞生、繁衍生息,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均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对于民族兴衰、国家安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前106—前43)认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我国航海家郑和(1371~1433)指出:“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曾说过:“世界大势变迁,国力盛衰强弱,常在于海而不在于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

古罗马帝国兴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重视海军建设和进行海上扩张。在近代,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俄罗斯,都是依靠海洋,通过开发海洋成为世界强国的。目前,世界上10个年人均收入22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其中8个临海。国际上凡是临海的城市几乎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当今世界崛起的六大城市群无一例外。据统计,全球已有约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距海洋100公里左右的地带。

我国古代曾在造船术、航海术等方面领先于世界。1403年至1433年,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7次“下西洋”远航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先后到达亚非30余国,远抵非洲东岸赤道以南蒙巴萨(今肯尼亚境内),开辟了从印度直达东非的最短航程,创造了世界航运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的远航比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早89年、比环球航行的麦哲伦早116年。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在西方国家利用海洋,激烈抢占亚、非、拉美殖民地、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之际,中国封建统治者却实行禁止海上交通、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1840年,中国的大门被英帝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从此开始了列强争相瓜分、蹂躏中国百年屈辱史。我国的琉球群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相继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或割让。有统计表明,从1840年至1949年,列强入侵我国主要来自海上,共93次,出动军舰3844艘。

中外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重视海洋则经济繁荣,海军强大则国家强盛;相反,轻视海洋则经济落后,海军弱小则被动挨打。二、关于海洋经济战略

我国能源、资源、粮食形势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重视。一是我国粮食缺口达10%,土地产能缺口达20%,预计10年后粮食缺口超过亿吨,临近安全高危线。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品的能力相当于陆地上全部耕地的1000倍,每年可提供的水产品至少可以养活300亿人,现在人们对海洋生物的利用率还不到1%。二是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2010年超过55%,2020年将超过60%;目前我国每年需要拿出1万亿元用于石油进口;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仅有30天(欧美国家一般为3~4个月)。三是我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的27%,相当于美国的1/10。到2020年,中国所需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自给的只有24种,短缺的有10种,严重短缺的有9种,都将依赖进口。四是南海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5万亿吨以上锰结核、约3100亿吨镁、170亿吨锡和铜、29亿吨镍及锰、8亿吨钴、5亿吨银、800万吨金、60亿吨铀、250亿吨重水等),其中,石油储量418亿吨,天然气储量75539亿立方米和相当于油气资源50%左右的可燃冰。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与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开了1380口油井,年产石油5000万吨(天然气产量更高),而作为国家的中国在此却一口油井都没有。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人家从中国海域盗走的油气,反过来再卖给中国。

笔者建议:将建设海洋经济、科技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优先发展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使其成为整个国家的支柱产业。

第一,将海洋经济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沿海省份的主要产业。海洋经济占全国gdp的比重,应从2011年的9.7%提高到2030年的15%、2040年的20%以上,使其成为整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使海洋油气产量超过陆地,最终取代进口。尽快在海洋矿业(海底金属、可燃冰)的开采利用上有所突破,进入商业化生产。重点发展海洋船舶、海洋电力、海水(淡化)利用等产业。早日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洋工程建筑等方面形成产业规模。大力扶持现代海洋渔业和养殖业,大幅度提高水产品和海洋食品在国民食品中的比重。

第二,调整能源资源开发战略。遵循“先外后内,先海后陆,先远后近,先争后无”的原则,即国内国外都有的,先开发国外的;陆地海洋都有的,先开发海洋的;近海远海都有的,先开发远海的;争议海域和非争议海域都有的,先开发争议海域的。目前,我国应优先开发有争议的东海和南海的油气资源。

第三,对海洋资源的使用、开发、保护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一些地方随意开发,海岸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沿海地区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无节制地排放,造成近海污染日益严重。以渤海为例,污染面积已由2005年的14%上升到2010年的22%。水产产卵场100%被污染,20年间物种减少30种以上。有专家警告,若再不采取治理措施,lo年后渤海将变成死海。另有学者预测,如果不加控制地填海造地,50年后渤海将从地球上消失。因此,国家应尽快拿出有法律效力的海洋开发和保护的科学规划。同时,要抓紧解决目前中远海开发利用不够,近海无序开发、过度开发、随意填海造地、生态恶化等问题。

第四,国家应出台产业倾斜政策。从金融、税收等方面对海洋开发、海洋科技创新给予优惠政策支持。要设立国家海洋开发和油气勘探基金。规模为1000~1500亿元,由财政拨款、外汇储备利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部分资金、央企部分红利收入四部分构成。支持到南海、东海争议海域油气勘探开采的企业。同时,设立国家石油储备和海洋石油投资银行,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和远海石油勘探开采提供金融保障。

第五,将培养、延揽海洋科技人才作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要任务。以优惠政策吸引全球海洋科技高层次人才。加强与发达国家在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加强海洋科技院校建设,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

三、关于海洋安全战略我国海洋安全态势严峻。我国有18400公里海岸线和14000公里岛岸线,海上边界总长比陆地边界长10000多公里。在属于中国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中,约有150万平方公里与8个邻国存在着争议。这是引发海上纠纷、争端乃至冲突的巨大隐患。海运占我国国际贸易的90%~95%,我国进口石油的80%通过海上运输。我国的远洋商船来往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不少海峡、航道受到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国80%的海运商船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一南海航道,然而位于这条“生命线”的我国南沙40多个岛礁被周边几国侵占,他们修机场、建码头,驻军2000多人。这无疑对我国海上运输构成了严重威胁。据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不完全统计,从1989年至2010年,一些周边国家在南沙海域袭击、抢劫、抓扣、枪杀我国渔船渔民事件达380多宗,涉及渔船750多艘、渔民11300人。还要看到,在世界各地有数千万华人华侨需要祖国的呵护;尚未解决;近代以来我国受侵略主要来自海上,多达93次;二战以来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多为“以海制陆”方式。

笔者建议:为了维护我国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为了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我们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要加大海防纵深,实行科学的海洋安全战略。

对于任何国家的挑衅,我们必须坚决回击,绝不允许炸我使馆、南海撞机之类的事件重演。对其在外交、经贸等方面的反华、制华、损华行为,我们要以有效手段强烈反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海洋经济战略篇3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经济;发展战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战略定位

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战略定位基本原则

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的战略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必然要求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其次,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第三,必须具有高创新率、高增长率和高带动力的特点;第四,支柱产业的发展必须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最终能够协调持续发展;第五,最后还要考虑产业战略定位的前瞻性和一定的概率性。

蓝色经济区海洋支柱产业备选产业的确定

海洋产业由船舶与海洋能源业、海洋化学与工程产业、海洋矿产业、海洋盐业、渔业等十三大产业构成。根据海洋产业的发展特点和现状,本文选取海水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能源业、海洋矿产业、海洋盐业、船舶与海洋工业、海洋化学与化工产业、海洋生物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工程建设业、海洋电力与能源发展业等十二大海洋产业作为海洋支柱产业的备选产业。

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各指标计算

本文使用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3)、山东省统计年鉴(2013)和山东省投入产出表(2008)的基础数据,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十二大海洋产业的8项指标进行计算,具体计算过程略。得出各产业综合评价值(表5-3)。

表5-3蓝色经济区主要海洋产业综合评价值及排序

产业综合评价值排序产业综合评价值排序

海洋渔业0.18781海洋新兴产业0.16234

海洋油气业0.13568海洋工程建筑业0.102312

海洋矿产业0.15566海洋电力业0.119811

海洋盐业0.121510海水旅游业0.14097

船舶与海洋工程0.15785海洋货运与船运业0.17653

海洋化学与化工产业0.13229滨海旅游业0.17962

结果分析

从(表5-3)可以看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要海洋产业得分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货运与船运业、海洋新兴产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矿产业。其中,海洋支柱产业是在山东省具有战略优势的海洋渔业,海洋渔业在山东省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山东省的传统产业,海鲜产品的总产量、消费经济值、出口量等多项指标之高,显示出海洋渔业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海洋渔业仍是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山东省是一个沿海发展的城市,拥有许多海洋自然景观,丰富的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滨海旅游业在山东省GDp的贡献值不亚于海洋渔业的贡献值,因此要在以海洋渔业为发展中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运与船运业仍为山东半岛海洋产业主要后备产业。山东省作为蓝色经济区,沿海自然是港口贸易发展的优势地带,山东省沿海港口达到数十个之多,其中青岛港作为国家特大型港口,在山东船运货运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烟台港、日照港是中国沿海25个重要港口之一,在山东省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枢纽。海洋船舶工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渔船修造、海洋潜艇、邮轮和游艇等海洋大型设备的制造、另外,海洋能源的建设也是海洋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海上钻井,油气开采设备,海水过滤淡化设备等海洋能源的利用制造业。

综上所述,山东半岛的主导产业为海洋渔业、沿海旅游发展业、海洋生物新兴战略产业和海洋船运货运业四大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海洋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会成为海洋产业的主力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首先,坚持将海洋渔业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与此同时,要协调好其他海洋产业与海洋渔业产业的关系,达到高效的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应该做到,一要定期统计海洋渔业经济的各项数据,并对海洋渔业的环境定期检查,保障良好的生存环境;二要做到努力开发海洋渔业的品种,实现鱼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保证海洋渔业的主导定位;三要将现代科技与现代海洋产业进行有效融合,确保能够最大效率的促进海洋主导产业的发展。其次,在发展海洋基础产业的同时,要突出海洋高端产业的发展。应该做到:一要加快海洋科技的发展,加大海洋各种资源的整合力度,提升海洋产业的发展速度,努力建设海洋科技快速发展的平台,促进海洋科技的快速发展,争取早日实现海洋科技产业硕果累累的目标;二要加大对海洋高端产业的认识,将环保、生态、高效率以及高端海洋消费产业的理念深入人心,使支柱海洋产业逐步实现高端化;三要开发一些高端产业,比如海底畅游,极速游艇、豪华游轮等的高端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最后,实现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制定完善的海洋法律法规,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保护海域环境,努力降低海洋污染程度,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少安,李增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2012),2012,(1):15-19

[2]郑贵斌.蓝色战略与蓝色经济区,2010:23-25

[3]韩立民.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2009,(1):114-116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修改稿),2010,(1)

[5]KildowJt,ColganCS,ScorseJ.StateoftheU.S.oceanandCoastaleconomies,2009:23-26

[6]杨书臣.近代日本海洋经济发展浅析,2006,(2):32-35

[7]Schittone.DevelopmentandchanginguseofKeywestandStockisland,2001(1):15-37

[8]Herrera,G.e.,Hoaglandwhaling.aneconomicperspective,2006:261-269

[9]费云良.战略资源约束下的海洋经济区优化模式研究,2009:43-46

海洋经济战略篇4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Swot分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山东半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海洋经济持续的增长。

一、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

海洋文化产业,是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曲金良教授在《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加强海洋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是海洋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1)海上交通运输便利。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优良港湾70余处,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唯一拥有三个亿吨级大港的地区,海洋运输便利,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海洋科技实力雄厚。山东省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1)思想保守,意识落后。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与中国其他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相比,山东半岛受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较深,在经济发展上求稳而不求变,缺乏创新性和进取性,这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不相契合。同时,由于山东半岛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人们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从而制约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2)海洋文化资源过度开发,海洋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存在着急功近利和缺乏保护意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海洋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保护程度不足等方面,造成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制约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科研实力雄厚,创新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事海洋文化产品开发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对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力,尚未形成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多个中小企业的完善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造成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活力和海洋文化资源的闲置及浪费。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1)国家政策的扶持。2009年4月份,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1月4日,国务院又以国函一号文件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整个山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海洋文化产业的壮大。相反,蓝色经济区的建立也为海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威胁(threats)

(1)周边新的强势区域迅速崛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处于长三角、京津冀两大经济区的南北夹击之中,尤其是在江苏、辽宁等沿海地区的发展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之后,江苏沿海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山东半岛在环黄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威胁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近年来,尽管山东半岛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实现了海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但与江苏省、浙江省相比,第三产业的比重依然较低,产业结构的不尽合理将会影响海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注重区域合作,转变发展方式

山东今后在产业布局的分工方面,必须要注意到周边经济区的发展走向,尽量与其错位或者配套发展,加强与周边经济区的合作,避免重复建设的竞争.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式转变。

2.协调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对滨海旅游业开发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其它相关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打造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的海洋文化企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减少对海洋文化资源的盲目过度开发,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海洋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海洋经济战略篇5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摘 要:日本依据国土情势、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际竞争需求不失时机地积极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日本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经验有所认知,有利于我国当下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日本海陆经济;一体化;经验

中图分类号:F1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269-03

一、一以贯之推行海洋国家战略

日本基于典型海洋国家国情,一以贯之地推行海洋大国、海洋强国甚至海洋霸国战略。2006年4月,日本成立政界、学界参与的海洋基本法研究会。根据2005年11月日本财团向政府提交的《日本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书》,研究会于2006年向当时安倍晋三首相提交了《海洋政策大纲——寻求新的海洋立国》、《海洋基本法草案》。2007年4月20日,日本参议院通过《海洋基本法》。《海洋基本法》立足于海洋和人类共存思想,确立了七项具体原则: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合理利用和安全、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科学文化的提升、海洋综合管理、国际海洋合作。《海洋基本法》主要包括十二项措施:确保有效管理国家海域;加强开发、利用和管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推动海洋可持续利用;确保海洋运输安全;确保国家海洋安全;确保海域主权;促进海岸带开发和管理、发展海洋产业;加强海洋科技研究,提高全民海洋意识;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i。

围绕日本《海洋基本法》的出台及其内容,可以发现:

一是日本强调其海洋大国形象和海洋战略思维。日本学术界不遗余力地巩固和强化日本海洋大国思维及形象。日本自明治维新始即强调海洋空间战略意义。1892年佐藤铁太郎撰著《国防私论》,倡导“海主陆从”军事战略;1901年佐藤铁太郎又著《帝国国防论》,主张日本师法英国强化海军。20世纪60年代,受马汉《海权论》影响,高坂正尧著《海洋国家的日本构想》,主张日本走出“岛屿国家”思维,建构“海洋国家”思维和形象,实行海权制胜战略,走“通商国家”发展道路。ii战后,日本学界和政界秉承高坂正尧等日本海洋战略家思想,一方面,强调海洋战略的重要意义,认为“海洋国家”是通往“近代文明”和“现代化”的普遍路径,日本的独特性和本源性在于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既非东方亦非西方;另一方面,拓展和深化对“海”的认识,认为“海”包括空间、宇宙,从水体延伸到海上、海底、南极大陆和宇宙空间及因特网信息世界。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重建和腾飞,日本在海洋战略思维下力图重构其国防战略。日本各界反思战后秉持的“专守防卫”政策,认为该政策等同“国土防卫”,不利于“海洋防卫”和海洋强国构建;主张实行海洋大国、海洋强国战略。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海洋国家——日本的大战略》中认为,21世纪国际政治结构是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两个对立系统。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长石川亨在题为《海洋国家日本的未来》的访谈中认为,日本国防战略重中之重是守卫海洋国土、维护“海上生命线”及其他海洋权益。当今,“海洋日本论”在日本业已发展成为一种政治思潮。iii2001年日本内阁会议批准的科技基本规划中把海洋开发和宇宙开发共同确立为维系国家生存基础的优先开拓领域。

二是日本集全民之力强化海洋国家、海洋大国、海洋强国战略意识。日本设立海洋开发审议会,作为最高咨询和决策机构,主导海洋问题。文部科学省内设海洋开发分科会建构和推进中长期海洋开发构想和方略。该会2002年制定日本文部科学省《立足长期展望对海洋开发的基本构想和推进方略——21世纪初叶的日本海洋政策》,分析日本国内外海洋形势,确立日本海洋政策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及推进方案。2004年6月根据自民党《维护海洋权益报告书》,日本设立“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保护领土、领海和海洋权益的战略。

日本政府注意政府、学术界、经济界乃至军界的广泛参与以推进海洋战略思想和重大海洋战略问题研究。1987年设立的日本国际论坛设有“海洋国家研讨组”,成员包括大学教授、研究员、评论家、财团和企业首脑或顾问、原海军将领和现职国会议员。该研讨组定期举办讨论会和报告会,向政府提交研究报告并出版各种书刊。

日本政府注重通过媒体强化国民海洋意识。2001年2月,外务省召开“21世纪海洋国家日本的外交政策”研讨会,讨论如何应对海洋秩序新问题,例如海洋法与外交、偷渡、海盗以及渔业等问题,通过nHK电视台播放,吸引上百万国民收视,加深了国民对国家海洋政策的理解。

三是日本力图通过海洋强国战略推进其政治大国战略。日本推行海洋强国不仅缘其国情即对海洋资源、国际经济的高度依赖,且力图以此实现其国际政治“大国化”抱负即政治大国、军事大国抱负。为此在国际海洋政治领域,日本尤其积极参与维护本国权益的国际海洋秩序的构建,积极应对海洋非传统安全(海盗、恐怖袭击、偷渡等)、保障海上生命线及海岸安全,积极强化岛屿和海域争端优势。

日本海洋战略具有摆脱战后所谓“普通国家”地位和形象的政治诉求。有日本学者甚至主张通过由海岛构成所谓“日本联邦”和西太平洋“海洋国家联邦”构想重塑日本形象。日本海洋战略具有明显的“中国威胁论”因素,着眼点在于台湾问题、东海问题,认为中国既是“现状维持势力”,又是“现状变更势力”。iv

四是日本海洋战略内容侧重适应时代而转换。日本以往海洋战略强调海洋开发利用即现实经济利益,当今海洋战略兼重“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和“利用海洋”即更具全球性、战略性视野和更强调“海洋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综合管理。再者,当今日本海洋战略更强调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政治和塑造更有利于维护和拓展日本海洋权益的海洋法秩序。在具体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时,日本以美国为师,通过国内法形式确立海洋权益,以国内法优先原则和行政司法分立原则应对外国异议;日本也借维护自由贸易体制、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口实关注全球性和地域性共同课题,迂回地拓展其海洋权益。

五是日本力图以非法或合法手段强力扩张海洋权益。日本自明治维新始,就强力扩张其海洋权益。近代以来,日本屡次发动侵华战争,无不力图鲸吞中国海洋权益、兼并中国海洋国土。其吞并琉球、殖民台湾、非法窃据中国钓鱼岛,无不显示其一以贯之地强力扩张海洋国土、拓展海洋权益的企图。当今日本假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罔顾事实,曲解“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顽固地主张采用陆地间等距离中间线划分中日两国间东海大陆架,企图蚕食中国海洋专属经济区权益。

二、大力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战略

日本大力推行海陆经济一体化战略。在此战略大力实施前,日本着力实行陆域经济系统现代化战略。在陆域经济系统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继续向海域延展时,日本不失时机地推进陆域经济系统海域化,通过实施海陆经济一体化战略,为日本海陆经济系统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提供各种海域资源。

20世纪60年代始,日本面向海域经济系统调整海陆经济系统结构。其举措有:将大力发展重工业、化工业等陆域产业重心转向大力发展海域经济系统。因此迅速形成以海洋生物资源开采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建筑业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经济结构。随着不断推进海域经济系统发展,日本现今已构筑起包括海洋旅游业、港口及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建筑业、海洋油气业、船舶修造业、海底通讯电缆制造业、海水淡化业等近20种海洋产业的新型海洋产业体系。v

三、注重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日本注重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注重从政府层面适时、有效地出台指导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保护的长期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纲要。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完善多部合作进行海洋事业规划的体制。日本实行海洋事业多部门管理体制,其涉海部门有国土厅、运输省、农林水产省、通商产业省、建设省、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厅、环境厅等。2001年日本调整海洋事业规划体制,重组涉海机构为国土交通厅、通商产业厅、农业水产厅、文部科技省和环境省,并由国土交通厅负责海洋发展规划制定、海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海域国土开发。

二是实行高层海洋政策综合协调机制制定相关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其机制主要包括:1969年成立的海洋科技开发推进联络会议、1971年成立的海洋开发审议会、海洋开发关系省厅联络会议及2004年成立的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这些机构或由各相关省厅官房长官及首相官方审议室长构成(海洋科技开发推进联络会议、海洋开发关系省厅联络会议、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或由直接向首相负责的专家、学者组成(海洋开发审议会),负责海洋技术研发、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权益保护和发展规划、海洋政策咨询的多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三是日本长期不懈地适时出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日本持续不断地出台了多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1968年日本出台《深海钻探计划》(1968-1983)、1979年出台《日本海洋开发远景规划的基本设想及推进措施》、80年代出台《海洋城市计划》vi和《大洋钻探计划》(1985-1994)。90年代日本接连出台《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海上走廊计划》、《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日本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海洋开发方针政策的长期展望》、《日本海洋开发计划》、(海洋研究开发长期规划》(1998-2007)等。21世纪以来日本又相继出台《综合大洋钻探计划》(2000年)、《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vii

四是日本海洋发展规划重视科技引领、海洋战略权益维护及海域空间战略意义。日本历来出台的海洋发展规划表明,日本始终重视海洋高科技发展及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经济效益贡献viii。日本也强调海洋空间战略意义,强调通过围海造地扩展海域陆地面积,并为此出台多项海洋建筑规划(70年代的《海上机场计划》,80年代的《海洋城市计划》,90年代的《海上走廊计划》)。ix而且,日本重视海洋战略权益规划,由“拦截对策本部”负责制定海洋权益争夺计划及采取具体行动,并投人大量经费支持与周边国家争夺海洋权益x。

四、持续地实施海洋经济发展促进政策

日本持续地实施各种倾斜性政策,大力扶持海洋经济发展。其举措包括:

一是实行优惠财税信贷政策,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日本根据海洋新兴产业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积极地调整信贷结构、拓宽海洋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同时,将信贷政策与优惠税收政策挂钩。现今,日本政府通过政策投资银行及通过贴息、担保等方式吸引商业银行,大力向海洋生态环境产业、海洋循环经济贷款xi。日本也通过优惠税收政策鼓励海洋经济发展(对某些海洋产业优惠14-20%的税收)xii。

二是增加海洋科技财政投入,大力推进海域科技发展。日本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发展,不断增加海洋科技财政投入。1960年,日本大幅度提高海洋科技研发经费。1978年,日本提出海洋开发设想和科学研究调查报告。20世纪90年代日本在经济增长不景气时期仍持续增加海洋科技研究经费。日本也将海洋科技研发经费与税收政策挂钩,对新增海洋科技研发费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

五、重视海陆产业集群化、海陆空间联动化、利用集约化

日本重视海陆产业集群化、海陆空间联动化、集约化发展。2002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出台《产业集群计划》,推进海陆产业集群化。该计划实施取得良好效果,至2004年,日本已有19个地区如火如荼地海陆产业集群化建设,已有18个地区正式实施知识产业群。

日本海陆产业集群化建设与海陆空间联动化、集约化利用同时展开。日本倡导“海洋开发区都市构想”、“知识集群创成事业”等海陆产业集群化与海陆空间利用联动化和集约化相结合的产业-空间一体化发展构想。日本已经形成了空间结构相对优化的海陆产业关联、耦合群,形成了以大型港口城市为核心区、以其区域为腹地区的关东区海陆经济集群、近畿地区海陆集群等9个海陆经济区域集群。

日本注重海洋空间向立体化开发。在《21世纪海洋政策》中,日本提出应立体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海上港湾、海上机场、海上桥梁、海底隧道、海洋能源基地、海洋牧场等建设。xiii

六、重视海岸带综合管治及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2001年日本提出实现“环之国”国家目标。“环之国”理念强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循环经济社会。2002年日本制定《立足于长期展望的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方策》,提出“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

日本采取一系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日本《海防法》规定对油污、有害液体及废弃物排放与焚烧等进行规制及对船舶结构、设备等与环境保护相应的技术标准。日本也采取健全油污染防除体制、充实油污损害赔偿保障制度、加强海洋环保的调研与技术开发、对海上环境违法进行查处等政策措施等。xiv

七、大力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视为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日本循环经济政策贯彻“事前预防”、“以社会为本位”、制度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经济活动全方面(涉及生产、流通与消费等经济活动领域)的理念。

日本通过银行信贷手段支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地调整信贷结构,加大海洋循环经济信贷投入。日本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组团贷款,降低贷款风险xv。日本银行通过利率利率杠杆促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xvi①

参考文献:

[1]姜旭朝,王静,美日欧最新海洋经济政策动向及其对中国的 启示[J],《中国渔业经济》,2009年02期.

[2]①修斌.日本海洋战略研究的动向[J].日本学刊,2005(2).

[3]①刘中民,“海洋日本论”与日本的海洋扩张,http://dfdaily.com/html/51/2012/9/19/864565.shtml,2014-05-15,13:18.

[4]修斌.日本海洋战略研究的动向.日本学刊,2005(2).

[5]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基于海陆产业关联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6]于盘.日本的海洋城市计划.环境,1997(10).

[7]苏陆.日本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全球科技经济瞪望,1995(2).

[8]吴闻.韩国、日本的海洋科技计划.海洋信息,2002(1).

[9]兆国权.日本海洋开发计划.海洋信息,1998(12).

[10]李双建、徐丛春,日本海洋规划的发展及我国的借鉴[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1期.

[11]李莉、周广颖、司徒毕然,美国、日本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借鉴[J],生态经济,2009年02期.

[12]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基于海陆产业关联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13]王磊,天津滨海新区海陆一体化经济战略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4]高艳,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5]李靖宇,任洨燕,论中国海洋经济开发中的金融支持[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48-54页.

海洋经济战略篇6

美国:

从制海权到了解海洋、经略海洋

美国海洋战略思想源于海权论学者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他站在海洋历史的高度及海洋军事的角度,用史学家的敏锐和战略家的理性提出了著名的“海权论”(Seapower),从海洋国家——海洋——世界诸关系的角度,以“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海洋”的理论,对美国的扩张战略和策略进行了精心论证,为美国的海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在冷战前的近200年,扩大本土、拓展殖民地、发展经济是美国国家利益的三条主要脉络。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海洋事业开始崛起,海洋战略的主导思想是通过发展海洋科学技术,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建立和各沿海国家对海洋关注度的提高,一贯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的美国,将20世纪80年代全球海洋战略确定为:反对沿海国家扩大管辖权的主张和倾向,不支持并反对将200海里的沿海区域划为各国领海管辖范围行使,对海洋资源实行强化管理。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超级大国地位的优势更加突出,在战略的策划上更加主动更加自信。进入21世纪,为了继续保持在海洋方面的领先地位,美国在2004年出台了《21世纪海洋蓝图》,提出这样一套海洋战略设想——加强海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促进对海洋、沿岸和大湖的了解,保护海洋环境资源,促进海洋科学技术发展,重视海洋教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09年,美国颁布新的海洋政策,提出了在海洋、海岸和大湖区要实现的国家战略目标为:将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作为海洋、海岸和五大湖全面管理的基本原则,实施全面、综合、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和海洋空间规划与管理,提高应对变化与挑战的能力。这表明美国海洋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已经有了根本转变,体现了美国以全面综合的方式解决环境保护、经济活动、开发利用冲突等问题以及可持续利用海洋海岸带资源的国家海洋战略。

日本:

拓展海洋国土

日本是濒海岛国的“资源小国”,同时具有“大国化”倾向,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十分重视对海洋的控制,以便谋求更大的战略利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推行“海洋立国”战略,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和海洋产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海洋战略地位的提高,日本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可以为海军发展提供经费保障。为此,早在1983年,日本就已经开始调查海底资源。冷战结束以后,日本对海洋的关注和对海洋战略的研究逐步升温。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海洋国家——日本的大战略》一文中指出,现在正是开始描绘21世纪日本国家形象的时候。2006年,日本海洋政策智囊机构海洋政策研究财团公开发表《海洋与日本: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主要内容是:树立海洋立国思想;制定日本海洋基本法,完善海洋法规体系;强化和完善海洋行政管理与协调机制;加强对包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海洋“国土”管理;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事务;加强海洋教育和海洋意识宣传。2010年,日本新任国土交通大臣、海洋政策担当大臣前原诚司在海洋基本法高层研究会上提出,为使日本由资源小国成为资源大国,在今后10年完善能够确保海洋权益的体制,应对分布在日本管辖海域内的岛屿建立管理保护体系。他还呼吁将在产业、技术和学术领域汇集日本各界英才开展海洋开发利用,作为日本发展的新动力,这体现了日本海洋战略的未来发展方向。

澳大利亚:

提高海洋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产业发达,在许多海洋产业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统筹协调全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澳大利亚制定了新的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其目标是:海洋产业应具有国际竞争性;海洋产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澳大利亚在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的同时,十分注重海洋管理。早在1989年,澳大利亚的海洋专家们就已经开始呼吁政府制定综合海洋管理措施,1998年制定了《澳大利亚海洋政策》,其目的是:统一产业部门和政府管辖区内的海洋管理政策;为规划和管理海洋资源及其产业提供战略依据。澳大利亚海洋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澳大利亚在保护、了解和利用海洋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俄罗斯:

走向复兴海上强国之路

俄罗斯海上疆界达38,800千米,海洋资源丰富,其中60%的油气资源集中在其北方海域的大陆架上,在远东沿海大陆架上集中了30%以上的油气储量。

为了全面提升海洋战略地位,2001年7月21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授权起草了《俄罗斯联邦海洋学说》,该文件为联邦至2020年期间的海洋政策,政策制定范围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海洋。经济上,俄罗斯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资源,其开发海洋资源的目标已从大陆架延伸到了大洋底层;军事上,俄罗斯宣布要确保俄罗斯联邦海军在世界海洋的存在,并为此在各海域确定了明确走向;科技上,除提出加强与海洋有关的科技活动外,俄罗斯还特别强调对各大洋底层生物和矿物资源的勘探和开发。2009年3月,俄罗斯颁布了北极战略规划——《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

无论是俄罗斯科考队在北冰洋的科学考察和洋底插旗,还是俄罗斯海军重返世界大洋进行军演,都传递了同一个信号:俄罗斯正在走上复兴海上强国之路。

印度:

从印度洋不断向全球延伸

印度处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印度把印度洋视为“命运之洋”、“未来之洋”,并谋求控制印度洋,变其为“印度的海洋”。资深外交家K·m·潘尼迦在其著作《印度和印度洋》一书中也曾明确指出:“谁控制印度洋,谁就能控制次大陆。”为此,控制印度洋、成为海权大国,是印度长期追求的海洋战略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加紧实施“印度洋控制战略”,加强其远洋进攻能力,不断延伸其海上扩展的触角。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印度已不囿于已取得的海上利益,而是青睐起“全球扩展战略”,实施海洋“西挺东进”战略,东扩进入南中国海,涉足西太平洋。南扩绕过好望角,驰骋大西洋。为东扩南中国海,印度近年来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关系,积极参与东盟的安全合作,以使其在南海的存在正当化。2008年,印度与缅甸签署了海上油气开发合同;2011年,印度与越南签署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协议,试图通过石油开发扩大其在南中国海的存在范围。此外,近年来,印度积极开展南北极地区、南大洋和国际海域调查,到2009年,印度已组织了29次南极科考和3次北极科考,2009年至2010年共组织了4次南大洋考察。由此可见,印度争霸海洋的雄心正在从印度洋不断向全球延伸。

(本文系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国家海洋战略调整对我国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0CGJ002]的阶段性成果)

海洋经济战略篇7

关键词:南海;海上战略通道;中美关系;大国博弈

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法庭做出了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中国即刻表示不接受裁决,并指责裁决不过是场“政治闹剧”和“一张废纸”。在裁决前夕,美国“里根号”和“约翰・斯坦尼斯”号双航母在西太平洋进行了联合训练。南海问题再次白热化,中国和美国在南海的博弈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焦点之一。2010年美国做出了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决定,2010年前后,美国改变了其亚太防务部署,使兵力更加集中于亚太海洋运输线。同时,美国对其太平洋舰队的水面舰只进行了升级,在关岛部署了洛杉矶级潜艇,并把一些舰只从大西洋调到太平洋,还计划把一些战舰永久停靠在新加坡。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使得南海的航行自由对美国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学术界对于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切入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维度。第一,美国的南海政策及其根源;第二,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地缘政治角度。综合既有研究,学术界还未有从海上战略通道的角度来系统研究该问题。海上战略通道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重大战略问题,不论在列强争霸的过去,还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拓展的今天,都曾发挥和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对于海上战略通道的概念,学界还存在不同的解释。从中西方战略家、军事家及学者赋予海上战略通道的实际意义看,海上战略通道是指国家战略乃至全球战略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海上交通要道,或者海上交通线的关键路段,多指海上通道和航线的咽喉部分。本文使用梁芳关于海上战略通道的概念,海上战略通道是指对国家安全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影响的海上咽喉要道、海上航线和重要海域的总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特指一些重要的海峡、水道、运河;二是指海峡及海上交通线附近的一些重要的交通枢纽岛国和岛屿;三是指海上交通线所经过的有特定空间限制的重要海域。综合而论,“海上战略通道”是具有特殊价值的地段,表现为:一是海上航线必经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二是海上航线使用率高的地方,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三是海上必争之地,具有重大的军事价值。从这个定义来看,南海地区是名副其实的海上战略通道。本文尝试从海上战略通道的角度来解释美国为何介入南海问题,并将尝试从战略通道的角度为中国提供破解美国遏制的应对举措。

1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内在动因:南海地区的海上战略通道角色

1.1美国大战略中对海洋的控制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各个时期,总会产生世界性强国,其中相当一部分强国是海洋强国。海洋是海洋大国进行全球性机动的重要通道,具有全球通达的属性,因此占有海洋、控制海洋就成为大国崛起的重要途径。海洋大国要想实现全球贸易、占领海外市场、掠夺海外资源,海上战略通道就是其首先要控制的重要咽喉。

后冷战时代,海上战略通道作为地理政治的一部分,在大战略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与冷战时期的大战略相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大战略仍将包括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占绝对优势的海权;二是对欧亚大陆主要区域的主导权(以防止西欧或东亚出现一个占绝对优势的国家)。

与历史上曾出现的主导性海洋强国一样,美国大战略的首要任务仍将是保持占绝对优势的海权。海洋是当今经济全球化最主要通道和全球力量投送最主要手段。首先,尽管现代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世界范围内对海洋的依赖,但海洋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海洋对世界经济往来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海洋是大国实施远程力量投送的主要手段,后冷战时代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系列干涉行动主要依靠海运。由于美国经济严重依赖海外的资源和市场,因此,在21世纪继续保持对海洋的绝对控制仍是美国大战略的核心要素。对海洋的控制不仅关系到美国的经济繁荣及与世界其他地区问的联系,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美国在世界范内实施影响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当今世界海上通道的航行自由,并不是全球化而是美国优势海权的产物,即正是美国的优势海权保证了海上通道对世界各国的开放。

1.2南海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

地理上,南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域,涉及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以及马来西亚和文莱,东北至台湾岛,西南至新加坡海峡,南通印尼的爪哇海,整个海域的面积大约为350万平方千米。海域有多条水道与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中国南海沟通,西南部的巽他以及龙目等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海域西部邻近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西太平洋地区联系的纽带,是世界上航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例如,日本每年所进口的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天然橡胶、棉花等约4亿吨物资,就是经过该海域及邻近海峡输入到日本国内,它不仅关系到日本平时的经济繁荣和发展,而且也影响到日本战争时期的胜败和生死存亡,因此日本海洋战略中的“保卫1000海里的海上交通线”的防卫范围就延伸到该海域。美国同样重视南海地区的利益,其每年从东南亚输入的天然橡胶、锡、铝、锌,也需要经该海域及邻近的海峡运到西太平洋地区。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多,该海域对中国的航运事业日益重要。在当今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南海问题应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南海是重要的国际航道,是国际海运体系中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全球经济。南海地区的海洋经济生机勃勃,对亚洲经济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南海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有卡里马塔海峡通往爪哇海,北部有台湾海峡通往东海和黄海,东北部紧连巴士海峡沟通太平洋,西南部有民都洛海峡和巴拉巴支海峡通往苏禄海,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不仅如此,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许多重要海空航线必经之地。一方面,它为周边各国特别是东北亚国家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相互往来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另一方面,它也是整个东亚地区与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开展海上经贸往来的必经之地。经过这一海域连接的东亚与中东产油国的航线对我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这些国家的“海上生命线”。在南海中,南沙群岛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从地理上讲,南沙群岛是重要的战略通道。它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守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海上交通,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必经之路;从海上运输方面讲,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延伸至马六甲海峡,是世界海洋运输最繁忙的海域之一,仅次于欧洲的地中海地区。据统计,每年有10万多艘舰船通过该海域,每天约有300艘船。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运载着日本和韩国90%以上、中国大陆80%以上、中国台湾98%以上的进口石油,经过该海域。

1.3美国在南海有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利益

毋庸置疑,美国是南海争端升级的重要原因,南海争端升级是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具体体现之一。美国向来重视海上战略通道的地位与价值。美国以保护海上航行自由为名,制造南海危机,煽动菲律宾等国与中国相争,从而维护其在南海的利益。长期以来,出于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美国极力控制海上战略通道与岛屿。1986年2月,美国海军宣布将控制世界上16个最具有战略价值的通道。这16个战略通道中大西洋有7条,地中海有2条,太平洋有5条。30多年来,美国在这16个海上战略通道周边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对这些航道实行严密的控制。有学者判断美国已将南海列为必须控制的全球第17条海上战略通道。从美国海军在南海的动向看,其控制海洋的方式由主要控制海峡和咽喉向控制重要海域转变。为了达到控制南海地区海上战略通道的目的,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频频派ep-3型侦察机抵近南海进行侦查;最近其双航母编队驶入南海,美军在南海的一系列动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控制南海这一海上战略通道。

美国认为所有国家都应享有包括航行在内的公海自由。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6条和87条规定,任何商业舰船和军事舰船都享有这样的公海自由,但这与任何沿岸国均享有12海里邻海的国际惯例相悖。为此目的,自2007年起,美国每年都在中国海域进行多边“行动宣示”。美国认为南海的无障碍通行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因为:第一,基于国际贸易。每年有超过5万亿美元的贸易是经过该海域,其中包括美国的1万多亿美元的贸易;第二,无障碍通行有利于保持美国的军事投送能力,范围不只是在东亚,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这样美国军舰可以从西海岸和日本穿越南海进入印度洋和波斯湾。如果敌对力量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将能够阻断大部分日本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并阻隔美国和其同盟国在这一区域的航运。美国国会通过的《美国海外利益法案》宣称,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任何使用武力夺取该区域岛屿的行为将引起美国的“严重关注”,并表明了使用一切手段介入该地区事务的意向。为了确保对海上战略通道的控制,美军不承认任何国家对有争议海域的要求,同时,每年都在南海通过军舰通航或者军演的形式确保“在该海域自由航行的权力”。

从安全角度上讲,南海地区的海上战略通道对美国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包括的几大战略地区多集中在该通道沿线附近。美国在1998年公布的《东亚地区安全战略报告》中指出,确保航行自由,保护海上通道,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及其他能源供给线的安全符合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由于南海周围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的存在,使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地缘政治作用倍加重要。曾有西方媒体宣称,因为南海海底地形极其复杂且海水极深,若在斯普拉特利群岛深水中潜伏一艘核潜艇,就能抵消在菲律宾苏比克湾的美国第七舰队部署的大部分兵力,并且能够控制半径为4000公里,包括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地区。人们因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谁控制南海谁就将控制东南亚”。为了保证对海上战略通道的控制,美国在2007年的《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中指出,当冲突威胁到全球体系和美国利益时,美国海上力量将随时准备与国家的其他力量和多国力量一道应对威胁,并进入那些阻止美国进入的地方,为国家快速应对危机提供所需的手段。美国决不允许发生海上力量无法自由地集结和自由出入的情况,不允许对手封锁重要的海上交通与商业要道并切断全球供应链。海洋安全问题关系到美国重大的国家利益。维护公海自由是美国家的最优先任务。

2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外在动因:中国挤压了美国的战略通道空间

中国文献记载了最早的南海航路,中国历代图书对南海航路史的记载最详细,以中国人命名的南海地名最多。南海航路由最初汉代的两条,到六朝时期增加了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的两条,以及到加里曼丹岛的支线,宋代增加了东洋航路两条,宋元时期的爪哇海、弗洛勒斯海、班达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也增加了很多航路;明代又有环绕苏门答腊岛南部的航路,南海中部的航线更加密集。中国对九段线南海的要求可以追溯到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992年,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与专属经济区法》,强调了本国的领海,以及对毗邻区域的控制,表明了保护国家安全、海上权利及本国利益的决心。1996年,中国通过了《领海基线声明》来连接中国大陆沿海的基准点与其海岸线,该声明还明确了领海基线,将西沙群岛囊括在内。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海洋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全面的、整体性增长时期。2012年党的十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这不仅意味着“海洋强国”成为国家战略,而且标志着我国海洋事业已正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13年7月,主席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近年来,我国政府也一直在致力于从国家战略层面重建“海上丝绸之路”,重建的目标不仅是打造新时期的海上航运线路,更是为构建起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科技文化流通通道,海上通道对我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已被政府充分认识到。

南海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安全价值。南沙群岛海域有8个含油盆地,总面积约41万多平方公里,油气资源量为349.7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目前中国对海外能源和矿产资源依赖十分严重。根据2009年1月国土资源部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9提供的数据,如果不加强抵制勘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60%。这种外向型经济使得中国对于海上安全的依赖不断上升。中国80%以上进口的石油都要经过南海海域。从军事安全上看,南沙群岛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南沙群岛水下暗礁和火山密布,暗流涌动,是潜艇训练和隐蔽的良好场所。借助复杂的地貌,我国潜艇编队可能会成功避开西方国家的跟踪和监视,突破岛链封锁,进入西太平洋执行战略任务。榱烁好地控制南海地区的海上战略通道,我国政府从战略层面采取了一系列做法,同时压缩了美国在南海地区海上战略通道的空间,使得美国近年来不断直接或间接介入南海问题。

第一,南海岛礁建设增加了美国的担忧。自2013年9月开始,中国陆续在赤瓜礁、东门礁、华阳礁、南薰礁、永暑礁、美济礁、安达礁和渚碧礁8个岛礁进行填海工程,规模超过809公顷。2015年6月16日,外交部部长宣布,中国即将停止填海工程并将继续在人工岛屿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年初,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东门礁的土地复垦从380平方米扩展到75000平方米,南薰礁、华阳礁、安达礁和美济礁也都在建设当中。从海上战略通道的角度考虑,中国所控制和进驻的岛礁,由于水深条件较好,而且在各大水道附近,因此扮演着海上战略通道中的战略岛屿的角色。2016年7月13日,中国政府征用的民航客机对美济礁、渚碧礁的新建机场成功实施了校验飞行,数据表明两个机场具备了保障民航客机安全通行的能力。对中国而言,对岛礁的扩建能够扩大战略纵深,有助于强化对岛礁的实际控制,进而实现对海上战略通道的控制。

尽管中国一再声明,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活动是中国范围之内的事情,完全合法、合理、合情。然而,中国岛礁的快速建设超出了域外大国的心理底线。2015年4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哈里斯称,中国正在建造一个沙子长城,其填海工程是一个成熟的战略。意图虽不能确定,但可能是为了加强力量投射。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在南海拥有实际上的防空识别区。2015年6月,美国国务报告宣称,中国岛礁建设包含军事、外交和法律维度,引发了是否当发展应对中国的战略以及当下战略是否不充分的探讨。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罗素表示,中国填海工程史无前例,具有明确的军事性质,未来将可能继续加快速度。中国的岛礁条理清晰、规划明确,似乎要用岛屿和要塞构筑一个庞大的网络,以更有力地执行九段线政策,未来可能建立防空识别区。他还称,中国的土地复垦破坏了东南亚的和谐与风水,这与中国“做东南亚好邻居与和平崛起”的表态相悖。美国国防部正考虑向人工岛派遣舰艇和飞机。美国五角大楼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岛礁建设的意图虽仍不明确,但是中国在尝试通过完善基础防卫设施来改变事实。实际上,防空识别区频频牵动美国南海安全的神经,是美国对中美力量对比变化的反应。2015年2月,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所长彼得・达顿称,中国的野心可能会超越单纯的军事实力,而建立防控识别区。美国判断中国在南海动机的关键就是中国是否会设立防空识别区。因而,美国意识到应该威慑中国“在争议海域单边探索能源,对外国船只的强制行为,设立防空识别区”的短期政策。

第二,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间接提高了南海海上战略通道的地位。中巴经济走廊是总理2013年5月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的,初衷是加强中巴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国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2013年底,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有益补充,战略重要性进一步提高。2015年3月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中明确指出,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密切,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对中国来说,中巴经济走廊可以使中国扩大能源进口路径,避开传统咽喉马六甲海峡和存在争议的南海,把中东石油直接运抵中国西南腹地。如果以瓜达尔港为出口的中巴经济走廊打通,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将明显降低。瓜达尔港紧扼从非洲、欧洲经红海、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通过东亚、太平洋地区的重要航道,是印度洋上的咽喉要地,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如果能通过瓜达尔港,经中巴经济走廊进入中国,这将使得中国目前经马六甲海峡的石油运输航程缩短85%。

一直以来,美国对马六甲海峡非常重视。马六甲海峡连接南海和安达曼海,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世界货物的三分之一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全年约有价值5000亿美元的货物在此通过。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的邮轮是苏伊士运河的3倍,是巴拿马运河的5倍。对东亚国家来说,马六甲海峡是必经的航线。对美国来说,马六甲海峡是其全球要控制的16个海上战略通道之一。布热津斯基指出,马六甲海峡是控制亚太地区大国崛起的关键。目前,美国取得了新加坡海军基地的部分使用权,并继续援建马六甲沿岸的一些军事设施。在“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下,一旦中美在南海发生军事冲突,美国可以封锁中国80%进口石油必经的马六甲海峡,进而掐断中国的经济命脉。然而,由于中巴经济走廊可以使中国避开马六甲海峡,这等于削弱了美国控制马六甲海峡的主要功能。当下,巴基斯坦计划部部长伊克巴尔要求相关部门加快中巴经济走廊的进度,特别是瓜达尔港建设和西部通道建设。在中国意欲摆脱马六甲海峡的背景下,美国必须寻找新的海上战略通道来继续干扰中国的能源运输路线。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加速,美国介入南海问题以控制新的海上战略通道的目的越来越明显。

第三,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太平洋终端建设对美国在南海形成牵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中明确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凭借数量众多的岛屿、海峡群、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未来的石油运输通道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南太平洋将会成为新时期的海上战略通道。从地缘角度看,中国的海域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海域。中国进出大洋的通道被环形岛链所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在战时很可能被敌方拦腰所截。再者,现代海军兵力的远距离打击能力不断提高,如果不能在足够远(1000海里以上)的距离上拦截和打击敌方的兵力兵器,就无法保障国家海上方向的安全。一旦发生危机或战争,海洋强国完全可能封锁我国北部的琉球群岛诸水道,在中部和南部的海上战略通道,如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等进行封锁,因此延伸我国的安全利益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南太平洋地区的参与力度,广泛发展同太平洋岛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这对我国维护该地区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以及减弱过分对传统海上咽喉要道的依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控制南太地区海上战略通道也将会对美国在南海的介入形成牵制。一直以来,美国把南太平洋视为自己的“内湖”,不允许区域外的势力进入该地区。随着中国在该地区扮演越来越积极、主动的角色,美国不得不重视南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奥巴马在2014年宣布要把美国的“太平洋偏远岛屿海洋国家保护区”的面积,从8.7万平方海里扩大到大约78.2万平方海里。新扩大的区域跟美国控制的岛屿和环礁相邻,包括从这些岛屿向外延伸的200海里水域。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分散美国在南海的精力,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牵制。在博弈论里,每个行为者的决定取决于其他行为者的决定。因此,美国为了削弱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也将会在南海问题上给中国制造更多的麻烦。

3中国安全视角下的战略思考

根据我国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的终端有两个,一个是欧洲,另外一个是南太平洋。然而,不管终端在哪,南海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新时期中国需要打造的海上战略通道。对美国来说,控制南海地区的海上战略通道是针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反应。对我国来说,在不影响国家大战略以及海洋战略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地规划战略应对之策,破局美国在南海围堵中国的战略。

第一,加强中巴战略通道建设。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俄罗斯、印度、欧盟等全球主要力量也纷纷调整自身的地缘战略。大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新一轮竞争日趋激烈。当前美国战略重点“东移”、欧印俄等“东望”“东进”之际,地处亚太中心位置的中国,不应该将眼光局限于自己的沿海疆域、传统竞争对象与合作伙伴,而应该有“西望”“西进”的战略谋划。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必然结果,这不仅可以使中国扩大能源进口路径,还可以避开存在争议的南海,淡化中美在南海的地缘政治博弈。从官方文件可以看出,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一条连接中国新疆喀什和巴基斯坦瓜达尔的公路、铁路、油气、光缆“四位一体”的通道走廊,而且是一条沿线配备数个经济特区和大量社会合作项目的发展走廊,也是一条共赢之廊。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也是一个机遇。目前巴基斯坦国内经济低迷,能源短缺,社会矛盾突出,谢里夫主打经济牌,希望尽快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兑现“亚洲之虎梦”的承诺。与此同时,巴基斯坦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比较恶劣,欲在地区格局变动中占据有利位置,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中巴经济走廊已经成为双方合作的焦点。2014年,在会见谢里夫时指出,“中巴经济走廊为两国务实合作搭建了战略框架,是中国同周边互联互通的旗舰项目”。谢里夫表示,“巴方愿同中方落实好巴中经济走廊等重大合作项目,促进两国和地区的共同发展”。两国政府初步制定了修建新疆喀什到巴方瓜达尔港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四位一体”通道的远景规划。两国将在沿线建设交通运输和电力设施,预计总工程费将达到450亿美元,计划于2030年竣工。

中国政府应该创造条件,鼓励更多的企业去巴基斯坦投资,同时找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合作的切入点,可以考虑把通道建设、能源合作、反恐及地区合作作为切入点,夯实双方合作的战略框架。通道建设方面,要积极推进喀喇昆仑公路、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瓜达尔港口运营等,早日确定走廊的具体走向;能源合作方面,优先建设水电站,帮助巴基斯坦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卡洛特水电站已经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的能源合作项目之一;反恐方面,努力解决两国边境的稳定问题,防止外来势力操纵两国国内的民族冲突;地区合作方面,建设更多的工业园区和完整的配套工程,为其他项目合作提供条件。

第二,加快中缅战略通道建设。缅甸是位于中国、南亚、东南亚的联结点,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最近通道,也是中国通往印度的最佳通道的必经之地。中国提出了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构想,是次区域合作的尝试。目前中缅战略通道建设包括已经建成的中缅油气管道和未建成的中缅铁路。中缅两国2009年签订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缅甸联邦能源部关于开发、运营和管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增加了一条马六甲海峡之外的海外原油进口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2013年9月,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开始输气。2015年1月,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开始输油。这条能源进口通道与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到达我国的海上通道相比,用巨型油轮把油气运到皎漂港,再经陆上管道,从云南瑞丽进入我国境内,运输距离缩短近1200海里,对于破解美国在南海对中国的围堵具有重要意义。中缅原计划沿着中缅油气管道的线路,修建皎漂至瑞丽的铁路。中缅铁路从西南向东北贯穿缅甸中北部,经由云南瑞丽进入中国,直通昆明,被称为中国西南战略大通道。然而,由于缅甸转型后内政外交的变化、沿线居民的反对等原因,中缅铁路建设的进程很缓慢。自2010年大选后,缅甸开始了全方位转型。对中国而言,要密切关注缅甸国内的局势,尤其是缅北地区。缅北地区是中缅陆水联运和油气管道等多个合作项目的必经之地,也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必经之地。缅北冲突不仅影响着双方边境经济合作,还会影响中缅战略通道的建设。中国是缅甸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顺差来源国,因此双方如果能够克服一些障碍,加强合作,中缅铁路的进程将会大大加快。

第三,强化南海岛礁建设。南海岛礁建设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在南海地区的战略纵深以及保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还具有重要的民用功能。一是对南海海域航行安全有保护作用。南海、南沙航线海况复杂,一些区域险礁较多,对过往船只的安全有很大威胁,南海岛礁建设可以有效为我国和他国船只提供导航服务,保护航行安全。二是能够提供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在海上联合搜救、气象观测和预报、海上测量等方面,通过岛礁建设,中国能够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数据。在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力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中国应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一方面,中国需要继续推进南沙岛礁建设,按计划完成岛礁各项设施的工程建设,坚定维护自身权益。应赋予相关岛屿一定的军事功能,以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另一方面,要保持立场的灵活性,巧妙行事,对已经建成的岛屿设施可以开放其国际功能,这既可以履行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承诺,也是展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途径。

海洋经济战略篇8

关键词: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085-04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部署了未来5-10年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将海洋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海洋产业中的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装备业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有五大海洋经济区域,即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产值为18078亿元,占当年全国海洋经济产值的36.1%,在五大海洋经济区中位居第一。环渤海地区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起步较早,在产业规模、产业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研究环渤海地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对其他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一、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指在海洋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背景下,依托海洋高新技术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带动能力的产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既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国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下列特征:一是全局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优化海洋产业結构、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而且还能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二是关联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不仅能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效应来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通过国家及地区的海陆统筹规划带动陆地产业的发展。三是环保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应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能缓解海洋资源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是综合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环保产业。四是技术密集性。海洋经济对科技的依赖度往往高于陆地经济。而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则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发现了新的海洋资源,或者拓展了海洋资源利用范围而不断成长的产业。所以,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技术含量较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五是高成长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由新技术开辟的海洋经济领域,因此具有发展潜力大、增长快的特点,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海洋主导产业。根据世界海洋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海洋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应关注并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二、环渤海地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一)海洋生物医药业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不断增长,这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很多海洋生物体内具有特殊化学結构的活性物质,在药品开发上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环渤海地区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较早,2005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7.8%。环渤海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青岛、烟台及辽宁省部分地区。如,山东省在我国最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在海洋生物医药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很多成果,研究水平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业实现产值81.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山东省有百余家企业从事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洋生化制品生产,其中有20多家年营业收入过千万元,有3家过亿元,总资本近300亿元。山东省的烟台东诚生化、青岛明月海藻、海尔药业等知名生物医药企业纷纷涉足海洋生物医药领域,从事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开发。

(二)海水利用业

海水利用业包括利用海水进行淡水生产和将海水应用于工业冷却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我国北方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尤其是环渤海地区人均用水量只有269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地表水资源短缺,环渤海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地下水,造成了地面下沉日益严重,而且出现大面积的海水倒灌现象。此外,随着我国海岛资源的开发,对海水淡化技术和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海水利用业的发展不仅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环渤海地区在海水利用方面进行了各类探索。目前,大连、青岛、天津、烟台、秦皇岛、威海等沿海城市都已大量利用海水。如,大连市是全国海水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示范市,大连市已建水源热泵项目13项,涉及供热供冷面积1100多万平方米,实现供热供冷面积32.72万平方米。在海水淡化技术和规模方面,天津市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天津市拥有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等知名研究机构和膜天膜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据统计,2010年我国已建和即将建成的工程累计海水淡化能力约为每日60万吨,其中天津约为每日2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3。在环渤海其他地区,以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为主的淡化技术日渐成熟。山东长岛和大连长海先后建成1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三)海洋可再生能源业

海洋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海洋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洋生物质能和海上风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仅潮汐能和波浪能的能量就是现阶段全世界发电量的4倍。我国能源短缺,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不足的压力会不断增大,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势在必行。环渤海地区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业发展迅速,2010年比上年增长96.7%。但在产业规模上,环渤海地区与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2009年山东省海洋电力产值为19.7亿元,辽宁省海洋电力产值为0.21亿元,而早在2005年广东、浙江等省海洋电力产值就分别达到650亿元和347亿元。目前,环渤海地区的海上风能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山东省是我国海上风电开发重点建设的两大基地之一,河北省也是我国海上风电场发展的重点区域。2007年,中国首座离岸型海上风力发电站在渤海辽东湾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实现实质性突破。2009年,环渤海地区风能发电能力为191.9万千瓦,占当年沿海地区风能发电能力的40.8%,其中山东省的风能发电能力为121.83万千瓦,占当年环渤海地区风能发电能力的63.5%。环渤海地区的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仍处于技术研究阶段。2012年,中海油与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海洋能综合试验基地正式落户青岛斋堂岛。该项目以建设部级示范基地为目标,重点开展多能互补智能化独立能源系统、波浪能、潮流能发电装置和低成本海洋能输变电设备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四)海洋工程装备业

海洋工程装备业指为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提供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的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油气钻采装备、水下运载和作业及通用技术装备、海洋探测与监测装备、船舶与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装备等。随着深海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以海洋开发为重点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市场容量巨大。环渤海地区海洋工程装备业主要集中在大连、青岛、烟台、东营等地区。2010年,环渤海地区造船完工量为1385.96万综合吨,占当年全国海洋造船量的21.66%。其中,辽宁省在当年环渤海地区比重为68.0%,山东省占比为29.2%。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等企业先后在青岛、大连、曹妃甸等地投资兴建大型海洋工程装备项目。青岛与大连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工程基地和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青岛海西湾聚集了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中石油海洋工程等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有能力提品研发、设计、建造、维修、改装、拆解等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船舶企业集团。此外,东营市浅海油气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发展迅速,产值已占全国石油装备产值的1/3左右。在产业技术方面,天津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压力舱可以下沉至4300米的深海,对石油构件进行试验测试,这使得中国深海石油构件屈伸实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中国深海石油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公司交付了中国首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标志着我国已开始打破新加坡、韩国企业对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的垄断。

三、环渤海地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力量雄厚,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目前转化率约为20%,大量的海洋科技成果处于闲置状态。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科技成果主要是由海洋科研院所完成,而成果研发、中试、商品化(产业化)三个环节所需资金投入比例为1:10:100,中试、商品化所需资金远远超过研发资金。海洋科研院所资金有限,往往无力进行中试和商品化,从而使科技成果处于实验室状态,难以实现转化。

(二)产业发展存在市场风险

目前,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工程装备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发展速度较快。而海洋可再生能源业和海水利用业则由于发展时间短、技术成熟度低,尚未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发展面临市场风险。如果任由市场调节,海洋可再生能源业等产业将难以充分发展,将长期停滞在产业形成期。

环渤海地区的海水利用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如,天津北疆电厂已经安装的四台先进海水淡化装置中,只有一台在运行,其余三台都处在停机备用状态。天津泰达新水源海水淡化厂已经停产。究其原因,是我国的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约为5元/吨,高于自来水的市场价格,导致市场需求不足。而且由于开工不足,难以获得规模效用,再将资本折旧等因素考虑在内,平均每吨淡化海水的成本较高。

在海洋可再生能源方面,虽然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发展前景看好,但海洋可再生能源电站建设面临海水防腐等问题,建设成本较高。在形成一定规模前,其发电成本将高于其他能源的发电成本,因此也将面临市场风险。

(三)产业发展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自净能力弱,由于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使渤海海水质量较差。根据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渤海海域夏季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32730平方公里,约有42.55%的海域没有达标。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虽然比传统产业环保,但也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海洋工程装备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的污染物排放会增加海上污染。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排放的废水温度较高,大量排放能会使局部海域水温升高,这会导致浮游生物急剧繁殖,从而产生“赤潮”或“绿潮”等海洋灾害。此外,海水淡化会排出大量的浓盐水,其含盐量高于海水1倍左右。渤海近海海滩地势平缓,且水深较浅,海水交换能力较差,不具备向深海排放条件,如果直接排放将提高海水盐度,产生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

四、对策

(一)实行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結合的产业发展调节机制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在产业形成期尚未形成规模,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高风险、高投入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同时,部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外部经济性。因此,在产业形成期需要政府对产业发展进行积极的调节。政府可以在人才、用地、税收、贷款、资金等方面对产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如,面对海水淡化设备闲置的问题,政府部门通过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海水淡化企业的扶持。政府以各种补贴的形式对海洋开发企业予以支持,并不能促进海洋产业的长期发展,当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进入产业发展期后,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的计划调控为辅。

(二)坚持资源循环利用理念,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对于海洋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间的循环。企业内部循环是企业内部通过使用先进生产工艺,对生产废物进行回收利用,以达到少排放直至零排放的环保目标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经济目标。如,在海水利用方面,企业通过改进工艺,将冷却用海水重复利用,降低成本。企业间的循环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合理统筹,将上游企业的生产废物提供给下游企业作为原料和能源,实现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多余的能源为居民提供制冷或供热服务。

(三)建立海洋资源开发投入机制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由于尚未形成规模,投资回报的前景无法估计,海洋资源开发投入的风险较大。所以应以政府的引导性投资为引导,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参与。财政、科技、海洋与渔业、环保等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海洋高技术企业的扶持,促进海洋高新技术的转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技术攻关及重大海洋科研项目。在产业发展资金方面,要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我国海洋开发企业规模偏小,往往因为自身信誉不足,难以进行直接融资。而且海洋企业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作抵押,难以获得充足的银行贷款。政府可以为资信较好的海洋开发企业提供担保,或由政府出资设立企业债券担保投资公司,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此外,通过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创业基金等形式,支持海洋开发企业发行债券、股票,引入民间资金和国际资金。

海洋经济战略篇9

【关键词】亚太国家;海洋安全;战略;中国;政策启示

2013年,日本在《国家海洋基本计划》中定位为海洋国家,逐步明确自身在国际海洋领域内的特殊使命和责任,寻求维护日本争议岛屿的和领土完整,提升日本在全球海洋领域内的影响力。了解日方的海洋战略发展历程及特点,对中国制定海洋安全战略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对于中国应对日本的挑衅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日本海洋战略发展概述

自19世纪末进入21世纪,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经过了一个“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历史回旋。在世界大战过后,日本海洋力量发展受到占领国美国的严重影响和制约。日本在反思二战中海洋力量全面扩张失败中总结到日本仅有和海洋国家合作结盟,才能谋得自身发展。冷战期间,日本顺应美国,深化日美同盟,为美军提供前沿军事基地和海上支援,重视对海上交通要道的安全维护。同时扩大战略视野,拓宽中国、中东、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摆脱对美国战略的被动反应,主动认识主要威胁,不断增强防御力量。但总体来说,本阶段仍然处于防御阶段。

冷战结束,苏联力量解体,日本逐渐减弱冷战时期作为美国前线基地的陆上对抗战略,先后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1997年日美新的防卫合作指针和1999年国会通过的《周边事态法》,不仅向海外派兵,更是通过强化日美同盟,利用所谓“周边事态”,试图在东亚地区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户上的作用。同时,日本积极参加并推动日美澳印四国联盟的实现,积极参与东盟事务和apeC,组织参与共同打击国际海盗、确保航海、共同应对全球海平面升高和碳排放等问题的讨论,强化日本在海洋领域的影响力。

近年来,日本极力倡导与东亚、东南亚有关国家的“价值观外交”和筑造“自由与繁荣之弧”,加入美国倡导的“tpp”,遏制日本眼中主要的战略对手和假想敌,增强日本的国际影响力。

二、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发展特点

1.受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日本不断摸索与美国“对等合作”地位,国家安全战略自主性增强,由反映美国的安全战略思路转向服务自身海洋权益扩张的需要,通过“日美安保+自卫队”维护国土安全。日本安全战略受美国安全战略目标影响较大,但是自主性逐步增强。

2.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目标呈现多元化发展。从传统领域中的领土安全和海军力量建设拓展到非传统领域中。在传统安全领域意义上,日本确立岛屿的情报搜集与警戒监视体制,重视日本海洋国土和岛屿的安全以及在争端中占据优势,日本保障对日本生死攸关的海上生命线的畅通和安全,主导国际海洋安全秩序,提升日本在国际海洋安全维护中的地位,成为海洋大国和海洋强国;从非传统安全领域来讲,日本逐步强调“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在资源开发方面运用尖端技术,以推进资源开发的产业化”(2013年《海洋基本计划》),如何解决海盗、海上恐怖主义势力、偷渡、全球海平面升高、海底资源开发利用、近海污染、海啸防御和诱发性地震的预防和救援等问题。

3.综合运用多种战略手段。21世纪,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种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的实施。日本以“共同的价值观”和“潜在的威胁”与东南亚和南亚部分国家深化了政治交流和互动;同时,在外交领域,日本注重发展与东盟和印度等海上通道国家的关系,积极同相关国家开展海上安全对话、高层防务交流、军事备忘录交换和联合演习,注重合作国家的多样性和地理位置的关键性,定期开展军事高层对话,加强对东盟有关国家的经济援助,提升日本的国家形象;充分利用“均势平衡”理念,为遏制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影响力迅增的势头,在东海、南海问题上频频向中国发难,拉拢与中国存在海上边界争议的国家,塑造对己有利的海上安全环境。另外,除了在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积极加入tpp协定,在apeC框架内表现积极;围绕反海盗同东南亚国家推动“海盗合作机制”。

4.加强国内立法,为海洋战略扩展提供国内法理依据。日本相继出台和正式通过《海洋基本法》、《海洋基本计划》(2008年)、《海洋基本计划》(2013年)等涉海法律及政策,全面反映了日本海洋领土安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航道安全、海洋影响力扩大等全部需求和发展方向;《对付恐怖特别措施法案》、《海上保安厅法》、《自卫队法》以及每年的《防卫白皮书》、《防卫计划大纲》等法案措施以国内法的形式充分给予了日本海上自卫队行使日美安全同盟和日美海权合作方针的法律依据,表明了日本为解决与周边国家海洋争端的决心和武力企图;日本为继续深化日美同盟,得到美国在有关日本海洋争端中的支持,陆续通过《日美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周边事态法案》、《武力攻击事态法案》、《反恐特别措施法》、《支持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等,支持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反恐和扶植亲美势力政府的行动,获取美国的支持和政治互信。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在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全球能源合作、人道主义援助等国际性问题会议中提出主张并承诺给予大量援助,积极提升国家形象,探索海洋合作之道。

5.日本的海洋安全战略自产生之初就以中国为“假想敌”或者战略目标。尽管在“大陆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日本国内就已经将“中国”作为假想敌和战略竞争对手。从日本明治维新开始,陆续出现“脱亚入欧论”、“中日区别论”、“中国”、“日本自主论”等思想,对中国要么批判、要么蔑视、要么是敬而远之,主张日本应该与中国保持距离而不应与之为伍。日本的海洋派一开始就对中国持否定态度,认为中国非礼仪之邦,日本应独善其身。而后,由于中国先日本拥有一定规模的海军,日本就把中国视为其实施“大陆政策”的的障碍。冷战时期,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成为美国在东亚地区对抗社会主义的重要阵地。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以及要求日本承认其历史问题,在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日本国内逐渐夸大了中国的威胁,(下转第391页)

(上接第389页)认为中国是日本的现实威胁。特别自2010年以来,中日矛盾逐渐激化,中国回应的强硬姿态,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迅速膨胀,中国成为日本眼中的“地区霸权主义”。

三、中国海洋战略发展走向

1、明确中国的战略手段和战略资源。中国应明确自身所掌握的战略资源,政治上的“和谐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理念和“负责任大国形象”,把握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积极参与世界维和任务和人道主义支援,增强国家影响力;经济上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稀有矿藏、经济模式和经济成就,中国虽然不对外输出举得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但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增进世界福利。

2、甄别海洋争议中的主要诉求,如出于战略地理位置、经济利益、报复等。首先应加强政治上的沟通,增强政治互信,把握有理有节有据的原则,涉及核心利益和原则决不让步。同时,中国应把握日本语境下中国的发展和日本海洋战略发展的脉络和特点,重视日本战略中的“日美同盟+国民自卫队”,防止日本构建起“围堵”中国海洋边界线的岛链和出海通道,必要时,可采取“反遏制”战略,利用日本与俄罗斯、韩国的海洋领土争端矛盾和与美国的经济利益冲突,搭建有利于自身的安全网。

3、明确战略机遇,充分把握国际安全环境变化。首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增强国际竞争力,用现代技术打造现代国防力量;同时,在周边安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应明确自身的核心安全利益。中国作为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大国,要积极承担自己相应的国际责任。虽然就目前来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但对中国,仍然可以说是一个机遇,中国应对国际危机的能力和策略可以得到最大程度而检验和提升,可以促使中国进一步完善最为实际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4、把握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的时代主旋律。不仅仅是传统海洋安全领域内的安全力量建设需要巨大的财政支持,在非传统领域内的海洋安全维护上,更需要的是经济发展力量的转型和发展质量的提高。两方面结合对经济的要求颇高,这就务必要把我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和深层次矛盾,在促进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更应该增强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对外国关键技术的依赖,增强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的独立性。

5、将海洋安全战略与海洋发展战略至于同等地位,探索日本尚未涉足或目前进展较为落后的领域,比如海底可燃冰资源开发、全球海平面升高、极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等问题,做好预防性防御,抢占先机,率先确定在该领域内的国家利益。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一、在国际范围内,中国应在极地开发、海底资源合理开采等技术和工具上占据优先地位,以“创始国”的身份确定利益范围和国际准入标准,抢占先机;二、从国内情况来看,在我国海洋生态逐步恶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并提升我国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各海区的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管理,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与沿海各国国际生态保护合作,是保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重大课题。

6、加快国内海洋安全立法,完善海洋传统安全危机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非传统海洋安全法律体系。明确界定我国海洋力量的使用条件和适用情况,进一步完善海洋边界争端危机应急预案,规范我国的海洋利益。完善国内开发国际海底资源、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海盗等领域的法律或规章,分别在政策、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支持,以推进我国国际海洋合作,继续确保优势地位,做一个负责人的大国。

【参考文献】

[1]冯梁.亚太主要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研究[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2]吴寄南.新世纪日本对外战略研究[m].时事出版社,2010.

[3]廉德瑰.日本的海洋国家意识[m].时事出版社,2012.

海洋经济战略篇10

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差异;生产效率;泰尔指数;malmquist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2-0042-04

theRegionalDifferenceanalysisandproductionefficiency

ResearchofmarineStrategicemergingindustryofChina

YUanQingmin,FenGDong

(Schoolofmanagement,tianjin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384)

abstract:Usingtheilindexandmalmquistindexmethod,structurallydecomposingtheregionaloveralldifferenceofmarinestrategicemergingindustryofthe11coastalprovincesinthreemajoreconomicregionsfrom2001to2010,andthenestimatingtheproductionefficiencyofmarineemergingindustry.theresultsshowthatthemainreasonwhythedevelopmentofmarineemergingindustryhasoveralldifferenceisthattheindustrydevelopmentinprovincesisunbalanced;ontheotherhand,duringthestudyperiod,Chinesemarineemergingindustryproductivityfelldownslightly,technicalchangeplayedanobviousinhibitoryeffect,technicalefficiencywasalsoreduced.

Keywords:marinestrategicemergingindustry;regionaldifference;productionefficiency;theilindex;malmquistindex

海洋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利益空间和资源基地,以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各国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战略重点[1]。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新技术发展为基础,以海洋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新能源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以及海洋综合服务业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消耗少的产业,是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需求[2]。

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按照地理属性可将我国11个沿海省市划分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泛珠三角地区。其中,环渤海地区包括天津、山东、辽宁和河北四个省市;长三角地区由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组成;泛珠三角地区则包含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四省。由于区域特征存在差异和发展模式的不同[3],沿海省市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根据自身区域特征来制定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因此,分析海洋新兴产业的区域差异,测算其生产效率并明确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4],因此关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仲雯雯在界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3];宁凌根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概括归纳出了产业的选择准则体系[4];韩立民分析了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并给出了对策建议[5]。可以看出,当前国内的研究都集中于产业发展机制方面。而国外的学者,如misra阐述了利用核能进行海水淡化的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6]。muller提出加大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科研力度并指出波浪能、潮汐能对未来海洋电力业的重要作用[7]。Defne着重研究了美国东南部大西洋沿岸的海洋新能源发展前景[8]。Gamal分析了海藻等海洋有机物在海洋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前景[9]。这些国外学者虽然没有明确定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但都针对产业效益提高、技术利用等问题作出了分析研究。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发展政策方面,且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有部分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应用泰尔指数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一方面从区域差异分析的角度,探讨我国三大经济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另一方面从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的视角,针对三大经济区的海洋新兴产业生产效率变化进行分解计算及比较分析,并对变化原因做出解释。

1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差异内在原因分析

1.1海洋资源禀赋差异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发展速度与质量对海洋自然资源禀赋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如图1所示)。从三大经济区所处海域来看,海洋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渤海海域面积最小,但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海洋产业构成以海洋第二产业为主,十分有利于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长三角经济区域毗邻东海,该海域宜港深水海岸线位居全国首位,港口资源优良,并且海洋能源蕴藏量巨大,在发展海洋综合服务业以及海洋新能源产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南海海域面积全国最大,海洋空间资源丰富,海洋水产和海洋矿产蕴藏量较大,因而海洋传统产业发达,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主要以海洋工程建筑业及综合服务业为主。相较于环渤海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在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方面并不具备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优势。正是由于三大经济区所处海域地理位置各异、海洋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和海洋产业结构不同,造成了我国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差异。

图1海洋资源与海洋新兴产业关系图

1.2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物质资本与劳动力的投入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必备要素,对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如此。由于具有知识技术密集、需要高投入的特性,且对物质资本、复杂劳动和高新技术的依赖性更强,使得海洋新兴产业的物质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两种要素之间具有弱替代性,这是海洋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显著区别,如图2所示。图中,横坐标为劳动力投入量,纵坐标为资本投入量,曲线QQ′为技术水平相同、不同投入组合下的等产量曲线,斜线KL和K′L′为两种情况下的投入组合,与等产量曲线的交点分别为a和B。海洋新兴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的投入多为一次性投入,投资回报期较长,且这些资产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变现能力差[10]。由于海洋新兴产业对于资本的刚性需求,使资本和劳动力的替代性很弱,所以,虽然a、B两点的生产量相同,但是a点的生产效率要高于B点。因此,在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会选择在资本投入更多的a点进行生产;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沿海城市则不能达到相应的生产水平,这样便造成了海洋新兴产业的生产差异。

图2海洋新兴产业资本与劳动力的弱替代性

2研究方法与模型

2.1泰尔指数

三大经济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和海洋产业发展阶段各异,为了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差异,引入泰尔指数模型。泰尔指数是一个熵指数,反映的是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其值越大,表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越大,反之亦然。由于其可分解的特性,泰尔指数可以把总体差异分为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11],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差异分析的实证研究。根据研究内容,选取区域内海洋新兴产业的生产总值作为研究对象,泰尔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设三个区域分别为Q1、Q2、Q3,xi(i=1,2…11)为沿海各省市的海洋新兴产业的生产总值,Xj(j=1,2,3)为区域Qj的海洋新兴产业生产总值,X为海洋新兴产业生产总值之和。于是得到衡量区域内、区域间和总体差异的泰尔指数:

tω=∑i∈QjxiXj×lnxiXj(1)

tb=∑3j=1XjX×lnXjX(2)

t=∑3j=1XjX×tω+tb(3)

2.2malmquist指数

malmquist指数最初是由瑞典经济学家malmquist[12]于1953年提出。而Fare等人[13]将这一理论与Dea模型相结合,使得malmquist指数在生产率方面的测算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基于距离函数的比率来计算投入产出效率的,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说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原理:

为同期的产出向量;Dt(xt,yt),Dt(xt+1,yt+1)分别表示以t时期技术条件下的t期和t+1期生产点的距离函数,可利用Dea模型计算得到;mt,t+1表示t期到t+1期生产率的变化,若其值大于1说明生产率是进步的;小于1说明生产率是退步的。在规模报酬可变时,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两个部分,式中第一项为变动规模下的纯技术效率变化,第二项为规模效率变化,最后一项为技术变化率。Dtv(xt,yt)为规模报酬可变下的距离函数,Dtc(xt,yt)为规模报酬不变时的距离函数。当技术效率变化大于1时,表示从t期到t+1期,决策单元的生产更接近生产前沿面;而当技术变化率大于1时,说明在这一时期,技术出现了创新或者进步[14]。

2.3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11个沿海省市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选择为2001~2010年。其中,在分析区域差异时,选取海洋新兴产业生产总值为指标;在计算生产效率时,以每个省市作为决策单元,在投入变量的选择上,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和涉海就业人数为指标,其中海洋新兴产业的固定资产投入由各年固定资产投入按比例折算得到;在产出变量的选择上,则以各省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来衡量,主要是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和滨海旅游业的增加值之和。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2011年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3结果与分析

3.1海洋新兴产业区域差异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由公式(1)、(2)、(3),计算出反映中国三大经济区2001~2010年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差异的泰尔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差异方面,区域内差异一直大于区域间差异。动态地来看,2001~2010年十年间,区域间差异的平均值为001,其对于总体差异的平均贡献率仅为3.8%;而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则达到96.2%。可见,三大经济区海洋新兴产业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于区域内各省市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不平衡所致。根据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得出三大经济区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内差异和总体差异(见图3)。

图3三大经济区海洋新兴产业差异比较

由图3可见,三大经济区海洋新兴产业无论是区域内差异还是总体差异都呈现出震荡式的下降趋势,并且以长三角地区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具体来看,泛珠三角地区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差异最大,环渤海地区次之,长三角地区的差异最小,泛珠三角地区内部差异始终在总体差异中占重要地位。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差异从2001年的0.319下降为2010年的0.232,差异程度大幅缩减,说明目前三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在不断收缩。另外,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后,反映三大经济区的差异和总体差异的泰尔指数均趋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表明当前三大经济区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均衡发展态势。根据上述结果,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更主要地体现在区域内的差异,即区域内各沿海省市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不平衡。因此,测算分析三大经济区内各省市海洋新兴产业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2海洋新兴产业生产效率分析

运用Deap2.1分析软件,对2001~2010年沿海地区各省市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率三个指数,分别得到了分年和分省的测算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率年均增长为-2.2%,技术变化率年均增长-2.1%,技术效率年均增长-0.2%。总体而言,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新兴产业生产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技术变化指数出现退步所导致。同时,技术效率的下降说明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在已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所投入的资源并未全部发挥作用,因此存在资源投入浪费的情况。从时间上来看,可以划分为2001~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在2001~2005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其中,技术变化率正向增长,技术效率负向增长。这一阶段内,海洋新兴产业呈现出改进型的发展模式,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或者技术进步来提升生产效率,进而带动产业发展。然而这种情况下,所投入的资源能量并未被有效地挖掘,虽说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却也是经济增长的低级阶段[15]。2005~2010年,海洋新兴产业生产效率的变化出现波动,技术效率正向增长,技术变化率负向增长,表明这一阶段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对于资源投入的开发利用,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处于由非成熟阶段向成熟阶段转变的过程。

再来分析11个省市的生产效率变化情况。表3结果显示,2001~2010年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生产效率分别下降了2.3%和3.8%,长三角地区生产效率则提升了0.3%,泛珠三角地区的海洋新兴产业生产率明显较低。这与上述分析的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差异的情况相吻合。三大经济区中,环渤海地区4个省市的技术效率变化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技术变化率方面存在不足;长三角地区虽然在技术效率方面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但是依靠技术优势,整个海洋新兴产业还是呈良好发展态势;泛珠三角地区由于区域内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差异较大,因此无论在技术效率还是在技术进步方面都需改善。

综合来看,长三角地区是生产效率改善最高的,环渤海地区次之,泛珠三角地区最低,这与泛珠三角地区区域内产业发展差异较大有明显关系。而从各个省市来看,海洋新兴产业生产效率的改善明显更依赖于技术进步,一旦技术变化出现退步,生产效率就会跟着下降。这表明,当前我国海洋新兴产业仍处于有活力、但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因此,加快技术革新,提升产业规模,形成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应当是我国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

4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沿海地区11个省市10年间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差异和生产效率变化,使用泰尔指数和malmquist指数进行了分析测算,探究了导致其变化的内在原因,并得出了如下几点结论:

(1)我国三大经济区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平稳,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区域内各省市的发展不均衡,其中泛珠三角经济区差异最大,长三角经济区差异最小。

(2)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海洋新兴产业生产效率高于泛珠三角地区。说明当前这两大区域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而泛珠三角地区在调整海洋新兴产业结构,提升生产效率方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3)当前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技术进步或创新。因此,应对已有技术水平条件下的资源能量进行充分挖掘,这样才能促使海洋新兴产业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