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等教育方法十篇高等教育方法十篇

高等教育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2:34

高等教育方法篇1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提出一定的质量要求,而对教学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的判断就是教学评估。只有做好教学评估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对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国内国外都有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方法;内部评估;外部评估

关于高等教育的评估有很多方法,国内和国际上可参考的方法很多,对这些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于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有很重要的作用。教育评估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一、内部评估的方法

内部评估可以是高等院校自我评估,高等院校针对性的对学校师生及职工人数,教学及教学保障设备,教学方法、条件,考试及学生成绩等进行全面评估。高等学校内部开展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包括十个方面。

1.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课堂教学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课堂质量评估的办法是:评估工作分别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的课堂教学督导组和各二级学院(教学部)组成评估小组,组织同行专家、教师和学生对本院任课教师进行评估。评估具体办法不只限于听课或只听一次课,可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综合评价。

2.专业(学科)评估

专业办学水平既决定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也是高等学校整体办学的基础和办学水平的具体反映。所以,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就要切实开展专业评估。

3.教材质量评估

教材质量评估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原则,利用可行的评估手段对教材选用及其预期的教学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实现教材质量评估的反馈调控、咨询决策作用。测评的一级指标主要有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测评的二级指标主要侧重教学水平、学科水平、思想水平和图文水平四个大的方面。

4.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占中心主导地位,应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国内外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最经常和最主要的方式。

5.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评估

教学计划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专业教学计划体现国家对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评估主要是依据实验课情况、教学实习、理论教学等指标进行评估。

6.课程建设评估

高等学校通常开展的课程评估主要是依照教学文件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与管理、教学质量等评估标准体系在课程建设评估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合格课程、重点建设课程、一类课程以及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等的初评、推荐工作。在此基础上,学校“课程建设评估小组”的成员在校长或主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对上述课程的评估,得出评估对象的最终分值。

7.教研室工作评估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组织单位,制定合理的教研室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有利于充分调动系(部)和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研室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有力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教研室评估具体包括的内容有师资队伍、教学基本管理、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运行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效果、科研管理等。

8.实验室工作评估

对高等教育实验室的评估具体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的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队伍、环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9.教学成果评估

针对教学成果的特点,涉及的评估一级指标有研究水平、对教育进步的作用和教育效益。对教学研究成果的评估活动有三种类型:即鉴定性评估、评奖性评估与自由评论式评估。在我国较为常见的是评奖性评估和鉴定性评估。

10.毕业论文(设计)评估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评估是考核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学业完成情况的重要内容,主要考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情况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因此,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科学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其细节指标包括“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和“论文或设计质量”。

二、外部评估的方法

1.政府机构主导的评估

国外是政府组织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专门进行的评估。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aa)。Qaa的使命是促使公众相信高等教育质量和学位标准一直是得到维护和加强的。Qaa与高等学校一起,致力于促进和支持教育质量与标准的持续改进。澳大利亚大学质量机构(auQa),aUQa负责审核澳大利亚所有的自认证高等学校,此类学校,目前共有44所,其中40所是大学,aUQa还按照全国高等教育批准过程议定书,负责对所有9个州和地区的认证权力机构进行审核。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由政府主导。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评估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实行对高等学校宏观管理的一种职能,其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通过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大学排行榜

“大学排行榜”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建立大学排行榜是教育质量评估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各高校间的横向比较来说明每所高校的相对教育质量水平。但是判定一个大学的好坏有很多标准:约定俗成的、口碑的、政府扶持力度的、招生分数的、毕业分配的等等。目前,尽管各个大学排行榜在各项评价指标与权重上有不同的操作技术与理念,但都吸取了欧美国家大学排行榜的排序形式。

3.行业中介评估体系

在英国和美国还存在第三种处于官方和媒体评估体系之间的评估体系:即行业中介。他们对学分的授予、确定及把关起着一定的作用,有助于掌握大学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如美国的CHea,CHea既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的引领,又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服务。尽管这种评估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能为各方面所普遍接受,但社会中介机构作为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手段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4.评估专家组织实地评估

外部的评估专家到接受评估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有关教学工作的汇报,深入课堂听教师讲课,召开座谈会,比较广泛地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并且随机听课,调阅随机抽取的学生毕业论文和实验、实习报告,对学生进行随机性的基本技能、课堂技能和实验实践技能测试,查阅部分院系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有关资料和教学管理文件档案,进行个别访谈和专题调研等最后对考察的情况进行讨论评议。

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有很多,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借鉴国内外较好的评估方法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张军.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方法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ResearchesinHigher,1986(1)

[2]周治淼,王慧,朱山立.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10)

高等教育方法篇2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等教育体育教学心理

高校体育教育中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扉,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的内心建设,老师能走进学生的心中,所以说,赏识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例如在老师进行体育锻炼教学时,首先要表明老师的态度,对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绝对不会出现偏私包庇的情况。在老师眼中,所有的学生没有好坏之分,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老师有信任心,尊重老师;这样可以打开心扉,学生和老师可以真正地交流,使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浓厚的兴趣。其次,在赏识教育中,老师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老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就会喜欢这门课;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可能就不会喜欢这门课,这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自我情绪。这种情况需要赏识教育的帮助,老师可以通过经常表扬学生来提升学生对自己的好感,这样可以促进该学生有极大的兴趣爱好去参与老师的这门课程,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赏识教育方法比较适应现在的教学模式,该方法能够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由于学生具有爱活动的天性,因此,非常需要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约束,在这种帮助下,学生的天性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给他们的成长锦上添花。如果缺乏这种引导和帮助,那么学生就非常容易陷入一种散漫的状态,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就难以开展教学。因此,老师在进行体育锻炼教学时,可以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程度进行小组划分、分组教学,组织小组之间进行比赛,使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展现自己的天性,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此外,组织此类比赛还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打破学生的心理局限性,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赏识教育在高等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应用分析

高等体育教学指的是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通过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体育技术和技能,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应有的技能和技术的情况下,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以及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高校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其各个方面皆有很大的潜能需要开发,如身体体能、运动能力和心智能力等。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从小接触的体育锻炼和教育环境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这就使得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很明显的差异。据此,可以按这些差异把学生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身体素质良好,热爱体育运动,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学生,这些人在体育运动中都可以展现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优异;第二类是身体素质稍好的学生,他们对体育锻炼缺乏一些积极性和自觉性,不能主观地去参与一些体育运动,需要老师的督促;第三类是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他们对体育锻炼相对被动,不爱体育锻炼,不热爱集体活动,体育成绩一般;第四类则是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则对体育运动没有丝毫的兴趣,他们拒绝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这种学生的体育成绩都较差。[1]

对于赏识教育而言,对这四类学生都非常适用,将赏识教育应用于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学生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由于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都相当差,这类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在进行赏识教育时,要对这些学生仔细观察,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进行鼓励和赞扬,使他们能够尽早地消除由于身体素质差而带来的自卑感,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自我怀疑,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愿意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尤其需要在公开场合表扬这些同学,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展现对他们的鼓励,让这些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进而可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化被动为主动,能够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2]

高校体育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应用方法

1.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并赞扬鼓励

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每位同学身上的优点、优势,并且教师在发现这些优点后要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并将其优点放大,给予学生肯定。而在本文讨论的高等教育的体育教育中,体育老师需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要对学生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赞扬。[3]比如在进行排球教学的时候,老师指导学生控球、发球,起初学生可能很难掌握其中的技巧和准确的动作,并且动作不够连贯。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体育老师耐心教导,一遍一遍地示范。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让学生多练习,几次后就可以掌握,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并说一些鼓励、赞扬的话,这样使得学生们认为他们的努力和认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肯定,就会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自信心大大加强,有更浓厚的兴趣去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是必要的,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受到快乐,既可以激励学生又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使以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而学生更有信心去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这样老师才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在体育技能上获得巨大的进步。[4]

2.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教师需要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而这一点在赏识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当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会多次体会到快乐和成功的感觉,这样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自信心,使自我意识变强,并且还能增强他们的约束力。这种教学方法长久使用下去,这些赏识教育获得的好的意识会扎根到学生心中,这样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从而使以后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压力的时候,这些已经养成的好的意识习惯就会发挥作用,促使学生克服困难。

在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快乐,例如组织篮球比赛,老师可以对篮球比赛的比赛规则作轻度增调,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划分,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降低标准,比如在投篮的时候离球篮近一些,而对于一些掌握篮球技巧较好的学生则站在3分线的位置进行投篮,这样不会因为一些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造成成绩差距太大,这样一些技能较差的学生也能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快乐,给他足够的自信心。[5]

3.通过营造快乐健康的氛围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

学生的自信心是一种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自信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自信心可以对一个人起到精神支柱的作用,能够以最大的能力去调动人的潜能,促使其达到最好的状态来面对一些未知的情况和困难。在高等体育教育中,需要老师在发现学生优点的同时,能够最大力度地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将其优点扩大化,并让学生也能注意到自身的优点,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状态,在获得了老师的赏识的同时,又获得了学生之间的赏识[6]。

参考文献:

[1]金龙泉、赵健:《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赏识教育方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86-187页。

[2]杨伟林:《高校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体育教学实践研究》,《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年第2期,第131-132页。

[3]刘景森、李毅军、王庆和:《将“赏识教育”应用于冰上教学的研究》,《冰雪运动》2004年第6期,第24-25页。

[4]马歆乐:《激发大学生体育动机及主动性的新教学法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3期,第1-4页。

[5]周建雯、刘海:《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3期,第6-7页。

[6]杨俊、盛大洋:《试论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才智》2016年第25期,第131页。

高等教育方法篇3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G522文献标识码:a

evaluationonadulteducationteachingQuality

LiUXuewen

(YantaiUniversity,Yantai,Shandong264005)

abstractasawayofevaluationoneducationteachingquality,aHphasitsinherentflaws,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tocombinethetwointoFaHpmethodcanovercomeitsshortcomings,itfullyreflectsboththesubjectiveviewsofexpertsandpolicymakers,butalsoamoreobjectiveevaluationonthequalityofteachingeducationstatus,anditwillhelptopromotetheevaluationofeducationteachingqualitytobestandardized,practicalandcomprehensive.

Keywordsadulteducationteachingquality;aHp;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

0引言

我国成人教育从第一所成人高等教育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成人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成人教育能否持续的真正的担当其任务、贡献其资源,教学质量评价至关重要。目前比较常见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方法中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这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各有利弊,是否能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结合起来使用的必要性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1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与程序

1.1层次分析法

1.1.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法,是由美国的运筹学专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aHp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是一种多目标决策的方法,能够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从而做出有效的评价。

1.1.2aHp法的程序

表1判断矩阵B

(1)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将问题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构建递阶层次分析模型。(2)构建判断矩阵a。判断矩阵表示相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时,本层次各因素之间的两两相对重要性程度。设a层因素ak与下一层次B中的因素B1、B2……Bn有联系,则可以构造如表1的判断矩阵B:

其中,bij表示相对于上一层次因素ak时,因素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B具有如下特征:bii=1,bij=1/bji。bij的值可用1~9及其倒数表示,这些数字称为判断矩阵的标度(如表1所示)。判断矩阵的标度是由t.L.Saaty通过大量模拟实验证明得出的,与其它26种标度方法相比,1~9标度法更能有效的将思维判断量化。

(3)将判断矩阵a的各列作归一化处理。

=aij/akj(i,j=1,2,…n)

(4)求判断矩阵a各行元素之和

=(i=1,2,…n)

(5)对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wi

wi=/(i=1,2,…n)

(6)根据aw=maxw求出最大特征根和其特征向量。

(7)一致性检验。

Ci=

①计算一致性指标;

②找出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③计算一致性比例CR=Ci/Ri;

当CR≤0.1时,可接受一致性检验,否则对a修正。

1.2模糊综合评价法(以下简称Fuzzy法)

1.2.1Fuzzy法的原理

模糊集合是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L.a.Zadeh)于1965年提出,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开创了模糊数学这个崭新的分支。Fuzzy法通过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成定量评价,用模糊数学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对象做出总体评价。该方法结果清晰、系统性强,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具有模糊性且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1.2.2Fuzzy法的程序

(1)划分评语等级,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设因素或指标集合为a={B1,B2,B3,…Bn},因素评语集为V={V1,V2,…Vm},评语Vj(j=1,2,…m)表示各因素或指标做出的评价等级,各因素的模糊评价就是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假设第i个因素的单因素模糊评价为Ri={ri1,ri2,…rim}(i=1,2…n),其中rij表示第i个因素对第j个评语的隶属度。n个模糊向量R1,R2,…Rn构成了U到V的模糊关系,则模糊综合评价矩阵为:

(2)进行单因素分析。由判断矩阵求出各因素所占权重wi,根据Bi=RBi・wBi=(bi1,bi2,…bim),(i=1,2,…k)。

(3)因素的综合评价。设各子集的权向量为wa=(a1,a2,…ak),综合评价矩阵为R=(B1,B2,…Bk)t。因此,综合评价向量为B=wa・R=(b1,b2,…bm)。

(4)计算综合评价值e。给评语集的每个评价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设赋分值后的评语集为H=(h1,h2,…hm),则综合评价分值为:e=B・Ht。对照规定的有不同分值段划分的等级,就可以得知被评价事物处于哪一个等级水平。

2aHp法与Fuzzy法结合的必要性与意义

aHp法在判断目标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可以把其他方法不好量化的因素通过两两比较加以量化,把较复杂的评价因素构建成层次清晰的结构,可有效地确定多因素评价时各种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最终做出评价。aHp法在实际应用中只能用于做指标权重分析,量化和评价指标值需要用到其他方法。我们可以考虑将Fuzzy法与aHp法相结合,先用aHp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做出综合评价。可见,aHp法与模糊综合分析法有必要结合,结合以后可简称为FaHp法,该法可弥补aHp法的缺陷,使评价层次清晰,并且更加科学和简便。

3结束语

总之,采用FaHp法,运用aHp法并结合matlab确定权重、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的理论确定隶属度,既全面反映专家和决策者的主观意见,又能较客观地评价高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状况,能为成人教育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绩效评估方法,将有助于推动高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走向规范化、实用化、全面化。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0年烟台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项目”基金的资助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方法篇4

关键词:终生体育意识就业创新身心健康兴趣体育素养

一、目标

1.形成终生体育意识

活到老,学到老,运动到老。很多老年人都有晨练的习惯,因为运动的生理作用明显,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七个方面:(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二)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三)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四)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五)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六)对体脂的作用(七)对代偿功能的作用[1]。

可惜的是很多年轻人因为在校期间体育塑成不成功,以工作、学习繁忙没有时间为由,忽视了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能在年纪大的时候爱惜身体,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这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能够在青壮年时期就养成锻炼的习惯不是更好吗?

“体育与健康”提倡: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生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其中终生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非常值得体育教育者深思――体育教育如何通过把握学生的在校时间,改变学生一生的习惯甚至命运,满足学校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年青人欠缺的不是运动的时间,而是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不知道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而高等教育体系的体育教育,是小学、中学体育教育的总结者,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棒,是学生终生运动的引路人。

2.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

学生自杀一直是高等学府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另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不占少数。刚刚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突然没有父母管束,进入一个看似相对自由,但处处充满竞争的陌生环境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而毕业生又处在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型的阶段,在面对就业压力和未来太多不确定因素时会感到惶恐,焦躁。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健康人格的任务尤为重要。

体育运动不光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有助于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保持学生乐天开朗的精神面貌;赋予学生敢于竞争的运动气质。重视体育运动,并不是要淡化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相反,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正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方式。

一个热爱运动的人相对面对更少的精神困扰。想不出办法的科学家,文思枯竭的作家,离开板凳,走出实验室转转,往往能获得更多灵感。生理上,大脑和身体共用一腔血液,呼吸更多新鲜空气,新陈代谢加快,大脑供氧充足,思路也就清新起来。而在心理上,体育锻炼可以让人直观感受达到体力极限时,克服种种不适,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促进学生形成顽强拼搏,不轻言失败的品质。

二、方法

1.鼓励与游戏为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无论个人身体素质如何,在观看体育赛事的时候总能全身心投入进去,大多数人天生都是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的。兴趣来自生活体验,大学生身心都趋于成熟,但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仍然十分必要。

人愿意做某件事只有两种原因,一是逃避痛苦,一是追求快乐。对体育课而言,追求快乐往往比避痛苦有效。让学生在体育课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而非痛苦,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在独立锻炼的能力。独立锻炼包括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方面。主动积极地参加锻炼,是学生自主锻炼的基础。让学生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为学生的终生体育[2]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2.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体育素养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体育文化知识的了解;对游戏规则的坚持;比赛的风貌;接受胜利和失败的态度;体育竞技的心理素质等等。

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对体育节目不感兴趣,也不愿意主动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去,原因之一是看不懂体育赛事,不了解体育节目的魅力所在。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的传播密切相关,体育运动有丰富灿烂的文化内涵,如奥林匹克的历史,对奥运精神对全世界的意义;中国走上奥运会的曲折经历;中国的乒乓外交;nBa篮球文化等等。体育课固然需要杜绝讲得多,炼得少,但是必要得体育文化课也是必需的。

金庸笔下的武林大侠,除了有一身好武艺,还需要有很高的武德修为。奥运会上面对裁判的不公平判决,运动员用他们的大气、淡定和坚毅一次次向观众诠释着体育精神。无论他们是否获得奖牌,在观众心中,他们都是是冠军。他们的体育素养影响、教育着观众,也展示了一个国家的风采。

三、结语

体育教育在学生各个阶段的教育过程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是国家越来越强盛、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的表现。中国将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企业家、工程师、学者、技术工人……当他们谈到成功经验时,体育教育的巨大作用会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因为在每个国家都将体育教育视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在小学、初中、高中各科老师日复一日辛勤付出的基础上,担负跑好最后一棒的艰巨任务。看清教学目标,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而每一名体育教育者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动力在于――成功的体育教育将改变孩子的一生。

参考书目

[1]《运动处方的作用》

高等教育方法篇5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教育成本 方法

developing costing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cost in china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qin huaijin,meng qingyue,chen yude,et al.∥chinese health economics,2003,22(2):4-6

abstract a methodology of costing medical education services is developed based on methods that are already employed 

 教育成本分析是测量教育投资效率和效益的基础,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确定适宜的教育成本测量方法是进行成本分析的前提。我国虽不乏教育成本测量方法及教育成本定量分析的研究,但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高等医学教育成本测量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研究高等医学院校的成本测量方法,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针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研究制定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成本测算方法。

一、方法介绍

(一)成本的定义与意义(1-2)

1.成本 经济学中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总和。

2.教育成本 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或者说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这一概念规定,只有用于培养学生所消耗的资源才能构成教育成本,投入教育的各种资源,如果不是用于培养学生,而是用于其他目的,则不能构成教育成本。

3.学生个人直接成本 是指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为完成学业,由个人或家庭所耗费的经济资源。

4.平均成本 指厂商在生产一定量产品时,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本研究中的生均成本指学校平均培养一个大学生所需要的成本。通过计算生均成本,可以比较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学生所需成本的高低。

5.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依照经济学定义,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即使产量为零,企业也必须支付这部分开支,如长期工作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各种保险费等。变动成本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生产所需原料和其他材料,为生产线配置的产业工人等。本课题中学校固定成本指不以学校每年招生人数的多少而变化的成本。如折旧、工资、修缮费;变动成本指随学校每年招生人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购置费、业务费、公务费、业务招待费、实验费、助学金、附属医院实习费和其他费用。一个学校的固定成本高,说明它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潜力大,如果招生人数过少会使学校总成本过高。

6.部门成本 本研究中,把高等医学院校各部门根据其功能和结构划分为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4个部门,并对4个部门的成本分别进行测算。

教学成本是指整个教学活动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的货币总和。科研成本是指完成科研工作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总和。行政成本是指行政部门在运作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货币总和。后勤成本是指后勤部门在运作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的货币总和。

7.类成本 类成本是将总成本按照其性质分为几大类,在本研究中,主要分为人力、折旧、业务费、公务费等类成本。

(二)高等医学院校成本测算的框架

成本测算有3个层次的产出:学校水平、各类部门水平、学生平均水平。测算框架见图1。

(三)高等医学院校成本测算的步骤与公式

第一步:计算学校总成本

学校总费用由13项组成,它们分别是:房屋、设备折旧费、工资、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公务费、科研支出、业务招待费、公费医疗费、实验动物购置费、助学金、附属医院临床实习费和其他费用等。因此,总成本用下列公式计算:

学校总成本=折旧费+工资+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公务费+科研支出+业务招待费+公费医疗费+实验动物购置费+助学金+附属医院临床实习费+其他费……(公式1)

附属医院临床实习费一项,是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而计算出来的,高等医学教育无论是3年或5年制,均有1年多的时间在附属医院见习和实习,占用了附属医院的大量资源。因此,计算高等医学院校成本时,应充分考虑附属医院在教学工作中的投入,本研究尝试使用“附属医院临床实习费”代表附属医院在教学工作中的投入,计入总成本中。

计算公式为:附属医院临床实习费(人力+折旧)=学校教师平均工资×附属医院人数×0.1+附属医院固定资产总值×折旧率×(实习生教室总面积+实习生宿舍总面积)/附属医院建设总面积……(公式2)

公式2中,0.1为附属医院用于临床教学人数的调整系数,根据经验所得;折旧率的计算方法为:按照国家卫生部和建设部有关标准,房屋按20~30年折旧,设备按8年折旧,取中间值15年为房屋和设备折旧年限,每年折旧率为 1/15,即0.067。

第二步:计算部门成本

按照确定的分摊系数,将学校总成本分摊到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个部门中,得到各个部门成本。公式表示为:

各个部门分摊成本=总成本×分摊系数……(公式3)

(1)学校总成本中可以直接进入总成本的项目直接进入。工资中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工资、课时津贴、实验动物购置费、助学金、实习费、科研支出和附属医院临床实习费等项目可以直接进入教学和科研成本;工资中的行政人员工资可直接进入行政成本;工资中的后勤人员工资可直接进入后勤成本。(2)学校总成本中,其余不能进入三大部门成本的项目可按工资系数(a)和面积系数(b)两种系数分摊到部门成本中。

工资系数(a1)=教学和科研人员工资/(教学和科研人员工资+行政人员+后勤人员工资)

工资系数(a2)=行政人员工资/(教学和科研人员工资+行政人员工资+后勤人员工资)

工资系数(a3)=后勤人员工资/(教学和科研人员工资+行政人员工资+后勤人员工资)

总成本工资中的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其他人员工资、业务费、公务费、业务招待费、公费医疗和其他费分别乘以a1,a2,a3后进入教学和科研成本、行政成本和后勤成本中。

教学和科研面积=教室面积+学生实验室面积+科研用房面积+图书馆面积+运动场面积

后勤面积=学校宿舍面积+职工宿舍面积+学生食堂面积+职工食堂面积

行政面积=校行政用房面积+系行政用房面积+会堂面积

面积系数(b1)=教学和科研面积/(教学和科研面积+后勤面积+行政面积)

面积系数(b2)=行政面积/(教学和科研面积+后勤面积+行政面积)

面积系数(b3)=后勤面积/(教学和科研面积+后勤面积+行政面积)

总成本中折旧、购置费、修缮费三项分别乘以b1,b2,b3后进入教学与科研成本,行政成本,后勤成本。(3)将教学和科研成本分为教学成本、科研成本,按教学、科研人员人数比例计算人员系数c

人员系数(c1)=教学系列人数/(教学系列人数+科研系列人数)

人员系数(c2)=科研系列人数/(教学系列人数+科研系列人数)

教学成本=教学和科研成本×c1

科研成本=教学和科研成本×c2

第三步:计算教学、科研成本

将行政成本、后勤成本按一定的系数分摊到数学成本和科研成本中形成最后的教学成本、科研成本,并计算生均教学成本、生均科研成本。这里的系数仍然用人员系数c1,c2。

教学成本=第二步中的教学成本+(行政成本×c1)+(后勤成本×c1)……(公式4)

科研成本=第二步中的科研成本+(行政成本×c2)+(后勤成本×c2)

生均教学成本=教学成本/学生总当量数……(公式5)

生均科研成本=科研成本/学生总当量数

学生当量计算方法(3):学生当量数是指将研究生、成人脱产班、函授生、夜大生、留学生等折算成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当量。具体折算办法为:以本、专科生为1,研究生为2,留学生为3,成人脱产班为1.5,进修生为1.5,函授生为0.2,夜大生为0.5。

第四步:计算生均教育成本

由于研究生学习期间仅靠国家划拨的教育经费是不够的,绝大多数医科研究生要靠导师的科研经费补偿不足部分。因此,科研成本中,应有一定比例划到教学,成为教育成本。具体方法为:将第三步中的科研成本按研究生当量占学生总当量的比例划到教学成本中便得到教育成本,即:

教育成本=公式(4)中的教学成本+研究生当量/学生总当量×0.5×科研成本……(公式6)

公式(6)中,0.5为调整系数,根据经验和专家咨询确定。

生均教育成本=教育成本/学生总当量数……(公式7)

(四)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教育个人直接成本测算方法(4-5)

学生个人直接成本是指学生本人在学习期间直接支出的各项费用。学生个人直接成本按照使用支出性质的不同,主要有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书籍文具费等。助学金和奖学金应从上述费用中减去。计算公式为:

个人直接成本=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书籍文具费+其他费用—奖学金与助学金……(公式8)

 二、讨 论

本成本测算方法是研究者在国内外成本测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特点,自行建立的一套方法。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有多种计量方法用于成本测算,比较常用的方法有2种。一是匡算法,二是实算法。匡算法就是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和生均预算外用于培养费的总和。使用这一方法需要几个假设:必须假设教育事业费所有各项费用均与培养费有关;必须假设当年教育事业费中的设备购置费相当于学校已经形成的全部设备的折旧费;必须假设当年的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校舍建筑物的折旧费。此法的优点是所需要的信息容易收集、操作性较强、注重时效;缺点是:未能剔除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当年的教学与一般设备费所购置的设备是以固定资产形式存在,原设备也未进行折旧计算;当年基本建设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不可能当年消耗掉,原校舍建筑物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折旧计算;此法得到的成本信息有限,准确性较差,影响成本信息在教育经济政策制定和教育机构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利用。此外,教育成本的测算方法往往依据一般教育机构的性质设定,而医学教育机构与其他门类的教育机构在规模、设置、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别,也影响了这些方法在医学教育机构的适用性。实算法则要求把一切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扣除掉,对学校固定资产给予折旧,这种方法克服了匡算法的缺点,更接近成本计算的实际数,比较科学,但此法计算比较复杂(5-6)。

虽然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经济学家都十分重视对教育成本考核方法的研究,国外教育成本研究有多年的历史,但关于教育成本的计算,目前尚无一定法规和大家认同的方 法(5,7)。针对医学教育领域的成本测算研究也不多见。同时,与国外医学教育机构相比,我国医学教育的情况较为特殊。本研究中所建立的方法属于实算法的范围,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

1.引进成本测算中经典的“阶梯分摊法”(step-down approach),提高了方法的科学性和成本信息的准确性。(1)由于“阶梯分摊法”按照成本的流向从总成本向单元成本进行分摊,避免了成本分摊后单元成本不能还原到总成本的问题(8)。在本研究中,首先测算各医学教育机构的总成本,然后,依据一定的分摊系数将总成本分摊到部门和单位,单元成本的总和等于部门成本的和,也等于总成本,保证了成本结果的准确性。(2)利用该方法可以定量测量医学教育机构不同层次成本总量和分布,易于发现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3)因为在成本分摊过程中,以类成本作为分摊的基础,可以定量表述成本构成。

2.充分考虑了医学教育机构的特殊性,保证了方法在医学教育领域的适用程度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学校机构内完成,还需要较长的临床能力训练和实践过程,需耗费一定量的其他资源,如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投入等。在成本测算中,本方法采用成本分摊方法将附属医院教学投入分摊到医学教育培养成本中。

3.从不同层次测算医学教育成本,丰富了成本信息 利用本方法,从总体上讲,可以得到3个层次的成本信息:机构总成本、机构内各部门(教学、科研、行政、后勤)成本、生均教育成本,这些信息从不同的侧面,如收费政策的探讨和管理水平评价等,对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在各个层次的成本中,又能够按照投入要素的性质,分出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公务和业务等类成本,为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控制和预测奠定了基础。

在成本方法研究中,也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此次测算的成本为平均实际成本,没有涉及标准成本问题,而标准成本信息对医学教育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二是调查的对象有待扩大。本次研究中,有些性质的医学院校没有进入调查范围。上述问题需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得到解决,使医学教育成本测算研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2)karl e.case & ray c.fair·1999,principles of economics.fif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3)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改革,加强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宏观管理的意见.1994,教计(1994)239号

(4)靳希斌.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霍文达.教育成本分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6)韩宗礼.教育经济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高等教育方法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德国不莱梅大学教育理念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而国际教育理念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环境和理论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中国高教改革的方向。因此,分析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把握中国高教改革的时代特征,并在吸取国际教育理念精华的过程中,创造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德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德国能在当今强手如林的国际环境中,经济长期保持强势,与德国高等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德国有多所世界著名学府,均有数百年的历史和先进的教育理念[1]。这其中就有不莱梅大学(BremenUniversity)。

二、德国不莱梅大学

不莱梅大学位于德国不莱梅州的不莱梅市,这是一座有着54.9万人口,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

不莱梅大学是一所古老的大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84年,最初是由不莱梅中学发展而来成为高等学校,1971年不莱梅大学正式成立[2]。

上世纪70年代是德国高等院校的建校高潮,在众多的学校中,不莱梅大学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中形成了独特的“不莱梅模式”,并因此在德国的高等学校中享有盛名。所谓的“不莱梅模式”,体现了不莱梅大学致力于高等教育改革,开展多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合作,注重科研成果向生产实践的转化,不莱梅大学也因此而不仅在学术领域,而且在商业和生产领域均负有盛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变革,今天的不莱梅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并成为德国著名的7所大学之一。被称为德国西北部的科学研究中心[2],它是1580名科学家的科研基地,19000名学生的学习场所,318名教授和一千多名雇员的工作地点。

三、办学理念和特色

德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一直以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与其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特色有关。为确保德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德国的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注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

作为德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不莱梅大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贯彻和实施了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

1.国际化

国际化是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教育环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趋向国际化、多元化,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这在不莱梅大学也有充分的体现,不莱梅大学面向全世界招收学生,目前在该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多达2000多人,这其中,中国留学生大约800人。

另外,不莱梅大学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学期的国外学习经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活能力,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跨国人才。不莱梅大学在全世界有超过25个合作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免费出国学习的机会。

2.校际交叉教学

德国高等教育十分鼓励校际合作创办专业和开展科研,充分实现校际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共享。不莱梅大学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创办校际交叉专业,尤其是一些新兴专业。如数字媒体专业就是是由四所学校联合招生授课的,这四所学校是:不莱梅大学(UniversityofBremen)、不莱梅应用科学学院(Bremen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不莱梅港应用科学学院(Bremerhaven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和不莱梅艺术学院(Universityofthearts)。学生可以从各个学校选择有关课程。这种独特的校际合作,充分进行了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使数字媒体专业把计算机科学和设计、自然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全方位地综合体验数字媒体专业的各个方面。

3.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先驱者威廉・冯・洪堡特(1767―1835)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3]。大学主要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因此,不莱梅大学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在其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不莱梅大学提出了“基于研究的教学项目(Research-basedteachingprojects)”,充分体现了教学密切联系实际,重实践技能和方法训练的教育理念。学校要求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学校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教学,教学内容就是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指导老师也会在此期间开设专题讲座,内容也是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展开,引导学生正确的研究方向,并帮助学生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课题必须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团体的分工合作才能圆满完成课题研究。在此阶段,学生要显示出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体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还积极提倡所谓的“学术自由”,在课题研究期间,指导老师几乎不给学生任何限制,而是提供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基本上由课题参与者自行完成。

不莱梅大学的高等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所谓的“实践导向(orientationtopractice)”和“社会导向(ResponsibilityRowardsSociety)”。学校积极开展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产学研合作,几乎所有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课题都来自企业和政府部门,课题研究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充分利用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财经资助和实践场所,以及学校内部的科研资源。实践证明,不莱梅大学的这种科研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标有“madeinBremen”的不莱梅大学的科研成果在德国卓有影响,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在不莱梅大学校园里专门开设有一块名为“technologypark”的企业园地,有超过320家企业进驻其中,成为德国西北部著名的产学研高科技产业中心。

因此,德国的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因为他们不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懂实践,懂技术,了解企业的运作,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制特点

不莱梅大学实行三年制本科、两年制研究生的制度。

三年制本科实行欧洲大学的学分转换制(eCtS――europeanCredittransferSystem),每个学生必须修满18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学时。此外,本科阶段还包括一个学期的国外学习经历,一年时间的课题(project)研究工作。学生毕业后获得的学位是BachelorofScience(B.Sc.)。

两年制硕士要求申请者具有相关专业的本科文凭,英语水平考试证书和相关的申请材料。硕士的第一学期是常规课程学习,第二、三学期进行硕士课题研究,第四学期撰写硕士论文。研究生毕业颁发的学位是masterofScience(m.Sc.)。

四、课程设置和要求

不莱梅大学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阶段,配合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和需要进行合理设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开展专业学习。课程一共包括八个模块。

1.预修课程

作为国际化的大学,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英语水平。这个模块就是为刚入学的学生进行语言学习而开设的,主要是语言课程。

该模块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初学者的专业方向定位。学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中作出选择,为自己随后的大学学习和专业方向进行定位。

2.基础课

基础课都是必修课,主要是专业概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学生对专业的手段、技术、概念和方法有一般性理解,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进入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

3.理论分析

该模块是有关专业的历史、理论和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历史、文化和理论背景。

4.专业技术

学生在这个模块主要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具体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5.设计

这个模块教授学生利用专业技术和方法进行课程设计,是与专业技术课程相对应的综合实验环节。

6.应用

介绍专业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

7.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

工程实习是为期12周的专业实习。目的是让学生切实了解与专业相关行业的工作实践,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真正体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有关理论或设计的专门课题,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要求至少进行一个课题的理论研究并得出结论,或解决一个具体的专业问题。

8.选修课程

这个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学校提供的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中自行选择,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五、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着眼点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培养功能的调适[3],这与不莱梅大学的教育理念可谓不谋而合。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另一方面出现了诸如学术成果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难以向产业化转化,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找工作困难的后果[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燃眉之急,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对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探讨,对我国高教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此次的德国之行使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不莱梅大学的发展现状,他们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教学方法使我深受启发,其完善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兴国.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教育探索,2006:8.

[2]introductionofBremenUniversity.不莱梅大学网站,uni-bremen.de.

[3]黄安贻.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

高等教育方法篇7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高等职业教育;高职课程改革;多尔;课程开发模型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高职生就业环境更加严峻。高职教育必须反思,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后现代主义影响广泛,课程研究也从“现代”步入到“后现代”。但是,高职课程改革必须做到继往开来,既要兼顾“后现代”哲学的先进理念,还要秉承现代科学化的课程开发方法。

一、超越式的后现代高职课程开发模型

课程开发,也称课程设计、课程编制,核心是课程结构的设计,它是一个多环节、多任务的系统工程。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写方面,而对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即课程开发的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则很少涉及。

课程开发首先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判断和选择。到目前为止,一般有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两种课程体系。前者主要关注建立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重现,后者更多地着眼于蕴涵在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也就是说,学科体系课程追求的是学科知识架构的系统化,而行动体系课程追求的是职业过程的系统化。职业教育的课程更多在于行动体系课程。每种课程体系还有多种课程开发模式。一般说来,学科体系的课程开发模式有三种:1 目标模式,即“通过分析学习主题的活动内容来选择课程内容,旨在引起所期望于学生的那些具体行为”;2 过程模式,即“以知识的学科体系为中心,重在学生认知的形成过程而不在于预定的行为目标”;3 环境模式(或者说情境模式――作者注),即“强调课程即学习经验,以及教师、学生及环境相互沟通与影响”。事实上,行动体系的课程也存在以上三种课程开发模式,不过,更加强调环境或情境模式。历来课程改革,总是基于非此即彼的哲学理念,因此,改革总是不能尽如人意。事实上,各种课程体系和课程开发模式是相辅相成的,融会各家之长才是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这也是本课程开发模式的本质之所在。

在查阅多种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系统方法,结合美国后现代主义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的4R标准,试着构建了超越式的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模式。这是一个开放而又循环的高职课程运作系统,即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包含现状分析、工作分析、教学分析、教学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七个环节,最后用课程评价来检测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或实现程度,并以此对课程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成为设计更加有效于课程目标实现的依据,使整个课程体系更贴近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并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课程开发系统模式如图1所示。本系统由两个相对独立而又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第一子系统基本上是采用分析方法,第二子系统是对第一子系统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前者以教学目标及其所包括的所有教学内容为结果,后者以教学目标及其所包括的所有教学内容为导向;联系两大子系统的纽带是教学目标的同一性。图中各个箭头不仅表示课程开发流程的方向性,还表示关联性(Relational);两个系统圆环衔接,表示箭头严密性(Rigorous);两个圆环中的箭头有始无终,表示回归性(Recursive),也就是反思;而丰富性(Rich)蕴含在各个必要的环节当中。事实上,现状分析环节还蕴含着将课程设计系统之外各种因素引入系统的功能。课程评价环节并不是课程编制工作的终结,计划大纲还要通过若干轮的教学实践不断检验与完善,教学计划要定期修改,教学大纲要及时补充完善,以便不断吸收职业发展所需要的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超越式的后现代高职课程开发方法

(一)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就是采用社会调查法,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分析高职现状,寻求社会对教育已取得的成就与期望取得的成就之间的差异,以便在宏观上把握课程开发的方向和趋势,这是对教学与课程目标的选择。我国的课程改革一贯被忽视这个环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际上。这个环节是高职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现实依据。这一环节的主要工作任务如下:1 课程现状的调查和分析;2 课程需求调查和分析;3 课程保障条件调查和分析;4 对课程数据的收集整理。

通过对课程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初步分析和二次分析,基本形成结论,为下一环节的工作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二)工作分析

这一环节是职业教育最具有特色的环节,是职业教育课程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该环节主要采用系统工程中定量化系统分析的方式对社会职业进行分析,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在微观上确定与课程开发有关的职业活动的内容。实际上是对课程内容范围的选择和界定。

这个环节包括三个层次:1 职业分析,在归并社会职业的基础上确定教育职业的划分、设置及培养目标,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社会职业和教育职业的区别;2 职责分析,即对教育职业所覆盖的职业群或岗位群的工作职责进行分析,以确定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3 任务分析,即对综合能力进一步放大和分解,得到最小的操作单元和单元内所有具体的职业活动,以确定社会职业所需要的专项能力。

(三)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是课程开发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是联系职业工作能力与教学要求的纽带;其任务是要在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的基础上,由富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和课程专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划分教学单元,确定课程单元所需传授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劳动态度,将这些转换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单元(或模块)和教学目标,“应采用包括活动、条件、标准三要素的表达方式加以描述,尽量做到行为化、可观察、可测量”。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也就是课程目标,或者说是课程与教学目标,本文无意对这两个术语进行界定,这反映了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统一和整合的趋势。在此,教学目标是指教学单元(或模块)的目标,是分层次和类别的、可操作的目标。由各种层次和类别的目标组成的教学目标体系是课程组织和实施的基础。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将应该传授的知识(认知领域)、技能(动作技能领域)、态度(情感领域)规范化和可操作化。

到此为止,第一子系统的任务已经完毕,接下来的任务是将第一子系统的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异的分析结果作为输入,进一步将期望通过实践转换为现实,并由实践加以检验。

(五)课程组织

在课程组织方面,后现代学者并没有深入地进行过探讨,反而还要借助泰勒的课程组织原理。在此,也只能借用斯基尔贝克的定义,“课程组织是指将构成教育系统或者机构的课程要素加以安排、联系或者排列次序的方式。这些要素一般情况下包括下列一些因素:教学计划与方案、学习材料、学校器材与设备、教学的知识以及评估和考核团体的要求等。”课程组织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处理学习内容或者学习经验的选择问题,建构无限的文化与有限的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学习内容或学习经验的结构问题。建构课程内在的各种要素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简言之,前者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后者是指课程内容的排序。实际上,这个环节还涉及课程类型,课程平衡、课程结构等方面。课程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和课程目标实现的程度,而教学和课程目标有深刻的价值取向,它决定着课程组织的优先顺序和组织方式。其工作任务首先是对课程内容排序;其次是构建课程的门类,编写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然后对课程的全部教学科目和教学活动的教学阶段和进程加以安排,如课时表、周学时表,即编制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此外,还需对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提出建议等。

(六)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分宏观与微观两类。宏观课程实施是指整个高职课程体系围绕高等职业教育性质、任务、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及其相应的环境;微观课程实施是学校按照预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全方位的开展教育教学和培训的过程。可见,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念将课程实施视为一个过程,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 课程实施是一个诠释和创造的过程;2 课程实施是一个交往和对话的过程。

课程实施主要是选择教学策略,更多地涉及教学论的问题。这里要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技能实训、企业实习、作业练习所涉及的学生、教材、教具、设备、设施、教学地点等妥善地加以规划、组织、协调,制订相应的课时计划、设备使用计划以及教案等。课程实施可根据学生经验、教师水平、学科逻辑、心理顺序、行动逻辑、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种类,采取与职业活动有关的学科的内在逻辑顺序或职业活动的自然顺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七)课程评价

迄今为止,后现代主义还没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但它提供了课程评价的新视角、新目的观和方法论。后现代主义重视评价的多元和差异,评价标准的多样和流变,注重评价人员的多样性以及评价导向的和谐、合作和美学精神。后现代主义认为,课程评价不仅应提供教师和学生了解自我、欣赏自我的机会,还应提醒他们所处的现实机遇,提供他们享有现实的喜悦,为进一步发展提供直接的动力。课程评价就是在整个高职课程体系中重新审视高职课程观,检查职业分析、教学分析、课程开发、设计、管理和实施是否实现了预定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并据此做出调整课程方案、修订课程文件等决策。课程体系评价的最终影响可能会导致对高职课程体系观念的更新。

课程评价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学生参加考试及评估的结果,而且取决于第一子系统中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选择、确定及其理由分析以及第二子系统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实施、组织及其结果评价过程的正确与否。因此,课程需要不断进行改进,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的不断上升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没有止境的,这也是不断反思的过程。

高等教育方法篇8

1.1研究意义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是关键。落实课程建设,首先应该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成效。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我校已基本构建成以“培养应用性,职业性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通过实践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改革,全面提升我校实践教学水平。让我们的学校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2应用前景在职业教育中,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新兴的办学形式。面对应用型本科教学,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差异,因此研究这种差异化教学,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改革,对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建构完备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仍然受到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体系仍然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高等职业实际教学上偏离了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本质特征,教育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轨,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情况堪忧。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在应用型本科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我校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2.1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我校,是新建的省属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民办高校的灵活机制,在教务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出以学生职业岗位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提倡个人发展,强调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课程体系,基于校企合一、校企合作的平台柔性的融入企业的元素,形成了符合行业企业实际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柔性课程体系。注重公共技术实践课程、专业技术实践课程等实践课程体系的架设,设计面向职业岗位培养的选择性综合应用实习满足企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2.2探索实践教学过程,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2.2.1实践教学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我校根据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特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大力投入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建设,拉动合作企业捐建、投建实训室和产生性教学车间。在教学中,力求将真实的企业生产工作或方针的生产任务融入到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并建立过程考核的机制,注重对学生职业纪律、职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等多元化考核。

2.2.2抓好实践教学的基本建设

2.2.2.1实习及实训基地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需求强有力的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要以特色专业为龙头带动整个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有计划的梯队建设,在数量上要满足在校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需要,在质量上要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2.2.2.2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材,是指导实践教学工作的工作指南。要重视校本实践教材的建设,结合本校实际场地和仪器器材的情况,针对课程体系教学需要,编制一批高质量的实用性、适用性教材。

3.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高等教育方法篇9

关键词 信息化 成人高等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

1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

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的迅猛加快,国际通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增,这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都是一个新的挑战;终身教育的提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与当今世界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国际化、终身化、社会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成人高等教育中实施有效、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这是由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决定的。

1.1教学内容侧重实践性

由于招生范围广泛,学生的文化基础是不同步的,招生对象的年龄、学历、个人经历都是参差不齐的。对此,在教学内容上,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众不同的特征。普通高等教育非常强调理论的基础性,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学好基础知识,侧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①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所以它的教学内容侧重实践性,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与时代密切结合,符合国家和市场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为国家输送大批人才,故此,选取以实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学内容为主。

1.2学习方式灵活

成人高考主要有函授、夜大学、视听学习、脱产学习和业余学习等学习方式。

(1)函授。函授一般以自学为主,并组织集中面授,面授时间一般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函授教学的招生范围可遍布全省甚至全国各地。(2)夜大学。夜大学一般在大专院校招收学生,一般选择晚上或双休日上课。(3)视听学习。视听学习,教学点直接渗透到各个市县,方便学生就近学习。(4)业余学习。业余学习上课时间一般也选择在晚上或双休日上课,不过办学范围一般局限在学校周边地区。(5)脱产学习。脱产学习就是参加工作后在校内进行全日制学习的方式,管理方式与普通高校一样,对学生有常规的、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室和管理要求,有稳定的寒暑假期安排。②不再占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

2基于信息化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

2.1教学方式的转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以单向灌输式的信息传递,改变仅仅围绕教材为中心展开教学的教学方式,实现集体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循循诱导,根据每位学员的年龄特征,工作阅历等制定符合学员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相应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的灵活可变性,我们可以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远程教学,满足学员对知识的渴望,同时教师在这方面应加以正确引导,因为网络上的信息丰富多彩,指导学员增强分辨信息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借助计算机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需求和生活节奏日益加速的需要。借助多媒体,学生随时随地能从网络中查找自己所要学的内容。实现由封闭式教学和“垄断式”的信息传递向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信息共享的转变。单纯的书本教育将被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所取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制作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课件,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模式,增加获取信息量的途径,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的学习过程。③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课堂教学同时要结合成人特点和需要进行教学,打破单一的课堂传授,运用成人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教学。

2.2教学手段的革新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学手段也要进行与之相适应的革新。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用图像、文字、影音、音像等方式在向学员传递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生动性,提高学员的学习的积极性,给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和生机。近几年来,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更新多媒体课件,改变传统的以书写教案为唯一备课方式的习惯,这样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小结

作为一名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学习现代信息化技术,懂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及时有效地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指导他们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辅导他们运用多途径、多种工具辅助学习,从而更快、更全面地提升自己。

注释

① 蒋鼎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J].成都电子机械专科学校学报,2003(6):57.

高等教育方法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方法;实践;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有理论及实训这两方面,为了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了有效的实现教学的目标,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的教学方法深入的研究。

一、加强会计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又称为事例教学,是指学生在熟练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以后,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具体的会计案例,老师针对案例开展课堂学生讨论,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写一份报告,最后老师在进行案例的讲解和总结,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在真实案例中运用会计知识,通过对案列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许多优势,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并不断丰富改进。

(一)对于会计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开展会计案例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多方面来选择案例内容,并且案例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典型性原则。鉴于会计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我们要将各式各样的会计案例进行优化整合,归类总结,既方便我们查阅会计分类也便于选择教学中需要的案列。此外,在选择会计教学案例时要遵循典型性原则,将每一种类型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选作为教学案例,从而能够让学生深刻掌握这一类型的会计案例的问题所在和解决的办法,切实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认清会计工作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以及会计工作的一般发展规律。

第二,真实性原则。教学中所选的会计案例都是现实中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是会计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真实应用,故而,在教学案例的选择方面要确保案例的真实性,只有真实的案例才会生动、有深度,促进学生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完美融合。然而,现实的案例毕竟不是教材,多少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老师可以在原有的案例基础上,有机的融入一些教材中的内容,使案例更加的符合现实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对案例的修改和补充都要建立在案例的真实性上,切不可凭空捏造和主观的杜撰对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误导。

第三,借鉴性原则。在会计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借鉴性原则,善于利用和借鉴国内外的经典案例,扩展自身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积极接受新鲜事物和不同的教学理念,认清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果断采取洋为我用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案例教学的案例体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在具体的借鉴过程中实事求是,结合学校的教育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可完全照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案例,要始终以我为主,认清会计制度上的差异,科学合理的进行会计案例的选取。

(二)会计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

对于会计案例教学方法我们要从课堂引导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及课后分析案例教学三个方面去开展实施。首先,课堂引导案例教学。在课堂上老师要针对案例去引а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将问题解决掉,还要引导学生去不断深入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为下一期的案例教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是在学生通过分析已经基本掌握了案例的意思和思路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根据案例题出几个议题,让学生开展激烈的案例议题讨论,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老师要对错误的理解和看法进行及时纠正,引导学生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最后老师要对整个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这一类型的案例的变化规律和解题思路。最后,课后分析案例教学。这个课后分析案例教学一般是当做家庭作业的形式安排给学生在课后完成。在布置课后分析案例教学时,老师要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案例,使所选案例能够切实符合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学生在拿到案例以后,要仔细分析案例的意思,并根据案例去翻阅资料,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在结合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和解决方法写出案例分析报告。而老师在审阅学生的报告使要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找出其中易犯错的地方和难点,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纠正。

二、引入会计学互动式教学方法

对于会计的教学,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纯粹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当今的会计教学不能够继续以过去的方式一味的追求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以培养综合型和复合型的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根据从事会计教育多年的老教师对会计教学的体会,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感受到与其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不如换一种方式,告诉学生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答案,虽然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过程却不同,第二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其教授学生固定的理论知识,不如去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上进行自我的学习探索,这种类似于自学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国内某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的一位老师就提出了新的互动式方法即未知―求知―可知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对于这种教学方法的解析,希望通过对新方法的解析能够为会计教学带来新的思路。

据该老师的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通常为模拟思维,是形成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若是老师忽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那么将很难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老师还发现在思维方式还没有定性的学生其学习的过程通常为未知――求知――可知,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而目前的会计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求知”的环节,直接通过填鸭式教学将学生从“未知”环节生硬的带到了“可知”状态,但是这种“可知”的状态不是真正的掌握了会运用了,而是一种暂时性的理解,距离熟练掌握运用还差得远,所以就会出现学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现象。可见,“求知”环节是这三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于“求知”的培养,而且,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将模拟思维逐步的转变为科学性和自主性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于案例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分析去论证自己看法的正确性、合理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思疑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理清问题的脉络,从而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办法。在“可知”环节,老师要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办法进行归纳总结,对于错误的思路和办法要及时纠正,并讲明其中的道理,从而强化学生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以上是对会计专业这位老师提出的“未知”―“求知”―“可知”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解析,通过解析我们发现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和需要重视的地方,明确了老师在教学中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和不同的教学方法,丰富了我们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促进了会计教学的发展进步。

三、强化训练法

强化训练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其核心是精心设计的训练内容,以灵活高效的训练方式为载体,结合老师的细心引导,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实践操作训练。

在进行强化训练时,老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和课题,毕竟训练内容是强化训练的核心,还要遵循训练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切不可急功近利、操之过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保证训练能够有不错的效果。对于训练内容的设定上,可分为老师预先制定命题、任意自命题和限定自命题。预先命题训练是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好训练的命题,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训练,就像我们平时的考试一样;限定自命题则是在老师规定的教学内容范围内学生进行自主命题,是由学生来主导的训练;而任意自命题则是完全在不设限制的情况下由学生来进行命题,难易程度均有学生主导,这种方式看似简单,其实是充分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熟练度,若是知识掌握不扎实,其命题必然会缺乏严谨及合理性,所以说,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考察是全面性的。通过开展强化训练不仅能够使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夯实了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了对会计实践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结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训练法予以强化,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夯实基础,提升自身的操作及分析的综合能力。学习的过程中,和具体的案例相结合,可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从理论到实践这种教学的方法,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值得加强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韦群生.高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152-155.

[2]崔倩.高职会计专业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3]原和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4]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12,01:25-35+97.

[5]仲怀公.“做中教、做中学”教育思想与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技能培养的研究――以会计专业槔[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210-211.

[6]张红丁.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效提升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工教育,2013,06:119-120.

[7]仲怀公.“做中教、做中学”教育思想与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技能培养的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