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教育教学计划十篇生物教育教学计划十篇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4:25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篇1

[关键词]本科教育研究性教学创新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5-0006-02

我国医疗仪器市场潜力巨大,但国内医疗仪器产品总体技术含量较低,关键技术主要被美、日、德等国家的少数几个跨国大公司所垄断。国内生物医疗产业普遍存在技术研发人才匮乏、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产品总体质量和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市场竞争力。要解决目前生物医疗产业创新研发能力低下的难题,首先要从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这一根本问题上着手。

一、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思路的形成

2004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要求“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提出“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中山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教育观念是“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相对于其他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内容多且杂,如果强调“宽”基础,学生能够“精(专)”的领域就有限。通过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相关经验和近几年的尝试和思考,我们初步形成的思路是:首先培养学生掌握较为广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以某个方向专业训练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基于这一思路,我们推出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培育计划,探索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性教学的道路。该计划的总体内容和目标是:中山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提供硬件条件(设备、场地)与软件条件(师资、管理)的支持,建立并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以本学科已有的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教师们正在进行的纵向科研项目或横向开发项目为载体,引导本科学生参与项目调研、方案制订和项目研发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思考创新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更好更快地适应各自的工作岗位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国内外著名大学创新性培养方案分析

我们对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尤其是对国内外著名工科院校的实习教学方案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逐渐形成了在“宽”基础的前提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思路。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既培养学生某一方向的专业技能,也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具体方案有:1.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每名本科生入学后将被指定一位专职教师作为学业导师,导师帮助本科生设计学习项目、选课和选专业。在导师的指导下,本科生有机会参与跨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完成实验的技能和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2.学院设有独立活动期。每年的一月,学生们可以利用学院实验室与研究中心的资源,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教师则成为项目的指导者与协作者,鼓励并引导本科生在研究型教学中主动地参与过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本科培养特色为基础知识教育与科研能力培养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他们专门设有实践创新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意创新的能力。具体方案有:1.大量采用讲座+讨论、讲座+实验的授课方式,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研究环节的结合。2.设立和基础课程学习紧密相关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解决相互关系的理解。学校还设有独立活动期、本科生研究项目等实践创新教育项目,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奉行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理念,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注重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其特点是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以人为本,激励创新。另外,国内外基于问题驱动的产学研教学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创新培育计划实施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广东省重点学科,设有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生物医疗设备重点实验室。目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已有教授38名、副教授41名、讲师64名,梯队完备,所有教师都是工作在科研一线的研究人员。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仪器与传感器、纳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靶向输送与控制释放。学科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内承担了多项纵向研究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学科紧密结合南沙中山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基地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等合作单位,大力倡导协同创新,承担了多项横向研究项目。因此,学科的平台和师资为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四、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的实施方案

首先建立导师制,由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学业指导教师,负责本科生的学业指导和项目选题;同时由该教师属下的研究生担任学生导师,负责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具体工作的指导与跟进。实行导师制的目的是给予本科生更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和更全面的有效的指导,这有利于师生双向提高。

在第一学年,考虑到本科生专业知识的缺乏,创新培育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协助教师或研究生从事实验辅助或文献调研等工作,使本科生对生医工专业本身和具体项目科研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自主检索学习的能力。后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一份助研工作总结报告或文献检索报告,同时做成ppt用于年终汇报考评,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科技写作能力和ppt制作与讲演能力。

第二学年开始引导本科生逐渐进入具体的项目工作。若干名学生组成项目组,可以参与指导教师的在研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首先进行项目调研和前期预研,中期组织进行项目开题答辩,然后在学业导师或学生导师的具体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鼓励项目进展较为顺利的项目组申报学校的大学生科研项目计划。

第三学年本科生在导师们的指导下继续开展创新培育计划项目工作,可以考虑将夏季学期(小学期)中4周生产实习(项目实习)课程和创新培育计划项目合并到一起来做。组织中期检查汇报与成绩评定,推荐项目工作表现优秀的本科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计划、挑战者杯等竞赛。

第四学年春季学期有长达12周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在前面三年创新培育计划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凝练项目成果,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进行项目结题答辩。对项目研发过程中表现优秀的本科生推荐研究生免试资格,鼓励成果突出的学生撰写专利或论文。另外,学生导师(在读研究生)给予颁发助教资历证书,其中表现优异者在教学实践考评和奖学金评定时给予加分。

总之,我们拟通过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培育计划的实施,探索出一条研究型本科教学的路子,为解决生物医疗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提升国内企业技术水平及市场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期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项目实践,熟练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成为在生物医疗仪器、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的高素质医工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鹰,杨刚,李玉红,季红梅.将科研实验引入本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4):145-146.

[2]马晓琼,蔡金平,凌有铸.基于问题驱动法的产学研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2):122-123.

[3]薛磊,孙玉强,顾晓清.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教改经纬,2011,(5):49-50.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篇2

关键词:“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方案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070-03

教师是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力量,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与素质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已成为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国培计划”是《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也是第一个落实出台的项目。为做好“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同时也为探索生物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我们在相关的培训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从研修目标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研修方式与培训机制的创新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面进行培训方案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一、依据“国培计划”要求和学科特点,确定研修目标

“国培计划”的目标要体现“骨干、引领、示范”的作用和培养“种子教师”的宗旨。研修目标在整个培训方案的设计中具有纲领和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说,教育目标反映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观上的一种要求和愿望,具有主观性的根本特点,它决定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价值实现。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我们在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纲要》精神为依据,确立了以新课标为学科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原则,突出先进性、针对性与实效性,立足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实际,引导、激励、帮助培训对象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与拓展能力,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使其在当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改理念和培训教师中发挥带头作用,真正起到“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的总目标。

为进一步深化总目标以便能够顺利实施,我们将其细化为如下七个目标:第一,通过课程研修,帮助高中生物教师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了解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深入理解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第二,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能够正确使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并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理清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学思路。第三,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校本研修中,并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起到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第四,通过正规化的教育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质量。第五,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内不同地区生物课程改革及教学的最新动态,认识差距,主动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研究和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第六,通过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线索的任务驱动式、互动交流式、经验共享式研修,使受训教师积极参与到研修活动中。在研修中开发并形成一部分优质课程案例资源和优质教研课题案例资源。第七,通过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验和科研方面的培训,使学员具备相当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能在当地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和骨干教师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内容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课程设置应当注重于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拓展实验技能和促进专业发展等方面;同时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培训中要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全面提高生物教师素质。因此,我们将研修课程分为六个模块,这六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体,相互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

1.注重更新知识,强化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

“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完善高中生物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结构,让学员了解生物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这样有利于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中学生物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种子”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还要学习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这也符合“国培计划”的“引领示范”的宗旨,对促进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价值。

3.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育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育理论与方法、教学与创新教育”模块以受训教师为本,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受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以教学案例为线索,以受训教师的发展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生物教育教学的问题。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篇3

教师的规划是教师专业的生涯设计,教师的规划就是对教育人生的成长设计。它是教师发展的指南,是教师成长的方向。规划应该蕴涵着思想,蕴涵着价值,蕴涵着动力,蕴涵着自我期待和希望。教师的规划可分为自我专业生涯设计和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计划、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等不同的类型。教师的规划是教师专业形象设计,因而,无论是教师自我规划,还是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一般要涉及下列重要领域。

第一,教师专业精神形象的设计。教师的专业精神形象核心是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教师规划要回答自己将要确立以及如何确立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观点,即前面我们曾经讨论过的“教师的信念”。做个有思想的教师,关键在于思想本身。教育思想对教育活动的价值认同和有效支配教育行为具有核心作用。对师而言,教师的规划不能仅仅设想自己要达到哪些目标,获得什么职称,取得什么功名,首先应该是“思想的规划”。思想的规划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气质。有思想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就是一种专业形象。

第二,教师专业生存方式的设计。专业生存方式的核心是教育行为方式或教育场景中的活动方式。教师规划要回答将要形成以及如何形成教师的教育风格,如何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方式。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方式的魅力在于其感动力、感化力和感染力。理想地讲,教师的专业生存方式应该是一种研究型的存在,即符合“教师即研究者”的要求,应该是一种学习型的存在,即符合“教师即终身学习者”的要求,应该是一种合作型的存在,即符合“教师即伙伴”的要求。这构成了教师文化的特质:研究型的教师文化、学习型的教师文化、合作型的教师文化。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设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每个有追求的教师,都应具有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这是教师生涯规划不可或缺的内容。每一年要达到哪些具体目标?比如,上一节公开课或研究课,精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撰写数篇教学心得或教育叙事或教育随笔或教育论文,形成一个正确的教育观点,投入精力研究一个教育教学的小问题,深刻了解与研究一个学生,结交一位教育专家或学者等。具体目标的设计需要采取小步子的原则,宜细不宜粗,注重点滴成就的积累。三年或五年内要达到哪些标志性的目标?比如,晋升一级职称,获得某种教师称号等。

当然,规划是一种计划,一种设计,一种预设,—种想象。要把它变成现实,关键在于落实,在于坚守理想和信念。教师自己要去为之不懈努力,学校领导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为之创造条件,要关注教师的成就需要,那种“蜡烛和春蚕”取向教师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大学教师而言,不想当教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也许可以这样说,对中小学教师而言,不想当特级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而在追求的过程中,规划是重要的。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应该有自己最基本的专业追求。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篇4

学校是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地方。当然,要把最好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取比较先进的做事方法,以此来提高他们地做事效率,增强他们地创新能力。因此,生物课的教学要向学生介绍科学的探究方法。另外,中学生大多在11—18岁之间,他们的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不是那么丰富,尤其是经历的探究过程比较少,对探究方法了解不足,给一个具有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思考,怎样操作。人都是有争胜心的,年轻人尤其如此。他们渴望得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能够在生物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够快速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科学的探究,通常要经过如下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由于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感性到理性”。因此,教师可以先叙述和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科学研究,当学生对这些科学研究的事例有所了解之后,再来分析这些科学探究的过程,把它分解为上述六个步骤。这样,学生不但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感性认识,而且也有理性认识,获得的方法就是完备的。

2、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讲,提出问题要比研究问题难。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活动总是依据于现有的经验,而现有的经验都是经过实践所检验的,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问题。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没有发现问题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依据过去经验活动,没有遇到问题,人们发现问题的意识淡漠,不会去刻意寻找活动中的问题。还有一个方面是问题总是隐藏在事物的背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些问题特别隐蔽,极不容易被人发现。还有,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在哪一个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寻找问题没有明确的方向。而一旦问题被提出,解决它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只不过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简捷,是否科学而已。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是重要的,而且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逐渐增强质疑提问的本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故意留下后门,让学生钻空子,找问题。例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复习上一节的内容“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强调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性繁殖,一种是无性繁殖。然后,按照教科书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前面的复习,繁殖的两种方式在学生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可是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科书所列举的例子都是有性繁殖,学生不免会想到:昆虫有没有无性繁殖呢?如果有它又在哪里呢?这就引出了一个生物方面的科研课题。但是,如果教师不做复习,或者在复习的时候不强调两种繁殖方式,那么学生可能就提不出这样的问题。

3、要重视研究计划的制定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篇5

关键词: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268-02

生物工程是指诸如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微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通过有机的交叉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一定复杂性并且涉及医药、食品以及轻工等领域的学科。有人将21世纪誉为“生物的世纪”,随着生物基础理论的不断突破,如何将其余生物工程实践相结合,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某些行为方式。生物工程技术如今也称为了最为热门的科技领域之一,但是现实中,生物工程相关的拔尖应用型技术人才匮乏非常严重,一方面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工程实践;但是企业员工具有非常完善的生产经验,但是理论知识比较匮乏。生物工程产业的市场空间与现有生物工程专业先关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生物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在此背景下,2010年6月,教育部就启动和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该计划就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有力的贯彻实施,也是两纲要在工程教育上的重点项目,国家也将其作为促使我国又工程教育大国转变为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措施。该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强、能够适应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其中,扬州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获得了很多非常宝贵的经验,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探索、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为培养创新型生物工程人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模式。

一、当前我国生物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比较严重。生物工程专业属于工学领域,而生物科学属于理学;前者主要关注与生物科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是生物科学的延伸;后者主要探索生物体内的科学问题,是整个生物产业大厦的根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能够充分考虑到二者的特点。但是现实情况是,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理论课的比例严重超过其实践环节的份额。学生大一学期除了应付诸如高等数学、马克思哲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以及有机化学等非专业性课程之外,根本不能接触到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微生物学、酶学等课程。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所选专业的兴趣以及好奇被严重的压制,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迷茫,最终会导致很多孩子的心理发生不良的反应。其次,及时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理论课的学习比例仍然过大,学生应对这类考试的方式就是“死记硬背”的应试心态,根本无法从最深处去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后,生物科学发展迅猛,甚至一年内就会产生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成果,但是很多时候教师的知识背景跟新不快,无法满足当今生物产业的需求,最终导致误人子弟。

2.实验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实践环节薄弱。生物工程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对工程环节的了解也非常深入的人才。这类人才的本质仍然以实践为主。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院校未能丰富实验环节内容,仍然以生物最基本的实验为主。虽然基础实验是根本,但是现实实践中,这类实验不能够为企业提供非常实用的技术建议。长期以往,企业会对所培养的学生失去信任。

3.生物工程专业教师匮乏。虽然我国已经有很多院校都已经开设了生物工程专业,从表面来看,学校也都配置了相应的专业教师,但是这类教师的教育背景大多数是理科,工程背景很薄弱;即使某些老师工程背景比较雄厚,但是缺乏比较系统的生物科学的知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与我国先关专业的培育体系有很直接的关系。

4.实习基地匮乏,企业无法提供长期的实地培训。生物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进行的好坏,其实与学校企业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如果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真正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那么势必会造成双赢的局面,企业的知名度进一步的扩大,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增强;但是显示情况下,企业一般会出于技术保密的考虑,只为学生提供见习参观的机会,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咱们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意义

为了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技术能力过硬以及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立足与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匮乏这一现实,契合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培养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研究项目,其主要目标是面向教育系统培养理论雄厚、工程技术熟悉的教师队伍;面向企业界输送具有当今最新的生物科技知识,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技术人才。“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正式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该计划实施的主目的地主要是在保证学生有足够多的理论背景下,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设计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虽然,我国“生物工程卓越计划”起步晚,经验欠缺,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我们也相信在我们不断的摸索中肯定会开出立足本国国情的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势必会为我国迈向科技强国注入很强的能量。

三、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方案的探讨

该计划实施的关键就是做好“学校”与“企业”的良好衔接。因为学校是提供理论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担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任,如何做好二者的衔接关系到该计划是否得以有效的实施。

1.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总体框架。该计划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前者主要通过设置合理的专业,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教育,使得学生对于生物工程相关的理论课程有一定深入的理解,比如生物化学涵盖了几乎生物工程先关问题的所有理论基础,学生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后者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环节,各相关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以及所感兴趣的领域为学生设计合理的企业实践环节。

2.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机构设置。该计划的实施除了对学校和企业的分工进行明确之外,还应该设置一个部门,专门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调研以及对调研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汇总。但是机构设置会出现一个问题,学校和企业本身只是合作关系,因此为了更好的加强交流,需要在企业和学校内部均设置相应的部门,由这两个部门分别对学校和企业所承担的事物进行管理。

3.“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校内培训阶段。①“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学院的遴选,参与该计划的学员均是本专业排名在年级前10%~20%内的优秀学生,经过由学校以及企业组成的学员遴选委员会的面试最终入围该计划。此外,本计划的选拔完全是在充分透明的情况下进行,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自愿申请,并提交先关的证明,对通过专家初审的学生进行上榜公布,确定面试名单;最后学院以及企业组成的学员遴选委员会对入围学生进行面试,然后通过综合面试成绩对学员进行录取。②“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校内培训方案,本计划的基本模式就是“3+1”模式,即学员需要在校内完成3学年的课程学习。区别于其他学生的课程,该计划需要设置针对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③“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实践阶段,针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分工的不同,需要参与培训的学员“先轮岗后定岗”。企业大多数实行“先轮岗后定岗”,期待学员通过这一阶段的了解,一方面对企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学员自己也能找到比较称心如意的岗位,只有学员本身对该岗位感到满意,他才能释放所有的能量,进而做出自身的贡献。

学员定岗后,将享受与“正式员工”相同的福利待遇,并且公司也会经常举行相应的活动,丰富员工工作外的时光,还能够增加部门间员工的交流,进而提高部门间配合的效率。此外,企业在为实习员工给予丰富的福利待遇之外,企业还应该发挥它的监督作用,定期为实习员工进行实践指导,为其配置“一带一”企业导师。该导师主要负责该计划内学员毕业课题的选题、开题以及课题的开展等程序。

以上方案也是先关人员在充分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工程学科的本身特点制定的一份计划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我们期待在中国生,生物工程专业的从业人员的比例进一步的提高,素质更高;也期待未来参与该计划的学员能够更快的找到自己的角色。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篇6

[关键词]幼儿师范教育教育改革教育探索

一、对旧时代的幼儿师范教育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改造旧教育的目的,教育部于1952年7月首次制订了独立幼师的教学计划。幼师学制三年,所设课程有:语言及语言教学法、数学(代数、几何、三角)及计算教学法、物理、化学、地理、历史、达尔文主义理论基础、政治、幼儿心理、幼儿教育、幼儿卫生及生活管理、认识环境教学法、体育及教学法、音乐及教学法、美工及教学法、参观实习。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这一计划最大的特点是各科教学法由各科教员担任,分别结合本学科及幼儿教育实际需要进行教学。1953年7月,教育部又对该计划进行了修订,减少了化学、三角、时事政策的课时,增加了几何、物理、人体解剖生理学、幼儿教育等课程及课时,总课时减少28节。1956年教育部正式颁发《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针对1953年的教学计划存的问题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1)将部分教法课与文化课分离。(2)增加“植物学”和“动物学”等科,取消“计算教学法”“生活管理”和“世界近代史”三科。(3)“认识环境教学法”改为“认识自然教学法”。其中认识社会部分通过语言教学来完成。(4)减少了数学、物理学科等科的教学时数,增加了幼儿教育学、语言教学法、教育实习等的教学时数。(5)增加钢琴选修科。至此,幼儿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有:语文(汉语、文学及儿童文学)、数学(代数、几何)、物理学、化学及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地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中国历史、政治(社会科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语言教学法、认识自然教学法、体育及体育教学法(体育、幼儿园活动性游戏体操及其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绘画手工及绘画手工教学法、教育实习。教育部规定该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要求各幼儿师范学校必须努力贯彻执行。

从此,政府关于幼儿师范学校的课程计划的规定,与各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了。这与解放前官方幼师课程计划对幼教师训机构影响不大,到有很大的区别。这有利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指导。

二、幼儿师范的改革实践

1995年,原国家教委又根据新的形势对幼教及幼师改革发展的需要制订了新的三年制幼师教学方案。即《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该方案对培养规格首次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表述改变为培养幼儿园教师。规格涉及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及基本能力,身心素质三大方面。这些规格体现了新时期对幼儿教师所具备素质的全面要求,有利于指导幼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课程设置也比以前有很大调整。该方案规定课程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和课外活动四部分组成有机的整体,各部分课程的比例分别为65%、15%、10%、10%。这一方案最突出的变化是:(1)确定选修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丰富了幼师课程的结构。方案规定选修课一般应开设文化知识、教育理论、艺术、体育、劳技、外语等类课程,各校可自行决定。(2)课外活动也成为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3)在必修课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变化:教育类课程过去的“三学六法”改为“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概论”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四门课程。其中“六法”综合为一门课,变化最大。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教育由过去的分科教学逐步过渡到综合教育;人们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90年代以来我国在幼儿课程理论方面的建设都要求幼师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

但是,笔者认为六法课整合为一门课的实践效果很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的设置是必要的,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前完全没有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的内容被架空。这门课程应是原“六法课”基础之上的统整性课程。靠这一门课来完成原来六法课的内容是极其困难的。

三、幼儿教师培养探索

幼师到底设置哪些课程是由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幼师培养目标的深入研究,导致课程设置的变化总是比较盲目。研究这一问题就是为幼师课程设置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培养目标将极大地影响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各类课程的比重。由于我们的目标不明确,培养学生缺乏针对性和重点,导致许多幼师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需较长时间才能胜任工作。笔者以为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应该是热爱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善于学习和钻研,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机智的人。其中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教学机智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吸取历史的经验,幼师的课程设置应能突出培养幼师生教育能力的课程,这可以使幼师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在幼师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平衡文化基础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在幼师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始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应该说两类课程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来说都是重要的。但教育类课程更加体现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因此教育类课程应该成为幼师课程体系的核心。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应该加大,而不是减少。为了保证幼师生的文化水平,可采取招收初中毕业生,但延长学制的做法;也可招收高中毕业生。这都预示着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文化基础类课程的开设应考虑如何适应幼教实际需要的问题,应从幼教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文化课门类及教学内容。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篇7

“以宣传教育为先导”是人口计生工作40年来实践中得出的成功经验之一,也是泰兴计生工作人员工作的见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也必须转变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在方式、载体、内容、范围等方面实现转型。泰兴物业公司计划生育工作在集团公司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探索中走出一条适合矿区实际的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新路子,连续两年荣获新矿集团公司地面单位总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为新矿集团公司实现人口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在宣传教育的方法上实现转型

计划生育工作本质上来讲是一场观念性革命,而封建陋俗的还魂则是对这场观念革命的挑战和嘲讽。因此,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开展常规性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转变群众生育观念。

(一)深化宣教模式,促进计生工作开展

“寓教于乐”一直是检测各类教育成功与否的标杆,更是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方法与效果追求的标准。寓教于服务中,寓教于随访中,寓教于常态工作中,寓教于集中互动中,是实现宣传教育方法转型升级的保障。改变过去对部分人群重复宣教、多头宣教、不计宣教效果和方式的做法,转为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宣教内容与宣教方法;改变过去单向的说教式、灌输式宣教转为多项的互动式、参与性的宣教;改变过去突击性、一般性、应付性宣教转为经常性、针对性、需求性宣教。树立人口计生工作者人人均为宣教主体、个个都是宣教责任人的意识。用科学的宣教方法来弥补宣教经费的不足,提高宣教的经济效益。

(二)拓展宣教渠道,使计生工作深入人心

泰兴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在宣传教育方法上动了许多脑筋。为达到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把安全套作为宣传品送进党政干部大会会场;把人口计生成就、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及人口发展形势制成画板在“职代会、党代会”会上展览,在公司宣传栏上陈列;把计划生育知识编排成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把晚婚晚育小知识编成谜语、对联和小故事,扩大教育的范围和覆盖面,达到了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目的,把新型生育文化融入到和谐社区建设、文明社区建设、小康社区建设当中。

(三)“四结合”实施计生宣教工作转型

一是计生宣传与矿区文化相结合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把人口文化宣传融入到煤矿文化与民族文化宣传当中,利用“元旦”、“春节”、“三.八”、“五.一”“国庆节”等节日庆祝的有利时机,通过组织育龄群众参加庆祝活动、开展走访慰问、金秋助学活动发放《致社区育龄群众的一封公开信》、《致广大育龄群众的一封公开信》、《流动人口须知》、《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小册、增强宣传效果。二是计生宣传与文艺活动相结合举办社区新型生育文化“消夏晚会”,“春节游园”等,广泛征集新型生育文化题材的文艺节目,举办“计生有奖猜谜”、“计生墙报展览”、“计生知识画展”、“计生咨询台”,宣传人口文化知识。三是结合计生节日“5.29”、“7.11”“9.25”“9.28”“10.28”等举办“计生演讲比赛”、“计生知识竞赛”、“计生文艺汇演”、“计生五评一争”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四是计生宣传与公司各级各类人才考核、晋升、评先树优相结合,对宣传教育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在评先评优中予以优先考虑,并把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政绩考核。

二、在宣传教育的载体上实现转型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也为宣传教育的载体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用互联网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已是人口和计生部门宣传教育载体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要求。但在基层,互联网的应用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最大的问题是计生经费不足,许多基层计生宣传人员在工作中无法使用互联网,或是工作人员不能把复杂的工作通过网络实现简单化,或是不能把具体的任务借助网络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实现宣传教育载体的转型升级,既是群众对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人口计生部门为适应新形势推动新发展必须做出的努力。

针对这种情况,泰兴人口计生办公室顺应形势发展与群众的需求,在宣传教育载体的转型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对传统的宣传教育媒介进行再开发再利用,大力发展现代新兴媒介。

(一)开发利用传统宣传教育媒介

以少花钱多办事为原则,开发可反复更新的展板,联合公司宣传科、团委、工会女工部利用节假日共同组织宣教活动。一是积极融入公司办公网开设计生网站,制作各种群众爱听、爱看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小信息、小图片供群众观赏;二是聘请妇幼保健专家参与优生优育优教咨询活动;三是聘请男性专科医生专家为男性育龄人群开设生殖健康与保健咨询与服务等。

(二)积极组办“下基层”服务活动

泰兴物业计生办积极组织下基层的群众服务活动,活动中请群众共同参与节目演出,计生办自主编制计生刊物《人口文化》,节假日还增编节日特刊。在拓展应用现代媒介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在集团公司计生办、新闻单位寻找突破口,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在提高基层计生工作人员、计生责任人对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的应知应会能力上下功夫;二是利用《矿工报》开设的计生宣传教育与学习平台,加大用稿数量。

三、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实现转型改变工作局面

人口计生工作内容已由计划生育为主向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转变。人口计生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内容也必须从单纯控制人口数量的宣传教育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开发人力资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宣教方向转型;从生育政策的宣教向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知识和奖励优惠政策的宣教方向转型;从规范群众生育行为的宣教向移风易俗、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宣教方向转型;从强调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履行义务的宣教方向转型;从单独介绍避孕方法的宣教向知情选择、预防性病、艾滋病等科普知识的宣教方向转型。

泰兴物业公司人口计生部门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本地人口计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宣传教育内容选择上紧跟时展的步

伐,重点宣传党和政府的新政、群众权益和群众可享受的优质服务内容。近几年来、随着利益惠民政策的不断增加,宣传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所以,在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内容唯有实现转型,宣传教育才能受到群众欢迎,宣传教育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三难工作局面。

四、住宣传教育的范围上实现转型扩大宣传教育工作阵地

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对象已由育龄妇女为主向全人群转变,宣传教育的范围同样必须实现这个转变。40年来的人口计生工作经验表明,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也在农村。而居住在矿区的广大职工家属大多来自农村。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矿区城市社区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社区人群的结构日趋复杂。农村迁徙人口、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同一社区已是普遍现象。许多利益导向政策、优质服务政策在制定与实施中侧重于农村,甚至许多政策只是农村人群受益,宣传教育也侧重于受惠人群,即使组织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如“三下乡”活动、送戏下乡活动均是选择农村社区而不选择城乡结合部的矿区城市社区。因此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城乡并重,加强对矿区不同阶层的居民包括党政干部、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改变不分层面、不分对象、不同需求、不计效果的做法,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此,泰兴物业公司人口和计生部门对宣传教育的受众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把矿区的各类人群进行合理划片分类,对不同受众提供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为了加强对党政干部的宣传教育,邀请了集团公司人口计划生育部门负责人为公司各级党政干部授课,并把人口理论列入对基层考核的内容,,还借助基层党员干部现代教育平台,党建网上教育平台、机关党建网干部网上教育平台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国策意识与人口理论教育。为了满足矿区居民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需要,根据矿区居民文化和农村居民的特点,合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宣传载体,大力开发网络宣传教育,积极参与集团公司新闻单位及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把宣传教育融入到服务中、随访中、咨询中。同时,以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为契机,把人口计生的宣传教育融入到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把流动人口爱听的、未知的、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宣传教育内容以服务形式提供给他们。

为了达到宣传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人口计生系统工作人员的自身的能力素质的提升,是实现宣教转型的先中之先。泰兴物业公司人口计生部门近几年狠抓人口计生宣传教育队伍的能力素质建设,与集团公司计生办联合举办人口计生专职人员学习班,网员学习班、基层计生责任人培训班,公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计生学习班,同时,公司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基层车间(工区)、社区服务部、楼长(片长)、家庭住户、育龄群众六级级网络的基础上开设计生干部、工作人员、楼片长教育平台,对专职计生工作人员规定了学分要求及考核标准,每年还对公司领导、基层计生责任人、班组长、楼片长等计生服务人员进行宣传技巧、咨询技巧、随访技巧等为重点内容的业务培训。

在社区、工区、车间设立了《人口导报》、《中国人口报》学习园地、三优小册、婚育新风进万家小知识、流动人口管理条例和宣传橱窗、《公示栏》、计划生育知识长廊等满足各类各类人群的计生知识。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篇8

幼儿园新学期大班工作计划

悠闲的暑期生活已经结束了,新的一个学期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氛围中开始了。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别差异,坚持保教并重,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一、班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现在共有幼儿27名,其中有男孩13名、女孩14名。通过中班一年的学习,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一定的进步。大部分幼儿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有礼貌。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但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较弱、幼儿的行为常规还需加强。本学期我们将在培养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基础之上,认真规范幼儿的一日常规,加强纪律教育,努力做好班级保教工作。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喜欢帮助他人。尊敬师长和同伴友爱相处的情感,使他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二、保教工作:

以《规程》为指针,贯彻《新纲要》精神,根据园务工作计划,扎扎实实做好保教工作。规范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增强幼儿体质,做好品德教育工作,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的美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保育工作

搞好班级卫生,每天做好清洁、消毒、通风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严格执行幼儿的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合理地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整理好室内外的环境布置,为幼儿创设一个清洁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不能把脏东西放入嘴里,以防止病由口入。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铺幼儿学习整理自己的床铺。

细心呵护幼儿成长。在日常生活中精心关爱幼儿,特别是年龄小能力稍弱的孩子。经初步观察,邓琴小朋友体质较弱,易受凉感冒。针对此情况我们将更多给他们关爱,消除他的紧张感。日常活动中细心关注孩子的精神面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幼儿良好睡姿的培养。

积极配合医务室做好幼儿体检、打虫等各项保健工作,使幼儿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2、教育教学工作

尊重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中班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目标结合我们新的建构式课程内容增加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制定好每月、每周、教学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利用、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活动中注重对幼儿进行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的发展。进行赏识教育,留心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表扬,对于那些较内向、安静的幼儿多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对他们的进步更应及时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继续加强幼儿的常规培养。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秩序,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通过晨间谈话、随机谈话、离园前谈话等,向幼儿讲清常规、要求,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训练,严格检查常规执行情况,逐步培养幼儿能自觉遵守各项规则。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之间的友爱、谦让、协作精神。根据每周活动目标,及时在各区域有层次地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在活动中认真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需要,引导幼儿自主解决在活动遇到的问题。

重点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幼儿的讲述能力。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方法,能逐页翻读、学习用完整的话表达每一页的大致内容。训练幼儿讲述故事的能力,利用空余时间开展故事比赛活动。

继续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建立本班特色。我班特色自我表达能力和自我动手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幼儿对这个活动会产生非常隆厚的兴趣。他们一有空就会自觉动手。本学期我们还将在学一些剪贴等技能训练,使我班在学期末的展示中真正成为班级特色。

结合节日开展好各个庆祝主题活动。本学期的节日很多: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等,我们将根据不同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主题活动和亲子活动。积极邀请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特别是我们将结合国庆节开展“爱祖国、爱家乡”创新主题亲子活动。结合元旦开展“迎新年”亲子游园活动。

本学期我们还将开“秋季家园运动会”。我们将早作准备,积极开展训练活动。这样即能增强幼儿体质,又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三、安全工作

我们始终都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加强日常活动中的安全管理。重视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如晨间安全检查、坚持接送卡的使用、自选活动、餐前餐后、午睡前后及午睡间的巡视,保证幼儿一日活动不脱离老师的视线。在日常活动中穿插安全教育、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自我保护技能。提高自己的责任心,细心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对上铺幼儿要加强管理,扶上扶下。我们要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四、班级管理

1、每学期定期召开班务会,总结学期月的工作情况,共同讨论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找出解决的办法。布置好本月的工作内容。

2、认真制订好月、周、计划。严格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幼儿一日活动科学合理、动静交替地安排好。

3、认真督促填写幼儿请假登记表和交接班记录。

4、管理好班级财物,每天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不让班级财物丢失。平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五、家长工作

做好家长工作,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

1、根据大班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出好家园共育栏目,及时向家长宣传有关幼教知识,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2、认真填写家园联系册,使其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3、利用早晚接送幼儿的环节,及时与家长沟通。

4、通过家访、电访和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交流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与家长第一时间取得联系。

5、定期开好家长会,提倡优质服务。尽量让家长感到满意、放心,以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6、开展家园共育活动,欢迎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寻找合适机会请家长走进课堂,通过各种途径达到家园教育同步。

总之,我班将继续努力、把班级工作做好,争取取得更好成绩!

各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展安全、常规教育。

2、整理室内外环境布置。

3、班级召开家长会。

4、更新早操内容,训练幼儿早操。

5、结合教师节开展“老师:您辛苦了!”主题活动。

6、落实晨检制度。

十月份:

1、结合国庆节开展“爱祖国、爱家乡”创新亲子活动。

2、完善班级环境布置(环境中体现主题)。

3、培养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抓紧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

4、训练幼儿早操,准备幼儿早操检查评比。

5、训练幼儿运动会比赛项目。

十一月份:

1、为“秋季家园运动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继续完善班级环境布置(体现幼儿活动足迹)。

3、向本年级老师开放本班特色活动并相互学习。

4、秋季家园运动会。

十二月份:

1、开展教育沙龙活动,特色活动之我说。

2、开展幼儿故事比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家长开放日。

4、继续完善本班区域活动,丰富投放材料,准备环境布置检查(操作材料的应用)。

5、本年级教师利用自己特长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交流教学经验。

一月份:

1、结合元旦开展“迎新年”亲子游园活动。

2、展示本班特色成果。

3、幼儿身心发展评估。

4、学期末家长会。

学期结束,做好班级财产清理工作。

幼儿园新学期大班工作计划

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新学期,对家长来说蕴含着新的希望,对老师来说,面临新的挑战。本学期我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吸取经验,反省不足,在新《纲要》和《园务计划》指导思想的引导下,以儿童为本,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学期初,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幼儿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幼儿56人,男孩31人,女孩25人。

1、优势表现: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班幼儿大多性格较开朗、活泼、乐群,能主动与人交往,也愿意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活跃、好动,喜爱参与体育活动。我班幼儿精力充沛,大部分幼儿身体动作较协调、灵活。规则意识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幼儿能较好的听取老师的意见,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班级常规。

2、不足表现:

(1)我班有部分幼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自我控制能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教师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引导和教育。

(2)与操作活动中的活跃气氛相比,我班幼儿对于一些安静的活动兴趣不高。

(3)个别幼儿交往能力较弱、不能主动与人沟通。同时,不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与其它幼儿之间的距离正逐步拉大。

二、教学资源分析

这学期我们使用的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班语言教科书,主要内容是儿歌《手影游戏》、《小鸡嘎哒》、《如果我会飞》古诗《登鹳雀楼》绕口令《登山》故事《金色的房子》、《小熊拔牙》、《狐假虎威》、《没有大人的世界》、《马虎熊》,诗歌《春天的秘密》散文《哈哈镜》、《池塘夏夜》、语言交际《穿的衣服什么样》、《说长话,说短话》、《比一比、说一说》、《夏天好还是冬天好》、《植物园》、《给老师的一封信》。针对这些知识的特点,我将它们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对幼儿进行渗透,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所学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讲述故事等,并能根据所学文字独立阅读简易图书。

能力目标: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且语句要连贯。会正确地书写自己的名字和认识同伴的名字。

情感目标:克服心理的障碍,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现自我,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判断推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创设情境,构筑语言学习的新舞台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运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创设让幼儿“有话可说”的教学情境,就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

2、沟通心灵,撩开语言学习的灿烂天空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是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的事业。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循循善诱,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3、走向生活,寻找语言学习的活水源头

语言,源于生活,源于实践。语言是人们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工具。人们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积累各种精神财富都主要利用语言来完成。为了引领孩子走向生活,在天广地阔的生活空间里,寻找学习的活水源头,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孩子的个性化语言的发展,饶有兴趣地去学习语言,热爱语言。

4、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

我们应尝试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扩展幼儿的经验,从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模拟和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幼儿能在游戏中触景生情,边玩边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学习故事《金色的房子》(1、2课时)

第二周:学习绕口令《登山》(3、4课时)

第三周:学习语言交际《穿的衣服什么样》《说长话、说短话》(5、6课时)

第四周:学习故事《小熊拔牙》(7、8课时)

第五周:学习故事《狐假虎威》(9、10课时)

第六周:第七周:学习诗歌《春天的秘密》(11、12课时)

第七周:学习故事《没有大人的世界》(13、14课时)

第八周:学习儿歌《手影游戏》(15、16课时)

第九周:学习散文《哈哈镜》(17、18课时)

第十周:学习儿歌《小鸡嘎哒》(19、20课时)

第十一周:学习儿歌《如果我会飞》(21、22课时)

第十二周:学习语言交际《比一比、说一说》、《夏天好还是冬天好》(23、24课时)

第十三周:学习散文《池塘夏夜》(25、26课时)

第十四周:学习语言交际《植物园》《给老师的一封信》(27、28课时)

第十五周:学习故事《马虎熊》(29、30课时)

第十六周:学习古诗《登鹳雀楼》(31、32课时)

幼儿园新学期大班工作计划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新学期,对家长来说蕴含着新的希望,对老师来说,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势在必行。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主题活动安排及内容:

1、幼儿园大班教学划组织幼儿与家长开展“我有多爱你”的主题活动。

2、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能用语言向别人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情感上的喜怒。

3、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将数学也融入到幼儿生活和游戏中,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数学方法解决某些日常中简单的问题,如走楼梯时进行数数练习,找找我们身上藏着的有趣的数字,使幼儿明白数学的重要性。从数学的趣味入手,加强个别指导,减少能力差异。

4、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重视环境创设的价值,根据探究主题,利用环境的互动作用,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收集材料或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以绘画、照片等形式展示出来,增强幼儿观察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5、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开始安排值日生,每日两名幼儿。主要工作:整理玩具、检查学具、摆放杯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加强对幼儿生活各环节的管理,努力做到保教结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

6、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学习新的课间操,配合园里做好评估工作。

临新的挑战。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两位老师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认真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吸取经验,反省不足,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在新《纲要》和《园务计划》指导思想的引导下,以儿童为本,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学期初,我们根据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共同讨论并制定了本学期具有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特色的班务工作计划。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本学期培养计划

一、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认知发展(包括:科学、语言、艺术)

1、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科学

(1)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中鼓励幼儿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物,现象以及变化的简单规律,并从中体验到愉快。

(2)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中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周围常见事物,能对事物进行连续观察,能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差异和变化。(学习简单的气象记录)

(3)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感知声音和颜色的变化,沉浮等现象,有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初步了解沙、土、石等常见物质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5)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理解今天、昨天、明天以及星期几的作用含义。

(6)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活动游戏中,尝试学习按一个难度对常见物体进行分类,并进行计数练习。

(7)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操作活动中,用各种材料进行简单的尝试和探索,并能根据某些现象大胆进行初步的猜想。

(8)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积极参加小组讨论的探索,培养幼儿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各种方法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与方法。

2、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语言

(1)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主动运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大胆运用词汇,体验语言交流对自己的意义。

(2)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愿意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喜欢探索提问,积极回答问题。

(3)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喜欢读图书,能从阅读活动中体会到快乐,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爱惜图书,了解故事情节线索,引导幼儿认识页码。

(4)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会复述故事,续编故事,学习仿编故事。

(5)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引导幼儿知道能从图书、电视、广播、口头交流等途径得到许多信息,从中获得知识、感受快乐

3、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艺术

(1)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中进一步体验、探索和感知音乐的强弱与快慢,音调高低和音色。

(2)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中能发现并讲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能用多种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与现象,并能创编简单舞蹈。

(3)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更加熟练掌握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喜欢为乐曲伴奏,具备初步的协调配合能力,逐步养成正确使用乐器,有序收放乐器的习惯。

(4)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认识更多的美术材料,并学习正确地使用它们,在活动中能体验成功感知快乐感,乐于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5)学习多种颜色混合使用的技巧,并能合理地装饰自己的能力。

二、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社会性发展

1、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社会性认知

(1)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中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主要规则,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知道遵守交通规则。

(2)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中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认识国徽,学会普通话,知道市内的风景名胜。

(3)知道我国传统佳节的由来及意义,让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地表现自己,感受节日的气氛。

(4)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中认识周围生活中简单符号和标号。

2、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社会性情感

(1)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引导幼儿保持积极愉快情绪,知道自己在长大,能做许多事情,知道自己有很多爱好和想法,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引导幼儿选择活动主题,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学习谦让、轮流、分享,并能尝试解决有些及生活中出现的矛盾。

(3)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乐于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乐意完成成人交代的任务。

3、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社会性行为

(1)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能按照正确的要求行动,初步了解并学会遵守幼儿园基本规则。

(2)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不怕黑暗,不怕陌生人,遇到困难知道寻求帮助,,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3)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物品,不拿不是自己的东西,爱惜玩具、图书及日常用品,用后归还原处。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具体措施

(一)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和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的班务计划的要求,教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勇于创新,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热爱和关心幼儿,尊重幼儿,对幼儿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坚持正面教育和严格要求相结合,注意个别教育和随机教育,使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影响。

(三)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加强培养幼儿一日常规,根据每月、每周的教育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四)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拓展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家长工作:

(一)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做好家园共育栏的定期更换工作,针对实际情况主动及时地与家长沟通、联系,交流教育心得。建立家庭与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的联系机制,通过家园面对面、电话交流等多种形式宣传家教科学知识、指导方法、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工作的支持、配合。

(二)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挑选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篇9

解剖这一“细胞”可见,教师是运用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化成果对学生进行“再生产”(教育)的人,学生是接受运用文化成果对自身进行“再生产”(教育)的人。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育的“营盘”是学校,由教育设施设备和教师以及学生构成;“流水”的是学生。在这个“营盘”中,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发展学生,教师也在发展学生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如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并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努力,学校教育乃至于整个社会的教育就有可能是成功的教育。

笔者参与了我们江苏省外国语学校近20年的建校历程。本文以此为“实证”,归结制订学校建设、发展规划与实施规划的一般过程,反思学校建设、发展的三项核心工作――以营建“三风”为核心的物质、精神校园建设,以师德、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建设和以“新课改”为核心的学校课程特色建设。

一、按规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建校之首要是制定规划。

规划的第一步是学校发展定位。建成怎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人,这既是学校今后一切工作的目标指向,也是其出发点。我校在建校之初对此进行了专题研讨。目的很明确,并不只是为了研讨出一个对学校发展质量定位的文字表述,而是通过研讨,使全体老师尤其是行政班子成员对学校发展质量内涵的定位表述产生深刻的认识,使之成为今后指导一切建校行为的学校共识。通过几上几下的研讨,我们把办学目标定位为:建设一所具有“文理兼优,‘语言’见长”的鲜明育人特色,让全体师生拥有充分自主的发展机会,在课程及教学特色、专业化团队、德育心育化和艺体美育建设方面,引领江苏省基础教育发展的知名特色学校。育人目标:培养“文理兼优,‘语言’见长”,既全面发展,又个性健全,且具有“求真求新”之文化精神,“崇文崇雅”之修养气质的学生。

第二步是确定规划的各项具体内容。包括校园建设的规划方案、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学生培养的课程计划等等,特别是校训、“三风”的建设。学校的主要功能是以文化育人,文化精神是对人产生根本影响的精神动力。作为办学者,在校园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关注育人的质量,更要关注育人的伴生成果――呈现于校园中、师生身上的精神风貌。这就是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应于教师队伍建设――师风;对应于课程中的学生培养――学风;对应于校园建设并与教风、学风相融合――校风。“三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新建学校,需有一个“树”――“建”的过程。建校初期主要在“树”――尽快树立;以后的发展则重在不断地“建”――培育、发展。新建学校在制订校园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课程计划的同时,须展开对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既为制订三个专题规划树以相应的文化标高,也为三个专题规划中具体内容的落实旨归于师生,树立精神的追求目标。我校在建校初期专门召开了几次与制订三个专题规划相配套的“三风”研讨会,最后确定校风为“崇文、崇雅”;教风为“严谨、严格”;学风为“求真、求新”;校训为“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研讨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研讨结果的本身,而在于提高大家对三个专题规划中具体内容的落实与“三风”建设之关系的认识,在理论上为以后的实践成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规划第三步:谋划实施的具体策略。如果说办学与育人目标的确定、物质条件的准备和师资、教育质量的定位,还可以在思考中“纸上谈兵”,实施的过程也可以经思考、分解,在文本中描绘“蓝图”,确定阶段性目标,那么,对实施策略、方法的谋划就不可能“一步到位”,它更是一个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建设学校既需接受社会的支持、支撑,也会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建设新校的实际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为实现规划目标而设想的实施步骤,在每一步骤中谋划的策略和方法,只能是一种原则的设定,有时事先已谋定了的具体的策略和方法,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只能随之而做适当的调整。真正具体的策略、方法只能在实践中应时产生。

所以,如果规划由纲要和方案组成,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还是先定纲要,后订方案。先在研讨中考虑好最基本的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考虑好在纵向时间上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与步骤,考虑好在横向意义上分项工作实施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关于校园建设的规划方案、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学生培养的课程计划);然后分别在以后的三个5年中制订阶段性具体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根据实施方案,针对具体情况,斟酌选择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调整或修正某些局部的目标方向。

二、用“心”构建一个“文”“雅”的校园

规划基本完成,接着,分步实施规划。

第一阶段:建设校园。

校园建设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在物质校园建设中,要重视其文化的含量。我校的校训为“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意在激励鞭策教师、学生脚踏实地把握好每一个今天,唯此才可以为自己明天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空间,在建设物质校园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如何为下一步工作――建设精神校园乃至凝聚校园精神设留“伏笔”。我校的校风建设追求的目标是“崇文、崇雅”,这里有两层含义:物质校园建设需追求“文”“雅”,师生在精神层面上也应该追求“文”“雅”,要创设与“严格、严谨”之教风、“求真、求新”之学风相吻合的校园物质环境,凝聚“把握今天,创造明天”“自强不息”的校园“拓荒牛”精神。这就是我们在物质校园建设中考虑的文化含量。

本着这样的想法,我校在校园建设中设计并实现了三个系列的主题文化景观:“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校园精神系列、“严格、严谨”教风系列、“求真、求新”学风系列。

1.“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校园精神系列设有景观文化广场2片:一是“厚德载物”水石景观广场,广场中央建一水池,意喻水之泱泱,载物至大;中置圆润坚实之大石,形比“君子”敦厚博大之胸襟、品德。整个景观取中国古典美学“梅”喻“贞”、“竹”喻“节”之“比德”法,以为“厚德载物”的象征。二是“自强不息”铜牛景观广场,学校南大门与主教学大楼间8000草坪广场中央,置铜塑“拓荒牛”,犍牛扬蹄奋力拓荒之形,象征校训“把握今天,创造明天”,自强不息,永远开拓创新的校园精神。

2.“严格、严谨”教风系列设有景观文化广场2片。一是“师风长存”铜塑广场,广场中央置大型雕塑“师风长存”铜狮一座。“狮”谐“师”音,意寓“严格,严谨”之教风,“铜狮”北侧有一钟楼,与之呼应,楼中悬一铜钟,名曰“劝学钟”,意寓“求真,求新”之学风。二是“万世师表”铜塑广场,中塑“万世师表”孔子铜像,与形取西方文化先哲的“启蒙”铜塑隔路相对,寓中西方文化对话交流之意。另有小品景观5个,雕塑5座,主要包括陶行知塑像、范成大雕像和“传道・授业・解惑”胸像等等。

3.“求真、求新”学风系列设有雕塑10余座。教学大楼(a)内有两个庭院,庭院草坪中各置一座雕塑,一为“立雪・春风”,一为“不舍昼夜”。大楼西为“力之源”;大楼前两侧草坪中为“润物无声”、“含弘光大”。教学大楼(a)(B)间一片2500大草坪,10余棵古银杏散植,3座雕塑错落其间:东为“心弦”,中为“三春晖”,西为“携手同行”,运动场侧为“奥林匹克”,植物园畔为“莺(英)语廊”。

校园文化需用心去建设。这“用心”不仅指在建设物质校园的过程中用“心”去建“物”,更指当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时,如何用“心”去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耳濡目染,得到熏陶与发展。文化的作用之一是“化”人,校园文化的主要作用是熏陶(发展)学生。如何“化”人,更需用“心”。这“心”就是办学者包括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所在学校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理解,对凝聚校园文化精神的“三风”之实施途径的理解,更指由此而生成的对教育、对学校、对学生的爱心。

三、建设一支德馨艺精的教师队伍

第二阶段:建设队伍。

1.组建队伍。我校当时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按人事管理制度,组建教师队伍由人事局或教育局主要负责;从现实情况看,人事局或教育局一时难以或者说也不宜从其他学校抽调一批“精兵强将”来充实新建学校的教师队伍。如果以吸纳应届毕业生为主,也不尽科学、合理。怎么办?当时,本地区正在试行人事聘用制度,即在教育系统内,将所有现职改为现岗,按岗聘用,学校实行全员聘用制,并按此制度招聘教师。于是,我校在人事局、教育局的指导与授权下,按此制度向社会招聘教师。招聘时,特别注重两个方面:

队伍梯队。一是年龄梯队。如果光考虑现在,以招聘成熟的中年教师为主,这对今后的长远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后继也许会出现“断层”。二是职称梯队。教育教学主要是一种实践,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应关注他在实践中所体现的能力,而不是他的职称。三是“管、育、教”梯队。既包括招聘学科教师,也包括物色班主任和选拔学校中层管理人员。

人员的“德、艺”素质结构。德指的是师德,艺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力。我校招聘教师,把握的标准是:“艺”为基,“德”在先。教育教学水平、能力的高低、强弱决不是判定好教师的首要条件,如果作为个体的教师在师德修养上存在差异,在教育教学水平能力达到某一基准的前提下,取舍的首要标准应该是他的师德修养状况。

2.稳定队伍。稳定之首是稳“心”。要让新聘教师的“心”稳下来,首先需安排好他们的生活,特别是住房问题。我校从建立机制的源头上考虑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先期在学校内试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各类教师核算并兑现住房公积金款额。同时,鼓励教师按公积金制度贷款买房,并由学校出面联系房源,有的甚至由学校代为购房。由于政策宣传与制度落实到位,教师大多在较早的时候用这样的方法购置了住房。稳“心”的第二件事是齐“心”,即促进教师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认同,我校在近20年建校的历程中,显现了较强的凝聚力,这与长期以来的稳“心”工程有着直接的关联,只有使教师对学校发展的现实与未来始终保有高度的认同,学校发展的内动力才会持久。

3.磨合队伍。除了需加强教师间的工作磨合外,还应关注对应聘教师在文化品性上的融合,以形成新建学校的教师文化。我校采取的主要办法是:根据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设计一系列教师文化活动,既有坚持,也有创新,形成传统,努力让教师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崇文、崇雅”校风相匹配的文化精神。

苏州新年有寒山守岁听钟祈福之俗,学校就组织教师在校内举行文化活动,守岁静听校园新年钟声,祝福学校发展如钟声悠悠。早春,苏州有香雪海探梅之雅,学校就组织教师去西山“梅海驾浮”赏梅,举行摄影比赛等活动。夏中,苏州有野郊赏荷之举,中秋,有石湖赏月之风,学校就组织教师或去“荷塘月色”沐荷风、赏荷花,或去“石湖串月”步石桥、观月影,或去太湖乘船观赏湖光月色,直接感受苏州文化之风雅。古有苏州虎丘曲会、山塘灯会,学校就举行校园歌会,穿插普及昆剧知识、灯谜竞猜等活动,每年教师节举行文化庆祝活动,农历岁末举行新春酒会等等,以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熔铸校园教师文化,导引教师融入苏州文化,融入学校文化。这样的融合,过程是漫长的,作用是隐性的,讲求的是潜移默化,难以立竿见影,但长期坚持,必有效果。

4.发展队伍。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必须着眼于教师团队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是提升“短板”高度,培养专业合格型教师群体。“木桶理论”表明,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因此,我们着力打造“青蓝”工程,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师徒结对、手牵手帮教”的形式,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我们还注重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很快成长为骨干教师。

二是增强“桶板”密合度,发展合作研究型教师群体。木桶的板与板之间要严丝合缝,紧密配合,才能不漏水。我们在发展教师时,定期就某一教育教学问题组织教师交流研讨。交流研讨的范围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际的,形式有时是指定交流发言,有时是自由讨论。我们还注重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在课题研究中倡导合作交流,以教科研促进实践行为的改进,教师们边教、边学、边研究,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三是发挥“高板”的引领作用。着眼于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并不意味着讲求个体教学风格的整齐划一,相反,必须更加注重教师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鼓励教师在充分认识个人特长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打造鲜明的教学个性,引领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风格化方向。

木桶理论又称短板理论,借鉴于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不能仅着眼于它的短板制约论,而应引申到“板”间的砥砺与“长板”的引领。这样,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就容易形成正向推进的良性态势。

四、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第三阶段:课程建设。

建设新校,孕生于规划,起步于物质校园建设和教师队伍组建,发展于校园“三风”文化建设和教师团队的打造,但无论是哪个环节,都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与实施上。办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发展学生,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的过程,当一所学校已初具规模时,应将建设的重点移至课程。

我校在重点考虑课程建设时,正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进之时。国家课程标准按课程门类制订,对其中如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门类的课程只制定了一个“指南”性质的文件,没有编制统一的标准,学校既要根据“指南”设计课程内容,又要制订与内容、标准相对应的实施计划。因此,学校课程计划既包括对国家课程计划的落实,也包括对其中“校本”部分的设计与开发。

我校在制订学校课程计划时,遵循了几项基本原则: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二是细化实施地方课程(主要指教材)的过程计划;三是创造性地设计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校本课程计划。与之相对应,我们将学校课程设为三个基本模块:一是以实施国家课程(主要指教材之必修部分)为主的“科目课程”;二是以地方课程(主要指教材之选修部分)为主的“融合课程”;三是以校本课程(主要指学校设计、开发部分)为主的“活动课程”。前两个课程模块均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实现目标;校本课程模块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相应“指南”而设定的学校“校本课程”标准为实现目标,三个课程模块均订有具体的教学计划,且将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教学计划整合成一份“学期―学年―三年”的教学计划,化为三张“学期―学年―三年”的学校总课表。同时,教学计划重在考虑学生的“学”,因此,这份教学计划的呈现,除了有“教”的进程安排外,还有以“学案”为载体的学程安排。

杨九俊、吴永军先生主编的《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中指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共同活动、产生实际的教和学的行为时,课程的意义才能实现。我们把前述的第一个课程模块称为“科目课程”,就是指该课程模块按科目内容分类而设,也指该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主要为课堂教学形态;称第二个课程模块为“融合课程”,就是指该课程模块是对相近科目的统合,也指该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主要是按学生兴趣而设的拓展教学,不一定为课堂教学形态;称第三个课程模块为“活动课程”,就是指该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主要是“课堂”外的活动,内容是校本课程内容。

课程建设是学校建设中最为艰巨、长期的一项工程。我们在新课程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落实了国家课程计划,细化了实施地方课程(主要指教材)的过程计划,设计开发了校本课程,三个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常态化了,学校“学期―学年―三年”的课程计划包括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总课表制度化了,以“德育心育化”、“艺体美育化”为方向的校本课程特色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这些成绩并不是我们所期盼的终端成果。课程的意义更多地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共同活动、产生实际的教和学的行为,纵观当下学校课堂内外的“教学情境”,师生是在真正意义上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真正的主体?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

生物教育教学计划篇10

师资队伍的培训,有两个途径:

1.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市教育局教研室在高一级开设“高中物理新大纲新教材培训”课程,共30学时。其主要内容有:

主要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包括:教育部颁发的大纲,部领导、专家的讲话;省教育厅领导的讲话,省教育厅的文件,市教育局的文件和材料。

介绍教育部培训计划的内容,教育厅培训计划的内容,以及各地的经验。

组织教师交流实施新教程的体会、听课和观摩。

教师继续教育,着重解决几个问题:

(1)教育观念的转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基础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的社会从精英教育向义务教育转变,正在普及高中教育,我们的社会将要进入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传统的教育难以适应这个变化,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理念,才会接受和自觉地投入这场教育的改革中去。

在培训中,我们强调一个全新的教育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介绍学习最优化的几种理念,即:动脑、动手、动口的“三动式”创新学习;全脑学习(即左脑与右脑协调、大脑与小脑协调);全面发展素质的学习;课内与课外学习的结合;校内与校外学习的结合;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我们着重指出,这些理念是分别站在不同的层面的专家的研究成果,他们分别适应不同对象。我们学习之后可以找到与自己相近的一点来尝试,体验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的关系。

(2)切实执行课程计划。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都有相应的计划,指导各地、各校执行新的课程。我们强调教学计划是行政机构对教育进行宏观控制的手段,各校、各科教师必须坚持执行。我们发现,凡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都会理解新的教学计划,忠实执行这个计划。这恰好说明为什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首要问题。

(3)对教师的支持。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学校、教师都认为需要取得上级的支持,广州市除了介绍各地的经验,还邀请一些教师介绍他们的成果;分层召开教师座谈会,交流实施新课程的心得;组织教师到二中、七中、十六中参观和听课;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开展创意活动与外出交流。

2.教研活动。由物理教研会高一中心组牵头,制订高一级的教研活动计划,将开展新课程作为中心任务。主要活动包括:学习新课程的心得,教材分析,教学体会,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座谈交流,小组研究,青年教师与新教师培训,公开课、实验课介绍,研究性学习实施与成果汇报,到外地参观与听课。

教研活动与继续教育从不同的层面为教师理解新课程提供了支持。

通过师资培训,为支持新课程培养了一支骨干队伍。有了这支队伍,我们的教学就会不断取得成绩,不断进步。

二、教学控制是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教学控制,一是教学计划对教学的宏观控制,二是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1.对市教育局的教学计划要坚决执行。在教师培训中,帮助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使他们乐于接受新的教学计划,体现了宏观的控制。

2.有些教师教学的难度会超过教材的难度,不是因为他们对教材把握不好,而是他们担心教学的难度不够,会影响质量。在教师培训活动中,我们指出教材的要求适应多数学生,教学应从多数的学生出发,同时兼顾少数资优生、后进生,要求教师上课前先了解学生,“上课时面对多数、课外兼顾少数”,一定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受益,都得到各自的发展。难度控制不应片面的降低难度,也不应片面的加大难度,而是体现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控制难度是一门教学的艺术。

邀请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各校相互交换资料,探索教学控制的变量与学习方法,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控制。例如:变量包括学生投入的时间;教学的难度;学习兴趣。方法包括自学法;研究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调查法。一些教师说:拿别人成功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可以说是“投入少、收效快”。

三、在教师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理念下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制订学习、研究的方案,自己实施研究,自己总结研究的成果。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