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十篇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十篇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6:22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篇1

首先,随着国外美术的介入和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有一些人似乎觉得民间艺术难登大雅之堂,已经是过去式,没有必要再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因此,民间艺术的继承者开始减少。其次,现在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对民间艺术进行整理,但是他们没有仔细研究民间艺术的质量,只是一味地大肆宣传,没有完全展现出民间艺术的真正发展状况。最后,有些人为了迎合西方人对“神秘的”中国民间艺术的向往,甚至会创作一些“伪民俗”的民间艺术,这给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

1.剪纸

剪纸属于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是一种镂空艺术。它通过剪刀将纸剪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如漂亮的窗花、形态各异的墙花、多姿多彩的灯花等,还有很多人家过年时喜欢在门上倒着贴一个大大的“福”字,喻示“福到(倒)”。

2.瓷器

瓷器源于中国的商代中期,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即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目前中国比较出名的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算得上是中国瓷器的“代言人”。

3.刺绣

刺绣就是用针线在各种织物上绣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一般分为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用于装饰各种生活用品。刺绣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中国的刺绣有四大名绣,即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

三、我国民间艺术的创新

创新是任何事物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的民间艺术想要代代相传,必须要走创新之路。民间艺术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民间艺术内容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民间艺术立意上的创新。

1.价值的创新

民间艺术内容上的创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求创新者必须深度挖掘民间艺术的价值,从而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更高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作品,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研究工作。要想创造出更高价值的民间艺术,前提是研究其原有价值。这需要作大量的研究对比,所以在研究之前要做好对民间艺术作品的收集、整理和分类,这并不是研究者这个小群体所能够完成,而需要全民参与。第二,进一步开拓民间艺术的市场。一些民间艺术在慢慢退出舞台,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市场。因此必须要想方设法开拓市场,如在一些旅游景点中销售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做好宣传工作,在市场上发挥民间艺术的价值。第三,建立健全民间艺术的传承体系。这里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构建一个民间艺术的传承体系,从而为民间艺术创造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如,将民间艺术纳入现代教育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培养出更多的民间艺术人才,在教育中进一步提升民间艺术的价值。此外,民间老艺人经验丰富,对民间艺术非常了解,因此一定要对他们加以保护,积极引导他们对民间艺术进行创新并展开研究,为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的依据,从而保障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传承。

2.立意的创新

人们的审美观念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对于民间艺术的创新也可以追求立意创新。因此,民间艺人必须要对人们的审美观进行研究,转变固有的思维,力求立意新颖别致,符合时展的潮流。如,在民间艺术的作品中多表现一些时代变化的特色,提高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度。

四、结语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篇2

一、关于民间艺术的价值意义

(一)民间艺术是艺术教育的源泉

从民间艺术自身魅力来说,它是实用性及审美性相融之后所诞生的艺术品,比如:剪纸、年画等。其审美价值和使用性同现今的创新艺术大同小异。所以,不光是从审美角度上来欣赏,还是从创作角度来评价,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艺术教育的灵感和来源,同时也是其艺术教育的基础。民间艺术凭借其自身文化价值为当前艺术教育提供了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文化资源。

(二)现代艺术设计是民间艺术的沿袭

民间艺术并非是独立的艺术,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生活环境、等方面都与民间艺术有着很大的关系。现代艺术以民间艺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民间生活习俗、传统道德思想及审美观的关注,继而为现代艺术设计带来更多改变。比如说,民间传统习俗中春节家家户户门口都会贴窗花、贴对联代表喜庆,将“福”字倒贴暗喻福气到,这都包含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艺术设计中常常将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用到设计作品中。

(三)民间艺术有助于拓展艺术设计空间

大多数人认为民间艺术较为落伍、过时,但其实这只是片面的看法。因为民间艺术形式是百变的,它对于现代艺术来说有着极大的利用性。通过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为我国现代设计领域带来更多创造源泉。注重和充分发挥传统民间艺术精髓,通过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完美的交融,在现代艺术设计上加入可以使用的民间艺术,进而实现全面拓展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同时让民间艺术的得到传承及发展。

二、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民间艺术组织传承艺术力度不足

随着现代经济的进步,我国市场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更多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及精神文化享受。民间艺术组织在民间艺术的有形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力。民间艺术组织当前主要可以分类两种:第一种是由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发起的团体组织,主要分为盈利性及非盈利性两种组织模式。第二种则是政府相关机构力量扶持所构成的民间组织形式。这种艺术团体缺乏约束性,整体较为松散,并且缺少未来规划和可靠资金保障。相对来说,政府扶持的民间组织中有较为专业的专家和学者,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力度上较为缺乏,所以对于其未来发展也有着很大阻碍,不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现今很多人对于民间艺术存在局限性,不愿参与这些团体组织,两种民间艺术团体组织无法实现有效融合,加上相关制度不完善,使得民间艺术传统无法有效延续。

(二)民间艺术工艺自身缺陷

首先,传承方式存在限制性。民间艺术中很多工艺艺术多偏好于家庭传承或师徒传承,常会出现因继承者的去世而造成工艺失传。而且,民间艺术与其他行业来说,回报率较低,学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长,因此,很多青年人不愿去学习传统民间艺术。其次,民间艺术缺乏创新性,结构单一。比如说,手工艺民间艺术产品,潍坊的年画和风筝,其出现至现在结构一直没有较大的变化,而且因为携带起来不方便,使得潍坊地区的风筝销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时间一久,加上其工艺上缺乏创新性使之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想脱离,失去了其发展活力。

(三)缺乏有效机制良好的机制可以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鉴于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在民间艺术的发展及传承上却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延续机制。

(1)民间艺术保护不够。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因此在后期保护工作上的压力较大,加上当地政府缺乏一定的保护能力,使得民间艺术的保护效果不佳。有的地区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往往都过于注重保护形式,没有实质的保护力,无法为民间艺术拓展新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部分民间艺术逐渐趋于消失。

(2)缺乏资金支持。当前我国政府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所需资金耗费较大,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因此,使得各地政府机构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上资金投入不足。

(四)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规定

目前,我国在关于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上虽然颁布了各种法规、条例,尤其是多次强调对文化资产的整理,并在认定上有许多规定,然而对以何种法律机制和手段来进行的保护规定却很少。很多学者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建议多集中于怎样在保护框架下对民间文化进行传承的理论研究,缺乏科学合理的法律机制保护措施,这就严重影响到民间艺术传承中所大会的中要经济价值。

三、民间艺术的传承机制与保护方面的有效建议

(一)以协调和创新精神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文化随着经济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的推进,各个文化领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进程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一定要适应当前发展局势,进而实现民间艺术同其它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创新。对于偏远地区而言,要借助国家政府机关的力量进行民间艺术工作的传承与保护,改善和调整固化思想,加强传承区域同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民间艺术科学合理的推进与发展。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力量扶持,尽最大程度的为民间艺术争取资金补助及依附背景,进而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同时还要将民间艺术同当地相关机构有效结合,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二)为民间艺术拓展新市场获取新的生存空间

民间艺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市场的认可,只有帮助民间艺术在经济市场中获得相应的地位,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比如说一些民间手工艺人,政府机构应发挥其自身优势力量将民间艺人推到市场中去,将优秀民间艺术魅力展现给众人,进而得到更多商家的青睐。与此同时可以将艺术作品作为商品到市场中去推广和营销,鼓励和提倡市场对民间艺术进行消费,将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今生活中去,同人们的生活节奏共同进退。

(三)构建多元化的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体系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首先,在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指导下,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整理、记录及文档保存,将民间艺术文化的基本信息存档。其次,对于具有发展性和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政府要构建相应的传承机制。可以设立专项相关法律文件,制定有效的制度进行保障,构建当地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机制。

(2)发挥民间力量。首先,通过大力倡导地方民间文化,提升传承及保护意识,进而督促和带动公众积极参与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中去,为民间艺术提供群众力量。其次,借助新闻媒介力量,对民间艺术积极关注和推广,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有效措施。比如,以信阳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为例,可以成立相关活动团体,以信阳民间剪纸团、信阳民间舞狮团等形式,定期组织去学校、广场及其他活动进行表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民间艺术活动中,让各个年龄层的人都能够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价值并传承下去,形成积极的认识观,为民间艺术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

(四)健全和完善传承者发掘机制,壮大民间艺术传承队伍

民间艺术属于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者作为艺术传播的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和保护的首要条件就是对艺术传承者进行系统评估,将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整理。进而构建民间艺术传承者发掘机制,为民间艺术的扶持和保护奠定基础。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传承者是不可分离的,群众可以作为艺术发展的推动力,但民间艺术要想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就必须依靠艺术传承者来进行。目前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者人数不足,自身生存情况都较难更别提促进民间艺术发展了,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当发掘和培养民间艺术传承者,依靠政府力量,将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者吸收到文化部门中,进而推动民间艺术同时代的共同进步。

(五)建立民间艺术传承的合理使用机制

民间艺术一般是特定区域或者是某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产物,但是每个人都应承担民间艺术保护的责任,与此同时还要关注民间艺术的传播与开发。这就需要在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民间艺术的传承。尊重民间艺术的前提下,可以积极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这样不仅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普及,还能发挥其价值。对于一些以不正当形式对民间艺术行为给予强制性的规制,为民间艺术传承保护提供一个科学系统的法律保护机制,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给予全面的法律保障。鉴于我国很多民间艺术传承地都处在较为偏远的地方或者是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会应很多原因导致民间艺术逐渐失传。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建立对民间艺术传承的激励体系,以保障艺术传承者一定的生活水平上,让其承担起当地民间艺术的重任,避免因后继无人而造成艺术消失的厄运。

四、结论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篇3

1.西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形成是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和地域文化等因素决定的,木雕艺术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装饰图案,它依附于建筑主体的形制而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造就了风格各异的木雕艺术。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宽松的社会环境,较好的社会经济等因素造就了地域特征浓厚的传统民居,这些民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上的木雕装饰图案也就应用而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装饰图案,它体现着当地浓郁的文化特质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黄土高原中心地带,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地势较高,平均海拔2100多米,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光照资源较为丰富,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不到6℃,无霜期时间较短,年均降水量超过不600mm。但县城北部的火石寨乡地区,林木茂密,草原植被保护较好,流水清澈,山峦迭障,奇峰高耸,山势险峻,景致壮观。南北朝时期建有石窟群,佛像造型严谨、功力深厚,自然景观美如画,是夏日旅游避暑的理想胜地。位于西吉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战国秦长城遗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西吉县人民政府重点保护的古文物遗迹。自然景观还有1920年海原大地震时形成的堰塞湖党家岔震湖等。另外,西吉县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的将台堡纪念碑、单家集纪念碑,还有被誉为华夏古钱币收藏第一县的西吉钱币馆和好水之战遗址、石城之战遗址等。西吉气候四季分布不均,春寒干旱,夏短温和,秋凉多雨,冬冷少雪,无霜期较短,自然环境极为苛刻。西吉建筑为了隔寒、保暖、挡风的需要,一般门窗用料较为结实厚重,这为木雕的创造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民居木雕主要在于满足老百姓生活的需要。西吉民居形式大致有两种,山区以窑洞为主,城区以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西吉建筑依托当地有利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西吉回族建筑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色。

2.西吉民俗和文化底蕴

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西吉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果。千百年来,西吉回族人民就生活在这块热土上,他们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亲如兄弟。回族的民俗文化,因其民族的形成特点,既有对阿拉伯风俗的继承,也有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汲取,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上恪守与保留了民族个性的原则性以及入乡随俗的灵活性,彰显出了回族的民俗特色。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方水土的民众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文化,它形成于过去,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根脉一直影响着当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继续向前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信仰是一种很朴实的价值观,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重要的精神依托。从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再到发展成熟的佛、道、儒和宗族价值观,古人在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铸就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信仰崇拜在西吉木雕中都有所体现。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俗的地域性尤为突显,西吉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环境相对闭塞,山多,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从而影响了村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造就了西吉独特的地域风俗习惯。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成长、生活的人们,这种独特的民俗习惯深深地耕植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固有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黄土地上的民俗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西吉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沉淀深厚,在民间艺术文化中表现较为突出,西吉民居建筑更是精神和物质方面对民俗文化的综合反映。西吉流传的民间故事在民居的传统建筑装饰中丰富了木雕装饰的题材和内容,这些木雕图案很好的体现了西吉传统民俗文化,是西吉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价值

第一,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欣赏价值。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欣赏价值集中体现了西吉老百姓的审美观、生活观及文化观。在木雕装饰内容上,更是把技艺与寓意结合的非常紧密,这些装饰时刻都在散发着木雕的艺术魅力。从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源,在欣赏今天的西吉回族木雕艺术品时,除了感受到木雕艺术品工艺的精美外,我们还领悟到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沧桑感、责任感及使命感。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及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在旅游产业的推动下,西吉回族木雕艺术将会被更多的人关注、欣赏和借鉴,也会被更多的人所传承。第二,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民俗价值。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中的装饰图案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装饰图案的艺术思想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历经千年所沉淀的结果。西吉回族木雕的装饰图案,在不同民居装饰中都时刻反映着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生产力水平。通过对木雕装饰图案的了解,题材的表达,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品味、文化观念及审美情趣。西吉回族木雕的装饰图案让我们较全面的了解到不同时代的西吉,是我们研究西吉各个时期民俗文化的宝贵资料。第三,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收藏价值。文物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携带着从它诞生到整个存在过程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历史的见证。西吉回族木雕艺术装饰图案真实的反映了西吉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及民居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建筑体现着西吉老百姓的精神面貌。自从收藏热市场兴起后,人们逐渐把目光转移在琳琅满目的木雕装饰上,民居木雕装饰图案因其涉及到民俗文化,雕刻技法与儒、释、道文化的结合,造型上细腻或粗狂,处处散发着奇异的艺术魅力,其收藏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2.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保护

第一,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作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之一,正在遭遇着消亡的危机。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对木雕艺术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由于民间文化保护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较为全面的、切实可行方法,不是简单采取一些措施就能达到保护的目的。在保护这方面,政府除了资金投入、命名传承人等形式外,还要利用各种媒体途径进行宣传,建立博物馆,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民间艺人也在考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问题,他们在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中也起到担当保护着的角色,这些对保护西吉回族木雕艺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认识到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要保护好西吉回族木雕艺术,必须通过现代先进技术,对木雕艺术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调查,把调查结果用数字、书籍等形式存储加以保护,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分类逐层的保护。在保护中,要时刻明确民间文化艺术的主体,加强木雕艺术传承人在民间文化艺术中的核心位置,把木雕艺术传承人作为主要的保护对象进行保护。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民间文化艺术也在发生着变化。要使西吉回族木雕艺术能继续传承并发扬下去,就要对木雕艺术采取保护性利用措施,把商业市场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让木雕艺术有生存实用的价值。如果一种文化艺术在社会上没有了实用价值,就会很快消失、被淘汰。因此,最重要的是开发木雕艺术的商业价值,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保护中注重木雕艺术的持续发展与生存问题。第二,从现存资料来看,木雕艺术的保护工作还主要是进行资料整理、遗产认定、试点工作阶段,各项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实现保护工作方案中的目标,就要做到保护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和法制化,目前距这个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第三,从保护木雕艺术的相关法律规范来看,目前的主要工作还在围绕着如何申报相关遗产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主要还是宏观性的、指示性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如何制定更为详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律法规,是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3.对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传承的几点思考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训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38-03

实训教学是基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是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消化并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反映出自身的实训教学特点。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开拓思路,整合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引入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环节,邀请部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学校开展教学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等,使校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并有效促进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融合,走特色之路,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设计价值的文化来源,也应成为艺术设计取材的重要宝库,而现代艺术设计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本着走特色之路的专业办学理念,在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活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注重展示性。实训教学活动立足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直接从传承人的言传身教中了解民间手艺的文化特点和工艺产生的全过程,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精神内核的理解和把握。文化具有公共性,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然而,文化的公共性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有时候文化持有人群不愿意公开或开放自己的文化,有时候文化持有人群受环境、语言、媒介等因素制约不能对外传播自己的文化。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特别重要,这种重要性源自它的双重价值,一是存在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和研究、观赏、教育的价值;二是经济价值,包括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价值。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文化遗产资源带动的旅游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因此,在实训教学中将民间手艺人的作品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进一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产生顺应时代潮流的设计作品,使“遗产”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2.注重互动性。实训教学活动由传承人现场授课,在课堂上做示范,演示一个完整的产品制作过程,从材料的准备、草图的勾画、颜色的挑选、制作的步骤、成品的展示等环节一一向学生做详细介绍并带领学生完成独立作业。学生现场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可以直接和传承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课堂上形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显,让学生了解设计原理、掌握工艺流程、熟悉操作环节,从而实现实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另外,很多传承人来自民间,甚至来自少数民族,对语言和文化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然而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人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研究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促使传承人必须思考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传播,使学生能接受并且心领神会。这个学习过程日积月累会转化为传承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为下一轮的实训教学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逐步提高教学水平,使实训教学的开展更为有效和顺利。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注重可持续性。实训教学活动通过分批次、分类别的办法,逐次邀请不同类别的传承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每个学期初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本学期实训计划,挑选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校讲学,逐渐形成一种长期性和系列性的传承人“小分队”,实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保留下来的可持续性和循序渐进性。从云南民间本土的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现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为艺术设计提供深厚的文化信息,但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可持续性的规划。因此,有计划、有组织的选择传承人授课是保护、传承、利用和发掘“遗产”的历史必然,也是大学完成文化传承功能的使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将文化厅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和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相结合,已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改革创新活动,截止目前,已涉及六个类别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分别是甲马纸、刺绣、扎染、木雕、剪纸和东巴画,每个类别邀请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承人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传承教学,教学结束后举办教学成果展,展品丰富,富有创新力和表现力,体现了较好的实训教学效果,在社会、学校和学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对学院专业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氛围营造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暨设计展。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繁多、体系庞大、底蕴深厚,凝聚着各民族祖先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卓越的创造才能。现代设计固然追求国际化的发展,然而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境下,关注传统民族文化,深化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和民族元素才是使中国设计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探索用现代元素包装传统文化,通过设计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整理演绎与设计创新,以视觉设计的方式传播,更好的体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设计比赛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的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成效

1.特色鲜明,注重实效。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就是对学院办学理念的实践,在云南区域内的高校中率先将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到实训教学的环节,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经过实践锻炼,提高了动手能力,开拓了文化视野,在毕业设计和设计竞赛等活动中,能将实训教学中学到的技艺和文化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表现,重新整理演绎与设计创新,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进行延续性发展,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

2.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实训教学活动搭建起大学生通向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道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带着好奇和欣赏的眼光目识心记传承人的技艺演示,并将这种技艺靠自己的实践练习转化为设计产品或临摹作业。而传承人的角色也从民间艺术家转变为教师,教师就必须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面对这样的身份转变,促使传承人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语言组织能力,把口传心授的民间技艺变成一种有规范记录、有规律可循的理论方法。

3.“学”与“分”联系,规范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纳入学生的学分体系,跟据学生参与授课情况、作品制作效果、参与设计竞赛等认定学分。出勤率、作业等平时成绩都有量化表格,传承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学分,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传承人教学的严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坚持做好每次作业、每件作品,在学习技艺技能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学分制的规范管理为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4.完善机制,力求长效。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已于2010年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中有序顺利的开展。相关实训教学内容有,组织专业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并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手工艺技能,切实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逐项将云南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进行讲学,陆续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在稳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形成实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深度发展,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学基地和观摩基地,逐步实现实训教学的特色模式。

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民族和国家的“精神的高度”。许多非物质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但遭到破坏,而且由于它的无形特征,其消亡的迹象被漠视。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实训教学初具特色,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艺术设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成效。这种有积极意义的成效在今后的实训教学工作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以期形成更加完备的实训教学模式和“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艺研究,2008,(2).

[2]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3]王群.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现状及保护对策[J].民族艺术研究,2005,(5).

[4]李曼丽.白族民俗的活态文化——甲马及其象征意义[J].装饰,2006,(5).

[5]刘傅森.关于白族扎染的文化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7,(B12).

[6]陈劲松.云南特色民间工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7]程浩.彝族刺绣在云南旅游工艺品中的保护性开发[J].大舞台,2011,(4).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篇5

美术艺术不仅是世界艺术中的瑰宝,在我国艺术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除了阳春白雪的国画、雕塑美术艺术等,我国还存有着大量来自民间,继承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慧和质朴品质的美术艺术,民间剪纸艺术就是其中的代表。

1民间剪纸艺术

1.1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

民间剪纸艺术是民俗文化的产物,采用剪刀和纸张,使用纸张的实和被减掉的部分的虚,以自然的生活实物作为背景,来体现剪纸美术的画面感。我国不同地区的剪纸艺术是不一样的,其中,黄土高原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最为著名,已经成为我国民俗艺术研究中的一大派别。

1.2民间剪纸艺术的艺术价值

民间剪纸艺术发源于古代普通劳动群众的日常生活,是人们将对生活的渴望、希望,对美好未来的想象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纪念,通过最常见的家常事务表达出来的形式。因此,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艺术价值,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解。通过剪纸艺术中的内容变化,我们也很容易能观察到不同时代的平民文化的变化。

2民间剪纸艺术在插画中的应用

2.1在特殊节日中的应用

民间剪纸艺术中最常用的纸张颜色是红色,这种颜色自有的热烈、喜庆的含义,加上剪纸作品所展现的具体形象,使剪纸艺术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今,很多针对传统节日所设计的插画作品,大量地应用民间剪纸艺术,以剪纸艺术团作为插画的背景,来凸显传统节日的民族气息。例如在春节的时候,插画中经常出现贴窗花的画面,这实际上就是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应用;在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时候,大量插画都以红灯笼剪纸作为背景来烘托节日气氛等。

2.2在突出插画风格方面的应用

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固有的传统艺术,无论是西方,还是日本和韩国这些流行插画的国家,都没有这样历史悠久的剪纸艺术。许多插画都以中国风为基调,但在形象设计、技法应用方面却流露出日韩风格,受到欣赏者的质疑,但是,一旦在插画中应用剪纸艺术元素,无疑就标示了插画的中国风风格,欣赏者对插画作品的认同度会大大提升。

2.3在插画细节诠释方面的应用

插画艺术设计中的人物形象受日韩画风影响,在细节方面多有雷同,而剪纸的应用,则可以对插画的细节进行特殊的诠释。在刻画人物时,使用可爱的人影形态,没有脸部表情,胖胖的身体,小小的四肢,简单的红白相间颜色。它的意义在于,它是每一个普通的、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的影子,不一定要有漂亮的脸孔,不一定要有魔鬼的身材,而喜庆的胖胖身体中一定装着一颗满满幸福的心。这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神奇力量之所在,它可以用简单的图案创造出生动、丰富的形态,面对于这些图案进行一定的提炼与变形,能够创造出了千百个不同的形态,每个形态的气质、精神,都能够得到完美的诠释。

3民间剪纸艺术对插画的实际作用

3.1为现代插画艺术添加审美价值

现代插画艺术被应用在图书出版、广告设计、会展布置等方方面面,如此广泛的应用使得插画艺术的审美价值变得不稳定,插画艺术价值的范畴始终难以确定。而民间剪纸艺术在插画艺术中的运用,却使得插画艺术的审美价值稳定下来,一旦有剪纸元素的出现,插画从整体气质上就显得传统并且具有亲和力,应用的限定性就更强,审美价值也就从简单的装饰品成为烘托气氛的必需品。

3.2对传统艺术的继承

人类制作某种图案为某种文化口的服务,而当这种图案长期代表特定的意义之后,它就具有了这种特殊的含义,人们随意使用它的自由就会受到其背后意义的限制。剪纸艺术以简约的符号为表象,表示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插画艺术中使用剪纸艺术,使得插画也具有这样的艺术意义,这实际上就是插画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篇6

【关键词】非遗;百叶龙;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75-01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提出,要保护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传统文化形态。同年,我国开启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并于2005年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逐步加强了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2006年,在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当天,浙江百叶龙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年来,在浙江省长兴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百叶龙艺术获得了新的发展。但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外来文化大量涌入的今天,研究浙江百叶龙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百叶龙艺术概述

浙江百叶龙起源于长兴地区的民间舞蹈,最早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其前身是每年农历元宵节在长兴市集上表演的荷花灯舞,最初由舞者手持纸质的荷花灯、荷叶灯、蝴蝶灯、寿桃灯等道具起舞,后经民间艺人的革新,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图腾――龙的元素,修改原先舞蹈道具的制式,将其制作成既能作为舞蹈道具又能组成龙的身体结构的两用道具,由此形成了百叶龙的雏形。

百叶龙起舞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舞者手持各种道具各自起舞,表达夏日荷塘的景观。当舞蹈进行到第二阶段时,舞者聚集,通过变换手中道具的形状并加以串联组合,形成数十朵荷花相接而成的龙形道具,这时才开始正式舞龙。浙江百叶龙不论是道具形制还是舞龙形式,都与一般的舞龙运动有很大区别,地方特色十分鲜明。

二、浙江百叶龙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一)社会基础弱化。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自古以来就是威严、力量、吉祥、高贵、尊荣的象征。在古代,凡是以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受众。然而,当前浙江百叶龙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却面临着社会基础弱化的困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近现代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式微,虽然“龙”在百姓的心目中仍然有着崇高的地位,但对现实生活及民众精神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先进科学技术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势进入我国,新生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日渐生疏。

(二)传承后继乏人。百叶龙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不论是道具的制作、运用,还是舞蹈的动作、技巧,都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百叶龙舞者,不但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训练,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一定的悟性。虽然当地政府为保护和传承百叶龙艺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下大力气研究并创新百叶龙艺术的表现形式,出台了百叶龙艺术推广普及的政策措施,但百叶龙舞蹈队伍老龄化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年轻舞者长期从事百叶龙表演的意愿不强,使得百叶龙舞蹈队伍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传承后继乏人,严重制约了百叶龙艺术的发展。

三、浙江百叶龙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一)加大宣传和创新力度。浙江百叶龙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舞龙运动之一。当代百叶龙艺术遭遇传承困境并非是其本身失去了艺术价值,而在于它的艺术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彰显出来。因此,浙江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让更多的群众知道和了解百叶龙艺术;另一方面,努力探索创新百叶龙艺术的表演形式和发展模式,既要让百叶龙艺术与现代舞蹈、舞美、舞台更好融合,契合当代民众的审美品位,也要让百叶龙艺术表演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百叶龙艺术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首先,当地政府应当探索研究百叶龙艺术传承的现代师徒制,通过“老带新”的方式,让具有高超表演技艺和道具制作的民间艺人传授百叶龙艺术。其次,要努力将百叶龙艺术表演纳入当地艺术类院校的教学内容中,让学子接触、学习百叶龙艺术,为其日后进行专业学习和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浙江百叶龙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理应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发挥艺术价值,承担艺术使命。希望本文能为百叶龙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夏宇靖.长兴百叶龙审美特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2]叶木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兴百叶龙之发展及其文化空间调适[J].浙江体育科学,2011(05).

[3]张安民.长兴百叶龙旅游展演游客感知价值对地方依附的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篇7

论文摘要:我们在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时,至少应准确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素: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不是由阶级或阶层决定的,而是以掌握传统知识、传统技能与传统技艺的多寡决定的;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历史的产物,但同时又必须以活态的方式传承至今;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传统节日、传统仪式、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及文化空间方面。而那些与此有关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即或对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特殊意义,也不能视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春,笔者随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赴浙江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会上,副部长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他说:北京雍和宫附近有许多算命的,以前城管一来,他们就跑,而现在则是边跑边喊:“别抓我,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长说,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肯定有问题,而从另一方面也确实可以看出,经过近年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但是,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理解准确。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否则,我们就很容易因概念的模糊,保护了不该保护的东西,而使真正需要保护、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一个最后被保护的机会。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是这样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世代相承的特点,并会在与自己周边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甚至是与已经逝去的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创新,使广大人民群众产生认同,并激发起他们对文化多样性及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当然,本公约所保护的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最优秀的部分一包括符合现有国际人权公约的、有利于建立彼此尊重之和谐社会的、最能使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那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我国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作的表述,也基本上源于这个定义。如《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认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

应该说,上述定义已经触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但在表述上仍有不尽完备之处,需要做进一步的补充、修正和发展。笔者以为,要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个准确的学术定位,就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传承时间、传承形态、传承内容、传承价值等子系统做出一系列的明确的学术定位,并通过上述子系统的学术定位,来锁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限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没有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随之消失,即所谓“人亡艺绝”。那么,什么人才有资格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呢?有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直接定位于“民间”,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知道,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及传承过程中,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确实来自民间,在我们的日常表述过程中,也确实可以用“民间”来代指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这并不等于说只有民众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传承人,而民间社会之外的人们无权获此殊荣。如果真是如此,日本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乐、歌舞伎,韩国著名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宫廷祭祀等,都无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为它们都是典型的宫廷文化。但事实上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它们确实是这些民族或国家最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理,在中国瓷器文化发展史上出现的官窑、宫廷生活中出现的满汉全席等,虽不是民间所创,也不是民间所传,但我们同样不能否认它们也是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文化遗产。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传承,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在许多情况下,倘若没有国家或宫廷的扶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能得到最有效的传承的。因此,我们将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范畴仅仅定位于民间社会显然是不够合适的。我们认为,既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是一个知识、技术与经验的概念,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从政治角度,而应该从知识、技术与经验的角度加以取舍。也就是说,我们在判断一个传统文化事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判断的标准不应该是政治的,而应该是知识的、技术的、经验的;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是看他的政治出身,看他是贫农还是富农,是平民还是皇帝,而是看他到底掌握了多少传统知识、技艺与技能。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仅仅局限于“各地人民群众”,而是同时还包括了除“各地人民群众”之外的“某些个人”。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为开放一点儿的立场来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那么,这一群体应该是人类社会中具有特殊知识、特殊表演技艺与技能的特定人群——如艺人、匠人及巫师等。

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时限的限定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时间仅仅局限于“当下”(“流传于民间”)是远远不够的。活态流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流传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文化事象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文化事象即或非常优秀,但会由于流传时间的短暂,而无法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1949年以后出现的户县农民画(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金山农民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等,至少暂时都无法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遴选上,各国都有着一定的时限上的要求。以日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国为例,它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入门槛虽不曾有过明确的法律上的要求,但从这些国家所公布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看,历史最短的一般也都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一标准对于一般的国家来说,无疑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我们将这个标准引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体系,那么,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事象至少也应具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即产生于清代之前且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事象。而产生于清代之后的、不足百年的传统文化事象,则暂无资格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然j这只是个下限,一个最基本的准入门槛。其实,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也应具有数百年以上的历史(如风筝,版画制作技术,昆曲、京剧表演艺术等)。有些还会更长,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钻木取火技术等,至少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之所以被称为“遗产”,一定是财产的创造者亡故后留给我们的财富。财产的创造者尚健在人世,我们又如何能将其赠送给我们的财产称之为“遗产”呢?

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态的限定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只有时限上的限定已经足够了。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仅有时限上的限定尚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对其传承的形态实施必要的限定。与固态存世的物质类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通常都是以活态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判断一个传统文化事象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是看它在传承形态上是不是以活态的方式传承的。譬如,如果还有人以传统的方式原汁原味地讲述满族说部时,满族说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讲述人一旦辞世而又无继承人,尽管我们也承认这是满族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它将不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无法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继续留名。

四、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范围的限定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范围笼统地定位在“所有传统文化事象”上未免过于宽泛。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不应该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事象的全部,而应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最为精华的部分。抽大烟、裹小脚这类陋俗我们且不去说,就是那些具有中性性质的传统文化事象如行酒令、打麻将,也很难获得“民族文化遗产”这样的殊荣。故此,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范围大致界定在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技能、传统知识、传统节日仪礼及民俗活动等文化遗产贮藏相对集中的几个领域,看来也是经过充分考量的。为什么说上述几个领域文化遗产的贮藏量就一定会高呢?还是让我们举例说明。以传统节日为例。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一年有365天,但对于一个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而言,并不是每一天都同等重要。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对于一个民族优秀遗产传承而言,尤显重要。而这几个特殊日子,正是我们所要保护的节日类文化遗产。为什么一定要将这些传统节日作为文化遗产,并对它们实施特别保护?因为人们不但可以通过节日美食的品尝、节日盛装的穿戴,使节日美食、节日盛装的制作技术得以传承,通过参与表演而使传统表演艺术得以光大,同时,庄严的节日仪式还可在无形中疗补人们心灵的创伤,使人们通过神圣的仪式获得更多的心灵洗礼,使人们变得更加团结,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稳定。这就是传统节日的价值,这就是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历时性角度出发,将传统节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确实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充分地反映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历时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点的高度概括。同理,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技术、民间知识等,同样是存在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个“富矿”,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不同角度对人类所创文明的高度概括。发掘金矿需要查清矿脉,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样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弄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保护好每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含价值的限定

从遗产所展示给我们的内涵上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定位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种传统文化事项,显然也过于宽泛。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日韩等国经验,要想申报世界级或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没有这几项硬条件作保障,要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总之,在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全新概念时,我们至少要在传承主体、传承时限、传承形态、遗产价值、遗产涵盖范围等几个方面做出严格限定。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将各种“工具”、“实物”及“制成品”等亦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是国内学术界,几乎都将“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统统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这种做法值得商榷。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方式传承至今,且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及科学价值的知识类、技术类与技能类传统文化事项。而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即或对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特殊意义,也不能视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不能一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篇8

论文摘要:民间艺术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相融合,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广泛吸收优秀现代的艺术的营养,通过规范的艺术教育途径,使其不断得到发展,创造出更高级的艺术形式。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并变化着,它所体现的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无关个人情感,而是一个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作为文化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也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同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我们珍爱、继承和发扬。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关系中,艺术教育更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所提升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民间艺术崇扬美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都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这些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关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而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文化的连接,艺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民间艺术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教授。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加强热爱家乡的意识,对发扬地区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有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二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的民间艺术都在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遗产”也正说明了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年青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所忽视,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科技社会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艺术教育把民间艺术对现代年青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介绍民间美术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认识多元文化的意识。同时,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 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民间艺术做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建立在丢失与变异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最高限度地保护其原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既要生存,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而去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艺术教育中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制相结合生成更佳传播形式,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得以新发展,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地方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的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查,挖掘可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艺术内涵;学习创作具有符号性的作品,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的文艺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充分利用到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间传统文化进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形成对某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 

所以,民间艺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民族形式,继承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同时,将其精华列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继承的前提下去发展,去革新。同时,也要坚持民间艺术的开放性,积极应对文化变迁,努力加深同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艺术的营养,使其不断得到发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恩寰,民间艺术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8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篇9

【关键词】时间;空间;罗山皮影

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仍有许多文化遗产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回顾过往的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出政府主导,文化主体缺位的状况,既浪费了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本真性民间文化的保护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文化不同于经济,内容是文化的核心,其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可生搬硬套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因势利导,锐意创新,真正疏通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服务于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罗山皮影戏作为豫南地区曾极大丰富过当地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地方小戏”,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一、时间与空间形态下的罗山皮影戏

“文化是时间的,它以空间方式生产、记忆和存储;文化又是空间的,它以时间方式生产、记忆和标注;文化因时间而具有价值,因空间而具有多样性。”[1]上述这段话是胡惠林先生关于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的经典论述。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即特定的时间下于特定的空间内创造出来的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故而文化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内去保护去传承才能发挥最大的文化价值。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学术界目前有汉代说和唐代说及宋代说,汉代说的根据是众所周知的汉武帝思念李夫人的故事[2];唐代说的依据主要是当时僧人以光影演出变相;宋代已有文献可考,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东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戏传承人“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俎六姐,专演影戏”[3]。从此可以见出于唐朝、宋朝时期罗山皮影戏作为一种地方戏剧是极受人欢迎的,它对于当时人们文化心智的构建或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产生以及繁荣的时间限于唐、宋乃至明清,但很显然在数字媒体、大众娱乐如此多元的今天,其很难再现当日的辉煌;其次,皮影戏虽流派众多,但作为其分支的罗山皮影戏的产生地点仅限于豫南罗山县,再广不过整个中原地区,因其独特的唱腔、浓重的方言使得其传播地域受限,要想将其发展为一种通行的民间艺术亦缺乏现实的可行性。

二、罗山皮影戏的价值存在

从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共识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一系列价值。[4]罗山皮影戏作为一种地方剧种,存在着独特的艺术价值。首先,依照民粹主义者的观点,这种民间文化被视为是人民的文化,本真的文化,其传承着人们对于历史的情感,对于生活的信仰,人们借助种种剧本描述着一段段生动的历史,其艺术价值是受人尊重的。它是生活在有机社群中的人们生活体验的凝结,拿罗山皮影戏来说,这里的有机社群指的正是罗山皮影产生、发展与繁荣所依赖的原生态环境:依山群居的村落,不间断的田间劳作等等,当然,也只有切实生活在这一原生态环境中的人们才能完全理解。其次,从结构主义的立场进行分解,我们可以发现其另一价值在于塑造人们的精神品格,劝人向善。据笔者考证,罗山皮影戏演唱内容十分丰富,代代相传的剧目有510多个,经常演出的有69本328个剧目,主要传统剧目有《三国演义》、《杨家将》、《包公案》、《岳飞卷》等,细细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其典型的结构无非善与恶,忠与奸,压迫与反抗的二元对立,通过皮影艺人独特的演绎旨在树立英雄形象,惩奸除恶,弘扬真、善、美。最后,罗山皮影戏影人的制作要经过七道程序,即:泡制、整皮、设计、绘画、上色、上油、缝缀。上等的牛皮在艺人们的手中经过雕刻与绘画创造出了惟妙惟肖的皮影影人,其中的美学价值以及对工艺美术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历史的绵延,诸多原生性的价

早已不为人所知,真正被保留下来的已很难融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对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此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当打破原来政府统筹包揽的不恰当的手段,更要摈弃由于对文化过度开发而加速其消亡的扭曲行径,我们应当对文化资源进行生产性保护,但是更优的一种方案是将种种保护机制内化为人们生活的自觉,向生活性保护转化。

三、罗山皮影戏的生活性传承

文化遗产是文化,更是生活。文化性使得文化遗产具有了内在的精神价值,生活性则使文化遗产具有了生活的艺术性,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是不断动态发展的。以往的文化遗产保护往往仅仅重视其经济价值,即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无论是借助名人故里发展旅游,还是开发遗产公园,甚至是文化产业园区,文化都被当做了助推经济的载体,而非文化发展的内核。商业化开发的结果是经济有了暂时的发展,造成一种虚假的繁荣,而作为内核的文化的价值却被无情蚕食了,这样的保护是不可持续的保护,没有真正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与全国其他地区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难题一样,罗山皮影的传承发展亦不容乐观。依据对罗山皮影戏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光辉师傅的访谈得知,现阶段,罗山皮影大致可以分为陈、林、张、熊、岳五个流派,分别以陈光辉、林芝梅、张承道、熊自元、和岳义成为代表。目前,全县有66担皮影戏箱经常活跃在罗山及周边地区,周党镇有16个演出班子经常参加演出活动,有300多位演出人员。演唱内容十分丰富,代代相传的有510多个剧目,经常演出的有69本328个剧目,主要传统剧目有《三国演义》、《杨家将》、《包公案》、《岳飞卷》等,也有部分现代剧目,如《朝阳沟》、《小蕾卖鸡》、《三个媳妇磨婆婆》等。据陈光辉[5]介绍,如今活跃在皮影戏演出舞台的300名演员平均年龄为58岁左右,30岁以下的仅剩一人。皮影班子主要从事喜事以及大型节庆活动的演出,平均每场400元左右,而每场演出至少有六名演出人员参与,平均下来每人每场收入不足70元,收入微薄,在生活的压力下,很多皮影艺人选择改行,皮影老艺人往往也不愿意自己的后代从事皮影艺术,如今年轻人生活负担更加沉重,学习皮影戏并非一日之功,往往需要五、六年的积淀,很多年轻人耐不住这份孤独而中途放弃。很显然,在现代传媒的冲击下,传统民间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有机社群不复存在。在此背景下,必须转变思路,对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罗山皮影戏进行创造型转化,寻求文化遗产的新生机。 (一)明确罗山皮影戏的发展定位

文化具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特征,空间性决定了罗山皮影戏适合于区域性文化的发展,其发展潜力扔扎根于豫南地区时间性决定了罗山皮影戏必须与时俱进,不可单纯固守古老的传统,这两种特性共同决定了罗山皮影戏不应定位于广泛传播的大众文化,而更应该专注于小众化发展。艺术的纯粹性源于他的乡土气息,其存活的土壤是当地民众的文化认知,民间艺术的良性发展可以滋养人们的文化心性,因此,将其定位为区域特色民间艺术,利用空间性所产出的稀缺性价值将其打造为区局文化名片是十分可取得。

(二)对罗山皮影戏进行创造型转化

正是由于文化是生活的,文化的空间和时间形态决定了文化是动态发展的,皮影戏的音乐与旋律可以为现代音乐所吸收,其影人形象更可以为工艺美术和影视素材提供灵感,影视领域充斥着种种动漫玩偶,那么,作为极能彰显中国元素的皮影戏为什么不可以占有一席之地呢?其文本更是民间神话与历史故事的人性化表达,无论是从学术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来考察皆具有极大的价值。舞台实景演出只是一种表达形式,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创造性的开发漫画书、动漫影视、cd,甚至是附有这些影人形象的文具等都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

(三)将艺术融于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艺术更应该服务与生活。“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是我们的不懈追求。资金和扶持政策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备要素,但更根本的措施是将其内化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只有文化遗产工作者实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文化责任,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文化保护工作中去,这种高度的文化使命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不竭动力。

时间与空间是文化存在的基

本形态,文化之间时间价值空间价值的差异使文化多样性成为可能,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时间存在与空间存在。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往往会因为其原有的时间价值与当今社会文化对空间与时间要求的错位而举步维艰。因此,我们需要对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在时间与空间的范畴内审视文化遗产的当代形式,引导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生活性转化。

注释:

[1]胡惠林.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j].探索与争鸣,2013,(5):10.

[2](晋)干宝.黄涤明译注.搜神记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47.“顾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天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故今有影戏。”

[3](宋)孟元老.姜汉椿译注.东京梦华录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85.

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传承篇10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民间艺术是旅游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旅游开发也是民间艺术传承、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与动力。在旅游开发中,民间艺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是双方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关键在于民间艺术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旅游资本的转化。文章从学术史回顾入手,论述了民间艺术的旅游价值,重点研究了三条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路径。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过程实质上是其自身价值在旅游产业中被重新发掘和再创造的过程,又因为其自身特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走差异化开发之路。

关键词资源;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路径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6.007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其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即是不断被开发利用的过程、不断被资本价值化的过程。旅游开发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和基础,以创造综合效益为目的的系统性经济活动。旅游开发的实质在于充分挖掘各种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提高其旅游吸引力,使之成为现实的旅游吸引物并实现价值回报。民间艺术泛指在民间广大民众中流行、传承的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文学和戏曲等艺术形式。民间艺术,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彰显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和延续民族智慧的血脉[1]。其作为价值重大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具有非常显著的地位。本文从学术史回顾入手,论述了民间艺术的旅游价值,重点研究了三条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路径,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学术实践提供参考。

一、民间艺术与旅游开发相关理论研究

民间艺术早期研究主要是民间美术方面,且与产业开发不发生联系。早在1800年英国就出版了《中国风俗画》;1911年上海天主教堂刊印的《中国迷信之研究》,其中与民间信仰相关的纸扎、年画等民间艺术方面多有涉及。科学意义上的民间艺术研究肇始早于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其与民俗学的缘起、发展存在趋同的轨迹。“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在《关于民间艺术——<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1933)提出“民众艺术”的概念,并论证了其社会功能,重点阐述了民众艺术研究的重要价值[2]。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间艺术在民众动员中起到过重大作用,民间文艺受到空前的重视,如在晋察冀解放区扶植并恢复了武强年画社,大量印制颇受民众欢迎的《投豆选好人》、《娃娃戏》等年画[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民间艺术自身发展和专业研究都体现着政治挂帅的特征;80年代至今民间艺术研究多在表演理论、仪式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权力理论和交往理论等方面。

当代社会,信息时代、工业文明、流行文化等“现代性”因素全面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传统农耕经济逐渐消退,规模化机器生产迅速取代了手工制作。民间艺术一方面走向衰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博物馆;另一方面也被市场改造并接受,走向了产业化和商品化。民间艺术的审美获得了重构,其视觉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时代形象,如地方文化标志、特色旅游商品等,迎合了市场化需求。部分民间艺术以“遗产”的面貌呈现出价值性,如在各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开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产业化保护”理念被提出并付诸实践。在现代语境中,遗产成为旅游中的一个品种、品牌进入到大众消费领域[4]。

在旅游产业中,民间艺术主要以人文旅游资源的面貌出现,其与旅游开发的相互关系受到了学者们的密切关注,相关研究不胜枚举。一批旅游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如马康纳(macCannell)、尤瑞(Urry)、科恩(Cohen)、纳什(nash)、彭兆荣、谢彦君等人的研究拓宽了相关视野并且深化了研究程度。本文的研究立场更接近戴琦(Deitch)的观察结论:“大众旅游并未对该地区艺术和手工艺品的制造产生破坏,而且促进了艺术品的生产并使古老的传统得以复兴”[5]。在论及民间艺术资源向旅游产业资本转化路径中,我们也不会忽略布迪厄(Bourdieu)的文化资本理论。

二、民间艺术的旅游价值

(一)民间艺术是旅游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旅游开发依赖各种旅游资源,民间艺术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民间艺术是一地民众生活文化的艺术反映,历经了时间的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民间艺术作为旅游资源能够充实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内容,丰富旅游客体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民间艺术具有普适性的旅游美学价值,其本身就是旅游商品的主要内容;民间艺术中的民间手工艺品和民间美术甚至超越了旅游商品的范畴而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如北京玉雕、东阳木雕、龙泉青瓷、四大名绣、年画、剪纸等等。特色鲜明的地域与文化往往都是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民间艺术能够强化地方文化特色,如同是农民画,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山东日照三地农民画就有非常强烈的地域特色。自2002年至2014年12年间,我国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年度旅游主题有4年与民间艺术有关,特别是2002年中国旅游主题直接定为“民间艺术游”。

(二)旅游开发是民间艺术传承、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与动力

旅游是基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理解而实现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活动。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中,民间艺术从横向上实现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地域交流与传播,在纵向上实现了文化的历时传承。

民间艺术具有变迁性,这种变迁主要体现在象征方面、内容方面和形式方面,引发其变迁的因素很多,其中旅游开发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旅游开发与民间艺术文化变迁之间存在着呼应关系和因果关系。旅游开发改变了人们的聚落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模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导致文化变迁[6]。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业的发展是诱发和推动民间艺术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力。旅游开发能引起民间艺术文化变迁的层次性变化,也会驱动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将传统的风筝民俗文化开发成现代大型旅游节庆活动,风筝民俗的娱乐功能被强化,如扎制绘画和题材等方面越来越具有“时代性”,但如祈福祷祝等功能出现明显的变迁。

民间艺术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一方面,民间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既能丰富充实旅游的内容,又能提高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者借助于旅游活动了解熟悉民间艺术,也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三、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路径

资源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当资源进入到社会生产领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产生了效益,创造了价值并取得相应的回报,这时才成为资本[7]。民间艺术作为旅游资源具有类型众多、分布区域广阔、民族性显著的特征,旅游开发就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其潜在的资源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本。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路径主要有三条:直接开发路径、间接开发路径和直接间接相结合开发路径。

(一)民间艺术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

部分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生动夸张的表现形式和独具特色的美学象征,其本身就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只要将其纳入旅游活动,该类民间艺术不需要旅游开发中的再设计、再加工的过程就可以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这一类民间艺术主要是民间舞蹈和民间工艺美术,它们也主要被应用于体验型旅游产品和旅游购物环节。

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自娱性的大众艺术,有着很强的娱乐作用,各地的民族民间舞蹈、花鼓、花灯、秧歌、各类广场舞等都属于民间舞蹈。这类民间艺术主要设计为体验类旅游产品,突出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交流,通过表演集中展现民众的生活文化,或由游客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去体验其中的文化生活[8]。体验经济下,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像一个局外人似地走走看看,而是要融入东道主的生活场景中去,成为旅游世界中的参与主体。民间舞蹈天然的集体性,不但不排斥游客的参与,而且会主动邀请和要求游客体验,分享娱神、娱人、娱己的乐趣。在众多的民间舞蹈旅游产品中,游客尾随舞队,既是旅游项目的观赏者,又是旅游活动的助兴者,还是旅游情境的参与者与塑造者。旅游者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沉浸于旅游项目的消费体验中。在民间艺术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旅游者预料之外的旅游体验,为其提供个性化和差异性服务,注重场景设计和民间艺术文化体验氛围营造,并且充分利用旅游纪念品等标志形象增加旅游体验文化设计的蕴含量,满足游客的需求。

民间工艺美术起源于民众的物质生活需要,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其很早就进入了市场流通。民间工艺美术体量庞大,诸如年画、剪纸、皮影、风筝、泥塑、面塑、印染织绣、草条皮编、竹木牙角玉石雕刻、陶瓷、金属镶嵌等等都属于民间工艺美术的范畴。民间工艺美术在旅游开发中主要作为旅游商品出现,其是旅游购物的主要构成部分。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上,“购”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购物和购物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对为旅游业提供配套服务的旅游商品的需求也大为提高[9]。以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载体的旅游商品的良性发展,既有利于提供旅游市场吸引力、增强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又有益于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旅游商品包括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其具有民族性、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便携性等特征;而最突出的特征——地域性,在民间工艺美术的名称中得以充分体现,如天津泥人张、潍坊风筝、蔚县剪纸、无锡大阿福、苏州刺绣、芜湖铁画、北京景泰蓝等等。目前,各地方政府通过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等方式来调动民间工艺美术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地域性旅游商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民间工艺美术旅游商品在开发中要把握特色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美学原则和创新原则等。

(二)民间艺术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

众多的民间艺术资源很少能以一种独立的旅游产品形态呈现出来,而是要经过旅游设计、旅游开发成为某种旅游服务或旅游吸引物后才能进入旅游市场。以旅游商品为例,民间艺术可以直接旅游商品化也可能需要间接旅游商品化。民间艺术间接旅游商品化实质上就是利用民间艺术独特的符号价值,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促进旅游商品销售的一个过程[10]。民间艺术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主要在民间工艺美术的包装设计应用和民间文学的旅游开发。

旅游商品的民间工艺美术包装可以宣传该商品的相关信息,彰显美学价值,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起到保护和易于携带商品的作用。民间工艺美术大多取材于天然材料,如竹、木、草、藤、条、枝、壳等,既体现地域文化的朴实,又包含了传统技艺的价值,大幅度提高旅游商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竹筒酒、仿生瓷、藤条篮等民间工艺美术包装能使旅游商品产生独具魅力的吸引物,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增加游客的回忆感。此外,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与实施,还可以借鉴民间艺术的美学观念和造型元素,如剪纸、蜡染、皮影、年画等,将民间艺术与旅游商品有机结合,提高旅游商品的地域文化特色。综合应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和工艺美学进一步完善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能使其更具地方特色,又可以与时代接轨,满足游客的消费心理需求。

民间文学是口传民间艺术,包括民间诗歌、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曲艺、神话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文学美学性,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民间文学应用在旅游开发中,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人文内涵,加深旅游产品的历史厚度,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增加旅游体验的趣味性。旅游开发可以将民间文学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呈现出来,满足游客的求知、求异需要。民间文学所蕴含的价值体系和意义世界,使其与旅游开发可以做到全方位结合,尤其彰显旅游景区或旅游商品的人文精神。山东的“牛郎织女”、安徽的“天仙配”、浙江的“梁祝传说”、广西的“刘三姐”、云南的“阿诗玛”等民间文学或者作为旅游开发的主题,或者作为旅游开发的载体,或者作为旅游开发标志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的民间文学作品都非常丰富,这是一笔宝贵的旅游资源财富,目前其与旅游开发的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民间艺术直接间接相结合旅游开发

旅游产业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路径很多不是直接或间接单一的转化模式,而是直接间接相结合的转化实践。从民间艺术资源到旅游产业开发需要经历两个转化过程,即民间艺术资源优势向旅游产品优势的转化、旅游产品优势向旅游产业开发。民间艺术直接间接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主要应用于旅游节庆产品方面。

旅游节庆活动是某一地区以民俗、宗教、历史、艺术、体育等一个或多个文化元素为载体,在特定时间围绕社会、文化、社区、族群等发展目标,所举办的包含文化的、纪念的、愉悦的、竞技的或神圣的非经常性和固定性的特定活动。旅游节庆活动在开发中能够兼顾旅游、文化与产业三方面内容,所以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节庆活动和传统旅游开发显著的不同特点是,摆脱时间(季节)的限制,摆脱现有空间(观光点)的不合理布局,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高度集约,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展示和体验[11]。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节庆活动的旅游整合、文化融合和经济拉动的综合效应越来越明显。

旅游节庆是文化产业的延伸,文化要素是其核心资源,尤其是依托传统民俗节日的旅游节庆活动更是体现着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扩散。自20世纪80年代始,全国重视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举办了很多民间艺术节庆活动;今天,这类节庆进一步与民间节日、民间风俗和民间艺术一起成为旅游节庆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旅游节庆中,民间艺术一方面作为旅游商品直接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中介物或旅游载体间接创造经济价值,两者难以完全分离,不能说是民间艺术仅直接转化了旅游产品或仅间接转化了旅游产品。如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

民间艺术与旅游开发相互依托,可以实现共同发展。民间艺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民间艺术产业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民间艺术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直接间接相结合转化为旅游产品实质上都是民间艺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其自身价值被重新发掘和再创造的过程,因为民间艺术的种类繁多及天然属性,其在旅游开发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区别应用,走差异化开发之路。三条路径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和相互依托的关系,在某些旅游产品中乃至是难以厘清具体的转化方式。

四、结束语

民间艺术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资本,既有资本的经济增量实现,也能带来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实现资本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赢。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发展旅游产业可能对民间艺术自身造成的“破坏”,如“舞台化”、“飞地化”、“复制化”等等;当然,我们要乐观地想到:这种变化或所谓的“破坏”不正是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吗?

民间艺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可以更大的发挥旅游产业的特色优势,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通过对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路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条路径的内涵,为民间艺术与旅游产业更好地结合发展提供一种理论思考,进而为旅游产业或旅游语境下民间艺术的变迁研究提供借鉴。无论在什么时候,当旅游业成为某地的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必然就会受到重视,其与旅游开发自然就会结合在一起。毋庸置疑地是民间艺术必须植根于民众生活和历史传统之中,但如果其“真实性”单靠保护来维持,那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旅游开发正是为民间艺术生存、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民间土壤”。

参考文献

[1]刘昂.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3]张士闪.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评20世纪中国乡民艺术研究[J].文史哲,2007(3):17-28.

[4]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157.

[5]刘易斯·i·戴琦.旅游业对美国西南印第安人艺术和工艺品的影响研究[J].载于瓦伦·L·史密斯主编,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95-208.

[6]康玲,邓思胜.旅游开发与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10):09-10.

[7]徐艳芳.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开发优势转化机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150-153.

[8]宋秋.论地域性资源向地域性资本的转化——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资本分析[J].学术论坛,2011(12):99-103.

[9]肖丰,陈晓娟,李会.民间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