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十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十篇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56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篇1

关键词: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儿童的健康状况已成为全世界的社会问题,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是我们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其它感染性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1]。儿童由于体质虚弱,导致其致病因素繁多,且无法逐一得到有效预防。近些年来,随着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诱因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空气污染已被广泛公认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气候因素、大气污染以及粉尘污染等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诱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度持续增高,大气污染物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的微粒pm10以及细颗粒pm2.5等也已被公认为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2],且可被人体吸入而直接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而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儿童的作用尤为明显。

1影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空气污染因素

1.1室外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室外空气污染主要表现为空气中微粒物质增多和空气中其它有害气体含量超标,且以微粒悬浮物对人体的影响最为显著。室外空气中的微粒主要分为pm2.5和pm10,前者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滋m的极细微粒,后者则指直径小于10?滋m的颗粒状物质。就人体的肺部和呼吸道结构和生理特征而言,粒径超过10?滋m后很难被吸入到呼吸道并进入肺中,多数能够被鼻毛、鼻腔粘膜或呼吸道粘膜捕捉[3]。但是,当微粒的直径小于10?滋m大于2.5?滋m时,颗粒则可随着呼吸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可诱发呼吸系统不适。但是随着人体粘膜的外排作用的不断加强,颗粒最终可随着人体的呼气、打喷嚏或者痰液排除体外,对人体的危害较为有限。但是,当空气中的微粒直径小于2.5?滋m时,不仅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系统,而且可以在呼吸道内大量蓄积并逐渐进入人体肺部,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其可在人体支气管或肺泡内发生致炎反应,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支气管炎甚至是尘肺病。儿童作为免疫功能较弱的特殊群体,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更易于收到pm2.5或更小粒径微粒的影响。魏复盛等对pm2.5所致疾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吸入pm2.5可大大增加哮喘、支气管炎的发病几率。Desqueyroux等[4]对空气污染致病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的发病与pm10、pm2.5以及臭氧在空气中比例的增加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国外一些临床研究还证实[5],no2和臭氧是目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肺病患者住院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且一直处于恶化态势。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方面,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6],no2和pm10的浓度是导致呼吸系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与患者的死亡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正相关性,进一步说明了空气微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王海荣等[7]对支气管炎、肺炎以及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pm2.5、So2、no2、pm10等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是导致儿童哮喘、肺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支气管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则为no2和pm10,而导致儿童肺功能减弱的主要致病因素则为So2,且女性儿童更易受到影响。关于So2导致人体肺功能下降的原因,Sam等[8]进行的临床研究证实,当人体吸入大量So2后,可导致患者出现呼气流量峰值(peF)下降,使肺部无法获取足够的氧气而逐渐导致肺部功能受限、肺部功能下降。

1.2室内空气污染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致病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的装修质量,大量新型的装饰材料不断被广泛使用。甲醛、苯等在室内空气中的含量超标,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也已被社会广泛肯定为室内主要的污染源。室内装饰材料所释放出的甲苯、甲醛、苯等有害气体,人类长期接触不仅会出现神经过敏症状或免疫功能紊乱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白血病、肿瘤等恶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巨大。研究证实,当甲醛的在室内的含量超过0.25ppm/m3时,即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和体质虚弱的成年人最为明显[9]。儿童长期在室内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玩耍,可因室内污染源发生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其它较为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因此,在新房装修时,应对房间及时通风、尽量购买释放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较少的装饰材料,以减少装饰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的程度。朱悦等[10]对室内环境在影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方面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以及室内环境中的螨虫、微粒等均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诱因,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极为重要,对于降低儿童因室内环境而诱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3煤炭燃烧后的一次、二次污染物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一直以来,煤炭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能源被广泛使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生存资料。虽然煤炭的燃烧可以为我们带来电、热等能源,但其所产生的粉尘或有害气体同样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煤炭燃烧后所产生的So2、烟尘等一污染物在空气中可与其它污染物发生反应,并逐渐形成二次污染物,比如So2、noX和Co等。二次污染物可通过呼吸系统而进入人体,且不可经肝脏代谢而消除,noX和Co可以逐渐进入人体血液而导致人体产生一些炎症性疾病或者全身不适症状。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煤炭燃烧后的二次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险情况更为明显,主要由于北方冬季因天寒采暖需燃烧大量煤炭,其空气中煤炭燃烧所致的污染物的释放量较大,可对儿童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近些年来,冬季燃煤取暖导致室内Co中毒的案例发生率逐渐升高,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赵宝新等[11]对冬季采暖燃煤所致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采暖期时空气中的pm10、So2水平大幅增加,所处该环境的儿童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呈降低趋势但呼气流量峰值(peF)有所升高,即说明pm10、So2可降低儿童的肺功能。此外,就季节而言,冬季时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炎、支气管炎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除与冬季气温交替频繁有关以外,与冬季燃煤导致的空气内污染物含量增加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2户外尘沙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有大量的研究证实[12],沙尘天气是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且具有季节性的特点。王振全等[13]指出,在一些沙尘天气高发的地区,尘肺病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高于无沙尘天气的地区。赵春霞等对沙尘暴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以及呼吸系统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表明,在沙尘天气发生的前一天,该地区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大幅上升,且主要集中于体制虚弱、免疫力低下爱的儿童。孟紫强等进行的关于沙尘天气影响儿童呼吸系统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处于沙尘天气地区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于其它地区,且沙尘天气能够与其它户外污染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儿童的心脑血管、呼吸系统产生影响而诱发相关的疾病[14]。

3展望与结论

从上文中可见,室内外的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均是导致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儿童作为免疫力和身体机能均较弱的特殊群体,对于一些致病诱因的抵御能力较弱,探明导致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疾病致病因素很有必要。就上述的内容而言,空气污染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①室外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所致的空气中pm2.5、pm10等微粒的含量大幅增加,儿童吸入体内后在免疫力低时可诱发呼吸系统相关疾病。②室内装饰材料或其它污染源所释放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可刺激儿童的呼吸系统并进行其肺部,诱发相关呼吸系统疾病。③煤炭燃烧、秸秆燃烧等导致大气中烟尘、So2、Co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加,增加了儿童患病几率。④沙尘暴、尘沙天气或者高发区域空气中粉尘和尘沙的含量较高,容易导致儿童出现慢性阻塞性肺部样症状或者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改善大气环境和周边生活环境对于降低上述因素所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实质性意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共同难题,欲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任重而道远。但从世界范围内的儿童以及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出发碳、节能、环保洁净的生活模式是我们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宁,张本延,彭晓武.大气污染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504-1505.

[2]魏复盛,胡伟,滕恩江,吴国平等.空气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患病率的相关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3):220-224.

[3]胡伟,魏复盛.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肺功能的交互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6:361-363.

[4]DesqueyrouxH,pujetJC,prosperm,etal.Short-termeffectsoflow-levelairpollutiononrespiratoryhealthofadultssufferingfrommoderatetosevereasthma[J].environRes,2002,89(1):29-37.

[5]查日胜.空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病症影响的纵向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21(18):445-446.

[6]李宁,张本延,彭晓武.大气污染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504-1505.

[7]王海荣,翟秋敏,沈娟.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以河南省a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3):54-57.

[8]Sampattenden,temenugaantova,manfredneuberger,etal.parentalsmokingandchildren'srespiratoryhealth:independenteffectsofprenatalandpostnatalexposure[J].tobControl,2006,15:294-301.

[9]潘小川.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国科学基金,2005,(4):205-208.

[10]朱悦,杨小南,李宇斌.沈阳市某地区大气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的关系[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7):575-578.

[11]王少利,郭新彪,张金良.北京市大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健康杂志,2004,01:713-715.

[12]霍焱,董芹,雷正翠,等.常州空气污染特征分析及对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14):501-503.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篇2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5-003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以慢性不可逆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CopD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慢性病,在世界上CopD的病亡率排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有研究显示,至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1]。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多数患者由于健康知识缺乏,不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急性发作的次数增多,我院从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对CopD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系统化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身心教育,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2]。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将2007年12月~2008年11月收住院的120例CopD患者随即分为2组,观察组61例,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方法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

1.2.1健康教育方法按照护理程序,由责任护士、护士长、经治医师共同制定护理计划,通过口头宣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床头演示,定期讲课等教育方式,对患者针对性的实施具体健康教育,让患者由认识―了解―掌握,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1.2.2健康教育内容

1.2.2.1CopD基础知识教育CopD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吸烟、遗传、肺脏的老化和血管的改变有关。吸烟是其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吸烟时间愈长,吸烟量愈大,CopD的患病率愈高。

1.2.2.2心理教育CopD病程一般呈慢性复发性进行性加剧,患者因此常感到悲观失望或因丧失工作能力而情绪低落,或因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而自责,使患者消极因素增加,缺少战胜疾病的信心,甚至导致放弃治疗、抑郁症状、焦虑情绪非常明显[3]。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及其家庭对疾病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3生活方式①饮食:呼吸功能的增加可使热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多,导致营养不良,应制定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计划,避免在餐前过多饮水,餐后避免平卧,有利于消化。腹胀患者应进软食,细嚼慢咽,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如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和胡萝卜等。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坚果等。②戒烟: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化学成分损伤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净化功能减弱。③避免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的吸入。④避免和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在呼吸道传染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⑤指导患者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1.2.2.4康复锻炼使患者理解康复锻炼的意义,充分发挥患者进行康复的主观能动性,注重预防急性发作呼吸康复训练,其具体措施:①放松练习。取坐位或立位调整呼吸,进行胸、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练习5min,并在室内放轻音乐。②呼吸操练习。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用鼻、呼气用嘴。③上肢肌力训练。进行上肢体操,做上举动作,每次2~3min,2次/d。④有氧耐力训练,即步行30~60min。⑤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1.2.2.5药物治疗的教育告之患者如何服药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作用时间、特殊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1.2.2.6家庭氧疗一般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提倡进行每天持续15h以上的长期家庭氧疗,同时指导患者和家属做到注意用氧安全,供氧周围严禁烟火,氧疗装置定期更换、清洁、消毒。

1.3评价方法

1.3.1两组患者入院治疗2周后,采自行设计的CopD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CopD疾病基础知识(CopD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生活方式(饮食、戒烟、运动),康复锻炼,家庭氧疗四项内容。康复锻炼掌握情况由责任护士现场考评,其中三项均采取提问式方法,内容及分值,CopD疾病知识问卷调查表(表1)。其表1中3项内容中每项分值≥3分为掌握。

1.3.2统计学方法各项资料均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表2)。

2.2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控制效果比较(表3)。

3讨论

3.1促进患者掌握知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依靠治疗技术来促进人类健康是不够的,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多,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而常规化健康教育由于缺乏系统系,内容不全面,不利于患者及家属掌握。从表2可以看到它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

3.2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相关疾病知识,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的需求,能有效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减少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其经济负担。从表3中可以看出,系统健康教育组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明显少于常规健康教育组。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呈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5-48.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篇3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56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06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本病病程长,病情缓慢发展,病死率高,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我科于2006年1~12月对收治的60例CopD病人进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发现本组病人对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病人对该怎样进食、呼吸、咳嗽、排痰、氧疗、活动及环境要求不太了解,这可能与以前没有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有一定关系。由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缺乏,影响了其康复,致使部分病人情绪低落、焦虑,疾病迁延不愈,甚至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针对此问题,我们对CopD病人开展了系统全面的健康指导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讲解与CopD有关的知识

1.1休养环境

告知患者休养环境需安静、清洁、舒适。病室光线充足,通风条件好,一般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min,冬季选择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通风时特别注意保暖,以免着凉。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50%~70%。清洁工作采取湿式清扫,避免灰尘飞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为其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1.2心理疏导

CopD呈慢性过程,且反复发作,引导病人适应慢性病,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培养生活兴趣,如培养听音乐、养花草等爱好,分散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紧张的精神状态。

1.3氧疗

使患者了解氧疗是最能影响CopD预后的治疗,可缓解症状,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氧疗的依从性。

1.4指导合理用药

CopD急性加重期需要多种药物的联合作用方能缓解。护士应有的放矢地进行用药指导,尤其对于药物的作用、剂量、方法、副作用等应详细说明。抗菌药物是治疗CopD细菌感染急性期的主要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的主要作用是缓解气流阻塞症状,给患者讲解给药方法,如雾化吸入法、口服法、干粉定量吸入法,一般每日3~4次。定量吸入的药物使用方法比较特殊,要详细讲解使用方法并演示,使患者真正掌握。

1.5鼓励患者戒烟

讲解吸烟对CopD的影响,使其真正意识到吸烟妨碍氧的输送,可使病情复发或症状加重。吸烟是CopD发病的头号危险因素[1],戒烟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让病人掌握具体戒烟方法,如转移注意力法、替代法等。

2指导CopD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

首先让患者了解,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对缓解低氧、呼吸困难症状有明显效果,与其生活和以后的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同时护士应帮助、督促、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2.1呼吸训练

2.1.1缩唇呼吸法在呼吸时将嘴唇缩拢犹如吹口哨一样,使气流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一般吸气为2s而呼气逐渐增至10s或更长。此法可防止外周小气道过早的陷闭,便于肺泡内气体的排空。

2.1.2控制性深呼吸法此法是患者姿势自然,放松全身肌肉,缓慢深吸气至最大容量后屏气,开始为2~5s,逐渐增加至10s,然后慢慢呼气,连续10~20次,此法有助于增加肺活量、肺总量、肺泡通气量。

2.2排痰训练

2.2.1叩背排痰CopD患者排痰时,可采取坐位或俯卧位,由护士或家属用手拍其胸背部以利排痰。护士应指导家属叩背的正确手法。手掌卷屈呈覆碗状,以增加空气的震动力量,自胸廓边缘向中间、胸下部向上中部有节奏地轻轻拍击,并鼓励患者咳嗽。

2.2.2刺激咳痰对无力咳嗽的患者可嘱其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压气管,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或用双手压迫患者的下腹部和上腹部,嘱患者尽量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力量,促进排痰。

3做好CopD患者的出院指导

3.1疾病知识指导

给患者讲解识别使病情恶化的因素,劝导病人戒烟;避免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的吸入;避免和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指导病人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2]。

3.2家庭氧疗

护理人员指导病人和家属要做到,①氧疗必须坚持;②注意安全:供养装置周围严禁烟火,以防氧气燃烧爆炸;③为防止继发性呼吸道感染,吸氧管每周更换1次,每天更换1次湿化瓶里的水。

3.3康复锻炼

使病人理解康复锻炼的意义,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在缓解期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登楼梯、慢跑、气功、踏车等。坚持缩唇呼吸、深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肌锻炼。一定注意活动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否则会增加心肺负担,反而使病情加重。

3.4营养支持

CopD患者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呼吸功能,使呼吸肌群功能和耐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改善营养可以从调整饮食习惯和食谱入手,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如鸡、鱼、瘦肉、蛋、水果、蔬菜等。嘱痰多的患者,痰黏稠时一定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鱼肉,多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ml,以充分湿化气道。补充糖和维生素,保证充足的能量。有尿少、水肿时应限制水、盐的摄入,服用利尿剂时,选用含钾高的食品,如橘子汁、鲜蘑菇。建立良好的进食环境,进食前后适当休息,少食多餐等,保证患者得到合理营养。

3.5对家属配合家庭护理的指导

护士向家属详细介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4],存在的问题与出院后要观察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起居、用药时间和药物副作用等,都要教会家属掌握。

总之,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是很重要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对提高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显声,武阳丰,李景同,等.吸烟者CopD易患因素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10):603-604.

[2]龙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0.

[3]蔡柏蔷,朱元珏.北京协和医院肺栓塞基础病因的变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12):75.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篇4

关键词:康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脉血气,呼吸功能

中图分类号:R81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028-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多发且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的特征。其发病原因是,肺对空气中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以及体内蛋白质系统出现失衡。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加重,CopD发病率明显提高,由于其具有病程长、疗效差、痛苦大、易复发及并发症多等特点造成治疗较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家庭的经济负担。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若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可适当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符合诊治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0例,排除痴呆及合并肝、肾、心、脑和代谢等器质性并发症。其中男85例,女55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48岁,平均年龄61.5岁,平均病程11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咳痰方式、饮食及输液等方面。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及指导:对患者讲解发病机制、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吸入性长效抗胆碱能、皮质激素等治疗药物干预的效果、康复治疗的作用。指导患者进食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并选择低糖食物,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1.2.2心理护理:CopD是慢性疾病,易复发,致患者出现精神紧张、焦虑、失望等负面情绪,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应给予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理解。心理状态的好坏影响了人体内在的康复能力和机体免疫力。心理护理要求细心观察患者心理反应,鼓励患者表达并注意倾听患者心理感受,给予正确的引导,并指导家属关心体贴患者,从而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1.2.3饮食护理:CopD患者的饮食要求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高蛋白及适量微量元素。并要求多饮水、忌饮酒。吸烟会增强支气管粘膜组织损伤、痉挛,加重病情,因此绝对忌吸烟。

1.2.4咳嗽及排痰方式:鼓励患者每2小时深呼吸并咳嗽1次。痰液不易咳出的,采用叩击式排痰。方法是五指并拢,掌心微弯成空心掌,迅速且规律的叩患者胸背部,目的是使呼吸道分泌物脱落易排出,叩击时注意观察患者排痰、面色及呼吸情况,不适应即停止。经常变换利于痰液排出。

1.2.5呼吸锻炼护理:主要包括:缩唇式呼吸锻炼、腹式呼吸锻炼、呼吸体操、运动锻炼等。呼吸锻炼可增强腹肌、膈肌、下腹部肌肉等相关呼吸肌活动能力,降低呼吸肌疲劳的发生,减少肺泡膨胀程度,减少残存气量,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

1.2.6输液护理:CopD并发感染患者须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临床抗生素用法是2次/日或3次/日。若避免反复穿刺,宜采用0V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减轻痛苦。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和呼吸功能的监测,血气指标有: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功能指标:一秒率(FeV1/FVC)、气峰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气变化

经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ao2、Sao2和paCo2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

经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FeV1/FVC、peF、mmeF、FeV1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CopD是种中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当前,药物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方法,可药物治疗不能阻止疾病进行性进展,同时长期服药给病人及家庭造成巨大心理和经济压力。通过开展康复护理,出发点是从发病机制入手,增强肺呼吸功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CopD患者开展肺康复护理方式有多种,包括健康教育及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咳嗽及排痰方式、呼吸锻炼护理、输液护理。其中,呼吸锻炼护理通过用力呼吸练习,致呼气肌和吸气肌和辅助肌肉自动参与收缩,达到增加及锻炼呼吸肌群耐力,进而增强呼吸功能目的。此外还有一种运动锻炼的方式也是开展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在此病程中,骨骼肌的功能降低、消耗以及心肺功能降低是造成患者运动耐力、活动能力日渐降低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生活质量亦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是康复护理的一个部分,比如说扫地、种花等较轻的家务是可以参与的。

总之,CopD病程长,进行康复护理是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任务艰巨,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和呼吸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关丽婵,陈美珠,赵娟娟,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肺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333-334.

[2]孙芳艳,钱培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肺康复方案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55-757.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篇5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且气流受限逐渐加重[1]。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发病,反复发作,最后导致慢性死亡的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由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对此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护理的研究,本文给予了归纳总结,以期能引起患者和护理工作者的重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生活护理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呼吸道已有明显损伤,因此要嘱患者坚决戒烟酒,要有良好的治病修养环境,住地空气要新鲜,保持病室温度在18℃~20℃,湿度50%~70%,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避免或减少有害粉尘,烟雾或有害气的吸入,不用地毯和皮毛装饰品。病情较轻者可适当活动,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如:抬高床头或半卧位[3]。

2饮食护理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呼吸功能增加,发热等因素,常导致能量消耗增加,因此补充足够的营养非常重要。合理的搭配饮食提供足够的营养,如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等饮食,适当增加含游离脂肪酸较丰富的食物,如植物油,海产和鱼类食品,减少钠盐的摄入,以免引起钠水潴留;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粘稠,少食多餐,减少用餐时的疲劳,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4]。

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除了要供给足量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饮食有利于保持二氧化碳产量尽可能达到最低值,因为二氧化碳增多,将增加呼吸系统的负担,已经证明,消耗相同的脂肪和糖类,二氧化碳的产生量,脂肪仅为糖类的百分之七十。因此应提醒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尽量减少糖类,增加脂肪摄入,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蛋白质摄入过多,必然增加热量的消耗,否则不能很好的利用,因此,如果患者未成明显消瘦等蛋白质衰退迹象,蛋白质的摄入不宜过量;呼吸系统疾患可增加患者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所以应增加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矿物质尤其是钙剂应保持日常摄入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重要的是戒烟。烟内含有焦油,烟碱,尼古丁,铬等大量有害物质,吸烟能抑制气道的纤毛运动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刺激呼吸道黏液腺,和杯状细胞的增生,肥大,增加粘液的分泌,使气管,细支气管充血,水肿和化生,降低气道防御功能,容易诱发感染,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现已公认吸烟是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直接原因和是疾病加重的因素,护士应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从而达到戒烟的目的。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痰量增多,痰液粘稠,易形成黏液栓引起气道狭窄阻塞。此时应湿化气道:如蒸汽吸入,超生雾化吸入,并联和应用祛痰药及黏液溶解药,也可轻拍背部,以助痰液咳出。教会患者有效的排痰方法:①尽量坐直,缓慢的呼吸;②做横膈式呼吸;③屏住呼吸3~5s,然后慢慢的尽量由口将气体呼出;④做第二次深呼吸,屏住气用力的自肺的深部咳出,做第二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做完后休息,保持房间湿度为70%,遵医嘱使用痰易净等药物[2]。

4运动疗法指导

运动疗法包括呼吸体操和有氧运动训练,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吸氧量及体力活动的耐受性,增强体质。呼吸体操包括腹式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在内的各种体操活动,有氧运动训练有步行,爬斜坡,上下楼梯及慢跑等。开始运动5~10min,4~5次/d,适应后延长至20~30min,3~4次/d。其运动量由慢至快,有小至快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一般1~2两周后心肺功能显著改善[1]。

5心理护理

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由于病程长,多方治疗不能痊愈,且病情有逐渐进展的趋势,往往对药物治疗缺乏信心,极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等心理。不良心理又会加重患者病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双重折磨,因此必须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才能使其康复治疗得以顺利实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热情的与患者交谈,耐心的听取患者诉说病情,保持理解尊重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赖,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同时可以鼓励患者多参加活动,分散注意力,与其家庭沟通,让患者同时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医护人员给予的支持和温暖。使患者松弛紧张情绪,克服孤独感,增加生活乐趣。

综上所述,为了减轻患者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充分的调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护理措施上不仅要重视患者本人的整体护理,还要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给予帮助,使患者充分的感受到温暖和支持,使患者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胡国英,马金凤,刘淑贤,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护理实验与研究,2008:5.

[2]黄育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中国医药导报,2007,(31).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篇6

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严重环境污染,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疾病谱也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变,过去一些少见的疾病现在变得很常见。在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冬季到来之前,人们应如何强身健体,筑起抗击的防线,拒“呼吸道疾病之敌”于身体之外呢?

2009年的上半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扩散引起全球的恐慌。当山东省出现首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患者后,张伟教授临危受命,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很快控制了患者的症状。

此后张伟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日夜奋战,制定了《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为防治“甲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时间,张伟教授和山东省中医院呼吸科声名大噪。

自那时起,记者就有了采访张教授的想法。又是一年冬天,记者约请到张教授,请他来谈谈如何建立防线,拒“呼吸道疾病之敌”于身体之外。

呼吸道有天然抗病能力

温文儒雅,神态安详,观之可亲,这是记者见到张教授的第一印象。

谈到建立呼吸道防线的问题,张教授告诉记者,要想筑好防线,前提是先了解呼吸道。在人体的各系统中,除了皮肤以外,与体外环境接触最频繁者,莫过于呼吸道。一个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天要有大量新鲜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以供给机体氧气。自然环境的空气中不可避免混有许多尘埃、微生物等,但由于呼吸道的生物学屏障和天然抗病能力,可有效地保持气管和肺泡的无菌状态,使人体免受致病微生物的侵害。

我们知道,呼吸道有调节吸入气体的温度及湿度、吸附和过滤空气的作用。其中,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层和黏液纤毛运输系统对吸入空气的净化作用最大。有了这些天然的屏障,空气中的微生物、粉尘等想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也是很困难的。当然,如果呼吸道的屏障受到破坏,微生物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从外及内,筑好呼吸道防线

一旦人体呼吸道防线受到病菌破坏,感冒、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就会随之而来,威胁人体健康。

张教授指出,如何才能筑好这道防线,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改善吸入气体的质量

我们吸入空气的清洁程度与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有人调查发现,厨房污染严重的家庭,儿童感冒、咳嗽的发病率超过50%;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可以使儿童肺功能异常的危险增加30%~70%。因此,治理空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

合理应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把好呼吸系统的门户

有人在调查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人群时发现,其中74.4%的患者口鼻腔的清洁度较差或有慢性口鼻腔疾病。要知道,口鼻腔是整个呼吸系统的“门户”,保持“门户”的清洁和健康可将病原体拒之门外。因此,应改掉拔鼻毛、挖鼻孔、不刷牙等不良习惯;积极治疗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鼻炎等口鼻腔疾病;经常用盐开水和清水漱口,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度;呼吸道疾病流行时应注意戴口罩。秋冬季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避免反复的肺部感染。这些都是为呼吸系统守好大门的重要措施。

不吸烟,少饮酒

吸烟对呼吸道危害很大,可造成支气管痉挛,纤毛上皮受损,黏液分泌亢进,易继发感染。研究发现,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

环境中的烟草烟气也威胁少儿的健康,小儿长期生活在被动吸烟的环境里,会引起肺功能降低,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饮酒虽然不会直接损害呼吸道,但可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降低人体的免疫力,饮酒的人常易有口臭和其他口腔疾病,影响口腔的清洁度。

锻炼身体,食疗养生

适当的日光浴、冷水浴与暖身健体活动对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张教授说,冬春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有人怕在外面感染疾病而不敢外出运动,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反而会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张教授提醒,秋冬季节可进行食疗养生,多吃润肺清肺食物,如木耳、梨、蜂蜜等。在保证身体能量供给,维护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呼吸系统的免疫力自然也会增强。

简短的采访就要结束了,记者向张教授表示感谢,张教授笑着说不用谢,还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亲切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张教授推荐

保护呼吸道,从鼻子做起

中医认为鼻为肺之窍,是呼吸道与外界相通的门户。鼻的很多疾病会影响相邻器官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全身的健康。从功能来说,鼻既是呼吸道的出入口,同时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等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在气温骤降的秋冬之交及冬季,健鼻护鼻显得格外重要。

摩鼻

所谓“摩鼻”,是指按摩鼻部,此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感冒和鼻病,同时使鼻部皮肤滋润光泽,有驻颜美容的作用。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鼻翼,顺时针、逆时针各10次。

浴鼻

“浴鼻”锻炼,是指用冷空气和冷水浴鼻。坚持体育锻炼,多呼吸新鲜冷空气;一年四季提倡冷水洗鼻,尤其是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浴鼻”锻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调鼻

自然界有大气候,而每个人的鼻腔内都有小气候,调节鼻腔内环境,使之保持温暖湿润。在寒潮、冷空气过境的天气里,尤其要注意鼻部的保暖,适时进行局部加温。日常保健或感冒初期,均可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次3~5分钟。

护鼻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篇7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病情急且多伴有各种慢性病。如不及时治疗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从而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就诊不及时、健康教育知识缺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住院时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1临床资料

       教育对象:我科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62~83岁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共100例,平均年龄73岁,男性65例,女性35例,存在肺部感染患者60例,合并其他疾病患者40例,治愈68例,好转32例。平均住院天数12天。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染,都伴有咳嗽、咳痰,心季气促等临床表现,胸片证实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征象。

       2原因分析

       2.1老年人呼吸系统退行性变化 老年人由于呼吸道肌张力降低,肺活量减少,氧的利用能力下降,肺组织的修复机能减退,易发生肺部疾患[2]。

       2.2呼吸道自净作用下降 正常人的呼吸道有完整的防御能力,而老年人的皮肤粘膜及支气管上皮均衰老而结构萎缩,呼吸道纤毛活动减少,降低了呼吸道的自净作用[3],使呼吸道对细菌和异物的抵抗清除能力降低。

       2.3神经系统反应及敏感性降低  老年人由于神经支配中枢系统疾病的影响,反应及敏感性降低,吞咽及咳嗽能力下降。不能有效地排出过多的分泌物而流入肺内而引发肺部感染[4]。部分老年人由于长期患其他慢性病,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下降,易被细菌侵入而致病。

       2.4生理机能减退 老年人由于全自机能减退,对细菌引起的一系列炎性反应不敏感,如体温的调节,咳嗽反射等不能及时表现出来而掩盖了病情。

       2.5心理因素  老年人因怕给子女增加负担,自行在家服药治疗,以至不能及时就诊而延误了病情。

       3健康教育  

       3.1评估知识缺乏程度 在100例患者中,文化层次各有不同,但我们发现文化层次的高低并不代表其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是在接受教育的能力上有差别,同时我们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育计划措施,有计划地反复教育,多次示范练习,直到患者掌握并熟练运用。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篇8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血清磷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2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十分常见多发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肺气肿为主要病理特征。患者多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且有较高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本文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磷变化情况,并分析血清磷水平对患者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各项检查结果,按照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或者呼吸衰竭是否被纠正分为三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组、已纠正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组、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组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组患者中,男40例,女10例,患者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71.2±2.2)岁。病程5~12年,平均病程为(7.6±1.1)年。经查,患者的pao2水平均在8kpa以下,合并或不合并paCo2>6.67kpa的情况。其平均pao2值为(6.11±1.63)kpa,平均paCo2值为(9.01±1.69)kpa。已纠正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组患者中,男41例,女9例,患者年龄53~85岁,平均年龄(69.9±2.4)岁。病程5~12年之间,平均病程(7.4±1.2)年。其平均pao2值为(10.45±1.78)kpa,平均paCo2值为(4.22±1.43)kpa。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组患者中,男40例,女10例,患者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70.8±2.4)岁。病程5~13年,平均病程(7.3±1.2)年。其平均pao2值为(9.98±1.72)kpa,平均paCo2值为(4.47±1.45)kpa。选取同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受检者的性别分布为:男40例,女10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为(69.1±2.5)岁。四组受检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病程比较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中制定的CopD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病史询查、肺功能检查、X线胸片检查、常规查体、心电图检查或者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气分析等多种手段诊断并确诊。排除因其他气管支气管疾病引起相似症状的患者。

1.3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肿瘤、精神障碍等的患者。

1.4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抗感染药物、支气管扩张剂以及痰药物等治疗,同时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患者均在入院后的第二天清晨,于空腹条件下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磷浓度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同时抽取不吸氧动脉血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分别对其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进行测定。肺功能检查要求分别对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进行测定。

健康志愿者同样行血清磷水平的检测,分别比较三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磷检查水平。同时记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功能相关指标,并将其与血清磷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正常成人的血磷浓度在0.97~1.62mmol/L之间,其中血磷浓度在0.8~0.96mmol/L之间为轻度低磷血症,血磷浓度在0.3~0.8mmol/L之间为中度低磷血症,血磷浓度低于0.3mmol/L为重度低磷血症[3]。

1.5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减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四组血清磷水平比较分别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组、已纠正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组、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受检者的血清磷检测水平,可见后三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组血磷浓度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组患者的血磷浓度分组,轻度低磷血症、中度低磷血症和重度低磷血症的患者各有31例、15例和4例,将其分别与肺功能各项指标(FVC、FeV1)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1和0.813,p

3讨论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发病时会出现不可逆性的气流受限,并导致肺功能降低,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一旦患者伴发呼吸衰竭,造成组织缺氧,进而导致机体出现糖代谢紊乱等情况,对人体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磷是机体多种重要物质的中间代谢产物(如葡萄糖、磷蛋白质、磷脂)或者组成部分(如核酸),特别在糖代谢中,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呼吸衰竭引起糖代谢异常时,磷因无法参与代谢而出现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障碍情况,进一步造成组织缺氧(2、3-二磷酸甘油酸及含磷atp都直接参与组织供氧)的发生,形成恶性循环。与此同时,微血管代偿性扩张与血管通透性的增大则会引起肾排磷量增多,尿液中的磷浓度升高,而血清中的磷水平下降[5]。

本文分别比较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组、已纠正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组、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等四组受检者血清中的磷水平,可见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血磷浓度显著降低,不在正常范围内。而按照血磷浓度降低程度对其分组并将其与FVC、FeV1、pao2、paCo2进行相关性分析,则可见血磷浓度与FVC、FeV1、pao2呈正相关,与paCo2则呈负相关,这与患者呼吸道及外间肌肉中的磷含量下降,呼吸肌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有关,也会反馈性加重呼吸衰竭。同时,paCo2的升高具有促进肾排磷,降低血清磷水平的作用。加上患者多合并营养不良、磷吸收障碍等情况或者使用的药物中有促进肾小管磷重吸收减少的情况,也会造成血清磷水平降低[6]。

综上所述,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低磷血症,使患者血磷处于正常范围,是防治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时秀兰,杨文东.综合护理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2,32(8):121-123.

[2]tamezH,KalimS,thadhaniRi.DoesvitaminDmodulatebloodpressure[J].CurropinnephrolHypertens,2013,22(2):204-209.

[3]邢维聪,任兆强,林存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现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6):2628-2629.

[4]袁开芬,赵国厚,张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磷浓度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4):54-56.

[5]袁成,程际云,周琳.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血清钙磷水平的临床意义初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6):824-826.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篇9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自我管理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22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40岁人群中患病率高达8%~10%[1]。针对该病特点及患者对疾病自我预防和管理能力的缺乏,本院专科疾病自我管理教育小组,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了康复指导内容及护理措施,在患者出院后康复过程中,对其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追踪干预和随访等,了解和监督患者完成康复指导内容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入院率。现将本院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措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2008年收治CopD患者120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患者自愿并积极配合参加问卷调查,男82例,女38例;平均63.7±7.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8例,初中以上42例。

方法:⑴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饮食和用药指导、呼吸训练方法、运动量自我监测方法、并发症预防、心理调节、复诊时间等。⑵自我管理教育实施程序:①成立由总护士长、科室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组成的专科疾病自我管理教育小组,有总护士长、科室护士长及主管医生负责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自我管理教育计划和护理措施,利用查房的机会,对患者进行评估;责任护士每天负责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计划及护理措施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小组每周组织1次专科疾病讲座。②在出院前要对CopD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综合评价分析,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知识层次、职业性质等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责任护士向患者发放呼吸操的训练手册并示范呼吸肌训练方法,建立CopD自我护理日志,记录各阶段的训练方法、时间及康复预防指导。③出院前责任护士要发放问卷调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掌握的应重点进行指导;向患者发放自制的联心卡,上面注明科室及小组成员的联系电话;出院后每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对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及治疗和护理中的问题要及时修改,必要时进行家庭指导。④追踪干预和持续教育,3个月来院复查时,了解患者家庭康复知识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下一阶段的康复计划,复诊后的各种检查结果及康复计划记录在CopD自我护理日志中。

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例患者出院前后有效排痰、氧疗、用药知识、呼吸肌训练、饮食等5个方面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每题以完全掌握5分,基本掌握3分,不掌握1分。得分≥18分为完全掌握,<18分为不掌握。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X±S表示。

结果

本组出院3个月后,对CopD疾病各项知识的掌握均高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论

自我管理教育强化了患者主动参与意识: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3]。CopD急性期在医院治疗和护理的时间短暂,出院后往往脱离了护理人员的监管,因此患者出院后治疗、服药、饮食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定期随访、评估调整、追踪干预及3个月的问卷调查,使专科疾病的宣教方式从单纯灌输式向计划、评价式双向交流转变,使患者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发作时的症状判断,向连续不间断的模式发展。本组对120例CopD患者出院前后治疗、护理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体现了自我管理教育的系统性、连续性及有效性,收到了满意效果,CopD患者再入院率明显降低。

自我管理教育推动了过渡期护理发展:近年来医疗服务体系变化,凸现了家庭和社区卫生服务在促进疾病康复与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并集医院、家庭与社区为一体,为患者提供全面、综合的持续性医疗护理服务。过渡期护理模式正是在这一新的护理需求下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的。以往对患者的教育仅限于住院患者,而对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教育缺乏监管。本组成立以总护士长、护士长、医生、责任护士组成的CopD自我管理教育小组,并建立CopD患者自我护理日志,形成了CopD患者从医院到家庭、有评估、有计划、有追踪、有反馈的连续不间断健康自我管理教育体系。其目的是实现患者自我管理,推动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向规范化、专业化的过渡期护理模式转变,保证患者出院后医疗保健信息和护理服务不中断,满足健康需求,现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值得广泛开展的一项新服务模式[4]。

自我管理教育优化专科护理综合性和个性化:本研究表明,对每个入院患者进行营养饮食、呼吸肌功能锻炼、用药等专科疾病综合性健康指导,科室应成立专科疾病自我管理教育小组,责任护士负责落实患者各阶段护理措施,及时纠正患者不正确的生活习惯,1次/周健康知识指导。责任护士对CopD重度患者,在床旁要进行一对一协助护理指导,并向夜班护士交代护理重点,保证指导内容的连续性,使患者顺利度过重度期。专科护理相关知识的综合性指导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有其明确性、遵循性及执行性,减少指导内容笼统性、盲目性和内容出院后中断的现象。总之,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能充分发挥患者参与护理的能力,是预防并发症及降低再入院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炼,张国林,林少珊,等.健康教育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2005,26(10):808.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骆宏,谢斌.自我管理模式及其在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上海精神医学,2004,16(2):117.

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指导篇10

关键词:尘肺患者;健康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1)20-0043-03

尘肺又称肺粉尘沉着症,为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矽尘和石棉等粉尘,可引起以肺组织进行性、弥漫性纤维组织及增生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矽肺、石棉肺、煤工尘肺多见。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通过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2009年7-12月我们对82例住院尘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5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72岁。均符合下列条件:(1)已诊断的尘肺患者;(2)本地区煤矿工人,生活和经济水平相当;(3)i一Ⅱ尘肺并伴肺功能轻或中度损伤。根据床号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7例,观察组82例,2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77例患者实行传统护理模式,进行一般的卫生宣教。观察组的82例患者按照健康教育内容实施系统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健康教育,一般为每周2次;每次宣教时间以30~40min为宜,时间太长、内容太多,效果反而不好,所以健康教育内容要简短、精炼、具体、到位;教育方式以语言介绍及书面健康教育、示范的方式指导为主。宣教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内容为:疾病相关知识、常用药物及副作用、休息及锻炼、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自我保健的重要性、预防感冒的重要性。出院前一日进行信息问卷调查总结健康教育结果,内容为:是否能有效咳嗽、排痰、是否能掌握提高肺功能的方法、已戒烟或正戒烟、是否能较好的预防感冒及实际住院天数。

1.3

内容

1.3.1人院介绍 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介绍人院须知,卫生制度,探视制度及作息时间,物品管理,同病室病友等。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住院生活,进入患者角色,以最佳的身心状况接受治疗。

1.3.2相关疾病知识宣教 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提供致病的有关信息、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等信息,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系统、全面的认识,了解其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使患者认识到尘肺病本身虽然是不可逆转的但却是可防可治的,经过积极治疗特别是自身抵抗力的提高,本病的长期存活率还是很高的。

1.3.3尘肺患者的治疗 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调整机体功能,增强自身机体抵抗力。采用高效、低毒、作用持久的药物治疗可以很好的延缓病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向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长期性和必要性、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以及在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对药物治疗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并告知当出现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1.3.4心理护理宣教 患者应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具体为:(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创造优美的修养环境,调节患者的心情,增强其对生活的追求;(3)促进病友间的交流与沟通,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4)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治疗效果;(5)尊重患者的人格,尽力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6)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适当的娱乐和放松是缓冲压力增进健康的有效手段;(7)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与单位协商,依法解决患者的经济负担。积极维护和增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1.3.5疾病预防 呼吸道感染会进一步加重尘肺患者的症状,使呼吸功能更趋减损。因此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感冒及下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可采取两种措施:(1)耐寒锻炼。可在入冬前起坚持冷水洗鼻,每天2~3次,每次2~3min;还可用冷水洗脸,在每年5-9月的缓解期进行;自我按摩鼻部、迎香穴、揉风池穴等对预防感冒也很有效。(2)提高呼吸道免疫功能,核酪每周皮下或肌内注射2次,每次2~4ml,在发病季节前用2~3个月,可减少感冒。

1.3.6休息与活动度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不做剧烈地运动和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运动锻炼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地进行,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过度劳累而引起呼吸困难,以运动后出现轻度呼吸短促,停止运动后10rain呼吸可恢复至运动前水平为宜。

1.3.7有效咳嗽、排痰的指导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通过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可及时排出呼吸道内分泌物。指导患者每2~4h定时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在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爆发性咳嗽,促进分泌物从远端气道随气流移向大气道。胸部叩击排痰:通过叩击震动背部间接地使附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方法为五指并拢,自掌心微弯曲,呈空心掌,腕部放松,迅速而有规律地叩击胸部痰液聚集肺叶。从肺底到肺尖,从肺外侧到内侧,每一肺叶叩击1~3min。叩击同时鼓励患者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叩击时间15~20min为宜,每日2~3次,餐前进行。还可结合引流及雾化吸入排出痰液。

1.3.8自我保健指导要告知患者生活有规律,增加营养,增强体力,预防感冒,戒烟限酒,加强自我保健,提高生命质量。对于尘肺患者来讲,住院前为煤矿工人,这一职业要比一般人群的吸烟率高。而吸烟又会促进尘肺病的发生及病情的持续进展,可见戒烟教育的重要性。要向患者讲解吸烟的危害性,介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及含量并对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患者了解到戒烟的好处,戒烟后会迅速改善呼吸道症状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能阻止退行性病变的发展,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对于肺功能的提高可以采取缩唇呼气及腹式呼吸锻炼来调动通气的潜力。具体方法:教会患者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嘴唇缩成吹笛状,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或1:3,指导患者作深而慢的腹式呼吸,使呼吸阻力减低,潮气量增大,死腔通气量比例降低,气体分布均匀,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改善,通过腹肌主动的舒张与收缩可加强膈肌运动,提高通气量,减少氧耗量,从而提高活动耐力。患者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胸部,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每分钟吸呼7~8次,每次10~20min,每日锻炼2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肺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1.3.9饮食指导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维生

素的摄入,应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及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

1.3.10出院指导 (1)离开粉尘作业的场所;(2)坚持用药;(3)预防感冒;(4)出现病情加重时及时复诊;(5)与家属的配合与支持,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2 结果

2.1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见表1。

3 讨论

3.1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的结果评价应体现提高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评价重点:应为患者是否受益,注重实效。引进竞争机制,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督促护士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避免以往随意性强、针对性差、效率性低的缺点,探索新的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转变护理理念。使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为患者提高服务的同时,也为患者传授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缩短了护患距离,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3.2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健康行为

观察组经过全面、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指导,除受到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外,还学到了疾病的预防保健、自我护理等知识,形成了良好的、规律性的生活方式,并加强了自我保健,从而延缓了病情发展,有效控制了合并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本次调查显示:在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中,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