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十篇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十篇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1:52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篇1

【关键词】口腔正畸;健康教育;牙菌斑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50-02

错颌畸形多发于恒牙颌期,其发生率为73%左右,替牙颌期为72%左右[1]。采取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经治疗后,牙周的健康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问题。为确保其疗效,在口腔正畸的治疗前后的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实施阶段性强化教育,确定护理目标,使得患者可以参与到整个护理过程中,使得护理临床效果获得更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4例,女性56例,年龄12~35岁,平均年龄(17.2±3.7)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中学42例,中专及以上37例。所有患者采取mBt直丝弓矫治方法进行治疗。

1.2方法

针对患者在实施口腔正畸后不同阶段中出现的健康需求,以及健康问题。从而针对不同阶段情况落实阶段性强化教育。

1.2.1治疗前

在患者进行治疗前,需要向患者介绍主管护师、治疗方式、环境、主治医生等;对于疾病的情况,以及采取的治疗方式进行较少,让患者可以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2]。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身体健康情况,以及其口腔的卫生状况。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积极与患者交流,强调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并举例之前的成功病例,让患者能够与医护人员配合,提高其治疗信心,消除不良情绪。针对患者病情,积极介绍患者需要注意的常识。对菌斑在牙疾病中的危害做阐述,并对其防御措施进行进行讲解[3]。对患者口腔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式,严格每日两次的刷牙习惯,指导患者采取含氟溶液进行漱口,及时纠正患者饮食习惯。

1.2.2治疗阶段

带上矫治器后,指导患者如何有效的刷牙,对带环和托槽进行清洁等。使用含氟化亚锡牙膏与三氯聚苯醚牙膏;饮食需要严格进行指导,在此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大块食物、过于粘黏食物、硬度过大使用,避免对矫治器造成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出现的不利因素,应该及时予以纠正,消除不利因素对患者治疗带来的影响,针对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

1.2.3随访

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针对强化教育中的计划,对患者在矫正器使用的情况下,饮食规律、刷牙、刷牙执行等进行进一步指导,并针对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到原因,帮助患者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1.2.4复诊

经治疗后6周左右,需要复诊,对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并对患者强调反复刷牙对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及时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漱口水,起到良好的口腔治疗效果。

采取问卷方式,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以及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治疗后健康情况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实施节段性强化教育后,口腔卫生情况,身体健康情况,治疗前后pLi、Gi指标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结果

经治疗结束后,有95%的患者可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掌握,其余患者可基本掌握。经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Gi、pLi下降,(p

3讨论

采取阶段性强化教育后,可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内容的认知率。采取节段性强化教育方式,以规范化、程序化的模式实施,可减少漏项情况出现。在行使此项方案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能够对自身的工作内容了如指掌,可减少因护理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护理问题,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对患者的口腔正畸效果,以及刷牙情况进行了解,对于患者所遇到的问题,可及时予以帮助,增加护患间的交流,也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增进护患和谐。

在使用矫治器期间,会对患者的牙龈、牙齿、牙槽存在一定的破坏性。从国外相关研究中表示[4],矫治器佩戴易引发牙龈炎,若未及时医治,还会发展为牙周炎。在本次研究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可有效减少牙周组织破坏性。国内研究显示[5],在口腔正畸中,口腔卫生和牙周健康密不可分,可见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经阶段性强化教育的实施之后,牙周与牙龈的情况改善,可见其能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经连续性、规范化得健康教育后,患者也能够对一些健康知识进行掌握,增加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增强可自身治疗信心,可自觉护理口腔卫生,控制菌斑的滋生。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经治疗结束后,有95%的患者可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掌握,其余患者可基本掌握。经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Gi、pLi下降,(p

参考文献

[1]林燕,郑青青.口腔强化护理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卫生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7):231-232.

[2]林少萍,李向东,宋燕丰等.综合防治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11,19(6):318-320.

[3]张栋梁,房宇,李梦华等.pBL复合CBS方法以及互联网在口腔正畸进修生教育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3):432-433.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篇2

[关键词]牙周炎;错牙合畸形;牙周治疗;正畸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3)13-1421-04

牙周病是由于牙菌斑中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牙周结蹄组织、牙槽骨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1]。国人有80%~90%的患病率,其中40%~50%发展为牙周炎[2]。表现为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的形成、进行性附着的丧失、牙槽骨的吸收、牙齿松动等,牙齿所处的唇舌向平衡环境失衡,前牙出现间隙,呈扇形散开,前牙深覆牙合(盖),咬合创伤,后牙近中倾斜移位引起咬合的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及颜面美观,对患者的心理也会造成较重的消极影响。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应是牙周正畸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治疗,本文拟对接诊的成人牙周炎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牙周正畸科确诊的成人牙周炎所致的错牙合畸形患者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25~42岁,平均33.5岁,angleⅠ类13例、angleⅡ类6例、angleⅢ类2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牙周炎症状,有牙周附着的丧失,牙齿松动度Ⅰ~Ⅱ°、有的甚至有Ⅲ°松动,X线示牙槽骨呈现不同程度的水平或垂直性吸收,均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前牙扇形散开、伸长、前突、深覆牙合(盖)、牙合干扰、缺失牙处邻牙的倾斜移位导致咬合改变不能修复等。

1.2治疗方法:上述患者留取记存模型、面牙合像、全景片及头颅侧位片,牙周破坏严重区域加拍根尖片,经牙周正畸修复科会诊,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与患者沟通,进行详细的正畸治疗前、中、后牙周基础及维护治疗必要性、重要性的宣教,需获得患者的理解和认可后开始系统的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去除不良修复体,治疗并存的牙体牙髓疾患,牙周炎症严重者配合局部或全身用药,需做牙周手术者,择期安排,经过3~6个月的牙周治疗,经牙周科评估,患者自我维护较理想,牙周组织达到健康状态[2],开始正畸治疗。选择性地粘固颊管、托槽,应用“2×4”矫治技术或片段弓矫治技术[3],牢记“轻力”原则对患者进行矫治。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牙周炎严重的正畸患者每次复诊时,先在牙周科就诊,评估牙周健康后再到正畸科治疗,确保在牙周健康的前提下,完成正畸治疗。适时拍摄X线片观察牙槽骨的吸收和重建情况,注重观察咬合创伤,及时调牙合,对需要压低的前牙施行牙周纤维环切术[4],矫治时间为6~24个月,矫正结束后采用舌侧粘固麻花丝或Super-BondC&B粘结剂固定移位牙[5]结合透明压膜保持器永久保持。定期复诊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及保持的稳定性检查。

2结果

2.1临床结果:通过综合性的牙周正畸治疗,在牙周组织健康良好的基础上,完成所有病例的治疗,牙齿排齐、间隙关闭、前突得到矫治,患者的颜面美观获得较大的改善,患者的咬合也恢复正常,利于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

2.2典型病例:某,32岁。主诉:上下牙不齐。现病史:患者自觉上下前牙不齐前突,逐渐加重,影响美观。临床检查:突面型,开唇露齿,上下前牙移位呈扇形散开,Ⅲ°深覆牙合、深覆盖。全景片显示:全口牙槽骨均有不同程度破坏吸收,尤其前牙区。诊断:angleⅡ、侵袭性牙周炎。治疗:①牙周基础治疗及正畸术前中后牙周维护治疗;②方丝弓固定矫治+前牙区牙周纤维环切术;③术后Super-BondC&B粘结剂固定移位牙结合透明压膜保持器永久保持,定期牙周正畸复查(如图1~6)。

3讨论

3.1牙周炎致错牙合畸形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牙周炎引起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牙齿发生病理性移位,形成错牙合,继发咬合创伤,进而加重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导致牙周炎加重。牙周科对其治疗偏重于牙周的基础和维护治疗,能较好的控制炎症,但不能矫正移位的错牙合牙及根治牙合创伤;而正畸科则能在牙周完善治疗的基础上解决这些问题,也为患者进一步的牙周维护创造条件。牙周治疗是基础,是全程顺利结束的保证,而正畸治疗则是患者主诉的最终目的,故强调牙周正畸的综合治疗。牙周炎不是正畸的禁忌,但为未经炎症控制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6],牙周的病损不是持续不断的破坏过程,具有静止期和活动期[1],临床以牙龈出血程度反映牙周组织的炎症,以牙槽骨破坏吸收的量反映牙周病的破坏程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组织恢复正常已不可能,但通过严格的牙周的基础及维护治疗,获得一种尽管有上皮附着水平丧失、牙槽骨吸收但骨硬板清晰有连续的非炎症状态而且粉红色的龈缘薄而紧贴牙面或根面的牙周组织健康状态[2]是可能的,经牙周治疗后3~6个月炎症彻底控制且患者具备了自主维护口腔卫生的能力,处于该状态下的错牙合进行正畸治疗是完全可行的。

3.2经过完善的牙周基础及维护治疗后[1],评估已处于健康牙周状态的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需遵从“牙周炎症控制及维护为基础、矫治方案要个性化设计、治疗过程严格执行轻力原则”。正畸科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口腔卫生宣教,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及牙缝刷的使用,尤其是矫治器周围软垢的清理及菌斑的控制。对于每次复诊的患者主张牙周检查第一,严重的牙周炎患者则需牙周正畸同时复诊,以便及早发现牙周异常。正畸能治疗的牙周炎所致的错牙合畸形包括[7]:①前牙唇向散隙及牙合干扰引起的牙合创伤等牙合问题;②改善附着龈水平及正畸改善牙槽嵴整平;③重新分布桥基牙便于修复。对于上述问题制定的矫治方案力求个性化设计,如灵活运用“2×4”矫治技术或片段弓矫治技术[3],对不需要移动的牙齿尽量避免受力移动。牙周炎患者因牙槽骨吸收,牙周膜面积减小,施加的正畸力与正常牙相比为轻力或微力,以患牙的根尖片剩余牙槽骨的量来计算力的大小,二者关系为几何倍数正相关,即牙槽骨吸收1/2正畸施加力的上限为正常值得1/4[8],加力后患者的自觉疼痛、牙齿松动度是否增加、X线片示牙槽骨是否出现异常需及时观察发现。对于牙槽骨吸收达根长2/3以上时,为风险较高的矫治,需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其理解并确认接受意外可能性的情况下,通过完善的牙周治疗后也可以进行正畸治疗。对于伸长需压入的前牙则需配合牙槽嵴顶纤维环切术[4],已利于牙槽骨高度的保持和增加。牙周炎患者正畸拔牙需慎重考虑,以牙周病损的程度和分布进行切实可行的拔牙设计[8]。主张在关闭病理性移位产生的间隙后,再考虑减数去满足牙量大于骨量的不调矫治。为了减少远距离移动及缩短疗程,多采用“就近、折中”的拔牙模式,如下前牙拥挤可考虑拔除单个下切牙。为了保留健康牙,多拔除病患牙,告之患者方案的不完美性但利于牙齿健康。在间隙调整关闭阶段牵涉到已牙周炎患牙提供支抗需小心,灵活设计微种植钉的位置可有效解决支抗不足问题。矫治器的选择需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唇侧多托槽类固定矫治器为好,不用带环,慎用不利于口腔清洁的舌侧矫治器。有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会有明显的松动,但在牙菌斑严格控制下不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正畸治疗利于其消除,矫治前后需有精细的调牙合。由于牙槽骨的吸收,矫治后的牙周炎患牙的冠根比依然不协调,难以抵抗唇颊舌肌的力量形成平衡状态,易复发[9],故矫治后需永久保持,多采用舌侧粘固麻花丝或Super-BondC&B粘结剂固定移位牙[5]结合透明压膜保持器永久保持,Super-BondC&B粘结剂应用于固定牙的邻间隙,但需预留牙缝刷进出清洁的龈间隙,美观及异物感不明显,患者易接受,依然需要定期的牙周维护性复诊及永久保持牙的离位再粘固。

3.3成人牙周炎所致的错牙合多数影响颜面美观,影响患者的心理,影响与他人的交往及参与社会工作。患者有着较高的期望值而主动就诊,希望通过正畸治疗获得自己理想的面容,更易于融入社会。牙周正畸大夫在对患者病情进行方案确定时需评估其心理状态,不能给其过高的希望,正畸不是万能,需对矫治效果有符合实际的认知,需告知风险的存在、告知矫治的复杂性及结果的不可预测、告知牙周基础和维护性治疗的持久性、告知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对美观的影响、告知矫治后复发或失败的可能和永久性保持的必要性。充足的事前沟通及心理干预是良好治疗结果的保证,也可避免因患者对不切实际的矫治效果的期望达不到满足而产生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曹采芳.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4,126-127,160-163.

[2]傅民魁.口腔正畸专科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03-618.

[3]陈小滨,邹淑娟,郭婧,等.片段弓技术矫治成人牙周病患者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4):559-561.

[4]施捷,周彦恒,傅民魁,等.正畸结合牙龈环切术治疗牙周炎致前牙病理性移位的初步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2,9(1):28-31.

[5]柳七零,汪涌.Super-BondC&B粘结剂固定牙周松动前牙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5):829-831.

[6]薛欣,高大明.牙周病正畸牙齿移动的动物实验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4,38(4):353-355.

[7]许天民.正畸治疗中的牙周健康概念[J].口腔正畸学,1998,5(2):89-91.

[8]施捷.牙周炎患者的正畸减数治疗及其远期疗效观察[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0,17(4):181-183.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篇3

【关键词】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口腔卫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场所,具有受教育者数量庞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等特点,应当以循序渐进,根据年龄由浅入深,传授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内容应包括:口腔生理解剖知识,口腔常见病、预防措施、健康饮食等。有效促进中学生从知识、态度、信念到行为上的转变,达到实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2原因 

        2.1目前我国的学校编制中只有普通校医,缺乏专业口腔医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预防及治疗手段,使学生在龋齿和牙龈炎发病率的高峰期没有及时接受窝沟封闭、龋洞充填等防治措施,从而导致许多乳牙和年轻恒牙的严重龋坏、早失甚至牙颌发育畸形。 

        2.2学校的教育体制都以优化教学为主,基础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识和干预不健康的行为的普及。 

        2.3对学校口腔保健的三项任务,①口腔健康服务:建立学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检查,有计划地进行治疗。②预防龋病、牙龈炎和其他疾病。③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识与培养口腔健康的良好行为,落实不到位。 

        2.4学生的餐饮结构单一化、简单化,从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统一性。 

        3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现状 

        3.1牙病的危害性 

        3.1.1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齿的缺损、牙齿及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牙齿的脱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从调查资料看,中学生恒牙的龋病部位与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显的联系。 

        3.1.2由于牙齿的缺失,影响面部的美观,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乱,而形成错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的紊乱,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1.3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体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视,但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心肌炎、肾炎等。 

        3.2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中学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校期间便于组织和管理,故学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将口腔健康教育与学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进行,使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观念。  

校医对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作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的系统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提高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4提高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对策 

        4.1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标: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进中学生口腔健康水平,应根据本校口腔卫生保健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规划目标。制定长远规划,设立目标,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网络化,将其纳入教育卫生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即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爱牙五部曲)知晓率(%)、中学生保健牙刷使用率(%)、中学生恒牙龋齿充填率(%)等。 

        4.2建立健全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3项基本原则,即健康服务、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健康的不利环境因素。对学校校医应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训。 

        4.3开展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学生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形成期,抓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学生家庭促进整个学校的口腔卫生保健。 

        4.3.1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由市教委、市卫生局、学校和校医的共同参与,定期开展学生口腔健康检测评价、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爱牙日”活动,并推行牙病预防措施(如使用窝沟封闭剂,局部使用氟化物)。重点抓好龋病和牙周疾病等各种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4.3.2根据卫生部门对学生口腔健康的要求和龋病、牙龈炎防治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口腔保健计划。 

        4.3.3传授学生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和技能,并在校医的指导下有一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4.3.4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切实落实狠抓到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增加宣传力度,认识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识。 

        4.3.5定期开展中学生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并实施相应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如治疗计划、预防项目,并能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 

        5结论 

        现代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专业人员的预防措施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共同促进学生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 

[2]熊世江,王青.谈口腔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j].中国健康教育,2009,15 

[3]卞金有,胡德渝,主编.预防口腔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1 

[4]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4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篇4

牙周维护治疗也称牙周支持治疗,包括:控制各种致病因素,重建细菌微生物与牙周组织间的平衡关系,最终恢复整个牙列附着组织的稳定,是牙周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牙周疾病患者实施全面临床治疗后,如果患者的基本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需要依照患者个体和相关情况,制定相应的牙周维护计划,巩固患者临床治疗的长期疗效[3]。方法为劝告患者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等;定期评价维护治疗效果,包括既往病史及牙周病史、影像学评价、软组织检查、牙体检查、牙周检查、回顾及评价患者菌斑控制情况;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维护治疗,包括去除龈沟及牙周袋内致病微生物、对有治疗指征区域进行刮治和根面平整,适时行抗生素治疗,同时对复发位点适时手术治疗。其目标是预防已经接受过牙龈炎或牙周炎治疗的患者病变复发,防止病情发展,降低失牙率的同时重建有功能的牙列。牙周维护治疗间隔期应按照个人的临床状况及评价结果制定。对于大多数牙周病患者,维护治疗初期,复诊间隔不应超过3个月。牙周状况稳定的患者,每3~6个月的维护治疗可达到良好的结果。在临床牙周维护治疗中,想要取得长期治疗效果,不但需要医生实施有效的临床治疗,同时也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治疗的依从性[4-5]。邻间隙的菌斑控制最困难,改良的BaSS(从牙龈向牙面的竖转动)刷牙方法能使刷毛十分容易地进入邻间隙;使用牙线也能清除邻面菌斑,还可清除附着在牙邻面的牙垢。对于牙周组织退缩、牙根外露明显或已行松动牙栓结、树脂夹板固定术的患者,建议使用牙间隙刷,以清除牙齿邻面凹陷处的菌斑。总之日常维护能很好地控制邻间隙内的菌斑积累。近年来,牙周维护治疗越来越受到口腔医师及患者的重视。牙周维护治疗不仅贯穿牙周病患者的终身,而且与正畸、修复、种植的长期临床效果的维持也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关系到其治疗计划的成败。临床为了使疗效最大化,医师要从整体把握牙周与其他口腔治疗的动态关系,所有的牙周治疗都要考虑对正畸、修复、种植的影响。控制牙周感染、维护口腔健康成为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2牙周维护治疗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2.1在牙周病中的应用

牙周病治疗后短期内,牙周致病菌即可重新积聚并引起再次感染和病变的进展。有研究显示,牙周病患者的缺失牙数与维护治疗的间隔期呈正相关,牙周治疗后10年内定期维护治疗的患者,其牙周整体状况优于未定期维护治疗的患者,通过定期维护治疗不仅可预防或减少牙周病复发,同时使牙龈炎得到很好的控制,预防和减少牙齿的缺失,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他疾病和不良状况,有效维护牙周状况的稳定,降低破坏率。Holtfreter等[6]报道,牙周炎在德国成年人中具有较高发生率,目前持续牙周维护已经成为牙科医生在牙周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提出应该将牙周保健重要性宣传工作在社区中有效落实,以提高人们的牙周维护意识。章彦彦等[7]研究发现,在牙周维护中应该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护方法,其中牙线及间隙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韩佳佳和林晓萍[8]也指出在牙周病治疗中,应该做好定期牙周维护,构建预防为主的保健理念,从而有效防止牙周病复发。周铨和徐炬光[9]研究指出,在牙周维护中关于其方法的选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不同方法均能够对菌斑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作为维护治疗的一部分,手工和超声刮治器可以有效治疗牙周和牙龈疾病,但是仍有局限性。Caffesse等[10]报道,残留牙石的多少与牙周袋深度有关。牙周袋深度越深,完全没有牙石的牙面百分比逐渐下降[11],对于洁刮治和根面平整,探诊深度为2.9mm被称为临界探诊深度。对于所有探诊深度>4.2mm的牙周袋,由于手工和超声清除率的局限,非手术治疗可以作为首选[12],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纵向研究表明,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只要治疗恰当且密切随访,牙周病的效果可长期维持[13]。牙周维护治疗是有效监控牙周病的唯一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龈上、龈下菌斑,从而使牙周病的发展控制到最低程度。其以彻底消除牙周病诱发因素,恢复牙周组织健康为目的,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又是一种预防措施。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实施牙周维护治疗患者和未实施牙周维护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14-15]。Becker等[16]研究发现,未实施牙周维护治疗患者的失牙速度为0.36颗/年,实施者为0.22颗/年。另有研究报道,在实施有效临床治疗后,没有实施牙周维护治疗患者的附着丧失风险是实施者的5倍[17]。由此可以看出牙周维持治疗在牙周病治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2.2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正畸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带固定矫正器,易出现食物滞留,牙齿最难清洁的部位是托槽间牙面、牙龈缘及牙齿邻接位置,长此以往会形成菌斑,对牙周组织产生刺激作用,对其牙周组织健康产生影响[18]。固定矫正器不可避免地使口腔卫生维护的难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维护的重要性。张娟和刘瑜[19]研究表明,定期牙周维护可以降低患者固定正畸过程中牙周疾病的发生。王慧茹等[20]也同样指出牙周维护在正畸的应用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口腔清洁度,减少菌斑形成。张春辉等[21]指出牙周维护有利于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牙周健康,比单纯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更好地降低牙周不良反应,同时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正畸综合治疗过程中,认真清洁矫治器托槽、带环与龈缘之间的区域,清理的辅助卫生工具包括经常使用橡胶牙签和邻间隙刷,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一旦出现炎症表现,应立即看牙周病专科,及时控制炎症,对未达到牙周组织健康的牙齿进行正畸治疗,不仅无法达到治疗目的,还会加重、加速牙周组织的破坏,甚至使牙周病患牙脱落。通常中度牙周损害的患者2~4个月需进行1次牙周维护治疗以保证牙周健康。对于重度牙周损害的患者,需注意的是缩短牙周维护治疗的间隔时间,其频率与正畸复诊加力调整的频率保持一致。有文献证实,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以及中草药牙得安牙粉也能够作为固定正畸患者的牙周维护措施[22-23]。因此,对于伴有牙龈炎、牙周炎固定矫正的正畸患者在治疗时进行常规的牙周维护非常必要,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减少菌斑形成[24],强调牙周维护对正畸矫治效果的重要性,以利于正畸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2.3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赵文化等[25]和胡荣丽等[26]研究表明,牙周维护在固体义齿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至关重要,关系到修复体的修复成败和使用寿命。ikai等[27]的研究对固定义齿修复后,患者的基牙及固定义齿未进行定期牙周维护,导致牙菌斑增多,引起许多牙周问题,这是导致修复失败的最常见原因及并发症。mine等[28]在可摘除局部义齿基牙牙周病复发的风险进行研究,并指出不实施牙周维护患者如果其间隔复诊时间>6个月,就会导致其牙周微生物致病菌显著增加。修复治疗中的维护治疗分为临床医生制作过程中的牙周维护和患者使用过程中的牙周维护。在实施修复前,首先需要对基牙进行牙周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建立健康的牙龈和龈沟。义齿修复后,患者的口腔环境发生了变化,义齿戴入形成了新的菌斑滞留区,也对部分基牙增加了负担。如果不能做好牙周维护工作,义齿修复会产生新的问题。如基牙松动与疼痛,基牙龋坏,牙槽骨的吸收以及义齿性口炎等。临床医生制作的修复体完成的同时,要指导患者如何进行个人日常牙周维护。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每日早晚刷牙3min。可以配合使用漱口水、牙线、牙间隙刷等有效清除滞留的细菌。此外,对于固定义齿的桥体使用牙间隙刷重点去除邻间隙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对于可摘除义齿用清洁片浸泡义齿,可有效去除附着在义齿表面的细菌、真菌、烟渍及食物残留,防止其对口腔卫生进行二次污染。如果出现牙石堆积、牙龈红肿、出血等情况及时进行牙齿洁治及牙周刮治。因此,强调定期的牙周维护在义齿修复的重要性。

2.4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随着口腔种植骨重建技术的日益成熟,种植修复学在医学领域逐渐受到重视,种植修复已广泛应用于局部或全口牙缺失的患者。种植修复并行使功能后,由于患者对种植修复后的牙周维护重视程度不够,菌斑堆积。菌斑在矿化牙齿表面的黏附力较强,而在钛表面的黏附力较弱,因此种植修复体表面清除菌斑比牙表面容易,但某些种植修复体形态复杂,很难去除其特征性结构区的菌斑,造成种植修复体周围菌斑堆积,刺激机体发生炎性反应,种植修复体周围组织炎病变可突破黏膜屏障及骨组织,导致附着丧失及骨吸收,最终导致种植修复体松动脱落而失败[29]。微生物学研究发现,微生物牙菌斑是种植修复体周围炎发病的始动因子,与天然牙牙周炎相似,都是由口腔厌氧菌引起。种植体修复后的牙周维护是种植修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种植修复体周围炎的关键,是种植修复体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30]。目前对种植修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去除种植修复体周围袋内的微生物,以及对种植修复体表面和骨整合区进行去污染和表面处理。张筱薇等[31]研究发现,种植修复后时间越长,且伴有牙周病史者,其种植修复体周围炎的发生概率升高。林莺和潘在兴[32]研究发现,牙周维护能够显著提高种植修复体周围边缘骨稳定性,从而提高种植成功率。杨光艳等[33]对重度牙周炎致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的中短期效果进行分析,指出必须加强种植修复体维护以提高患者中短期存留率。关于种植修复体维护方法的选择,田淳等[34]研究发现牙间隙刷在维护中可以对其牙邻面实施有效清洁,减少患者牙周菌斑和感染发生率。黄远亮等[35]在种植修复中应该依照患者的实际特殊性采用专业工具和方法。徐欣[36]也指出必须要严格掌握牙周病患者种植修复的恰当时机和种植时机,在种植修复完成后,必须要加强对其实施牙周维护和种植体维护。为了保持牙种植修复体周围组织健康,重要的是设立一个有效的维护方案,口腔中有种植牙时,患者应特别注意种植牙的卫生状况,清洁的重点部位是种植牙的颈部以及周围的牙龈组织,应使用软毛、刷毛尖端经过磨毛处理的牙刷。除了坚持每天早晚刷牙1次、饭后漱口之外,由于种植牙的颈部一般较天然牙缩窄,尤其是后牙,两牙之间的牙间隙相对较大,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齿邻面和牙间隙。种植牙维护治疗的方法为超声波洁治、机械性洁治,洁治需要使用专用的牙周洁治器械,研究证明碳纤维洁治器头的效果更好,不可用普通的牙周洁治器、刮治器等对种植牙进行洁治和刮治,否则会损伤种植体表面。种植义齿的维护治疗是由种植专科医生对种植义齿进行专科检查和对症处理。复诊时间常规在种植修复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以后每半年或1年复诊1次。复诊时间应根据患者的依从性和口腔菌斑控制情况相应调整,依从性差或口腔菌斑控制不良的应增加复诊次数。

3牙周维护治疗长期疗效的评估和展望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篇5

【摘要】目的评价口腔健康宣教对全口义齿修复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对56例牙列缺失患者,采取相应的口腔健康宣教措施,并记录患者对全口义齿修复的满意程度。结果接受口腔健康宣教的56例牙列缺失患者中有53例达到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结论全口义齿修复治疗不仅要提高技术质量,同时要重视对修复前患者的心理状况的正确评估。通过完善的口腔健康宣教,使患者对修复后义齿的使用有正确的预期,提高了全口义齿修复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全口义齿;修复;健康宣教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增高趋势,全口无牙颌患者逐渐增多。无牙颌患者由于口腔功能严重受损造成一定的生理心理负担。全口义齿修复可以改善患者主要的口腔功能[1],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全口义齿满意度受很多因素影响,义齿质量当属第1位因素,但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对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口腔健康宣教,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修复门诊56例牙列缺失患者,18例有全口义齿戴用史,38例无戴用史;60岁以上9例,50岁以上47例;口腔条件差,牙槽嵴吸收比较严重16例,口腔条件尚可29例,有严重骨突需修复前修整11例。

1.2宣教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融洽医患关系医生恰当的行为,言语是融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适应性,提高义齿满意度的关键之一。医生的行为主要是友好、镇定、称职、富有同情心,并尽量减少患者疼痛。全口义齿涉及多学科,首先要求修复科医师必须具备多学科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全盘统筹的思维方式。Basch认为自信的关键在于“能力和经验”[2]。修复医师的自信可以获得患者的信赖和配合,有利于提高全口义齿的满意度。由于老年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咀嚼功能恢复慢,适应时间较长[3],正确地解释已拟定的治疗方案、步骤及注意事项,说明全口义齿的局限性,加深患者对口腔医学知识的理解,调动患者积极的主观因素,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全口义齿修复的过程中,向患者耐心解释取印模时如何配合可以减轻不适感,颌位记录时帮助患者练习正中咬牙合,正确恢复患者满意的面部外形。

1.2.2饮食指导义齿不同于天然牙,它是靠义齿基托与口腔黏膜紧密贴合产生的吸附力,大气压力固位的,因此咀嚼食物的方法不当,咳嗽、打哈欠、戴义齿漱口可能会脱落,义齿初戴时,要求患者练习正中咬合,发音、喝水,当义齿再口腔内戴稳后,再练习吃东西,逐渐地从软到硬,从小块到大块食物,嘱患者使用义齿是练习使用一种工具,要逐步去适应,才能发挥正常功能。

1.2.3义齿护理患者正确使用护理义齿可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戴用义齿不吃过硬过粘食物,饭后清洗漱口,保持口腔组织健康,晚上休息前取下义齿,让无牙颌承托区休息,义齿放入凉水中浸泡。

1.2.4义齿复诊初戴义齿会有异物感,口水多,恶心,发音不清是正常现象,如果局部黏膜压痛,义齿脱落应及时复诊,就诊前1~2h要坚持戴用,以便通过口腔黏膜上的压痛来修改义齿。

2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53例患者积极配合,通过针对性的有效的口腔健康宣教,提高了义齿的满意度和修复效果。其他3例患者,由于身体状况及个性等因素的影响,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3体会

临床工作中存在着患者对义齿修复效果的满意程度与其口腔解剖条件及义齿质量不一致等现象,说明医生提供了质量良好的义齿后,使用效果如何,患者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口腔健康宣教,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全口义齿的满意度,从而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口腔健康宣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牙列缺失同时影响患者社交,对患者心理因素造成的巨大影响,而全口义齿修复成功与否又与患者生理、心理适应能力有关,与其他修复方式相比,全口义齿的修复更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及有意识的努力才能成功[4]。医生在口腔健康宣教时应通过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和情绪。应主动有计划地系统全面地围绕患者将来可能出现的误解解进行预防性沟通及咨询。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消极情绪,尽量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一旦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医生对修复体的设计及外观上进行的合理设计也容易,被患者接受,从而提高满意度。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对治疗疾病的影响,建立合作融洽的医患关系是对患者的一种心理和社会的支持,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合作。在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下,为了提高全口义齿满意度,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不能局限于恢复患者咀嚼发音功能,还应满足患者对恢复面型及口型协调美观的心理要求。实践证明,全口义齿修复中健康教育贯穿整个治疗始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朱希涛,主编.口腔修复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59306.

[2]王艳华.成人面部畸形者美容术前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0,9(1):54.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篇6

教师职称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等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所以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口腔医学教学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的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与过去的教学有很大不同,过去学生口腔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临床操作技能上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病人身上完成的。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继出台,由于医学生未获得合法的医师资格,临床实践中在病人身上进行临床技术操作是不合法的[1]。这就限制了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影响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国口腔医学教育研讨会提出,五年制口腔医学教育仍是我国较长时间内培养口腔医师的主体[2]。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患者信赖的口腔医师,完成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对口腔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以下设想:

1 整合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群

目前对本科口腔医学生讲授的口腔临床医学课程,其中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临床药物学及口腔正畸学等的理论课及实验课的部分内容有重复,有些实验学时不够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实验。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学时,节约教学成本,我们设想整合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群,合理安排每门课程的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使各门课程相互联系、交叉融合、相互补充,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以及遗漏,合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2 充分拓展仿真头模在实验技能操作中的作用

目前,我们的仿真头模系统主要用于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实验课教学。为了配合临床口腔医学课程群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想充分拓展仿真头模系统的使用,让学生在仿真头模上进行牙体牙髓、牙周、口腔修复、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等各种口腔临床医学技能的训练,模拟病人口腔环境进行规范的操作,让学生通过练习各种口腔诊疗器械的正确握持和使用、就诊时医患体位等,熟练掌握牙体预备充填、根管治疗、洁治术、印模制取、拔牙术、矫治器制作等操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实验课操作更贴近于临床,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避免进入临床实习后出现恐惧心理和束手无策的窘境。

3 实行实验室开放教师职称

设想课余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验室学习和研究。实验室开放的目的主要是开展大学生科研课题,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进行口腔基本操作技能练习等,在实践中锻练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动手能力。

4 组织口腔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设想学生三年级进入口腔临床课程后,动员和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和周末轮流到口腔门诊学习,安排他们预诊、协助拍X线片、做牙医助手、练习书写病历等。让他们早期接触患者,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不仅可以增强对医学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利于学生增加感性知识,提高临床理论教学的效果,对未来的临床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并利用“920爱牙日”、“科普宣传周”等活动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敬老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与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

5 构建口腔医学生实习前模拟临床诊疗全过程教学新模式

临床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是人们根据医学发展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定义的,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临床操作能力,即对临床技能的应用,包括病历文件的书写、手术及各类临床操作等,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熟练程度和操作水平。(2)临床思维能力,主要依靠人的大脑通过观察、思维、实践运筹等来完成,是实践能力的深层表象。(3)人文关爱及沟通技巧。因为医疗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体,所以医生必须善于沟通,赢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和支持。上述能力都必须通过临床实践获得,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同样的内容,由于临床思维以及医患关系等不同,可以在对病例的分析速度、结论的准确性以及预后的判断方面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要从这三方面入手,更应注重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3]。因此,我们在学生完成了口腔临床课程理论及实验室技能操作学习后,对学生进行实习前模拟临床诊疗全过程训练。具体设想如下:

5.1 临床实习前教育教师职称

设想安排教师为学生进行8学时的专题讲座,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教育;常见医疗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医患沟通交流的技巧;口腔专业医疗纠纷的特点及防范;口腔各专业学科的专业特点;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即将充当的角色,并对医疗环境、医疗仪器设备、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特点等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做好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充分准备。

5.2 利用角色扮演进行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前训练

设想需要12学时,先由教师进行演示。其方法是:教师扮演医生,抽取1名学生扮演患者,扮演为患者的学生在扮演前可指定为一个具体的疾病,允许其针对该疾病阅读教科书10~15min,以使其把该病种的症状和体征尽可能多地套在其身上。然后扮演为“医生”的教师对患者扮演者进行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询问[4]。病史采集结束后,进行全身及口腔局部检查,写出病历摘要、诊断及治疗方案。示范结束后,把学生分成每2人一组,其中一个学生扮演患者,另一学生则扮演医生,进行指定某一疾病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扮演,并写出病历摘要、诊断及治疗方案。该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询问病史的技巧、口腔检查的方法及病历书写的规范要求。

5.3 进行综合病历分析

综合病历分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想需要12学时。组织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编写80~100道病例分析试题及病例分析标准答案,试题包括所有口腔临床课程的常见疾病、多发病。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分析病例,另一组学生根据标准答案给分析病例的学生打分,并纠正其诊断和治疗方案错误。该项训练的目的是培训学生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了解口腔专业疑难病例的处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4 结合仿真头模系统模拟口腔临床治疗全过程教师职称

口腔临床治疗步骤多,方法复杂、疗程长,需要多次复诊。根据口腔临床医学诊治的特点,为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在学生完成了病历书写、诊断及治疗方案设计后,我们将对学生进行综合临床技能训练。设想需要36学时,如学生的治疗方案正确,我们就让学生在准备好的仿真头模上进行首次治疗(动手能力培养),治疗完成后让学生在病历上写出治疗过程、医嘱及复诊时间,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综合、交流能力培养)。依次进行第二、三次治疗及病历书写、医嘱等直至整个治疗过程完成。如前牙急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案是根管治疗。首次治疗应是应急处理,方法为在局麻下开髓,用拔髓针进行牙髓拔除,置药捻于根管,开放二日(动手能力培养),写病历、嘱患者注意事项及两日复诊(综合、交流能力培养);第二次复诊检查第一次的治疗效果,如疗效好行第二次治疗,即根管预备,方法为确定根管数、1~6号扩大针、扩大锉逐号扩大根管、测根管长度、用棉花针置药捻于根管、封闭开髓孔,写病历、嘱患者注意事项及1周复诊;第三次复诊检查第二次的治疗效果,如疗效好行第三次治疗,即根管充填术,手工或用机器将根管封闭剂及牙胶尖充填于根管,拍X线片如根管充填满就可完成根管治疗,写病历、嘱患者注意事项,整个治疗过程完成。该综合临床技能训练涉及牙体牙髓病、牙周病、预防口腔医学、儿童口腔医学、修复学、颌面外科学、正畸学等。通过临床知识的强化训练及在仿真头模上的技能操作,让学生能加强记忆,熟悉各专业的临床工作流程,掌握临床规范操作、严格无菌观念,尽快适应从临床前期进入临床实习期的各项工作,避免进入临床实习后因对操作程序不熟悉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从而克服了学生的胆怯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达到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效果。

总之,培养和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是口腔医学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口腔医学生实习前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新模式的设想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性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金方.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34-135.

[2]周昌龙,张引成,胡浩屯.五年制口腔临床实习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对策[J].北京口腔医学, 2004,12(3):169-171.

[3]黄东阳,何萍,杨棉华,等.强化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48-51.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篇7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013年病例126例,男52例,女74例,12岁~37岁年龄进行观察。术前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或头颅Ct,评估植入部位的牙槽骨情况及牙根距离,用石膏模型进行矫治测量,同时用CaD(计算机投影测量分析)为患者制定周密的诊疗计划。

1.2方法

手术部位选取上颌颊侧牙槽骨区域、上颌磨牙区鄂侧区域牙槽骨、下颌牙根尖牙槽骨、下颌磨牙后垫区域等,用自攻丝锥将微螺旋钉植入相应的手术部位,以获得最佳支抗。生物钛金属螺旋钉价格低廉,植入部位的选择灵活,并能达到即刻负载的效果,且不需要等待骨整合。

1.3结果

植入微螺旋钉手术操作简单稳定,能提供可靠的支抗,术后恢复快;一旦种植钉的使命完成,无需局麻,用手工螺丝起子将微螺旋钉旋出即可。术后不需特殊处理,即日后创口可自行愈合。

2护理

2.1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最重要的是心理护理。患者通常对手术的情况不了解,产生担心、害怕的心理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要向患者说明,种植钉支抗是重要的辅助措施,对治疗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此取得患者的充分配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细致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跟患者进行有效交流。解除患者的顾虑,简明扼要的介绍其疾病的发生发展,重点介绍治疗的步骤、目的、成功病例及配合要点。让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方案。其次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共同配合完成手术。

2.2术中护理

2.2.1物品准备口腔治疗盘1套(口镜、探针、镊子、手术刀、柄、吸唾管、自攻丝锥1套、充填器、无菌持针器),钛金属钉(西安生物钛材料有限公司),无菌孔巾,塑封无菌纱布若干块,进口碧蓝麻药,洗必泰漱口水,5ml生理盐水,无菌5ml注射器,安尔碘消毒棉签。

2.2.2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清洁口腔,嘱患者用漱口水含漱1min,2遍。护士将X线全景片置于治疗台上,便于医师术中随时观看。医护人员按6步洗手法洗手,戴无菌手套,加强无菌技术观念,防止交叉感染。护理助手用持针器装配好手术刀、丝锥安装好生物钛螺钉备用。调好光源,保证手术视野清晰。铺无菌孔巾,将治疗盘打开。立于椅旁用口镜牵拉口角,使术区充分暴露。经局部侵润麻醉后,医师用手术刀切1个4mm左右的切口,用水门汀充填器将切口拉大后,利用配备的丝锥将种植钉旋入。操作中护士随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术区,用吸唾器吸唾,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跨越无菌区域,术中护士要根据手术的步骤及时间向医师传递器械[3]。原则是传递要眼灵手快,并随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操作过程中护理助手应严密观察患者,如患者疼痛反应明显,应立即停止手术,协助医师检察是否伤及邻牙及软组织[4]。手术结束后嘱患者休息10min,舒缓心情,整理用物、处理器械,洗手将物品放回原处。

2.3术后卫生宣教

护士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上下左右要面面俱到,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口腔大小的软毛牙刷。饭后漱口每天用漱口水含漱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早晚及进食后,复诊前都必须刷牙,特别注意要保持种植钉周边的清洁,刷牙时不要碰撞种植钉。如需要按医嘱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前3天嘱患者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叮嘱患者术后2周方可加力牵引,如果种植钉脱落,随时复诊。如牙齿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时就医可去除种植钉改变种植部位,重新植入。饮食选用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优质蛋白,禁食烟酒及刺激性食物,有利于组织的再生和恢复。

3小结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篇8

2.luxS基因在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硫代谢作用于丹妮,任志明,韩育植,张文娟

3.SD大鼠放射性舌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李春阳,陈小华,陶小安,夏娟,程斌

4.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炎性牙周组织改建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钱雅婧,钟良军,米丛波,李小兵,聂晶,潘旭

5.白假丝酵母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与重症婴幼儿龋的相关性高硕,赵玮,邱荣敏,林艳

6.靶向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冯崇锦,路晓薇,廖贵清

7.磁性附着体模拟静磁场对成骨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赵煜,李冰雁,杜莉,巢永烈

8.阳极氧化及模拟体液沉积后的铌金属表面特性研究金光春,朴炯镐,李世钟,元大喜,李敏镐

9.显微超声技术处理阻塞根管的效果评价曾劲峰,凌均棨,林正梅,韦曦,高燕

10.精神因素及疼痛的临床分组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郑军,王春美

11.健康成年人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螺旋Ct扫描图像分析项露赛,许跃,蔡斌,吴斯媛,郑有华,郑骏明,张志光

12.Forsus推杆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下颌后缩彭文波,缪颖,吴雪勋

13.改良红唇瓣矫治单侧唇裂继发性红唇凹陷朱蕾,胡瑛,李素霞,郭栋,黄胜华,颜玲

14.all-on-4种植方案的临床应用邓飞龙

15.纤维桩黏结强度的影响因素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宗丽,赵克

16.正畸治疗中转矩表达的研究进展祖青,米丛波

17.练好内功迎接挑战:2010年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纪要沈敏,鲁玉红

1.口腔医学审美复杂性局面的应对措施初探包柏成,BaoBai-cheng

2.慢性牙周炎孕鼠致早产及低体重新生鼠的动物模型研究钟良军,史芳川,张源明,徐隽,王进涛,罗健,ZHonGLiang-jun,SHiFang-chuan,ZHanGYuan-ming,XUJuan,wanGJin-tao,LUoJian

3.依达拉奉预防大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初步研究牛艳红,冯崇锦,黄伟安,郭俊兵,路晓薇,罗冬元,niUYan-hong,FenGChong-jin,HUanGwei-an,GUoJun-bing,LUXiao-wei,LUoDong-yuan

4.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的基因表达陈显久,刘玮玮,解军,史培荣,程牛亮,郝梅,张并生,牛勃,ChenXian-jiu,LiUwei-wei,XieJun,SHipei-rong,CHenGniu-liang,Haomei,ZHanGBing-sheng,niUBo

5.数字化恒牙三维重建的实验方法探讨邹波,樊继宏,严伟浩,梁钦业,ZoUBo,FanJi-hong,Yanwei-hao,LianGQin-ye

6.附着体义齿修复近中倾斜30°基牙的牙周组织应力分析郑美华,林苑云,韦佩伶,钟志海,佘松钦,ZHenGmei-hua,LinYuan-yun,weipei-ling,ZHonGZhi-hai,SHeSong-qin

7.两种根充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术后肿痛发生率的对比观察李玲,陈建洪,唐倩,陆超云,黄娴娴,LiLing,CHenJian-hong,tanGQian,LUChao-yun,HUanGXian-xian

8.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术的麻醉处理吴志,伍俏媚,范文国,wUZhi,wUQiao-mei,Fanwen-guo

9.腮腺术后负压引流和橡皮条引流的相关研究毕文娟,王东,彭诚,时静,孙振,Biwen-juan,wanGDong,penGCheng,SHiJing,SUnZhen

1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介入舌动脉超选择靶向栓塞化疗晚期舌癌的临床疗效评价游云华,李芸,汪跃平,梁军,刘金刚,张华伟,YoUYun-hua,LiYun,wanGYue-ping,LianGJan,LiUJin-gang,ZHanGHua-wei

11.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张树标,王丽萍,余伟明,罗嘉莹,伍颖欣,ZHanGShu-biao,wanLi-ping,YUwei-ming,LoJia-ying,wUYing-xin

12.口外弓推上磨牙向后矫治上颌轻度前突李惠忠,姚兆友,LiHui-zhong,YaoZhao-you

13.广东省河源市颌面部骨折病例临床资料分析王剑宁,杨小平,赖汉标,焦光辉,朱小平,wanGJian-ning,YanGXiao-ping,LaiHan-biao,JiaoGuang-hui,ZHUXiao-ping

14.口腔医学七年制学生英语教学质量保障赵克,赵煜,凌均棨,ZHaoKe,ZHaoYu,LinGJun-qi

15.Ⅱ类错(牙合)的双期矫治:理想和现实贺红,刘志坚

16.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技术用于正畸领域定量测量的研究进展张金霞,朱双林

17.影响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效率因素的研究进展韩蕊,赵玺,米丛波

18.颌面部巨大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后复发一例陈巨峰,李金,冼淡,李嘉朋,劳均平,莫础嘉,李捷

1.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新世纪口腔医学教育的必由之路凌均棨,王焱,LinGJun-qi,wanGYan

2.小鼠体外胚胎腭器官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全反式维甲酸致畸机制的研究汪淼,黄洪章,侯劲松,wanGmiao,HUanGHong-zhang,HoUJin-song

3.口腔鳞癌和癌前病变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的表达研究李蕙君,路晓薇,李春阳,赖英荣,冯崇锦,廖贵清,LiHui-jun,LUXiao-wei,LiChun-yang,LaiYing-rong,FenGChong-jin,LiaoGui-qing

4.新型复合骨植入材料的体内成骨性能研究唐倩,陈建洪,黄南楠,彭助力,梁焕友,tanGQian,CHenJian-hong,HUanGnan-nan,penGZhu-li,LianGHuan-you

5.胶原复合梯度磷酸三钙修复髁突软骨缺损李祥,查国庆,朱双喜,汪建龙,刘向臻,LiXiang,ZHaGuo-qing,ZHUShuang-xi,wanGJian-long,LiUXiang-zhen

6.骨髓基质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吴志玲,曾东林,谢谦,曾融生,崔敏毅,汪淼,wUZhi-ling,ZenGDong-lin,XieQian,ZenGRong-sheng,CUimin-yi,wanGmiao

7.姜黄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叶志佳,舒建昌,朱海燕,吴海恩,邓亮,YeZhi-jia,SHUJian-chang,ZHUHai-yan,wUHai-en,DenGLiang

8.不同浓度茶多酚人工唾液溶液对牙科铸造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苏俭生,韩雯斐,田芝娟,罗真兰,SUJian-sheng,Hanwen-fei,tianZhi-juan,LUoZhen-lan

9.喷砂酸蚀纯钛表面微弧氧化的形态学研究邓飞龙,张佩芬,刘臣汉,于晓琳,张泉,凌均棨,DenGFei-long,ZHanGpei-fen,LiUChen-han,YUXiao-lin,ZHanGQuan,LinGJun-qi

10.暂时封固对根管治疗牙冠方微渗漏影响的体外研究高燕,杨金玲,吕陶红,庄沛林,凌均棨,GaoYan,YanGJin-ling,LVtao-hong,ZHUanGpei-lin,LinGJun-qi

11.184例腮腺肿瘤临床治疗分析孙海鹏,冯力,范海东,黄盛兴,张国志,SUnHai-peng,FenGLi,FanHai-dong,HUanGSheng-xing,ZHanGGuo-zhi

12.唇腭裂患者aF-BF距及aXB角的测量分析阿依古丽·吐尔地,米丛波,胡新华,陈亮,aYiGuLi·tUeRDi,miCong-bo,HUXin-hua,CHenLiang

13.白假丝酵母菌与婴幼儿龋相关性的初步探讨邱荣敏,赵玮,林艳,高硕,罗伟,卢佳璇,QiURong-min,ZHaowei,LinYan,GaoShuo,LUowei,LUJia-xuan

14.香港社区人群中口腔颌面部疼痛与异常疾病行为的相关性郑军,mCmwong,ZHenGJun,mCmwong

15.论先天性唇裂整复理论与技术的三个划分石冰

16.颌面部小切口径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丁旭宣,俊伟,彭国光,严鑫

17.种植接诊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何绮芬,谢馨,邓飞龙

18.慢性牙周炎和慢性肾脏病与微炎症状态相关性研究进展张鹏涛,钟良军

19.热休克蛋白27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性研究现状张宁宁,王安训,丁学强

1.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新体系——我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凌均棨,韦曦

2.骨形成蛋白与胶原基纳米骨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范月静,王春兰,王英,陈晶晶,蒲勤

3.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前后口腔挥发性硫化物水平的变化张盛炎,杨军英,陈珊,王小燕

4.正常颞下颌关节音与其相应下颌位置的研究林雪峰,吴夏怡

5.siRna沉默小鼠原代成骨细胞LimK2基因的实验研究李友瑞,覃峰,张艺平,邵敏锋,陈睿,沈韵,付强

6.牙周炎及吸烟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王丽萍,张树标,范长斌,方颖

7.婴幼儿腮腺咬肌区静脉畸形的平阳霉素局部硬化治疗侯劲松,唐海阔,汪淼,李唐新,杨小平,廖贵清,黄洪章

8.127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的生存和预后分析叶华山,潘朝斌,赵小朋,谢远鸿,王茜

9.颧弓根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彭国光,王俊文,严鑫,吴俊伟,丁旭宣

10.非金属桩核冠系统在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张新春,李湘霞,周雅彬,范丹妮,王焱

11.老年人烤瓷修复中桥体龈端形态对牙槽嵴黏膜的影响杜兵,陈巨峰,刘立访

12.固定式twin-block矫治angleⅡ类错患者的软组织侧貌改变卢钰,王增全

13.应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引导骨再生对单牙种植修复体牙龈形态的影响胡晓文,李斯日古愣,李玲蔚,李翠君

14.3~6岁儿童龋活跃性相关因素研究刘梅玲,陶人川,马飞,林小洁

15.根管治疗失败的根尖外科处理张顺彬

16.重编程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再生医学的研究进展刘路,韦曦,凌均棨

17.特异因子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中的表达及其影响黄珞,廖贵清

1.角朊细胞在口腔黏膜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程斌,吴桐,贾丽华,CHenGBin,wUtong,JiaLi-hua

2.大鼠舌黏膜癌变中黏着斑激酶的转录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夏娟,律娜,陶小安,洪筠,陈小华,戴耀晖,程斌,XiaJuan,LVna,taoXiao-an,HonGYun,CHenXiao-hua,DaiYao-hui,CHenGBin

3.热休克蛋白27在舌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盛士虎,张宁宁,黎炽彬,陈丹,燕王翔,丁学强,王安训,SHenGShi-hu,ZHanGning-ning,LiZhi-bin,CHenDan,Yanwang-xiang,DinGXue-qiang,wanGan-xun

4.非贵金属烤瓷冠修复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研究赵彤,彭诚,ZHaotong,penGCheng

5.下颌第二磨牙半切术后固定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杜发亮,陈霞云,聂二民,黄颖荷,张春元,DUFa-liang,CHenXia-yun,nieer-min,HUanGYing-he,ZHanGChun-yuan

6.纳米填料复合树脂抛光后表面粗糙度及微结构的比较王南燕,欧阳勇,wanGnan-yan,oU-YanGYong

7.正畸力作用下龈沟液中氧自由基的变化研究李朝晖,徐盛,刘远林,LiZhao-hui,XUSheng,LiUYuan-lin

8.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镍铬烤瓷冠修复患者尿镍铬水平调查研究徐碧瑶,王学才,宋建根,王法弟,夏刚,吴强松,王奥琳,姜庆五,陈波

9.C型先锋锉和乙二胺四乙酸分次疏通磨牙弯曲钙化根管的临床研究蔡华雄,程慧琳,宋洁文,陈素雅,CaiHua-xiong,CHenGHui-ling,SonGJie-wen,CHenSu-ya

10.吸烟和非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龈沟液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陈建洪,吴坚,李亚静,唐倩,梁焕友,CHenJian-hong,wUJian,LiYa-jing,tanGQian,LianGHuan-you

11.舌鳞癌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武东辉,李劲松,李海刚,林钊宇,陈伟良,潘朝斌,wUDong-hui,LiJin-song,LiHai-gang,LinZhao-yu,CHenwei-liang,panChao-bin

12.磁力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后颌骨及颞下颌关节变化的研究李业荣,陈月明,许碧晖,招顺秀,LiYe-rong,ZHenYue-ming,XUBi-hui,ZHaoShun-xiu

13.现代根管预备技术韦曦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篇9

【关键词】牙周序列治疗;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作用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67-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手段也在不断的进步,在对于牙列不齐的治疗当中,正畸治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过去的正畸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多的限制,现在正畸治疗已经摆脱了这些不必要的限制,如果想要正畸治疗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那么在进行正畸治疗的过程当中要和牙周治疗同步,但是事实上,牙周序列治疗是在正畸治疗开始之前就要进行的,而且牙周序列治疗是贯穿于整个正畸治疗的过程当中,甚至持续到正畸治疗结束之后的。因此,本文对于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06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有牙周炎的并且进行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了患有牙周炎的成年患者40例,这些患者在我院内接受了正畸治疗.在这4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为17例,这些患者的年龄为23-45岁,平均年龄为32.3岁,这些患者的牙龈都有炎症,并且还有一定的出血现象,这些患者没有合并其他类疾病,均不患有代谢类疾病,并且这些患者在住院治疗之前没有服用过抗生素类药物,在进入本院治疗之前也没有对牙周炎进行过其他治疗。

1.2研究方法

1.2.1对于这些进行正畸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牙周炎程度的测定,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均为中度或是重度的牙周炎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对这些牙周炎患者进行关于牙周的各个指标的相关检查,在进行一个月的牙周炎治疗结束之后和正畸治疗结束之后都要对于牙周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查,我院的临床检查的指标的各项标准采用相关的牙周探针检查方法,相关指标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菌斑指数的测定,测定的不同层次分为0度、1度、2度、3度,之后是出血指数,利用牙周探针进行牙龈的插入,之后将探针取出,在30秒之后对于牙龈的出血情况进行相关记录,不同的等级同样分成0级、1级、2级、3级、4级。之后是牙周诊断的深度,牙周诊断的深度与龈缘至袋底的距离一样,是以毫米做单位的。最后是临床牙周的检查,利用探针进行牙周袋的深度的探测之后当对于牙的根面时候,要进行釉牙骨质界的相关位置的探寻,对于釉牙骨质界到龈缘的距离进行测量,将牙袋的深度减去这个距离就能够得到相关的数据,假如牙龈发生退缩,那么这两者的和就可以当做最终的结果,这个结果的单位是毫米。之后还要对于牙齿的松动程度进行x线片的检查。

1.2.2治疗方法在进行疾病的诊断过程当中就要对于治疗方法进行基本上的确定,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关于口腔维护的相关教育,其中要对于使用牙线的正确方法进行宣教,还要对于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口腔卫生维护方法进行宣教。之后进行牙周序列的治疗,治疗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全口腔清洁、根面平整、龈下刮疗,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配合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长度为三周到一个月不等,具体时间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来制定,对于菌斑控制要进行不断地加强。在进行治疗结束后进行相关复查,对于牙周炎炎症的控制情况比较良好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对于牙周炎没有得到比较良好的控制的患者或是牙周炎十分严重的患者,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菌斑控制情况比较良好之后再进行正畸治疗,正畸治疗其实力度比较小,每三个星期或是一个月要到医院进行一次复诊,这个疗程是十三个月到二十个月,对于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记录分析。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tata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轶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X2验或精确概率法,以p

2结果

对于这5例牙周炎患者的关于牙周的各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这些指标都存在着一些限制性的差异,在进行牙周治疗之后,在正畸治疗结束之后的相关牙周各项数据指标都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3讨论

总的来说,进行牙周序列的治疗,配合正畸治疗就能够对于程度比较轻或是中度的牙周炎患者进行十分良好的治疗,并且临床效果十分良好,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合不同患者的具体方案的制定,这样能够使得治疗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吴刘中,张桂荣,马天池,等.评价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所起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216-216.

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方案篇10

一、注重设备投入,大力提高服务能力。

**年,是我院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院的“发展之年”,为了在天河镇及周遍乡镇“建立品牌、占领市场、落地生根”我院在院董事会的领导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角度和“占市场、打基础、成本经营”的理念:一是,大力加强设备投入,我们斥巨资引进韩国牙种植系统,日本根管治疗系统,牙洗白喷沙洁牙系统,低辐射牙片X光机系统,手机抗感染消毒系统等等,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二是,坚持人性化标准,精心规划装修诊室,我们在本院设立了“三室二区”,三室既特诊室、口腔正畸室、综合治疗室,二区为两个休闲候诊区,其中一个以电视为主、一个以报刊为主,以适合不同人群的候诊需要,使广大群众尽可能在舒适、优雅的环境中享受医疗服务。

二、注重质量管理,杜绝交叉感染。

我们的宗旨是“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所以缺陷都是可以避免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一是,成立医疗安全管理专项工作领导班子,由院一把手王中富主任兼任领导小组组长,直接全面负责全院医疗安全各项工作;二是,严格落实浙江省口腔感染管理标准,引进高效的手机消毒系统,同时大力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医疗废物回收工作,切实杜绝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三是,无痛医疗,为了减少病痛,我们坚持选用进口超细的针头和进口碧蓝麻药,配合认真细致的操作,结合细致的治疗方案,权衡各方案之间的利弊,共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并在每一步都主动事先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四是,平价医疗,我们在不断增加医疗成本,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先进设备投入的情况下,我们严格执行并低于省物价局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来收费,以最实惠的价格直接让利于群众,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注重服务内涵,树立优秀好口碑。

“以服务、树口碑”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我们始终贯切“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我们一是,推行“微笑相迎、主动问候、首问负责、出院相送”的服务模式,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二是,严格执行五声活动,既“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不明白有解释声、不满意有道歉声”;三是,开展预约门诊,为了节省患者的等待时间,我们在网络上和电话热线上都开通了预约服务,方便大家就诊,患者只要在我院接受第一次检查()和治疗后,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便利程度,通过各种方式预约下次就诊时间;四是,不断健全门诊部网站管理,方便广大患者查询口腔保健资料和了解本院各种信息及医患之间的沟通;五是,随时注意诊室环境清洁、幽雅、舒适,保持窗明镜静,并免费为候诊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茶水。

四、注重奉献社会,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