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十篇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十篇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59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篇1

【关键词】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83

我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发地区,据统计,2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达4%左右,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占9~10%。在美国,20~80岁人群中,患有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者占到了7%左右,中度患者也达到了6.5%。美国,每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而花费的医疗金额超过了300多亿美元。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的病变呈不可逆性的发展,使该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大气道功能检查多正常,随着病程的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气道受限成为不可逆。当病变累及大气道时,机体通气出现明显障碍,最大通气量减少[1],此时机体开始出现缺氧和Co2潴留,最终引起Ⅱ型呼吸衰竭。2009年4月-2011年5月本科分别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和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法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进行治疗和对照分析,比较出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本科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100例,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65~85岁,平均(76±3.2)岁,患者病龄最短10年,最长25年,平均(16±3)年。100例患者均符合Cma关于CopD诊治指南中断标准[2]且排除对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值有影响的疾病和其他因素。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一般治疗: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吸氧,给氧浓度28%~30%,给予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一定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痰不易咳出者给予祛痰药。无创呼吸机治疗法:采用呼吸机对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为压力支持通气模式,设置参数如下:通气模式: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备用呼吸频率16~20次/min,吸气压力(ipap)自8cmH2o始逐渐增加,如患者无不适,上调速度为2cmH2o/5min,在30min内升至14~24cmH2o;呼气压(epap)2~6cmH2o,Fio2以维持Sao2在90%左右为合适的Fio2,多数情况下

1.2.2 对照组 一般治疗: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吸氧,给氧浓度28%~30%,给予抗生素、支气管舒、一定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痰不易咳出者给予祛痰药。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血液酸碱度、血氧分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呼吸道不良症状均消失,血气恢复正常,能正常生活。有效:患者呼吸道不良症状有所缓解,血气值好转。无效:患者呼吸道不良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血液酸碱度、血氧分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的数据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酸碱度、血氧分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的数据结果(x±s)

组别时间血液

酸碱度血氧分压值(mmHg)二氧化碳分压值(mmHg)

实验组治疗前7.25±0.0348±963±11

治疗后7.35±0.0472±1048±10

对照组治疗前7.28±0.0349±1064±11

治疗后7.34±0.0364±1161±12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分别经过常规治疗法与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法后对比可见,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血气改善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数据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数据比较

例(%)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实验组(n=50)16(32)24(48)10(20)40(80)

对照组(n=50)7(14)22(44)21(42)29(58)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分别经常规治疗法与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法后对比可见,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其效果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病变不可逆性发展的严重肺部慢性疾病,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不明,可能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所致[3]。CopD合并Ⅱ型呼衰采用呼吸机对患者行面罩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且运用呼吸机对患者吸入氧浓度和呼吸频率进行个体化调节,减少患者呼吸做功从而能够使患者呼吸肌得到更好的休息与恢复[4]。呼吸机设置为为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模式,氧流量控制在3~6ml/min,每天使用时间10~20h、次数2~4次、使用4~6d、呼吸机呼吸压力均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节,使患者Sao2保持在90%以上,直至患者病情稳定[5]。

本组试验调查显示,采用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治疗显著率达到32%;而单纯的常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其治疗显著率仅为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与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采用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源性心脏病[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顾同进,殷民德,郑松柏.现代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0-134.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篇2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慢阻肺;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五大疾病之一,它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几乎所有CopD患者的肺泡壁被破坏,由于小气道失去了肺泡对其的牵引支持作用,造成细支气管管道塌陷、气流阻力增加,使肺脏过度膨胀,影响了肺脏正常的通气/血流比值[1]。随着综合康复在医学各个科室(神经、骨科)的开展应用,综合康复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也出现在了呼吸内科,并且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台山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对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资料整理后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48例,年龄为58~76岁,平均年龄为65.3岁,疾病分期:急性加重期44例,稳定期5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为49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5例,急性期加重期患者22例,稳定期27例;对照组为49例,男性26例,女性23例,急性期加重期患者22例,稳定期2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吸烟史、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一般资料做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炎、止咳、化痰、平喘及吸氧等常规处理,但观察组患者给予上述常规治疗度过急性期后,另外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有:①宣传康复教育:向患者宣教呼吸的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基本知识,并向患者介绍目前的疾病情况,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了解,向患者宣教康复治疗需要自我的管理控制力、自我督查力。②呼吸的训练:采用高效的腹式—缩唇呼吸方式,其可有效的改善呼吸功能,从而可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一般常采用呼气时间:吸气时间=2:1的腹式—缩唇呼吸,训练时间为10~15min/次,不同的患者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训练期间可以休息2~3次/d;呼气肌和吸气肌的训练,选择一个容积为800~1000ml的气囊,先用力深吸气后,在用力将肺内的气体全部吹到气囊内,这样的动作重复3~5次,且每日训练3~4次,呼吸体操的训练可以提高呼吸肌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换气功能,改善患者缺氧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是综合康复治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③耐力训练:对不同的体质病人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类型,如太极拳、散步、体操、爬楼梯、慢跑、骑自行车等方式,运动强度应该达到每个患者预计最高心率的60~90%为宜,这样可增加机体潜在的储备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④营养支持: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补充、合适的营养素比例,一般按蛋白质:脂肪:糖类=1:1:3配比作为CopD患者的食谱结构,这样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问题,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可以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是综合康复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起着不可被替代的作用。CopD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失望、焦虑、抑郁等问题,所以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疾病,使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且能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护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共同治疗4周。

1.3评价指标①肺功能的测定:应用德国的JaeGeR大型组合式多功能分功能测量仪,分别测量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100%)、最大呼气中断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②6min步行测定: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让患者在不引起胸闷、气短症状的情况下行走,测量6min后行走的最长距离,休息10min后再重复1次,取两次距离的平均值作为记录结果。

1.4统计学处理依据统计学SpSS17.0软件来分析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p

2结果

治疗前的对照组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VC、FeV1%、mmeF、peF)、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较治疗后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均稍有提高,做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提高,做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经常规对症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后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我国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重,所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患者呈桶状胸,膈肌位置下降,活动范围受限,所以该病患者的呼吸常常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这样虽然解决了患者的呼吸困难,但增加了机体的耗氧量,它由正常的2%提高到50%,大大加重了心脏、肺脏的工作负荷。该类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的出现膈肌疲劳,出现由于长期低氧造成的肺动脉痉挛和收缩,即产生了肺动脉高压[3]。CopD患者通过做呼吸操可延长呼气时间,增大呼气阻力,从而防止小气道过早的陷闭,消除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从而增加肺活量及肺泡通气量,改善吸入其它分布不均和和低氧。有效的运动训练、局部肌肉训练、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呼吸肌的功能、促进呼吸肌的协调性,缩唇腹式呼吸和阻力呼吸的训练可以增加肺脏的潮气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减少机体做功,避免呼吸肌疲劳,并提高咳嗽能力,增加排痰作用。而综合康复治疗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的产生机制,制定出来的综合性多学科的治疗方法,可以从疾病的病理生理、病理心理上给予稳定或逆转肺部疾病,使患者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呼吸功能,恢复患者的生理、社会功能。本资料中,通过对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提高[4],做统计学处理后,得出两指标的(p

参考文献

[1]马桂荣.综合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的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309~311.

[2]于碧磐,卢冬梅,雪梅等.肺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国康复,2010,25(3):214~215.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篇3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稳定期CopD;慢性呼吸衰竭;6min步行实验;血气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6)09-0025-03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reatmentofCopDcomplicatedwithchronicrespiratoryfailureinstablestage.methodsClinicaldataof51caseswithstableCopDcombinedwithchronicrespiratoryfailurefromDec2012toDec2014wererespectivelyanalyzed.allcaseswere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accordingtowhetherusingof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afterdischarge.Bloodgasindex,6mwt,nearlyhalfthenumberofhospitalizations,andthelungfunctionafter6monthsoftreatmentof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paCo2ofobservationgroupafter6monthsoftreatmentwaslowerthanthatbeforetreatment,pH,pao2,6mwtwerehigherthanthatbeforetreatment,andnearlyhalfthenumberofhospitalizationswasless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whichshowed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controlgroupaftertreatment(p

[Keywords]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StableCopD;Chronicrespiratoryfailure;6mwt;Bloodgasanalysi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患者病情持续进展,可能需要长期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者,有呼吸中枢反应低、呼吸肌疲劳等情况,导致Co2体内潴留,而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提高夜间中枢反应性,难以纠正呼吸肌疲劳情况[1]。无创通气技术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2]。我们将该方法用于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51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均因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而在我院进行治疗,痊愈后出院,进入稳定期,并仍然合并有慢性呼吸衰竭。排除标准: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合并肺大泡者;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以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无法佩戴面罩的患者。根据出院后患者是否接受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购置有家用呼吸机,可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51~79岁,平均(61.6±8.1)岁;24例患者出院后未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53~78岁,平均(60.9±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无创通气相关知识教育以及操作方法。在监护下,佩戴面罩,面罩长度要保证硅胶垫上缘接触鼻根部,下缘在下颌骨骨体部,宽度保证硅胶垫在口裂外缘;佩戴固定后能插入1~2个指头为宜。设置潮气量,潮气量达到或者超过预期潮气量,最低Spo2保证在95%以上,单纯正压通气不能达标者,可联合吸氧。起始压力ipap10cmH2o,epap4cmH2o。初次使用,医护人员要在旁边观察,逐渐上调压力。调整压力时遵循首先保证潮气量,适当上调呼吸压力,保证呼吸机动用评分1分及以下。呼吸机动用评分方法:胸肌乳突肌无明显收缩为1分;胸锁乳突肌有收缩,但无三凹征为2分;出现三凹征,但是无胸腹矛盾运动为3分;有三凹征,伴胸腹矛盾运动为4分。一般初始压力范围ipap16~26cmH2o,epap在4~8cmH2o。所有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均行睡眠呼吸监测。一般情况好者行pSG检查,不满足条件者进行睡眠初筛仪检查。所有患者在晨起及夜间睡前检查血气。合并有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在pSG监测下手动压力滴定Cpap/双水平呼吸(Bipap)或者自动Cpap,然后Bipap治疗。ipap参照上述方法调节,epap依照滴定压力下调2~4cmH2o。患者回家后,多在晚上佩戴无创呼吸机,不间断进行无创通气,根据病情,调节每天使用时间。

1.3并发症防治

呼吸机检测到60L/min以上的漏气,导致人机不协调,影响潮气量计算,要经常检查面罩与患者连接部位是否有漏气,调整面罩位置,固定带张力,保持漏气在40L/min以下。部分患者因张口呼吸出现严重腹胀,分析腹胀与无创通气的关系,告知患者尽量闭口呼吸,必要时使用胃肠动力药,或放置鼻胃管引流减压。部分患者会因为面罩压迫,轻度压迫较常见,一般不需要处理,对于压迫感强烈者,调整面罩位置以及固定带张力。必要时可以使用皮肤护肤贴保护。

1.4评价指标

患者在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检查及随访动脉血气(paCo2、pao2)(aBL90睿逸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指标(FVC、FeV1)(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肺功能检测仪S-980ai)以及6min步行实验(six-minuteswalktest,6mwt),选择平直坚硬的场地,记录患者行走6min的最大距离。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H及pao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随访6mwt以及6个月内住院次数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6mwt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近6个月内住院次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肺功能比较

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FVC及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及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素有关)。内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CopD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发展为慢性呼吸衰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存在严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肌肌群负荷增加,呼吸肌疲劳,睡眠相关气体交换紊乱[3-5]。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睡眠时中枢动力下降,潮气量下降,paCo2增加,单纯的氧疗不能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的情况,并且不恰当氧疗还会导致患者paCo2进一步升高,加重病情。

无创正压通气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是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辅助的人工通气方式[6-9]。与传统正压通气的差异主要是患者与通气机的连接上。传统的正压通气需要借助气管插管,或者需要气管切开等操作,建立人工气道,这种侵入性人工气道的操作必然造成一些相关的并发症,破坏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损伤上呼吸道,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率。无创正压通气使用面/鼻罩代替气管插管/切开等,患者感觉更舒适,减少侵入性操作相关并发症,较少使用镇静剂[10-12]。无创通气技术可用于多种场所,可以在家庭使用。在国外,无创正压通气已经用于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家庭治疗,在我国关于无创正压通气用于家庭治疗的研究结果存在分歧。

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是患者出院后在家庭进行的无创通气治疗,能够缓解慢性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改善血气指标,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肺功能的恶化[13-20]。在本研究中,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显著改善,pao2显著升高,paCo2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6mwt是目前评价CopD患者活动耐量的常用方法。长期家庭无创通气能够改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困难情况,因此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6mw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并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半年内住院次数显著少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对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血气指标、6mwt,减少住院次数,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可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道斌,黄清平.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7):1305-1308.

[2]蒋燕红,卢月飞,王建华,等.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及药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17):2399-2401.

[3]季勇,陈宇清,周新.适应性支持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5):343-347.

[4]乔吉艳.不同给氧通气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4):2138-2140.

[5]汪利华,何玉萍.无创通气联合福莫特罗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重度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7):117-119.

[6]王淑琴.家庭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3):89-90.

[7]赵贵清,曹红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101.

[8]陈莉,王凤英.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3):3172-3173.

[9]罗晓.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2):2525-2526.

[10]刘洁.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5):104-107.

[11]徐月清,王晓玲,方红伟.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J].农垦医学,2015,37(2):133-135.

[12]飞,安福成,台娜.无创性目标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ii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1):89-91.

[13]刘姣艳.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疗效的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2):166-167.

[14]曹在新.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6):96-97.

[15]孔维香.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合并肺大泡的疗效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10):836-838.

[16]刘忠强,王丽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89-91.

[17]李成玉,夏晓东,方益峰.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9):19-22.

[18]赵红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2):35-36.

[19]劳锦波,刘晖,曾韵萍.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4):183-185.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篇4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血气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sof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fortreating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methods:32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weretreatingbythemasktypeof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basedontheroutineapplication.Results:thebloodgasineachtimeofreceivingnon-invasiveventilationtreatmenthadsignificantchange,thepH,pao2wereincreased,thepaCo2wasdecreasedcomparedwiththatbeforetreatment(p

【Keywords】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bloodgasanalysi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以气道阻力增加、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无创正压通气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通气模式,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有研究表明,高达2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可能应该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ippV)[2]。近年我站内科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我站内科住院患者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45d-8岁,平均3.6岁;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推荐的诊断标准[3],且均有家属签字同意。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疾病。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患者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化痰、平喘、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应用面罩式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为伟康公司的Bipap呼吸机,通气模式为S/t,备用呼吸频率16~20次/min,吸气压力(wap)15cmH2o,根据患者反应逐渐调整压力水平,在30min内达到14~16cmH2o,吸呼比1:1.5~2,呼气压力(epap)一般为3-5mH2o。治疗前和治疗后采外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及X2检验,p

2结果

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1h血气分析有明显变化,pH、pao2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表1:患者通气前后血气的变化(x±s)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3]。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会出现气道炎性充血、水肿、分泌物引流不畅等,导致气道阻塞的进一步加重,并由此引发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4]。在发病机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往往是因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所致。起病与感冒有密切关系,多在气候变化比较剧烈的季节发病。呼吸道反复病毒感染和继发性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病变发展和疾病加重的重要原因。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也是肯定的,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患病率高2~8倍,吸烟时间愈久,日吸烟量愈大,患病率愈高,戒烟可使病情减轻。此外,长期接触工业粉尘、大气污染和过敏因素也常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而机体抵抗力降低,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则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在病理特征上,多级支气管均可受累,受累的细支气管愈多,病变愈重,后果也愈严重。主要的病变有:粘膜上皮纤毛倒伏,甚至脱失。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上皮再生时,杯状细胞增多,并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粘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腺发生粘液化;管壁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束断裂、萎缩,而喘息型患者,平滑肌束可增生、肥大,管腔变窄;软骨可发生变性、萎缩,钙化或骨化。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结果,病变不仅逐渐加重,而且逐级向纵深发展蔓延,受累的细支气管数量也不断增多。细支气管因管壁薄,炎症易向管壁周围组织及肺泡扩展,导致细支气管周围炎,而且还可发生纤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变基础。

在传统方法治疗中,有创通气由于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损伤大、患者痛苦,清醒者难以接受。20世纪90年代后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各种急性呼吸衰竭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多项非对照性试验和对照试验均表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显著[5]。而且无创正压通气通过接口器,鼻罩或面罩等方式连接病人与呼吸机,应用方便、灵活,可以间歇使用,保留患者的语言和进食功能,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往往更容易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常用的连接呼吸机的方式是接口器、鼻罩、面罩、鼻孔囊管、唇封等[6]。其原理为:在患者睡眠时的呼吸过程中,持续向气道增加一定程度的正压,维持肌肉的张力,降低呼吸负荷,防止上气道塌陷引起的呼吸阻塞,从而保持上气道的畅通,改善患者缺氧状况,调整睡眠结构,改善睡眠质量。长期应用可恢复呼吸中枢敏感性,减少因缺氧引起的白天嗜睡、高血压、智力障碍及心脑血管意外等继发病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大量临床验证,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手段,广泛适用于医院和家庭。临床上的无创正压通气相当于压力支持通气(pSV)与呼气末正压(peep)结合应用,pSV的工作方式是患者吸气触发、压力限制和流速切换。可有效地减轻呼吸功,增加病人吸气努力的有效性。这种以恒定压力与流速波形的通气辅助,在病人的需要和呼吸机送气完全协调方面并不是理想的。病人的呼吸要触发呼吸机,呼吸机辅助的压力与病人的呼吸结束存在同步性问题。所以临床应用上要设置辅助压力、触发灵敏度、呼气灵敏度、压力上升时间等。国外有研究在对健康人和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胸内压幅度高于正常人,nippV在提高正常健康人和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胸内压的同时,降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胸内压变化幅度,这说明nippV减少了呼吸肌做功[5]。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提高患者外周血pao2,降低pCo2,与文献报道类似。其原因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自主呼吸的吸气相和呼气相分别施加不同压力的通气方式,减少了呼吸肌做功,增加了Co2排出,改善了氧合,克服了气道阻力,减少了呼吸功,使呼吸肌疲劳得以缓解,从根本上逆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无创正压通气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减少心室跨壁压,改善氧合,使心肌供氧增加,减轻水肿,从而使心功能改善,心率减慢,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救治中亦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临床指标改变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延嫒.心肺复苏后患者亚低温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3):380.

[2]王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53

[3]沈莉.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9,20(11):1112-1113.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篇5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疾病;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属于呼吸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病死率高、病情反复等特点[1]。本研究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探讨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CopD患者中共54例男性患者与46例女性患者,年龄为59~88岁,平均为(74.33±3.69)岁;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通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纯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患者吸入50μg/25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商品名称:舒利迭,产自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注册证号:H20090241,规格:50μg/250μg/泡),2次/d,持续治疗3个月。

1.2.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通过吸入装置给予患者18μg噻托溴铵(商品名称:思力华,产自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注册证号:H20100195,规格:18μg),2次/d,持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2]对患者在呼吸室内空气时的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以及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检测。

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在用力时肺活量的情况进行测定,例如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FeV1/FVC(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呼吸困难的评分标准:①呼吸困难程度为重度,3分。②呼吸困难程度为中等程度,2分。③呼吸困难程度为轻度,1分。④无呼吸困难的情况,0分。

1.4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进行检验,p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呼吸困难的评分情况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与对照患者呼吸困难的评分相比治疗前分别下降(0.74±0.59)分、(0.37±0.66)分,相比之下,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的降低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降低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气情况、肺功能情况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情况与肺功能水平相比对照组,其更具优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在接受治疗前的血气情况、肺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接受3个月治疗后的血气情况、肺功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以预防与治疗的一种疾病,简称为慢阻肺,属于呼吸内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患有此病的患者肺部功能具有进行性的减退情况,且该疾病常常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劳动能力等造成严重影响[3]。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仍未完全明确,现阶段对于慢阻肺的定义,大部分人均认为慢阻肺是由于肺血管慢性炎症、呼吸道炎症等疾病产生异变而引发的疾病。临床上,多通过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对呼吸道的炎症反应进行抑制,阻止呼吸道的重塑。另外,临床还常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药物对支气管具有扩张作用,另外还可对支气管的平滑肌起到松弛效果,改善气流受限的情况,促进气道阻力的降低,改善不良症状。

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在全球疾病的死亡原因中,慢阻肺的死亡率仅仅低于急性肺部感染、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疾病,位居第四,与艾滋病同位[4]。虽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高居不下,但该疾病同时又是全球范围内最缺乏诊断以及治疗的一种疾病。另外,根据近期国内的相关医学调查结果发现,对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而言,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几率为8.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引起的永久性伤害(例如呼吸道损伤、肺血管损伤等)会导致患者在生活自理的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发病率现阶段高居不下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在早期未能及时发现自身的炎症反应、组织结构受损等情况,使肺部功能在不良环境下受到进一步的损害,加重了气流受限的情况,导致肺部功能急剧下降,并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等。若在病发早期,患者可及时就医诊断,接受相应的治疗,便可大幅度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死率。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应对吸烟行为的控制力度进行加强。对于国内而言,吸烟属于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病因,在引发该疾病的多种病因中,吸烟所占的比例高达71%[5]。相关调查资料中表示,在吸烟人群中,有将近20%会由于吸烟而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有吸烟情况的患者所占比例将近90%。通过相关医学调查发现,吸烟将对提高成人患上慢阻肺的几率,所以,在预防与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对吸烟的控制力度进行加强,该措施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言,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环境不洁、职业暴露等因素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因,因此在该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对于职业暴露与不洁环境的情况应尽量避免。

研究发现,在慢性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观察组通过联合噻托溴铵以及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以及血气情况,改善临床症状,且其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单纯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的疗效,对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帆.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8例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68-69.

[2]黄玉民,陶玉坚,丁寿来,等.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中重度CopD40例疗效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009-1010.

[3]李礼,黄英,邓姗姗,等.国产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69-70.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篇6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沐舒坦;护理方法;不良心理

中图分类号R714.2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7-0110-02

呼吸道疾病主要涉及气管、肺部、胸腔,患者轻则持续咳嗽、胸部疼痛,影响正常的呼吸;重则出现缺氧反应,甚至引起呼吸功能衰竭。老年患者因生理功能衰退,心理问题多,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1]。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沐舒坦治疗的护理配合措施,以及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60~79岁,平均(67.8±2.4)岁;病程1~8年,平均(4.5±0.7)年。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25例、支气管扩张17例、慢阻肺11例;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8例、糖尿病12例。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依据《内科疾病护理》[2],患者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伴有发热、湿罗音等,经X线检查后确诊。(2)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操作。(3)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病变患者,血液疾病患者。

1.3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卧床休养,以流质饮食为主;稀释痰液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患者给予必漱平治疗,气促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咳嗽患者给予咳必清治疗,同时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沐舒坦(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360,批次:2010-01-18),药物剂量为20mg,和3ml生理盐水混合后,使用雾化仪吸入,3次/d,20~30min/次,连续用药2周为一疗程。

1.4护理方法

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4.1健康指导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要开展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体力锻炼、耐寒锻炼、呼吸训练等,其目的在于改善缺氧状况、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将健康宣教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内容包括发病原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预后效果,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提高依从性。出院前告知日常防护措施,尤其是冬季预防发生感冒,做好空气消毒工作,避免接触过敏原。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时回院复诊。

1.4.2心理护理患者年龄较大,在疾病的影响下,脾气暴躁、容易发火,且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要求护理人员理解、体谅患者,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尽量满足护理需求。观察患者的生活、饮食、睡眠情况,对于异常之处进行沟通交流,赢得患者的信任。最后,嘱咐患者家人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患者,给予家庭温暖,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

1.4.3用药护理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前,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使用和作用机制,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操作。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学会深呼吸,完成吸气后屏气,促使药物成分进入支气管和肺泡。监测并控制患者的呼吸频率,用药后进行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立即停止吸入操作,给予氧气支持,体征缓解后再次吸入。使用其他药物时,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时间和剂量。不要随意减药、停药,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1.4.4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进行饮食规划,要求每日饮水量在1500ml以上,能够使呼吸道处于湿润状态;注重各类营养均衡摄入,以维生素、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为主;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3-4]。

1.5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依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定,治愈: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X线检查显示指标正常;好转: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减轻,X线检查显示指标改善,但未恢复至病前状态;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或者病情进一步加重[5]。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从健康教育、医患沟通、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定,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观察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SaS、SDS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程度。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

53例患者治疗后,治愈28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6.2%。患者退热时间平均(3.1±0.5)d,止咳时间(3.5±1.1)d,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平均(6.7±1.3)d。

2.2护理满意程度

53例患者治疗后,对护理满意26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率为90.6%。

2.3不良心理状态

患者经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和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老年人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达85%以上,由此引起呼吸系统退行性改变,发生呼吸道疾病。沐舒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主要药物成分是盐酸氨溴索,患者用药后直接在气道分泌细胞上发挥作用,增加液体分泌量,促进痰液的排出。另外,该药物能够降低肺泡张力,提高抗生素的药物浓度,因此起到抗炎、抗氧化功效[6]。雾化吸入治疗方式用药剂量少,但药效作用快,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在于清除病原菌,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文中针对患者的症状特点,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健康指导可以增强患者的保健意识,心理护理重在疏解负面情绪的影响,用药护理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饮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积极规避危险因素。实践表明,综合护理的应用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切实满足临床护理需求,促使治疗方案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53例患者治疗有效51例,占总例数的96.2%,和韩雪飞[7]的研究数据相近。患者护理满意率达到90.6%,经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老年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沐舒坦疗效确切,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轻不良心理的影响,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凌莉.沐舒坦雾化吸入对肺癌术后患者呼吸道管理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1(2):340-341.

[2]王冉.内科疾病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12-113.

[3]胡美珍.浅谈老年呼吸道疾病护理的规范化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4(6):180-181.

[4]高永河.大剂量沐舒坦在胸部创伤所致肺挫伤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4,5(33):38-39.

[5]安向果.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78-79.

[6]郑星.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19(14):3175-3176.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篇7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正压无创通气

[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8(a)-0036-03

Ⅱ型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机械通气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1]。以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对有创通气严重不良反应认识的深入和人机连接界面材料的不断改进,经鼻/面罩无创通气的应用逐渐增多,此方法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的使用率和患者的死亡率[2]。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5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3],以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分析作出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排除标准:①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者,包括无创通气2h病情恶化者;②气道分泌物≥50ml/d,排痰能力严重低下者;③有上气道梗阻者;④合并气胸未行闭式引流者;⑤严重呕吐、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球麻痹等易误吸者;⑥意识障碍程度重,无法配合治疗者;⑦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全部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56~85岁,平均(65.38±10.21)岁,病程9~48年,平均(26.43±9.58)年。对照组41例(不配合或家属拒绝机械通气治疗),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54~83岁,平均(64.25±9.38)岁,病程10~50年,平均(25.90±10.20)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扩张气管、化痰平喘、对症处理、稳定内环境、营养及脏器支持治疗[3]。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国凯迪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FLeXoSt25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行无创通气治疗,用纽式水晶口鼻面罩,模式S/t,吸气压力(ipap)14~20cmH2o(1cmH2o=0.098kpa),呼气压力(epap)4~6cmH2o,氧流量为3~5L/min,ipap从8cmH2o开始上调。每15~20分钟增加2cmH2o,至3~4h达到预定压力,自开始通气至72h,除进食、进水、咳嗽、咳痰等情况允许停顿10~15min外,一直采用持续通气,待72h后,根据病情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每日无创通气与持续低流量吸氧交替,吸氧时氧流量为2L/min,逐渐下调ipap压力,待ipap调为10cmH2o时,可停用呼吸机改成持续低流量吸氧,在应用无创通气期间,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外周血氧饱和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24、48h后的酸碱值(pH)、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意识障碍程度(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临床疗效标准依据2006年GoLD方案[4],临床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基本消失,pao2、paCo2恢复正常,GCS评分为14~15分。无效:呼吸困难评分增加,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意识障碍无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无改善,需行气管插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学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pH、pao2、paCo2、RR、HR、GCS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17,-16.090,-21.054,-11.084,-14.008,9.980,p=0.043,0.027,0.0074,0.045,0.031,0.045);对照组治疗后pH、pao2、paCo2、RR、HR、G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07,12.800,-11.136,-14.907,-13.604,10.206,p=0.047,0.043,0.044,0.032,0.040,0.04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44例患者经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48h,40例病情好转,临床缓解,有4例病情加重,2例改为气管插管好转,1例放弃治疗,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48h临床缓解率为90.9%。对照组41例患者,经48h常规治疗,24例临床缓解,4例放弃治疗出院,6例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加用无创通气治疗,达到临床缓解,2例气管插管治疗,5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48h临床缓解率为58.5%。治疗组48h临床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4.056,p=0.035)。

3讨论

CopD在反复肺部感染的基础上,呼吸动力学的机制出现改变,表现为气道阻力大,功能残气量多,呼吸做功及氧耗量增加,由于过度充气,再加上生理无效腔的增加,患者不能保证正常的每分钟通气量,导致paCo2增高、pao2减低,进而发展为Ⅱ型呼吸衰竭[5]。

机械通气的目的在于改善通气,提高氧合效率,促进Co2排出,缓解呼吸肌疲劳,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有创通气的实施在解决通气问题的同时,往往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脱机困难、费用高等问题。无创正压通气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来提供压力支持通气,吸气时有一个较高的吸气压,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改善呼吸肌疲劳,增加肺泡通气量,同时改善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的状况,促使肺泡中氧向血液弥散,减少无效腔气量;呼气压可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陷,改善弥散功能,使肺泡内Co2有效排出,从而达到提高pao2、降低paCo2目的[6-7]。无创通气过程保留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痛苦少,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改善缺氧和Co2潴留,避免气管插管,缩短住院时间,已成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8]。

本研究结果提示,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显著改善pH、pao2、paCo2、RR、HR、意识障碍程度等,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无创伤,操作简单,依从性好,医疗费用低,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迟丽,顾体军.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31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9):81-82.

[2]李建丽,常亚宁,鞠贞会.无创通气和气管内留置吸痰在26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23):4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4):8-17.

[4]张洪玉,王瑜君.2006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解读[J].中国医刊,2007,42(9):4-7.

[5]赵正宇,张爱观.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7):491.

[6]马国忠,刘文铠,林文雄.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镇静剂治疗肺心病和肺性脑病[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30-1231.

[7]危蕾,刘芳英,申燕华,等.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9):1460-1462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篇8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呼吸指标

doi:10.14033/ki.cfmr.2017.5.06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05-010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气道阻力增加、气道呼吸阻塞等症状,迁延不愈者将会发展成为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研究证实,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缓解的需求,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则能有效增加患者通气量,对纠正患者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均有良好效果[2]。本次研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45~80岁,平均(60.8±5.6)岁;病程2~15年,平均(7.8±2.5)年;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

11例。对照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45~81岁,平均(61.2±5.4)岁;病程2~16年,平均(8.1±2.4)年;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11例。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中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3]。同时排除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禁忌证的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消炎、解痉、平喘、吸氧、水电解质紊乱调整、酸碱平衡调整等常规治疗措施,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等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本次研究中所用仪器为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nDi-200神经电检查仪及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HarmonyS/t30呼吸机。护理人员将面罩与呼吸机管道连接后调节系带拉力,确保患者面罩应用时不会发生漏气现象。具体通气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将氧流量设置为2~10L/min,模式选择自主呼吸双水平(i/e)模式,同时吸气压力(ipap)为15~20cmH2o、呼气压力(epap)为3~5cmH2o、备用呼吸频率10次/min。通气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根据患者实际需要调整呼气、吸庋沽Γ确保患者病情症状稳定。常规患者氧气浓度的设置应该确保患者血氧饱和度≥90%,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需要、治疗允许的情况下间歇摘下面罩,更换为鼻导管吸氧方式。若接受无创面罩夕阳治疗且持续时间≥24h后仍然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医生应该立即将其治疗方式更换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患者治疗后意识恢复清醒,同时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明显改善,能够停止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间≥48h;无效:患者治疗后意识状态无明显改善,气促、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等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无法良好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需要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2)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pH值、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呼吸指标差异。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呼吸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pH值、paCo2、pao2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指标对比

组别血pH值

paCo2(mmHg)

pao2(mmHg)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n=56)6.8±0.17.2±0.288.9±9.445.8±7.243.6±5.492.2±8.8

对照组(n=56)6.7±0.17.6±0.389.0±9.254.3±7.743.6±5.686.4±7.6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以气流阻塞为临床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发原因与自身体质、外在环境等均有密切关系,同时患者也可以根据其病程的发展分为慢性稳定期、急性发作期两种[5]。而临床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民众职业、生活环境均不断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发率也在不断上升,但患者致残率、致死率却逐渐下降[6]。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项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类型,患者由于病情本身携带的气道阻塞、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肺脏功能衰弱等现象进一步引发各种心肺疾病并最终发展成为呼吸衰竭,病情严重者将直接昏迷,对患者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患者生命安全也造成了更严重的威胁。

以往临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式为主,其是临床公认的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7]。但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需要实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创性、侵入性操作,很容易引发患者器官损伤、呼吸机依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症状,对患者康复进程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对患者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一种不经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来达到改善患者肺泡通气功能的方法总称,患者可以通过使用各种面罩完成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无创通气治疗能够凭借自身双水平气道的设计有效为患者提供呼吸、吸气的压力,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提升自身呼吸通气量,有效改善患者肺部氧合功能的同时缓解患者呼吸肌负担过重的现象。无创通气治疗能够为患者气道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其对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减少无效死腔、增加功能残气量及改善患者肺泡弥散功能等均有良好效果,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氧气、二氧化碳的良好交换与排出。同时无创通气治疗还能降低患者呼吸功耗及呼吸负荷,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现象,对提升患者体内pao2浓度、降低患者体内paCo2浓度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讲,无创通气治疗与有创通气治疗的区别就在于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并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术者只需要以无创的方式完成正压辅助通气,就能有效达到缓解、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临床统计显示,无创通气治疗能有效缩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呼吸衰竭有重要帮助[8]。而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S海星,张晓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34):12-13.

[2]赖建幸,陈小会.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7-10.

[3]张菊英,谭俊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127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9):328-329.

[4]吴建,胡政,熊泽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9):42.

[5]谭伟,孙龙凤,代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成功的临床预测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B):147-150.

[6]刘祁汨,陈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7):2969-2971.

[7]王轶娜,杨宇,陈平,等.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2012,37(4):325-331.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篇9

关键词:牛;呼吸道疾病;综合治疗;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2.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332055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肉牛养殖业遇到了牛群频繁地发生呼吸道疾病的情况,导致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肉牛养殖业的稳步与健康发展。这主要是由肉牛养殖户频繁地引进外地牛犊造成的,再加上处置外地牛犊的方法不正确,使本地牛群也受到了一定的感染,导致了互相传染的严重后果。如果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治疗与预防,其导致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1综合治疗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牛的呼吸道疾病会发生在奶牛、牛犊与肉牛身上,如果发现了一些与呼吸道疾病相似的症状,就必须及时地就医,切记乱使用药物,因为在一天的时间内,如果对多种药物的连续使用会使药物无法满足对呼吸道疾病进行治疗的浓度和剂量,进而导致治疗的效果不佳,而且还会错失治疗的最佳时间段,直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使用几种药物对牛的呼吸道疾病进行同时的治疗,会使病牛承受较大的身体负担,因为病牛生病时的身体是十分虚弱的,这样的药物使用会造成巨大的身体伤害,使其身体机能受到的损害更加严重,就算治愈之后,其身体机能也很难恢复或者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对肉牛的质量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如果发现了一些与呼吸道疾病相似的症状,必须及时地就医,或者对病牛注射相应的抗生素,使病情得到相应的控制。在治疗的时候,兽医要对其进行早期的采样,因为早期的病情检测起来比较容易,保留这些数据信息可以有效地帮助到其日后综合治疗方法的研究。在病毒感染确诊以后,应该注射相应的抗生素来治疗,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饲养的环境较差或者长途运输等都会引发牛犊的呼吸道疾病,这些病毒的交互感染会导致疾病的蔓延更加肆意。因此,全面地检测外地购买的牛犊十分重要,有针对性的做好牛犊的各类疫苗接种,以及牛舍的清洁消毒和通风、光照同样十分重要。同时还要对牛饲喂的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确保其生存环境的良好。

2预防的措施

2.1控制引进外地牛犊的数量

在进行肉牛养殖的时候,要控制引进外地牛犊的数量,尽可能地购买本地繁殖的牛犊,以降低外地牛犊带来的疾病威胁,降低其安全隐患。如果不可避免地要引进外地牛犊的话,就必须做好牛犊引进之前的各种防御措施,如在引购前要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提出引购动物申报审批手续,经批准后再行引购,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做好其疫苗接种工作等,同时还要全面地调查引进牛犊所在的养殖场,对其真实情况进行良好的了解与把握,在确保其产地疫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之后再对牛犊进行引进。对牛犊进行运输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牛犊的照顾工作,使它们的疾病感染概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引购回场后要做好隔离观察和应急处理等工作,对其进行单独圈养,数月之后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地观察,确认其健康后迁入牛舍。

2.2及时地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

如果发现了一些与呼吸道疾病相似的症状,切记乱使用药物,必须及时到当地兽医站或者诊所就医,通过专业兽医的检测与治疗来对病牛的病情进行确诊与控制。在对病牛进行医治的时候,通常使用到的药物主要有林可霉素与恩诺沙星等,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给病牛注射相应的抗生素,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对呼吸道疾病病牛的共同治疗。在注射相应抗生素的时候,其注射用量必须严格地按照抗生素的剂量标准来进行。兽医站应该确保其具有充足的药物,避免由药物不够造成的无法及时医治的情况。

2.3对治疗无效的病牛进行正确的处理

牛群的呼吸道疾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的疾病,有的病牛就算能够及时就医也不一定完全被治好。如果出现了病牛因治疗失败而死亡的情况,牛养殖户应该对其尸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良好的保存,并且及时地向当地兽医部门上报这些情况,在他们的正确指导下,做好牛尸体周围环境的清理与消毒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呼吸道疾病的二次传播,千万不能对病牛尸体进行擅自处理,要对其进行火化或者是将其深埋等。

3结束语

对于牛的呼吸道疾病,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做好其预防工作与综合治疗工作,此外,还要根据疫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促进经济损失的降低,使养牛业可以保持稳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增荣,滕文明,彭金桥,等.浅述肉牛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和防治方法[J].新农村(黑龙江),2016(28):89.

[2]何扬举.浅谈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94.

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篇10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9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78-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其缓慢进行性病情发展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1]。现将我院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入组患者pao2(氧分压)在60mmHg以下,paCo2(二氧化碳分压)在50mmHg以上,都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5-78岁,平均(66.8±1.2)岁;病程2-8年,平均(3.5±1.9)年;同时符合nippV适应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65-75岁,平均(66.1±1.5)岁;病程2-9年,平均(3.2±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糖皮质激素、纠正电解质失衡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nippV治疗,抬高患者床头300左右,选戴合适鼻罩或面罩,通气模式是压力支持通气或压力控制通气,HR(心率)在14-20次/分钟,初始的ipap(吸气相气道压力)在6-8cmH2o,epap(呼气相气道压力)在3-5cmH2o,逐渐提高ipap至16-20cmH2o,Spo2(血氧饱和度)>90%、潮气量在7-10ml/kg,根据患者病情、Spo2等指标及时调整通气时间及给药浓度。nippV治疗效果不明显者转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血气分析,记录HR、RR(呼吸)、pH、pao2、paCo2、气管插管率。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记录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pao2、paCo2、Spo2、HR、RR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2例呼吸道严重感染、分泌物较多中途转有创通气,气管插管率为6.67%。同时1例出现气促症状、2例腹胀,1例死亡,死亡率3.33%。对照组3例出现气促,7例多脏器衰竭死亡,8例病情恶化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率26.67%,死亡率23.33%。两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平滑肌发生痉挛,其呼吸道阻力提高,肺泡通气出现进行性降低[2],体内缺氧而呼吸中枢受抑制,二氧化碳潴留,paCo2明显升高,导致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而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机械通气是经鼻咽部、口咽部插入气管导管,形成人工气道以保证呼吸畅通[4],但气管插管或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机体,引起气压伤或肺炎等,术后容易并发感染[5]。nippV通过压力支持提供吸气所需压力,呼气时正压调低,降低呼吸道阻力,有利于小气道开放,有效改善二氧化碳潴留情况[6],同时能避免气管插管操作的机体损伤,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目前,nippV已经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方案,其疗效及预后可与通过血气分析进行评估[7]。本组研究发现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施宇衡,时国朝.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失败的原因[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8(1):88-90.

[2]吕洪博.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40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9):47.

[3]李青,东燕,赵婷.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16-18.

[4]张红霞,聂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且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3):118-119.

[5]Levym,taniosma,nelsonD,etal.outcomesofpatientswithdonotintubateorderstreatedwithnoninvasiveventilation[J].CritCaremed,2004,32(10):200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