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建筑的特点十篇绿色建筑的特点十篇

绿色建筑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8:39

绿色建筑的特点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特点;生态环境;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5.65文献标识码:a

绿色建筑作为现代社会生态城市、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存在要件,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安全与功能稳定的组织结构,参与城市生态服务能力的效率变化,对提高生态人居系统健康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高效存在与服务功能的稳定性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核心基础,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

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作为新型的生态价值观,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节约能源、资源、回归自然等内容。节约能源,是在充分利用太阳能设备,使用节能采暖、空调或者建筑围护结构的同时,减少空调、采暖,在风冷系统利用中,根据自然通风相关原理结构,在正确运用当地气候总体布局以平面形式的同时,让建筑物充分利用夏季主导风向。

在建筑物材料、建造、建筑设计选择中,根据资源利用特点,在正确使用资源的同时,尽量节省资源。为了保障建筑物生机、活力,在建筑物外部和周边环境相融合的过程中,发挥动静结合、和谐一致的特点,逐渐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在绿色建筑物中,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主要指:在建筑物施工设计中,尽量不采用对人体有害的装修材料、建筑材料,在建筑物内部湿度恰当、空气清新的过程中,让居民身心健康,感觉良好。

在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建造特点主要表现在:在明确要求建筑物地理环境条件中,避免土壤中出现大量有害、有毒物质,在地下水资源纯净,地温适宜的过程中,地磁始终满足建筑物构造要求。在构造材料选购中,建筑物通常采用天然木材、竹材、树皮等相关材料,在严格检验处理的过程中,进一步保障建筑材料安全性。另外,绿色建筑还必须根据地理环境要求,配备对应的热水、采暖、发电或者风力发电设备,从而保障天然资源充分利用。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太阳能等洁净可再生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具有以下特点:

1、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性

绿色建筑的实现要求我们建造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这些要求使我们必须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建筑规划、选址时就要考虑减少资源的消耗、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和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技术革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中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将建造成本与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综合考虑。体现出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性。

2、绿色建筑的环保性

绿色建筑要求尽可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利用、降低污染。在设计和建造绿色建筑时,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和简单应用高科技手段的、无污染的施工

技术,避免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3、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组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重复劳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体现出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4、绿色建筑的综合性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应从场地质量、环境影响、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多方面着手,力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尽量少的破坏和恢复原有自然状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材料消耗。这就需要加强新材料的研发、新技术的应用、绿色施工方案的评估、高效的施工管理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正确理解

国内外学术界对绿色建筑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绿色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绿色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绿色建筑的表面,对绿色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绿色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绿色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等)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绿色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绿色、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绿色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建立健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行政监管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培训宣传工作。

四、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改进措施

为了从根本上增强绿色建筑设计效益,必须将绿色建筑体系硬件、软件设施有机的联系起来,从建筑师实践经验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保障绿色设计以及建筑创作技术。

1、绿色建筑节地节能设计

为了确保土地利用效益,从建筑角度来看,节能用地作为当前建房活动节省用地面积,让绿化面积不损失、少损失的重要手段,必须提高用地效率。例如:建设高层、多层建筑,减小建筑密度,增强建筑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环境,提高城市容量;在城市居住区中,对后续发展保留发展余地,增强住宅用地集约面积,在完善绿化面积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住宅区生态环境建设;在乡村、城镇建设中,根据坡地、零散地特点,在因地制宜的过程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地方材料充分利用,让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相互融合,增强绿化面积使用效益。

另外,由于寒冷气团频繁侵袭,在和世界维度相比,我国寒冷的天气相对较长,供暖日相对较多;为了保障建筑温度,必须提高供暖设施,在优化冬季室温的同时,节省供暖能源。目前,我国建筑节约能源技术根据内容不同可以分成护墙、采暖、空调通风等,北方冬季一般通过集中供暖的方式,进行供暖。

2、绿色建筑设计节能环保材料以及高新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作为相互作用、协调的智能系统,建筑结构、外层材料是能源交换的主要界面,在自然能源转换、收集的过程中,必须有效防止能源流失;在具备气候调节能力的同时,保障气候环境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在建筑材料选择中,结合材料性能,保障材料始终没有毒性物质释放。

室内环保材料主要指建筑物主体结构完工后,对建筑物内部墙面、地面、顶棚进行的装饰、美化处理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在达到装饰的目的的同时,不断满足材料功能。室内建筑材料一般分为:地面、墙体、装饰线、紧固件、顶部、胶粘剂以及连接剂等类型。让装饰材料在绿色建筑中充分展现适用、经济、美观的作用,避免不环保材料释放的苯、甲醛以及苯系物对居民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建筑装修风格中,装修材料是室内环境的主要危害;因此,在装修时,必须选用符合环保指标以及国家标准的装修材料,充分展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势。

五、结束语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节约能源、减少建造工序以及使用能耗的重要方式,对增强使用舒适性,解决能源危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努力贯彻设计理念,掌握设计要点,从根本上保障环境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于春普。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3(10):50-52.

[2]郑杰。关于推动中国特色绿色建筑设计的若干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23(6):146-148.

[3]刘健,王瑞。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绿色建筑的特点篇2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荷兰;nioo-Knaw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5)12-75-04

theFeature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netherlandsfromtheViewofGreenBuilding

――takingnioo-Knawforexample

YuXin

(nanjingResearchinstitute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nanjing210013,china)

abstract:inthecasesofnioo-Knaw,agreenbuildinginwageningen,thispaperanalyzesitsC2Cdesignphilosophy,itsbuildingmaterialsusage,energyusage,waterresourcesmanagementandbiodiversityprotection,summarizeoutitsachievementsandfeaturesinthefieldofgreenbuilding.Furthermore,threeremarkablefeaturesof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thenetherlandsarereflectedinconstructionstrategyofnioo:new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placethenarrowenvironmentprotection,theintegrationofvariousfieldsundertheenvironmentprotectionframework,energyutilizationandecologicalprotectiongetextremelyattention.

Keywords:environmentalprotection;Greenbuilding;netherlands;nioo-Knaw

建筑作为人工环境,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明确生态环保目标和手段的建筑,可以称之为绿色建筑[1]。1990年,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在英国,标志着科学的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价体系的首次建立。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1996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公告执行,2a后颁布正式的LeeD1.0版本。该协会以商业化的操作模式将LeeD推广到全球,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级体系[2]。

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一般可形象地分为4个阶段[3]:浅绿阶段(2004-2008年)、深绿阶段(2008-2012年)、泛绿阶段(2012-2014年)、真绿阶段(2014-至今)。2012年以后,绿色建筑开始向绿色示范区和绿色城市发展,全寿命周期评价开始得到重视,绿色建筑理念在社会上开始被普遍接受。

1nioo设计理念及建筑策略

nioo全称为netherlandsinstituteofecology(荷兰生态学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隶属于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研究院(Knaw),是荷兰最大的生态研究机构,研究领域包括水生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

2011年初,nioo迁至位于荷兰瓦赫宁根的全新建筑。作为2011年建成的一个绿色建筑,nioo位于瓦赫宁根的新址从设计理念、施工过程、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出荷兰乃至欧洲在人居建筑领域的最新成果,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荷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理念及做法(图1)。nioo建设之初,即秉承三大原则:从摇篮到摇篮(CradletoCradle)、使用太阳能(Solarenergy)和展示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1.1从摇篮到摇篮在整体设计理念上,nioo秉承了“从摇篮到摇篮”的理念。“从摇篮到摇篮”(CradletoCradle,C2C)是美国建筑师williammcDouough和德国环境学家michaelBraungart教授跨学科合作而提出[4],其最基本哲学是:以“有效用的”代替“有效率的”,即把现今环境保护中单一的节能、减碳等以“降低环境破坏”的技术手段称为“有效率的”,而他们所追求的,是尽可能地将一个生命周期的输出物(所谓垃圾)利用起来,放置到别的生命循环中去,即“垃圾即食物”的目标。因此,在C2C的标准要求下,对一个产品的使用不再是节约的过程,而是生产新产品的前过程。美国mBDC公司于2005年起开展了“从摇篮到摇篮”的认证工作,认证标准大体分为“材料的污染和毒性”、“材料的循环利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社会责任”5个方面。对nioo而言,主要目的不是最大程度控制环境损害,而是如何能够为周边环境提供更好的贡献,这也是nioo比其他可持续建筑更进一步之所在[5]。nioo从材料使用、能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方面都很好的体现了C2C的原则。

1.2建材使用在建材使用方面,nioo严格遵循对人类无害、对环境友好、可再生和生产中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原则,所有的建筑材料都通过相关认证(如FSC、pVC-free等认证)。nioo的主体建筑材料是混凝土和木材,玻璃、钢铁和石子等也被广泛应用(图2)。与此同时,在整栋建筑中不使用密封剂、胶水等化学物品。为了建筑材料可以被重复利用,nioo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少的破坏材料的本来属性。例如混凝土中并没有过多使用化学添加剂以增强其性能,而木材仅防火处置后大量的被直接使用,木材、钢铁等材料尽可能减少切割、整形,以保证拆除后可以进行重复利用。

1.3能源使用在能源使用上,nioo将重点放在节能和使用可持续能源2个方面。通过科学计算日照角度和时间,nioo使用了大量的玻璃外墙以保证日间采光,同时尽可能使用LeD冷光源以减少耗电。nioo设计了一套自动感应系统,能够根据外界自然光线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灯光亮度,避免过度照明带来的能量损失。除此之外,nioo还设计了一套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差智能调节的自然通风系统,以及可用于生态学研究实验的屋顶花园等节能措施(图3)。

nioo的能源供应主要来自太阳能,由太阳能供电系统和太阳能供热系统2个部分组成。整栋建筑所需的电能由太阳能供电系统提供,除此之外的热量供应由太阳能供热系统提供,系统内部的各种热量也被最大限度的重复利用(图4)。nioo拥有一套热储存系统(HtS),通过管道将夏天时建筑物、道路、屋面和太阳能系统多余的热量以热水的形式储存在地下300m深处,冬天时用于建筑物供暖。据测算,HtS系统可以节约70%~80%的能量消耗。

1.4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整个建筑物的排水,包括雨水、污水(含实验室排水)和厕所排水经处理后排放至建筑物周围的地表水,作为景观和生态补水;厕所排水处理方面,nioo充分体现了C2C理念所提倡的“waste=Food”原则[6],首先使用真空排水系统减少厕所排水量,然后厕所排水收集后经发酵罐、藻类处理和湿地处理后排入周边自然水体,作为景观河生态补水(图5)。发酵罐回收沼气作为能源,处理污水后的藻类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目前,nioo在藻类的资源化中作出了大量努力,藻类可以作为生产饲料、食用色素、果酱等产品的原料。

1.5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nioo的顶部全部覆盖植物(绿色屋顶),植物会对水和空气进行净化,同时有利于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控制;不限于此,nioo还利用绿色屋顶开展与生物多样性机理、植物发电、植物筛选有关的研究;同时,nioo与各类机构合作,在建筑物周围进行各种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各种类型的绿色篱笆、生态水道等(图6)。由于当地蝙蝠和蜜蜂较多,nioo在屋顶设置了蝙蝠洞穴,一座自行车棚的背面也被改建成蜂巢,使用秸秆制作的蜂房,并采取了消声设计,以减轻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

2nioo的成就及启示

对nioo而言,最大的成就不是在可持续建筑领域中的某个方面做到最好,而是将各种方法、各类理念充分整合起来。如将污水处理同藻类资源化结合起来,将绿色屋顶同生物多样性结合起来,将夏天剩余热量储存后用于冬天供热等。这些不同领域内各种理念、各种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得nioo成为荷兰乃至欧洲首屈一指的可持续建筑典范。

nioo的产生和存在带来了环境影响,nioo的努力首先是最大限度的避免、消除和恢复这些影响;同时,nioo的建设永远没有停止,可持续建筑的新理念在这里将不断的变成现实,而nioo也将与周围环境永续共存下去。

对于一个可持续建筑而言,存在着建设、生态影响、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建筑灭失后的再利用等问题,如果将一个可持续建筑放大,就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城市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建设、能源、污染、生态(图7)。因此,一个可持续建筑就是一个可持续城市的微缩模型。

3从nioo谈荷兰环保的特点

荷兰典型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它的经济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特色。荷兰政府因环境管理及政策的具有远见,荷兰人民把环境保护看成自身责任的需要,成功地把一个自然条件并不完善的国家建成一个战后福利国家[7]。从代表荷兰最高水准的可持续建筑nioo中可以看出荷兰环保的几个显著特征:

3.1大环保取代狭义的环保从nioo中不难看出,荷兰人所谓的环境保护涵盖面极广,污水处理等传统意义上的环保手段仅仅是nioo各项措施中的一小部分,nioo更多的亮点在于建筑本身的设计与建造、能源的获得与使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方面。在荷兰,环保已经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认为的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狭义环保,而是融合能源、生态、建筑、水利、交通、污染防治,甚至太空利用等领域的大环保,污染防治只不过是大环保范围内的一小部分,大量研究工作集中在能源、生态、建筑等领域(图8)。

3.2各领域交叉融合充分从nioo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各个领域内研究成果的交叉和融合(图9)。传统建筑之中融合着生态学、美学、清洁生产等理念,节能措施中有光学、智能控制、空气动力学等成果,污染防治措施中包含着藻类资源化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更是与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在荷兰,很难将某一项环保成果或者环保工程界定为污染治理、能源利用或者是生态保护,往往在污染治理的同时回收能源,在能源利用的同时保护生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环境保护已经融入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还是igeren的生活行为,无不看到环保理念的贯穿,这也是荷兰环保能够走在世界前列的主要原因。

3.3重视能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荷兰作为一个大量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的国家,长久以来的自然灾害使得荷兰人对能源和环境有强烈的危机感。因此,在荷兰,人们对能源利用的渴求随处可见,无论是传统的风车(风能),还是新近发展的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甚至是植物发电,各类新能源已经深入荷兰环保的各个领域。生态保护方面,在宗教及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只是暂时借住在地球上”这种理念使得欧洲人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尽量保持不加修饰的原生态,城市建筑古朴自然、城市扩张缓慢有序,随处可见成片的森林绿地、成群的牛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

4结语

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当我们在为污染治理焦头烂额、为生态保护四方奔走之时,荷兰人已经走在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事物发展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阶段我们也无法避免。但是,对于环保工作者和政府管理者而言,了解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发展与进步,认清自身所处的位置,才能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路明.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略览[J].世界建筑,2002(05):68-70.

[2]刘煜,Deoprasad.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法介绍与分析[J].建筑学报,2003(03):58-60.

[3]吴大江,李翔,罗磊.绿色建筑综述及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探讨[J].江苏建筑,2014,6(166):99-101.

[4]周晓娟.从摇篮到摇篮――低碳循环发展理论在社区规划中的应用及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011,03:30-35.

[5]Louisee.m.Vet.Learningfromnature:need,challengeandimplementationofeco-technology[J].CommunagricapplBiolSci.,2011,76(2):85-88.

绿色建筑的特点篇3

关键词:结构设计;绿色建筑;建筑行业

1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分析

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这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要求。建筑行业一直以来就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项目建成后,由于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时有发生。而通过绿色的建筑结构设计,要科学选择建筑的结构类型与材料,实现建筑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为实现节能、环保、降耗、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目标,必须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效率,这也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典型特点,即在建筑设计的各项环节中,体现系统综合性,实现建筑整体的集约化设计,体现建筑结构设计的综合效益。

2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要把建筑项目的总体效益、综合效益摆在首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重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要将建筑设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挥建筑的整体效益。二是科学性原则,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选择最为科学、最为合理的结构体系,要在满足建筑行业相关安全质量规范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要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设计,科学选用设计方案及建筑材料,避免建筑资料的浪费消耗。三是协调性原则,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协调融合,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考量,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破坏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建筑设计完美融入于当地的环境中,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建议

3.1对钢结构进行重点开发使用在绿色结构类型中,钢结构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一直在绿色结构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结构优势主要表现在:力学性能、抗震性能、延性及耐久性能优越,可借助钢材塑性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同时钢材结构自重轻,便于施工安装,施工时环境污染小。另外,对于钢结构材料还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十分符合绿色理念,在节能、节水、环保、减排等诸多方面优势明显,结构自身的“轻、快、好、省”优势突出,因此在绿色结构设计中,应重点关注利用钢结构材料。3.2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优化在当前建筑行业内,钢筋混凝土结构仍占到了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的特点。上文中已经提到了钢结构材料的绿色特性,因此可以从混凝土材料入手,适当减少混凝土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易造成环境污染,要多选用预拌材料,对混凝土进行预拌处理,避免给施工现场造成污染。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用量,在保障建筑结构安全与可靠性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多要注意结构材料选用的标准化要求,适当提升结构材料强度,注意节材方面的设计,要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实现价值最大化。3.3选择低碳环保的建筑结构形式科学的结构选型是实现绿色结构体系,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关键。基于绿色建筑的理念来对建筑结构进行选型,可以降低建筑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压力,实现建筑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对建筑结构进行选型时,一定要深入分析建筑项目的使用功能和空间需求,为建筑结构方式选择打好基础。其次,要基于节约资源、降低能源的考虑,多选用轻质低耗能结构。最后,考虑到结构的灵活性与适应性问题,应多选择“弹性可变结构”,为设计留有一定余地,适应建筑结构功能的变化,节约工程成本。3.4对建筑地基基础进行优化建筑地基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对地基基础结构进行优化,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近些年高层建筑蓬勃发展,地基基础工程量随之提升,使它在结构设计优化上有着较大潜力。通过对建筑结构基础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在保证建筑安全质量的基础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做好建筑地基基础的造型与方位布置,利用科学严谨的结构计算来对基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算研究;其次,要对地基基础的工程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结合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要求,选用绿色的建筑材料;最后,要认识到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些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的工程中,要满足建筑行业规范标准,保证基础造型的科学性与工程计算的精准性,使工程材料被充分利用,进而节约工程成本,避免建筑材料资源的浪费。3.5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优化依照承重材料来对我国现有建筑结构体系进行划分,主要有木质结构、砌体结构、钢制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我国较为普遍的结构体系。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在结构优化上有着不同的手段。例如,钢材结构在进行优化时,要优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保证方案传力途径、受力方向的科学性;加强连接节点的优化设计;尽可能选择本地区材料,避免结构成本提升。再比如对于砌体结构体系而言,主要的优化手段集中在布筋的形式与方式上。而对较为普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应注意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保证计量计算的准确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截面、形状、拓扑、布局等方面做好优化设计,满足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3.6建筑结构构件的优化结构构件也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进行优化的方面。首先,要做好预制构件工作,节约建筑资源材料,优化与主体承重结构的安装,提升连接质量。其次,要通过定量控制对构件总体结构进行优化,把握相关设计参数指标,特别是注意建筑中装饰构件的实用性,多使用绿色可再生资源,进而节约工程中人力与财力的投入。

4.结语

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深入认识并理解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各项环节中采取绿色优化措施,得出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相信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建筑技术的持续进步,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赵彦革,张格明.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结构法规研究[J].建筑结构,2011,S2:130-134.

[2]丁晓婷,陈宙颖,田军仓.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15,02:33-37.

绿色建筑的特点篇4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今年6月,上海了由市建设管理委会上海地区绿色建筑发展与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副会长张载养同六部门制订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针对上海地区在绿色建筑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技术进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三年行动计划》有三大特点:一是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对上海市新建民用建筑的建设、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的改造和新建装配式建筑的比例,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求通过三年的努力,初步形成有效推进建筑绿色化的发展体系和技术路线,实现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的跨越,并将上海绿色建筑三年发展任务分解成93项具体工作,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二是重点突出,注重实效。《三年行动计划》以全面推进新建建筑绿色化、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和绿色施工、稳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适用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作为四大重点任务,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各项工作。同时,在土地利用、金融财税等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引导,在规划、设计、审图、施工、运行等关键节点加强全过程监管。三是措施实在,保障有力。《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全市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和社会氛围,从强化组织协调、强化责任考核、强化政府激励、强化管理导向、强化能力建设、强化宣传引导等各方面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相关保障措施,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二、开展四项工作

1,全面推进新建建筑绿色化一是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通过比照国际先进标准,科学合理地制订本市绿色建筑地方标准,加快建立覆盖不同建筑类型,贯穿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改造、拆除等全寿命周期的绿建标准体系,要求各类新建建筑必须达到一星绿色建筑的建设标准。二是严格落实全过程监管。在建筑工程项目出让、立项审查、规划审批、初步设计审查等环节,严格落实绿色建筑相关强制性标准和管理规定,在审批审查中增加绿色建筑相关建设指标。三是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探索以开发区或功能区、低碳发展实践区为单位的绿色建筑,组织编制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导则。四是提高农房绿色建设水平。

2,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和绿色施工一是完善土地供应项目落地机制。二是完善建筑工业化技术和标准。三是完善装配式建筑监管体系。加快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监管制度。四是大力推进绿色施工。严格执行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规程,强化施工现场节电、节水和污水管理,加强动态监管。

3,稳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一是加快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二是优化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机制。三是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力争至2016年,三年累计完成7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其中改造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0%。

4,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一是加快配套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二是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三是加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四是推进资源循环化利用研究。

三、落实六项配套服务

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各项工作,除了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外,还需要绿色建筑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协会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配合政府部门,为企业搭建平台,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配套服务工作:

一是开展宣贯培训,普及绿色建筑理念。积极宣传绿色建筑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增强社会对绿色建筑相关技术、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在会员单位中开展各类形式和针对不同对象的培训,普及绿色建筑新标准,提高绿色建筑从业人员水平。

二是举办不同形式的绿色建筑推广会、博览会。向社会各界推广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展示上海地区绿色建筑特色及新成果,为绿色建筑各行业、企业的交流提供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绿色建筑,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良好氛围。今年10月,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协会、江苏省绿色建筑委员会共同举办了“2014上海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科技周”活动,以“绿色建筑区域发展和建筑工业化发展”为主题;同期还举办了GBC2014上海绿色建筑与节能国际展览会,以及第七届上海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国际论坛及十余场专业分论坛。在规模、层次、内容上都较往年有所提升,并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上海市人民政府蒋卓庆副市长和黄融副秘书长,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亲临现场指导。

三是加强和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工作。标准完善与否决定着绿色建筑的质量与品质,并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各个环节中起到了约束和引导的作用,协会将依托上海市绿色建筑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制定适宜上海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并将继续做好上海市建筑产品企业应用标准(图集)相关工作,更好的推进“四新技术”在上海市工程建设领域的推广与应用。

四是开展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与管理工作,关注绿色建筑运营实效。加强对上海市绿色建筑一、二、三星绿色建筑标识评审工作,在确保评审质量的基础上,加快评审效率,同时鼓励企业关注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申报。目前,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分为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取得设计标识,只是对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的认证,而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在运营阶段才能真正的体现,因此绿色建筑的后期运营实效对于切实提升绿色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关注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运营标识的认证。

五是开展行业调研,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加强对优秀项目的推介和先进技术的总结,通过协会网站平台加以宣传。同时组织开展评选活动,评选出行业中对推动绿色建筑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及示范性绿色建筑项目,在今年的“科技周”活动中,协会对评选出的25家单位,11个项目以及9位在绿色建筑行业中做出突出贡献个人,颁发了“上海绿色建筑贡献奖”,以此鼓励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工作,引导上海市绿色建筑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绿色建筑的特点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概念;特征;原则;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和特征

1.1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最大限度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绿色建筑能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能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有节能的特征。这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对自然有污染的传统火力发电电能的利用,防止污染。其次,绿色建筑还应有环保的特征。绿色建筑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后来的施工和最后的拆除,都应该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再次,绿色建筑的舒适安全特征,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同时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上概念和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和环保性。

2.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可持续性原则。

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建筑设计应该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既不影响当代人的利益下,也能满足后代对于资源环境的需要。

2.2整体性原则。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和统一性。绿色建筑设计为达到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就必须满足整体性原则,绿色建筑的任何细节都应该满足绿色建筑的特征。

2.3共生性原则。

作为生态建筑的典范,绿色建筑应该具备与人和其他生物之间普遍共生。共生本来是生物学的概念,是指一种生物能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的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2.4反馈性原则。

对于绿色建筑企业,在进行绿色建筑时,应该注重社会对于绿色建筑需求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设计。让企业的绿色建筑设计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3.绿色建筑设计的常见方法

3.1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

鉴于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是在设计师和用户共同策划下完成的。设计师要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环保性和节能性等特点,进行初步的设计,设计初步定稿之后还要充分听取用户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做到设计的人性化。同时还要保证项目的设计要经过广泛的论证,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优化,在设计决策阶段解决问题。

3.2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方面。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如自然风和自然光。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建筑长期的成本计算,而不仅仅只是考虑工程本身所花费的成本。要了考虑到绿色建筑后期对材料的回收利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舒适度,必须要考虑到适当的生态策略技术。允许在设计阶段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要协同各设计方案的优点,取长补短,力求使设计方案最佳。在设计时要考虑为群众设计活动场所。

4.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4.1重视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4.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是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4.3尊重基地环境

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4.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4.5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包括: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局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包括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系统、排热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对建筑保养、修缮、更新的设计;设备竖井、机房、面积、层高、荷载等设计须留有发展余地。

4.6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

这一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2)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3)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4)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

5.结束语

绿色建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废气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所以绿色建筑已经是现在建筑设计中的主流了。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设计”在现代啤酒工厂设计的应用和实践,啤酒科技,2010(10)

【2】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

绿色建筑的特点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技术;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外墙、屋面等是结构密封性的关键,也是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施工单位要对图纸进行分析,制定绿色节能的施工方案,在工程的施工要严格遵守。在工程开工之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管理人员要对技术指标进行合理的规划。在选购施工材料时要以绿色环保为主。对施工过程要进行严格管理,提供工程质量的同时,落实工程的节能目标。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是在建筑使用的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空间。建筑工程中的绿色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在建筑施工中要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的一种建筑,也是一种生态建筑。

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要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关规定,在建筑的施工过程吧中的绿色工程做出相应的评价,确定其建筑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在建筑的规划阶段要运行住宅建筑。

3.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在建筑本身耗能比较大。绿色建筑要尊重自然和气候,没有明确规定建筑的模式。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选择开放的布局模式,在绿色建筑中是施工过程要注重环保和节能。

二、生态建筑的特点及技术体系

1.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指,运用节能环保原理,在建筑部过程中遵循可持续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运用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实现舒适的环境。从施工建筑的实践中看。生态建筑和一般建筑最大的区别,是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使用。

2.生态建筑的技术特点

在建筑工程中要实现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就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生态建筑关键技术:太阳能、自然采光技术的一体化技术。在建筑过程中采用智能控制的手段优化生态建筑。

3.推广绿色技术、发展生态节能技术

在我国实行绿色建筑是减少碳排量是其中重要一环。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如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绿色保温材料、智能光感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新的技术是实现生态建筑的保障。依靠科学技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就能实现绿色节能的发展目标。

三、绿色建筑的发展历史

1.营造绿色建筑,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是现代建筑的目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不单单只注重建筑的质量,也开始关注建筑的结构和居住的环境,在建筑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选择要环保耐用的建筑材料,环保的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现在人们不但对建筑材料和房屋构造越来越重视,对建筑的生态性认识也在不断加强,人们已经还是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在建筑中使用绿色建材

在建筑过程对环保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建筑过程中可以采用环保的壁纸材料,复合地板等施工建材。“金属复合管”是一种环保的高科技产品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它和一般的金属材料相比有不生锈的特性。

3.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在现在的建筑行业中对环境的影响因素有噪声的影响,建筑中的粉尘,化学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对水电的消耗以及在装修过程中甲醛气体的排放。在装修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环保的材料,环保的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减轻对人体的危害。

四、现代绿色节能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

在建筑的拆除和改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噪声和灰尘的污染会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所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倡导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实行绿色施工。绿色节能建筑要在施工中体现出来,其中包含了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运用。

1.绿色节能建筑的基本内涵

绿色建筑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应运而生的,绿色建筑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舒适。并且在工程施工中综合利用能源和土地,太阳能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对建筑施工的影响是最小的,绿色建筑是一种节能的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要求进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采用节能的施工技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和有害物质的产生。绿色建筑物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以节能为主。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总结,在建筑周期内包括对项目的选址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中都要使用节能装置,对建筑物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合理的估算,由于绿色节能要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要及时进行拆除。绿色资源建筑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节能建筑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需求功能。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要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节能和环保不能以人的健康作为代价。绿色节能建筑要强调适度消费的观念,要反对浪费的现象,建筑物要保证和谐的特性,实现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2.绿色节能建筑的优势和特色

绿色节能之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是因为自身有独特的优势,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对能源消耗的要求。绿色节能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要以低能耗为标准,在节能的同时要提高质量,绿色节能建筑不能只注重经济性的追求,经济要和环境之间形成平衡,不能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在施工完成后要对周围的建筑进行绿化处理,利用生态技术实现经济共赢。绿色节能建筑有一定的地域性,在施工过程中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施工。考虑到自然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在节能建筑方面要做到和谐统一,绿色节能建筑要注重和环境进行和谐统一,重视与环境进行和谐发展。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合理利用。绿色节能建筑含义是比较广泛的,包括材料的开采到加工使用全过程都要使用节能技术。

3.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技能施工技术核心是高效的利用资源,首先要考虑到环保的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高效和环保的问题,而且几个方面要做到和谐统一。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要不断使用新的技术,绿色建筑倡导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绿色施工相对传统的施工而言,存在着很大的独特之处。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没有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考虑较多的是工程是否达标,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比环境造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大量浪费资源的情况。甚至在工程完工后还存在一定的后遗症,无法实现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绿色节能建筑在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上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也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建筑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建筑水平的重要方式。绿色节能建筑要围绕周围的环境进行,在建造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效的节约资源,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从而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主要包括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要使用节能技术合理的利用能源。一个工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就要主要看是否符合对环境的保护的原则。

五、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合理选址

绿色建筑的选址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其中包括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能源分布等。

2.建筑整体和环境优化

在建筑施工中要考虑到整体性,以减少环境污染为基本原则。在保证生态节能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在选址的过程中要合理,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减少环境的污染。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绿色建筑不仅要体现在设计理念上,更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性。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还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用绿色节能的实际理念来体现现代建筑的风格。

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在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建筑的实用性。为住户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如可以增加室内采光,保证良好的通分环境等。

六、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

1.建筑平面设计

在建筑的过程中要保证室内的光线,建筑物就要平行分配,在建筑中要留出足够的间距保证日照的时间,建筑物的大小要直接会影响到耗能,面积越大耗能就越高,在同样布局的建筑物中集中的布局消耗的能源就多,高层建筑可以有效的减少能耗。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减少墙体的面积和控制楼层的高度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不可以采用平面的设计形式来减少耗能。在建筑物的功能区要合理规划建筑面积,使功能区位于同一区域。

2.因地制宜的选取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关键,选择材料时要尽可能的选用环保材料,绿色的建筑材料是安全、环保的材料,在建筑中采用这种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材料的选取不一定是高新的材料,高新的材料不一定是好用的。在选择时要考虑材料的实用性。

3.天然采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建筑物的采光主要是依靠太阳,随着可以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依靠太阳来提高室内的采光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建筑物的布局增加室内的采光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增加室内的采光在给用户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对人体的健康也是有利的。

4.自然通分

自然风是建筑中重要的通风形式,良好的通分可以使住户居住的更舒适,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空调已经被普遍应用了。利用机械通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人体会产生危害。自然风已经不仅是指开窗换气了,在建筑的可以优化门窗的设计结构来达到通风分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全球危机意识日益突出,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的一种发展趋势。绿色节能建筑可以有效的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为人类提供良好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

参考文献

[1]耿晓蕊.试论生态建筑设计的实施[J].建筑科学,2011(12)

[2]王雅捷.低碳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北京规划建设,2011(02)

[3]刘德.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

[4]昊名.绿色低碳现代木结构.筑建节能型生态城市[J].筑建节能,2013(8)

绿色建筑的特点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划分绿色建筑经济评价项目

(1)在“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中不涉及有关“节地”方面的分析和评价。首先,绿色建筑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建筑的选址、交通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设计阶段的设计与优化实现的,虽然对于土地利用的优化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其与普通建筑对土地使用和优化的内容并无太大差异,尤其是在经济性方面的表现并不十分明显。绿色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就体现在对于室内外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但是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同的是,“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关注于绿色建筑的成本与效益,而影响绿色建筑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的很多因素都是相互联系、共享的,为了计算简便和直观、避免重复计算、简化计算过程,在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中将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的分析整合在同一模块中。

(2)同时,由于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主要体现在由于室内外、外环境改善而带来的健康成本降低、生产率提升、满意度提升等方面,本项中分别对声、光、空气质量、电磁环境等几方面所带来的间接效益进行评价,将室内外的热环境的采暖、防护结构、可再生能源等项目同时并入“节能与能源利用项”的经济评价中,利于统一计算单位,避免重复计算成本,从而突出评价重点。全面的反映绿色建筑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经济效果在整个绿色建筑生命周期里所占比重不大,集中体现在在初始投资阶段和拆除回收阶段,“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可以把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有关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可循环建材,二是废弃物原料及既有可利用结构、材料,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材料节约的费用、可循环建材的回收价值、可利用既有材料所节约的价值等。

(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节能与能源利用”项目主要包括空调系统、采暖系统、照明及节电等几方面。本文中的“节能与能源利用”项包括空调系统、采暖系统、照明及节电、建筑主体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方面进行经济评价,空调系统与照明节电等的收益都可以通过电价的形式度量与评价,也可以简化计算,采暖、空调、建筑主体、可再生能源等都关系到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室内外热环境评价合并在此项,便于计算间接受益,使评价更直观、准确,故如是安排“节能与能源利用”项。

(5)“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有关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节水系统,包含关于节水的技术、材料等方面的内容,在效益测算时主要以节约的水量与预期水价为标准,结果较为直观。第二类是非传统水源,其中包含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其成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初始投资的设备及材料费用上,效益测算主要通过非传统水源带来的替代效应折算成市场水价为标准。

(6)在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里,运营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体现出的经济价值也是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设施的维护、垃圾处理以及智能化系统和安保系统所带来的间接效益,包括绿色建筑舒适度的提升、对于用户健康的影响,维护成本降低等。

2.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框架的建立

(1)本文所建立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经济性视角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可以作为现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良好补充,充分体现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的经济特性,其主要特点如下:由于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筑项目非常少,大部分还集中于对既有建筑的改造以实现部分绿色功能的阶段,这样就需要一种评价,仅对改造的部分进行经济评价。处于以上考虑,本评价体系的设计使得每一类评价项目可以进行独立的经济评价,并能够独立体现出一定的经济参数与特征,为绿色建筑的改造项目提供经济评价支持。同时,针对功能设计较全面的绿色建筑,也可以进行整个项目的综合经济评价,同样得出总体的经济评价参数,使得本评价体系实现对新建和改建项目进行评价的功能。

(2)本评价体系的设计初衷是能够较为全面的为决策者提供绿色建筑的经济特征,故评价结果需要有详细的经济数据,如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生命周期差额成本现值、生命周期差额效益现值、差额收益费用比、差额投资回收期等。同时,评级结果还应能够以较为简单直观的形式体现经济特征,便于决策者进行比较和归类,故评价结果要有简约的表达形式,如分级评价、打分评价等。这类形式的评价体系应用较广,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就是采用一星至三星的分级评价体系,美国的LeeD评价体系是采用铂金、金牌、银牌、认证级为标准的分级评价体系。本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将以“绿色建筑经济评价表”结合分级认证的形式输出,将定性与定量化的结果溶于一体。

3.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的选择

通常,绿色建筑初始投资的费用与传统建筑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在运营阶段中它所体现出的资源节约和健康效益又能弥补初始阶段的投资增加费用,所以通过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相互比较才能更好的体现它的优势。在比较的过程中,绿色建筑的数据首先必须建立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计算出绿色建筑在各阶段相对于传统建筑的费用和效率的变化,在共同的折现率与研究周期的情况下,用相应的经济指标评定绿色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最终为决策提供帮助。本文从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对绿色建筑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分析,以社会折现率为资金折现的计算标准,采用以下指标作为评价的依据。

绿色建筑的特点篇8

并对以后的发展策略做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建筑技术;绿色建筑;策略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

经济要发展、科技要进步,需建立在人类对能源不断消耗利用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每次发展都需要对能源进一步的使用与消耗。现在,我们以及面临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科学研究表明,总体环境污染、(空气、水、光、电磁和固体垃圾)中有34%与建筑业有关,并且建筑业也是一个耗能大户,全球有50%的能量消耗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建筑作为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最近几年,正逐步走上大力发展高效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之路。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的走上了绿色建筑的尝试之路。2005年,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这一系列绿色建筑的技术规则、评估体系及评估规范陆续的出台,不但给绿色建筑明确的定义,而且针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智能、运营管理等技术要点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得益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的成果,中国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结合本身特点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创造出了诸如节能示范小区生态小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建成的节能建筑,从“九五”初期刚超过1000万m2发展到“九五”末期的5000万m2,到2000年我国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8亿m2,建成太阳房1000多万m2,太阳能热水器拥有量2.6万m2,并以每年平均的速度增长。

当前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已接近高端技术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我国的绿色建筑具有超低能耗、健康空调、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绿色建材、再生能源、资源会用、智能控制、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十大技术特点。还包括了真空玻璃、光导采光系统、双层玻璃幕墙、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并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除过自己在不停的开展新技术进行自主创新之外,也在全面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已成型的产品。例如年我国都在举办“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会议上除过展示国内外建筑节能、绿色建材以及绿色建筑等的最新研发的技术成果之外,还有产品应用实例的展示,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引进技术、交流技术的合作交流平台。绿色建筑现在不仅是我国建筑技术的一个现状展现,也给传统的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促进了相关落后技术进行进步、改革的同时,也让我国的建筑业逐渐的摆脱了浪费、污染的大盖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绿色产业时代。从资源上来看,我国有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各种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国内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规模,在国内的占有量来看,可再生咨询逐渐的占领到了总消耗能源的接近百分之十。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这个比例还会大幅度的上升。

2、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策略

对于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在逐步的赶超国际绿色潮流,但是对于如何能引领绿色潮流,将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到顶尖水平,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各方各面来考虑这个问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投入,设计出最好的绿色技术。

2.1绿色建筑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对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现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应着重以下几点。

2.1.1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快速法杖的阶段,建筑业是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的产业,所以我们要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建筑模式,加强发展绿色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2.1.2我们要倡导城市紧凑型空间发展模式以及循环经济的理念。全民参与挖掘发现绿色建筑的潜力,可以很好的处理满足建筑功能和节能、节水、节材以及环保之间的关系。

2.1.3我们要坚持技术创新,选择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以及科技为先锋的新型绿色建筑道路。

2.1.4我们应当综合核算建筑的效益以及成本,适应地方的经济状况,正确引导市场的发展需求,注重经济性,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2.1.5我们应当在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尊重地方的民族习惯,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等,遵循建筑理念,建筑出同时具有时代气息以及地域风格的绿色建筑注重其地域性。

2.2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应该侧重于环境保护方面

2.2.1绿色建筑的能源观:绿色建筑的能源观是节能和环境,能源对于大量使用机械空调以及人工照明的老式建筑就意味着生命,他们对资源的高耗,是直接导致能源稀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大气污染的创造者。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绿色建筑改变设计观念,依靠高科技节能技术,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和开发出新的能源,从而来实现能源使用上的自给自足的效果。

2.2.2绿色建筑设计观和环境气候之间的联系: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用机械空调改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但是它们的污染性以及高能耗使得我们人类付出了经济和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为了克服它的弊端,绿色建筑的设计按照人体的舒适要求以及环境气候等条件来设计的。他注重地方性气候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对于环境舒适以及健康的要求,往往不需要空调也能够得到满足,就行我国北方的窑洞,即使室外温度是零下20度,室内温度却仍然保持在15度左右的舒适气温。所以,从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辅助设备系统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大自然。它是主要的供给者。因此,照明可有太阳光来提供,采暖从人体或者办公设备中获得。考虑地方性气候特点的设计,它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面使用,因为绿色建筑中,气候包含的格格因素是当做资源来考虑的。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充分利用是考虑地方性气候特点的设计本质。我们将他的原理和未来的科技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各种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构成丰富的绿色建筑前景。

2.2.3绿色建筑在技术与环境上,体现环境保护的特点:绿色建筑要求建筑的外层材料和结构,它是要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的,必须具备能够调节气候的能力,让室内的气候稳定随着信息、自动化、新能源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技术都将得到有力的运用,例如建筑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可以提供照明等需要的能源等。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随着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慢慢的充实它的意义,它将成为我们运用高科技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的建筑。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承包公司.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

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建科[2005]199号.绿色建筑技术导则[S].

[3]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9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

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居住与健康[m].北京:中

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绿色建筑的特点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指标评价;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177-01

1.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需求”和对“需要”的“限制”。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建筑是人类改变和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开发行为,建筑行为包含了以不同形式大量消耗、改变和转化自然资源的过程,显然这些行为在各方面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也将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流行着一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健康建筑”等等,这些概念中多少都蕴涵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概念正逐渐被建筑师、特别是业主所接受。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相比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更注重于事先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尊重与适应,考虑如何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更高效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同时营造出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基于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资源利用效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m2,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m2如果仍维持现在的发展模式,资源和环境的瓶颈作用将使得建筑业的发展难以为继,因此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的任务。

2.绿色建筑的内涵

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有关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建筑物。

3.绿色建筑目标的确定

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世界上不少国家都相继推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特别是一系列评估标准的出台,对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英国的BReem、美国的LeeD、日本的CaSBee评估体系等等。这些标准一方面对绿色建筑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同时也对绿色建筑进行了等级划分,使用者可以根据标准的要求,根据自身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绿色建筑的目标。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人、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气候、资源、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绿色建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存在差异,即绿色建筑要根据具体国情来考虑实施方案。相对而言,中国面临着资源短缺、发展速度快、粗放型发展的特点,其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应采用有中国特色的标准。

3.1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推动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在2006年3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0378-2006)(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批准的第一部有关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标准》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点: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标准的条文按上述六大指标展开,其中住宅建筑的分项指标共76项,公共建筑的分项指标共83项。

3.2绿色建筑的评定

《标准》中每类指标下的具体分项指标可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一般项和优选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项,其中优选项是指实现难度较大、绿色度较高的可选项。绿色建筑应满足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全部控制项要求,且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将其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3绿色建筑的目标

确定绿色建筑的目标,是开发商和设计师们面临的首要环节,是实现绿色建筑的第一步。绿色建筑并没有一个绝对一致的标准要求。绿色建筑相对普通建筑而言,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关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不同绿色建筑之间可以存在差异,并不苛求所有绿色建筑都达到一致的标准,根据绿色建筑的”绿色度”,可以使用《标准》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和分级。因此不同的绿色建筑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绿色建筑目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建设绿色建筑时,应注重地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般而言,开发商和设计师可以对照《标准》中各条款的要求,确定绿色建筑目标,而当《标准》中某些条文的要求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这些要求可以不列入目标。

3.3.1基础目标

《标准》中的控制项是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是必须满足的目标,因此可以将控制项作为绿色建筑的基础目标。

3.3.2定级目标

《标准》据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满足程度,对绿色建筑进行等级划分,开发商项目的定位对绿色建筑目标的选择至关重要,设计师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有可能满足的一般项和优选项,作为定级目标。

3.3.3目标的筛选

初选目标(包括基础目标和定级目标)形成后,设计师应与开发商一起,充分研讨各个目标的内涵,了解目标对项目的影响,综合分析项目的情况,进行目标的筛选。筛选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应尽量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确定项目绿色建筑目标的工作,以避免对项目投资定位的影响和造成后续工作的返工;二是确定的实施目标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保证在实施过程中避免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三是基础目标是必须满足的,因此应确保基础目标的实现,而定级目标可以随着工作的开展,进行比选,以确定性价比最好的目标组合。

3.3.4目标的技术路线

研究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就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确定项目目标是否可行的过程。可按以下步骤来确立绿色建筑目标的技术路线:(1)提出目标;(2)针对目标提出设计思路(应提出一个以上的设计思路);(3)区分设计思路的优先次序;(4)确定目标实施的技术路线。

4.绿色建筑策划的工作模式

4.1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特点

绿色建筑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某种技术的运用或某几种技术的迭加,绿色建筑需要各专业之间综合考虑、整体协调才能得以实现。

4.2团队的建立

绿色建筑的策划需要采取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通过组建“绿色团队”确立项目目标,是实现绿色建筑最基础的步骤之一。“绿色团队”的组成可包括业主、建筑师、工程师、咨询顾问、承包商等。传统的设计流程,是由每个成员完成他们的职责然后传递给下一家,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焦点应从分阶段、划区块工作模式,转换到多学科融合的工作模式。“绿色团队”成员要在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整实现。

4.3团队的工作要点

“绿色团队”的成员应尽可能地将利益相关者结合进设计过程中。首先,利用现有的大量的文献和参考资料,培训参与者了解综合团队设计的工作特点和益处;其次,通过团队协作的方法,仔细研究每个项目的潜在特性,从环境效益到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估,从项目的全过程和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来考虑建筑方案对外界的影响,确定所有与项目利益相关的人或组织,了解真实的开发成本,包括开发对社会和项目全寿命周期方面的影响,如果可能的话,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工具。

绿色建筑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测算法;成本控制

引文: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最大限度节源、节能、节地、节水以及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有隔热保温,避暑降温等功效的建筑。新型绿色建筑是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循环高效的生活空间,实现人类生存和生活和谐共生的建筑。新型绿色建筑主要包括了城镇的楼宇建筑设计、绿化景观和风景园林建设设计等,绿色建筑重点强调的是室内环境,通过低碳节能的绿色环保方式在内外部环境之间争取一个平衡的关系,保障建筑居住者的健康、舒适。“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绿色屋顶,而是一种更需要重视持续发展的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的建筑风格和建筑体系。在新型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既然新型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提高绿色建筑的建筑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对新型绿色建筑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工程造价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及成本控制的特点分析

首先分析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的特点,对工程的预算估计模型构建提供参考。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主要包括了建筑选址方面的工程造价、工程施工方面和材料选配方面的工程造价及成本控制,新型绿色建筑要实现节能环保的功效,需要在建筑选址上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规划选址要求,重视用地周边的交通情况,采光通风情况、城市绿化景观和风景园林建设情况等,在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中,可能需要的土地费用较多。在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考虑现场水系、地形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结合低碳环保的要求,在工程造价预算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低碳环保。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及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了不确定性、预测难度较大、随市场变化和时间变化的波动较大等特点。新型绿色建筑的边缘性、稀缺性、区位性、固定性,多样性以及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估计中存在的大量不定因素导致对新型绿色建筑的工程造价和开销预测产生不定波动,对这种不定开销波动的预测可以为整个工程的建设和评估提供很好的指导功能,为实现最优性价比下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为保证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有效性,必须精确地进行结算。要想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必须要准确地计算工程量。但是建筑工程的工程量的计算是一个系统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在计算工程量时,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计算要求,同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之前,需要制定工程量计算顺序,计算顺序要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一般情况下,会采取从主体到部分计算、从地下到地上计算、从室内到室外的计算原则进行工程量的计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对计算部分工程量时,需要在计算混凝土施工工程量,再计算屋面、地面、砌体的工程量。第二,认真确定需要进行计算的项目,并且在物质的相应位置表明原始数目,必须按照划分定额项目的标准计算这些项目。标注时要保证项目名称的完整、且要与定额项目标注的名称一致。在设计建筑工程图纸设计时,要在图纸中的不同物质处注释该数据的名称以及来源,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进展工程量的核对工作,保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预算的合理性。要对施工图纸的相关规定了如指掌。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需要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之前,认真阅读建筑工程设计图纸,领会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在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避免发生更换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情况。只有对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烂熟于心才能从源头上规避工程造价超出预算情况的发生。

2新型绿色建筑的成本控制对策的分析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环保的建筑,新型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设计和发展的趋势,研究其工程造价的预算和成本控制模型,对提高建筑质量,降低工程开销具有重要意义。

2.1加强对施工现场变更及经济签证的控制

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虽然出现一些工程变更与经济签证是常有的事,但作为造价控制人员应尽可能地避免其发生,而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加强对施工图的审核,严防由于施工图的漏洞导致施工现场的变更以及经济签证的出现,对于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应尽可能地提前变更,以更好地降低由于变更导致的损失,因此控制变更应尽可能地在设计阶段进行,对于一些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变更,可以采取先算账再变更的方式予以解决,最大化的确保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2.2加强对施工图预算的审核

在控制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结合工程设计进行工程计划的编制,建议可以参考相似类型工程的资料,这样可以有对应的进行施工图的预算与估计,如果施工的预算数值超过概算,就要具体细化并分析原因,要和相关的项目负责人沟通交流,随着实际的变化和需求调整,实现工程的造价控制的动态化、实时化。

2.3致力于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

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而作为绿色建筑企业要积极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对其业务素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建议,对相关人员进行集中的技术培训,通过课程巩固和相关行业权威人士的带领,实现技术的深入,除了学习关于造价控制的知识,还要多涉及其他的环节,例如设计、物料等,只有了解工程各环节的操作流程,才能全面管理工程资金,实现工程的造价控制。同时,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定期对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优,激发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使工作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进。

3结束语

新型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趋势,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新型绿色建筑逐渐在农村和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各国也竞相推出“绿色建筑”来保护地球。研究其工程造价的预算和成本控制模型,对提高绿色建筑质量,降低工程开销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建筑工程投资效益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降低项目工程成本,增加企业的利益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李党义.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通报,2013.29(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