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厂废气污染治理十篇工厂废气污染治理十篇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8:41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篇1

[关键字]食油厂加工环境影响评价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8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3-181-2

0引言

中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目前,按照中国现有人口13亿人计算,中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18公斤,接近世界平均20公斤的水平。2008年到2011年期间,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加上全球人口增长,将会对全球植物油消费贡献14%的增幅。2012年,我国食用油消费将继续增长,因此,食油厂加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不仅为食油厂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了依据,更将对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食油厂加工工艺流程图

原料预处理压榨浸出混合油蒸发水化脱胶脱胶豆油脱色脱臭过滤一级油品。

2食油厂加工中污染源分析

2.1废气

食油厂加工项目产生废气主要分为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大类。有组织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原料仓筒车间的含尘废气、预处理压榨车间的含尘废气、浸出车间含粕尾气和粕干燥冷却的含尘废气、精炼车间白土输送工序的含尘废气、浸出车间溶剂尾气及燃煤锅炉产生的烟气和So2。无组织排放气体主要为浸出车间正己烷的跑、冒、滴、漏。

2.2废水

项目在营运过程中的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地面冲洗水和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软水制备产生的废水、水化脱胶废水、DtDC脱溶废水、溶剂回收废水、浸出汽提废水、脱臭废水等。

2.3噪声

噪声源主要来源于生产车间离心机、破碎机、水泵等设备及锅炉房风机等,其噪声源强如表1。

2.4固废

项目固废主要为锅炉煤渣、预处理车间产生的固体杂质、精炼车间产生的油脚、皂脚、废白土和滤渣、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和废油。

3食油厂加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3.1大气污染防治

从污染源分析可知,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各工序产生的粉尘、浸出车间溶剂尾气及燃煤锅炉产生的烟气及So2。

3.1.1粉尘

目前国内对粉尘的去除方法主要采用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建议在原料仓储、预处理压榨及精炼车间粉尘逸出处设置脉冲布袋除尘装置;在浸出车间粕粉逸出处设置旋风除尘装置。布袋除尘装置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时,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除尘效率可达98%。旋风除尘器是使含尘气流作高速旋转运动,借助离心力的作用将颗粒物从气流中分离并收集下来的除尘装置。进入旋风除尘器的含尘气流沿简体内壁边旋转边下降,同时有少量气体沿径向运动到中心区域中,当旋转气流的大部分到达锥体底部附近时,则开始转为向上运动,中心区域边旋转边上升,最后由出口管排出,同时也存在着离心的径向运动。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不高,一般在70%左右,但由于浸出车间产生的粉尘量不大,经过旋风除尘器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

3.1.2溶剂尾气

溶剂尾气中由于含有浸出溶剂不能直接排放,产生的溶剂尾气应通过管道输送至石蜡吸收装置,石蜡吸收装置对溶剂的吸收率在85%以上,吸收下来的溶剂经冷凝回收后循环使用,尾气则经烟囱达标排放。

3.1.3锅炉烟气

目前国内锅炉烟气治理的方法很多,有旋风除尘水膜除尘、陶瓷多管除尘、旋流踏板除尘、文丘里除尘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综合考虑处理效果、适用寿命、工程投资、运行费用等多种因素,笔者推荐选用SpC型旋流塔板脱硫除尘器,以石灰水作为脱硫吸收液。该装置除尘效率可达97%以上,脱硫效率可达到75%以上,处理后的烟尘

3.2水污染防治

从污染源分析可知,食油厂加工项目运营过程中废水主要来源于车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地面设备清洗水。各股废水经管道送入污水处理站,基于项目工艺废水特点,污水处理站采用综合除油+气浮+化学法+兼氧+好氧工艺进行处理,处理流程如下:进水格栅综合除油池汽浮池化学反应池好氧池二沉池出水。上述污废水经过该污水站处理后,出水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3.3噪声污染控制

噪声设备主要有生产车间离心机、破碎机、水泵等设备及锅炉房风机等,其噪声源强约为75~100dB(a)。为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首先从声源上控制噪声,如在订购主要生产设备时向生产厂家提出明确的限噪要求,在安装调试阶段应严格把关,提高安装精度;对声源上无法根治的噪声应采取有效的隔声、吸声和减振措施,对声功率级较强的生产设备加装隔声罩或消声器;通过隔声、减振、降低混响、内墙加贴吸声材料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各种通风管道进行合理设计布置,并可考虑采取隔振和减振措施来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

(2)风机等噪声较大的设备安装在独立的房间内,土建专业做适当的消声处理,同时安装减振底座,设计隔声量可达20dB(a);泵房采取隔声措施后同时考虑通风散热,通风进出口处设置进出风消声器,以防止噪声向外辐射。

(3)离心机等设备安装于室内,并安装尽量远离厂界的位置,加强车间墙壁隔声,隔声量可达15dB(a)。

(4)各类水泵装于室内,并安装在尽量远离厂界的位置,同时加强车间墙壁隔声,一般墙壁隔声量可达到15dB(a)。

(5)锅炉房配备消声器,可以控制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噪声,特别是锅炉鼓风机进口管道中的空气噪声。

(6)对振动筛、破碎机等高噪声设备设置隔声间,并设置减振地沟,以隔绝机械噪声和整机噪声。

(7)对于必须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配备耳塞以保护听觉不受损害。

(8)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4固废处理措施

项目固废主要为锅炉煤渣、预处理车间产生的固体杂质、精炼车间产生的油脚、皂脚、废白土和滤渣、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锅炉炉渣以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废油。具体措施如下:

(1)从生产车间出来的固体杂质和生活垃圾属于一般固废,用车辆运送至当地环保部门制定的地点集中处理。

(2)从精炼车间出来的废白土混入煤中作燃料,油脚、皂脚、滤渣等出售给饲料厂。

(3)锅炉房的煤渣,可以送砖厂制砖,也可作为建筑材料全部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

(4)来自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为一般固废,送垃圾填埋场填埋。而处理站的废油由交其他厂家回收利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单地探讨了食油厂加工工艺特点,并对该工艺进行了污染源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的污染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对于此类项目的建设,只要方法选择恰当,且企业严格执行环保制度,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张根.工厂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J].硅谷,2010.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篇2

关键词:项目分析;评价标准;三废

Contentabstract:inprojectconstruction,carryingouttherelevantstateenvironmentalprotection,energysavingand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regulationsandlaws,theprojectmaybetheimmediateandlong-termeffectsontheenvironment,factorsaffectingthehealthandsafetyoftheworkers,thefeasibilityanalysisstagewereanalyzed,andputsforwardpreventionmeasures,andcarriesontheevaluation,recommendationtechnologyisfeasible,economic,andlayoutisreasonable,andlessharmfulimpactontheenvironmentthebestsolution

Keywords:projectanalysis;evaluationstandard;"threewastes"

中图分类号:F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代斯米集团自行研发、生产和销售一系列的泵业产品,包括离心泵、内啮合齿轮泵等。在宣城设立泵业技术(宣城)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欧元,生产泵业零部件,并以此做相应的环境可行性评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及宣城市环保局的具体意见和要求,该项目建设必须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提供依据。项目组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建设项目进行调研、现场勘察和收集有关资料,在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环境影响可行性评估方案及报告书。

项目分析

项目主要生产用于泵业用的各类铸件,本项目属金属制造业。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为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工业粉尘等。

项目位于宣城经济开发区国际工业园内,项目拟建地周围主要为工厂,生活污水由市政管网排入国际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尾水排入水阳江,水阳江功能规划为Ⅳ类水体。项目周围环境敏感度一般。

环保评价目的:

⑴对拟建项目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广泛调查,对该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系统评价。

⑵通过工程污染源分析和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预测该项目建成后所排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

⑶提出消除或减轻污染的对策及建议,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该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环保评价原则

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以“清洁生产”、“双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为本次评价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好工程分析,弄清本项目污染产生环节,算清企业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

⑵按项目生产规模和工艺路线确定条件下,在认真做好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厂区、厂界以及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实事求是地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

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污染防治措施的补充方案和控制建议。

⑷结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充分利用近年来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⑸评价结论明确、公正、可靠,评价中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及建议切实可行、经济合理,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保评价质量标准

⑴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⑵地表水:根据《安徽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有关规定,宣城水阳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水标准,参照水利部《地表水资源标准》

⑶声环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类标准

环保评价排放标准

⑴废气:熔化炉废气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金属熔化炉二级标准,其它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⑵废水:生产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活污水执行国际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⑶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标准

环保评价工作等级

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根据主要污染物等标排放量确定。污染物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p=Q/C×109按该公式计算,本项目颗粒物的等标排放量1.019×106小于2.5×108(m3/h)。因此,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⑵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次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000m3/a,生活污水排入国际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尾水排入水阳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本项目废水复杂程度属“简单”;受纳河道水阳江属城中河,水质要求类别为Ⅳ类。因此,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⑶噪声影响评价等级

由于本项目建在规划中的工业区内,距离周围居民区较远,且项目建设前后噪声变化量较小,影响人数较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本项目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环保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和当地的气象条件、水文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具体结果如下。

⑴大气环境

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是以厂址为中心、主导风向4km,侧风向4km的区域。

⑵水环境

根据拟建项目的废水水质及排放情况,确定水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排水入水阳江处上游2公里和下游3公里的水域。

⑶噪声

厂边界1m处及周围环境敏感点。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投资总额及投资设备

项目名称:代斯米泵业技术(宣城)有限公司

项目投资:投资总额为2000万欧元

建设地点: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工业园

员工定员:120人

工作时数:每天两班制,年工作日300天,年工作时间7200小时

生产产品:泵体用毛坯件制造、加工、组装;

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占地10000平方米,厂区内主要设一主厂房和仓库。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熔解炉*2台,造型机*1台,发电机*1台,混砂机1台,砂芯机*1台,打砂机*1台,研磨机*4台

生产工艺流程

本此项目为典型的铸造生产项目:

⑴熔化工序

将原料按比例配制好后由进料口进入熔解炉。铸件熔解采用4台2吨中频感应熔化电炉。熔解炉熔化时烟尘的处理采用炉顶罩排烟,布袋除尘器过滤。

本项目熔解过程中出现的炉窑烟气,炉窑烟气的主要成分为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颗粒。建设单位在熔化炉上方安装了变频风量集尘罩,使熔化炉内始终保持负压状态,集尘罩能够将产生的烟尘及时收集,经除尘器处理后,高空排放。

产污环节:本工序有炉窑烟气、炉渣、噪声产生。

⑵制芯

项目拥有1台制芯机,采用冷芯盒制芯工艺。

⑶造模混砂工艺

①混砂工艺

设计拟定采用1套砂处理系统。处理系统砂处理能力为14t/h合格型砂。

②树脂砂旧砂再生生产线

砂再生能力10t/h,回收率≥92%。具体由落砂、破碎筛分磁选、再生、砂温调节、新砂、再生砂混制、除尘、电控等部分构成。

⑷造型工艺

本车间1条造型线,砂型尺寸定为1050×900×(320+320)mm

产污环节:本工序有浇铸料头、废液压油、噪声产生

⑹抛丸

经过浇铸成型的铸件表面粘附少量型砂,需要通过打砂机和研磨机进行表面清理。

本项目有一台抛丸机和四台研磨机,主要是去除铸件表面的粗糙毛刺,打砂机和研磨机自带除尘设备。

产污环节:本工序有粉尘、噪声产生

⑺清理:采用履带抛丸清理机清理铸件。铸件打磨采用人工定点方式进行。

产污环节:本工序有粉尘。

⑻砂处理:砂处理设施用于处理新砂和振动落砂区的回用砂,设施包括混合槽/锤磨机和各种存储筒仓。

产污环节:本工序有粉尘。

⑼质量检测:本项目采用进口直读光谱分析仪,精确分析出产品的化学成分;采用进口的型砂性能多功能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对砂处理系统进行全程控制。

水量平衡

⑴供水系统

本次项目供水水源为自来水,仍由宣城自来水公司提供。新鲜用水量为2618t/a,主要包括项目所需的生产工艺用水、生活用水及其他用水等。

⑵排水系统

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收集管网就近排放;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国际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项目污染源分析

废水

项目用水包括办公生活用水,混砂造型和制芯补充水及补充循环冷却水。其中造型、制芯用水和循环冷却水不排放,排放的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废水。

本项目投产后预计工厂总人数为100人,生活用水量为25m3/d,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0m3/d,主要来自车间、办公室,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nH3-n、tp。

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熔解工序产生含金属氧化物的炉窑烟气以及来自混砂、砂处理、振动落砂、造型、造芯、打砂、研磨等工序产生的含金属颗粒的工业粉尘。

(1)含尘废气

对于含尘废气,项目设置一套袋式除尘器对以下工序产生的含尘废气进行统一收集处理。主要分布点在:混砂、砂处理、振动落砂、造型、造芯、打砂、研磨、清理等工序。

产生的粉尘成分包括:铜屑、废砂等。类比分析,粉尘最大产生量约为20t/a。

本项目设置一套袋式除尘器对含尘废气产尘量大,包括混砂、砂处理、振动落砂、造型、造芯等工序进行集中处理。根据工程经验,袋式除尘效率可达99%

(2)炉窑烟气

熔化过程中会排放一定的热烟废气,该废气的主要成分包括:烟尘和少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聚酯树脂类有机废气等。每台电炉的烟尘产生浓度约为1000mg/m3左右。本项目4台电炉一般交替运营,电炉烟尘的产生量为0.04t/d,10.8t/a,产生源强为2kg/h。

本项目采用国外进口的感应电炉,炉盖上安装了吸气集尘罩,引风机采用变频风机,使熔化炉盖无论打开到何种程度,炉内始终保持负压状态。吸气集尘罩能够将熔化过程产生的热烟废气及时收集,由排气管道送入袋式除尘器进行处理。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该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为1000m3/h,处理效率达到99%以上。

噪声

项目噪声源较多,但声源的声功率不高,且大多数声源都安置在工厂厂房内或相应设备的室内。根据已建工程有关资料,熔解炉,脱模机、机加工设备等噪声源污染较严重,以及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公用设备(风机、空压机等)。因此本项目对噪声源控制主要针对熔解炉、浇铸机、铸件后处理设备(打砂、研磨)等

固废

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砂处理过程产生的废砂、废铁屑;除尘器脱除的工业粉尘;电熔炉产生的废炉渣,浇铸铁水包产生的废铁渣;生产废料以及职工生活垃圾等,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

污染防治措施

废水治理措施

⑴国际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概况

国际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型a2/o工艺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污泥处理三部分。

污水经截污主干管自流入厂内进水泵房前的粗格栅,然后由进水泵房提升经过细格栅后送至沉沙池,此为预处理阶段,主要去除水中的漂浮物、栅渣以及无机性悬浮颗粒,以保证后续处理的正常运行。

污水经沉沙后进入改良a2/o氧化沟,该池由污泥反硝化、厌氧、缺氧和好氧四段组成,以完成生物脱氮除磷及有机物降解的过程。其中好氧段出水的混合液回流至后一个缺氧段,污泥回流至首端的污泥反硝化段。a2/o氧化沟的出水均匀的分配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经间歇加氯接触消毒后最终排入宣城河下游。二沉池的剩余污泥经泵提升至浓缩、脱水机房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泥饼外运处理。

废气治理措施

⑴炉窑烟气

熔解炉产生的含金属氧化物的炉窑烟气,炉窑烟气的工业粉尘主要是金属。炉窑烟气采用袋式除尘器,其除尘效率为99%。处理后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分别为10mg/m3、0.05kg/h低于《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由15米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⑵含尘废气

项目混砂、砂处理、振动落砂、造型、造芯、打砂、研磨等工序产生的工业粉尘,主要成分为含金属颗粒物。通过集中抽风至袋式除尘器,粉尘通过过滤材料,尘粒被过滤下来,过滤材料捕集粗粒粉尘主要靠惯性碰撞作用,捕集细粒粉尘主要靠扩散和筛分作用。滤料的粉尘层也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本项目袋式除尘器其处理风量为2000m3/h,处理效率为99%以上,处理后排放浓度为15mg/m3,排放速率为0.31kg/h,处理后经过15米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噪声治理措施

本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主要噪声源是空压机、浇铸机、机械加工设备等,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项目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噪声防治措施,主要有:

⑴合理布局

车间厂区平面布置时,按照闹静分开的原则,对高噪声源如空气压缩机房、熔解炉等噪声源较密集的公用设施安排在厂区西侧。

⑵设备选型

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空压机选型拟采用无油空压机,其他生产设备如机械加工设备等均采用性能好、噪声发生源强小和生产效率高的设备。

⑶采用建筑物隔声

对于部分体积较小、噪声量较大的设备,如空压机采取设置独立的操作室和控制机房的建筑隔声方式,对于室外风机等采取消声器的基础上通过周围其他建筑物隔声减少对厂界的噪声贡献。

⑷噪声消声、减震措施

主要噪声设备还采取了隔声、消音、减震等降噪措施。风机采取隔振和消声措施,动力设备采用钢砼隔振基础,管道、阀门接口采取缓动及减振的挠性接头。噪声源的降噪值在10-19dB(a)。

本项目空压机的噪声源较大,空压机房已采用全封闭式隔音房,并隔开空压机和厂房,以免影响厂内生产员工,通过治理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空压机噪声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固废处置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种类较为简单,处理的原则是分类收集。

根据项目在现阶段的固体废物处理意向,项目边角废料由公司物资部门集中回收销售,部分利用价值较高,并且能够回炉的边角料,回炉利用,本项目只利用项目本身产生的边角料。可见,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基本得到妥善处理。

环境管理、监测计划

为防止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行期对其所在区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在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及时了解工程在不同时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不利影响,减轻环境污染。

环境管机构

根据该项目的建设规模和环境管理的任务,项目筹建处应设一名环保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工程建设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工程建成后应在公司设专职环境监督人员2~3名,负责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环保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环保管理制度

报告制度

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本项目在正式投产前,应向负责审批的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经验收合格并发给“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项目建成后应严格执行月报制度,即每月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等情况。

企业排污发生重大变化、污染治理设施改变或生产运行计划改变等都必须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制度

对污染治理设施和管理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一起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制订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台帐。建立公司专门的环保设施档案,记录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转及检修情况,以便督促有关人员加强对环保设施的管理和及时维修,保证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奖惩制度

企业设有环境保护奖惩制度,对爱护环保设施,节能降耗,改善环境者给予相应奖励;对不按环保要求管理,造成环保设施损坏、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浪费者给予重罚。

环境监测计划

废气监测

本项目废气主要来自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气主要有:炉窑烟气、含尘废气,由处理设施分别处理后,经2个排气筒分别排放。各个排气筒应设置采样孔和采样平台,定期采样监测。

噪声监测

在厂界选择4个测点,每季监测一次,每次连续两天,每天昼夜各测一次,监测因子为连续等效声级。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

该项目废气有组织排放点有2个,一是熔解工序中产生炉窑烟气,设1个排气筒,二是机械加工区造型、混砂、打砂工序工序产生的工业粉尘,设1个排气筒。按规范化要求设置,在每个排气筒靠地面附近显着位置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标明排气筒高度、出口内径,排放污染物种类等;在适当位置设置便于采样的监测平台。

在生活污水总排口,标明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名称、废水排放量等。

废物中转站应按要求建设,并且设置标示牌。

环保“三同时”验收内容建议

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特性和本项目对环境的可能影响,本评价建议环保验收的主要内容废水、废气、固废、噪声

结论和建议

项目符合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国务院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项目,船用重要部件的精密锻压、精密合金铸件生产。

符合当地规划:代斯米泵业技术(宣城)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国际工业园内,用地为工业用地。厂址选择符合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环境现状基本符合功能区划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相对而言,评价区域内tSp的单项质量指数最大。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水阳江水质指标BoD5、CoD、氨氮、总磷略有超标。对此,宣城市已投入部分污水处理厂来改善宣城段水质,同时加强企业废水排放管理。

声环境现状:本次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厂址的厂界各个测点昼间及夜间噪声监测值全部达到相应环境功能要求,说明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污染物治理措施可行性

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000t/a。项目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国际工业园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水阳江。

废气:熔解炉产生的炉窑烟气中的工业粉尘,采用集气罩统一收集后,经袋式除尘器处理达标后经15m高排气筒高空达标排放;

含尘废气:主要来源于混砂、造型、砂处理、打砂、清理等工序,含尘废气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高空达标排放。

本项目治理措施合理可行,效果可靠,排放的各污染物浓度满足相应排放标准的要求。

噪声

项目噪声源较多,且声源的声功率较高(85dB(a)左右),但大多数声源都安置在工厂厂房内或相应设备的室内,经车间隔音后,在车间界外处的噪声值在65dB(a)左右。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本项目对厂界噪声的影响在42~50dB(a)之间,迭加本底后昼间噪声值在56.75~61.51dB(a)之间;迭加本底后夜间噪声值在49.46~53.48dB(a)之间。从表8-17来看,项目周围各评价点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3类昼间标准。

固废的环境影响分析

代斯米公司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强化了废物产生、伙集、贮放各环节的管理,除杜绝固废在厂区内的散失、渗漏。通过处置,固体废物可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的目的,对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

为控制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行期,对其所在区域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在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及时了解工程在不同时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不利影响,减轻环境污染。

总结论

代斯米泵业技术(宣城)有限公司年生产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其厂址符合当地相关规划的要求;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及组织生产,符合国家清洁生产有关要求;项目设计布局基本合理,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有效,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可实行达标排放,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项目所需的排污总量可在开发区内排污总量内申请解决;公众调查统计也表明了对该项目持支持的态度。

因此,在建设单位履行其承诺,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并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条件下,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项目就地建设可行。

参考文献: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资源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篇3

2019年,根据年度工作任务,我区认真组织、积极推进年度各项任务,齐头并进打好蓝天保卫、治水提升、治土清废三大硬战,年度任务基本达到时序进度要求,环境质量稳步提高。现将我区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自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环境质量情况

2019年,我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6.9%,较2018年上升1.8%;全年XX区pm2.5平均浓度28μg/m3,较2018年下降4μg/m3。马家桥、汶溪、广源桥、游山断面均为Ⅲ类,贵驷断面为Ⅳ类,市控断面浓度均值功能区达标率为100%,Ⅲ类以上达标率为80%,与2018年持平。XX区生态环境满意度为83.02%。

二、大气污染防治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一)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制定《XX区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2020年行动方案》和《2019年XX区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计划》。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并组织实施,严格执行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新改扩建项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特别排放限值要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VoCs新增排放量实行区域内排放量减量替代。完成落后产能淘汰12个、“散乱污”整治101家(市级任务100家)。完成落后产能淘汰19家(市级任务15家)。完成重污染企业搬迁关停1家。

(二)深化工业废气治理。

按规定时限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烟粉尘)、VoCs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全面执行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深化钢铁、水泥、玻璃、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合成革、纺织印染、橡胶和塑料制品、包装印刷、有色、铸造等12个重点行业废气治理。持续推进有机废气治理,提前完成市级工业企业VoCs治理年度整治任务(18家?)。继续在70余家石化化工企业推行LDaR工作,已完成224万个点检测,泄漏率0.35%,按要求开展修复工作。2016年至今累计削减有机废气约4000吨。组织开展并完成高污染燃料锅(窑)炉核查。开展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提标改造,已完成28台(市级任务19台)。开展有色金属、铸造等行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已完成16家(市级任务16家)。

(三)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实施《XX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重点开展“三尘”(工地扬尘、煤尘和道路扬尘)防控,突出抓好拆除作业、建筑施工、道路施工、露天堆场、渣土及物料运输车辆管理等各类扬尘污染源综合治理;全区各地建设工程按要求落实扬尘防治的扬尘自动监测和视频监控措施,并与有关主管部门联网。对煤场实施作业管理、设施维护、场区管理、卡口管理等全过程监督监控,同时结合整体规划开展整合搬迁;强化道路保洁作业,全区城市主干路机械化清扫率保持100%,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平装率100%,最大限度抑制道路扬尘。协同推进“四气”(工业废气、垃圾秸秆焚烧烟气、餐饮烟气和车船尾气)治理。运用城郊烟气监控系统,实现闭环管理,及时发现、消除垃圾秸秆焚烧现象。实施废弃矿山整治,完成年度任务7家(市级任务7家)。年度开展扬尘防治工作督查5次。

(四)开展机排废气治理。

开展重柴车辆路面执法检查。多次联合交警等相关部门在辖区内不同道口、分时段开展重柴车辆尾气排放检测,累计出动54人次,人工检测158辆,整改处罚58辆。自5月份开展机动车年检数据审核

4235辆,审核率96%。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264辆(市定任务),已完成297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审核工作,本年度完成881辆。

(五)强化应急联动和监控。

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更新工作。按要求开展秋冬季攻坚行动,加强与气象、建交、综合执法和经信等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强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对,督促企业按上级指令落实相应减排措施。截止2019年底,已投用企业常规废气在线监测点位49个,VoCs排口117个,VoCs厂界54个;环境在线监控网格化扬尘61套,有机特殊因子区域站4套。基本建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和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完善了镇(街道)环境空气监测站点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三、水污染防治行动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一)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投资18100万元,新建污水管网17.3公里,雨水管网4公里。完成生活污水标准化运维试点建设5个(市级任务4个)。6个镇街道和2个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部通过市级考核验收。1800余家工业企业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北区污水处理厂、XX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主要污染物氨氮浓度下降5.5%,总磷浓度下降16.7%,高锰酸钾指数浓度下降17.7%,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深入开展行业整治。

制定《XX区金属表面处理等5个行业深化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督促推进5大行业深化整治提升,完成涉水行业整治76家(市级任务73家),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5个。8家电镀企业电镀线整治已完成6家;推进蛟川电镀污水处理站废水提标异地迁建工程。

(三)继续加强海域污染防治工作。

全面完成入海排污口的规范整治提升,所有入海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并设立标志牌,组织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定位;督促乐金甬兴、海德漂染(南洪)完成废水排放去向更改,停用入海排污口。开展直排海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实施入海排污口在线监测设施安装和对原有在线监控设施加装总氮监测指标工程,全区重点入海排污口在线监控实现全覆盖并稳定达标,达到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提升验收标准。推进入海河流污染总量控制,对主要入海河流进行常规动态监测。

(四)多管齐下,确保治水工作不反弹。

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开展加油站油罐更新改造,督促辖区内加油站加快油罐更新改造进度,已全面完成加油站油罐更新改造任务(市级任务8个加油站)。完成地下油罐改造34个(市级任务34个)。加快推进美丽河湖创建工作,完成美丽河湖创建1条,100%完成市定任务。加强城镇污染治理。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北区污水处理厂三期15万吨/日扩建及二期提标工程启动,华清环保提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XX污水处理厂类四类提标改造工程可研初稿完成。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完成1条氮磷生态拦截沟建设,1家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区已全面完成。

四、治土清废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一)制定完善管理制度。

编制《XX区工业固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指导固废底数摸排、处置通道疏通、规范化考核、信息化申报等四个方面工作;疏通了一般工业固废协同处置渠道,与城市综合执法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定由中科绿电、华清环保为企业提供填埋和协同焚烧处置服务;统计并上报一般工业固废申请,最终我区36家单位,每年2670吨一般工业固废焚烧需求获市垃圾应急办同意。

(二)推进固废处置能力建设。

积极推进固废重点项目的建设,督促并协助XX亿星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7万吨/年一般工业污泥综合利用项目、XX格林兰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5万吨/年一般工业污泥干化项目、XX甬力环保有限公司1.5万吨/年废桶综合利用项目、XX市XX新东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七水硫酸锌(1万吨/年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XX新福钛白粉有限公司60万吨/年水泥缓凝剂项目土建部分已基本完成。

(三)开展规范化考核和专项整治。

完成省厅开展的2019年度XX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考核;完成2019年度69家重点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印发《XX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关于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检查企业67家;完成33家单位工业固废核查;开展汽修行业专项检查,责令9家进行整改;进行紧固件企业废矿物油规范化处置协调,下发《告废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书》、《企业废矿物油规范处置及整改情况说明》和《危险废物规范处置承诺书》,要求企业开展自查、进行整改;对44家重点废油单位开展摸排,约谈22家。开展污泥行业提升整治,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区10家年产1000吨以上工业企业出厂污泥含水率低于60%。

(四)协助小微产废单位危废处置。

联合各镇(街道)环保所开展危废规范化管理培训会议,由大地环保危废综合经营单位开展“公交化”拼车转运服务,并提供现场管理、台账制作、系统申报指导等延伸服务,截至目前已提供拼车转运服务140余家次;与区教育部门协商,委托大地环保为区内中小学提供实验室废液处置服务,截至目前已安全处置废液298公斤。

(五)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和监测。

完成142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采集,完成2件单位采样方案编制;完成全区53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污染自行监测;完成XX区污染地块名录内6个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调。完成7个功能调整为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地块调查工作部署;完成庄市华美线业宿舍区域、骆驼老棉纺厂等其他土地功能变更地块调查工作;完成22个农用地超标点位对账消号工作。

(六)进行土壤治理修复。

督促九龙湖政府开展九龙湖吕岙山塘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该项目已通过效果评估。完成金甬腈纶厂退役地块土壤污染调查,根据调查结论要求属地加强该地块风险管控措施。

(七)开展重金属减排。

督促辖区内重金属排放单位采取工艺提升,排放提标,转型升级等措施,到2020年底前全区重金属排放量在2013年的基础上减排10%。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篇4

环境监察工作是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环境污染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尽快找出环境污染的源头,对造成污染的企业或个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进而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和保障,对环境保护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钢铁工业属高能耗、重污染行业[2]。针对钢铁行业日益发展所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一方面依靠国家推行积极有效的政策法规[3],另一方面需切实加强监督管理,这主要依赖于环境监察的效力。钢铁企业污染源点多面广,环境监察难度较大,需要监察人员不断学习研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环境监察工作,发现并解决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4]。

目前为止,鲜有文章报道钢铁行业环境监察具体实施方法。本文对典型钢铁企业现场监察要点进行了研究,对各生产工序的排污节点进行了逐一分析,并提出生产现场环境监察中的重点、污染防治措施的监察要点,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当前环保执法工作面临的新特点、新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希望对从事环境监察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典型钢铁企业各生产工序现场环境监察技术要点

现场环境监察准备工作,需要收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各类环保标准等资料;掌握拟检查企业地理位置、基本工艺、生产规模、群众投诉等信息,以及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和环评审批文件、“三同时”验收报告、排污申报登记表、排污费核定及缴纳通知书;掌握现场检查历史记录、环境违法问题处理历史记录等基本环境管理信息。根据所收集资料在现场对企业生产车间、公共工程设施进行观察,主要检查工艺设备铭牌参数、运行状态、在线监测设备运行情况等,对可能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关键设备、场所、物品,应拍照取证[5]。典型钢铁企业生产工序主要包括料场、烧结(球团)、炼铁和炼钢。

2.1料场典型钢铁企业料场一般设置有精矿库、焦炭储存场、烧结矿(球团矿)储存场、防风抑尘网(墙)等。料场主要污染源为无组织排放烟尘。

①检查料场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防风抑尘网(墙)一般为四面闭合,高度高于堆料5米以上;烧结料场安装固定和移动喷水设施;全部料场建设渗沥水、雨水收集沉淀系统;厂内烧结(球团)矿设置中间仓和廊道转运。②检查物料转运方式:进厂物料运输车辆在厂区内行驶应减速慢行并控制装载量,采取遮盖密闭等措施。料场物料运输应考虑精矿运输车辆在厂区通行路径短捷、车辆装卸运输作业高效以及避免与车间运输作业产生交叉干扰等要求。

2.2烧结(球团)典型钢铁企业烧结(球团)工序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烧结机机头烟气,含烟尘、So2、nox、Co等;烧结机机尾烟气,含工业粉尘;原料场及原料储运主要产生有逸散的工业粉尘[6]。竖炉焙烧时产生的烟气,主要含工业粉尘和So2,其烟气量大、含湿量高、露点温度高。实践表明,烧结工序的颗粒物和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在整个钢铁企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应加强烧结机脱硫及机头除尘设施的安装和升级改造。烧结(球团)工序废水主要有工艺设备低温冷却用水、一般冷却用水、除尘器用水及冲洗地坪用水和各种物料添加水和喷洒用水。

①装备检查: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8平方米以下球团竖炉为淘汰工艺[7]。②大气污染物治理:烧结机机头、机尾应设置集气罩,收集的烟气需配套相应的除尘设施;机头烟气还应配套相应的脱硫设施;除尘及脱硫设施应配套在线监测装备。目前国内钢铁厂多采用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净化竖炉产生的烟气,其中的So2含量与烧结机相似,有待进一步治理。③污水治理:国内烧结厂污水治理通常采用絮凝沉淀-浓缩污泥法处理废水。清水循环使用或外排;污泥经浓缩、压滤、适当干燥处理后,送往装配料系统,或与钢铁厂其他污泥统一送到球团车间,直接供给冶炼。

2.3炼铁典型钢铁企业炼铁工序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高炉矿槽烟气,主要为高炉原料燃料的运输、筛分、转运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高炉出铁场烟气,主要指高炉在开堵铁口及出铁过程中从主沟、铁沟、渣沟及其他设施中释放出来的一次烟尘以及散发到厂房内的二次烟尘。废水主要包括设备间接冷却废水、设备或产品直接冷却废水、生产过程废水如高炉煤气洗涤水和高炉冲渣废水等。固体废物主要是高炉渣。

①装备检查:4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铸造铁企业除外,但须提供企业工商局注册证明、三年销售凭证和项目核准手续等)为淘汰工艺[7]。②大气污染物治理:高炉矿槽槽上、槽下及出铁场应设置集气罩,收集的烟气需配套相应的除尘设施;出铁场除尘设施应配套在线监测装备。③污水治理:高炉煤气洗涤水处理包括沉淀、冷却、水质稳定和污泥脱水等主要工序,目前广为采用的处理方法是混凝沉淀法;高炉冲渣水一般沉淀、过滤、冷却后循环使用。④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高炉渣通常加工成水渣、矿渣碎石、膨胀矿渣等加以利用。

2.4炼钢典型钢铁企业炼钢工序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混铁炉兑出铁水、扒渣、铁水预处理等产生的含尘烟气;转炉吹炼过程中产生的含Co和烟尘的转炉一次烟气;料仓受料、卸料及物料转运过程中逸出的含尘废气和未收集处理的逸散一次烟气等转炉二次烟气。废水主要包括转炉除尘废水、煤气洗涤水、冲渣水等污水。固体废物主要有钢渣、除尘灰等。

①装备检查:30吨及以下转炉(不含铁合金转炉)、30吨及以下电炉(不含机械铸造电炉)为淘汰工艺[7]。②大气污染物治理:转炉一次烟气;出铁场除尘设施应配套在线监测装备。钢铁行业炼钢工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推荐的最佳可行转炉一次烟气处理技术为Lt干法除尘技术和第四代oG系统除尘技术[8],目前国内常用的是第四代oG系统除尘技术;转炉二次烟气最佳可行技术为转炉挡火门封闭+袋式除尘器。③污水治理:转炉煤气洗涤废水的最佳可行技术为混凝沉淀法;对于回用水水质要求较严的连铸废水,最佳可行技术为三段式废水处理技术;对于回用水水质无特殊要求的连铸废水,最佳可行性技术为化学除油法。④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钢渣预处理多采用热闷法和滚筒法;钢渣再选技术(适用于为扎中金属铁含量

2.5执行标准各大气、水、固体、噪声污染物排放标准参照环保部的7项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系列标准,以及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的条件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政策、法规。

3典型钢铁企业污染物防治设施现场环境监察具体实施方法

3.1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典型钢铁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主要包括烟尘防治设施布袋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以及脱硫设施。大气污染治理设施从种类、设计参数、设备运行情况、日常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现场运行参数与治理设施设计参数相匹配;治理设施现场及日常运行良好;日常管理规范化、常规化、制度化;污染物达标排放。

3.1.1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现场运行情况检查要点:①废气收集:生产工序各产污节点无明显扬尘;②除尘器运行状态:查看除尘器现场控制箱,电流仪表显示电流,工作指示灯显示正常;除尘器控制面板上显示的进出口压力差在一定范围内,压力差太低可能出现布袋破损现象,压力差太高可能应该清灰。

布袋除尘器日常运行情况检查要点:①日常同步运

行:查看日常运行原始记录,关注除尘器异常情况,包括停机、检修、事故等,除尘器应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②日常运行状态:查看日常运行原始记录,同步运行率达100%;③布袋更换:查找现场布袋日常更换记录,每条布袋应该在其寿命范围之内进行更换(一般为1~1.5年更换一次)。

3.1.2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现场运行情况监察要点:①废气收集:静电除尘设有集气罩,产污节点无明显扬尘;②除尘设施现场风量:除尘设施控制面板上风量显示区间与除尘设施设计风量相匹配;③除尘器运行状态:查看静电除尘器控制柜,一次电压、一次电流、二次电压、二次电流有数据显示,且在正常运行范围区间。

静电除尘器日常运行情况监察要点:①日常同步运行:查看日常运行原始记录,关注除尘器异常情况,包括停机、检修、事故等,除尘器应与烧结机同步运行;②日常运行状态:查看除尘器日常电流、电压历史数据,各电场、一、二次电流、电压数据应该保持基本稳定;查看交接班记录及点检记录,电流为零或异常时刻与除尘系统维修记录或运行台账中的异常情况应该时间吻合。

3.1.3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现场监察可目测排气筒烟气颜色,发现异常应立即委托检测部门进行现场监测;也可使用便携式仪器进行测定排放口污染物浓度,或检测企业在线监测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在不具备快速测定污染物排放情况下,可根据收集的企业原辅料、产品的分析数据,根据元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走向,推算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浓度是否达标。

3.1.4脱硫设施。脱硫设施运行情况检查:检查脱硫设施运行参数、脱硫方式、脱硫剂种类与设计参数是否相符;检查脱硫中控室现场监控界面重要参数是否合理,出口污染物浓度是否来自在线监测并能够稳定达标,必要时现场调整喷浆量进行脱硫系统测试,观察脱硫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检查脱硫中控历史曲线:①查看主要参数(如So2浓度、烟尘浓度等)曲线是否连续(历史曲线应该连续,如有断点说明有停机情况);②出口曲线应低于相应标准值;③如遇到异常数据,应每个月至少抽查7天历史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后应与运行台账的相应时间进行对应。

检查脱硫中控室运行台账:①查阅日常运行台账,找出原始台账中出现问题和异常的记录,并在历史数据中查阅相应时刻的在线数据。②检查石膏产量台账,查看石膏外运记录,与实际产生量是否吻合。

3.2水污染防治设施一般企业须拥有自己的污水处理站(厂)和初期雨水收集系统。

3.2.1排水系统。厂区设有初期雨水收集系统,拥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并做到雨污分流。生产废水、生活废水和雨水经各自下水道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

3.2.2污水处理站(厂)。检查废水处理工艺是否正常使用和运行。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多采用混凝-沉淀-好氧/厌氧生化处理-压滤工艺,或采用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处理设施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化处理。

现场运行情况检查要点:①水量:根据正常情况下厂区污水产生量,查看污水处理站(厂)每日水量是否正常,水量极大或极小等异常情况的出现都需进行现场排查,检查是否有偷排现象;②中控界面:查看水泵、风机等运行情况,不存在停机现象;③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正常运行,无长期停用状态的出现。

日常运行情况检查要点:①药剂投加量:查看药剂投加量台账,药剂使用量基本稳定,且与理论需要量相符;②用电量:查看用电量报表,污水处理厂的年用电量在正常使用区间;③污泥产生量:查看污泥产生量台账,全厂每天产生脱水污泥量基本稳定且在正常产生量范围内。

3.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对两者进行严格界定。

一般固体废物如钢渣的储存和处理可根据企业生产工艺的不同进行不同方式的妥善处理,可用于生产工艺或外卖。

危险废物必须设有专门的危废储存场所,且危废间需封闭;查看危废盛装容器无泄漏;查看危险废物转移联单,需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3.4在线监测设施现场污染防治设施检查之外,需要重点对企业的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的安装与运行情况等工作进行检查,切实做到环境检查为污染减排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

在线监测设备达标情况检查,重点关注设备型号、监测因子、各监测因子参数;在线监测运行要求设备情况良好、运行情况完好或较好、自动监控数据对比合格、自动监控设施联网、自动监控设施已验收、监测探头位置未改变、运行记录完整、历史数据存储应至少6个月,并应有专业持证上岗人员。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篇5

关键词:合成氨;工业水污染;治理技术

一、前言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原料,在农业、工业生产当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氨的生产当中,最为主要的方式就是工业合成。而在合成氨的生产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中,会存在大量的氨氮、高浓度有机物等污染物,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污水处理就进行排放,将会造成极大的污染。所以,对于合成氨工业水污染治理技术,应当进行良好的应用,才能实现合成氨工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的基本概况

合成氨是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业生产,主要是由中小型工厂进行。由于这些工厂不具备良好的污染治理能力,而且合成氨工业具有高浓度、大排量的氨氮排放,因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相比于一些大型合成氨工厂,中小型工厂的氨氮排放量更大。在合成氨工业水污染当中,具有排水量大、排放点多、废水成分复杂等特点。在合成氨生产当中,需要大量的水,对高温高压制氨进行冷却。在各个工段中,也需要利用冷却水进行设备换热,同时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因而具有极大的排水量[1]。

合成氨具有较多的工序,在不同的工序当中,都会与废水产生联系,其中包括了工业生产废水、冷却用水废水等,具有很多的水污染排放点,因而会对水污染的治理造成较大的困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与其它工业废水相比,在统一治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在合成氨工业废水当中,具有较多的成分,在脱硫、造气等工序当中,会产生硫化物、氨氮、悬浮物等污染物,在合成工序当中,则会有废稀氨水产生。虽然当前很多合成氨厂采取了一定的水污染治理措施,但是不同的合成氨厂具有不同的管理水平、产品结构,缺乏完善的净水设备,因此无法实现良好的水污染治理。

三、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的治理技术

煤是合成氨工业当中的主要原料,而在煤当中,具有较高的氨成分,会造成严重的工业污染。所以,应当对合成氨工业的原材料进行转换,才能够从根本上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的问题进行解决。在合成氨工业污水治理中,对于煤造气含氰废水,可以对生化法、凉水塔循环回用法进行应用通过加热水解法,对油气化炭黑净水氰化物进行处理[2]。将工艺冷却水闭路循环技术引入其中,降温工艺冷却水,将水质稳定剂加入其中,循环进行利用,使氨新鲜水排水量、用量等得到降低。在一些中小型合成氨工厂当中,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对含氨废水治理技术,应进行提升,采取稀氨水蒸馏回收、液高压水解、工艺冷凝等技术进行应用,采用一点加入和逐级提浓的方法,在合成氨回收收集分离中,取得更好的效果[3]。将油气化炭黑水处理技术应用在合成氨工业水污染治理中,例如重油萃取或清油萃取油炭浆回路反烧制气技术、干法回收油气化炭黑水技术、重油洗涤煤气技术等,在合成氨工业当中,能够更好的处理和再利用油气黑水,从而进一步降低合成氨工业的水污染。

在合成氨工业生产当中,会排放出大量具有悬浮物的废水。利用净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能够分离污泥和污水。而需要对污泥进行二次处理,才能够满足工业安全排放的要求。所以,在合成氨工业生产当中,应当对污泥处理设备进行设置。在污泥处理当中,主要是进行脱水的操作,不过,我国当前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采用的污泥处理设备,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处理效率较低,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能耗,对于污泥处理的标准要求,也难以进行有效的满足。所以,在一些合成氨工业生产当中,使用的污泥处理设备大都依赖进口,会极大的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

益[4]。因此,为了更为有效的处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还可以对气浮技术、厌氧技术、循环式活性污泥技术等进行应用,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结论

氨是当前社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在很多相关的领域当中,氨及其衍生产品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化工生产当中,由于污水排放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始终较为严重,合成氨则更是如此。所以,在合成氨生产当中,应当对合成氨工业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对产生的工业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从而实现合成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蒋殿春.FDi、政府监管与中国水污染--基于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分解指标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4,02:491-514.

[2]米.地方政府与企业环境治理合作关系的形成--以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01:56-66.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篇6

关键词:现状分析;环境危害;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X5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一、环境污染现状

所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以上可以看出,工业废气的排放量达到519168亿标立方米,是废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我们的生活又离不开工业,只有加快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环境治理工作,以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另一方面生活污水排放量达到3797830万吨,高于工业废水排放2374732万吨,形式也不容乐观,主要源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严重缺乏。我们应倡导绿色GDp,从中扣除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等负面效应,以便更好地体现人民的居住环境和幸福生活。

二、环境污染的根源

(一)大气污染

1.汽车尾气排放

由于近年来私家车的逐步增多,机动车排出的尾气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据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达到1亿辆,仅次于美国的2.85亿辆,位居世界第二。

2.废气、废烟排放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带动了建筑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如钢铁厂、水泥厂、砖厂、陶瓷厂、板材厂等,其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硫化物、氧化物、氟化物、甲醛等有害物质。

(二)水体污染

1.生活污水污染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每天排放的污水明显增多,而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又显得举步维艰,致使大量生活污水未经收集、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沿海地区的生活污水、海上交通工具的废水都直接排入海洋,从而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

2.工业废水污染

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废水,废水的超标排放及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都将对水体产生较大影响。主要来自造纸、印染、冶金等行业。

(三)土壤污染

工业排放的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降水形式进入土壤,使得土壤酸化;粉尘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汽油中添加的防瀑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

三、环境污染危害

致癌作用:吸入大气中悬浮的烟尘和二氧化硫;长期饮用富含砷(as)、铬(Cr)、苯胺等物质的水或食用蓄积致癌物质的动植物都将威胁着人体健康。

破坏生态系统:许多农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体吸收后,会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同时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

四、治理环境的对策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积极倡导绿色能源的利用(如风能、太阳能、潮汐等),这些新型能源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大,但对环境保护将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投资项目。

2.开展宣传教育

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力求改变当前下大力治理环境、监督排污单位的模式,以高效、和谐的手段优化环境。

3.加强绿化造林

在公路两旁,小区、公园多种植一些树木,一可起到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二可以拦截、过滤、吸附或粘着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三是减少借助于空气传播的某些疾病。不少植物不仅能分泌粘液滞留空气中的细菌,有些植物还能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植物杀菌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三是人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四是环境治理工作相对滞后。因此治理环境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于慧.大气污染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J].辽宁化工,2008(02).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篇7

[关键词]氧化铝工艺技术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tQ42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31-01

1引言

氧化铝工业属于资源消耗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良好状态日益关注。为此,要做好节能减排,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升周边环境的舒适度。为企业营造健康、发展的生产氛围。

2氧化铝工艺技术

当前,氧化铝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拜耳法、烧结法、联合法。

拜耳法使用最为广泛。具有能耗低、污染小、产品品质高、工艺流程短等优点。

烧结法生产工艺主要克服难溶性矿石。将铝土矿和纯碱烧结成熟料,然后溶出,以提高氧化铝的溶出率。优点:能提高难溶性矿石的溶出率。缺点;污染大、能耗高、投资相对较大。

联合法将拜耳法与烧结法联合起来,形成的工艺技术。有并联、串联、混联三种流程。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拜耳法污染最小。符合经济环保要求。我厂采用石灰拜耳法工艺。

3污染防治现状

3.1废气治理

联合法、烧结法是氧化铝生产废气主要污染源。目前,对烟气普遍采用除尘器除尘,以降低废气中粉尘的浓度。氢氧化铝焙烧产生的烟气采用除尘器除尘。以降低排尘浓度。氧化铝生产系统中物料的破碎、筛选、存储、输送等散沉点均应设立收尘系统。

氧化铝的原料堆场大多数为露天储存。在风吹日晒的条件下,不仅造成原料的损失,还使得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3.2废水治理

现阶段,氧化铝厂普遍采用废水再利用工艺。基本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对生产用水采用循环水系统,依据水质的差异分别设置循环水系统,以提高用水达标率和废水回收率。

氧化铝厂通常设置有污水处理站,各种未能进入生产流程的废水均排入生产废水处理站。通过处理达到生产用水的工艺要求。

当前,我国氧化铝行业生产废水基本回收利用,一般不外排。有效减少了水环境造成的污染。

3.3废渣处理

氧化铝生产工艺中排放的废渣主要是赤泥,赤泥的有害物是含有氧化钠的的附液,有一定的含碱量。赤泥不属于危险物,属于Ⅱ类一般固体废物。

赤泥的堆放主要排放在赤泥坝。坝底做防渗漏设施。赤泥堆放主要分为湿法堆放、干法堆放。我厂采用干法堆放。赤泥经过干燥、底部排水,其含水量大大降低。在堆场内由于表面蒸发和回水系统的疏排,赤泥进一步干化,而且赤泥具有良好的胶凝性,干燥后形成结块,具有良好的自身稳定性。溃坝的可能性小。湿法堆放由于含水量大,赤泥干化速度缓慢,不能快速形成结块。容易造成溃坝事故。

4污染应对措施

4.1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拜耳法属于氧化铝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污染排放最小。结合铝土矿的理化指标和矿石的实验结果,依据《清洁生产标准氧化铝行业》(HJ473-2009)定量指标,对照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所采用的氧化铝工艺的清洁生产水平,验证工程采用的氧化铝工艺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从铝土矿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拜耳法、联合法等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生产工艺系统,以达到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2提高烟气净化效率

熟料烧成窑是烧结法、联合法的烧结系统的最大污染源。熟料烧成窑排放的粉尘实际上都是熟料,回收的熟料可全部返回窑内,因此,提高烟气除尘效率不仅能够回收烟气中的熟料粉尘,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小环境污染。

熟料烧成窑的烟气湿度大、含有碱成分、含尘浓度高。应提高对熟料窑烟气的治理力度。提高除尘技术水平。

原矿堆场、均化库等采用轻型彩钢封闭、确保原料堆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煤场采用防风扬尘网,扬尘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煤尘飞扬造成环境的污染。

4.3提高污水(废水)处理站的处理能力

氧化铝企业以碱为原料,厂区内道路、厂房、构筑物等均还有一定量的碱。降雨时,含碱物质进入雨水中,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减少物料的损耗,氧化铝企业应考虑雨水回收处理的问题。

氧化铝企业在污水处理时除考虑日常生产废水的处理,还应当考虑雨水的回收处理。可以有效替代新水进入生产系统,降低生产成本。

4.4充分利用二次水,降低新水用量

《铝行业准入条件》要求新建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系统新水消耗吨氧化铝低于8吨。其他工艺氧化铝新水消耗吨氧化铝低于7吨。《清洁生产标准氧化铝行业》(HJ473-2009):拜耳法新水单耗的一二级标准为吨氧化铝3.6吨。三级标准为吨氧化铝4.5吨.联合法新水单耗一级标准为吨氧化铝4吨。二级标准为吨氧化铝5吨。

目前,我国氧化铝行业系统薪水消耗拜耳法达到吨氧化铝5.1-8吨。联合法为吨氧化铝6.2-7吨。虽然满足《铝行业准入标准》但是离《清洁生产标准氧化铝行业》(HJ473-2009)还有一定的差距。

全面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溶出技术,蒸汽冷凝水不进入矿浆系统,新蒸汽冷凝水系统返回热电系统锅炉循环利用,溶出系统的二次汽用于预热矿浆。

采用循环用水和二次利用水系统。提高废水的回收利用率。赤泥回水直接返回工艺系统利用、赤泥堆场的回水返回工艺系统利用。减少废水的排放,同时降低了碱耗。

4.5赤泥堆场的监控

赤泥属于Ⅱ类排放物,赤泥中附液含碱,一般将赤泥堆场的防渗层防渗系数调高到《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严格防渗措施,赤泥附液返回氧化铝工艺系统利用,回收其中的水和碱,避免污染地下水源。

赤泥堆场应建立长期监测井和位移监测系统,以监控赤泥堆场环境安全。监测井数据pH值偏高时,应加大取样频率、查找原因,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位移系统监测坝体变形位移情况。预防溃坝等危险发生。

积极开展赤泥的综合利用研究,提高赤泥的综合利用率,变废为宝,减少赤泥的堆存量。减少赤泥增加给堆放带来的不良影响。

4.6噪声的应对措施

由于氧化铝行业属于连续性生产。设备种类多、数量多。造成了众多污染源。应对产生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消声、隔音、减振等措施,控制厂区设备噪音。减少噪音污染。

综上所述,节能降耗和减排技术能提高氧化铝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循环效率和产出率。氧化铝生产环境治理技术净化了大气中粉尘,提高废水的回收利用,降低噪音。能有效的降低产品成品,同时也为环境治理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毕诗文主编.氧化铝生产工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

[2]曾庆猛.对氧化铝可持续发展的再认识[J].世界有色金属.2004(11).

[3]钟因健.对我国铝土矿资源和氧化铝工业发展的认识[J].轻金属.2003(03).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篇8

关键词:钒资源;钒矿开采;环境保护

0.前言

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它以钒铁、钒化合物和金属钒的形式被广泛用于冶金、宇航、化工等工业部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钒资源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炼钒企业不断兴起。为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当地环境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工艺技术比选,找出适合我炼钒工艺和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1.炼钒工艺简介

炼钒工艺是我国六十年代初期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大致可分为三种:碱法、酸法及氯化焙烧法。近年来受钒矿市场的影响,我省不断开展了钒矿资源的开采和钒资源的提炼研究,目前涉及到的炼钒工艺主要有钠盐焙烧法、钙盐焙烧法、压力提钒法、新型复合添加剂提钒法、无盐焙烧提钒法及强酸浸出提钒等六种生产工艺,主要工艺流程见表1。

表1贵州省主要提钒工艺流程表

(1)钠盐焙烧法钠盐焙烧法为石煤提钒的传统工艺。通过焙烧石煤,使其中的低价钒V(Ⅲ)和V(Ⅳ)转化为高价钒V(V),高价钒再与钠盐结合生成水溶性的偏钒酸盐。将焙烧后的矿料先经水浸或酸浸,再经净化、沉钒、热分解等工序得到精钒。该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条件要求低,成本低,适合个体私营和小企业经营。其缺点之一是所排出的大量富含HC1、Cl等腐蚀性气体将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其二是焙烧转化率低,导致最终钒资源回收率达不到国家;进入规定限值60%以上。高钠焙烧法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现贵州石煤提钒主要采用低钠(工业盐添加量一般小于3%)焙烧法。

(2)无盐焙烧、钙盐焙烧和新型复合添加剂法针对HCi、CL2等腐蚀性废气污染问题,又出现了无盐焙烧、钙盐焙烧和新型复合添加剂法提钒工艺。这三种工艺与钠盐焙烧法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其差异只是在成球、焙烧过中是否加入添加剂和所选择添加的添加剂种类、比例有所不同而已。这几种工艺在焙烧过程中不产生HCL、CL2等有害气体,可消除钠盐焙烧工艺排放含氯废气的污染问题。但是该工艺对钒矿石的选择性强,贵州石煤矿基本上不能满足其物理、化学性能要求,且生产成本偏高,不适于大批量生产。

(3)强酸浸出法此工艺对焙烧后的含钒石煤,用硫酸(大于15%)进行萃取。该工艺在焙烧过程中虽不产生HCL、C1等有害气体,但是对硫酸的消耗量较大(30吨硫酸/吨产品),同时生产过程中水环境风险较大,经济性更差,很难在贵州推广应用。

(4)压力提钒法该工艺2007年已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与环境领域资助项目。采用压力场氧化酸浸石煤提钒,废气中没有传统提钒工艺中HC1、C1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可以大大降低提钒工艺中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五氧化二钒的总回收率可以达到80%以上,但是该工艺用水量和废水产生量较其他工艺大,水环境风险最大,不适合位于水环境敏感区的工厂应用。

2钒矿开采及冶炼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目前所现涉及到的提钒工艺共有六种,但是由于受地理条件和矿石物理、化学性质的制约,目前处于正常生产的主要为低钠焙烧法。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引起的植被、生态破坏、粉尘及其所含放射性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钒矿冶炼中废水、废气、废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对水环境的影响矿山开采采矿废石、台炼废渣的堆存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含有有毒、有害元素的酸性矿井水进入自然水体会对地表水质产生影响;提钒废水中So2-4、Cl―、na+、nH―等离子及一定浓度的高价钒会对地表水质产生影响:与钒矿伴生的铬、砷、镉等有害元素也会随废水事故排放或渗漏进入受纳水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水体污染。水环境的污染防治措施最关键的是科学、经济、合理地处理、循环利用排放量大、污染风险最大的离子交换尾水和渣场渗滤液,确保全厂生产废水全部循环利用不外排。

(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焙烧窑排放的废气。焙烧窑为自然通风的工业窑炉,排放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HCL、烟尘、Cl―、So2-4和放射性物质(氡及其子体),同时排出的还有大量的粉尘,长期吸入含钒尘埃可导致肺癌。

(3)固体废物目前贵州钒矿山开采中采剥比一般为1:2~1:4,最高可达到1:8。1吨矿石将产出0.2~0.3吨废矿石、98吨左右的冶炼废渣。废石堆场、冶炼废渣会产生大量含有镉、砷、钒、铬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废水,若渗入地下水,将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钒矿开采使深藏于地下含有核辐射的元素暴露于地表,造成放射性污染。

3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1)水污染防治对策从源头入手,改进生产工艺,将有毒有害物质消化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从目前贵州的生产企业看,全厂生产废水可以做到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其关键是企业须强化社会责任,确保环保投资力度,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杜绝事故排放。对于开采过程产生的矿井水,可采取统一引流,综合处置。

(2)大气污染防治对策钒矿提钒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气体污染物。针对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So2、HCL、CL―、nH+等气体分别选择不同的吸收剂,采取喷淋、冷凝等措施予以处理;加强矿山、厂区通风,确保所排废气及放射性物质达标排放。

(3)固体废物防治对策根据浸出毒性实验判别,目前我省境内提钒废渣均为第Ⅱ类一般工业固废,鉴于与钒矿伴生的多为钼、镍等有价金属,除经焙烧、浸出少量流失外,大部分仍保留于提钒废渣内,同时废渣内含有铀、汞、银、铬、钛、砷、磷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为避免资源浪费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提钒废渣暂不宜作建材、铺路等综合利用,应对其实施合理的保护性堆存。待开发利用条件成熟时,再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为此,应按第Ⅱ类一般工业固废贮存控制规范选择并建设渣场,渣场建设尚须考虑足够的过水涵洞、截水沟的设置及必不可少的渗滤液收集处置设施,堆渣达到设计高度时应及时覆土,以防止放射性污染。

4结语

钒矿的开发和利用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在目前的污染防治技术下,钒矿开采及台炼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其关键是厂家必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确保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强化环保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杜绝事故排放。对政府监管部门而言,则要做到合理布局,强化监督管理,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智,陈远,余晓清.贵州省钒矿开采及冶炼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20:132-133.

[2]尹一男.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评价指标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李淑艳.抚顺市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3.

[4]刘燕东.自治区“一江四河”流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10.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篇9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统筹协调总量削减、质量改善与环境风险防范的关系,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实施以“洗城净天”、“清源净流”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蓝天碧水”行动计划,创建环保模范城,促进环境质量上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城市。

二、主要目标与指标

(一)环境经济指标

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低于年水平,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以上。

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低于年水平,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以上。

3.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年水平。

4.环境保护投资指数达到以上。

(二)污染减排指标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确保比年削减。

(三)环境质量指标

1.大气环境。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按考核指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确保天,力争达到天。各县(市)和矿区环境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率稳定在以上。市内五区、区降尘量达到省控指标吨/平方公里月。

2.地表水环境。沟等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指标;非主汛期确保无水。

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库、水库主要水质指标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4.建成区声环境。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分贝以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分贝以内。

(四)环境建设指标

1.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达到省考核目标要求。

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以上。

3.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以上,县(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以上。

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以上。

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以上。

6.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

(五)环境监管指标

1.全市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未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全市各级及相关重点企业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2.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进入全省前列,并启动本行政区域内的创建环保模范城工作;市内五区和区,各创建一到两个大气污染控制示范区。

3.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以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以上。

4.环境监测、监察、应急、宣教及信息标准化建设全面达到国家要求。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大气污染防治

1.控制燃煤污染

(1)市发改委负责,市环保局配合,制定煤炭使用削减方案,分解削减指标,抓好工作落实,完成主城区煤炭使用量削减任务。

(2)市发改委负责,会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能源、集团等优质煤源,确保市区所有单位,全部使用优质低硫煤。市环保局负责,加强对低硫煤炭的日常监管,禁止在市内销售和燃用含硫量超过的煤炭。

(3)市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和市内各区政府、区管委会负责,制定财政补贴政策,安排专项配套资金,推进“城中村”优质低硫煤炭的推广使用。通过“以奖代补”或集中招标、集中拨付等形式,指导辖区“城中村”住户采购低硫煤炭,优质低硫煤炭的使用比例达到以上。

(4)市环保局、发改委、电业局负责,协调并确保天然气源和电力供应充足,优先保证石环路范围内使用;市内各区政府和区管委会继续实施“改气、改电”工作,将天然气管网覆盖区域的燃煤锅炉全部改烧天然气,非覆盖区域内改用电等其它清洁能源;市环保局、财政局负责,制定燃煤小锅炉改气、改电优惠政策,落实奖励和补贴资金。

(5)市建设局负责,加快热源和供热管网建设,加快推进热电厂、热电厂项目建设,尽早形成集中供热能力;并拆除替代的小火电机组,及时提供供热管网覆盖区域的分散燃煤锅炉分布名单;市环保局、市内各区政府、区管委会负责,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市财政局负责落实拆炉单位的奖励和补贴资金。

(6)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和区、区管委会负责,加强对所有吨/时以上燃煤锅炉和年燃煤量吨以上的窑炉重点监管,对所有烟尘和二氧化硫自动监测设施进行定期严格比对,督促不能达到比对要求的自动监测设施负责单位,限期进行维修或更换,保证自动监测设施正常稳定运行。

2.强化工程和结构减排

(1)市环保局负责,督促中电投分公司所属热电集团公司热电二厂、区热电煤气公司于月底前完成烟气治理工程,并完成脱硫分布控制系统改造工作。

(2)市环保局负责,督促热电有限公司于月底前完成号机组脱硫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年底前脱硝工程开工建设。

(3)市政府负责,确保市钢铁有限公司烧结机脱硫工程月底前投入试运行,年底前通过验收。

(4)矿区政府负责,确保焦化有限公司烧结机脱硫工程月底前与主体工程同步投入试运行,之前不得启用烧结机。

(5)市环保局负责,对电力企业实行周报告制度,确保脱硫设施综合运行率达到以上,确保自动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可靠。对煤质控制不力的电力企业依法处罚,并由发改、电力等部门,实施降低发电负荷、停机等措施。

(6)县政府、市环保局负责,督促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于月底前完成三期工程机组脱硝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的报批工作,年底前开工建设。

(7)县政府、市环保局负责,月底前完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号机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月底前完成三期工程机组脱硝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的报批工作,年底前开工建设。

(8)市政府负责,开展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回转窑烟气脱硝示范工作,年底前完成脱硝方案的制定。

(9)市工信局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启动家重污染企业搬迁工作。年底前,完成股份有限公司等家企业搬迁改造。

3.防治扬尘污染

(1)组团县(市)、市内区政府和区、区管委会,市城管局、建设局、交管局、交通局、园林局负责,按照“垃圾无积存,道路、庭院、楼房、车身、树叶无尘土,工地围挡、拆迁洒水、砂土覆盖、物料棚化、路面硬化、路边绿化和学校操场绿化塑化分别达到”的工作标准,进一步开展垃圾清除、道路清洗、工地抑尘、庭院保洁工作。

(2)各县(市)、区政府和区、区管委会负责,对本辖区,特别是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采取防燃、防尘措施。

(3)市城管局负责,市环保局、工商局、食药监局配合,负责依据环评报告审批广场和院内露天烧烤,杜绝占道露天烧烤,严禁非法经营。

(4)市建设局负责,明确施工单位拆迁扬尘防治措施,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对拆迁和建筑造成扬尘污染严重的企业,清理出建筑市场。

(5)市城管局、交管局负责,做好渣土运输监督管理,确保渣土运输无遗洒。

4.整治重点监管区域粉尘污染

(1)相关县(市)、区政府负责,月底前对县、县陶瓷企业,县板材企业,县、矿区县煤炭储运和洗煤企业粉尘污染进行集中整治,完善提高有组织源和无组织源的污染防治,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市环保局负责月底制定相关治理标准,并监督实施。

(2)县政府负责,月底前对本辖区所有钙镁企业进行综合整治、提档升级,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名单见附件)

5.控制机动车尾气

(1)市法制办、环保局、交管局负责,月底前完成《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修订工作。

(2)市交管局、环保局负责,对所有外地转入的机动车实施国家排放标准第三阶段排放控制要求(简称国Ⅲ)。对转入的机动车,公安交管部门受理,环保部门进行审验,对达不到国Ⅲ(不含)排放标准的不予办理转入手续。

(3)市交管局、环保局负责,实现“尾气检测”系统与公安交管的“安检”系统联网,并保证尾气检测为机动车检测的一个工位,由微机控制机动车环保年检和安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尾气环保检测率。在用机动车经检验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予核发放环保标志,不予办理安全年检。

(4)市交管局、财政局、环保局负责,制定黄标车淘汰计划,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按机动车注册时间先后,年底前淘汰年前注册机动车总量的。

(5)市交管局、环保局负责,加大机动车尾气路检力度。利用目测判断、摄像取证和遥感检测等设备,对行驶中的机动车随时进行道路抽检,确保在用车环保检测率和稳定达标率,督促在用车辆保持良好的尾气排放状态。

(6)市交管局负责,创建路(街——街)汽车尾气达标示范街,设立警示牌,严格限制不达标车辆驶入。

(7)市交管局、环保局负责,积极开展“无车日”、“每周少开一天车”等系列活动,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6.加强秸秆禁烧

各县(市)、区政府,区,区管委会负责,市环保局、市直相关部门负责督导,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各项制度,力争在夏秋两季不着一把火。

7.大气污染控制示范区

市内五区政府、区管委会负责,市直有关部门配合,在国家大气自动监测点位周边平方公里区域创建大气污染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内,所有工地实现绿色施工;所有道路保持日常整洁,并定时洒水;所有地面必须硬化、绿化,学校操场全部绿化塑化;所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清除,不留死角;所有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燃煤锅炉全部拆除,确需保留使用的锅炉全部改烧清洁能源;所有煤堆、灰堆、料堆实现全部软硬覆盖;所有饮食炉灶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单位食堂和经营性饮食炉灶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坚决杜绝露天烧烤和冒黑烟现象;所有城中村全部使用优质低硫煤炭或添加脱硫剂。

8.完善空气质量预警

(1)市环保局负责,凡空气质量预测三级和三级以上,根据不同预警级别,发出预警指令,相关部门及重点企业要按照指令要求,采取整改、停工、限产等预警措施;负责空气质量预警的和预警措施落实情况的统计汇总。

(2)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监察局、环保局、新闻媒体对预警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问责和曝光。

(二)水环境整治

1.水源地保护与管理

(1)有关县(市)、区政府负责,严格执行水源保护有关规定,并按照国家规范年底前完成立标工作。

(2)市法制办、环保局负责,月底前完成《市市区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报审工作;开展《水库生态补偿办法》立法前期工作。

(3)县政府负责,取缔、水库内吸铁船、采砂船,以及未经国家审批的运输船和打渔船。

(4)县政府负责,月底前制订下槐镇、镇、温塘镇入库生活污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月底前按照方案进行实施,确保改善入库水质。

(5)相关县(市)、区政府,市环保局,水务局负责,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及上游地区油类和危险化学品运载、装卸和储存设施的监管,督促其完善防溢流、防渗漏、防污染措施。

(6)市环保局、水务局、财政局和市、县政府负责,年内在河、河、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各建设眼水质监测井,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评价,确保饮用水质量。

2.重点流域和排污企业监管

(1)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和区管委会负责,确保排水单位入河排污口水质化学需氧量浓度控制在毫克/升以内。

(2)河二期筹建处负责,保证临时泵站稳定运行;市财政局、电业局保证临时泵站建设、运行费用和电力供应。

(3)市建设局负责,市规划局、水务局、城管局配合,月底前修订完善主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和市区污水管网优化、互联互通、合理调度方案;月底前完成管网联通工程,确保市区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

(4)市水务局牵头,县、政府负责,彻底拆除沿线的水闸,禁止利用污水灌溉农田,保证河道畅通。并加快两侧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机井,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5)行政府负责,市畜牧水产局配合,建设行奶牛养殖小区、康源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月底前开工建设,月底前投入试运行。

(6)县政府负责,市畜牧水产局配合,建设农牧有限公司规模化养殖治理示范工程,年底前投入试运行。

(7)县政府负责,月底对总退水渠(路——线)东岸的污泥晾晒点进行清理,防止出现河水的二次污染问题。

(8)县政府负责,杜绝向排放生产废水,非汛期确保无水。

(9)市水务局、环保局负责,启动生态湿地建设项目,争取纳入国家海河流域专项规划。

3.污水处理厂建设

(1)市建设局负责,确保桥东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月底前全部投入运行,月底前通过验收;牵头组织有关县(市)、矿区、区,推进省级重点镇和现状人口万以上的镇建设污水处理厂,督促市岗上镇年内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并通过验收。市总十庄镇、矿区贾庄镇、市铜冶镇、县温塘镇、县镇、区诸镇完成镇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2)市城管局负责,合理安排桥西污水处理厂生产调度。桥西污水处理厂一期升级改造工程尽快开工建设,改造期间要确保桥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处理水量不低于万吨;月底前一期工程恢复日处理水量万吨的能力,出口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月底前达到一级a标准;月底前二期扩建工程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

(3)市建设局牵头,市政府配合,年底前完成日处理万吨的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

(4)区管委会负责,月底前开工建设日处理万吨的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5)市园林局、国土资源局、电业局负责,市、桥西区政府配合,加快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月底前投入试运行,月底前通过验收。

(6)县政府负责,确保县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工程于月底前通过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城北工业区综合污水处理厂月底前通过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县制革废水集中处理一期工程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7)县政府负责,确保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月底前通过验收;启动县槐东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底前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批。

(8)县政府负责,确保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扩能工程于月底前通过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

(9)县政府负责,确保县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并按照环保部要求,月底前将中水全部回用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政府负责,抓紧建设配套收水管网,做到范围内污水应收尽收,尽快使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使用。

(11)市政府负责,确保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于月底前通过验收。

(12)县政府负责,确保县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年底前通过验收。

(13)市政府负责,加快市清洁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市佳洁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14)市、市、县、县政府负责,启动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市水处理中心配套管网工程、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管网工程、县凤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建设,年底前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批。

(15)市环保局负责,督促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废”处理中心废水治理改造工程进度,确保6月底前通过验收。

4.规范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1)相关县(市)、区政府,区管委会和市直部门负责,规范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工作,确保已经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将辖区的污水应收尽收,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进水口、出水口化学需氧量自动监控装置和流量计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厂中控室正常运行。

(2)市环保局负责,对污水处理厂实行周报告制度,汇总、掌握各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确保自动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可靠,相关数据保存达到要求。

(3)市环保局负责,加强制药、化工、造纸等重污染企业向污水处理厂排放废水控制标准的备案管理及日常监管,明确企业废水排放控制要求,并定期公告。

(三)噪声污染防治

1.市环保局、交管局负责,巩固市区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确保全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稳定在以上。

2.市公安局负责,加强社会生活噪声管理,规范文化娱乐、集会等活动和家庭娱乐、装修等行为,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3.市建设局负责,对拆迁和建筑企业严重扰民,并拒绝治理整顿的,清理出建筑市场。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1.市卫生局、环保局负责,加大医疗废物管理力度,确保全市境内医疗废物统一集中处置。市城管局负责,月底前确保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正常运行,并通过验收。

2.市环保局负责,加大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的监管力度,实现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促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完善危险废物贮存和标识,制定突发危险废物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对产生、储存和转移全过程监控,确保产生的危险废物全部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安全处理。

3.市环保局、建设局、城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加强污泥产生、转移、处理处置等全过程的环境监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坚决打击非法倾倒和违法处置污泥行为。对于专门处理工业废水和处理生活污水并同时接受、处理工业废水的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要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规定进行危险特性鉴别。督促污水处理厂建立污泥管理台账,详细记录污泥产生量、转移量、处理处置量及其去向等情况,并定期报告,确保按环评批复要求和有关规定,使全部污泥得到规范处理处置,防止造成二次污染。污泥运输参照危险废物管理,建立污泥转移联单制度,污水处理厂转出污泥时应如实填写转移联单,禁止污泥运输单位、处理处置单位接收无转移联单的污泥。

4.市建设局牵头,有关县(市)和矿区政府负责,加快垃圾处理厂建设工作进度,月底前完成垃圾填埋场建设,并通过环保验收。

5.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县实现城乡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以上。其他县(市)和矿区,要按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中心,联合周边村庄推进区域性垃圾集中运输和集中处理。逐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搞好“一队”(村卫生清扫队)、“一池”(垃圾池)、“一车”(垃圾清运车)、“一站”(垃圾转动站)、“一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建设。

(五)重金属污染防治

1.市环保局负责,组织编制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施重金属排放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重金属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

2.市工信局负责,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和产业政策,指导有关县(市)、区政府,区管委会,区管委会和相关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工业清洁生产工作,指导企业积极应用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

3.市财政局负责,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经费,调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重点支持重金属治理项目、现场检查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区域治理与修复工程及卫生健康项目。

4.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对重点企业、重点防控区域周边土地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用地的预审和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审查。

5.市商务局、发改委负责,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严格限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外资项目。

6.市卫生局负责,制定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监测规划,负责指导各地对重点防控区域内人群及食品和生活饮用水进行重金属监测,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生物监测。建立重金属污染健康监测网络和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环境污染所致健康影响调查和风险评估,对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进行预警。并提出管理与应对措施,做好由于环境污染事件导致人员伤害的医疗救治工作。

7.市、县政府负责,月底前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对涉重金属行业集中地区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建立环境应急体系。区管委会负责对辖区涉重金属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8.市环保局牵头,市工商局、商务局、交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区管委会、区管委会配合,开展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专项行动。

(六)辐射防治

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和区、区管委会负责,加强辐射工作单位的监管,确保放射性废物、废源安全收贮和处置率;建立档案,实现放射源动态管理;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辐射事故应急工作。

(七)异味污染防治

市环保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区、区管委会负责,对运输、装卸、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禁止烘干、晾晒畜禽粪便;禁止在人口密集区、旅游景区、机场周围和其他可能对公共场所产生恶臭影响的范围内,建设畜禽养殖场。

(八)清洁生产审核

市环保局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区管委会配合,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审核质量与审核进度,做好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的初审工作,强化对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技术指导。确保月日前完成省下达的年度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名单见附件)

(九)生态环境建设

1.各县(市)和矿区政府负责,在年基础上,分别创建-个部级或省级生态镇(个县级市确保创建个);创建个部级或省级生态村;完成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建设。(见附件)

2.市水务局、环保局、林业局负责。实施河流综合整治工程,维系河流的健康生命。抓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生物、耕作措施并举,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积极推进封山育林,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减少人为水土流失,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保障城乡供水和水环境安全。

3.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积极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新建和改、扩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与保证金缴纳率达到,生产矿山达到。

4.市环保局牵头,市文明办、教育局、卫生局、房管局、旅游局配合,创建家市级绿色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区管委会创建家县级“五绿”单位。

5.县政府负责,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自然保护区的划界立标工作。

6.市环保局、财政局和相关县(市)、矿区政府负责,完成国家、省、市年度资金支持的“以奖促治”、“以奖代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7.市林业局负责,月底前,完成省下达的森林覆盖率净增量目标任务。

8.市环保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园林局、教育局、市广电总台、日报社等相关部门配合,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十)创建环保模范城和生态文明市

市环保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配合,有关县(市)、区政府负责,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年月底前完成《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创模方案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年底各项年度指标达标;按照“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战略要求,出台新的《生态功能区划规划》。

(十一)环境监管与能力建设

1.县政府负责,年底前完成园区规划环评,开工建设基础设施。行、县、矿区、县和市政府负责,年底前完成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

2.各县(市)和矿区政府负责,加快产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未完善前,对拟进驻集聚区企业不予环保审批,对集聚区已建成的企业不允许投入试生产和生产。

3.市环保局负责,在环评审批权限下放后,对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区规划环评实施情况和建设项目审批、“三同时”监管、试运行、验收等环节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不定期通报检查结果,确保权限下放后环评审批水平不降低,杜绝越权审批。

4.市发改委、环保局负责,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月底前完成并出台化工制药等部分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产业准入的指导性意见。

5.县政府负责,年底前在建成区内建成一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6.市环保局负责,市编办、人社局、财政局配合,加强全市环保标准化建设,保证监测、监察、宣教及环境信息标准化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落实《关于切实加强全省环保管理机构和队伍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将环保科技经费纳入预算,保障环保科技研发活动的开展。

7.市环保局会同相关单位完成并出台《市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办法》,规范社会化运营工作,为污染防控工作提供支撑。

8.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相关县(市)、区政府,区管委会负责,全面启动地表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逐步实施用自动监控系统数据确定生态补偿扣缴数额。年底前,在河沟三条河流的跨县断面分别建成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9.市环保局负责,加强重点企业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工作,强化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维护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加强监测人员队伍培训,确保国省控重点企业自动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率、数据传输率、比对监测合格率达到以上;以能力建设为抓手,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为目标,启动数字环保体系建设,建成环境移动执法系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调度指挥,定期组织召开例会研究解决阶段性重大问题。以“蓝天碧水”行动和“创建环保模范城”为载体,建立健全“日监测、周分析、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讲评、全年总结”工作机制。

(二)强化监管机制

一是强化生态补偿金扣缴及补贴机制。继续实行各县(市)、区水质考核点位水质达标情况与财政挂钩制度。二是强化总量控制机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完善排污申报登记,规范核发排污许可证工作,认真测算分解各县(市)、区主要污染物削减指标。逐步创造条件,探索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三是强化区域限批机制。对未完成年度总量减排任务,河流监测点位断面水质考核不合格,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设施等环境基础设施未按期建成的,实施“区域限批”。对一个地区有多家违法企业被挂牌督办的,将对其所在地实施“区域限批”。四是强化绿色信贷机制。认真落实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市环保局及时向金融、证监等部门通报企业信用信息和违法信息,对列入挂牌督办或未完成督办要求的企业,建议按照国家“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政策,对其实施信贷、上市等限制性措施。

(三)强化督查问责机制

一是强化挂牌督办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影响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问题,重大环境违法案件,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范性文件和错误做法,实施挂牌督办制度。在市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整改要求和时限,并定期公布整治工作进展和整治结果;对在挂牌督办工作中督办不力、监管不到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强化排污费征收稽查机制。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加大排污费征收和稽查力度,纠正排污费征收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各级监察机关、环保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严肃党纪、政纪,对工作懈怠、拖沓致使任务完不成的,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因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依纪依法处理。实行重点治污工程进度和水质目标考核情况领导问责制,对重点减排工程未达到时限要求,延迟半年的,由市委、市政府对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诫免谈话;延迟三个季度的,对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责任追究;延迟一年且当地水和大气污染严重状况仍无明显改善的,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引咎辞职。对那些因违法排污而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和污染纠纷案件,特别是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违法行为,除环保部门依法予以经济处罚外,由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党政纪责任,涉及违法犯罪的案件,及时向司法机关移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是强化一票否决机制。继续将环保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达不到任务要求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并撤销授予的环境保护或环境治理方面的荣誉称号;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五是强化联合督查机制。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向市人大和市政协及时汇报,并会同市监察局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采取明查和暗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级各部门落实环保责任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重要环境问题要挂牌跟踪督办,到期要账。

(四)加大宣传力度

市委宣传部负责,积极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开设专栏或专题,对全市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对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公开曝光。

(五)强化技术支撑

市环保局、科技局负责,在加强和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合作的同时,建立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技术公关合作,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省会城市,从大环保角度,在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区低碳排放、新民居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森林城市建设中的环保工作规划等方面开展研究,合理、有效指导省会环境质量改善工程。

工厂废气污染治理篇10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行业、企业达标排放能力与污染防治水平,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保障我市环境安全。

二、工作任务、完成时限与工作责任

(一)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

1.深化白龟湖环境综合整治

(1)工作任务

在巩固年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白龟湖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市白龟湖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平政〔〕63号)的要求,开展滤食性、草食性鱼种增殖放流活动,继续采取禁渔期禁渔措施,改善水库水质和生态环境。在白龟湖周边实施绿化,开展生态修复,逐步恢复湿地涵养水源的功能。加大执法力度,实行全天候巡查,对污染水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依法依规予以制止并取缔到位。(2)完成时限年月31日前,县政府、区政府和新城区管委会完成白龟湖周边本辖区植树绿化任务;区政府、新城区管委会各向白龟湖投放鱼苗200万尾,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及白龟山水库管理局各投放鱼苗100万尾,完成增殖放流活动。年月1日至年月31日禁渔期内,由市农业局牵头,县政府、区政府和新城区管委会在本辖区实施白龟湖禁渔。(3)工作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县政府、区政府、新城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白龟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白龟湖饮用水源保护区领导小组组织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工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卫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以及白龟山水库管理局、供电公司等成员单位实施巡查和日常执法。

县政府、区政府主要领导,新城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县政府、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2.推进昭平台水库环境综合整治(1)工作任务

取缔昭平台水库库区内的采砂、磁选、网箱养鱼(含围网、抬网)、餐饮、水上旅游等污染水体的违法行为。(2)完成时限年月15日前,县政府制定昭平台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报市政府备案。年10月31日前,完成昭平台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3)工作责任

县政府负责昭平台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1.市市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1)工作任务

依据《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3号)要求,在落凫山山脊以南、沙河以北、许南公路以西、滍阳镇(含滍阳镇)以东区域内,建筑施工实施密封作业,建筑垃圾实施密闭运输。具体措施包括: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围档,土堆、料堆有覆盖、密闭等防尘措施,工地内车行道路采取硬化或铺设礁渣、细石等抑尘材料,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出施工现场;拆迁施工采取边施工边洒水等防止扬尘污染的作业方式,主体工程拆除后,及时将建筑垃圾清运完毕;露天装卸物料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运输砂石、渣土、土方、垃圾等物料的车辆采取蓬盖、密闭等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物料遗撒或者泄漏;严禁凌空抛掷建筑垃圾、废料等,减少扬尘污染。(2)完成时限

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起,立即启动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监管工作并实施常态化管理。(3)工作责任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2.工业废气治理(1)工作任务

姚电公司完成5#机组脱硝治理和除尘器改造工程(电除尘器改为袋除尘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所属7家企业完成以下治理任务:神马尼龙化工公司3#锅炉和坑口电厂、十二矿矸石电厂、四矿电厂、三和电厂在用锅炉完成除尘器改造工程,烟尘浓度达到30mg/m3以下;神马帘子布公司己二胺废气、纺丝油烟废气全部治理完毕;飞行化工公司锅炉废气达到年省定行业排放标准。

市区内不得擅自新建燃煤锅炉。对集中供热范围内4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实施关闭,其他在用锅炉使用清洁能源,废气达标排放。对非法建设的洗煤厂、煤矸石烧结砖厂、漂珠厂、砌块砖厂、煤碳储运站、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等予以取缔,对符合保留条件的予以治理,使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2)完成时限年10月31日前,姚电公司5#机组完成脱硝治理和除尘器改造任务,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所属7家企业完成废气治理任务。新华区、卫东区、区和新城区完成本辖区工业废气治理工作任务。(3)工作责任

新华区政府、卫东区政府、区政府、新城区管委会、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姚电公司负责本辖区或本企业工业废气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新华区政府、卫东区政府、区政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姚电公司主要领导和新城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新华区政府、卫东区政府、区政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姚电公司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3.机动车尾气治理(1)工作任务

依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3-)》(中国Ⅲ、Ⅳ阶段)、《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中国Ⅲ、Ⅳ、V阶段)和《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在我市全面实施Ⅳ阶段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销售、购置(或从外市转入)不符合国家Ⅳ阶段标准的机动车,一律不予注册登记或者办理转籍过户手续。鼓励高污染的老旧“黄标车”提前报废,对使用年限到期、尾气排放超标的黄标车强制予以报废,不得延期。

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公交车,达到国家Ⅲ阶段排放标准公交车占市区运营公交车总量的60%。(2)完成时限年7月1日起,在全市开始按照Ⅳ阶段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和强制报废黄标车工作。年12月31日前,完成公交车更新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年度机动车尾气治理任务。

(3)工作责任

市公安局负责新车入户注册登记、转籍过户时按照Ⅳ阶段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审查把关,开展强制报废黄标车常态工作;市工商局负责对进入市销售的机动车按照Ⅳ阶段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把关,禁止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完成公交车的更新改造任务。

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主要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三)水环境综合整治

1.污水处理厂建设

(1)工作任务

完成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市污水处理厂一期脱氮改造工程环保验收、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海湾公司,10万吨/日)提标改造工程(一级B升至一级a标准)以及市第二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县、县、县、县境内4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一级B升至一级a标准)及区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将乌江河井营上游生活生产废水引入新城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完成时限

年4月30日前,完成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市污水处理厂一期脱氮改造工程环保验收。

年10月31日前,完成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工程,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工,县、县、县、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2013年,县、县、县、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完工。

(3)工作责任

县政府、县政府、县政府、县政府、区政府、新城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具体实施,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负责市污水处理厂一期脱氮改造工程环保验收、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新城区管委会负责乌江河井营上游生活生产废水处理工作。

县政府、县政府、县政府、县政府、区政府、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主要领导,新城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县政府、县政府、县政府、县政府、区政府、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2.工业废水治理(1)工作任务

按照省环保厅制定印发的白酒制造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白酒制造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对水污染物排放超标或者超总量的白酒制造企业,依法实施限期治理(深度治理)或停产治理,使废水排放达到《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1-)》和环境管理要求。酒业有限公司、省公酒业有限公司完成省定综合整治任务。

(2)完成时限

年2月29日前,完成白酒制造行业污染源调查工作,确定整治企业名单,对限期(停产)治理的企业下达限期(停产)治理通知书。

年10月31日前,完成白酒制造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

(3)工作责任

各有关县(市、区)政府负责白酒制造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各有关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四)县镇大气环境综合整治1.工作任务对县镇辖区内不符合产业政策、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设备)依法实施关闭(淘汰);对无组织排放、扬尘点、扬尘路段进行集中整治;对不符合排放标准和环境管理要求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对完不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依法实施停产治理;对违法生产或建设、但符合补办环评审批手续条件的企业,立即停止生产或建设,按要求补办环评审批手续,在环评文件未批复前不得恢复生产或者建设;对已办理环评审批手续但未经许可擅自投入生产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产,经核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并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控系统。通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县镇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2.完成时限年2月29日前,县政府制定镇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报市政府、省环保厅审核备案,对限期(停产)治理的企业下达限期(停产)治理通知书。年4月30日前,应关闭的企业关闭到位。年10月31日前,完成县镇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3.工作责任

县政府负责镇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五)涉重金属行业环境综合整治1.工作任务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产盐酸脱汞回收氯化氢清洁生产项目、省利源钴业有限公司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完成综合整治任务。

各县(市、区)政府对本辖区涉重金属行业(包括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业、含铅蓄电池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重有色金属冶炼业)进行排查,确定整治企业名单,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对无环保手续、不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的重金属排放企业依法实施关闭;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重金属排放企业,按照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规范要求,依法实施限期治理。2.完成时限年2月29日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涉重金属行业污染源调查工作,确定整治企业名单,对限期(停产)治理的企业下达限期(停产)治理通知书。年4月30日前,应关闭的企业关闭到位。年10月31日前,全面完成涉重金属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3.工作责任

县政府负责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产盐酸脱汞回收氯化氢清洁生产项目的实施,县政府负责省利源钴业有限公司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本辖区涉重金属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工作任务

舞钢市、县、县、县、县要确保年度10个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县、县、县、县各完成2个生态乡镇环境规划编制及评审;各相关县(市、区)完成18个省级生态村、20个市级生态村和2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任务,并全部通过省环保厅的验收和命名;各县(市、区)完成年度养殖企业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和年排查上报的禁养区内养殖企业搬迁关闭任务;各县(市、区)按照省环保厅确定的项目完成年度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主体工程。

2.完成时限

年5月31日前,10个年度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

年8月31日前,完成年排查上报的禁养区内养殖企业搬迁关闭任务。

年10月31日前,完成畜禽养殖企业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完成年度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主体工程;完成18个省级生态村、20个市级生态村和2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任务,并全部通过省环保厅的验收和命名;县、县、县、县各完成2个生态乡镇环境规划编制及评审。

3.工作责任

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三、工作标准

(一)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标准:通过整治,促进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标准:达到各行业环境标准及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规范要求。

(三)关闭、拆除违法企业或者生产线标准:依法吊销或者变更违法企业营业执照,断水断电,拆除生产设备,妥善处置原料。

(四)停产治理、限期治理、深度治理标准:治理工艺符合国家环保技术政策和省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技术规范要求,治理期间不得超标排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环境综合整治是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重视,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措施落实。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纳入各级政府环保目标管理体系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确保全面完成任务。(二)加强调度,强化监督。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和环境质量定期分析制度。每月20日前将环境综合整治具体工作进度、阶段性效果、环境质量情况、污染物削减情况等及时报送市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由市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定期汇总后上报市政府并通报各县(市、区)政府,通报情况作为年底市政府考核各县(市、区)环保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主要依据。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工作督办机制,逐项建立监管档案,定期开展督查,督促企业按期完成治理任务,严防已关闭的污染企业死灰复燃。

(三)落实责任,分工协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环保部门:负责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实施和监督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环保目标考核,依法查处违法排污企业。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环保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企业污染治理等环保重点工程的审批、核准、备案工作。对被依法关闭(拆除)的企业(生产线)、停产治理企业、未按时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依法督促供电企业停止供应生产用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监察部门:负责对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力,造成严重后果,以及对环境违法违纪案件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处理不力,甚至充当违法排污企业保护伞、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有关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财政部门:负责及时、足额拨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污染治理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专项资金。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因环境污染问题被关闭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的吊销与注销工作,并对被依法取缔关闭的企业和违法建设项目土地占用情况进行清理整顿。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对建筑工程、市政设施施工引发的扬尘污染实施监管。

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负责督促加快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脱氮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进度,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督和指导,提高已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完成尾气超标公交车的更新改造任务。

水利部门:负责对河流采砂行为进行整治。对被依法关闭的企业,吊销取水许可证,停止供应生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