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十篇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十篇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01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篇1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我党对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一环。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教育中出现影响力减弱的现实情况,迫切需要在工作方法层面寻求突破,引入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一种探索。学校小组工作强调接纳、平等、助人自助和服务等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增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自助互助的能力;完成从“被动式学习”到“互动式学习”的转变,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等方面的意义。同时高校开展小组工作服务也面临着行政管理人员对社会工作理念认识不足;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平台稀缺;实施中人力、物力和经费不足等具体的困境。

【关键词】小组工作;学校小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期里,它可以而且必须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各种转型,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容、形式到方法,都存在与形势发展难以适应的某些情况。要使其继续焕发青春,获得效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产生于人类和谐社会理想与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方法,对于思想政治工作重新焕发活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并从政策与策略上确保得以实施。

一、学校小组工作的定义与理念

(一)学校小组工作定义

小组工作(SocialGroupwork),也称为社会团体工作,和个案工作、社区工作一起并列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社会工作意义上的小组,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群体组织,小组人员不等,以十人左右的小组居多。小组的基本特征是,小组成员为了同样的目标结合在一起,组员之间相互沟通,建立小组规范和群体归属感,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一起实现小组目标。

学校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相比较与人生的其他阶段,青少年对同辈群体的需求更为强烈。学校小组工作所服务的对象并非单个的个人,而是小组中的组员。有学者指出学校社会工作就是在学校背景下,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社工的协助,使小组中的个人获得小组经验,产生行为改变,以使其恢复及提升社会功能,并达致个人、小组的成长和发展的一种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简而言之,学校小组工作即是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技巧和价值观,为学生群体提供服务的一种方法。本文探讨的是学校小组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主要是运用学校小组工作的方法为大学生开展服务,具体为在思想政治育教育中开展小组工作,让大学生在团队互动中,在小组游戏中内化主流价值观念,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二)学校小组工作理念

1.接纳的理念。接纳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在价值观与人生背景等特征的一种包容,这也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的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重要前提。在社工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做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社会工作者可以有自己看待他人的价值观念,但他不需要对服务对象的行为和品行表示赞同与否,应该完整地接纳每一个人,包括他们的长处和不足。在学校开展小组工作就需要在小组工作开展过程中接纳所有的学生,无论是愿意上课的学生还是不愿意来上课的学生,无论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成绩落后的学生。

2.平等的理念。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教育活动,高校的政治辅导员、教师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对受教育者具有主动教育、有意塑造、指挥引导的权威,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受众,一般处于服从和接受教育的地位。此种教育思路强调单线的信息传递,往往忽略学生的主动参与,特别是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某一方面信息的掌握有时还没有学生全面。因而,迫切需要建立师生关系平等的观念,这种平等关系的建立很难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中建立起来,而在小组活动中植入平等的理念就显得较为容易。积极吸收社会工作所尊奉的“平等待人”的理念,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设身处地的为受教育者着想。在学校小组工作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体现在教师不是主体,学生是主体,教师发挥引导者、鼓励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实现小组目标,一起提高思想水平。

3.助人自助的理念。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潜能,只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对自身潜能的激发。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出现人际沟通障碍和情感问题的学生,来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走出困境。我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强调一味灌输、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强行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的做法。这种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中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叛情绪,特别是当前高校开展的一些学生并不喜欢的公共课,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感受不到成就感。在思想教育课堂上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掌握小组活动的要素、原则和具体的过程,然后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小组,充分利用所学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最终在学校社工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自己帮助自己的目的。

4.服务的理念。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从欧美传播到全世界,和社会工作在平等待人、尊重人的前提下服务人的理念和做法是分不开的。强调服务是社会工作的一大特色。“社会工作的宗旨与目标是要帮助人或社会解决问题,它的动机是服务人群、贡献社会,而不只是赚钱图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党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理念也是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得以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的多,落实的少;宏观的把握的多,微观介入的少;宣传鼓动的多,行动介入的少。此种境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找突破点,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从一种教育过程、宣传过程转化为一种服务过程和行动过程。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也在加剧,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活动方式产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时代,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传播手段迅速更新和普及,多种信息真假难辨。信息来源渠道增多,使大学生随时可以获得各种有利和有害的信息,这对信息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从某种程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削弱。因而,积极寻求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选择。在社会工作的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其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理念,即助人自助,不批判,服务他人的理念。这些理念根植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对人的尊重和关爱,相信人们自己有改变和发展的潜力。学校社会工作是整个社会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的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解决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问题。从功能和目的来看,小组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贯通的,都是为了改造大学生。从小组工作在欧美的发展历史来看,它在解决具体的问题层面效果是明显的。小组工作的核心价值是“助人”,与以“灌输”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小组工作方法更容易被深处困境的大学生所接收。小组工作方法有利于增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融合和统一,通过交流和游戏,把思想政治方面的核心价值内化到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小组工作方法从“助人”的使命出发,而不是从“教育人”的立场出发,容易在服务者和服务对象之间达成一致,降低双方对立情绪,弥补了思想教育中抽象性较强而具体性不足的缺点。

小组工作以组员为工作对象,也就是说小组工作的影响人员较多,可以让多人收益。这种工作方法的服务人群是有一定限度的,它的规模介于大班化教学和个案式辅导之间,很好的屏蔽了大班化教学流于形式,浮光掠影的缺点,也回避了大学生人数众多,专职的辅导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小组工作可以克服大规模班级的盲目性,根据大学生的自我需求建立小组目标,这就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条件具备的高校可以引入第三方,即高校和一些专业的社会工作组织合作,力促社会工作者和高校思政工作者通力协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高校思政工作的小组工作实施路径,完善小组工作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评估和跟踪机制。

(二)增进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自助互助的能力

小组工作的第一阶段是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对大学生的各种小组进行引导,讲解小组活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带领组员开展前期的活动。到了第二阶段就需要组员自己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设定小组活动的目标,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已经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小组为了更好的运转下去,需要选择组长、分配任务、明确目标、确定角色分工,准备活动主题和道具、分享活动体验和感受、评估和反思等一系列阶段,这样全面的过程参与较好的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小组活动成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领下,大学生积极参与,自己帮助自己提升思想觉悟水平的过程。同时大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小组的专业工作方法,可以在自己的日常交往中根据需要建立社交小组、服务小组、兴趣小组、任务小组、成长小组和治疗性小组等。这样,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自助能力,也提升了其互助意识。

(三)完成了从“被动式学习”到“互动式学习”的转变,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

一直以来在大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都被放在重要地位,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我们能够发现思政教育的地位被抬高的同时,我们却缺乏有效的方法来支撑这种较高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的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是被动学习,学习就没有主动精神,没有参与和体验就和教师没有共鸣,教师也就不可能有激情来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地位较高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又很单一的现实情况,我们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此,我们应当发动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在学生中开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小组,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理解个体、国家、法治和信仰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小组工作的困境

最近山东工商学院的研究者编写的《高校社会工作》一书,将学校社会工作的思路引入高校的学生管理中,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平台,展示了高校开展社会工作的方法和困境。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从三个大的方面梳理当前在高校开展学校小组工作的具体困境。

(一)行政管理人员对社会工作理念认识不足

这是宏观的社会背景,社会工作近年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的社会工作已经为越来越多人所了解,但是在其它地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识程度仍然较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大多对社会工作不甚了解。这也和当前的学校管理体制有密切的关系,在政府部门购买社会服务日渐成熟的条件下,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相比却显得僵化,从这个意义来说,学校的改革步伐在很大程度上还落后于政府的体制改革。2013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会议指出创新方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推进政事、政社分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正式因为高校的行政化改革推进缓慢,行政管理人员的思维还没有认可“购买服务”、“委托服务”这样的基本的理念,在高校开展就小组工作就很难获得行政管理人员的支持,因此在学校开展小组工作服务向行政管理人员传递社会工作理念就成为开展小组工作的第一步。

(二)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平台稀缺

学校要开展长期的小组工作,需要和第三方的专业社会组织合作,没有第三方的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小组工作只能是自说自话,很难回应社工服务的“非批判”、“接纳”和“价值中立”这样基本的价值理念。当前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机构较少,只是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这样的学校在社工专业教师的努力下成立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这样的研究机构,为了生存以研究机构的身份运转,就面临身份尴尬和体制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起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这样的服务平台,本着先有再好的原则,先在数量上成立一批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再逐步完善和提高。这样,学校和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合作,在学校成立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站,教师、学生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这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小组工作才会有“唱戏”的平台,才能实实在在的开展下去。

(三)运转中人力、物力和经费困境

一方面,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只有看到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后有明显的效果才能够在人力、物力提供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对于在思想政治领域中开展小组工作的实施方来说,没有学校人力、物力和经费支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并全校推广必然是举步维艰的过程,只能小打小闹而已,取不了大的成绩。根据山东工商学院等高校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经验,在学校里开展小组工作必须在学校层面获得大力支持,才能够在整个学校的思想政治领域看到小组工作服务的好处。

当然我们能够看到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展小组工作还存在组织活动跨度时间长、耗费精力多、见效慢、无社会工作专业高校没有开展的人力条件、教学班级规模较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但是面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为了谋求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创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迫切需要我们完善小组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走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最终实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增禄.社会工作概论[m].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

[3]杨晓龙,张子中编.高校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篇2

摘要文献研究表明,我国法治教育存在重视不够、内容枯燥、资源散乱等亟待破解的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重申以“公民”培育目标引领法治教育方向,重视法治思维与信仰的形塑,整合法治教育资源,拓展法治教育路径。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11-00-04

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颁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在义务教育学段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高中段思想政治课要设置专门的课程模块,或加大法治教育选修课时。在此背景下,如何将法治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在文献研究中发现,虽然我国中学生法治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重视不够、内容枯燥、资源散乱[1]、师资匮乏[2]等亟需破解的难题。为此,我们从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的观点进行了梳理,期望能激发老师们更多的思考。

一、重申“公民”培育目标,引领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方向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高中阶段的目标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可见,《大纲》以培养具有一定法治素养的公民为目标。虽然这一目标由来已久,但实践中往往被忽视,因此,我们认为需要“重申”培育“公民”的法治教育目标。对此,国内有一些共同的声音。

吉林大学法学院姚建宗认为,我国的社会法治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必须确立为“公民”教育,即以符合现代民主、法治和的精神实质与原则诉求的现代人――“公民”为最终的目的追求。我国的社会法治教育,不能将教育目的确立为超出一般公众身份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角色认同水平的“道德完人”或者“圣人”,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生活真实与公众的人格预期和道德自觉状态,以合格的“公民”及其人格的培育和教养为起码要求而展开。[3]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张晓燕提出,社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发挥,有待于作为其构成主体的个体公民身份的激活。[4]她倡导法治教育就是要培育与国家治理需求相互匹配的公民身份。

法治教育的目标终归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无论是从人权还是人性(二者存在同一性)来说,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应是社会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我们反对把法治教育的目标狭隘地定为培养遵纪守法的人。片面强调“顺从”的法治教育,培养不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也不利于国家的法治建设。当然,只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的“唯利”式教育也不是完整的公民教育。我们主张将培养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都“激活”的公民,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开展法治教育的目标。

公民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主体,脱离公民的法治教育必然会迷失方向。为法而教,无异于舍本逐末。法治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能是守住“法”的圣坛,而必须回归育人的本义。

二、重视思维与信仰的形塑,凸显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重点

对于法治教育的内容,目前学术界围绕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义务侧重说。苏百泉认为,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治的人性基础、法治社会的建设、转型社会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论证看,公民法治教育应该以义务意识的培养为重心。[5]这一观点也是多次普法教育的核心观点,在强调国家意识,重视集体精神的时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在我国社会转型,国家发展需要全面唤醒公民意识的时代背景之下,持这一观点的人越来越少。二是权利侧重说。万志昂认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仅包含法律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还是一个权利意识的熏陶和权利文化的教育和感染过程。[6]权利侧重说的观点对于反对过分强调义务的旧的法治教育观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认识仍是偏激、片面的。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法治教育研究的深入,学界逐渐从学术“偏激”走向理论“和谐”。教育家李镇西提出了权利和义务统一说,他主张中小学法治教育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他们明白“法治”赋予自己的权利。二是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公仆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观念。[7]他认为这才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真正含义,这样的教育才是培养公民的教育。刘萍律师也主张,我们不仅应当让孩子们懂得他们应有的权利,国家对他们特殊的保护,还应当让孩子们懂得遵守社会规则及法律,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8]

如果仅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探讨法治教育的内容,虽然抓住了法治教育的核心,但视角未免偏小。杨恭田、吴彭有主张,基础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内容应突出三个方面:一是法律规范的认知,二是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三是坚定法治信仰。[9]这一概括比较全面,较之法律制度的“灌输”层次显然有了提升。我们的近邻日本相当重视将青少年法治思维的训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从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是,从法律常识的旧常态过渡到法治思维的新常态,从满堂灌的旧常态转变到参与式研究型学习的新常态,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转变到立体化教育的新常态。[10]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界定为“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并要求“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对于高中阶段法治教育内容,《大纲》除要求全面拓展法律常识、法律制度外,还要求加大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思辨性,结合现实案例、法治实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显然,高中生的法治教育绝不能仅停留在常识性教育层面,而应通过增强法治教育的实践性,实现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的形塑。

掌握一定法律常识的“通晓型”公民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转型、法治建设的需要。新型大国建设要求社会成员不但要通晓法律知识,还要将法治作为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精神操守,做到知行合一,“形神兼备”。法治教育应摆脱普及性的、低层次的常识教育,迈向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的更高点。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

三、整合法治教育资源,拓展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路径

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主体都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法治这一特定的教学内容,其教育方法也应“独树一帜”。《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而要更好地实现上述“三全”,我们可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教材资源,浸润法治教育

赖兆杰认为,“教科书为我们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法制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材。”[11]在《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的加强》一文中,他例举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相关法律知识。周贵才主张,“挖掘法治教育素材,讲授法律知识。”[12]陈爱宏老师也主张,“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法治教育因素。”[13]而赵淑荣老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一文则通过例举加分析的方法,阐述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文本资源,渗透法治教育。

如何变“教材”为“学材”,为法治教育服务,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合理取舍,巧妙切入。如可以围绕不同主题,对教材的法治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二次开发;也可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拓展法治教育目标,一石二鸟,润物无声;还可组织学生利用“法治宣传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改革说到底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开发利用好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的熏陶,是非常经济高效的法治教育浸润路径。

2.引入法治案例,增强情境体验

思想政治课堂效益的提高有赖于其情境的质量,而案例的引入可丰富情境体验,增强价值认同。周贵才老师主张,“分析法律案例,培养学生守法维权能力,”[14]他认为案例教学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而案例的情境化更能使学生融入其中,在情境体验中学习胜过任何形式的“灌输”。赖兆杰老师认为,加强法制教育,必须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问题……知是基础,行是目的。李先军、张晓琪的研究表明,美国教师善于创设案例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15]。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真实的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法治案例的引入,情境化的法治教学,能为学生提供“VR”般的法治场景,增强法治教育的现场感,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将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做到知行统一,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法治案例的引入一定要有针对性和教育性,不能为案例而案例。

3.营造教育环境,强化法治信仰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受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于法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赖兆杰老师认为,加强法制教育,必须突出“依法治国”的时代主题,这是主张法治教育应关注的时代大环境。[1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事例选择、情境设置上照应法治国家建设的时代步伐,要借用大背景,激活小课堂,小中见大,把学生的生命价值与国家的建设使命进行完美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陈爱宏老师认为,“教师(应)身体力行,做好法治表率”。[17]“师者,人之模范也。”师为表率,才能营造一个真实可信的法治环境,强化学生对法治的信仰。身为人师,不应忽视我们也是法治文化环境的一个元素,是享受者,更是建设者。无声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深刻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于增强学生的法治信仰意义重大。

事实上,教师不但要参与法治教育的小环境建设,也要关注时代、社会大环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党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我们认为,法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是一般性的理论阐释或简单的逻辑推导,必须利用好一切教育资源,而开发资源是利用资源的前提。我们应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完善,不断丰富法治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法治教育实效。

综上所述,我们要突破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瓶颈,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层次与水平。面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所提的新要求,我们还有许多创造性的工作要做。相较国民法治教育这一宏大工程,我们或许过于渺小。但“小乃大之端”,我们理应从“小”处着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杨春芳,汪莉.关于中学生法制教育现状的调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08):31.

[2]李臣.刍议中小学法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4(35):230.

[3]姚建宗.当代中国的社会法治教育反思[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07):70.

[4]张晓燕.国家治理背景下的公民身份及法治教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09):90.

[5]苏百泉.培养义务意识:公民法治教育的重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33-34.

[6]万志昂.当代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权利认同[J].人民论坛,2015(14):110.

[7]李镇西.我看中小学“法治教育”[J].湖南教育a,2015(10):60.

[8]刘萍.让权利与责任同行――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7):15.

[9]杨恭田,吴彭有.基础教育中法治教育的内容和举措[J].江西教育,2015(7):28.

[10]汪蓓.日本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经验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0):93.

[11][16]赖兆杰.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的加强[J].教师,2011(25):24.

[12][14]周贵才.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J].文教资料,2014(33):140.

[13]陈爱宏.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08):71.

[15]李先军,张晓琪.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历史演进、特点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05):17-19.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篇3

一、基本情况

全县思想政治课开设情况:全县有思想政治教师337人,其中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师225人(其中专职143,兼职82人)人,初中思想政治教师74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38人。小学思想政治周课时数1-4年级3节课,5-6年级2节课,初中周课时数2节课,高中2节课。

小学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主线: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总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成为有理想、秀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基本特征: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高中将精神融入到学习的全过程,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基本理念变化。

旧课标中讲了五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新课标调整为四点: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

二、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完善机制,落实责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全县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切实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各级中小学普遍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团队干部、政教干部、政治课教师为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校长对本单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负总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实行量化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每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干部,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教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改变了过去“智育一手硬、思想政治教育一手软”的不良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全面落实。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我县始终按照“德才兼备、专兼结合、业务精湛”的要求,切实加强了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挑选思想作风好、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并狠抓了思想政治教育干部的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了专家报告、参观学习、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使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提高了知识层次、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奖励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全县逐步建立健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计划制定、检查考核及评价奖励机制,完善了各类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明确,指导思想端正,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可操作性强,教育有针对性、层次性,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各级中小学进一步加大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加强了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学区以上学校全部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展室或团队活动室,及时充实、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做到了建管用一起抓,定期开展教育活动。许多学校建立了广播室、知识长廊、宣传栏、黑板报、校报、班报等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同时,全县积极创造条件,切实加强了校外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设立了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等基地或场所,进一步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二)明确主题,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近年来,我县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狠抓了理想信念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生存与合作教育等五项主题教育,收到了显著效果。

1、理想信念教育。为切实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理想信念淡漠、缺乏责任心、同情心的现象,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师生座谈会、辩论会、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积极有效地向学生讲述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邓小平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现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理想和信念,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怎样读书的问题,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起来,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把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统一起来,发奋学习,立志成才。

2、法制、纪律教育。各级中小学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的通知精神,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科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各中小学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在当地司法、公安等部门聘请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或兼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定期组织法制报告会,并通过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向师生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县教育局每年都聘请专门人员在各中小学巡回进行法制报告会或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通过这些活动,有效杜绝了中小学生的打架骂人、吸烟酗酒、偷盗抢劫等不良行为习惯,遏制了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3、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多年来,我县始终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来抓,在县教育局的统一指导下,各级中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普遍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从到校、上课、活动、放学等各个方面规范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使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切实抓出成效,各级中小学普遍建立了“学生品德行为监控制度”,成立了由团队干部、班主任及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品德行为监督工作小组”,实行了校长值周、团委督查、学生监督、班级值班制度,对学生的衣着仪表、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公共卫生等实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成绩,定期进行总结和评比,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心理健康教育。各级中小学结合当前独生子女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5、生存与合作教育。针对当代中小学生自理、自立能力较差的现状,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挫折教育为主题,设计了户外远足、环境保护、军事化训练、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知难而进的意志和团体意识、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体验挫折,吃苦耐劳,使他们做到自尊、自强、自信、自立,收到了显著效果。

(三)抓好“三个结合”,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多年来,我县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序列活动作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各级中小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利用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坚持经常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艺术、体育、娱乐和纪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发展了特长,陶冶了情操,增进了友谊,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切实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真正变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全县采取了“讲、访、看、写、做”的五字方针:“讲”就是要求学生人人搜集资料,讲一个反映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故事。访,就是组织师生访问老革命、老干部、老工人,向他们了解历史。看,就是组织师生参观我县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城市建设的变化,了解建国心来的变化,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悟出道理。写,就是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写调查报告。帮,就是指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必要的家务劳动,组织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习惯和技能。

三是校内外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我县在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学校教育为主渠道、社会教育为依托、家庭教育为基础、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全方位、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校内教育我们重点抓好“三线一面”,“三线”指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是政治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三条线,“一面”指各学科都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校外,我们重点抓了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三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对学生在家庭、社会具有一定可控优势的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社会和家庭。各学校通过家访、开办家长学校、调查走访等形式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建立起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会为两翼的共建、共管、共育的社区教育新格局。各学校与人武部门、交警部门、司法部门、工厂企业结成共建单位,通过军训、法制教育报告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齐抓共管,形成全力。同时,为净化学校外部育人环境,各学校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文化部门对校园附近的市场、娱乐场所定期进行检查底清理,对扰乱教学秩序、危及师生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打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优良的外部环境。

(四)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督导机制

各级中小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校长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团队(政教)干部为直接责任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制度及措施,及时抓好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同时,县教育局对原来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变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重要内容,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把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逐步纠正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和按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做法。各学校普遍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教师量化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同评优奖模及结构工资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三、存主要问题

一是重智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部分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的花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上。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不研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很少给学生创设亲身感悟与实际体验的机会,只有课堂、学校的空间,导致学生很难有震撼心灵和刻骨铭心的教育实践,使原本实践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了简单的概念灌输和纯粹的道德说教。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篇4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治理能力教育治理水平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党新时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创新实践。中小学基础教育贯彻落实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应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总要求,将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作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研读《江苏教育》2014年第9期张乐天教授的《对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一文,有助于我们从宏观层面上对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仅以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的身份,从微观层面上对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谈些不成熟的思考。

一、目前中小学校内部治理的现状

1.中小学校管理者已意识到教育改革须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目前,中小学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三年多来,教育事业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管理者通过深入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已逐步认识到: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中小学管理者已意识到要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必须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学校发展的目标设立、体系建构、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多元的探索。理念的更新和办学行为的改进,是值得欣喜和肯定的。

2.目前中小学校的治理水平不够导致教育发展不科学不符合规律

当然,我们在看到变化、看到学校事业不断推进的同时,还必须正视一个基本事实:在既往和现实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存在严重的不足与缺陷,由于学校的治理水平不够,导致教育发展的不科学、不符合规律。现选择几个侧面作一剖析:

一是学校教学存在“粗放低效”现象。实施“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有效教学”已成共识,但在“有效教学”的追求过程中却出现“成绩有效背后的兴趣缺失,教学有效背后的教育缺失”的教学“非生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这和教师获取优异教学成绩所采用的手段和策略是直接相关的。有些教师的教学仅侧重于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建构,忽视其价值的引领和意义的建构,导致了教学价值目标的虚化及淡化、学习过程的霸权与控制、教学方式的粗放和低效,课堂教学难以实现高效率、高效益、高品质。这种“教力与学力反向增长”的“粗放低效”的课堂在现实的中小学教学场景中还是随处可见的。

二是教育改革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中国的基础教育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行的。但这种改革其重心主要在学校的制度改革上,如学校内部管理体系改革,学校教学制度、课程制度的改革等。而这种改革在路径上往往受到原有制度惯性的强烈影响。改革在进行中,却不自觉地走向既有的路径,导致教育改革缺乏实质性的变化与改观。比如:我国中小学校的课程改革前后经历了八次,但至今面上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还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所以人民群众呼吁:课改不能像扭秧歌,动作幅度很大,步子迈得很开,有声有色,热闹来劲,实际上进几步又退几步,并没有真的前进。人们对高校招生制度和考试方式的改革如此关注和反响强烈,是因为高考改革涉及亿万人民切身利益,头脑清醒一些,措施谨慎一些,国家付出代价就小一些。这是孩子的大幸,民族的大幸!

三是办学行为存在“有法不依”现象。依法治校是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目前,在我国,规范中小学校办学并非缺少教育法规,而是令行不止。长期以来,之所以违规收费、挤占课时、题海战术、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等现象时有发生,是因为学校法治意识淡薄。为改变这种“有法不依”的现象,江苏省2009年9月就出台了执行教育法规的“五严”规定、山东省实施素质教育问责制、辽宁省自2012年起,通过专项督查开展明察暗访,处理违规办学行为26起,实现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省“齐步走”。在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方面,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学生受教育权益等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工资待遇、职称评审和随意加班加点这3件事,意见颇大。在优质与公平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青少年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等也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

教育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教育有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简称教育外部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简称教育内部基本规律。其实,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由于教育治理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学校办学过程中一不能正确认识规律,二不能自觉遵循规律,三不能科学驾驭规律,以至于工作缺少自觉性、创新性,难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因此,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提出: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①。

二、对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建议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法治化。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定,依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尊重教育规律,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前提;丰富教育民主,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基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关键;坚持依法治校,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保障。

作为一种对共同事务的管理和对各种利益的调和,治理是通过制度并运用制度进行的。治理和管理在根本上是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的不同,是制度的力量或制度产生作用与效果的不同。治理内在地寓含着一种制度性,离开制度,人们无法想象治理的可能性或可行性。实施教育治理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基础教育学校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关键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下文仅从学校的微观层面,就建构现代学校制度的角度,对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几点建议。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制度管理,是指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法规,依据学校工作任务和内部管理要求,构建有效的制度管理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讲教育治理现代化并不是不要学校的制度管理,因为治理是对管理的一种扬弃。基础教育学校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必须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而这种改革笔者认为是一种宏观政策与微观实践的相互趋近。在这趋近的过程中,中小学校应该:

(一)构建制度创新平台

教育管理体系,它是在党领导下的管理教育事业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制度②。教育管理体系的建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的勇气和智慧,既“破”且“立”,构建好制度创新的平台。比如,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在办学模式、育人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应有更多的自,建立多样化的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办法,丰富评估指标体系,突出对办学特色的评价;学校内部要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宽松环境,开设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建构师生共同参与的选修课程建设和学业成绩评估等一整套考核制度的建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建构学校治理制度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从学校治理制度民主化、人性化的立场出发,让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治理,特别要调动师生积极性,促进学校以人为本的发展。要切实保护教师合法权益,建立反投诉途径,对投诉事项,有关部门要核实情况后再行处理,严肃处理虚假投诉和恶意投诉,确保教师能管理、肯教育、敢教育。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就当前而言,应着力建构以下几项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制度:

1.建立学校治理章程。学校章程是学校治理的总纲,是学校法治进程的标志。学校应依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一系列教育法规,结合学校和社区等的实际,制订学校章程,使学校各项管理和各项工作的推进有章可循,减少治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对中小学校的治理章程而言: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为主体的决策机制和议事制度;规范和完善管理体制及内部治理结构;对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咨询机构和监督机构的职责及运行机制作出明确规定;加快推进校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根据学校章程,学校应组织教职工制订内涵发展规划,以谋划学校发展与改革大计。

2.建立教学民主制度。民主的诉求,在于让教育治理和教育制度设计,能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师生的主体地位。中小学教育的使命应聚焦在培养适应未来的终身学习者上,必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学民主”强调对话教学,师生在真理面前角色平等,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精神对话的过程,让真理在对话中敞现③。

“教学民主”的载体之一是建构“课程民主”。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基础教育的奠基性、复杂性、多样性,就必然要求我们的课程俯下身为学生发展服务,学校应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充分享有课程的自主选择权,并改变课程消费者的被动角色,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创生。让学校课程更符合学生个体生命的需求,为培养能跟随时展变化持续更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人提供课程支撑。教育部新近出台并实施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及江苏省教育厅在星级高中开展的课程基地建设都是为培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个性特长采取的创新举措。

“教学民主”的环节之一教学“治理民主”。强调教学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由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关系人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特别是要让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民主治理,让学生在治理学校的体验中强化公民意识、学会责任担当。只有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才能培育出有个性的人才。因此,中小学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性课程系列化设置、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扩大学生对研究性课程、校本课程评价、设置、选择的自。在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引入学生评教的权重,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民主治理”的热情,进一步增强学校教学治理的生机和活力。

3.建立学术评审制度。对教师的学术评价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依法治校的难点与焦点,更是依法治校的热点与重点。没有常规检查与监督,就等于治理的放弃;没有约束激励与导向,就没有治理的优化。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探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一要用行政权力,实现治理效能的最大化,确保办学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二要建立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与学术委员会,对教师的年度考核、骨干教师评审推荐、教师职务晋级与评聘、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等,发挥学术委员会的职能,这对发扬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氛围、励教师实现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4.建立监测公示制度。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方面除建章立制外,强化监测,对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在接受教育督导评价和自觉进行内审的基础上,还可以将教育评价交由社会组织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教育评估监测。客观、科学、公开、公正的评价监测,是增强教育治理针对性、有效性的前提。重视评价监测结果的反馈,落实教育问责制,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约束力。实行校务公开,公示有关大事、制度等学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公示有关评聘、任免等事关教职工利益的“关注点”,公示招生、收费等社会关心的“敏感点”,公示物品采购、财务收支等民主监督的“重难点”,公示干部廉洁自律等廉政建设的“关键点”,增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度。

5.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中小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还须通过内部组织环境的改进和各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建构“政府促动、家校互动、师生联动、社会带动”的动力机制,让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校作为教育“细胞”的活力,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实现办学主体从“外控”走向“自治”,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治理能力与水平。当前,最急需研究与探索的是如何改进教师绩效考核条例的结构与考核方法,理顺学校内部各种利益关系,发挥绩效考核的整体效益,更好的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升中小学校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的现实路径是立体的、多维的、整合的,这一实践的过程依然是漫长和艰辛的,这更需要基础教育学校工作者以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去锐意进取,攻坚克难。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人民教育,2014,(5):7―16.

[2]李帆.潍坊十年:一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洗礼[J].人民教育,2014,(5):29―34.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篇5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律启蒙教育;教学策略

如今,国家强调法治建设,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以及知法、懂法是对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的要求。为此,对小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十分必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对小学生的法律启蒙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很多法律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此对学生展开法律启蒙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知法、懂法、遵法的思想意识。

一、法治社会中法律启蒙教育的必要性

社會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应该从小树立法治意识,有必要接受相关法律启蒙教育。法治进程的推进,关键需要解决人主观方面的法治意识问题,而意识最好的启蒙时期就是在小学、中学阶段。所以,完善中小学法治教育,提高中小学法治教育水平,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法治素质水平。首先,小学生是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他们处于学习的起点,一切新的知识对他们而言都是新鲜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吸收能力较好。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尤其是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法律案件的思考,进而对法律有进一步的探究兴趣。其次,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有利于小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守法、遵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思维和习惯,这是实现我国法治社会的基础。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容小觑,因为小学生从小的法律思维会影响其以后对法律的认知,尤其是体验式的法律学习,对小学生的印象深刻,有助于培养他们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成人后也会由此受益。最后,小学生接受法律启蒙教育,有助于法律知识的传播,形成全社会的法律学习热潮,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小学生是生活在家庭中的具体的个体,与他们联系起来的是千千万万的家庭,如果小学生在参与家庭讨论和家庭事务时能够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将会带动家人对法律的认知。教师可以让父母参与小学生的法律学习任务,给予家长法律学习的机会,和小学生一起探究法律问题、研究法律知识,深入了解法律的精神。因此,在法治社会,对小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不仅是从小学生个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家庭和法治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法律启蒙教育的主要途径

法律启蒙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但对小学生而言,学校教育是主要途径。学校教育中,学校举行的相关活动、学校法律宣传、学校案例分析等是法律启蒙教育的途径,但是课堂教学与班级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主要的法律启蒙教育途径。其中,课堂教学包括在语文、英语、历史等课程中的法律渗透教育,也包括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直接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这又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很多法律知识,如“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宪法是基本法”“执法守法,依法维权”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直接的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的材料,教师可以围绕着教材的内容,进行知识拓展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体验法律,树立法律意识,懂得法律精神。另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很多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包括集体生活、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这些内容中渗透一定的法律知识,拓展法律启蒙教育的范围,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人们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是维护人民权益的有力武器,从而增强对法律的亲切感和兴趣。

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法律启蒙教育的策略

(一)通过法律知识认识法律

法律是由一条条法律条文组成的,小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离不开对法律条文的认识,教师可以用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解法律条文。受年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还在发展中,教师在讲解法律知识时不能照本宣科,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实际,让法律条文“活起来”,如增加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法律有亲切感和感触。教师应从学生的成长出发,用更鲜活的教育方法,努力顺应他们的成长需求,让法律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将他们培育成合格的公民,实现法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邀请社会上从事法律相关专业的人员作为学生的法律指导教师,不定期地与学生交流,向学生传递一些浅显易懂的、常见的法律法规。

例如,教师可以邀请交警到学校讲解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以及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给社会、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危害。教师可以让交警和学生一起交流一些实际的交通事故的场景,通过交流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交通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法律法规,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和应用法律。另外,教师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的引导,作为学生学习法律的榜样,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离自己并不远,学校生活中需要法律,家庭生活中需要法律,社会生活中也需要法律。

(二)通过法律案件体会法律

法治教育不仅是普法的过程,还是对法律精神的宣传与理解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刻板的法律条文不容易懂,教师在进行法律启蒙教育时可以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一些案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法律。来源于司法实践的案例无疑集合了复杂多样的法律问题,每一个案例都可以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完美的诠释。案件具有生动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更具有直观性,学生对此更有感触,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法律内容拓展一些实际发生的案例,让学生观看央视普法栏目剧、阅读重要的法律新闻、看一些法律案例分析小视频等,通过这些方式向学生展示法律案件,尤其是在学生生活中发生过的法律案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假如是你应该怎么办”“你应该怎么帮助他”等问题,这样,通过丰富的案例及对其的分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篇6

关键词:法治教育;学科渗透

一、提升教师法律素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学法懂法,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每位教师都应熟悉《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学习我国根本大法《宪法》,以及《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此外,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多关注法治节目、法律事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增强课程研究能力和教材的解读能力。

二、开发、挖掘教材中法治教育素材,上好学科渗透课

1.语文教学中的法治渗透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语文教育是使人成为人,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如在教学《郑成功》等历史英雄人物课文时,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就要维护民族统一,反对分裂,及时渗透《反对分裂国家法》的有关内容。在学习《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一课时,让学生了解乱砍滥伐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并及时向学生介绍我们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又如《万年牢》围绕父亲自己经营糖葫芦生意的B度,和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的故事。及时教育学生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紧密联系《工商管理条例》《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数学教学中的法治渗透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教育资源。如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在让学生用手来掂量一克物品感受重量时,可以告诉学生: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的危害却很大,相机对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远离”的意识。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纳税”内容时,教师可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融入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中,使学生知道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犯罪行为,从而对学生进行税法的教育。

3.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打好法治教育基础

道德与法治课程最能体现中央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的治国理念,在学科教学中更应该将道德与法治双向渗透,这样的相互渗透道德教育才会有力度,法治教育也会有境界,才会更有温度。如河北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祖国有多大》一课,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了解到祖国的海陆疆域辽阔;指导学生看祖国版图,知道不同色块和线条的含义;再结合《国家安全法》,告诉学生无论是我们的领土、领海、还是领空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它们是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领土完整系国家安全和的重要内容之一。再如五年级下册《探寻国家遗产》一课,在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交流体会感受到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后,自然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树立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只要老师们善于解读和挖掘教材,就一定能找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契合点,为学生打好法治教育基础。

三、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时机和艺术

从“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转变,需要我们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背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儿童的生活之中,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更加深入人心。学科渗透法治教育要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治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找准切入点,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动情晓理,法治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所说,“中小学法治教育不能简单说教灌输。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借助动画、网络、电视、读本等多种途径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法治教育只有结合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才能做到潜移默化、知行合一。”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法治教育与学校课程紧密结合,将法治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将法治教育和心育紧密结合,把法治理念的种子播种到孩子的心田,促进孩子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篇7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教师;学生;宪法教育

1中小学开展宪法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开展宪法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中小学生个人角度来说,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宪法素养,促进自己实现更好的发展;从学校角度来讲,有利于创建安全和谐的校园,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从国家角度来看,有利于为实现法治中国的建设目标提供重要的条件。可以说,开展中小学宪法教育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1.1有利于提高学生宪法素养

开展宪法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宪法素养,增长宪法知识,增强宪法观念,提高维权能力。首先,有利于学生增长宪法知识,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组成、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等内容。其次,有利于学生增强宪法观念,在学习宪法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宪法信仰,形成尊重、维护宪法的自觉行为,乃至形成现代法治社会最为需要的法治观念。再者,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维权能力。学法旨在知晓法律、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学生通过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能力和素质,当自己的权利或利益受到侵害时,勇于并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1.2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安全的校园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不足,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当他们遇到事情时,往往不会认真考虑后果,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犯罪数量不断增加,校园不安全因素增多,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既是学生和家长的强烈要求,更是社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中小学积极开展宪法教育,有利于中小学生不断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形成法律思维,从而降低中小学生的犯罪率,减少学校安全事件的发生。可以说,积极开展中小学宪法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为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校园环境。

1.3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法治中国的本质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制国,依宪制国的基础是宪法教育。只有大力宣传普及宪法,使人们形成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和意识,才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力量,中小学阶段又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宪法教育,增长其宪法知识,增强其宪法观念,才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公民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中小学宪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实施普法教育规划,中小学也开始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迄今将近30年,中小学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小学生的法律观念不断增强,法律素质也有一定提高。但是,我国中小学在开展法制教育过程中,对宪法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位置。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将12月4日确立为全国宪法日,这对中小学开展宪法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应积极应对所存在的问题,推动宪法教育的深入开展。

2.1宪法教育意识淡薄

法制教育是中小学生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了法制教育。但对作为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的宪法的教育认识严重不足,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开设的法制教育课程很少涉及宪法,即便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也将重点放在学生应学法、尊法和守法上,强调学生应履行的各种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重视学生用法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当前,轻长远;重形式,轻实质等误区,中小学宪法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2.2宪法教学问题突出

教学是进行宪法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开展宪法教育的基本方式。但是,宪法教育没有得到我国中小学的重视,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目的不全面、内容不系统、方式单一、监督和评价机制缺失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首先,宪法教育目的不全面。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多地被看作是法律条文的灌输和记忆,将法制教育变成了一种常识教育,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法治意识培养。其次,宪法教育内容不系统。我国中小学开展的宪法教育没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富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宪法教育的内容主要散见于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教材之中。再者,宪法教育方式单一,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比较少见。教师一味地采用课堂讲授、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则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宪法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2.3宪法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当前,我国中小学宪法教育缺乏专业师资配备。一方面,学校没有专业化的宪法教学教师,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门从事宪法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对宪法并不熟悉,由他们来进行教学,只能从较为浅显的方面进行讲授;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对担任宪法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宪法是保障人权的基本法,如何正确理解宪法精神实质、如何向学生成功传递宪法知识和精神、如何保证宪法教育的有效性都有赖于学校对任课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正是由于学校宪法教师培训的缺失,导致宪法课程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宪法教学工作也很不理想。

2.4宪法教育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

随着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学校宪法教育也应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然而,反观我国实际情况,中小学既没有制度化的规章制度,也没有专门负责宪法教育的组织机构,更没有专门从事宪法教育组织与管理的人员。中小学法制教育已开展了数十年,但取得的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缺失、法律观念淡薄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改观,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这些都对中小学设立专门的宪法教育机构、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迫切的要求。

3中小学宪法教育的实施路径

宪法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宪法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学校应将宪法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并应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提供支持,以保证宪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1发挥宪法教育课主渠道的认知作用

首先,正确认识宪法课程的目的。学校应转变当下学校宪法过分关注知识传授和法律条文灌输的弊端,相应增加宪法观念和宪法素养方面的教育内容,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宪法教育目的蓝图,重点在于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宪法意识,形成坚定的宪法信仰。其次,设置科学、合理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课程体系。课程和教材是实施宪法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国家教育部门应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组织编写一套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一贯制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教育教材。同时,学校还应在教学计划、课时、教师、教法四个方面予以保证,使宪法教育形成科学化的教学安排和常态化的教育机制,保证宪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3.2发挥宪法教育实践活动的养成作用

实践活动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各种各样的活动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宪法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团日活动等各种形式,将宪法教育内容渗透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通过创设积极的氛围,用科学的手段,使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提高素质。在组织各项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如开展宪法晨读、升旗仪式、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作品展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其中,并在此过程中接受宪法精神的洗礼和熏陶,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和价值观念。

3.3发挥教师队伍的质量保证作用

教师是实施宪法教育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宪法教育的重要方式。首先,应积极招聘法律专业人才,将其充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之中,以保证宪法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改变过去宪法教育由其他教师兼任的局面,实行宪法教育教师专任制度。其次,应注重加强对宪法教育教师的培训,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保质保量地完成宪法教育教学任务。再者,学校还可以建立宪法教育教师交流制度,积极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来自己学校授课,以不断提高宪法教育教学水平。

3.4发挥学校管理的监督规范作用

加强管理是保证宪法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学校应成立单独的宪法教育处,主抓学校宪法教育工作,主要有三项职能:一是主管宪法教育监督工作,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二是宣传普及宪法教育,定期开展宪法教育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宪法学习的机会和途径;三是监督、管理宪法协会,指导帮助宪法协会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应配备专业人员,宪法教育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宣传,学校应招聘法学、新闻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作者:孙玮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郑敬斌,王立仁.谈中小学法制教育内容的误区与完善———基于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梳理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1(8):25-27.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民;法治教育

十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强调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2016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共同制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为此,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公民的法治教育,愈来愈被重视。但是,公民的法治教育,并没有真正纳入国民的教育体系。

一、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法治教育的现状

要想真正落实公民法治教育,我们必须要客观了解现阶段青少年公民法治教育的现状,这样,才能把法治教育落到实处。

(一)法治教育停留“预防”和“惩戒”的主观认识层面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法治教育持认可态度。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法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严惩犯罪。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笔者分析,这和学校选择的教学内容和大众观点有关。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宣讲,会深刻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教育广大学生遵纪守法、切实加强自我防范。从大众观点来看,很多时候,法律等同于刑法。不可否认,预防和惩戒的确是法治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依靠外力的预防和惩戒,并不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实现以内在驱动力为根本的法律意识的养成。

(二)停留“知法”层面,内容缺少“共同思想”支撑

以原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社会)》为例,从小学到初中,“人身安全”“生活规则”“民主”“权力”“义务”“责任”等内容安排显得零散而不聚合,缺乏连续性和统一性,缺少“共同思想”支撑。例如俄罗斯的公民法律教育,其“共同思想”就是法律的民主原则、人道主义伦理价值观。日本的公民法治教育,围绕“规则”这一共同思想展开。《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后简称《大纲》)分学段制定了法治教育内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涉及各个法律部门,知识量大覆盖面广。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光是了解都很难做到,知识的简单积累不代表可以转化为主观能动法律意识的养成。

(三)重知识的讲授,少活动的实践

法治的实现不依赖于国家的强制,而必须以公民对法律的直觉和积极遵守为前提。遵守法律的理由是多样化的,但是,在这多样化背后存在着某种恒常的因素,某种更为基本的力量,这就是公民的法律意识。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的法治教育,形式简单,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许多学校的法治教育仅局限在校园和课堂之中。调查显示,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主题班会和主题讲座。其他也会有法治宣传专栏、国旗下讲话等形式。从教学方法来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主题班会,都是以讲授知识为主,尤其是主题讲座。而法治宣传专栏,也是以法律知识呈现为主要方法。真正让学生接近法律,体会深刻的实践活动却很少。

美国法治教育强调互动与合作策略的广泛使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历,为学生提供实践所学技能的各种机会。比如模仿审讯和上诉,解决冲突和调解工作。尤其是“社区参与”,在社区的真实情境中试验、内化和运用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从而获得法治教育期望在学生身上培育出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法治教育明显缺乏实践性,缺乏思考、商议、讨论,缺乏把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的机会。

(四)整体有效的法治教育体系没有形成

法治教育体系包括纵向的教育阶段体系和横向的教育知识体系。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一般是指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两个阶段的学习。而本文“基础教育阶段”是指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之所以把幼儿园阶段纳入其中,是参考借鉴了美国和台湾的公民教育,年龄下限划至幼儿园,是因为法律意识养成,幼儿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渗透时期。

横向的知识体系,既可指内容体系,也可指课程体系。由于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缺乏“共同思想”支撑,导致知识的零散。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首先应当梳理现有的法治内容,围绕共同思想,按照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结合不同教学方式,有梯度、有层次的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幼儿园和低段小学生可以采用绘本阅读和讲故事的方式,高段学生和初中生可以采用相关教材(包括视频)增加讨论、互动的方式。而在颁布《大纲》之前,法治教育没有正式纳入课程体系。如果从课程设置来讲,应当有校内课程与社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n程相结合,从而建构完整有效的课程体系,从而建立完整的法治教育目标体系。

(五)师资和教育资源保障机制不健全

据调查,现在从事法治教学的老师,几乎都是非法律院校或法律专业毕业的教师。初中,有专门思政专业毕业的老师执教,多为政治老师,而小学,几乎没有专职的思品教师,多由语文老师或者班主任兼职。法律知识,本身极为专业,这就对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师资上看,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很多教师自己都是一知半解,更不要说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了。因此导致在教学中无法深入浅出,只能照本宣科。而有些教师则会避开这些内容,无法真正落实教学。例如八下年级整册教材内容可以归纳为“权利”“义务”“公平”“正义”四个词语。从专业角度看,权利和义务是法的内容,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尽管教材的内容看似简单,但是,什么是“人身权利”“文化权利”“经济权利”?分别包含哪些?这都需要教师要有相当专业的法律知识储备。而“公平”“正义”,实质上是法的价值体现,这册内容均是法理学的知识点,也是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而现有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了专业的理解和讲授呢?

在美国,律师协会资源被带入法治教育领域,建立青少年公民教育特别委员会。全美各州都有一个州立法治教育网站,还有各种由国家机构支持的法治教育计划。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也为法治教育提供广泛支持。在我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资源有“青少年法制网”,“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等,但是,这样的网络资源屈指可数。此外,社区资源人士,例如律师、法官等,还没有进入法治教育领域。正因为如此,学校的法治教育,很难在校外开展实践活动。

二、教育现状的思考和启示

根据现有基础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现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主要是:

法治教育目标全面落实

《大纲》明确了法制教育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具体来看,包括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从现状来看,知识目标落实得较多,而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则被忽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落实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法律知识对法律事件进行思考、要论、处理的能力。如果只注重法律知识能力目标的实现,会出现学得高大上,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内化运用,最后导致学不能致用的现象。因此,教学中真正落实法治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要从主观认识到实践运用,充分做到位。

(二)确立“共同思想”,由此展开教w内容选择和课程设置

尽管《大纲》有明确的目标制定,但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设置上,我们依然需要确定“共同思想”。可以借鉴日本法治教育的做法,以“规则”为共同思想展开法治教育。《宪法》是母法,是基本大法,其他法律法规均是依据《宪法》而制定。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说规定的教育内容看,已经涵盖了《宪法》的主题部分。因此,我们的法治教育也可以以宪法教育为“共同思想”。

(三)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建设

首先在各级学校,都要设立法治教育教师的岗位,鼓励法律专业学生到学校任教;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充分借助社区和社会资源,让更多人士进入法治教育领域,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资网络。

教学资源的建设,应当由各级教育部门连同司法部门、律师协会共同进行。保证资源的更新,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资源利用和学习的任务化。

参考文献:

[1]姜晓燕.俄罗斯以课程推动中小学法律教育[J].中国德育.2015-21.

[2]秦树理.国外公民教育的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王晓军.基础教育阶段的宪法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6年第10期.

[4]刘咏梅.美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5.09.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篇9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方针,努力做好“五五普法”宣传工作,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并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法制实践活动,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养成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努力使学生的违法犯罪率降低到零,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二、成立法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罗云利(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副组长:何晶(党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

勤力(春城派出所所长、学校法制副校长)

孔祥军(春城派出所民警、学校法制辅导员)

何巨人(关工委主任、学校关爱团)

组员:崔寿燕(后勤主任)

王庆华(教导主任)

张微微(大队辅导员)

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2、进一步完善管理、规范办学,使法制学校走向成熟。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重视整个教师队伍的普法工作,使广大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都能为人师表,明确法制学校的岗位职责和有关制度,健全完善法制学校的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台账,使法制学校科学化、系统化、透明化。

3、分层对学生实施法制系化教育

分层次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真正把法制教育具体化、实效化。小学低段结合思品课、晨会课、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通俗易懂的法律常识教育。中、高段学生每学期上一堂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国旗法》、《国徽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国防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中高段学生还应了解我国法制建设内容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实践教育活动

为了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取得法制教育的效果,巩固理解法制教育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演讲赛,召开以法律法规知识为题材的主题班队课。充分利用宣传阵地、红领巾广播站播出法律专稿,板报定期出法制教育专栏。

5、强化对后进生的帮教工作

重视做好学业成绩还暂时落后学生的帮教工作,毫不松懈地做好控制流失工作,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师首先应努力学习和领会新的,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手段,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天才,每个学生的学习类型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也可以丰富一点呢?同时,在班级中发动学生,开展“一帮一”活动,可设置进步奖、最大进步奖,让后进生也感受成功的喜悦。

6、把法制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学校的法制教育,以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根本目的。通过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领会,使学生自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开展做规范生、争规范小队、创规范班级,要求学生做到“静、净、轻”。

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篇10

一、明确目标,宣传到位,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一是注重法制教育队伍建设。为完善和严格执行教育系统学法、用法制度,全县各中小学校都应及时调整充实“法律进学校”、“依法治校”普法依法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体系。全县16所中小学及3所县城幼儿园需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各中小学的领导亲自挂帅,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以校长为龙头,以办公室、政教处、大队部为主体,以班主任、政治(思想品德)教师为骨干,以党、团、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完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二是明确目标,加强管理。根据县集中开展依法治县工作目标,我局认真制定教育系统“依法治县、依法治校”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我局专门对学校法制建设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全局年度工作目标,要求各学校按时报送普法工作相关材料,全县教育系统的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在各中小学开办法制教育宣传栏。结合全国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工程、“六一”国际儿童节、教师节、“12.4”法制宣传日开展《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禁毒法》、《自治州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语文、思想品德、政治、历史等学科和地方课程,加强青少年学生交通安全、预防和艾滋病、诚信、禁烟、知识产权、国家版图等宣传教育工作,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法氛围。教育局通过“县教育网”开办法制教育专栏,及时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普法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干部教师及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

3.要求学校征订《法制报》等报刊杂志。各校购买vcd(dvd)光碟,征订法制报刊、杂志和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供师生借阅以拓展干部教师学习渠道。

二、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

1.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各校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普法教育动画片《代号12348》教材重点加强在广大学生中进行法制教育,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征文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等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宣传作用,扩大法制的覆盖面,各校、园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努力探索普法工作新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做好普法工作。各校、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把法律知识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使法律法规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做到班会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宣传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法制专题课;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联系师生的优势,灵活多样地开展普法教育。

(2)积极开展法制活动,注重普法教育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自治州教育条列》等法律法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教育、十五年义务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爱与责任教育;二是严格执行“减免”政策,“减负”规定;三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四是自觉执行收费政策,经费公示制度,杜绝乱收费现象发生;五是坚持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重大事项议事制度;六是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积极构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机制;七是进一步规范教育秩序,加大教育执法检查力度。

2.方法灵活、注重实效,扎实推进法制教育

(1)加强学校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水平。学校在法制教育活动中,坚持把法制教育同每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相结合,同干部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行风评议相结合,同行政管理的常规业务相结合,县教育局把法律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和指标将纳入对学校常规工作的考核中。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水平。

(2)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努力提高依法执教水平。一是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教育法规,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二是把法律知识作为一门基础课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三是把教师依法执教情况记入考核结果;四是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十不准”。

(3)加强法制教育,促进教育系统行风和廉政建设。各校进一步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强行业自律,要求学校收费做到“一公示两监督三公开”,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从源头上杜绝乱收费行为的发生,净化育人环境。

(4)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构建和谐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为了创造良好的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教环境,县教育局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和进化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中小学的校舍、食品、交通、消防、用电等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3.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

(1)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校参加法律知识征文和各类竞赛活动,教育局继续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荐学生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2)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宣传作用,举办法制图片展览,扩大法制的覆盖面;

(3)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要求学生参与面达95%以上,努力探索普法工作新方法。

(4)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联系师生的优势,灵活多样地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

(5)法制教育常态化,按照“省法律‘七进’普法系列读本”、“小学生、中学生学法用法读本”进行授课,开展法制教育,实现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制定教学计划,让法制教育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把法律知识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使法律法规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做到地方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宣传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法制专题课。六是开展好“学法、知法、守法”、“学习宪法,争做守法小公民”系列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

三、充分发挥示范校的引领带头作用,扎实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

明确工作内容,充分发挥示范校的引领带头作用,广泛开展“法律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按照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一是充分发挥县城关小学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县中学和县寄宿制藏文中学2所州“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荐县、州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推荐县中学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推荐县深圳福田希望小学、邛溪易地育人寄宿制学校、麦洼小学和安曲小学四所小学校开展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带动其它中小学最终实现依法治校工作。二是规范学校管理从建章立制开始,要求全县各校园实现一校一章程,修订学校(园)章程工作。三是重点督查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开展。本年我局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校、园的法制工作内容作检查,重点对“深化法律七进、推进依法治教”法制教育主题活动、宪法及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各校学习宣传《义务教育法》、“9+3”免费教育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省依法治省纲要》、《州依法治州实施意见》、《教师法》、《州教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