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十篇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十篇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7:05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篇1

关键词生物专业情感调查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6)11-0066-04

1引言

专业情感是描述对某一学科专业具有深刻而稳定的感情。在教学活动中,积极的专业情感容易激活人的兴奋中心,消极的专业情感则会抑制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导致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生物专业的专业情感则是生物专业学生对于自己选择此专业是否能满足自身心理上或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通过对生物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情感的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而且能使本专业在学院将来的发展、学生的就业等方面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2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2.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重庆长江师范学院生物专业的2011级和2012级毕业生。2011级的学生人数为70名,2012级的学生人数为80名。

2.2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1级的学生大多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12级的学生则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

参照布鲁姆和加涅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并结合实际,主要从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是否主动参与学习、学习态度、专业欣赏度及个人价值观五个方面进行设计,共设计25个问题。共发放150份问卷,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3结果及分析

3.1对生物科学专业认同度的调查结果(表1)与分析

由表1可知:38.7%的毕业生认为当初选择本专业是因为爱好,其余毕业生基本是由于一时兴起或被调剂而选择了本专业。69.4%的毕业生喜欢本专业,其中有54.7%的毕业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有信心。在毕业生是否会从重选择本专业就读的信念上有52%的毕业生选择会继续在本专业就读。而毕业生在是否会在本专业上继续深造的这个问题上有53.3%选择了不再继续深造,但还有28.7%的毕业生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是:生物学专业竞争力大,就业压力大,使他们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失望,对本专业不喜欢或厌倦。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调剂入此专业,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专业相关知识有所欠缺,导致专业认同度不够稳定。

3.2对主动参与学习生物科学专业知识调查结果(图1)与分析

由图1可知:7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12.3%的毕业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还有12.7%的毕业生是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学不学习,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基本没有。以上结果显示:毕业生学习态度整体倾向是积极的,但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较模糊,追求学习的功利价值倾向比较明显。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本专业学生受外在促发力影响过多,欠缺内发性学习动力,不能全面认识本专业的价值取向;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吸引力不够,实用价值差。

3.3对生物科学专业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图2)与分析

由图2可知:通过4年生物专业的学习,部分毕业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并没有逐渐提升,只有28.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了,有32%的毕业生觉得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还保持原样,还有21.3%的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任何感觉,不知道自己是否对本专业的学习感兴趣,甚至有少部分毕业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感到厌倦,但又不得不学,但毕业生对本专业最感兴趣的课程主要是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和本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希望教师注重学生兴趣,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去。

3.4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欣赏度调查结果(表2)与分析

根据表2可知:有45.3%的毕业生认为我院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这一优势比较明显;有24%的毕业生觉得我院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还有16%毕业生认为我院的考研率高,就业形势好。有30%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实验技能,认为只要把实验技能掌握好了本专业的内容就可以全部完成;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只有4%的人认为重要;有42%的毕业生认为实践教学技能最重要。其中有52%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的实验主要是按照教师的演示或书本上的要求进行,有23.3%的毕业生觉得是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和方法,然后学生去做,只有少部分毕业生觉得本专业的实验是自己设计自己做的。

3.5对学习生物科学专业后个人价值的调查结果(表3)与分析

表3可知:被调查的毕业生都认为自己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东西,只是收获的东西不同而已:有33.3%的毕业生认为主要学到了新的生物知识;还有27.3%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生物,增加了对生活常识的了解;还有一部分认为自己学到了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等。有9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毕业后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有2%的毕业生认为学习本专业后自己可能碌碌无为,不能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28.7%的毕业生觉得在生物专业学习期间是平平淡淡的;有44.7%的毕业生觉得会铭记这段经历并将收获运用于以后的工作中;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段经历将影响他的一生。毕业生认为本专业主要培养了师范生的素质与技能,但本专业对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又有很少的帮助,同时还有部分毕业生觉得本专业也培养了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只是比例占得少。另外,有些学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只要上了大学,将来就有了着落。

4反思

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学习态度整体倾向是积极的,并能在学完本专业后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存在,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专业认同度较低等。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与训练,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而当前各高校对学生的专业情感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学生“专业认同度低、学习兴趣淡、缺乏对专业一定的欣赏”等消极专业情感。教师应加强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情感培养,增加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丰富实践活动,让生物教材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此专业具有现实意义。

附录: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对生物专业情感的调查反思问卷。

专业认同度:

1.对别人讲解生物学有关方面的知识()

a.非常感兴趣B.比较感兴趣

C.一般D.不感兴趣

2.对就读的生物科学专业的感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

C.不喜欢D.非常不喜欢

3.对自己就读的本专业就业前景的信心如何?()

a.非常有信心B.比较有信心

C.没自信D.非常不自信

4.给你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是否还会选择生物科学专业就读?()

a.肯定会B.可能会

C.不会D.肯定不会

5.是否决定以后在本专业上继续深造?()

a.是B.否C.不清楚

专业知识是否主动参与学习:

6.你对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是怎样的?()

a.积极主动参与

B.得过且过,及格就行

C.不确定,心情好就爱学习

D.讨厌学习,不管能不能及格

7.对于学好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你持哪方面的目的?()

a.能使我将来找到好的工作

B.奉父母之命,不想父母失望

C.可以暂时在学校混时间

D.想学知识,想学技能,为以后继续深造

8.当你遇到本专业学习上的困难时,你主要是怎么解决的?()

a.自己独立思考,找到解决方法

B.请老师或同学帮助

C.上网或图书馆找相关资料

D.懒得思考,等待别人找答案

9.你觉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了你对本专业的学习态度?()

a.本专业的考核力度不足

B.本专业理论知识学起来枯燥无味

C.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或教学方法

D.课程安排不合理,实用性差

e.实验技能要求高,不易掌握

10.你认为自己主要是通过哪种途径对生物专业的学科进行学习?()

a.通过本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

B.通过阅读除教材以外的相关书籍等资料自己进行学习

C.通过咨询相关专业教师进行辅导学习

D.通过培训班进行学习

专业的兴趣:

11.经过大学四年对本专业的学习,你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a.比以前更有兴趣

B.和原来一样比较有兴趣

C.无所谓,没有感觉

D.感到很枯燥,是不得不学

12.你对生物科学专业哪类课程最感兴趣?()

a.专业主修课程B.专业选修课程

C.本专业实验课程D.本专业社会实践课程

13.你认为能使你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a.因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内容容易掌握

B.因为生物科学专业考研率高,就业形势好

C.因为生物科学专业实验多,实践机会多

D.本专业的学习氛围良好

14.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能影响你对生物科学专业学习的学习兴趣?()

a.教师教学水平差,讲得枯燥无味

B.课程安排不合理,种类多,实用性差

C.教学条件差,实验设备缺乏

D.本专业实验的教学模式

e.专业的就业压力大

15.你觉得满足以下哪些条件能引起你对生物科学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或动机?()

a.改变生物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及课时安排

B.改变生物专业任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方法

C.改变生物专业教学的教学环境及模式

D.加强生物专业教学的实践应用

e.加强生物专业的考核力度

专业欣赏度:

16.你认为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在学院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a.本专业考研率高,就业形势好

B.教师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

C.实践设备先进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D.文化底蕴浓厚

17.在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的学习中,你认为本专业的教师类型是哪种?()

a.生物学知识丰富,讲课条理清楚,概念明确

B.将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

C.能组织学生在讨论,调查与实验中学习知识

D.以自我为中心,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

18.你认为生物专业哪部分学习内容最重要?()

a.本专业实验技能B.本专业理论知识

C.实践教学技能D.选修内容

19.你认为本专业的实验方式是哪种?()

a.按照教师的样子或书上的样子做

B.教师提出问题,按照教师提供的方法自己做

C.教师提供实验条件,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做

D.其他方式

20.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来对本专业进行了解?()

a.学校网站B.老师或朋友

C.自己学习过程中了解D.社会实践进行了解

学习专业后的个人价值:

21.你觉得生物科学专业培养了你哪方面的能力?()

a.师范生的素质与技能

B.科研创新能力

C.社会交际能力

D.学生的就业能力

22.通过四年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与了解,你觉得收获了什么?()

a.增加了对生活常识的了解

B.养成了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

C.学到了新的生物知识

D.交到了新的朋友

23.你认为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a.科研创新精神

B.专业的考研率以及就业形势

C.师范生的素质与技能

D.较强的专业知识储备

24.你认为学习本专业后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

a.能成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

B.成为科学研究工作者

C.实验员

D.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作为

25.你对大学生物专业的这段学习经历评价一下()

a.只是一段经历而已

C.我会铭记这段经历并将收获体现在日后工作中

B.它影响了我的一生

D.平平淡淡毫无波澜

参考文献:

[1]胡仔英.论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投入[J].河南教育,2006,7(2):111-115.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篇2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困境;对策

中职物理课程是职业学校工科类专业课的基础,学好物理,可以深化理解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好物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他们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再教育的能力;学好物理,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物理教学的困境分析

1.学校对中职物理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物理学作为中职工科类的的基础课程,其基本规律渗透在专业学科的一切领域,运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工程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基础。长期以来,学校由于片面强调物理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思想,以致在中职教学实践中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就拿我校来说,学校片面认为工科类专业已开设了电工学,就没必要再开设物理学,因此削减物理课时,一度曾不开设物理课程,殊不知物理学是连接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等专业课的必要阶梯和桥梁。

2.中职物理教材与专业知识联系不大,且缺乏生活实践

目前我们所学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教材,是按照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来编写,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种编排虽然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中职学生绝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自学能力较弱,而书中习题逻辑复杂,学生难以消化与吸收。现有教材与专业知识及生活实践相脱节,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性内容较少。中职物理课作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地位,应加强科普知识和实践性教育,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

3.中职学生层次落差较大,学习物理存在着困难

由于国家高考政策的调整,引发高校的扩招并带动“普高热”,使中职学校生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几乎是中招考试的落选者,而且,大部分中职学校为了保持发展或生存,实行免试入学,这就造成了进入职校的部分学生有的在学习上存在问题,有的在品行上存在问题,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这些客观原因使得中职学校所招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降低。

4.中职学校物理教学实验条件差,设备严重不足

中职学校由于办学基础薄弱,物理教学设备、器材严重不足,现有设备老化,物理课作为文化基础课不受学校重视等原因导致教学条件、实验设备跟不上要求,实验课开得很少,许多实验无法开展,这造成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差,制约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学生对物理课学习的积极性。

二、中职物理教学的对策探究

1.重视学生科学素养,优化物理课程结构

中职物理学科属于中职教育文化课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光学、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四大部分。根据新的课程改革原则:横跨学科,构建模块,服务专业,够用为度,理实一体,改变评价。笔者根据我校中职的不同专业,将物理与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整合,编写校本教材,如对计算机、电子技术类专业的学生,着重突出电磁学知识,同时增加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如万用表的使用,二极管、三极管识别,各种电阻的认识及读数,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对机电、数控专业的学生,则将物理与电工基础课程中的电磁学知识进行整合,这样既可以避免内容的重复又节约了教学课时,为学生动手操作增加了许多机会,当然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删除物理中的电磁部分或以电工基础取代物理中的电磁部分。电磁部分的基础知识将直接影响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也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可以说,物理学对中职电类的整个教学质量都会起到一个比较深远的影响。

2.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改进教师教学行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职校的物理教学应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以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材”为基点,教学方法宜采用“少讲高深理论,多讲操作,多实训”的原则,教师要转变育人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敢于用新观念、新技术新资源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根据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和专业课要求,将学生分小组,实施分层次选修。

3.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时,应以实用、够用、好用为原则,在教学内容的角度上,应从实践出发,回归生活。“纯粹的知识永远不能成为课程,知识成为课程的条件就是学生的参与。”因此让物理学走进学生,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突出物理知识与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体现课程的时代性。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带动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

4.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操作技能,造就应用型人才。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中职物理教学更应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学习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物理课外活动,进行一些科技小实验、小制作等科技活动。

总之,在明确中职物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学教学的改革,有意识地体现专业特色,重新整合与专业有关的物理知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讲授内容,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篇3

因此,高校应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特点,以专业为核心,衔接专业与就业产业需求,以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为桥梁,打造“小众化”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就业课程体系全程化、动态化,建立健全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体系,以增强就业指导实效性,缓解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

一、南京晓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生物科学专业已成为十大难就业的专业之一,这主要与生物科学相关产业链不成熟有关,也与高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培养体系设置不合理有关。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对《南京晓庄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0―2014年)》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构建以专业为核心的“小众化”就业指导体系。

1.毕业生就业率、满意度与专业相关性

生物科学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2%~95%,就业单位与专业匹配度为62%~65%。笔者通过调查该专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发现,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人数在34%~48%,与初次就业质量不高有关;从专业就业现状满意度来看,生物科学专业保持在58%~65%;通过对专业职业期待吻合度进行调查发现,生物科学专业仅为36%~43%。由此可见,就业指导教育需要在职业前瞻教育及入学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未来职场。

2.毕业生就业方向、行业选择

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平均比例已经超过50%,而且还在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于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基本比例保持在62%左右。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是药品和医药制造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除外)。

3.专业竞争力、薪酬体现、地域特点

从本校不同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竞争力排名来看,生物科学专业排名靠后。如2013年该专业在17个专业中排第14位。通过对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专业收入调查进行分析,收入较高的为地理科学专业(4621元),收入较低的是生物科学专业(2982元)。从就业地域来看,平均85%以上的人在江苏省就业,毕业生半年后的月平均收入在3572元,高于其他地区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工资水平,这主要与江苏省生物科学相关产业链成熟度有关。

4.知识满意度

2013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78%,与2013届本省非“211”本科院校(77%)基本持平。笔者对生物科学专业最重要的核心知识及满意度调查发现:营销与沟通、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化学被认为是其职业方面的核心知识,而这三项知识的满意度分别为60%、56%、78%。通过分析影响就业的显著性因素可得出,就业指导服务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和质量。

二、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专业企业岗位能力分析

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分析,只能作为就业水平和能力的“体检报告”,帮助高校管理者发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终将落到专业教改措施上。应以专业为单位加以分析研究,实现以结果为依据的人才培养评价与改进目标。

1.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南京晓庄学院经过16年的专业发展和建设,已取得相应成效。如结合生物科学应用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专业教学特点和行业背景知识,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校校、校地、校企等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凸显地方性、实践性、应用性。

2.生物科学专业企业岗位设置、工作任务、技能分析

生物科学专业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药品和医药制造业,因此本文侧重研究医药领域行业现状,且实地考察了多家医药企业,深入调查分析企业岗位任职要求,整合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及生产工艺中所需的相关技能,为构建以专业为核心的“小众化”就业指导体系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医药企业组织架构分析:医药企业基本按照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构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根据职能划分,包括研发部、生产部、质管部、人事部、财务部、销售部、注册审批部、临床医学部、采购部、行政后勤部。不同的职能部门对所招聘人才的要求不一样,毕业生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真正提高就业竞争力。

专业岗位设置、工作任务、技能要求: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n售部、生产部、质管部,少部分学生进入研发部或注册审批部。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及相关技能总结如下。

(1)药品销售岗位:负责产品的推介及销售工作;负责提供销售服务和对用户投诉的处理;负责药品需求信息搜集、客户信息反馈等。主要技能要求:营销与沟通、服务与意识、职业通用知识(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药理学等)。

(2)药品生产岗位:药物常见剂型(如片剂、胶囊剂、凝胶剂等)的生产;负责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负责生产现场管理工作等。主要技能要求:职业通用知识、职业专项知识(药物制剂制造技术、制药工程原理、药物分析等)、职业综合能力。

(3)药品质管岗位:按Gmp体系要求,组织对生产全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监管。主要技能要求:职业通用知识、职业专项知识(含药物分析与检测、仪器分析等)、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综合能力等。

(4)药品研发岗位:药品分析、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包括设计控制的管理、生产工艺的改进、产品注册标准的编制、备案及修订工作等)。主要技能要求:职业专项能力、职业通用能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

三、构建以专业为核心的“小众化”就业指导体系的基本策略

1.教育理念更新:树立就业指导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应“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把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校专业设置、招生、培养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机制,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学科、专业、课程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因此,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弥补当前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相脱节的严重缺陷,树立就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专业为基础,贴合学生实际,促使学生主动认知自己的专业内涵,提高学生对专业领域的横向与纵向认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发展诉求,完善专业职业技能,积极主动地规划和选择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2.课程内容改革:就业指导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双向改革

建立以专业为核心的“小众化”就业指导体系的目的是搭建由“就业”到“专业”、由“导向”到“课程设置”的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之间的桥梁。

就业指导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一套以专业为核心的“小众化”指导体系,并把全程职业指导加入分解,分配到大学各阶段。例如:大一开展专业认知、专业内涵教育,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引导学生认清专业,了解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了解本专业未来面对行业的特点、岗位设置、技能要求,引导学生主动确立未来职业目标。大二开展职业知识与职业伦理教育,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及综合能力,为提高个人竞争力做好全面准备。大三侧重自我评估与就业能力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我特点,认清自己的喜好、性格、特点等,增强就业的选择性及满意度。通过专业课学习强化专业思想及能力素质,认清自己与就业需求的差距,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大四侧重职前培训,主要对专业方向涉及的就业政策、途径、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以及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方法、心理等方面的指导等。

专业教学内容改革重点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为就业服务。课程以满足及对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求的操作性、实用性的能力培养进行设置,增加实验、实训课程,如“生物制品制造技术”“药物制剂技术”“Gmp质量体系”等课程,同时安排学生到合适的企业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岗位实践活动。

3.教育者队伍优化: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就业教育指导涉及知识领域广,是一项融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工作,需配备由专业教师、辅导员、技能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循序渐进地开展全程就业指导工作。

(1)“小众化”的就业教育,必须由专业教师开展专业内涵教育,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主动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及发展前景,为未来制订职业规划打好基础。

(2)“小众化”的就业教育,必须由专业辅导员、班主任全程分阶段推进就业指导教学工作,为学生提高个人认知、社会认知、就业形势J知、就业服务水平等提供帮助,提高就业率。

(3)“小众化”的就业教育,必须聘请专业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职业指导技能的教师,如企业HR、职业规划师等,来强化职业指导工作,从社会和市场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熟悉专业,以满足新时期市场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邓洁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篇4

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身心素质等方面。我们要深入了解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采用专业知识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法。

专业知识考核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参加的。考核的结果往往让我们感到意外,很多物理教师考核合格,少部分教师的考核成绩让我们失望。虽然不能以此就断定他们不能教好学生,但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很难让人信服。

问卷调查也是考查物理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方法。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30%的物理教师表示非常热爱物理教育教学;60%的教师表示热爱,并会尽量做好物理教育工作;只有少部分物理教师表示不喜欢物理教育,只是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总体来说,大部分物理教师还是热爱物理教育事业的,这是值得欣慰的。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物理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对物理学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充分,对教育理论掌握得也不多。大部分物理教师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物理教师的教学具有局限性,他们比较重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物理是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一门学科,所以物理教学应该多联系实际,多组织学生做实验,但很多物理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部分物理教师心理素质比较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考核也能合格,却不是好老师,面对学生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很紧张,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有了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准,但很多教师没有进行过教学研究,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搞研究,或是根本不知道怎样搞教学研究。

总之,当前中学物理教师具有良好的物理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知识过硬,但心理素质不好,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很薄弱。所以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影响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的因素

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不足,对科研的应有地位认识不清。教育科研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很多物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能把课上好就是一个合格的物理教师,忽略了对教育科研的研究。而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让物理教学更加完善,所以不能忽视。

物理教育科研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物理教材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及课程的结构设计,等等。教材的选择对教学非常重要,好的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材选择方面应该慎重,这就需要做好教育科研的研究。

课堂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以研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例。研究学习小组是课堂教学的大胆尝试,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分为专题小组,提前预习教师即将教授的物理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探索性学习和研究。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活跃,与普通的课堂模式大不相同,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所以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加快步伐。

要想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必须有好的课程结构,教师授课应该有章可循,不能杂乱无章。教师应该规划好所授课程,提高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此外,教师需要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做好教育科研的研究。

中学物理教师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非常重视中学教育,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物理教学上,每天争分夺秒地为学生多讲点知识,多讲解一道习题,所以没有多余的时间花在教育科研上。

此外,物理教育科研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而且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很多人不重视教育科研,对一门心思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者嗤之以鼻,没有为物理教育研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有的学校不重视教育科研,觉得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培养学生上实在,没有为教育科研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不足间接导致了教育科研的滞后。

三、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培养

应该加强对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素质,解决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认识不足、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时间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完善教育科研机制,提高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协作意识,为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氛围。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方式。

高等师范类院校应该改变未来中学教师的培养方向,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中学物理教资注入新鲜的血液。不仅要加强对未来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提高他们的自主性,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提高身心素质,全力打造新型的中学物理教师形象。而且要提高未来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把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师范类院校教育的重点,争取把所有未来中学物理教师都培养成教育科研方面的人才。

2.转变中学物理教师的观念,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教育科研。

部分中学物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足,导致物理教育科研发展滞后。在对未来物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养方面,应该加大培养力度,转变教师的观念,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教育科研的发展才能带动未来物理教育事业的高度发展。在未来的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物理学科专业知识的习得,更要注重物理教育科研的发展。

3.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篇5

通过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学习材料和同志,孟建柱同志在学校六十年校庆座谈会上的讲话,特别是参加了校党委组织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处以上干部培训班》,认真听取了校领导的动员报告,权威专家讲座和兄弟单位的发言,参加了集中讨论,感觉收获很大,深受启发。参加集中学习培训,也促使自己结合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真查摆自己思路和方法,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科学发展的态度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客观的说:物业管理工作,特别是物业管理处成立以来,我们在物业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业管理日益规范有序,为保证学校和居住小区的稳定做出了贡献,特比是在公安大学六十年校庆接待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更是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教职工的认可。但是也必须承认当前物业管理确实存在没有全面管住,充分用好,甚至浪费资源的问题。

自己作为物业管理处副处长,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思考:高级警官培训楼的管理与经营是自己分管的主要工作,目前主要存在一下三个问题:1、专业性不强:高级警官培训楼实际上是一所大型酒店(仅就客房数而言)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包括自己也是一个门外汉)和专业培训;2、员工短缺、流动性大:目前社会招工难直接影响我们员工招聘困难,并且员工流动性很大,因此导致无法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服务队伍;3、销售工作疲软:尽管高级警官培训楼作为一所酒店(宾馆)正处于培育期,但是这个培育期有些过长,尽管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但销售工作并未真正开展起来。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来破解这三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讲态度决定一切“这个态度就是认真”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ˋ认真ˊ二字,共产党最讲究认真”。认真是尊重、发现和运用科学规律的关键,是我们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反映,其次是讲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科学的、合理的规律,我们做事情,就要尊重规律且善于发现和运用规律。最后讲措施。没有措施,没有落实。那就是纸上谈兵。

具体而言,一是针对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因为受客观条件限制,很难聘请到高级的专业的管理人员,那么我们可以聘请专业的培训老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带出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以满足高级警官培训楼的管理需求。二是针对员工短缺的问题可以加大招工力度,对招聘来的新员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同时强化专业培训,提高待遇,打造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三是针对销售被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尽快组建强有力的销售队伍(外聘有经验的销售人员)。

2、尽快出台高级警官培训楼销售方案。

3、建立网站制作彩页,加大宣传力度。

4、创造条件争取进入国家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篇6

关键词:职业技能;卓越教师;物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48-02

教育作为开发个体智力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已成为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培养卓越的人民教师是面向新世纪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基础,因此,强化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个人素养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

近五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发展,师范类高校在培养人才上体现了多重学科教育并行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不仅要能承担一门必修课的教学工作,同时可以开设相邻学科的选修课、活动课或综合类课程,并且能够胜任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正在逐渐由培养“专业对口”的特长型人才,向培养满足基础教育工作的岗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转变。笔者认为培养多技、多能、具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中学教师的关键,在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具有优秀教师的理念和职业意识。

作为从事高师教学与研究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在总结了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以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物理专业“行知实验班”为授课对象,以专业基础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为平台,结合物理师范教学特点,深入探讨师范生课程设置的理念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改革方法。

一、传统高等师范物理教育课程的板块划分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高等师范物理教育课程分为三大板块:

1.学科专业基础课。旨在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专业设置有普通物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电动力学,固体力学,量子力学等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力求在基础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精神,提高师范生的发展后劲,推动“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2.教育职业技能培养。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以传授学生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观念为准则,专业设置有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史、教育教法学、职业道德教育等。其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精神,专业设置有教学设计、教学策略、青少年心理发展、心理咨询、心理测评与诊断、教师心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法、教材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等。在师范大学生能力培养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对高师毕业生的大量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高师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教师职业基础知识储备,教学基本理论不过关,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1]。

3.教育实践环节。教育实践环节是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由普通学生转变为专业教师的主要养成阶段。可以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基础实践即军训、劳动实践、计算机实践和教育教学技能实践;其次是综合实践,包括课内外科技活动实践,社会实践即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再次是技能运用考核阶段即专业实践部分是指通过前一阶段的培养和训练,师范生将所学技能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包括高师院校为学生提供必需的条件如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等,并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考核和评价[2]。教育实践的三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达到了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教育实践环节不仅仅遵从于传统的师范教育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它更加重视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必需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知识、文化传统与教育经验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实践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

学生的专业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3]。但在当前的高师院校中,通常表现为教育实践环节弱,缺乏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

二、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传统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板块,培养目标是中学物理教师。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普及,物理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物理系列的培养目标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尝试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1.学科专业基础课的“多元化”。“多元化”就是在打好物理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设置多个不同培养目标的系列选修课。在通修专业物理课程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目标选择某个系列的选修课程,包括物理科技前沿知识讲座选修系列(适合于有继续进修意愿的物理师范类学生选修);物理基础知识应用系列(适合于有从事物理教育意愿的物理师范类学生选修);电气化工程系列(适合于培养有专业技术特长意向的物理师范类学生选修)。系列选修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观察问题的物理视角,培养学生不仅要能承担一门必修课的教学工作,同时可以开设相邻学科的选修课、活动课或综合类课程。在选修多元化的同时达到分层次培养应用人才的目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物理知识爆炸性增长对物理学背景多元化的要求。

学科课程“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20世纪90年代末期,人才按计划分配的壁垒逐渐瓦解,行业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人才流动。物理教师不必来自师范类院校物理学系,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高校毕业生在考取相应等级的教师资格证后,同样可以参与物理教育专业的竞争。反之,物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离开教育岗位,从事其他工作,或选择继续研修,包括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学家。总之,各类大学物理系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因此结合实际,“多元化”培养师范类物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培养目标,是适合时展的必然要求。2.教育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提高师范类学生的“职业认同度”。高等师范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师范生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教师职业的工作对象是人,高等师范教育主要培养中小学教师,而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人,正因为如此,教师也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职业对工作者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爱岗敬业,更需要具有专门的职业涵养和职业技能。一个师范生是否愿意从事教师工作,能否做好教师工作,根源于培养过程中的职业认同度。职业认同度是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知、教师职业角色定位的把握、教师职业情感的建立、教师职业责任的履行[4]。对于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观念的培养课程,以及对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精神的培养课程的开设,都旨在建立学生对即将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社会认知、方法认知和价值认知。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自己从事的职业,深刻认识到职业的价值、意义,对之充满情感和信心,树立起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把职业规范内化到教师的行为中,使自己所承担的职业角色与社会发展与该职业的期望达成一致,并从中找到乐趣。

在课程开设的同时,授课的主体——教师也对学生的职业认同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印象深刻的教师也会对其选择教师职业和树立教师意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教育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开设的同时,通过向学生宣传优秀教师及其事迹,组织学生观看教师主题电影,组织学生进行教师主题讨论等,并贯穿“言传身教”于整个授课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帮助学生树立教师理念,促进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度的发展。

3.教育实践环节的“阶段化”。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过程,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大阶段,教育实践是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教育实践环节的“阶段化”有利于解决重基础、轻实践的高等教育培养现状。这里的“阶段化”是指将教育实践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涯,根据不同学年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合理教育实践内容和时间。分别在每个学年选取特定时间组织学生参与教育实践,第一、二和三学年可以安排短期见习,第四学年安排6周教育实习。第一学年见习的主要目的是教育考察,了解现阶段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改革的现状,感受中小学教师的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对教育宏观现状有所了解,建立职业观念;第二学年实习的主题是教育服务,通过学生参

与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辅导、班级管理、课堂评价、校内外活动等,实习“教育助理”的角色,在这一阶段使学生能够深入学校,从全新的职业视角了解学生心理、了解师生关系、学习课堂控制能力,建立职业意识;第三学年见习的主题是教育观摩,重点在于观课、评课、教育调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本阶段的学科教材教法、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的学习相结合,这一阶段对于学生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的建立尤为重要;第四学年以综合实习为主题,学生在教育教学现场进行实际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等实践活动,并将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职前教育培训。

总之,从21世纪高等师范物理专业的培养规格出发,我们将传统高等师范教育物理专业课程划分为三个板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板块、教育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板块和教育实践板块。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普及,物理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物理系的培养目标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尝试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际构建了三个板块的高师物理教学课程体系,实施“多元化”、“阶段化”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物理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志勇.改革高师人才培养方式的对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387-389.

[2]肖灵.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69-71.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篇7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3.07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它承载着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的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的重任。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渗透到了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在现今以高科技为特色的时代下,物理学更成为各理工科专业乃至各个文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单一的影响,目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已难以适应高校理工科不同专业对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如何使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适应社会对理工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是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认为主要从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这几点入手,有利于改进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本科人才的需要。

一、明确工科大学物理教育目的,改革物理课程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联合国第58次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史无前例地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更是确认了物理学是当今众多技术的发展基石,这充分肯定了物理学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大学物理的教学既为工科大学的学生学习工程技术知识和今后的长远发展打好物理基础,并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一方面,物理学的思想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最主要的源泉;另一方面,时代和社会对科学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我们要把物理教学的重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科学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上来。做到这些,也就实现了大学物理课程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另外,对工科专业来说,物理课程是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全面素质以及服务于专业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时期对物理课程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物理程的教学。但是同时物理课程又面临着和专业课程竞争课时的现状,课时并不多,那这就要求我们对物理课程进行改革。物理课程改革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与时俱进,即加强近代物理和高新技术的内容;二是要在课堂教学上精选内容,注重物理教学中基本思想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中应用性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课程的开放性,即各门学科与物理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把物理学的新成果、新知识、新方法充实到各相关课程的教学中。

二、加强大学物理中物理学史的教学工作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结构、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史进程。物理学史对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很早就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六七十年代曾举办了“关于物理学史在物理教育中的作用的国际专题研讨会”(theinternationalworkingseminarontheRoleoftheHistoryofphysicseducation)。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适量地穿插渗透物理学史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既能使学生从中学到研究和探索物理的方法,又能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的本质,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理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此外,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是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却还要学学物理,总觉得物理学习不如数学和外语等课程的知识实际作用来得大。而针对此,我们通过了解和分析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正是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诸如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发展与新的交叉学科的诞生。这样有利于非物理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能够对物理重新获得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从而能踏实专心的学习物理,认真思考物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与其专业的结合促进。而要能很好的发挥物理学史对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所引入的史料要相当的精炼和具有代表性。针对物理教学课时不是特别充裕的现实,我们可以在穿插时简洁扼要地将史实要点介绍给大家,然后再相应的留下一些小小的相关引导。而对于那些学生们高中就已经很好的掌握了的理论如力学部分,我们应将侧重点灵活的变动,将力学几千年以来的发展史巧妙地融合进去,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对此有更完整和生动的认识,在教学效果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初级认知,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汲取很多智慧和启发。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吸收知识的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都不理想。而现代科学教育理念是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启发式”的引导学生能够独立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注重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这样才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使学生从被动化为主动。通过采取“生本”教育,利用启发引导,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能够在独立探索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认识客观世界。我们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时,则应侧重讲清知识的整体框架和数学模型的建立,物理概念和理论的建立过程和研究方法,避免单纯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将学生推入纯粹的题海当中,注重给学生指出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方法技巧。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学习活动。在大学物理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是实现大学物理创新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物理教育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也必须依据物理教学大纲、教材、专业特点、学生实际水平和认知规律,有计划地分段实施。

四、“有的放矢”侧重授课内容,介绍相关前沿知识

大学里各专业都以大学物理为基础必修课,但因专业不同,大学物理的教学也要“因材施教”,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授课内容侧重点肯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数学、化学专业来说,对经典力学基础要求的不多,可在中学物理的基础上对牛顿力学部分作大幅度的精简、浓缩及总结;对医学专业来说,可以精简传统物理学教材中如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基础等与其联系不显著的章节;对于生命科学专业,则需要适当增加有关流体力学的内容。另外,从工科物理的特点出发,我们提倡将一些应用方面的知识放入教学内容中。如热学中的临界点、相变及液晶的应用,电学中的各种粒子加速器、等离子体、质谱仪和超导体等的应用,光学中的全息技术、信息光学和非线性光学的基本知识,量子物理中的光电效应、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和激光技术等的应用。这些内容往往与近代物理和新技术密切相关,把它们加入教学内容中,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科学素质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各专业领域的新课题、新发展,结合教材内容,不断的将工程实践中正在使用和即将推广使用但还没来得及补充进入教材的新知识、新技术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学生会感到他们学到了活的、实用的知识,触摸到社会的最前沿和科技发展的新动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物理与自然生活相结合,“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物理”,才能使物理学散发出它应有的吸引力。

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教育的整合使得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方式的主流。适当的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给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在形式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容量以及单位教学时间的使用效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通过提供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为科学、生动、直观、灵活和广泛深入地展示大学物理理论知识和物理内涵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从教育生理学的角度,在教学过程中,长时间只和一种媒体打交道容易诱发生理疲劳,对传统媒体是这样,对多媒体教学也是这样。因此两种媒体交替使用,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课堂讲授内容图像较多时,采用多媒体效果要好一些。若以文字和公式推导为主,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可能更好一些。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到对多媒体教学的适度、灵活的运用,针对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情绪状态,有机结合黑板和幻灯片。例如,在近代物理中的量子力学的教学中,出现的科学家、科学事件特别的繁多,发展过程曲折,内容量很大,那么我们就可以结合幻灯片这一信息涵盖量大这一特点,把实验演示,一些理论上的数学推导都放到幻灯片上,而对于各种理论的传承发展与关键转折我们则可以采用黑板,通过粉笔画思维导图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事实证明这样的有机结合的讲解方式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蒋学华,张金庆.对工科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篇8

—、北航物流管理专业现状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于2004年开始了首届物流管理专业的招生学生进校后先不分专业大二下学期开始由学生自主选择工业工程专业或物流管理专业。随着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的陆续展开,我们发现现行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画①课程设置重复。学科基础类课程与部分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有所冲突②教师授课内容不明确。部分专业课程名称不同授课内容却相互交叉、重复某些课程内容的讲授过于深入是否适合本科生、是否为物流专业本科生所必备还有待探讨。③教师缺乏职业培训。为学生开设物流专业课的大多数教师缺乏物流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经验。④物流专业课的设置未能弥补学科基础类课程的不足。由于学时限制,为各专业共同开设的学科基础类课程没有涉及物流内容,也未通过设置相应的物流专业课加以弥补。

二、物流市场人才需求及各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1.物流市场人才需求调研。

为了充分掌握物流人才需求动向,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实习安排以及人才基本素质等更能适应企业的实际要求,我们于2007年下半年进行了首次调研于2008年进行了补充调研调研企业包括DHL、神州数码、北京西南物流中心、北京顺鑫首联物流、宅急送、北京第一机床厂、国美电器等涉及中外、民营、国营的生产、服务、零售、采掘等行业其中,物流型企业占60%,生产制造型企业占26.67%,批发零售型企业占13.33%。调研对象为物流企业的人事主管、部门经理或一线物流工作人员,以及非物流企业的物流部门主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为43.33%,其中本科专业与物流相关的仅为20.00%。而美国奥尔良州立大学主持的一项物流职业类型调查统计的全美物流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情况显示,大约92%的被调查者有学士学位41%的人有硕士学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对于制约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不同的看法(表1)认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是物流发展瓶颈”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相关物流人才的需求。

在对本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图1)有62.5%的人认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37.5%的人认为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合理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类似的结果也出现在对企业的调查中,有90%的企业认为目前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要度的认识与企业的需要既有相同点也有较大的偏差(图2、3)。对比图2和图3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装卸和包装的相关知识不重要选择的人次数是0而这些操作恰好是配送、仓储与存储及采购等的重要环节与基础。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企业中应用频率高、要求较强能力的某些相关知识点,如物流信息处理、国际贸易、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等(图3)在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例如本校经管学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实力,我们借助这样的优势,为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然而,由于课程体系设置的缺失相关课程在知识体系上相互脱节,学生只学到了几个知识点系统性不强,致使本专业学生在数据库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知识仍然欠缺无法胜任这方面的工作。此外,虽然我们为本专业学生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但授课内容几乎不涉及相关的物流活动。对专业课任课教师的调查也表明,某些必修课内容重复率高缺乏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接轨少,没有提供实际操作培训的机会注重课堂授课忽视实践性教学实践的案例课程少部分专业课的授课内容难度偏大适于在研究生阶段讲授。

以上调查分析显示出学校教育未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也印证了我们对企业的调研结果当被问及企业是否有引进物流人才的计划时,80%的企业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与参考文献2的研究基本相吻合:2005〜2010年我国物流行业每年至少需要补充48000人平均每年增长约为20%。但是在各种补充物流人才的方式中,通过面向校园招聘的只有43%,排在了第3位而面向社会招聘和企业内部培训则是企业采用的更主要方式(表2)

由此可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旺盛的但是目前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不难理解在企业的校园招聘中,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什么会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

2.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设置比较。

在本研究中,为了更好地确定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我们选择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与本校目前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之所以作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本校与这几所高校都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选择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是缘于香港作为一个大的物流港、世界贸易的中转站为当地的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物流教育也开展得很好,而且香港的教育有英美国家的特点。

通过分析内地和香港物流管理专业的资料可知除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物流管理方向外,其他学校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数量几乎都要多于工程技术类。而且,内地3所院校课程数量较多,第一学年以安排基础类课程为主专业基础课基本上都是在第二学年开始授课。

从课程门数的角度分析,内地3所院校基础课程门数比例远高于香港院校的相近专业同类课程比例工程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则低于香港院校(表3)北航物流管理专业与国内其他院校以及香港同类院校专业比较见表4。

表4表明北航物流管理专业没有突出工科院校的特点及北航特色,在物流人才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实力。因此为了使学校培养的物流毕业生在竞争中有更突出的表现我们应该在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发挥本校特点与办学优势,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考虑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市场方向,从四种需求领域(企业物流人才的需求、规划和咨询物流人才、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科研教学物流人才)和三个需求层次(物流操作、物流实际管理、高层物流管理)进行学科规划和建设。

三、培养具有北航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以上调研分析表明北航物流管理专业现行的培养计划中存在的课程设置重复、专业课程授课内容重复等问题仅仅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问题表现在:现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专业核心知识不完善;专业定位不明确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不突出;缺乏有特色的办学模式缺乏多元背景的师资队伍等。为此我们在研究中首先明确了本专业的定位问题进一步完善专业核心知识框架,修改了课程体系的设置明确了特色办学模式同时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教师团队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对于本校经管学院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教师团队是实现培养目标并在教学中体现北航特色的关键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课程设置重复、授课内容不明确、核心能力培养不突出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新专业的总体认识不足、物流实践积累不足。为此我们通过多方调矾从教学方法、手段、专业理论学习及物流实践的角度拟定了教师培训计划。同时根据需要聘请部分在企业工作的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选派青年教师参加校级、教育部等主办的培训班,并去相关企业参观、了解等。此外,在我们的教师团队中,每年都有教师去香港、欧美等高校交流、学习,其间教师有意识地选听相关课程,为自己的教学作积累。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北航的毕业生再入校园为学生开设讲座,等等。

2.突出北航特色

对物流管理人才市场的要求,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分类,并根据所在院校的学科优势以及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结合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来培养学生。在物流教学中突出北航特色,首先要明确北航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究竟应该面向哪一类人才市场,是宽口径人才还是单为航空制造、航空物流企业培养人才;其次要解决如何在经济管理学院突出北航特色的问题,解决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即具备了北航特色的问题。

我们认为并不是学习了几门航空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所培养的人才即具备了北航特色而是应该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待人才培养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特色办学的模式。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行业背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有所创新,突出特色。

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从目前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前述对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对比来看北航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结合其工科背景来掌握物流管理所急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加强工科背景知识学习的同时,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

不仅在物流企业,制造企业中同样存在物流同样需要物流管理人才。航空制造企业的特点是大规模的复杂制造系统,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制造。因此在学生的基础专业课设置中,应该加强关于大规模的复杂制造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同时,由于信息管理系统、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的科研与教学是北航经济管理学院的特长既有理论研究成果也有实践成果其知识也是物流人才市场所需要的。因此,在修订后的物流管理专业课设置中,我们增加了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调整了物流信息系统的授课内容,加强电子商务的教学。

我们的教师团队中有多人在本、硕、博、博士后的学习、研究方向是航空专业具有扎实的航空专业知识背景,在科研中与经济管理相融合,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在以上特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这部分教师的特长辅之学生在基础课阶段所学的部分航空专业知识应该说北航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既适合于在航空制造企业、航空物流企业中工作,在更广泛的物流人才市场上也具备竞争能力。

在我们首届毕业生中,有学生利用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的知识出色地完成了毕业设计,现已成为所供职的物流企业的骨干;有学生毕业后不久即在某航空制造企业参与企业内部物流的诊断与改造工作。

3.加强实验教学及物流实验室的建设。

物流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上尽量增加学生接触实际的机会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系统调整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协调、整合、细化教学内容删除不适合的课程增加北航优势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企业调研的成果初步建立了案例库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学生实验指导手册。挑选的实验分为三个层面:企业层面认识实验、物流运作层面实验、物流信息处理包含十个项目:企业概况认识与描述、物流活动与作业认识、基本工具与设备、物流作业绩效评价、认识牛鞭效应、作业流程仿真、库存管理、eXCeL及VBa编程、基本知识和实验环境认识、简单信息处理系统开发手册中没有提供预定的结果让学生按照既定步骤去验证,而是在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实验。从实施效果看,实验性教学手段的采纳是弥补学生对物流企业缺乏认识、实际操作能力差的一个有效办法。

物流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为本专业的教学提供配套的实验条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参观或体验式的比如物流实验室提供货架和仓库管理系统,可以让学生实际体验播种式和摘果式等不同拣货方式的差别,不同货物摆放方式对仓库管理的影响不同信息识别技术对效率的影响等很多基本的物流原理另一种是试验式的比如让学生通过啤酒游戏来加深对牛鞭效应的理解并且评价不同改进措施的效果通过仿真软件或模型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物流系统的优化和改进等试验。

4.重视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

加强实践环节,不是简单的局限于实验课程的设计,应联系专门的物流企业作为实践基地,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接触企业实际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从而调动积极性。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应尽可能地与企业实际相联系从而增加学生实地观摩企业的物流运作的机会增加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利用北航毕业生的优势资源,笔者指导的学生在生产实习阶段走访了多家物流企业,完成了出色的调研报告,得到了校级奖励。而另一名学生在毕设阶段以某物流企业为背景进行研究并去企业实地调研,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

四、总结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理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161-01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命。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职院校一定要培养出适合岗位需要的技术能力,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人才的竞争力。

1目前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状况

1.1不重视物理教学,删减相应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物力课一直都是为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一些学校、教师及学生理所当然的认为物理课程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可有可无,因而重视的程度不够。认为物理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及就业都不会产生直接的好处,所有改革教学的过程中就缩减了大量物理课时,有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还会取消物理课程,从而很难充分发挥高职物理课程应有的价值,教学效果很差。

1.2缺乏准确定位,教学内容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教育一方面属于高等教育,同时又属于职业教育,因而高职物理这一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比较高。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物理课程主要以热学、力学、电学等等内容,同中学相比,只是增加了一些微积分的应用,所以很难做到提高学生对相应物理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能力,所以也就不能有效发挥出高职物理作为基础课程的学科价值。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有效考虑到高职教育特点,所有也不能科学的选择教学内容,更无法同相应的专业进行很好的结合。

1.3学生知识基础较薄弱,积极性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的不断扩大,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的基础素质就变得较差,学习能力和理论知识都比较欠缺,加上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一些专业文理兼收,所以学生间的知识层次也在不断拉大。高职院校的物理课程内容具有抽象、反复、困难的特点,所以学生学习的时候比较困难,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本人很难人士到物理课程对于思维方式发展的作用,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同就业有直接关系的专业课程及各类考证当中,从而忽视了学习相应的物理课程。

2高职院校物理课教学的改革

2.1高职物理课改革思路

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改革所所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如教材的选择、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专业课程的衔接等等。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效果,就必须把物理这一学科的特点同专业的需求相结合,根据学生们实际的学习能力及心理特点有效选择教学的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及竞争力。

2.2有效结合专业方向,科学定位物理课程

在整个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当中,物理学知识都处在主导位置,不管是传统的工程技术,还是现代的高薪技术领域,都广泛的应用了相应的物理学知识。对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物理知识在其能力培养、知识体系、素质养成当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印刷技术类有关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光学、力学的知识;印刷设备和工艺等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则要学会刚体力学、磁、电等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的领导及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物理课程,深刻认识到物理课程对学生素质培养及能力养成方面的巨大作用,有效结合相应专业的需要,对高职院校的物理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

2.3科学选择物理教学内容,强化与专业课的联系

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必须有效考虑职业教学的特征,从而克服简单的采用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方法,根据相应专业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的课时当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尽量减少各类运算及复杂繁琐的公式推导,强化理论同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适当的删减那些对专业用途不大的内容,增加一些近代物理学及前沿的科研成果,尤其是物理实施在生活生产当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此外,相应的教师还必须做好同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工作,理工类的高职院校在后期会开设相应的电子技术、电工基础、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基础等等课程,所有教师组织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注意物理知识同这些课程的区别和联系,不仅要为后续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要有效避免简单的重复。

2.4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理论知识能力较差的特点,可是他们却有着很强的观察能力和强烈的动手操作欲望,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有相应的高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教授声音相关知识的时候,笔者就指导学生对印刷包装场所声音的产生、控制方法等进行认真的观察,然后引导学生对噪音的产生、改进、防护原理等进行思考及设想,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讲解一些物理当中的波动知识,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比如教授电机相关内容的时候,除了教授理论知识,还知道学生对于部分印刷设备当中的驱动电机及控制电机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测量电机运转时候的各种数据,从而有效的巩固了所学知识。

3结论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地方,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高职院校中物理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学生基础知识问题、教学内容问题等,因而高职院校及相应的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物理教学,科学定位物理教学,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选择同专业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维友,陈旭东.印刷物理[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l1.

[2]杨玮斌.浅谈高职物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3]苏蓓蓓,杜亮.理工类高职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浅析[J].大众科技,2010(6).

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篇10

 

1.建立与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业务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入学军训、课程教学中案例模拟、第二课堂活动(包括课程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假期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物流公司见识实习、毕业顶岗实习。

 

1.1建设物流实训基地。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给学员提供实践环境,而且要具备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实践功能,包括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实训,物流企业人员短期培训,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目的是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实践性强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1.2加强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职校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确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不断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2.加快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职校应加大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力度,重视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从业人员也应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这就要求职校必须重视教师的素质能力,应从物质上与精神上重视鼓励教师,多方面为教师创造条件,灵活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对积极上进分子给予适当补贴,提倡教师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实践培训,在职校内部形成学习物流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物流管理与运作水平的热潮。

 

同时,可以聘用其他职校专家、物流咨询公司专家、培训机构讲师为本校的资深物流顾问与培训讲师,为这些专家提供灵活的工作机制,就本校物流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从而为教学改革方案的落实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重视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结合

 

物流是一门应用性、理论性极强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它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物流教学要与物流研究中心与物流研究所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中。学校在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形式可以多样化,采用讲授或研讨,又或者是座谈、交流,按照不同的教学层次分不同的深度进行授课,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使其能够驾驭物流日常业务的经营和决策,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4.建立健全"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以及相应的认证体系

 

为了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开设物流证书培训,如物流领域的行业协会开设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已是物流人才培养的必要补充。目前,我国的物流认证成果有:中国交通运输协会2002引进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的国际物流资质认证体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物流职业经理管理证书,以及中国商业技师协会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等。当然,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也已经制定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这些认证制度和认证体系的建立,既使得物流教育面极大拓宽,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制度激励,促成从业人员甚至学生实现具体的阶段目标。

 

5.积极发挥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

 

企业毕竟是具体的实业单位,他们往往无法实时地全局把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向,从而出现短时盲目,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其人员培训。同时,为了自身利益,个别企业很可能进行一些违规操作而不顾忌员工乃至行业的整体利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积极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协调作用。美国物流比较注重企业物流,尤其开始注重全球物流战略,但也是以企业为核心的。相应地,作为非官方机构,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始终坚持企业家办会原则,不受政府影响,但可以与政府合作。其主要责任就是协调物流企业关系、为企业教育和培训合适的从业人员,而相应的费用及会费则又是协会的主要经济来源。我国的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同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属于同级别单位,其功能、目标也同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类似。因此,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作用,必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6.提高物流人才学历教育的培养质量

 

职校是培养中级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各职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对物流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系出自己的特色。

 

准确定位,做好培养目标设计。职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是以各学校的办学定位为依据的。目前国内职校在办学定位方面各有侧重,有的培养研究型人才,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就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由于物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性,物流人才必须是符合型的。这类人才一方面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泛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一般而言,职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搞好物流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之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与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因此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搞好物流学科建设。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建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