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十篇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十篇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29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篇1

一、房地产企业成本及控制措施

(一)房地产企业成本的内容

1、房地产企业的成本

房地产企业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建设和经营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土地的征用和拆迁补偿,建安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前期工程费以及开发间接费和公共配套费等。

2、房地产企业的费用

房地产企业的费用主要指的是应摊费用,具体来说指的是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建设和经营期间应承担的各种费用。主要包含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销售费用。

(二)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控制

1、立项阶段的成本控制

立项阶段需要做好成本规划,成本规划的确定对成本控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通过成本规划,可以对项目的预期成本分布、收入,利润和风险进行相应的分析。立项阶段的成本控制活动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经济分析,成本规划及估算,现金安排及敏感性分析以及利润测算等几个方面。

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是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为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成本,需落实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严格按照立项阶段确定的成本规划落实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二是要强化技术沟通,贯彻执行限额设计;第三要大力推广价值工程方法;第四要强化施工前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

3、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

建设阶段是成本控制中心环节,除了要做好现场控制,严格按图施工、控制变更及签证外,还应注意:第一,结合现场的情况,做好土方平衡;第二,对照施工图纸,做出详细的预算,拟定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与工程部一道制定详细的成本控制措施;第三,制定和落实招投标制度,选择质优、价廉的承包商;第四,规划和落实好工程款的支付时间节点,有效控制财务成本。

4、交付阶段的成本控制

交付阶段分两个阶段,第一是承包人按照图纸完成全部工作并取得验收合格证后向房地产企业交付,第二是房地产企业按照合同向业主交付产品。第一阶段成本控制关键在于加强竣工结算的管理,重点审核竣工图、审核施工过程的变更和签证以及审核工程结算。第二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和物业管理方协调好,做好产品交付工作,防止出现产品交付纠纷、违约情况。

二、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分析

融资风险指的是企业为取得财物利益而产生的举债,这会增加企业到期付息的负担,还存在着资不抵债和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在财务的杠杆作用下,如果付息前的收益下降,那么股东的收益将会有大幅下降的风险。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融资规模持续增长,融资渠道集中于银行信贷,房地产资金信托等。

(二)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风险分析

投资风险指的是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由于投资项目达不到预期的效益,从而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以及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的表现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规模持续增长,房地产市场库存较高,房地产企业部分投资行为不合理等。

(三)房地产企业资金回收与收益分配的风险分析

资金回收风险指的是房地产企业由于财务问题而导致企业再生产时发生资金相对不足的问题。收益分配风险指的是利润分配给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带来的影响。房地产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的成因主要是由内外两个方面产生的。内部因素主要为管理层制定的企业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规定不合理;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房地产企业对所处环境了解不足,如未能掌握行业和国家政策的变动等。

三、房地产企业成本于财务风险间的关系

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的特点以及房地产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投资风险等财务风险,如果不能很好的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将会带给企业非常大的损失,甚至会导致破产的危机。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对于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融资规模、投资时点以及资金回收等方面。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融资规模的大小及投资收益等。如果成本控制做得好,在一定程度上能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篇2

关键词: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一、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中,经常出现部分指标超预算的情况,尤其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控制中,其预算执行差异率较大,严重弱化了财务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下面笔者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对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预算编制不规范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购置数量、医务人员数量、卫生材料数量、病床数量的变化幅度也随之加大,对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医院在年度预算编制时,没有选择科学的预算方法,仍参照以前年度的财务数据运用基数法编制预算,使得预算与医院实际经营状况脱节。尤其在支出预算编制方面,没有本着节约的观念,细化编制医疗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财政项目补助支出以及其他支出预算,从而造成预算执行缺乏可靠依据。

(二)预算执行不到位

在医院预算管理中,资金、成本费用、采购、存货是医院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但是,在预算执行中,这些环节也是出现问题较多的环节。例如:在资金控制方面,没有严格落实现金流管理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经常出现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现象;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各科室随意领用卫生材料,造成资源浪费;在采购控制方面,缺少相互制约机制,存在着暗箱操作行为,增加了采购成本;在存货控制中,没有做到定期清查盘点,账实不符现象极为严重。

(三)预算分析不及时

预算分析是医院管理层掌握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部分医院未能做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分析,难以根据分析结果掌握预算执行差异,找到成本控制的薄弱之处。在缺乏预算分析的情况下,医院管理者很难动态地掌握医院运营中出现的资金变动情况,无法及时控制支出项目超预算现象,使得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缺乏有力依据。

(四)预算考核机制不健全

预算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检验和评价,对强化预算的刚性和约束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医院只重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不重视预算考核,或者没有将预算考核结果与各科室、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严重弱化了预算考核的激励作用。此外,医院缺乏对支出预算执行效果的考核,难以掌握各科室在成本控制中所做出的贡献,不利于财务部门制订周详的医疗成本控制计划。

二、加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规范预算编制,重点做好支出预算编制工作

医院要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流程,运用科学的预算方法,提高收支预算编制质量,重点做好医疗收支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医疗成本控制。在医疗收入预算编制中,各临床服务类科室是医疗收入预算编制的主体,各科室要运用百分比法分析预测预算期内的门诊人次和住院床日,结合内外部影响因素,编制业务量预算和收入预算。在医疗支出预算编制中,可分为归口支出预算和非归口支出预算。对于归口支出预算而言,主要包括人员经费预算、维修维护费用预算,分别由人事部门和设备部门向财务部门申报预算期内的经费支出情况;对于非归口支出预算而言,要由基层预算科室负责编制,包括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劳务费、培训费、办公费、印刷费等支出项目的预算编制。其中,卫生材料费和药品费支出预算是编制重点,卫生材料费用预算要以上年度领用卫生材料耗用量与工作量增长率为依据预测预算期内的费用支出情况,药品费预算要以上年度可收费药品费与工作量增长率为依据预测预算内的药品费支出情况。通过支出预算编制,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无序增长。在项目支出预算中,要先对医疗设备购置计划和基建项目计划的经济合理性进行论证,而后根据购置计划和项目计划,编制项目支出预算,使医院固定资产增加与财政资产管理系统同步,强化对医院固定资产增减变化的监管,保证项目支出预算的合理性。

(二)加强预算执行控制,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医院应根据审批通过的预算层层分解预算指标,要求各预算执行部门全面落实预算,加强资金、成本费用、采购及存货四个方面的控制,确保医院成本目标的实现。

(1)资金控制。健全现金流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各部门、各科室按月提交资金计划;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分配资金,及时催收应收账款;严格执行资金业务授权审批制度,完善资金支付程序,包括资金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审核、支付结算等环节;跟踪分析现金流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现金流预算的执行偏差,及时发现和纠正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现象,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成本控制。在人员经费控制方面,各科室要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员的原则合理控制人员增减,实行竞聘上岗制度,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节约人员经费支出;在卫生材料费控制方面,各科室要在考虑实际需求的情况下,科学制定消耗定额和领用计划,杜绝卫生材料浪费;在公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各部门要在保证正常业务开展的基础上,合理节约水电、燃气、供暖等能源消耗,降低公用成本费用支出。

(3)采购控制。医院要分离询价、定价、采购岗位,落实大额物资、固定资产集中采购制度,控制采购人员的权限,只赋予采购人员执行采购计划的权利,避免在采购活动中出现、暗箱操作等行为,增加采购成本;建立材料价格信息库,根据市场行情分析采购价格,合理确定采购时机和采购定价;严格执行验收程序,保证物资数量、种类、规格与采购合同相符,并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往来账目。

(4)存货控制。合理确定药品、卫生器材、低值易耗品的储备定额,保持适当的存货水平,使其在满足医疗服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存货成本;加强物资管理,对物资入库、领用、退回均执行严格的管理办法;加大物资清查力度,查明盘盈、盘亏原因,及时根据盘点情况进行相关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重视低值易耗品领用管理,采用定量配置、以旧换新的管理方法。

(三)做好预算执行分析,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预算分析是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分析,掌握医院资金使用状况,了解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在预算分析中,可采取以下四种方法:一是比较分析法,可用于本期实际执行数与本期预算数、历史同期数据、下期预算数以及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比较;二是比率分析法,通过相关经济指标计算得出比率,分析比较不同比率,及时发现比率反映的问题;三是因素分析法,通过分析影响预算指标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计算确定因素影响预算指标的程度;四是差异分析法,通过计算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的差额,找出差额产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可综合运用上述分析方法,全面反映医院预算执行情况,编制预算分析报告。根据预算分析报告,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将其作为下期预算执行控制的重点。

(四)健全预算考核机制,落实成本控制奖惩措施

在医院预算考核中,要将成本预算考核作为重点,将预算执行目标、执行情况与医院经济效益挂钩,调动起全体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由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预算考核,结合医院成本控制总目标设置成本预算考核指标,监督检查各执行部门的成本预算执行情况。在预算考核中,要侧重于财务指标和定量指标的考核,对比分析近几年医疗成本控制效果,按照“明确责任、目标考核、预算总控、节奖超罚”的原则制定预算考评奖惩办法,将考核结果与各科室、员工的薪酬挂钩,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强化全体人员“节支增效”的观念。

三、结论

总而言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是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目标的重要途径,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为了加强医院成本控制,医院应当以财务预算管理为主线,以成本预算控制为重点,将成本控制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考核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财务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约束作用,为医院实施成本控制措施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促进医院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合理降低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郑升.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8):51-53.

[2]赵德官,潘建华,徐兵.浅析医院预算管理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及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5,(9):14-16.

[3]徐洁.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8):40-42.

[4]盖全正.新医院财务制度支出管理与成本管理问题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9):82-84.

[5]吴磊.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32-34.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篇3

abstract:inthispaper,thestatusquoofelectricpowerengineeringinChinaandtheproblemsoffinancialmanagementaredescribed,thewaystoimprovethecostmanagementlevelof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enterprisesintheactualmanagementareproposed,andalsotheproblemsinfinancialaspectsofengineeringarediscussedindetail.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程财务;管理;分析

Keywords:electricpowerengineering;constructioncosts;control;projectfinance;management;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90-02

0引言

为了能够在这个时代谋取发展,站稳脚跟,企业就必须要选择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的具体意思是指:在跟同行的竞争条件一样的情况下,要想办法让企业的成本少于其他企业的成本,还要把新型战略体系一直保持下去。国有企业是技术水平体现的先驱,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建立在成本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把低成本战略运用到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才能达到全面可控的目的。

1企业成本管理在电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成本管理不够了解由于我国在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制度,这导致个别管理者的头脑依然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对“招投标”根本就没有概念,在经济方面根本就没有动力,更别说实施“成本控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有了显著性的变化。这这些变化,为“成本控制”提供了基础条件。电力施工企业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在电力设施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在改革后,“招投标”也随即出新在电力工程中,“招投标”的投标范围必须是合理的,价格不能过高或者是过低。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方法,是有限的,没有把“成本控制”当做一个工程来对待,在事前评估和技术层面上的控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只是局限于工程完工后的分析和总结。这样,是很难达到预想的效益的,有时,还要面临“自己反掏腰包”的现象。从上文对我国电力设施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电力设施企业成本控制方面,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只要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淘汰。

1.2一味追求工期与质量从许多的电力工程实例中,可以知道,成本的影响力是远远高于整个工程的工期与质量的。但是在实际的电力设施管理工作中,电力设施管理人员还是把重心放在工程的工期与质量上。在工程竣工后,工程的工期与质量也许是令人满意的,得到了认可。但是如果电力设施企业不把成本给控制好的话,该电力设施企业在社会中必定不会走的多长远。

2在电力施工中怎样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2.1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一个工程从投标到竣工,整个工程的运行过程和状况都与经济成本有着直接关系。而现代的企业成本管理就是围绕着企业成本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些变化,都促使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也在悄然声息的改变着,传统的成本管理已经向预测决策、事中调节控制、事后分析考核等方面转变,已扩展到到了六种成本,分别是:①质量成本;②技术成本;③预测决策成本;④人才培养方面成本;⑤工程设计方案成本;⑥工程工期方面成本,但不包括生产成本。现有的成本管理已经包括事前和事后。

2.2加强责任成本管理,建立管理责任体系“责任成本管理”的意思是指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细分的方法一共是有两种,第一种是“纵向分解”,第二种是“横向分解”。“纵向分解”的具体意思是指将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可以分解到项目经理部,或者是相应的施工部门。“横向分解”的意思是指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职工部门,从而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形式。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与企业的成本指标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就是说只有企业成本指标上升,个人的绩效才会上涨,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把这个问题进行延伸,把范围给扩大的话。那么,具体是包括工程的项目经理要对整个工程的成本管理负责,把公司的成本管理计划,制定的详细、周密一些,要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关系,避免返工、窝工等现象。

2.3工期、成本、质量在实际工程中,工期成本的表现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项目部为了在制定的时间里完成工期,采用了某种措施,而花费的费用;②由于工期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完成任务,而拖延了工期,致使相关的业主所要成本费用。质量成本指的是,在电力施工方面,没有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而产生的经济费用。所以,成本管理实际上就是指处理好“成本、工期、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探索电力施工企业中的工程财务管理

3.1优化财务岗位的工作流程工程财务管理涉及到的范围是很广泛的,要在实际的运用中,提高施工质量,就必须要把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进行结合。在财务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规定,才符合公司上级对工作中的内容核算、管理要求。电力施工企业为了进一步落实和规范工作流程,还需要对“基建财务模块标准化”制定专门的项目研究报告,便于对公司流程的优化工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2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方案》中有着详细的要求,即电网建设公司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不仅仅只是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工作内容还包括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还要结合电力施工工程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策略,解决在电力施工工程中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强财务活动方面的风险管理。在管理风险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可以针对不足之处,来实施相应的优化工作。例如:建立《财务风险信息库》,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办法》等。

3.3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电网建设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已经较为完善,并且覆盖到多个领域。并针对电力工程企业的内部环境,制定了各层级和各部门的管理控制程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具体的包括以下机制:①设计管理;②工程管理;③合同管理;④设计管理等。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建立在核算流程和业务的基础上的,电网建设公司会不定期的进行内部评价工作,包含资金、财务成本费用、会计信息控制等。内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财务内部的薄弱环节,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公司的监督检查机制,不断提高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才能使工作质量和财务水平得到提升。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脚步也来到中国,也带动了电力工程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电力设施方面也实行了改革,以及在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也都进行了创新,创新后的成本控制更适合现代企业,得到了行业内部的广泛运用,并结合了我国在实际的电力施工企业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加大了力度。对于企业的人员管理,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就是要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那么就必须要在在这方面加强管理和培训,才能把公司的管理水平给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起步较晚,离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才能在电力设施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玺.天辰公司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

[2]刘恒.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J].价值工程,2011,36:56-57.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篇4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逐步深化,国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逐年减少,医疗市场竞争却日趋激烈,加上实行药品招标后药品利润空间压缩等因素,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化解和防范财务风险,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背景分析

医疗市场逐步放开,民营、外资和合资医疗机构陆续兴办,现实或潜在的竞争者其竞争策略的变化,造成医疗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国家医疗卫生改革逐步深入,医疗定价不合理等境况都对医院收支结余产生重大影响,人们的医疗消费需求日益提高,疾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使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符合患者需求存在不确定因素,给医院财务造成风险。医保部门监管措施严密、力度加大,医院为此垫付了大量资金,对营运资金产生重大影响。在使用资金环节中,为了日常业务活动的需要,医院要购置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物资等,这部分业务花费在医院流动资产中占很大比例,物资采购周转情况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二、我国现行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财务管理体制仍是双重结构,未能强化医院财务分析应有的职能。财务报表缺乏对现金流量分析,编制报表未能考虑到现行市价和重置成本等因素,缺乏时效性;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水平调整的影响;按年度分期报告,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此外,现金流量表目前还不是医院法定对外报送的报表,一些医院尚未编制现金流量表,因而也没有从医院资金运营的角度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管,医院基础建设、高端设备购置等造成医院财务管理混乱的事件屡见不鲜。

三、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

风险意识淡薄、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财务风险也就随之而来。医院大多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在实践中难以将医院管理与监督合二为一。同时,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执行不力,难以进行有效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医院缺乏系统、整体地考虑医院风险组合与风险的相互关系,导致风险管理资源分配不均;尚未建立一套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现有的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较为欠缺。

四、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为更好地监控医院负债状况,有效规避负债运营风险,可以根据各个医院自身特点和负债规模的大小,结合资金运营状况,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建立全程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通过收集有关财务信息,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医院获得能力、偿债能力、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等敏感性预警指标进行动态跟踪,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经常性监控,在警情扩大或风险发生前及时发出信号,使其充分发挥“警报器”的作用;并通过对医院每一重要决策活动将带来的财务状况变化情况,进行预先分析测定,评价医院的偿债能力,考核医院运营业绩,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为医院管理者做出正确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合理建议。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事业单位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有效防止财务风险的基础,医院应根据2006年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分别从预算、收入、支出、药品及库存物资和固定资产等方面结合本单位实际境况细化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具体实施程序。同时,加强对医院经营和决策的管理与分析,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审计再监督职能,在财务部门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稽核、原始记录管理、计量验收、财产清查、财务收支审批、成本核算、财务会计分析等制度,足额提取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坏账准备金,及时清理应收账款,并切实贯彻执行,从而防范财务风险。

2、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职能,增加财务透明度,防止财务黑洞,避免盲目建设及添置设备,对药品器械的购置实行公开招标,尽量节约成本。医院发展离不开资金,因此对医院资金必须集中管理,统一调配,有效监督。对大额资金支出实行集体审议联签方可有效,同时我们要激发医院职工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通过财务部门实现资金的运作,保证资金高效和安全使用。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医院财务分析,增强医院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对医院而言,财务分析所需要的数据绝大部分来自医院财务信息系统或医院内部信息网络,因此可以直接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快速及时地收集整理和计算分析,使财务分析的技术手段从单纯的手工加工整理向电子计算机实时处理转变。这不仅提高了财务分析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解决了现行财务分析成本高、时效性差的缺陷。

3、坚持弹性管理,采用适当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财务管理中,必须在追求准确和节约的同时,留有合理的伸缩余地,这是财务管理的弹性原则。之所以要保持合理的弹性,主要原因是:财务管理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缺乏完全控制力;财务决策、计划都是一种大致规划,不可能完全准确。要求管理各个方面和各环节保持可调节余地。财务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以实现最优的过程,财务管理中需要贯彻优化原则,主要包括最优总量确定、多方案最优选择、最优比例关系的确定等问题。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实现计划所规定财务目标,回避风险发生。财务控制方法主要有:第一,反馈控制。反馈控制又称平衡偏差控制,是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确定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实际财务活动或调整财务计划,使差异得以消除或避免今后出现类似差异的一种控制方法。第二,前馈性控制。前馈性控制又称补偿干扰控制,是指通过对实际财务系统运行的监视,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一定措施,使差异得以消除的一种控制方法。第三,防护性控制。防护性控制又称排除干扰控制,是指在财务活动发生前就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把可能产生的差异予以排除的一种控制方法。

4、贯彻优化原则降低筹资成本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资本成本通常用相对数来表示,即支付报酬与获得的资本之间的比率。一个企业通常同时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筹措长期资本,而不同筹资方式下资本成本高低不等。为筹资和投资确定最佳资本结构,需测算各种长期筹资方式下的综合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故称之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它是由个别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的权数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Kw=Kjwj。式中:Kw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j为第j种资本的成本;wj为第j种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先需测算个别资本成本,还需计算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即权数。资金成本降低意味着企业筹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降低。

5、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业、制止奢侈浪费的方针,在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下讲求经济效益。合理编制医院预算,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财务报告是指反映医院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业务开展成果的总括性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医院财务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医院业务开展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医院结余情况分析、劳动生产率分析、医院效益分析和财产物资利用分析等。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一般包括:人员经费占总费用的比例、管理费用占总费用百分比、人均门诊人次、人均住院床日、人均业务收入、平均每门诊次收费水平、平均每住院床日收费水平、病床使用率和周转次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等。

6、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和完善的固定资产维修制度

医院的各种资产是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物质基础,是提供安全、高效、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客观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医疗单位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方面;必须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程序和实行固定资产的财务分析,尤其是要重视盘活存量资产,合理控制投资增量。目前,医疗设备投入昂贵,而很多医院对大型精密检查仪器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设备利用率下降,且其维修设备费用惊人,投资回报率呈递减趋势。因此,医院必须重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医院财务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医疗业务开展情况分析、医药费用控制情况分析、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变动情况分析、资产负债变动情况分析和收支节余情况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不应仅停留在收款记账、汇总报表等简单的核算业务上,而应纳入医院的宏观管理规划中并纳入决策的制订和实施。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合理运用使医院既可重视收入的增长,又可加大利润分析力度,以便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医院的设备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实现资本增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管理工作,涉及医院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运行中需借鉴国内外各种先进管理经验,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医院财务管理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为医院建立高效的运营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医院可通过收集有关财务信息对财务数据指标进行动态跟踪,评价医院财务状况,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化制订负债经营警戒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为医院管理层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夏进祥:略探医院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之策[J].法治与社会,2008(6).

[2]玄香兰: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5).

[3]雒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

[4]涂平安:试论医院负债经营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8(5).

[5]孔伟:医院财务风险控制[J].现代商业,2009(5).

[6]刘璇:如何降低医院管理中的风险[J].中国医院统计,2005(1).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篇5

关键词:财务控制;问题;对策

一、财务控制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

财务控制是现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遏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从而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财务控制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强化财务监管、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增强企业运营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财务控制的完善与否是衡量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财务控制不是由财务部门来单独完成的,也不是企业管理者自己的责任,他是由企业各个部门的所有涉及人员共同参与的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作。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反映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财务控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不同种类的财务控制共同构成企业的财务控制体系。财务控制的根本目的是财务价值最大化,财务控制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量,保障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财务控制的地位

1.财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管理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技术、人事、供应、销售、财务等工作各不相同,应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质、、范围和实现的条件进行控制,而财务控制因它是一种价值控制,可将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业务活动相结合,进行综合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财务控制的综合性最终表现为其控制内容都归结为资产、利润成本这些综合价值指标上。

2.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达:从资金运动过程,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筹措、资金投放、资金营运、收入分配等;从管理环节分析,财务管理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在上述各种内容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界也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是筹措、投资与分配;有人认为是财务决策;也有人认为是财务控制。笔者赞成第三种观点,其原因:一是由于企业内部的多层次关系使财务管理划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多个层次。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分析,财务管理主要属于经营者和财务经理层次,而他们的基本职责是落实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实施公司预算,所以称其为执行型,而不是决策型。二是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必然会与各方发生各种经济关系,只有解决和协调好企业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集团之间的矛盾,才能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基于这种认识,企业财务学主要属于管的范畴,它以制度管理为主要特征,从财务制度上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各行为主体的激励与约束不对称,协调并指导各部门、单位的财务活动去实现企业总体目标,财务控制的任务就是通过调节、沟通和合作使个别、分散的财务行动整合统一起来,追求企业短期或长期的财务目标。所以,财务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组织规模扩大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的进行财务控制,才能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若财务控制不严,资源浪费现象就会发生,甚至出现败德行为,使组织目标难以实现,所以认真研究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有效的财务控制方法,创建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三、我国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1.财务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企业由于缺乏有关部门的严格管理,内部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第一资金管理不严,资金调度不科学,使用不合理。有些企业不能准确地把握现金流量,常因一时的资金短缺而陷入财务困境。部分企业赊销政策不够理想,对客户研究不够,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坏账、呆账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周转缓慢,从而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管理力度层层递减,管理效应层层弱化,企业效益不能得到提高。

2.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在思想上受到旧的财务制度的约束,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滞后,多数企业家尚未建立起诸如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科学管理的概念。这一切反映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就是未能确立起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反映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便是滋生了许多不科学的做法。如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3.财务控制的手段单一

从机制的角度分析,财务控制要以致力于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规范经营、提高效率为宗旨和标志。财务控制必须渗透到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公司各层次、生产业务全过程、经营各环节必须覆盖公司所有的部门、岗位和员工。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下,财务控制的手段不再以过去单一的审计和检查的方式存在,而是附加一系列激励措施和约束手段。

4.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审计制度,但内审机构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监管不力,有的企业负责人私自对外投资,收益不入账,中饱私囊;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私自开设银行账号,设有“小金库”,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有的企业甚至发生负责人携巨额公款外逃的事件等。另外,审计工作随意性大。很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实务操作标准,与国家审计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很多企业没有年度审计计划。

四、加强我国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思路

1.加强公司治理,完善财务控制的环境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出现了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由此产生人(经理)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股东)利益的行为,或称内部人控制问题。为了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公司治理明确规定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任和权力,并清楚地说明处理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因此,公司治理是决定公司能否正常运转和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制度,是一切财务控制方法、程序存在和运行的组织保证。

2.树立人本管理思想

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要素,在财务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人本管理理论,财务控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

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对企业管理者、员工诸多影响因素中,企业文化是影响财务控制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原有企业文化因不适应企业面对的新环境,阻碍了企业发展,所以中小企业必须而对新环境培育新的企业文化,将适应时代特色的新管理理念、管理风格灌输给企业的各管理阶层和普通员工,以顺利实现控制目标。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

企业应当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配置财务与会计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企业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企业设计、制造、生产与销售各部门人员可以同时进行协作和配合,共同策划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向和物质运行情况,共享企业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可以把各职能部门经济活动的物流和信息流统一起来可将财务内部控制编度渗透到企业生产业务的全过程和各个经营环节,并将各层次、各过程、各环节的财务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置于内部控制过程中,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果。建立与完善内部牵制制度,明确规定涉及财务及会计工作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财务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同时,在计算机系统中贯彻不相容原则,利用信息技术将内部财务控制程序嵌入到财务信息系统中,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与原则通过计算机程序固定化,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4.建立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的分析制度

成本核算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以及成本分析等。特别要提出的是成本分析是财务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定期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和现金流量。企业财会人员也要定期向管理当局提供成本费用方面的各种报表,以利于经营者进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效益衡量。中小企业通过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确定财务会计分析的主要内容、财务会计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财务会计分析的方法和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使企业掌握各项财务计划和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检查国家财经制度。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篇6

按照传统和现行的解释,财务控制是指财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起成为财务管理的系统或全部职能。在财务管理作为价值增值的主要手段、财务状况事关每个企业的生存壮大的命脉、财务技术倍受社会各界和每个企业关注的今天,需要我们这些专业人员在不断创新的理念下,重新审视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财务控制的功能及其在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地位。

一、财务控制的概念需要重新定义

之所以需要对财务控制进行重新定义,是因为财务管理的理论、环境以及人们对财务管理的预期都发生了变化。首先与传统体制相比,财务管理已经游离于财政管理而独立存在,就象在政企分开后企业以法人身份独立于政府一样,换言之,财务管理的微观性是其基本属性。讨论财务控制必须在委托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财务控制的主体首先是公司董事会。

根据理论,“关系存在于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性活动中,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每一个管理层次上”。实证分析表明,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公司股东向经营者授予经营管理权可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因为由众多的股东们直接参与公司决策、经营管理、生产控制的成本是惊人的。但是关系的确立又必然招致成本。这种成本不仅最终由股东承担,而且它的存在会影响公司经营效率,甚至可能威胁公司的生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法人治理结构架构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董事会对经营者(Ceo)财务约束和控制的强化。根据我国《公司法》有关规定,董事会由创立大会或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从董事会的职权来看,我们很容易提出这样的结论:公司治理结构以董事会为中心而构建,董事会对外代表公司进行各种主要活动,对内管理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只有董事会才能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与控制,从本质上决定公司的财务状况。

本文强调董事会在现代企业财务控制中的主体地位,决不是否认Ceo(首席执行官)与CFo在财务控制体系的一定地位,实际上由于企业多层关系的产生和运行,财务控制的主体也是分层次的和多层次的(在内部人控制严重的企业,总经理实际上在财务控制中占据“首席”)。同时董事会在现代企业财务决策和控制中的主体地位也不是否定Ceo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地位,在企业战略决策和战术执行这两个领域里,既需要有务虚的战略决策者,更需要执行的专家,即Ceo。盖茨就颇有感慨地说过:“当战略大师不值得一提,当Ceo方显硬功夫。”

从机制的角度分析,财务控制首先决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企业经营者的职责,而是出资人对企业财务进行的综合的、全面的管理。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反过来,财务控制的创新和深化也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2、财务控制的目标是企业财务价值最大化,是成本与财务收益的均衡,是企业现实的低成本和未来高收益的统一,而不仅仅是传统控制财务活动的现实的合规性、有效性。财务控制的首要目标是董事会出于减低成本(指因经营者、雇员等人偷懒、不负责任、偏离股东目标和以种种手段从公司获取财富等而发生的成本,这种成本最终由股东承担)。成本的存在会影响公司经营效率,甚至可能威胁公司的生存。其次,财务控制目标促进企业战备目标的实现,所以财务控制过程必须是围绕着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全过程。最后,财务控制致力于将企业资源加以整合优化,使资源消费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价值最大。3、财务控制的客体首先是人(经营者、财务经理等管理者、员工)以及由此形成的内外部财务关系,其次才应该是各种不同的企业财务资源(资金、技术、人力、信息)或现金流转。

4、财务控制的实现方式应该是一系列激励措施与约束手段的统一。为了降低成本,实现财务目标,必须设计一套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种机制包括“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内部机制”的因素或手段包括:解雇或替换表现不佳的经营者;通过董事会下设的各类委员会完善公司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监控职能;清晰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之间的决策权、控制权的界限;推行经营者、员工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的“激励制度”,包括年薪制、利润分享制、认股权计划等;实行预算管理;通过组织机构的设计与重整,完善内部组织控制和责任控制、业绩评价制度。“外部机制”的因素或手段包括:经理人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一个理性的经营者、员工在人才市场的影响下,可能不会过度违背公司股东的利益;控制权市场上潜在购并者的威胁;政府的法律;资本市场上的监管者,如政府、中介机构、专业证券分析师等。

二、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我们知道,财务管理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达:从资金运动过程分析,财务管理包括了资金筹措、资金投放、资金营运、收入分配等;从管理环节分析,财务管理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从财务要素分析,财务管理的的内容有资金、现金流量、证券、资本(产权)经营等的各种主张。在上述各种内容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呢?理论上也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是筹资、投资与分配;也有人认为是财务决策(这种观点可能深受著名管理学家H.西蒙的名言“管理就是决策”的影响);还有人认为是现金(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但是比较集中的观点是在资金筹措过程中的资本结构决策、资金运用上的投资决策和资金分配上的股利决策,诸如:“财务管理正是通过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决策来提高报酬率,降低风险实现其目标的。”(参见注册会计师指定教材《财务成本管理》第7页,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的观点,无疑会使财务管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得以提高,财务人员不再仅属于账房先生之类的的管家。但是在理论上把财务决策摆放在财务管理体系、职能的首要地位,我认为可能违背了财务管理最本质的含义,不利于有效地实现财务目标,对财务管理的实践难以发挥最有效的指导作用。原因有二:第一,财务决策特别是最有效的长期财务决策,属于企业战略规划,这种决策规划的权力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仅仅属于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包括年度财务预算的审批权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事前”财务管理权限基本上属于出资者,决不属于只是执行性的经营者和财务经理的层次上,后两个层次的财务管理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事中”阶段。由于企业内部的多层关系使财务管理划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多个层次。经营者和财务经理者的基本职责是落实战略决策、实施公司预算,所以才称其为执行型,而不是决策型。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分析,财务管理主要属于经营者和财务经理层次,因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具体经营管理问题主要涉及经营者(Ceo),具体财务管理肯定与首席财务长(CFo)联系在一起;第二、从决策的概念上分析,决策就是决断,尽管任何决策也都是包含了一个复杂的分析比较、择优的过程,但是,如果把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责或职能规定在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的话,作为财务管理核心人物的CFo功财务经理,核心部门的财务部门会经常处于“待业”或“关门”的状态。因为一个企业的投资、融资和分配决策,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资本结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在企业错综复杂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毕竟属于偶于事件,更多属于非程序化决策。从现实分析,Ceo与CFo更多是借助于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细化了的管理制度、具体的管理手段,均衡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完成财务决策、财务预算事宜。比如以管理学的组织行为理论为基础,解决企业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协调问题,即解决不同管理主体或利益主体间的签约关系,从而以管理制度方式来协调财务行为主体(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财务经理、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集团)的责、权、利关系,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企业财务学主要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它以制度管理为主要特征,从财务制度上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各行为主体激励与约束不对称问题,协调并指导各部门、单位的财务活动去实现企业总体目标,财务控制的任务是就通过调节、沟通和合作使个别、分散的财务行动整合统一起来追求企业短期或长期的财务目标。所以,财务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当然我们并非否定财务决策正确对财务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

三、财务控制的实施方式需要创新与整合

从机制角度分析,财务控制要以致力于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规范经营、提高效率为宗旨和标志,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多元的财务监控措施和设立顺序递进的多道财务控制防线。所谓全方位的控制是指财务控制必须渗透到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生产业务全过程、各个经营环节,覆盖企业所有的部门、岗位和员工。所谓多元的财务监控措施是指既有事后的监控措施、更有事前、事中的监控手段、策略;既有约束手段,也有激励的安排;既有财务上资金流量、存量预算指标的设定、会计报告反馈信息的跟踪,也有采用人事委派、生产经营一体化、转移价格、资金融通的策略;所谓顺序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阴谋诡计线,是指对企业采购、生产、营销、融资、投资、成本费用的办理与管理必须由两个人、两个系统或两个职能部门共同执掌,如是单人单岗处理业务更需要相应的后续监控手续;这种对一线岗位双人、双职、双责的制度可以成为第一道财务防线,能够成为企业保安第二道防线的是在上述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票据、合同等业务文件在相关部门和相关岗位之间传递的制度、预算和目标。可以成为企业保安第三道防线的是以财务、审计部门能够独立对各岗位、各部门各项活动尤其是财务活动全面实施监督、检查、调节。这样的财务控制手段、方式决不局限于财经制度、财务计划、资金费用定额,它也需要创新,现实企业中创造的诸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财务控制方式都值得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包括:

1、以社会化、专业化为基本特征的董事会制度

如前所述,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是董事会这个中间地带,它联接所有者和经营者两方利益,同时防止所有者的干预,监控着经营者的行为。而董事会的关键是董事会人员构成,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经验看,只有社会化、专业化的董事会才能起到它应起的作用。社会化的标志是外部独立董事的介入,专业化的象征是专业委员会的形成与运作。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组织管理其庞大机构的基本原则是政策制定与执行控制分开,分散经营与协调管理相结合。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只有最根本性的问题,如经营范围、产品方向、生产规模、投资安排、资金筹集、计划目标、重要职员任免等,方提交董事会及其所属的委员会讨论。董事会下设六个委员会:经营委员会、任免委员会、分红和酬偿委员会、关系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这些委员会人数不多,一般由董事组成,一个董事可参加若干个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执行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公司经营活动的全面领导,掌握财务以外的各项决策和指挥。但它不从事日常业务经营活动方面的具体执行工作,而是由它责成企业有关部门去完成。财务委员会独揽公司财务大权,批准一定限额以上的固定资本投资,规定公司的长期财务目标,决定公司高级职员的薪金,审查批准执行委员会提出的各种产品的价格方案,负责筹措资金,监督检查公司各部门的经济效果,年终对公司的决算进行审查,负责制定股利分配方案。经营委员会主要是代表董事了解和检查公司的营业情况。任免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高级领导备用人员的提名。分红和酬偿委员会主要是决定高级职员的薪金及每年应得的酬偿。关系委员会主要是负责公司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2、授权书控制

这里指在某项财务活动发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其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加以核准并确定是否让其发生所进行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授权管理的方法是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授权管理的原则是对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给予充分信任,但对授权之外的行为不予认可。授权通知书除授权人持有外,还下达公司相关的部门,这些部门一律按授权范围严格执行。从理论上分析,授权可以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一般授权是指企业内部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根据既定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标准,在其权限范围之内对政党的经济行为进行的授权。一般授权在企业大量存在。特别授权是指对非经常经济行为进行专门研究作出的授权。与一般授权不同,特别授权的对象是某些例外的经济业务。这些例外的经济业务往往是个别的、特殊的,一般没有既定的预算、计划等标准所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一研究。例如,授权购买一件重要设备、授权降价出售商品等都是特别授权的事例。

一个企业的授权控制应做到以下几点:(1)企业所有人员不经合法授权,不能行使相应权力。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不经合法授权,任何人不能审批;有权授权的人则应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事,不得越权授权。(2)企业的所有业务不经授权不能执行。(3)财务业务一经授权必须予以执行。

3、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在西方可以就是流行的财务管理方式。在工国以新兴铸管、宝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都实践着以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一种新的控制机制。我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保障有三:一个是公司法,另一个是公司章程,再一个就是公司预算。其中公司预算正是以《公司法》、《公司章程》为依据,具体落实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各部门乃至每个员工的责、权、利关系,明晰它们各自的权限空间和责任区域。可以说,正是由于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预算管理的实施,才强化了预算的财务控制功能,使公司的财务目标和决策得以细化落实。

4、财务结算中心

财务结算中心是办理内部各成员或分、子公司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它通常设立于财务部门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其主要工作是:集中管理各单位或分、子公司的现金收入,统一现金收入;统一拨付(贷款)各成员或公司因业务需要所需要的货币资金,监控货币资金的使用方向;统一对外筹资,确保整个企业或集团的资金需要;办理各分公司之间的往来结算;实施财务控制等。内部结算中心的这些职责对增强企业活力、强化资金管理、控制财务收支、正确处理业务管理与资金管理的关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等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5、财务总监委派制

财务过程的控制,只有预算或结算中心是残缺的,比较虚幻的,这样的财务控制是不健全的,因为没有人的地位。而财务总监就是以出资者的身份来监督、控制经营者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全部财务收支过程。

6、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所谓企业业绩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学、财务学、数理统计方法,对企业或其各分支机构一定经营期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资本运营效益、经营者业绩等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企业业绩评价作为一个体系由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报告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在财务管理循环中,业绩评价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财务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在财务活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业绩评价信息的反馈及相应的调控,随时发现和纠正实际业绩与预算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财务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另一方面,预算编制、执行、评价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相互作用,周而复始的循环以实现对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控制。而业绩评价既是本次财务管理循环的总结,又是对下一次财务管理循环的开始。业绩评价包括动态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层次。动态评价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对有关部门或个人的工作业绩状况即时确认、处理,它属于事中控制;综合评价则是在期末对于各预算执行主体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的分析评价,其评价内容以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为主,综合评价作为本期预算的起点和下期预算的终点,主要涉及企业整体效益的评价及奖惩分配的问题。诸如此类各种实用性强财务控制模式的分析丰富了我们对财务控制的认识。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各种预算模式决不是相互排斥的,企业可以以一种模式为主,其他为辅,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企业组织特点选择多种模式,形成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财务控制体系。系统化的财务控制则各种方式整合的结果,这种整合应该充分体现下列原则要求:集权与分权体制的结合;财务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渗透;关注结果与监控过程的统一;激励与约束的交融;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的配套等。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篇7

一、“职能渗透式”财务管理模式主体框架

(一)财务预测、决策职能的渗透 财务预测、决策是通过对企业未来财务指标变化趋势的定量估计,对财务方案、财务政策进行选择和决定的过程。财务预测是财务决策的基础与前提,财务决策则是对财务预测结果的分析与选择。(1)筹资的预测、决策。筹资预测、决策主要是对企业的筹资环境、筹资需要量及各种筹资渠道和方式的利用进行的预测、决策,以确定出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企业通过筹资解决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多渠道获得资金、优化资金来源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扩大市场影响力,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在筹资预测与决策过程中,应依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面临的环境条件确定融资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进而对自身的筹资条件、能力、资产状况及资金来源渠道、比例、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各下属公司对外筹集资金的数量。(2)投资的预测、决策。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该对目标的投资环境、投资项目的投资额、现金流量以及风险条件下的投资收益作出预测、决策。企业的投资主要包括基建投资、生产投资、资本运作投资等。在投资预测、决策过程中,应当遵循效益性原则、统筹规划原则、保障内需原则和风险控制原则。(3)成本的预测、决策。企业主要对生产领域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对预测、决策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将预测、决策指标渗透到各个部门和单位,最终形成最为满意的、符合预测、决策要求的财务方案。只有确定出效果好且切实可行的方案,财务活动才能取得较好效益,完成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

(二)全面预算职能的渗透 企业全面预算是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和发展潜力,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是对经营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的有机组合。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能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保障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进行实时、动态、全面控制,提高生产经营水平。预算过程中企业逐步认识到,为了控制目标利润的实现,在预算中仅关注利润、收入或成本指标是不够的,必须把预算管理关注的重点从经营结果延伸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扩展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才能真正把握住企业运行,真正实现企业目标;同时还需要对预算设置保障体系,为预算的有效执行进行监管。企业应将全面预算渗透到下属各部门、各单位,注重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出发、部分着手、统筹安排、多方协调,以达到整体最优化。首先,在建立预算的同时注重预算保障,有效防止预算约束性不强、流于形式的问题发生;其次,各内部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都必须遵循总预算原则,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共同实现预算总目标。

(三)财务监督职能的渗透 财务监控以财务预算目标为依据,运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的约束、调节、沟通和合作,使个别、分散的财务行动整合起来共同追求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监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财务预测、决策和预算为财务监控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和规划措施,而财务监控则是对这些规划加以落实。没有控制,任何预测、决策和预算都是徒劳无益的。财务控制渗透到组织的各个层次、生产业务全过程,覆盖所有部门、下属单位的岗位和员工。它既有结果控制措施,更有原因控制、过程控制措施与策略,并充分体现了相互牵制和协调的配合、财务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结合、全面简单易懂和成本效益原则。企业的财务控制贯穿于经营全过程,需要财务部门与各职责部门相互牵制、相互协调、共同参与全过程的财务控制工作。财务监控主要是从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工程资金、材料领用和发出、目标成本和利润、财产清查以及财务预警八个方面实施渗透。

(四)财务分析职能的渗透 财务分析指企业自身展开的全方位(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与社会贡献能力等)的内部分析,通常以财务历史资料与预算资料为依据,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分析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因素,对造成财务偏差的主客观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揭示,为企业发展、财务预算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开展财务分析活动,是为了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公司内部,财务的分析和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财务分析的原则是:从财务的角度看经营、从经营的观点看财务。在分析内容中,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及其分布、新产品的试制情况、存货周转情况、经营活动收支情况、应收款项账龄分析、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指标都在分析之列,通过这些具体数字,了解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进而将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一化解,为企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在财务奖评时,应注意抓典型、抓两头,将财务活动的实际成果与财务计划目标相对照,寻找差异,采取措施纠正财务计划执行中的偏差,确保财务计划目标的实现,为企业营运提供决策依据。财务分析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实施、归口分析的管理体系,主要要经过以下程序:确定财务分析组织管理体系、划分各部门分析目标和责任分工、控制并整理信息资料、分析现状并作出分析结论。

二、“职能渗透式”财务管理模式预期实施效果

(一)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 “职能渗透式”财务管理模式可以保证财务管理职能的实时控制和协同处理,形成由财务预测、决策职能渗透、全面预算职能渗透、财务监控职能渗透和财务分析职能渗透四大方面构成的财务管理职能渗透模式;能及时便捷地产生各种反映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动态信息,从而使会计数据处理从事后变为实时、从静态走向动态;同时实现业务部门与会计部门筹资、投资、资金使用和分配等工作的协同处理,使企业财务资源与业务运作直接挂钩;使财务管理不再仅仅是一种事后的总结反映,而是一种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动态管理。

(二)变“被动服从”为“主动参与” “职能渗透式”财务管理以全面预算为突破口、以渗透为理念、以“人本”为原则,使财务管理各项职能以“全员管理、人人参与”的主动形式在各部门展开;贯彻优胜劣汰、竞争互补机制,突出员工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形成竞争性互补关系,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全员管理、人人参与;全体员工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了全体职工的成本节约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视同为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篇8

[论文摘要]建筑施工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施工企业扩长速度很快,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信息化形势下,随着我国施工企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控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的问题,针对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降低经营成本与费用,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水平和管控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系统分析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管控问题,从财务管控的观念、预算控制、资金使用效率、会计行为、应收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控的举措,以期为我国施工企业强化财务管控提供借鉴。

建筑施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施工企业的扩长速度很快,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形势下我国施工企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恶性竞争加剧,行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控可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的问题,针对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降低经营成本与费用,提升企业运营水平和管控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控问题分析

当前形势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施工企业的财务管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财务管控手段和方法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主要问题如下:

1、财务战略管理缺位,我国施工企业管理中缺乏对财务战略管理重要性充分认识,尚未建立起财务战略管理体系;

2、财务风险管控意识淡薄,我国施工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例如资产负债率较高,利润率菲薄,为获取工程项目而大量垫资、工程款拖欠严重等;

3、财务管控制度尚需建立健全,部分施工企业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小力;

4、经济效益水平低下,我国施工企业属于低收益产业,冗员过多又难以精简,加之市场不规范竞争等原因,导致经济效益继续不高,远低于其他行业水平;

5、资金运作能力不强,我国施工企业流动资金比较紧缺,没有摆脱粗放管理的状态。企业自身缺乏资本积累能力,且愈演愈烈的拖欠、垫资、压价、让利、回扣之风,加剧了企业资金不足的困难;

6、财务管控技术有待提高。与其他行业相比施工企业总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依然不高,这也是制约行业发展和进步的瓶颈问题。

二、加强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控的举措

在新形势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转变,正在对建筑业实施结构性调整。加强财务管控能力,提高财务管控水平,在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控力度,提升财务管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1、更新财务管控的观念和意识,提高财务管控水平

施工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财务管控体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控的先进理念,整合多种手段切实加强的财务保安防线,建立健全财务管控体系,实现财务管控的科学化与法制化,还应挖掘自身优势和潜能,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和业务模式改进。

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快财务管控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发挥预算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能作用,对预算期内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和财务状况,逐级编制全面预算,分级实施控制并严格考核,从而最优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市场信息,建立健全财务预算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控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使财务管控从被动和机械算账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金纽带核心作用

资金管理就是掌握资金运动的过程,通过分析进行合理判断,从而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加强资金管理,及时回收资金,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施工企业盈利能力。要坚持以收定支原则,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现金流量预算作为企业理财和资金收付的依据;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行利润最大化。以效益为核心、以资金为纽带,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控水平,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4、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施工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注重培养组织中人员的信息观念,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改革、财务内部控制创新之间的关系,使“人本主义”日益成为财务内部控制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财务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掌握和运用相关新知识、新技能、适应新时期会计工作的能力。

5、提供精确的财务信息,引导企业运营活动的健康发展

财务分析要“从财务的观点来看经营,从经营的观点来看财务”,对重点业务和重点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各种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不仅是企业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而且还应该担当起挖掘潜力、改进工作的重任。

6、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优化财务管控流程

精细化财务管控的核心首先是要加强成本的控制,每一个关键点都应以标准成本控制费用的开支,计算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原因。成本控制由责任部门及个人负责实施,做到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以达到成本管理的要求;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制度为平台,通过制定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督察机制,细化岗位责任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从人治向法治过渡。

7、建立健全的财务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

企业应对原有的财务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信息系统的要求。重新调整财务内部控制中的内在关系。从根本上对财务组织的人员和职能之间的关系的重新界定。

8、建立新型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创新

借助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及时的将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供求情况、顾客信息、政策法规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计算机的多模型模拟,进行敏感分析,及时调控经营风险,完善投资决策,是一个越来越被重视的领域。

三、结束语

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正在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结构性调整,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愈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充满风险、竞争加剧且利润菲薄的市场条件下,施工企业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资金管理调度体系、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内部成本控制体系、优化财务管理流程等,以期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控力度,实现施工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跃峰,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改革思路田,建筑会计,1997(6)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篇9

关键词:母子公司不完全契约隐性契约财务控制控制环境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集团发展迅速,但部分集团财务控制状况却不容乐观,成员公司存在违法经营、盲目扩张、会计信息失真等行为,严重威胁着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研究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绩效影响因素,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对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母子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核心层具有代表性,本文以母子公司为例探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效率问题。现代契约理论认为,母子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耦合体。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客观事物不可证实性以及人类的有限理性,现实中的契约总是不完全的。为弥补契约的不完全性对母子公司交易效率的破坏,母子公司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财务控制体系包括正式契约和显现契约两部分。在解决利益冲突的过程中,显性契约协调是基本形式,仅提供了大致的规则框架,其作用是有限的,起主导作用的是企业文化、声誉和信任等隐性契约。显性契约越不完全,隐性契约就越具有发挥空间。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家能力具有异质性、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特点。企业家能力是企业成长的源泉,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不仅可直接提高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效率,还具有培育企业文化、获取员工信任、积累声誉资本等效用。本文借鉴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成果,将母子公司正式财务制度即显性契约的运行情况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将子公司治理的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等隐性契约,以及影响隐性契约(如信任、声誉)的关键变量,即母公司管理者能力、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构建了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研究框架,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以验证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母子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耦合体,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客观事物不可证实性以及人类的有限理性,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契约总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性是母子公司实施财务控制的逻辑起点。为防止子公司机会主义行为对母子公司交易效率的影响。母公司需要对子公司实施控制。财务控制是母子公司交易控制的核心。母子公司财务控制体系从静态角度看,体现为各种财务管理制度,是一种显性契约;从动态角度看,表现为各种财务控制行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不同的交易需要用不同的契约结构来治理,以节约交易成本。制度也是一种契约。不完全契约理论将制度、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组织文化、企业声誉和信任等更广义的概念纳入母子公司财务交易治理的分析框架中,从而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视角。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效率不仅依赖于财务制度等显性契约的履行情况,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文化、信任和管理者声誉等隐性契约的有效程度。这一观点与内部控制理论具有逻辑一致性。内部控制理论揉合了系统论、控制论和权变论等理论的思想。系统论认为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控制论要求对控制对象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并注重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及时性以及信息沟通的质量,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性对交易的影响;权变论则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强调组织内外环境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应相互匹配。不同的控制环境影响着管理控制系统的模式与内容(张先治,2004)。内部控制绩效受到控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内部控制理论注重控制环境中的企业文化、管理者诚信等“软控制”的作用,认为“软控制”的影响范围和控制效果超过“硬控制”(即控制活动),且制约着硬控制的效率。内部控制包括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而财务控制属于管理控制。因而,内部控制理论也可以应用于财务控制研究之中。但内部控制理论却对企业能力在控制绩效和培育隐性契约方面的作用关注不够。企业能力理论则对此提供了补充。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资源、核心能力和知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能力对于企业能力的形成、培育与积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能力的源泉。企业家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特点,属于异质性人力资本。综上所述,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效率不仅受到显性契约的影响,更受到隐性契约和企业家能力的影响。隐性契约还对显性契约的履行情况产生影响。借鉴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范式,本文将子公司治理的有效程度,企业文化,以及影响隐性契约的关键变量企业家能力、企业家诚信和道德观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将显性契约履行情况视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探讨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尝试提出如下研究框架,如下图(1)所示。图(1)说明四个含义:财务控制环境对财务控制行为产生影响;财务控制行为影响财务控制绩效;财务控制环境对财务控制绩效产生影响;财务控制环境通过财务控制行为对财务控制绩效产生影响,即财务控制行为在控制环境和控制绩效之间产生中介作用。

(二)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体现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在目标导向的财务控制体系中,控制行为和控制目标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控制行为的选择和运用都是围绕控制目标来进行的。Luo、Shenkar和nyaw(2001)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控制行为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内部控制体系中,控制活动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与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组织文化能够对组织效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一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一致认可。Besanko(1996)等人研究指出企业文化创造价值的途径:文化简化了信息处理量,允许个人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日常的工作;文化弥补了正式契约(制度)的缺陷,减少了企业中监督个人的成本;文化提高团队理性,使员工趋向共同的目标,降低了讨价还价成本,并促进了更多协作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张颖、郑洪涛(2010)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等是影响内部控制目标有效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a:母公司企业文化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组织文化与组织有效性的过程模型理论认为,组织文化对绩效的影响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以不同程度的人为、社会、心理和历史渗透方式在组织内部传播,并与氛围营造、行为控制、组织学习、战略形成、领导和差异化等组织运作的动态过程交织在一起;组织文化对上述过程的影响又受到要素一致性、符号力量、战略匹配度和权变灵活性的限制(Saffold,1998)。显然,企业文化不仅对控制绩效产生影响,还会对控制行为施加影响。企业文化通过氛围营造、组织学习等影响企业成员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进而影响到员工工作行为,包括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方式等。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a:母公司企业文化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a:母公司企业文化通过财务控制行为正向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

母公司管理者具有诚信、正直等优良品德往往更容易赢取子公司的信赖和信任,稳定子公司的预期,减少讨价还价等各种交易成本,直接提高控制绩效。母公司管理者的诚信和道德观还会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集团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影响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工作态度,进而转变成一种诚实守信的组织承诺,并影响员工行为;另一方面,主导集团内部的信用机制,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有着信用的心理契约,管理者对信用契约的遵守或违背将影响着员工的信用行为。母公司管理者的诚信和道德观有利于在集团内部建立起广泛的信任关系,从而使母子公司更容易协调与合作,大大提高控制绩效。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B: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H3B: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B: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通过财务控制行为正向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资源、核心能力和知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能力对于企业能力的形成、培育与积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能力的源泉。企业家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难以替代性特点,属于异质性人力资本。企业家能力具有多个维度,理论研究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综合了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最为相关的四种能力,即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企业家能力不仅是企业成长的源泉(man,2002),还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handler,1994;贺小刚,2006)。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C:母公司管理者能力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企业家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还通过培育非正式制度(隐性契约)进而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产生影响。企业成长和发展中的知识和能力积累表现为企业组织惯例化的过程,组织惯例作为组织内部控制的一般机制,不但是企业内部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节约的重要来源,而且是企业之间成长中长期动态差异的重要原因。母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信任、声誉资本和高效的组织惯例,能使子公司行为更好地符合母公司控制意图。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C: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C:母公司管理者能力通过财务控制行为正向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不仅受母公司治理有效程度的影响,更与子公司治理有效性直接相关。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意图要通过子公司董事会传递到子公司管理层,最终贯彻到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如果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权力过于集中,失去制衡,将会导致子公司被内部人控制,母公司控制意图也无法得到真正落实,母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得到扭曲。而随着管理层次增加,委托链条拉长,交易复杂化,子公司治理低效将导致母公司难以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监督。相反,子公司治理越有效,母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就越容易得到有效执行,母子公司控制绩效也就越好。通过对我国企业集团因子公司财务失控而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的诸多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案件发生的表面原因是子公司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但根源却在于子公司治理的失效。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D:子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程度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

H3D:子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程度显著正向影响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

H4D:子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程度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关系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三)控制变量企业规模是研究企业控制的重要变量,一般来说,公司规模越大,层次越多,链条越长,对子公司控制的难度就加大。但另一方面,公司规模越大,企业就有足够的资源推行规范科学的财务控制,并将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在集团内推广和复制,大规模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因而,企业规模对财务控制有利有弊。本文参照200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根据企业销售额将企业规模划分大、中、小型三类。

(四)问卷设计本课题组采取等距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李克特(Likert)5分量表来进行问卷设计。为确保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尽量采用国内外现有文献已经使用过的量表,再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加以适当修订,作为收集数据、检验数据的工具。

(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划分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分类紧密相关。而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的划分,理论界并未形成共识。在西方已有文献中,对管理控制方式的研究较多;而财务控制分类方式则受管理控制分类方式的影响较大。本文综合上述观点,结合多年从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实践经验及问卷访谈情况,将集团财务控制方式划分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三个纬度,其中,目标控制包括财务战略控制和预算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可从控制要素和控制环节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要素控制包括组织控制、人员控制、信息控制、制度控制和资金控制;要素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基础,不管是目标的实现,还是对各种财务活动及结果的控制,都离不开要素的支持。环节控制包括资产处置控制、投资控制、融资控制、担保控制、税务控制、财务风险控制和审计控制。过程控制涵盖了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每一项业务活动都会和财务产生关联:过程控制既包括了纵向层面的业务活动(投资、融资和经营),也包括横向层面的财务活动(资金、信息、风险和税务等)。结果控制和目标控制相对应,结果控制包括绩效考核控制和审计考核控制。可以看出,该控制体系是一个交互纵横,相互作用的系统,可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行为进行全面的刻画。根据上面分析,本文将财务控制行为可分为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三个维度,故财务控制量表亦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由于没有现行的量表可供使用,部分问项参考了王昶、陈志军等编制的管理控制量表和王丽敏26等编制的财务控制量表,并进行了相应调整修改;部分问项则自行开发。共编制了20个题项的“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量表”,并进行了专家一致性评估,以能否描述“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特征”为标准,对所有测题分“是否全面”、“能够描述”、“不能确定”和“不能描述”四类进行评估,删除了多数专家认为关联性较强的3个测题,然后在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最后得到17个题项。其中目标控制4个问项、过程控制10个问项和结果控制3个问项。

(2)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企业文化包含多个维度。本文参考了王昶、陈志军编制的文化控制量表,设计5个问项,分别从行为规范、协调合作、人力资源政策取向、高层管理者及客商的选择标准、共同价值观等角度对企业文化进行测量。根据管理实践经验和问卷访谈情况,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否诚实守信,注重品德操守;二在员工晋升、奖惩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是否公平公正;三是否言行一致,处处以身作则。故本文从此三个角度对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进行测量。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参照man(2002)、贺小刚(2005)等人的研究成果,综合了与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最为相关的四种能力,即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本文从这4个维度进行测量。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参考国外学者CubbinandUech(1983)、DemsetzandKenneth(1985)、Hart(1995)、FamaandJensen(1983)、williamson(1996)等,以及国内学者席酉民(2000)对于企业集团的研究和李维安(2003)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衡量指标等观点,从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大会和监事会执行相应功能的完善程度进行测量。

(3)财务控制绩效。本文将财务控制绩效定义为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借鉴我国财政部2008年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规定,将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目标划分为合规目标、安全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5个层次,分别从这5个角度对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测量。

(4)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的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将大型企业取3,中型企业取2,小型业取1。

(四)样本及数据收集本课题的样本数据收集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广东省国资委相关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广东省下属国有企业集团内部下发问卷;二是请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主管培训工作的机构,利用其举办mBa课程进修班等各类培训班的机会,请学员当场填写回收。三是利用课题组成员和本单位的社会网络关系,请朋友、同事和客户联系在企业集团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帮忙填写。问卷大部分来源广东省内,其次包括广西、湖北、北京、江西和黑龙江等地区。最终回收问卷313份,有效问卷20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65.8%,样本特征见表(1)。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1)预试阶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专家和企业届人士进行访谈,并归纳总结,初步设计测量量表,然后在本单位所属集团公司进行预测试。根据预试结果,在听取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调研问卷进行了修改,删除了信效度不理想的题项,得到正式量表。(2)正式调研测试阶段。将正式问卷在上述渠道发放,进行测试。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环境与绩效分析本文对上述进行分析。

(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行为有效性分析。效度检验先进行因子分析的适切性考察,Kmo检验值为0.894,大于0.7,表明适合做因子分。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01,拒绝了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的零假设,也支持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公共因子,抽取标准为特征值大于1,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降低各因子的综合性,并以因子荷载大于0.4为标准确定题项的维度归属。分析发现量表中的题项Cp6(属于控制过程类)在其它公共因子的负荷较高,超过0.4,且被归于目标类,故予以删除。再次对剩下16个题项进行分析,可得到3个成分,累计方差解释度为69.161%,所有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荷载在0.440~0.895之间,而每一题项在其不所属的成分因子中,其因子荷载均小于0.4。同时,量表中的各题项能很好的归类,因而,控制行为量表均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a信度系数来考察所使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结果显示σ系数为0.922,大于0.8,表示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检验结果如表(2)、表(3)所示。

(2)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环境有效性分析。信度检验显示各影响因素的σ系数均大于0.8,表示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效度检验先对各影响因素问卷进行Kmo和Barlett检验,Kmo值均大于0.7,显著性水平p均小于0.001,表示各影响因素问卷取样适当,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经过eFa分析,各影响因素量表只能提炼出一个因子,而且各题项在该因子上的负荷均在0.60以上,所以不必再进行CFa分析。在以后的测试中,可以取各问项的简均值作为各相应变量取值。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3)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有效性分析。信度检验显示各影响因素的σ系数均大于0.8,表示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效度检验先对各影响因素问卷进行Kmo和Barlett检验,Kmo值均大于0.7,显著性水平p均小于0.001,表示各影响因素问卷取样适当。经过eFa分析,各影响因素量表只能提炼出一个因子,而且各题项在该因子上的负荷均在0.49以上,所以不必再进行CFa分析。在以后的测试中,可以取各问项的简均值作为各相应变量取值。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二)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模式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表(6)给出了样本中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各控制环境、控制行为、控制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均显著。研究假设得到初步验证。以上相关分析的结论与本研究所提出的主要假设相契合,说明了进一步验证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的必要性。

(三)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对控制环境、控制行为、控制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7)、表(8)所示。(1)控制行为对控制绩效的假设检验。将控制行为、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一表(7).模型F值见表(8)为10.873,p值为0.001,整体检验显著。控制行为对控制绩效有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有负向影响。模型①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1得到验证。(2)控制环境对控制绩效的直接作用检验。将自变量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以及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因变量控制绩效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二见表(7)。模型F值见表(8)为11.068,p值为0.001,整体检验显著。对控制绩效影响较大的变量依次是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影响不显著而被剔除模型。模型二中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2a、H2B、H2C、H2D得到验证。(3)控制行为在控制环境和控制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首先,将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以及企业规模对控制行为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三见表(7)。模型F值见表(8)为6.111,p值为0.001,整体检验显著。对控制行为影响较大的变量依次是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企业规模对控制行为影响不显著而被剔除模型。模型三中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3a、H3B、H3C、H3D得到验证。然后,将预测变量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中介变量控制行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因变量控制绩效进行逐步回归,构建模型四表(7).模型F值见表(8)为6.877,p值为0.009,整体检验显著。对控制绩效影响较大的变量依次是控制行为、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道德观,企业规模对控制绩效影响不显著而被剔除模型。模型④中预测变量ViF最大值远小于10,Ci值小于30,表明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假设H4a、H4B、H4C、H4D得到验证。综上所述,控制行为在控制环境和控制绩效之间中介效应的四个条件均得到满足,本文的假设都得到验证。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发现:母公司控制行为与母子财务控制绩效正相关。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显著正向影响着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母公司企业文化、母公司管理者诚信和子公司治理有效程度通过控制行为部分中介作用于财务控制绩效,说明控制环境的直接效应均大于中介效应。控制环境中,母公司管理者能力对于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影响是最强的。而母公司规模对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研究得到如下启示:(1)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绩效不仅受控制行为“硬控制”的影响,还会受到控制环境“软控制”的影响,且“软控制”的作用效果大于“硬控制”。这说明在母子公司实际交易中,显性契约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显性契约本身具有不完全性,只是提供的一个关于交易规则的大致框架,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隐性契约,隐性契约不仅对显性契约产生影响,还能弥补显性契约所留下的“漏洞”。这一结论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传统的经典理论认为契约不完全会降低交易效率,导致投资无效率。本文的结论否定了该命题。原因正是由于企业文化、企业家的信任和声誉等隐性契约弥补了显性契约的不完全空间。这一结论具有普适性。说明组织的生命力不在于组织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严密,而在于组织文化、信任和声誉等异质性要素。企业集团要保证控制目标的有效实现,就必须重视企业环境的建设,发挥文化,诚信,声誉在组织体系内的影响力,并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保持基业长青的关键要素。声誉不仅可维持交易,消除机会主义行为,还具有激励效应。合理的治理结构可使得集团的控制机制高效运转。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权利配置的基础和起点,决定了企业权力的来源,企业治理结构不仅关系财务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对企业其他管理行为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目前处于转轨时期,各方面制度还不健全,要弥补制度不健全对交易效率的影响,企业集团更要重视隐性契约的培育和建设,才能保证集团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制度越不完全,企业文化、企业家声誉、企业家的能力也就越具有发挥空间。(2)企业家应重视自身能力的建设和品德的修养。企业能力不仅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还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企业家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源泉。企业家能力不仅可直接为集团创造效益,还可组建隐性契约,如培育企业文化,建立信任机制,积累声誉资本、创造高效的组织惯例,获取子公司及其员工的心理认同和信赖,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使母公司的控制意图得到更好地执行,最终提高财务控制绩效。集团各项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能力作为支撑和保障。方法可以复制,能力却无法复制。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异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母公司管理者能力是提高财务控制绩效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家能力建设对于我国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企业经常出现“因人兴事,因人费事”的现象,这说明企业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家能力残缺或不平衡将会阻碍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严重时甚至会为集团的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因而,母公司管理者应持续加强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洞察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培养,针对自身能力的不足有意识进行弥补和完善,保持各种能力平衡性。此外,企业家应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注重诚信,保持正直、公平和公正等优良品德。(3)控制环境、控制行为和控制绩效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作为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设计框架,还为集团财务控制问题的诊断提供思路。当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效果不佳,控制效率低下时,不仅要关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合理,更重要的是分析控制环境是否存在问题,尤其是要重视母公司管理者的能力和品德情况。财务控制低效或者失效是由于控制环境出现了问题。研究框架不仅体现系统论和权变论的思想,还融合了企业契约理论和能力理论的观点,并注重了对管理者个体特征的分析。深化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内涵,提高了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

*本文在广东省2012年度会计科研立项课题“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及母子公司财务控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11091)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2]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聂辉华:《契约不完全一定导致投资无效率吗?》,《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5]张先治:《控制环境与管理控制系统演变》,《求是学刊》2004年第3期。

[6]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年第5期。

[7]贺小刚:《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8]金高波、李新春:《战略联盟中的信任机制:一个理论评述》,《中大管理评论》2001年第1期。

[9]李海、张德:《组织文化与组织有效性研究综述》,《外国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3期。

[10]张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审计研究》2010年第1期。

[11]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三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程晓陵、王怀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审计研究》2008年第4期。

[13]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基于系统和整体效率视角的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14]张先治、戴文涛:《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7期。

[15]姚颐、刘志远、李冠众:《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会计研究》2007年第8期。

[16]巫升柱:《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构建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5期。

[17]王丽敏、李凯:《国有大型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评价及实证分析》,《财会通讯》2010年第5期。

[18]王昶:《母子公司管理控制行为特征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8年。

[19]陈志军:《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查尔斯·奥雷利:《公司、文化与承诺:组织中的激励与社会控制》,《组织管理:综合观点选读》1989年。

[21]陈志军、董青:《母子公司文化控制与子公司效能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1期。

[22]汪建康:《基于子公司主导行为的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治理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3]williamson,o.e.the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takingStock,Lookingahead,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000.

[24]man,t.w.Y.entrepreneurialCompetenciesandtheperformanceof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intheHongKongServicesSector.Doctorpaper,FromDepartmentofmanagementofthe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2001.

[25]Chandler,G.n.&Hanks,S.H.FounderCompetence,theenvironment,andVentureperformance,entrepreneurtheoryandpractice,1994.

[26]mayerrc,DavisJH,SchoormanFD.anintegrativemodeloforganizationaltrust,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5.

[27]inkpenac,CurrallSC.thenature,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ofJointVenturetrust,Journalofinternationalmanagement,1998.

财务成本分析与控制篇10

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所有地区均执行了全新的会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使用范畴、核算基准、财务报告体系及会计要素等层面进行转变,对医院财务报表编制产生影响,这也对医院管理人员在了解医院财务信息方面更为加强。

关键词:

医院;会计制度;财务报表

医院财务报表分析作为综合性财务管理,包含医院内部及外部管理中的所有方面。透过医院会计部门给出财务报告,可以评估医院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随时发现问题所在,并给予改正。并且,能够为医院的管理层提出更为适合的决策支持及内部绩效考核的根据,以此更好地评判医院的经营状态及成果,加快医院的进步。本文通过笔者常年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对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提出方法及建议。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控制中的问题

自从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以来,我国各个医院均将新会计制度运用于财务控制中,修改并更新了医院原本的规章制度。但新医院会计制度真正执行还需一段时间,对于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过度过程而言,医院财务运转情况需要通过相应的调整,这也令财务控制产生问题。

1.医院财务控制体系需要完善。

通过我国医院财务状态而言,许多医院均欠缺完整的财务控制及评价体系,所以,许多医院财务核算只展现出数据核算功能,并未有效发挥出财务管理及控制层面的作用,这也令医院财务控制质量较低。并且在众多医院当中,虽然创建了财务控制与评价体系,可是在财务控制层面并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支撑。医院财务控制大多偏于前期与后期财务核算,从而忽略财务核算,这也在某种程度中对医院财务控制质量的提升有所阻碍。

2.未及时、全面设定会计科目。

对我国一些医院而言,会计科目设定并未实现,较多原本科目并未及时更新,依旧具有不具体、不科学、不细致科目存在。落后的会计科目对医院财务信息及核算的正确性形成不利因素,这对医院的财务控制具有阻碍的作用,对医院决策层管理的决策具有影响。

3.财务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原本会计制度中进行更新,因此也对医院财务人员标准相对提升。可是由于新医院会计制度推行并不顺畅,许多医院财务人员并未全面、彻底学习和掌握新制度,并且在思维及方法中均呈现原地踏步的状态。所以,财务人员会计理念及素质需要不断提升。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建议

1.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包含了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本文仅对前两项分析法进行简述。一是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将相应财务报表数据及已确定标准进行对比,获得区别,并对区别进行分析,获得原因并以此对未来趋势进行评估的方法。比如将本月财务报表与以往同年、同月财务报表进行对比,获得出当前财务报表状况,并对未来发展形势进行评估,从而对未来月份经营状况进行修改,以便获得更好的预期效果。二是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对形成财务报表指标有所改变的因素给予分析,寻求最关键因素。此种方法通常先将对财务报表有所影响的某个指标改变的所有因素相结合,之后将其中一个因素作为可变因素进行更替,寻求所有因素对财务报表指标的影响程度,以判断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也将此分析法称为连锁替换法。

2.财务报表分析建议。

尽快适应新会计制度,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医院财务人员技术水准决定医院财务管理程度,但是新医院会计制度则进行了较大的改动,身为财务人员应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对相应理念进行深入理解,掌控变动内容与相应差别。医院是一项尤为关键的行业,许多财务指标值自身的敏感性非常强,比如固定资产折旧率、医疗服务成本、收支结余、坏账账龄、药品库存价格等等指标值在不同阶段的改变均对不同潜在危险元素不同方面造成反映。若透过此类敏感性财务指标监控财务危机,则需先通过对医院负债状况进行关注,定期分析、及时,以此为领导提供最正确的结论,以制定相应政策避免负债运转危机。将所有环节确保在风险可控范围内,以便随机应对财务工作当中的不可抗力,并且令原则最优化,提供不同方案,将最优方案及最有总量的比例确定清楚。财务部门需要从整体方向搜索敏感性预警指标的相应财务内容,动态跟踪实现监控经营方式所有过程,以预防风险的发生。还需不断积极预先对一切主要决策活动进行评判,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给工作人员,当决策时需预先避免财务相应存在的风险,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对经营决策科学性进行评判,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务为真正体现医院经营成果最直接的标准,可以如实体现医院在日常经营中的不足,并对医院发展形势进行体现,为医院的决策、管理优化给予重要数据。这也需要不断对财务进行细致化管理,注重财务所有指标,有效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成果。

三、讨论

在2012年1月1日起,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全国开始执行,虽然在新制度与旧制度中产生了较大改变,可是依旧具有众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给予解决。本文仅仅在理论方面对这些产生或可能会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依旧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考验。并且,从研究方法层面而言,也具有一定不足。并且,本文所提出的问题论述还不够深入,只停留于经验判断当中,还需要通过更为充分的理论进行支撑,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财务分析的影响依旧需要在医院的实践当中进行求证,对财务分析的影响还需不断深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必定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迎来全新的影响,所以,医院必须加强重视,极力推动,组织会计人员不断进行学习,有效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与价值,以此提升医院财务管理能力。

作者:李伟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1]5号)[Z].2011

[2]陈阳,郑凤春.新医院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基于医院财务报表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