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十篇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十篇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6:04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篇1

【关键词】腰骶关节劳损;小针刀疗法;截血膏外敷;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139-02

腰骶部劳损(LumbosacralStrain)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其实质是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软、硬组织的积累性损伤,包括腰骶部韧带、肌腱、腱膜、筋膜、椎间盘及椎骨关节的劳损。骶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积累性损伤。笔者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运用小针刀疗法配合截血膏外敷治疗腰骶关节劳损5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39例为住院患者,13例为门诊患者;男32例,女20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39.5岁;病史最短15天,最长6年。

1.2症状和体征腰骶部劳损的主要症状是腰痛或腰骶部疼痛,劳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患慢性病、情绪低落或气候变化时,疼痛加重或复发。劳损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亦异,一般在局部可查到压痛或叩击痛,也可有姿势改变或跛行。无神经障碍。有姿势不良、下肢畸形、从事强迫劳动或缺少体育锻炼等病史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需考虑此症。诊断时,需与肌筋膜综合征、骨关节疾患和盆腔内脏器疾患相鉴别。腰骶部疼痛是腰骶部劳损的主要表现,局部常有僵硬感,腰部活动可受限。受风着凉、过度疲劳可使症状加重及反复发生。急性发作时腰骶部疼痛较为剧烈,腰骶两侧局部肌肉痉挛,腰部活动障碍,站立及行走亦受影响。

1.3诊断标准体格检查除腰骶部有压痛及叩击痛外,一般无阳性体征。血沉及抗“0”均为正常。x线检查亦无异常发现,有时可有腰骶椎的退行性改变。痛点检查: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本病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压痛点多在应力比较集中的肌肉起止点处,所以痛点多在骶棘肌,腰椎横突及髂嵴后缘等部位,压迫及触诊时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检查时双手大拇指从较轻的四周逐渐查致明显处,常见的痛点有臀中肌,L2,3,4横突,髂后上肌内侧缘,腰椎棘突韧带压痛点等。

2、治疗方法

2.1小针刀疗法

2.1.1患者俯卧肌肉放松。

2.1.2针刀的四步八法1定点,2定向,3加压分离,4刺入;1纵行疏通,2横行剥离,3切开分离,4通透分离,5铲磨削平,6切割减张,7疤痕刮除,8骨痂凿开。

2.1.3定点骶髂骨部压痛点;腰椎横突部压痛点;棘突压痛点。

2.1.4进针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先行局部浸润麻醉,再在骶髂压痛点进针(痛点多在髂嵴,凹和第二骶椎附近):刀口线和骶棘肌纤维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肤面垂直刺入,深达骨面,先行疏通再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针刀。在横突部压痛点进针:刀口和骶棘肌纤维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肤面垂直刺入,深达骨面,先行疏通1~2下,再横行剥离,使刀锋达横突尖端,将肌肉和筋膜铲剥,如有韧性结节在纵行切开,出针刀。棘突下缘压痛点进针: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针刀与皮肤面垂直刺入,沿棘突顶端骨面下缘进刀,深达棘突顶端平面下约0.5cm,先纵行剥离1~2下,再将针刀体沿脊柱纵轴倾斜,使和下段脊柱纵轴呈30度角,在棘突下缘骨面上先纵行疏通,再行横行剥离,出针刀。术毕,无菌纱布敷盖针刀口,固定。一般5~7天1次。嘱术后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护腰部勿负重及做大范围活动。术后3天内针刀口不能触水或污染。

3、截血膏外敷

3.1截血膏药物组成天花粉、生地、姜黄、赤芍、白芷。上述药物研细末,用凡士林加醋调成厚糊状,敷药时均匀涂布于腰骶关节部位,药物的厚度以0.5厘米为度,胶布固定后,外缠绷带。于小针刀治疗48小时后,每日局部外敷截血膏6~8小时。

3.2截血膏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疗效,局部外敷对于修复软组织损伤及缓解疼痛起到了积极的临床作用。临床观察表明,小针刀治疗配合截血膏外敷既可以又改善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缓解了继发性的炎性疼痛。

4、疗效观察

4.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腰骶关节劳损治疗有效标准拟定。治愈:腰骶痛消失,无姿势改变及跛行,能恢复工作;好转:腰骶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4.2治疗结果本组52例,最少治疗1次,最多治疗4次,一般1~2次。其中治愈41例,好转11例,未愈o例,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79%。术后患者在陪护人扶送下回病房货住处,无1例并发症,部分病例追访1年未见复发。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篇2

脊柱为什么会得病

脊柱是以骨盆为底座,脊椎为中轴,关节(椎间盘)为枢纽,肌肉为动力的骨架结构。脊柱构造十分的巧妙既能完成各个方向的活动,又能支撑人体的体重,尤其是运动的时候受了身体的几倍的重量,可以说脊柱是刚柔并济的支架。使用得当,脊柱能够变得更强壮,比如像举重运动员,脊柱可以承受几百公斤的压力而不损伤;如果使用不当,就容易发生肌肉损伤、关节错位、椎间盘损伤、骨质疏松、关节退变等等。

脊柱病有多严重

脊柱支撑了人体的重量,为人运动提供动力,为人的大脑脊髓提供通道,为人的内脏提供保护,为人的神经提供通路。可以说脊柱是人的生命中枢、运动中枢、调控中枢。所以得了脊柱病之后:

1、会影响骨骼肌肉,会出现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

2、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影响骨骼和关节,会出现关节错位、关节损伤、椎间盘破损等,会影响日常活动,有的甚至生活无法自理。

3、脊柱病会影响神经系统,会出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等症状,出现头晕、头痛、心慌、胸闷、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障碍、生殖系统疾病等190多种疾病。

有研究资料显示,中国50岁以上的人群有90%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脊柱病;50岁以下的人群有40%~70%的人脊柱不健康。所以说我们的健康被脊柱病影响和侵蚀,脊柱病是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之一。

脊柱病包括那些疾病症状

人体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曲向前、胸曲向后、腰曲向前、骶曲向后。每个生理弯曲对应着相应的脊柱段,即颈段、胸段、腰段、骶段。

颈段脊柱得病就是颈椎病,除了主要的头痛、头晕、恶心、颈肩痛之外,还有会出现咽喉炎症状、牙痛、视力问题、甲亢、哮喘、心律失常、血压不稳等病症。

胸段脊柱得病就是胸椎病,主要引起的症状在肺、支气管、食道、心脏、肝脏、胆囊、胃、小肠、肾、输尿管等。

腰段脊柱得病了就是腰椎病,会引发腰部疼痛、牵扯双腿疼痛,主要关联脏器是前列腺、子宫、膀胱、大肠、卵巢等。

骶段脊柱得病了就会引起骨盆移位、出现左右髋骨不对称、两腿不一样长、关联脏器包括生殖腺、膀胱、直肠、等。

可以看出,脊柱病并不是只影响脊柱和周围肌肉肌腱组织,还会影响神经传导引起内脏功能的障碍,所以脊柱病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是由外至内的。这样的症状发生后极容易被误诊,治疗起来也不容易恢复。

脊柱病预防小常识

为了防止脊柱病的发生,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慢慢的养成习惯,脊柱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注意坐姿和站姿

正确的坐姿是选择合适高度的椅子,椅子最好有靠背、保持大腿平行、不弯腰、不低头、身体保持自然放松。古人说坐要“坐如钟”,正确的坐姿能减少脊柱的压力、让肌肉保持放松,减少脊柱病的发生。

正确的站姿要求根据脊柱的生理曲线,以脊柱为轴心,不弯腰、不挺胸、不驼背、不挺腹,双腿均衡用力。

保持充足的休息

对一般人来说,每天至少有1/4~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因此,宜选用硬板床,选择适当的枕头。俗话说“高枕无忧”,其实并非如此。仰卧位时,如果枕头过低,头颈过度后仰,使前凸曲度加大,不仅椎体前方的肌肉与韧带容易因张力过大而出现疲劳,而且可引起慢性损伤。如果枕头过高,头颈过度前仰,使前生理曲度消失,同时还会引起腰椎的椎间压力过大,造成腰部慢性损伤。在睡眠中应舒服的姿势,保持脊柱生理弯曲,既可以视使人的疲劳得到有效的恢复,又可以预防和治疗脊柱病。

预防意外损伤、受凉

乘车中睡眠,急刹车时,极易造成颈椎损伤;劳动中搬重物及转身容易造成腰椎的损伤;长时间的弯腰容易造成胸椎、腰椎的椎间盘压力过大而受损。脊柱受损后不及时治疗会留下后遗症,比如疼痛、影响正常活动、甚至失去劳动能力。受寒将导致肌肉张力增高、失去弹性,从而易于损伤,张力增高也会增加椎间盘压力、压缩椎间隙而恶化神经根压迫症状,受寒还可能导致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加重。

注意饮食均衡,保证钙的摄入

饮食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骨头汤、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这样骨骼、肌肉的营养来源充足,能防止小儿发育不良或者老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篇3

目前,部分骨科疾病年轻化、普遍化现象在我国日益突出。其中,交通事故导致的创伤性骨折,脊柱、关节这三类骨病。已成为当今骨科发病率最高且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的三大疾病。而这三大疾病中,以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鼠标手(腕管综合征)、四肢骨折等尤为突出。根据有关的统计,创伤性骨折的年轻患者发病率这几年升高最为明显。这与近年来私家车的明显增多,大量年轻的新驾驶员及酒驾所导致的交通事故急剧增加有很大关系。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这些骨科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都有什么预防措施?

原因

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坐姿学习和工作。人在坐姿时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大于站立状态。而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习惯的坐姿,呈放松状态,即“弯腰驼背”状,而没有做到“昂首挺胸”。长此以往,使颈、胸、腰椎无法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从而导致颈椎病、颈腰背肌筋膜炎、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变的发生。

其次,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现在许多年轻人为了增加舒适度喜欢睡较为柔软的床,长期睡这种床,脊柱的正常的生理弯曲发生病理性改变,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会增大,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症。

年轻有车一族,上、下班开车,走路、锻炼的时间明显减少,腰背肌力量不足。加上精神压力大、工作紧张、长期伏案处于弯腰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使得脊柱的结构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从而导致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椎疾病低龄化的趋势,也与学生课业负担重,读书写字时间增加,导致运动过少,容易引起腰部肌肉劳损,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长期伏案写作业,较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疲劳,再加上书包过重,从而加速了颈、腰椎疾病的发生。同时,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导致的青少年体重增加,也会加剧脊柱疾病的发生。

防御对策

预防颈、腰椎疾病,我们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坐姿和卧姿习惯。坐立时,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双肩后展,脊柱正直,两足着地。写字时头部略微前倾,两肩之间的连线与桌缘平行,前胸不受压迫,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度。

在低头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一段时间后,应做适当休息调整,多做抬头挺胸的动作以避免颈椎周围血液循环不畅、椎旁肌肉痉挛。

睡觉时,要选用中间低、两端高的枕头为佳,千万不要“高枕无忧”,这样有利于保持颈椎前凸的生理曲度。睡眠的姿势以右侧卧为宜。平时尽量睡硬板床,避免席梦思床垫等软床。

同时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要进行腰背肌和腹肌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这样会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最后,尽量避免长时间驾车。

股骨头坏死

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创伤性髋关节周围骨折以及激素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股骨头坏死的患病率逐渐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

股骨头坏死是导致髋关节病残的常见疾患之一,如果不进行治疗,80%患者将会在4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和骨性关节炎。

原因

我国患者发病年龄之所以高于欧美国家,与医疗中滥用激素和年轻人饮酒无度、高脂饮食有关。

长期大量的饮酒造成酒精在体内的蓄积,导致血脂升高从而造成血液黏稠度的增高,血流减缓,使血液发生凝固性改变,堵塞股骨头滋养血管,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股骨头营养中断,造成股骨头坏死。而大量或长期地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可引起体内脂肪组织过快的分解,血液中游离脂肪滴增加,产生高脂血症。而脂肪滴可作为栓子栓塞股骨头附近微血管,从而骨细胞缺血、缺氧,发生骨髓间质水肿,骨内压升高导致股骨头坏死。

防御对策

消除外源性致病因素(如停止使用激素或停止饮酒),清淡合理的饮食,减少开车,避免外伤,适当锻炼,杜绝吸烟、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

我国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发病人数约1亿人。据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患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已跃居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之后的第七位,且逐年上升。

原因

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年轻化的原因很多,但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能忽视。现在,青少年人群缺乏运动,日照减少,长期固定工作与生活,饮食结构不合理(西式快餐、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长期饮用碳酸饮料),高压、快节奏的工作环境所导致内分泌失调,另外不少女性青年盲目追求节食减肥,致使骨质疏松症有年轻化的趋势。

防御对策

随着年龄的增长,任何人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关键在于尽早进行有效的预防。预防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健康的饮食每天每人喝400毫升牛奶,多食用海鱼、虾类、海带、牛羊肉、鸡蛋、豆类、芝麻、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减少糖及食盐摄入量;不吸烟、不酗酒。

运动运动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因为骨骼的强健离不开肌肉的牵拉作用。长期锻炼能促进骨质的健康。其中,散步、慢跑、保健体操、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钙剂和维生素D的摄入人体对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将会引发骨质疏松症。同时,适当的阳光照射也有利于人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从而促进骨骼的强健。每天上午6时至9时,下午4时至7时,各晒20分钟左右太阳能够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乐观的情绪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消除精神紧张,促进饮食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能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使体内激素代谢正常,有利于骨量的保持,从而可预防骨质疏松症。而抑郁、苦闷、愤怒、悲观等不良情绪,可使食欲下降,同时可使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激素代谢失调,加快骨量丢失,从而促使骨质疏松症发生或加重。

避免潮湿、寒冷等环境因素刺激炎热的夏季,应该避免长时间开空调。还要避免过度运动,肥胖也会增大骨骼的负荷。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年轻化的发病因素。

定期检测骨密早期诊断很重要。目前常用的骨密度检查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简称DeXa)。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每年或每两年一次)检测骨密度。

原因

鼠标手(腕管综合征)

从解剖上讲,腕管是由腕横韧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的骨纤维性隧道,通往手的正中神经和许多屈肌腱由此通过。人们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腕关节因长久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机械活动,导致局部软组织发生水肿,从而压迫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和屈肌腱产生相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指和中指疼痛、麻木与拇指屈曲无力。女性鼠标手的发病率要远高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的腕管通常比男性容积小,正中神经更容易受到压迫所致。

防御对策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篇4

(1)变矮、驼背。这往往是较早期症状之一。一般人的身高,大抵与两手之间的间距相等。若由于骨质萎缩,椎间盘水分减少,脊柱长度就会变短。驼背往往是在骨质疏松症的偏后期出现,这多半是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

(2)疼痛。可以表现为肩颈痛,腰背痛,也可以表现为周身游走性痛。这往往是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广泛劳损的表现。早期经过适当的休息后缓解,到后期往往要经过治疗才能缓解。如果外伤出现固定痛,要想到骨折。

(3)小腿夜间抽筋。一般人体钙的吸收在白天完成。在夜间,由于身体钙代谢的负平衡,往往会出现短时间低血钙过程,引起小腿抽筋肌痛。这是提示骨质疏松症进展较快的一个症状,也是绝经期后女性中较易见到的一个症状。

(4)骨折。这种骨折的出现,外力不一定大。有些老人乘坐汽车,上下颠簸,即会发生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对于早期诊断仍然缺乏有力的方法。仍然需要全面综合的进行思考。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方法有:

(1)X片检查。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性,骨小梁间隙增宽。不过,从X线片上若能看出骨质改变,那说明骨质已丢失了30%以上,已经到了骨质疏松症的中期。

(2)双倍光子骨矿认定仪。对于松质骨改变有较好的诊断意义,但早期诊断仍欠敏感。

(3)Ct脊柱断层摄片。对较早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价格贵,不能广泛开展应用。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篇5

骨质疏松是人体满与亏的平衡

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中是普遍的,这是骨骼自然衰退衰老的表现。

老年人疏松是全身性的,不仅是骨质疏松,还有皮肤松弛、头发稀疏、肌肉萎缩;老年性肺气肿是支气管纤维疏松;心脏增大是心肌纤维松弛;老年人排便困难、排尿不畅是肠肌和膀胱肌肉松弛,收缩功能减退。

老人死亡的原因,主要是衰竭,心肺肾消化功能的逐渐衰竭,最后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在相同的条件下,谁的心脏好,谁就长寿。

大个儿与小个儿,胖子与瘦子,在年轻时除了力气有大小以外,人体各方面机能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到了老年,就有明显的差别,小个儿和瘦子,体表面积小,血液供应分布要少,心脏负担就轻,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民间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一个人是因骨质疏松死亡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减轻体重、减轻心脏负担,人体在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保护现象。骨质疏松也是人体一种满与亏的平衡。

经常有人问:骨质疏松要补钙吗?甚至有人骨质并不疏松也问要补钙吗?钙片绝大多数是无机钙,如碳酸钙、硫酸钙、葡萄糖酸钙等,这些钙片在肠道内是不吸收的,钙质会在肠道内混合水分,使得大便干燥难解。

有机钙是能吸收的,吸收后能进入骨骼中吗?绝大多数是进不了的,尚没有一个人补了钙片后骨质疏松治好了,不疏松了。

如果钙片吸收好的话,会增加人们患结石的几率,胆结石的成分是胆色素与钙盐等,肾结石的成分是尿酸钙。

骨质疏松会酸痛吗?在人们数十年生活中,常会有一段时期发生四肢关节酸痛的症状,称为骨质疏松症,属于风湿病范围,中医认为是风湿入络引起了酸痛,祛除了风湿,酸痛缓解了,骨质疏松依然如故的存在着。

骨质增生是满招损

骨质增生在老年人中也是很普遍的,多发生在容易劳损和负重的骨关节处。如颈椎、腰椎、膝关节、手指末节、足跟等。这些部位平时的工作量多了大了满了,会逐渐的劳损而增生,这是满招损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骨质增生的发生较文职人员要早而严重。

骨质增生是骨骼自然衰退衰老的表现,是骨皮质的退行性改变。大多数人没有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发生了酸痛肿胀,才称为骨质增生症,属于风湿病范围。中医认为是风湿入络引起了酸痛,经过治疗,酸痛可以减轻缓解,但骨刺是不会缩小的,依然如故的存在着。发生酸痛的原因既与骨质增生有关,也与周围软组织炎症、肿胀充血黏连有关,风湿问题更为主要。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篇6

关键词: 骨质疏松;亚健康;治未病

1 骨质疏松亚健康状态的含义与表现

   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内分泌功能变化和机体各器官功能性变化为主,主要表现为精神、胃肠道、心血管及肌肉等多方面的症状。骨质疏松是渐进的过程,在早期阶段没有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劳累,会出现腰酸、背痛、四肢酸软、疲乏无力等症状,但休息后就会好转,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上述症状经常出现,而且痛苦越来越明显,患者同时出现了驼背,就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2 骨质疏松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认识

2.1 中医对亚健康的治疗来源于《内经》中“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治未病”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首先从预防入手,从导致亚健康的病因入手,强调“治未病”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意义。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病机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或正气耗伤。这种认识和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是一致的。而中医的虚证与亚健康有诸多相同之处。

2.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主要是以腰背下肢酸痛、乏力、麻木为主要表现[1]。祖国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最基本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关键。肾虚则肾精不足,骨髓失养,可出现腰背酸痛、腿膝酸软等骨质疏松症状。中医的肾涉及内分泌、神经、免疫、代谢等多种功能,对全身的生理功能起多种调节的作用。研究表明,肾虚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成骨功能下降,使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发生骨质疏松。肝失调达是女性发病的重要病机。若肝失调达,则肝郁耗血,可致肾精亏损,骨髓失养,肢体不用。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本”,肝郁可引起月经失调,这是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病机。脾主运化生肌,是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旺则四肢强健,脾虚则无以生髓养骨,导致疾病的发生。

3 亚健康与骨质疏松症之关系

   祖国医学对亚健康与骨质疏松的最基本的病机认识是一致的,认为两者都是以肾虚为本,肝郁脾虚为重要病机的病症。因此,骨质疏松在没有形成明显的症状时,可视为是一种骨质疏松的亚健康状态,当出现明显持续的症状时,就是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亚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无明显疾病,但骨量减少,体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各种身体的不适的症状可以间断出现,也可持续存在。由于骨质疏松症对人的危害严重,可导致骨折等多种疾病,所以应当认识和重视骨质疏松疾病形成之前的亚健康阶段[2]。

4 “治未病”理论在骨质疏松治疗中运用

   目前对骨质疏松前期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疏导;指导病人保持乐观畅达的心情,荣辱不惊,使情感波动不过于激烈,保持气血调畅,脏腑功能不受影响。(2)指导患者坚持运动是调治亚健康状态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据个体差异,可选择跑步、游泳、健身、武术、气功等,适度的体育锻炼能改善循环,增强呼吸,愉悦心情,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3)食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奶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带骨的小鱼、虾皮、坚果等。(4)针灸推拿通过手法激发和引导经络、奇经八脉系统实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气血功能,使体内正气旺盛,免疫力增加。调适女性独特的生理障碍,多从肝、脾、肾经着手。注重阴阳经的选择,腧穴功能的阴阳搭配以及补泻手法的有机配合。(5)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使用相应的药物。适宜的中药治疗既可以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又可以治疗已发生的亚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篇7

【处方来源】民间验方

【处方】鳖1只,猪脊髓200g,生姜、葱、胡椒粉、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鳖用开水烫死,揭去鳖甲,去内脏和头爪。将猪骨髓洗净,放入碗内。将鳖肉放入铝锅内,加生姜、葱、胡椒粉,武火烧沸,文火煮熟,再放入猪脊髓,煮熟加盐和味精即成。

【特色及功效】肉质鲜嫩,汤味鲜美。具有滋阴补肾,填精补髓之功效。

【应用及用法】适用于肾阴虚所致头昏目眩,腰膝疼痛,多梦遗精等症。老年性骨质疏松阴虚症状明显者可佐餐食用。

【方解】鳖肉益气,补不足,除湿热,去血瘕,补阴益血,化滞破结。主治肝肾阴虚,劳热骨蒸,或虚劳咳嗽,冲任虚损,崩漏失血,久疟不止等。临床有用鳖肉配枸杞子、山药、女贞子、熟地黄煎汤治肝肾阴虚,腰脚酸软,头晕眼花,遗精等。猪脊髓补精髓,退骨蒸,除脊痛。用于肾阴不足,阴虚内热,骨蒸盗汗,遗精,或腰脊酸软,下肢痿弱等。常与补肝肾和滋阴降火的药物配伍应用。亦可单独煮食。二味配伍对骨质疏松症阴虚明显,脊椎疼痛严重者较为适宜。

羊蜜膏

【处方来源】饮膳正要

【处方】生地黄汁200g,熟羊脂250g,熟羊髓250g,白蜂蜜250g,生姜汁25g。

【制作方法】将铁锅置武火上,倒入熟羊脂熬开,再下入熟羊髓、白蜂蜜、生地黄汁、生姜汁烧开,并用锅铲不断搅拌,转用文火煎熬,至成粘状膏停火,稍晾后,盛入瓷罐中备用。

【特色及功效】膏体稠粘,气味香甜。具有补髓填精等功效。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篇8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68-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内类,Ⅰ型原发性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发生于老年人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原发性o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90%,男性为61%,常见临床表现为骨痛、肌无力、骨折。并发症为骨折后的感染、心血管病或慢性衰竭而死亡,幸存者生活处理能力下降或丧失。我科自2010年8月-2012年4月收治的55岁以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66例,以肾气二陈汤加减进行观察,并设对照组,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骨密度仪(eXa—3000型双能X线即时成像仪)检测前臂为严重骨质疏松,排除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肌肉酸痛﹑乏力以及变换的疼痛。6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男1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8岁。对照组男14例,女19例,平均年龄59.1岁。两组临床资料在性别、年龄、骨密度测定值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使用依降钙素肌注,1周2次肌注,每次10iU,并口服碳酸钙D3,每天1次,每次1片。

治疗组在对照级基础上以肾气二陈汤治疗,基本方:生地黄25g,生姜、山药、山茱萸、法夏、陈皮各15g,茯苓、泽泻、丹皮、炙甘草各10g,附子、桂枝、乌梅各5g。气虚较重者加入黄芪30g、党参30g。血虚较重者加入熟地黄20g、当归20g。阳虚较重者加入巴戟天15g、鹿茸15g。阴虚较重者加入枸杞20g、女贞子16g。将上述药物一齐加入锅加500ml的清水浸泡25分钟,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在锅中再加300ml清水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取得的药汁合在一齐,每2天1剂,分早中晚3次服下。经服4剂观察无特殊不适反应后,为了更好的依从性,建议将上述药物做蜜丸,每次服6g,分早中晚3次服下。外感发热则停服,待消除后继续服用。

两组均建议适当的体育锻炼,观察期为6个月。

观察标准。显效:用药4周后,骨痛、乏力、肌肉酸痛症状明显缓解,2~4月后症状消失,6个月后检测BmD值为轻度骨质疏松或正常。有效:4周后症状逐渐减轻,2~4月后症状明显缓解,6个月后检测BmD值为中度骨质疏松。无效:症状无明显缓解,6个月后检测BmD值为严重骨质疏松。

统计方法。X2检验方法。

3治疗结果

4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老年性骨病,它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wHo认为骨质疏松是除心血管疾病以外的对人类健康维害的第二大疾病,并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有激素替代疗法、骨形成促进剂和骨矿化促进剂等,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和依赖性,并且效果也不理想。

根据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骨痿”、“骨痹”、“腰痛”等范畴,《素问·痿论篇》认为“腰者,肾之府,转揺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形则振掉,骨将惫矣。”故本病的病本在肾虚。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生理功能的正常需要有肾的温煦,肾虚则使脾运化无权,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现代研究也表明,脾胃虚弱可能通过直接造成钙、磷、维生素D等与骨量相关的的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从而引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很觉见的老年病,多因先天不足,烦劳过度,饮食不节,情志过极,久病等因素所致气血阴阳亏虚。所以“阴阳气血俱虚夹痰湿”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类型,治疗此型应坚持滋补阴阳、调补气血、化痰除湿的原则,选用肾气二陈汤治疗切合病机,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丹皮清肝胆相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二陈汤中的法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乌梅性寒质润,可防止橘红、半夏过燥之弊。生姜化痰和胃,解半夏之毒。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和中。诸药合用可共奏补肾气、调气血、化痰湿之效。此外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5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篇9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云南昆明650031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s)的并发症,分析其发生原因。方法2008年9月—2012年12月采用pKp治疗167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98个椎体,随访3~51个月,平均26.9个月,总结分析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原因。结果8例患者(4.8%)8个椎体(4.0%)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作特殊处理。2例(1%)推杆内残留骨水泥导致椎弓根拖尾,行微创或开放手术取出骨水泥;3例(1.8%)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邻椎骨折,再次行pKp术;27例患者(16.2%)术后残留下腰痛,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引起pKp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包括骨质疏松严重、椎体皮质不完整、医者技术不熟练、骨水泥注入时机与注入量不当等。因此,必须严格按流程进行手术操作,熟练掌握相关适应证及禁忌证,把握好骨水泥的注入时机与注入量等,才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9(c)-0075-02

该院2008年9月—2012年12月对167例患者,198个椎体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现回顾分析手术相关并发症及产生原因,旨在提高对该术式理解,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67例患者,男49例,女118例。35~81岁,平均68.5岁。术前经mRiStiR序列确定伤椎节段:t51个,t61个,t74个,t87个,t97个,t1012个,t1122个,t1241个,L140个,L222个,L336个,L44个,L51个。33例47个椎体壁破裂。无明显手术禁忌。

纳入标准:①椎体新鲜压缩骨折;②骨密度t值>-2.5;③体检提示疼痛与骨折相关。排除标准:①陈旧性骨折;②爆裂骨折,骨折块压迫硬膜囊甚至合并脊髓神经损伤;③原发或继发肿瘤;④合并其他疾病,无法耐受手术。

1.2手术方法

术前Ct扫描,碘海醇皮试,俯卧,局麻或全麻。用Kyphon或山东冠龙公司器械。C臂透视定位椎弓根并标记。消毒铺巾,标记点外1cm取0.5cm纵行切口,穿刺针置于椎弓根外上缘,调整进针方向,置入椎体中部,换用导针插入椎体前1/3,正位见针尖接近椎体中线,未超棘突。拔出导管,延导针置入通道,经通道轻捻手钻后,置入球囊,推注碘海醇,压力180~220psi,观察伤椎复位或部分复位后撤出球囊。推注拉丝期骨水泥3~7.5mL,平均5.4mL。如骨水泥外漏或进入椎管,及时停止。局麻者可边观察边注入骨水泥。骨水泥变硬后,拔除通道与推杆。

1.3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分析

手术时间30~98min,平均46min。出血10~30mL,平均22mL。其中,并发症发生情况:①骨水泥渗漏:8例患者(4.8%)8个椎体(4.0%)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全麻)骨水泥自椎弓根内侧漏向椎管,立刻停止推注。术后腹部以下麻痛,肌力减弱,3d后开椎板取出,术后逐渐好转;1例自椎体后缘漏向椎管,立即手术取出骨水泥,术后下肢麻痛,治疗后恢复;2例进针点渗漏;2例前方渗漏;1例侧方渗漏;1例椎旁静脉渗漏,均立即停止推注,术后未诉不适。②椎弓根拖尾:2例,一例将通道延骨水泥插入椎体后缘,轻轻摇动后将其折断并完整取出;另一例手术取出。③邻椎骨折:3例,再次实施pKp术,术后恢复正常活动。④术后下腰痛:27例,经服药、理疗、腰背肌功能锻炼后,腰痛逐渐缓解。该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类型及发生部位,见表1。

2.2骨水泥渗漏

有8例患者8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骨水泥用量见表2、表3。对比渗漏与否者胸腰椎骨水泥推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胸椎4.2%(4/95),腰椎3.8%(4/103)。

3讨论

pKp治疗oVCFs创伤小、恢复快、止痛迅速、疗效确切。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具备一定手术技巧,否则可能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甚至严重后果。主要有骨水泥渗漏;毒性反应导致血压降低甚至心跳骤停;肺栓塞;伤椎再骨折;邻椎骨折等[1-7]。

骨水泥渗漏属于pKp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高达7%~15%[1-4],但基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该组8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8个椎体,骨水泥渗漏率为4.0%,低于文献报道,可能与适应症掌握严格,穿刺谨慎有关。经该研究显示,导致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原因有几点。

①穿刺进针点与进针角度的把握,术者的穿刺技术等。2例由于多次反复穿刺,引起进针点渗漏。我们的临床体会是,应按照Ct显示骨折线累及的具体部位,在穿刺过程中,适度调整穿刺角度,最大限度避开骨折线。另外,避免反复穿刺能防止经穿刺点渗漏。

②骨水泥注入时机与注入量的把握。近2年我们选用凝固更慢,粘度更好的oSteopaLV(德国)骨水泥后,逐渐倾向于在椎体周壁完好者推注较少(胸椎3~4mL,腰椎4~6mL)稀骨水泥。Baroud等学者认为,骨水泥注入时间应选在骨水泥调制后10min左右。此时,骨水泥呈生面团状,粘滞性较好,不易引起外渗[7]。而我们的常见做法是最初注入时间选在骨水泥调制后7min,最后一管在10min注入。遵循“先稀后干”的注入原则,也能有效避免骨水泥渗漏[8]。

③骨折椎体本身的因素。如果椎体皮质已受损,则骨水泥渗漏的可能性较大。对于陈旧性压缩骨折或椎体骨折严重塌陷的患者,在术后发生骨水泥外渗的几率较大。Barr等学者认为如果骨折压缩程度在胸椎>50%,腰椎>75%,不建议实施pKp。

术后下腰痛有27例,这可能和脊柱生理曲度改变导致劳损及术后痉挛性疼痛有关,可服用nSaiDS药物、肌松剂,并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能有效缓解疼痛。

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术后再骨折或邻椎骨折率可能增加,该组3例患者出现邻椎骨折,其中2例没有采取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1例合并SLe。这可能和患者术后没有开展有效的康复锻炼有关。故术后应尽早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从根本上改善骨质量,并坚持药物治疗与锻炼[8]。对于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内科治疗更为关键,多次pKp尚属不得已而为之。

综上,pKp治疗oVCFs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尽可能选择椎体后壁完整的病例,提高穿刺成功率,注意手术细节,术中密切监测,术后尽早、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并发症产生。同时,该术式疗效、并发症与患者骨密度值、内科治疗依从性等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尚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阮良峰,陈源,马俭凡,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32-34.

[2]隋福革,李恒,赵丛然,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并发症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11):984-988.

[3]宋奇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1366-1368.

[4]姜昊君,宋秀芳,威晓霞.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的预防策略[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3):131-132.

[5]隆元昌,王学志,付勇,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8):476-479.

[6]李晓鹏,朱明双,孙逸儒.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现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1):964-965.

[7]FrancJ,Lehmannp,SaliouGetal.Vertebroplasty10yeasclinicalandradiologicalfallow-up[J].Jneuroradiol,2010,4:211-219.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篇10

关键词:下腰痛,腰背肌,康复治疗

 

下腰痛是以下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多见的是脊椎退行性变及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腰痛。下腰痛虽不致命,但常引起患者腰部功能障碍和形态改变,不仅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而且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康复治疗。下腰痛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功能恢复,因此光靠骨科医师的临床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康复治疗,才能实现功能的最大恢复,防止腰痛的复发。运动疗法,作为一种积极疗法,使患者从事运动,对急性后期的下腰痛患者非常有用,其目的是增强腰背伸肌的肌力,为退变的椎间关节提供一个动力性的稳定。下腰部主要承受纵向的压应力、剪力、应力以及弯曲和旋转的力量较大,要维持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脊柱内源性稳定因素与外源性稳定因素。,康复治疗。如二者去其一,脊柱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尤以外源性因素丧失严重,脊柱则难以维持其正常外形与功能。

下腰痛可因暴力而致,也可因慢性反复损伤累积而成。下腰痛好发于劳累过度人群和中老年人,可能与这些人群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软骨、骨以及椎间盘的纤维环和髓核等组织的损伤有关,同样也与人们因年龄老化而出现的代谢减慢,以致影响了组织自然修复有关。如果下腰部诸多组织损伤与修复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即使微小的创伤也容易成为明显的损伤。引起下腰痛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①机械性(结构性):如肌肉韧带损伤、椎间盘突出、椎关节退行性变、椎管狭窄、脊柱畸形、椎体前移、骨关节炎、骨折、蛛网膜炎和神经根鞘纤维化等。②炎症性:血清反应阴性关节病(椎关节病、关节强硬性脊柱炎、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③感染:包括脓毒血症(椎间盘炎、骶髂关节炎、椎骨骨髓炎、腰大肌脓肿)、结核、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带状疱疹)。④肿瘤:原发性和转移肿瘤。⑤代谢性:骨质疏松、软骨钙化、褐黄病和变形性骨炎等。⑥牵涉痛。虽其病因各不相同,但经研究证明躯干肌肌力与腰痛的发生密切相关。,康复治疗。躯干肌肌力的减弱使得腰椎生物力学结构失衡,导致躯干肌肉废用性萎缩,肌力进一步下降,下腰痛进行性加重。

因此腰背肌的锻炼很重要,它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结构之一,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能促使突出髓核还纳,受压神经血管与髓核分离纠正小关节和韧带因疼痛造成的异常位置,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慢性腰部劳损和腰痛的发生。长期坚持腰背肌肌力训练,可加强脊柱周围肌力和外部稳力,起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目的。因此,应当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其锻炼的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可以每天自我完成,患者腹卧位进行:腹部下放置一厚枕头,上肢放于背后或头后,腰背肌用力使躯干后伸抬起或同时后伸下肢和躯干及头部,用力收缩时保持约4~6s,每个动作重复5~6次为一组,每次重复2~3组。以上治疗1次/d,10次为1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3d。

人体腰肌是一个较特殊的肌肉群体,平常的生活、工作当中腰肌得不到锻炼,这可能是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康复治疗。研究表明,下腰痛患者的椎旁肌截面比正常的小,日本学者角南昌三经过测定得出下腰痛患者的腹肌肌力大约是正常人肌力的67%;腰背肌肌力为正常人肌力的83%,且腹肌肌力下降更明显。,康复治疗。另有研究结果显示:向心性收缩时,下腰痛患者的躯干屈/伸肌力矩比(F/e)均大于对照组,说明伸肌受损程度更严重;且患者的屈、伸肌向心/离心峰力矩比值(C/e)均减小。

由此可见,下腰痛的生物力学改变是明显的。积极主动的康复措施能加强下腰痛患者躯干肌肉的力量及稳定性;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使患者习得最佳姿势,从而促进脊柱各系统的稳定完善。由于腰背伸展时的椎间关节运动方向相反于日常生活中所做的腰前屈活动方向,这就避免了腰前屈运动所造成的背伸肌及腰部韧带的牵张性劳损;腰背伸展运动以及腰背伸肌锻炼能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减少椎间盘的进一步损伤;另外,腰背运动促进肌肉力量的加强,改善了腰背部的血液循环,使腰背部积累的炎性致痛物质能够较快的清除,同时抵抗力的增强可以减少肌筋膜炎症的扩散,从而有效缓解疼痛。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得出腰背肌肌力的下降与下腰痛症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对下腰痛的治疗不仅仅在于解除症状、去除病因、控制病情,更重要的是使患者最大可能恢复。因此我们对下腰痛患者除临床对因治疗外,还在疼痛缓解后重视腰伸肌的肌力练习,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和活动能力,改善腰痛症状。所以下腰痛最重要的康复手段应该是积极而主动的腰肌功能训练。对于下腰痛的预防,不同性别的要求是不同的,男性一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部的活动量较大,因此应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大体力劳动过后还应注意腰部肌肉的放松;而对于女性,由于其生理特点除加强腰背肌锻炼外,还应注意各种妇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另外,在生理周期、怀孕、产后除加强营养外还要注意保暖。,康复治疗。下腰痛与腰背肌肌力的关系我们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不同病因所致的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肌力的变化特点是否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永善.关于下腰痛康复的一些设想[J].中国康复学杂志,2003,18(11):649

[2]仇瑶琴,李树贞,成鹏,等.运动疗法在下腰痛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55

[3]陈建宇,梁碧玲,李赛铃,等.腰椎间盘推行性病变的mRi和椎间盘造影的影像学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452-3

[4]蒋绍武.构建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03(2):89-91.

[5]白跃宏.下腰痛的康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3):227.

[6]穆敬平,程建明,敖金波,等.夹脊电针配合激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07,27(8):553-556.

[7]黄建洪.腰背肌功能训练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2003,18(3):198-198.

[8]FlorencepetersonKendall,elizabethKendallmccreary,patriciaGeiseprovance.muscles:testingandfunction[m].4nded.Baltimore:williams&wilkins,1993.166-168,349-352

[9]whiteaa,panjabimm.Clinicalbiomechanicsofthespine.2nded[J].philadelphia:Lippincptt;1990.37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