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艾灸的文化历史十篇艾灸的文化历史十篇

艾灸的文化历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7:59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1

摘要艾灸作为我国传统保健疗法,已经有2ooo多年的历史。流传迄今,演变发展,方法已十分丰富。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的作用。艾灸在我国有历史悠久,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对艾灸的成分、灸疗保健穴在运动疲劳中的应用与研究及其它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为艾灸在体育保健中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艾灸体育保健灸法穴位

一、前言

目前,人们对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越来越重视。由于西医中许多药物虽然能提高成绩,消除疲劳,但含有违禁成份,同时对运动员的身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都转向重视中医中药的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艾灸疗法。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艾灸在体育保健中的作用,尤其发挥其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体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前人的科研成果,对结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亲身体验对艾灸的主要成分及其在体育保健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二、艾灸的主要成分

艾,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中药材。艾灸的原料是艾草,艾草,又名冰台、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艾灸”就是把艾叶晒干捣碎制成艾绒,再把艾绒放在桑皮纸上卷成艾条,“艾灸”时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熏灼。艾灸,也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温热刺激来熏酌特定的穴位。

三、灸疗在体育保健中的应用研究

(一)灸疗保健穴在运动疲劳恢复中的应用

运动疲劳无论是急性疲劳还是过度疲劳都带有全身性的特点,大负荷或超负荷的运动,对人体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运动系统在内的人体各系统都有生理或病理范围内的影响,中医临床实践和现代经穴研究显示,以下穴位和经络在全面调节人体功能,克服不良的机体状态、恢复疲劳与保健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1.足三里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有一条支脉从缺盆入体内属胃络脾,足三里是胃经之下合穴,又是全身强壮穴之一,它的主要治疗作用为调胃肠、降气逆、泻热、清神、补虚、益气,临床上应用很广。艾灸足三里穴能提高红细胞、血浆、肌肉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力,能够有效降低体内血乳酸的水平、改变血液流变学状态,明显降低力竭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活性和肌红蛋血清细胞因子Y――干扰素和转化生长因子从而减轻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从而达到缓解运动疲劳的效果。

2.关元

关元穴属任脉,位于脐下三寸,及元气所在地――丹田的位置,所以治疗诸虚百损,它是首选要穴。对阳气欲脱、真气将竭的脱证,常用艾灸关元的方法治疗。艾灸关元穴具有调整和加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在抗疲劳保健方面有一定的意义。由此看来,灸关元穴确实具有扶阳固脱的功效,对过度疲劳引起的、脱证亦有扶阳固本,恢复疲劳的特殊作用。

3.三阴交

本穴属足少阴脾经,又是足的三条阴经:肝经、脾经、肾经的交会穴。由于三阴交是肝经、脾经、肾经的交会穴,而这三条经络又与胆经、胃经、膀胱经相表里,涉及经络非常广泛。因运动疲劳与人的元气有关,肝、脾又与后天的五谷精微转化的营养有关,运动疲劳引起人体诸多系统发生剧烈的变化,而三阴交涉及的六大脏器与人体气血有着广泛的联系,所以可以认为:三阴交在运动疲劳的恢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中脘

中脘穴与身体的其它穴位有广泛的联系,所以被称为为六腑之会穴,灸中脘具有温补脾胃,合胃气,升脾阳。补益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是治疗脾胃虚寒,气血亏虚的要穴。对运动后的恢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灸疗保健的作用机理

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总结了用艾灸来预防疾病的作用机理通过腧穴经络将艾的赧通功坍与失的阳热属性内达脏腑,以此调节脏腑经络,使五脏调和,气血通畅,达到机体相对平衡状态。艾灸有类似抗原免疫作用,灸疗具有双向免疫调节功能,疗能催化、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应答水平,增强免疫功能,从而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1.灸法的药性作用

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它除了具有易得、易燃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中医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的作用。艾灸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虽然在治疗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证实,艾燃烧后生成一种物质,具有抗氧化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自由基清除作用。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随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2.灸疗及其临床应用

灸疗是通过点着艾条或艾柱,借其热力给人体穴位以温热性刺激,并通过经络腧穴的整体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古人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强壮保健等作用。《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施灸治病。除了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以及辨证施治的原则外,还应注意灸疗的先后顺序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云:“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先背后腹,先头后肢,多数是先上而后下,艾柱是先小而后大。灸疗取得明显效果的六个要素为:艾、灼、穴、久、均、传。

四、结论

中医艾灸作为一种运动疲劳恢复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艾灸是中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艾灸的临床实践,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人为本,从整体观念上认识人与体育保健的关系,应用时注重以扶正为本,克服了一些手段只治标不治本的弊病;而且中医艾灸操作起来方便、易行,不受地点和时间的影响,其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艾灸作为绿色疗法,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既可以提高运动成绩,又不会违反任何兴奋剂规定,可望作为高水平运动队常用的培补手段。

参考文献:

[1]马亚妮,江红轲,王保平.艾叶在体育保健与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4.11(5):41.

[2]田岳风.艾灸保健的临床运用及其作用机理[J].针灸临床杂志.1995.11(3):25-26.

[3]尹改珍,李晶.浅谈艾灸保健[J].新疆中医药.1998.16(4):39-42.

[4]唐照亮,宋小鸽,侯正明等.灸疗抗病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1997.17(4):233.

[5]马山坡.传统保健疗法――艾灸对运动大鼠血睾酮、胰岛素及部分血清酶影响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8(25):62-64.

[6]马亚妮.经穴疗效筛选在运动疲劳恢复方面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1):3006-3007.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2

入秋之后,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是感冒病毒伺机出动的“大好时机”。感冒,临床上分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与普通感冒。其中,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以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起病急、高热乏力、周身肌肉酸痛、轻度呼吸道症候为特征;而普通感冒则以全身症状轻而局部症状重如鼻塞、流涕、咽痛等为特征。

流感具有高度传染性,如不及时控制,易引起暴发、流行和大流行,目前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注射流感疫苗。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疫苗研制的速度往往跟不上病毒变异速度快,所以,有时即使注射了疫苗也难以阻挡流感的侵袭。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已经应用针灸预防和控制流感。主要是在流感的流行期间和流行区,对未发病的人群进行预防。针灸经济简便,不仅适于个体预防,而且可以进行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大规模预防。艾灸是主要方法之一。当时曾用艾条温和灸预防与西药预防方法相比较,经各500余例的观察,表明艾灸法较西药有更为明显的预防流感作用。

对普通感冒,灸法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预防流感

对象:流感流行期间和流行区的易感人群

取穴:足三里(双侧)和石门穴

灸法:流感流行期间,于清晨起床时施灸。先灸足三里,行艾条回旋灸法。取纯艾条一支,点燃,先反复以艾条燃着端在穴区上空测度距离,至被灸者感到局部有灼热感受时,即在此距离作平行往复来回施灸。灸10分钟左右,直至穴区皮肤出现明显的潮红,左右两穴均灸。灸毕足三里,再灸腹部石门穴5分钟,用雀啄灸法灸至皮肤潮红为度。雀啄灸的操作法为:将艾条燃着端对准所选穴位,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手法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

疗程:每日灸1次,一般连续灸3次即可。

普通感冒

对象:平时经常容易感冒的老年或体弱者

取穴:风门、足三里,双侧均取

灸法:每穴用艾条施温和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

疗程:每日1次,连续7日;或3日灸1次,连灸7次。体质差者可每周灸1~2次,常年不断。

现代人青睐古老灸法

从有古医籍正式文字记载的角度看,灸法在我国的普遍应用至少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非药物疗法之一。与针刺疗法相比,灸法不仅具有同样的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更有重要的防病保健的价值。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3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艾灸仪的功效;用法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08-01

中医护理技术历史悠久,但是由于时代的因素,我国护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护理的影响。[1]解放后初步形成了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和教育体系。[2]然而,中医护理的教育体系西化倾向严重,导致中医护理科研目标模糊,学习内容减少,近年来,我科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指导,以患者为中心,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属一致好评效果。[3]多功能艾灸仪的研究是在保证艾灸疗法的疗效,使用艾绒直接灸的基础上,应用磁疗方法、微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共热不燃烧为特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穴位,达到了治疗保健的目的,应用多功能艾灸仪进行实施辩证治疗。人们可以在新鲜空气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而不受烟熏火燎燃烧的艾绒灼伤皮肤之苦。充分享受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的治疗,在这种环境中接受治疗,患者能够体验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与现代医疗技术的完美结合,给患者在促进康复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保健知识。

我科应用的是DaJ-4B多功能艾灸仪和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能够治疗各种风寒型疼痛疾病、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周炎、静脉炎、末梢神经炎、关节炎、腰腿痛、腹痛、腹泻、扭伤、红肿疼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半身不遂、高血压等疾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30例慢性胃炎(尤其是脾胃虚寒型)的患者,男15例,女15例,年龄28-70岁之间,其中有20例出现腹痛、腹胀,10例出现胃寒、反酸、恶心。

1.2材料:艾是一种中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似菊,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加热,效力温和,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治病、保健的作用,它除了具有易温、易热的特点外,还具有一些显著的药物效应。

2艾灸部位、方法及护理

2.1部位的选择:应遵循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艾灸治顺序,先应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选择的穴位有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双足三里、双天枢、双侧阳陵泉、双三阴交等常用的穴位。

2.2方法:多功能艾灸仪由主机、若干灸头组成。将专用隔热垫放入小型加热器内,再将方有隔热垫的艾灸加热器整齐有序的放入所选的穴位部,用其专用松紧缚带扣入灸头两侧的孔内固定好,这时即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设置温度、时间对患者进行施治,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2.3护理:由于患者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等反应,一般不需顾虑,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如果不慎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出现水泡,任其自愈,水泡过大,用已消毒的细针刺破,放掉水液,待其愈合,过饱、过饥、酒后不宜立即施灸,风热感冒发烧,待症状解除后,才能实施艾灸疗法。

3结果

治疗结果:用艾灸治疗仪治疗可同时对多个穴位施灸,将艾灸与磁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温度、时间可控,缓解胃寒性腹痛、腹胀、恶心、反酸有效率达80%左右,从疗效上真正体现了“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的古训。

4讨论

艾灸应用范围广,尤其对脾胃虚弱、胃脘疼痛、呕吐、失眠、乏力等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古人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表明,艾灸可使皮肤组织得到活化,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艾灸疗法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它使用艾绒放置在体表穴位处加热、烧灼,虽然艾叶进行了加热,但药性尤存,药性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络,艾灸特别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作用于腧穴,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可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渗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理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作用,艾灸可通过皮肤呼吸进入机体,起到调和气血、醒脑安神、保健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起到治疗皮肤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激发并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其机体的抗病能力。使其感到舒适,有效的改善患者腹部疼痛、失眠、呃逆、恶心等不良症,使其感到舒适,艾灸疗法对脾胃病患者有调理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即安全又简便、经济,也减轻了患者的就医之本。

参考文献

[1]邱洁芬.胡遵荣试述艾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87,446

[2]西谷郁子关于艾的燃烧生成物中含有的抗氧化作用物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157.47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4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保健,打针吃药、运动饮食、瑜伽按摩等不胜枚举,在诸多的保健手段中却忽略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保健灸。中国养生学的诸多成就中,保健灸是最有特色的保健方法之一。这是古代任何其他国家所未见到的一种保健方法。保健灸法,古称“逆灸”,就是无病而灸,以增强抗病能力和抗衰老的能力,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保健灸的历史渊源

我国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远古人类知道用火的时候。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记有“大风汗出,灸穗诘(穴)”的预防保健灸法。据《扁鹊心书》记载:“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至唐代,艾灸防病之法更加盛行。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记载有“宦游吴蜀,体上常带三、两处灸疮,则瘴疠瘟疟,不能着人。”的经验。他本人百岁高寿时,还能翻山越岭,身体保持健康。

2保健灸的功效

①温通经络,行气活血②回阳复脉,温中散寒③调和营卫,升阳益气④培补元阳,预防疾病⑤补脾祛湿,疗痹止痛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现代常用于灸术的原材料是艾。这也是经过相当漫长时间的摸索才找到的一种理想材料。艾是菊科植物,为多年生灌木状草本。中医认为,艾苦、辛、温,具有温经散寒功能。艾叶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①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②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现代医学研究:艾叶含挥发油,油中含桉叶素、β-石竹烯、松油烯醇菌等。艾叶油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甲链球菌、奈瑟氏菌、肺炎球菌及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

3保健灸的操作方法

临床施灸首先应选择正确,要求患者的平正舒适。这不仅有利于准确定位,而且还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施灸的壮数因人因病因穴而异,少则一壮,多则数百壮,一般3、5、7壮而已。也可用艾条,去中药店购买灸用艾条,每天分2次(早在起床后,晚在临睡前)灸。艾条的火头离穴位2~3厘米,调节距离使穴位皮肤保持温热而不烫。每穴灸5分钟左右(或稍长),灸位附近皮肤潮红不起泡为度。每灸6~7天停1天。

4保健灸的临床应用

保健灸法的常用穴位及方法:

4.1足三里灸: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能延年益寿,有人称它为“长寿穴”。用于预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古人多采用化脓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谚语。灸此穴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

4.2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属任脉,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

4.3气海穴:气海又名丹田,属任脉经,在下腹部正中,脐下1.5寸寸处,为保健要穴。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4.4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在下腹部正中,脐下3寸处,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4.5身柱穴:在第三胸椎棘突。有清心宁神,降逆止呕之效。儿童做身柱穴保健灸,能促进发育,增强食欲,不易感冒。无论儿童或成人,常灸身柱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多采用温和灸法,用烟卷大小的艾条,每次5~10min,隔日1次,每月不超过10次。

4.6风门灸: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有宣肺解表,祛风通络之功效,主治一切风证,多用于预防感冒,采用隔姜灸法,在感冒流行期间,每日灸1次,每次5~10min,连灸10天。

4.7涌泉:此穴属肾经,在足底前1/3处。中医认为可以补肾益精,舒肝调气。现代对针灸以后人体所产生的影响作了研究,发现它具有激发身体抵抗力、提高抗病免疫能力、促进消化、循环以至内分泌机能等作用,与中医所说的调节阴阳,使身体处在“阴平阳秘”的说法是相吻合的。

临床上保健灸法,除上述穴外,还有大椎穴、膏肓穴、命门穴、肾俞穴、曲池穴、阳陵泉穴、三阴交及“伏天穴”等。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5

关键词:端午节艾草辟邪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在学术界说法不一,总结起来,大致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夏至说”、“龙腾祭祀说”、“恶日说”等等。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早在南梁时期,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近现代学者有种学术观点:由于屈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诗性精神代表、一种审美意识、道德精神,在历史演变中,最终淘汰了其他传说与习俗,使得人们把端午节与纪念屈原融为一体。

端午节的纪念伍子胥说最早见于东汉邯郸淳的《曹娥碑》:“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伍子胥的殉难日与端午节接近,精神气节也相似,但是伍子胥比屈原早两百年。斗百草、采杂药、食粽、饮雄黄酒等端午习俗很多起源于伍子胥所在的吴地,由于伍子胥在春秋末已得到勾践等的崇祭,因此端午节最早纪念的人应是伍子胥。

夏至功能转移说。从风俗学上,吃粽子习俗是在夏至,竞渡也是夏至时节的娱乐节目。端午与夏至在六朝曾经并重于世,但随着岁时节日体系的完善,端午最终替代了夏至,夏至的节俗功能大都潜移至端午节俗中。

“龙图腾”祭祀说。这种观点认为,端午风俗中和龙有关的节目很多,像龙舟竞渡、吃粽子、端午日鱼变为龙等,都与龙有关,而龙是吴越民族的图腾,因此,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

至于类似“龙腾祭祀说”的还有“祭天祈年说”。这一派观点端午节的起源与古越人有关:古越人西周时有以夏正五月为新年的习俗,所以,端午节由远古越人的新年演变而来。

不过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恶日说”。此说认为端午节的初始之意,当是驱瘟、除邪、止恶气。从大量的民俗文献和地方志记述中又看到这个节日主要是避兵鬼、止病瘟的驱邪攘灾节日。端午诸多习俗如浴兰、戴朱索、佩营蒲、悬艾于门、饮雄黄酒、采制药物等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阴阳争,死生分’,最严重的时刻,病毒以及瘟鬼都集中在这一天出现,人们用招魂、镇鬼、食粽、虎威与雄黄、药浴等手段攘灾避祸,避瘟驱毒。而吃粽子、插艾草等开始都不在端午,它们都与夏季炎热而导致的疾病有关,这是人们对恶月、恶日的应对。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一些其它分支类观点,这里不一一例举。总结起来,端午节的起源分为纪念人物的由来、节气的由来、地域风俗习惯的由来,而节气、风俗说又和辟邪说息息相关,可连为一体来看。不过端午节毕竟是个有文化承载、积蓄着民族精神的重大节日。而一个如此重要且传承两千多年年之久的节日,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精神面貌的变迁诸多方面息息相关的,用一种说法替代其它所有的说法恐怕不妥。但是我们从节气和风俗习惯上进行研究,也许能发现本源的意义。

我们看到在古代端午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或是伍子胥。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而归结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粽子、龙舟为表征,体现民间着对伟大诗人的爱戴。一种以挂艾草为象征,作为一种避邪趋吉之用。而这两样物品正对应着关于端午起源的两大分类:纪念说和辟邪说。

对于中国人而言,如果试图举出代表端午节的二件物品,那么非粽子、艾草莫数。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以外,中国人有插、挂、佩戴艾草的习俗,从南到北都是如此,只是方法上有所不同。如东北三省那里的方法是:门上插一束艾草,其中抽一支放耳朵上,可驱百病。杨州是把艾草门口地上放一束,神位前放一束,驱鬼辟邪,驱百病。不管方法如何,意义是相同的。不过由于当前民族文化受淡漠,而且在超市里很容易买到速食性的粽子,但艾草在大城市里比较难寻。因此不少人提起端午都只知道粽子,而对艾草就不太了解了。

但是在在诗经时代,艾草是很重要的、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经济植物。艾草,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艾青。艾草属菊科、艾属。《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不过即使不谈端午节,艾叶用于治病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并在以后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大量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更佳。

除了医学的作用外,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江浙一带的传统食品中,还将艾草制作成青团子,一般在清明节食用。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综上所述,艾草在中国古代有着很大的民生性作用,其主要功用在于医疗、和驱虫以及辟邪等作用,也是属于常见用品。那么为什么艾草在中国人的记忆中,与端午节紧紧相连呢?这和端午的节气、时令有关。也是端午起源上的“恶日说”之所在。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吕氏春秋·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云:“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云,“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多被视为不祥之兆,常为父母所弃,《史记·孟尝君列传》己载,孟尝君田文出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认为“五月子,长与户同,杀其父母”,下令将田文杀死,其母不忍,偷偷将其抚养成人,后来成为战国时著名的四君子之一。但这种弃五月子之风并未因此而废弃,据东汉王充《论衡·四讳》:“讳举正月、五月子,以为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由上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从科学而言,端午节处于五六月之交气候转换的时节,自此南方进入梅雨季节,气候湿热、虫蠹并兴,也是容易爆发瘟疫的时节。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此月便格外引起人的惊惧和警觉。这样,在此日插挂艾叶以驱鬼,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端午的另外一个称呼叫菖蒲节,也就是五月五日这一天,菖蒲与艾草共同悬挂,也是起着辟邪作用。

如上我们看到在古代,五月五日并非吉日,虽然全国各地在端午节习俗上会有不同,但辟邪这个氛围没太大变化。在安徽歙县,端午节跳钟馗捉鬼,位于安徽南部的歙县每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悬艾草、舞龙舟等风俗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跳钟馗施威捉鬼活动。钟馗捉鬼也是在天气湿热人多病,瘟疫易流行的季节驱邪用。在河北,端午节这天忌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在南京端午节这一天,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黄玉一块,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在台湾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在山东及东北,端午这天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云南端午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有避邪驱瘟之意。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通过研究发现,端午节以艾草为象征代表的辟邪意识,是我们理解端午文化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直接与端午节的本源有关。而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是我们知道,光有立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识之士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加深官方以及民间对民族传统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使民族文化能真正地得到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西汉]戴圣.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晋]王嘉.拾遗记(外3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宋]李昉,李穆,徐铉.太平御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5][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6]陈来生.风俗流变——传统与风俗[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6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志码:B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此次地震来势凶猛,波及面广,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房屋倒塌和大量的人员伤亡。由于地震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域,数百万灾民的安置及10余万救援人员的进入形成了短时间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相互接触,加之地震发生于夏季,气温偏高,极易造成人畜排泄物和尸体的迅速腐烂、蚊蝇繁殖和水源污染,这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给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客邪贵乎早逐”,针灸学有着丰富的防治疫病的理论和经验,如何发挥针灸疗法简、便、效、廉的特点,在震后疫病防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是广大针灸医疗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1针灸防治疫病的历史渊源

疫病是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的总称。中国古称“疫疠”“时行”“天行”“瘟疫”等,具有播散迅速、传染性强、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的特点。据考证,我国至少有3500年以上的疫情历史,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但无法考证其确切年代。在有确切疫灾年份记载的春秋至清朝之间(前770-公元1911)的2681年间,共有疫灾之年669年,平均4年就有一次[1],故在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

中医针灸防疫保健的预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针灸预防疫病的记载也最早出现在《内经》时代。如《素问・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确指出“五疫之至,只有五法”,并介绍了“折郁扶运,补弱全真,写盛蠲余”的针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如《肘后备急方》提出预防疫病的方法有“断瘟病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佳也”,明确指出艾灸法可以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入吴蜀地游宦,上常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气温疟毒气不能着人……”,更是详细记载了用化脓灸预防瘟疫的具体方法。而后世,灸足三里、灸关元等成为人们常用的防疫保健方法。

2针灸防治疫病的实践经验

虽然各种疫病的发病原因不同,但综观中医针灸防治疫病的医疗实践,可以总结归纳出以下治疗思路和经验。

2.1补弱全真为疫病预防的基础

中医学认为“真气内守,病安从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机体正气的充盛与否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素问・刺法论》也明确记载:“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指出避毒气、养正气是针灸防治疫病的关键。而现代研究也证明,针灸对许多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病毒性肝炎等病证均有预防作用,这种预防作用主要与增强和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因此在灾区疫病预防中必须强调补养正气。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可以采用针刺或艾灸的方法,选用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进行预防。

2.2发表散邪为疫病初期的治疗要点

疫病初起,邪郁肌表,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主动发挥种种对抗性防御反应,以驱祛外出,邪正相争,引起一种轻微的全身反应,其病程较短,病情较轻,且无特异性。所以,疫病初期以宣散肌腠、尽快地驱邪外出为要,切忌表气郁闭,关门留寇。中医学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太阳为一身之藩篱”,故此时可以选用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治疗。

2.3泻热是治疗疫病的关键

疫病性质以温热多见,发热是疫病的突出症状,可贯穿于疫病发生发展的全程,也是疫病共同的表现。因此,在疫病的治疗中有效的泻热成为治疗的关键所在,热不退则危机四伏。针灸泻热疗效肯定,很多腧穴如十二荥穴、十二井穴、曲池、大椎、曲泽、外关、合谷、尺泽等等都有明显可靠的泻热效果。具体运用时可以曲池、大椎、外关、合谷为基本方,根据病症随证加减,如风热可加手太阴肺经腧穴尺泽、鱼际以疏散风热,气分热甚可选用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如内庭、支沟以及十二井穴清气泻热,热入营血可以选用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腧穴如曲泽、中冲、神门清营凉血等等。三棱针点刺放血法在治疗热病中也较为常用。

当然,以上针灸治疗疫病的思路和经验并非一成不变,临证时还需时时牢记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不可胶柱鼓瑟。

3针灸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的应用

地震后,因生活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可发生多种疾病,如急性胃肠炎,痢疾,流感,甚至伤寒、霍乱等传染病;受灾人员皮肤破损,或蚊虫咬,亦可导致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并可诱发夏季的乙脑、疟疾、黑热病等流行;也可发生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同时,受灾群众饱受地震之害、颠沛之苦和流离之痛,容易造成体力透支、抵抗力下降以及心神不宁、情绪失调等,增加了疾病的易感性。因此,针灸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的应用可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3.1灾后心理和体力调治

(1)补虚扶正方

适应证:灾后元气耗伤、体力未复,症见疲乏体弱、食欲不振等。取穴:足三里、关元、脾俞、胃俞。操作:以上腧穴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或用艾灸法。受灾群众可在针灸工作者的指导下,自行施用艾条温和灸,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疗程中间隔1天,连续施用4个疗程。

(2)调养身心方

适应证:震后焦虑、情志不畅,症见焦虑不安、失眠多梦、食欲不振、便溏脘痞等。取穴:神门、内关、三阴交、百会、太冲、足三里。操作:神门、内关、三阴交、百会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法;太冲行泻法;足三里行补法。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疗程中间隔1天,连续施用4个疗程。

3.2灾后瘟疫预防

(1)灾后防疫方

适应证:外邪束表、暑湿内蕴,症见身重疼痛、食欲不振、便溏脘痞、舌苔厚腻等。取穴:曲池、外关、阴陵泉、丰隆、足三里。操作:曲池、外关、阴陵泉、丰隆常规针刺,泻法或隔蒜灸法;足三里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疗程中间隔1天,连续施用4个疗程。

(2)艾叶熏蒸方

适宜场所:棚区、室内。操作:用石菖蒲、艾叶按1∶1比例点燃熏蒸,以烟雾适中为宜,避免烟雾过浓导致呼吸困难、咽干和恶心等。

3.3灾后疫病证治

根据中医理论,地震后的疫病属于中医温病暑病范畴,暑邪入里,可沿卫气营血传变,出现邪遏卫表、卫气同病、暑湿侵袭胃肠、暑入营血闭窍等病理。病变可累及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等。

(1)邪遏卫表证

主症:发热,恶寒,身痛,鼻塞,流涕,脉浮数。治法:轻透解表。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尺泽、鱼际。操作:大椎、尺泽三棱针点刺放血;其余腧穴常规针刺,泻法。每日治疗2~3次。

(2)卫气同病证

主症:高热,烦躁,口渴,伴寒战、身痛,脉数。治法:透卫清气。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内庭、十二井穴。操作:大椎、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其余腧穴常规针刺,泻法。每日治疗2~3次。

(3)暑湿侵袭胃肠证

主症:高热,剧烈呕吐、腹泻为主症,可伴倦怠、肢困,苔腻,脉濡等。治法:清暑化湿,调理胃肠。取穴:大椎、曲泽、合谷、内关、内庭、中脘、公孙、足三里、阴陵泉。操作:大椎、曲泽点刺放血;足三里平补平泻;其余腧穴常规针刺,泻法。每日治疗2~3次。

(4)气营(血)同病证

主症:高热,烦躁,皮肤斑丘疹,舌绛。治法:清气凉营(血)解毒。取穴:大椎、曲池、曲泽、内关、血海、委中、中冲。操作:大椎、曲泽、委中点刺放血;其余腧穴常规针刺,泻法。每日治疗2~3次。加减:若伴神昏加水沟、素、十宣。水沟、素常规针刺,泻法;十宣点刺放血。

综上,中医针灸学有着防治疫病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中医针灸学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防治疫病史。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的强大优势。四川自古就是“中医之乡”,四川民众对中医针灸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中医针灸寄予了极大信任和厚望,希望广大针灸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使针灸疗法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7

古老针灸寻根溯源

传统的针刺疗法起源于砭石。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主要被用来切割痈肿、排脓放血和用它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可以说是最早的医疗工具。《内经》说:“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而在“针砭时弊”这样的成语中,也留下了它们的原始意义。

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时刻与大自然作着斗争,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容易被尖石、树枝、荆棘等划破、撞伤皮肤,甚至流血;但偶然也有在碰伤或流血之后,原有的疾病减轻或消失了。这种经验积累的结果,就是人们认识到刺激人体的某一部位或使之流血,可以治疗部分疾病一砭石治病的方法诞生了。

现一般认为用砭石治病起于新石器时代。那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打制、磨制的技术,能够制造较为精细的石器。砭石的形状主要是根据它的用途而定。如用作穿刺的做成剑形,针形,一般称为针石。用作切割的做成刀形,一般称为馈石。出土文物也印证了这种说法,1963年在内蒙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了一枚经过加工的石针,针长为4.6厘米,针身呈四方形,一头呈尖状,一头呈扁平的半圆状,有刃口,既可用来针刺又可用于切割。

随着砭石的广泛应用与实践,人们又发明了骨针与竹针。当已经有能力烧制陶器时,又发明了陶针。随着冶金技术的发明,人们又发明创造了铜针、铁针、银针、金针,丰富了针的种类,扩大了针刺治疗的范围。中医古籍《内经》中记载了古代“九针”的长度、形状及用途。“九针”指:缓针、圆针、铿针、锋针、铍针、圆利针、长针、毫针、大针。

对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灸法。灸法产生于古人用火取暖。人们在烤火中祛散了寒凉,得到了温暖,同时体会到原有的疾病或疼痛却因此而减轻或消失,于是就用兽皮或树皮等包上烧热的石块、砂士等,贴敷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以局部取暖,解除一些病痛。这就是原始的热熨法。人们又逐步改善这种热熨法,采用一些干草等作燃料,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来治病,这就形成了灸法。

灸所用的燃料,一开始往往用杂草树枝等,以后逐步发展到木炭灸,竹筷灸、艾灸、硫磺灸,雄黄灸、灯草灸等,而最常用的是艾灸。因为艾叶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等功效,用以烧灸则热气内注,能温煦气血,治疗虚寒之证。“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历史来源。

扬名世界的中医精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总部于1997年11月举行了关于针灸的听证会。大会介绍了针灸疗法的历史和现状,影响针灸疗法进入美国医学的因素,针刺的疗效评价与发展前景。并在如下方面取得共识:针刺对化疗引起或手术后发生的恶心呕吐有效,对多种痛证的疗效确切:对戒烟、药物成瘾、中风后遗症、骨关节炎、头痛、哮喘等也都值得应用。针灸疗法的不良副作用极为少见,也肯定了针刺可以促进中枢阿片肽的释放,也可影响血液和免疫功能。从中医理论来讲,针灸治疗的作用原理有以下三方面:

1、调和阴阳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当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针炙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完成的。例如:由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引起的头痛,治当育阴潜阳,可取足少阴经穴针以补法,配足厥阴经穴针以泻法。

2、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病之后,机体仍然会不断地产生相应的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作斗争。若正能胜邪,则邪退而病向愈:若正不敌邪,则邪进而病恶化。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炙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

3、疏通经络

人体的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并通过十五络的联系,沟通表里,组成了气血循环的通路。针炙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炙,取得“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作用,从而排队病理因素,治愈疾病。

针灸保健新时尚

保健灸法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也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

《医学入门》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关于炙法保健的明确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如今由于中医中药等传统医学的再度兴起和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无副作用,简单易行的针灸保健受到追捧。经实践验证,对于目前越来越多发的抑郁症、竞技综合症等身心疾病和脂肪肝、高血脂、肥胖症等“富贵病”,以及困扰许多办公室白领的“亚健康”状态,经过有正规资质的保健诊所医师针对每个人体内的经络情况,用电针或者炙法取穴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

正如专家在论述针灸减肥时特别强调的:众人在选择针灸进行疾病防治和保健时应意识到每个人对针灸的反应不尽相同,而且针灸保健的疗效也多是渐进的过程,指望一针两针彻底解决问题并不现实。

说到底,针灸其实没有那么“神”,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体调理经络,恢复机体平衡,想要身体强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王道。

针灸保健经络调理大体验

体验地:北京明经堂经络调理机构

体验内容:循经通络疗法和温热药灸

体验报告:一句话,明经堂的服务非常专业。与其他保健会所最大的不同便是明经堂有专业的中医医师,会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给予最契合的调理方案。而且与传统中医也不同,没有开任何汤剂之类的药品,都是亲身调理。循经通络的调理方法很特殊,以前在其他的保健会所从未体验过。药灸的调理也很独特,主要是针对女性身体非常有益。在调理过程中,医生反复强调了一个“主动保健”的概念。相对于其他只推崇各种保健项目的机构。明经堂的服务周到、人性化。这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让我懂得了“主动保健”与“被动保健”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达到一个养生保健的效果。

经络调理Q&a

Q:tiDe

a:北京明经堂经络调理机构市场部马女士

Q1:现在提供中医保健服务的机构应该具有何种资质?

a:国家规定,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按照中医

理论和诊疗规范等实施中医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属于医疗活动,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由在本机构执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非治疗目的的尚无限制,但建议读者选择正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持有当地卫生局颁发的针灸师证和按摩证的保健师进行中医保健。

Q2:经络调理和中医看诊有何区别?

a:这里大夫不会开方给你服药,而是诊断你身体的基本情况,用不同的手法和方式(拔罐,艾炙,扎针、按摩等)来调理。比如一开始大夫若诊断你为阴虚,给你先通络,再用艾灸补一下,做过之后,你的体质可能发生了变化,那么大夫看过之后会根据你现在的体质改变调理方案。

病地较严重时人们会直接上医院打针吃药,但如果现在仅仅身体感觉有些微恙或者亚健康、甚至是“未病”,用经络调理的方法就非常合适而且安全无毒。

Q3:目前热衷经络调理的人群分布如何?

a:以明经堂的情况来说,会员大部以30~50岁的女性为主,她们一方面有较充裕的时间对中医保健进行全面体验和了解,二来也对自己的身体情况非常重视,希望能获得最安全有效的保健服务。

Q4:针对40岁以上的商务男士,经常出差、宴请,睡眠饮食不规律……您推荐何种经络调理的方案?

a:(笑)我们这里没有针对一群人的方案,只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来给予调理。如肝火旺盛者,可能先用拔罐来去火;如果肾虚较为严重,可能用艾灸来进行补益。商务人士中百分之八十都有亚健康的情况,实际上多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我们除了用中医针灸的方式调理,也会经常为会员举办太极、五禽戏等经络操和中医养生文化的普及,希望将“主动调养”保持健康的概念灌输到人们脑中,而不愿看到人们在这里调理完了,回去还按不健康的方式生活。

Q5:明经堂为何严格采取会员制?

a:首先,中医理念“养身即是养心”。要给客人提供养心的环境,必须限制到店的人数:第二,我们会根据每个人体质的情况提供一整套成体系的个人调理计划,而不是头痛扎一下头脚痛炙一下脚,每个会员的调理方案都是他自己的,并且需要较长期的坚持,所以会员制也是为每个来到明经堂的客人健康负责。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8

【关键词】:痹证;痛症;热敏灸

【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29-3

目前,大多数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疼痛的症状。现代医学概念中诸多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骨质增生、肌肉劳损等,在中医学中全部归类到“痹证”的范畴。针灸治疗痹证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止痛手段之一。所以在痹证日益成为病人痛苦根源,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今天,我们探讨热敏灸治疗痹证具有非常大的医学价值和现实价值。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素问・痹论篇》对本病的病因、发病原理、证侯分类及其演变等内容均有论述,奠定了中医对痹证认识的基础。如“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在临床灸疗的过程中,陈日新等发现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非局部和/或非表面的热感,甚至非热感。陈日新等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热敏化腧穴对艾热的反应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平均出现概率为7o%,这说明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2]。

近l0年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灸法对下列病症疗效明显: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胃肠虚寒型疼痛、痛经、盆腔炎等。如陈日新[4]等选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50例,随机分为热敏化腧穴悬灸治疗组(30例)和针刺+拔罐+tDp对照组(20例),结果治疗后热敏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笔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病房的部分痹证患者也进行了热敏灸治疗观察。现挑选几例供同仁们讨论。

病例1:患者贾某某,男,80岁,部队退休干部,以“反复发作双膝关节酸痛1年余”为主诉入院。症见:神情,精神可,双膝关节酸痛,蹲下站起时症状明显,右侧肢体乏力,可扶拐行走,纳眠可,大便稍干,小便频,舌淡暗,边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查体:双膝关节稍肿大,双侧膝关节内侧压痛(+),屈曲时骨擦感明显。入院中医诊断:痹证(气虚痰瘀阻络);西医诊断:1.膝骨关节病(双膝);2.脑出血后遗症(左侧基底节区)等。第一次热敏灸时,将两根艾条放在患者左膝关节内外膝眼处施灸,大约3分钟后,患者觉热流深透入膝关节腔内,并有麻胀感沿小腿前侧和内侧向脚趾方向感传。约15分钟后,麻胀感感传到左脚脚背、脚底和脚趾。持续施灸1个半小时后,左侧小腿部麻胀感渐减弱至消失。施灸结束后,患者下床行走觉膝部活动灵活度、力度改善,酸痛感明显减轻。第二次热敏灸时,患者左膝感觉基本同上,但施灸时间缩短至1小时左右患者麻胀感消失。经治疗4次后,患者左膝关节酸痛感消失,遂在右侧膝关节内外膝眼处找到热敏点,患者自觉膝盖上2寸左右范围内麻胀感,其他感觉和左侧基本一样,经治疗3次后膝部酸痛等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2:梁某某,女,78岁,以“反复腰痛发作3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症见:神情,腰痛,转身活动明显受限,行走困难,无双下肢乏力,无下肢放射痛,纳眠可,大便可,小便多,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滑,尺脉弱。查体:腰部肌肉紧张,腰椎活动度下降,局部压痛阳性。2005年腰椎mR: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变。入院中医诊断:痹证(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西医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2.腰椎管狭窄等。第一次热敏灸时,将两根艾条放在患者L2、L3腰椎棘突旁压痛点处施灸时,患者自觉热流向深部感传,并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施灸大约40分钟后,患者自诉热感回缩到施灸点,并觉热度难以耐受,遂停灸。患者自觉腰部疼痛减轻,腰部灵活度改善。第二次热敏灸时,患者腰部感觉大体同前,但施灸时间缩短为半小时,遂继续在右侧委中穴施灸,患者自觉热感从委中穴处沿右侧肢体后侧同时向腰部和脚趾部感传,施灸40分钟后热感回缩至施灸点,遂停灸。配合针刺治疗5次后,患者可以下床行走,腰椎活动度明显改善,腰痛基本消失。

讨论:

1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

《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藏,外络于支节。”《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根据内经理论可以知道,脏腑、经络、腧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等治疗的刺激点。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的地方,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经络运行气血畅通无阻,大多数腧穴在各种刺激下不会出现特殊反应,这也可能是我们给正常人针灸时很难得气的原因。而在疾病状态下,人体与疾病相关的很多腧穴发生敏化,既表现为对针刺、灸法、推拿等刺激的特殊敏感反应。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反应点的概念已由单纯压痛发展到运用望触叩听及某些特殊方法(如走罐、皮温测定、痛阈测定等)发现和显露与疾病有关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形态结构改变(如皮下结节、条索、皮疹、浅表血管改变)、色泽改变(如苍白、潮红、紫癜、色素沉着)、感觉改变(如痛阈降低、皮温下降或上升、触觉异常)等各种异常反应形式。热敏点属于反应点中感觉异常的类型之一[4]。

2热敏灸治疗痹证的机理探讨

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导致经络闭阻所致。周身的大小关节或者十二经筋分布的区域皆可发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所以补益正气,疏通经络,恢复经络的正常气血运行是治疗痹证的关键。根据痹证的病因病机,灸法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1)补益正气

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五变》篇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可见正气不足是人体感受外邪,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同时是痹证发病的内因,也是痹证后期病情反复,难以治愈的关键。而灸法对于补益人体正气是至关重要的,如《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但是灸法是有补泻的,正如《灵枢》说:“以火补之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热敏灸将艾条放在离皮肤2-3cm处施灸,正是根据“以火补之者,毋吹其火,须自灭”和“少火生气”的理论,通过热敏灸的温和补法来补益正气,增强人体抵抗力的。说明我们使用灸法的显效疗法热敏灸治疗痹证是非常有优势的。

(2)温经散寒,消淤散结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芮。”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7]。综上所述,对于痹证的经络闭阻,气滞血瘀,灸法具有独特的疗效。

(3)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例如王万春[6]等发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非常顽固难治性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体质虚弱和患有慢性全身性疾病患者。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由热毒郁火未净、气阴不足、肝郁气滞3种原因所造成的局部气血凝滞,痹阻经络,以致经络挛急而引发的“不通则痛”和局部肌肤失养所致的“不荣则痛”引起。现代医学认为免疫功能低下、微循环障碍是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具有泄热拔毒,行气化瘀通络之功,加之灸可补阳,而“阳生则阴长也”,用灸法以热补气,使脾胃气盛,运化正常,则气阴得补,从而使经络得通,肌肤得养则痛自止。

(4)激活人体自身的内源性途径

针灸是通过激发和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机能这条内源性途径,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人体固有的调节机能调控着体内的一个“天然药库”,科学家经过研究惊奇地发现,在人类这个“天然药库”中,几乎包含了所有人类目前已合成的千千万万种化学药物的同功物质,针灸正是通过启动体内“天然药库”来治病防病的。近30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感传活动是人体经气运行的表现,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充分激活的标志。针灸疗效与感传显著程度密切相关,感传愈显著,针灸疗效也愈好。采用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的方法,对治疗一些现代医学棘手的病症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

3腧穴热敏化的规律探讨

(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10%,而对风湿性关节炎等2o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o%左右。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疾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o%左右[3]。

(2)热敏化腧穴的寻找和变化

在疾病热敏化腧穴的寻找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热敏化腧穴与传统穴位重合,或者在传统穴位的附近。而且我们平时针刺疗效最好的腧穴往往就是最敏感的热敏化腧穴。如膝关节炎在膝眼、阳陵泉等处找到热敏点;腰痛患者在肾俞、腰阳关、委中等处找到热敏点。除此之外,最容易出现热敏点的是病变部位,如腰痛的患者在腰部压痛点找到热敏点;肩关节炎患者在压痛点找到热敏点等。热敏点的部位和强度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情况下是随着病情的好转,热敏化的腧穴数目减少,敏感的强度减弱,每次的施灸时间缩短。

(3)影响热敏化疗效的因素

我们在施灸过程中发现,在环境安静,病人精力集中放松的情况下热敏现象的出现几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疾病的治疗效果最好。即所谓病人的守神。同时也要求医生要守神,要求医生全身关注的寻找热敏点,并随时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热敏点的强度及感觉的变化。而且我们发现,引导患者去体会感传效果更好。如腰痛的患者,在施灸委中穴时,引导患者去体会热感或麻感从委中穴向腰部感传,往往容易激发感传。或许这可以说明经络感传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受意识支配的。正如气功师可以经过意识暗示打通任督二脉,使经气顺大小周天运行不息。

同时我们还发现,施足灸量也是至关重要的。施灸量是指完成一次热敏灸所需要的时间。最佳施灸量往往是热敏现象全部消失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发现找到热敏点后,如果每次都施灸到热敏现象完全消失,那么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也是最好的。

4经络腧穴感传探讨

经络感传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针刺产生的酸麻胀痛,热敏点产生的透热、传热等,但这种现象又是因人而异。临床发现,只要产生经络感传现象,对疾病的治疗都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只要引发经络腧穴感传就可以“气至而有效”,那么气功、推拿是不是也是另一种激发经络感传的特殊手段。正如练武之人所讲的“经络一通,百病不生”。那么除了针刺、艾灸、推拿、气功之外,会不会还有其他形式的刺激可以激发经络感传,而又比热敏灸更方便呢?比如磁疗、红外线、音乐、激光等是否也可以激发感传?我想如果我们将来能够真正掌握经络腧穴感传的机理,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疾病,利用最方便有效的方法激发经络感传从而达到气至而有效。

综上所述,针灸是我们祖国医学的瑰宝,对于痹证的治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目前治疗痛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而热敏灸作为灸法的新兴优势疗法,在痹证的治疗方面展现出凸显的优势;但在热敏点的寻找、不同疾病的腧穴热敏化规律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疾病错综复杂的今天,我们就是要在继承祖国传统中医瑰宝的同时,联系当代的现实情况,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将祖国医学发扬广大,为祖国乃至世界人民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伯臾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6.

[2]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7,27(3):199-202.

[3]陈日新.以腧穴热敏化为入门向导,开创艾灸调控人体机能新天地[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1):57-6o.

[4]康明非,陈日新,田宁.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J].江西中医药,2006,37(4):49-50.

[5]樊莉,徐振华,朱晓平.热敏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5):61-62.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9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针推科,山东枣庄277100

[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肩三针与传统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针灸科2013年2月—2014年8月共计100例肩周炎患者的相关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温针灸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接受温针灸肩三针与传统肩三针。治疗结束时,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疼痛、肩关节功能。结果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14±1.48分、54.7±19.7分)、(5.28±1.91分、56.2±2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1、0.056,p>0.05);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2%、2.54±0.53分、86.3±23.6分)、(84%、3.01±0.93分、78.3±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6.8、7.3、8.2,p<0.05)。结论研究者认为温针灸肩三针较传统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疗效更好,能尽早减轻患者的痛苦,更能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关键词温针灸;肩三针;肩周炎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12(c)-0161-02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综合征[1]。中医称为“漏肩风”、“五十肩”等,属于痹证的范畴。肩周炎病变部位为经脉和经筋[2]。《灵枢.五邪》有记载:“邪在骨,则病骨,痛阴痹”。《针灸甲乙经》:“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云门主之”。《灵枢.四时气》:“邪在肾,则病肩背颈项痛”。肩周炎好发于老年人,内因是老年人年老体弱,多肝肾两虚,气血亏虚,肝血虚,筋失所养,弛萎无力,致肩臂伸展不利,肾主骨,肾气衰,精少骨髓不足,骨惫懈惰,肢伸无力。外因是风寒湿邪,正气不足,营卫渐虚,若长期劳累,汗出当风,肩部裸露,风吹受凉时遂成肩痹[3]。西医学肩周炎病理改变为慢性退行性改变,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目前,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习惯的改变,肩周炎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发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而且肩周炎缠绵难愈,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带来很大痛苦。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法有西药、中药、针灸、理疗、运动、穴位注射、显微外科手术等。针灸治疗肩周炎有很长的历史,安全性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针灸有浮针、体针、温针、火针、电针、齐刺温针及耳针等法。其中温针疗法有活血止痛,舒筋利节作用,对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痉挛有较好的抗炎止痛作用。温针作用机理为:消炎症,促进血液循环供应,松解肌肉痉挛[4]。因此收集该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100例肩周炎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目的为探讨温针灸肩三针与传统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探索疗效好、痛苦少,又经济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针灸科100例肩周炎患者的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温针灸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温针灸组平均年龄(49.1±12.4)岁,其中男性33人,女性17人,病程1~3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50.6±13.9)岁,其中男性32人,女性18人,病程1.1~3.5个月。两组人员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保密知情书,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核实。

1.2入选标准

(1)就诊时临床资料完整,全疗程接受针灸治疗。(2)肩周炎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关于肩周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体为:①中年起病多见,有肩部损伤史,或受寒、受潮史。②缓慢发病,持续性疼痛,肩部上举、外展及旋转受限,急性期以肌痉挛为主,慢性期日常生活被梳头、束带、掏裤兜动作受限。③肩缘突、肩峰下、三角肌、肩脚骨内上角广泛压痛,三角肌萎缩。④X线检查:肩脾冈轴线与肪骨干轴线夹角<140°,可有胧骨大结节骨质疏松。(3)每个研究对象能配合护理人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来该院治疗肩周炎近1月未接受药物治疗。

1.3排除指标

(1)年龄小于18周岁,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或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内毒素、体液培养以及腹部B超、Ct等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感染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3)颈椎病、肩结核、肩化脓性关节炎引起肩关节疼痛者。(4)研究者工作环境经常变动,治疗依从性差,易造成失访者。

1.4研究方法

1.4.1温针灸组(1)主穴:肩髃、肩前、肩后。配穴:鱼际、阳陵泉、合谷、臂蠕、天宗、后溪。(2)华佗牌针灸针(直径0.35mm,针长40mm),配套灸用纯艾条。(3)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取患侧“肩三针”,针刺得气后,取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上,点燃艾条施灸,留针后起,0.5h出针。(4)配穴用针直刺,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h后出针。(5)治疗2d1次,6d为一疗程,完成4个疗程治疗后评估疗效。

1.4.2对照组(1)主穴:肩髃、肩贞、阿是穴。配穴:鱼际、阳陵泉、合谷、臂孺、天宗、后溪。(2)华佗牌针灸针(直径0.35mm,针长40mm)。(3)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或斜刺入肩髃、肩贞、阿是穴位0.5~1.0寸,得气后施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0.5h后出针。(4)配穴操作同治疗组。(5)治疗2d1次,6d为一疗程,完成4个疗程治疗后评估疗效。

1.5疗效评定

1.5.1治疗有效率评价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关于肩周炎判定标准:(1)治愈:肩痛消失,活动正常;(2)好转:肩痛基本消失,活动基本正常;(3)有效:肩痛减轻,活动有所改善;(4)无效:肩痛、活动无改善。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作为疼痛标准。共计0到10级疼痛,0为无痛,10为疼痛最强烈,记录每组患者疼痛程度。

1.5.3肩关节功能评价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总分共100分:疼痛15分,日常活动20分,关节活动40分,肌力25分。分别对医生和患者进行打分,总分为医生和患者的平均分。

1.6统计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

2结果

2.1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14±1.48分、54.7±19.7分)、(5.28±1.91分、56.2±2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1、0.056,p>0.05),见表1。

2.2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2%、2.54±0.53分、86.3±23.6分)、(84%、3.01±0.93分、78.3±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6.8、7.3、8.2,p<0.05),见表2。

3讨论

温针灸是艾灸与针刺结合的一种方法。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皮下一定深度,然后点燃针柄上的艾绒,直到燃尽艾绒,达到治疗目的。但文献对于“肩三针”的配伍不统一[5]。我们应根据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部位等循经辨证选穴,手太阴经病型痛点多在蠕臂内侧上段,约当肩三针中的肩前穴区;手阳明经病型痛点多在肩峰,约当髃穴区;手少阳太阳病型肩脚肿痛,肩背痛,约当肩三针中的肩后穴区。肩周炎临床表现大多是多经症状,肩三针是对肩周炎多经症状的概括治疗,配合远端循经选穴。肩周炎主要病理为肌健、肌肉、滑囊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形成粘连、组织萎缩。粘连广泛时导致肩周软组织、关节软骨粘连,受累病灶往往在肩袖、肱二头肌肩部滑囊、肩韧带等处,这些区域正是肩三针穴区[6]。肩三针可振奋阳气,,缓解阳经之迟缓,起到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疗效。东汉时张仲景的《伤寒论》最早记载温针灸。《针灸聚英》载有:“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兼具针与灸的双重作用,适于既需留针,又需艾灸之气血痹阻和寒凝经脉的各种寒证、虚证。温针灸在针刺时具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又有艾灸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等作用[7]。

该研究发现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14±1.48分、54.7±19.7分)、(5.28±1.91分、56.2±2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2%、2.54±0.53分、86.3±23.6分)、(84%、3.01±0.93分、78.3±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研究者认为温针灸肩三针较传统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疗效更好,更能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目前研究发现针灸可能是通过神经调节提高疼痛阈,脑与脊髓内的内啡肽含量增高,阻断疼痛恶性循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内环境,消除水肿,改善关节功能[8-10]。此外针刺时c-fos基因不同程度的表达增高,而c-fos基因是调节阿片肽的主要基因。温针灸还能经上下行痛觉神经抑制传导通路,被多级中枢的多种神经元整合,有显著止痛效果[11-14]。针灸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致炎物质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表达,加速炎症吸收,修复组织[15]。

综上所述,温针灸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止痛时效性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比传统肩三针更好,能尽早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振东,李丽.肩周炎.颈肩部慢性疼痛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93-209.

[2]郭青.滞针法加温针灸阿是穴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6,21(8):33-34.

[3]王荣,扆志德.温银针疗法简介[J].中国针灸,2006,26(1):36-38.

[4]李连岁.加用中药热敷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6,29(2):30.

[5]符儒桐.中药热敷法治疗肩周炎37例[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14(4):304.

[6]李知垠.针灸治疗肩周炎近10年回顾[J].中医药信息2012,29(2):30.

[7]曾海辉,伍少玲.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对关节松动手法与传统手法治疗的接受率比较[J].中国备床康复,2004,8(32):7114-7115.

[8]张作君.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一附102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6,18(1):17-18.

[9]张晓燕,吴铁.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J].河北中医.2005,27(7):548-550.

[10]李承球.肩周炎的分类诊断和治疗[J].颈腰痛杂志,2004,25(3):144-150.

[11]刘怀军.按摩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150例[J].河南中医,2006,25(3):60-61.

[12]张帼雄.运动针、电针为主治疗急性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J].中国针灸,2008,28(7):485-488.

[13]朱兵,荣培晶,贡卉,等.针刺镇痛的节段性机制与全身性机制研究[J].针刺研究,2012,32(3).

[14]廖伯年,张蜀,张丽梅.穴位注射肩“应穴”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1,27(4):261-263.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10

[主题词]穴,五输;《甲乙经》;针灸疗法/禁忌证Simpleanalysison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prohibited(Careful)acup

ointsintheaBClassic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Rong,LuoYongfen(ChengduUniversityoftCm,Sichuan610075)

[abstract]Dozen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prohibited(careful)acupointswereraisedintheaBClassic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odefiniteamountandnameoftheacupoints,

andwhichacupointscanreceiveacupuntureand/ormoxibustion,andconcretecond

ition,reasonsandoriginaltextofthe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prohibitedacupoints,andfurthertosearchthecauseswhyancientphysiciansestablishedtheacup

unctureandmoxbustionprohibitedacupoints,twotableswerelistedbymeansofcheckingthecopyagainstheoriginal,andclass

ificationandsimpleanalysiswerefollowed,whichcanprovidereferencesforclini

caltreatment,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

[Keywords]points,FiveShu;Jiayijing;acupuncturemoxibustion/contra

《甲乙经》为针灸典籍之嚆矢,其在腧穴理论上的贡献烛照百代。该书提出禁(慎)针禁(慎)灸腧穴数十个,不时被古今文献提到。然而,无论在这些腧穴的数量上或名称上(不是指异名,而是实实在在另指一穴),都各说不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说明古今文献对此关注和分析远远不够,对古代何以提出如此多的禁针禁灸腧穴之原因也疏于探讨研究,这显然与新世纪的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不相适应。为此,笔者认真查核《甲乙经》原书,兹将其禁(慎)针禁(慎)灸腧穴条文逐一抄录,特编制成两表,以冀在其数量、穴名、禁(慎)针禁(慎)灸具体情况、理由、原文出处等方面都能给针界提供一个比较可信的参数。另外,笔者还根据原书提供的不同情况,在表后对这些腧穴作了类分,予以简述,并对当时确立诸多禁针禁灸腧穴的原因作了粗浅分析,权作引玉之砖,恭俟于大方之家。

1禁针慎针腧穴分析

从表1可知,《甲乙经》的禁(慎)针腧穴实为17个(含左额角)。其中,禁针腧穴占9个:神庭、乳中、鸠尾、脐中、石门、手五里、三阳络、伏兔和承筋。这当中,又有神庭、乳中和脐中3穴说明了理由。慎针腧穴共有8个,又分成三种情况:一是“刺不可深”者,包括上关、人迎、云门和缺盆四穴,都说明了应当慎针的理由。二是“刺不可多出血”者,为颅息、然谷和复溜3穴,其间颅息和然谷说明了理由。三是“刺不可久留”者,仅指左额角,未说明理由。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古人提出这些禁(慎)针腧穴是有其道理的,有的腧穴,至今仍不可针。例如乳中,虽然《铜人经》和《资生经》均谓可“微刺三分”,《圣济总录》亦云“微刺一、二分”,但神经密布,针之甚痛,现并未见有针家主张针刺、火灸该穴者。然而绝大多数禁针腧穴,经后世临床实践证实却都可针刺,不过行针仍须谨慎。现简述如次。

神庭,向上沿皮刺入二、三分,并无妨。鸠尾,早在甄权时就跨越了,指出“宜针,不宜灸”。不过此穴仍至少当列入慎针穴中,《铜人》已曾提醒针家:“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此穴下针。不然,取气多,不幸令人夭。”只提倡“针入三分”。今此穴已不禁针灸,但针刺不可过深,否则有伤及内脏之虞。脐中,1995年《中国针灸》曾报道江苏某卫生院有人针刺此穴治疗慢性结核性结肠炎。但行针时须严密消毒,以防感染,“令人恶疡溃”。石门,根据受针者肥瘦,现已可直刺五分至一寸,但孕妇则不宜针刺。手五里,今已可刺三至五分,但须注意避免刺伤桡神经。三阳络,今可针五分至一寸。伏兔,皇甫谧是在卷五中提出“禁不可刺”的,而在卷三本穴中又云“刺入五分”,看来当属历代刊刻《甲乙经》过程中出现错误。此穴今可直刺。承筋,《资生》曾引《明堂》(但据黄龙祥等考证,此《明堂》并非皇甫谧所引据之《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曰“针三分”,今多不针,也有人认为可针三到五分。

关于慎针穴,书中一些忠告确为经验之谈。如“刺不可深”类中,人迎正当颈总动脉处,行针当注意安全,不可“刺过深”。缺盆、云门若在进针时不注意方向和深度,也可能伤肺,导致“逆息”,发生危险;而且云门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分布,故也不可深刺。

既然禁针腧穴中绝大多数都可行针,那么《甲乙经》为何要告诫“禁不可刺”呢?笔者以为大抵不外如下数端。

(1)解剖知识欠缺加上针刺未得法。许多腧穴在解剖位置上临近重要脏器、血管、脑、髓、神经等,如果对此全无认识,针刺未得其法,确实存在危险。如鸠尾、脐中、石门均在胸腹中线,内临各种脏腑,神庭在脑外,五里近神经之类。古人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遇到针刺这些腧穴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病人伤亡等情况,久之总结成经验,以策来者。(2)针具比较原始、粗糙。当时虽已能用金属制作针具,但其技术比之现在仍较落后,致使针具相对较粗,表面毛糙,且易生锈。使用这样的针具,一是很容易伤及神经、血管、脏腑等,发生危险;二是比较疼痛,容易给患者增加心理压力,甚至出现晕针等情况;三是容易引起感染,由此而导致意外事故的产生。(3)消毒意识淡薄。由于对致病微生物了解不够,古人的消毒意识非常淡薄,并无无菌操作的观念,加之针具粗糙,故极易造成感染,重者休克乃至死亡。这在一些腧穴更容易发生,如脐中、乳中。(4)上古文献或师传经验的告诫。远古和上古社会比皇甫谧所处的晋代更加落后,除解剖知识、消毒意识更趋欠缺外,针具也更原始、粗糙,甚至尚使用石针、竹针之类,因此所造成的医疗事故也就更多。当时的针者误以为某腧穴不可行针,于是作为临证经验镌之甲壳,著之竹帛,以警后世,并口授直接告诫徒辈,如此代代相袭,以成不刊之论。当然,一些上古文献我们今天已经见不到了,但处于晋代的皇甫谧是完全可能见到的。(5)人神禁忌的影响。人神禁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针灸宜忌学说,指“人神”按时巡行于人体各部,其所在部位,必须禁用针灸。《黄帝虾蟆经》尝谓:“神所藏行,不可犯伤。”如经渠穴,《甲乙经》就说:“不可灸,灸之伤人神明。”“经渠禁不可灸。”林亿等注后句云:“伤人神。”杨上善注《黄帝内经明堂》也说:“五脏五神之气,大会此穴,则神明在于此穴之中,火又克金,故灸之者,伤神明也。”由于古代科学相对落后,人们普遍存有迷信思想,敬畏鬼神,故将“五脏五神之气大会”的腧穴列为禁针禁灸穴。

2禁灸慎灸腧穴分析

表2显示,《甲乙经》的禁(慎)灸腧穴共有26个。其中,下关为“耳中有干抵”时,才“不可灸”;耳门为“耳中有脓”时,“禁不可灸”。此两穴可以看作是“慎灸”腧穴。此外,白环俞提出的是“不宜灸”,丝竹空也是“不宜灸”,理由是“灸之不幸,令人目小及盲”。“不宜灸”与“不可灸”在语感上显然有区别。还有,石门只是“女子禁不可灸”,这主要因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而此穴对于男性并非禁灸穴。

除了上述5个腧穴外,其余21穴均当为禁灸穴,如果加上白环俞、丝竹空、石门3穴,《甲乙经》的禁灸穴可算24个。其中,有脑户、风府、喑门、脊中、丝竹空、乳中、渊腋、石门、经渠、天府、地五会和气街计12穴原书说明了禁灸理由。

这些禁(慎)灸腧穴,现大多都可施灸,但需注意方法。其中有不少腧穴早就不禁灸,或近现代已有人行灸,如:脑户,近代文献记载可灸一至三壮,艾条可灸5~10分钟。风府,《千金方》治“鬲痫”、“马痫”就曾有灸风府之法,李杲也灸此穴治项疽,近代也有说可灸三至五壮者,不过一般都不灸此穴。承光,王冰注《素问・刺热》时已提出“灸三壮”。心俞,《资生》引《明堂》(此《明堂》并非《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详前)谓可“灸五壮”,《外台》也说“灸三壮”,现并不禁灸。白环俞,林亿等校正时谓:“《水穴》注云:‘刺入五分,灸三壮。’”鸠尾,现已不禁针灸。石门,林亿等校正明谓:“《气府论》注云:‘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壮。’”现在看来,“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之说不确。未孕之妇女、阳虚之女子,有何不可灸?阴市,林亿等校正时谓:“《刺腰痛论》注云:‘伏兔下陷者中,灸三壮。’”耳门,皇甫谧是在卷五中提出“禁不可灸”的,而在卷三本穴中又云“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壮”,看来也是历代刊刻《甲乙经》过程中出现错误。气街,即气冲。皇甫谧在卷五中提出“气街禁不可灸,灸之不幸不得息”,可是在卷三本穴中又说:“气冲……灸三壮,灸之不幸使人不得息。”此句中的“灸三壮”与“灸之不幸使人不得息”十分费解,是说可灸但须慎重乎?那么“气街禁不可灸,灸之不幸不得息”又当作何解释?*(脉,皇甫谧在卷五中提出“*(脉禁不可灸”,而在卷三本穴中又说:“刺入一分,灸三壮。”恐亦属历代刊刻《甲乙经》新出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