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与传承十篇科技创新与传承十篇

科技创新与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47

科技创新与传承篇1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文化驱动和传承;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2013)09-0101-05

科技型小微企业被视为经济发展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中共十报告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如何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大难题在于融资,而笔者认为最大瓶颈仍是技术创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地位。GrahamBeaver(2001),张保胜(2008),曹兴、陈琦、郭然等(2010),陈晓红、彭子晟、韩文强,王勇、程源、雷家骕(2010)认为,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成长的基本驱动力,处于绝对的核心与支配地位,技术创新能力对不同阶段的企业影响不同。

2.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李晓锋、夏来保(2007),张鹏(2008)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研发资金不足、人才储备和技术资源短缺、产权保护不力、科技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优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3.技术创新的现状。周雪梅(2004),黄志民、郭海燕(2010)立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梳理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4.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邱曼丽(2008),陈云、谭淳方、俞立(2012)根据其不同成长阶段的组织特征,提出了不同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

5.技术创新的策略。关于创新策略和政策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提供可靠的融资渠道和财政支持、加速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风险机制、健全信息保障系统以及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观点。

上述系列研究虽然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但多数在传统技术创新观下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很少从人文技术创新观的角度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功能。

(二)关于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与传承

1.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的关系。Reilly(1997)、Buckler(1998)、Frohman(1998)和胡晓鹏(2006)认为,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具有强烈的互动性。

2.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模式和路径。李垣、范诵、赵永彬(2005),刘元芳(2006),李艳芝、孟庆伟(2001),易显飞、李兆友、张扬(2009)认为,技术创新直接影响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并分析了其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和对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3.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夏保华(2006),王睿、李兆友、吴伟(2008)认为,技术创新既是社会文化实践的积累,又是社会文化实践的创新。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注重探讨文化对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而较少涉及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与融合,忽视对文化通过技术创新传承的研究。

(三)关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1.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巨大作用。潘植华、李洪、张翔(2012)认为,能否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良好融合逐渐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

2.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路径和机制。朱峰(2011)国,雷舜东、熊源、袁神(2012)分析了文化和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具体的体制融合方法。

目前,很多研究者在论述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问题时,往往倾向于以某一具体的特例为说明对象,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探究两者的关系和融合方式,没有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科技创新落后和文化创新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也没有探索我国的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基本模式和相关模型。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与传承: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表现形式

(一)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作用机理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正加速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就是指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辩证统一、相互作用,以文化创新的科技化、科技创新的文化化促进融合发展。其作用机理表现为以下两点。

1.文化用理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文化作用于科技创新主要表现为文化因素渗入创新文化之中,以意识形态影响科技创新,通过激发创新理念、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等手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保障科技创新顺利完成,促进科技进步(如图-1所示)。

(二)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表现形式

1.宏观上,表现为社会文化与区域创新的高端协同。区域创新环境是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创新顺利完成不可或缺的动力,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文化环境是区域创新环境的核心,区域创新的成败和效率很大程度决定于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培养。这就要求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在区域发展层面上融合统一。因此,社会文化与区域创新的高端协同,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在宏观上的表现形式,也体现着社会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一种相互驱动的辩证关系。

2.中观上,表现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在产业层面上,表现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作用,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以基地为依托、项目为载体,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外部环,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上竞相发力。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的突出典型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最能体现科技功能和依赖科技支撑的文化产业,是指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通过技术、创意等方式开发和产业化,从而着重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3.微观上,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双轮驱动”。企业可以坚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发展战略,既能提升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又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微观上,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企业文化的驱动表现为通过培育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团队精神、人性化创新管理、市场营销理念促进技术创新价值的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企业的文化精神、文化元素、文化品质通过创新成功后的新产品源远流长。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与传承的模式和路径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与传承的必然性

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和传承实践企业层面“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1.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文化性。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知识密集型的小型经济实体。它与传统的中小企业有一个根本的差异,就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生和成长是一个始终伴随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文化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具有强烈的文化性。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文化性,将传统小微企业“企业是机器、市场是战场、管理是统治、激励靠威胁、工作是劳动”的高压成长模式,转变为“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市场是生态系统、管理是服务、激励来自于前景、工作也是娱乐”的生态成长模式。

2.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的文化性。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文化性决定了其管理的文化性,从柔性管理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文化管理重视人和文化的作用,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显示出来。在方式上,文化管理侧重于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模式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culture或organizational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主要包括企业使命、企业形象、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价值观念和经营哲学。企业文化主要影响创新动机、创新人才、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进一步驱动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其路径如图-3所示。

1.企业文化影响创新动机的具体表现。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使员工产生创新思维,敢于突破前人,敢于破除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超越自我,萌发生机活力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构想,进一步确定创新方向和创新目标,为企业技术创新顺利成功奠定思想基础(如图-4所示)。

2.企业文化影响创新人才的具体表现。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赋予员工荣誉感、实现员工的成就感,增强员工的创新事业心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员工的技术创新能力(如图-5所示)。

3.企业文化影响管理理念的具体表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开放、创新、合作、人性化等管理理念融入管理制度,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增强管理的导向作用和整合作用,强化创新系统运作、R&D项目管理和科研人员管理,从而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完成(如图-6所示)。

4.企业文化影响营销理念的具体表现。将企业文化与营销融合,充分发挥由优秀企业文化产生的优秀企业形象的吸引力(包括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造型等),形成企业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形象代言作用、方向指引作用、凝聚作用和超越作用,把企业和企业产品介绍给社会公众,维护老用户对本企业品牌的忠诚,并不断吸纳新客户,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创新价值。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

1.文化元素的传承。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一就是传承文化元素。这是物质层面的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将文化元素注入技术创新的成果(新产品)中,然后经过广告设计和包装设计将文化元素彰显于消费者和全社会,使该文化元素得以传承(如图-7所示)。

2.文化品质的传承。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二就是传承文化品质。这是制度层面的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将文化理念浸入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考核指标、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等管理量标,传承涵盖精细化、人性化、柔性化的优秀管理文化品质(如图-8所示)。

3.文化精神的传承。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三就是传承文化精神。这是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顺利完成之后,通过不断积累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使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团结合作和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和谐的创新氛围等优良文化理念得以传承(如图-9所示)。

四、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和传承的运行策略

(一)建设创造性企业文化

可以说,绝大多数科技型小微企业正处于企业成长期或快速发展期。创造性企业文化的“积极、开放、合作、创新、热情”五大原则,有利于最大程度培育员工的创造性和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与传承。

1.培育创新价值观。创新价值观是创造性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培育创新价值观自然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建设创造性企业文化的中心工作。在创新性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创造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使全体员工形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意识、智慧才华、精神气质和心理性格。

2.建立创新激励办法和机制。科技型小微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创新激励办法和机制,制订创新奖管理办法,并成立创新奖评选小组,激励员工在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积极性。

3.培养协作品质。通过召开休闲茶话会和联谊活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组织跨部门虚拟团队等多种方式,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和完普沟通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同时,培养员工“协作共赢,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同创辉煌”的协作精神。

(二)完善现代化管理

1.管理人性化。人性化管理要求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推行人性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尊重全体人员尤其是科技人员。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实施感情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文化管理,制定磋商性措施、激励性措施、竞争性措施和错位性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本质上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它是对企业战略及其目标加以分解细化和落实以及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管理过程,明确各自责任、重视过程管理、坚持制度管理、加强监督力量是它的实施准则。

3.管理柔性化。“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其管理核心在于: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偏好为经营导向、以虚拟实践社团作为创新的源泉、以激发灵感和洞察未来作为管理的最基本职能、以企业再造为手段、以网络式组织取代层级组织。

(三)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而言,人才乃是技术创新及其文化驱动与传承的支撑和保障,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企业文化专干。

科技创新与传承篇2

关键词:传统 工艺美术 传承发展

前言

在现代社会,随着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步伐,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让传统工艺美术焕发出年轻的活力,我们应该从宏观的高度,以更为全面和深远的目光看待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一、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1.优化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政策环境。就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因为目前的法律环境不健全,有不少人知识产权意识淡漠,在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工艺美术模仿成风,更严重的是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这种情形严重伤害了工艺美术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即使是有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作品也没有把它及时投放市场,只能搁置起来,在参加展览时也只有选定作品的部分。长此以往,传统工艺美术谈何传承与发展?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是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基石。

2.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贴近市场和生活。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同样,当人们在传承和发展工艺美术时,也要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创作出服务人们生活的作品。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还需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断贴近市场和生活,把握住工艺美术发展的脉搏。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市场十分广阔,并且具有消费层次多样、产品用途广泛的特点。对工艺美术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必须以前瞻性战略准确找好市场定位,究竟是主攻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产品消费对象是中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价格定位是低端市场还是高端市场等等不一而足。

3.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创新之路。工艺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创新必须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其中要重视材料和技术创新。新材料的创造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是工艺美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尤其是一些现代风格、批量生产的传统工艺品,更要不断地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新品种、新花色的开发。例如浙江黄岩工艺美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渗透、手工工艺与机器制作相互补、来样加工与自主研发相联动、内销与出口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我们提倡继承中国工艺美术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同时还要重视时尚化产品的创新。

二、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具体举措

1.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使得区域与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我们需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利用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让不同区域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发展,这样就能够在竞争中形成规模优势与整体优势。

2.通过扶持标杆企业来加强彼此间的专业分工和协同。可通过扶持具有标杆意义与作用的企业来对整个行业发挥技术传播与辐射和产品销售时的领头羊作用。

3.利用先进的科技来对产品进行创新,加强产品的科技含量。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引导企业在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制造工艺上大量使用先进的科技,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占领大量的市场份额,还可以令靠假冒伪劣来生存的企业无法延续,同时对于鼓励创新、保护科技成果、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范的秩序也大有裨益。

4.构建出一支具有高技术水准和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的队伍。我们需要明确地知道,人才是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我们不但要在现有人才的队伍中通过进修、在职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将眼光放远一些,可以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来提升本企业的科研力量。这样可以有效地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且稳定性较强的科技队伍。

5.加强技术积累,提高研发能力和实力。我们可以利用科技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往粗放发展模式的着力点,让传统工艺美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产品的内在科技含量。同时也可以组织强有力的科研小组来针对关键的工艺进行技术攻关,提高传统工艺美术的制作手法和工艺。企业也可以考虑构建本企业专门的科研中心,让科学技术成为传统美术产品的推进剂。

三、结语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是现代社会一个必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开拓思路,运用多种手段,不断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特别是当传统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发生碰撞融合后,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丰富的体验,并使古老的艺术瑰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和平中国工艺美术史[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科技创新与传承篇3

关键词:科技;政策;传统工艺;传统医药;保护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6008202

1科技与科技政策

我们所说的“科学”指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技术泛指根据自然科学原理生产实践经验,为某一实际目的而协同组成的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技任务而规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是确定科技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科技事业的战略和策略原则。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科学技术政策是政府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利用科学技术为国家目标(国防、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和健康等)服务而采取的集中性和协调性措施,是科学技术与国家发展的有机整合。科技政策通常在国家层面上使用,但也可推广应用到区域组织(如欧盟)和地方。在当今时代,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社会发展政策和教育政策等构成国家政策不可缺乏的一部分。

科技政策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随着科技研究规模的扩大和科技作用的增强而出现的。从科学政策到创新政策的演变历程大致包含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20世纪50年代,建立在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基础上的科技政策的重点是大力支持基础研究,政策手段是资助研究开发、建立和完善研究机构、配备实验设备等,称之为科学政策。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建立在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基础上的科技政策,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创新政策初步显现。政策手段主要是资助研发、促进合作研究、促进大学和企业的联合、扶植小企业等,不少国家还通过税收手段激励创新。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建立在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型基础上的科技政策,提出了“创新比研发更重要”,创新政策开始形成。科技政策的重点由促进科技的发展转向促进技术创新,努力整合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在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基础上的科技政策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并将视角扩展到技术扩散。20世纪90年代,建立在系统集成网络模型基础上的科技政策强调创新过程中的再设计、再创新和扩散,对创新系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创新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2传统工艺与传统知识实践简介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种文化的源头,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智慧,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今天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实质就是在延续我们祖先的创造力。

2.1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

本文所称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其指的是以汉民族为主体,包括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传统工艺与传统知识的正确实践两大门类知识体系。(1)传统医药即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主要是包括两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中医和少数民族医药,例如中医诊法、藏医、瑶族医药等。(2)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主要有:琉璃烧制技艺、钧瓷烧制技艺等。

2.2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的特点

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产自本土、来源于民间,具有非常显著的民族文化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本身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与时俱进,因而中医药也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性。

(1)原生性。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现代存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不仅保留了很多长期使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技术操作手段,而且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以及濒临消亡的旧的文化形态。而这些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临床经验、技术操作手段以及文化形态,就是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的原生性,其原生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

(2)现代性。在任何时代都应把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收其他学科成果,促进理论变化发展作为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先进的必要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上科学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它同样遵循了这样一条道路,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经历的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和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因此本文所指的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的现代性是:语言现代化、概念和规范现代化、知识调理化、科研多元化。

3现代科技政策视野下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发展问题的解析

现代科技政策既为传统的工艺和传统的科技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在西方为主的现代科技政策视野下,更多的是一种西方文化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冲突。其双方的机遇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冲突造成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的失落

人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文明,而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文明,给我们建造了一个崭新的技术圈,这一崭新的技术圈是以西方文化的母体孕育出来的,从西方文化的母体中传播出来之后,凭着它巨大的魔力加工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改变了文化创造的传统方式。本来,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的发展不仅与其所赖以生存的技术有关系,与它的文化历史传统有关系,而且还与它所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关系,并且其技术也往往是为了适应和利用这些自然环境才产生的。但工业文明的发展,却用人工的物质环境割断了文化和其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因为其建立在机械文明基础上的先进的生产力,使人们可以建造一个自成体系的第二自然,也就是人工自然。在这种人造的自然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甚至生活方式都可以不受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深深扎根于社会文化组织之中的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已经慢慢失去文化特性。

3.2西方先进的科技让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传承人的角色冲突

目前的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政策可以概括为:以“限制”为主的发展,以“创新”名义的“市场化”,以“民族性”、“本土化”对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进行根本的“改造”。反映在传承人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寻求经济利益,为了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传统工艺的生产、销售等环节上,改变了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原本就不符合,也不适合传统文化的发展之道。传承人之于利益的需求,导致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文化传承人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简而言之,传承人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文化发展本身去传承文化的。这就会造成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文化将濒于一个难以发展的困境。

3.3在目前科技政策下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作为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使用价值的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以及由于它们曾经在中国古代和现当代科学技术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在近年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不但依旧可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是一门门学问和古人的智慧结晶,同时也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特征。但而今,在全球性的经济和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怎样挖掘这部分古人留下了的智慧,这是传统工艺和传统医学甚至是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面临的关乎生死存亡的巨大的挑战。

4现代科技政策视野下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的保护对策

人类的一些原生态文化也许就如生物界中的生物遗传多样化中心一样重要,有一天我们人类真的面临一种来自自然界或人文界中的某种危机时,或许我们还要从这些最原始的文化中寻找应付危机的智慧。所以有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有一天我们要向第三世界国家学习的东西,将和我们今天教给他们的一样多。

(1)提高文化自觉。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的保护首先需要提高文化自觉,其中提高文化自觉,在科技政策层面,本质来说,是需要上升为国家意志去保护民族和传统的文化。这需要提高政府官员的文化自觉,认清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的价值,为它们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遇,避免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染,使得原本在民众传播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资源处于弱势,甚至是濒于消失的边缘。

(2)以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进行保护。对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进行保护,数字化保护已经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建立起适应数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发展趋势,以现代数字化手段可以挖掘、整理、贮存、宣传传统科技,为传统的知识和技艺的发展奠定基础。

(3)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适当的进行生产性保护。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张,一种全球文化消费的观念逐渐成形。世界各国相应加大对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适时将传统工艺和传统医药作为一种产业进行规范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也是今后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可以借鉴文化开发和利用的模式进行梯级开发。把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医药看成是一个资源整体,在宣传弘扬并整理归档贮存之后,可以对这一资源进行梯级开发。首先把其进行系统规划,再经过积极的适应市场消费的需求,最后以产业和市场化运作的手段,不断吸引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关键要素加盟,从而完成传统资源的转型。

5结束语

现代科技代表着当代的发展方向,古代科技代表着古老的文明和深层的文化土壤。本文对现代科技政发展过程中的传统工艺与传统医药的发展进行展望,同时为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解决现代科技与古老文明的文化冲突提供了本文的建议,两种形式的发展模式不应该起冲突,而是在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不断的融合和共同的促进,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彭富国.科技政策规律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4).

[2]李建花.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整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5).

[3]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4]周志彬.关于中医药与潇吻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探讨[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科技创新与传承篇4

关键词:现代陶艺;发展创新;本土元素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永恒的主题,而对于大部分的艺术形式而言,所谓发展就是基于传统的创新,基于固有精神内涵的包容和延度。在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发展进程当中,陶瓷一直拥有工艺美术和生活用品两种属性,兼具实用型和艺术性两方面特征。当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向前推移、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元素不断丰富,当代的陶瓷艺术究竟如何去发展、突破,就成了当下陶艺工作者不得不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传统与现代的博弈

(一)传承与创新的矛盾性对立

在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诞生了无数精美绝伦的陶瓷精品。唐三彩、宋名瓷,元朝青花和明清彩瓷,不仅造就了中国文化艺术进程中的纷繁与瑰丽,也造就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绚烂陶瓷艺术的无比神往。对于广大陶艺工人而言,陶瓷艺术是神圣的、每一个步骤与环节,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即便有些要素和环节在现代化工艺和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有所达成,仍然有不少传统手工艺者继续沿用传统的方法去雕刻、去琢磨、去绘制,因为她们觉得现代元素的涌入对于传统工艺是一种冲击、一种侵袭。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理念的作用之下,诞生于中国80年代的现代陶艺,一直游走于现代和传统的夹缝地带,不为新兴文化艺术所接受,也不为传统陶瓷艺术所包容;古老的陶瓷艺术也在不断在传承与创新的矛盾之中徘徊不定。一方面出于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与延续,不肯轻易放弃打磨陶瓷艺术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一方面在快速变革的社会经济发展局面之下,即便再不情愿也必须承认,其陈旧的工艺方法和造型手段极不适宜快速发展的社会,其工艺成本和时间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悖于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的。

(二)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相互依托

虽说在诸多陶艺人的眼中,传统与现代是两个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命题,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二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非不可调和。就像“每一个明天的昨天就是现在”一样,今天的“创新”极有可能变为明日的“传统”,明日所需的“传承”也极有可能是在昨日突破与创新之下而生成的。由此可见,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而言,传承并不是一个静止、不变和永恒的概念,而是也要基于外在形式的变化、有所承继,也有所创新。没有传承,创新无处可寻,但是如果没有创新,那么传承将是最终成为游离于现实的孤独体,在不断远离科技、远离时代的进程中丧失其生机。在中国文化历史的进程中,有不少艺术形式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必然有未能将传承与创新之间进行很好把握和融合的原因。

二、现代陶艺的创新策略

(一)立足本土兼容并蓄。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席卷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法回避的潮流,逐渐渗透到不同产业、不同艺术形式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传统艺术走向国际舞台不仅是一种不可回避的趋势,更是一种必然结果。对于广大从事陶艺工作的艺术创作者而言,与其夹杂在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当总左右为难,不若立足本土、兼容并蓄,走出一条不脱离传统艺术本质和精髓的创新之路。但是这种“创新”,并不意味着去按图索骥、沿着西方社会所打造的全球化局势背景,按照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去改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那样只会造成“邯郸学步”的困窘,让古老的陶瓷文化裂变成“四不像”,而是要在承继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华、承继人文观念浓缩在艺术当中的基础上,直面那些来势汹汹的外来技术、外来工艺,在学习先进科技和技术以及操作方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于本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心里,是依托独立性而完成的兼容并蓄和“创新”。

(二)中国传统元素的现代化

传统陶艺进行现代化创新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进行现代化融合,例如中国著名陶艺家姚永康在陶艺创作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一贯追求的“求意不求真”的形象塑造方法,融合西方现代陶艺不拘一格的审美意识和创作技巧,实现自身理想中的艺术形象与现代化审美的完美契合。其近年所创作的《世纪娃》系列作品,以泥做墨、手法娴熟老道,将中国传统年画、剪纸等一系列传统元素,承载宋元陶瓷之意韵,将民间著名的“童子戏鱼”形象进行了现代化的浓缩与提炼,实现了水墨语言与陶瓷艺术的高度融合,让其在承载现代与传统,游走于形象与抽象之间,跨越东西方艺术的界限,让传统中国元素现代化,让西方艺术表达形式“中国风”,让承载着中国数千年文明历史进程、见证华夏文化光辉璀璨历史的“china”继续镌刻着中国文化元素的烙印,散发着诗词水墨、山水人文的传统意境,却折射出融烁古今的风貌。

三、结论

综上所述,陶瓷艺术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瑰宝和珍藏,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陶艺的工艺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面临着不得不去改革和创新的局面。但是传统陶艺人内心固有的传承情怀,使其长久持续在承继与创新的矛盾之中,夹杂在延续和改变的博弈心理之上。笔者认为,与其在这样一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徘徊不前,不若重新认识当代社会、审视艺术文化本质特性,理清传承和创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并充分意识到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未来时,树立起有足够的勇气立足本土,把握更加多元化的现代元素,让传统的陶瓷艺术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和现代化背景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紫云芳.陶艺创新+时代感和个性化的完美呈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6).

[2]韩培.消费心理影响下的现代生活陶艺创新性设计研究[D]硕士.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

[3]韩莉亚.基于造型语言的现代生活陶艺创新设计初探[J].设计,2012(2).

科技创新与传承篇5

一、技术创新的含义

技术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综观各国学者的观点,对技术创新可做如下定义: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为了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而重新组织生产要素,从而生产新的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推出或引入新的生产工艺或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应来源,建立企业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技术经济活动过程。

从技术创新的定义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一种以技术为主体和导向的活动,是一个从技术设想到市场实现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研究与开发成果的商业化。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来保证企业自身的顺利发展。

二、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的地位之争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地位,作用,及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中医药学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自从西医传入中国开始,就一直有“废除中医药”的风波。这一问题让我们感到有必要将中西医药的优劣做一区别,然后寻其原因。

(一)西方医药学

西方的医学一般是与科学,技术相提并论的,互不隶属。因为西方的医学既包括理论,又充满技术因素,而且很多是只需要经验看病治病的,哪一类科学和技术都是不能包含它的。所以西医学被看成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混合体,在严格分类上是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西药是在高科技的支持下,合成的化学制品。有让人服用方便,疗效高,见效快等优点。其相对于祖国传统医药学来看,确实有一些可以看的见的优点。但西医药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副作用大,扰乱人体内正常菌群,有抗药性等。当前我国提倡慎用抗生素就是基于以上诸种原因。

(二)中国的传统医药学

取材于大自然的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有许多自身优势。是西方医药无可取代的。比如中医药取材于大自然,副作用小,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和保健疗养,非耐药性等方面都是优于西方医药学的。自古至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医药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也显露了一些问题,面临着挑战。例如在中医药理论层面上不断创新,至今仍在研究古人的专著,单单拿先贤的高明来证明中医的伟大,是不易说服人的;中医药学在精确量化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中医药在采集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我们在利用现代化医学方法来创新和发展中医药方面不够重视等等。由于以上的诸种原因导致了部分人提出了“废除中医药”的口号。

三、天士力药业集团的发展——技术创新

中医药要发展,就要加快现代步伐,用现代医学方法来研究。然而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自古以来强调的是要继成这笔古老的文化,而没有很好的利用现代的医学方法来进行创新和发展。就像牛顿评价他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我国的中医药学也应是在我国优秀文化的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和创新,力求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在现实的生活中,正当一部分人责备中医药是不科学的,应“废除中医药”时,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并没有因为非议而退却,而是用他们的努力来证明我国传统医药学的宝贵价值。其中天士力药业集团的发展创新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天士力集团自成立以来,就立足于中药现代化,不断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开发现代中药,全力打造现代中药产业链,构造先进技术制造平台,推动中医药由粗放型传统产业向精益型集约型现代产业转化。天力士集团一直奉行的一个原则是“创则变,变则新,新则胜”的信念。为本企业的进步不断的注入活力,在创新求实中取得了巨大的跨越发展。

天士力的现代中药研究所主要是利用现代化提取和制剂技术,提高生物利用度,使中药效量化,它首次实现了中药复方制剂定性,定量,有效性可控,填补了药典空白,并且在国内建立了三个符合gap标准的药源地与国际标准接轨。巨大的科技投入,同时也保障了天士力现代中药的品质与心脑血管系列药品飞速发展,复方丹参滴丸作为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制成的一种纯中药滴丸制剂,具有溶出速度快,可直接经粘膜吸收入血,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复合剂量小,毒副作用小,速效,高效等现代药剂学的要求。它是我国率先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临床用药申请,取得了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认证的中成药品。

天士力集团将中国传统中医药与现代高科论文联盟技完美结合,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只有以技术创新求发展才能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才能让中医药在世界上站有一席之地,最终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同时,“天士力”药业集团对中医药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也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我们面对的是如何拯救中医药,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来创新中医药,而不是取消中医药。

四、对中医药的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针对目前中医药学发展所面临的争议,我们应有所创新的继承与发展祖国的传统医药学。下面是对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出的几点小建议:

(一)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做好继承和创新工作。由于中医药自古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总体内容是先进的,不过时的,但是也会有个别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不太适用于现代。因此我们要有所选择的继承。同时在我们选择要坚定不移的继承我国传统医学的时候,应把现代的高新技术和中医药理论相结合以此起来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二)将先进的高科技与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相结合

中医药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已被广大人民所认同,但由于中医药研制服用具有一定的缺点,比如炮制复杂,服用麻烦等等。要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采用创新的方法将21世纪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摸索出一套先进的中国式的科技方法与科学规范,让中医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贡献。

(三)用高科技的方法来发掘和整理中医药典籍

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首先要重视中医药典籍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工具来收集整理中医典籍,也可以组织在理论上和经验上造诣很深的知名老中医,整理有代表性的中医典籍,并将他们对中医理论提出的认识及其临床宝贵经验利用高科技的方法进行整理和推广,比如将他们所整理的知识制作成软件和课件等等。不仅使医务工作者更全面的认识中医药学和及时的了解中医药学发展的动态,而且也方便了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中医药学知识的普及。

(四)以临床实践为核心,做好继承与创新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中医是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中医理论和治疗技术都是在临床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药新药往往是从临床处方,院内制剂的基础上研究的,这是中医药的一个特殊规律。目前中药在研发方面存在着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这对中医药学的发展都存在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对中医药学有所继承的创新时,要保证把临床论文联盟实践作为核心要素。

(五)传统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并用

中医药科研要想有所创新的发展,既要采用传统研究方法,又要积极的运用现带化科技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水平的跨越和突破,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才能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和推广。

(六)推广高新技术在中成药生产中的应用

传统的中医药制作比较麻烦,要解决中成药生产过程自动化,集成化相关的一系列关键工程技术问题,是中成药生产实现现代化的制高点。通过在中成药的生产中运用高新技术来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中赢得更好的竞争力。

(七)全方位运用高科技推进中医药的研究

科技创新与传承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文化产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安阳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部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要努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要在“传承”和“创新”上作出示范,必须有现代科技元素的支撑。现代科技是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创造文化产品最大效益的重要支撑。

1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于文化产业发挥着巨大支撑和推动作用。

1.1科技创新催生新兴文化业态

当今时代,卫星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正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内容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从而使文化成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消费的产品。数字内容产品所具有的同类传统文化产品不具备的交互性、虚拟性和智能化、个性化等特性,大大提升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力、传播力和感染力,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多媒体产品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已逐渐成为继it产业后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1.2科技创新使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

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数字三维虚拟展示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极大提升了文化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演艺会展、休闲娱乐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提升了传统演艺、会展及大型文化传播活动等的表现形式。而多种新媒体技术在上海世博会的广泛应用,不仅让世界各国当代文化与物产的展示更加异彩纷呈,也为更多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的生动再现和广为传播,开拓了新的形式和手段。3D报纸、3D微电影、裸眼3D电视、3D电脑显示器,各类3D产品五彩缤纷,引人注目。各地举办的动漫节更是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的目光,运用立体3D动画、语音互动、光电感应互动等技术使游客互动体验新奇有趣,动漫衍生品更是吸引眼球。

2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构建安阳文化产业新格局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将是安阳的一个新机遇,安阳要充分展示自己一些高瞻远瞩的想法和文化底蕴的魅力,依托安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林虑山自然生态,作好安阳的文化产业规划,工夫在“整合”,成功在“活化”,只要能做好“整合、活化”两篇大文章,就能实现把安阳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

2.1以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

针对图书、广播影视、演艺会展、工艺及娱乐休闲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创新创意需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使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建立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依托安阳殷墟打造国际一流的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积极探索和建设大遗址保护机制,建立大遗址保护特区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利用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模拟仿真等科技方法和手段,开展各类文化资源数据库、信息库等的建设和共享利用,提高文化产品创作与殷商文化精髓相结合的能力,倾力打造殷墟国家考古大遗址公园、里城周易文化苑、曹操高陵博物馆和“三国”文化园区、内黄三杨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红旗渠艰苦奋斗精神家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把文化转化为支撑力,以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深度挖掘“殷商·周易文化”资源,彰显“殷商·周易文化”元素,让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动起来、活起来,进一步扩大安阳的知名度和开放度,增强文化对安阳发展的支撑作用。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按照“项目集中园区,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功能集成建设”的发展思路,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大力开拓滑县安绣、蝈蝈白菜、葫芦烙画、蛋雕艺术、糖画、面人魏、纸雕、烙画、泥塑等传统工艺品市场,运用科技手段,融入现念,推动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

2.2以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科技创新与传承篇7

一、现代教育与继承传统文化并不矛盾

目前中国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使中国教育也严重沾染了功利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宗旨。受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从培养方式到培养内容都充满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伴随教育功利化、行政化等现象的负面影响,创造性教育及创造性人才培养呼声虽高,但落实甚难。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说过“大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现代教育基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和对创新型人才的期盼,提出了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以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天性、尊重人的差异性、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为目的。这些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中也都有提及,儒家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本、生本思想都与创造性教育所张扬的思想是一致的。

所以,现代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并不矛盾的,并且是一脉承袭的。专业工作者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兼收并蓄才能攀到最高处。我国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精粹都是重要的历史沉淀与知识积累,有很多可供现代科学借鉴与继承的智慧与思想。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积淀和传承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性和生命活力的观念意识形态,包含风俗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维系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命脉和源动力。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是在华夏民族这片沃土上各民族创造、世代传承下来的具有稳定形态而不断发展延续下来的多元文化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着极富价值的人文哲学和科学思想。

(一)传统文化是现代教育的支撑

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土壤,离开了土壤,再好的种子也无法生长,更不要期望培育出新的品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更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中国传统文化就如牛顿所说的“巨人的肩膀”,中国教育想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看的更远、做的更好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所作为。同时,传统文化融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与文化潜意识。因此,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无可避免地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因子,包括教育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思维方式等都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神。正如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国安所认为的,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现代教育困惑的“钥匙”,更多的应是从理念、价值观着手,而不是单纯地在形式上所谓“回归传统”。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台湾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宣扬民族精神方面有很多值得肯定与借鉴的地方。他们借助古典文献的发行与普及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力图把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思潮相互比较,互相借鉴。台湾铭传大学教授谢念慈曾说“以儒家思想为精髓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生命教育和品格教育的核心内涵,将其融入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有助于让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回归教育本质的变革”。

因此,中国现代教育也应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我们民族传统的血脉中寻找方向,而不是在西方彼岸世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现代教育困惑的路径,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给养与支撑。

(二)现代教育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教育密不可分。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对文化的承续、评价、选择和创造。传统文化作为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的积累,之所以能连绵不断的流传下来,并对现代社会产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育这一特殊的载体和途径。每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担负着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保留、甄别、去粗取精、加工、再创造,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弘扬的职责。

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自身也是一个不断消化吸收、筛选弥新的过程。在漫长岁月与时代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文化摒弃前代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分,吸纳、丰富优秀文化的内涵,不断获得积淀与养料。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固有的文化土壤给现代化转型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表现相对更为突出。即便如此,国家的现代化及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中,也不可能彻底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教育传播的重要内容,并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源动力。

三、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国教育一度出现了重理轻文,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分离,忽视甚至否定传统文化的现象。时至今日,中国教育也逐渐意识到试图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削弱人文教育,片面强调科学技术,在葬送自身传统的同时,于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无补。

屠呦呦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后,曾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在她的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筛选法、化学、药理分析法等都是西方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与科技的有效结合才能推动社会的创新与进步。同时,也启发我们:教育不应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开拓受教育者的视野与思维才是教育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的重要任务。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大视野、高境界、新思维,才能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不是摒弃传统,凭空进行创造,也不是简单的历史知晓与继承者,而是应该在充分理解历史、运用历史智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与思维进行创新的人。中国教育的使命与任务就在于此。

(一)对传统文化合理扬弃,促进教育现代化

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中国教育在发挥文化传承使命的过程中,应思考如何将五千年的文明转化为我们迈向现代化的动力和支撑,使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坚实基础和出发点。事实上,中国的现代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又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材料。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中蕴含着许多可供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及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闪光点。

(二)对传统文化科学传承,突出教育的实效性

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教条主义地照抄照搬、全盘肯定,也不能地全盘否定。在现实教育中,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从小学到大学教育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教育体系中。在当前“西体中用”的教育体系下,采用知识论与工具论来对待传统文化,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与精髓继承的缺失。因此,分学段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是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科学传承的。基础教育阶段以文学熏陶、礼仪教育为主;青少年阶段以思想性、哲理性和价值教育为主;大学阶段趋向于以文化自觉意识追求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把握。

(三)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契合点,发挥教育的推动性

科技创新与传承篇8

大学历来是一个国家培育人才、创造知识和传承文明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又更加明确地承担起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使命。知识和人才无疑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大学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使命,使得大学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而大学文化软实力则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一、大学是文明传承的主渠道

人类的文明成果薪火相传,绵延不息,主要包括人文传承和科学技术传承。

对人文的传承,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任何其他文明的一大特点。何谓“人文”?周易贲卦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人文传承内在地包涵着“善成价值、化成天下”的功能。世界五大古代文明,唯独中华文明从无间断地传承下来,这无疑得益于中国历史上各类学校担负“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使命和功能,其中处于高等教育层次的机构,诸如太学、书院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儒家文化传统明确把大学界定为大人之学,也就是学习如何进行道德修养以成德成物成为大人、君子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首先在于“知本”,即循流知源。《大学》开篇即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明”的过程,就是传承的过程。尽管中国现代意义的大学历史不长,但作为传承人文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机构(包括高等教育机构)始终参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

对科学技术文明的传承,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认识、科学方法的传承上。这些传承一是通过生产实践的科学技术操作来进行,一是通过学校的书本和课堂来进行。在以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大学中,科学技术文明的传承实际上主要是在大学里进行的。这种传承,当然也包括反思科学技术的“异化”,在充分认识科技发明可能给人类带来利益、财富和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性后果。而这种反思,又使科学技术文明的传承和人文社科文明的传承水乳交融地形成合流。应该说,任何其他社会领域对文明的传承很难同大学相媲美。必须明确的是,大学是培育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因而大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类文明传承的主渠道。

二、大学是文化创新的主阵地

人类的历史是文化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随着时展和社会的变化,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当今中国正处于不断创造奇迹的时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历久弥新,这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如果说,大学与中小学在传承文明的职能上是相同的,那么创新文化的职能则是大学所特有的。因而大学是一个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源头。正如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所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实践永无止境,文化创新也永无止境。为什么大学会成为文化创新的主阵地?因为大学是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又是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地,还是学术民主思想活跃的地方。由于大学生年轻,所以条条少、框框少、思维活跃、敢想敢说,这就使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的创新主体。由于是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地,所以才能使学习和工作在大学里的师生知识面宽、视野宽、信息多、学派多、分歧多、碰撞多,这就可以为知识创新提供足够的素材和智慧启迪。由于学术民主,才能包容差异、鼓励多样、宽容失误,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出乎争;新,也出乎争,于是大学便形成了最有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显然,大学这种宽松环境最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大学源源不断地向国家和社会输送所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就会不断把文化创新的种子播撒到各地,所以说,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知识创新的主渠道。

三、大学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大学始终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引领社会潮流,确立主导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决定了大学将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大学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人才基地。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大学中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已成为国家科学研究和文化建设的强大生力军。

第二,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不断深入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国家社科基金每年立项的课题总量中,大学所占比例平均在85%以上。全国各类学术刊物论文的作者90%以上都是高校专家学者。在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即便按最苛刻的标准来遴选,高校文化软实力研究成果依然占据显著位置。据《2010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的资料:2009年在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成果中,高校发表的论文占研究论文总数的50.74%,无疑是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主阵地。

第三,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广泛开展和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纷纷搭建平台,成立基地,延揽人才,占领文化研究的制高点。以湖南大学为例,早在2009年就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国内相当一批热心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先后加盟这个中心的研究工作。目前中心已经推出了以第一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为代表的一系列有份量的优秀研究成果,成功召开了两届中国文化软实力高层学术研讨会,对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四、当前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与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日趋激烈,知识创新力

转贴于

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以知识创新力和文化影响力为核心要素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成为日益引人注目的领域。如何加强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建设任务还非常艰巨。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教材、一部分教师,对文化中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高与低、对与错的鉴别与选择能力还比较欠缺;一部分师生对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地位缺少深刻的理解,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少数教师对理论创新、知识创新不热心、不善为、不作为;还不能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富有创造力和奉献精神的文化研究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历史文化认同在一些大学中还存在政治上和学理上的挑战,等等。应当看到,大学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以及大学对文化的研究力和传播力之中。大学作为文明传承的主渠道、文化创新的主阵地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要履行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建设好大学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始终坚持大学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研究学问、传播知识、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坚持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高等学校在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开展大学文化建设的时候,必须坚持和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人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师,教育学生,用先进文化熏陶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永葆大学的生命力。大学是先进文化的播种机、知识创新的发源地,要主动为国家昌盛、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动力。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进程中,大学应该着眼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民族的团结友爱、社会的和谐进步,应该着眼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自觉担负起批判地继承人类文明,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光荣使命。

第三,提升大学的创造力。大学要把求新作为己任。文化繁荣靠的是思想,靠的是人的思维活力和知识创新力。大学的繁荣与否取决于大学是否能够为不同的具有创造性的个人提供独特的,适宜的学术环境;是否善于将各个不同领域形成的亚文化,吸纳、整合并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尊重、理解、包容、吸纳、整合成为大学提升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第四,增强大学的吸引力。大学的吸引力无疑在于其杰出的教师与优秀的学生。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他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青年学生冲着名师、大师而来,名师出高徒,高徒不断传播知识与学问,大师和高徒一代代教学相长便形成了大学独具个性的人文传统和大学文化,这就是大学具有吸引力的精要所在。

科技创新与传承篇9

关键词:漆艺;漆画;漆器;教育

在广东漆艺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是其中一条重要的线索。广东的漆艺教育来源于中国传统工艺教育。《考工记》有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汉代大儒郑玄对“世”注作“父子世以相教”。《国语•齐语》中也有类似论述:“少而习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千百年来,传统漆艺教育为现代漆艺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东漆艺教育拥有传统教育、机构教育、高等教育等多种形态,在广东漆艺的传承、生产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广东培养了大量的漆艺生产与创作人才。广东漆艺的传统教育是中国传统漆艺千百年来传承方式的延续,机构教育和高等教育也走在漆艺发展的前列,反映着时代和社会对漆艺的需求,是中国漆艺教育的见证者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漆艺的传统教育

广东漆艺的传统教育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多采用师徒制、父子或兄弟相承的传统教育模式,多以漆艺作坊为传授场所,这在阳江漆器和潮州金漆画的传承历史中都可以发现。如,阳江漆器著名品牌“广泰成”的创始人郑文光,15岁就到阳江城六闸中华漆器店做学徒,开始以炊事为主,炊事工作完毕后学习漆器工艺,食住在店,没有工资,每年获得两套衣服和理发费的补贴。由于他刻苦耐劳,进店一年便能做“背皮”工作,赶上同店学徒三年的学程。第二年被老板提升做“背皮”工作,免去炊事之责,晚上业余时间又勤习文化,因此学有所成。之后又做过销售工作,勤勉做事,技成后得贵人相助成立“广泰成”漆器厂,大力发展了阳江漆器的品种和装作水平,成就斐然,为阳江漆器业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由对金漆画家胡少勇的访谈得知,他的学艺过程也与郑文光类似,需经过数年刻苦的学徒生涯,从日常基础做起,逐步学习描金技艺,期满出师后才能单独作画。父子相承方面,“广泰成”的漆器装饰艺人傅乃彬所画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形神毕具,提升了阳江漆器的品质,是阳江漆艺发展的重要人物。及至傅以桓、傅以周,兄弟两人子承父业,继续以漆为业,勤研漆器髹饰技艺与设计,颇有成就,其中傅以周被评为阳江漆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父子或兄弟相承的传承方式关系比较稳定,传承时间和效果有保障,是传统漆艺千百年来的主要传承方式。当然,这种传承方式也比较封闭,在保证技艺传承纯正的同时,创新性不足,需要加强创新。漆艺在进入当展的背景下,需要注入创新求变的力量才能走得更远。傅以周在20世纪80年代曾到广州美术学院漆艺工作室担任漆艺技艺指导教职,接触了一些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这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漆艺创作,其作品在坚守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在造型、技法、审美上又呈现出较强的现代意识,和阳江传统的漆器作品有明显区别,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品质。目前,广东依然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漆艺师傅以开设个人漆艺工作室的形式招收少量学生,为广东的漆艺不断培养出漆艺生产与创作的人才。

二、漆艺的机构教育

20世纪上半叶,随着社会的发展,漆器的社会需求和贸易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漆艺的生产逐渐从作坊向工厂生产发展,对漆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社会对漆艺生产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广东漆艺的教育开始从师徒制教育向机构教育拓展:一是漆器传习所的培训,二是各漆艺厂的技术人才培养。20世纪30年代,时任阳江县长李伯振派人前往福州考察漆器装作情况后,开办了一间官办的“阳江漆器传习所”,地址设在南恩路。传习所通过技术培训,集人所长,改进了阳江漆器的装作,增加了首饰盒、印章盒、茶盒、烟盒等品种,产品上开始有更多颜色和字画装饰,促进了阳江漆器的发展。漆器工厂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漆器生产的规模化发展使各生产环节的分工更为细致,如,阳江漆器厂内设有制漆、木工、制胎、装饰、设计等功能室,各室都需要大量的漆艺技术人员,其中漆器设计技术人员就有十余人。因此,工厂内部对新从业人员的漆艺髹饰技艺培训成为培养漆艺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招进来的工人按工种分配到各车间进行技术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就可以胜任相应的漆艺技术工作。阳江漆器厂和金漆木雕厂的人才培养都属于这种类型,其漆艺作品传承了广东漆艺的传统,其生产性传承为广东漆艺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漆艺的机构教育主要是为了适应漆艺产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它对漆艺的传承、生产与发展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漆艺的工厂化生产通过把漆艺的制作技艺分解为多个不同的部门来完成,漆艺培训主要是为工厂培养某种工序或产品制作的人才,技艺的针对性较强但技能单一,不利于漆艺的整体创新与产品品质的提升。这对漆艺教育提出了培养创新性漆艺人才的要求。

三、漆艺的高等教育

由于漆艺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技艺的漆艺也进入了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1898年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1903年创办的直隶高等工艺学堂等,都设有漆工科或开设有漆器课程。漆艺课程设置体系到1939年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所设的漆工科时,已趋完整与合理,其主要课程包括工艺图案、材料制造、髹漆工、脱胎、平绘、雕漆、变涂、填嵌、粉莳绘、高漆绘、泥塑、压胎等,开启了漆艺教育走向分科专业化的时代。这对于新中国的漆艺教育和漆艺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漆画专业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1953年,四川美术学院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漆器设计专业,成为新中国漆艺高等教育的标杆。广东漆艺的高等教育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广州美术学院,基础厚、起点高、效果好。广东的漆艺历史十分悠久,漆艺的传承与生产历经时代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基础,包括漆艺文化、漆器的髹饰技艺、漆艺人才的培养等,为广东漆艺高等教育的建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广州美术学院漆艺专业是蔡克振先生开创的,他于1963至1966年由国家公派到越南留学,学习漆画三年,归国后开办了漆艺专业,使广州漆艺创作的视野变得开阔,创作意识更加开放和现代,为广东的漆艺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广州美术学院的漆艺教育开办之初,聘请了福建漆艺大师李芝卿的弟子施萱荣和阳江漆器厂的傅以周担任漆艺技艺指导,开设漆艺基础、漆器、漆画等课程。因此,广州美术学院的漆艺教育在开办之初就集中了国内外传统漆艺髹饰技艺与现代漆艺创作的优势,教学队伍虽然不大但优势互补,起点很高,为广东漆艺播下了教育与创作的种子。改革开放后,由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很快,传统的工艺美术专业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受到冲击,加上漆艺方向就业面比较窄,漆艺专业被调整为专业课程,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时机和学术积累。2012年,在李伦先生的努力下,广州美术学院恢复了漆艺专业,建设了500多平方米的漆艺实验室,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积极培养和引进不同漆艺教育背景的漆艺教师,教师队伍强大,课程体系设置完备,教学与创作成果显著,在近年的各种漆艺作品展览中都取得不错的成绩。2015年,广州美术学院举办“髹漆之深度——2015中外髹漆艺术教学研究展”,逐渐构建漆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视野,拓展了漆艺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使广东漆艺高等教育向艺术巅峰迈进。广州美术学院的漆艺教育为广东漆艺教育和创作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有漆艺教育背景的毕业生分布在广东各高校中开展漆艺教学,加上一部分国内其他高校漆艺专业毕业的师资来粤任教,开枝散叶,使广东漆艺教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肇庆学院、广州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高等院校。这些高校主要培养本科生,个别学校如华南师范大学也培养漆艺研究生,成效显著。这些学校的漆艺教育主要以漆艺课程的形式推行,大部分设有固定的漆艺实验室,本科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接受多次的漆艺课程。这些学校为广东漆艺队伍的建设、漆艺教育的普及、漆艺创作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广东有29件漆画作品入选,广东已成为中国漆画创作的重要省份。漆艺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传承漆艺文化、培养高层次的漆艺设计与开发、漆画创作与研究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较高的平台、稳定的师资和教学研究体系是广东漆艺传承发展、教学、创新、研究的有力保障,高校要发挥课程教学、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的优势,和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优势互补,拓展漆艺发展空间,为广东漆艺教育、漆艺生产、漆艺创作作出更大的贡献。结语广东的漆艺教育从传统的师徒制教育到现代的高等教育一路走来,维系着广东漆艺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培养了一批漆艺的生产、教育与创作人才,为中国漆艺的教育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中国漆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中国最早践行现代漆画教育的地区之一,漆画创作成果显著,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创作、研究、学术地位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我们重视。广东漆艺高等院校数量可观,漆艺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也日趋完善,每年培养的漆艺创作人才较多,不断充实了广东漆艺的创作队伍,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发展当下漆艺教育、构建广东漆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漆艺教育的美好前景值得我们期待。基金项目:文章系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wYm101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3]谢彦伦.阳江漆器业//广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广东文史资料第五十六辑:工商经济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4]阳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阳江县志(上、下).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科技创新与传承篇10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个性化

近年来,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对文化和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越来越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播方式。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剪纸艺术作为民族艺术的分支,传承了少数民族上千年的文化艺术,那些深藏于少数民族背后的民俗文化、历史情感、宗教秘俗,展现为剪纸艺术中的喜怒哀乐、宗教仪式、子孙祈福等艺术符号。剪纸艺术借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传承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近年来,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作品由于缺乏创新,在艺术表现形式、用途上都难以满足现代人的诉求。尤其是步入互联网时代后,大数据科技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更多的人开始思索传统艺术如何与现代科技、生活接轨,这也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的结果。康定斯基在20世纪曾经预言:“未来的艺术形式将会把各种艺术手段结合成一体,并且会超越所有单一种类的艺术手段,产生出壮丽的综合成果。”

一、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与动画艺术结合

数字时代的到来令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动画艺术也借此东风在各个领域中展现了更多、更新的艺术形式,将传统的动画形式与三维动画等构建成新的动画艺术形式,沿着数字化的方向不断推陈出新,将视觉、听觉、触觉上的感受通过镜头表现得绚丽多姿。少数民族题材剪纸更多的是追求质感和形式上的审美,少数民族题材剪纸与动画艺术的结合,可以从二维动画的角度表现故事情节和地域环境,将不同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文化通过二维动画传播,利用虚拟空间的维度表现。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法也借助交互形式,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通过微信、QQ、微博等互联网交互方式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的传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民族间的互动,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对艺术进行新的创作和传播。通过与观者的互动和沟通,将剪纸艺术进行新的解析与重构,通过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通过三维动画广泛传播。三维动画艺术与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结合,两者在审美情感的追求上是和谐统一的,对于故事的情节、场景、人物、颜色等符号的安排与虚拟空间的构成应讲究艺术性。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应原汁原味地传播出去,在二维、三维动画艺术的空间里找寻自己的一席之地,通过独特的地域、民俗题材,将新的创意与传统的民俗剪纸情节脚本交融,生成数字化的三维表现形式。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形式在动画艺术领域传播,以民族的瑰宝赋予二维、三维动画艺术更丰富的符号语言,通过科技信息数据的不断创新,删繁就简,在视频或平面的后期制作中,借用虚拟科技等手段,将传统难以获得的效果通过技术手段呈现出来,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将剪纸艺术的技术、故事情节通过镜头语言表现,解放了思想,革新了思维。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融合新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在创意创新上融入了更多的符号元素,从二维、三维的角度丰富了艺术语言,刺激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激发了大众审美对于传统艺术的神往,也是传统文化中文化与民俗的体现。

二、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与网络传播结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各媒介间的融合日渐加深,也催生了新媒体艺术的新型审美理念与审美追求。正是新媒体的低门槛,催生出一系列的新艺术表现手法和跨时代的新艺术家。他们根植传统文化,衍生大尺度的探索模式,在大数据时代找寻自己的一席之地,以网媒为中心辐射观者大众。过去一段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作为展示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力量,却一度受制作流程与地域的限制仅仅在当地流传。改革的浪潮影响着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术的看法。数码产品与互联网充斥于人们的生活,新旧技术的交替必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话题,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也必将搭上网络传播的顺风车,从而将民族的东西推向世界。少数民族题材剪纸和网络传播融合,一方面,网络数字媒介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为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带来了技术上的升级与外观上的包装,透过三维空间来加深材料的质感,从静态转换成动态传播也是一个新的突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立足于传统剪纸艺术的根基,找寻少数民族题材剪纸新的艺术空间,利用新的媒介手段创作出不同的交互性作品。

三、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与本土文化结合

不同的少数民族题材剪纸在文化上是大相径庭的。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域环境不同,文化、宗教、艺术的表征也各异。文化上的认同与民族性的认同在倾向性上是一致的,文化中又具有民族性的延伸。剪纸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分支之一,民族文化烙印在剪纸艺术的审美构建上,剪纸艺术包含深厚的民族感情。少数民族题材剪纸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沃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与文化内因,是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与传承的岁月里对于文化和民族的精神需求,是剪纸艺术的心的纽带与诗意的栖居地。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在民间艺人手中代代相传,是劳动人民集体的艺术结晶,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表征,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对于现今和历史都有深刻的意义,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尤其在打造剪纸艺术这个传统文化产品品牌形象的过程中,本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源自创造,创造不能没了传统,一个民族的发展在艺术上的突破必然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滋养,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在日常生活和人文环境下的心理需求与认同感。不论是哪个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在艺术形式上对喜怒哀乐、装饰、故事情节等的表现,都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内涵,肩负着传承、保护、创新的重要使命。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艺术传播方式百花齐放,各民族交往密切,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加深各民族的紧密团结、沟通交流。寻求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的精髓,将民间剪纸艺术传承、推广开来,立足于本土文化,不断求新求变,可以避免各民族丰富的传统技艺与民族文化的消亡。

参考文献:

[1]栾伟丽.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孙立军.中国动画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

[3]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光敏.剪纸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5](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