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十篇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十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8:15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篇1

关键词: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体育

在我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利的活动。在学校中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均是培养人的活动,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密切联系。下文即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1.体育教学对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个人的情感、道德认知、行为与意志只有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与实际生活,经教育与引导才可逐渐完善,故而学生思想品德对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的直接反映。体育教学可在传授相关技能与知识时,对学生带来积极影响,指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性格特征与优良的意志品质,推动学生世界观形成。

1.1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任何运动技能,都需经历复杂实践,同时需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积极思维训练与大量体力。练习期间学生会产生酸胀感、疲劳感或疼痛感等生理反应,同时会出现怕伤、怕疼、怕累等心理情感,这时需要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与生理反应。通过体育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形成不怕苦、不怕难、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

1.2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因此学生需要达到一定运动量。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通过不同措施、不同形式组织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规定强度或规定量的训练,如在一定时间完成要求动作、完成特定次数动作、规定距离内跑步等。学生长时间参与到有组织、严格而规范的体育训练中,纪律观、组织观念均可得到锻炼,同时也可培养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习惯。

1.3体育运动充满竞争性。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训练多以教学比赛、对抗性练习等形式呈现。通过体育比赛,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战术意识、技术水平、身体素质、体能情况,同时还可促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使之认识到运动竞赛不仅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也是对心理素质的锤炼。另外,通过体育竞赛形式,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自信向上、坚毅果断、勇敢顽强的品质。

1.4体育活动。从方法至要求、从内容至形式均表现出集体性,不管学生参与什么比赛,都可帮助其形成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有意识的指引与启发,促使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尊重、团结协作、互教互学,长此以往使之形成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的集体主义观念。

2.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互相渗透、彼此联系

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目的都是培养人,其中体育教学中的技能教学、提高学生体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是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我们实现体育技能教学,为学生体质的增强提供保障;而通过传授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体质,还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进而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基于教学目的分析,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同时也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基于教学内容分析,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载体关系,体育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基于教学过程分析,二者属于途径关系,体育教学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知,在体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均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党与政府颁布的一些政策法规对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也做了一些明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指出,学校体育承担着为学生展开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进取精神、拼搏精神、顽强品质的重任,其他文件也对这一观念加以强调。基于文件精神,很多院校近年来将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彼此渗透,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很多学校借助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竞赛、课外体育训练或体育活动、体育课堂教学等诸多途径来促进二者的渗透及互动,这不仅可为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动力性与方向性保障,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当然,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方面还缺少重视,如部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并未认识到二者的关系,对二者的结合缺少重视,未能健全各项评估机制与激励机制,教学队伍结构不合理。为培养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必须加强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助力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3.校园体育文化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内涵是弘扬体育文化精神,通过办体育宣传栏、加大体育建筑及相关设施的投入,可以让学生感受体育环境;通过经常举办趣味体育比赛,展开优秀运动员评选强化体育精神;通过建设体育制度文化,可逐渐锻炼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让意志坚定者不断坚持,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这些活动,均可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助力于学生成长。

4.结束语

全球化经济、技术的发展使得各国对人才培养日益重视,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各院校应大力重视体育教育,探讨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借助体育教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便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品质过关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颖.论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李朝.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1):12-14.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篇2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从来世间万物,无一不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没有绝对脱离社会生活的物事存在。如马克思所言,人是社会的人。网络行为的主体——人,同样也是高度社会化了的社会人。虚拟的网络生活空间,正是现实生活蓝本的临摹。因此脱离现实的社会关系而单独议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不从社会学角度去进行积极思考、不考虑进屏幕背后的社会因素,窃以为都是不切实际的。

无可质疑,网络问题仍是社会问题。缤纷繁杂的网络行为,亦不应区别对待,仍然坚决地固守于社会现象之列。因此,网络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其间紧要,莫过于从这些形形的现象之中找出主要的东西,把握住其规律性,但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本文意图从此角度作些理论思考。

一、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模式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国人对网络热情的持续升温以及网络问题的日愈多元化、复杂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理论涵容量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等诸多缺失。人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否在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度过,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进而影响物质文明的建设。所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人所共识。

1、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现实性方面,总结起来,莫过于强调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而内化是关键,是外化的基础。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的理论基础是观念形态的人,而非现实意义上的人。马克思主张将人放到社会实践中进行分析,他说:“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有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在这里,人的现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人是出于社会关系中的实践的个人。“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它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该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2]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必须从社会现实出发,一切以现实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理论构建依据。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其理论起点亦应在此。因为网络问题的最终归结,不论它形式上多么变化多端,仍然要靠现实的、社会的人。人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然要考虑进表面上隐藏而实质上支撑此类问题的社会的、现实的人的因素。诚如上述,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主要在于实现其理论基础从观念形态的人向现实的、社会的人的转变。

2、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以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但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受教育者自身的自省、自习、自度等内化过程,方法上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简单生硬,僵化陈旧,缺乏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全面、合理把握;忽略了社会体制、环境、公共规则对个人成长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所以,在新时代新问题下,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理所应然。

网络空间是社会生活领域的延伸,网络问题的本原在于现实社会生活,因为网络问题背后的操纵手,乃是活生生的现实人。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中发展的,网络思想政治问题的解决,客观上必然要求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网络是科技进步的标志,但“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代价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乎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3]面对层出不穷的种种网络新问题,我们需要以新的眼光来审视它,以新的方法来改造它。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由于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社会人的主体能动性,仅仅将之作为一个简单的受教客体,将教育主体所希望的、或者统治阶级所希冀的道德规范采取“灌”、“输”的手段强加于受教育者,一方面可能导致对教育对象个人行为干预过多而严重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则导致其产生某些逆反心理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事倍功半甚至于劳而无功。

3、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乃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先忧天下,后乐天下”的整体主义思想。这种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的整体主义精神,是中国伦理道德传统区别于西方伦理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它都激励和团结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同患难,共甘苦。但是,既然人是现实的人、社会的人,那么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伟大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人有思想和判断的自由,每一个人应当是“他自己思想的主人”。他说:“思想分歧矛盾的人,若强迫他们只按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是不会没有可悲的结果的。就是极有经验的人也不知道怎么缄口如瓶,更不用说一般大众了。”[4]

综上,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要求在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时,我们既不能摒弃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或集体主义,同时亦不能单讲个人主义。因为单一的集体主义不利于个体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完全的个人主义则是利己主义。最好的切中点,则是“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从集体和集体利益中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价值追求,而个人为了实现这个追求又必须同时维护集体的利益。”[5]具体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我们仍然需要在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时注重把握这一原则。

二、优化一般与特殊方法结构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问题、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同理,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看到引起问题产生的多方面的客观原因。网络问题的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需要优化一般与特殊方法结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网络信息传播、人际交往及社会文化特点,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求和网络化发展特点及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看到,网络问题只是众多社会问题的一类,属于特殊;解决这一特殊问题,得借助于一般社会问题的方法论,这是找共性。在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单一的个性所蒙蔽眼睛,更不能只注重这些问题的共性而采用一般的、泛泛的方法。如果我们混淆于一般与特殊之间,将一般问题特殊化或者将特殊问题一般化,无疑于都会陷于思想工作方法简单僵化的境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和发生着巨大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断科学化、现代化。因此,优化一般与特殊方法结构,时时兼顾一般与特殊,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方法保证。

三、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指“根据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要求,通过信息反馈和对信息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评判的一项活动。”[6]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具有导向性、客观性、相对性等特点,它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能起到及时的调控作用和诊断反馈作用,更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动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最终解决,客观上也需要构筑一套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因为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本身而言,也就是一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评估,可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得失成败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可以说,二者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个整体。

1、以党性原则为指针来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

纵然网络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即使网络空间鱼目混杂,清浊难辩,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征,在于紧紧围绕党的宗旨和中心任务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西方品德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将个人利益紧密结合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利益的实现之中。基于此,在评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时,我们要在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上反映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这就是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要坚持的党性原则。以党性原则为指针来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有利于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和纠偏作用。

2、以客观原则为准绳来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对这一过程的客观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发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传统,这就要求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必须要坚持客观原则,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情感。因此,以客观原则为准绳来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就必然要求我们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将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将统一的规格要求与特殊评价结合起来,同时广泛接受群众意见,在兼听中求得真实,获得客观。

3、以历史原则为基准来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

以历史原则为基准来构筑有效的检测评估体系,就是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考察评估必须将现在与过去的情况和将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决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和方法来考察现状,审视过去,预测将来。坚持历史原则,就是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评估对象放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去,从中找出评估对象与社会历史条件间的内在联系。网络虽然是社会新生事物,但产生网络问题的思想根源,却有其固有的历史继承性。对产生网络思想问题追本溯源并分析其思想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合理地评估这些问题,从而根据历史经验制定出有效的评估指标系统。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年,第237,341页。

[3]《马克思恩克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9页。

[4]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70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篇3

论文摘要: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由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向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为此,应当积极探讨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矛盾等方面的规律性,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努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在新的信息网络下,如何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性的探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通过互联网积极传播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时代进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

一、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由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向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的转换信息网络技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的学者和领导人的广泛关注。

在国外,在、社会文化学、心等领域,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取向,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及其对社会、对人们心理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尼葛洛庞帝、埃瑟·戴森、曼纽尔·卡斯特、迈克尔·海姆等从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社会生活、社会“范式”转型等角度,分别就“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生活”、“网络化社会”和“虚拟实在”的本质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的作用作了颇具影响力的描述和分析。尼葛洛庞帝认为:“要了解‘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和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异。”_1戴森通俗地把互联网比喻为:“网络可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潜在的家。……是由上千个小家庭和社区自我营造、定义并设计的一种环境。”卡斯特将“信息主义”、全球化、网络化概括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基本特征。海姆将网络视为与空间相对应的网络空间,是一种完全模拟的环境和一个虚拟实在的世界,并认为其具有模拟性、交互性、人工性、遥在、全身沉浸、网络通信等特性:。同时,国外的一些学者还着重从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们心行为特征的影响作了描述。例如,唐·泰普斯科特把伴随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称为“网络世代”,并通过访谈方法,从文化和人格两个相关的层面论述了“网络世代”的一些基本特征。在文化上,“网络世代”主要包括尖锐的独立自主性、情绪及智力的开放、包容性创新、早熟等特征,而在人格上,“网络世代”则主要表现出接受歧异性、好奇、独断并拥有强烈的自我主张等特征。p.wallace通俗地描绘了网络空间中人们的社会认知心理、面具和伪装心理、团体动力、攻击心理和性心理、人际吸引心理、利他心理等,探讨了人们的互联网心理发展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特性]。金伯利·s·扬在其《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一书中,则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研究了“因特网瘾”这一社会现象的起因和表现方式,提出了针对性的康复策略。

在国内,早在2000年6月,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我国的哲学、社会文化学、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对于网络文化发展的矛盾及其社会影响、网络环境下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大体可以分为个层面:一是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网络文化开展的相关研究。如曾同屏等人研究了赛博空间的文化蕴义,指:“因特网的革命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从技术层面上导致了赛博空间的出现,而更在于从社会文化和交往上看它促成了新型的社会空间,使得信息方式和虚拟实践成为人类的重要实践形式。”鲍宗豪往深入研究网络文化的基础上,高度评价了信息网络的文化价值,认为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网络系统的形成,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网络促进了全球的跨文化交流,网络文化丰富了网络文化世界;并认为网络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交往方式、教育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六大革命。同时,国内众多的学者、专家,还从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研究了信息网络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二是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开展的理论探索。从同内相关文献来看,最为全面的当属谢海光联合全国19所大学完成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课题。该课题从政治学、、文化学、学、法学、心理学、交往学等视角审视了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并对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原则、内容、方法、途径、环境等问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应用建议。三是来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面的探索。我围诸多文化事业单位网站、高校网站,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在互联网上开辟了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网站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同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有其特殊性;如何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上述相关成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的研究和实践奠立了较好的基础,体现在:(1)它们深入而广泛地研究了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为我们从宏观上把握网络社会及其文化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2)它们对网络环境中人们的心理行为特征的研究,对于我们从微观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对象的思想行为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目前关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讨和实践,较为深入地揭示了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浪潮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着重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应当“进网络”和如何“进网络”的问题,并对推进这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讨和实践存在的不足方面之一是:这些研究和实践,突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和实践性,然而,尚未上升到的层面,未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规律性和理论原理进行系统而深入地审视。也就是说,如何系统地提炼和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以有效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必将成为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2007年1月,在沦及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时指出,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围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可以说,这一重要讲话,不仅指明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而且对积极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互联网,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时代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步需要以理论、教育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为指导,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借鉴同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规律性问题做出系统的解答,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从而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指导。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体系构架

网络是人类生存的虚拟实在的空间或领域,是技术一工具与人、群体和组织互动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属人的性质;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延伸,同时又是一种不同于现文社会的“虚拟实在”。网络思想工作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对象都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它们从根本上说都是做人的工作,冈此具有共同性。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后者的不同点在于:它所面临的是新的“虚拟实在”的网络空间中具有特定行为规律的人,尤其是伴随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网络世代”。所以,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性,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在研究方法上,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义应当以创新的精神,结合网络发展的态势和规律,坚持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从多学科结合的交叉点上,揭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特殊规律,系统地概括、提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原理,以达到服务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目的。诚如指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以上述研究方法为引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性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的契合,我们初步提出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构架的模块如下: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地位和功能及其理论基础研究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原理的研究,首先需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信息时展需要,紧密围绕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基本任务,厘清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意义;需要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网络文化建设和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构成等不同层面,阐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于网络文化建设所具有的保障和导向、整合和渗透、控制、调节和转化等社会功能。同时,需要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它既包括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直接的思想理论依据,又包括要以教育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政治学、、文化学、学、、心乃至网络技术原理等作为相关的学科理论基础。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和载体研究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紧密联系的,现实社会中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会因“数字化生存”而消解,它们必然影响到网络社会的建构;同时,虚拟社会又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为现实社会的重组和再造增加新的元素,网络社会以其虚拟性、超时空性、匿名性、平等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征,可以放大或缩小现实社会的某些因素和人的某些行为心理特征。因此,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现实环境的变化,从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从虚拟社会中各种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特性等不同层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变化及其作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性。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出发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需要深入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一一青年网民的行为心理,探寻他们在网络社会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认知、情感和人格特征,揭示他们的网络行为方式,以利于指导实际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并调动教育对象参与教育过程的内在积极性或主动性。信息网络作为“第四媒介”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媒介和途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凯文·凯利曾对“网络化”(ne工workinglogic)的性质作了生动的描述:“原子是过去式了,下个世纪的科学象征是动态的网络……。原子代表了干净的简单特质,网络则引导了复杂性的散乱力量……。网络是惟一能够没有偏见而发展,不经引导而学习的组织。其他的形态均限制了可能性。网络的群集四周都是边缘,因此,无论你由哪个方向接近,都是开放性的。事实上,网络是能够称得上具有结构的组织里最不具结构的组织……。事实上,各种纷杂多样的成分,也只有在网络里才能够维持一致性。信息网络结构的互动性、开放性、多样性、自组织性、去中心化等逻辑特性,不仅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传播载体、途径,更为深刻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教育者为中心的单向教育模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媒介、途径乃至教育模式的研究无疑构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征、原则和规律研究一

网络文化的特性深刻地影响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从整体的角度看,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物质文化特征,虚拟性、交互性、创新性构成了信息时代的行为文化的新方式,开放性、自治性、自律性凸显为信息时代制度文化的特色,信息交流自由、平等、共享的理念正逐渐演化为信息时代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网络文化的这些特点,赋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些基本特性,如开放性、自主性、平等性、交互性、全时性等;同时,也要求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政治性、引导性、性、渗透性、生动性、安全性等主要原则。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这在网络社会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网络是“由上千个小家庭和社区自我营造、定义并设计的一种环境”;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经验来看,现实与虚拟、一元与多元、自由与规制、遵从与失范、民主与集中、崇高与庸俗等等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如何全面科学地认识网络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双重影响,正确地解决和处理这些矛盾,兴网络之利,去网络之弊,构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研究

依据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首先必须贯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主导的教育内容,但是,在网络这一新的文化环境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简单地复制这些教育内容,而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探讨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数宁化、网络化的规律性,并且着重加强网络观教育、网络伦理和网络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新的教育内容。在方法和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既要运用传统的理论交流教育、榜样教育、形象教育、心理咨询等教育方法,更需要探索网络互动交流、网上引导、网络群体组织教育、网民自我教育、网络内外教育统一的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既包括各种传统的文化教育艺术,义需要探索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艺术。

(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培养研究

面临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新任务,需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在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着重网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培养途径与形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丁作者素质的自我养成等问题,以推动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问题意识;问题逻辑;问题体系;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39-0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依照伽达默尔的看法,“开放性意味着问题性,我们只有取得某种问题视域,我们才能理解文本的意义,而且这种问题视域本身必然包含对问题的可能回答。”[1]他在《真理和方法》第一卷中指出,“为了回答这个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这些被问的人必须着手去提出问题。”[2]重视问题、提出问题正是精神科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问题意识的哲学意蕴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中面临一个普遍性的“话语困境”,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广泛性甚至到了毫无边界的地步,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学科,从话语角度来考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现特殊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体现普遍性,且前者更为重要和根本,形成以特殊性和普遍性为焦点的椭圆形,这两个焦点之间的张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门学科话语要避免“万金油”式的话语泛滥就必须要体现其特殊性。即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一般性的话语不同,是一般话语中的特殊性话语,不是也不能把所有的话语都归类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因而这里就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边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边界指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边界,在这个系统内的话语才能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有厘清这个边界才能有针对性地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学科性发展,否则,容易出现一些“有思想的说话和无思想的说话”[3]的混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缺乏针对性和思想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边界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无意识地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力。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体现普遍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解释力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领域的拓展越来越面临新的严峻挑战。进言之,在微观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解释力碰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许多的虚拟现象、网络交往、虚拟世界中的人的行为的对象化表露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解释力空前匮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现普遍性其根本旨趣在于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描述,这个是解释的前提,却一直是被忽视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描述的重新重视和挖掘可以有效地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领域拓展中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基本上忽视了话语描述这一重要领域,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单轨线”前行,这样不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如果只停留在普遍性话语的特征上就难以抓住“现实的人”的问题,容易“把现实的人变成了抽象的观点。”[4]而“现实的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的逻辑起点。当然,把“现实的人”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也不为过。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5]只有通过“现实的人”的问题才能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要害。因此,重视“现实的人”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更是如此。马克思指出,“问题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6]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能回避问题,相反,要抓住问题,其核心是抓住“现实的人”的问题。这里毫不武断地下结论:不同时代的“现实的人”的问题的变迁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通过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回答问题,然后再提出新的问题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世界史本身,除了用新问题来回答和解决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7]因此,树立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中是何等的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应当区分,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使用的逻辑起点。弗雷格指出,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不同。关于这个区分,维特根斯坦用“棋子”作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正如把一枚棋子放在棋盘的棋位上还不是一着棋一样。在一个东西已被命名之后,我们可以说,至此还什么也没有做。如果不是在语言游戏中,那么它甚至连一个名称也没有得到。”[8]这里意指语言必须在“语言游戏”中才能体现意义,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一个词只有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才有意义”[9],二是一个词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其意义。斯特劳森认为,“表达式和表达式的使用应当区分”、“语句和语句的使用应当区分”[10]。依据他的观点,可以推出话语和话语的使用不能等同,这就为区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提供依据,事实上,它们之间的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包括即时性话语和历史性话语,动态性话语和静态性话语(如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话语),以及话语理论和话语实践等。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则是一个即时性、动态性、实践性的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怎样使用、能够在什么程度上使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效力。而从问题意识出发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使用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抓住问题,把握受教育者的问题,并“用新问题来回答和解决老问题”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有针对性的沟通,才能促进教育者解疑释惑,促进受教育者解决疑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才能体现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再生产须树立明确的问题意识,针对时代问题及特征,建构符合现实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和话语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再生产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话语交互过程中产生新的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再生产最有效的视角是抓住问题意识,它既包括受教育者的本身的问题,又包括时代问题等。时代问题是把握一个时代的脉搏和趋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再生产抓住受教育者的问题是基础,抓住时代问题是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再生产的不竭动力。在这个基础上建构符合现实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和内容,才能满足“现实的人”的需求,才能在社会的变迁中不断解答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抓住问题意识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问题逻辑奠定基础。“精神科学的逻辑本质上就是‘一种关于问题的逻辑’。”[11]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来自受教育者的问题多种多样、杂乱无章,如何驾驭成千上万的问题?如何在众多问题中取出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不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被问题所牵制、被问题所困,从而失迷自身方向。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要重视问题、运用问题,但又不能被问题所“累倒”。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问题本身的梳理,二是对问题中的话语使用进行梳理,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问题逻辑。这里不妨先探讨问题本身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12]要回答问题就必须对问题本身下功夫,一般而言,受教育者提出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

从问题的内容上看,主要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中的问题、受教育者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人生价值方面的问题、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困惑问题、未来预测问题以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无关的问题等。问题的内容是研究问题的核心,以问题逻辑的思路对问题的内容进分层梳理,搞清楚哪些问题是可以正面解答的、哪些问题是难以正面解答的、哪些问题是难以下定论的、哪些问题是现阶段无法回答的、哪些问题是有实质性内容的、哪些问题只是形式意义上的等,通过梳理,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现实条件,有针对性地选出一些问题来回答,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有针对性。按照弗雷格的思想,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缺陷,这种缺陷容易使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受到限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难以适用所有的问题,也难以应对所有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的科学性就必须要对问题本身进行梳理,从而把问题的回答定位为:可以解释性回答的问题、可以描述性回答的问题、无法解释性和无法描述性回答的问题等。对那些超出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无法解答的问题进行处理,从而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万金油”式的泛滥。

从问题的性质上看,可分为意识形态领域和非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问题的性质区分,这里主要从意识形态领域和非意识形态领域的角度出发,受教育者提出的问题既有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且占主流),又有非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尽管不占主流,但不可忽视)。由于学科的意识形态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受教育者提出的问题显然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诚然,不可回避的是问题中的非意识形态性,这类问题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领域拓展会越来越多。把问题作这样的区分,有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领域的使用。从避免用意识形态非常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去回答非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导致答非所问。也避免用非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去回答意识形态性很强的问题,导致解释力匮乏,难以取得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殊性之一就是意识形态性,但其存在许多的非意识形态性的话语,只有把问题的性质搞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从问题的意义上看,可分为有意义的问题和无意义的问题。问题是否有意义关系问题是否成立。问题有意义和无意义需要进一步细化:有些问题本身没有意义;有些问题本身有意义,但超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成了“无意义”;有些问题有意义,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无法回答所有问题,其重心在有意义的问题。这个有意义的问题,实质上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有意义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有意义问题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关注的关键所在。

从问题的发生角度看,主要可分为对现实的疑惑性问题、置疑性问题和误解性问题等。“现实的人”的问题对现实存在的各种疑惑、置疑所产生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难以回避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如何回应外部的置疑、如何诠释各种疑惑,这不仅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解释力问题,更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艺术问题。当然,也存在许多误解性的问题,有学者指出,“有的学生问题更多是一种误解,有的甚至是假问题,但误解和假问题也正是学生问题的特点之一。澄清误解,阐明问题不能成立的根据,正是不同于提供标准答案的学生问题解答的特点,正是为学生释疑解惑的功能所在。澄清误解和消解假问题本身,正是典型的为学生释疑解惑。”[1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来澄清概念、澄清误解、消解假问题本身就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魅力所在。

此外,还包括从问题的指称上看,主要可分为真问题、假问题和真的假问题(或假的真问题)以及悖论问题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必须首先梳理好问题,通过问题逻辑来把握问题,从而把问题层层细化、层层深入,从抽象的问题不断具体化、把大的问题不断细化,把面上问题深入到点上问题,从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使用提供一把钥匙。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避免浮想联翩、空洞无物、“豪言壮语”、粉饰太平,有必要把意义和指称区分开来,其意在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使用的针对性。通过问题逻辑,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围绕问题,从回答“为什么”出发,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使用的“是什么”模式。从“是什么”模式向“为什么”模式的转向,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使用的理念发生的根本性的变革。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问题逻辑建构

前面论述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问题逻辑实质上是属于微观领域的小逻辑,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问题逻辑则是宏观领域的大逻辑。它指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中的四门课的话语体系等。这是一个大的问题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须以问题逻辑为主线,通过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使用的问题逻辑,才能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关键,建构具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问题逻辑建构主要指称四个层次: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问题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问题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问题逻辑;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之间以问题逻辑的形式整合起来;三是指这三个话语体系中的子系统之间以问题逻辑的形式整合起来;四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问题逻辑细化为问题描述逻辑、问题解释逻辑、问题对话逻辑、问题反思逻辑、问题集群逻辑(即点-线-面逻辑)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问题逻辑是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本身的问题来建构一套问题逻辑。“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4]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本身是否彻底关系到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要关注自身的问题,在问题中不断提升理论建设水平,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需要付诸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的问题逻辑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实践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问题逻辑是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本身的问题来建构一套问题逻辑。经过几十年的学科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日益完善,但是也经历了长期的变迁,致使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有很大的差异。当然,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仍然不完善,且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从问题中寻找教材改革的突破口,也正是问题逻辑关注的内容之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自身的问题梳理,找出问题之间的内在必然性,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的转换和提升寻找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话语和受教育者话语之间的交流、对话、争论的重要场域,是“舌战”的舞台,是艺术的舞台、是智慧碰撞的舞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问题逻辑是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话语本身的问题来建构一套问题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话语的问题逻辑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根本驱动力。总之,这三套问题逻辑的转换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基石。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这三个体系的指称不同,三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指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话语体系,它实质上是一种理论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体系指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形成和发展中的话语体系,现阶段主要包括“四门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的话语。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指称这“四门课”的课堂教学话语。它们之间不是完全等同的,事实上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主要是抽象的理论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体系主要(或者偏重于)是社会实践话语体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主要是课堂教学话语体系(含教师话语、教材话语、学生话语、专家话语等,且它们之间不是机械拼凑,而是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因此,这三个体系就形成这样一个逻辑:理论话语体系、社会实践话语体系和课堂教学话语体系。如何打通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整合这三个体系,关键在于抓住问题逻辑。通过问题逻辑把三者串连起来,把这三个体系有机地运作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需要以问题逻辑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的内核与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包括内核话语和话语,内核话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话学科话语的特殊性,话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的开放性和借鉴其他学科话语的态势。通过问题逻辑可以使内核话语与话语结合起来,从而破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系统的封闭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就存在四个教材话语体系,有的偏重理论、有的偏重历史、有的偏重道德伦理、有的紧跟时代步伐等,这“四门课”的教材话语各有千秋、特色突出,当然,差异也十分明显。整合这四本教材的话语体系需要抓住问题,以问题打通四本教材话语体系的脉络,通过层层细化问题,从而把四本教材话语有机地衔接进去。从而减少四本教材话语体系之间的鸿沟,避免出现四本教材话语之间的冲突。通过问题逻辑可以较好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教材的四个话语体系有机整合起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话语体系。

由于四本教材话语的特殊性使得“四门课”的课堂教学话语存在差异性,而且课堂话语体系内涵更加丰富,动态性、草根性更强。课堂教学话语不同于社会话语,更不同于理论话语。课堂教学话语存在一定的动态性和随意性,教师的即兴话语(有激情而言)、感性话语(有感而发)、学生的话语(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有激情和感叹之言)往往是随着课堂气氛、场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不单单是靠教材知识,对学生关注的问题、对学生困惑以及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才是触动他们之间的话语交往的根本动力。而且要增强教师话语的渗透力、吸引力、凝聚力,不能囿于教材的视域,需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困惑、迷惘等。课堂教学话语以问题为导向,在厘清问题逻辑的前提下,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解释、描述等使得师生话语能够有效地展开交流。这是课堂教学话语的问题逻辑的第一个层次。第二层次在于通过问题逻辑把“四门课”的课堂教学话语串连起来,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话语统一口径,为“反思性教学”模式的探讨奠定基础。而把“问题性教学”与“反思性教学”结合起来,就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问题逻辑还可以细化为问题描述逻辑、问题解释逻辑、问题对话逻辑、问题反思逻辑、问题集群逻辑(即点-线-面逻辑)等。这里主要是从纵向的深层次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问题逻辑。

问题描述逻辑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描述的逻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描述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体间的思想、各种社会思潮等是必须抓住问题逻辑。在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描述逻辑实质上就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叙说事情的逻辑。问题描述逻辑的核心命题在于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怎么说”不是杂乱无章或语无伦次的说,而是通过逻辑思考、逻辑推理之后的一种表达方式;问题解释逻辑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解释问题时遵循的逻辑,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服力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否具有解释力、信服力,不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的深度,还依赖于解释问题过程中遵循的逻辑。以不同逻辑表达的句子往往能够起到不同的效果。问题解释逻辑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抓住问题的实质来研究解释的逻辑对策;问题对话逻辑则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共同探讨问题的逻辑,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他们应该享有共同的话语权,通过对话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问题反思逻辑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自我反思的逻辑以及对问题本身进行反思(含批判)中形成的逻辑;问题集群逻辑,主要是以集群的方式把问题进行整理过程中形成的逻辑。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的问题集群逻辑主要是“点-线-面”逻辑,也就是抓住一个核心问题,然后细化为多个问题,在把问题细化为更精细的问题并挖掘问题背后中问题。从而形成一个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问题体系。总之,只有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的逻辑问题才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只有通过问题逻辑才能更有效地把不同话语体系之间的联系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以问题逻辑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以问题逻辑为主线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其鲜明特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建构从问题的“为什么”出发,以及大问题中的“为什么”层层细化、层层深化更多小问题的“为什么”,进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问题体系。有学者指出:“高校思政课应当从主要给大学生讲‘是什么’,转向着重讲‘为什么’,着重讲‘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自觉地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将大学思政课教学从主要讲‘是什么’全面推向怎么讲‘为什么’。”[15]问题逻辑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抓住人”的根本方式,在解决人的问题中不断发现问题,“随着新问题的解决,又会出现新的问题”[16]。问题逻辑正是要抓住问题背后的问题,问题解决之后的问题。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更加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消解和清除那些空洞的、模糊不清的话语,消解套话、虚伪的话语。把握问题逻辑就是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钥匙。

参考文献

[1][2][11]洪汉鼎.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19,519,520.

[3][8][9][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64,36,3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9.

[5][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203,203.

[10]洪汉鼎.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2-103.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4.

[13][15]王天恩.释疑与解惑——来自大学生的问题(前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6,2.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篇5

论文摘要:面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构建一套与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需求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成了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的分析,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网络热情的持续升温以及网络的多元化、复杂化等问题的出现,如何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构建一套与网络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成了当务之急。

1 传统教育思维与表达方式的转变

网络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否在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度过,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进而影响物质文明的建设。所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人所共识。建立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教育者根据自身的感觉或经验之上的传统的施教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1.1传统教育者的转变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处于一种居高临下、主动给予的态势,常常将许多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和感召力得信息进行思想理论灌输。受教育者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根本不可能解决真正的思想问题。随着网络这一新型的“第四大媒体”的出现,网络的便捷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网络的虚拟又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格、权利、地位等一切都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没有师生之分、高低之别。网络所带来的这些特性也就使得教育者一方面应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而充实完善自己,坚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另一方面要把重心和侧重点放在教育引导上,教会受教育者判别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受教育者正确选择信息,学会利用网络来、传递、筛选、过滤和整合信息。可见,把封闭教育模式下简单灌输变为双向的教育引导,把强制灌输与互动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思维与表达方式。

1.2传统受教育者的转变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方法。它注重的是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法和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二维教育方式,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学生,受教育者也是传道授业解惑于一、二个老师;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用的是集文字、声音、色彩、图片、动画、影视等为一体多层次的大量图文并茂的视觉三维教育新方式。教育内容从静态走向动态;教育方式突破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网络的开放使得每个学生在任何闲暇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获取信息,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进行思想交流。大学课堂的外延大大扩展,课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它还包括数量庞大、各式各样的网站,网上远程教育将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并显示其独特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一次性投入后,可以得到无数次重复使用。无可置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大大增加,舞台大为扩展,方式更为丰富,时空得以充分延伸。

2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平台

如果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看成是一台电脑的话,那么教育思维、表达方式上的转变就是一组合适的硬件,方法的构架就是一套实用的软件,但是单单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想要一台电脑的性能更加完备,更加卓越,一个好的教育基础平台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操作系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基础平台就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2.1以网络优势的把握为前提

对网络优势的把握是我们基于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也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和依据。网络环境具有资源共享性、交流互动性、主体隐蔽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可以承载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模式和手段的转变有了潜在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熟悉网络特点,把握网络优势,坚持实现网络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结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围绕网络特点选取合适的技术支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变,构建大众共享、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的教育模式。

2.2以网络技术的运用为依托

网络技术是我们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平台的重点。它是连接网络特点与网络功能的桥梁,使网络教育功能的实现成为一种现实。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体(报刊)、声音媒体(广播)和视觉媒体(电视)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使教育内容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走向超时空,实现了对受教育者多重感官的刺激。离开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冶教育者要注重通过网络技术的演绎,运用现代化的方式和手段对教育过程进行综合处理,变传统单向教育为互动交流、变单一呆板为灵活多样,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进行富有创新性的建设,使枯燥的政治性内容有效地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认识。

2.3以网络功能的实现为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篇6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419)

摘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形式多样,其中,心理咨询方法更是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团体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能同时解决多人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将此方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思路。文章从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梳理团体心理咨询与思政教育的关系,以期丰富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12-0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青年教师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成果(JG26)

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多样,心理咨询法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心理咨询着重处理心理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是思想品德问题,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团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能同时帮助若干个成员处理相同问题。团体心理咨询有着独特的功能和积极的效果,在高校中得以广泛应用和较快发展。将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引入高校思政教育,深入探讨两者的内在关系,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思路。

1团体心理咨询概述

团体心理咨询(GroupCounseling)是一门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团体心理咨询开始于20世纪初,从欧美最早发展起来,至今已有较长历史。1991年樊富珉教授将团体心理咨询引入我国,我国的专家学者对团体心理咨询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团体心理咨询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认识自我,在团体的相互影响下,调整与他人的关系,改变行为方式,以培养个体良好的适应性。

团体心理咨询由一至两名咨询员(团体领导者)主持,若干个成员(团体成员)参加。团体领导者根据各个成员的相似性问题组成小组,再进行商量、讨论、指引,解决各个参与者的共同问题或共有的心理障碍。团体心理咨询的规模通常根据咨询目标进行相应的变化,五人以内,或几十人,都可以运用。“通过多次的团体活动,成员间互相交流,了解自己及他人的心理,以便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1]实践证明,团体心理咨询无论对于心理治疗,还是思想教育活动,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团体心理咨询特别注重发挥团体的优势,通过团体使各位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产生作用。团体心理咨询运用多向沟通的方法,使每个成员都保持有多个影响源。基于团体内各成员的相似性问题,在团体情境下,各位成员可以共同面对,共同商讨,进而得到启发,努力解决问题。团体心理咨询较个别咨询效率高。团体心理咨询属于一对多的心理咨询服务形式。现今,高校里的专业咨询人员数量较少,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为更多需求者提供专业服务。团体心理咨询在团体的氛围中让成员发现自身的问题,更深入地认识自己,通过观察其他成员的表现,潜移默化,从而使自身行为得以改变。这种改变会迁移到成员的日常生活,影响广泛。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调研,报告显示,“学生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脱离大学生实际’(48.5%),二是‘课程实效性差’(45.0%),三是‘授课方式陈旧’(41.6%)和‘教材建设滞后’(22.2%)。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主要问题的看法与大学生完全一致。”[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可结合实际,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2.1实效性欠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学生在竞争、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发展需要方面的理论、价值、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不相适应。”[3]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虽然国内学者有很多益的探讨和尝试,如教育方式转变方面热议的慕课、翻转课堂等,都是为了适应时展和教育观念转变的成果。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欠佳的事实,也充分说明了思政教育所面对的严峻挑战。

2.2针对性不强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时更新相应的教育内容,由于知识更替频繁,教育内容就会滞后。当思政教育内容难以突显时效性时,就会使得教育本身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现时部分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对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信心,对党和政府缺乏信任。当教育价值难以被大学生所认可时,教育效果就不明显,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更严重的对抗情绪,难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作用,这是问题的关键。

2.3感染力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是突显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的实践活动,作用在人的思想转变和思想改造方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通过思想、理论的传递达到学生思想转变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大学生产生持久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灌输性,教育者的灌输式教育,理性施教,会表现出强势特征,与受教育者在沟通交流的时候会形成一种非对称性关系,降低了教育对象在教育中的参与热情和对话能力,使教育感染力不足,较易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效开展。

2.4吸引力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形态能够契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不断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使得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发展认知能力,而且可以在各种活动形态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产生对认知对象的高度体认。”[4]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而“我国目前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仍是以课堂灌输为主,老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客体地位,学生总以一种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化内化,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5]虽然灌输教育法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如果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没有相应的创新,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影响教育实效。

3团体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团体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较多层面都有密切的联系,虽然两者的工作过程各不相同,但在目标、内容、方法、形式方面有很可的关联性,由此,也说明了团体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相当紧密。

3.1目标相关

团体心理咨询是有计划的咨询活动,最主要目标是使参与者的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促进身心的健康与发展,从而使个人呈现更好的生活状态。团体心理咨询通过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各自给对方产生影响,发挥团队的向心力,以达到成员间的相互启发和引导。而这种互相认识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每个成员在处理问题上得到锻炼和提升。思政教育的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教育活动最终期望达到的结果,在培养要求上必然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思政教育从本质要去努力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要求和标准下,对大学生提出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关乎目标的最终实现,而他们只有从各方面努力提升素质,才能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虽然团体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不同,但两者最终目标密切相关。

3.2内容相关

团体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形成对事物相对正确的认识,促进其行为方式发生改变,身心成长。思政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这些教育内容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层次,“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7]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开展其他内容教育的根基,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问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对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有效,而且能较好地解决某些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奏效的思想行为问题,同时它也能为顺利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氛围。”[8]大学生相形成的心理问题通常是他们在对事、对人、对物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关。究其根源,也就是每个学生本身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所表现的差异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从三观培养上着力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心理问题。通过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强化心理素质。因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3方法相关

团体心理咨询的顺利开展需要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发挥相关功效。除了在个别咨询中会运用的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有的技术,如面质、示范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说理引导法、自我教育法等。团体心理咨询用到的面质与思政教育的自我教育法,同样是让受教育者在自我认识和反省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通过自身的主动自觉行为去产生行为方式的改变。团体心理咨询中的示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感染法同样是发挥团体中榜样的积极作用,用其言行举止默默感化团体成员,发挥教育效果。团体心理咨询的同理心和催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说理引导法,也存在相同之处,通过团体领导者的带领和开导,逐渐化解团体成员内心的焦虑和困扰,从而解决问题。团体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政教育在方法上的共通,可以使更多的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巧在思政教育中加以运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3.4形式相关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类的生活方式离不开群体。“群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组织形态,具有共同社会心理特点和较高的心理相容度,对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9]而团体动力学的研究也证明,一个人要改变和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最好到团体中去。团体心理咨询通过团体的人际互动,使成员间产生相互影响,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学校里会形成很多不同的团体,如学生所在的班级、宿舍、参与的各种社团等,都是可以开展相应教育的群体。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因素,如学校的育人环境、学习氛围等,都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影响。大学校园生活不可能脱离团体,每个大学生都会遇到各种人生课题,会有相似的问题产生,更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反馈和建议。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团体的积极作用,利用校园内形成的各种团体环境,深入细致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团体心理咨询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形式上同样可以结合运用。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10.

(3)郑永廷、朱孔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反思与时代课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10.

(4)邱柏生,左超。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53.

(5)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7)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2、263.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体系

BuildingupaestheticCoursesSystemfor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

Li-cheng

【abstract】asoneoftheachievement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reformsincethethirdplenarySessionoftheeleventhCentralCommittee,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sforcollegestudentsareverythoughtful,practicalandcomprehensive.thebuildingupofthecoursesystemhasgonethroughadifficultexploration.thecontent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sforcollegestudentsshoulddemonstratetheharmonyoftruth,goodandbeauty.thebeautyeducationisanimportantwaywhichguidesone’soveralldevelopment.thereforeperusingunderstandingandmeaningisspiritualcoreofbuildingupaestheticCourses.

【Keywords】Collegestudents,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estheticCoursessystem

1.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不足

1.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条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特定时期具有其合理性,但是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现实中,其历史局限性越加明显:目标缺乏严格的合理性论证,过于强调为政治或意识形态服务,缺乏内在逻辑的知识体系。加之具体施教措施的频繁变更,导致其可信度丧失,甚至其本身含有的基本人伦概念也遭到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排斥,理想的教育效果难以达到;甚至出现了德育“逆反心理”或“心理感应抗拒”等问题。以上表明:学校道德课程的教学没有形成像智育一样的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相对稳定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学校的道德课程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脱离学生身心特点和道德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1.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公民教育的欠缺

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是缺乏公民意识教育的。新中国成立后,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也相对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倾向于道德灌输和思想灌输,很少涉及公民教育的内容。因此,某些学者认为,在当代文明国家当中,我国是少数的没有真正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影响到我国的公民素质和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越来越需要公民教育。

1.3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实践性

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专职的教师,往往是“改行”。原学科教学的思维的惯性延续,容易导致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性质,不能够完全把握该课程评价的意义和方式方法。相应地课程教材编制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都是教学第一线面临的困境。

实践发展的不足强烈地映现出理论研究的贫乏与苍白。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需要的理论,应当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理论。从课程理论的层面进行反思势是实践的迫切需要。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

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架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课程框架,意义重大。其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关键在于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特征与要求,探寻合理的教学之路。课程开发维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立目标;二是课程内容的设置;三是教学方法。

2.1确立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课程教学体系的目标要求包括了三个要素: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思想政治审美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目标与各学科的内容学习是密切相关的。实现知识目标,涉及到历史学、政治学、公民学、法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内容,是学生间接获取社会认知的主要的学习领域。知识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是知识的目的。认同这样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的知识目标才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学生不是学习死知识,而是在学习生活体验密切相融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并且在学习中再创造知识。

情感态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的情感目标主要包括:态度情感体验、社会价值观培养、个人品格养成。态度和情感目标是指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公德的态度与情感,主要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家庭、关爱他人等等,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范畴。从社会课程目标来讲,价值观是形成社会思维力、决策能力和参与能力的思想基础。社会价值观培养主要包括对社会价值观冲突问题的判断、环境保护观点、民主与法制的观点、形成社会规范等等。个人品格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核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体系的最高目标就是能够达到人格的自我塑造、自我实现。

能力目标。思想政治审美教育是更具综合性的课程,旨在通过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来培养其作为社会公民的相关能力。并且在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培养其个人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责任感。

2.2课程内容的设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完善的过程。本着抛砖引玉的目的,本文列出并浅析课程内容设置的三个层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道德人格塑造相融合,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它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现代公民所需要的公民素质,从而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人格教育。

道德教育。道德是一定社会依照舆论作用和内心力量而形成的规范和准则。道德教育的主题就是讨论人性向善,是引导社会向善,引导个体人凝聚成有秩、有效、健康和谐的社会群体。

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公民教育,狭义上讲,指培养和塑造公民责任和义务;广义上包括培养公民的法律、心理和行为资质。相比学校的其他任何学科,公民教育更居于社会科学的中心。具体而言,一方面具体承担了以政治、经济、法律学习为核心的狭义公民教育;另一方面,是学校进行广义公民教育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学习领域。

人格教育。人格教育主要包括自爱、爱人和仁爱三方面的教育。“自爱”包括自尊、节制、知耻三个概念。“爱人”中国古代文化意蕴的传统美德,分为同情、诚信、理解三个层次。“仁爱”可分为宽容、奉献和慈善三个层次。人格塑造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它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同时,注重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道德人格塑造相融合,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达到以正确的审美观来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2.3教学方法

首先要对课程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课程学习不仅是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而且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是学生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上,要把人的“真实生活”与“学科知识”相融合;课程教学要贴近生活,教学内容、方法从生活出发。

其次,课程学习不仅是学生与他人的互动,还是与自我的互动。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情性道德的教育。情性道德课程的教学是以大学生的动机、情感、态度、观念、意志、信仰、理想、价值观等心理品质作为培养和引导的目标,教学方法上更适合运用艺术的、文学的、情境的非理性策略,比如动机策略、体验策略和移情策略等等。

3.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审美课程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克服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从而为正确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上的借鉴。其次,在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体系下进行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误区,端正学习的态度,将产生积极的纠偏效果。第三,实现前两点的基础上,有助于帮助学生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能够很好地把握社会的未来,能够完美地设计自己的一生,能够构建未来社会主流社会风貌的、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才。

最后,所有意义和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学生对于人性的尊重、对于文化的崇拜。所以,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课程教学,恰恰在理论上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2]斯托曼,情绪心理学〔m〕.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

[3]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篇8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理论依据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因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观察人类社会现象和分析人类思想的惟一科学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作为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理论依据的根本点即在于实事求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

在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因时间、地点、条件而异,对一切情况不能等同视之、等同对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坚持灵活机动的方式方法。实践中,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清晰认识高中生思想形成和心理变化的规律,掌握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既能够针对共性问题做好工作,又能针对个性问题做好工作,杜绝唯心主义倾向和主观主义错误的发生。这是开展好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导向性

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阐明思想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性,揭示了人的思想是在客观外界条件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中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高中学生思想教育要把握这一规律,能够立足于高中思想教育的目标,从高中生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思想意识的现状出发,来分析他们的思想需求,因势利导;从高中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出发,创设条件,开展活动;学习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

3.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而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这说明,意识能够转化为实践的意图,激起人们实践的热情、干劲、信心和毅力。从中亦为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的途径和方法。实践中正确认识思想观念的作用和影响,注重引导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动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发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师和被教育——学生在认识和情绪上的共鸣,进而统一认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方法

原则性方法来源于理论依据,又抽象于具体方法,原则性方法是必须遵循的定性式的、规定性的方法,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具体方法中提炼出的基本原则,不仅规定了具体层面方法的方向、准则和要求,而且在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在整个方法体系中发挥导向和规范作用。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化个体的领悟性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目的是培养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毫无疑问,高中时期的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通过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来检验。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基本要求是: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要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达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时一事乃至全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还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在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劲性开发。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主动地完善自己的思想品质。只有调动起学生自我约束的修养能力,才能实现最好的教育效果。

2.坚持规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实践的灵活性

规定性即满足于学校的计划和规定,这是前提性条件。开展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性体现着德德育的方向和内容,反映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由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与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并存,特别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多元的价值取向混淆着我国主流的价值取向,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可塑期,必定会受其影响,那么,规定性的反映着学校计划性的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规定性原则。但是不同思想基础和受不同客观环境影响高中学生必定会有着不同的个性问题,这就需求灵活性的教育方法。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客观环境在变化,阶段性的形势任务的变化,也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与之适应,这也需要灵活性的掌握。

3.坚持灌输式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学生的接纳性

灌输式教育表现的是教育者的教育行为,灌输式教育体现于学校的课程设计、专题教育、专项教育之中,强调的是学校教育、教师教育的作用。自我教育则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的统一起来。任何德育教育,只有在教育者的思想上构建接受容纳的基础,才能是入耳入脑的,能够被接受的,否则只能是单纯的说教流于教育的形式和过程。因此,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起点和动力,要善于启发,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依赖于原则方法。原则方法是必须遵循的,具体方法则可因事而异的选择,是关于将原则方法运用于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直接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选择性、真遁形、生动性和创造性。具体方法包括灌输式、说教式、协商对话式、系统分析式、情感熏陶法林林总总,例举这样几种方法用来说明:

1.载体教育法

将教育内容寓于有形的动态的、参与性强的活动中,即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应、情趣感染来实现教育效果。如开展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看一本书、学唱一首红色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视剧、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开一次座谈会、听一场专题讲座、上一次党课、听一场主题报告、组织一次知识竞赛、参加一次公益活动等有形有色的载体式活动,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身临其境、情感熏陶的教育,将抽象的理论教育活化起来、生动起来。

2.典型教育法

榜样的作用最能感染人、打动人,因为在榜样的升上体现出抽象的教育道理是怎样在人的个性品质中通过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典型教育既包括正面的典型,也包括反面的典型,以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主,以反面典型的警醒作用为辅。正面典型如一面催人进取的旗帜,对大学生能够发挥激励、感召、引导、效法的作用。可大力开展向老一辈革命家、先进人物、道德模范学习活动,亦可在学生中培养树立先进典型。挖掘和提炼正面典型表现出的优秀道德品质,激发学生效仿和学习。反面典型的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教育过程的真实性、教育效果的深刻性等特点,起到震撼和警醒学生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篇9

关键词:大学生;“四成”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38-02

党的十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必须融入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当前,如何整合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摸清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才规律,深入调研社会对人才多样性和人才多种属性的要求,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学生成长发展,既面临诸多机遇,也存在许多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四成”教育体系的构建背景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与日本的东京大学探索德育的改革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借鉴。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美国特别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实效性。美国高校德育渗透在各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大学生课外教育工作也颇有特色。哈佛大学“以核心课程与导师制为特色,注重素质、崇尚个性、发挥潜能”的“全面发展模式”。它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广泛同情心和判断能力的人,而非瘸腿的专家”[1]。英国的教育内容强调多样性与层次性,德育方案力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2]。英国牛津大学秉承的理念一直是“为培养全人而实施全面发展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不仅着眼于未来的职业,而更着眼于整个生活”。日本是通过决议、立法等形式确立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对学校德育实行国家干预,通过由上至下的管理体制,推行统一的民族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现代化[3]。

国外高校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呈现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影响大学生德育体系模式构建的因素具有相似性,更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如何进行德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探索适合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之路,是当前影响我国高校生存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具体研究过程中需要依据各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方针深入思考、设计适合高校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容,同时兼顾各二级学院的专业差异,这样才更具生命力与活力。基于此,在不断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过程中,立足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四成”教育模式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二、大学生“四成”教育体系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四成”教育体系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基本思路,它立足“成人、成长、成才、成功”这一四维教育模式,围绕“做人、做事、做学问”四个维度各有侧重。“成人”教育即侧重道德人格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优秀的社会人。这里的“做人”指的是一个健全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毅力等方面的总和。“成长”教育即侧重综合素质提升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事,重在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重在加强人文素质和社会道德品行的修炼。“成才”教育即侧重于专业成才导航,引导学生学会做学问,成为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4],通过强化专业技能引导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成功”教育则侧重于成功理念教育,将严谨治学、认真做事、严格做人的教育融于一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败,勇于接受社会竞争和挑战,最终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

“四维”教育模式旨在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为着力点,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既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从培养研究型人才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利于“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转向注重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5];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服务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有利于满足市场化对人才的需求。

三、大学生“四成”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四成”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建立在成熟的顶层设计基础上,这需要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育人作用,更需要打通一、二、三课堂壁垒,同时结合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党的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开展,实现教育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一是规范化全方位的制度体系建设。“良好的道德秩序的形成必须依靠一套规范良性的制度安排来支撑,制度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一定的伦理精神,也影响着道德建设的成效”[6]。依靠教学、管理、服务等一系列完备的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素养、专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激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自身主动意识。二是真正以生为本,践行“服务育人”核心价值观。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发挥更广泛的育人群体作用,引导教育者转变管理理念,加强管理服务工作,以解决学生更多地实际困难为己任,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激发、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其次,要坚持与时俱进,拓宽有效载体,着力突出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教育者应以国家正向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夯实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努力促使他们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内涵,助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一是发挥新媒体作用丰富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网络热点事件、网络典型事件、网络生动事例、网络突发事件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7]。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思想教育,既要善于以主流思想把握核心话语权,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情,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差异性,引导不同个体自由成长。二是发挥榜样力量、校友资源创新工作载体与方式。定期开设学生干部“骨干培训班”、党校、团校等,设置主题教育分层次、分批次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此过程中积极培养青春榜样;利用优秀校友资源开设“我的成长之路”校友讲坛,邀请优秀校友、学院优秀教授博士、相关行业精英等走上讲台为广大学生分享他们的成长成才经历和奋斗历程,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挖掘专业教师优质资源,普及“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提升育人实效。三是依托系统化、生活化、常态化的德育载体塑造良好人格。倡导“德育生活化”理念,日常生活中围绕君子之风建设、文明寝室建设、文明修身教育、感恩教育、贫困生励志成才教育、道德讲堂等不同平台,搭建、拓宽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体系的实施路径。

再次,加强分类指导,注重过程目标培养,全面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菜单”,按专业特色、学生特长特点在宏观上分类,引导低年级学生尝试根据自身的优缺点、兴趣爱好、个人所长和专业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涯和生涯规划,同时对高年级学生提供考研、就业等方法指导。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注重目标导向,明确方向,整合资源,体现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润物细无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主要作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唤醒。”在德育过程中,管理者应创造条件,依托“专业成才领航”活动、创业教育、就业教育、生涯规划大赛、就业指导课等形式,进行示范引领和正确成功观教育。比如理工科学院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开展“科普大篷车”科技下乡活动,积极开拓专业社会实践的有效路径;师范专业学生可以开展“专业成才系列讲座”,邀请中小学教学名师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依托科研、学科竞赛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意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设立“发展性资助”,根据生涯发展规划,由学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通过对学生学习和自身发展的过程支持,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董泽芳.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特点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4):83-89.

[2]罗海鸥.国外高校德育动态综述[J].江苏高教,1992,(3):47-49.

[3]赵野田.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83-91.

[4]方丽.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选择[J].江苏高教,2014,(2):107-109.

[5]王贤章.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C].全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论坛论文集,2009:248-250.

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企业;家庭

目前,高职院校越来越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重任,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课程设置、实训特色等特点,再加上90后学生成长在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多元化社会,具有不同于以往的个性强、心理承受差、过分依赖等特点。如何针对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建立家庭、学校、企业三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本文的主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

(一)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引起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类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服务面向等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高职学生价值观产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追求掌握技术,注重技能操作,不重视理论知识,轻视政治修养,有强烈的效益意识等,高职学生比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更期望成功,更希望能实现个人价值。

(二)高职教育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高职教育本身的自卑失落感、学生生源复杂、渴望成功等特点,还具有当代90后大学生共同的时代特性。由于复杂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不少来自单亲家庭,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承受父母家庭太多的期望,他们具有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合作意识差,缺乏集体观念;诚信观念薄弱,道德标准低等特征。进入大学后,竞争环境更为激烈,远离了父母的庇护,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由于自我调控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容易精神空虚,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三)企业已成为影响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高职院校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自觉地对接和服务于行业、企业,大胆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沟通、融合的新途径,在实践层面上进行创新和拓展,这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适应企业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顺应高职院校开放办学的形势,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认清家庭、学校及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性

(一)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对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家庭思想教育的好坏,往往对子女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起着重大影响和制约,而这种影响很容易通过学生本人带入学校并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影响其他对象,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由于社会的不良风气极大地影响着家庭思想教育,形成不良的家庭教育理念,特别有些地方“不吃亏”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导致大学生争强好胜,乃至以自我为中心。还有很多家庭奉行“非诚信”化教育,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能太老实”,孩子将这种观念和思想带入高校以后,导致大学生不诚实现象与日俱增;还有部分家庭尤其是高收入家庭对孩子道德教育的弱化,即只注重物质资助,不注重道德教育,使孩子享乐思想抬头,优越感特别明显,处处以高傲姿态出现,经常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不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当回事等等。所有这些,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形成巨大的挑战,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打折扣。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重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导致高职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许多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他们过分强调以掌握技术为目的,更注重学生实践环节,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实训室、车间、企业等实训基地,着重适应岗位职业能力提高。而学校教师很少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高职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时候简单以“必需、够用”来对待,很少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过硬,政治素质薄弱,缺乏责任心及责任感不强。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实践教学中心,对如何促进高职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化,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技能性人才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三)企业偏重于高职学生技能的需求,影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在招聘过程中,企业更多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明显感到技术性高、操作能力强的大学生,往往能够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给很多学生造成了错觉,认为只要掌握技术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为了培养更多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性人才,许多高职院校更注重强化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譬如“1.5+1.5”或者“2+1”教学、项目化实训、校中厂等教学模式,学生实习实训的实践性占教学计划重要部分。这样一来,就无法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也明显不足,教育的效果也凸现不出,从长远出发,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构建家庭、学校、企业三维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