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煤炭经济发展趋势十篇煤炭经济发展趋势十篇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8:13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篇1

近几年煤炭投资收益较高,煤炭企业千方百计扩大产能,电力、冶金等重点用煤行业的企业也开始大规模投资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兼并重组,煤炭产量过剩已逐步显现出来,生产能力超过市场容量。资源开发使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由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常常让企业付出沉重的代价,给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成了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仍将以其资源的可靠性、价格的低廉性、燃烧的可持续性发挥其基础能源的作用。因此依托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今后煤炭企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方式。

1.加大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依赖煤炭产量和价格增长的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大集团、大基地、大整合战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促进煤矿优胜劣汰,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坚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探索一条资源型企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通过多级循环,综合利用,按照“黑色煤炭、绿色开采”的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进绿色开采技术,从根本上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淘汰能耗高、污染大和技术落后的设备和产品,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同煤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的建成,是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第一个产业链条完整的循环经济园区,实现了产业链的完整闭合。从根本上扭转了煤炭行业有史以来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3.依托科技创新,积极发展煤基产业链。煤化工科技成果的运用为企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煤制轻质柴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推广,将我国实现“以煤代油”战略成为了可能,让我们具有优质焦煤资源的企业看到了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袁纯清书记在今年两会专访对循环经济的明晰讲解,让我们看到了煤炭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单从焦炭由主产品转变成附产品的过程,就能看到焦煤背后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焦炉煤气产生的甲醇、烯烃、苯和焦油的价值已远远超过焦炭本身,再往下延伸能将煤转化为洁净的高纯度柴油。循环经济的发展将真正实现由采掘文明到制造文明的跨越。集团公司今年成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把公司人才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将更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进步,推动企业转型跨越发展。

二、经济转型时期财务对策探讨

由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融合,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煤炭企业的经营形势也异常严峻。资源整合后产能释放,出现煤炭市场产需脱节产能过剩的局面,导致煤价的大幅波动。产量、煤价、货款回收困难等外部因素使煤炭企业面临十分艰难的经营形势;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对中小型企业的重组成本大大超出预期,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及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在逆境和挑战面前,作为煤炭企业经营者应该顺势而为寻找机遇,加强经营管理,在转型跨越发展时期实现新的飞跃。

1.以全面预算管理主导,加强各环节的执行和控制能力。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使企业资源取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的管理模式。一个企业的预算规划是否合理到位,直接影响到下一年度利润目标的实现、投资项目的安排、资金的运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长远发展等诸多方面。全面预算主要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等方面,其中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从确定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预算的分解下达与执行,到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及时修正,对执行情况的定期分析,最终建立一套完善的分析、考核,评价和激励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和内控制度的完善。成本目标的实现是完成目标预算的基础,成本的控制过程就是对各个环节的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内部管理的过程。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体现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程度。因此全面预算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经营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2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2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煤矿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外部经济环境形势不断变化,作为煤矿企业应该对自身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适时地做出改变,积极地吸取国内外企业经济管理经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加快自身前进的步伐。纵观现实情况,不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只要做好经济管理,其经济效益也一定会随之提高。回顾过去几年,我国的煤炭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煤炭产量稳步增加,建设了更多大型煤炭基地,煤炭行业逐渐形成了节能环保的理念,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就要求了经济管理的进步,所以经济管理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当前煤炭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煤炭企业存在着守旧思想,没有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这就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部分煤炭企业只是把产量作为企业的发展标准,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没有主动地去学习新技术。当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也不能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煤炭企业就很难在如此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最终会被淘汰。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数字化不足

煤炭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但是有很多的煤炭企业决策者的创新意识不强,思想观念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甚至只是简单地认为购进一些计算机,连接上互联网就能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这样不仅会导致企业难以真正地实现科学的信息技术,还会导致企业内部的数字化结构配置不科学,进而忽略了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采集和管理,严重地阻碍了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现。

(三)煤炭开采科技含量低,设施简陋,制约煤炭企业经济发展

煤炭企业相比其他企业来说,具有设备种类繁多,单位价值比较等特点,这就导致一些小型煤矿不能及时地更新设备,采掘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技术水平不是很高,在企业内部同时存在机械化、半机械化方式。通过统计可知,当前,全国煤矿的机械化程度仅仅为百分之四十二,此外,对煤炭的综合利用率不是很高。例如,资源绿色开采技术(保水开采、煤炭地下气化等等)。还有一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清洁型产品尚处在初级阶段。对于一些产品的深加工技术不够,环境保护措施做的不是很到位等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落后。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

即使有些煤炭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了改革,但是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力度也是比较弱的。甚至有些部门只是象征性地管理,缺乏有效地监管乱丢,长此以往,煤炭企业不仅不会发展自己,还会暴露出来很多的问题,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目前我国煤矿产能已接近了国家拟规划的煤矿产能,因此淘汰落后的产能,调整产业的结构就变的迫在眉睫。预计等到2015年,我国将会形成10个亿吨级和10个五千万吨级的特大煤炭企业,我国的采煤机械化程度将会达到75%以上。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煤炭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的煤炭主体能源地位并未改变。由于我国对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Co2排放将会比2005年下降四十个百分点”,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主体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低碳”转型,就显得急切而又紧迫。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煤炭企业的重组并购、煤炭科技的创新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低碳化、节约化的三大“帮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要求煤炭工业进行改革发展,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以煤炭工业的结构调整为主线,构建大型的煤炭基地,组建大规模的煤炭企业;推进煤炭科技的进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广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环保型矿山;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构建安全有保证、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

二、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

煤炭企业想要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要去创建和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当前是煤炭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的重要时期,当然煤炭企业的人才战略也要有新的创新。把创新理念、创新思路以及创新方式运用到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是企业寻求快速、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用创新的方式去创建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企业的决策、执行及监督体系,理清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为职工们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和宽广的空间。用创新的思路去建立奖励和约束机制,拓展煤炭企业的选人、用人渠道,使用全新的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把技术水平过硬、业务素质较高的人才分配到企业领导岗位上,可以充分发挥经营管理者及众多职工的积极性。运用创新的载体为煤炭企业的职工提供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将与煤炭相关的各级院校、培训中心与煤矿的职工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职工教育从书本、实物的教学转变成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企业战略的发展趋势

当前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进一步地推进战略性重组及战略性转型是加快我国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煤炭行业集中度,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我国的煤炭企业进行长远的规划,明确经营的方向及行动指南。目前我国建立煤炭大型集团、大型基地的战略格局已初步形成。下一步将会以大型集团企业为主体,凭借市场机制进行大规模的跨省、跨行业的重组发展。加强企业的变革,依靠国家组建大型煤炭集团政策的指引,进行全面调研,合理地编制重组方案,切实推进企业的重组。面对重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要用发展的思路、市场的规则去判断解决,合理处理好各方的利益。

(三)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和国际接轨程度的日益紧密,我国的煤炭行业环境受国际影响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因此,我国的煤炭企业需加强对煤炭市场形式的研究,做好风险预控。积极地运用市场信息网络,全面快速地调研市场变化趋势,紧密关注市场价格、需求、政策等方面的改变,做好经营成本及现金流动方面的计划、控制,防患于未然。更要针对客户,细划市场、优化品种,巩固老客户,开展新客户,稳定外国客户,积极提高产品的销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假如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企业要加强协调和沟通,推行自律限产,保持市场供需平稳,防治煤炭市场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当前由于对能源的约束越来越强,劳动力的价格明显上升,环境成本的内部化压力也是越来越强,这更要求煤炭企业及时调整好投资方式,从主要依靠资源投资,转向依靠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向高技术含量的领域转移。项目在进行投资的时候,需理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理性评估,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必要时需调整企业整体的战略和计划,将发展扩张置于企业自身实际能力可操控的范围之内,逐步地发展壮大,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自身的市场地位。

(四)管理方法的发展趋势

煤炭企业推行精细化的管理不只是一种方法,同样更是一种理念。煤炭企业要向其他制造业学习精细化管理,关键是学习它的思想、本质。在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引导下,应对煤炭企业有全新的审视和判断。煤炭企业的工作环境复杂、工作条件变化很大,但同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变化是可以控制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通过方式的创新、认知的改变,将煤炭管理工作进一步的细化,以精确的、细致的管理带来煤炭企业质量和安全的全面提升。在推进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重点构建本质安全型的企业,打造高效、高产的矿井。企业应从全局角度出发,按照优化系统的整体思路,根据煤炭生产的工程质量要求及安全质量的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理清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形成流畅、科学、规范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打造高效、高产的矿井,为企业获得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篇3

[论文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2/3以上。但是,煤炭行业在资源与能源消耗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煤炭行业运行状况

(一)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我国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优势,且分布也最广泛,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尽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

(二)煤炭行业如何应对现有能源

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节能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煤炭开采方法和生产工艺改革,实施规模化集中生产,降低煤炭产品单耗。根据资源条件,加大露天开采比例,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实现集约化生产。二是依靠科技进步,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三是发展先进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燃烧效率。四是积极利用矿区低热值燃料和矿井瓦斯。五是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发煤炭燃烧新技术。

二、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一)整体发展趋势

煤炭市场的景气程度主要取决于我国工业生产的增加值,特别是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主要耗煤工业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其中,电力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地位最为重要,其消耗量约占到全国煤炭消耗量的61%左右。钢铁行业数煤炭消费的第二大户,其炼焦用煤占到了煤炭消费的约30%左右。因而,可以说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与我国整体工业发展速率息息相关,特别是电力行业和冶炼行业需求,更是对煤炭市场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等行业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将促使我国对煤炭的消费量日益增大。

在居民消费方面,我国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居民生活,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且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民生活中60%以上的能源仍然是靠柴草,农村从使用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转变是必然的趋势,这将进一步扩大对煤炭的需求。

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产煤国,我国将在本次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据极为有利的地位。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海运费提高,这将提高中国煤炭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煤炭的出口量将会有一定的增长。

(二)产品发展趋势

加入wto后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更多的还是挑战与压力。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对外合作其实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行业都有吸引外资的政策或者法律规定,然而煤炭行业至今没有具体明确的政策措施。为了应对未来外国公司的竞争,我国煤炭企业应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大集团、多元化的竞争战略壮大实力,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扩宽自身的发展空间。

在国家经贸委的煤炭行业近期发展导向中明确提出,要支持煤炭企业集中化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或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矿井建设、技术改造工程和跨地、跨国开办煤矿;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形式对小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小煤矿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项目建设;支持煤、电、路、港、航企业联合重组为特大型企业集团。

三、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一)煤炭行业在市场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2008年煤炭市场上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煤炭价格由快速上涨到急速下滑的急剧动荡的情况,煤炭市场运行很不稳。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煤炭市场由供应紧张向宽松方向发展,大部分地区出现供过于求的形势,煤炭价格通过大幅度跳水下滑后,价格逐步趋于相对稳定。由于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随着中国煤炭生产能力的提高,煤炭市场供应形势的缓解,并出现了较大区域的煤炭产品库存积压、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为了推动煤炭工业的发展,中国的煤炭进出口政策有可能要适当调整,降低煤炭出口税率,以此减少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推动煤炭出口,煤炭出口量将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今年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的价格差距将会减小,重点合同的煤炭价格上涨幅度将达到10%左右,市场煤价格将可能继续小幅度下滑,逐步接近重点合同煤炭价格,调整的结果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将和市场煤价格基本趋于一致,逐步消除仍然存在的煤炭价格“双轨制”。

(二)煤炭行业如何在能源行业中健康发展

问题与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推动能源发展上水平、上台阶,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009年2月5日在京闭幕,这是我国17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性能源工作会议。在全球能源形势剧烈波动,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考验的形势下,这次会议突出了重要举措。

1.锻造可持续保障的能源链条。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然而,能源形势的迅速变化让人始料不及。从2008年三季度起,“油荒”、“电荒”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相对“过剩”,煤炭、石油价格也一路下滑,能源消费需求下降,能源企业效益减少,能源投资增速放缓。专家指出,利用当前扩张性的政策环境,推进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能源投资,既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又有利于锻造能源长远保障的链条,增强能源整体抗风险的能力。

2.用改革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矛盾突出,煤炭行业内部也存在着“合同煤”“市场煤”的“双轨制”。而且,由于大煤矿集中度不高,小煤矿多、散、乱,国家对煤炭生产供应的调控能力受到限制。“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减轻,有利于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张国宝指出,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更加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深化能源领域的改革是必由之路。

四、结束语

根据当前情况,抓住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煤炭产业的优胜劣汰,减少和消除落后的煤炭生产能力,加快煤炭大基地、企业大集团的建设步伐。

另外,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变数,这就需要全国所有的煤炭工作者在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及时、科学、准确地把握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动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2007-2008年我国动力煤市场社会环境

[2]2008-2009年中国动力煤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煤炭价格波动财务安全煤炭企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开始向绿色的清洁能源转型,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耗还是煤炭资源,并且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依旧起着十分关键的影响。煤炭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和动力的同时,同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出口这种化工原料同样也可以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能源消费中,其中有七成以上依旧是煤炭资源的消费,虽然我国也在积极的开发和引进其他的资源消费,比如我国正在大力开发和进口的天然气和石油等能源,煤炭能源的所占的比重可以说有所降低,但是通过我国能源部门数据的分析和预测,直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依旧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需求量依旧在23亿吨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煤炭能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依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煤炭价格大致上处于非常良好的趋势,但是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我国逐渐的加大了对煤炭能源的开采力度,使我国的煤炭资源产量出现了过剩的现象,另外,由于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在2010年以后,煤炭的价格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波动,价格良好的上涨势头也已经终止,但是煤炭企业的经营思路还主要依靠过去的经验,依旧以价格上涨为出发点,对于财务风险的把控能力非常薄弱,只要一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那么么天气也很容易出现亏损的现象,甚至在煤炭价格上涨的阶段,一些煤炭企业还是会陷入亏损的境地,这都可以很好的说明煤矿企业在财务安全意识方面的疏忽。因此对煤炭价格波动与煤炭企业财务风险两者的关系进行细致科学的研究,并进一步提出科学的经营模式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价格波动与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

煤炭价格的波动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二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如果煤炭价格处于良好的上升趋势,那么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平均值也将出现明显的上涨势头,这时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会明显的出现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二者是互为反比的关系。第二方面,当煤炭的价格出现下降的趋势时,此时的煤炭企业的业财务风险的平均值也会显现出走低的势头,而在煤炭企业产品处于上升的情况下,此时的财务风险的平均值也会随之降低。

三、价格波动对煤炭企业进行融资产生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和煤炭企业的投资活动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2012年,我国的煤炭行业对各煤炭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对从2006至2012年的某些煤炭企业公司所进行的投资情况得到的资金进行平均计算,然后使之与当年的煤炭企业所产出的商品的价格进行环比,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如果煤炭企业的产品价格处于良好阶段的几年中,那么煤炭企业在投资方面就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其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这类适合作为长期资产的投资项目是煤炭企业进行投资的主要对象,在投资支出的比例中,这类项目的投资大概占据了九成左右的现金支出,由此可见,企业长期资产的投资在煤炭价格的短期波动下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变化。其次,对于对煤炭价格对煤炭企业的融资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稳定的先进支持对于煤炭企业大量的投资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升,煤炭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资金筹备手段获得的资金流入也会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虽然在某些阶段煤炭企业的筹资步伐较小,但这样的趋势得到了大体的保持。虽然各煤炭企业的筹资方式多样化,但是银行贷款始终是个企业最为主要的融资手段。换句话说当煤炭资源的价格持续走高,市场较为有利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将会得到更多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在煤炭企业进行大量投资的基础上可以促进煤炭企业产能的稳步提升,为能源市场提供更多的煤炭能源,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当煤炭企业需求量低于能源的供给量时,煤炭的价格将产生下降的趋势,即将步入到价格的调整阶段。而通过前期吸收到固定资产以及长期投资项目中的大量的资金,另外由于煤炭价格的持续走低,煤炭企业的也会面低收入降低的风险,进一步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难题,使煤炭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价格波动与煤炭企业相关的财务指标的关系

通过在2012年对煤炭行业的调查数据的显示,一旦煤炭产品的价格出现波动的情况,各煤炭企业的财务指标同样会随之变动,这些财务指标不仅是一个煤炭企业偿债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煤炭公司财务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煤炭企业的产品出厂价格环比指数和企业的财务安全出现了显著的方向关系,而这个关系和正常的逻辑关系是不一致的,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煤炭价格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越低,然而事实上是煤炭价格越高,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会越高,而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投资的失控。

五、结束语

通过对煤炭价格波动与煤炭企业财物安全的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旦煤炭产品的价格出现波动,尤其是在短期内过于频繁的出现波动,这对各煤炭企业是一个很大挑战需,要煤炭企业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来应对,因为煤炭产品的价格是受市场规律所主导的,并不是企业的主观意识可以改变的,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煤炭的供求关系可谓是瞬息万变,这要求煤炭企业在投资和融资的决策上不可以出现问题,时刻树立起企业财务的危机意识,进一步研究价格波动和企业财务二者的关系,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和决策体系,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

参考文献:

[1]刘奕颉.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4(18)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篇5

一、当前煤电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一)煤炭产量稳中有升,各月增速波动平缓

1-5月份全区原煤产量完成22753.22万吨,同比增加5601.59万吨,增长32.6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从各月情况来看,原煤产量继2008年产生较大波动,四季度出现低谷后,于年初开始明显回升,且各月产量稳中有升。增长速度趋于平缓。

(二)煤炭价格止跌回升,继续保持稳定运行

第一季度,受国内煤炭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以及煤炭库存高位运行影响,我区煤炭价格尽管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但逐月仍然持续下降,降幅逐月有所减小,环比降幅分别为11.32%、4.22%、2.91%。4月以来。随着经济逐步回暖,加之国内主要产煤省区煤矿限产保价影响,煤炭供给总量有所控制,致使煤炭价格止跌趋稳。5月份,煤炭价格稳中有涨,全区煤炭主产地动力煤坑口平均价格为245.49元/吨,比4月份上涨7.02%,比去年同期上涨10.63%。近期国际煤价开始持续回升,截至6月5日,南非理查德港RBindex、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newCindex、丹麦aRa港DesaRaindex等三大国际煤价实现3周连续上涨,累计涨幅分别达8.6%、17.3%和12.1%,加大我国煤炭进口压力。从而进一步对我区煤价保持稳定提供支撑。

(三)电力生产增势不强,发电量增幅逐月收窄

今年以来。电力形势有所好转,但生产增势不强。1-5月份,全区累计完成发电量866.96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仅5.3%,增速回落11.8个百分点。从各月发电量情况来看。继2008年9月全区发电量逐月下滑、增速急剧减少、后两月出现负增长以后,2009年初发电量增长扭负为正,但增势不强,呈逐月小幅回升态势。其中。2月份发电量增速最高。较上年同期增加9.47%;3月单月发电量最高,达180.8亿千瓦时;4月份之后,发电量小幅波动。增幅逐步收窄。

(四)用电量进一步回升。同比降幅逐月减小

当前,我区宏观经济回暖明显,工业生产总体呈逐月回升势头。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53.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回暖带动工业用电量逐月呈上升态势,较去年同期水平降幅明显减少。1-5月份全区全社会用电量457.7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04%,降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7.19个百分点,比上月累计回升1.26个百分点:全区工业用电量399.3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23%,降幅较上月累计回升1.2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383.4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49%。降幅较上月累计回升1.14个百分点。

(五)工业用电价格逐月保持稳定,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

1-5月,全区工业用电价格逐月保持稳定。呼和浩特市等中西部8盟市普通工业用电(35千伏以上)价格为0.5103元/千瓦时,东四盟市普通工业用电(35千伏以上)价格为0.69元/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中西部八盟市普通工业用电价格上涨7.89%,东四盟市普通工业用电价格上涨6.98%。相对于普通工业用电,大工业用电也保持稳定,1-5月。中西部8盟市大工业用电(35-110千伏)电度电价为0.415元,千瓦时,东4盟市大工业用电(35-110千伏)电度电价为0.445元/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中西部八盟市大工业用电(35-110千伏)电度电价上涨4.09%,东4盟市大工业用电(35-110千伏)电度电价上涨3.25%。

(六)煤电外送能力进一步提高。外送比例逐步扩大

1-5月份,自治区送出煤炭14562万吨,其中铁路出区量13469.85万吨。公路出区量1092.15万吨,占全区销售煤炭总量高达65%,较1-4月累计提高11个百分点。外送电量持续增长,前5个月,全区累计送出区外电量367.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0%。其中,送华北电网259.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8%,较1-4月累计增长30.4%送东北电网105.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31%,较1-4月累计增长25.2%。

二、对当前我区煤电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一)煤炭总量过剩压力仍然存在,煤炭需求将有所放缓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整体趋缓,工业经济运行虽有回暖迹象但增势不强,1-5月,全国及内蒙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分别为6.3%和19.6%,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了10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未来走势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库存积压的问题没有明显改善,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下行,国内及区内主要用煤行业需求回升速度缓慢,同时考虑到煤炭在建规模大,矿井技改、扩建、企业重组后增产潜力大。铁路扩能改造后运能增大,煤炭社会库存增加,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迅速、国家推进节能工作力度加大等原因,煤炭过剩压力将继续加大。全年来看。煤炭行业长期看好,短期受阻的总趋势不变,第二季度受下游行业产能过剩、需求回升速度缓慢和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影响,我区煤炭市场总体处于下行区间。第三季度随着国家4万亿投资项目的实施、国家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自治区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对接。加上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煤炭总需求将比上半年将会明显增加。煤炭市场或将提前回暖。预计全年我区煤炭市场走势将呈现出库存化的斜向上的“w”形态。

(二)煤炭产量增长平缓,年内不会大幅波动

2009年,按照自治区控制产能、稳定产量、扩大外送、改善结构的战略部署,我区将进一步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稳步推进关停小煤矿工作,同时,煤炭企业出于对经济下滑的预期以及煤炭需求增速下降、煤炭价格回落等因素考虑,将放慢产量扩展步伐,煤炭产量增幅趋于平缓,产量不会大幅波动。

(三)煤炭价格以稳定为主,年内将有所上涨

长期看。我国经济仍会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能源价格将是上升的趋势,对能源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期还会持续增加,能源供应的硬约束不会改变,供需矛盾在一定情况下会更加尖锐。

从短期看。煤炭库存处于高位,而下游需求表现较弱,市场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煤炭价格将在平稳中小幅波动。随着下游需求恢复,煤矿的产能利用率将逐渐有所提高,但供给相对宽松的态势不会改变,这就决定了煤炭价格将以稳定为主。考虑到年内增值税、可持续发展基金开征等因素,将使煤炭成本每吨增加50-70元,因此预计2009年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后,合同煤价格将有所上涨。

(四)电力需求增速平缓。电力供应能力逐步增强

从工业生产和工业用电情况来看,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超过70%,工业用电量的波动是电力需求波动的主要原因,考虑到我区工业对外部需求依赖性较强,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工业增速持续放缓、停产半停产业企业增多的情况下,用电需求增速平缓,与此同时,自治区工业经济和主要产品产量增速也将趋于平缓,都将影响到区内的用电需求。2009年,全区工业用电增速将低于2008年,电力需求增速将进一步回落。目前,随着前几年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电力供应能力将逐步增强,电力供需形势将进一步缓和,发电机组利用率有可能下降。

三、促进煤电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兼并联合,规模经营,提高煤炭企业抗风险能力

目前,我区煤炭企业平均规模不到100万吨,年。产业集中度不高,生产规模明显偏小,企业发展后劲不强。建议我区利用当前煤炭市场不很景气的时机,加大对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推进煤炭企业重组,以多种方式组建3―4家亿吨级跨盟市、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地方煤炭企业集团,鼓励煤电、煤钢、煤焦化工等一体化经营。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煤炭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提高我区在全国煤炭工业市场上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二)加强煤炭流通管理,争取建立部级煤炭交易中心

我区虽为煤炭大省,但缺少有权威的集中交易机构,造成煤炭交易市场分散、交易环节混乱,建议自治区政府改革煤炭流通管理体制,加强对煤炭流通的统一管理,尽早建设部级煤炭交易中心,提高对煤炭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

(三)全力开拓区外电力市场,解决电网内大量装机盈余问题

全力开拓区外电力市场,开辟外送通道,解决电网内大量装机盈余问题。积极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网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大力开拓山东、华东和华中地区电力市场,并及时启动内蒙古电网第三、第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增强网对网外送能力。推广应用节能技术。逐步淘汰高耗能和陈旧设备,提高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逐步实现电网运行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现状

中图分类号:F40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1.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国情特点决定了我国煤炭将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我国既是全球第一的产煤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2.供需地理分布不均

我国煤炭产量已超过35亿吨。进口量增多,出口量减少,而我国煤炭需求量最大的是沿海省份,可是我国几乎90%的煤炭资源与生产能力分于北部和西部地区。

3.无法满足煤炭运输的需求

我国煤炭运输仍然呈现“北煤南运”与“西煤东运”的状态。煤炭资源的需求地理位置分布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使我国政府已在煤炭运输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仍然无法满足煤炭运输的需求,运力短缺的情况在近期内始终无法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因此,煤炭企业具备了充足稳定的运输能力就具备了关键的竞争优势。

4.煤炭价格小幅度上扬

有效地供给、需求是决定煤价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以目前的情况看来,一个时期的煤炭产能过剩,会对煤炭的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煤炭企业势必会控制煤炭的产量以维持市场的供需平衡。

5.煤炭行业集中度较低

我国除了有大型的国有煤炭企业外,还有很多的小型煤炭开采与销售企业。由于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能源紧缺的问题日益显着,环保、安全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煤炭行业的整合调控力度,促进大企业集团和大型煤炭基地的发展,整顿小煤矿。虽然暂时我国煤炭产业的集中度较低,但在未来大型的煤炭企业势必成为煤炭产业的主体,在平衡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上起关键性作用。

6.煤炭行业管理范围宽广、要求严格

政府对煤炭行业的监督范围很广,譬如煤炭相关的勘察、投资、开采、生产、贸易、销售、运输以及出口等。坚持“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监管原则,煤炭安监局负责煤矿监察、煤矿安全监察以及指导地方政府来监管煤矿安全的工作,国土资源部对煤炭的资源勘查和开发进行监督管理,严厉查处无证开采和超界开采等等违法行为。

二、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1.充分利用促进煤炭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能源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我国的主体能源是煤炭,煤炭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的能源发展格局坚持“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把煤炭放在我国能源规划的关键位置上。煤炭是保证我国在未来20年内经济可持续增长战略性资源,它的经济价值会得到稳步地提高。因此煤炭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的支柱,在我国能源消费者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2)有助于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近几年,国家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在抑制不合格能源的需求、控制高耗能产业增长速度的同时,坚持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的小煤矿,清理在建的项目,大力整合煤炭资源,抵制超能力生产,很好地抑制了煤炭生产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提高煤炭产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国家在确定煤炭的基础能源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未煤炭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便有助于我国煤炭产业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宏观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大煤炭的需求量。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带动我国煤炭需求的增长,由于经济增长迅速,从而带动煤炭需求量的飞速增长,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再加上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也给煤炭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如钢铁、电力工业用煤持续快速增长,建材工业用煤维持不变,因而煤炭产业有了新的增长点。此外电力需实现“南北互供与全国联网”,促使高成本的全国范围内煤炭运输变为在网上快速调度和输送电力,进一步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

(4)创新技术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煤炭行业带来勃勃生机,随着煤炭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大批的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化矿井纷纷建成投产,很大程度的提升了煤炭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逐步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

2.煤炭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煤炭行业安全风险依然很高。煤炭行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如水、瓦斯、煤尘、火、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一旦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虽然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力度,但是安全风险仍然很高。

(2)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根据目前的生产能力计算,我国开采煤炭资源的年限是有限的,无法确定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3)煤矿建设规模过大,产能过剩。随着煤炭国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加,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产能也迅速增加。

(4)集中实施政策性增资政策,煤炭成本急剧上升。目前,由于提高技术设备水平、补还安全欠账等问题,煤炭行业生产成本急剧增长。再加上一大批正在酝酿或已出台的政策性增资政策,这些政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是必要的,但是太过于集中的实施,会造成煤炭成本急剧上升。如果无法形成上下游产业的价格传导,由煤矿一力承担,会对煤炭行业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臧文栓,陈甲斌,郭宝峰.煤炭行业形势分析及政策研究[J].中国矿业,2007(09).

[2]王永光.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

[3]云天宝.国内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西北煤炭,2006(04).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篇7

1.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生态制约。在局部利益的驱动下,我国煤炭业的无序竞争与资源过度利用方面问题突出,煤炭开采与销售中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煤炭产业生产与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产煤国相比,整体上表现出技术水平低、行业内部规模参差不齐、产业链较短、产品结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综合表现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2.煤炭企业管理遭遇发展瓶颈。当前我国的企业管理思路和发展趋势正经受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煤炭行业界正在努力寻求着改善自身管理的措施,但面临着要付出更多管理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能源产业竞争激烈竞争程度的发展,我国企业管理思路势必要与世界接轨。“跳跃式”的碰撞之下,众多企业并没有转变和适应的时间,措手不及,这成为制约我国煤炭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瓶颈问题。直接表现为竞争无序、管理混乱和安全事故频发等现象。

3.煤电价格搏弈凸现能源茅盾。自本世初起,“煤”与“电”之间的竞争就一直没有中断。如只看到当前煤电价格竞争的表象,煤炭行业从中收获了更多的实惠。但这里面存在一个前提性的茅盾,就是煤炭价格受市场调节,电能价格并没有放开。这种茅盾一方面使得我国基础能源领域中的均衡发展水平得不到保证,甚至是破坏;同时,它还种下了一颗不利于良性发展的种子。这中茅盾如不能通过有效途径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未来一旦以某种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其结果会是整个基础能源行业的畸形发展,给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不同程度地负面影响。

二、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定位探讨

构建现代煤炭管理学科体系,首先要准确分析她的定位:

一是基本原则的定位。从共性上,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从属于经济管理学,要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合理组织与调节及其规律与方法。同时,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又要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性,能反映和指导煤炭经济管理。作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更要注重解决前述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兼顾研究现代煤炭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因此,在服从共性原则的同时,笔者思考,这一学科发展必须彰显出行业本身特点,突出适应性和可行性原则,兼顾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发展要求,还要强讲学科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及与其他学科的协调性。

二是研究视角的定位。综合前述分析的问题和推动这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笔者以为,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应从提升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出发,从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为视角,建立起从煤炭探储、开采到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全方位的科学研究体系。

三是学科内涵与研究对象的定位。在内涵和对象上,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可以这么描述:以提高现代煤炭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充分吸收利用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及其他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结果,合理借鉴系统论、控制论、哲学思维及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等方法,而加以融合的针对煤炭产业管理的一门学科。她以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寻现代煤炭企业经济管理与发展的方向与内在规律,以期通过实施符合客面规律要求的科学管理来指导煤炭业的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良性运作、效益趋于最大化。

三、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

定位好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方向和视角后,就是如何构建学科体系的问题。如前所述,这一学科不但要符合经济管理学科的共性,更要着眼于解决当前和今后煤炭行业自身的特色,并注重与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可含括煤炭经济学、煤炭企业管理,以及能源经济及其他相关学科。

(一)煤炭经济学科可以煤炭的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为研究点。具体研究煤炭产业的演化规律、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煤炭产业市场化发展趋势,区域资源型城市建设、区域资源经济,煤炭国际交易规则、煤炭国际贸易需求趋势以及时机与储备等内容。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煤炭地质;勘测技术;发展趋向

前言

煤炭是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命脉,煤炭地质勘测是我们国家煤炭工业发展的基础,它在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又为煤炭开采的安全提供服务。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煤炭勘测体系,推进煤炭勘测技术的创新,将显得尤为必要。

1我国在煤矿地质中主要的勘测技术手段

(1)高分辨地震勘测技术:高分辨二维地震、三维地震、多波多分量地震等方法,可查明断层落差,圈定煤层分叉及合并区、岩浆岩对可采煤层的影响和陷落柱分布情况,划分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带等。

(1)重磁电及地质雷达勘测技术:采用高精度磁法勘探、瞬变电磁法勘测、高精度重力勘探、地质雷达探测、直流电法勘测、频率域电磁法勘探等方法。此类技术通常运用于煤田地质勘探及石油地质勘探等领域。

(3)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遥感、环境遥感等。能够对地质填图、地质构造解译、找矿标志判别及动态分析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技术手段。

(4)测井勘测技术:采用电、声、核系列物理参数测井,水文测井及其煤层测井技术。其作用为能精确定厚、定深。常用于煤(岩)层力学性质分析,煤层炭灰水分析等。

(5)除了以上四种之外,常用的技术手段还有地质填图、山地工程、钻探工程和地球物理勘探。

2煤矿地质勘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开发井下勘测技术。根据资料显示表明,落差小于5m、长度小于150m的小断层及小型褶曲,不可使用地面勘探方法查明,而是应在开采前,在井下开展采区勘探或者工作面勘测,方法有矿井物探和沿煤层钻进。基于煤层密度比上下围岩小的,采用槽波地震勘测技术。近几年,探地雷达技术发展迅速,南非开发的一种rock雷达系统最为先进。

发展趋势二:发展水平钻进技术。水平钻进技术是由受控定向钻进发展而来的,它不仅能在井下沿煤层钻进,还可以在地面沿垂直―圆弧―水平线轨迹进入煤层钻进。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水平钻进法。

发展趋势三:加强对钻探技术的改进。英国一家煤矿公司,他们开发了一种岩层显微扫描仪,通过人机联合能解释几十厘米落差的断层、裂隙、沉积和构造特征,以及应力方向。借助这种专业的软件,用组合测井可以确定岩石类型、岩石强度、孔隙度、渗透率、倾角等等。

发展趋势四:研究动态地质勘测技术。预测动力地质现象的形成和强度,主要分析基于岩(煤)层应力或者其物性随时间的动态特征。而这种动态的地质勘测技术,能够提高采煤的效率,能在采掘期间连续多次勘测采区的应力和物性随时间的变换。

3地质勘测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

问题一:勘查精度要求整体偏低。

在《煤、泥地质勘查规范》中提出煤炭地质勘查遵循“以煤为主、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均都是钻探手段为主要依据。按照几类(针对构造复杂程度)几型(指煤层稳定程度)确定勘探类型,对最终阶段即勘探(精查)阶段的要求也仅是“详细查明先期开采地段内落差等于和大于30m的断层,详细查明初期采区内落差等于和大于20m(地层倾角平缓、构造简单、地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为15~10m)的断层”。深部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一般情况下要复杂于浅部;新建矿井多为高产、高效矿井,综合机械化生产对煤矿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查明断距3~5m的断层、幅度5m左右的褶曲、陷落柱和采空区分布情况等。因此,现行规范对于深部煤炭资源地质勘查的手段比较单一、勘查精度要求整体偏低。

问题二:勘测深度有限。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中,对于资源/储量估算深度提出“预查、普查阶段估算的垂深,一般为1000m,最大不超过1200m;只适于建小型井的地区一般为600m,最大不超过1000m”。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3年沈阳采屯矿开采深度为1197m、开滦赵各庄矿开采深度为1159m、徐州张小楼矿开采深度为1059m、新汶孙村矿开采深度为1055m、北京门头沟矿开采深度为1008m。

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中,埋深在1000m以下的为2.95×1012t,占煤炭资源总量的53%。另外,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结果:煤炭资源埋深大于1000m的资源量占全国预测总量的59.5%。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重要产煤省(区),因此,对于深部煤炭资源的地质勘查,现行规范明显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之处,必须探索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勘查流程

问题三:新的技术成果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煤炭工业主管部门先后颁发的《煤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接近10部(含规程、规定、草案等),20世纪90年代以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为主制订《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几经讨论、修改,此后由于煤炭部的撤销而一直没有正式。国土资源部2003年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没有更多地体现出20多年来技术发展的成果,

问题四:提供数据不准确。

对煤炭系统提供的瓦斯数据要特别慎重。中国煤矿45%左右是高瓦斯矿井,每年煤矿事故最大的是瓦斯爆炸事故,故,矿井的瓦斯采测数据必须要求准确。

4对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的建议

(1)根据我国自己的国情还有资源分布特点和开发状态,颁布国家优惠政策,减少开采征税,多渠道融纳资金,为煤炭业的发展做好资金的准备,同时也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2)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同时,要积极提倡煤炭地质勘测技术的研发,加强煤炭地质的基础研究工作。

(3)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要忽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往的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了,如今的发展模式必须加强调查评价跟综合治理,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

(4)加强煤炭市场建设,建立健康的市场体制,公平竞争,健康发展。杜绝拖欠员工工资。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协助各企业间的合作发展,共同推动煤炭资源勘探事业的发展。

(5)加强煤炭资源勘测技术的发展,合理开发已有的煤炭资源。目前,我国煤炭回采率低,浪费情况严重。据统计,如果回采率每提高1%。每年可节约200万吨煤炭资源。在规划保护已有资源的同时,提高矿井回采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缓解全球资源紧缺状态。

5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主要的勘测技术的了解、煤矿地质勘测技术的发展趋向、我国目前煤矿地质勘测技术面临的问题,并对我国目前地质勘测技术的几点建议,希望将来的勘测技术能为煤矿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傅耀军,华解明,方向清.试论煤田(矿)水文地质问题及勘探技术方法[J].华北科技学院2009.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篇9

总体来说,新世纪以来,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地区差异性在减少,均衡度在增加;同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域差异(或均衡)的波动性。山西省煤炭产业区域的差异性或均衡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6)迅速扩张阶段,是山西省煤炭产业差异变小,均衡性增大的阶段。这一阶段,国际国内煤炭能源市场需求旺盛,煤炭价格一路飙升,随之而来的是,高投入、高强度、粗放式、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但这一阶段是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煤矿企业具有“多、小、散、乱、低”的特点,即煤矿数量仍然较多;煤矿规模普遍较小;集中度低,矿井布局分散;小煤矿私挖乱采,无序竞争;回采率低,生产水平低。第二阶段(2007~2010)波动阶段,这一阶段煤炭产业区域差异及均衡程度波动性大。这主要是受市场波动影响,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市场有所疲软,煤炭价格有所回落,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地区差异又有所加大。随后,2007~2009第一轮煤炭资源整合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初步完成,各地区的煤炭产能又都有所恢复。煤炭产业的区域差异在减小。第三阶段(2011~2012)稳定发展阶段。2010年,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各地市煤炭资源开采,煤矿企业空间重组提供了重要契机。煤炭产能的地区间分布渐趋合理,山西省煤炭产业也进入了国有大集团控股的大矿时代。2012年是山西煤炭产业资源整合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收宫之年,各地市的原煤产能经过调整进入合理均衡发展阶段。山西省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区域差异性逐步减小,各地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均衡。这一方面反映出山西省各地市对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性认识的趋同,都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时间的推移,旅游产业空间扩展条件的成熟,区域差异变小,均衡性增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各种产业要素综合的结果,旅游资源、政策导向、资本投资、市场开发等条件的成熟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经历了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形象导向型阶段[4]。于此相应,旅游的空间分布主要经历了由极点到轴线再到面域,由聚集到扩散演变过程。在旅游资源导向发展阶段,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对旅游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条件好的自然山水和人文遗迹就成为了观光游的基础。晋祠、五台山、云冈石窟、恒山、应县木塔最能代表山西旅游特色,所以大同、太原旅游增长极首先形成。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交通干线的拓延,山西省旅游产业空间分布呈沿大(同)运(城)轴线、太(原)长(治)轴线、夏(家营)汾(阳)—太(原)旧(山)轴线的“大”字型旅游产业空间格局形成。各地市旅游产业如火如荼开展,区域差异进步缩小,均衡性逐步增大。旅游产业形象导向型阶段的到来,山西省逐步形成,覆盖山西省全省的三大旅游轴带、六大旅游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格局。三大旅游轴带是太行山、吕梁山、大运旅游带;六大区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太行山水、黄河黄土旅游区。各地市旅游产业差异更进步缩小,均衡发展的格局进步增强。

山西省煤炭产业与旅游产业空间性区域差异分析

一直以来,山西省各地市普遍把煤炭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全省各地市的煤炭产业均大幅提升。总体空间分布呈现差异变小的趋势。但根据煤炭产业的区域经济贡献率,可以把11个地市分为传统煤炭强区、新兴煤炭强区、潜力煤炭强区。传统煤炭强区为一直以来煤炭产业比重大,煤炭产量的年际变化较平稳的地市,如太原、大同、阳泉、晋城等。这些地市煤炭产业发展时间早、基础好,年际原煤产能增加的幅度有限,甚至有些资源枯竭地区,要限制产能。新兴煤炭强区,指新世纪以来,煤炭产业发展迅速,产能比重迅速增大的地市,主要有临汾、忻州、长治、晋中等。潜力煤炭强区主要指发展潜力大,2012年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后,煤炭产量会大幅增加的地方,如运城、吕梁、朔州。当然有些新兴煤炭强区,目前发展速度快,将来发展潜力也稍大,如临汾、忻州。根据产业发展基数、产业发展速度[5],可以把11个地市分为传统强势型、平稳递进型、跳跃速进型。传统强势型旅游产业发展地区,表现为产业发展基数大,产业发展速度稳定,如太原、大同。一直以来这些地市旅游产业在全省的产业比重大,虽然近年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平稳递进型,如临汾、运城、晋中、长治、晋城、忻州、阳泉,产业发展基础、发展速度均为中等程度。跳跃速进型有朔州、吕梁,空间信息熵较小,旅游产业基础薄弱,但是发展速度呈现出高速跨越式发展。

山西省煤炭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及其空间协调的途径选择

煤炭经济发展趋势篇10

核心竞争力是煤炭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并能够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在煤炭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的今天,煤炭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要想在竞争中保持较强的长期优势,就应该注重分析企业的竞争能力,以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煤炭市场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煤炭行业运行状况 

1.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我国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优势,且分布也最广泛,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尽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 

2.煤炭行业如何应对现有能源 

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节能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煤炭开采方法和生产工艺改革,实施规模化集中生产,降低煤炭产品单耗。根据资源条件,加大露天开采比例,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实现集约化生产。二是依靠科技进步,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三是发展先进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燃烧效率。四是积极利用矿区低热值燃料和矿井瓦斯。五是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发煤炭燃烧新技术。

二、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1.整体发展趋势 

煤炭市场的景气程度主要取决于我国工业生产的增加值,特别是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主要耗煤工业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其中,电力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地位最为重要,其消耗量约占到全国煤炭消耗量的61%左右。钢铁行业数煤炭消费的第二大户,其炼焦用煤占到了煤炭消费的约30%左右。因而,可以说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与我国整体工业发展速率息息相关,特别是电力行业和冶炼行业需求,更是对煤炭市场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等行业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将促使我国对煤炭的消费量日益增大。 

在居民消费方面,我国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居民生活,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且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民生活中60%以上的能源仍然是靠柴草,农村从使用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转变是必然的趋势,这将进一步扩大对煤炭的需求。 

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产煤国,我国将在本次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据极为有利的地位。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海运费提高,这将提高中国煤炭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煤炭的出口量将会有一定的增长

三、影响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企业的创新机制 

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客观环境和一套机制,包括企业组织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等的相互融合、协调运作。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要摒弃过去那种仅靠煤炭一业求生存的传统观念,必须顺应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足主业、多业并举、走综合发展的路子。对那些没有专长、装备落后、效益低下、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或环节予以舍弃。对那些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或环节加以扶持,从人、财、物等方面加以倾斜,抓住时机,加快优势项目的发展。 

2.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 

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力大小决定于企业技术力量的强弱。相对于高科技行业而言,煤炭行业劳动密集度较高,产业链延伸和工艺、设备、技术的更新相对缓慢。

谁能在技术方面更先取得成果和更先用于实践,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所以,企业必须明确哪些是大家都有的产品或技术,哪些是自己独有的产品或技术。对独有的优势或者某个环节上的优势,企业要着力研究开发和培育,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增强核心竞争力。 

3.企业的经济规模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间的联合、并购此起彼伏,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的组建,就是原西山矿务局、霍州矿务局、汾西矿务局三大焦煤生产企业在经历了煤炭市场的严峻考验后,着眼于企业做大做强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而做出的决策。只有企业实力雄厚,才更有能力依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竞争力,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在开采工艺、洗选效率、支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发,逐步形成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心竞争力。 

4.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首先,企业决策者、管理者的素质、创新意识、战略思维、决策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对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决策、组织、协调作用;其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的素质也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煤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是企业技术活动的主体,是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主要力量;中层管理人员是现场安全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的组织者;一线工作人员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参与者,其技术素质对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实施和生产体系的有效运行有着直接影响。相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煤炭企业员工素质整体偏低,其行为习惯、技术素质离现代企业国际化竞争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四、提升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由于我国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人才理念和煤矿粗放经营方式仍未彻底改变,人力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而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空前加快的这样一个飞速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企业间的竞争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决定经济发展、企业竞胜的稀缺资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们知道经济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应该重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我认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应该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加大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力度;健全符合市场要求的企业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善于吸引优秀人才、减少人才流失;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2.调整企业结构,使其向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 

煤炭企业向集团化、大型化发展是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一些发达国家的煤炭企业,如德国鲁尔集团,就是依靠规模经济,形成了强大的竞争能力。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的产量都较低,不能形成规模经济,目前,我国前十位煤炭企业的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5%。而美国前四家的煤炭企业占整个美国总产量的85%以上。 

综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企业战略的管理能力和企业的规模扩张能力,实施大集团的路子。通过实施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优化组合,组建大型煤炭集团,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全面提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多元化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途径,煤炭企业作为能源生产企业,具有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无论储量多么丰富的矿井,受地质储量、开采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煤总有采完的时候。投产-发展-维持-衰老,是煤炭企业基本规律。因此煤炭企业为避免单一经营格局导致的最终的关闭结果,应该实施多元化经营。以煤炭经营为核心,在煤炭开采、深加工方面增加投入,增加煤炭品种,开发煤化工,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等,开发应用洁净煤技术,水煤浆技术,煤的液化、气化技术等,拉长煤炭企业主体产业的产业链,增强核心竞争力。许多国际煤炭大公司都延伸了产业链,将煤炭作为原料在集团内部直接进行消化和煤炭深加工,大幅度的减少了作为原料和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同他们相比,我们国内煤炭企业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在结构调整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内部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提高专业化水平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非常有效的一条改革途径。过去煤炭企业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企业办社会”的现象很普遍,造成企业包袱沉重、资源配置率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百年老矿开滦就是这样,下属的每个矿都是各个机构俱全,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下,2002年开滦实施了主辅分离,成立了煤业、服务、经贸等几个专业化公司,优化了结构,精干做强了主业,做活了辅业,提高了生产专业化水平,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