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管理系统方案十篇教育管理系统方案十篇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1:07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篇1

一、主要任务

在继续抓好学习,深化认识的同时,坚持提升教育系统内部规范管理水平,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查找在教育教学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认真梳理,建立问题台账,为下一阶段整改落实打好基础。

二、时间安排

4月上旬——4月底。

三、方法步骤

(一)进一步抓好学习,深化认识。各单位要坚持把加强学习贯穿活动全过程,在前阶段学习动员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广大干部教师深入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市、县教育局关于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考试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文件、通知精神和要求,努力在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上形成共识。要紧密联系当前形势,联系本单位实际,联系干部教师工作和思想实际,把学习上级精神、要求和本单位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4月15日前)。局机关各股室、各教育办、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群众走访、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干部教师和学生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掌握干部师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教育局各股室要面向局机关其它股室和基层单位征求意见和建议。各教育办要面向所管辖学校、幼儿园和教师学生代表征求意见和建议,征询人数要不少于辖区内干部教师总数的40%、学生总数的10%。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和不少于20%的学生征求意见和建议。

(三)深入分析查找问题(4月16日—4月25日)。局机关各股室、各单位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和分析,并结合各自职责和各项工作具体情况,逐项查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分析现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否与群众需求相符、是否与上级规定相符、是否有利于工作开展,工作流程是否科学规范,查找每项工作是否有人管、是否有制度、是否有落实,切实把情况查明、问题找准。局机关各股室在查找涉及职责范围内全县教育管理工作相关问题的同时,要搞好对股室内部在人员职责分工、工作运行等方面问题的查找。各教育办在查找涉及区域内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要搞好对自身内部管理工作问题的查找。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认真查找涉及全校(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要组织发动各处室、年级组、教学班认真查找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建立问题台账(4月26日—4月30日)。各单位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对初步分析查摆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理清哪些是本单位能够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上级教育部门统筹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长期解决的问题,按照干部队伍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教研管理、安全稳定管理、教育装备管理、财务校产管理、党政群团管理及其它事项九个方面,分门别类逐一列清台账,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各乡镇学校、幼儿园问题台账,于4月28日前报所在乡镇(街道、开发区)教育办;局机关各股室、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教育办、局属各学校问题台账,于4月30日前报局活动办公室。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实效。开展全县教育系统“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是县教育局党委在全县教育发展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促进全县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搞好本项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各单位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经常调度,确保本单位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坚持边查边改,解决突出问题。各单位要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分析检查出来的问题,明确责任,逐一抓好落实。对具备条件的,要立说立行,抓紧整改,切实解决几个影响制约规范管理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为,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把活动和当前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确定的各项任务,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篇2

【关键词】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

当前的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影响管理工作效率的因素,阻碍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为探寻有效的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优化策略,本文综合分析了开放教育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其有效的优化策略进行了主要分析。

一、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

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方式,利用高效的信息化处理技术,可以更加有效提高办公效率,并充分保证学员学籍档案的安全性,具有以下诸多利用优势:层次化学籍管理,突出不同专业、类别学员学籍档案管理,利于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归档工作;电子规模化的数据录入,在有限工作时间内实现最优工作效率,提高电大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信息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更能有效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通过全国各电大元宵的资源信息整合工作,集中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当前的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在实现信息化、数据化与系统化学籍档案管理的同时,由于学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存在许多复杂问题:电大学籍管理人员对管理系统不够熟悉,降低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信息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具有复杂性与时效性,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更新管理系统,否则会出现系统过时导致的学员信息被注销情况;信息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运用减轻了管理人员工作负担,但同时也使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松懈,认为机器可以完全代替人力,不认真对待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造成许多细小环节失误。另外,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系统中学员学籍档案管理与学校招生、教学、考试等部门统一运作,管理系统又复杂庞大,其中某一细微环节出问题就会引发“蝴蝶效应”,导致整个教学系统出现运作障碍。

二、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优化

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态度以及专业知识等各个方面素质,是影响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管理人员需要严抓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问题,定期进行素质培训拓展工作。以此可以通过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优化提升,促进其树立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对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熟练性,有效优化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整体效率。

素质培训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与工作态度树立引导几大重点: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要求着重于工作人员对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认知,通过定期的知识传输与仅能操作训练,加强其对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的熟练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主要要求对信息录入人员的思想教育,防止一些学员不正当目的贿赂工作人员修改成绩等情况的发生,抵制此类恶习;工作态度树立引导培训则需要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引导其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责任心与积极性,使其认真对待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二)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加强

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在整个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处于最为重要的核心地位,管理人员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更新系统,完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中的缺陷,实现更加完善的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中主要是通过对学员学籍中各类信息的分层管理,实现信息化学籍档案管理,管理人员需要积极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定期检查问题,进行性能测试,以便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故障预防工作。管理人员还需定期更新系统,避免由于系统更新不及时造成的学员学籍信息被注销等严重故障。

其次,管理人员还需要将学籍档案数据库系统与分层化的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并加大监控力度,保证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要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对严格的监控系统,采用物理隔断与网络防火墙等严密措施,保全电大学员学籍等重要信息的储存安全性。通过以上综合性的系统加强措施,可以有效完善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率,减轻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从而达到综合提高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完善

通过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优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更新完善措施,管理人员还需制定完善、严格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制度中需要根据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完善学籍档案的录入、收集、整理与归档各个具体环节的细节化管理。如此可以有效实现学员各类具体信息的准确化,保证学籍档案如案例、录入与归档等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方式,严格要求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严格检查工作人员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表现以及出错情况,严格要求其对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知识的充分掌握,通过绩效考核给予工作人员相应的奖惩,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与紧迫性。从而可以有效确保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较好的工作素质,提高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工作效果和质量,实现高质有效的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电大学籍档案管理目前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实现办公的自动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介于当前系统中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效率,定期检查管理系统,并不断致力于研发创新性的电大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的独立性,避免其受管理中其他环节的影响,实现最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廖妹珠.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科学化之管窥[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03):65-69

[2]袁海燕.浅议网络教育学籍档案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2,18(09):135-137

[3]张晓阳.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搞好电大学籍档案管理[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3(25):98-101

[4]张盈.桂芳.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3,5(01):68-69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篇3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档案管理;流程优化;全寿命周期

一、任职教育教学档案管理需求分析

(一)任职教育教学档案特点

任职教育以岗位任职能力需求为牵引,施训对象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施训周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施训模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任职教育施训教学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方法创新,常运用案例式、研讨式、想定式、启发式、任务驱动式、理实一体化等多种创新教学方式。因此,任职教育教学档案产生周期短、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种类广、参考价值高、收集范围大,这对教学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任职教育教学档案管理问题

教学档案管理是任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教学单位设有档案管理员,负责教学档案的收集、保存、汇编、装订等工作,目前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归档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由于某些教学活动组织参与者档案管理意识不高,教学档案选取范围不准确,教学档案归档不及时,教学档案内容不统一,档案格式标准,会造成档案遗漏、遗失、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档案完整性、实时性、可信性。二是档案管理工作任务量大、效率低。任职教育教学档案产生的源泉多,大多院校教学档案保存采用临时案卷和定期案卷形式,临时案卷主要收集平时产生教学档案,实时的放置在文件盒内。待学期或学年结束再进行档案选取、目录编排、装订封存等工作后转为定期案卷。档案员进行档案收集和整理时,持续周期时间长,档案筛选、补交、修改工作多,部门间档案管理协同程度低,一个档案可能存在多种格式和重复收集等问题,给档案提供者和管理员带来很多费时费力工作。三是不满足数字化建设要求。目前大多院校教学档案存档采用纸质版,纸质文档在打印、排版、装订、保存、借阅等过程存在诸多不便,而且若在教学评价、教学监察或和各种评比竞赛活动中需要提供教学档案电子版,则需要对纸质版进行扫描、拍照、图像处理等,过程极其繁琐。随着院校数字校园推广使用与大型教学活动数字化程度普及,传统教学纸质档案已经不能满足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需求。

(三)教学档案管理系统应用现状

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种种弊端,广大院校教学档案管理者对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开发了不同技术类型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解决了教学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存储、档案检索、数据处理、系统构建、网络化应用等问题。这些档案管理系统档案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教学档案管理中的产生、收集、录入、筛选等工作量大的部分由人工完成,没有融入到管理系统中,不能满足数字化档案管理自动化、简洁化、系统化的要求。

二、教学档案全寿命周期管理

(一)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

在教学档案管理的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各职能部门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传承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条不可分割的管理链,各阶段的管理是管理链中的一环,越是前端的环节,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越强,它不但要管理好本环节,还要全面系统地为下一环节的管理着想,直至末端环节。而下一环节则须承袭上一环节的原则和设想,根据本环节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功能制定更有效的更符合实际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只有如此,一环扣一环地延续下去才能达到周期内管理目标的最大化。

(二)教学档案全寿命周期系统

教学档案全寿命管理系统是指覆盖档案产生、筛选、收集、编存、修改、流转、删除等全寿命过程,以高质量档案内容和高效化管理模式为目标的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全寿命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流程中包含了档案全寿命周期前段的建立文档、档案判断、档案录入等环节,这些环节在由系统引导用户进行,也就是用户建立文档时就已经纳入到了档案管理流程,解决了传统档案管理系统教学文档产生、收集、录入等工作脱离系统单独进行工作繁杂的问题。

三、教学档案全寿命管理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思想

1.全寿命管理流程优化采用全寿命流程化处理设计,对教学档案全寿命周期中的“产生、分类、编号、传递、编排、借阅”等环节,基于流程管理方式进行协同优化,避免了传统档案管理中人为操作的工作量大、管理效率低、不协同问题,保证了档案质量,提高档案管理效率。2.编程易实现、操作简单构建与实现采用B/S互联网架构,基于SQLServer数据库开发系统与aSp.nRt网络设计系统编程实现,人机交互界面良好,操作方式简单,用户可以通过校园网登录系统进行教学文档的编写、收发、查阅等基本办公处理,档案收集、目录编排、数据处理等复杂环节则系统自动进行。3.数字化推广实用性好建立了一种全面、全员、网络化教学档案收集、共享、传递途径,满足各部门档案管理及使用要求。同时,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也可以嵌入到数字校园系统中去,推广实用性好。

(二)系统功能设计

教学档案全寿命管理系统主要有文档编写、档案判断、档案保存、档案管理、档案流传五大功能。文档编写主要通过嵌入各类办公应用程序应用,建立或上传各类格式的教学文档;档案判断主要是依照各部门出台的档案归档标准,对所建立、上传、接收的文档进行是否属于教学档案,如果不是则建立文档先保存在文档库,如果是则需进一步判断属于哪类教学档案;档案保存主要是在建立在档案分类后,由系统根据档案类别和日期,依据数据库和检索要求进行文件编号和命名后保存到档案数据库;档案管理主要是修改档案内容、分类,生成档案目录,档案管理员还可以对档案进行删除;档案流传主要是系统不同用户之间进行档案传递、接收。

(三)用户与职能设计

系统用户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普通用户,主要职能是进行教学档案初步判断,建立新档案,编排本人档案,接收他人档案,查阅部门档案等,但普通用户没有删除档案权限;第二类是档案员用户,档案员用户除了具有普通用户所有权限与职能外,还承担着对被普通用户筛除掉的非档案的文档进行再次判断与选取。另外,管理员具有删除更改部门所有档案的权限。

四、教学档案全寿命管理流程优化

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全寿命周期所包含工作主要有建立档案、档案保存、档案编辑、档案传递、档案删除等工作,系统采用“全员参与、协同合作、优化流程、自动处理”设计思路,根据不同用户职责规划系统功能模块,优化不同功能模块之间处理流程,保证教学档案收集范围大、归档专业强、管理自动化、使用效率高。所有教学文档在建立时必须先进行教学档案判定,若属于教学档案进行档案编号、保存、数据生产等流程化处理,从档案收集信息源头上保证了教学档案的完整性;普通用户与档案员双重筛选档案模式,从收集信息范围上保证了教学档案的标准性;基于数据库管理技术、互联网访问技术的设计,人人可以通过校园网登录系统进行档案编写、查阅、传递、管理,从信息使用途径上,保证了教学档案的利用率。系统功能框架与处理流程图设计如图4所示。系统进行档案建立、档案管理、档案传阅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档案建立流程

系统进行档案建立时主要进行的工作有建立文档、档案判断、档案分类、档案编号、入库保存。

(二)档案管理流程

档案管理主要进行的工作分为普通用户和档案员有两种,普通用户进行的主要工作有档案修改、档案查询、目录生成,档案员进行的主要工作有档案修改、档案查询、目录生成,同时还有可以进行档案删除以及对系统普通文档库档案再次档案判断选取。

(三)档案传阅流程

档案传阅流程主要包含档案传递和档案接收两部分工作,

五、档案全寿命管理系统使用制度

(一)用户端使用控制

院校机关出台系统使用管理规定,强制要求所有教学活动参与者必须通过该系统进行教学文档处理。信息管理部门则对办公计算机进行office等办公软件的限制使用,同时视情将该系统融入到数字校园管理系统中,培养用户的良好使用习惯,避免脱离档案管理系统处理教学文档现象发生。

(二)制定档案参考标准

院校级教学档案管理部门,制订出各部门教学档案收集范围、档案格式等标准,为用户在进行档案选取和档案编制提供指导,提高档案质量。

(三)定期组织档案数据评比

定期组织对各部门系统档案系统数据进行公示与评比,重点是档案内容、用户使用、档案数量、查阅次数等方面内容,配套相关奖惩制度,提高全员档案管理规范化、自觉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张莉雅.高等学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2]潘虹.加强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教学档案建设的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4(6).

[3]姜雪.我国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现状与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2013(1).

[4]张锐.基于B/S结构的教学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1).

[5]温颖.教学业务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9(10).

[6]张世英.高校专业教研室教学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陕西教育,2013(4).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篇4

人事档案管理作为教育系统人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育系统了解,选拔优秀的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做好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然而,目前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的较多问题,比如,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等等。重视这些问题,并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是摆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教育系统,档案管理,管理意识,业务水平

一前言

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人事管理工作内容,在人事管理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进行人事档案的归纳管理,能够为教育系统选拔优秀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研究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故,本文从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提升管理意识,强化档案建设工作;提升档案管理规范,严把质量关;提升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业务水平。只有不断的辨识目前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创新更多的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方法,才能更好的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才能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近年来得到了很多的重视,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目前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从领导到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为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探究提升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从领导到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人事档案的使用次数非常少,人员很少关注自己的人事档案。这导致,教育系统从领导到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非常低。在日常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仅仅起到保管的作用,很难进行有效地管理,尤其是还存在很多的人事档案资料不齐全,信息不完善的现象。例如,某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工作效率不高,对于档案管理仅仅是存档,对于人事档案的完善性也不够,在接受检查时,都是应付了事。领导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后,让人事档案出现资料不完善的情况。

(二)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管理模式不完善也是目前人事档案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也相当落后,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不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人事管理系统中,该环节工作重要程度低,所以人们对于人事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而管理人员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因为受不到很高的重视,所以工作积极性低,责任心也相对较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提升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

提升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主要包括:提升管理意识,强化档案建设工作;提升档案管理规范,严把质量关;提升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业务水平。

(一)提升管理意识,强化档案建设工作

近年来,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这与我国的档案实际情况现状有关。大多数人员对于自己的档案漠不关心,平时基本用不到,领导也对这方面的管理不闻不问。这就导致了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在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很难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为此,要想改善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宣传教育。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于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学习和宣传,让各级领导和员工都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了解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想办法提升管理的水平。所以,提升管理意识,强化档案建设工作是提升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另外,在管理意识提升,强化档案建设方面还可以不同地区之间的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多进行交流。通过不同地区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向人事档案管理做的较好的地区进行学习。还可以让在档案管理方面有突出成绩的管理人员进行方法传输,这样通过方法传输的方式,可以让不同地区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学到较多的东西。然后,每个地区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再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管理意识就会明显提升,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就会不断强化。

(二)提升档案管理规范,严把质量关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个细致的工作,在进行档案管理中要求管理人员越细心越认真越好。这就要求在工作中必须规范档案管理,制定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制定。这就要求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对于档案库存进行整理分类,按照标准进行归档。这样既方便了后续的档案查阅,也为以后的工作树立了一个标准,对于后续工作的流程更加明确。另外,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做到详细,目前很多人员的档案资料不够全,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一一进行落实,在工作中不怕麻烦,逐一落实,尽量全面的规整所有人员的资料。同时,要想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必须定期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落实每一份档案的真实性和完善性。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可以连通其他地区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努力,相互汲取好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每个月可以进行一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档案管理中的错误记录下来,给予一定时间整改,待下次检查后,及时的整改完成,通过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的提升质量。

(三)提升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业务水平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一个高素质,业务水平高的人才队伍,对于工作的落实,工作的扎实到位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提升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队伍业务水平和素质水平意义重大。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定期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档案管理的一些新要求和新政策等等。通过培训让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其次,档案管理人员要利用空余时间,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身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水平,提升素养,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严以律己,将工作做实做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定期的专业培训,对于提升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业务水平作用巨大。为此,在以后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工作中,必须重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通过激励措施,不断的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另外,还可以鼓励管理人员通过自身的工作,来提建议,建议包括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等,如果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被接受使用,就给予一定的经济鼓励,让员工都主动参与到人事档案管理中来,每个人都是管理者也是参与者,这样就能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中。

四结语

总之,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做好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只有不断的辨识目前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创新更多的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方法,才能更好的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黄晓娥.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

[2]潘廷将,陈艳宁,黄凤妮.人事档案管理需要党员思想教育的配合[J].梧州学院学报.2013(03).

[3]马艳.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探究[J].才智.2013(02).

[4]任南竹.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17(03).

[5]苏娜.浅谈公路局人事档案管理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6(23).

[6]张天龙.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篇5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

1、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性。高校是出人才、出科研成果的地方,历史使命决定了高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高校所招收的学生来自于社会,又在毕业后走向社会。近百年或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积累了造就培养人才全过程的档案材料,反映了学生的学业、学历、文体生活以及思想修养、政治素质等方面情况。高校的科研课题、技术产品设计对象都是选自社会,产生的成果服务于社会。高校保存了国家和相关单位科研项目试验、试制全过程的档案材料,还包括已经应用于社会的科研成果鉴定、技术专利、技术转让,以及新产品招投标等若干方面的档案材料。由此而决定了高校与社会客观广泛的联系,所以社会利用高校档案是必然结果和大势所趋。

2、高校档案管理的综合性。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有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课堂,还有实习工厂、研究院所的试验室,此外,学生还要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档案除了具有反映学校管理的文书档案之外,还包括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育专业档案、教职工管理的人事档案、财务活动中形成的会计档案和科研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以及产业档案、房地产档案等等。而记述上述各种校务活动的档案材料,构成了高校档案的综合性。

3、高校档案管理的系统性。高校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庞杂,形成的档案载体种类多、数量大,成为一个独特的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纸质载体档案、实物档案,还包括电子档案、声像档案;除了传统管理方式之外,还包括虚拟形态的网络档案管理系统。多元档案管理及其形成的一系列文件整理、借阅利用、复制传真等管理活动,构成了复杂的高校档案管理的系统性。

4、高校档案管理的通用性。院校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决定了各个院校各专业在教育体制、理念,教育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标准,以及教学周期、管理制度等若干方面的共性。因此,记录和反映这些教学活动的高校档案和高校档案管理,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的特点。某一院校的某一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不但在同一院校的同一专业的几届同年级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连续使用多年,而且还可以在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同年级教学中相互借鉴,或直接加以利用。随着我国高教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那么,某些教学理念,管理体制等宏观管理活动,不仅在某一个国家之内,甚至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使用。所以,高校档案管理的通用性,就是高校档案管理活动的一大典型特征。

5、高校档案管理步入市场而产生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客观上决定了高校各项管理活动必须与市场接轨,必须逐步适应市场竞争格局这一局面。档案管理属于高校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培养各类人才,高校教育与社会人才市场良性互动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档案信息资源必然为社会所需,必须与人才信息数据库相衔接。在学校科研活动紧密围绕国家科研项目与应用技术试产开发过程中,在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强强联手运作中,高校科研产品、技术发明专利又将成为科技市场的“热手货”。高校科研档案信息将按照市场准入法则,逐步步入市场竞争领域。这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

我们探讨高校档案管理特点,就是为了发现和掌握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更好多更快地发挥高校档案的社会作用,更好地为本校及全社会服务。

二、高校档案管理产生的作用

1、在教育评估方面的作用。开展高等教育评估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评估教育质量与档案利用密不可分。丰富系统的档案材料,全面准确的档案信息,是高校开展教育评估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无论评估工作日程安排、评估内容、操作程序、指标确定,最终都凭借大量的档案材料,才能对一个高校作出全面、公正、准确地评估。

2、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高校教职工队伍管理改革是普遍的、越来越深化的、涉及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活动。不管改革从哪一方面下手,进行到何种程度,取得何种成果,都与高校档案和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比如,全国教育资源的整合配备,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某些高校撤并、重新组合,乃至某一高校的专业增加或更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都是形成档案与利用档案之过程。而上述改革都需要在依靠档案信息和档案数据,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的方案论证、修改,以确保改革稳步推进和最终成功。

3、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高校为培养出社会急需、专业对口、就业率高的人才,离不开科研工作。一所高校能否具备高精尖科学研究水平,也是衡量该校教育水平、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科学研究工作首先得力于本校科技档案的利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档案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生产力要素。充分发掘利用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将高校科技档案中的先进科技成果,直接为发展高校科学研究工作,为积累高校科技实力,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好务,与企业合作,走出一条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广阔大道,都依赖于高校科技档案价值的全面、系统与深入发挥。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篇6

【关键词】教育培训档案;知识管理;数字化;构建

科研单位教育培训档案不仅能真实记录和反映员工在职期间接受教育培训的具体情况,为本单位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实际依据,还能成为才人培养的一座潜在的巨大宝库。在当今知识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时代浪潮引领下,科研单位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知识管理理念导入教育培训档案管理,令其重新升级“锻造”,便能激发其蕴藏的巨大潜力,为集体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营养,积累知识财富,哺育科研单位整体人才队伍,成为本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

一、导入知识管理理念

创新是科研单位永恒的主题,而知识的存量、积累是科研单位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和创新的核心原动力。知识管理即是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创造、存储、分享、整合、利用、更新等过程将知识不断的反馈到知识系统中,形成持续积累的知识资源和智慧资本。科研单位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整合显性知识(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直接表达的知识,如设计方案、装置图表、技术规格书、模型、程序、公式等)并挖掘出隐性知识(非直接表达或难以明确表述的存在于人的思维大脑中的知识,如经验、心得、感悟、洞察力等),同时以开放、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知识主体的能动性,使员工个人与单位集体的知识都得到有效利用和积极发展,最终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知识系统循环上升的目的,推动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培养,使其具备优秀的竞争力。在知识管理的概念中,知识的沉淀、共享和学习是知识管理的基石,是组成“知识之轮”的三个重要环节,而科研单位教育培训档案则可为“知识之轮”的高效运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常情况下,教育培训档案分为员工培训档案、培训管理档案和培训知识档案三大类:员工培训档案是科研单位管理部门为员工建立的培训项目记录性材料,包含员工姓名、部门、培训时间、地点、名称、内容、学时、组织单位、主讲老师等相关信息;培训管理档案是指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文件,如年度培训计划、建议书、评估报告、师资档案、培训证书、培训机构档案等;培训知识档案则是科研单位不断积累完善的知识数据档案,例如培训书籍、讲义、ppt、录像、DVD等各类信息数据。对应知识管理,科研单位收集、整理、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的过程即是对知识的获取、沉淀与整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单位内部建设运行教育培训系统平台即可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员工通过该系统共享、利用各类教育培训知识资源即实现了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分享。此外,经过知识主体(管理者与员工)的主动收集、整理和再加工,还能深度挖掘出隐性的教育培训知识(例如以总结、交流等形式获取主讲人和参培人员的个体经验),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丰富本单位整体教育培训资源;同时,员工在利用共享培训资源进行知识的学习、消化后,经过工作实践又可将原获取的知识进行创新发展并再次反馈系统平台,使教育培训知识系统持续螺旋式上升。

二、数字化构建系统平台

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需要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力量。科研单位可以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以分析知识需求为前提,以实现教育培训知识在本单位内最大分享和利用、创造出最大价值为目的,构建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教育培训系统平台,从而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系统,帮助单位和个人获得更好的知识收益。以科研单位a为例,经过前期对员工教育知识需求的调研和梳理,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科研单位a将教育培训系统平台划分为了“培训管理”“培训资源库”“在线培训”三大模块:(一)“培训管理”模块。该模块下设员工培训登记、培训记录查询、培训证书库、师资档案库、历年培训计划、培训评估报告、个人培训记录等专栏,主要涵盖了员工培训档案与培训管理档案的内容。其中,师资档案库面向全体员工开放(录入了内外部讲师个人基本信息及教学的主要方向和特色),方便有学习需求的员工了解相关师资力量;个人培训记录专栏向员工个人开放,员工可全面掌握个人受教育培训的情况;其余专栏则面向管理人员,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动态监管——管理人员在员工培训登记专栏内以培训项目为单位录入本部门员工培训信息,并以附件形式上传培训教材、证书和签到表扫描件,经部门领导审核后生成《人员培训记录表》(含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学时、组织单位、主讲老师、参训员工姓名、记录人、考核方式、效果评价等信息);同时系统将各培训项目信息整合后自动生成以员工“个人”为单位的《员工培训记录总表》,不仅可以实时反映本单位教育培训的全面最新信息,还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如汇总员工个人、科室部门、本单位的年度培训学时,或分析各类培训的比例以及各部门的培训情况比较……这些数据是培训评估报告的重要数据支撑,为来年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了有效依据。(二)“培训资源库”模块。培训资源库是教育培训平台中知识共享的重要承载体之一,按教育培训种类规划为专业技能培训、质量培训、安全环保培训、资质培训、信息系统培训等专栏,同时按组织级别分为外部培训、院内培训、所内培训、科室培训、专业组培训,还根据科研单位a的实际需求增加了特色项目:工作经验交流专区。培训资源库配备搜索功能,员工可按感兴趣的培训项目、内容、组织部门、载体类型等关键词进行综合查询。库内教学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既有普通文档类教材,也有ppt、视频等新媒体类资源,其来源途径除靠各级培训管理部门的主动搜集还依靠广大员工的积极分享。例如,人力资源部门邀请某外单位专家来所开展专题讲座,经讲师允许,其授课ppt以及教学现场的录像视频作为本单位教育培训资源由组织部门上传至培训资源库(属性为外部培训、专业培训);与此同时,围绕该教学资源点,参加现场培训的许多员工自发上传了个人的听课笔记以及课后的教学问答交流记录、心得体验。又如,某项目组人员在该项目完成节点后进行内部工作小结和交流,梳理了项目总体进展,分析了项目推进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总结了应对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这些既包含了显性的知识点(项目工作进程、问题、解决方案、成效等),又包含了许多隐性知识点(技术经验、项目管理经验等),会议记录人员经过挖掘、整理、加工将其转化成新的教育培训知识上传系统,与其他项目组成员共同交流分享。此外,普通员工还能针对工作中遇上的某项技术难点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工作经验交流专区中发起在线讨论,与其他共同关注此话题的员工展开深入探讨。(三)“在线培训”模块。此模块为培训组织部门提供了线上教学的新型培训方式。某些面向全体员工的宣贯类、职能管理类的培训,往往因为人员众多又比较分散难以一次性集中组织,而在线培训可以灵活解决上述问题。例如科研单位a按计划在内部召开年度安全教育培训,组织部门即在此模块下新建一项面向全体员工的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流程(附注培训性质和具体要求),并将安全宣传视频、ppt等培训材料上传系统。该流程通过审批后由平台及时推送至全体员工个人,员工点击流程在线浏览安全教育材料按要求完成全部自学,系统即自动记录员工在线学习时间并生成相应的培训记录,同时向组织部门实时反馈本次培训的最新进展和总体情况,向未及时完成培训的员工个人发送培训提醒。

三、科学管理,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

(一)制度和组织保障。充分实现教育培训档案的知识利用离不开科学管理与必要的制度、组织保障。科研单位应结合实际工作建立一整套知识管理制度或具体的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细则,设立教育培训知识管理的归口部门、管理负责人、各级管理员、联络员、审核员岗位并明确其具体职责,规范教育培训知识的产生、收集、积累途径、具备的要素和内容、审核、评定以及具体使用等。同时,教育培训系统平台的建设与维护也需要有力保障,一方面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权限设置、运行监控、数据库备份、防火墙布置、病毒查杀等系统维护工作,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由特定管理人员收集各方使用反馈意见,根据实践和具体情况对平台进行持续的优化和完善。(二)有效的激励&主观能动性。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石,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通过互动与交流实现集体知识的增值。员工对知识共享的积极态度在科研单位教育培训系统的知识积累与利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本单位知识的创造和积累活动,科研单位在为知识管理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外,还应制定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一系列知识共享奖励举措,例如建立员工知识贡献积分奖励制度:凡在教育培训系统平台中分享个人知识经验的员工均可获得初始分值,再根据该知识经验的共享反馈情况及评定结果累积分值,科研单位对年度内积分排名靠前或对集体有突出知识贡献的员工进行评优奖励,还可将知识共享积分纳入年度员工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单位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数字化构建教育培训档案,通过科学规划建立并有效运行教育培训系统平台,既能使传统的教育培训档案实现高效的动态化实时管理,又能充分挖掘科研单位内外部教育培训知识资源,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在集体内部分享、再创造,实现科研单位知识财富的持续积累,使教育培训档案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促进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

【论文参考】

[1]刘璇,张朋柱.知识管理在科研网络及企业中的应用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篇7

对幼儿园档案资料实行具体、规范、整体化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研究、分析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变化情况及决策未来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为幼儿园各项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1.具体化管理

幼儿园档案资料管理不同于行政档案资料管理,有它自身的特点,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有价值的资料。主要有:(1)上级教研部门下发的有关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的文件资料;(2)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有关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文件资料;(3)各级各类幼儿测评试卷与分析等方面的资料;(4)上级党政机关部门下发的文件资料;(5)人事、幼儿、计财等各种报表;(6)本园保教工作、德育工作、安全工作、卫生保健、财务工作等方面的计划、总结;(7)教改信息、经验资料、汇报材料;(8)幼儿学籍资料;(9)本园教职工人事档案及年度考核档案;(10)各种音频、视频、相片,等等。要把这些档案资料具体化,然后按类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一一归档,以便查找。

2.规范化管理

作为为幼儿园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的幼儿园档案资料,在管理上要注意它的规范化。一是要对各种资料进行鉴定,把有价值的资料筛选出来,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要单纯地为积累资料而滥竽充数。同时,还要考虑资料的利用价值和它的可靠性。二是在档案资料整理、装订上要做到规范化。在装订时,一定要按类装订。如上级下发的文件、各种计划、总结、教研活动记录、教改信息、经验总结等都要按资料的性质、作用进行分类装订成册,然后编码打号。三是存放档案的档案架、档案柜、档案箱的摆放,要排列有序,统一编号。不同规格,不同样式的档案架、柜、箱要分开排列,做到整齐划一,规范合理。这样查找起来会省时、迅速。

3.系统化管理

保存档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不加系统的整理,就不能完整地反映幼儿园各项活动的联系和本来面貌,也就会损害以至失去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因此,幼儿园档案资料管理要系统化。做到由分散到集中,由零散到系统的系统化管理。从档案资料的统计、整理、检查、编写目录到检索编号都要系统化。只有化零散为系统,才能为档案资料的有效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幼儿园档案资料的系统化管理还要注意档案资料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注意保持档案资料之间的系统联系;注意便于保管和提供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4.整体化管理

幼儿园要把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当作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每年按类、按阶段、按事由随办随归,形成一个整体。一是要突出内容上的整体化。反映本幼儿园职能活动的一定要收集得完整、齐全,不能遗失,要保持内容上的衔接,形成一个整体。如:搞了一次教改实验,就应该把这项实验的课题提出、论证,实验过程的数据收集,实验资料的积累,实验效果的总结评估,实验报告都要收集齐全,以反映这项教改实验的整体过程。二是要突出时间上的整体化。每承办完一件事或搞完一项活动,都要把资料收集整理、暂时存放起来。一个月、一个学期的资料都要按月按学期进行整理,把这些零散的资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到学年末依序装订,统一归档。这样使幼儿园档案形成月与月、学期与学期、年度与年度之间一个有机的整体。

5.实用化管理

幼儿园档案资料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幼儿园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要把档案资料当作一种摆设或单纯地为应付上级的检查。要注重它的实用性特点。(1)要通过档案资料来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变化,成功与失败,用以更好地调节今后工作的运行机制。(2)通过分析、研究档案资料,为幼儿园的工作决策提供借鉴和依据。(3)为幼儿园制定工作计划和检查工作以及总结经验教训提供数据。(4)通过档案资料学习外地教育教改实验的方法、途径和经验,利用它来为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活动服务。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篇8

关键字:信息化;教育考试档案;档案管理

1前言

教育考试档案管理是学校教育考试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试质量的提高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其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考试与其他社会考试还有一定的区别,因为教育考试主要指的是学生的中考、高考还有教师招考等考试,这些考试关系着考生的命运和前途,因此做好教育考试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档案是教育考试组织管理中的凭证,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作为考生来说,考试档案是考生参加考试的凭证,对考生以后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次,教育考试档案是对管理机构进行责任认定及查考的凭据。档案记录着整个考试的过程,从考生报名的原始资料开始一直到考试过程中的声音、图像、文字等资料。尤其是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十分重要,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是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引起重视的工作,采用科学、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教育考试档案才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2教育考试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迎来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由于信息化的进步和发展,教育考试档案管理水平相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除了以往的纸质材料档案,现在又增加了对数字化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对于一些没必要长期保护或者保存价值不高的档案,一般采用电子档案进行保存,这样既能够节省档案存储空间,也能满足后期查阅的需求。

(2)目前对于教育考试档案的管理基本已经实现计算机管理,建立起基本的档案管理系统。当需要查阅相关的教育考试档案时,通过关键词搜索便能快速定位到档案的位置,这些优势都是传统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中所不具备的。

(3)近些年来,教育考试档案的利用率不断增加,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在不断的积极开展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育考试档案的价值。例如对教育考试档案进行简单的统计工作,能够发现教育考试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考试事业的发展。

信息化背景下,教育考试档案管理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对教育考试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教育考试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旧的管理制度下,档案整理之后便进行封存,资料收集完不完整、准确与否都是次要的,这种本末倒置的管理制度制约了教育考试工作的有效管理。其次,由于教育考试档案的管理职责划分不清,导致很多电子档案分散在不同部门和个人手中,当部门的人事关系发生变化或者管理不善等情况发生时,一些文件资料往往无从获取,这将为教育考试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教育考试档案的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二,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很多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或者只是在入职之前进行了简单的岗位培训,对于如何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认识不足,也无法通过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教育考试的管理水平。另外,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对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很多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多数仅限于简单的应用,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

第三,在档案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重视收集,轻视利用的弊端。重视信息统计过程,一旦信息归档就认为万事大吉。由此导致档案管理长期停滞不前,尤其是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投入远远不足,相关软硬件设施建设不到位,没有引入档案管理软件或者信息化管理系统长期不更新。档案网络共享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许多部门都有对教育考试档案的利用需求,由于档案资源没有实现信息共享,相关部门的查阅效率和办事效率较低,费时费力。

3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对策

信息化背景下,教育考试档案的管理工作应当顺应时代潮流,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理念对教育考试档案进行管理,以更好地促进教育考试事业的发展。

3.1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作为各项改革和具体措施的实行者,直接影响到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因此应该建立起一支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处理问题能力的管理队伍,在组建过程除了吸纳档案管理人员,更应该注重对计算机系统、行为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的引进。因为信息化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懂得一些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考试事业服务,做好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除了吸纳优秀人才,还需要对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培训,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考试档案管理水平。

3.2构建考试档案管理平台

在教育考试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对档案信息平台的功能进行系统地设计和规划十分有必要。例如,在一些高校的教务处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考试成绩信息,考试档案信息平台能够与教务处通过内部关联而获取这些信息,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样一来,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工作人员都能够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分类索引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使不同身份的人员都能够凭此完成身份的识别,对信息进行管理。另外,信息的查询权限也应当设置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要不断加大对教育考试档案管理系统的优化,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进行一些新业务的增加和f业务的删减,使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平台能够提供更加快速、准确、便利的服务。

3.3加强教育考试档案信息化制度建设

通过加强教育考试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考试档案的管理制度。学校应当积极地完善教育考试档案的管理制度,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档案的出现需要我们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对档案进行管理。对档案的管理范围和职责进行明确的制定和划分,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现时代特点的现代化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制度。信息化制度的建设,首先要提高需要提高相关人员对档案的认识,使工作人员和考生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调动起全员的积极性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其次,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硬件的购置、系统和软件的研发。最后,大力提高信息化档案的利用率。在统计学有关原理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在信息收集和统计过程中应对按照档案性质进行分类,便于在后期进行数据比对,加强数据的分析,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3.4实现信息化档案w络共享

学校中与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部门有很多,每一个部门都有对教育考试档案的利用需求。举例来说,学生的作弊档案是很多学院和部门需要查阅使用的,如果每个需要使用的部门都专门去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查阅,那么势必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针对这种现象,教育考试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将相关的教育考试档案数据进行上传,利用学校的校园网络,开放教育考试档案网络共享系统,定期或者长期开放部分教育考试档案数据供各部门查阅。这样有教育考试档案信息需求的部门可以直接利用网络共享系统及时进行信息的获取,节约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4结语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手段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课题。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只需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转变管理理念,采用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一定会有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白海珍.高校考试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02):147-149.

[2]朱萍,魏迎先,喻娜.我省教育考试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04):49-50.

[3]林业.做好档案工作服务教育考试[J].兰台世界,2014,(S6):62-63.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篇9

二、抓紧制订或完善《办法》实施细则。《办法》确定了省级统筹、属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已出台省级学籍管理办法的省份要按照《办法》的规定进行完善和调整,尚未出台省级学籍管理办法的省份要根据《办法》要求抓紧研究出台实施细则,明确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操作办法。

三、有效开展《办法》教育培训。要按照职责划分组织对学籍管理人员和学籍系统技术支持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是,加强学籍管理的重要意义、《办法》的基本内容、学籍系统的基本功能、学籍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学籍变动操作办法等。对省级培训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实施。

四、建立加强学籍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加快制订实施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工作任务和时间表。要建立学籍核准制度、信息保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违反规定人员的责任。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办法》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我部安排教育管理信息化经费和其他经费时将与《办法》实施情况和成效挂钩。

五、营造实施《办法》的良好舆论环境。要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家长通知书等多种方式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重点介绍必要性、重要性和预期成果。要取得家长理解和支持,使《办法》家喻户晓。要让教育部门认识到《办法》对于科学决策的价值,让学校感受到对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作用,让家长和社会体会到教育部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服务水平的坚定决心。

【附】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高新形势下基础教育科学管理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和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三条学生学籍管理采用信息化方式,实行分级负责、省级统筹、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各地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建设全国联网的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电子学籍系统),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办法。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本行政区域内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制订本省(区、市)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指导、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建设电子学籍系统运行环境和学生数据库,确保正常运行和数据交换;作为学籍主管部门指导其直管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并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

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本省(区、市)关于学生学籍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作为学籍主管部门指导其直管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并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督促学校做好学生学籍的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负责学籍信息收集、汇总、校验、上报,应用电子学籍系统开展日常学籍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学籍建立

第四条学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采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

学籍主管部门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及时核准学生学籍。

第五条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学籍号具体生成规则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另行制订。

逐步推行包含学生学籍信息的免费学生卡。

第六条学校不得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不得重复建立学籍。学籍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

学籍管理实行“籍随人走”。除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校学生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外,学校不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残疾程度较重、无法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由承担送教上门的学校建立学籍。

第七条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为其建立学籍档案。

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

一、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

二、学籍信息证明材料(户籍证明、转学申请、休学申请等);

三、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

四、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

五、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

六、享受资助信息;

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和材料。

学籍基础信息表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订。

第八条学籍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管理,纸质档案由学校学籍管理员负责管理。

逐步推进学籍档案电子化,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

第九条学生转学或在基础教育阶段升学时,学籍档案应当转至转入学校或升入学校,转出学校或毕业学校应保留电子档案备份,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复印件。学生最后终止学业的学校应当归档永久保存学生的学籍档案,或按相关规定办理。

学校合并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并入的学校管理。

学校撤销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管理。

第十条如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修改学生基础信息的,凭《居民户口簿》或其他证明文件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居民户口簿》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复印件,由学校核准变更学籍信息,并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准。

第三章学籍变动管理

第十一条各学段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实际统筹制定。

第十二条正常升级学生的学籍信息更新,由电子学籍系统完成。

第十三条学生学籍信息发生变化,学籍进行转接或学生毕业(结业、肄业)时,学校应及时维护电子学籍系统中的有关信息,并将证明材料归入学生学籍档案。学籍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学生学籍变动信息进行更新。

第十四条学生转学或升学的,转入学校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转出学校及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予以核办。

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

第十五条学生办理学籍转接手续后,转出学校应及时转出学籍档案,并在1个月内办结。

第十六条学生转学或升学后,转入学校应当以收到的学籍档案为基础为学生接续档案。

第十七条特教学校学生转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转入特教学校就读的,其学籍可以转入新学校,也可保留在原学校。

进入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其学籍是否转入工读学校,由原学校与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商定。

第十八条省(区、市)直管学校、设区的市直管学校学生的转入转出情况,由学校每学期书面告知所在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

第十九条学生休学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后,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报学籍主管部门登记。复学时,学校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学生休学期间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

第二十条学生到境外就读的,应当凭有效证件到现就读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回到境内后仍接受基础教育的,应接续原来的学籍档案。

第二十一条学生死亡,学校应当凭相关证明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报学籍主管部门注销其学籍。

第二十二条学校应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依法及时书面上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籍主管部门,在义务教育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并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辍学的,就读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应于每学期末将学生学籍档案转交其户籍所在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为学籍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备或指定学籍管理员,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机制。

对学籍管理员当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各级学籍管理员的基本信息须报送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二十四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每学期复核学生学籍,确保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

第二十五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非经学籍主管部门书面批准,学籍信息一律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学籍信息外泄和滥用。

第二十六条教育行政部门违反本办法的规定,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学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责任:

一、不为已接收学生建立学籍档案的;

二、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或学籍档案的;

三、不及时把学籍变动信息纳入学籍档案的;

四、不及时报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的;

五、接收学生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的;

六、不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的;

七、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的;

八、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学校的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籍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教育管理系统方案篇10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管理,达到高效利用档案资料的目的。当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广泛使用iC卡实时登记,将医技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录入其中,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档案管理一直处于零散、不健全的状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对症解决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使用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系统,对医技人员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必然对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拓宽档案管理的渠道。传统档案管理零散、不规范,再加上医院医技人员众多,查询信息十分不方便。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就避免了这些问题。(2)随时能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系统集成了强大的搜索引擎,仅需要几秒钟,就可调出某位或符合某种特征的医技人员的数据信息,资料更翔实、更规范、更完整。(3)档案管理工作与继续医学教育同步完成。在过去,档案管理是落后于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也就是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完成一段时间后才形成档案。由于档案是手工制作完成的,规范性不强,同时很容易出现错误。采用iC卡实时登记,使档案管理工作与继续医学教育的同步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其中的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促进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满足医学发展的需要。

二、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医院已经对继续医学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但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还是明显不足,档案管理部门硬件系统陈旧,扩展性不足,同时缺乏相应的配套软件,旧的管理软件功能少、适应性不强、缺乏人性化界面,已经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硬件设备和专业软件是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它们的支撑,任何想法都是纸上谈兵。

2.资源收集、利用不到位

由于经验不足,许多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档案收集盲目求全,不管是有用还是没用的资料,不进行筛选而统统记录下来。从表面看,档案资料确实非常详细,但很多资料无用或可利用价值不高,占用了大量资源,也影响了有价值档案的开发利用。并且许多医院存在重收集、贮存而轻开发利用的情况,对资料的分类管理不科学,加之服务意识欠缺,最终使档案资料形式化,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这种被动式的服务以及不求创新的管理观念,很难使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3.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但从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管理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一部分是长年坚守于岗位的老员工,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接受能力较差;一部分是转职或兼职的人员,对档案管理只有初步的了解,根本无法深入开展工作。这些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储存,而且偏好于手工方式,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较少,所以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管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三、促进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措施

1.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

医院领导要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视,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将档案管理纳入到医院的整体规划上来。可以从财政和政策两个方面着手:在财政上,设立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专项资金,用于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硬件设备要充分考虑扩展性,软件系统开发应切合医院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遇到问题后及时修补和更新。在政策上,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广大医技人员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主动参与配合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

2.构建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构建高效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信息资源收集一定要选择与教育管理和进程有关的信息,切忌求大求全,将零碎的、无足轻重的信息剔除。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让档案信息收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在资源的利用上改变重收集轻利用的观念,在提高服务上加大力度,发挥档案管理的真正价值。

3.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良好的员工素质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称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念和科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开拓意识,对档案管理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医院可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入的方式来解决人才问题。在内部人员培训上,更多地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强化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在外部人员引入上,吸收懂档案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让他们带动全院搞好档案管理工作。

四、结语

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管理人员要提高专业水平,深入研究,以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邢晓玲.医院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初探[J].陕西档案,20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