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十篇想象作文指导方法十篇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1:03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1

关键词:小学生、想象、作文、积累、训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一、丰富表象积累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种新形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小学生的作文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结果,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已有表象借助文字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丰富小学生表象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儿童的生活环境,周围的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识字中字形、字义教学,经常利用关图、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阅读教学者,让学生联系经验,练习具体场景、情境等理解词句,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4、在积累言语的同时积累表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往往以言语的形式(语音、文字)加以表现,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想象的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在积累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来,并按一定的关系,把他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形成,仅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怎样对想象的材料(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以形成新形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想象训练条件,拓展其想象的空间;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通过训练使小学生逐步学会合理想象。

1、让儿童在活动中驰骋想象。小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的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有以下四类:(1)语文课堂学习活动,(2)语文校内课外活动,(3)课外读写活动,(4)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

2、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没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3、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从广义上讲,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也是想象作文,因为纪实作文主要是再造想象的结果。狭义上的想象作文,要求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以合理性、科学性为准则,大胆展开想象,恰当运用虚构、夸张、幻想等手法,构思出具体、生动、新颖、奇妙的写作内容。本文所谈的想象作文指狭义上的想象作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创造想象的结果,具有首创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心理学研究指出,第一学段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够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创造加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

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2、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3、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4、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

如果从想象作文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来看,想象作文的形式主要有给书面材料作文,给画面材料作文,给听觉材料作文,生活作文,情境作文和角色作文等。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2

小学生爱想象,爱幻想,他们虽然生活经历少,但想象的空间却很大,在孩子们的眼里,一滴水珠,一颗石子~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都能和自己对话,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在他们的心目中,想象中的事物是真实的。他们也正是借助想象和幻想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马斯洛说:“几乎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游戏。”儿童是借助于想象或幻想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他们天生就几乎有编写童话、故事的能力。从某种角度上看,他们是凭着无边无际的想象来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的有意识性逐渐增强。人们往往受到自己的知识、认识所囿,很难像孩童那样自由幻想。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进行想象作文,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训练,激发儿童的想象,是诱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

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对每个年级、每次习作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才能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为了增强想象习作指导的实效性,我们就要努力构建起想象习作的目标训练序列,区分年段梯度要求,一次习作突出一个重点,全程思考,从读学写,扎实训练。

在想象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紧紧围绕“构建鲜活有效的习作课堂”这一思想,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从多角度去展开想象,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平中见奇,小中见大,拓展小学生想象的思路,同时致力于情趣激发,与学生一同经历想象的过程,既关注想象的合理性,又鼓励个性化的想象。

在想象作文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创设想象情境,尽量避免过多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打开学生的思路,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构思,不拘形式地写下感受和想象,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为了增强想象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还应该努力做到:

第一,强化生活和阅读积淀。想象源于现实,想象作文前期注重强化生活和阅读积淀,切实使习作成为自主的表达行为。

第二,创造适合学生想象的课堂环境。教师要体现指导无痕,自然将学生带进了一个想象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展开自由想象,合理想象,求新、求趣。

第三,注重开发学生思维空间的高度、深度、广度,使学生敢想象、会想象、善想象。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科幻画;创作指导;策略探析

一、小学生科幻画创作指导的意义

科幻画是一种以科学幻想为基础,用绘画语言进行表达的绘画形式。学生在创作科幻画时,基于自身理解的科学知识进行丰富大胆的想象,从而利用绘画技能进行描绘。科幻画与其他想象画等绘画形式不同,它包含了丰富的想象,但同时这些想象又是基于现实的科学知识,是一种孩子气的对未来的描绘。科幻画创作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和常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绘画、想象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几点指导策略,以望能m一步完善小学生科幻画创作的指导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生科幻画创作指导中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脱离实际的想象

在对小学生科幻画创作的指导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学生脱离实际的想象绘画。少儿想象力丰富,但容易产生脱离现实科学常识的想象。科幻画本应该是基于科学知识的一种延伸性、展望性的想象。没有依据的想象,对于帮助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不大,且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所以,在对小学生科幻画创作进行指导时,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想象进行适度、合理的引导。

2.创作应该突出正面想象

科幻画的创作虽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在学生进行科幻画创作时应该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即突出想象的正面性。学生进行科幻画的创作应该主要突出正面想象,例如未来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好处等,或是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帮助人类解决各种困难等。由于小学生的价值判断、人生观等还未稳固树立,所以在教学指导中,教师要尽量避免负能量的传播。教学工作者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不让负面的创意和思想成为绘画创作的主题。

三、小学生科幻画创作指导策略

1.绘画创作与实际相联系

科幻画创作虽然是一种以想象为主的绘画形式,但是在创作时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当前,在许多小学美术课堂上,学生进行科幻画创作还缺乏科学的指导。学生仅仅将科幻画创作当作一种课堂娱乐形式,对科幻画创作不够重视。同时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对创作方法和想象方向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这就对科幻画创作对小学生的教育效果产生了严重、不利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幻画的定义和创作方法。教师应该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大胆想象的同时,促进学生进行想象与实际的结合,即进行有科学依据及生活常识依据的想象。这样的创作才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对科学知识学习的热情。

2.丰富评价标准

在小学生科幻画创作时,教师还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在对学生创作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创作思路、想法,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首先,对于其不足进行分析,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不打击学生创作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幻画创作。其次,在实际的评价中可采取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即让学生进行分组进行组内互评,之后推选组内优秀互评进行小组间的评价,最后推选出班级内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还可以邀请创作者进行创作经验的分享和创作思路的阐述,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感。

在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取有效的指导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和观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指导中去,注重绘画与现实相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正面的想象,避免负能量的传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曹东丽.科幻画: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J].辅导员,2011(6).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4

一、细心呵护激发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兴趣是学生习作活动赖以产生并持续和强化的最接近的动力源泉。它比任何功利目的都更能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比任何窍门和技巧都更易化解习作过程遇到的难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首先要从学生自我需要和愿望出发设计习作训练,让学生真实、自由、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其次,教师要细心呵护,重视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要经常表扬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只要在选材、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有一点值得肯定,我们就应给予鼓励。教师若是常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学生的作文,则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最后,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作品。可以在每次期末从学生的习作中选出一些较好的,编成班级作文专刊,让学生们传阅。还可试着把较好的作品推荐到《小学生周报》《小学生作文》等报刊发表。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写作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教师激活学生的习作欲望,使学生体会到习作的愉快,从而克服畏难情绪,让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乐说乐写,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二、拓展资源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材料。”鲁迅在《致董永舒》中说过:“此后要创作,第一要观察。”无论从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著名作家的观点,都可以看出观察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培养观察能力呢?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事物;又如在教学《火烧云》时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其次,要加强拓展语文资源。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所观察到的事物有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观察的条件。如让学生写《记一次郊游》,那么教师要尽力让学生有一次郊游的体验;如让学生写有关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学生亲自去种种植物并把所种植物带到课堂上进行观察;如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可以让学生把水果带到课堂上进行观察、品尝。此外,教师还可要求学生随时把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学会分析和整理,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写作提供方便,积累材料。

三、依托文本激发想象,丰富写作内容。

想象是人们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记忆中的表象,经过重新组织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维活动。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是可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太空,他想潜入蚁穴……”确实,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通过想象,丰富写作内容。首先,可以从所学的课文中注意引导学生补充想象内容,拓展情境。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家”,或“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学校”。在教学《穷人》时,对文中的一个句子“哦,上帝保佑,总算活着回来……”可引导学生想象在寒风呼啸的天气里,渔夫在汹涌澎湃的海面上是如何与风浪搏斗才得以逃生的;教完课文,还可以引导想象“西蒙的两个孩子来到桑娜家后一家人是如何生活”。其次,可以开展以《假如我是》或《二十年后的我》为题的想象作文训练。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再次,古诗词也是激发学生想象的素材。如教学《游子吟》可引导学生想象一位慈母送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写下来。如教学《咏梅》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壮美景象,然后让学生把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编写童话练习。如教了《小木偶的故事》后可让学生续编故事《小木偶拥有了各种表情后》;教了《坐井观天》后,可让学生写一写《青蛙跳出井之后》。平时也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编写童话。学生往往会选择如《蒲公英和她的孩子们》《铅笔和文具盒的对话》《动物运动会》等自己喜欢的题目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总之,教师通过以上所说的方式依托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四、读写结合从范文入手,教给写作技巧。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5

关键词:写作教学思维能力思维训练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思维素质体现在其思维能力上,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新能力,在写作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事物的复杂性、思维能力的差异性,决定了创新思维培养的高难度,必须经过有梯度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笔者就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体会。

一、明确思维素质的重要性,营造积极思维的气氛,为开发创造性思维垫实基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想文化素质取决于思维素质,可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在课堂语文教学中,应多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要让学生写出内容丰富、可读性较强的文章,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思维素质的培养重在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写作来说,想象力非常重要,现在学生习作内容贫乏、枯燥,与缺乏想象力有很大关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常在带领儿童观察后让他们充分想象,自编各种各样的故事,专门开设思维课,引导学生思考、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故事具有鲜明的个性(即创新意识)。写作课要拓宽学生的思路,变“一言堂”,“一写堂”为“众议堂”,解除学生怕说、怕写的精神束缚,让他们敢说、想写,鼓励他们尽情地表现,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充分肯定,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准备。

想象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光靠写作课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是远远不够的,写作课堂是一个竞赛场,是激发学生高效、有目的想象,以期创造出思维精品的主阵地,在它之前必须有铺垫、前奏,而这些就是其他课堂(尤其是阅读课堂)和课外生活。中学课本中的文章有许多是想象的精粹,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这些作品中想象的巧妙,激起学生对创造性想象的向往。如教学小说《项链》时,如果能抓住“十年艰辛还债务,孰料项链是赝品”这一构思分析,就会让学生赞叹该想象的绝妙;如元曲《天净沙・秋思》的欣赏,若指导学生将诗中块状意象聚合想象成一幅幅画面,并由此想象连缀成一段情节,就不难让学生乐于驰骋于想象的天地。社会是个大课堂,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课外学习进行指导,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社会的热点、焦点,让学生分析、想象,从中领略积极思维的乐趣。

二、指导学生了解思维流程,掌握一些基本思维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

世上万物纷繁芜杂,但又相互联系,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其特点,寻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点,并由此展开积极的联想、想象活动。人的思维流程是呈流线型的,思维来源于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在把握事物特点后,再延伸下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完成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人的思维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事物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分析和综合,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思维开始于分析与综合,并在整个思维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步深入揭示事物的关系。而形象思维是借助表象或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活动,主要有联想和想象两种。在思维流程中,最关键的是联想和想象,它最能体现思维的创造性。联想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写作中,它是由此及彼,或相似、或相关、或相反地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它反映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说明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联想的种类是多样的,首先要教会学生了解相似、相关联想,它们是按常规进行的联想,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相关联想是抓住与该事物有关联的事物进行联想,揭示事物的前因后果。这种联想往往与相似联想融为一体,以相似联想为基础,层层深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篇章思维过程。该联想分线型和放射型两种。线型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此相关的另一事物,再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从而得到对事物的认识。

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求同思维的点拨,启发学生认知这种思维由个别到一般、由点到面分析、归结的过程,把握从类似事物中寻找共同点的方法,并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思维,使文章具有深度。

三、引导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思维探索,开拓思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了解这种高层次的创新思维,教他们一些创新思维的方法。首先是发散性思维,它是从不同角度对事物加以探索,研究事物的各种因素、各种能力、各种后果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过程中,要把握事物中不同的个体,立足它们定位,深入分析、联想,悟出事物蕴涵的各种思想意义。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创造能力就是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方法,用发散的眼光看事物,全方位思考问题。当然思维的发散并不是盲目的、凭空乱想的,要明确角度,分析恰当,言之有理,必要的时候还要寻求思维的定位,以扣住题旨。

发散能开拓思维,使之具有广度、深度,但要真正使思维具有新意必须探寻思维的更高层次,那就是思维的独创性,它较多地体现在逆向思维上,它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思考,从而树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具有独创性的新形象。

在创造性思维中,能力最高、最具独创性的是想象,它是把头脑中的表象材料进行加工而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法,是比联想更进一步的创作过程。在写作中,合理的想象应先把所供的材料与记忆中的材料相联系,然后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形象,让学生仿造句段、写幻想、童话等,通过这些想象作文的训练,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文学的海洋。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写作是强度最高的思维劳动,如何培养写作中的思维素质,提高思维能力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我们要有梯度、有重点地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为学生营造积极思索的氛围,让他们敢于想、乐于想,增强分析、联想和想象的信心。要指导学生了解思维过程,掌握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方法,懂得如何思维,更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他们的想象力训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培养,写作水平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6

一、关注生活,积累语言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习作中有很多雷同的地方。不是他们的每一次经历都相似,而是他们忽视了身边的很多细节。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如一个场景、一次聚会、一次争吵等。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举办各种比赛活动,让学生观察同学的神态、动作,联想同学的心理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从这些活动中寻找细节并运用到习作中。

二、掌握方法,写好细节

细节是文章的灵魂,而很多学生的习作平淡无奇,无法打动人,究其原因是文章缺乏细节,泛泛而谈。指导学生写好细节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

1.再现生活情景。生活是无数个细节的总和。写作时,让学生回忆生活场景,让真实的生活融入习作中,学生的习作一定能打动人。学生经常会在习作中这样描述:“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在这个过程中,“我”如何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掌握了哪些动作要领?遇到了哪些困难?采用了哪些方法?如果在习作中,学生用语言、动作描写再现当时的情景,我想学生的习作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细节。

2.想象创造细节。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学生都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但有的细节是学生没经历和体验过的,学生只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如写看图作文的时候,学生能够直观感知的就是几幅静止的图。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完全靠学生自己想象。

3.完善习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这里所说的细节特指那些具体形象的场景描写、动作描写或心理描写。除了写好这些细节以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关注习作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词语的搭配、句子的过渡等,并主动积极地去完善。

三、实践行动,润色添彩

大多数学生的文章都需要润色,所以教师在讲评作文之后可根据习作的特点和习作类型选出高、中、低档三类作文,以优秀的做范文,以中档的为引子,以低档的为训练点进行语言训练。

润色习作课的教学模式:引入主题―出示片段―方法指导―仿写评改―习作应用。这种模式要根据年级和要润色的作文类型决定,作文可以是本班学生的也可以是其他同龄人的。方法指导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仿写,继而全班交流评改,将所学的方法或者所写的段落运用到习作中。这种专题课例,教师每学期要开展四五次,让学生将方法运用到习作中。那么有哪些润色方法呢?

1.字和词的润色,即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使用不同词语表达同一语义,使词语具体生动。使用不同的词语也能表达出基本语义,但表达效果不同。如果修改一个词效果还不够理想,就要考虑增词或者删词了,比如“又大步跨向前”,如果把“大步”删掉,改成“一个箭步”,效果就更好了。

2.句子的修改。作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避免使用主干式句子,应着力训练他们通过扩充修饰语来增强句子的信息量,丰富语言的内涵,使句子枝繁叶茂,表达充分。学生的阅历和词汇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从扩写一句话开始,向扩写一段话过渡。

3.修辞方法的使用。教师要强化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训练。恰当巧妙的修辞不仅能增添文采,而且能使事物的形象更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比喻使句子生动形象,拟人能使事物带有人情味,排比能增强语势,教师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4.整体把握,展现细节。教师要明确习作的要求:认真观察,将细节写具体,用事实说话,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教师要训练学生运用眼、耳、口、鼻、手,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明确观察内容和目的,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针对学生习作平铺直叙,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如写人的文章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细节来写;写事的文章要运用周围环境来衬托,起到渲染的作用。

5.在对比中吸收。教师可圈出习作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在班上展示,让学生把这些优美词语、句子、段落抄写出来粘贴在学习园地里,这样,学生的价值就得到了体现,也能从中借鉴写作方法。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7

一、让学生勤于动手,训练能力

俗话说得好“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任何技能技法,都需要反复练习,如开车、游泳,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也需要多次的训练。有些学生怕写作文,通常写作文,笔头咬烂也写不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学生的笔就会越练越熟,思路就会开阔。

除了课本中写的题目外,鼓励学生写日记,将每天发生的有趣的可写的事记下来,还加强生活练笔,班里发生的新鲜事,班里转来了新生、举行的活动(如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等。

二、敢于模仿,想象创新

学习完新课文,让学生想象结尾。如《皇帝的新装》一文学完后,想象皇帝举行完大典回到家里的反应及做法,想象看新衣时,还派另外的人去看,想象他们的反应等。

学习过描写景色的文章后,鼓励学生大胆模仿,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多角度地写自己眼中的美景,写自己独特的感受。鲁旭同学就写出自己对秋天独特的感受:“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香味”,就模仿了《春》中的句子“泥土中混着青草味儿”效果很明显,而不是过去那单纯从视觉角度来写景了。

三、抓住时机,将情境教育融于作文教学中

在进行课文赏析时适时进行作文写作指导,遇到某一情境时,经常问:“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写?怎样想?后来的故事会怎样呢?你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体验?”在导入《变色龙》一文时,我就将刚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讲给学生听:“一次我出楼门时,一男生一头从门外冲进来,刚好撞到我的脸上,眼睛都肿了。”我就问:“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什么呀!”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冒失鬼”,我就顺势引入文中,你生活中有同样的人吗?这样就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的个性。

四、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8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作为一门个别学科,既有与其他科学知识体系相同之点,又有自身质的规定性。

就人类的科学知识体系来说,“一般都由经验要素、理论要素和结构要素构成”[②],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知识体系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作为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经验要素,主要是文学工作者通过审美体验而得到的关于一切文学现象的经验材料,它构成本学科的基石。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要素则产生于对经验材料的抽象,它表现为本学科的特定概念和范畴,构成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结构要素则是作为方法论的原则从文艺学知识整体性中升华出来的,用以揭示文艺学的内容、属性和规律的手段和方式。因此知识体系的结构要素就是方法论。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结构要素与理论要素和经验要素不同,它不是明显存在,而是蕴含在其他要素之中。从形式上看,它不是形,不实在,似乎无法抽象出来,构成独立的研究对象。其实在考察了文艺学研究的历史之后,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文艺学流派林立,学说繁杂,分支众多。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的根源之一,就在于各流派方法论的不同。柏拉图以“直观的甚至神秘的哲学思辨方法”开创了哲学美学(其中也包括文艺学)。亚里士多德以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演绎法建立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影响了西欧文坛两千多年。19世纪泰纳以社会学方法建立了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19世纪末叶德国美学家费希纳运用心理学实验方法创立了实验美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西方出现的精神分析、语义分析美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等,无不与它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逻辑起点有关。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方法论的确立,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学派的崛起”。[③]

为什么方法论能够成为流派的标志?这是因为结构要素是一定文艺学流派的叙述原则,是文艺学内容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联系的方式。当代科学表明,系统是要素与要素之间关系的集合,确定一个系统的质由要素和要素连接的方式——结构所决定。因此结构要素就能确定流派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体系的结构要素虽不具形,只要有客观性,有独立的价值,我们就能够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将它抽象出来,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建立一门崭新的学科,与文艺学的其他门类,如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并列。因此,文艺学的结构要素——方法完全能够成为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二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包括本学科的指导思想,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学科根据,各层次研究方法的特征、功能、价值以及它们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三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世界观,为文艺学研究方法论提供原则、出发点和理论基础,集中表现在本体论问题上。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指出:“美学观念上的不同,只是整个思想方法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结果。”[④]哲学基础决定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又制约和影响研究方法。历史上各文艺学流派所采用的方法,无不与其奉行的哲学有关。泰纳的社会历史方法出自实证主义;风靡一时的接受美学,其思想渊源是现代阐释学,其理论动力导源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8和19世纪发展起来的历史归纳法,与旧唯物主义机械论有关;现象描述法是18世纪经验主义哲学的产物;精神分析法导源于弗洛伊德心理学,直接与非理性哲学相联系,如此等等,都说明了方法论与哲学世界观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探寻方法的时候,切记一切研究方法手段、认识工具都是从“研究文学本体的成功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那种拘泥于封闭的先验框架里作抽象思辨而产生的方法”,是没有活力的。

我们说哲学的世界观指导和制约研究方法,并不等于代替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文艺学这门科学的方法论同一般的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不同的地方,不仅在于它把初始的哲学原则具体化了,而且[⑤]在于它包括了特殊的方法”。[⑥]文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个别学科,有适应自己对象特点的个别学科的研究方法,还有从其他学科移植过来的研究方法,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代替不了的。

四文艺学研究方法论的分类

文艺学方法论是“诸种研究方法的手段的学说化的理论”,它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面对如此众多的研究方法,如何确定它们的层次地位,这涉及到分类标准问题。到目前为止,分类标准不一,有的则从历史角度,有的从功能价值角度,有的从适应的普遍性范围及程度的角度。从功能价值与适应范围及程度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4个层次:

(一)

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处于方法论系统的最高层次,它适应一切科学,“表现为一种思维定势和原则,对文艺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有规定作用”。[⑦]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指出:“美学观念上的不同,只是整个思想方法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结果。”[⑧]哲学基础决定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又制约和影响研究方法。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方法都与其奉行的哲学有关。比如泰纳的社会历史方法之于实证主义哲学;接受美学之于现代阐释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历史归纳之于机械唯物主义;现象描述法之于18世纪的经验主义哲学;精神分析方法之于非理性哲学等等,都被某种哲学所设定,都与其相应的哲学遥相呼应。但是方法论有其相对独立性,并不与哲学等同划一。哲学对方法论的作用只表现为一种指导和制约的作用,绝不能取而代之,它必须通过个别学科的研究方法加以具体化,才能够与各研究方法同文共轨、同条共贯、行之有效。钱学森同志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方法、各门学科的具体方法之间的关系做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指导各门学科,但这种指导既不是取而代之,又不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是通过一般研究方法这个中介起作用。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去指导、联系自然科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联系社会科学;通过数学哲学指导联系数学科学;通过系统论方法去指导联系系统科学;通过认识论去指导联系思维科学;通过人天观去指导联系人体科学;通过军事哲学去指导联系军事科学;通过美学去指导联系文艺理论;通过社会论去指导和联系行为科学。一般研究方法“可以使低层次的具体科学方法论得到拓展、深化和提高,进一步密切相互之间更广阔、更多方面的联系,又有可能使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方法论充实、丰富和发展”[⑨]。同时保证了哲学方法论指导作用的正确实施。

总之,各种研究方法离不开特定的哲学原则的指导与制约,又不能为它所代替。正确的哲学原则确保各种方法的先进性、合理性,先进的科学方法又可以深化、丰富一定的哲学。我们切不可将哲学方法与其他方法对立起来。其实,任何“对立”的做法在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二)一般研究方法

一般研究方法是能为多种学科所采用,处于中介环节的研究方法。它处于方法论系统的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逻辑思维方法。

(三)特殊研究方法

特殊研究方法亦称具体方法。它是某一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或者是某一学科从某种角度的研究方法。特殊方法取决于该门学科对象的特殊性,表现为“对文学的切入视角,一般都成为特定的文学流派”[⑩]。特殊研究方法包括:运用于美学的美学方法;由文学心理学派生的文艺心理学方法;由文学信息属性衍生出来的符号学方法、语义学方法;由文艺价值分化出来的艺术价值方法;由读者所决定的接受美学方法等等。

(四)具体的研究手段

具体的研究手段严格说不属于方法,而是组织加工材料的科学方式、技术措施,是属于方法论的工艺部分,或者是科学本身的研究手段。具体的研究手段能为不同方法论的流派共同运用。比如定量和定性、观察和实验、调查、统计、模式化、比较法等等。

上述划分是就整个方法论的结构体系而言。文艺学的方法论体系的划分在参照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又有其独特性。

文艺学研究方法与文艺研究的对象有紧密的关系,特定的研究对象要求特定的研究方法。从文艺学研究的历史看,流派林立、方法纷呈,似乎无迹可迹,但用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的“作品、艺术家、宇宙、读者”四要素论来衡量,发现各种方法的产生都与研究对象的转移有关。而对象的转移,无论是按照下列哪种模式,如艾布拉姆斯的模式,刘若愚的模式,或叶维廉的图式(图缺),都无法超出“作品、作家、读者和宇宙”四个重心。所以以作家为重心的研究,就诞生诸如传记研究方法、各种文艺心理学方法(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荣格的原型研究方法等);以作品为本体的研究,就产生了诸如符号学方法、形式主义方法、新批评方法、结构主义方法、叙述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等;以读者为研究重心相应出现了文艺现象学方法、文艺阐释学方法、接受美学方法等等;以宇宙和社会为中心的研究形成了社会历史方法、社会学方法、新历史主义方法、解构主义文化美学方法、文化学方法等等。

文艺研究方法本身多姿多彩、丰富多样,像天上的星河灿烂,但又都遵循宇宙原动力,星罗棋布,各在其位,各行其职。文艺学研究方法随文学艺术大系统中子系统的不断被发现、被认识,必将呈现出一幅立体多样、变化无穷的动态发展景观。

[①]陈晋:《文艺学方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辨析》,《语文导报》,1985

[②]李武:《社会学的方法论与社会学的发展》,《新华文摘》,1985年第3期

[③]陆海林:《方法论放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7卷,第44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④][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上卷,第167页,三联书店,1958

[⑤][苏]布什明:《文学的方法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⑥][苏]布什明:《文学的方法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⑦]陈晋:《文艺学方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辨析》,《语文导报》,1985

[⑧]《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上卷,第167页,三联书店,1958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9

一、多媒体作文教学的实质

多媒体是辅助作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和生动逼真的音响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内在潜能,从而积极有效地完成作文教学的任务。首先,多媒体作文教学以训练为主体,通过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评判能力。其次,多媒体作文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变传统教法中的“讲深讲透”为“练深议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再次,多媒体作文教学解决了学生听与说、读与写脱节的问题,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效率,促进了语文水平的提高。

二、操作程序

1.筛选教材

教师要通览全册教材,对各章节作文训练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选择那些学生在以往写作中普遍认为难理解、难想象、易出错、枯燥乏味的内容,作为多媒体作文教学的对象。

2.编写教案

教师在撰写教案时要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多媒体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既具有流程图解,又配有文字说明,做到色彩鲜明,图文并茂。这样学生学起来易理解、易掌握,教师教起来易操作、易控制,最大程度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

3.组织实施

(1)以学生生活为中心进行作文教学。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他们大脑中“教材库”就越充实,写起文章来就越得心应手。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用摄像机现场拍摄学生活动情况,进行编辑整理,制作成录像带,然后指导学生看录像,利用录像再现生活,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如在写《我爱我校》时,笔者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几个典型场景制作成电视录像,在指导作文时播放。这样,美丽的校园景色,同学们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整齐完备的教学设施,都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对学校有了直观而系统的认识,从而感知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认识到自己学校的可爱。这些丰富生动的写作材料涌进学生的头脑里,他们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

(2)给学生观察的一些基本方法。观察是写作的基本条件,只有留心观察,才能获得写作的材料。过河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观察也得解决方法问题。不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便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首先要教给学生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例如教学生观察描写小动物,可以选择一种小动物的录像,边放边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以《小花狗》的录像为例指导写狗的外形,可以采用“定镜”的方法,把最能显示小花狗样子的镜头“定”下来,按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带尾的顺序进行一步步的观察。通过镜头的抽拉,反复比较,连续观察,注意事物的动态变化。这样,通过细致而有序的观察,学生就会全面而深入地认识事物,写出的文章也就更加生动形象了。

(3)指导学生写作技巧。“文无定法”,但不可无法。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了解和掌握一些写作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较快地入门。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主要体现在作文指导过程中。一般包含以下环节:取材、构思、叙述、推敲、评价。例如在指导《赶海的小姑娘》时,笔者先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配乐朗诵欣赏了一段赶海小姑娘的录像:蔚蓝的大海浩瀚无边,汹涌的波涛撞击着海岸,卷起层层雪白的浪花。远处白帆点点,海天一色;近处海滩上一位小姑娘正弯着腰捡贝壳……随着镜头的移动,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和谐优美的图景,深深地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唤起了他们心中许多美好的遐想。看完录像后,教师从取材、构思、记述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就会很快地掌握写作技巧。

(4)训练学生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利用多媒体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播放录像之后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口述;或在播放过程中故意停顿,让学生根据想象进行口头衔接和充填,或者在组织观看片段后,让学生做多种结局的推断想象,并说明之所以如此的道理;或者让学生观看之后进行整合拼接,将片段中的重要镜头组合剪辑,并进行口述;或者在播放媒体画面之后,让学生模仿等。这些有目的、有重点、形式各异的技能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为书面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信息反馈。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双向的信息交流与反馈过程。交流与反馈的频率越高,学生获取的知识就越多,教学成效就越大。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师生共同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成竹在胸地坐在计算机前,既不担心由于书写潦草或由于涂改个别字引起的卷面脏乱导致的心中不快,也不会因为不会写的字“卡壳”而导致的灵感消失、情感凝滞,只要轻轻触动键盘,一行行整齐美观的汉字就会跃然屏幕上,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络功能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提高了教师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通过人与机的对话,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得以相互交流和反馈,使每个学生的“成功”和“失败”都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激发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大了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作文教学把作文教学变成了技能训练、学法指导、知识拓展、德育渗透和心理教育等多种教育要素的实践活动。它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的精神,注意开发个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的素质教育思想。多媒体作文教学是现代教育对作文教育的新要求,它给学生作文指导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它必将作文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点评与互动

想象作文指导方法篇10

一、作文形式新颖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以往的命题作文,形式呆板,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写作。教师要充分给学生自,最大限度地在时间空间上给他们自主作文的机会,激活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多渠道地指导学生习作,使他们把作文当作一件趣事。

1.开放命题。教学中,教师应淡化统一命题,强化自主选择。根据训练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次习作多道题目,供他们选择,让他们各取所需。可以命时空范围很宽的题目,让学生按不同的时间、空间、事件分解题目,进行习作。如《我在寒假中》这个题目,仅除夕夜晚的放爆竹、看焰火、吃年夜饭、收压岁钱等就有内容可写。也可以把作文题目出一半或一部分,让学生自己补充另一部分进行习作,有较大的自由度。还可以只提作文范围和要求,让学生从各自熟悉的事物中自选材料,自由命题作文。

2.扩展题材。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进行写实的记叙文、应用文的训练,还应加强想象类文章的指导,以拓宽作文空间。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想象作文是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契机,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作文的方式有很多。如看图作文、续写作文、补写作文、听音乐作文等。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让学生写《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又如,在黑板上出示“”让学生想象四个图形可组成什么,然后进行作文。还可以依次出“青蛙、闷热、冷饮、大自然”等词语,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句到段,最后成篇。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可以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除了想象作文,还有幻想作文和求异作文。比如《假如我是一片云》、《20年后的我》等,让学生异想天开,尽情发挥,满足他们爱幻想的心理需求。如寓言《滥竽充数》的续编故事,大部分学生会顺着课文思路,写南郭先生老毛病不改,换个地方继续充数混日子,但也有一些学生则相反,写南郭先生痛改前非,寻访名师,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位吹竽名家。像这样的续写,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充满着求异的思路,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3.转换表达方式。指导小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逐步提高表情达意的效果和应变能力,是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方法。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练习第一人称写法和以时间、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比较多。但长期局限于单一的方式和方法练习,容易形成表达定势。如果能变换叙述的人称(用第三人称)和手法(顺序、倒叙、插叙),即使是同一题材和题目,学生的思维和应变能力都会得到新的锻炼和提高。另外,在学好记叙文的同时,还应注意指导其他文体的训练,学写儿歌、童话,简单的说明文等。如学习了《太阳》后,可指导学生改写童话《太阳与地球的对话》。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注意平时积累

陶行知先生主张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事为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工厂去参观,到农村去走访,到风景区去游览,原汁原味地耳闻目睹,亲自感受,引来源头活水,并指导他们观察、实践、思考、获取作文素材。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种植、养殖活动,经过观察实验,写出了《卷柏复活了》、《养金鱼不换水》等优秀体会文章。还有同学写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作文《铺路》、《慰问敬老院老人》等。由于是亲自经历,印象深刻,所以写得具体生动真实感人。在开展有益活动中,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善于积淀、筛选生活中的繁多事例,拿来为作文时所用。我们在班级中开展随感记录活动,每人一本小本子,每天临睡前回忆一天中所经历的事情,及时记录下来。数量不限,内容可长可短,并定期交流精彩随感。既传递了信息,又积累了素材,日积月累,滴水石穿,解决了许多学生“无米下锅”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