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行为科学的概念十篇行为科学的概念十篇

行为科学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26

行为科学的概念篇1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构建;科学概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55-02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一个过程。而科学教学则是要帮助学生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这也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概念体系,从而形成科学的认知观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前概念简介

我们都知道,前概念大多来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经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形成的大部分概念都是前概念,由于没有转变为科学概念,导致小学生在系统学习科学知识时,通常不容易摒弃已经形成的错误认识,有时甚至对正确的概念加以排斥,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和及时纠正,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科学概念的建构。除此之外,学生的前概念还具有自发性、隐蔽性、顽固性等特点,错误的前概念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负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在科学课堂上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首先就注意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可以对前概念水平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可以包括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访谈法是了解学生前概念水平的重要方法,更科学,层次更深,灵活性也较大。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充分的访谈时机,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原有的想法,不断对前概念进行纠正。

二、科学概念构建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科学认知,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不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构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来源主要源于日常生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间的紧密联系。构建科学概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实验,对科学概念进行丰富和完善。在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学生是带着一定的认知来学习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这种认知,让学生对将要建构的概念有一个逐渐了解和认识的过程,切不可强行改变学生的这种认知。此外,科学概念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的反复思考,在每一次思考中对科学概念有新的认识,在每一次思考中提高对科学概念的认识。有人将小学科学教学形象地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主要意思就是说,教师将科学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学生要自己学会不断消化和吸收,并最终学会如何自己“过河”。

三、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关键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将学生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这是重中之重。如何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成为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前概念有个大致的了解,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沟通,而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前概念水平,那只是教师自己的想法,并不能代表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也不是孩子们真正的前概念水平。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科学概念建构的进程,要让科学概念的构建有一个逐步的递进过程。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慢,因此,构建科学概念时,教师要不断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困惑,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理解科学概念,往往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教师只要时刻关注学生即可,不用把学生直接从起点推到终点,这样反而不利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要让学生自己摸索,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教师要提供有针对性的自身经历和生活经验支持,这样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学习和理解到科学概念,更加容易记忆。对同一科学概念的构建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建构科学概念。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出发点,从学生前概念出发,采用不同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四、小学科学建构科学概念的策略

1.关注前概念。前概念在建构科学概念过程中是不容被忽视的。学生在进入校园接受比较正规和系统的科学教育之前,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和自身经历对形成了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前概念在入学前,广泛存在于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它主要来源于对日常经验和生活的积累。前概念对于科学概念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为科学概念的形成服务。为了促进教师在讲授科学概念的教学时,对学生的前概念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增加一个环节,主要用于教师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这样能够使科学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效率性。在每堂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个调查,以朋友的身份跟学生进行交谈或者以做问卷的形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比如,在讲“水和水蒸气”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口头访谈。“你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水蒸气了吗?”“你们知道水可以变为水蒸气吗?”等等问题,这种问题可以让教师在最快的时间内知道学生前概念的大致水平,比较方便。

2.重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研究来寻找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而进行的一些探究性活动和自主性学习过程。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当中,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概念,是一种很有效的接受和掌握科学概念的方式。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的关系,我们可以归纳为,科学概念是内容,而科学探究是形式,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概念的一种方式,科学概念可以借助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实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活动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概念的特点,促使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教师要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供的材料要有多样性和选择性,重视学生的科学体验,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科学概念。比如,在讲“水溶解物质”时,对于溶解这一科学概念,小学生们接受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必须建立在科学探究基础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观察食盐在水中慢慢消失的过程,再让学生用吸管品尝一下水的味道,这样可以充分证明盐已经变成肉眼看不到的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了。通过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和有趣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使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3.重视合作学习。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也是建构科学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互动,强调沟通与交流。主要原因在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悟都不同,每个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也都存在着差异,只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与他人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和探究的活动中去。有的合作学习往往能够得出出人意料的结果,甚至能够引发学生间的认知冲突,揭露前概念的不合理性,但正是这样才能够建立和形成新的科学概念。比如,在学习“摆”时,合作小组成员要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有负责计时的,有负责操作的,有负责记录的,还有负责监督的。这个实验需要所有成员间严谨和默契的配合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将科学概念的建构融于生活。科学概念本身就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科学概念的建构一定要从实际的日常生活入手,将科学概念的构建融于生活,将学习与生活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了科学知识后,再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时时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时也使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变得轻松和有趣。将科学概念融于生活,使科学这个十分抽象的名词,变得更具目的性和实用性。而且对小学生来说,将科学概念的构建融于生活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引起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带给他们一种想要参与和验证的渴望和冲动。比如,在讲“沉浮”时,教师不仅要准备材料,在课堂上演示浮沉的原理,使孩子更好地理解“浮沉”这一科学概念,还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例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顺利掌握这一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

五、结语

科学教学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概念体系,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我们在进行科学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水平,重视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不仅要将科学概念的学习融于现实生活,还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科学实践中建构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

[1]盛桂兴.基于学生前概念的科学概念建构策略[J].探秘(科学课),2012,(02):6-8.

[2]朱颂伟,周斌.建构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Z1):97-98.

行为科学的概念篇2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科学前概念;科学学科

元认知也称为反省认知、超认知和反审认知,是学生对于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学生可以通过元认知策略来了解、检验、评估以及调整自身的认知活动。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以及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元认知是近十几年来心理学家所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不断研究可以发现,这种理念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元认知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科学学科时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调节。

一、学生科学前概念的形成因素

1.对生活经验先入为主造成学生形成前概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各类自然现象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使学生形成前概念。但这些概念观点是错误的,教师要打破学生的传统观念。

2.学生个体差异性造成学生形成前概念

每个学生之间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也就造成了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思维逻辑方式、认知水平、生活经历以及性格方面都大有不同,因此学生的前概念也存在不同。部分学生可应用自身的概念解决问题,处理抽象概念并及时构建新概念,但大部分学生的概念能力较为低下,不能很好地对概念进行认知。

3.知识负迁移造成学生形成前概念

初中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学生在进行数学、英语、物理等主要学科的学习中形成了较为消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学科由于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在学科之间形成错误的关联性,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低下,从而出现知识负迁移的情况发生,也是导致学生形成错误前概念的主要原因。

4.大众化传媒造成学生形成前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途径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并不是都具备科学性。初中生还缺乏鉴别能力,无法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前概念,削弱了学校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知识教育的效果。

二、运用元认知策略转变学生的科学前概念

1.合理创设情境减少认知冲突

课堂上的情境创设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前概念转变过程是否顺利,同时也是学生有效学习、构建合理科学观念的重要途径。波斯纳认为:“概念转变过程的发生,是由于学生对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产生的矛盾所引起。”因此,教师要想有效转变学生的前概念,需要设计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进行前概念的转变。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的过程中要确保创设的情境与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相融合,要全面覆盖教材中的科学知识点,同时还要适当融入生活中的科技事件。创设合理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让学生遵循科学知识力量去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从而达到学生可以利用科学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知识共鸣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问题情境创设,从而暴露出学生的错误前概念。要想合理有效地转变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就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来进行研究。

例如,在初中科学第一册第一章当中的“科学入门”一课,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这一问题,学生几乎都认为科学家是采用实验方法来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师得到答案之后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打破“实验方法”这一错误前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黑盒实验”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最后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联系教材,使学生形成全面的探究思维和科学逻辑思维。

2.利用元认知策略转变学生的前概念

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以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为目标,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打破学生的科学前概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在《认知发展》中提出:“元认知也称反审认知,是个体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有所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是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教师要充分运用元认知策略来有效转变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概念,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根据教材设计完善的问题层次,要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层次上的前概念转变,并将正确的科学概念进行透彻剖析。以下面例题为例进行分析:

小红发现一种身上长毛,并能在水中自由游动的生物,这种生物可能属于()

a.两栖类动物B.鱼类C.爬行类动物D.哺乳类动物

虽然经过“生物的分类”一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了解了五大类动物的特点,但在解题时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在自身的认知冲突上转变前概念。教师:“哪些生物可以在水中游动但不属于鱼类?”学生:“青蛙、鲨鱼、鲸鱼、鸭嘴兽。”教师:“那这些生物之中哪个动物身上有毛?”学生:“鸭嘴兽。”教师:“鸭嘴兽是哪类动物?”学生:“哺乳类。”教师:“在刚刚你们列举的动物中还有哺乳类动物吗?”学生:“鲸鱼。”教师:“哺乳类动物的特征是什么?”学生:“身体生长毛发,胎生。”教师:“再来看这道题,这回知道正确答案了吗?”通过教师不断深入地提问,学生可以在回答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认知逐渐对前概念进行转变,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反思,这种教学方式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概念的构建。

总而言之,教师在元认知策略下对学生进行前概念的转变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教材内的知识点与元认知策略有效结合,同时要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考虑进去。依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创设科学性极强的科学课堂。在转变学生前概念的过程中,利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自身建立起良好的科学思维,要让学生对自身的认知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相信在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索下,可以在科学课堂上更好地利用元认知策略来转变学生的科学前概念,从而使学生建立完善正确的科学思维以及极高的科学素养,有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静.初中科学课堂转变学生前概念的策略及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行为科学的概念篇3

一、前科学概念的特点

1.广泛性。前科学概念的广泛性特征是不容易引起注意的,学生在接触生物知识之前,对于生活中许多情况已经有了潜移默化的经验,如在遗传变异、细胞与分子等知识方面,即使没有学习生物,通过人与人之间口头传述或依靠现代传媒技术,也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日常生活中零碎知识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涉及许多方面,在学生生物学习的各个阶段这种广泛性都会体现出来,然而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仅表现在客观具体的生物知识上,对于一些抽象细节化的生物知识,这种前概念基本上涉及得很少。

2.自发性。前科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是无意识的,学生并没有想要主动有目的性地接受这些知识。但随着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通过对周围事物及环境的逐步观察与了解,这种概念及知识的获得就呈现出自发性的特点。这些生活经验在学生头脑中慢慢积累,最终形成固定的概念及模式。这种概念的形成并不是外界刻意地强迫其理解和接受,而是学生主动自发地将这种概念收入脑中。他们站在自己思维理解的角度对事物形成概念,这些前科学概念通常也都是满足其认知发展的。

3.顽固性、稳固性。由于学生主动对事物形成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一般情况下这种事物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不容易消除和更改的,在后期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这些概念根深蒂固、不易抹除。如对于病毒这一概念,学生认为病毒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认为病毒是有害的。

4.隐蔽性。这种前科学概念不易被察觉,即使是产生前科学概念的本人,也难以具体罗列出头脑中的前概念到底都有什么。前科学概念以一种微妙和潜在的形式存在,只有接触到具体的人或事,才会起到强烈的作用,而且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反映出来。

5.反复性。前科学概念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即使有顽固性,但形成意识的主体在不同情况下也会对自己的前科学概念做出更改,它是一个反复的、可更改的概念,因而方便生物教学。

6.断续性。前科学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对某一事物形成大致的感知,这些事物特征也仅仅符合当时的认知情况。步入系统学习之后,我们发现,这种前科学概念断断续续,片面性很强,这也是与科学概念不同之处。

二、存在偏差的前科学概念的转变策略

1.通过揭示性问题使前科学概念暴露出来。若要使前科学概念发生转化,首先要让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前科学概念都反映在生物教学的哪些领域,什么方面,采用一些关键性、点拨性的语言提问或说明使其暴露出来,或通过说明一件事情或一种情况,判断学生对其的反应,抓住前科学概念的发展方向。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有侧重点的推断,结合自身在同一年龄段思维发展的程度及意识形态,选取相应揭示性的问题。总之,教师应以引导的方式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一个倾吐个人想法的平台,通过互相交流,使教师掌握学生的想法,方便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尿糖高一定是糖尿病吗?生长素的合成一定需要光吗?诸如此类。

2.创造认知冲突,帮助前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在上一阶段的了解过后,教师可对回答有偏差的观点直接说不,直指错误观念,然后给学生一段时间讨论,再进行提问,最终给出科学概念的答案,并讲解其中原因。在创造认知冲突时可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诱导学生倒出思想观念中的错误观点,然后加以指正,一方面可使前科学概念发生转变,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牢记科学概念。如对缩手反应形成认知冲突。

3.反复强调科学概念,及时进行专项强化。学生进行上面两个步骤后,头脑中的观念仍时常出来反驳科学概念,因此教师在后面的相关讲解中要反复强调容易出现认知错误的问题,在纠正学生错误观点时,将问题的正反方面进行对比来解析,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同时指出错误观点的错误所在。如提问:是否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且只有植物是生产者?对于学生的肯定回答给予否定说明,举特殊反例: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在讲完科学概念之后,马上让学生进行问题的专项训练,使观念更加强化。

行为科学的概念篇4

学习科学,是为了关注和解释自然界,并深刻理解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已经做出的科学解释,同时要使学习者逐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达成以上目标的基础,是对每一个具体核心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核心科学概念是架构整个科学学科领域最基本、最关键的核心思想。学习者只有对解释、思考时运用到的这些核心科学概念进行长期的学习和建构,并深刻理解这些核心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才能拥有足够的科学学科基础知识,才能发展自身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为此,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必须清楚哪些是核心的科学概念,哪些是某一年龄阶段需要掌握的子概念,在一个或一段年龄时期内如何推进学习者的概念改变,并明确该推进到哪一步。总之,必须以整体发展的眼光认识每一节课在学习者核心科学概念发展过程中的位置,必须为学习者完成一个核心科学概念的理解而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在StC课程实验研究中,我们看到它的课程组织结构很好地体现了“让学生对核心概念连续把握并广泛理解”的指导思想。

在“对概念的连贯把握”方面,StC课程的组织有两个特征。

一是强调组织课程必须聚焦于为数不多的几个核心概念,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深入探索每一个概念所蕴含的具体思想,获得对某一核心概念连贯而深入的理解。

以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为例,StC课程主要聚焦于生命与环境、生命特征、生物进化3大核心科学概念,同时这3大核心科学概念又被细化为48个相关的科学子概念。StC课程将它们安排在6年的时间里,每个学年集中学习2个月的时间(约16课时),使3大核心科学概念始终贯穿于每一个学习阶段。核心科学概念和子概念之间形成互相联系、经常反复、逐级提升、不断生长和连贯把握的一个整体。子概念成为对核心概念的深化,彼此又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3大核心科学概念被分散在各个学段的学习过程中,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反复出现,每次出现都是在前面学习基础上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连续而没有终端的概念网络。近96课时的探究过程,也成为一个密切联系、一直连贯的学习进程。

表1具体呈现了生命科学领域3大核心科学概念在6年的学习进程中按学习者年龄特点所进行的逐级连贯安排,这是以学习者大脑的发展为基础,以3大核心概念中相关子概念的连贯性为依据而构建的各个阶段不同主题的学习进程,这样的安排使课程中的不同内容形成彼此有联系、有发展、相互完善、一直连贯的整体。

二是强调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持续深入的学习进程。通过学习进程的设计,不断使学习者建构、完善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加深对概念获得及运用的理解。

将学习置身在一个逐级连贯的概念理解过程中,用大量的时间深入探究并持续若干个年龄阶段,使学习者对概念的把握始终处于一个发展和深刻思考的过程中,这种方式显现出以下优点:

促使学习者开始对某一领域几个为数不多的概念进行反复的认真思考。

促使学习者参与一些对其终身学习有意义的探究和学习。

在不同的阶段引入更适合学习者发展需求的相关核心概念。

促使教育者思考某一领域为数不多的概念在各个年龄阶段呈现的方式,以及逐级建立的依据和相互支撑的联系。

课程建设者可以更科学地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研究和确定课程的范围和顺序。

StC课程对概念的连贯把握,将学习者对重要的核心科学概念的探究和理解置于一个相当长的学习周期中,用联系的、反复的、逐级的、生长的、连贯的概念构建策略,使学习变成一个不断解读概念、不断深入探究、不断思考转化的过程。StC课程这种连贯性的结构,让我们看到科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条向上的线段,抑或是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而是一条复杂的、有时会反复的、始终连贯的、没有终端的网状关系。这样的连贯性课程结构安排很值得我们国家科学课程建设者借鉴。

在“对概念的广泛理解”方面,StC课程组织有两个特征。

一是强调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是在多个情境中被不断提取的过程。课程不仅把一个核心概念置于6年的各个单元中以寻求广泛理解,而且在每一个单元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3年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单元,学生形成的子概念包括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生长周期、遗传、人工选择、自然选择等。但是课程并不是仅仅设置了对这些内容的探究,还包括了播种的技术、间苗和移植的技术、测量的技术、蜜蜂的身体结构和功能、蜜蜂的习性、蜜蜂模型的制作技能、人工授粉的技术、收获种子的技术等一系列与物质科学、设计与技术相关的探究内容。课程设计者认为,这些内容与生命科学领域核心概念的发展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它们同时影响着学生对生命科学3大核心科学概念的理解。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单元的第4课是“间苗和移植的技术”,作为“设计和技术”领域中农业技能的一个教学角度,学习者在进行一项看似非常精密的农业技能训练,了解间苗和移植的不同与方法,同时也亲手经历了这一过程。实际上,这项技术反过来也影响了学习者对生命科学3大核心概念的深刻理解。间苗和移植的目的是使幼苗拥有足够的空间、阳光、食物、水分和空气循环,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幼苗就有可能发育不良或死亡,这是对“生物与坏境”核心概念的思考。间苗和移植后,大部分植株得到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植物会茁壮成长并在收获的季节生长出更多优质的种子;反之,因为营养不良等因素,种子产量和质量就会降低,影响后续的繁殖。这是对“遗传、进化”核心概念的思考。间苗要注意剪枝的位置,移植要将植株和根系一起拔起并带些土壤,这是对“生命特征”核心概念的进一步理解。人工间苗和移植,将使植株有选择地、更好地生长,这是对“人工选择、自然选择”概念的思考。所以,让学习者全面认识事实,是StC课程对概念的广泛理解的一种思考。只有让学习者广泛关注概念的各个角度,通过对相关联的各个领域进行探究,对概念的理解才会更深入、更深刻和更科学。

二是强调科学概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各个核心概念紧密联系的基础上,不仅是让学习者理解单个概念,而且希望学习者在多个重要概念之间寻找相互联系,以获得更多的支持,使概念的理解发生在多脉络的情境中。

把学习置身在一个广泛情境的概念学习过程中,用大量证据支撑每一次概念的建构,使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始终处于一个尽可能全面的逻辑实证基础之上,这样的方式显现出以下优点:

孩子对概念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入的。

孩子参与了多个模块的探究,拥有自己进行鉴别和思考的机会。

在不同概念领域中孩子能主动寻找彼此间的联系并生成真正的理解。

教育实施者需要将概念置身在一个更大范围内的应用,并联系同一年级层次中相关概念之间的结合点,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事实的全部。

行为科学的概念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前科学概念转化负迁移

引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出现对前科学概念认识不充分的现象。虽然也会注重学生的过往学习经验,但是对转化学生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的全面研究却少之又少。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的重要时期,物理概念作为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物理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前科学概念内涵与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几点针对性的转化策略。

一、前科学概念的内涵

前科学概念就是指对事物含糊的、不完善的、或者是错误的理解。前科学概念的术语繁多,其中,对“错误概念”、“相异概念”、“前科学概念”的使用较多。使用最早的是“错误概念”,由于其易于理解,所以获得了科学教师的普遍认可,但是其中蕴含着否定含义;“相异概念”中蕴含着学习者对事物理解的合理性,是肯定与尊重学习者的一种表现,其研究者中,学者居多。“前科学概念”对“错误概念”、“相异概念”的涵义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但却很少被表述和研究。

二、前科学概念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在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每当将学生之前的经验认识与物理概念联系到一处时,总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积极的进行发言与探讨,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概念,以定义的方式向学生直接揭示概念的关键所在,来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了解,同时,不仅扩充了学生认知概念的内涵,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τ谖锢砀拍畹慕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初中生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其中错误的思维就会阻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而且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很难接受其中与自己的思维相违背的科学认识,从而形成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前科学概念使学生习惯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常常产生以偏概全的狭隘思维,以至于忽视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对学生的全面分析能力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转化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

1.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教师通过创设能够引起学生产生矛盾想法的问题环境,在对科学知识进行讲解灌输之后,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正确的想法,并使之与科学知识形成对比,充分认识到原有经验的弊端和缺陷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错误,从而引导学生放弃错误的思维模式和经验认知。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设置悬念,例如,将玩具车置于一个平面上,用手推动小车使其向前运动,按照以往经验来看,学生会认为是力的作用使小车能够向前运动。再推一下小车,迅速移开手,小车依然能向前行驶,学生又会认为小车不依靠力也能向前运动,这就引发了学生对以往经验认知的冲突,从而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涵。

2.掌握概念,加强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就是对事物加以科学的方法变换感知材料及其呈现方式,来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促使学生更加迅速、深刻的掌握和理解事物正确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变式教学通过在不同情境中使用同一概念的原理或程序,来提供大量的物理概念正反面事例,促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更好的认识和学习,对转换学生的错误认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教师通过将学生的经验作为本体,来使物理的内涵得以再现,以达到抽象概念化为具体图像的目的,从而促使学生想象与认可。例如,在进行关于热的物理概念教学中,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学生会认为物体既然能排出热量,其本身就一定含有热量。教师可以将人在进行运动时或是在高温环境中会排汗进行比喻,假设汗水的排出量等于人体水分的消耗量。通过对高温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减少的内能就是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增加的内能就是获得了热量,热量就是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体能的变化量,是描述物质变化过程的物理量等概念的输入来引导学生更深层面的理解。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前科学概念及其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分析,提出了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掌握概念,加强变式教学;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等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转化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前科学概念虽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通过对其进行改进与整合,并将其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娜、李美娜、王玉兰.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生前概念的转变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14(03):113.

[2]肖巧玲.高中生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型研究[J].教育评论,2014(08):126-128.

行为科学的概念篇6

关键词:普通术语学,元术语学,概念优先,受控制的概念动力学,术语学与知识技术

中图分类号:H083;n04;e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3-0006-05

1维斯特术语学思想的特色

看到“术语”这个词,人们一般会想到某专业领域一个经过梳理的概念集合,并带有与之相对应的名称或者语言标志。经过人类历史上对特殊专业领域术语形成规律的不断探索,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普通术语学”的理论;在此之前,维斯特(eugenwüster)也曾使用过“术语理论”或者“术语基本原则学说”的说法[1]。在1971年莫斯科术语工作会议上,也曾有学者称其为“元术语学”(超术语学)(metaterminologie)。在这个称名下,人们思考的是如何为专业词汇和专业词汇系统建立理论模型,并为此探究了逻辑哲学和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2]。

维斯特一直强调,在术语学理论或者元术语学中,逻辑哲学的理论基础要优先于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他明确指出:“每一种术语工作都要从概念出发。”[3]他旗帜鲜明地声明普通术语学与普通语言学是有界限的。在术语学中,概念领域是与名称领域相独立的。因此,术语学家谈概念,而研究标准语言的语言学家谈词的内容。

维斯特倡导“概念优先”的术语学理论,相对于语言学理论还有另一层意思:在维斯特的术语学中,语言本身仅仅是一种常规性的东西,它是次要的,因为它传递不了有关某专业领域基础性概念系统的信息,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有意识语言塑造的结果。而专业领域概念系统的信息与普遍知识相比更具有特色,这种信息对于专业领域实现系统化更有用。因此,在探索概念和概念系统构成的规律性时,普通语言学的理论作为工具是不适合的。在探讨专业领域所存在的规律性时,普通语言学的知识也远远不够用。概念系统形成的规律性,构成了产生特殊专业术语的历史性和系统性的前提。

维斯特普通术语学思想的形成,与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哲学学派(简称维也纳哲学学派)科学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个哲学派别对标准语言进行批评的大背景下,维斯特也开始了他对专业语言的批评,这个哲学派别科学理论的发展,一直对维斯特的术语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启发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二者的发展是一种并行关系。

2近二三百年科学理论发展中的术语学思想

科学专业语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其产生之初,根本没有普遍公认的规则和基本原则。在工业革命之初,专业语言的概念系统是混乱的,几乎在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情形都是如此:物理学中的基本度量衡单位是混乱的;生物学中不仅专业概念的命名是混乱的,就连确定动、植物分类的划分特征也成问题。

在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发展有一个重大转折。当时人们认识到,概念这种不系统的命名状态,是可以借助于术语规则进行调整的。当时的术语规则考虑到了在概念间进行上下左右排列的系统关系。例如,著名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lvonLinné)的动、植物双名命名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植物专业语言;在可量化的科学中,也产生了国际上统一的基本度量衡单位制[4]。

在大多数专业领域中,概念系统的状态是一堆未经规范的称名。时代急切呼唤着一种规范性的术语工作。这种描述性或者规范性的术语研究,是在对专业领域现存的名称进行修正的工作中展开的,而标准化的术语工作就是贯彻这种研究所产生的术语规则[5]。

科学理论的发展在19世纪有第二次重大转折。当时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中,人们开始依照专业组织术语委员会所制定的术语规则,对称名进行整理。人们认识到,由相关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术语规则,不仅比由个别专家或者教材作者所编写的规则更加可靠,而且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和贯彻执行。

那么标准化术语的规则和规律性从何而来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科学史:在诸如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等不断出现术语的专业领域,都运用到了古典的概念逻辑。在这些学科中,无论是把概念划分为上位概念(属概念)和下位概念(种概念),还是在对不同概念形式进行质的或者量的分类,人们都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和谓词学说为依据的[5]。所以维斯特认为从普遍性意义上,逻辑阐述清楚了概念间可以用什么样的关系进行相互排列、如何依据这种关系加以整理以及如何才能形成一个概念系统或者概念域的问题[6]。术语工作涉及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或者标准语言中的概念,而是科学的专业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维斯特一再强调术语学与科学理论的紧密关系。在奥地利,维也纳哲学学派系统性地运用了形式逻辑,对自己的科学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

3维斯特术语学思想与维也纳哲学学派在科学理论上的关系

维也纳哲学学派的代表人物卡纳普(Carnap)在1928年写成的《世界的逻辑结构》一书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术语学与科学理论的基本联系。他提到了一种基本思想:为了更好地把世界用语言勾画出来,人们需要使用逻辑作为支架[8]。语言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在他的《逻辑哲学论》中对这种思想也有所表述,并且他对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决定性影响[5]。

尽管维也纳哲学学派有关科学理论的基本理念与维斯特的术语学理论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但二者有着本质不同:维也纳哲学学派倡导陈述逻辑,把科学看成是陈述系统;而维斯特是从概念逻辑出发的,把科学看成是概念系统。二者的目标设置也不一样:维也纳哲学学派的科学理论实际上是元数学的一种延续,运用陈述逻辑进行元理论构建,注重分析科学语言的逻辑句法;而维斯特的术语学理论从一开始就立足于更为实际的目标设置,他试图实现国际性专业语言标准化,以便能为专家之间实现单一清晰的专业交流提供便利,可以跨越民族语言的鸿沟。维斯特认为,术语学理论研究应该为这个目标提供理论基础。这也就决定了术语学理论从一开始就不能只以纯粹的形式逻辑为依据;各专业领域在现实知识基础上已经建立的、特殊的概念关系,更应该是创立术语学理论的具体起始点。

卡纳普注重形式的科学理论倡导的是: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重建,试图让科学语言彻底摆脱所有实际的内容。因此,这种理论把每一种与对象客体实际内涵有关的陈述,都转换成了一种形式演算,以便实现逻辑不相矛盾的学术初衷[6]。而在元术语学中,科学语言涉及具体对象客体的内涵方面是必须要保留的。只有这样,人们才可能把专业知识领域的特殊专业结构,作为概念系统地去理解。

就术语学与逻辑的关系,维斯特曾经说过:“阐述概念间关系所必需的知识,一定要从逻辑学中接收过来……某具体专业领域中概念间的真实关系该如何确定,这是术语学应该承担的责任。”[7]描述性的术语学研究,只有与具体的专业科学或者实用科学紧密结合才可能向前发展,而这些领域为标准化的术语工作所提供的研究工具,就是实用的概念逻辑。维斯特就是运用概念逻辑对现存的专业语言或者专业术语进行批评的。这应合了维特根斯坦对标准语言的语言批评。也是维斯特术语学理论的起点。在他研究之初,是依照语言学家的思路摸索的,并试图摆脱这种研究方法的缺陷,一年后他豁然开朗,发现运用逻辑的概念学说,很多困惑可以迎刃而解。

术语学研究从以语言学为导向转向以概念逻辑为导向的这种转变,可以称为术语学发展的科学理论性转折。这标志着术语学以用概念逻辑武装的元术语学的姿态,成为了实用科学元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科学理论整体的角度看,维斯特把科学作为概念体系的见解,与卡纳普把科学作为陈述系统的主张并不矛盾,二者相得益彰[5]。

维也纳哲学学派的科学理论,曾试图实现与术语学相互补充的理论关系。卡纳普就曾试图把科学语言的逻辑句法借助语义学,甚至借助于语义信息的理论进行扩充。但这些努力,都没有脱离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关系出发的框架,没有从概念出发。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关系的含义(或者名称)和概念之间没有做区分,没有解决“语言和现实”这个基本的认识论问题。因为依据他的观点,从概念上理解的现实,是独立于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的,与语言的内涵方面无关:“语言和现实的联系是借助对词的解释实现的,这属于语言学范畴。这便于语言以自我封闭的自治方式存在。”[2]

由于局限于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人们想从语言之外的参考点去开展进一步的语言批评,想从以概念为代表的事实或者事物出发去开展语言批评,从根本上说是实现不了的。这就需要另辟蹊径。而元术语学的产生正是铺垫了一条新的道路。因为元术语学不仅兼顾了对现实进行语言描述的认识论条件,而且也考虑到了把概念逻辑作为工具这一前提,实际上这些要素已经在现存的专业术语中存在了。元术语学作为对专业语言进行批评的工具,并不是从术语规则的绝对零起点出发的,它是一个对事先整顿过的专业语言持续不断的勘误过程;这个过程是借助描述性的术语工作实现的[2]。

维斯特用他的认知理论模型阐述了这种对专业语言进行勘误的标准化基本原则。在这个模型中,维斯特其实谈到了两个代表层次:一个代表着个体对象客体的普遍概念,而且他谈到一个符号概念,它与那个普遍概念相对应,并且借助语音构成物(语音形体)或者书写构成物(书写形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得以体现。

符号概念通过不同的语音构成物(语音形体)或者书写构成物(书写形体)得到实现的过程可以是任意的,也可能是按常规进行的。但是,普通概念和符号概念之间的对应却不能这么随意,它必须遵循概念逻辑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它规定了概念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关系相互排列在一起的;它对处于不同代表层次的概念也适用。代表个体的普遍概念与理想化的符号概念,它们必须在一个同构的映象关系中才能彼此相处;由此,这也就把对象客体的结构,转换成了它们所代表的符号的结构。

每一类知识的传递,每一种成功的知识加工,都离不开对对象客体概念性的把握。维特根斯坦曾说:“当我概念性地掌握了一个对象客体的时候,我也认识了它在实际状态下存在的全部可能性。”[2]只不过,维特根斯坦和受其影响的维也纳哲学学派的科学理论,是从陈述逻辑的角度理解对对象客体的认识的。而元术语学是以概念逻辑为立足点的。

带着概念逻辑优于陈述逻辑的术语学研究思路,维斯特对当时日益蔓延的维也纳哲学学派所倡导的一种观点进行了抵制。这种观点认为:现代数学化的陈述逻辑应该接替古典逻辑,甚至应该完全取代古典逻辑。从维也纳哲学学派科学理论的目标设置去看,这种观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个学派只是注重了陈述逻辑与经验科学的陈述系统不相矛盾的一面,而没有注意到这些科学的内涵方面;而在现实的科学专业中,其内涵所包含的却是概念系统这种逻辑结构形式。维斯特认识到,维也纳哲学学派的观点对于形成术语学理论完全不适用,他的术语学把知识领域作为概念系统或称概念域去考察,他坚定地引用古典概念逻辑,而没有像维也纳哲学学派那样将其清除掉,而是彻底保留了古典概念逻辑不可或缺的自身价值,将其作为术语学的逻辑工具加以珍惜。

在概念逻辑中,它首先只考虑概念本身,而没有考虑概念在逻辑判断和逻辑结论中的作用。概念可以当成思维的对象客体看待,是一种“所指”(dasGemeinte)。至于它真不真实,存不存在,是抽象还是具体,是个体的还是普遍的,是一种现实的事物,还是一种现实情况或者仅仅是某事物的一种特性……,这些都无关紧要。从这种意义上,这种“所指”可以描述成“语言之外的概念(=逻辑概念)”。这样理解的逻辑概念,它对于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并且只服从逻辑法则,这些法则可以借助自然的标准语言,或者借助经过协商规范的专业语言而较为精确地制定出来。尽管语言的表述形式可能相差甚远,但是这种逻辑法则却是普遍有效的。就像中国人与德国人,虽然语言思维截然不同,但是从超语言的层面去看,他们都运用相同的逻辑形式进行着判断和推理[6]。

基于概念逻辑的元术语学,对于国际化的专业语言标准化来说,具有基础性意义。因为在过去,专业语言间的相互协调适应一直是在民族国家内部开展的。而维斯特的术语学,由于以概念逻辑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因此,它为实现国际化的专业语言间的协调提供了正确保证。对已经存在的专业语言进行协调统一,不仅需要有统一的概念,而且必须有统一的概念系统;这不仅要立足于具体科学的专业知识,也要立足于概念和概念系统逻辑结构方面的知识。

由此可见,纯粹的逻辑作为一种单纯的思维工具具有普遍意义,而对于科学的认识而言,它又具有特殊性。一种工具,越是简单,它的用途越多,就越是好用。元术语学从产生开始,就为普通概念逻辑结构的形成,也为概念系统逻辑结构的形成提供了关键性的东西:特征复合体的一致性和多样性。一个概念的逻辑结构由其特征复合体的一致性确定。由此,这个概念也与另一个特征复合体划清了界限,而这另一个特征复合体形成的是另一个概念。将不同的概念组合成一个概念系统的关系,只有通过不同的特征复合体间相同的交集才可形成。由此出现了上位概念(属概念),人们把它作为逻辑上的属,而与作为逻辑上的种的下位概念(种概念)相区别。原则上,人们可以从一个概念那里摘取出若干个特征,然后把这个新形成的特征复合体作为属,附在每一个将成为下位种概念的概念上。从纯逻辑的角度看,一个属概念的种概念,是在属概念的所有特征上再添加了其他的特征,而种概念的属概念,只具有比种概念更少的特征。描述性的术语工作,是从个别的专业领域出发的,在这些领域中,实际的概念关系是依据科学的专业知识得以描述的。这也是科学认识的任务,认识论对于元术语学的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4科学理论与普通术语学的概念动力学思想

在当今科学理论中,存在着“理论动力学”的说法[7]。这是在科学理论框架中,运用认识论的方法对各种科学理论的出现和变化进行动态分析,以求探索出某一知识领域发展的规律性。在普通术语学理论中,摸索科学概念形成规律的认识论方法,体现在“受控制的概念动力学”这个理念上。概念动力学描述的是概念的出现、变化及其连续性,这是科技进步必然带来的结果。在现代术语学理论中,受控制的概念动力学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得以运用的,在术语学研究和工作中采用这种理念,可以对已有的术语命名和定义进行更好的“扬弃”,这也更有效地促进了各专业学科自身的发展。

受控制的概念动力学描述的是在新的科学知识和科技产品不断出现的洪流中,规范化或者标准化的术语工作持续存在的状态。在术语学中采用这种理念的目的,是为了“在概念自由发展的基础上,为术语标准化工作(为概念及其名称的确定和统一)找到恰当的时间点”[8]。受控制的概念动力学作为一种方法论,本质上是对术语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因为在当今这个时代,科学的进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通过信息技术得以加速,而这个理念提供了对日益浩大的信息流进行科学管理所必不可少的基础。这样的时代背景,也为普通术语学和科学理论,在新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融合成知识技术提供了切实的理由。

人们在从数据加工到知识加工的过渡中已经清楚认识到,最基本的知识单位不是由孤立的数据组成的,而是由复合的构成物所组成的。作为特征复合体的概念,在一个知识领域框架内,经历了随意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通过一个系统化的逻辑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在总体上,代表了一个现实的片段。以概念为基础的知识技术,要比语义学的信息加工具有明显的优点。

维也纳哲学学派的承继者所倡导的语义学的信息加工,在科学理论和信息科学之间架起了第一座桥梁。依据普通术语学的观点,现代知识技术则应该从一个以概念为基础的术语知识技术出发,这样才可能使自身更加开放,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5结语

术语学与科学理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术语学已成为科学理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末,在全球术语学界,术语学与知识论、术语学与知识技术的关系,已经成为欧洲术语学家研究的热点。这都是科学理论不断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而自身向前推进的结果。

1986年,术语学和知识传递协会(Gtw)在德国特里尔市成立,从此,作为科学理论有机组成部分的术语学又有了新的飞跃性发展。术语学基础性理论研究以及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如同雨后春笋般在欧洲蓬勃发展起来。当今的科学理论到了计算机支持的、网络化的科学理论发展阶段,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术语学的发展,也进入到术语学与知识技术成为一个整体研究和发展领域的阶段。这也反映了术语学的理论层面与方法论层面,明显出现了一体化融合的趋势。“术语学与知识技术”这个称名,也成为普遍接受的概念,术语学更加强调多学科介入的一体化的发展特点[9]。对普通术语学与历史上科学理论之间关系的回顾,有助于对这门交叉学科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nedobityweugenwüsterunddieSprachkritikerdeswienerKreises[J]infoterm,1985

[2]GerhardBudin,oesereBeitrgezurterminologieundwissenstechnik[m]Vienna:termnetpublisher1997

[3]wüstereeinführungindieallgemeineterminologielehreundterminologischeLexikographie[m]Bonn:RomanistischerVerlag,1991

[4]oesereSystem,Klassifikation,evoltion,HistorischeanalyseundRekonstruktionderwissenschaftstheoretischenGrundlagenderBiologie[J]infoterm,1996

[5]oeserewissenschaftstheoriealsRekonstruktionderwissenschaftsgeschichte[m]oldenburg:wienmünchen,1979

[6]CarnapRDerlogischeaufbauderwelt[C]//BeitrgezurterminologieundwissenstechnikVienna:termnetpublisher,1997

[7]wüstereDieStrukturdersprachlichenBegriffsweltundihreerschliessunginwrterbüchern[C]//ausgewlteSchriftenausdemGesamtwerkvoneugenwüsterwien:termnetpublisher,2001

[8]FreztagLrringhoffBrvlogik,ihrSystemundihrVerhltniszurLogistik[m]Vienna:termnetpublisher1997

[9]oesereBegriffstheoretischeGrundlagenderwissenstechnologie[m]Vienna:termnetpublisher,1997

行为科学的概念篇7

关键词:初中科学;前概念;负迁移;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140-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科学概念的教学中,我们时常会抱怨:有些学生顽固不化,冥王不灵。这个概念或知识点都讲了十几遍,为什么就理解不了呢?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

如:在讲解“惯性”时,我问学生:一个人站着时惯性大还是100米赛跑时惯性大?学生毫不犹豫地说“跑步时惯性大”。学生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因为他们体验很深的是在跑100米的人速度快很难停下来,而忽略了静止的人要达到赛跑时的速度也很困难。这就是学生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体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总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知识。我们平时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前概念”的转变,认为传授的新知识会自动替代学生原有的“前概念”,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往往不会因教师告诉他们科学概念而“除掉”脑袋中已有的错误概念。因为学生是花了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形成了自己的“朴素理论”,学生头脑中的这些常识性的朴素理论往往是对自然界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又是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因而,学生往往对此深信不疑,并试图将这些错误概念迁移到对新环境、新现象的解释中去。可见,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前概念对教学产生的巨大阻力是造成学生学习科学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认清学生的“前概念”,探索错误“前概念”转变的策略至关重要。

二、前概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前概念称之为“日常概念”或“自发概念”。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以前,对所感知到的现象、生活中的常识与经验进行总结加工所得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生形成的前概念中,有些是与科学知识相一致的,可以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但也有很多是与当前的科学概念相违背的,是错误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科学概念的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成了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重大障碍,即前概念的负迁移。它使学生难以用科学的思维去看问题,延缓学生对概念的接受速度,误导学生走向狭隘偏执的思路,束缚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而且纠正的难度很大,甚至在学习了正确的科学概念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对学习存在干扰。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造成对概念理解的片面性;二是阻断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造成认知过程与运用过程的脱节。这些错误的想法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极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式,必将影响物理概念的顺应。

三、转化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的策略

1、设疑引发冲突,克服经验错误

认知冲突是指当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是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教师有意创设使学生产生矛盾想法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充分暴露他们自己不正确的想法,与科学观点对照后意识到自己原有经验认识中的不足和思考方向、思维方法的错误,促进学生放弃旧想法。

案例: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中,有许多学生持有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他们认为,物体受了力,才会运动,没有受到力,就会停止。为了消除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骑自行车,用力蹬车,自行车就走了,但用力压闸时,自行车反倒停下来――这是否与我们认为的“物体有了力就运动”背道而驰呢?此时学生就会对自己已有观念进行质疑,产生强烈探求新知的欲望。教师应抓住这个转变前概念的契机,趁热打铁,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顺应建构。

2、进行逻辑归谬,转化错误概念

归谬法就是首先假设原概念正确,然后利用其所谓的想法或思路归纳出与事实或已知的定律原理相悖的结论,进而引发学生在该问题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冲突中自己发现原有前科学概念的错误之处,以达到对科学概念的正确顺应。归谬法容易引起学生的自相矛盾,从而能诊断出学生原有的错误想法和不足之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归谬法否定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概念。

案例:我在一堂《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的公开课上,我让学生分析物体沉底时的受力情况时,学生认为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即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并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作出了沉底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示意图。显然学生忽略了容器底部对沉底物体的支持力。这里我并没有直接说学生做错了,而是问了一个问题:物体为什么会沉底呢?沉底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哪个大呢?学生回答:物体下沉是因为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因此沉底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我又说:重力大于浮力,沉底物体受到了一对不平衡的力的作用,能在容器底部保持静止吗?学生说:不能,要向下运动。此时,学生已经开始议论,说沉底物体还受到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是重力、浮力和支持力三力平衡。于是我又让刚才在黑板上作图的学生把受力情况补充完整。

3、注重探究实验,促成概念转变

维果斯基指出:“科学概念的直接教授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效果的。一位试图如此做的教师,除了空洞的言辞和儿童鹦鹉似地背诵外,一无所成。虽然模仿了相应概念的知识,但实际上是一片空白。”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环境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科学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学生通过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而且有助于错误前概念的转变,促成科学概念的建构。在初中科学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前概念的负迁移必须依赖科学探究实验转化。

案例:人吹电风扇感到凉,初中学生认为是因为电风扇扇来的风是冷的,从而阻碍了对液体蒸发制冷这一概念的顺应。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一支在空气中用扇子扇,另一支用酒精棉包住玻璃泡,讨论两温度计示数时,学生认为两支示数都下降。经分析,前者用扇子扇动空气,并没改变空气温度,则示数不变;后者因为酒精蒸发,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则温度计示数下降。

案例:在学习《摩擦力》时,学生总是认为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也越大。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学生也反复错误。

学生理解摩擦源于生活经验,他们看到过汽车刹车时留在地面上的橡胶痕迹,却没有看到自行车刹车时有橡胶痕迹,所以他们将这种表象归结为轮胎面积上的差异。

对于接触面积的大小这一因素,则可以采取控制变量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加以说明。

4、加强变式教学,把握概念关键

变式练习是在不同情境中练习使用同一概念原理或程序,所以举一反三地变式练习可提供大量包含某一物理概念的正面和反面事例,突出概念事例的关键特征,舍弃其无关本质的特征,因而容易习得科学概念,有助于转变错误的认识。

案例:学生对摩擦力的方向判定问题,由于学生受前科学概念的影响,忽视对两个接触物体的相对运动的理解,初中学生容易认为摩擦力的方向必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尤其是有关静摩擦力方向的问题。为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个概念,变式情境设计如下:(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滑动,木块不久会停下。分析可知,木块停止的原因是木块受到了反方向的摩擦力作用,即木块所受摩擦力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反。(2)在桌面上放一长方形薄纸板,在长方形薄纸板上仍然平放上该木块,并拖动长方形薄纸板,使木块跟着长方形薄纸板一起向前缓慢加速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引导学生分析:木块随长方形薄纸板一起向前运动,木块相对长方形薄纸板静止,可是木块由于惯性时时刻刻相对于长方形薄纸板要发生向后的运动,所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跟要发生的相对向后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跟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同,也正是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使它不断加速。由此得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间已经发生的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5、加强概念比较,理解科学概念

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如果不精确、不熟练,把旧的知识不恰当地迁移到新的知识中去,就会形成知识干扰,负向迁移。对相似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使知识本质更加清楚,而且能确切地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有利于纠正旧有概念的局限性形成的错误前概念。如:功率和机械效率,误认为机械效率越大,功率就越大。与此类似的概念,还有呼吸、呼吸作用、呼吸运动,重力与质量,重力与压力,蒸发、蒸腾与沸腾等。加强这些类化概念之间的比较,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案例:在学力平衡的时候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这是为什么?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很多学生认为人拉牛的力与牛拉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显然这部分学生已将原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混淆了,也就是说,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两个概念的本质特征没有理解。我们要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相互作用的两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且其中一个力消失时另一个力也同时消失,但两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而且去掉一个力另一个力可仍然存在。明确了不同点之后,刚才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6、运用元认知策略,反思概念转变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认知的控制。元认知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认知发展》一书中提出的。书中说:“元认知也称反审认知,是个体在对自身认识过程有所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识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是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能力强的同学部分原因在于他学会意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理解程度,不断核查自己的理解,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教师通过运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转变前概念建构科学概念,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元认知策略能帮助学生摆脱前概念的顽固性,克服错误前概念对科学概念建构的影响。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积极创设实验教学环境,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自我提问”和“出声思维”,学生5分钟课堂自评小结、利用“反思性科学日志”等策略来培养学生元认知方面的能力,为前概念转变的教学服务。

案例:在“运动和力”课堂教学的中,教师可采用“学生5分钟自评小结”的方法进行对概念转变学习的反思。可以采用下表的形式进行:

这样将学生的错误概念与科学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已有认识、认识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有效地转变自己的错误概念,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概念从潜意识转为有意识状态,从行为、认知和情感上都参与到概念的转变过程中来。

四、结束语

实现概念转变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在诸多策略中,都包含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的思考与讨论。然而无论采用哪一种策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个主要的特征在于,知识不再是单向的传递,也不是提供给我们“现成的东西”,他们自己需要对理解这些活动负最终的责任。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实施概念转变的策略时,不仅要了解科学学科的知识,还要提前探测学生的前概念和他们倾向使用的概念发展方式。由一个讲授者转变为一个适应多种情景要求的多角色叠加者。

当前,概念转变的策略有很多,从上面列举的教学策略中可以发现,不同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认知要求是不同的。选用概念转变的任何教学策略都将为学习者提出特定的认知需要,在设计教学时必须将这些认知需要与具体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知识和智力水平、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学资源等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高峰,刘恩山.前科学概念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4.

[3]林静.基于学习科学的科学概念学习环[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

[4]马建坤.浅析学生前科学概念研究的价值[L].科学课,2008.1.

行为科学的概念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复习核心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现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生物学核心概念是位于生物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对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当代生物学科图景,是生物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并能展现生物学科的逻辑结构;同时,它还具有高度的统领性、包摄性以及引领性,能够反映核心问题。教师围绕高中生物复习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少走弯路,少绕圈子,直达问题的主干及核心;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还可把孤立、零乱的知识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地进行整合,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构建,从而达到高三一轮复习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

1核心概念的界定

在高中生物复习中,教师经常会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对一般概念、重要概念以及核心概念的把握不准确,定位不精准,这些都会影响一轮复习的有效备考。因此,如何对教材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而不是简单通过感性印象对其甄别,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各种概念、原理、理论和解释体系,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角度,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国内课程专家刘恩山教授也指出:“核心概念是基于整个课程标准某个主题的知识框架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强调概念之间的关联和概念体系的结构。”基于学者们的观点,生物学教材中的核心概念是能够反映该教材核心问题,统领包摄教材章节中的基本概念、事实、原理及规律,是构建整个生物学教材的基本骨架,并且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例如,在复习《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中“细胞工程”这一专题时,笔者通过罗列比较一般概念、重要概念,从而界定出该专题中具有统领和包摄作用的“核心概念”。在“细胞工程”专题中,一般概念有16个,分别是细胞工程、脱分化、微型繁殖、胚状体、外植体、细胞贴壁生长、接触抑制、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原生质体、合成培养基、愈伤组织、生物反应器、细胞株、细胞系、克隆。而重要概念有7个,分别是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而通过比对、分析和界定后,发现该专题中的核心概念其实只有3个,是细胞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单克隆抗体。正是这三个核心概念,很好地诠释了整个细胞工程的核心内容和知识所在。比如一般概念中的脱分化、微型繁殖、胚状体、外植体、原代培养、传代培养、愈伤组织、细胞株、细胞系都是围绕细胞全能性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述。这样,通过比较对比,学生就能够对这一专题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了。

2核心概念教学

2.1运用概念图,整合新的核心概念

概念图是由概念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特征,概念节点是表示某一命题或知识领域的各概念,连线表示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在高中生物复习当中,教师通过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清晰有效地呈现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和联系,进行有效的复习备考;同时,也有利于理清相近概念的层级关系和逻辑关系,便于学生对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整合,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归纳的能力和兴趣。例如,在复习“植物组织培养”时,教师以必修部分的概念和原理为前提,利用概念图呈现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的联系,在学生唤醒原有知识的基础,促进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图1)。

2.2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的学习

所谓“问题串”,就是指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为层次分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问题。在高考生物复习时,教师可以围绕核心概念精心设计一组具有针对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热情和动力。如,在讲授“单克隆抗体”这一概念时,教师运用一组“问题串”(图2)进行巧妙设问,使得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不易忘记。

2.3演示认知过程,学概念

在高考生物复习中,有许多概念是纯理论性的,内容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就会有挫败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转换教学方式,把抽象的问题通过演示知识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生物学核心概念。

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内容中为例,“动作电位”这一核心概念并不是很好理解。教师倘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看教材,读概念“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活跃的电位变化过程”,则显得抽象不易理解。那么,如何通过形象生动的具体指标来展示“动作电位”,从而让学生掌握一些列的静息电位、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等相关概念呢?教师可以利用图解(图3)逐一演示,并加以说明,使学生有逐步认知的过程。

首先,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即相对静止时,膜上有一个“内负外正”的电势差,这电势差的形成是由靠能量来维持,而维系这一电势差的能量主要依靠膜上的3个结构。

第一个结构是“na-K离子泵”,它是由蛋白质构成,在消耗一个atp分子的情况下,能够向膜外泵出3个na+,向膜内泵入2个K+。这样一个过程已经使得膜外的阳离子偏多。第二个结构称为“K+通道”,通过前面第一个过程,膜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于是膜内外之间形成一个浓度差,使得膜内有一个向外扩散K+的趋势。在静息状态下,膜上仅有K+这个通道会打开,不断向外运输K+。通过上述两个结构,膜外的阳离子越聚越多,导致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内负外正”的状态,这就是“静息电位”。第三个要介绍的是“na+通道”。前面由于“na-K离子泵”的作用,膜外的na+浓度很高,当受到某一刺激时,na+通道会迅速打开,在短时间内膜外的na+会迅速向膜内回流,而回流的结果就使得膜内外的电势差瞬间发生改变,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个“内正外负”的状态,这就是“动作电位”。利用以上图解,学生对于电位的形成机制及概念的相应内涵与要点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也就达到了对“动作电位”这一核心概念深入理解的目的。

可见,演示认知是学概念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学习教材内容,掌握学科知识的必要能力。通过演示知识呈现过程,使得许多抽象的概念知识形象易懂,从而提高高考生物复习的有效性。

2.4利用生物科学史,构建核心概念

全国新课标卷Ⅰ相对广东卷而言,更注重生物科学史的考查。利用科学史促进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建构,也是高中生物复习当中的一个重要策略。以科学发展史为材料,让学生重走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体会概念的建构过程,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例如,“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此前,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科学家接下来又发现:染色的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而染色体在遗传上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无疑就落在蛋白质和Dna上了。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一开始就有人认为是蛋白质,他们的理由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可能蕴含遗传信息,因而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但又有不少人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挑战这一观点的有以下几个经典实验: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了“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的结论,但是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格里菲斯却未能搞清楚。紧接着,1940年艾弗里为了搞清楚什么是“转化因子”,以肺炎双球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体外转化实验。他设法把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相互分离,分别单独和R型细菌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只有添加了S型细菌Dna成分的培养基上,部分R型会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这种转化后的S型细菌可以进行增殖,于是艾弗里得出了“转化因子是Dna,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这一结论。遗憾的是,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于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实验:“首先分别利用35S、32p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然后将带标记元素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进行混合培养,观察同位素的去向。”如此,巧妙地把蛋白质和Dna区分开,直接、单独地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教师通过讲解“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这一生物科学史,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探究是要经历了“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从而形成质疑与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通过对发现史进行梳理,“Dna是遗传物质”这一核心概念也得到了构建。

3小结

总之,高中生物复习教学关键在于核心概念的构建,针对不同的概念类型和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概念图、设计问题串、演示认知过程和利用生物科学史等策略进行核心概念的重构,是提高高中生物复习的重要策略。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生梳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内化相关概念,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兰英,译.埃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刘恩山,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法[J].生物学通报,2010,45(7):40-42.

行为科学的概念篇9

概念体系不仅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建立某种理论体系的起点。

秘书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几年来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局面。但是,从总体来看,我认为秘书学的建设,目前尚处在它?quot;学前阶段",即前科学时期。

目前,在秘书学概念体系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概念体系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确定。2.基本概念的研究没有摆脱直观感性经验的趋向。3.某些概念的抽象不是采取逻辑的方法,没有揭示其内涵和外延,以至出现恩格斯早已指出的"生命就是生命"的恶性循环的错误。4.借用日常概念和经验概念较多,而且缺乏必要的扬弃。

由于秘书学一系列基本概念尚未进入科学体系,就给秘书学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因此,我的第一个结论是:加强对秘书学概念体系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秘书学校念体系的内容和重点

研究秘书学的概念体系,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概念。这是构成秘书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单元,它决定着秘书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功能和发展。2.一般概念。这是构成秘书学理论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重要知识单元,它直接关系到各项原理、原则和法则的建立,以及某项理论的发展。3.术语。这是秘书学科的一系列专门用语,它们都有严格规定的含义。4.各种概念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即它们的逻辑结构。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系列概念。

关于"秘书"这一概念,目前国内不下五家之说。虽然各家之说不无一定道理,但是否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整体、事物内部联系,即上升为理论概念,尚待探讨和商榷。据我的认识,秘书是掌管公文并全面辅助领导者管理日常工作的人员。我认为,这个概念初步揭示了目前我国各级各类秘书人员的本质特征,即它的可读性、辅、服务性和多能性,从而使秘书人员同其他行政工作人员有了质的区别。

我们从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就可以进一步去结构秘书学的体系框架,比如以掌管公文、辅助决策、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处理事务和保守秘密等为内容的秘书职能论;以一般工作方法、特殊工作方法和未来工作方法等为内容的秘书方法论;以秘书组织、秘书人事、秘书制度和秘书素养等为内容的秘书管理论。然后,我们再去深入研究秘书职能论、秘书方法论和秘书管理论的概念、原理、定律和一般理论结论,把秘书学的理论体系逐步加以完善和充实。这样,一门崭新的学科--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秘书学,就会在我国应运而生,因此,秘书学的建设,必须以基本概念为重点突破口,这是我的第二个结论。

三、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方法和途径

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一种科学抽象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不同认识阶段的不同思维水平。

我们在研究秘书学科的概念时,首先就要充分占有秘书工作和秘书管理方面的经验材料,包括日常概念和经验概念。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守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方法,特别是下定义的全部规则,精心地进行科学抽象,从中制定出一系列理论概念。这应当成为我们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基本方法。其具体途径,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现有的科学概念。

(二)移植其他学科的概念。

(三)改造流行的普通概念。

(四)创造秘书学科的新概念。

行为科学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初中科学前科学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57-01

前科学概念就是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对科学概念已有的、含糊的或者错误的认知,也可以称为错误概念、日常概念、先验概念等。例如,不少初中生在学习科学课程前认为:物体的温度可以传递,镜子会反射光而白纸不会反射光等。

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来讲,初中生的直觉兴趣、操作兴趣非常强。他们往往满足于观察有趣的科学现象,缺少进一步了解科学现象背后因果关系的热情。当他们了解了某种科学现象,或某项实验观察、操作结束后,学习的兴趣便会降低乃至消失。上述心理特点,使初中生在科学学习中易受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同时,初中生接受科学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存在较大局限性,他们在分析问题时经常会被事物的个别特征、表面特征所困扰,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非常不利于前科学概念的转变。

一、前科学概念常用的应对策略

笔者结合科学教学实践,就如何应对学生存在的前科学概念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广泛联想

教师可以利用前科学概念引领学生广泛联想,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概念。比如,学生认为夏天吹风扇觉得凉爽是因为风冷,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夏天从游泳池上岸风吹来时身上会感到凉快,地面洒水降温,中暑者在身上擦酒精等现象,促进学生对蒸发致冷的理解。

(二)变式练习

变式练习是在不同情境,引导学生练习使用同一概念、原理的方法。教师可提供大量某一科学概念、原理的各类事例,帮助学生转变前科学概念。例如,不少学生认为摩擦力的方向必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尤其是有关静摩擦力方向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供几个变式,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个概念。

(三)类比纠错

类比就是两个概念、原理之间相似特征的对照。教师运用类比提供一个相近的表象,能较容易地刺激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表象,从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压强概念时,学生已经有了速度概念,可以引导进行类比,促进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减少相关原科学概念的干扰。

(四)逻辑归谬

逻辑归谬就是首先假设学生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利用其想法或思路归纳出与事实或已知的概念、原理相悖的结论,让学生在冲突中发现自己的原科学概念存在错误,进而改进、完善。教师不要先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之后,得出与自己原有想法相悖的结论,进而重构概念。

二、策略实施的相关要素

(一)梳理学生存在的前科学概念

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具有广泛性、隐蔽性的特点。教师如果不了解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就无法针对性地展开应对与纠正。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科学》教材中编者所提供的线索。其次,教材相配套的教师用书也提供了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的前科学概念。以初中科学光学部分的知识为例,教材、教师用书中隐形或显现的提到学生前科学概念的有六处。最后,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会经常暴露前科学概念,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发现、记录学生存在的错误想法。例如,“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树的质量比种子多了很多,这些增加的质量主要从何而来?”,多数学生的回答涉及“水”或“土壤”,只有少数学生的回答还会涉及“空气”。说明学生虽然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多数学生不自觉地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总之,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存在的前科学概念,了解越多越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师也可以与其他教师展开梳理,从而更好地梳理学生存在的前科学概念。

(二)重视概念之间的密切联系

初中科学学科的理论性、逻辑性较,许多概念、原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归类,突出概念的共性特征,理顺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是帮助学生纠正前科学概念束缚的重要基础。如水蒸气是白色气体,教师可以把相关的现象进行归类:烧水时壶嘴冒“白气”,热的饭菜冒“白气”等等,这现象的实质就是水蒸气遇冷降低温度液化形成小水珠,聚集在一起就叫“白气”。

(三)倡导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可以充分暴露出学生之间不同的前科学概念,通过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反思,进而纠正学生自己原有的、片面的认识。例如学习浮力时,学生存在“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浮力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且浸没越深浮力越大”、“在水中投入大石块和小木块后,大石块因为下沉受到的浮力小”等前科学概念。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会逐步开阔视野,形成全面、正确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顾援.概念的教学[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4).

[2]陈志峰.初中生物前科学概念调查分析和矫正策略[J].中学教研,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