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十篇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十篇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09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危重患者;护理会诊;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b)-095-01

2009年1~11月我院收治住院患者20850人,危重、疑难病例1164例,如何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护理管理者提出新的课题。为此,我院护理部积极探讨,在危重患者中开展了护理会诊,针对院内危重、疑难、病情复杂需要跨专业解决护理问题的患者,组织护理专家进行护理会诊,分析病情、讨论护理诊断、补充护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11月,我院组织科内护理会诊98例,科间护理会诊36例,全院护理会诊22例。例如:神经内科收治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由于此病例少见,护士长立即组织科内护理会诊,查阅国内外先进护理资料,为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又如:1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入院后随机血糖:16.1mmol/L,空腹血糖18mmol/L,餐后血糖26.5mmol/L,尿糖(++++),酮体(++++),科护士长及时组织科间会诊,内分泌科护士长针对患者应用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补充护理诊断,完善护理措施。重症监护室收治1例因交通事故引起胸、脑、腹、头部外伤患者,患者多发性骨折、脾破裂、严重创伤性休克,伤后很快出现心、脑、肺等多个脏器的功能衰竭,大小便失禁。患者病情复杂,护理问题涉及多科专业,护理部立即组织护理专家会诊。从不同专业对患者现存的、有危险的护理问题及潜在并发症进行全方位讨论,制订可行的护理计划,由6名全科护士组成特护组,组织实施。经护理会诊后患者的健康问题明确,护理计划全面,措施落实得当,问题解决及时,预期效果满意,经治疗护理后患者痊愈出院。

1.2实施方法

1.2.1建立护理会诊专家组

科内会诊由病区护理骨干参加;科间会诊由各病区护士长参加;全院会诊由各科科护士长参加。

1.2.2护理会诊原则

邀请的护理专家会诊组成员必须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娴熟,能够予以指导、解决相关问题[1]。

1.2.3护理会诊制度

重症患者、抢救涉及多专业护理问题的患者,根据情况组织科内、科间或全院会诊。

1.2.4护理会诊方式

1.2.4.1科内护理会诊:适用于本专业疑难病例、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由病区责任护士填写护理会诊单,病区护士长主持。

1.2.4.2科间护理会诊:适用于患者病情涉及本科室其他专业的护理难题,如:神经内科患者伴有循环内科、内分泌科疾病。由病区护士长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本科科护士长主持。

1.2.4.3全院护理会诊:适用于病情复杂,需要多科室参与才能解决的护理难题,如:外科患者伴有内科、五官科疾病等。由本科室科护士长填写会诊申请单,由护理部主任主持[2]。

1.2.5会诊程序与内容

1.2.5.1评估患者:先由申请人说明会诊的目的或希望解决的护理问题,然后汇报病情,查看患者,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检查、分析、评估,找出专科的护理问题。

1.2.5.2讨论分析:结合评估患者情况及专科特点,进行讨论,按护理程序要求,找出护理疑难点,由护理专家补充护理诊断,完善护理措施[3]。

1.2.5.3总结实施:主持人总结讨论意见,提出指导性建议和要求,申请人负责整理会诊意见,修订护理计划、组织实施。

2结果

2.1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

我院7个科室,24个护理单元,护理专业细化,危重患者经常出现跨专业的护理问题,制约了护理质量,开展护理会诊后,充分发挥了各专业护理优势,护理资源共享。

2.2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科内会诊可促进本专业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本科室护士专业知识;科间会诊及全院会诊可促进知识相互交流,拓宽知识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专科护理专业人才和设备的作用[4]。

2.3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护理会诊使患者的护理诊断准确全面,护理措施具体,及时纠正了护理工作中的偏差及不足,通过护理会诊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解决了跨专业的护理疑难问题,使患者得到完整的、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5]。

[参考文献]

[1]段真真,祁艳,胡倩倩.通过护理业务查房培养学习型iCU护士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89-90.

[2]马继红.实施护理会诊提高重症护理水平[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4):22.

[3]林菊英,巩玉秀.护理程序临床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3-144.

[4]蔡文智,李亚洁.国外临床护理专家角色职能[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1):21.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急诊科;风险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48-02

1前言

急诊科部门是医院接待患者重要窗口,在医院占据重要位置,属于疾病种类最多、突发性疾病、抢救管理、患者医护人员走动最为密集的科室之一。由于该科室大部分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在为患者缓解痛苦进行治疗时,忽略自我保护,由于此类患者检查内容较少,停留时间较少,了解患病情况较少,设备等不断变换,护理工作者会受到各种危害,同时还会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生理造成影响;该职业感染疾病概率较高。所以,护理人员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合理措施进行自我保护,严格按照相应规章制度进行护理工作,确保生命安全。

2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性分析

2.1暴露性感染

护理人员对急诊病患进行抢救时,会零距离触碰病菌,导致护理人员成为高危性患者,属于潜在性患者。同时护理人员会在未完全了解患者实际情况时进行抢救工作,进行急诊抢救时,时间较为紧迫,是没有时间让护理人员实施自我保护工作,所以会提高病菌感染的可能性。护理人员有可能接触的感染病毒有:禽流感、流感病毒、HBV、流行病菌等。

2.2不规范操作

由于急诊科中患者较多,护理人员工作比较繁琐、忙碌会违反护理原则,以及会存在不规范操作,还有部分新来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经验较少、操作方法不够熟练,进行紧急护理时未有足够时间带口罩、手套以及不使用相应的防护用具。给予患者使用的针管、针帽或存在弯曲的针管,未按照相应规定洗手,还存在用护理服擦手等不规范行为等,都会给护理人员带来损伤。

2.3生物感染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工作时,时常触碰到各种细菌、生物细菌等,如护理人员不重视自我保护,不但会形成直接感染,还会形成传播介质。生物感染主要途径是:空气传播、手、口间接性感染;直接接触受到感染。

2.4直接接触血液、分泌物质

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抢救工作时,面对各种疾病患者,进行抢救工作时,常常不能进行较好的预防措施,如:突发性流血等。抢救时,患者血液有可能会溅到护理人员眼、口、鼻等部位,同时护理人员手中的细小伤口也会对身体造成直接影响,使细菌直接感染到身体,危害身体健康。

2.5防感染意识较为薄弱

护士人员薄弱的防感染意识也是造成职业感染的重要原因,目前大部分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或抢救工作时缺少防感染意识,又由于医院按防感染措施不健全,导致护理人员在开展急救工作时未形成良好的防护习惯,也不熟悉各方面防感染程序,出现意外性职业暴露事件也不懂得怎样处理,导致不安全原因不断增加。

2.6物理性影响

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中物理性影响因素较多,如:①利器损伤,利器主要指治疗所用的医用设备,有剪刀、手术刀、缝针等都会对皮肤造成损伤。针伤同时也是急诊护士职业常见危害因素,其中包含有血液、液体病原体接触,该传播比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危害要大,利器损伤可以传染二十几种疾病。但部分护士进行工作时都会受到针扎的可能性[1]。我国属于HBV疾病较高区域,如被该病原体触碰到,至需要微小病菌就能将病毒传染到人体中。由于急诊科患者较多,护士整体处于精神紧绷状态,工作压力较大,从到导致针刺几率逐渐加大。所以,针刺对护理人员危害性较大。②非电辐射带来的危害,护士进行救治工作时,时常用到的心电监护设备、呼吸设备以及除颤设备,如存在操作失误或机械老化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被烧伤或电击。除此之外,进行消毒工作时,除了要与紫外线进行接触,还要与臭氧进行接触,其对皮肤都会带来较大损害,会致使眼角膜受到伤害,皮肤出现红斑等。如长期吸入过多臭氧,会引发呼吸系统过敏,严重会出现肺水肿、胸闷等症状。

2.7社会心理因素

急诊是救治患者的主要窗口,同时也是抢救生命的按主要干线。这里的患者患病情节较为严重,患病凶猛,患者家属情绪较为暴躁、急躁,如患者抢救较为渺茫时,家属就会将救治责任退给急救人员,会将不满情绪发泄到治疗人员或护士上,导致护士人员心理、生理遭受较大伤害。长期情况下,会让护士对工作环境造成恐惧感,工作压力加大,会导致急诊科人源流失。

3暴露性防护措施以及应用进展

3.1提高护士操作意识

要加强护士操作意识首先要提高利器防护意识,此项措施较为繁琐,急诊护士人员工作时要谨慎对待,尽量采用一次性医护用品以及医疗设备。使用结束后利器应将其放在相应收容器具中,放置时不得把利器头对准容器外部,不能把利器头部这弄弯、折断[2]。帮助患者换药或开启药物时,切忌双手要带上手套或垫上纱布,预防因玻璃割伤手部,致使病菌入侵。护士操作利器时,如:针管等,头部方向不应对准人体,防止出现损伤[3]。护士人员需要进行急救工作时,要穿戴整齐,如:鞋子、衣帽、口罩物品,预防患者可能发生流血现象,血液溅到口腔、眼睛内,同时还可以防止体液喷撒,如醉酒患者意识不清晰,出现呕吐现象,此时就要佩戴防渗漏医用口罩,隔离衣服。

手部清洁防护操作,护士接触患者、分泌物质、血液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佩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即可脱掉手套清理手部,如护士人员手部存在划伤现象时要佩戴双重保护手套。由于抢救患者数量较多,检查室、放射室、治疗室等各个科室都要放置医用手套,便于护士人员更换[4]。护士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前期都要清洗手部,清洗次数应在5次以上,并使用肥皂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用消毒纸去擦拭,如护士被利器弄伤,应使用清水或肥皂进行冲洗,并在受伤部位的近处或远处进行按压,切忌不能在受伤上方位置进行按压,这样有助于挤出按血液,然后使用含量为3%碘伏实施消毒,并贴上无菌药物按,防止伤口感染[5]。

3.2改善工作环境

提高急诊护士工作环境,结合急诊部门工作特性,改善护士人员的工作环境,缓解其工作压力,在工作中给予护士最好的工作环境,合理调配医院资源,多增加护理装置,通过有效、合理的安排上班时间,体现工作制度的科学性,确保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休息[6]。同时医院要给予急诊科护士工作上的支持,多鼓励、激励,在实际生活中要多问候、关心,还可以利用放假时间组织活动缓解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人员工作激情,确保其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7]。

3.3加强心理辅导

医院陈佩、王伟、马杰等医院人员[8][9][10]应加强急诊科护士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其应变能力,如护士人员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无法获得缓解,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11][12]。欢快的心情是工作的动力,相关管理人员应给予护士更多的关爱,消除其工作压力以及各种不利原因,给护理人员建立沟通桥梁,舒缓内心压力,提高身体免疫功能[13][14]。教导护士学会自我调节、放松,保持最好状态投入工作中,降低职业暴露因素,严格进行护理操作工作,转换砸工作条件[15][16]。尤其要注重新护士培训工作,降低职业暴露风险[17][18]。

3.4提高职业暴露培训工作

①提高急诊科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制定预防职业暴露性制度、估量风险、预防程序等等[19]。并结合急诊科实际情况将相应制度落实到现实中,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医院要给予重视,重视护士教育工作,并改善工作环境,配置合理预防设备,合理安排工作[20]。降低患者非必要放射性治疗措施,避免护士因工作忙碌出现错误,以及引发不必要的损伤,降低职业危害因素[21]。②提高护士教育培训工作,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护士职业暴露因素时常伴随在身边,因此提高职业暴露培训工作非常有必要,首先要明确培训内容,如:国外护士防感染手册、急诊室基本防护知识、职业暴露防护制度等一整套防护理论知识,还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医疗人员进行防护解说,开办讲座,同时可以派遣部分护士人员对外考察、学习,学习规范性护士操作手法,并为培训新人奠定基础,详见图1[22]。

出现事故后观察实际情况纠正错误因素,降低危害

制定防范措施提出改善措施分析因素填写相关报告

图1危害因素培训流程

4结束语

目前,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因素越来越多,逐渐受到社会关注[24]。医院相关管理人员也采取相应措施实施应对,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利器因素、物理因素、疾病感染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生物感染、液体感染的因素[25]。护士职业暴露性因素以及各种损伤,都需要医院与护士人员相互配合,重点加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培训工作,加强护士人员心理素质,规范护士操作步骤,完善工作环境,将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减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刘冬华等.外科护士对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12).

[2]杨振华.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及对策[J].工企医刊.2011(04).

[3]李秀芝等.加强感染科实习学生职业防护教育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理[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

[4]庞月芳等.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9).

[5]付芳等.急诊科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0).

[6]姚娟.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2(01).

[7]朱琴芬等.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新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7).

[8]陈佩等.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5).

[9]王炜等.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6).

[10]马洁等.护士职业暴露因素的危害及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2011(10).

[11]马春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01).

[12]王月丽.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减少针刺伤[J].中国实用医药.2010(06).

[13]周卫等.护理职业风险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09).

[14]陈小等.2004~2008年医院护士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05).

[15]席晓凤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J].中国医疗前沿.2010(03).

[16]朱琴芬等.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新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7).

[17]徐丽.急诊科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0(26).

[18]梁柳珍.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0).

[19]黄绍容等.急诊护士潜在的职业暴露及防护[J].海南医学.2010(03).

[20]李文莲.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08).

[21]王亚娟.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0(36).

[22]裴义.临床护士针刺伤研究现状与防护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3).

[23]梁柳珍.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0).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3

   (1)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2)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3)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由普陀区人民医院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其具体内容包括:是否及时向患者沟通;对患者心理指导是否到位;护士是否经常巡视;对护士的各项技术操作是否满意;对护士的语言、态度及形象是否满意等。调查结果分:1(非常满意),2(较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差),5个等级,其中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较满意率。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急腹症患者中外科84例分诊正确82例,内科66例分诊正确65例,妇科60例分诊正确55例;对照组外科79例分诊正确70例,内科71例分诊正确62例,妇科60例分诊正确51例,观察组患者的分诊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急腹症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分别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10份,有效回收为1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外伤性昏迷;急诊护理

【中途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52―02

外伤性昏迷是急诊科常见的外科急危重症之一,外伤性昏迷患者多伤情复杂、病情变化也快。严重外伤抢救的黄金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内,外伤性昏迷是急诊外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诊抢救工作稍有延误就由可能危及外伤患者的生命[1-3]。所以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护理工作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各项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必须尽快完成,为外伤患者下一步系统治疗及手术争取时间,以便更好地保证外伤患者的生命安全[4-6]。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的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整理和分析,先将结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的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76例,占69.72%;女性33例,占30.28%;109例外伤患者中有78例患者因交通事故受伤,19例打架斗殴致伤,12例高空坠落致伤,其中79例有明显骨折,85例有明显外伤,就诊时间为受伤后5~45分钟。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47.23±15.86)岁。

2急诊护理方法

2.1及时对外伤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外伤患者被送到急诊抢救室后,接诊后,接诊护士配合急诊医生及时询问送诊者或患者家属,在极短时间内通过仔细观察和初步检查等手段对患

者病情迅速作出初步判定,查出患者外伤昏迷的原因是急诊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只有查出外伤患者昏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对症治疗,同时准备相应的急诊抢救药品及器械。

2.2为外伤患者建立有效呼吸通道,使外伤患者处于正确外伤昏迷患者生命的抢救是放在首位的,急诊护理中要处理好外伤昏迷患者抢救过程的轻重缓急,首先迅速解开或剪

开外伤患者的衣服,清除外伤患者口咽部的血块及呕吐物等牙关紧闭及抽搐的外伤患者放开口器,舌后坠外伤患者放置口咽管,以解除对气道的压迫。外伤昏迷患者外于无意识状态,

保持外伤伤者的处于平卧位,除颈椎外伤所致昏迷外,外伤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外伤患者呕吐引起窒息。

2.3监测外伤昏迷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早检测外伤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等生命体征,以便进一步了解外伤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并且可以随时掌握外伤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为各种抢救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方式变化,外伤患者在昏迷晚期或脑干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出现潮式呼吸、失调性呼吸或者叹息样吸气呼吸。本研究所

有患者均迅速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

2.4对外伤昏迷患者进行对症处理

2.4.1颅内压增高有外伤昏迷患者由于患者脑血管破裂及脑细胞损伤使得外伤患者脑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往往导致患者颅内压升高,甚至出现脑疝的可能,立即给予125ml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15~20min输完,并定时使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

2.4.2大出血大出血往往是外伤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外伤患者出血是抢救外伤昏迷患者病情的紧急措施。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或者用血管钳夹住出血点或结扎止

血,如果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止血,可上止血带。迅速给予500ml0.9%氯化钠溶液快速静脉滴注大量补液是抢救失血性休克引起昏迷患者的重要措施。

2.4.3骨折有骨折的外伤患者给予简单而有效的固定,以减少外伤患者骨折断端活动,进一步损伤外伤患者血管神经且加重疼痛,有利于防止外伤患者休克的发生和加重。

2.5外伤性昏迷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联系转送对外伤性昏迷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抢救措施进行抢救的同时,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或外伤性昏迷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外伤性昏迷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简要及完整地填写病历,并联系通知外伤性昏迷患者病情相关科室或上级医院作好接诊准备,及时转送外伤性昏迷患者到病房进行系统治疗。

3结果

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均我院急诊抢救室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后,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98例外伤性昏迷患者转送至相关科室,11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因并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10.01%。

4讨论

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均我院急诊抢救室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后,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98例外伤性昏迷患者转送至相关科室,11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因并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10.01%。这说明我们的临床急诊护理措施是有效的、成功的。这提示我们在临床急诊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外伤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小该疾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沉重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6.

[2]张雅辉,鞠艳风.外伤性昏迷的急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14):137.

[3]陈育存.外伤性昏迷患者32例急诊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8):150.

[4]余淑英.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12):2467-2468.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5

1.中医护理评估

中医护理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同时,要了解发病原因是与感受“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有关,还是因“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损伤相关脏腑,或由于饮食、劳倦、外伤所致。在基本分清寒、热、虚、实及病位、病因的基础上,才能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护理法则提供可靠的依据。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能运用中医理论正确判断。这绝非一日之功,临床实践中须在熟练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观察能力,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掌握具有中医特色的评估技能。

2、中医护理诊断

2.1中医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其诊断范围必须是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能解决或缓解的问题。现代医学从健康自理能力方面、营养代谢方面、排泄方面、心理活动方面、活动锻炼方面、睡眠方面、感知能力方面、症状及体征等方面得出护理诊断,每一诊断有名称、定义及相关因素因素组成。

2.2关于中医护理诊断的描述,不必强求全部采用中医理论,例如: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知识缺乏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有关等。但某些护理诊断是从中医护理评估中产生的,其健康问题和相关因素是应用中医辨证分析作依据的,描述中可采用中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以更全面、细致地反映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2.2.1范例如:关于营养代谢方面的,可以提出辛凉解表饮食的需要与外感风热有关。以此类推,可根据患者的证候提出各种饮食的需要,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

2.2.2关于排泄方面的,除西医护理诊断中的相关因素外可增加便秘与胃肠积热有关,或与气虚传导无力有关,与血虚津少有关,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有关等,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便秘问题;关于体温方面,可提出壮热(体温过高)、恶寒发热、寒热往来、但热不寒、但寒不热、畏寒肢冷等,可以更形象、准确地表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其临床依据、相关因素各不相同,护理措施也完全不同;

2.2.3关于睡眠方面,可提出不寐、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早醒等,其相关因素中的病理因素除西医提出的以外,可增加肝火扰心、心神失守、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痰热扰心、神不守舍、饮食不节、胃中不和等,护理措施内容也可更有针对性。但中医护理诊断还有待于专门的学术机构探讨和研讨,以确立一系列具有中国国情和中医特色的护理诊断。

3、中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制定一份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3.3.1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护理对象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细致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因而必须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掌握关键的信息。

3.3.2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应进行最基本的辨证分析,确立其病因、病性、病位的前提下,才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3.3.3在制定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时,应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开展有辨证施护,应用中医传统技术。才能使护理对象获得真正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中医护理计划除以上介绍的护理诊断外,中医特色主要应体现在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中。

4、护理诊断范列

4.1体温升高(恶寒发热)与外感风寒有关;预期目标:患者无恶寒,体温降至正常范围;

4.1.2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限制活动。(2)遵医嘱给予辛温解表中药,服药后喝热牛奶一杯或热稀粥一小碗,加盖衣被,静卧休息2h。(3)观察汗出、脉象及体温情况,若微汗出,脉静热退为顺,若大汗淋漓或汗不出,热不退,患者烦躁不安,应及时报告医生。(4)汗出后及时用温热毛巾擦干,必要时更换衣被。(5)给以清淡半流质饮食,可进葱姜热汤面、香菜肉末粥等具发散解表作用的食品,忌油腻煎炸食物。(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防止患者直接吹风。

4.1.3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外感病须卧床休息的意义。(2)向患者及家属宣教解表药的服法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最佳药效。(3)向患者及家属宣讲热退汗出后应及时擦干汗液或更换汗湿衣被,防止受风的方法和意义,以免重感。(4)指导患者及家属调配饮食的方法,并讲解其必要性。

4.1.4以上护理诊断是在恶寒、发热、咽痒、流涕、头痛、鼻塞等临床表现中提出的,其护理计划针对外感风寒证的发热制定的。能密切配合医疗,达到辛温解表、退热祛邪的目的,比一般的高热护理有更好的效果。

4.1.5中医护理计划也有待于系统整理,可按“病”和“证”制定中医标准护理计划,以供临床实施。

5、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时评估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患者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应用中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确评价。

小结:

中医护理的开展,使整体护理内涵更丰富,整体护理模式的建设,也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中医整体护理模式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6

目的:观察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效果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内科行急诊的急性腹痛患者73例,观察本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各项有效性指标评分情况、临症改善用时及复况。结果:本组患者Hama、FpS-R两项评分指标情况均较护理前后显著改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性腹痛;临床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38-02

内科急性腹痛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多发性急病症,由于其致病因素繁杂,若不采取及时诊断及护理,将会给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在诊断及治疗期给予患者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案,是提高内科急性腹痛临床诊治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腹痛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对73例应用临床护理的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现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内科行急诊的急性腹痛患者73例,本组患者男女比例47:36,年龄20-65岁,(32.58±1.94)岁,疼痛持续时间3-10min,平均(5.21±2.10)min;病症分型:急性胃炎35例占47.95%,急性肠炎24例占32.88%,急性心肌梗死14例占19.17%;腹痛情况:上腹痛37例占50.68%,中腹痛25例占34.24%,下腹痛11例占15.07%;其中伴有转移性右下腹痛12例占16.44%,伴放射性痛15例占20.55%,伴休克5例占6.85%。

1.2方法:

本组73例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均行临床护理:①首先观察患者体征、病情的临床表现,在了解每位患者腹痛基本情况下,责任护士应迅速给予患者恰当的针对性护理措施。②护士在患者治疗期实时监测患者体征、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现象(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微弱等),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予以恰当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患者治疗期生命的安全性,预防病情恶化。③待患者急性腹痛稳定后,耐心对其讲解专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叮嘱患者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及预防疼痛发生的知识,并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④护士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下,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排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治疗有效率。

1.3观察指标:

护理有效性指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并观察本组患者临症改善用时及复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本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有效性指标改善情况:本组患者护理后Hama、FpS-R评均分值均比护理前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2.2本组患者临症改善用时及复况:本组患者经合理对症护理后,临床主要症状改善用时为(2.15±0.24)d,疼痛持续复发在再就诊3(4.11%)例,再次就诊后3例患者腹痛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均未发生二次复诊事件。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73例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后的Hama、FpS-R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且差异显著,说明临床护理有利于快速有效的减轻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排解患者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应激反应。由于内科急性腹痛具有位置不固定,疼痛程度不稳定,轻重急缓不一等特点,因此临床诊断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等不良事件,同时诊断的不明确性容易加重患者心理负担。而合理的临床护理在患者就诊时在简明扼要的询问患者腹痛基本情况(疼痛位置、性质、伴随症状、持续时间、既往相关史等)的基础上,给予恰当快速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稳定患者病情,例如对部分严重腹痛呼吸困难患者,应立即送入抢救室,采用人工机械通气,从而恢复患者生命体征,为主治医师提供充分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时间,从而提高诊断正确率。另外本研究结果与蒋春舫等人实验结果类似,进而验证临床有效性[3]。

同时本研究结果现实,本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后,于(2.15±0.24)d内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提示快速有效的临床护理是大幅度减轻患者身体痛苦,及因长久持续性疼痛造成的脏器功能损坏的严重事件。本研究中疼痛持续复发在再就诊率4.11%(3/73),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口述疾病的正确性及诊治是否恰当有关,虽后经复诊后均有效改善,但在具体护理措施实施过程,应快速、简要的询问患者情况,严格根据患者腹痛实际情况予合理的诊治,最大限度的为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提供良好的诊治及护理方案,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

综上所述,规范有效的临床护理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疗效具有积极影响,可快速稳定患者病情,有效提高临床明确诊断率及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东.基层医院急诊科夜间急性腹痛临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2,13(5):367-368.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急诊科;急腹症;分诊

急腹症属于急诊科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其存在发病迅速和病情严重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如果救治不及时,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新安全。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其病情进行判断,以便可以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分诊及护理[1]。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为(42.2±1.6)岁。其中,急性胆囊炎患者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42例,急性胃炎患者3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14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急腹症临床特征;②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不具有疾病史。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当护士接到对照组患者后,及时询问患者的各项资料,填写住院病历,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存在大汗淋漓和面色苍白的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置。当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X线片和三大常规等。护士需要根据上述步骤来实现对患者的病情判断,继而将患者送到相应的诊室。

1.2.2研究组患者护理方式在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中,需要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和血压等各项生理资料,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的程度和性质,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护士应该对患者的呕吐物进行观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便保持患者的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对于需要住院的患者,护士要将患者送到病房,并且详细的向患者解说病情的发展情况、注意措施已经用药事项,以便可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感;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存在意识,则会对自身的病情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针对这种现象,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且在日常护理中要加强和患者的交流,以便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情绪,同时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可以在缓解患者不良反应情绪的基础上,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疗效判定运用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①满意:患者对分诊措施及护理措施感到满意;②较满意:患者对分诊及护理措施感到较为满意;③不满意:患者对分诊及护理措施感到不满意。总满意率=(①+②)/(①+②+③)×100%。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结果

2.1分诊失误率比较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的分诊失误率为2例,占据总比例4.00%,对照组分诊失误率为4例,其占据总比例的8.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对分诊及护理措施的满意率为52.00%,较满意率为44.00%,不满意率为4.00%,总满意率为96.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腹症是急诊科室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会涉及到内科、外科和妇科等多个科室,同时急腹症具有发病迅速和迅猛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如果护士缺乏分诊常识,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护士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且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分诊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接收患者的过程中,护士要简明的询问患者的基本状况,并且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以便可以及时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诊,从而可以提升患者的分诊准确率[2-4]。

在对患者的分诊中,护士需要根据常识和经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并且要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因此护士的专业素质显得至关重要。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的汲取经验,同时要通过学习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便在急腹症的分诊中,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分诊失误率[5]。

急腹症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如果护士难以对患者进行精确及时的分诊,将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同时如果护士对患者的分诊失误,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护士的分诊准确性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分诊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急腹症会对患者的身心均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人员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以减少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绪,同时可以提升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和满意度,进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总之,在对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分诊和护理过程中,相比与常规的分诊方式,护士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有利于提升分诊的准确率,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因此,值得在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分诊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艳莉.105例急腹症患者的分诊观察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5,01(06):159-160.

[2]梁秋.急腹症的预检分诊及护理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01(30):52-53.

[3]张惠.急腹症的准确性预检分诊技巧[J].内蒙古中医药,2014,02(28):113-114.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8

1.1急诊护理工作自身危机

急诊行业是一项具有高难度的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在急诊救治的过程中,需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因为急诊护理工作存在直接性,在救治工作中,与患者的接触相对比较多,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也存在一定的危机。例如,护理人员因接触患者或者工作失误出现感染现象或者受伤现象等。而急诊工作存在较高难度,一些护理人员不能完成,会造成急诊护理科室人手不足或者护理工作任务过重等现象,具有自身危机。

1.2院前急救危机

急诊患者入院前,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实施院前急救。一般情况下,对具有急危重症、灾难事故、创伤和中毒等危及生命的患者才会实施院前急救。但是,在实施院前急救的过程中,急救时间比较短、患者发病比较急、医护人员抢救处置急、缺乏专业配合、风险比较大、需求急、救治手段比较单一、缺乏专业的指导等,都会对院前急救效果造成影响,很容易出现急救危机。

1.3护患关系危机

护患关系主要是指医院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需护理人员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急诊科是医院科室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患者为危急患者,并且病情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患者家属不能轻易接受突发事件,对患者病情不了解。因此,对急诊护理人员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心理,很容易与急诊护理人员发生冲突,不利于急诊患者的抢救。

2加强对急诊护理危机的管理

针对急诊护理中存在的危机,需要医院急诊科加强对急诊危机的管理。具体的急诊护理危机管理措施如下。

2.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

医院急诊科室可由科主任、主治医师、主管护师和护士长等组成急诊危机管理小组,定期对急诊护理进行安全检查。例如,急诊危机风险管理小组可每月对科室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尤其是针对危重抢救患者,应制定相应的急诊危机防范和护理措施,以实现对急诊危机风险的有效预防,减少急诊危机的发生。针对急诊科室中的重点岗位、重点工作内容、重要环节和重点人群,应该加强对其的护理风险教育,并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相关法制和法规的教育。护理人员应该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律意识。同时,护理人员应对相关护理预警预案,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可让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绩效工资相挂钩,让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角色责任和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2.2制定急诊护理危机管理计划

护理急诊危机管理的成功与护理管理人员具有直接的影响,护理管理人员需对护理危机产生后造成的潜在最坏结构进行充分考虑,并提前做好相应的针对护理危机的计划。例如,每月可检查护理人员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和抢救护理流程的演练,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和急诊水平,避免急诊护理人员造成事故差错。急诊科室应强化危机管理,以医院中发生的护理事故为例,每周召开护士会议,让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和程序,提高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以避免急诊事故的发生。

2.3提高护理人员危机意识

医院急诊危机管理中,保持科学的危机观,不仅可以反映医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实现对急诊危机的策略化处理的一项保障条件。因此,需重视急诊护理危机管理,以提高医院急诊科室对急诊护理危机的敏感性。一些急诊危机管理人员缺乏危机意识和前瞻性眼光,不能及时发现急诊护理中的危机,处理危机时比较被动。随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对急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增高。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强化自身危机意识,提高自身危机管理能力,才能及时发现急诊护理中的危机,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最大程度的降低急诊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3严格执行护理风险管理

为了实现对医院急诊护理危机的科学管理,降低急诊危机的发生率,医院急诊科室应该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对急诊急救过程中各项设备仪器的检查,保证各项器材的完整性等。另外,医院急诊科室应该培训专科护士,以提高急救水平。例如,医院急诊科可选择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急救培训学习和进修,并组织相关人员通过查房和幻灯等形式进行学习,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实现对急诊危机的有效防范,减少急诊危机风险的发生。

4总结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9

关键词:绿色通道;急诊腹部创伤;护理干预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潜在的危险不断向我们袭来,造成急危重症种类及数量逐年增加[1]。而腹部创伤就是急危重症的其中一种,它严重危险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急诊手术绿色通道是维护和抢救腹部创伤病人生命的重要途径,护理干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外科急诊收治的危重腹部创伤手术病人100例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08年1月-2012年10月外科急诊收治的危重腹部创伤手术病人100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0.2±12.8)岁;实验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8.5±12.6)岁。术前诊断:两组闭合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32例、34例,开放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18例、16例;入院处休克状态分别为18例、19例;合并胸部外伤分别为8例、6例,合并骨折分别为12例、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主要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部实施干预性护理。护理干预措施根据目前有关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护理管理、护理体会和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2.3.4]来制定,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入下。

1.2.1知识和技能的培训:⑴手术室全体护士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组织下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如腹部的解剖,易损伤的部位,损伤后出现的病理生理特点,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各种急救药品的作用、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熟悉腹部手术全过程、以便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及物品,配合医生手术和急救。根据以往的手术和抢救经验,制定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抢救配合程序。⑵对腹部损伤手术使用的特殊器械定期护理、保养,妥善保管,处于备用状态。了解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和原理,熟悉使用方法,熟练配合要点。⑶针对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不充分、容易出现手术风险的特点[5],根据病情及时评估病人的风险,制定相关风险的控制措施,学会跟病人及家属沟通技巧,争取病人和家属对手术的理解、支持。

1.2.2人员准备:接急诊科或病房电话通知后,问清病人病情、年龄、性别,立即通知麻醉师,启动手术绿色通道。值班的两名护士立即做好分工,高年资的护士马上安排手术间,开启空气净化设备和空调,准备好手术及抢救所需用物。夜间立即呼加班人员10min内到位;另一名低年资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负责与急诊科护士交接手术患者,将手术准备时间缩短到最少。

1.2.3建立静脉通道:以娴熟的操作迅速建立最少两路的静脉通道,保证抢救药物进入体内的有效途径,协助麻醉医生快速完成气管插管,立即打开急救所用的物品。

1.2.4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新老护士搭配,老护士临床经验丰富、判断准确、动作敏捷,各项抢救措施落实到位,老护士带着新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会忙而不乱,能做到急、快、稳、准。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由spss13.0软件包统计完成,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3结果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后,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休克发生率降低,2h内手术率和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腹部内是人体重要器官所在,无论是交通伤还是暴力创伤,如抢救不及时或不力都会给病人造成生命危险、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较高。因此,急诊绿色通道畅就是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的快速诊治而开通的通道,在急诊绿色通道畅中,特别是在急诊腹部创伤病人手术的绿色通道中,护士采取何种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争分夺秒、有效地抢救病人生命是一个深远的课题和实践。

在急诊绿色通道腹部创伤病人手术中,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在实施护理措施中,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护士能掌握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疾病的病理生理。通过技能训练使护士了解抢救仪器的性能、原理,每个护士都能娴熟操作各种抢救仪器,积极配合抢救。器械的定期保养和维护,以备随时抢救使用。在抢救过程中要全面评估病人的风险,做到随时、及时跟病人家属沟通,使病人家属了解手术风险,积极配合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做到新老护士搭配,即能有质量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又能促进新护士的快速成长。合理的人员准备和分工使抢救病人过程忙而不乱,做到了急、快、稳、准。从本组结果资料看出,急诊绿色通道腹部创伤病人手术的护理干预,能最佳配合医生抢救,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2h内手术的比例,降低休克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显示了时间对救治生命的重要性。我还真心期望在今后的急诊“绿色通道”中,手术室与各科室能联动起来,使患者的救治按照一套完整全面的医疗护理计划进行,减少挂号、等待检查、交费等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使检查和术前准备所需要时间减少到最少,从而进一步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6]。

参考文献:

[1]王会,王玉梅,舒阳.畅通急诊绿色通道重要环节探讨.吉林医学杂志[J],2011,32(8):1585.

[2]刘小芳,刘昌俊.加强手术室绿色通道护理管理对提高重症急腹症抢救的意义.临床急诊杂志[J],2011,12(2):132-133.

[3]易芳,吴珊,王燕等.绿色通道手术病人治疗与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J],2005,20(5):464-465.

[4]袁世明.确保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畅通的探讨.华夏医学杂志[J],2012,25(2):283-284.

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篇10

1思想认识到位

为了让急诊护士深刻地认识到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必须从自身做起,为此应采取强化教育,具体体现在:

1.1强化服务意识针对近些年来急诊护理队伍年轻化,新护士服务意识差,缺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在急诊工作中易引起护患紧张的特点,对每年新进科的护士,上岗前护士长将多年的丰富工作经验、处理护患关系的技巧等亲身体验讲给她们,讲清服务态度在急诊科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护士长的言传身教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使新进科护士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做到处处为患者着想。开展经常性的优质服务教育活动,使护士能够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切身利益出发,体会患者及家属就诊时焦急的心理和迫切得到诊治的心情,从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此措施是防范纠纷的重要环节。

1.2强化风险意识急诊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患者群以及偶发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伤、批量伤者,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因此,应教育每一位护士,使他们认识到急诊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对一些高风险的护理活动,要加强风险管理,制订措施,如对危重卧床患者预防褥疮管理及安全管理,对服毒者防止自杀等,做好每个环节工作,使风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2服务措施到位

急诊患者就医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而护理措施到位是保证患者最终得到治疗的重要手段。护理措施不到位,也是易引起纠纷的因素之一,我们采取的措施如对三无患者(无家属、无陪伴、无钱),医护人员要亲自负责和协调就诊过程的一切内容,直到找到家属,对危垂患者实施特护或监护。听到救护车铃声后马上接诊,为患者提供就诊过程中所需交通工具,如:轮椅、担架等,要求分诊护士热情接待,耐心解释,认真判断,及时分诊,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达到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目的。

3管理到位

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预防管理思想,使每个环节达到管理标准。管理者要善于分析在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纠纷产生的原因,探究其根源,制订可行的防范对策,并以纠纷实例举一反三,对大家反复教育,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出现;合理安排班次,对双休日及晚间急诊室患者增多这种情况,安排老护士及护士长带班,增强加工作力度,把隐患降低至最低点。

4业务技术到位

急诊室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场所,急救物品器材时刻应处于备用状态,如果管理不当,酿成的医疗纠纷也可能发生。为确保急救物品、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应完善管理制度,做到“四定、三及时”即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数量、定期消毒,及时检查、及时补充、及时维修,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因护士操作技术不过硬或业务知识缺乏,对患者病情观察缺乏预见性也是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另外做好急诊各种记录,如首次生命体征、重病症记录、医嘱、治疗单等,也是防范纠纷发生的措施之一。

急诊留观室的患者,集各种疾病于一起,除病种多,病情变化快外,患者心理复杂,想法不一,护士应掌握各种疾病的症状、体征、急救等常识,除做好病情观察的同时,还应注意做好观察患者的护理。近年我院积极进行各项改革,本着立足渭南、辐射周边市县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医学各专业高学历人才、购买国内外先进的监测仪器,极大的提高了我院医疗诊疗水平,我院急诊科观察室月收治患者近100例,现将留观患者的个人护理体会介绍如下:①严格床头交接班:急诊观察室是一特殊的诊室,患者流动快,病床周转率较高,为了避免差错的发生,除了书面交接班外,必须做到床头交接班,因为它能对患者有初步的认识,迅速了解病情,观察治疗效果,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它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做好床头交接班;②加强巡视,增强责任心:急诊室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观察室,它的特点是,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留观时间短,就要求我们除具有一般的护理知识,操作技能外,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勤巡视,重点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并通知医生。特别是对新患者,及时了解病情、治疗进展,如病情有变化,及时报告;③做好心理护理:在急诊患者中,是外伤患者,多有外伤伤口和出血,患者感到不安、焦虑和惊恐,特别是多发刀砍伤,外伤性休克的患者,对这种患者,护士要镇静,工作中神态自若,忙而不乱,操作准确无误,主动和患者交谈,取得患者的信任,以赢得患者的配合。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具备良好的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将熟练的技术护理和适宜的心理护理相结合,才能提高急诊工作中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