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的社会文化性十篇建筑的社会文化性十篇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57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1

[关键词]现代主义 建筑 文化 态势

现代建筑装饰艺术及其文化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至20世纪初自的工业革命,以科技为主导的西方文明主宰着整个世界。欧洲率先萌生了具有现代建筑文化性质的雏型,随之蔓延开去,其它各区域基本上形成了世界总体的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态势。因而,世界建筑文化总体上发展不同步,且存在着种种非理性的东西,这直至现今仍然不绝如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一是欧洲的那种不甚理性的强权意识,忽视了各区域客观环境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观念意识的存在和必然。此后其又逐渐渗入到文化渊源深厚的亚洲地区等,然终因阻力难行也逐渐对其认识到了其一定的合理性。二是其它区域对欧洲的简单的建筑模仿意识,机械地认为一种建筑型体或一幢建筑物在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成功就是任何地区成功建筑的标准模型。就建筑文化的交流而言,这具有一种不合理性,但却是现代建筑文化发展至今的一种普遍现象。国内现代建筑的发展,去个别地方保留这传统的亮点,大多建筑都被现代建筑之风予以清一色化。国内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却是迟缓的。“八、九十年代自诩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外来的与本土的建筑构件的组装,这似乎又是一种既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具有依恋的民族情结的改良思想。于是,人们可以将本土传统建筑肢解,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构件,替换上引进的西方建筑的相应位置上。不同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交融好像就只是混成、组装了,这仍然也是有些简单化了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深刻本质,这同样是一种不甚理性的现象,在现今也甚为普遍”。

就本质而言,建筑文化包括环境的、生存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四个文化层次且统和一体。一般而言,建筑文化整体的构成从内至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心与物的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为满足人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那么现代建筑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其多元性,那些一元的、单一的的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因为现代建筑日益重视给现代人类提供活动的多样化的场所,所以现代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其多样性。这对于那些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的形式与功能要求而言都应该做到差别化设计。比如现代建筑文化中的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而公共性建筑则更注重其精神层面上的实现。工业化革命的浪潮涌动起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化走向。另外,由于东方与西方其社会形态结构、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因而也就造成了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上的区别。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即人类地域生活文化的多元化决定着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就是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多元性的根由所在。在当今,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的深化发展,主要以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的现代建筑文化也在加快其多元化的步伐。这就告诉我们,建筑文化只有适宜新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才能植根于丰富的文化土壤之中茁壮成长。现代社会随着通信通讯以及交通等工具的发展,人们的文化交流与思想交流也日见便捷。与此同时,当代社会文明的冲突也使得现代建筑世界也变得复杂多样、丰富多彩。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比如社会上各种建筑文化交流活动。由此更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进步。在世界“二战”后的若干现代思潮,主要是对“理性主义”的关注与强化,其追求技术精美,也伴有“粗野主义”、“典雅主义”,其注重工业技术彰显、“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是结合、“个性”与“象征”的结合等,这自然促使了现代建筑文化多元化的演进。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节能创新型社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98-01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

(一)定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现代主义建筑相背离的建筑总称。以文丘里,格雷夫斯和约翰逊等建筑大师为代表。在尊重历史的名义下,后现代大师们重新提倡建筑设计的复古和折衷,即在建筑中追求自由性与多元性,突破建筑的惯常做法。

(二)发展现状

后现代主义建筑从上世纪60年代起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改革开放以后,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三)我国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不足

1、设计理念肤浅

许多后现代主义建筑只是片面的、肤浅的采用后现代主义元素。如西洋风格的建筑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柱式、山花、檐口、线脚;民族风格的建筑无论大小、规模,都采用白墙灰瓦、翘檐瑞兽。这些与建筑本身毫不统一的风格装饰会使建筑看起来庸俗、低劣。

2、设计规模浪费

许多大型后现代主义建筑在设计上盲目追求形式,设计规模庞大,一味地追求形式,空间设计上存在大量死角,一方面建筑面积庞大;另一方面内部规划不当,使用面积不足。

二、节能创新型社会

“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节能创新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对于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节能创新型社会定义

节能创新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二)节能创新型社会对建筑的要求

节能创新型社会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同样有着几个方面的要求:建筑的节能标准要有所加强;土地资源浪费减少;建筑成本要有效控制。

三、节能创新型社会中后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功能上的人性化与科技化

建筑的功能性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后现代主义建筑在抛弃现代主义建筑的冷漠、理性同时,要注重功能上的人性化与科技化设计。当代社会倡导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成为重中之重,它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互相融合。

(二)风格上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信息、文化、经济的交流,国际化趋势必然影响着现代化进程,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剧烈的冲撞。建筑风格的本土化表现为建筑地域性加强,民族文化特征的体现及民族精神的传承。

(三)视觉上的独特性与协调性

建筑设计必须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习俗、已有建筑和谐共处。一方面应当注意保护旧城及历史名地,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倡导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独特性和奇异性。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建筑文化源远流长。

(四)文化上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载体,它起着传播文化特色的作用。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设计师大量运用“符号”、“变形”的设计手法,以“文脉”的理念,尝试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表达。在后现代建筑的设计上,我们既要衔接历史,也要展望未来,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特征、文化内涵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五)理念上的抽象性与超前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偏爱抽象的几何造型,这仅仅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设计理念上的抽象性与超前性才是其灵魂。设计师的建筑理念决定建筑的命运。通过抽象性思维方式,从思想上启发设计师,极大的激发起创作的活力和潜力。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3

关键词:模式语言建筑模式建筑设计

美国加州大学C.亚历山大等所著的《建筑模式语言》(下称《模式》)是对建筑活动的研究性总结,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居住之“合理性”要求,其“建构的唯理主义”倾向于企图形成居住的普适性原则,对于任何一种创造活动来说,它提供了建构知识系统便捷的途径。任何一种程式都有排他性,都在于对自身理论的坚持。

建筑的创作性活动是对于人活动的阐释,《模式》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即它首先出自于对人行为的深刻理解,它将人的活动构成设定空间的基础作为探索的主要目的,这终将带有某种历史的局限性。文化甚至人活动的发展是通过不断试错的过程进化而来的结果,它表现在对文明状态的保留、折衷与全面更新。然而建筑的创造性活动始终是根据人行为模式的变化,甚至设定其新的行为方式进行的空间阐释的过程,这一探索性的革新,终将会形成新的文明样式、新的结果。如诗歌创作,对语词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概念,这一新的概念形成新的意义。人天生具备多种欲望,少数前卫的“文化精英”最根本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他们始终在探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继而引导社会新思想与新的生活、生存观念形成。建筑阐释生活、人的行为方式,无法回避人的行为、语言、交往方式等诸多新的文化意义,继而用“构件”新的喻意空间。

对模式的理性研究,是构成我们知识系统不可或却的组成部分,建筑布局与居住模式应用于现实同质同型的社会形态与人群聚集,为工业化系统性建造提供了可行的方向,但同时其复制的结果极其容易泯灭作为个体的人性的自由,这是工业化时代所带来的文化负效应。在享用工业化所带来的文明成果的同时,我们同样必须尊重人性与文明发展的自然(或自由)生长,文化的多元状态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可贵的精神遗产,它形成了社会进步的尺度与阶梯。

相互的经济效应

“独立区域是语言、文化、风俗、经济和法律的天然容器,每个区域应该是独立的、分离的,足以保持其文化的力量和勃勃生机。人类文化只有至少是部分的与相临的文化分离才能够得以保持它自身的生长。中世纪的城市就具备这种功能,它们曾经为各种不同的文化影响和经济交流提供了永久性的交流场所,如公社。”(《模式》1)

社区并非仅仅是满足居住行为,人与人不进行交往或不融入社会将使自己变得孤立,因而创造社区内某种和谐、必要的交往是构成社区文明进步的有效手段,如北京的片区管理,这一基本的社会单元有效解决了庞大的社会管理系统所无法达成对社区管理有效性与经济性的困境;同时社区由于稳定居住所必然滋生的其他欲求如购物、餐饮、社会服务(安全、法律、保险、经纪、医疗、休闲、文化教育)等现存的与未来的需求形态,将有利于社区形成自身的文化体系、商业体系、安全体系,进而达到社区内部机能的完善与自身相互的经济性。如商业、餐饮设施的建构有效形成了停车场设置得以充分利用,也使得购物与消费行为不会舍近求远,资源不会无谓的消耗。

社区的步行系统是达致交往形态的途径之一(人在公共场所“行走”相互交融式的体验这种最简单的社会交往是社会上最基本的相互接触形式之一。《模式》100)。联排式住宅、开放的大学、公共图书馆、音乐厅、家庭游戏厅、咖啡馆与综合商场都起着象步行街相似的作用。对于公共性社交关系的建筑空间,通过街道、拱廊、小路等空间环节都可设置形成。它有效的解决手段如“使通向街道的出入口增加,从而使街道形成与增加活力,最舒适的步行街看起来是那些宽度不超过建筑高度的街道,《模式》100”。

也可以通过有顶街道(《模式》101)来解决公共建筑群体其流通问题不能完全依靠步行街时的需要,通过增加公共场所的闲逛与逗留方式,如公共图书馆、社区中心等来形成。《模式》提供了经由对西方流通方式的研究,如“街道必须有足够的宽度才会有舒适感。纯粹行走的街道需要11英尺(3.3528m),有座位、活动、入口与店面的街道应该达到单面16英尺(4.8768m)或双面20英尺(6.096m);街道的室内顶部高度应为12—16英尺(3.6576m—4.8768m)这个高度可以使得人行走时相互间形成无形的距离;人们坐着或站着讲话时社交最适合的距离应为4—7英尺(1.2192m—2.1336m),这个场合高度应为7英尺(2.1336m);室内街道应该尽可能有宽的入口成为建筑物外面通道的连续;临街房间与街道保持联系,更为安全以及相融于生活之中;在合适的场所,与公众保持接触是人的天性,同时也要相对的保持距离,以矮墙或围栏隔断。”然而流通与交往行为要注重当地人们的行为习惯,也只有通过对有效符合当地的人自身行为习惯才能实际把握街道理想的尺度。

联体建筑与孤立的整体建筑对交往行为也有所影响。来源于一个共识的结果,小建筑尺度怡人且吻合人对于距离可视、稳定性、与自然亲近的潜在心理效应;整体式高层建筑影响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与不可接近。正如《模式》所说“绝对不要盖大的整体式建筑物。只要有可能,把你的建筑计划改变为建筑群体,使它的各个部分都能表现它实际的社会内容。”将整体式建筑分解成小尺度的建筑连体,通过对细节的处理,使联体本身变得富有趣味,这是杜绝孤立式建筑与活动的有效解决手段。如果它能够与周围建筑达成某种和谐的连接,将使整体区域的氛围形成空间的连续性,同时借助某种联系形成社区的活动内容,与其大致形态甚至行为活动上相互辉映。

建构社区的中心性表征

“一个建筑群体没有中心,就象一个人没有脑袋一样。”(《模式》99,p1029)《模式》主要意图使建筑物本身成为社区的识别中心,而使“人们识别或寻找目的地(心里地图)的一个参照点,它的位置使人们可以参照它来寻找所有其他的路径和建筑物,中心性的建筑空间同样会增强相互的交往与联系意识”。然而识别中心建筑还不如建构识别社区特性(或特点)更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社区通过蕴藏社会的文化意味往往更有有利于促进社区的文明进步,继而影响到社会的进步。正如柯布西耶所意图使城市的文化通过对传统建筑文明的“片断”留存而使文明相互辉映,这一片断性的对人类文化的留存其建筑单元成为文化因子成分而使整体社会文明永远璀璨。

构成社区空间的文化意味可以通过对生活方式、社区活动、新的文化形态的构建,甚至通过对其建筑风格、树木、喷泉、入口、大门、坐椅、塑像、秋千、带座位的钟楼、风车或音乐台、有围合的户外小空间等一系列建筑语汇都可成为加强这一文化的表征,它不旦有利于形成社区的中心导向,更能够形成象征社区文明的文化中心而具备城市的导向。

对于方向性的导引,使人们寻找建筑空间内的目的地更为便捷,正如《模式》所说通过对入口处的“服务项目一览”清晰的指明建筑物内部的服务功能,在道路的连接处设置标志物方便人们寻找方向,建筑的入口突出将会容易辨别等多种方法都容易形成社区路线的导向。对社区文化的移植、留存与更新是形成社区构建的持久性研究论题,新文化的滋生、交往行为的变化都将使传统的建筑形态得以更新,并通过对社区空间的逐步梳理与不断更新改造才能永久保持社区的基本活力。

有效空间与舒适空间

“建筑用地的选择要在最差而非最好的地方。破坏风景优美、环境舒适的场地等自然资源要花费昂贵的代价才能弥补。”(《模式》104)

对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应该是个人、社会共同的历史责任与道德意识,完好保留生态的自然关系构成了人生活的有效空间,反之是无效或失却。土地有其区位价值,也有其自身价值以及组成价值的各种成分,其中生态价值是一个稀有的成分。过多建筑师的建筑理念包含了对自然之物的漠视,如“宅院应建筑在植物生长完好的地方”,而导致了价值的失却。

建筑的有效空间也在于建筑与空地之间进行的规划同构,而往往过多的建筑忽视空地与建筑的关系而导致空间失效。“户外正空间如是建筑之间‘留下的’空地,通常是不能有效利用的”(《模式》106)。卡米洛。西特《根据艺术的原则进行城市规划》指出——成功的广场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它们局部围合,二是它们相互开放彼此沟通。通常人们在被围合的空间里逗留感到舒适(陌生感的心理因素),而对开阔的风景却非常向往。对空间的享用动机决定了空间的形态,人总在空间的闭合之中找到自身的适宜的方位,形成了行为的心理要因,如在封闭过强的空间里感到郁闷,在过度开放的空间里感到渺小与孤立。因而最好的方式是建筑空间与空地彼此和谐的分布,形成开合相宜的空间形态。因而“在建筑的各翼楼之间布置入口、花园、庭院、屋顶和露台,既形成建筑物的体量同时也形成建筑物之间的体量,室内空间与户外空间务必同时完成。”(《模式》106)。在户外空间形成袋形空间或扇形角落也有利于公共会集场所的形成,这些边缘的角落区域会形成人活动的参与,加以设置一些其他相适宜的商业功能如咖啡馆等可使商业达致有效利用。

在建筑内部的有效空间必然接纳阳光,空间天然光是室内空间必不可少的。“循环不已的阳光对维持人体生理节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太多的光线扰乱了人的生理机能(《模式》107)”。同时,建筑的形状有效性对于内部清净或拥挤相对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人们的舒适与安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筑物室内方形形态彼此干扰使得室内空间模糊,舒适的室内空间是安静与喧嚣的结合体。而狭长形态却能够解决这个矛盾,其长条形状扩大了建筑内部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房与房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人们在一定的区域内能获得相对安静的舒适性居住条件,人也只有逃离了某种限制方能追求这种对舒适空间的享受。

建筑的舒适空间是通过对景物、声音、方向、表面、高度、光线和你行走的地面有所变化所造成的,如过渡比径直通向户外空间的房屋要宁静的多,而且它具备私密的领域感。人通过建筑空间所产生的实体变化而产生了心理变化,“最重要的是景物的变化”,而达到了舒适的感觉体验。同时注意形成空间视觉观察的层次,外空间成为内空间的“天然背景”,而透过次天然的背景可看到更好的远景。如花园、露台、街道、公园、公共户外空间、庭院、绿荫街道都必须使其具备分明的层次,这样才能够使舒适生活的可能性得以形成。

空间隐喻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4

关键词:科学性,民族性,民族主义

1、建筑价值观的特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建筑无疑是一个文化的范筹。一个社会需要有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同样,一个社会中的建筑当然也应该有它的价值观。通俗地讲,这种价值观就是人们对它的态度,表现为欣赏什么或不欣赏什么。

建筑价值观是受支配它的社会文化心理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就会产生与之一致的建筑价值观。“建筑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具有普遍性,处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建筑师一般都要受到它的取向支配。建筑的形式只有满足这种社会文化心理才能纳人整个社会的认知体系,成为代表这个社会的风格。个别意义上的形式虽然有可能存在,但它或许仅仅是价值观的某种变化而在新的价值观形成后才能获得认同,亦或仅仅是建筑师的个人表现,最终落得昙花一现的结局”,”而形不成一种为大众所认知的价值观。同样,如果建筑师的风格是纯为投取官方或业主的喜好,那么这样的建筑表现出来的只能是“官方意志”或“业主爱好”,也形不成一种普遍认知的建筑价值观。

2、中国建筑发展中建筑价值观的形成

由于中国过早的进人了文明社会,尤其是过早的进人了一统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由此导致了中国古代建筑价值观念的长期基本一致性。直至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人侵,西式的思想、科技、文化、建筑等都不可避免的进人了中国。在当时经过了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自然科学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代表着“科学”与“先进”的西式建筑一经中国人接触、使用之后,尤其是在近代中国自己的建筑师出现之后,他们不得不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和西式建筑进行比较与思考,并对今后自己的建筑创作进行思索。然而,这仅仅是建筑师一厢情愿的事。那时,真正主宰建筑活动发展的根本不是建筑师本身。从近代中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时间内,因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民族矛盾与民族内部矛盾的多次激化,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建筑活动根本不可能沿自身发展的规律前进.自然也形不成稳定的、为大众所认知的建筑价值观;从新中国成立到结束之间的近30年中,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建筑活动依然没能进人正轨,这个阶段,建筑形式变换频繁,但也未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建筑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外界接触、交流日益加强,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交流更是普及,西方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流派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的建筑市场也日渐开放,它将与世界各国的建筑市场一样,摆在中外建筑师们的面前。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多样的建筑风格与多种设计手法是并存的。

3、“科学性”与“民族性”在近现代中国建筑活动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由于过早程式化,而使千百年来建筑自身的发展处在一种封闭状态之下,始终未能超越某种“法式”“法源”民居情况则有所不同,民居由于地域性、文化性的差异,反而造就了不少自由发挥的佳作。但是,在汉民族聚居地因受传统伦理宗法制度的影响,其建筑形式大多趋向理性化。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绝大多数都充满着理性和法式。这种建筑传统对维护宗族的伦理道德和国家政治的权威起过重要作用,这也是儒家“家国同构”思想的建筑表现。与之同时,这种建筑传统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互动影响,以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居住形态,这是与当时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思想及建筑理论的传人,国人,尤其是接触和使用过西式建筑的新一代文明人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它的合理性与舒适性。原因何在?率先接触到西方建筑学原理的中国人会同时感觉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落后,和传统建筑学理论和技术的不完备。而西式建筑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性、新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规范。对于建筑的一般使用者,他们未必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传统建筑的种种缺点,但他们可以通过生活体验,很容易分辨出西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孰优孰劣。于是中国传统建筑对人们现代生活的负面影响在与西式建筑的对比中才得以显现,崇尚西式建筑之风蔚然兴起。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对建筑的“科学性”要求的一个侧面反映。

总之,自近代以来,“科学性”与“民族性”一直就象两条魔带,紧紧地缠绕着中国绝大多数建筑师之手。就连外国在中国开业的建筑师们也曾对现代建筑的中国民族化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这样的试验品在今天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开放较早的大城市

都能见得到。

现代建筑主义者终于在以民族主义为旗号的复古主义面前举起理性的宝剑,把中国人对建筑科学性的认识引向了新的高度。30年代后,作为西式建筑的最新潮流的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成为科学性的最新代表,但在深度、广度上中国近代建筑都未进入现代主义阶段。

4、新形式下建筑价值观走向多元化的趋势

建筑的“民族性”在今天又成了中国建筑师们的创作、探索的一大主题。这一次的探索与20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固有之形式”和50年代的“民族形式”的探索不同。今天是更深层次上的探索,尤其是建领在有相当基础的民族工业与有相当发展的科学技术的高屋之肠华中建筑月叮召公上。并且以此为契机,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多元化的势头。

需要反思的是,以往对中国近代建筑思潮的研究,受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都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折衷主义为一种落后倾向。这一观点虽不无道理,但用于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则会造成简单化的结果。因为早期中国留学生基本上接受的都是学院派的折衷主义教育,对折衷主义的简单否定便会使我们忽视他们的成就和思想。因此,研究中国近代建筑思想还需要跳出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框架,重新了解和评价19世纪建筑的成就。以学院派教育为例,其所强调的文化品味、理性、秩序和整体等原则对于当前中国的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就不无积极意义。中国建筑的历史在不断地被创造,但也在不断地被抛弃。但愿近代建筑研究已经遭遇过的种种遗憾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4);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5

2项目概况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3“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4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

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5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6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3]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休闲化倾向.华中建筑,2007,10.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6

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一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

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

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用什么?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7

建筑与文化之间有着种种的关联。西方人说“建筑是一部石头的史书”,则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了。在各种建筑类型中,贴近生活的各种建筑与文化关系更为紧密。通过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来观察文化之于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就可清晰地看出文化始终掩藏于建筑发展演变的背后,同时,建筑又始终在显然着其背后深远的文化。

关键词建筑社会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建筑语言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建筑的文化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渐渐成为热门学科,一时间文化人趋之若鹜。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人们关于文化的定义迄今己不下于130种,狭义的文化可作“知识”,广义的文化解释则极为宽泛而各异,但多数观点倾向于一种对民族的性格、精神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价值系统。[1]庞朴先生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一书中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文化,从广义上说,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满足这些生活方式所创造的事物,以及塞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它包括着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和心的部分.”[2]建筑学界的人从接受大学教育开始,就被灌输了种种观念,将自己归为文化人之列,而且是顶重要的文化人。这一点可以从古罗马时期就问世的《建筑十书》中得到印证。书中宣称,“建筑师应当搜长文笔,熟习制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各种历史,勒听哲学,理解音乐,⋯⋯”[3]似乎建筑师是天底下最有文化的职业,所以对建筑与文化进行研究,绝对不算跑题。建筑当然是文化的一部分。属于物质部分。但是,建筑设计或者说建筑创作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的层次上,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而不涉及心的部分。菲利普·约翰逊在评论雷纳·班能的《最初的机械时代中的理论和设计》一书时写到:“形式会产生出更多形式,而观念几乎对它们没有影响。”但是形式并非以机械的进展方式产生出更多的形式,恰恰是选择何种形式最为合适的那种观念,创造了一个特定时代的建筑,这才是最令人推敲的。建筑史家们将建筑作为最终产品来强调其意义,这是完全正确的。他们主要考虑建筑本身外观如何,怎样建造的以及满足其目的之效果如何。但是,创造这些建筑物的建筑师们,却不得不同样去考虑到更富于哲理的问题:诸如为什么任何人必须选定这一种形式、材料或体系,而不是其它的。这便是建筑与文化最大的碰撞指数在“作祟”。

二、受地区文化不同影响的建筑

1越海民系民居建筑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有了质的改变,这一点我以从地方性民居得以体现。中国越海民系是汉民族最早形成的民系之一,中原战乱是民系形成的主要原因。[8]较早期的北方移民是为躲避战乱,南迁并占据了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的江南地区,与当地的百越人融合形成越海民系。较为早熟的山水文化对民居村落及建筑的影响,使民居建筑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外延。瞥结出以天井庭院为中心的合院住宅是越海民系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其平面构成可概括为一明两暗型、天井堂房型、天井堂厢型、四合天井型四种普遍类型,其建筑空间型制显得非常成熟;指出堂与天井庭院是民居建筑最为关键的一对空间形式,堂构成文化的核心,天井庭院构成空间的核心。而儒学观念、耕读思想渗入其中,把东方哲学观念和民族人文美学成果引入民居建筑,使民居村落与建筑空间填界得到升华,追求高尚、深邃的意境美,其空间环境显现出高品位的文化特点。

2清真寺

“清真寺”是中国内地穆斯林民族之一,回族”的宗教建筑,它的整体布局和建筑艺术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有着显著的不同,同时又与中国传统佛、道建筑同中存异。她是中国建筑史,也是世界伊斯兰建筑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9]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伊斯兰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内地传统伊斯兰教建筑—“清真寺”为研究对象:以历史发展线索为纵轴;以其形式发展巅峰时期的形态特征分析为横轴;以典型个案分析为剖断面,剥茧抽丝、层层深入地来剖析内地传统伊斯兰教建筑的形态特征,试图找出这一特殊现象的文化本质。从而探索如何实现建筑与地域,建筑与文化的协调共生、和谐发展。在外来强势文化冲击下的今天,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精神,并对如何促进中华建筑文化的“和而不同”确实作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3闽南地区传统建筑

福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依然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现存建筑遗构中既有宋、清的"官式"做法,又有匠师们世代相传、师徒相承的传统设计与施工的民间做法,形成独特的地域工匠技术.无论是城市、住宅与庭园、文教建筑、宗教建筑、会馆建筑等类型,还是传统建筑本身的形制、设计与营建方法等。[10]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祖籍地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原乡形式的移植.同时,台湾传统建筑文化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文化的特性,尤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两地有所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三、西方文化与建筑的碰撞

西方建筑也同样如此。许多受到这种文化熏陶的建筑师将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社会思想的表达武器。

1欧洲建筑文化

古罗马时期的巴洛克建筑举世闻名。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建筑、园林艺术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那便是受当时刚刚恢复的国家制度影响其特点是自由奔放,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2波普文化艺术

西方波普艺术[11]是60年代一种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现象,它继承了达达派的衣钵,喜欢将日常用品、实用物品或工业制品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统统拿来用作艺术品,反映了西方商业文明和消费文化的特殊风貌。最近几十年中,没有任何一场艺术运动比发生在纽约和伦敦的波普艺术运动那样在一个通俗化的水平上与当代艺术、文化如此无法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波普艺术”反映并美化了大众市场文化,并且把一种新的活力注入应用艺术领域。它的艺术的伦理观是积极地鼓励设计师去探索通俗化、粗野的和明快的色彩,使用现有的综合性或者用后便扔的材料,这是一种反映了后现代社会生活特点的创新精神。

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当代西方的建筑成为了世界建筑发展的先导,而中国已经大踏步的走向国际化。城市演变和发展与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文化、建筑审美已经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减少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推动城市化建设的良性发展,构筑新世纪全新的建筑空间,是每个城市建设者和城市管理者的最大理想,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崇高职责。

参考文献:

[11《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2]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李允稣,《华夏意匠》,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

[4〕赵冠谦、林建平主编,《居住模式与跨世纪住宅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5]贾倍思、王微琼,《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6]张宏。《性·家庭·建筑。城市—从家庭到城市的住居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2002

[7]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一版.百花出版社.1998

[8]陆元鼎主编《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9]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10]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1]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社会科学出版社84年版。

[12]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8

我国的建筑师职称现已恢复,这是十分必要的。过去,我国把建筑师一般称为工程师。在西方,称一位建筑师为工程师可能引起对方的抗议。建筑师是三大古老职业之一,其它是医师和律师。欧洲人说:医师是恢复(人体)秩序,律师维持(社会)秩序,建筑师创造(物质世界)秩序。早在公元前25年,古罗马建筑师兼军事工程师维曲罗维斯编写了建筑十卷书献给他的君主奥古斯塔斯大帝。可见建筑师职称是由来已久。

建筑到今天还是各学科的综合产物,建筑师应当对一切技术成果能予以正确评价和实际应用。建筑师决不是一成不变的职业。各个时代按不同的要求,对建筑师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责任,是历史的必然。建筑师历史地位演变到今天,建筑师就应当在满足人民不断变化着的物质文化要求起着更大的作用。为此,建筑师在正确认识自己历史使命的同时,需要对专业的历史与理论做出再评价;需要从综合环境设计去考虑建筑设计,脱离城市总体环境的个体设计思想不应当再保存下去。在我国,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是建筑师地位的社会承认。

2建筑师的社会地位及责任

在新的形势下,建筑师应当得到正名,并在充分发挥自己作用的基础上,受到社会的尊重。建筑师是脑力劳动者,他以自己的、也包含了集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建筑作品,向人民提供生活、生产以及社会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建筑师通常受到系统的建筑学教育,并有一定的建筑创作实践经验。建筑师通过所掌握的建筑技术、艺术规律以及其它有关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建筑创作。建筑师的价值在于通过复杂的脑力劳动,为全社会创造财富。为此,建筑师的劳动无疑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建筑师的地位应该得到必要的改善。

建筑师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不断自我否定的气量,要重视原创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在建筑环境、空间、城市设计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及思维方法上都值得我们借鉴,要学习他们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方案的形式和符号。

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中国的建筑文化如何才能发扬光大,中国的建筑师如何才能走向世界,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还未能彻底地完成这一使命。由于政治家的努力,社会制度越来越健全;由于经济学家的努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工作越来越见成效。作为一名建筑师,我们的城市如何才能越来越方便,我们的建筑如何才能越来越美丽。这应该是一份责任,或者说更是一种使命。这正是目前中国建筑师最大的症候——缺少一份应有的责任。责任不同于技能,责任也不同于爱好。如果是作为一种技能,那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如果是作为一种爱好,其实还是一种手段,一种自娱自乐的手段,属于个人行为,来时可激情爆发,去时即随波逐流,这种建筑师是以情在做建筑;如果是作为一种责任,那就是一种力量,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属于一种社会行为,这种力量在目标前提下,是可以以生命为代价的,这类建筑师是以心在做建筑。当建筑设计成为一种责任时,我们就不会轻易地在经济上浪费,每一笔设计都应物有所值,无论是私营业主,还是国有财产。当建筑设计成为一种责任时,我们应该是美的使者,应该关注视觉上的愉悦,将美的外观和美的空间从现状中截获出来,奉献给人们,然后收获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快乐。当建筑设计成为一种责任时,建筑即上升到一种教化的功能,这时的建筑将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使用功能,更是有一种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如文学、如绘画、如音乐,诱发人们本真的健康。当建筑设计成为一种责任时,会激发起一股民族的豪情,一股源于本土的情感,在这种情境中,所追求的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差异性,而更是一种文化的优越感。我们应该担负起一名建筑师的责任。3建筑师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特别是住宅作为人们消费投资中最大的商品之一,从选址立项到消费群体定位,从设计施工直至物业管理,已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并被赋予了全新的属性。

(1)建筑师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建筑师应该认识到:要想对社会多作一些贡献,或者发挥更多的作用,应当是在作好本职本专业工作的同时,参与更多的或一定的力所能及的“促进”作用的工作。也只有这样做,才会引起政府、专业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使用者,对建筑师工作的支持。从而便更多的人了解建筑师、建筑师对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政治、哲学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从建筑师从事设计活动的历史和他们社会地位的演变,可以看到:不少取得成就的古代和近代的建筑师,在他们的著述论点和一生事业的实践中,不但可以看出他们对社会的关心和特有地那种积极性,而且还可看到渗透在他们思想深处的那种极力“促成”的精神。

因此,作为建筑师,要深入群众走向民间,尊重使用者,遵循政策法规,了解社会经济、政治等广域知识,了解城市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以自己熟练的体形空间设计技能和哲理,为改善城市环境服务。遵循这种哲理而工作的建筑师,多是前景宽阔而乐观的。如果只顾专业界线分明、追求单一、幽雅、轻松,则可能是自缚不前。建筑师的促进作用,可以从精神变为物质,可以从智力转换为经济效益,可以为市民造福。这是为许多国家,许多建筑师所供认的,并有很多成功实例。

(2)建筑师的社会地位体现在建筑商品形成的全过程,并能使开发活动更具人性化。作为用户个性化实现的桥梁,建筑师解决了投资的短期行为与建筑使用价值长效性之间的矛盾。

(3)建筑师的作品应该成为能满足市场变化和消费者个性化的商品,市场成为检验建筑师作品高低的重要标准。建筑师可以站在技术和经济的高度上客观的评价建筑的环境、性能、质量等方面的利弊。用户可以通过建筑师更进一步了解所购和使用的建筑,避免受销售人员片面宣传和误导,为发展商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服务形象。

(4)在与用户的接触中,建筑师从生活和社会诸方面为用户出谋划策,引导用户的消费观念和居住理念,既不落后,也可避免无谓的超前。对于发展商而言,建筑师将用户零散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加以提炼和组合,使发展商为社会提供更为合理的产品。对于设计师而言,建筑师为设计人员更多地了解用户和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对于用户而言,建筑——特别是住宅作为消费的最大商品之一,理应获得如同家电商品一样的服务。

(5)建筑师能从整体规划到部件选择,从适用经济、美观高效到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把握住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包括居住性、安全性、舒适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建筑师还可以使建筑商品的价值最大化,这里包括不同性能标准的建筑。在住宅产品的直接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住宅品质和性能的量化特征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建筑师的智慧和全局能力所体现的附加值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9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环境

一 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

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

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 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 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 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用什么?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篇10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环境

一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

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

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晨

四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用什么?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