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十篇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十篇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29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篇1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导向性评价因子

1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

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成为知识传承、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在这里,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在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借助一个建立在广泛支持和参与基础上的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价,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作风意志等。借助一个完整的能力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融为一体,既能保证现有评价办法下,创新人才和成果的脱颖而出,又更强调了对培养和普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实施监控。通过参与和实现科技创新,大学生甚至可以在校园里就开始逐步实现成为社会财富创造者的梦想。

因此,打破单一的评价指标和实施办法,建立一个适用于不同类别的科技创新活动,适用于不同年级、专业的评价体系,特别是通过设置带导向性的评价因子,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是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2现有的评价办法在作用发挥中的缺陷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广大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很高,这对于建立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非常有利。这一局面的取得,得益于高校对于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现在,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一些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通过设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在政策导向上予以鼓励,解除制约和束缚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力发挥的因素,促进大学生人才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整合,同时,也体现高等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的目标,那就是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现有的评价办法在作用的发挥上还存在一定缺陷。

2.1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

现有的评价办法是以量化为基础的定量评价体系,社会、学校通过给予各种奖励或学分,鼓励少数突出者冒尖。这种定量化的评价体系从表面上看比较准确合理,而且也能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创新思想的普及。但这种旨在选优拔尖的评价指标办法,又不可避免地使得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使得这项本需要极大时间和精力投入才可能有所收效的活动,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实现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而且,对于参与的学生而言,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甚至可能导致某些青年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发生。

2.2学生知行存在较大反差

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告诉学生,他们只需要按照学校设计好的规定动作来逐个完成,就能顺利地完成学业。而很多现有的评价办法又没有明确地保证,如果学生完成了某些科技创新的自选动作,将直接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现有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办法又没能有效地弥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足,所以出现了大学生对科学的崇尚意识和在自身实践上表现出很大的知行反差。一方面积极崇尚科技创新,一方面又缺乏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

2.3不同的创新类别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同

创新成果只有尽可能地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是现代人类文明演进的显著特征。但是按照现有的评价办法,技术创新因其更容易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而受到偏重,而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却被不同程度地忽视或弱化。所以,现有的评价办法不仅存在评价指标单一、标准不尽合理,对不同性质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不强等问题,还直接导致了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3评价体系中评价因子的设置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人员、部门,涉及学校育人氛围的营造。不同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会提出不同的奖励措施、管理办法等,这些都成为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不同的办法措施涉及不同的内容,但作为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其评价因子的设计都必须坚持共同的指导思想,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适应性,以保持整个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3.1评价体系应有利于创新素质的提高

创新的人才必须有较高的创新素质,而评价体系必须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创新意识,尤其是主体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灵魂,实现“创新、创造、个性”的目标应成为大学生自发的要求;以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加工处理各类信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等则是创新素质的基本要求。评价体系应注重对个人或成员素质、能力进行评价,注重对创新性程度、对创新的实际贡献进行评价,促进形成研究团队,促进协作。

3.2评价体系应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培养

科研活动需要相对稳定的团队,如指导老师、队员等,同时,科研活动往往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取得突破或收获。因此,这是一项需要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又考验意志、锻炼思维、苦中取乐的活动。这就需要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和和谐的沟通能力。学校要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样,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评价体系要注重对发挥创新作用的学生个体、个性予以尊重和充分发挥,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使得“偏才”、“怪才”有适宜的发展空间。

3.3评价体系应坚持道德的指向

创新是必须经过比较才能体现出来的相对概念,而比较就会带来竞争。因此,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带来竞争观念的树立。我们必须强调大学校园中竞争的和谐有序和良性互动,所以,评价体系中必须坚持竞争的道德指向,有才有德、德才兼备应成为我们评价体系必须发挥的一个重要导向作用。这对于处在成长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所培养的优秀人才既要有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同时又要有理想的支撑和高尚的品德。

科学精神应是严谨求实、不懈创新的,是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的探索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开展科技活动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有效载体。评价体系要能较好地克服现有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趋同一致、轻标新立异等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弊端,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3.4评价体系必须既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又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普及

实现普通育人和个性育人相结合,既鼓励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脱颖而出,更要着力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普及。大学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种大众性和普及性不仅为每个人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还要求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会应用各种资源,不断发展。这里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既反映推动这项工作的政策举措,又鼓励受教育的群体积极参与到这样一个环境中来,使得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只要跳起来,人人都能够得着”的现实目标。

通过施行“创新学分制”、“科技创新奖”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在部级、省级、校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或取得发明、专利、发表优秀论文、优秀设计及取得其他突出成果,这不仅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观念的普及。

通过设置“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方式,使更多的学生在求异性思维、敏锐观察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鼓励;同时,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得科技创新活动得到最好普及。

3.5实现技术和文化全面创新

在项目的认定上,要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交叉项目和有市场回报的项目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支持。要增加对人文科学创新的引导。涉及人文创新的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其科技价值和市场价值因其不确定性,所以更要加以引导和鼓励,帮助其实现市场运作。在设置评价因子时,应充分尊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显性的价值,同时更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切实解决科技创新活动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参考文献

1程津培.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求是,2004(12)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篇2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自强不息与永攀高峰的精神、“重人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积极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中庸之道”、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是与现代科技创新文化要求格格不入的。应通过机制建构与“文化形塑”,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科技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一项合逻辑与合价值的实践活动。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它潜移默化地对科技创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涉及到从观念、方法、价值等等各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促进性的,亦可能是消极的、阻碍性的。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进行科技创新,或对科技创新进行理解与评价,既是不可能亦是毫无意义的。本文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影响。本文所指“中国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精神形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还近代以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是都是基于“重人伦”这一核心展开的。即“重人伦”这一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重人伦”的思想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只有积极影响,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可在“重人伦”思想那里找到根源。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这种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当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各领域、各层级的科技创新主体共同协作完成。创新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创新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是与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相适应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自强不息,永攀高峰的精神。《易经》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人观察到自然运行的规律,又将它作为激励人们的准则,即表现出“重人伦”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总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这在根本上是由科技创新主体的历史性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的复杂。因此,对于科技创新主体而言,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就尤为重要了。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重人伦”思想是与当代科技创新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相适应的。特别是在当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各种灾害日益引起人类的注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变暖等等问题都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在本质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所倡导“重人伦”的思想同样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重人伦”思想实际上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第四,教育功能是作为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基本功能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教化作用,这亦反映了传统文化“重人伦”的一面。科技创新的教育功能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科学知识或强大的工具,还在于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而传统文化历来将伦理道德教育置于第一位。在某种程度上说,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在于扩展人类的视野,提高人类认识能力,即开化人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化科技创新主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求科技创新主体始终将开化、解放人类作为自己的目标。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亦包含这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虽然这些因素看似繁杂,但是仔细审视之下便会发现“政治本位”思想始终隐藏在这些因素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这些因素与“政治本位”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传统文化中重官轻民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科技创新在在古代曾被认为是“奇技淫巧”。上述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容易导致将科技创新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从而或有人根本不屑于从事科技创新事业,或有人将科技创新事业作为“做官”的进身之阶,无论如何,上述思想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是危害极大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一条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亦即指导规范古代官员言行的金科玉律),对于处理人伦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科技创新总是一种对原有传统的反思、批判的行为。科技创新内在地具有冒险,激进的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是与科技创新的精神相背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亦是“政治本位”思想的延伸。中国传统上一贯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关系。在奉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环境里,科技创新主体日益滋生崇拜权威的思想,进而导致创新主体个人个性和创造性的泯灭。同时它还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公平竞争与进取。

三、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就“为何要扬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而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首先文化总是变动不居的。虽然文化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与历史时期,保持着宏观的稳定形态,但是从整个历史长河,以及微观层次上,都可以观察到文化总是处于流变之中。而科技创新又受到文化的根本性影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本身的历史性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始终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创新主体规定者科技创新事业。锁业科学认识与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总是与文化紧密相关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含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因素。譬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等等。但同时亦包含着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如政治本位,遵循守旧等方面。因此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科技创新之要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也是文化实现自我否定、不断演进、辨证发展的体现。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与文化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的构建性力量,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或能够让人类移山填海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既包括科技本身的系统化样式,还包括相应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包含两个基本维度,即组织和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17世纪英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发生兴趣。但是对科技感兴趣只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条件之一。而近代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标志就是以格雷山姆学院为代表的新型大学的诞生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英国皇家学会的诞生,其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官方认可的科技创新组织。这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一个有共同目标并遵守一定规范的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在法国,科技创新的体制化进一步确立了,其标志便是法国科学院的建立。在19世纪,科技创新体制化在德国最终完成,其标志是1826年于吉森大学建立的现代化学实验室。从上述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的出现、科学学会的建立以及实验室制度的建立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基本表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组织也越来越丰富。

科技创新机制的制度维度指的是相应的科技政策与法规。这其中又包括课题申请机制,评议机制,奖励机制等等。各国通过科技政策与法规实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管理,引导,激励着本国的科技创新。

在19世纪中叶,德国的产品以低质、仿冒闻名。而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的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当时德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一些有识之士倡导成立了国立研究所。因此帝国物理研究所(ptR),德国威廉皇室学会(KwG)等各类研究所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德国政府缺乏资金支持科技发展的情况下,一批银行家、科学家等则成立相应的基金会。而现在,遍及德国的各类基金会已经成为资助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第三,现行的匿名评议制度,其雏形亦是在德国形成。近年来,德国通过产权制度、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以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在科技奖励方面,德国洪堡基金会与联邦科研部联合设立的两项科研奖——沃尔夫冈-保尔奖和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奖以高额的奖金吸引着国内外的科技创新主体来到德国,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有次可见,科技创新机制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再次,改革应试教育,倡导创新思维,提供有利于现代科技创新的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提。从创新主体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810年,威廉-洪堡等人倡导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倡导教学自由,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且这一理念很快成为欧洲新型大学共同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是从柏林大学开始的。可见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进行研究,生产知识。另一方面,从上面的例子同样可以看到,大学的另外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育。因此大学还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

在当代,应试教育已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基于知识的教育是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相背离的。当代科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态势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这一态势亦解释了当下知识爆炸的现象。在当代一个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的知识都所有掌握。因此,倡导科技创新就必然要求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

对应试教育的改革,首先在于改变教育观念,即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转向实际上标识的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向。在英文中,导师被称为“consultant”或“instructor”,前者还有“咨询师”之意,而后者则还有“指导者”之意。这表明,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教师不再以“教授者”的身份高高自上,而倾向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

教师与学生的这种身份转变,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权威。它鼓励人们提出“异见”,挑战权威,而科技技术史的发展也表明许多科技创新就来自于这些“异见”,无论这些“异见”在最初提出之时有多么幼稚或离经叛道。由此可见,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实质上是倡导创新思维,倡导创新思维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篇3

21世纪是以“创新”为特征的世纪,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平台,更应在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要努力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为创新教育开辟新道路。据研究,当代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1)缺乏创新的观念和欲望;2)创新性思维能力匮乏;3)对科技创新不感兴趣;4)缺乏创新过程所必须的恒心和毅力;5)对什么是科研,如何做科研,如何将其付诸实践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潮的涌入和网络文化的盛行,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也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如各种心理问题和道德修养缺陷,以及浮躁的心理和随波逐流的跟风行为等等,这些都无疑都给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形成了层层障碍。这一切无疑是对高校的严峻考验。从中国高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工问题,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对大学生在在创新问题上犯下的疾病进行“治疗”有着迫切的必要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如何改善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现状,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活动不能只是走走形式”。现在高校有很多为了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科研创新人才,要求每个学院都要有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学生活动。但这些活动表面上是在做一些科研创新活动,实际上却是华而无实。多数活动只是走走形式,比如办一些平时做过的科技小制作比赛,做一些简单的理论性的培训等等。根本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接触“科研”。加之策划和组织活动的一般都是学生,该学生的负责态度直接影响了一系列活动质量的好与坏,并且学生本身的能力有限,还处在学习阶段的他们对科研的概念也是懵懂的,根本无法带领一整个学院的同学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有较高的发展和提升。所以,科技创新能力的而培养不能只是完成任务一样应付了事,走走形式,要真正结合到生活实际,从本质上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科研,科研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并通过一些动手实践的方法使同学们深入了解科研以及现在中国社会的现状以及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斗志和意志,在适合自己的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为一本科生,本身对课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远远不够,在高校“科技创新”培育人才计划中很难进行相应的辅助和决断。所以,高校作为一个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想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有所建树,就必须结合老师的力量,进行“师生面对面”。高校的老师在科技创新的能力上必然有一定建树,至少比学生更上一层楼。在“师生面对面”的活动下,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个实验室的历史以及老师们艰苦奋斗的科研历程。并通过一些相应的实践来激起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兴趣和好感。不断培育出新的科技创新人才。

科研要具体到实践中,真正去体会和培养兴趣。很多学生对科研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认为科研就是每天呆在实验室拿瓶子洗瓶子,以至于学生对科研觉得不然就是遥遥无期不可达到,不然就是各种枯燥无聊,使学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具体到真正的实践之中,如参观啤酒厂,制药厂等等,充分激发他们,使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但它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成为人才强国战略有着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自己,担负起建设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重任的必然要求。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篇4

由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来看,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并不在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在于素质与能力的塑造、培养与形成,如求知欲望、探索能力、创新意志、合作精神等,是科技创新型人才更加需要、也更为宝贵的品质构成。但总体来看,我国在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教育中,尚没有在素质与能力构造上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首先,创新教育理念较多停留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有效落实到教学环节,还缺乏系统性的培育措施,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谋划、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方法模式、课程考试评价、专业实习实训、社会科技实践及专业论文撰写等许多方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与体制还没有结构性突破;其次,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够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应有的自主探究与自由思考空间被教师挤压,抑制了学生强烈的求之欲望与创新意识,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形成;再次,实习实训、校内外实践的不足也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影响,这都不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因此,在科技与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世界与时代的发展,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作为支撑,以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教育模式与教育机制。

2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及构成要点

新世纪以来,教育信息技术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应用实践及理论研究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将新的教育技术(如视听媒体)与传统教学材料(如纸质打印教、练习等)结合起来,将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互助协作学习结合起来,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使教学效果有大幅度提高。显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对创新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形成的脉络

2.1.1教育技术理论建构的基础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完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其中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普及而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新型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其突出代表就是建构主义。进入21世纪,建构主义基于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实践,得到进一步完善,使其教育思想以“以学生为中心”转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由纯主观主义的认识论转向主客观统一的认识。2.1.2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建构基于教育手段的科技化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完善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构而成,因此,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含义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教育技术的意义与作用,二是教育技术的概念、原理与研究方法,三是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三者共同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的体系。2.1.3建构主义与教育信息技术的结合使教学设计理论更趋完善可以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实际应用并被进一步发展完善,使“以教为主”的教学理论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理论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教学并重”的有效教学设计。2.1.4信息化教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形成信息化教学理论的形成是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形成使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1.5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创建基于信息化软硬件的建设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是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技术与物质基础,包括功能完备的教学支撑平台、教学资源库及学科教学网站和不同学科的知识探究工具等。2.1.6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贯彻实施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实施的保障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尽管走在了我国的前边,但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颁布的《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仍然意义重大,是我国教育改革系列工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标志。

2.2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构成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科技与教学理论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过程。没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基础,没有建构主义的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就不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灵魂;没有科技发展对教育技术的融入与创新,教学设计理论及信息化教学理论也无法在教学中具体实现。因此,当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及利用、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才有了合适的技术支撑,使得教师的教学愿望与教学设想得以实现,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纵观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形成历程,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关键构成主要就是两点:一是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完善,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教学理论设计(包括信息化教学理论);二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发展,使学校教育教学有了科技环境及相关理论的支撑。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这两点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3.1在教学关系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课程教材、试验仪器、多媒体设施、互联网等)三者所构成的互动过程,教学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彼此间的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传统教学中至高无上的教师地位既淡化了教学环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更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西方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虽然彻底颠覆了这种主从关系,但是“矫枉过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又无形中抹杀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难想见,如果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性,那么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组织、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等必要环节就会缺失,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无法有效发挥。因此,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恰恰反映了这种担忧与思考,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使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总之,在教师的主导下将学生推向教学舞台的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通过主动学习而得以体现。

3.2在教学行为中,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注重开发学生自身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势必将使学生“主动式学”的行为给“逼迫”出来,使教师“灌输式教”的做法退居台下幕后。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式学”可以带来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的“主导”了。也就是说,在教师将学习行为“还”给学生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在于要对学生这一学习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开发。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关键环节,是挖掘、培养、形成学术主动探索能力的必需过程;再次,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通过探究掌握知识原理,学会实验、观察、推理、思考、归纳、总结等,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有,教师通过检测与评价来促进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科学精神。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与主导作用更容易实现,这样就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更有利于开发一切有益于教学过程的课程资源。

3.3在教学效果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篇5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障碍;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237-02

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根据笔者调查发现,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技水平极高,然而很多总给人以无处可用的感觉,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的二次创新比较欠缺。这是许多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成果的定位出发,分析论述科技成果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当前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对科技创新成果权力保护的基本法律理念。由于科技创新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之一,所以科技创新的本质应该是通过实验和研究对新技术和新发展方向进行的具体分析与创新。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突破前人的可能,所以在不同领域都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所以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应该从这一成果的知识性、技术性、思想性三个方面出发,确认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性。

由上表可看出,具体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管理理念成果。相较而言,管理理念成果的转化障碍较少,属于比较容易被接纳部分。而应用技术成果和理论成果的转化面临着极大障碍。下面本文将具体介绍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二、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分析

1.我国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所引起的转化问题。虽然我国每年的科技投资费用非常高,但是,由于我国特定的教育方式决定了我国的投资费用主要运用在了高校科技研究所以及重点科学院。而且科技投资费用在运用方面主要是研究投资,而对推广和奖励投资较少。所以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审核并没有达到先进水平,而且对我国已经研发出的科技成果也造成了无法推广而闲置。这是对研发资金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同时,我国科技成果市场成熟度也不高,许多技术发明和改进不能被经济集团所认可和使用,那么科技成果反而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工程。所以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应该加强建设,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才能让科技不断创新,不断向人民生活中转化。

2.我国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而引起的转化问题。所谓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就是指如何利用创新的理念将科技创新利用到人民生活当中去。对这一点的把握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极有难度的。这是因为高端人才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不去调查市场的需求和高端技术的具体应用。而很多对市场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又无法接触到新型科技成果,这就造成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时面临着制度改革的问题。如果设置高端技术的讨论平台或者开展高端技术经济会就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带来极大的改进。比如美国苹果公司的转变是由于已故前行政总裁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创意,而他这种创意来自于美国的高端科技实验室,乔布斯认为,高端科技实验室中的许多科技都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但是由于这些高科技技术人才并没有市场敏感性而造成这些科学技术被闲置。所以乔布斯的成功可以说是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二次创新的典型案例。同时也说明了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阻碍,那就是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

3.高端技术人才与翻译性人才的沟通不力。这个阻碍主要是对理论科技成果进行阻碍,而且主要表现在我国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的推广方面。我国高端技术人才人数众多,在各个领域也研究出了重大的结果,然而,中国的技术向国外推广时并不占有优势。中国的高端技术人才对翻译性英语的掌握并没有那么好,仅仅能翻译已有技术,对最新技术的陈述则显得十分吃力,而翻译性人才不具有尖端科技的理解水平,导致我国高科技人才的理论研究成果无法变成国际通用型资料进行传播。这也是我国高端技术在向世界范围推广时的阻碍所在。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具体对策以及科技成果与企业衔接模式分析

1.加大对我国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不完善。所以,我国政府需加大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让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能有足够资金进行审核和推广工作。只有科技成果通过市场方式加以推广才能真正将科技成果变成人民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以政策具体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投资经营能力,鼓励更多人进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去。

2.加大我国科技研发与生产合作机构的建立。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科研机构很多是单一的科研平台机构,并没有自己的产业链。所以我国应该加大科技研发机构与科技产业机构的合作,将研发内容变为市场商品。这一机构的建立应主要以高校为主,利用产学研合一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即学即用。这一模式是现代化教育的创新,也是现代化科技研究的创新。所以,解决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一大方法就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通过稳定的组织和运行,利用合作和发展开展科技为企业提高发展技术,而企业为科技提供商业前景的双赢模式。

3.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提升市场的影响就是利用市场上比较需要的产品为基础为科技创新方向提出战略性的建议。通俗来说就是利用消费者的需求反向思考科技的创新进步理念,将科技创新依托于市场经济建设。这样就从一定的角度上解决了高端人才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不去调查市场的需求和高端技术的具体应用。而很多对市场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又无法接触到新型科技成果的问题。同时,对科技创新结果进行二次创新的能力也是在提升市场敏感度之后才能培养的。

4.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衔接分析。由于市场企业的需求,才能将科技成果加以推广,也正是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科技的研发。科技创新与市场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提高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那么科技成果如何与市场企业进行有效的衔接呢。笔者认为,科技成果主要以技术为主,而市场企业主要以产品为主,所以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的衔接也就是科学技术与产品的衔接。所以如何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产品之中是科技成果能否与市场企业衔接的主要条件。这就对科技研究机构与市场企业的结合与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上来说,应该注重对科技市场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应用,让这类人才更多的了解科技成果,并将科技成果运用与企业的产品之中,有效的完成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衔接这一大的课题。

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从某些角度上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也是国家教育软实力的具体衡量标准。所以就理论上来说,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是具有较大的意义的。根据笔者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意义应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二是人文发展方面的意义,第三就是国际科技交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这三点进行具体的论述。

1.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科技成果的转化本身是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是对市场的发展的促进和支持。正是由于市场的需求,才会促进科技创新,也正是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科技的研发。同时,利用科技成果的分时间段升级方式可以完成对市场的调控,将商品分为不同的等级,也让市场得到有序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的逐渐均衡,让科技成果在不同地区地域得到了推广,也为地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2.人文方面的意义。人文方面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与教育层面说起。首先,精神层面来说,科技创新结果的转化是推进探索追求精神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科技研究人员的肯定。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科技创新结果的转化更加促进了我国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我国的政策颁布与政策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教育层面来说,对探索精神的肯定能极大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有力措施。

3.国际科技交流模式的创新。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技水平极高,然而很多总给人以无处可用的感觉,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的二次创新比较欠缺,这是许多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对国际科技交流是一种创新和改善。上文中已经提到,我国高端技术人才人数众多,在各个领域也研究出了重大的结果,然而,中国的技术向国外推广时并不占有优势。这就是因为我国高科技技术的理论成就无法走出中国的缘故。所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国际科技交流。

结语: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许多科技成果无法应用到新产品之中,不仅是对研究资金浪费,更是对人才的浪费和忽视。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果不好主要由于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对于实际应用的二次创新能力较差、高端技术人才对市场了解较少等原因。所以笔者认为,加大对我国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加大我国科技研研发与生产合作机构的建立以及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必要措施和基本方案。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篇6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64-0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新实践活动,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组织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人才、塑造人才、促进教育、提高学生质量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如何以科技创新为视角,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性、实践性实现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分析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特点,科技性、实践性是其首要的特点。科技性要求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以科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力量,实践性要求学生必须以实际需要为平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科技创新的目的和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内涵是,以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正确的理想信念来源于科学理论的武装,只有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性、实践性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研究不能有半点虚假,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都必须经历在对事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这就是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科学研究本身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认识。所以,科技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的观念以及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价值观、人生观。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性、合作性推动了大学生集体教育、民族精神教育

大学科技创新活动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的参与以合作。在高校学生从事的科技创新活动中,绝大部分以小组的成果以小组的形式共享,只有极少的学生是个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以集体的形式开展、进行。高效的集体活动离不开成员的参与和合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动大学生集体教育的有效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之一体现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是爱国主义深厚感情的集中反映,它是最激励人心、催人奋进、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有利于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改革开放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努力把他们锻炼成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宣传者和实践者。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示范性、辐射性强化了大学生道德规范教育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平台,各个高校参与大学生创新的学生比例有所不同。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每个班级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的学生在10~15名左右,占班级总数的1/2左右。因此参与可创新的学生在学生中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这类学生的工作状态,行为规范,辐射性地影响着其他学生的行为规范。从事科技创新的大学生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中,也有相应的组织规范、纪律要求、道德底线,因此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2004年中共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个意见》的通知中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诚实守信教育。新时期,同志明确要求,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示范性、辐射性对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敬业奉献教育等有很好地促进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延伸和补充。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引领性、推动性完善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无论是科技创新的内容、成果或是对从事科技创新学生的要求等方面,都具有一点的引领性,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的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对,大学生继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素质,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做好搞好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的前提下,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目标,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这是面对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尖端科学飞速发展挑战的需要,是国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昂首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全方位的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的有益补充。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性和发展性,是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环节。我们要站在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4-03-12.

[2]张琳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J].大学时代论坛,2006,(02).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篇7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科技生产力;社会制度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西方文明的产物,在20世纪的中国引发了一场伟大的变革,作为有效的理论武器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的理论体系,一经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并随着社会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发展

在新旧千年交汇之时,英国BBC和路透社等国外媒体所作的民意测验中,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随着如德里达的名着《马克思的幽灵》等类似着作的出版,国外西方思想界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潮。中国学术界更是把这两件事情作为代表“马克思思想当代复兴”和“马克思哲学世纪性凯旋”的标志性事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的确是马克思莫大的荣耀和成功。那么,马克思的荣耀和成功究竟体现在何处呢?

马克思及其理论有着丰富的超越时代的思想内涵。这充分体现在马克思所留下的经典原着之中,马克思及其好友恩格斯对他们生活的时代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并以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而深邃的思想见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出了系统的分析和全面的阐述,有的甚至提出了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马克思关注的问题,很多都是蕴涵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这往往使他的理论具有跨超时代的穿透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不断创新的理论传统。马克思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其理论天赋和庞大卓越的理论着述,还在于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以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为视角去看待和解决时代的问题。他立足于实践,以革命性、批判性为重要的理论品格,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理论内涵。我们认为,马克思所开创的乃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和生命力的思想“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为后人留下了充分的参与和创造空间,即狭义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一脉相承,使马克思主义传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创新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进入了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如何应对知识经济大趋势的新挑战,如何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永远保持社会主义的活力,是使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于不败之地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也是作为我们主导价值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的理论课题。

制度对于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和推动作用,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从唯物史观来看,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科学的社会主义只有不断面向运动变化的社会生活,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恩格斯在1893年同法国《费加罗报》记者谈话时指出:“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他还说“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着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马克思倾注其一生心血,深入研究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科学结论。这一科学结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必须指出的是,要真正实现这一人类理想,还必须依靠我们的长期努力,尤其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也就是说,社会方向的正确把握还并不完全等于制度的正确制定和实施。

马克思关于制度创新的论述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是不同的,把这些相关论述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分别进行研究,然后再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社会现象的钥匙,获得解决当代问题的有益而独特的理论视角。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品格,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思考和制度创新。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制度创新方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定位,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框架的经济制度的创新,坚持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创新,坚持以“四有”和“三个面向”为目标的文化制度的创新,才使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马克思在其着述中多次强调,世界历史的形成也就是现代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的过程,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经济全球化不断渗透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普遍性的交往活动中,人类才能在现代化的轨道上谋求共同发展。“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在分析印度的历史时曾指出:“孤立状态是它过去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中国以往的历史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互联网的出现,人类交往更加密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更呈现为世界历史的最重要趋势。经济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依存在当代世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的国际化。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现代产品的成本取决于世界市场的交往程度。正是在世界经济的普遍交往中,才会使产品的成本效用降低。二是资本的国际化。国际资本已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资本在国际交往中得以优化集中,将大大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国际化。三是世界贸易的比重增强。世界贸易的繁荣是建立在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的基础上的。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是反映世界开放的综合性标志。

世界经济全球化并非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化,而应该是建立在各国、各民族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基础上的现代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一方面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抉择,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广泛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尽可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坚持了自力更生为主的战略方针,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不断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早在l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工业社会的特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着名论断,高度评价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同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指明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洞察这一历史趋势,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科学技术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和驱动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高,并不完全等于生产力水平高。只有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各要素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和科技体制改革有关,而且和经济体制改革也有着直接的关联。

针对中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的现状,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改革思路。一是从科技体制改革人手,进一步明确依靠科技进步来加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为目的,建立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相结合、相配套的新机制,改变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现象。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改革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研究和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探索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新思路。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篇8

关键词:人文素质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2012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只有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创新型人才,中国才有希望。因此,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以人文素质为重点,探讨人文素质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正向关系。

1、人文素质的内涵

1.1人文素质的含义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是否成其为人和能够发展为人才的基本品格和内在品质,即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相对科技创新主体的科学素质而言,人文素质强调以人为本,重点突出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等内容的重要性,提倡在求真的基础上以求善、求美为宗旨的人文精神内涵。

1.2人文素质的内容

人文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后天教育将人文知识内化到心灵深处,外化于为大家所感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不同的人可能表现为不同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等。它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力,有利于创意的形成和创造力的迸发。

二是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和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石,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

四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最高层面,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真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2、科技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

科技创新能力是主体在科学思想指引下,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对已掌握的科技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理论,并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个由多层次要素组成的系统结构,它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二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我们认为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相异性、差异性。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应用。

三是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指主体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所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主要特征包括浓厚的求知兴趣、强烈的创新激情、坚定的信念、冒险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性与做事一丝不苟。[1]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个性特征。“是接受长期的创新教育和自我训练后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创新个性特征。”[2]

3、人文素质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可见,科技创新主体不仅要具有广泛、综合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及应用知识的硬实力,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等软实力。通过对科技创新能力的结构分析,我们发现,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个性特征与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有一定的联系,并对创新能力的发挥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

(1)人文素质能够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们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科技领域发展的现状和社会及人的需求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意识产生和创意形成的重要基础,有丰富的知识才能产生联想和综合,才有新思想的产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所谓科技帅才,就不只是一方面的专家,他要全面指挥,就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能敏锐地看到未来的发展。”[3]

(2)人文素质能够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非智力因素,从而综合利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创新活动必须遵循以逻辑思维为重要基础,实现创新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但同时,突破定向思维的桎梏,诸如直觉、联想、幻想以及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补充尤为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曾说,“物理给我以知,艺术给我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没有什么合乎逻辑的方法能导致这些基本定律的发现,有的只是直觉方法,辅之以对现象背后规律的一种爱好。”可以看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互补能够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3)人文素质能够形成科技创新主体独特的创新人格。首先,人文思想的渗透使科技创新主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挑战、关于奉献。其次,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品位的人格修养,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第三,磨练意志力,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坚持不懈、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创新精神。第四,厚实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始终遵循科学道德,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4、提高科技创新主体人文素质的思考

4.1加强人文阅读,启发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主体应该利用多种途径来进行人文阅读,提高阅读品味,陶冶情操,将科学知识和人文成果有机融合,正如科学家钱学森所说,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中渗透中产生创造性思维。此外,在加强人文阅读,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创造性阅读作为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层级,以超越文本、超越作者、改造世界、塑造自我为目标,充分把握阅读创造技法[5],就能在阅读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4.2营造有利环境,健全创新人格

一是校园环境。每一个科技创新主体都出自校园,人文知识的获取、人文修养的养成在这个阶段至关重要。第一,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创校人李鸿超先生强调:科学教育应以人文教育为基础,要加强全人教育、通识教育,注重人格的整体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课程设计,健全素质评价体系,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导向功能,为自然科学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以此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第二,统筹安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校风学风建设、校园及社会实践活动、学术社团活动等,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各方面接受正确的、健康的思想教育和熏陶,形成德育工作的良好循环。

二是社会环境。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与社会先进、优秀文化的引导、教育、熏陶直接相关。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中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作为科技创新主体,要始终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标杆,塑造、培育自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形成持久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

5、结语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而人才资源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希望的科技创新主体,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修养,对其提高创新能力更是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为此,科技创新主体、学校以及社会需要从不同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魏骅.论创新人格[J].教育探索,2002(5).

[2]孙克辉,曾旭日等.理科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1).

[3]上海交通大学编.智慧的钥匙---钱学森系统科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320.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篇9

 

独立学院作为现今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按照国家的“十三五”计划,大部分学校必须走转型之路,传统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转变为实际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每年举办很多相关的竞赛和项目,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互联网+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参加这些比赛使得学生很好地验证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推动独立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

 

一、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传统教学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为辅助,使得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和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实践动手中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独立院校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较差,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缺乏自信心,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容易出现自卑、畏难情绪。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与各类院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一些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要完成繁重复杂的实践学习任务,有时需要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而且要经历挫折、打击、迷茫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毅力和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软件仿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根据结果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计算机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规划设计、仿真分析、测试调试实际电路和系统的能力等。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遇到问题一起研究讨论,大大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

 

二、独立院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措施

 

1.举办专题讲座。

 

组织学院或聘请其他院校有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经验的教师举办科技创新专题讲座,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和内容。通过这些讲座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挖掘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潜能,为他们科技创新道路指明方向。

 

2.组织开展各种学习型社团。

 

在学生中多开展各种学习型社团,如自动化控制协会、智能机器人协会、通信电子协会等。邀请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新同学加入感兴趣的社团,老生带着新生学习研究,将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科技活动的主力军。各种学习型组织团队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学习科技创新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让大家找到与自己研究兴趣相同的伙伴,逐渐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3.编写整理竞赛培训资料。

 

针对各个竞赛内容编写相应的赛前培训指导资料。如电子设计大赛,将一些电类基础知识如元器件的识别、经典芯片的使用等资料分门别类、归纳整理。独立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实践能力薄弱,创新意识不强,所以必须编写出符合独立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资料,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创新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

 

4.定期组织各类科技竞赛。

 

定期组织各类科技竞赛,检验教师的培训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将来参加各类省级、部级乃至国际级竞赛做准备。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形成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5.组织教师去兄弟院校学习交流。

 

安排教师去兄弟院校访问学习,研究新的创新活动的开展方法和内容。每个学校在创新活动方面都有自己的专长,多出去走走看看,有助于本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对科技创新活动有更深刻的认识。

 

6.校企合作模式。

 

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与企业合作,一是可以了解和学到当前最新技术知识和生产第一线上需要的技术技能,使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与实际紧密结合,思路和想法与当前知识领域相融合,设计出来的作品可以进一步加工改进成为产品,实际应用意义较大。二是利用企业丰富的资源,包括高精设备、高级人才、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赞助等。逐步研究探索校企合作之路,真正做到老师和学生“走出去”,企业高级人才“走进来”,将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技术相结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团队意识,增强自信心,对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工程人才有远大的意义。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校校挂钩科技创新搭建活动平台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都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中国的素质教育工作已经从“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到了“2008年陕西省逐渐普及新课改”,素质教育并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的推进是21世纪的重要举措。面对国家教育发展的现状,面对社会的需要,面对中学之间的竞争,我们必需与时俱进。单纯追求高考升学率第一阶段已经过去了,迎面而来的是教育创新发展的第二阶段,而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是学校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面对现行教育制度,面对就业压力,虽然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面对高考前的紧张学习,也不得不选择放弃;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学校是紧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只能在完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进行;面对升学压力,教师从事本职工作已经是非常疲惫不堪了,很难再有精力去做其它事情,科技指导教师非常有限,常年从事科技指导的教师更是少的可怜;近几年,很多选拔到国家的科技创新项目都是一些科研所和高校中所做的高、精、尖项目。“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上的项目更是深不可测;此外,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申报程序复杂、周期长以及国家及省给予的支持力度有限等,这些都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造成了阻碍。

纵然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有着种种的困难,但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及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需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能合理解决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与高考教育之间的“矛盾”,如果我们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一些有利的资源,这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我们可以搭建中学与高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使中学学生能在这个平台上更好的进行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这个平台,有利于为创新课题提供素材,有利于获得高校教师技术支持和指导,有利于学生节省时间,避免与学校教学冲突,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高校的渴望。

因此,搭建中学与高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合理利用高校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我国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

目前,我国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研究性学习五种。其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自1982年开始,目前已经开展了26届,它是我国目前科技创新活动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辐射面最广的一项面对中小学生的综合性科技竞赛。这些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都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选拔和培养科技后备人才,鼓励他们立志投身于科学技术研究事业。

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

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6年2月6日国务院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纲要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也一再证明,科技强则国强,而科技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深远意义看,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宗旨不单单是为了获奖,而更主要是“加强素质教育,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科普工作,进一步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培养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参与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

三、中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难度

虽然很多中学都在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但很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或者是为了追求荣誉等,真正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学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在中学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制约,尤其是试验设备的不完善,使科技活动很难普及。

1、现行教育体制的制约

就目前而言,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上大学虽不是什么难事,但好的大学,好的专业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我校学生学习竞争的意识更强,在这种情况下,大面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非常艰难,虽然中国教育部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高考优惠政策,但是名额十分有限,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很难放弃学习时间去做这件事情,很多家长虽然认为这对开阔孩子视野,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及自主能力非常有益,但面对高考前的紧张学习,也不得不选择放弃。

2、高考升学率的顾虑

学校是紧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的,如果与现实违背,那就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了,因此,纵然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以及有着诱人的发展前景,但也只能在完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悄悄进行,不可能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这件事情。

3、指导教师资源短缺

面对升学压力,教师从事本职工作已经是非常疲惫不堪了,很难再有精力去做其它事情。据本人调查所知,就整个陕西省而言,热爱这项事业的指导教师为数不多,很多也仅是形式上的,从事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10年之久的中学指导教师仅有12位,而真正能做到与现实结合,紧跟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综合实力强,热衷于此项活动的指导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4、新项目开发的难度越来越不易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26届,很多源自生活中的项目都已经做过了,寻找好的创新项目已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自2002年第1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召开以后,学生所做的项目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难,尤其是近几年,很多选拔到国家的项目都是一些科研所和高校中所做的高、精、尖项目。“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上的项目更是深不可测。

四、中学与高校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平台的优势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教育是培养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基础,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在竞争中的成败。在教育日益受重视的今天,教育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与严峻的,单纯追求高考升学率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学校的全面发展是及其有利的。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及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开展此项活动,而且要能在现实的基础上做的更好。因此,为解决现实存在的学生学习紧张,选择高质量创新型项目难的问题,因此,搭建中学与高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对中学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1、有利于为创新课题提供素材

目前选拔到国家的项目出现两级化,一是与生活贴近的,应用性和适应性很强的项目,但由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已经开展了26届,很多与生活贴近的创新项目都逐步被开发,要找到新的项目已是相当不易;二是高、新、尖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单纯依靠学生和中学辅导教师很难完成。基于创新型的项目很难寻找,我们可以借助高校和科研所,让它们为我校中学生提供一些前沿性的创新课题。

2、有利于获得技术支持和指导

面对学习紧张,有些实验在中学中不能实施,独立完成科技创新项目难,我们可请高校和科研所的专家、教授亲自为学生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协助学生完成,帮助学生设计技术含量高的实验,为学生提供高水准的理论支持,使科技创新项目能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与国家水平同步。

3、有利于学生节省时间,避免与学校教学冲突

通过高校和科研所为中学生提供项目,以及亲自为中学生指导,并提供实验条件等,学生利用了丰富的高校资源,通过资源的利用开发和共享,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短时间内完成,避免了与学校教学的冲突。

4、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高校的渴望

面对高考学习,很多学生已经是非常疲惫,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枯燥的学习压制了很多学生的天性,让学生通过这个与高校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使学生能展示自我,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学生在中学阶段就直接与高校接触,一方面,树立了他们正确的科学态度,提高了他们的科技素养,锻炼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做科学的创新能力,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另一方面,开阔了他们的科学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高校的渴望,从而更积极的对待枯燥的高中学习生活。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