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十篇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十篇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29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1

“领导”即引领和导向,“力”强调价值、文化、人格等对人潜移默化的隐性影响。领导力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服从式约束,而是一种柔性的、带有价值导向却给他人自由空间的价值引领。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如何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根本的引领作用,也就是所谓的课程的文化领导力。当学生主动地、发自内心地接受课程传播的价值取向和内容时,课程的领导力也就产生了。课程之所以具有文化领导力,主要基于课程的核心载体――知识的本质属性;也只有准确把握知识的本质属性,才能有效实现课程文化领导里的基础。

一、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建构正确的知识观

正确理解知识是发挥课程领导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把知识看做是由符号、意义内涵和文化精神立体构成的存在,才能充分张扬课程的文化引领和导向作用。

符号是知识的载体。符号是“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声音、文字、颜色或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物体等都是符号,它所代表的意义是超出其事物本身的。符号是任意设定的,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只要社会中的人同意其意义便可以。每一个社会都有它独特的一套符号或形象,而社会里的人对这些符号、形象有同样的定义或了解。”任何知识的呈现都是通过符号表达的。

意义内涵是知识的本体内涵,也是知识产生的首要目的和价值追求。知识总是人类关于某事、某物、某人的对象性认识,总是人有意识地指向一定对象的产物,是人有目的地赋予自然、社会、人一定意义的结果。任何知识的创造都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反映,都包含人类赋予世界万物的一种意义。培根“从知识的起源出发来考察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大脑思辨的结果,也不是从某一权威的结论中演绎而来的,相反,知识是人们‘深入到自然界里面,在事物本身上来研究事物的性质’而获得的东西。”知识是人与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是人赋予世界外物意义的过程。

文化精神是随知识形态产生而逐渐形成的。知识生产最初只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因此,知识中的文化精神并不是知识产生之初就自身携带的。而是随着时代进步、人类文明的积累、知识的丰富以及伴随人类规则的制定、尤其是学科的形成与分化逐渐形成的。“我们从现象世界中划分出的范畴和类属并非因为其固有的存在而等待我们去发现:恰恰相反,世界以万象纷呈的印象流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必须经过我们的大脑,经过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加以组织。……任何人起初部是在自己的知觉经验中理解世界的,但当他通过语言学习逐渐掌握公共知识提供的观察世界的‘视界’时,这种‘视界’就逐渐成为他生存的一种本体意识。”正因为文化精神赋予,知识才等同于人类的智慧而非事实的积累,没有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意义的知识。

所以,符号是一种载体,为此,主要应该分析知识构成中意义内涵和文化精神,才能赋予课程的文化领导力。

二、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让学生建构基础的知识结构

设置哪些课程决定了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获得哪些基础的发展起点,获得未来发展的起点就要求学生领会各个学科的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内涵,这是设置各类课程最基础的目标。

从性质上来讲,相对而言,意义内涵是一种价值性存在。任何通过符号表达出来的知识,都蕴藏着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任何经过人类加工、改造和创造过的东西都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价值判断、价值推理和意义赋予。因此,与符号逐渐成为一种“事实性存在”相比,知识中包含的意义永远是价值判断的结果。寻求中立的、价值无涉的意义世界是不可能的。知识的意义内涵是价值性存在,正因为它的价值性存在,才有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的解释、论证、修正与不断的创新。知识的意义内涵才不断以新内涵呈现在人的面前,丰富新时期人类的精神世界。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永远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因为,人们正是通过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来理解自然世界、理解个体生活、理解历史和理解人生的。正因为与人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人的生活世界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知识的意义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变革、生活的变迁而发生适合当下生活的变革。正因为意义内涵的生活贴切性,所以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结合。

从掌握方法上来讲,相对而言,知识的意义内涵必须用理解的方式去建构。意义内涵不同于符号载体。人类在创造知识的原初过程中,虽然赋予了知识一定的意义内涵,但意义生性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和机械的,而是动态的和有生命活力的。知识中包含的意义内涵将在一代接着一代人的理解和应用中“章显”出来。正是因为意义的生成性、情境性和时代性,才使历史的知识不断被转化为时代的知识并生产着新的知识。因此,知识本身有阐释不尽的意义内涵。每一代人或者每一个人在理解和解释知识包含的意义内涵时都不可避免地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智慧,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才不断被丰富和扩充。因此,对于意义内涵的建构来说,不能采用机械记忆和强化练习的方式来获得,相反,必须用“理解”的方式来建构。因为,“理解总是理解者从自身出发与对象世界所建构的整体的意义关系,使理解者自身的视野与理解对象的视野的融合,每个人必定在理解的同时进行自我的理解。……理解揭示的是可能性的意义,它总是指向将来的能在。理解因而体现了精神发展的意向性……理解是面向未来的,它指向可能性,是人为了未来而根据现在向过去提出的寻求解答式的提问。……每一次的理解都带来视野融合,带来视野的扩大,带来个人精神世界的扩大和人生经验的增长。”

因此,为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发展起点,发挥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走向的引领作用,学校必须宏观规划课程设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建构知识的意义内涵,教师应用整体和动态的思维理解知识,把知识看做一种自组织系统;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结合;丰富和提升学生理解、整合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能力。

三、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让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古希腊以“哲学”来指称各种理论知识,主要研究关于上帝、世界、人的存在等传统形而上学的内容。知识建立在信仰、顿悟、理智和启示上。以伽利略引进可重复的可控实验为标志的近代科学革命开始以后,“新科学驱逐了所有这些作为理解自然的方式的东西,把经验――实验和观察作为知识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检验方式。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建立了知识体系的全新基础,而且在于隐喻了人类不再必须相信杰出权威的话,任何断言和理论都可以用经验加以检验。……知识获得了民主而不是独裁的性质,它更多依赖于适当的方法,而不是极少数人的见识,每一个有一定才智的人都能运用这些方法去把握新的实验和观察原理,学会从数据中提炼适当的结论。这些就是在自然科学知识积累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蕴涵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理念、规则、范式等。文化精神的形成也为知识的交流提供了基础。

从性质上来讲,相对而言,文化精神是一种审美性存在。知识不仅包含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认识的结果,而且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人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审美精神、人文精神、博大精神、创新精神等。知识建构的目的不否认对意义内涵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人类自我的精神建构。文化精神是知识传达的一种境界,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真正进入人类已经构筑的知识体系。文化精神是指不同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一种特殊属性和文化,它是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果。正如裴娣娜教授指出:语文学科的文化性表现为理解与交流、批判性思考、审美体验;数学学科的文化性表现为审美体验、理性思考、实践创造。吴正宪老师认为:数学包含着严谨的科学美、辩证的哲理美、简洁的内容美、和谐的规律美、绝妙的形式美。学科知识的文化精神是学科自身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虽然人类创造了知识和学科,但学科一旦形成,便有自己独特发展的规律性。这种精神恰恰也是人的本质生命的另一种方式的体现。因此,学生只有理解、体会了知识的文化精神,才能激发起他们生命深处的原动力,使他们自觉、主动、有内在激情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和探索中。文化精神有形却又无形,它必须通过知识建构者不断的“浸入”、“体悟”才能感受和顿悟。它与意义内涵作为价值性存在相比,更是一种审美性存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正是通过人们的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体会到知识中内涵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与意义内涵的建构并不是两个过程,而是同一过程。文化精神的体悟和意义内涵的理解是相互沟通的。

从掌握方法上来讲,相对而言,文化精神应该用体悟的方式来把握。只有通过体验,进入了学科境界,才能真正理解学科、理解学科文化和学科知识。人类建构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或技能,而且在于发展学生的求知意识和求知能力;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而且在于丰富学生的智慧。人类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都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阅读语言的过程中也就通过语言理解了人类经历的历史以及人类积累的文化。所有的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感悟,都必须要求后人通过“浸入”的方式,“走近”进而“走进”的路径,才能把握。这些才是知识的精华所在、人类思想的精华所在。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2

关键词:抗战精神;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70-02

抗战精神是我国在长达14年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中华儿女表现出的自强不息、团结奋进、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了解我国抗战精神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可以更加深入认识和学习抗战精神,为更加科学有力地提倡抗战精神打下坚实基础。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抗战精神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围绕抗战精神的形成原因、内涵、特征以及价值意义四个方面展开。

一、关于抗战精神形成的原因分析

抗战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形成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中华民族传统历史原因:抗战时期,以郭沫若、翦伯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史学家,对我国数千年以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进行研究,发掘出形成抗战精神历史的根源;第二,日本惨无人道的侵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唤醒了国人的忧患意识与民族责任感;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成为形成抗战精神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无论是思想上、政治上还是组织上采取的方针政策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第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一致对外精神:学者们都提到抗战过程中,不同党派、阶级、地域、民族的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对抗战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有学者对抗战精神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实践基础――抗日战争实践的沃土。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思想和工作方法,领导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及各派、各抗日团体和海外侨胞团结一致地进行全民族抗战。其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中共深入开展了对《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学习研究。结合抗战实际,写出了《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正确分析了中国抗战的策略,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党员及干部的党性,这是形成抗战精神的理论基础。其三,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古代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进行扬弃,使实事求是的精神成为抗战精神的首要内容[1]。

二、关于抗战精神内涵的理论探讨

近十年以来,对抗战精神内涵研究文献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不同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抗战精神内涵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对于抗战精神的内涵没有准确的界定。

有人将抗战精神的内涵概括成五种观点:第一,以朱成山、李孝纯为代表的“八字精神”学说:“拼搏、奉献、团结、自强”[2]、“自强、爱国、创造、宽容”等一系列八字精神是抗战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二,以刘小龙、常黎峰为代表的“三大主义”学说: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第三,以李向军、危兆盖为代表的“四内容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必胜信念;不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等精神内涵[3]。第四,以陈邵桂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学说”,他认为抗战精神是以实事求是、民族团结、兵民为本、艰苦奋斗、持久必胜的革命精神构成的有机整体,核心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第五,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六方面内容特点学说”,学者认为“伟大民族精神”一词,实质就是抗战精神,即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民族奉献精神[5]。

此外,以张士海、吴敏先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抗战精神学说”可为第六种观点: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下、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内涵可概括为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其首要内容;爱国主义精神是其灵魂与主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其根本立足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是其落脚点与归宿[6]。

由于学者们研究重点不同导致抗战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但也不难看出其基本的方向趋势却是如出一辙的,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为抗战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成为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关于抗战精神特征的概括分析

研究抗战精神的特征,有助于准确把握时代特点,使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战精神教育与学习。关于抗战精神的特征方面有的文献中有零散的提及但并不系统,最有代表性的分析是朱红蕾、吕记玲在《建国六十年来抗战精神的发展与弘扬》一文中论述到抗战精神具有四方面的特征。第一,形式上的多样性。从其构成上抗战精神是由多种具体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精神品质所构成。第二,内涵上的深刻性。体现在抗战精神是由历史底蕴的深厚性以及不断地从实践中得到的。第三,面貌上的新颖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历史产物。第四,本质上的民族性。抗战精神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是中华民族各族同胞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在抗战中的集中体现[7]。

四、关于抗战精神价值的凝结提炼

(一)抗战精神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期间爆发的抗战精神,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激发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我们更应该看到,抗战的胜利让我们国家获得的最实质的成果在于,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霸占的一切中国领土的回归,废除了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签订的100余个不平等条约[8],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全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国家民族的胜利,更是抗战精神的伟大胜利。

(二)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

学者一致认为,宣传发扬抗战精神,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以及维护世界的和平提供巨大的精神源泉。学者根据研究的重点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对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行阐述。

张桂东从四个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弘扬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即:政治建设方面,充分发扬团结统一的精神,有利于建设和谐统一的政治局面;经济建设方面,大力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文化建设方面,弘扬抗战精神与构建和谐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建设发展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从而实现构建和谐文化的目标;外交工作方面,大力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要求的外交局面[9]。

有学者提出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中国梦”的具体表现就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与抗战精神是吻合的[10]。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抗战精神。

五、有关抗战精神研究存在的不足

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意义,但是我国在研究抗战精神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更系统全面地研究抗战精神。

第一,对抗战精神的内涵做出更加科学全面的阐述。学者们对于抗战精神内涵的基本观点方向是一致的,但是缺乏一个最为科学全面的定义,就要求研究者们要对抗战精神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与凝练。

第二,对为抗战精神取得胜利的其他党派做出更系统的研究。学界对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战精神形成的贡献研究较多,但是以为代表的其他各民族党派对抗战精神的贡献,虽在文中有所提及,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所欠缺。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以来,我国学者对抗战精神的研究成果对宣传弘扬抗战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对抗战精神做出更为深入、全面、科学的研究,抗战精神的价值方能得以全方位体现和弘扬。

参考文献:

[1]张士海,吴敏先.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J].理论学刊,2008(8):35-39.

[2]李孝纯.论中国的抗战精神[J].社会科学辑刊,2005(5):138-140.

[3]危兆盖.论抗战精神[J].中州学刊,2005(5):147-151.

[4]陈邵桂.简论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战精神[J].邵阳师专学报,1996(1):76-78.

[5].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06(1).

[6]张士海,吴敏先.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J].理论学刊,2008(8):35-39.

[7]朱红蕾,吕记玲.建国六十年来抗战精神的发展与弘扬[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5):74-76.

[8]陈元福.回顾与沉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J].青海社会科学,2010(4):135-139.

[9]张桂东.弘扬抗战精神,建设和谐社会[J].网络财富,2008(7):223-224.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3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4

关键词:大学精神内涵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长期发展中积淀而成的稳定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学拥有相对稳定的群体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就如同人没了灵魂,失去了生命力,谈何为大学。“既是大学的灵魂和本质之所在,又是大学内在的精神信念和特殊意志品质的外在表现”[1]。大学精神到底贵为什么,其深刻的本质本真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人文精费、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等。

一、人文精神

在西方词典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及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尊重人的精神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关心人的价值,尊重人创造精神的价值”。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存在,人的思想的作用,提倡尊重人,发展人。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独特的精神文化。一所大学必须培养师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只有具备高尚的大学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才能为大学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具备合格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才能追求其他更高层次的发展。德国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2]他特别提到促进人的成长,个体的完善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我国认为高深的学问事关个人的成长和完善,故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强调通过启迪心性智慧,发明良善本性,塑造新人,使人在后天不断趋于完善。孟子说,大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强调要通过自我先天德性的涵养充实,对之加以显明弘扬,作为个人成己成人的基础。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强调学问的最高境界不是实用技能培养,而是关注培育和塑造什么样的人。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种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不迷信盲从,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学作为进行学术研究探究真理的场所,应当超越个别、零碎的现象归纳,超越具体、偶然的经验局限,不把当下的、通常的经验当做广泛适用的真理。应在感性认识经验归纳的基础上找寻理性的真理,因而应摒弃想当然的认可、习以为常的常识风俗的困扰,不把特定权威人物的意见当做超越于众人的神圣洞见。在大学发展中当发现特定的观点与发现的事实规律相违背时,应该敢于挑战权威,提出质疑,维护真理。类如亚里士多德应对别人指责其学术观点与其老师柏拉图存在重大差异时的回应:“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求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其应在客观存在的事实基础上,反对以主观意识的设定,或臆造的前提,或虚假的关联作为研究的基础,不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非理性想象作为研究的基础。对某些观点的采信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一个观点只有在实践中通过理性的、物质的实验被证实是正确的,才可以认为其有坚实的基础。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不满足于事实的粗浅、表面的描述,对特定事物之间的关联也不满足于定性的、笼统的价值判断,它要求对某些问题的分析超越表明的现象深入到背后的实质,找出规律所在,使感性的认识能够上升为理性认识。他要求以精确、量化、直接等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以便确立不同事物之间的直接关联,而不唯上,不唯书,确立学术独立,学术自由的精神,反对学术行政化的干扰。只有这样大学的发展才有生机和活力,才有蓬勃向上发展的土壤。

三、批判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5

摘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特定社会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有着丰富内容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汇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积极吸收世界优秀体育文化的结果。因此,从历史追溯的角度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解读,并对其所表现出的特性进行研究考察,对于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一步探讨和推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深层解读特性历史考察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建立在中国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上的,以血缘宗法自然原则与高度统一的社会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汇的结晶。不断寻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民族智慧,弘扬科学合理的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特性,以赋予传统体育文化新时代竞争与奋进的体育精神,使其走上自我不断完善发展的道路,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莫大的时代价值。

一体育及体育文化的内涵阐释

1体育的概念界定。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体育历史。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早期的体育而言,虽然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习惯也有着根本的差别,但创造出的体育形态、性质和目的基本上是类似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学会了跑、跳等基本动作技能及有关生产劳动知识,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世代相传直到今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今天灿烂辉煌的体育文化。据史料记载,19世纪中叶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才使人们真正感受到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

2体育文化的内涵阐释。首先,体育文化产生于人类从动物野性转变为人性的过程中,是人类在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由动物的本能改变成自觉行为的人性时,通过劳动、游戏、教育或合理的竞争方式等渠道,逐步形成的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次,体育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之所以说是物质文化,因为体育文化是以人体这一物质形态为对象,利用场馆和器材等体育手段,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之所以说是制度文化,是因为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规范文化;之所以说是精神文化,是因为体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影响。

再次,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及动作技能和无形的个体意志、观念及社会时代精神反映出来,体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体育文化能直接或间接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最后,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以身体形态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总是与人的体育生活紧密结合,又总是和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以及自身的发展产生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能反映出本民族传统的体育特性。

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深层解读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既是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呈现出多元的差别,这种在传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态势,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1精神内涵层面。首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专注的焦点往往是人内心的道德良知,也就是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天人合一”、“崇尚和谐”,正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体现出的特有人文精神。中国儒家文化主张由内向外去驰求,通过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整个世界,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或者基本精神,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深受其影响。其次,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精神所遵从的最根本的法度就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坚定地认为自然界就是生命的源泉,人的身体直接受自然界的运行、变化的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必须要与自然变化的节律相适应统一,取法于自然,顺乎自然之道。最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内涵不像西方体育那样过于注重“物质”、“竞争”、“超越”,它包涵了老庄、儒家及墨家等深邃的思想内蕴,形成了一种注重“和谐”、“整体”,“由外及内”实现道德升华的基本精神指向。

2理念内涵层面。首先,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的理念重点,是重视体育文化的伦理价值和社会价值,把精神情感放在了首要地位,因此“仁德”、“仁礼”就成为了体育追求的最高层次。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表面浅显直观的身体运动后面,蕴藏着本民族深厚的道德思想内涵和运动理念,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武德”。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对个人价值取向的标准,就经历了一个从重肉体之美到重精神,尤其是道德之美的发展过程。正是在这个认识理念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重视精神建设,忽视身体建设的理念,当然对体育的理解也相应地形成了“重文轻武”,重精神轻身体的意境理念。

3价值内涵层面。首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庸”和“中和”的价值原则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里被表现得非常突出。在中国整个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只是刻意去强调“养生化”的价值主线和“意念”,而外在的负荷与强度和肌肉的收缩方式被严重忽视。其次,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追求多是健康长寿和营养养生,这体现了最朴素的“人本主义”精神。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非常注重身体锻炼的开与阖,这对节约体能、修复身体有相当大的益处。

4功能内涵层面。首先,“祛病健体”是中国传统体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对体育的功能基本阐释,注重“在宁静、冥想中悟道”,动作上多模仿动物,以球形、环形、向心形为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心欲宁,志欲逸,气欲平,体欲安,貌欲泰,言欲讷”有莫大的关系。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也讲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里的“自强不息”体现的就是一种拼搏敢为的大丈夫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靠的就是体育。因为体育被看作是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活动,它能够最充分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从中可以看出“生”的力量。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比如武术和角力等,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敢,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动力的完美追求。

5动力内涵层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史,可以被看作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可以被看作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是多地域、多民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集合,在荟萃集合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互相的交流影响,而就是这交流互感,恰恰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也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聚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内驱动力。

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性的历史考察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袭了中国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和谐统一的体育精神。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都具有独立的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在其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的历史渊源中,不断承接外来影响而有所变异,逐步形成并充实本民族的文化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重人格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体育价值观。

1民族性与民俗性。民族性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传统体育文化必然存在于特定民族生活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人类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但有共性的一面,也同时具有个性的一面。这种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就是民族性的表现形式。各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呈现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性。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各个不同地域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体育文化。另外,民俗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文化。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就是民俗体育文化。民俗体育不但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制约,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互相依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融合,逐步成就了多姿多彩共存共荣的民俗体育文化特性。

2社会性与独特性。由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久远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社会存在基础,所以绝大多数人的认识和心理倾向是非常认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而当整个社会的大多数都倾向于某种体育文化传统时,它就会爆发出强大的社会表现力,也就是说社会性非常的浓烈。另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集合体,华夏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文化体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来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以汉族体育文化为主体,同其他众多兄弟民族体育文化相互交融和促进,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体系。但是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强烈社会性的同时,各民族都同时保持了民族体育文化传统独特性。

3传承性与涵延性。传承性也叫传统性。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发展的纽带桥梁,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被每个民族自觉加以继承发展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具有传承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它刚出现起,就表现出了对生活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人具有特殊的价值。比如在养生学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最开始主张以静养生,后来变为主张以动养生,再后来主张动静结合,这个传承发展过程就是人们对体育文化延续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这种传承不但保存了许多传统的东西,同时又增添了很多现代成分,也就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不断被继承的,同时也是被不断发展创造的。另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延性,就是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诸多特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诸多因素多元交汇,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上,都具有鲜明的涵延性。

4艺术性与表演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现了体育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不但重视“技”,而且讲求“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体育与文学、书法、舞蹈等艺术形式有机地融合,体现出了独特的美学追求。比如周朝的射礼中专门安排有“乐人”演奏乐曲,太极拳、荡秋千、龙舟竞渡等都追求艺术的形式美。另外古代剑术与舞蹈是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的,故又被称为“剑舞”。再如中国的武术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艺术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以至被人们称为“武艺”。另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艺术性的同时,也极力追求着体育的表演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非常缺乏竞技性,诸多体育项目中相当一大部分,如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武舞、剑舞及风筝,还有武术、射箭及骑马等,基本没有或少有竞技性的意味,主要是锻炼养生,或是充满了表演性。

参考文献:

[1]葛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历史变迁及其特质解读》,《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黄咏:《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黄建:《简论体育文化的价值构成与时代内涵》,《作家》,2009年第16期。

[4]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体育科学》,2007年第6期。

[5]陈旭:《试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6

关键词:“三平”精神道德建设整合现实意义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三平”精神,既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以及河南精神内核的精炼概括,又是对当今道德风貌,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与特征的具体体现。弘扬主流精神为推进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从三平精神与道德建设整合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操作角度,阐释与探寻三平精神在中原崛起发展中的作用与路径,希冀借此为中原崛起谋求强大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

一、三平精神的道德内涵

三平精神孕育于中原传统文化中,形成于当今时代改革大潮中,其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现代道德因子。深入考察与探究三平精神的道德内涵,以及道德建设的现实规律,科学把握二者的各自特质与内在关联,是在实践中以三平精神成功推动道德建设的理论前提。为此,首先要从道德的层面解读三平精神,通过深刻剖析其中的道德内涵,从而为以后以其推动道德建设寻求正确的方向和精准的切入点。三平精神的道德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三平精神体现了新时代的人文诉求

首先,三平精神破除了儒家传统的精英意识,形成“平凡人生”与“不平凡价值”的辩证法,这是一种平凡人性的价值回归,任何个体都有遵循的必要和践行的可能,也使得这种精神因为不高高在上而能拥有更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更广泛的影响空间。其次,三平精神摈弃了西方个人主义中过度的个性张扬,强调了隐于平静、寓于平常的社会责任,使得西方的人权、自由、民主等不会因个人的过度膨胀而至虚妄的境界,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理性回归。总之,三平精神由平凡人性而至人生境界,体现了一种契合当今现实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诉求,体现了道德精神领域的以人为本。也正因此,三平精神具备务实有效的现实适应性和易于接受的道德实践性:人的生活与工作可以平淡无奇,但其精神追求不能平庸,只要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恪尽职守,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同样就可以达到道德的至高境界,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认可,当更多的人秉承这种精神时,整个社会就会风正气顺、人和业兴。以此分析,三平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新时代的人文诉求,它既合于当今社会现实,又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同时也易于诉诸实践,可以说,以其推动道德建设,既有合理性,更具可行性。

2.三平精神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道德是在与旧道德斗争中不断自我完善的道德,是主张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并崇尚真正平等、自由,以及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被集中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平精神由立足本职以谋求奉献社会,由平凡的热忱与责任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持续与真诚,平凡、平静、平常中体现了诚信、敬业、自强等优秀品质。这些都表明,三平精神的本质契合社会主义道德,二者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同时,三平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既有对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责任意识、精神状态的明确规范,又有对广大人民群众价值观念、职业精神、心理状态的引领提升,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良性平台和极好抓手。换一个角度看,社会主义道德强调整体标准,三平精神侧重个体要求,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弘扬三平精神,以三平精神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3.三平精神是河南道德精神内涵的新概括

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长期的传统美德熏陶,铸就了中原儿女淳朴善良、吃苦耐劳、踏实进取、自强不息的群体性格,形成了稳定而丰富的河南道德精神内涵。新时期的时代大潮,中原崛起的伟大实践,更是不断锻造锤炼出河南人新的精神与品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了传统道德内涵。河南道德精神内涵的提升,在实践中突出表现在近年来道德楷模群体的迅速形成与壮大:在2007、2009年两次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河南共有9人入选,按国家各部委、地方计,入选率约为均值的3倍;在每年一度的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自2003年至今河南年年不落,共有11人入选,在全国各省市中独一无二。种种迹象表明,中原道德楷模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这背后,自然要以鲜活动人的新时代精神与道德作基石,三平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这种道德精神的精准总结与全新概括,它既是衡量人们道德精神的准绳,又是指导民众道德实践的标尺。总之,三平精神立足现代兼顾传统,对新时期河南道德精神内涵作了高度浓缩和生动提炼,使其具有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

二、三平精神与道德建设整合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三平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平凡、平静、平常”,以此暗喻要以修身为基,方能逐步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与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异曲同工。另一方面,三平精神又比古人更进一步,追求平凡中的伟大、平静中的热忱、平常中的责任,因而更具现代创新意识与时代人文气息。这些都使得三平精神既是一种崇高的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又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和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因而,将三平精神与道德建设进行整合,通过弘扬三平精神,推动道德建设,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1.以三平精神提升河南道德精神内核

一定时期的公民道德精神,是与该时期社会发展阶段相辅相成的,因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公民道德精神的现代化过程。从这层意义上讲,三平精神既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是河南现代化进程中最新的道德成果。弘扬和践行三平精神,就是以现实实践中的最新道德成果,进一步提升河南道德精神内核,并进而实现河南公民道德精神的现代化。

三平精神对河南道德精神内核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河南道德精神内涵进行了新的概括。回顾历史,从远古的愚公移山传说,到当代的红旗渠、焦裕禄精神,河南人世代秉承着勤劳勇敢、诚实热忱等优秀品质;而新时期河南人代表洪战辉、李学生等身上,更彰显着一种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现代人特质,三平精神正是对这些品质内涵的高度概括。二是对河南道德精神共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对主流道德共识产生冲击并提出更高要求,三平精神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因而经过强化而形成广泛社会共识后,必将成为推动中原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三是为河南道德精神提升树立了新的标尺。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这是河南人所具有的四种特质,三平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四种人身上,他们的共性浓缩到一点,就是要踏实做事、认真做人。这种要求看似平凡而普通,实则精准而可贵,必然成为今后河南道德精神提升的新标尺。

2.以三平精神推进构建和谐中原步伐

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分析,和谐社会的终极诉求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维度,分别是个人自身内部的和谐;个人与他人、集体或社会之间的和谐;人类与自然或环境之间的和谐。这也可以视作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个人自身思想观念、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和谐,作为最基本的一层,是实现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新时期的三平精神,就是以一种客观务实、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对个人心理和谐产生提升和引领作用。因而大力弘扬三平精神,有利于在健康个人心态的同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整合并凝聚人心,从而为和谐中原的构建夯实基础,并进而形成对社会和谐三个向度的反向推进。

以当前的社会现实看,生活的快节奏和环境的多样化,使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一些人的心态也开始出现某种失衡,具体表现为缺乏平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思想蔓延。以三平精神推动道德建设,正是切中了这种社会风气的要害,它倡导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常的生活中,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既能耐得住寂寞,又不坠青云之志,不乏翱翔之心,这是一种既体现积极进取精神又有利于自身和谐的正确导向。将这种导向融入日常的道德建设,有利于解决现代社会下产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并最终促进和谐中原的顺利构建。

3.以三平精神推动中原崛起伟大进程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7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160-02

大学精神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特色的重要标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院校肩负着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薪火接班人的重任,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因之具有与中医文化相关的特质。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下试就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它包括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行为准则,以及蕴含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环境之中的文化特色[2]。校园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人才培养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人才培养环境的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素质提高、人格塑造、道德熏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而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外化为校风、学风及师生心理状态及群体精神风貌,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及价值核心。大学之大,不在于建筑,而在于精神。儒家重要教育论著《大学》开篇即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论述。爱因斯坦也曾这样描述大学的使命:“一个年轻人在离开大学的时候,应该是有自我辨别力和自我学习力的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只受过专业训练的狗。”这些都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的确,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其特有的传统和精神。这种精神长期以来沉淀为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熏陶,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而深远的。因此,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2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建设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文精神[Bt)]

任何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其文化特质。中医药院校最与众不同之处是“中医药”三个字所赋予的厚重的历史积淀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根基和灵魂,它浓缩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来说,中医药文化丰富的内涵使其不仅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而且更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与核心。因此,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上,要彰显中医文化特质,散发独特的中医药的精神与气质,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

此外,中医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医药是文化型的科技,又是科技型的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而优秀的人文修养健全完善的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底蕴,更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基础。而中医学具有的以“科技―人文”双重内涵为核心的完备的理论形态作为其整个学科支撑点的特点也使得弘扬中医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成为中医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把人的身体、心理、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在重视人的生物性与自然因素的同时,也重视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去研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其规律,并运用它们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与此同时,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使得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巧合的是,中医人文文化对医学模式的认识是“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这种人与自然的统一,形(身)与神(心)的统一,可以说具有现代医学模式的雏形[3]。

总而言之,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更应以此为核心。

3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当前“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中医药院校除了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文明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还应结合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从弘扬中医文化及中医人文精神出发,注重挖掘丰富的中医文化内涵资源,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依据,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此创设一种继承和创新结合的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真正达到培养中医药薪火传承人的目的。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与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紧密相关,具体来说是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的集中反映。

3.1“和”的精神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整体和谐观。这种理念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变化的复杂联系。人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中,生存的条件就是和谐。因此,在考察人的生理、病理、病机及其防治疾病时不能脱离天、地、人相互关系的大环境。这种整体思维的方式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也正因为如此,中医文化历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人体自身的关系上提倡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在治疗方法上提倡调和致中的治疗观,而在医患关系上则提倡医患信合、同道谦和的伦理观。“和”作为中医文化的根本原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正好相契合,是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时代特征。

3.2“仁”的精神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中医文化最突出的人文特质,而“仁”则是对中医医德最贴切的概括。每一部中医典籍无不是对“医乃仁术”的解读[4]。如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大医精诚》提出了医德标准与具体内容:慈悲为怀,急病人之所急;思想纯正,不贪图钱财;严肃认真,不随意调笑;谦虚为上,不炫耀功名;以己度人,形儒家忠恕之道[5]。中医名师大家也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由此可见,医学的宗旨与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仁”和“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中医经典中蕴藏的仁爱之情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正是中医文化的特质,也是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大内涵。把“仁”的思想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不仅能使中医药院校的学生立足于“医乃仁术”的医德根本,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热心投入为家人、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的践行中,努力在立德、立言、立功上做出成就,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做一名“仁医”的意义了。

3.3“精”的精神前文谈到,中医学本身是一门“科技―人文”双重性质的学科,这就决定了科学精神也是中医文化不可忽略的价值核心。仁慈之心固然重要,但高超精湛的医术也是治病救人的关键。具体来说,它要求习医者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孙思邈指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6]。”学医者必须不断学习,精益求精。对于中医药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而言,这不仅指专业上的精,它实际上是做人为医的一种态度,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贯彻“精”的精神,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有价值的影响。

3.4“诚”的精神“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至高境界,要求医者要诚心救人,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只有怀着感同身受的心,才能引发“大慈恻隐之心”[7],能抛开贵贱、美丑,心中时刻关切病人的疾苦,这就是为医者的最高修德。在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诚”一直作为一种大修为和大精神,成为不可忽视的精神文化内涵,且它对学生素质提高,人格塑造和道德熏陶方面的意义也远超其初衷了。

4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途径

4.1以制度文化为导向和保障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制度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经验证明,要使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仅靠道德引导和约束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解决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因之,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以制度文化为导向和保障。要确立科学与人文相契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在强化专业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

4.2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中医药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在校园总体规划、校园景观、建筑风格上,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把中医药文化渗透于校园环境建设中,凸显中医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为师生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正所谓一砖一瓦彰显大学气质,一草一木尽表师生情怀。让学生在古朴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传统中医文化的精神内涵有更深的感受和体会。要进一步做好校训、校歌的征集凝练和宣传教育工作,使之最终成为体现学校历史和特色,弘扬中医文化并集中体现师生思想情感及价值体认的群体文化,丰富中医文化的现代内涵。此外,在传播手段和媒介上,加强互联网络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传承优秀的中医文化,开展深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校园社团、报纸、杂志、板报、橱窗等文化载体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4.3以行为文化为成果表现《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书中曾提到:“大学本科教育是否成功与校园生活的质量有关系,它与学生在校园内度过的光阴和参加的活动质量有直接关系[8]。”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如何,直接表现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的主要阵地和重要途径。学校应秉承中医人文精神,大力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人,通过中医药学术精品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系列人文讲座,传统文化节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引领健康的学术和学习风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学生的“仁、和、精、诚”的修养得以展现并得到检验。

5小结

党的十指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就高等中医院校而言,文化是精髓是灵魂,是激发中医院校活力的重要源泉。“大学精神”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医药院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建设具有浓郁的中医药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中医药院校成为中医药文化的自然博物馆,培养出具备仁、和、精、诚等大学精神品质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及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隽.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1,3:30.

[2]徐超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12:43.

[3]李顺民.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弘扬中医人文精神[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

[4]张玲丽.论挖掘中医文化内涵,构建中医院校人文精神的要素[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6):160.

[5]黄海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6][7]吴少祯.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备急千金要方[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8

(一)研究现状

当前,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全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带领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八荣八耻”荣辱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

博物馆是汇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和教育为目的。

在我国,博物馆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008年年初,、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由此掀起了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风潮。

本文以伊春森林博物馆为例,伊春森林博物馆始建于2003年,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共分神奇的森林、伊春的森林、伊春森林中的人类活动、伊春森林的开发、伊春――中国林业的旗帜和林区转型与发展六个部分,以小兴安岭为依托,采用多媒体、图片、标本、文字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具有北方特色的大森林,展示伊春林区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和开发建设的宏伟画面。伊春森林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心,凝结了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也倾注了无数平凡的伊春人的辛勤劳动。

伊春森林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当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可以发挥着更大的舞台,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伊春森林博物馆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挖掘伊春森林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把握时代内涵,顺应时代要求,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梦”建设。

(二)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入挖掘伊春森林博物馆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并进行提炼出符合时代脉搏的精神食量,展示出革命先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出“中国梦”的建设内涵,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观伊春森林博物馆受到鼓舞和教育,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价值观念的横行,广大人民群众思维中或多或少受到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余毒的侵害。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是相违背的,这些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与的“中国梦”指导思想想违背。

伊春森林博物馆中所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和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奋斗,都彰显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对伊春森林博物馆中所蕴含的伟大精神进行挖掘,提炼出符合当今时代主题要求的精神文化主旨,有力的回击各种不良社会情绪,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继承,逐渐清除不良社会风气带来的恶劣影响,构建伊春森林博物馆的精神文化体系,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很好的服务作用。

(二)基本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对伊春森林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总结国内其他地区博物馆及文化中心在文化挖掘和内涵提炼方面的经验,对伊春森林博物馆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内涵进行提炼和凝结,形成富有伊春特色的精神食量,使广大民众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对伊春森林博物馆的建设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伊春森林博物馆建设中的历史遗迹和相关前辈进行走访,并对所获取的一手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和提炼。

(2)文献研究法:查阅博物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文献、专著,并对相关文献和专著进行整理和提炼。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伊春森林博物馆组织的各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4)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伊春森林博物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文献、资料和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认识伊春森林博物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并揭示其内在规律。

(三)重点难点

本课题对伊春森林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需要将伊春森林博物馆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进行提炼和凝结,避免空洞的说教和宣传,以鲜活的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1、伊春森林博物馆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祖国美好的大好河山。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森林资源对大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2、伊春森林博物馆的建设历程凝结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革命先烈为伊春森林事业的伟大付出,提升广大民众对伊春森林建设的关心和热爱。

3、这些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的背后是闪闪发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进一步挖掘伊春森林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红.伊春森林博物馆布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29期.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9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难,“误尽苍生是语文”这虽然偏激却也不乏缘由的责难仍犹在耳,语文教育已深深地感受到它所不能承受之重。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论争。数十年来,语文教学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另一种观点则是片面强调政治性为其基本属性,抑或是强调“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统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语文学科的门外。有学者称: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切也是“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下语文教育浓厚的功利主义使然。如今,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语文教育也迎来了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笔者以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之一便是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它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实施好人文教育,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本是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斗争的锋芒直接针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其基本内容就是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智反对神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义就是世俗化、人间化,并以此对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它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对人的漠视、对人尊严的践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格的蹂躏,强调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的欲求,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发展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语言,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光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还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施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学作品的增加是中学语文新教材的一大亮点。随着教材文学作品的增加,语文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教材中内容丰富、涉猎广博的千古传世之作可说是满目皆然,现代名家名篇可谓是应有尽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光是使学生增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起到陶冶情感、丰富想像力、扩大知识视野、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养,一句话,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片最丰富、最肥沃、最美丽的土地,应引导学生去漫游文学的大世界,去领略作品中的险峰峻岭、碧海洪峰、秀木繁花、晓月落日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进入作品中各种人物或喜或悲、或乐或怒的内心世界,去获得灵魂的陶冶、精神的砥砺。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以文章分析法的方法孤立地去抠字词、抠语法,大讲语言知识,一味地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使作品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等起不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文学作品真正吸引人之处还在于人物本身的“人性”、事物本身的“非物性”(物外之趣)以及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因此,教学中一是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照与理解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去拉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全面地看待人物命运的发展,体会写物之妙则要能抓住其神韵,让学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体悟情感,感悟道理。文学作品能让学生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学生懂得应该正直、善良、真诚、进取、有血性,懂得对社会与自然、人类与生物的全面关怀,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完美融合,懂得生活中还需要忍耐和宽容,懂得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想象和创造;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体验应当成为文学教育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形象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心理与思想,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不去体验,或不能体验、不能真切地体验,是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的。品味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也包括其它,如事件、环境、情感、语言等)进行理性观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便含英咀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再现和再创造。由于中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和创造欲望。他们总是不满足于欣赏作品的语言、色彩与声音,不满足于理解作品的环境、情节与人物,有着再现文学作品的强烈愿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感情、思想、精神等去再现文学作品。如诗词朗诵、课本剧表演等。还可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及语言再现能力,修正、充实和完善文学形象.实现文学形象的再创造。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怍品的理解往住又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展示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激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并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新时代,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既包括习惯上所称的儒释道文化,也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古现代文学怍品蕴藏的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悟。比如我国的儒道释文化所注重的修身养性,儒家在人格修养上的诚信仁爱、刚正不阿、敬业乐学、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等;道家在人格修养上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真率旷达、虚怀若谷等;佛学在人格修养上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清静自然等。又如,单从传统文化所蕴藏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来看,从《礼记》的“天下为公”、孔子的“先人后己”到顾炎武的“先天下为公”,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堪称典型。第二,传统文化还有助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以“技术化”的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目的,从而忽视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中则有许多学习心理和学习精神的思想资源,如志存高远、刚毅坚韧、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等对中学生都是非常有用的。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个体精神的形成与情感的丰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怍品中,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的小说,从韵文到散文无不凝结着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气韵,其中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国事兴衰甚至小巷春秋都成了人类文化精神的一部分,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将传统文化融于语文教育之中,可以克服教学中说教式、简单化、表层化、功利性等毛病,而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观念、人生境界、学习精神、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精神情感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篇10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触碰交流始于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国家物质实体呈现裂变、社会群体思潮渐兴鼎革的特殊阶段背景之下,而伴随着中国国家物质基体的制度化转变以及华人群体的迁徙性全球蔓延,作为文化传染重要组件的华文文学也开始突破空间地域的局限而衍化滋生为世界性的文学群落。在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清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群体的文本译介、民初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表体形式适应性改良与价值内涵探索糅以及当代华人文学世界的新兴创作群体开始立足差异化意识理念与同一化普世价值在文学载体上的融合实现的三大阶段的演变进程中,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表体形式层面的各自异同以及内涵诉求位阶的彼此交融的态势环节,则是切实针对地进行这一二元文化系统的剖解析释的肯綮。

笔者在下文中,将以近现代英美文学与现当代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系统中的表体形式特征展现下的骨架构筑、情节铺陈、意象创设以及内涵本质诉求位阶的意识传播、理念折射、价值宣扬等框架类别下的比对参照、挖掘探究作为学理解析的基点导向与途径方式,从而进一步释放散发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人文价值层面的交互糅合之芒。

一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文化语境的整体概述

1英美文学的文化语境的基体架构

英美近现代文学的人文内核是在基于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的基础殖体上的升华拓展,不仅完整地承袭了之前欧洲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所倡导追求的社会群体在渐进发展的物质社会下的自我价值凸显、自我精神救赎、自我警醒变革,而且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也在此基础上适时结合工业文明的阶段现状,逐步上升为个人主体自我创造与社会系统协同变革的理念导向与价值诉求,突出表现就是光怪陆离的文学流派下的文学载体的表体的语言语法的再创式运用、手法技巧的多元化展示以及内在的内涵诉求的另类性表达、普世理念的同一化宣扬。

由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单元的基体架构并未根本动摇散释,所以其流派风格所对应的文学载体的文化语境也明显划分为两大导向下的模式结构,即一方面是在现实主义基本框架下的集中性、理性式、群体化的语境表达,诸如英国的狄更斯、哈代、萧伯纳、毛姆以及美国的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等等;而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现代主义中的脱胎于浪漫主义的象征主义、意识流等文学理念下的个体化、纯粹性、意象式的语境体现,诸如英国的王尔德、伍尔芙、劳伦斯以及美国的狄金森、庞德、福克纳等等。

2华文文学的文化语境的属性特征

华文文学与英美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意义上的基体碰撞,则是在中国国家物质实体呈现裂变、社会群体思潮渐兴鼎革的特殊阶段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境下的主动接纳的文化现象。而胡适、鲁迅、沈尹默、钱玄同等以中国文学现代化改革为诉求的先驱群体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在中国传统文言文基础上结合进行英美文学进行白话文语言形式上的改良型试验以及渐进式探索,积极译介英美文学作品作为改革之刃,从表体形式到内涵诉求对既存的中国文学系统进行了全面切实的改进试行。

伴随着作为中国文学生息繁衍的精神殖体的儒家思维的渐次解体、白话文作为中国文学现代语言的普及适配以及英美文学在形式内容上与中国本土文学的渐染糅杂,中国文学乃至后来由外迁的华人群体所形成的海外华文文学所共同构建的华文文学现代意义上的文化语境也终于破茧而出,那就是在传承改良中国传统儒学体系的社会群体化价值思维的概念框架下进行文学层面上的表体形式与内涵诉求混合交融的和而不同的整体态势化的推衍延伸,从而表达宣扬华人群体的修齐治平的慎己处世理念。这与英美文学的文化语境的差异就在于其形式内容的单一原体性,而无论华文文学在具体细微的语言词组调度、语法语式变换、情节层次铺陈、思维模式绽露、价值理念宣扬等层面如何演化渐变,具备中国传统意象意境表体特征与内涵价值的以小我见大我、凭平和融激戾、谋不同求共存的淳厚绵长的语境气息都始终闪现,而且历久弥新,这也是华文文学的价值魅力之所在。

二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表体形式层面的彼此同一

英美近现代文学由于是在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的基础殖体上的升华拓展,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导向影响而倾于表象形式对于旧存文学的传承模拟。而且,由于欧洲文学中以古典基体为核心的文学要素普遍都具备显著鲜明的文学层面的价值营养,所以近现代的英美文学的作家群体也乐于从既有的文学传统基体中激发灵感来源、寻觅创作素材以及提炼辅助片段,从而进行文学创作表体形式的具体构筑、修饰改良、探析再造,进而营造所对应的文化语境。

而华文文学的作家群体也普遍秉持“借古喻今,托旧出新”的基本创作思维理念,注重从华文文学的中国文学母体中提炼汲取裨益营养,并结合现代中文以及英美语言的各自属性与彼此特征的契合点,从而创设内核中式、表象混合的专属于华文文学的文化语境。所以,在这一对既有文学体系在表体形式传承改良的层面上,二者具备普遍的客观同一性。

以在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中都具有阶段影响力的象征主义诗歌为例,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中就引用、化用了相当一部分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掌故说理,从而作为诗歌实体铺展形式、丰实内容的辅佐。例如,《荒原》的题辞:“是的,我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当孩子们问她,‘西比尔,你想要什么?’她回答:‘我想死’”。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体系中,西比尔是被太阳神阿波罗爱恋并被施给预言神力的女祭司,但由于她沉浸于短暂的放任于迷失之中,所以忘却向阿波罗讨要青春与健康,终被困于暗寂的魔瓶之中,永受不死肉体的物理摧残与渐灭灵魂的精神磨蚀。艾略特借助这一典故化的文学意象,揭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社会系统物质实体的衰亡与社会群体精神内核的幻灭,进而也将知识分子群体所独有的个人主义式的厌世迷惘、困惑彷徨的普罗米修斯之悲在文化语境上表露无遗。

而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文学体系内的诗人群体也纷纷使用了类似的表现手法来进行传承革新。例如,戴望舒在国内国民革命失败无果后的“寡民忧结”的《雨巷》,以及卞之琳在江南情结浸染下的“化古融欧”的《白螺壳》等代表性作品,都是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内涵理念的前提基础上,结合其所接触理解的英美文学的形式内容的契合点,从而进行的现代中文的语言词组重构、句式句法再创以及意象意境新辟。例如,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主体意象就精妙无迹地化用了南唐后主李的《摊破浣溪沙》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从而抒发了迷惘无计、欲行无路的以家国复兴为己任的文人情怀;而卞之琳《白螺壳》中的“小楼”、“石阶”、“小碧梧”则是创造性地将古诗古词的典范意象与现代中文下的英美化的语法句式衔接交互,从而营造了“微愁不弃、玲珑柔婉”的独具魅力的艺术化的感染氛围。而表体形式的渐变改观并未从根本上削减中国式的文化语境的延续衍化,“承古革新,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学乃至华文文学的永恒无改的基本创作理念与核心价值导向,而具体直观地表现在文学载体的形式层面就是“中学为主,次糅英美”。

三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内涵诉求位阶的交互糅合

伴随着世界经济物质基体的膨胀性扩充以及全球社会群体意识的普世化延伸,现当代文学系统的发展拓延也呈现出新阶段下的新趋势。英美文学凭借英语语言作为世界性语言交流通用工具的先天优势而呈现强烈的类“扩散侵入式”传染,并基本上占据了人文主义文学体系的全球性的主体地位。而华文文学则在华人群体的全球性迁徙、繁衍的态势背景下逐步融入当地区域的文化系统之内,并渐次衍生构筑了独具特色的海外华文文学体系,从而与英美文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而这一阶段时期的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具体细致的表体形式层面的意象创设、语言驾驭、句式运用已经渐次模糊,而是更多地倾向于差异化意识理念与同一化普世价值在文学载体上的融合实现,这一现象在以中国大陆为主体的大中华文学地区已经渐次显现。而在海外华文文学世界中,由于长期渐进的文化磨合,所以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探索支撑与实践验证指引,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的内涵诉求层面上的本土化融合交互就更为突出明显。而在对于华文文学精神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理念的实效态度上,无论是大中华地区抑或海外华人地区,上传承改良、取精去糟则依旧是基本固定的导向之一。

英美文学的精神基体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所倡导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下的积极寻求抗争、平等追逐自由、公平参与竞争、实现博爱共存,由于这一具备传承性的精神财富也始终作为英美文学生息繁衍的主动脉而跃动出鲜活张扬、普世大同的人文气息,从而就使得直观有效地“拿来”作为进行社会群体精神革命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武器的实效性得以获得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这一元素在文学概念中也极为契合。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国家实体也在真正意义上开始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前进探索,现当代英美文学的人文主义内涵诉求又再次契合了彼时中国文学形式内核亟需调节改良的文化基因的革命化属性,加之海外华人作家群体积极地进行华文文学在本土化文化语境下价值诉求层面的中国式理念的表达宣扬,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在文化语境内涵诉求位阶层面的交互糅合也渐趋加速。

而在英美当代的文学创作中,以商业化包装作为文学载体外表,进而表达自由平等诉求、宣扬共存协作、追求世界大同等普世价值的史诗幻想文学开始大行其道,这一借助传承改良表现形式进行文学载体的内涵价值更新,从而表达阶段时期内社会群体的精神诉求也无疑为当代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创作鼎革开辟了全新多元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方向。而同一时期的华文文学系统内的作家群体也开始更为集中式、理性化地解析探究中国主体式的思维理念与行为模式在英美国家的社会系统内的适配交融,通过一系列民族反思文学、乡愁文学、移民文学以及本土化文学的实践谈说,尝试将多元语境下的文学层面的内涵诉求理论转化为可供实践操作的实效性的社会处世理念与行为准则,进而完成华文文学与英美文学在精神内涵价值理念上的交互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