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十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十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准备案例使用案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我校政法系的法学专业也同样开设这门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一方面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回答马克思主义在当展所遇到的重大问题。而后者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在深刻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原理分析当代社会热点问题。而案例教学正是能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到一起的桥梁和纽带。

一般认为,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是案例教学法的雏形。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一种独特的案例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实践的检验,在1986年,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卡内基小组的《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得到广泛的推荐。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把案例教学法正式地作为一项研究来探讨。简单地说,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以真实的事件为题材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一、准备案例

教学前案例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案例可以有多种来源。一种是教师根据平时生活观察积累经验,这样的案例最大的优点是时效性强。因为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事例,所以时间、范围方面不会太远,说服力强,较容易接受。但是毕竟我们生活的范围有限,这种案例的来源当然也有限,完全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还有一种就是搜集来的现成的案例,包括书本中的案例,比如有专门的教学案例书,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由杨惠民、洪晓楠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除此之外还可以到互联网上选取相关案例。

准备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这是教学的基础。因为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如果选取的案例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就会适得其反。比如在讲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问题时,杨惠民等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学案例》中有一个叫做《对称性革命》的案例:“这个案例通过介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认真做实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以及她在科研中始终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信条,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实践的作用,深刻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原理,进而结合当今实际情况,尤其是针对出现在学术界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求实务实的科学态度。”①但是这个案例涉及很多物理学方面的专用名词,所以对于文科学生来讲,又要花费大量精力理解案例本身的物理知识,这使教学更加繁琐。所以,采取案例式教学首先要确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选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案例,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选取的案例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是案例选取的关键点。在使用案例的时候,更多地要求学生参与理解、讨论案例,自己得出结论。如果案例中心思想有偏颇,将会使学生产生误导,对学习内容不明确。如果教师硬要从案例中选取一个非中心的点来说明问题,就不会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也就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内容。所以,教师应紧紧抓住教学目标,为案例选取提供依据和指明方向。

最后,案例要有时效性。准备的教学案例与现实相吻合能够被学生理解。如果一个案例不符合生活,或是离生活很远,学生理解起来就会相当费劲,当然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使用案例

使用案例要讲究方法与策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案例教学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讲解法;二是分析法。

讲解法的主角是教师,对于理论较强的、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教师就应该直接讲解。比如,在讲“平均利润率规律”时,直接用案例“利润流向了哪里?”“假设一个社会只有食品、纺织、机械三个部门,其资本有机构成分别是7∶3,8∶2,9∶1,每个部门各投入资本100亿元,其剩余价值率均为100%,那么,各个部门应当获得多少利润呢?是否食品部门获得的利润应该是30亿元,纺织部门获得的利润是20亿元,机械部门获得的利润是10亿元呢?如果是,那么从事机械行业的资本家或经营者还会继续在这个行业里经营吗?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情况呢?”②由此引出现实经济生活中,在剩余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这样,学生就会对平均利润的形成有深刻的记忆。

分析法的主角是学生,通过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案例分析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再展示案例,最后得出知识;也可以讲完知识后再展示案例,根据对案例的分析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对于从案例中容易归纳出知识点的案例,教师可以先展示,让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如果是篇幅长的案例,教师应引导学生浏览型地阅读,注意突出主题的主要部分,并对要点给出解释。展示完案例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也可以直接各抒己见,教师也参与讨论。对于拓展能力的案例也可以在讲解完知识后展示。比如在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这一个问题上,教师就可以先交代知识,然后给出当今社会发生的新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际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案例还可以用于课后作业和考试中,可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施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其它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案例固然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案例是为了课程内容服务的,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所以,教师一定要摆正案例在整个课堂的位置,不能主次不分,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生动,而不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否则,学生就只是听个热闹,下课后没有学到任何知识,也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价值。

注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应用、发展

一、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今中国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专家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各位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种。

1、从层次性的角度界定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核心层次呢?许多学者坚持主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核心层次来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种观点认为,就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而言,如果将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剖开,我们就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果核”,而围绕在“果核”之上的就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果肉和果皮”。而正是“果核、果肉、果皮”才在一起形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该学说体系中的最基本的原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果核,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完善和丰富了整理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体系。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首先是一位哲学家,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进行了一场哲学变革,然后在变革了的哲学指导下再进行政治经济学变革,他的这一变革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因此有了哲学变革引导了政治变革一说。他吸收了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的古典哲学思想,也正是集百家精髓才使得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在马克思主义所有的学说体系中,哲学的重要性不用质疑,他就应当占据第一位。只有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即“果核”不变,否则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历史上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得出的重要结论和经验教训,这些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然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者们所提出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在当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正确性,但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这些结论和观点却变得不适应现代社会了。但这些重要结论和经验教训却是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层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指它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的两大发现包括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而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

而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任务得出的重要结论和经验教训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外衣”。这件“外衣”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就如同人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里需要更换“外衣”一样。由此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部份。

2、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角度界定

有的学者主张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文本的角度出发来界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追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最早在文章中界定和提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在1872年在给《共产党宣言》写的德文版序言中就写道:“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定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又再度的重申过。列宁等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作家们又从不同方面去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那些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们依然坚持从历史和逻辑的发展中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避免了将马克思主义学说僵硬化,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活的灵魂,而错误的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衷的出发点。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概括

当今学术界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不同,同样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概括也就不同,所以当前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概括分歧也很多。

1、从层次性程度性角度概括

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进行概括,如有学者认为,这一哲学,在知识论的维度上表现为唯物史观;在价值论的维度上则表现为共产主义,二者统一于“革命的实践”。这一实践,一方面是环境的改变,一方面是人的自我改变。而环境的改变也好,人的自我改变也好,均须服从“是”所揭示的自然历史过程及其法则,均应以“应该”所揭示的人或人的世界为价值依归。这就是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人本主义”,这就是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由此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硬核”。

2、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角度界定

有学者主张从列宁、、邓小平等经典作家的大量论述中来看他们各自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份的论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的科学体系和完整的世界观,从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份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具有整体性的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不是部份和某个单一成份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封闭僵化的学说,而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回答了先进思想巳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从这一点看,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缺少或缺失了任何一个组成部份都不能称为马克思主义。

在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在《矛盾论》的编写中,抓紧空闲时间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在对立统一规律的丰富内容及其在辩证法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作出了明确系统的说明,“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目标。”从这一角度也充份说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反对教条主义和过于死板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正定义和涵义。

邓小平曾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只知道照抄照搬马克思、列宁、的原话,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2]邓小平的这段话也说明了他真正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活的灵魂”的真正涵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非我们认为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把它作为条条式的用来背诵。而是要与具体实际相联系起来,这样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关于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全文总结

1、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不同角度的理解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界定不明,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什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存在分歧。坚持和发展这两个词就会让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产生分歧和歪曲,坚持是在什么样的角度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一层不变就是坚持,还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我所认为和理解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多读马克思的原著,我们要从原著中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果核”部份。再结合“果肉”和“果皮”,才能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真正的作用,社会主义的道路还很漫长,在这前进的道路中,我们不仅要继承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理论思想,还要不断的完善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从层次性、经典著作等多个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内容概括进行了探讨,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研究。争论和争议如此之多,也让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上产生了许多的分歧,所以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变化和发展。

2、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单纯的作为一个理论进行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讨的最终目的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才是我们研究和探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应当随着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应用理论相混淆,就会行成思维混乱。就会歪曲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如果我们不充份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必须与所处的时代充份的联系起来的话,我们就会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些理论产生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理解,就会最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区分不明。

综上所述,第一: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和变化,基本原理的表述可能发生些微变化,因为表述总会带有它那个时代的时代特点,但是基本原理根本思想却是不会变化的。第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基本原理的内容及各具体原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系,会像播撒种子的果树一样,不断的发展、完善和丰富,但它们依然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壮大的。

参考文献:

[1]王令金,李元峰,张祥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及导读》.

[2]刘林元.《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种认识》.载《学习论坛》2009年第7期.

[3]靳辉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几点思考》.载《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6期.

[4]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35-496页.

[5]德顺.《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追问和思考――从一个平常问题谈起》.《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问题》第10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篇3

一、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创立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创立的直接原因是党的共产主义理论宣传任务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张闻天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创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第一方面的研究有袁征主编的《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该书研究认为1933年2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的《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的决议》指出:“党应比以前加倍努力与广泛地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灌输到中国劳苦群众中去,来武装他们,以争取伟大的解放”;要求“党、团的同志必须用说服的方法,向大会建议应在各该组织里成立各种公开的学术组织(比如社会科学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创立的直接原因。

关于第二方面的研究有刘维菱写的《张闻天与中央苏区的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和《张闻天在中央苏区从事理论宣传工作情况评述》。研究认为,革命力量壮大后,一方面从数量上要求输送更多的干部,另一方面,党政军内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干部具备必要的理论修养;此外,苏区群众大多是文盲,要让先进思想在他们头脑里牢牢扎根,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所以革命革命形势迫切要求训练出会应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以此为武器去武装广大的党员和群众的干部。张闻天很快察觉到了问题的实质,为此,他利用纪念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之机,积极参与并促成中共中央起草、签发了《关于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的决议》及《为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告民众书》。1933年4月9日,张闻天在瑞金县洋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第二次学术讲座会上倡议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的提议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响应,当即组织理事会,选出正副学术书记,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宣告正式成立。因此这两篇文章论证了张闻天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创立过程中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重要职能之一,其开展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二是举办公开演讲,三是对现实问题进行学术讨论。

学者对第一方面的研究最多的是关于张闻天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和革命问题的研究。《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以及刘维菱的《张闻天与中央苏区的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张闻天在中央苏区从事理论宣传工作情况评述》、《关于中央苏区理论宣传工作的回顾与启示》都阐述了张闻天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研究工作。大致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张闻天的领导下专门开展了对中国社会经济性质问题的学术研究,探讨经济性质与革命性质之间的关系。文中还提到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文化研究组还聘请张闻天为指导员,指导文化研究组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的研究,探讨苏区文艺的特点及形式,为苏区的文艺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对研究会举行公开演讲的研究较多,以上袁征和刘维菱的文章都提到唐开元主讲了《劳动法》,博古作了《目前红军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和《十月革命的经验与教训》的演讲,张闻天作了《广州公社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专题报告,朱德作了《南昌暴动》的讲演等。在《张闻天在中央苏区从事理论宣传工作情况评述》中,刘维菱还深入研究了张闻天作《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演讲的特点,即把理论问题通俗化,起了宣传群众的作用;始终实事求是地表述中国共产党纲要、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公开阐明自己的见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对研究会开展学术讨论的主要研究有:红军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会摘录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讲稿的第一部分“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内容要点,作为讨论重点印发给高级班的会员。通过探讨、争论,认识中国革命的真实面貌。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会曾拟定六个关于十月革命的讨论研究提纲发给委员会讨论:(一)十月革命的意义在哪里?(二)十月革命国内国外环境是怎样?(三)中国现有没有这些条件?(四)俄国党采取什么策略去准备十月革命?(五)中国党现在要怎样去运用十月革命准备期间俄国党的策略?(六)纪念十月革命的意义与任务是什么?会员通过对十月革命的性质意义的研究,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理解。

三、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理论宣传

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论宣传的研究也主要是三个方面:理论学习,编译、出版理论学习材料,学术讨论和公开演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篇4

关键词:马克思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的科学的总称。马克思主义法学作为法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具有非常丰富的法律思想,它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所阐明的法律观,还应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所形成的法学知识、构建的法学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基本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经过中共几代领导人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在于: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①,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也应该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中并没有直接、系统地阐述和论证。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传播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20世纪初,西方的各种学说包括西方的法律、法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也逐渐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学知识,如、陈独秀、李达等人。他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时候,重点是介绍关于唯物史观中关于法律和上层建筑的理论。陈独秀在《马克思学说》一文中指出:“社会生产关系之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法律、政治都是建筑在这基础上面。”②则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人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构造,……。一切社会上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简单的,凡是精神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构造的变化而变化。”③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猛烈抨击旧制度,积极弘扬先进的革命思想。法的革新的集大成者是李达。早在1928年,他就将日本学者穗积重远所著的《法理学大纲》一书译成中文出版。李达长期研究法哲学,对法哲学有独到的研究。李达在湖南大学教授时,将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研究心得编成讲义即《法理学大纲》。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法学专著。在这本书中,李达提出要形成科学的法律观必须接受科学世界观和社会观的指导。“法学必须接受科学社会观的指导,把法律制度当作建立于经济构造上的上层建筑去理解……阐述其特殊的发展规则,使法律的理论从神秘的玄学见解中解放出来,而成为科学的法律观。”④李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分析了法学的对象,任务和范围,法学的研究方法,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内容等问题;揭示了法律与国家、法律的本质与现象、法律的形式与内容等法学基本范畴。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至1956年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进,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一大理论成果――思想。思想中的法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一般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进程中所取得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摧毁了的法律制度。开始全面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律理念和法律制度。从1949年至1957年,法学界开展了较为自由、宽松的理论探讨,就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问题展开了争鸣。其中主要有:1952―到1954关于法的本质讨论;1954年关于法的作用的讨论;1956年关于法治与人治关系的讨论;1956―1957年关于法的阶级性与继承性的讨论;1957年关于法律与政策关系的讨论;1956年关于法的消亡的讨论。这些讨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实践,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认识。特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在新中国的建立初期,对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1956年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董必武总结了人民民主法治初创时期的四条经验,即人民民主法制是在摧毁旧法制的基础上产生、人民民主法制是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而建立、人民民主法制是人民斗争经验的总结、人民民主法制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和国际上一切对人民有益的经验,特别是前苏联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和提出和阐明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法治基本原则指导下,建立了能够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法治制度,它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信仰、法治原则和法治制度的宏观把握和整体认识,既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形态,又是一种现实化的实然状态。因此,无论是在法治理论的创新上,还是在具体的法治实践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律的深刻认识,表明了党对执政规律的全面把握。

与改革开放的丰富社会实践相适应,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一改过去集中于法律本质及其权利义务问题的研究,开始着眼于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学科发展及其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意义,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权利与自由、公正与正义的思想探寻对人类制度建设具有指导价值的原则,并把这些原则与我国法治建设相结合。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主要特点是法的阶级性逐渐淡化,逐渐突出法的规范作用。由关注法的制定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法的实施和法的实效,由关注法的工具作用逐渐转向追求法的价值目标,由关注宏观问题到关注微观问题的转变等。

注解

[1]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m].上海:三联书店,1984.

[2].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篇5

(一)讲授内容要精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而要想让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要精选授课内容,把那些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和实质的著作作为讲授重点。具体来说,一是要把体现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代表作,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作为讲授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已基本形成,《共产党宣言》则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语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教师通过讲授这些经典著作,能够让学员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二是要把那些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教学内容。当前我党在执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必须要将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讲授重点,如《资本论》。三是要把那些在我国社会历史转折关头马克思主义受到挑战时的经典著作作为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在战斗中发展,而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作了《哲学的贫困》、《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论战性著作。教师通过对以上这些经典著作的讲授,有利于帮助学员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二)课程设置要精

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要求。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目前,中央党校按照“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要求,以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为重点,加大了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力度;国家行政学院按照“一个核心、三个重点”的教学要求,在重要班次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行教育;浦东干部学院以经济和管理为主要内容,侧重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的教育以及能力培养和行为训练;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以井冈山精神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党性党风教育和国情教育为主要特色。可见,我国五所高级干部教育培训学校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进行了精心的布局。

(三)课堂阐述要精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实质要得到体现,还需要加强课堂阐述。课堂阐述要精就是要精讲,精讲不等于缩讲或不讲,而是要根据培训需求有所取舍,对经过提炼整合后的精华部分加以解释、论述和说明。这就要求教员在讲课过程中要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对于学员已经懂的不讲、学员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不讲。由此可见,课堂阐述要精对教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首先,教员讲课时的思想观点要精粹。教员既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精准地再现出来,还要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完整地呈现出来。一般来说,教员提炼的观点是否精粹,与其选材是否精当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员选材精当观点才会精粹,然而马克思主义著作浩如烟海,如何选材既能体现出教员对理论著作的驾驭能力,也能体现出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既要有宏观的理论视野,又要有独特的眼光,只有这样,其才能在浩如烟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选取到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和实质的材料。材料选好后,教员要认真研究,要用最精炼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另外,课堂阐述要精,还涉及语言表述要精的问题。语言表述要精,并不是咬文嚼字,用晦涩难懂的话语来阐述思想观点,而是不讲废话、不讲多余的话。总的来说,教员要做到课堂阐述精,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新”,要适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新”,是指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新内容、新形式、新手段。“要适用”是指采用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手段能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

(一)教学内容要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告诫我们,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要死记硬背那些教条,而是要善于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原著教学实践来看,有些教员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依葫芦画瓢,书本上说什么就讲什么,还有的教员一个案例用了几年也从未更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国两制理论、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可以入党的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结果。也许有人持不同见解,认为讲原著就应该原原本本地把原著内容再现给学员。笔者认为,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教员不是“复印机”、“传声器”,而是“播种机”。因此,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要把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引入到原著课程的教学当中,从而加深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二)教学方式要新

采取什么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以及如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方式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员。当前,教员主要运用讲授式、互动研讨式、开放式、案例式、研究式、体验式、菜单式、模拟式、网络式等教学方式。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而言,教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讲授式和互动研讨式,其他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没有采用或者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这种情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客观性、理论性和抽象性是分不开的。事实证明,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特别是原著课时,要综合运用体验式、模拟式、案例式和开放式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方式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首先要让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教员可以尝试在讲授式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教学元素,使其不再是一言堂、满堂灌。其次,要让互动研讨式变得更受学员欢迎。从当前互动研讨模式来看,一般做法是授课+讨论,如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课堂讲授“2+1”模式(授课2小时,讨论1小时)就属于比较典型的课堂互动研讨模式。最后,教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如不同专业的老师可以形成组合开展教学。

(三)教学手段要新

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很多情况下要根据教学内容、场合而定。从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来看,教员一般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笔者认为,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任何一堂真正优秀的课都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的,如引起全世界轰动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维尔特•雷文从来都是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运用幻灯片投影、粉笔板书、ppt讲稿、演示实验、音频视频资料等进行教学。与其相比,我国很多教员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往往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应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以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实”,要受用

(一)内容要真实

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是合格的成熟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的教学内容要真实、观点要正确,不能将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当作马克思主义进行传播。长期以来,一些教师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中介过来的马克思主义,是经过过滤、筛选、修饰了的马克思主义,对其中有些内容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笔者认为,要想让学员原原本本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教员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原著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剔除强加给马克思主义的附加成分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成分,真实地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全貌和精神实质。

(二)语言要朴实

朴实是说话的基本要求,也是讲课的基本要求。任何一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只有语言越朴实,明白的人才会越多,教学效果也才会更好。然而,现在有些教员为显示自身功力深厚,往往用抽象深奥、晦涩难懂的语言进行讲授。同志曾经对这种人进行过批判“,从前我们杨家岭有一个教员,教了年把,我问他你讲的课人家懂不懂,他说听是听不大懂,但是还要讲。我说,我们共产党要学会一个办法,就是人家不听就不讲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抽象性、思辨性、逻辑性强,如果教员再用抽象深奥、晦涩难懂的语言进行讲授,学员往往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而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学员也就更无法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可见,教员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真信、真懂,才会对马克思主义有感情,才会用朴实、直白、生动形象的话语来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教学要扎实

教学扎实是学员对教员授课的一种评价,也是对教员的一种要求。教学扎实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教师的理论功底扎实,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相关内容,能解学员之渴。二是指教师备课认真、信息量特别大,能让学员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教员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广博的知识,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就拿备课来说,教员首先需要仔细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马克思主义原著并非通俗读物,需要在完整准确理解上下工夫。正如同志所说“:在中国,本来读书就叫攻书,读马克思主义就是攻马克思的道理,你要读通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读不懂的东西要当仇人一样地攻它。”其次要深入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岗位的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程度不一,这就需要教员在备课时有多手准备。三是指能够准确把握上课时间。真正优秀的教员对于上课时间的把握会非常到位,既不缩短授课时间,也不拖堂,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展现教学内容,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合”,要能用

(一)要与我国实际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我党从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基本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也不例外,也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选集》、《邓小平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关键是要弄清楚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简单地说,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笔者认为,教员只有真正理解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清楚,才能真正回答当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也才能真正联系实际、落到实处。

(二)要与教员实际相结合

从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专题设置来看,很多学校是教师有什么,就讲什么,教师会什么,就讲什么,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会导致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整体理解。这就要求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学校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时,要在充分考虑教员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再进行统筹安排。一是要考虑教员的实际能力。一般来讲,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基本上能胜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但是,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思想观念今非昔比,干部知识水平日益提高,这些都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不仅要充分考虑教员的实际能力,而且要动态跟踪他们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新动向,以统筹安排相关教学专题。二是要考虑教员的教学实际。相关部门一般采取教学测评的方式了解教员的教学效果。教务部门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的测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对于需要调整的专题内容要及时调整,从而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三)要与学员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篇6

一、从真理标准讨论到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

新时期头10年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为上世纪80年代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它是从影响深远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的。这一讨论及其所蕴涵的理论问题的充分展开,催生并形成了认识论研究热,进而引发了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

1.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开端意义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犹如一声惊雷,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规模空前的大讨论。关于这场讨论的政治意义,邓小平同志已经作了精辟的总结,认为这“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从哲学上看,这场讨论的意义则在于为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

了哲学基础。随着实践标准的确立,不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开始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哲学界也对建国以后的几次著名的哲学论争,诸如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讨论、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等都作了重新评价。而陈晏清的《“”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79)一书,则对“”期间被搞乱了的理论是非作了全面的清算。

2.认识论成为热点和价值论研究兴起

由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所开启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如果说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个研究热点,那么这个热点非认识论莫属。随着讨论的展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检验的过程和机制、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以及实践的要素和结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认识过程中反映与创造、选择与建构、反思与重构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被引发出来了,认识论自然也就成为那个时期哲学研究围绕的轴心,甚至关于辩证法的讨论也是以“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这一经典命题的形式展开的,“主客体关系”即“认识论”架构成为人们重新理解哲学及其全部理论问题的切入口。

在认识论研究成为热点之时,价值论研究也开始兴起。我国的哲学价值论研究是从认识论中逐渐独立出来的。从相关资料看,杜汝楫1980年在《学术月刊》发表的《马克思主义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一文,是价值论研究兴起的第一个信号;刘奔、李连科1982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略论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则对这种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随着李连科的《世界的意义价值论》(1985)、李德顺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1987)、王玉?的《价值哲学》(1989)、袁贵仁的《价值学引论》(1991)等著作的出版,价值论逐渐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些著作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的自觉建构。

我国哲学价值论研究主要有三个论域,即价值本质论、评价论和价值观,前两个方面都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而价值观研究尽管一直是热点之一,却大多停留于应用层面,至今没有出版成系统的基础理论著作。此外,价值论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关于价值论的定位问题:它究竟是哲学基础理论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一种哲学形态?还有学者提出哲学应该从“拟科学”走向“拟价值”,即所谓“价值论转向”。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和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改革

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就是要完整地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恢复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经过众多学者的齐心协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终于在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它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虽然该书内容只讲到斯大林为止,但基本上建立起了该学科的框架结构。随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课程在综合性大学哲学系普遍开设,标志着马哲史学科建设步入正轨。从那时以来,学者们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多部通史和专题史著作。上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稳步推进,各高校又陆续出版了一批相关教材,而专题和个案研究则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展开。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黄?森、庄福龄、林利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它作为国家“六五”和“七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历时10余年方告完成。该书总字数超过400万,其作者多达57人,几乎囊括了我国马哲史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全部专家学者。本书以其规模大、质量高,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整体水平的代表作。

在马哲史学科建设起步的同时,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改革也蓬勃开展起来。我国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是在上世纪50、60年代集体编写的,这些教材都打上了明显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烙印。虽然后来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版的教材不计其数,但无论体系还是内容都互相雷同,并无特色和新意。

教科书体系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实质的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并且形成了互有差异的几种不同观点。教科书体系改革的继续展开是与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随着实践、主体性和价值等问题的凸显,有学者明确提出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一个生长点,传统教科书体系改革已成为理论逻辑发展的必然。因为传统教科书体系不能容纳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阐述。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性影响,其积极作用是打破了传统教科书体系“一统天下”的独尊地位,形成了上世纪90年代后日益活跃的多样化研究格局。教科书体系改革的成果,实际上主要体现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编写的几部新教材中,如辛敬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实践的唯物主义》,陈晏清、王南?、李淑梅合著的《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等。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一部多次修订再版的高校文科教材,虽然书名一直未改,但从第四版开始在体系结构和内容叙述上都做了重大调整,比较彻底地贯彻和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主张。在教科书体系改革的理论探索方面,高清海的《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最有深度;而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论述,则以肖前等主编的《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和陆剑杰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的历史逻辑分析》为代表。但是如何不断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和学术研究的进展,通过体系调整、内容更新以及话语方式改变,编写出既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又适应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教科书,至今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此外,改革开放初期还发生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从1980年开始,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大量涌现,几乎所有报刊都卷入其中。“这场争论在人道主义史中形成一次重要的理论突破,即在总结历史上对人道主义的理解的基础上,区分了人道主义的两种含义或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处理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的人道原则,即人人平等的原则;一是作为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即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的历史观。这种区分导致人学学科在中国诞生”。(黄楠森)

二、“问题意识”的凸显和领域(部门)哲学研究的勃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觉实现了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转变,实际是从“体系内部提问题”到“体系外部寻找生长点”的转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领域(部门)哲学迅速兴起;同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表现为对马克思哲学观的重新思考趋向哲学研究的前台。

1.“问题意识”的凸显和研究重心的转移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的学者概括为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转变(孙正聿)。研究者普遍感到,当今世界格局和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急剧变化的生活世界本身向哲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迫切需要哲学面向自己时代的现实问题,把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虽然在哲学捕捉和把握时代问题的方式上,即在如何把时代提出的问题转化为哲学研究的课题上仍有分歧,但主张哲学研究应该面向时代问题,则是基本一致的。诸如改革开放中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社会转型问题、现代化的模式和道路、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及其代价、环境问题、利益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价值冲突、精神生产、文化比较的方法等等,所有这些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问题”,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对象和理论探索的兴奋点。其中,发展问题、文化问题、价值问题和人的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哲学界集中研究的四大相关的重点问题,并涌现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比“问题意识”的凸显更深层次的变化是研究重心的转移。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说,如果说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基本主题是唯物论和辩证法,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基本主题是认识论,那么进入90年代以后,其研究主题或研究重心则发生了从认识论向历史观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势必涉及历史发展普遍规律与各民族独特发展道路的关系问题;而市场经济及其负面效应的暴露,则关系到如何看待“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种社会形态及其历史作用。因此,诸如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的历史发展“三形态”和“五形态”理论、马克思晚年书信中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和人类学笔记中的东方社会理论、交往方式变迁与社会进步,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被推向了哲学研究的前台,并且不再停留于一般性的抽象议论,而是与怎样理解这个变动的时代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历史观成为研究重心,至今不衰。进入21世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些研究课题,诸如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形态理论、东方社会理论、生产理论、交往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仍在继续深入进行,而现代性、全球化、公共性等则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可以预见,由于其强烈的现实性,这方面的研究今后仍将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领域。

2.领域(部门)哲学研究的勃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问题意识”凸显最直接和具体的表现,就是领域(部门)哲学研究的兴起。这里所说的领域(部门)哲学不同于通常所谓的哲学二级分支学科,而是指以某个特定的领域为对象和范围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研究部门(不同于分支),诸如自然哲学、社会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人的哲学(人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道德哲学、宗教哲学、艺术哲学、教育哲学、管理哲学、日常生活哲学,以及自然科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等等。90年代以来领域哲学研究发展迅猛,其中社会哲学、人的哲学(人学)、文化哲学是成果最为突出的几个领域。

(1)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哲学研究。这种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般是与现代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的。发展是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的重要主题,随着发展进程的加速、发展矛盾的暴露和发展代价的突出,9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2)人学理论研究。人学理论研究蕴涵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9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回应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哲学中所谓“人学空场”的责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理论界也日益关注人的权利、人的品质、人的能力、人的个性、人的自由、人的发展等问题,逐步形成了对人的整体宏观的综合研究,即人学研究。虽然关于“人学”的名称和人学的学科定位,从中国人学学会酝酿到2001年正式成立,其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它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且有众多研究者参与其中的研究领域。

(3)文化哲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以及文化冲突的发生,文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上世纪80年代曾经出现全国范围的“文化热”,90年代以后又兴起传统文化热。哲学界也把目光投向文化问题,逐渐形成了文化哲学这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文化哲学研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既有文化的本质和特征、文化的类型、文化传统及其变革等基础性问题,也有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等战略性问题和文化体制改革等对策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文化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对策性研究,而哲学界则力图通过基础理论研究来引导和促进当代中国的文化变革。

3.重思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所开辟的哲学道路

上世纪90年代,在领域(部门)哲学成为显学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也继续稳步推进,除了在辩证法、历史观、价值论等具体理论方面的进展外,研究逐渐聚焦于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所开辟的哲学道路。这是80年代以来围绕“实践唯物主义”讨论而展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实质研究的继续和深入。学者们普遍认为,哲学观是哲学的前提性问题,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或根本性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对于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及其实质的把握,必须从哲学观的视角切入。基于这样的认识,原来处于哲学思考后台的哲学观问题,一下子被推到了哲学研究的前台。与此同时,原来只是在哲学原理的绪论中出现的关于“哲学本身”的简略概述,开始有了系统的专门研究,综合性大学哲学系也普遍开设了“哲学通论”或“哲学导论”之类的课程。

学者们指认,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新哲学时,并没有刻意为它制定一劳永逸的体系,甚至也没有给哲学下过明确的定义,他的哲学观是通过一系列论战性著作来表述的。但是透过这些表述,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在哲学观上所实现的变革,它改变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改变了哲学问题的提法和探讨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也改变了哲学的存在形态和存在方式。总之,对马克思哲学观的反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破除了人们以往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种种僭越和虚妄,对于在当代条件下重新理解马克思及其所开辟的哲学道路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从“领域分设”到“路径分化”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重读马克思”成为新的研究风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价值是世纪之交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两个方向;经过30年的探索和积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多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路径,目前正孕育着新的范式转换。

1.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价值

2001年,“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创设对于新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马克思哲学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共同主办的一个年度学术论坛。论坛自创设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八届,几乎每一届论坛的主题都成为一个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兴奋点。第一届论坛主题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第二届论坛主题是“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第三届论坛主题是“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最新进展”;第四届论坛主题是“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第五届论坛主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第六届论坛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第七届论坛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第八届论坛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价值是21世纪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首先得到关注的主题,它既是上世纪80年代“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继续,又是90年代后期马克思哲学观反思的深化。

作为世纪之交形成的一个热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研究方兴未艾,至今不衰。其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从本体论变革或存在论转换意义上,来深入解读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实质,从而在理论上推进了当代性研究。众所周知,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整个90年代,一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分歧很大的焦点性问题之一。近年来,这一问题又得到了新的开掘。学者们致力于从存在论变革或生存论转向意义上来阐扬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意义。他们确认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从本体论层面上发动的,其结果就是从根本上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从而实现了哲学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研究中有一个旷日持久的争论,即所谓“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争。一方面,争论双方都可以从经典文本中找到依据,由此牵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异问题;另一方面,争论双方在“本体论”这个核心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上又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哲学历史和学理的根基,从而使讨论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因概念不清而导致的无谓之争。有鉴于此,有的学者对“本体论”的词源、汉译和学术流变做了细致的考证和梳理,从而提高了相关研究的学术水准。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当代意义,并通过切实的创造性研究,在当代语境中提升和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2.马克思文本研究方兴未艾

近年来,由于国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编辑出版,以及国内对这一新版本的引进,伴随着“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之说的兴盛,马克思文本研究日益引人注目。meGa2所做的文献甄别和考证工作及其附卷所提供的极为丰富的学术资料,为文本研究的兴起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文献资源;而张一兵在《回到马克思》一书中率先引入文本学方法解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则对国内相关研究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都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或课题组,一些学术著作中也开始积极地利用新版本所提供的文献资料。代表性成果除前面提到的外,主要还有:聂锦芳的《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王东的《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鲁克俭的《国外马克思学的热点问题》、韩立新主编的《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等。

文本研究发轫之初,学者们的注意力大都集中于方法论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我们今天开展马克思文本研究,首先应该有一种“方法论上的自觉”。因为此类研究,过去一直在“原著选读”的名义下进行,如果没有方法论上的反思和提升,现在的研究很难达到新的境界和水平,甚至有可能在新名词下重复过去的老套路。如果说“原著解读”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现成性及其思想的真理性作为自己的立足点,那么“文本研究”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未完成性及其思想的问题性作为自己的出发点。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清理了马克思文本的刊布情况及其所引发的重要事件,分辨了文本研究的不同类型。其二,尝试在解读模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当然,相比马克思文本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来说,已经取得的成果还只是初步的,真正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文本研究提高了马克思研究的学术水准,并且促进了与国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和对话。

3.探索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除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研究外,学者们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而把这种研究的目标锁定在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上。

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在这一结合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特征、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过程,就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重大课题,从而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过程。有学者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仅是一个意识形态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也应是一个学术上的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理论修养与民族智慧的问题。

现在成为学者们关注焦点的问题是如何探索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许多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哲学形态建构主要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这也是新世纪中国哲学学术流派本土建构的一项重要使命。正如有学者所评论的: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正日益成为哲学界的一个共同诉求,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内部的“问题意识”,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理论诉求,同时还是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必由之路。可以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将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或当代中国哲学的一种现实形态而存在,它将成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成为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新贡献。当然,从任务的提出到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4.研究路径的分化和范式转换的前景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学科逐步形成了八个二级学科分立并存的体制和格局。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之下,围绕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又逐渐分化形成了如下几个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领域(部门)哲学。每个方向都有一定数量的教学和科研从业者,基本上奠定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科布局。可以预见,以上几个方向的研究都会在分化、整合、转型的基础上继续存在下去,今后也都会在不同的层面取得进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已成为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热烈讨论的话题。学者们提出了种种主张或方案,诸如实践哲学范式、文化哲学范式、生存论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等等,但都很难形成共识。回顾3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虽然现在还很难说已经形成了某种成熟的研究范式,但依托于不同的学术群体,确实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研究风格,或者说不同的研究进路和研究方式。在现有队伍状况和实际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1)“文本式”进路。主张“语境回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思想发生与发展的特定语境中来把握其本真意义。

(2)“对话式”进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沟通与对话,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视界融合”。

(3)“形态式”进路。以“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为研究纲领,关注的重点是“开新”和“创新”,即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

(4)“问题式”进路。认为准确捕捉和回答时代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正确地抓住、及时地回答人类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并在对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篇7

【关键词】时代性当代重大事件社会问题

本人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已经有4年的时间,其间,经常会有学生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什么用的问题,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已经不适应我们这个社会,与我们这个社会没有什么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总体“异化”现象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两大事件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性问题。

一、解读当代社会重大事件理解时代性及其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就具有时代性,它是在时代的客观要求中产生,并在时代和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它不是僵死不变的,而是随着具体时代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

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创立时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以及阶级条件等等都已经有所改变,例如,当时完全矛盾对立的劳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措施得到很大的缓和,甚至达到表面上的祥和状态;又如,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上的激烈对立状态,也已经由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所代替,虽然这种状态有可能会继续演化成其他状态。那么,在社会状态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现时代,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继续进行具体的理论和问题的探讨。

对这一问题的处理,结合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是一条捷径。因为离开生动的现实,“时代性”就只能成为“不过是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

本文将以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为例进行说明。

2008年9月份,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又称国际金融风暴)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紧接着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引发经济衰退。自2008年10月开始,全球实体经济已经呈现衰退迹象,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领域受到了严重影响,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尤为严重。这次危机被索罗斯认为是“三年代以来从未遭遇过的严重金融危机,并将终结从里根时代开始的超级大泡沫”。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承认,他针对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想法和做法存在缺陷,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次金融危机也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迅速影响国家最多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这场金融危机在给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成为去年圣诞节最佳礼物。《资本论》是马克思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100多年前,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现在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年轻一代的读者们再次产生了阅读这部鸿篇巨制的热情。连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都开始研读《资本论》。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当代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掀起了重读马克思《资本论》的热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规律的考察具有普遍价值,即便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具体的经济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对其基本规律的揭示仍然适用,《资本论》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在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马克思主义著作再度被世人广泛阅读,人们不得不再一次惊叹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的洞见力。”在这点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类似的情形,最终会使学生达成一致,即揭示人类社会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在具体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仍然具有适用性,但是很显然,其具体的体现形式已经有所改变。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得出结论,我们应该在当代社会的新形势和新条件下,发展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可以说,这次金融危机以“极其尖锐甚至可以说是急风暴雨的形式”,把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深层矛盾集中凸现了出来,同时再次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某种学说创立的时间来判断它是否过时。由于马克思主义深刻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即使在与现时代有很大不同的19世纪建立的理论,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

二、结合具体理论和当代社会问题加强理解及运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除了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之外,作为一门基本的理论课程,更重要的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环节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和创造力的开发,使其活跃思维,拓宽知识领域和视野,并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中,在具体理论讲述过程中,穿插当代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真理与价值”这一原理时,就可以穿插当代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实质的分析和讨论,一方面,运用具体理论分析和探讨当代社会重大问题,可以体现其鲜明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讨论,锻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一般说来,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体现的是主体趋向于客体的一种关系。“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而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在讲完上述基本理论之后,可以让学生来讨论现代人的“异化”问题。

马克思运用德国哲学的异化概念来分析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状况和工人阶级的基本处境,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试图以此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论证私有制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他认为,在私有制下,劳动必然是异化劳动: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第二,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第四,劳动者的产品不属于劳动者,人同人相异化。总之,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大意是指人类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时期,生活中的人类却渐渐丧失了人之为人与动物本质的区别:即自主劳动的能力,反而沦为劳动的奴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马克思时代的异化主要造成的是劳动者的肉体痛苦,而现代资本主义的异化造成了更深层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如今异化正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新的控制手段。当代的异化具有“总体性”的特征,已发展成为一种“总体异化”。也就是说异化已经跨越了工人阶层,向全社会蔓延。如今全人类都已沦为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和社会的囚徒。这种异化一般被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现代人被自己所创造的物所物化和奴役。人成为机器的奴隶,异化成生产大机器上的一个或大或小的零件、一个齿轮,蜕变成与生命毫不相同的物。在《机器的神话》中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用这个术语来指称一种看待世界和组织社会的基本方式:一个在“机械世界图景”的奴役下的人甚至会将有机生命看做机械生命,并且把人当成组合部件那样组装成一个巨大的社会机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机器劳动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甚至减轻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因为机器不是使工人摆脱劳动,而是使工人劳动毫无内容。第二,现代人被官僚机器所奴役和压抑。弗洛姆指出这些占据管理阶层的官僚,既无情感,又无人格,像冷冰冰的无感情的机器一样,对人漠不关心,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心,对人像对待物一样,他们把遵循规章制度作为做事的唯一准则。理性官僚组织推崇价值中立,追求工具理性,强调形式合理与程序正义。依据官僚组织理论设计的组织,很容易演化成用工具理性排斥价值理性,具体表现为片面地追求程序与形式。本来,组织的规则、程序是实现组织目标与价值的手段,但是,形式合理性的追求,却会使目的与手段倒置。当官僚组织为实现它的目标而不断地完善工具手段时,手段日益成了管理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官僚组织会形成规章迷宫,繁文缛节,职业官僚只会根据僵硬的规章例行公事,办事拖拉,效率低下,违背理性设计的初衷。韦伯认识到,这个进程最终可能导致出现“新的奴役铁笼”。在这个铁笼中,各种以价值为取向的社会行为会被威力巨大的官僚制结构所窒息,会被形式理性化的法律和制度编织的牢固网络所扼杀,个人没有任何反抗的可能。第三,现代人被消费所异化。市场刺激和引诱着人们的消费,主宰着人们的欲望。法兰克福学派,包括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尔·w·阿多尔诺、H·马尔库塞以及维克托·弗鲁姆等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昂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1901~199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本·阿格尔等,都深刻论述过消费异化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次提出的“商品拜物教”,其实是“异化”的又一种形式,它使由人创造的价值以一种自然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商品拜物教”容易使人们错误地把社会的外观误认为是社会的现实和本质,错误地把市场“商品”“消费”量化的生活标准等同于自己真正的物质利益,从而容易导致人的本质“人的需要被异化”。因而,在消费活动中,人的所有需要越来越以物来满足,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控于物的世界,这就是异化在消费领域中的一种表现。“消费异化”是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它造成了人们对物质的极端尊崇和全社会的奢靡浪费之风,导致了人的价值取向的错位,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对西方消费社会中人的物化和异化现象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振聋发聩的批判。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人们陶醉于经济繁荣的景象之下,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追求时尚,爱或恨别人所爱或所恨的东西,许多人沉浸在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之中,没有了对精神完善的追求和终极关怀。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发达工业文明的人们,是完全受物质欲望支配的单向度的人,是地位提高了的消费物品奴隶。第四,现代人被市场异化为商品。在市场权力的下,人的自尊、自信被一点点地摧毁,市场成了衡量人成功的唯一尺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性教学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的最早提出者,被公认为是美国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和瑞士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皮亚杰。他们分别提出了“发现学习模式”和“认知发展学说”,可以视为研究性教学的开启者和倡导者。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认为,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有助于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发现学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给予知识,同时应多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但是,布鲁纳和皮亚杰都没有直接界定过“研究性教学”这一概念。

什么是研究性教学?多年来,教育界、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我们暂且置而不论。那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性教学呢?以笔者愚见,它指的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视为研究对象、教学过程视为研究过程的一种合作性创新教学方式。它包括教师研究性的“教”和学生研究性的“学”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是一种密结互动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第一,反思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为基础性的课程,理论抽象程度最高。很多概念和观点本身就带有反思性,是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和理论升华。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再反思,可以说是对反思的反思。如,教材绪论部分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本质界定,就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真的是科学吗?它的宗旨确实是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吗?只有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二,逻辑性。既然是研究性教学,就不能不具有逻辑性。没有逻辑性的教学,不能称之为研究性教学。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比较偏重于“传话式”的知识讲解和识记,特别是重点、难点,有时甚至不惜破坏各关节点之间内在的逻辑结构。假若只是为了突出重点,不惜破坏各关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会给人一种拼凑、突兀的感觉,使人觉得某个观点怎么突然冒了出来,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如果上一个观点还没有完全讲清楚或完全理解,就推到了下一个观点,如此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结果就会变成完全没有重点内容的授课。

第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概念是“实践”,就是去做,去行动。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在于,不仅要“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①这就要求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性教学的教师(下转第193页)(上接第169页)和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没有指向实践(行动)的理论只是苍白、乏力的空头口号。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十打纲领,可见社会实践的极端重要性。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性教学的实现途径

第一,课堂辩论。进行有效的课堂辩论,需要师生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难度较大。教师需要确定适合的研究主题,即“研究什么”,而且教师本人也必须对此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一般说来,主题确定得越好,学生的兴趣就越强烈,自主性、积极性就越能得到充分发挥,研究性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当学生了解主题后,就“怎样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每组学生在基本统一意见后,各自选派代表发言,并进行简短的辩论,最后由教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协商式的点评。

第二,原著选读。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性教学,原著选读也是一条很好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观点和方法,大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原著,是对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观点和方法的提炼、归纳和总结。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我们应该“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发现文本中所承载的‘问题’”。②但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师自身要量力而行,还要看施教对象——学生,适合则用,不适合则舍。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常都是大班教学,文理工混杂,专业、学科背景和知识基础相差较大,教师不可能强求学生进行原著选读。

第三,热点、焦点问题课堂演讲。社会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问题,都是学生关注、感兴趣又有一定了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真正明了课堂演讲的目的和任务。在目的和任务明确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分组,小组全体成员共同推选出小组负责人,然后在小组负责人的带领下进行明确的具体分工协作。从资料的搜集、整理、加工、ppt制作到上台演讲,材料的选择、取舍,重点的确立,逻辑思路的推定,演讲艺术的学习和发挥,时间的把握等,都由学生自主组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社会实践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实践性更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性决定的。只有将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和团队的任务,都有自我表现的场所。他们必须认真选题,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做好各自的实践计划,准备调查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积极地去发现、分析并试图解决面对的问题,最后写出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只有经过实践教学,并对实践中的困惑进行讨论、辩论,他们才能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有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互动的过程中才能被接受、被内化,才能孕育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整体提升问题研究——以湖南省为例,项目编号:12YBa242

注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篇9

关键词:“马原”课教学意识形态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在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等方面有自身特点。就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而言,“马原”课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结合和统一体。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做到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有理、有度、有效结合,真正达到课程的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一、“马原”课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并被实践证实的观点和理论体系。“马原”课作为对这一理论、观点、体系的一个概述,科学性是其题中应有之意,这一点自然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首先,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中得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早已有之,虽然各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它们的理论依据都是非科学的。它们都以抽象的真理和道德作为标准,而这些道德和标准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是一种理论悬设。以此作为基点批判现实,看似尖刻,实则无力。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则不一样,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1],即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剩余价值论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秘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的论述,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的一般规律和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把握基础上的。因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观点具有明显的科学性,这一点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所不具备的。时代的发展也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僵死的、封闭的理论教条。

其次,我们还可以把青年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论述与他成熟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进行比较,这更能够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科学的而不是空想。马克思青年时期对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是非科学的,这主要体现在他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等一些著作中。当时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现实的人的复归。这从表面看来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相似,却是建立在非科学的“异化复归”的逻辑基础上的。这样一种逻辑和成熟时期马克思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基础上的论述是有本质区别的。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是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展望建立在现实的可能性基础上的,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分析,从“现有”中找“能有”,为未来社会指明了发展方向。

从马克思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及青年马克思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在相关问题上的论述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科学性。当然,教材体系的结构本身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削弱了这种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给学生呈现出来,实现以理服人。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以及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性,“马原”课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二、“马原”课的意识形态性

马克思主义在具有科学性的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它发挥着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制度化的辩护功能。它是使这一制度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并因此而巩固和发展的“黏合剂”和“水泥”,这也就是所谓“制度的马克思主义”之含义。就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辩护功能而言,任何国家制度总需要一定的辩护体系才得以维持,社会主义当然也不能例外,如同葛兰西所描述的那样,“人们可以说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即强制力量保障的领导权”[2]。就是说,国家并不单纯是个工具系统,当它要发挥其工具功能时,首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基础上。如果缺乏有力的辩护体系,那么一种国家制度是难以持续下去的。列宁曾明确表示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意识形态,并且指出意识形态方面的认同是一种更有效的管理和统治方式。当前,这种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显性证明,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成果都将付诸东流。但是,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不同的方法使其结果迥然相异。因此,问题的实质不是要不要辩护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强和改善我们的辩护体系。意识形态作为国家的价值观、信仰体系与思想方式,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其社会成员的思想方式与人生的态度信念。意识形态按其本性是要控制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此保证社会稳定。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种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这也就产生了一种危险,当这种控制超出了一定限度,尤其是当一种社会制度已经过时而强行依靠意识形态维持时,意识形态的控制就会成为阻碍思想自由的祸害。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其一,它所借以立足的无产阶级实践,因而没有需要特别掩盖或加以辩护的既得利益,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意识形态的封闭性;其二,它所借以进行批判的观念前提本身并不是无需加以证明的当然前提,而是接受实践批判的对象,这种自我批判的内在机制也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意识形态的独断论,使之免于成为僵化教条。

任何社会形态都需要意识形态为其服务。社会主义当然也不例外。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学校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类课程,特别是“马原”课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的一个载体。它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同时,也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这就需要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塑造青年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马原”课教学中意识形态和科学性的有理、有度、有效结合

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区分几个不同层面的问题。首先,舆论一律与不一律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作为意识形态发挥着作用的时候,不能用同一种尺度、同一个标准衡量一切:在基本价值观方面,尤其在关系到共产主义生死存亡的政治信念方面,必须旗帜鲜明地“舆论一律”,否则都将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解。而在其他方面,包括学术研究、个人日常生活等,马克思主义将主要通过影响从事这些活动的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思维方法而发挥作用,绝对不应该也不可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一个学派、一种生活模式,任何“泛政治化”最终都将危及科学和文化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分,不要在任何领域都要求意识形态的单一划齐。

其次,政治和学术的关系问题。“马原”课的意识形态性本身当然是一个政治问题,但作为一门课程其具有学术的性质,并且二者是同时存在的。在政治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坚定立场,并努力通过科学的、使人信服的方式来达及,与此同时要纠正各种错误的政治立场。但是,也要把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区分开来,在学术领域允许自由讨论、科学研究。因为从纯粹学术和科学发展的角度说,探索无、自由探讨和对话是必要的,这也体现“双百”方针的本质要求。因而在“马原”可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政治和学术的关系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同时不禁止科学的研究,但要注意科学研究的政治立场。

再次,说服沟通和自由讨论的关系问题。关于思想认识的问题我们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而必须注意问题的实质和工作的方法。强制性的、压迫式的、灌输式的方法一般效果不会很好,即使学生考试按照书本和要求的作答,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一定能够真正做到立场坚定。因而,要用说服、沟通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思想真正掌握群众,被群众真心接纳并内化,最终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言行。另外对于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自由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引导等方法实现。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在“马原”课的教学中做到意识形态和科学性的“有理”、“有度”、“有效”结合。

意识形态和科学性的结合要做到“有理”。“马原”课的教学中,对意识形态的宣传要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把握的基础上,用这种科学性说服人,掌握群众,使之成为为学生所接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科学,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出来。现有教材在这一点上往往有所欠缺,基本上是直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没有很好地给学生呈现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出来。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比较法,把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进行比较,把马克思和他同时代的精英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得出结论,而不是一味灌输,或者凭空强调。同时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同样能够得到验证。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代,在西方科学观深入人心的时代,要想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为其呈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一个必要环节。

意识形态和科学性的结合要做到“有度”。正如前文所说的任何社会都需要意识形态的辩护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当然也有这种功能,问题是要把这种意识形态的宣传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不能超出必要的领域和必要的度,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因而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和科学性的结合做到“有效”。这也是我的着眼点和目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教材、教法等方面改进。首先是使教材更具有科学性,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来面目。要通过“马原”课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的方法、意识和能力的教育,而主要不是基本知识的教育。同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原历史真实,使理论更鲜活,更具有说服力,更使人信服。另外,就是要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马原”课的教学,包括使用社会实践的方法、自由讨论的方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等,使学生成为主体,联系社会现实,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现实开展教学,使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做到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讨论篇10

关键词:艾思奇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讨会述评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06-0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向、主要渠道和重要内容。2012年5月12日成立了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并在云南大学召开了首届“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50多篇,来自省内外的180余名学者与会,多位学者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在本次研讨会上,学者们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为今后开展好研究会的学术活动明确了方向,集合了队伍,奠定了更加坚实基础。

一、学术成果综述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主题,对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特殊贡献和重要启示进行了集中讨论,对艾思奇的思想成就和学术成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及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规律、道路和方法进行了专题探讨,学术成果主要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1从全国性视野和本土化情怀高度评价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方面,学者们系统评述了《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和理论价值,并阐述了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过程中的开拓性成就,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化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这些成就和贡献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另一方面,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艾思奇《大众哲学》是大众化、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读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普及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做出了巨大贡献。

2充分展现艾思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做出的突出成就

学术界存有这样的共识:对艾思奇的关注和研究,主要缘于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所揭示的理论创新道路、所带来的思想启示及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定、学术论文及专家发言情况看,这一思想共识和研究指向得到进一步凝聚和凸显。从会议收到的论文看,不少作者紧扣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高度,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不同方面,或总结概括学术界对艾思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所做贡献的研究情况,或从学理上阐发艾思奇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或从宏观上阐述艾思奇在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开创性地位及其特殊成就,或从微观上深入探析《大众哲学》所揭示的哲学大众化道路。在这些研究中,学者们往往直接以艾思奇哲学大众化道路为切入点,以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深入阐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理论武装工作和群众教育活动的历史经验与主要成就。

3系统总结艾思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现实价值

有的学者认为,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主要经验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并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与他们利益直接相关的现实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形象的生活事例、巧妙的比喻、明快的文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达出来。这些经验是艾思奇给予当今理论界、学术界的重要启示,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学者们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体的历史的任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和任务、途径和方法不尽相同。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核心任务是增强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学者们认为,尽管时代条件和实践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力图探求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有的学者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是前提,宣传教育是关键,联系大众是根本。唯其如此,方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有学者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科研)、宣传教育(科教)、推广普及(科普)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才能从科学理论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认同。有学者指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结合具体的时代条件和实践需要,契合接受主体及其思想文化特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学者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纳入文化建设进程,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融入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过程、文化生活需要和素质发展要求中。

5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教育、宣传普及、实践运用等方面的课题

这是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一大亮点。有学者结合当前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重要途径。有学者把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着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一些成果立足现实需要,反映当前的研究趋势,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和理论创新工作、高校党建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结合起来研究。这些新探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精神,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与方法、拓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相关领域,颇具意义。

6注重对艾思奇的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论进行探讨

谈到艾思奇,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大众哲学》,这有利于推进哲学的大众化,但也会带来遮蔽艾思奇哲学思想等问题。这在本次会议的论文中已受到关注。有学者透过《大众哲学》探索艾思奇的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论,并指出艾思奇能写出脍炙人口的通俗论著,正是他在哲学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上厚积薄发的表现。学者们普遍认为,艾思奇的哲学思想是自成一体的,其中蕴涵着他对哲学的独到理解,以及如何对待和研究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另外,一些学者还探讨了艾思奇哲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学者们基于艾思奇所开辟的哲学道路指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存在形式,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成于群众生活中、呈现于哲学家自觉建构活动中的哲学和智慧,它应以大众的语言、朴实的风格和简明的道理来呈现。

二、理论向度及学术特点

在本次研讨会上,部分知名专家做了大会发言。会议交流研讨与提交研讨会的论文,使本次学术研讨会呈现出鲜明的理论向度和学术特点。

1从研讨的切入点上看,与会学者多从艾思奇成名之作《大众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的研究切入,这反映了近10年来研究艾思奇的一个重要趋势

具体而言,或从《大众哲学》文本、语言、叙述等方面的特点研究切入,讨论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或从《大众哲学》的学术意义、思想主线、时代精神研究切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从而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巨大价值和作用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方式和成功范例;或从《大众哲学》的当代启示视角切入,认为《大众哲学》作为一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中国化道路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在当代哲学研究中的借鉴作用不容忽视,更不能低估。

2从研讨的思路上看,本次研讨会呈现两个方面的学术取向

从艾思奇的思想成就、学术成果及其所揭示的道路和启示方面开展研究,力图通过阐释艾思奇哲学思想的基本问题及当代启示,以求凸显和再现艾思奇哲学思想的学术体系,这是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另一个重要学术取向是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来开展研究,力图通过研究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以求探索和揭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和当代启示。显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取向也就构成了当下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两个基本思路,而其间又总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交融的。

3从研讨的内容上看,主题明确,选题多样

比如:艾思奇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及其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三化”方面的特殊贡献及其当代启示;艾思奇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道路、规律和特点;还包括艾思奇生平历程及学术成果的文献资料评述、艾思奇思想成就及学术成果的理论梳理等等。可以说,论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近期云南学术界关于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一次盛会。

4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指向上看,在于立足本土优势,探讨当代中国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理论创新及其实践运用的问题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当今时代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需要。在近10年的一个时期内,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解答在当代中国的前提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模式和路径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由大众化到中国化的具体途径问题。

三、深化研究的构想

毋庸讳言,在艾思奇家乡云南成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并有组织系统化地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届学术研讨会及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呈现的丰富的研究成果,涉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的一些前沿性问题,也形成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为云南学术界进一步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论文选题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研究论域有待拓展,研究方向有待凝练,学术研究的理论生长点不够活跃和丰富,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和深化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研究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加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队伍建设

目前,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要力量有三:一是“专业队伍”,主要是由把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中不少是中青年学者;二是“地缘队伍”,一般由艾思奇革命生涯和学术活动主要发生地的学者们构成;三是“亲友队伍”,主要由与艾思奇有过生命联系、生活交往、工作接触、师承学缘关系的研究者或见证人构成。这几支队伍和研究力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但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科研工作还主要体现为以个体研究者的形式来开展研究,有组织、集成性开展研究的科研队伍需要进一步建设。从云南本土的人文情怀来看,艾思奇是云南的骄傲,是值得云南思想理论界的学者们认真学习并引为榜样的。对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云南应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在本土形成有全国性影响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基地。通过进一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通过集成社会科学界的相关力量,形成稳定的科研力量。这就是说,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具体的研究课题上,需要进一步解决“谁来研究”的问题,目的在于增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体性力量。

2要系统整理艾思奇与马克思大众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和文献资料

在解决了“谁来研究”的问题后,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研究什么”的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文本文献基础、学术理论基础、概念范畴基础、研究内容方法基础、研究目的价值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基础。今后,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系统整理这几个方面的学术文献是十分重要的。以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成立为契机,发挥各会员单位的优势,建立“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资源信息中心”,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建设资源共享的“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信息库”,把目前相对分散的各种学术文献加以收集整理,健全和完善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资源库。

3要准确把握和及时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动态

在对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有成果和文献资料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为方便学术界开展新的研究活动,研究会有必要全面把握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动态,并按照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快速化的要求,向专家学者们定期、不定期地公布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动态资料,以便研究者全面把握研究状况和学术前沿。

4要鼓励从学术层面开展艾思奇思想研究,不断提升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水平

这方面可以做的研究课题很多,例如:艾思奇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研究、艾思奇思想与中国社会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研究、艾思奇哲学与中国政治和文化启蒙研究、艾思奇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研究、艾思奇哲学与同时代其他哲学家的比较研究、艾思奇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对话研究、艾思奇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研究、艾思奇与云南文化研究、艾思奇道路研究等等。

总之,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既是一个蕴涵着巨大学术空间和思想张力的领域,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课题,这一研究必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以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具有时代特点的理论思维,把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做出新概括,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伟大的理论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1]

aiSiqiandthepopularizationofmarxism

——aReviewofacademicSeminar

ZHanGChang-shan

(YunnanUniversity,Kunming,650091,Yuna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