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资源的构成十篇文化资源的构成十篇

文化资源的构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39

文化资源的构成篇1

探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整合方式,对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进行了创新研究,以期促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搭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平台。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创新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各种类型的公共文化机构都在进行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但资源管理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提供的服务也呈现分散多头的特点,数字资源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叠浪费,在利用和共享公共文化资源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1]。因此对于现存的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来说,迫切需要整合其数字文化资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集成这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提供给公众一站式的服务。整合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实质上就是要融合、充实或类聚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使新形成的数字资源和服务体系效能更高[2]。对于这样一个体系来说,合理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构建意义尤其重大。

1整合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分析

1.1整合的必要性整合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目前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析资源整合对公共文化机构自身的影响以及面向用户分析资源整合产生的影响。对于文化机构来说,公共文化资源整合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资源在公众中的整体认知度得到提高,封闭形象得以改变,奠定其社会职能发挥的基础。通过机构间合作可以建立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联系,促进馆藏资源的共享以及先进管理理念的借鉴,有利于服务质量的共同提升[3]。随着用户获取资源途径的多样化发展,用户也开始对资源获取方式更加关注,整合资源不仅能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还使用户对资源保存机构的访问频率得以提升。

1.2整合方式目前在资源整合方面主要涉及以下方式:首先是资源建设,在公共文化机构中,资源建设是服务的基础所在,能对资源整合的成效产生直接影响,有助于馆藏体系的完善;其次是资源组织,用户要求对数字资源的重新组织,并在组织资源的过程中使资源的利用价值得到有效提高,所以在整合资源之前要明确组织目标[4];第三是资源的获取,这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目前文化机构之间是孤立的,用户在资源使用过程中要登录和切换不同的界面,资源整合之后能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给用户,而且把不相干或冗余的资源排除出去;最后是资源的保存和服务,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有效方式就是文献资源的获取和对数据控制的实现,同时发挥各机构的优势,提供相关知识服务。

1.3存在问题在整合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有3类问题:首先是资源整合中的合作问题,不同的公共文化机构其资源建设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教育背景也有所不同,导致合作中的交流障碍[5];其次是元数据标准问题,不同的文化机构在建设本机构的资源时,描述体系不是完全相同的,元数据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一个平面上进行资源的整合,有必要对元数据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最后是知识产权问题,资源的整合不仅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共享,还要对资源拥有者的合法权利进行保护。

2整合的需求分析

2.1目的多样化信息行为取决于信息资源的需求,对社会公众来说,只有对文化资源信息有实际意义上的需求才会有下一步的信息获取行为。有研究显示,面对相同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面向对象不同,那么资源获取的目的通常也会不同。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获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相应的技能或知识,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是为了完成作业或满足自身的喜好;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是为了进行教育或学术研究。也就是说,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获取是为了满足娱乐性信息需求还是任务性信息需求,这对发展中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来说,其数量、类型以及更新频率都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2.2资源平台种类多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各类公共文化机构也顺应时展,对自己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提供数字文化服务给用户,并且在各自的平台中都发展得较为迅速[6]。这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取和提供方式都有所改变,逐步实现实体文化机构与用户间的分离,在降低时间成本的同时使用户的信息获取率得到提高。面对多个资源平台,用户更希望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单个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已经跟不上用户的信息需求变化。

2.3“一站式”平台待整合我国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工程,与单个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相比,这些整合之后的数字资源网站具有更加庞大的资源存量,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数字文化需求[7]。但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并不能把所有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去,而更多的用户认为有必要构建一个把所有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都整合到一起的一站式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跨库浏览、点播、搜索以及咨询与互动等。

3整合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3.1政府主导,多机构参与在整合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政府机构是主体,其引导和支撑作用不可取代。首先,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和整合过程中,政府机构不仅提供了政策依据,还提供了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并且还会根据资源整合规模的变化以及用户实际需求的改变,调整相关政策;其次,对于一些公共文化机构比如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博物馆等,其合作对象通常为政府机构,可以组织起来在机构之间共同开展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管理合作的核心就是政府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进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引导和保障。以政府为主导,多个公共文化机构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3.2成立跨机构专门性组织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成立一个跨机构的专门性组织是指在提供数字文化资源的不同领域的机构之间,成立一个跨领域的机构或部门,对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事项进行专项负责和协调。从性质上来说,这个跨机构的部门是政府组织的一份子,其具体职能是行政管理,在上文提到的政府主导、多机构参与的管理模式中起主要核心作用的是政府机构,能直接组织和领导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过程,但缺乏一个“承办人”,还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下属机构开展管理和协调工作。在跨机构专门性组织管理模式中,无论政府参与与否,这个跨机构的管理机构都能在其行政职能的指挥下起到管理的作用,提供一个共建共享的平台,保障公共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顺利进行。

3.3成员组织,局部管理还有一种模式是在提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机构成员之间进行的局部管理模式,该模式多是由机构成员自发组织的,基于各自的实际需求,以资源互补为出发点达成合作意向,目标为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数字资源服务。这种数字资源整合模式如图2所示,这种模式的领导机构并不明确,其主导一般为其中的某个合作单位,负责与其他成员单位间的协调,参与该模式的成员单位要在其主导下完成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意大利的一个数字资源整合项目为例,“波罗尼亚在线”是由高校(波罗尼亚大学)、图书馆(萨拉伯尔萨图书馆和阿奇吉纳西欧图书馆等)、文化协会(波罗尼亚文化协会)及其他一些公共文化机构合作推出的,主要是整合城市的地理信息和历史信息,具体内容是波罗尼亚地区历史、文化以及各个方面的真实反映。该项目在加强各文化机构间合作的同时还使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得到认同。

4整合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4.1服务模式在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时,我们可以参考和借鉴国外成功的整合模式经验,并根据我国国情以及本地特点,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公共数字文化整合模式。首先,由政府主导,严格遵循一定的原则,把监管和授权等制度建立起来;其次,政府并不直接介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过程,由各文化机构自发形成需求,必须政府出面干预的,由政府向专业团队提出委托;第三,不管是政府委托的公共文化机构还是行业自发组织构成的文化机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信息的交流,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维护业内人士合法权益而存在的,所以在资源的整合过程中有必要建立相关的评估和管理体制;最后,在资源整合模式的管理方面,政府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主导作用,但还要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把公共文化机构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

4.2制度研究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公共性”是最大的特性,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机构和建设存在城乡以及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导致了各文化机构之间发展的不均等。相对来说,城市的资金和财力较为充足,乡镇以及偏远地区由于财力限制,公共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文化体制建设等问题对公共文化事业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我们可以尽量从制度上、根源上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要改进管理,加强薄弱机构的设施建设,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大公共文化网络建设;其次,从资金投入上入手,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基层文化的资源建设;第三,建立各机构之间的联动机制,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最后,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培养一批了解各机构数字资源的专业性人才,对整合平台建设进行设计及完善。

4.3财政机制在公共文化方面,我国的相关财政机制尚未完善,相对来说,对经济建设重视较多,对公共文化建设的经费较少,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认为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尚不完善,公共文化机构的财政支持体制还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再加上滞后的行政体制改革以及不断增加的行政费用支出,就导致使用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上的费用严重不足。从一些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在进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时,要把以政府为主、多方投入辅助的方式转向全社会对公共文化资源发展建设加强关注乃至共同参与上去。政府可以出台各项政策引导有意向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有一些资源重复或闲置的公共文化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可以把其潜在的服务功能挖掘出来,同时还应对一些有志于整合公共资源的志愿者力量进行鼓励,加快资源的整合进度。

4.4共建共享机制在传统的公共文化资源中,由于不均衡的资源配置导致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也较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资源可以借助共享实现资源的均等化发展。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以来,网络逐渐实现了城乡全覆盖,文化共享工程也在逐渐推进。通过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教育、艺术等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的整合,借助数字电视、3G、4G以及iptV等模式,利用云计算以及多网融合等新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在资源整合的共建共享方面,我国现在逐渐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应在数字资源库的构建、先进技术平台的设计和打造以及培养专业性人才等方面下功夫,使得整合后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能切实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丁勇.江苏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54-55.

[2]高福安,等.基本服务科学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2011(10):12-16.

[3]林怡.整合文化资源构建文化服务体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29-131

[4]齐勇锋,李平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1):64-72.

[5]刘家真.我国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资源整合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3):35-37.

[6]陈顺.基于云计算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福建省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5):66-70.

文化资源的构成篇2

关键词: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tp29

社区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面向全体社区民众的教育形式,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社区教育目标的实现固然需要政策、法律、技术、资金、人力方面的保障,但是更离不开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因此,在数字资源服务理念指导下,对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进行框架设计和理论探讨也就具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1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与服务

1.1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

1998年,国务院颁发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开展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号召,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也随之被提上日程。社区教育的数字化,即在基层政府带头下,区域各方力量对挖掘、整合出来的数字教育资源的数字转换,如将纸质教材转化为声音、视频、电子信息等。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它由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组成,常见的硬件类资源有计算机、视频展台、投影仪等,常见的网络软件资源有教学课件、教学软件、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目前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都有所增加,但是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构建却发展缓慢,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实践理论构建都不够成熟。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使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其服务对象来看,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有面向公众型、面向高校型、面向中小学型之分。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有种类丰富、涵盖面广、共享性强、便于检索等特点,从建设层面来说,它有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之分,从时间来看,它有短期建设和中长期建设之分。不论形式如何,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在建设上都要遵从以下原则: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兼顾需求与效益;注重稳定,协调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其建设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技术的标准化和教育资源的标准化两方面,其中,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主要通过教育环境优化和教育管理来实现,教育资源标准化建设的重点主要是数据转换和内容包装。

1.2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利用的中介,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社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鉴于社区居民教育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变量,所以,可以说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在内容和方式必须有其独特之处――它对服务机制、环境的要求比传统教育服务更高。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对服务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整体性与层次性进行深刻领悟和全面把握。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服务平台建设、人力组织和资源管理、服务保障、服务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如教育资源分类、提取、整合、更新和教育活动开展、场地和环境条件的打造和活动组织等。这一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在对各方力量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创建有利于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的政策环境、舆论氛围,并积极为社区教育活动提供人力、资金、管理和安全保障。同样,社区教育机构和基层政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职责,依据服务工作需求进行完善的责任制管理,社区图书馆、学校、文化活动中心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社区文化性、专业性文化活动出谋献策。总的来说,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应以为居民教育活动提供多样而全面的支持服务和安全保障为主,服务平台构建、资源开发和利用、资源管理和服务、服务机制保障是其关注的重点。

2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途径

2.1做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构建

2.1.1创建有利于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构建的环境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平台构建是社区教育得以开展的前提,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构建的重点是平台环境打造和平台构建。数字化环境是否成熟与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运行和管理密切相关,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环境的主要由用户环境、信息环境、技术环境组成。在用户环境构建中,我们应积极探索社区用户的教育需求,对其需求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探讨。其次,通过用户信息调查分析用户的使用感受、潜在需求、使用方式的变化,并以用户兴趣爱好、需求习惯、行为模式为依据进行教育服务平台构建。在这一过程中,社区还应对居民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进行综合考虑,并积极通过技术推广寻求服务创新的突破口。进行信息加工和传播的组织、系统、个人是信息环境的主要构成,这一有机整体内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是它们所共有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各部门要在大力合作的基础上做好教育资源的组织、开发和应用,力求信息环境构建与社区教育发展实现同步。技术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和服务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字化技术服务环境有着鲜明的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特征,这也决定了在海量的信息、多样的信息渠道和载体面前,社区教育职能部门要在信息处理、资源共享、信息集成方面有所作为。

2.1.2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构建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由教育资源平台、用户平台、管理服务平台构成,通过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用户与用户信息、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教育资源实现了沟通。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应具备资源导航、资源检索、用户交流、信息反馈、信息处理等功能,居民使用需求的满足正是建立在以上功能之上。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使用需求,社区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先进的信息网和集成数据库,将用户信息学习资源、学习资源都纳入数据库构建范围,关注和解决服务平台建设中遇到的学习软件体系模型问题、平台支持问题、资源信息编码标准化问题,确保社区用户都有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权利,并围绕用户信息素养提高、专业知识获取、使用需求满足展开动态观察,以便为资源整合与组织提供参考依据;在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上,相关部门还要关注平台的教育性、经济性、科学性、层次性和整体性,有针对性地根据社区居民需要来进行数据库建设,如人口过于老龄化的社区可以建立关于老年保健的数据库,知识型社区可以加大学习型数据库建设力度。

2.2重视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利用是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发展的根本需求。在各类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阅览室、图书馆、微机房、语音室等物质资源是社区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的前提和保障。在社区范围内,物质资源最为完备的当属学校,因此,学校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中可适度为其提供物资资源开放和赞助,如欢迎社区居民走进校园,开展志愿性质的社会化教育。同样,地方优秀企业也应积极进行自身物资资源拓展和挖掘,尽可能的为社区教育提供物力、人力和财力。文化资源是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重点,所有的社区在地域存在上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政府在社区资源整合上应做好引导、组织和管理,如为文化场所建设、文化教材编创、文化活动组织出谋划策,这对社区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氛围构建来说都大有裨益。社区职能部门如妇联、民政局、教育局等是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有生力量,优势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和提供者,社区教育资源开发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在统筹协作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做好教育资源配置与管理:为社区教育发展后劲提供行政支持,制定有利于社区教育发展的规章制度和长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督促企业参与到社区教育建设中来,做好人才资源组织和管理,建设一直由基层领导组成的综合管理队伍、由教育工作者组成的教育服务队伍,集合社区教师、干部、文艺骨干、自愿者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完善薪酬、福利、岗位补贴制度,以经济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中来;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做好各类资源的整合、配置,杜绝重复建设和浪费,逐步提高社区教育资源覆盖面;坚持社区教育资源公益原则,确保资源开发经费保障,结合政府补贴,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资源成分分担。

2.3完善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保障体系构建

数字化社区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内容有服务政策制定、服务制度完善、技术保障体系构建、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等。一般来说,设施建设政策、技术信息政策、资源政策、信息安全政策等服务政策不但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还要具有稳定性、连贯性、前瞻性等特点,当它们为社区教育服务时,还要确保它们能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法律是规范社会活动的有效手段,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同样要以法律和制度为基础保障。我国在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法律制度建设上存在一定缺陷,加快与此有关的法律建设,同时在现有相关法律操作过程中关注社会利益的均衡、体系内法律关系的协调,是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技术体系构建的重点为资源存储技术、检索技术、信息安全加密、风险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就目前来说,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制定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目标、明确服务指导思想、加强工作领导、完善技术管理体制。人才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构成,在人才资源保障体系构件上,制定人才战略、加强在职培训、完善人才考核和激励机制,是社区教育人力资源体系构建的关键。因此,有关部门应本着以人为本、用户服务的原则,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服务评价体系,将有利于社区教育发展的措施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晶晶.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南昌大学,2011.

[2]王峰.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黄.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建设[J].办公自动化,2013(16).

[4]刘小刚.成都市武侯区社区教育"三三模式"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文化资源的构成篇3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7-0056-03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来看,绝大多数都会进入资源枯竭阶段,所以说城市经济的衰退难以避免,除非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早日摆脱对特定资源乃至特定产业的依赖。

一、影响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一)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资源型城市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随着这类城市的发展,大多数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表现为资源型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或者支柱产业。这种依赖资源的非均衡产业结构一旦形成,就很难从中摆脱出来,可以说,资源型城市很容易陷入产业结构单一所导致的发展路径依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资源型产业投入难以转移到其他产业之中所导致的沉没成本限制了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资源型产业的技术特性使得矿产开采、原材料初加工之类的固定资产设备投入在产业衰退之后难于变现收回成本,而这种固定资产投资在资源型产业的总投入中所占比重较高,所以这类沉没成本的存在加大了资源型产业转型的难度。最终,资源型产业只能陷入低效率运转之中。

2.非资源型产业的欠发展是导致资源型城市难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资源型产业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使得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从而使得其他具有发展前景的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空间狭小,一旦资源型产业由于资源枯竭而衰退,其他产业很难弥补资源型产业被动退出所导致的城市经济“增长缺口”,这种非均衡的产业结构是资源型城市难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3.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前后向关联度较低,尤其是后向关联度较低,难以带动相关产业的长足发展,进而导致资源型城市过于依赖资源型产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二)人才结构单一制约了产业多元化发展

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所需大量专业性人才较为充足,他们主要集中在勘探开发、矿产开采、原材料初加工等传统产业,但高新技术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极为缺乏。这种人才结构的单一性是限制资源型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资源型城市一般地处偏远,无论是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还是发展空间都没有吸引高新技术人才的优势,进而资源型城市要想摆脱对资源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比较困难。

(三)城市文化的记忆特征限制了非资源型产业发展

伴随着资源型城市的出现、成长乃至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单一性也催生出单一性的城市文化。所谓城市文化是随着城市的长久发展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记忆功能的城市整体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特定的城市法律规章制度等。

城市文化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城市人群的文化素质、改善城市的道德风尚、促进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发展城市经济。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这种根植于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城市文化也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其不利于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产业。因为资源型城市的每个个体或群体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此城市文化的影响,以至于陷入群体无意识之中。

这种来源于资源型城市的一元化城市文化主要缺陷表现为:资源型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造成的企业办社会思想;资源型企业的国有企业体制导致的全面覆盖的旧福利体制依赖性;适应新事物的创新精神的缺乏;政府对资源型产业的过于依赖等。

(四)产业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导致资源型产业生产的低效率

就产业准入机制来说,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型企业都是国家或集体所有,私营企业很难有机会进入资源型产业(就算进入资源型产业,也很难获得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同等待遇)。这种单一结构所有制的体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产业竞争性不足问题,从而导致了国有或集体所有的资源型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此外,产业退出机制不健全,使得资源开采陷入枯竭之后,资源型企业难以从资源型产业转移到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服务业之中,进而使得资源被过度开采而陷入绝境。这种产业退出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固定资产变现难,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阻力大,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转产制度缺失等。

(五)环境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环境污染是资源型产业发展中难以避免的问题。长期以来,资源型产业采取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以及过度的“三废”排放,严重破坏了资源型城市的土壤、水资源、大气、气候以及生物多样性等。这种对环境的损害经常是难以逆转的,从而使得对环境质量要求很大的城市旅游业、生态农业等产业难以发展。

经济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要求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征,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来吸收资源型产业的专业工人,但是环境的破坏使得该类替代产业难以发展,进而限制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现阶段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对环境质量要求也比较高,但环境问题使得该产业难以发展。

二、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一)可以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其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在于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正是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减少资源采掘、原材料初加工等行业的企业数量及规模;二是运用非常规手段促使非资源型产业在短期内高速发展,这种非资源型产业可以是生态农业,也可以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加工业等,或者是旅游业、运输业乃至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如果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性问题得到解决,势必形成产业多元化良性发展势头。

(二)可以增强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差,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如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经济下滑严重;二是内部因素导致,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一旦资源枯竭就会导致“矿竭城衰”。

产业结构调整既可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多元化,也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前者可以分散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后者可以使位于产业链高端的企业盈利性增强,从而在危机面前或者资源短缺时提高生存能力。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新出现的高新技术行业或创新性企业都将成为资源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企业与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缓解环境压力

当前高新技术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绿色发展,这类企业既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同时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甚至零污染。

有效解决资源型城市的环境问题有两个前提。一是新兴产业一定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前沿性的朝阳产业,这类产业要摆脱传统产业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以及高排放的特征;二是政府在环境问题上要发挥主导作用。毕竟企业是以利润为第一目标的,所以政府要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并严格执行,政府要改变以往“唯GDp论”的执政理念,要制定有利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四)以从城市文化多元化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一个由产业结构单一化和低级化向多元化和高级化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城市文化多元化发展,每一个特定产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特殊文化,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蕴含着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旅游业发展中应突出服务于人、顾客至上的宗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应包含注重生态环保和绿色健康的理念。可见,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必然带来多元化的城市文化,这极大拓展城市居民的视野,增添包容、创新、民主等新的城市文化内涵。

此外,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一个包容、进取并允许新事物出现的城市文化氛围有利于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因为文化多元化的交融正是创新力的原动力,而城市的发展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这种创新力。

(五)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资源型城市在进入“矿竭城衰”阶段,大量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是首要问题。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能有效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尤其是第三产业的产业替代型结构调整。一般而言,同样的资本对于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同样是劳动相对密集性的产业,因此,客观上要解决资源型产业衰败所导致的大量结构性失业,也需要发展劳动相对密集性的第三产业。在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吸纳更多劳动力的产业发展,比如对旅游服务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二是积极将原国有或集体所有制资源型企业的离退休员工、失业人员、伤残人员、特困职工纳入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城市发展才能免除后顾之忧,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性分析

(一)资源型产业具备了一定的资本、技术与人才积累

资源型产业所积累的资本、技术与人才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的可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资源型产业自身的调整提供了支持,资源型企业要谋求长久发展,必须突破资源枯竭所导致的产业衰败宿命,而资本、技术以及人才积累为其进入其他产业(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前提;二是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型产业的长期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其中资本积累主要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积累表现在相关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才积累表现在围绕资源型产业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医疗卫生、教育人才积累较为突出。

(二)国家鼓励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

国家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惠措施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中央与地方政府要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强其自身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二是改革资源税收制度,通过调整资源税负水平等方式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三是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贷款;四是研究建立针对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五是安排部分国债资金与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门扶持东北资源型城市的建设。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将对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治理、城市基本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转型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与激励。

(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

一方面,由于环境、成本等原因,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与地区(包括我国沿海发达城市与地区)有将其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要求;另一方面,多数处于我国中西部的资源型城市有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资源型城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四)我国具备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基础

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其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得到国家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三十多年,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无论是国家财力还是科学技术水平,亦或是高素质人才,都有了可观的储备,只要政策引导恰当,人、财、物向资源型城市的流动将有利于其转型升级。

综上,一方面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突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一般也具备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条件,所以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9(9):4-15.

[2]高玫.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J].科技广场,2009(10):6-10.

[3]王伟.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J].商业经济,2010(3):8-9.

[4]梅耀元.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失业问题研究——服务型政府视角[D].中国地质大学,2008.

[5]张湘赣.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1(1):38-46.

文化资源的构成篇4

[关键词]乡村文化产业;资源;现代性;重构

[作者简介]李佳,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师,博士,云南昆明650091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077-05

传统经济理论从要素、技术和制度三个层次解释经济增长。人类经济的演进路线,就是制度、技术和生产要素交互作用的过程。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始终居于核心,有效的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要义。资源是一个流变的概念,随着人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对资源理解的不断深入,资源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目前,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日益受到重视,甚至有的学者声称文化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与衰退的关键性因素和最终解释变量。因此,文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逐渐纳入经济分析框架中。

乡村文化资源是具有开发潜力的物质性或非物质性存在。资源并不等同于产品,更不等同于产业,一些文化资源并不一定以产品的形式存在,甚至不一定有物质的载体。在资源和产业之间,还有一个转换的过程。通过转换,静态的文化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这个过程,就是乡村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过程。从乡村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转化,需经过一个比较长的链条,通过对乡村文化资源的适度组织化、技术化,才能实现从资源层面向产品层面、产业层面的转化。既有的分析往往落脚到资源层面,这是必不可少的分析,因为产业的发展必然从资源开始,资源是产业的主要禀赋条件。但是仅仅限于资源层面的梳理,就不足以说明产业形成的机理。

乡村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应进行现代性的重构。现代性的概念有着内在的冲突,第一种概念是作为西方文明历史中某个阶段的现代性,它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经济和社会变迁的产物。另一种是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对前者持否定立场,两种概念的现代性之间一直存在无法化约的敌对性。反映在文化产业的概念争议中,逐渐沿着两个方向分化,一个方向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品生产的批判态度,另一派则放弃了意识形态的维度,从技术和经济上关注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形态的生产与流通、传播与消费等实践问题。乡村文化产业的现代转型,应是两种现代性概念的融通与结合。

一、乡村文化现代性重构的困厄

对乡村文化来说,产业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历史上对乡村文化的同化、涵化及丑化,当今对乡村文化的伪化等因素都对文化产业的开发形成了不利的条件。从泛化的意义上,可以笼统地认为乡村文化是丰厚的,但具体化到是否可以进行乡村文化产业化的开发,就需要认真的分析。这个分析不仅涉及资源本身,还涉及社会文化历史的方方面面,综合的因素影响了产业化开发的程度和规模。例如。文化资源的存量如何?这些文化资源是否具有产业化开发的条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是否还存在?是否有伪民俗文化?目前,乡村文化在内容、形式和功效上。都明显地日渐式微了,很大程度上仅仅作为一种符号存在。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其伦理、礼俗、风习的制度功能在丧失,传统的集体记忆、社会资本的惯性力量在削弱,乡土秩序的转变过程伴随着严重的制度缺损,社会生活的传统格式与现代趋向呈现出失谐的状态。从产业化开发来说,乡村文化产业的现代性重构困厄重重。

(一)乡村文化现代产业基础的缺失

乡村文化,是源于乡土并依存于乡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在地性,具体而言是存活于乡村田间地头。以活态形式存在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乡村文化在内容上表达的通常是一种俗文化的内涵,并与传统的宗法观念和家族血亲相联系。乡村文化事实上也就由各种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这使乡村文化具有明显的体现乡村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生活情趣的乡土情结,合并内敛为乡土文化意识。乡村文化的物质层面包括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制度文化层面包括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社会规范、乡约村规等。

乡村文化是一整套生活方式或生活仪式,以一种自在状态存在。但在经济发展的话语体系中,乡村文化不可避免地裹挟到经济发展潮流中来,丰厚的乡村文化资源如何与资本为逻辑的现代产业嫁接,进而探索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乡村文化被抽象为一种符号,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出来,以资源的面目示人,力图以产业化的方式,进入到主流经济中来。

但是,从根源来看,乡村文化是外化于产业化的。文化产业发端于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大规模复制建立在技术和资本的基础之上,依托大规模复制技术和数字化生产手段,以及源于大工厂的微观组织方式,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促进了网络、信息技术、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芬兰学者芮佳莉娜・罗玛建立了文化产业的金字塔模型。在模型中,文化产业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处于塔底的是由经济、技术和艺术组成的三角,这个三角支撑了文化产业。模型直观地反映了经济、艺术和技术是文化产业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和技术手段发展的前提之上的,作为一个产业,其经济的资本的逻辑尤其突出。

乡村的生产方式是传统农业,依附于传统农业之上的乡村文化要实现产业化的难度是很大的。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乡村文化的价值受到重新评估,具有产业化价值的乡村文化可能从整个传统农业系统中实现独立,成为新的产业发展门类。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借助了现代社会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不具有产业发展的内生性,也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同时,乡村文化是附着在乡村生产方式之上的,乡村文化产业化,先要把文化从生产生活中剥离出来,再通过资本的运作,实现资源向产品的转化。因此,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意味着传统资源与自然生发条件的剥离及与现代生产方式的嫁接,这需要复杂的制度设计和恰当市场运作,是非常困难的。

乡村文化丰厚的地区,往往是贫困地区,物质的贫困与文化的独特织在一起。贫困地区意味着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匮乏。西部很多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偏远,交通阻塞,生产方式落后,割裂了与外界的联系,这些地区特定的封闭性使其无法内生出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只能选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及其相应的一套制

度及习俗安排。因为在这种封闭的经济中,习俗已经是成本最低的制度了。这种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固化,不仅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的技术进步,而且,这一结果反过来又加剧了制度本身的进一步固化,从而形成制度和技术的超稳定的均衡,形成典型的“习俗经济”。这些从经济角度的判断,说明了乡村贫困的起源。但正是这种落后的、与外界缺乏制度及生产要素交换的生产方式,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非正式制度”来源于自然经济模式及其相应的一套制度与习俗安排,它不仅是文化独特性的结果,也是原因。在产业化发展的逻辑下,既要消除经济上的贫困,同时又要把贫困地区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事象纳入和嵌合到现代的产业化逻辑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二)乡村文化的日益消解与损耗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固化,乡村经济结构的落后性,决定了其在文化领域的弱势。对乡村文化否定源自对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否定,乡村文化日益边缘化。乡村和城市的概念超越了简单的地域概念,价值取向城市化,城市文化以优势的态势居于乡村文化之上。乡村文化的价值被忽视,甚至被否定,乡村文化甚至与“野蛮”、“贫穷”、“落后”等价值判断相联系,这进一步强化了既有的城乡差异,并使对这种差异的消除合理化。既然乡村文化是劣于城市文化的,那么,以城市文化为蓝本改造乡村文化就获得了合法性基础,城市一次次把“文明”的观点带入乡村,结果造成乡村文化凋敝,并趋同于城市文化。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取代了前一阶段的政治话语,乡村文化努力融入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逻辑中,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框架中被遮蔽和隐匿。

二、乡村文化现代性重构的契机

(一)本土文化价值观的复兴推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重构

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某种价值观的趋同,多样性的文化、多元化的价值体系逐渐被消解。但乡村文化产业的重构契机同样来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乡土文化既受到全球化进程的挤压。同时本土文化价值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形成复兴的态势,为文化的保护开发并转化为经济利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不论承认与否,现代化是当今的主流话语,乡村文化的价值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彰显的,现代文化是乡土文化的“他者”,通过他者之眼,我们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爱德华・萨义德说:“每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alterego)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而且总是牵涉到对与‘我们’不同的特质的不断阐释和再阐释。每一个时代和社会都重新创造自己的‘他者’,因此,自我身份或‘他者’身份绝非静止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现代性看似是摧毁乡村文化的力量,但同时,也借现代性之手,成就了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与现代性既包含着成就对方的力量,又彼此背离和否定。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相互的形塑。

全球化、现代化与乡村文化,两组看似矛盾的概念以各自的逻辑各自前进,并行不悖,并微妙地改变着彼此的边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在与各种力量的博弈中,仍然按照自身的逻辑和惯性延续着,并不断地转换着形式,促进了乡村文化的自觉和自我认同。例如在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中,村寨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认同,发掘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村民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以各种形式恢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一些地区开办少数民族文字夜校,恢复了传统节日活动和祭天、祭神、祭祖等仪式。

(二)经济利益的诉求为乡村文化产业重构提供了动力

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后,农村社会激发了巨大的活力,经济迅速发展。在没有国家的直接参与资源再分配的情况下,如何在形成增量的条件下重新组合农村的生产要,素,激活乡村文化资源禀赋,趋迎世界消费潮流,是摆在农民面前的新课题。同时,民间信仰的复苏,使湮没很久的乡村文化传统活动重新开展,这些传统文化根植于区域性的天时、节气、农事、物产、历史、人文及地理交通,具有文化及经济生态上的自然合理性,与乡村的生产、人际、经济交换丝丝入扣。这一时期的文化复苏,是基于自然的文化传统,没有功利的性质。2000年以来,随着全球化格局中乡土文化的重新被审视。各地纷纷出台了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乡村文化作为可资开发的资源,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途径,乡村文化产业化的进程加剧。同时。在市场化条件下,曾经非常封闭的乡村社会开始与外界有了联系,村民们产生了经济上的诉求,看到潜藏在乡村文化中的经济机遇,不可抑制地产生盈利的冲动。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一些已经式微甚至消亡的乡村文化事象被激活,这一时期的乡村文化复苏带有极大的功利性。

云南弥勒西三镇蚂蚁村民委员会可邑村小组是彝族支系阿细人聚居的山寨,可邑村经济发展水平很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由于地理隔绝,可邑村的民族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村里仍然有毕摩和巫师,密枝节、祭火节、先基对唱等风俗孕育并生长在彝族阿细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是享誉海内外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故乡,20世纪50年代阿细跳月的名声遍传海内外,影响相当大。但之后,由于政治和文化领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批判,阿细跳月和祭火等仪式几乎都销声匿迹了。近年来,沉寂很多年的阿细跳月和祭火仪式又重新复苏,但这些仪式已经不仅仅是婚俗或祈福消灾的简单原始仪式,而是带有表演性质,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动机。

除了城市人群为消费乡村文化的主要对象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内生出文化消费的需求,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农民所需要的文化产品与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格格不入,于是本土文化活动开始出现。契合了市场的需求,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典型代表如曲靖农村文化户现象,从事民族民间歌舞、小戏、小品、曲艺演出,以及图书借阅、电影录像放映等文化服务、经营活动,以农民“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方式发展起来。截至2009年底,全市农村文化户(联合体)已发展到1667个,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演出场次20余万次,经营总收入近亿元,被、文化部称为“曲靖农村文化现象”。

在来自市场、政府和本土等多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博弈下,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复杂的走势,各种力量的消长决定了乡村文化产业的态势。或隐蔽或明显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形式和内容,不论是否还能保持着文化的原真性,乡村文化已经被裹挟进市场及其以市场为中心的派生力量中去。文化本来就是流变的过程,在产业形态的成长中,必然会有一些文化事象被激活、被消解或者被重构,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这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三、乡村文化现代性重构的路径

乡村文化产业的现代性重构。一方面是对乡村文化空间和文化意象的重构。乡村文化产业实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在乡村文化凋敝与繁荣、再生与蜕变的复杂进程中,精神性的重构尤为重要,失却了精神性的重构,乡村文化的产业化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要进行制度性的重构,即对乡村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产业组织、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宏观的建构,同时在市场、投资、消费等中观和微观的层次上建构,建立起符合现代产业方式的合理体系。

(一)乡村空间与乡村意象的重构

乡村文化空间和文化意象是乡村地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历史上形成的结构系统,与自然地理、社会环境相辅相成、彼此依存。从经济活动取向来看,乡村往往被定义为以传统农业为生计方式的区域,但社会文化取向方面的涵义往往被忽略。我国传统文化中,乡村是个保存了大量传统习俗、价值观的地方,是一个意义的聚集地,有很多宝贵的伦理资源。把乡村作为对于一种存在的或者是令人怀念的文化符号和生活状态的向往,是对于乡村概念的又一种宏观上的理解。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开始,便有学者体现了这种倾向,他们赋予了一种对于乡村文化和乡村状态的形而上意义的很强烈的情感。

因此,乡村是一个复杂的、承载很多意义的表达,乡村不等同于农村。农村只是从经济活动方式进行界定,而乡村的概念是历史的、动态的,不仅是综合的经济体,也是社会、政治、风俗等意义的集合,同时也包括了空间,即自然环境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乡村和农村可作为同样概念使用,但乡村显然比农村的外延大得多,囊括了地域、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甚至包含着某种价值观念的判断。从对乡村的认识,可以了解整个中华文明的根基,美国传教士明恩浦(a.H.Smith)是反映西方中国观转变的一个标志性人物。1899年,他出版了《中国乡村生活》(VillageLifeinChina)一书,以自己在中国乡村的亲身经历和对中国乡村敏锐的观察,对中国乡村进行了精彩、生动的描述,明确提出“中国乡村是这个帝国的缩影,考察乡村是认识中国的最佳切入点和关键”。而在另一部以中国乡村生活为素材写成的著作《中国人德行》(ChineseChar-acteristics)中,他更明确地指出,在村庄比在城市更易于了解中国人的生活知识,必须把村庄看作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单位。

在中国传统社会,乡村的文化秩序主要靠地方士绅通过宗族关系来维系。在器物技术水平非常低下的传统社会里,乡村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精华中,许多文化素材都来源于田园乡野,广大乡村常常是学术、文化的主要场所。同时,城市的官僚士绅阶层与乡村的家族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纽带,所以,才有了“卸甲归田”、“衣锦还乡”、“落叶归根”等生活理念。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二元城乡分割,进而形成城乡对立的价值体系,乡村作为一个特别的符号,才与城市对立。

我国广大地区,农业仍然是主导产业,乡村的文化生态与农耕习作密切相连,而市场经济主导的文化产业与农民的节庆、休闲及祭奠等活动的节律不相吻合,加之传统社会的逐渐消解,农耕文化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滋养乡村文化的原生形态的环境瓦解,一系列与乡土信仰、道德、习俗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审美活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人文基础。在市场化语境中。文化持有者对自身文化往往缺乏自知,倾向于强势的文化,强势文化逐渐侵蚀乡村文化,改变着乡村文化生态。乡村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意象逐渐变得模糊和摇摆,因此,要改变对乡村文化的毁弃和吞噬的状态,重建乡村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意象至关重要。

(二)乡村文化产业现代生产方式的重构

我国乡村文化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基于资源,发展的模式大多为资源依赖型。资源有不可复制性,但比较优势理论的重心并不在于资源的比较,而在于依托资源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我国虽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缺乏的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能力。资源禀赋是一把双刃剑,资源禀赋决定的产业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出现由于强化资源禀赋而产生惰性,压抑创造性,造成相对贫困状况。新兴古典经济学把这种状况称之为“自增强机制”。正是资源禀赋的“自增强机制”,使它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文化资源的构成篇5

[关键词]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建设

随着高校后勤集团所面临的校园环境、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机遇。当前,在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建设中普遍重视人才引进、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发展和薪酬福利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和现代化的高校后勤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但后勤人员的文化建设普遍缺乏,存在观念陈旧、理论不足、措施缺乏等情况,制约了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最大效用的发挥,不利于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的实现。

一、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建设的协同关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大学制度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无论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还是现代大学制度的角度来说,后勤人力资源建设和后勤文化建设都具有协同关系,在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注重文化建设,对建立一支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的员工队伍有着重要作用。

(一)文化建设有助于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部分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后勤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寻求一定的解决方案。(1)员工流动性大问题。研究调查显示,计算编外人员流动性的情况下,高校后勤员工的流动性达到30%左右。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成果普遍认为,企业文化的构建是降低员工流动性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雇佣理念,关注人力资本的“人性”特征和构建和谐的组织氛围等方式有效降低员工流动性,同时提高员工的规范性和主动性。(2)外聘员工管理困难问题。外聘员工比例较高是当前高校后勤的重要特征,外聘员工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偏低、用工管理不健全、专业技能弱和流动性大等问题。由于高校后勤的特殊性,外聘员工的高比例必然长期存在,对其管理困难的解决途径中,进行外聘员工的文化建设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3)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水平较低。当前高校后勤的服务管理在很多时候依然停留在较低水平,各组织、部门存在条块分割,并没有建立较为统一的员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员工甚至包括部分管理层都存在服务意识低下,对高校后勤功能认识不足等问题。良好的文化建设有助于建立后勤员工责任意识、激励意识和效率意识,有助于提高当前高校后勤的管理服务水平。(4)高校后勤与高校文化脱节。高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高校也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高校后勤存在的文化缺乏或与高校本身文化脱节甚至抵触,直接影响了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发挥。高校后勤的组织文化必须契合高校整体文化,才能实现与高校的协同发展。

(二)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后勤的市场竞争力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文化建设不局限于人员的组织文化建设,还包括市场文化建设。当前高校后勤员工在转型过程中对市场把握不够准确,对市场化运作模式不熟悉,依然存在行政化思维,导致高校后勤整体缺乏市场竞争力,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没有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完全的市场化主体,造成效率低下和市场竞争力缺乏。

(三)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员工的整体形象

由于转型期和历史遗留问题,高校后勤在社会、师生和学校中的形象不太好。一是由于高校后勤队伍庞杂,素质良莠不齐,缺乏文化的引导和束缚,导致管理问题频发,给学校和相关监管部门带来一定的管理难度和负担,难以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二是高校后勤对市场文化和校园文化把握不准,在人力资源建设中忽视这两个方面的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不断发展时没有实现自身的文化提升,造成了组织文化缺位;三是高校后勤普遍缺乏对校园文化的了解和重视,与校园需求脱节,导致其在师生中形象较差。要扭转当前高校后勤的整体形象,必须在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在管理层、窗口单位和普通员工的各类层级人员中实现文化培养和文化建设。

二、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化建设现状

(一)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高校后勤集团进行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一是培训。培训是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实际情况看,培训的频率、规模以及范围均非常有限,对基层员工的培训覆盖面较小;培训内容多集中在安全知识和基本技能领域,对文化建设的培训内容(包括德育、服务意识、企业文化等)仅占10%。二是组织文化活动。高校后勤的组织文化活动一是以人力资源建设为主导方向的组织文化活动,如部门文化建设、部门精神理念设计和部门活动;二是以工会为主导的员工文化活动,如各类文体活动等。但这两类活动存在着对文化建设理解肤浅、参与度低,激励性差等问题。三是表彰与激励。表彰与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文化建设的作用,即树立文化标杆,倡导文化方向的作用。但当前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忽视表彰的文化建设作用,仅仅将其视为一个激励措施。

(二)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化建设的缺失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化建设总量偏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依然集中在信息档案管理、薪酬管理、激励与考核等方面,对以文化建设为代表的“软实力”缺乏重视。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化建设的方式匮乏。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文化建设的手段无外乎上述三种,且第三种在实践中的功能还未能充分发挥。三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低。文化建设没有成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只是其附带的一项工作,缺乏专门的保障和评价体系,其实效性很低。

三、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维度构建

(一)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市场文化构建

市场文化的构建是高校后勤企业化、市场化的直接要求。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市场文化构建,可以参考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构建的相关框架,同时考虑高校后勤与普通企业之间的区别。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构建高校后勤的市场文化。(1)精神文化。在高校后勤的员工队伍中进行符合高校后勤的精神文化构建,是其市场文化的基础。这一基础既包括市场文化的最基本概念,如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公平交易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市场文化,还包括企业经营中所倡导的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包括高校后勤在参与市场活动中所必须有的更高标准,如质量保障,安全第一,服务与盈利的平衡等。精神文化的构建有赖于后勤人力资源部门在各类培训、文化活动、表彰等具体行为中的传播。(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高校后勤员工文化的基础,是整个高校后勤文化的中坚和桥梁。制度文化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和规范,通过规范和激励的方式使高校后勤员工遵循制度规范,包括各类行为准则、行业规范和规章制度。良好的制度文化一方面要依靠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业务管理部门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人力资源部门在文化建设中将制度文化从具体制度中抽象出来,作为文化建设的专门途径,配合制度体系的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3)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外化表现,通过高校后勤员工的精神风貌、经营作风、服务措施等方面来具体表现,是与高校师生、企业合作伙伴接触时所表现出来的属于高校后勤的特有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的构建,不仅仅是在管理干部、也不仅仅是在编内职工,应该覆盖到包括编外职工在内的整个高校后勤人力资源队伍,并根据各个层级的不同工作特点制定不同行为文化的构建措施。

(二)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校园文化构建

市场文化与高校后勤的企业属性密切相关的,是高校后勤在进行文化建设时的主要方面,但不能忽视校园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高校后勤来源于高校、立足于高校并且服务于高校,其人力资源管理和文化建设都必须契合相应的校园文化,才能够实现协同发展。(1)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对校园文化的吸纳。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校园文化构建,首先应该对当前校园文化进行吸纳。即清楚地分析和认识所服务高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在后勤集团员工中培育适应校园文化的企业文化。如在崇尚自由、包容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中,高校后勤也应充分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体作用,重视建立类似“学生总经理助理”“围合分团委”“食堂监督岗”这样的组织,制定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将其纳入后勤人力资源系统,配合开展工作,从而调整自身和学校文化的契合度,最终提高学校师生对后勤员工和后勤文化的整体认可程度。(2)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对校园文化的反作用。高校后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仅仅要吸纳和契合校园文化,还应该通过自身员工的文化建设,实现对校园文化的反作用,以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后勤集团员工作为与高校师生接触时间最长、面积最广的学校工作人员,其体现出来的组织文化,必然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已经在部分高校后勤集团“光盘行动”的文化建设中得到了体现。一个规范、严谨、友善的后勤员工,必然会对其服务对象带来文化上的反思和进步。

(三)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政治文化构建

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不但关系着高校后勤各项任务的完成,还关系着后勤员工队伍建设和育人宗旨的实现。因此,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构建中,还必须强调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构建,首先要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员工的进、升、退等业务性工作,同时还包括员工素质的养成和整体能力的提升。政治文化的构建,要加强政治文化与后勤管理之间的融合。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借鉴企业管理方式,依靠经济杠杆、行政管理和纪律手段等方式来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而思想政治工作与如上管理手段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关系。因此,在后勤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应注重将政治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管理手段中。政治文化的构建,需要创新方法,如结合技能竞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与高校其他部门合作引入师生进行行为教育,加大表彰宣传力度进行榜样教育等。

参考文献

[1]李庆波,石金波.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机制研究[J].人民论坛.2011(32):230

[2]杨一琼.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和谐雇佣关系构建[J].生产力研究,2011,(12):247.

[3]初汉明,王京虎,项雪峰.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培训工作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3,(5):55.

[4]黄左女.高校后勤编外员工的激励探析[J].高教论坛,2013,(11).

[5]马卫东.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后勤管理的价值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6).

文化资源的构成篇6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85-02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学科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换言之,高校图书馆如何科学合理建设馆藏资源,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新世纪以来,财经类高校备受社会的追捧,独立学院的设置也随之扩大,而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发展,网络革命又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的阅读习惯,高校不仅在引进印刷版图书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增加电子化图书、引进数据库等数字资源方面也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因此,独立学院如何建设和发展馆藏资源,如何逐渐形成与其他类型图书馆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这是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馆藏资源建设

图书馆是高校的教辅部门,馆藏资源建设不仅影响着高校学术氛围,也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馆藏结构

馆藏结构是高校图书馆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内容,合理的馆藏结构能够反映图书馆资源的特色,蕴涵有学科门类结构、文献类型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等。馆藏的学科结构处于知识面、使用面和藏书组织的结合点上,从图书馆使用者的专业出发,可以将学科和专业划分很细致,同时结合文献的特点和使用者的需要,通常采用粗分大类来表示馆藏文献的范围。馆藏的文献类型结构指的是图书馆根据文献类型来划分和管理文献,一般从文献编写、出版发行、载体进行划分。馆藏的等级结构指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功能建设,将图书馆馆藏划分为若干级,这些等级反映采集文献内容的深浅和完备程度。馆藏的时间结构指的是按照文献资料出版时间划分层次。图书馆馆藏结构与学校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关联度,在采购图书馆资源的时候,必须将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国内外书籍的采购放在首位,优化图书馆藏结构。一般而言,财经类高校图书馆的经管类图书的入藏比例会超过其他馆藏品种,这也是由高校学科特色所决定的。在馆藏结构上,现代图书馆馆藏结构实现了从单纯印刷资源向印刷资源与电子、网络资源并存转化。经管类电子、网络资源的采集必须放在重要地位,为满足财经类高校师生需求和学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馆藏规模

馆藏规模主要包括馆藏文献量和图书馆建筑规模。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已转移到馆藏文献的使用效益上,特别是财经类高校将建设重心放在读者从图书馆获取了多少具体文献信息上。高校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益提升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馆藏规模,适度的馆藏规模为读者获取有价值的特定文献信息提供了可能。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关于文献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这一发展不仅使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为馆藏规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三)馆藏特色

高校图书馆馆藏特点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一般而言,高校图书馆应当从学校本身所处的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建设有馆藏特色的高校图书馆。就财经类高校而言,图书馆往往具有专业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财经类高校很多是从专科院校发展而来,具有传统优势学科。同时,大部分财经类高校又与地方财政密切相关,兼具地域性特点。因此该类高校图书馆往往容易形成自身的特色。就专业性而言,优势学科的馆藏资源沉淀较多,特别是优势学科的印刷资源比较丰富。就地方性而言,财经类高校特别是独立院校生源带有明显的地区性,其招生就业往往集中在本省内,地域性特点明显,图书馆馆藏的地方特色浓郁。

二、馆藏资源建设目标

高校图书馆资源作为知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财经类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图书馆资源建设,不仅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采访等方式获得建设思路,而且可以通过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发现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目的。

(一)建设目标的确定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就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收集、整理和提供各种图书馆资源,形成涵盖本校学科的馆藏结构、馆藏领域,同时形成与学科专业特色相对应的馆藏特色。财经类高校为了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具有不同于综合性高校的办学方式,因此图书馆资源建设目标也不同于综合性大学。财经类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必须符合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和师生的实际需求,体现本校学科类别及所涉的专业方向,形成合理的馆藏结构、适度的馆藏规模和鲜明的馆藏特色。

(二)确定建设目标的原则

图书馆资源建设目标确定的原则包括整体化原则、特色原则和选择性原则。整体化原则就是要将图书馆资源建设纳入到整体资源建设中来考虑,图书馆要有总的资源建设目标,包含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目标定位、经费情况、馆际合作、资源共享、馆藏评估等方面。在图书馆整体的建设目标基础上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使研究性资源与应用型资源相互配套,形成科学合理的比例结构,在资金投入上,纸质媒介与电子化媒介兼顾,使图书馆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有效结合。特色原则就是特色专业与特色馆藏相辅相成。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理论带领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办学效益、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财经类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特色馆藏资源和学校特色专业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特色专业的师资力量会保持较高的水准,相对应的特色专业的馆藏资源会得到不断沉淀,从而形成本馆的特色优势馆藏,这些特色专业的优势馆藏资源进行合理的加工,又会推动高校特色专业的发展。选择性原则就是要将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馆藏文献的使用效益上,而不仅仅是馆藏规模,财经类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具有内容更新速度快,题材相对集中的特点。

(三)建设目标的特点

财经类高校根据学科基础、师资队伍、专业方向和科研项目等内容,对图书馆经费投入进行倾斜。同时,由于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波动性,又要求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学校学科结构、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的调整而调整,这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馆藏资源优化

财经类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的目的是为教学科研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馆藏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让师生在获取所需信息的同时,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财经类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具有明确的学术性、专业性和教育性,利用馆藏资源的这些特性,按照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要求构建图书馆资源,把馆藏特色与学科专业特色结合起来,使图书馆成为师生获取信息的有效场所,这是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努力目标。构建财经类高校图书馆资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馆藏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高校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的,这也是财经类高校优化馆藏结构的主要目的。财经类图书馆在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一是要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化不断改变馆藏结构,最大限度满足师生的图书资源需求;二是遵循教学科研书籍、学习参考用书为主,课外阅读书籍为辅的原则,让图书馆资源成为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催化剂,同时拓宽师生的知识面;三是在处理好传统印刷资源的同时,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开发新媒体电子、网络资源服务,让馆藏资源呈现多元化结构。鉴此,独立学院图书馆要与母体院校图书馆互通馆藏资源,开展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图书资源需求,优化馆藏结构,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积累纸质藏书175万册的基础上,配置了中外文数据库70个,同时可获取全文的电子图书20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各1万余种,博硕士学位论文100万余篇。利用有限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需求,同时,于1993年引进南京大学开发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书刊采编和流通循环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并于2000年引进了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使纸质图书资源和电子图书资源相得益彰,馆藏资源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这为独立学院东方学院的图书资源建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有力拉动了独立学院的图书资源了建设和发展。

(二)以核心馆藏建设为主体,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应该遵循“以核心馆藏建设为主体,特色馆藏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保证核心馆藏的系统性,使这部分资源在图书馆建设中处于支配地位。所谓特色馆藏,即指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明显的自身风格,它包括一个图书馆中独特部分馆藏以及总的馆藏体系中与众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特色馆藏是指前一种含义。在特色馆藏建设方面,要立足于地域性、国际性和专业性等方面,引进省内优势的信息资源,引进体现国内外新观点、新思想、新动态的前沿文献。

例如,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在基础馆藏建设上,先后建立“诺贝尔经济学奖文库”“财苑文库”和“浙商文库”三个特色资源数据库。“诺贝尔经济学奖文库”包括71位从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至今的获奖者个人生平资料、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等内容,同时还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演讲、访谈、颁奖典礼等视频资料,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财苑文库”是浙江财经学院图书馆的又一特色资源馆藏项目,用以展示财大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繁荣为宗旨。该文库收集到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学术著作600余部、优秀学术论文400余篇、硕士学位论文400余篇、学术视频(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30余部,真实反映了本校师生的学术水平。“浙商文库”收集了浙江商业经济、城乡集体经济、城乡个体私营经济相关文献,设立专柜,陈列浙商文化、浙商企业、浙商名人、浙商研究等文献。在现有纸质文献基础上,自建数据库,构建了纸质与电子资源相结合的“浙商文库”。作为浙江财经大学独立学院的东方学院,在地方性财经大学的独立学院建设与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口碑。特别校址选择海宁,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独特地方色彩,在图书资源建设方面大有作为。比如创建“仰山文苑”,收藏记载海宁文化和历代名人著作1200余册,藏书种类多样。包括记载海宁历史沿革的文献、海宁籍名人著作、相关评论及研究资料、特色文化文献、地方志、年鉴、名人手稿和名家书法作品集等,甚至设置“王国维资料库”“徐志摩资料库”等专题文库,以突出海宁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赵文伟.高校图书馆建设专业特色数据库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2(02).

[2]夏建民.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优化模式研究[J].北京档案,2007(02)

[3]张苏文.地方财经类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04).

[4]赵珊珊.财经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调查分析[J].图书馆研究,2013(01).

[5]王昶.财经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分析与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04).

[7]赵良英,王南.全国部分财经类高校图书馆资源情况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0).

[8]韩丽风,张秋.图书馆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实践与思考――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07).

文化资源的构成篇7

【关键词】黄骅海事局;人力资源配置;模糊熵

一、模糊熵

模糊熵是美国著名控制专家L.a.zadeh于1965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原理如下:设U表示一些对象的集合,称为论域。U上的一个模糊集合a是由U到[0,1]区间的一个映射u。对于∨x∈u,u(x),称为u对于a的隶属度,也称a为模糊集。模糊集合a的扎德模糊熵定义为:H(a)=-ua(x)plnp,其中p(i=1,2,…,n)是模糊事件a的具有某种独立的可能状态概率分布,且满足p=1。

二、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原理

人力资源由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工作年限等子结构构成,而各个子结构由不同的构成要素组成我们通过对黄骅海事局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发现黄骅海事局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专业、学历、年龄、工作经验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海事局人力资源配置中先重点研究这些子结构,指出这些子结构的不合理之处,然后按照各个子结构的权重进行耦合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调整方案进行选取,从而达到人力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目的。

三、应用实例

本文研究黄骅海事局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主要包括专业工作年限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四大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黄骅海事局的具体情况,以专业工作年限子结构为例,定义专业工作年限结构集合={2年以下,3年到6年,7年到10年,11年以上},其中u(w)(w∈U)元素个数n=U=4;模糊集合w,表示不同专业工作年限发挥好的作用的程度集,其隶属度为H(w)=-u(w)・(p)・(lnp)(w∈u);这些隶属度通过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采用判断分析方法确定。具有某种专业工作年限、某种专业、某种学历和某种年龄占人力资源结构中人数的比例为p,其中p=1。则专业工作年限结构模糊熵为:

H(w)=-u(w)・(p)・(lnp)(w∈u),黄骅海事局人力资源各专业工作年限结构比例如表1所示。

表1黄骅海事局人力资源各专业工作年限的结构比例及隶属度

由极大熵原理,若人力资源结构中各子结构达到最优配置,必有各子结构对各自的模糊熵达到极大。从而可将问题转为由单目标规划问题。

本文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构造拉格朗日乘子函数为:m=H(w)=+λ(p-1),这样,可以得到专业工作年限结构的最优合理分布比例参数:wp=0.177,wp=0.322,wp=0.251,wp=0.251。

四、结论

根据得出的人力资源结构各子结构的合理分布参数,,我们必须了解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现状的合理性程度,下面给出其结构合理性程度的科学算法:R(t)=H(t)/H(t),其中H(t)现有人力资源结构其各个子结构的模糊熵值,H(t)为人力资源结构其各个子结构的极大模糊熵值。由计算得出其人力资源结构其专业工作年限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结构合理性程度值分别为0.885、0.903、0.994、0.906。由此可见其专业工作年限结构最不合理,需要及时改进。

参考文献

[1]吴成茂,樊相宇.基于模糊熵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配置[J].中国管理科学.2002,30(8)

[2]吴成茂,樊相宇.基于模糊能量函数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配置[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4,32(4)

[3]熊伟.a海事局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文化资源的构成篇8

要建立知识资源共享机制,需要将大量的相关知识进行获取、筛选、吸收、交流。而体系中的信息和知识资源来源于各个成员以及与其有合作关系的机构,如政府机关、合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目前,虽然各个相关部门之间有一定的聚集性,但各主体之间知识资源是分散的、孤立的,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与有序的组织,呈现融合而非聚合的特点。因此要构建唐山市知识资源共享模式,就要对相关的知识资源进行重组。它包括建立集群知识资源库、行业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心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主体成员知识门户等一些方面。要建立行业内知识资源数据库,就先要打破各机构、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壁垒,有效组织和整合本行业内的知识资源,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及时交流和有效共享。显性知识包括各成员单位的基本信息,如公共关系信息、组织结构信息、产品和服务信息等,也包括最新知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工作手册等技术资源,隐性知识包括专利、商标、版权、行业最新知识等。构建知识资源数据库,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打破各行业之间的壁垒,搭建可供本行业人员歇息和交流的平台。通过ptop的技术整合公共通讯平台,实现各工作者进行协同工作、知识共享及分布式的商业应用等,使区域创新体系内部的所有工作者能直接、实时检索分布在集群各地的计算机上的知识、文件等。对于专利、商标、版权等数据敏感性的特使资源,可设置访问口令或者其他权限设置。

依靠科技创新,搭建知识资源服务平台

知识资源服务技术平台包括行业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和中心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两个层面,是实现知识信息服务的操作性保证。行业资源整合服务平台首先对知识资源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采集、筛选、规范、组合、整序,使分散的、孤立的信息有序化、增值化、知识化,其功能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无缝存取,二是综合集成[1]。网络的知识资源整合平台是实现唐山市知识资源整合共享的关键技术,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骨干。在技术方面,由于区域内部各个主体信息系统异构性、分布性及自治性,其数据格式与信息标准互不相同,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构建基于网络的知识资源整合平台是开展区域创新服务的基础,这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骨干通讯网络系统,把区域创新体系内的各种知识资源、软硬件技术、管理机制和相关的支撑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统一的用户界面能向跨系统、跨部门、跨企业、跨学科的用户提供快捷有效的知识集成服务。知识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应是由唐山市中心知识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整合服务子平台以及资源服务系统组成的网络知识服务平台系统。通过建立多级知识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系统,对知识资源整合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按照协作分工的原则,中心平台负责区域创新体系内知识资源整合,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政府负责所属范围的知识资源组织和开发、利用,最终形成统一的综合知识库。

把实施知识资源整合共享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文化资源的构成篇9

关键词:豫商文化;云共享;云计算

一、引言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在2002年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改善城乡基层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

互联网发展进入信息自动交互和自然语义交互的web3.0时代,传统的B/S(Browser/Server)模式正在向B/C(Brows

er/Cloud)模式发展,即所谓的“云计算”。它改变人们获取信息、软件的方式,颠覆人们生产软件、获取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模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共享也将依赖于云计算的发展。

文化共享工程云计算的应用是知识创新的驱动成果。云计算平台的供应商保证所提供服务的先进性与可行性,根据it技术的发展,持续地对软件服务进行维护。同时云计算可以让文化共享工程各级成员中心获得更专业、更适合文化需求的解决方案。云计算提供的规模计算能力,实现业务流程的分层重组,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更深层次的it优化。

豫商文化云共享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秀豫商文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传播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豫商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豫商文化资源的现状分析

(一)豫商文化服务门户。构建资源丰富、内容权威、基于互联网的豫商文化的服务新业态为主导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门户。建设省、市、县/区四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打造“豫商数字文化网”,满足企业和群众多样化的网络文化信息需求。

截止2015年3月,根据网站统计结果显示:

表1现有豫商网站调查情况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承载豫商文化传播的互联网站主要有六个网站,从权威的aLeXa的网站统计信息中显示:豫商网(.cn)独立ip的每日平均访问量为330,每日平均总访问量为1650,注册域名时间为9年,而豫商论坛(.cn)注册域名时间仅1年,但日均独立ip的访问量为300,日均总访问量为900,而新豫商(

)、中国豫商网()和大豫商(

)网站日均ip和日均pV值缺失。

(二)豫商文化数字资源的实物载体。在中国信息科技没有广泛应用的时代,豫商文化的传播和承载是以文字、图书、绘画、文物、音像等方式和手段记录的。而这些具体的实物或以不同的方式或途径保存在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站)中。从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省文物文化统计年鉴得到以下统计数据。

表2河南省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统计表

图1豫商文化载体组织机构统计图

从表2和图1中显示,豫商文化载体的组织机构从2005到20013年文化馆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图书馆数量从2011年起有所增长,增长数量较少且增长速度较慢,与此同时,博物馆数量2005至2010年小幅度增长,但在2011以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豫商文化资源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豫商文化资源分散。豫商文化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如商丘火神台、应天书院、唐宋行会、由怀庆府而来的怀帮会馆、康百万庄园等,这些文化遗迹分散在商丘、开封、焦作的沁阳、许昌、巩义、安阳,甚至怀邦文化到达武汉等城市。资源的分散性导致了豫商文化不能够规模发展,从而不能产生聚集效应和众多的衍生文化资源,因而阻碍了资源的整合与再利用。2010年8月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请世界遗产成功,掀起了保护历史文化的热潮。从表2中显示2010年后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增长得益于地方政府为发展旅游业和保护历史文化而进行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政策措施。根据豫商文化的商城、商业建筑、主题园区、节会活动、旅游商品、文化餐饮六个方面的统计,豫商文化资源分布如表3和图2所示。

表3豫商文化资源数量

图2豫商文化资源分布图

(二)豫商文化数字资源匮乏。由于豫商文化的分散性,所以在现有的情况下,实物资源较多,不存在大规模的豫商文化数字资源。从调查的门户网站显示,豫商文化的数字资源多是对于2006年第一届以来的豫商大会经济文化和豫商论坛的新闻报道,对部分豫商文化民俗活动的文字记载和著名的河南商人的事迹报道,而豫商文化的图书资源、音像资源、文物资源和衍生产品的数据库资源相当匮乏。31集电视剧《河洛康家》和18集人文电视纪录片《豫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豫商文化数字资源的不足,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豫商文化面临的网络资源稀少的局面。

(三)豫商文化发展缺乏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豫商文化的发展应建立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豫商文化的产业主体应该是三次产业中的第三产业。虽然河南省的GDp总量逐年增长,但从表4和图3中可以看出,农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17.9%下降到2013年的12.6%,但作为豫商文化主要产业主体的第三产业则不断起伏,基本维持在30%,近两年来才有小幅度的增长。

表4河南省GDp构成三次产业比重单位:%

图3河南省三次产业构成比重

从表4和图3中可以看出,豫商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文化共享工程的财政拨款主要用来重点支持省级数字资源建设、县级支中心镜像站点建设和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因而豫商文化云共享工程缺乏财政资金的支持。与此同时,豫商文化在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的晋商、徽商、潮商文化三大商文化的冲击和排挤。

综上所述,豫商文化发展处于内有外患中,所以急需进行改革。那么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豫商文化共享模式的建立将集中豫商文化分散的资源、形成海量的数字资源,增强豫商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河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豫商文化云共享模式构建

(一)豫商文化云计算平台构建的基本框架。豫商文化工程的云计算共享平台架构能够将文化的数字业务和资源存放在云中,将云应用和本地应用进行系统兼容整合,以实现资源的加工、组织、关联、整合、搜索、可视化和个性化服务等需要。服务站不需要配备庞大的机房和硬件设备,使用普通电脑连接上网能管理自身业务,其他系统更新、设备维护都交由云计算的管理员完成。

豫商文化云计算共享服务采用面向服务架构技术,支持有效的个性化定制,对各种资源和服务进行动态同步,并能够对用户需求做出实时响应,实现对多种终端设备的一站式服务以满足用户复杂多变的信息服务需求。豫商文化工程的云计算共享平台的基本框架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层(iaaS)、资源平台供给层(paaS)和应用服务层(SaaS)。

(二)豫商文化云共享模式构建具体措施。(1)豫商文化服务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研究。加强豫商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豫商文化共享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豫商文化元数据等结构化数据、网络微博微信及互动交流等半结构化数据以及豫商文化文本、图片、网络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并提供维护安全保障服务,对豫商文化的服务设备及个人智能终端形成的文化服务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多维度(如人群、地域、时间、资源类型等)大数据分析。(2)豫商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研究。统筹实施豫商文化共享工程项目,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在群众基层实现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在智能社区中的应用,实现“一站式”服务。在市、县构建豫商区域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对文化服务网络设施的综合智能管理,实现基本豫商数字文化资源的全域共建共享,大幅提升豫商文化信息资源传播服务效能,为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数字化支撑。(3)豫商文化嵌入式服务研究。分析豫商文化电子阅览室建设布局及开展服务情况,发展豫商文化电子数据服务新形态,借助移动互联网新手段,优化布局,在文化服务场所(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街乡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活动中心等)以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公共场所(如广场、车站、机场、码头等)设立豫商文化无线接入点,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提供免费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和流动服务与无线多终端服务能力,实现嵌入式豫商文化服务。(4)需求导向的豫商文化数字资源供给以及文化体验空间的构建研究。重大信息工程“智慧城市”加快推进豫商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依托共享服务网络、技术平台、数字资源、传输渠道,推动豫商文化体系从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开展豫商文化系统专用、软件的研发应用,增强豫商文化馆通过数字化手段豫商文化服务信息、建设数字文化资源、提供豫商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的能力。以豫商文化的服务和需求为牵引,弘扬河南商业传统文化、建立健全关系豫商文化数字资源。明确数字资源建设的目标、任务、分类体系、建设重点和建设方法,提高资源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资源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建立豫商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准确及时了解和掌握豫商文化需求,为豫商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和“订单式”服务。积极探索按需采集资源、按使用量付费建设模式,加强与豫商文化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对接,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数字资源建设。开展豫商文化数字资源精准服务,面向特定人群、特定地区定制推出数字资源产品。(5)豫商文化云共享社会化合作,建立第三方评估。运用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促进豫商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创新商业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有条件可探索开展商业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建立豫商文化服务建设采购目录范围,运用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豫商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与服务、数字文化服务专用设备与空间共建,探索与商业云平台、网络传播媒体、移动应用合作发展豫商数字文化服务的新型模式。

完善豫商文化云共享服务评价工作机制,增强豫商文化云服务服务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制定群众满意度指标,建立健全豫商文化云共享工程服务质量水平的监测体系,建立用户和企业评价和反馈机制。在云共享工程建成后,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在线实时采集服务大数据等方式跟踪调查及数据处理,建立客观的豫商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以提升效能。

五、结语

为了研究豫商文化云共享模式,首先对豫商文化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豫商文化资源分散、豫商文化数字资源匮乏、豫商文化发展缺乏动力三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制约豫商文化云共享发展的原因,最后完成了豫商文化云共享模式的构建,一是豫商文化云计算平台构建的基本框架,二是豫商文化云共享模式构建具体措施。云共享可以为豫商文化的发展建立联动、长效、渐进机制,进而推动河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红,张果果.豫商文化的网络构建模式研究[J].企业导报,2013(9):135-137

[2]宋淑芬.豫商文化的传播策略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28-31

[3]路向峰.历史演进、理论内涵与建构路径:豫商伦理精神的当代诠释[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4(6):611-615

文化资源的构成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献资源;图书馆;定位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定位关系到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方向和建设质量,事关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成败和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前景,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定位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必须准确而详细的从多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进行科学定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定位应该是基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定位基础上,保证学科性、专业性文献资源,凸现技能性文献资源定位,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应根据高职院校的目标、性质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目标来确定。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院校图书馆又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应与高职院校的目标相一致。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和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特别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学科结构定位

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是指图书馆文献资源中各学科间的比率结构。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应与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重点学科专业、重点建设项目(省级示范专业、市级示范专业和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及各专业学生文献需求结构相一致,并根据高职院校各专业发展的规划和相关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保持文献资源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适时进行调整,尽力确保各专业核心文献的收全率,同时根据学校的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确定应重点建设的特色文献资源,确保特色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学科层次结构定位

高职教育以全日制专科教育为主,其它各种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为补充,培养面向一线的技能性、技术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学科层次定位在以大学专科级层次、技能性、技术性、实用性为主。

四、文献资源等级结构定位

等级结构是指馆藏文献资源所反映的用户需求的学术文化水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水平就要求收藏相应级别的文献。根据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五个级别,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等级结构定位在大学级或略低于大学级是合适的,大学级馆藏文献资源是以满足大学生和个人自修大学课程的需要为目标。重点收藏与学习和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实践教学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有选择地收藏各类课外读物,兼顾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高职院校读者自我学习的需要。

五、时间结构定位

文献资源的时间结构是按文献资源的产生时间来划分的,图书馆收藏的各类文献资源,产生的时间有先有后。对于文献资源的利用者来说,最新的文献资源在提供知识情报方面,一般总是更积极更有活力。由于高职教育直接面向经济建设,这就要求师生及时了解各类科技成果,以便能迅速产业化。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在时间构成上,必须求新、求快,努力扩大新文献资源的入藏比率,保证文献利用的活力。

六、文种结构定位

文献资源的文种结构是指文献资源中各类语种的文献资源的构成状况,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都是由多种语种的文献资源构成的,例如中文和英文语种的文献是最常见的,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在文种结构上,除了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相关英文文献外,其它文献应以中文为主,适当考虑部分读者的特殊需求,满足读者对其他语种文献的需求。

七、文献资源类型结构定位

文献资源的类型结构是指文献资源中各种不同出版形式、不同知识载体文献资源的构成状况。《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指出:“在文献采集中应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它载体文献,兼顾文献载体和使用权的购买”。不同类型的文献在传递、交流知识情报方面各有其特点和作用,同时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要也是多样化的,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有建立多样化的文献资源类型,坚持印刷型文献资源、电子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协调建设,满足读者多方面多样化的文献资源类型需求。

八、服务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健全服务体系,做好服务工作。”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服务宗旨也应该是读者第一,服务育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服务宗旨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一致的。

服务对象的定位:高职院校师生,与普通高等学校师生相比,高职院校教师读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学生读者层次不一,除了录取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招收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应届毕业生;有的还招录初中毕业的五年制大专生。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针对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开张针对性服务。

服务内容的定位:提供多样化的文献资源服务,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印刷型文献资源,视听资料、数据库等电子文献资源,学科资源导航、学科资源导航库等网络信息资源,提供文献传递,用户教育和用户培训等多种内容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君之,王俊国.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初探[J].工会论坛,2008,5:115-116

[2]李莉.浅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52-54

[3]张赞梅.21世纪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合理定位[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