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十篇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十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3:32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篇1

关键词: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控;控制模式

建立健全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公众健康安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是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1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意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稳定,也关系着文登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售前、售中、售后等各个重要环节。实现农产品各个生产环节与过程无间隙的全程监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2对文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分析

随着文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的日益完善,以标准化生产为载体,以质量检测为保证,创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6大监控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借鉴公安系统治安管理模式,探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把全区16个镇、办、管委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16个网格区域,确定了区、镇、村3级监管责任人,建立起功能齐全、辐射面广的网格监管模式。

3构建科学的控制体系

为实现文登区农产品‘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管理目标。创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6大监控体系,做到“从田头到餐桌”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建设责任组织与体系。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使命,因此,应不断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督查督办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安全投诉举报制度、风险评估预警制度、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制度、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制度、3级联动检验检测等各项工作模式,形成上下“统一领导、部门联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和管理、执法、技术三位一体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是产品质量安全首位责任人,对所生产、销售农产品质量负责。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标准化。基于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和构建体系的强大竞争力,不断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分体系标准化建设,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挥各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基地规范化,形势多样化,生产标准化”,逐渐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农产品“三品”认定认证和品牌建设。积极挖掘龙头企业和一些重要的以合作经营为主的经济组织在标准化方面的推动作用,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构筑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屏障。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加强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严格控制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关键环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力度。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抽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强化农产品生产消费全程监管,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适宜性评价,推行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划分,指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合理运行机制,确保将各大、中、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100%纳入监管范围。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篇2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监管模式;建议;浙江义乌

近几年来,义乌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农业部门更是积极履行政府赋予的农产品生产源头检测监管职能,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的有效探索。

1“五化”检测监管模式

1.1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网络化代网

2006年年初,开通“义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简称“内网”);5月上旬,“义乌市农业安全监控网”(简称“外网”)又投入运行。使义乌市跨入了全国县级市中同时建设内外监控网的领先行列,在浙江省县级市中尚属首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中心系统由图片新闻、义乌本地农业安全信息、各地安全动态、热点新闻、农业安全信息、政策法规、近期检测结果、义乌市农业土壤信息系统(aSiS)、40个监控点检测信息、农残快速检测数据统计、专家论坛、农产品安全知识、农业图片、农业标准等模块组成。该系统能对各类检测数据进行实时分类统计、分析和汇总,具有安全预警、数据分析和在线打印等功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义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情况,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持。

1.2农业基地产地监控点建设动态化

2005年5月,义乌市被列为浙江省首批3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监控试点市之一,建立了10个省级无公害蔬菜产地监控点;2006年3月,将监控点规模扩大至30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果蔬农药残留监控点和10家无公害规模猪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产地监控点;2008年10月,对监控点进行了重新调整,使之布局更为合理和代表性,能准确地反映义乌市农产品安全的实际情况。2005年,义乌市率先开展规范化、制度化生猪宰前“瘦肉精”快速检测,仅2009年就达30718个批次,合格率99.92%。根据各监控点的品种生产布局和上市情况,进行分批、分时段抽样检测。其检测结果实时上传,并分别建立电子档案,可在义乌市政府网“三农频道”、义乌市农业信息网和义乌农业安全监控网上直接查询,其检测结果还将作为无公害基地的年度考核依据。对不合格农产品,未上市前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对上市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每年还组织开展春茶、春马铃薯、杨梅、田藕、葡萄、梨、果蔗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行动。

1.3镇(街)农业检测室建设规范化

2006年初,义乌市开始启动建设镇(街)农业检测室项目,按照“高起点建设、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镇(街)农业检测室均实行“一台电脑、一套检测设备、一个宽带网络、一名检测人员、一间专用检测室、一套管理制度”的“六个一”标准建设。开展定期例行检测和不定期抽检,确保辖区内及周边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13个镇(街)中已有11个镇(街)建立了农业检测室,另2个镇(街)也正在筹建之中。每年年初与镇(街)农业服务中心签订《镇(街)农业检测室工作责任书》,明确镇(街)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是镇(街)农业检测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检测人员严格按照《农药残留速测工作制度》《果蔬农残检测操作流程》的要求规范化检测,并按《镇(街)农业检测室检测记录本》的格式,做好各项记录,及时上报检测结果。经年终考核镇(街)农业检测室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全部达标,各镇(街)农业检测室均完成全年蔬菜水果500个批次以上、规模猪场瘦肉精不少于40个批次的检测任务。2006~2009年度考核合格率均达100%。这标志着义乌市基本形成了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体系,有效提升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成为全市农业工作的一大亮点。

1.4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经常化

经常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食品安全宣传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2006年11月17日,举行高层次的“义乌市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座谈会”,特邀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专题报告,市委、市人大、市府、市政协等有关领导到会。编印《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文件汇编》600册,发放到有关农产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手中。2007年11月1日,“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1周年纪念活动”在义乌市举行,金德水副省长出席会议。这是对义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肯定,也是展示义乌的新形象、新风貌,提高义乌市美誉度的一个良好平台。2008年10月,为纪念《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2周年,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农产品安全工作。策划组织“纪念《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两周年”有奖征文活动。征文活动收到稿件100多篇,投稿者有学者、机关干部、普通市民、农民、学生等,辽宁、湖南、安徽、湖北、江西等省份均有人投稿,社会反应强烈,投稿踊跃。2008年7月18日,为确保奥运期间农产品安全,全面提升义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在稠江街道举行主题为“迎奥运·保安全·促和谐”的“2008义乌市农产品安全论坛”。10月31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纪念《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2周年,组织召开“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会议”。2009年,为配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先后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整治活动推进会、农业安全检测工作座谈会和农产品安全大检查等活动。与此同时,编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宣传资料5000多份。

1.5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化

适时向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专项检测等方面的信息,正确引导舆论,维护农产品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2005年以来,已编发《农业安全信息》66期,近10000份;在发行纸质版的同时,发行pDF格式的电子版;并上传至《义乌市农业安全监控网》提供免费下载。

2建议

2.1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长效机制

随着义乌市小商品制造业的发展、城镇人口集聚的加快,所产生的废弃物对周边农产品生产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个别地区出现“高氟、高铜、高镉”现象,Ⅳ、Ⅴ类水的比例居高不下,城郊结合部“污水浇灌”蔬菜现象依然存在,威胁着义乌市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要进一步落实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检测监管责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能力,依法行政。实行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动态检测监管,引导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激素、兽药等农用化学物质,提高使用效能和安全性。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证产品和“三品”农业生产基地建立与完善生产档案,推进产地包装和标志,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1,2]。

2.2提高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传统农业生产一直以增加产量为第一目标,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生产者更关心成本多少、产量高低、价格贵贱、管理难易,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特别是城镇附近的蔬菜,多为外来人员种植,相对来说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又居无定所,难以开展有效的监管。调查中发现这些人大多自己不吃自己种的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制定农民群众看得懂、会使用的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将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技术教到农民群众手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提高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生产出更安全农产品[3,4]。

2.3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启动“十一·五”期间农业部重点项目《义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的建设。排定计划,任务到人,落实检查,优化资源。收集承检范围内标准,组织检测人员开展技术练兵。组织编写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内审、质检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计量认证等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

3参考文献

[1]殷琛,朱海平,陆剑飞.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08(5):513-514.

[2]张玲,雷郑莉,尚德亮,等.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6(12):99-101.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篇3

摘要:生鲜农产品作为居民生活消费中的重要食品,如何有效保障其食品安全成为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对近年中国发生的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中的食品种类、发生环节、责任主体及本质原因等关键信息的研究表明,各类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存在关键控制点,对食品安全关键点的重点监管,有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水平。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关键控制点;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5-0031-05

一、引言

食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生鲜农产品(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是指通过种植、养殖、采收、捕捞等产生,未经加工或经过初级加工,供人们食用的新鲜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包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鲜蛋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鲜农产品因具备了新鲜、美味、富含营养等特点而越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不易存储等天然特性,在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成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如何保障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成为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针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开展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m.F.Stringer等(2007)将食品供应链分解,细化为27个单元步骤,并将食品安全事故归因于21项本质原因,运用这一方法定位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1]。雷声芳等(2010)通过对北京蔬菜供应链的研究,认为在供应链的供应环节、配送环节和流通环节存在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应该加强对这三个环节关键控制点的监管[2]。张庆平等(2007)认为新鲜果蔬在零售环节存在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并对关键控制点进行了定位[3]。刘畅,张浩,安玉发(2011)通过分析近年来1460个食品安全事件,通过建立食品安全事件集和定位矩阵的方法定位了四个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4]。霍红等(2011)根据黑龙江省情况,分析了果蔬、肉禽、水产品和乳制品4类农产品各自在其供应链环节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指出了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所在[5]。张竹青等(2011)应用HaCCp原理分析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储运等环节中存在的关键控制点,认为应建立关键控制点体系,以便协助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控制[6]。综上所述,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针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来展开研究,但此前研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研究中多运用实际经验和文献总结来定性分析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运用定量分析定位食品安全关键点的研究很少;二是以往多以全部食品作为研究对象,偏于笼统,而对食品进行分类,找出不同类别食品的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才能准确的判定各类食品的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对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虽然国内外针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的研究已经存在,但对于“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这一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成熟的概念[7]。“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HaCCp)作为一项成熟的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系统已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HaCCp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①。同时,此前学者在研究时也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刘畅等(2011)认为通过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要素分析可以定位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而食品安全事件中存在四个基本要素:一是事件涉及的食品种类,二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供应链环节,三是食品安全事件涉及的责任主体,四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通过对四个要素的分析可以定位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

因此,参考HaCCp理论并结合此前相关学者的研究,本文将“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定义为:在一类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风险集中存在于某个关键点上,即某个生产经营主体在供应链的某一环节的某一工序所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最多,可以预见当控制措施在此点应用,食品安全危害能被消除或将危害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笔者通过政府信息网站、食品行业专业网站、其他权威媒体等渠道搜集了2001年初到2012年9月份10余年间国内发生的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经过筛选去伪,整理出521起事件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通过定位不同品种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从而发现中国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为监管部门和企业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建议。

三、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分析

近年来,中国屡次发生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收集和整理这些事件信息所涉及的食品种类、发生环节、责任主体和本质原因等四个基本要素并对其展开分析,以便对中国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一)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种类

本研究对象是生鲜农产品,包括果蔬产品(包含水果、蔬菜)、畜禽产品(包含畜禽肉、蛋)和水产品。在521起生鲜农产品事件中,涉及果蔬产品的事件211起,占40.5%;涉及畜禽产品的事件199起,占38.2%;涉及水产品的事件121起,占21.3%。如图1所示。

(二)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环节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均可以归于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将供应链划分为不同的环节,以便对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环节进行定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分为七个环节:生产环节、初加工环节、批发环节、仓储运输环节、零售环节、餐饮及食堂环节、家庭消费环节。对三类生鲜农产品各自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环节进行统计分析,各环节事件出现的频次如图2所示。

x(三)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主体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存在责任主体,而责任主体可以根据规模进行分类。以往的学术研究中通常依据企业员工人数或企业的注册资本金额对责任主体分类进行界定。本研究从搜集到的食品安全事件相关报道中所给出的信息判断责任主体规模类型,将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主体分为个体生产经营者②、小型企业、大中型企业三类。三类食品安全事件中责任主体出现的频次如图3所示。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篇4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讲话时说,2010年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不动摇,在切实抓好农产品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稳中有升。按往年同期同口径统计,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8%、99.6%和96.7%,生鲜乳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保持在100%;圆满完成了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安全保障工作,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安全可靠的工作目标。

据陈晓华介绍,“十一五”期间,国家相继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与之相配套法规和规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步入依法监管的新阶段;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农业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统分结合的工作格局初步构建;组织实施了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一期规划,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大幅提升;深入推进执法监管,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全面启动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超过8万个,认定产地已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30%,认证农产品也已占到商品总量的30%。“十一五”为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晓华指出,“十二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寻求发展和突破的重要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必须统筹好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到与数量安全同等重要的高度,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强化监管,提升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篇5

[关键词]都市农业食品安全管理信息追踪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心自身的健康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因而成为焦点问题。都市农业为城市提供农产品作为食品或食品原料,在都市农业发展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都市农业发展对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相应措施出台。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可以提高都市农业生产质量、改善城市居民消费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都市农业整体竞争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对于城乡和谐发展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食品安全追踪管理的进展

当前市场上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消费者与生产或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从而引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按照信息经济学的思路,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显示与责任追踪等促进信息透明化的手段得以解决。

建立可追踪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是当前各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发达国都在发展食品可追踪系统,该系统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给商品标上号码、保存相关记录,从而可以进行追踪的系统,与之相结合的是建立相关激励和处罚机制,进一步促进生产经营者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1.欧盟的情况

欧盟于1997年为应对疯牛病开始逐步建立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按照欧盟食品法的规定,自2003年起市场所有零售食品均将实行产品追踪标签制,即在标签上要注明经销商、进口商、包装商、生产商及确切种植地和加工厂,以便在发生问题时可以从销售商一直追踪到产地中间各环节。

2.美国的情况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有两个突出措施,一是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一是Gmp(良好操作规范)。可追踪系统在美国已经应用到猪肉等畜产品的生产中。美国FDa食品机构注册法要求所有进口食品需要提前注册,提供食品企业也必须在FDa注册,否则不予办理入关手续。

3.加拿大的情况

2000年加拿大农业部宣布了“加拿大食品安全调整规划”(CFSap)。CFia对CFSap计划的参与体现了其持续地改进食品安全的承诺,即从初级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零售多部门、跨行业的食品安全协作,最终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

4.日本的情况

为应对疯牛病,日本从2001年起在肉牛生产供应体制中全面导入了信息可追踪系统,主要企业也大力推广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东京东急商店从2001年开始对蔬菜试行信息可追踪系统,将生产流通各个阶段相关信息存入服务器,消费者可以在店铺终端上阅读、了解所购商品的所有信息。日本最大超市洋华堂在12种蔬菜商品中采用该系统,平均销售量增加30%。2002年日本农林水产部正式决定,将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推广到全国的猪肉、肉鸡等肉食产业、牡蛎等水产养殖产业及蔬菜产业。

国际实践证明,要确保食品安全、卫生食品企业有强大的竞争力及政府监管有力,其关键在于建立先进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测体体系和食品信息标示与可追踪系统。

二、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实践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标示与追踪制度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部正逐步建立公开、透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公告制度、农产品品质公告制度、农产品认证公告制度等。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法律层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更加全面和规范的要求,并明确了生产经营者的相关责任和义务。

1.质量认证与显示

在质量认证与监管方面,我国近年来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即“三绿工程”和“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三绿工程”由国家经贸委、财政部、铁道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实施的。该项目要求:试点城市要建立健全全市食品质量检测网络和质量信息系统,建立有害物超标食品退出市场机制;试点市场要应用现代技术建立和完善食品进货索证制度、商品台账和经营者食品卫生质量跟踪系统,建立食品检测结果公示和制度,形成有害物超标食品退出市场机制;试点加工生产线要把好入厂检测关,生产加工原料要安全、无污染、无公害,建立健全企业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对生产环节和操作人员经常进行监督检查。

以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为核心的“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农业部启动的,2001年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开展了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试点。

国家认监委也提出在2004年继续大力推进农产品、食品等产品认证,提出信息产品、网络安全认证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尽快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

2.信息追踪系统的建立

上海、深圳等城市在食用农产品信息追踪系统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广东省、山东省部分地区也开始推行信息追踪体系的建设。

上海生产环节的安全卫生质量跟踪制度要求在生产基地的生产活动中,建立安全卫生质量记录规程,完整地记载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情况,保证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可追溯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追溯其出问题的环节。

深圳市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近年来开发应用了食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由质检中心、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连锁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市场和部门所构成的监测网络,其功能包括质检人员档案管理、考勤管理、综合查询,可根据需要对市场、基地产品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和查询。

3.武汉市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武汉市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力度较大,先后制定了《武汉市蔬菜基地管理办法》、《武汉市无公害蔬菜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武汉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有关法规,对于蔬菜、畜产品等从生产基地到销售市场有关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规范。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还积极开展了安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

在禽流感期间,武汉市为了实现全市畜禽产品放心消费,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还让市民明白消费。在集贸市场落实坚持业主负责制,每天对市场内的产品进行公示,让市民放心购买。强调市场业主的责任,对农产品实行明确的信息标示,促进农产品信息透明化,这是对于食品安全管理一种有益的探索。

但是,武汉市关于农产品安全管理方面偏重于技术上的解决手段和措施,而缺乏系统的从制度、行为方面理论上的研究和对于国内外先进实践经验的借鉴。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不对称信息下人的行为问题,需要通过信息的对称化和制度建设来调控、激励人们的行为。虽然武汉市在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方面也做了较多的工作,但这些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而没有建立对于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个参与者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农产品安全信息在市场上也不能做到透明化,更不能实现农产品安全的信息追踪,主要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农业信息网络中食品安全信息缺乏。虽然2003年建立了武汉农业信息网,但主要提供农业市场供求信息及技术信息,而缺乏基于信息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角度对于食用农产品安全的深入研究并在农业信息网络中传递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信息,更没有提供可以进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和责任追究的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与安全信息没有有机结合。目前的物流和供应链上的信息管理工作中主要以产品基本数量、运输等信息的管理和传递,对于更加详细的生产、加工相关信息没有明确标示和记录,也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的责任难以追溯,因而在供应链上的生产经营者也难有积极性去关注所生产经营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激励机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结合信息技术的使用,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追踪系统还需要有适当的食品安全激励机制作为保障,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惩处机制,生产经营者也难有采用这一技术系统的积极性。

三、武汉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的对策

有效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需要针对武汉都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本地农产品流通的特点,从源头和入口开始加强监控,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提高使用农产品安全管理的绩效。

1.强化源头管理,提高本地都市农业品质和竞争力

武汉市都市农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各级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推进基地的进一步建设。各生产基地需要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以提升本地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逐步将农产品生产过程基本信息建立专门档案。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鼓励政策促进本地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2.规范市场进入,加强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的控制

武汉市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和国内重要的集散枢纽,拥有白沙洲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量农贸零售市场和超市,对于进入武汉市消费渠道的农产品,监管部门可以考虑逐步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加强对与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可以从源头开始有效监管,但是通过批发市场来自外地的产品难以监控其源头,有效的管理方式是在其进入本地市场时加以把关。这样一方面对外来农产品提高要求,同时也对本地都市农业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供应链上可追踪管理

根据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加以控制,通过标示与追踪体系的构建,解决现实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消费者的具备充分知情权,实现由市场完成控制和调节的目标。结合现有农业信息和农产品信息网络,进行农产品安全的信息追踪,从而使得生产经营者各自的责任更加明确,其损害安全的行为也将受到更加广泛的监督。

4.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要求,以及相关技术的使用,要让相关生产经营者有良好的积极性参与其中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重视食品安全、关心食品安全,提供安全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能真正得到实效是最好的办法,同时对于损害食品安全、威胁民众健康的行为要从严从重坚决予以打击,甚至禁止其进入相关市场从事相关活动。目前比较可行的措施是鼓励生产基地、便民超市采用相关措施增强其竞争力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消费更加安全、放心的农产品,这同时也可促进当前“农改超”的进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篇6

关键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调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蔬菜占半边”,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在膳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人们生活水准和质量逐渐提高,更多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尤其是随着问题食品频频曝光,人们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更为敏感。

一、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种植生产环境恶化

农业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近些年由于工业发展、生产模式改变,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农产品生产环境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环境是蔬菜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选择良好的产地环境至关重要,同时还要防范有毒或有害物质进入蔬菜种植加工食物链,以防蔬菜产品遭受污染。影响蔬菜产品质量的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水源、土壤和各种投入品。

(1)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为以颗粒物为主的复合污染;光化学烟雾频繁、no2浓度居高不下,酸沉降转变为硫酸性与硝酸型复合污染,大气污染加剧导致农田土壤酸化。大气中的污染物和重金属已成为蔬菜产品的主要污染源。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粉尘和漂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把污染物带进植物体内,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危害人体健康。

(2)水质污染。工业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渣,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蔬菜是灌水量最大的农作物,水体污染已成为菜田土壤及蔬菜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水污染物主要有酚类化合物、氰化物、苯系物、醛类和有害微生物等。农田灌溉用水受到污染后有机质在蔬菜上残留,直接影响蔬菜生长发育,降低产量,或使蔬菜产品内有毒物质大量积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畜体内,造成危害。

(3)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包括有毒物质、有机废弃物、重金属中的铝、锌、铜、铬、镉、砷、汞、煤渣、矿渣、粉煤灰、放射性污染物等,它们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公路附近的菜田,除了受铅污染外,还会受多环芳烃类物质(paHs)严重污染,这些物质具有强致癌性。农用薄膜污染也不可忽视,薄膜释放的酞酸酯部分落入土壤,被蔬菜吸收,污染蔬菜。酞酸酯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在严重污染的菜地上种植蔬菜,蔬菜产品内重金属含量较高,硝酸盐也严重超标,这些蔬菜进入食物链,会危害人类健康。

(4)农业投入品污染。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直接关系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蔬菜生产周期短,病虫害多,致使施药频繁。一般农药均具有毒性,大量施用后,使蔬菜产品受到残留超标污染。近年来,我国先后禁用高毒高风险农药39种,高毒农药产品登记数量已下降到2%以下,使农残超标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其中,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从2001年的62.5%上升到近几年的96.0%左右。但还存在农药超范围使用及农残超标事件。肥料使用不当也会影响蔬菜质量安全,如过量的施用氮肥会导致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超标;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会导致饲料中重金属转移至蔬菜产品中富集。

2.蔬菜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蔬菜生产多为分散经营模式,生产规模小,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体制,这些经营主体很难统一按照一个模式组织生产,难以满足标准化要求,制约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一些蔬菜生产者生产技术水平低,质量安全意识差,片面追求蔬菜产量,忽视产品质量安全。种植中仅凭经验用药,极易造成药品残留超标,影响产品质量。

3.蔬菜质量安全监管难

农产品经营主体数量庞大、分散,生产环节多、链条长,监管难度大,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相对薄弱,监管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据了解,我国目前仍有14%的地市、30%的县市尚未建立监管机构,乡镇经费缺乏、执法装备落后,基层监管能力弱。镇级以下监测机构不健全,检测硬件配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配备检测设备或检测质量有待提高,大部分农产品未经检测就直接上市。且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蔬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无缝衔接的监管机制。监管中各部门各行其政,容易推诿扯皮。

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调控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相关部门要着重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质量安全调控。

1.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生产、农业投入品、加工、流通、销售诸多环节,农业部门和食药监部门要加强协作,健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切实承担起监管职责,联合行动,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真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供应链、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建立强有力的农业行政C合执法队伍,成立县(区)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积极争取将执法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改善执法条件,严格执法队伍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管理,努力开拓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更要加强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检测站、检测室和检测点。各县区农检中心应具备定量检测功能,通过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要增加农产品监测经费,改善乡镇级检测站的实验条件,充实检测设备,提高检验检测队伍业务素质;督促指导蔬菜生产龙头企业、“三品”基地全部建成产品检测站,把好自检关;加大对市场检测室建设,扩大监测面,提高蔬菜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配备村级协管员,切实解决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开辟"纵横交错,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格局。

2.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把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关

通过整合监管力量推行农业综合执法,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整个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质量长期监管,严把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关。对高毒农药实行分区定点销售,建立进货销售台帐制度,严禁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激素等经市场流入生产者手中。通过对农业投入品严格监管,做到农药经销点无国家禁用农药经营,蔬菜生产基地农药经销点无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销售。对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激素的行为予以处罚,对违反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管理规定、销售农残超标蔬菜的基地、流通市场给予新闻曝光,规范生产,引导消费。从源头介入控制,切实保护好、建设好农业生态环境,将监管职能制度化、长期化。

3.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

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创建各类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蔬菜标准化示范区。根据不同蔬菜品种、栽培方式、栽培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和蔬菜生产全过程动态监测;将分散农户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指导、培训,实施规模化生产;加快老蔬菜区的“无公害”化进程;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对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实行综合标准化管理,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加强蔬菜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及技术培训力度,及时准确地将蔬菜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传递给菜农,指导菜农科学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农药,确保蔬菜产品食用安全,防范农药中毒事故发生。做好农药药瓶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三品”认证进程,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扩大安全优质农产品总量规模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认证的有效性和公信力。要强化农户的品牌意识,打造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增加蔬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

4.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实现蔬菜质量可追溯

强化农产品安全责任制度,规范市场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市场管理责任追究。明确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初加工企业等在食用农产品安全中应负的责任,强化责任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蔬菜质量安全定期抽样监测和预警系统、标识管理与可追溯制度、认证产品免检和市场准入制度,不断推进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化。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使标识与上市农产品挂钩,形成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链条。稳步扩大“绿色菜档”、“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网点,要求经营者严格履行保证质量的承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采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数字化”和“身份证”管理。即对蔬菜产品从生a源头到消费全过程都建立质量安全数据库,形成蔬菜“生产者―营销者―消费者―监管机构”的可溯数据链,使消费者对蔬菜产品能做到“明白购买,放心消费”。

三、结语

蔬菜是人们一日三餐的必需品,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事关民生。国家自200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到2009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经过2015年的修订与实施,持续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并按照“产出来”、“管出来”、“两手硬”和“四个最严”的要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来抓,“产”、“管”并重,使蔬菜产品等食品安全调控稳中向好发展,有效保证了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本文就影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调控对策,以期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篇7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总体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通过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中央明确提出农业发展方式要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如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的宏观环境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总体稳定向好

2001年启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近年来农业部针对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例行监测数据,合格率一直稳定在高位。2016年共监测全国152个城市5大类产品108个品种94项指标,抽检样品45081个,总体监测合格率为97.5%,较2015年增长0.4%。其中,蔬菜、水果、茶叶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8%、96.2%、99.4%和95.9%,较2015年分别高0.7%、0.6%、1.8%和0.4%;而2016年畜禽产品的监测合格率为99.4%,其中瘦肉精抽检合格率为99.9%,与2015年持平[1]。我国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十二五”期末,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10.7万个,约占产地40%,农产品商品量的40%,较“十一五”提高了37.7%[2]。截至2015年底,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达3.5万个,约占耕地面积的13.7%;无公害农产品7.8万个,总量达2.3亿t,约占全国同类农产品产量的12%[3];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9579家,产品总数达到23386个[4];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792个,已创建“三园两场”9674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县185个。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善,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

体系逐渐健全,理论不断丰富经过10余年的建设,全国范围内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专业机构网格化体系基本形成。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相继成立了专业的研究所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地方层面看,29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机构成立,部分地市级农科院也开始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中心),大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食品安全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体系逐渐建立。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也得到了发展。自2003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已将“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作为院九大学科群之一进行建设,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调整确立了以“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为框架的3级学科建设体系,将质量安全与加工作为学科集群之一。2010年,农业部按照学科群部署建设了一批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30个学科群之一,于“十二五”期间,建设了包括综合性实验室和专业性实验室在内的9个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以共性技术研发为主,学科群内不同实验室的职责和任务各有侧重。“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正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的主力军。“十二五”期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科研项目立项、关键技术突破以及重大成果凝练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继“十一五”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公共安全领域优先主题后,“十二五”期间,国家及部门科技计划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都有重点加强。公益类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也遴选了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速测与监控方面的项目,支持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也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资助力度。通过近10年的研究,在农兽药及生物毒素等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在双低油菜全程控制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一系列国家奖及省部级奖项的获得标志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十三五”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

重要发展机遇期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纷纷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计划,加强食品安全科技投入。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已将食品安全、生物技术以及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作为农业领域的优先合作方向,投入19亿欧元,其中营养健康和食品制造作为食品安全领域投入的重点方面。在我国,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食品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随后相继出台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十三五”农业科技条件能力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国家和部门重大规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均给予高度重视,经历了筹划期和建设期后,“十三五”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重要发展机遇期。《“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设置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高行动计划”、“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工程”、“风险监测预警、评估能力提升项目”等9大专项,提出要加快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估转化,严格源头治理,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农业部《“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11个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指明了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重点。《“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指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战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重点。此外,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十三五”新增了多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研究岗位科学家;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中,“十三五”新增了1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在2017年启动的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中,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作为10个学科领域之一被纳入基础数据库建设中,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中心1个,国家农业科学试验站若干,长期开展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奶产品、水产品、特色产品、热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与安全科学数据监测,重点开展主要农产品品质鉴定、污染物残留评价及预警分析[8]。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趋势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重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理论与方法、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农产品中危害因子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及消减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预警理论与方法等领域有所突破.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趋向集成化、快速化

随着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现代质谱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同学科领域技术的交叉融合和集成,成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通量、检测速度与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在样品前处理方面,快速溶剂提取(aSe)、凝胶渗透色谱(GpC)、固相萃取(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e)以及免疫亲和层析(iaC)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对农产品危害因子的提取分离,而这些前处理技术的多维融合、集成与自动化,使得对农产品中微量、痕量成分提取净化更加简化和快速。此外,新型材料包括功能化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moFs)、碳纳米管、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微孔有机聚合物(mop)、磁性纳米材料等的发展[6],在解决现有农产品复杂体系痕量分析特定目标物样品前处理的瓶颈问题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快速检测方面,高性能识别材料的制备、不同标记增敏体系的研发,并结合芯片及传感器等技术,能够提升对农产品中目标物质的精准识别能力,实现多残留同步检测。核酸适配体、受体、重组抗体等识别材料在农药、兽药、激素检测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7~9]。而基于类特异性识别原件实现对多个目标物的同时检测以及利用芯片或传感器等技术集成不同污染物的检测反应,是实现不同污染物同步多残留快速检测的两个重要思路,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确证检测方面,基于多维色谱-杂交质谱技术的多类别污染物的综合分析技术也成为近年来确证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10]。多维色谱技术与质谱技术联用,如二维液相色谱、二维气相色谱及全二维气相色谱等与质谱技术的联用,已成为解决同源复杂组分检测的有效手段;而通过融合多种类型的质量分析器如四极杆、轨道阱(orbitrap)及线性离子阱(Lit)等集成杂交质谱,为实现复杂农产品基质的检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未知物筛查方面,高分辨质谱具有质量范围宽、分辨率和质量测量精度较高的特点,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化学性非靶标物质快速筛查的重要手段。而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破坏性、无偏向性、高灵敏度以及测定快速等特点,结合模式识别在非法、恶意添加物的筛查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前瞻性[11]。集成质谱、波谱及成像技术,对未知化合物结构进行定性推断和确认,发现食品中未知风险物也是研究的重要热点。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趋向系统化、精细化

当前风险评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前沿科学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发掘技术的发展和不同数学模型软件的开发,促进了风险评估技术的系统化与精细化[5]。纳米技术、组学技术、计算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化学物质暴露评估中的应用促进了风险评估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风险评估的精准性[12~13]。如动物替代毒理学新方法的应用,提高了风险评估的速度;基于人源细胞的机制通路研究,提高了健康效应评估的精确性;而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增强了风险评估过程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从而降低了评估的不确定性。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特别是如逻辑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贝叶斯方法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机器学习,能够实现从海量的数据中发掘关联信息,并将分割的数据关联化,提供系统化的评估方案。基于不同需求和国情,开发的模型软件和应用也是风险评估技术不断扩展的方向。如美国和荷兰依据临界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的基准剂量(BmD)模型均已开发相关软件;基于生理模型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BpK/pD)模型可以模拟药物和其不同制剂经静脉、口服、口腔、眼部、鼻腔和肺部给药后,在动物和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行为,目前开发的商业化软件已在风险评估中广泛应用;暴露边界(moe)法相关技术和软件在不断推进,这些风险评估相关软件的研发能够增加评估技术的准确性,必将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趋向精准化、定向化

基于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HaC-Cp)总体上适于农产品的安全管控,但由于农产品的生物活性属性,自然生产特征以及供给的时效性等因素,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关键技术上,结合污染物代谢、迁移和消解等行为,防止污染物防控二次污染;通过解决关键控制点与风险预警阈值,预测模型和评价模型,有效生物的选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农产品生产、收储运过程中混合污染的综合防控技术是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方向之一[14]。围绕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危害因子的污染途径与过程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包括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降解规律和机理、产地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危害等开展精准化研究;针对特定环节典型农产品关键或典型危害因子开展定向化研究,形成定向化控制技术,也是实现精准农业,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趋向智能化、集成化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主要分为信息追溯技术及真实性识别溯源技术研究两个方面。在以生产档案记录为基础的信息追踪与溯源技术方面,可追溯系统应用研究成为热点,主要依托传感网及数据处理、电子标签(RFiD)及无线应用、数据库与并行计算等技术的建立,实现对每一个过程的流通做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目前,该技术在高附加值农产品物流仓储的追溯环节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物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溯源技术日趋网络化和智能化。在以产品表征分析为基础的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基于Dna指纹分析建立的鉴别技术由于分析精度高,已成为农产品品种鉴别的一项关键技术。同位素质谱技术发展迅速,除目前常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外,氢、氧、硫、硼和锶同位素技术的应用有效性也日益凸显[16],通过分析不同地域农产品中同位素组成特征、差异,建立溯源数据库或绘制溯源地图,可以实现对不同农产品的产地溯源。近年来,在溯源技术发展方面,一是利用锶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对农产品产地溯源的有效性日益凸显;二是重视溯源指标在加工农产品过程中的变化;三是将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Dna指纹图谱技术、代谢指纹图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以及矿物元素指纹图谱等多项溯源技术集成,形成综合溯源技术系统,集成后的综合溯源系统能够提高农产品溯源的精准度[17~18]。

三、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有科技基础与存在差距

(一)检测技术

截至“十二五”末,我国共研发出500多项残留确证检测技术,其中农药多残留确证检测从最初的不到30种发展到700多种,兽药多残留确证检测可覆盖20大类300余种,建立了主要以农药和兽药残留为主的多项确证检测技术及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在快速检测方面,我国已经具备制备各种农药、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抗体近300种,研发快速检测产品600余种,快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十五”末期的不到10%上升至目前的80%以上[19]。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仍有一定比例我国已登记和有限量的农兽药残留无检测方法,农产品中环境污染物及与农产品品质营养相关的内源物检测方法缺乏;自主开发的检测设备少,设备成本高[20];农药抗体少,快检产品灵敏度和稳定性差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

(二)风险评估技术

在风险评估共性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剂量-反应评估中基准剂量评估技术,建立了农产品中化学污染物(特别是农药)累积性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和阶梯式暴露评估方法[12];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建模技术研究,已形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数据上报系统、分析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等。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面,我国已经针对农兽药残留等危害因子,开展连续动态立体式风险隐患摸底排查和专项评估,获得风险监测数据23万余条,形成23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技术报告。我国还缺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一些基础数据,如现有的危害因素本底含量数据、毒理学数据等基础数据缺乏,不能满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需要;在技术上,人源细胞替代动物毒理学测试及暴露组学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还刚刚起步,生物监测尚未纳入风险监测与评估的内容;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模型不多[13]。

(三)过程控制技术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以及对农业投入品及内源毒素的消减控制技术研究[20];我国已经形成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边界划分的技术方法及水产生产区域划分方法。如2011年,我国参照欧盟法规制定形成了《2011年海水贝类生产区域划型工作要求》。针对农药和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主要依据毒理学数据和残留消除规律制定出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经制定了433种农药的4140项最大残留限量。而在毒素的消减控制技术方面,目前已经形成的相关管理规范或标准有《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规程》等。尽管我国目前在农产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产地环境污染物(农兽药、助剂、持久性污染物等)与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性方面的研究缺乏;农兽药面源污染阻断和评价技术缺乏;在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新投入品所带来的危害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方面还很少。

(四)产地溯源与真实性识别技术

在信息追溯方面,我国已了《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及《热带水果分类和编码》等规范文件,建立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谷物、蔬菜、畜禽肉等主要农产品。在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我国近年来也建立了一系列方法,包括Dna标记法、近红外反射光谱法、稳定同位素法、矿物元素法等,在牛肉产地溯源、有机猪肉溯源与真实性识别及鸡肉、茶叶和蜂蜜溯源技术等方面奠定了技术基础。但现有溯源体系仅仅是建立在信息记录溯源上,与质量溯源相关检测技术、质量安全溯源的检测装备、食品加工和储运过程质量溯源支持技术等还没有集成形成技术体系。由于缺乏统一的追溯标准和规范指南,各部门建立的追溯系统仍存在信息不互联互通,很多产品追溯码的作用与普通的食品标签相类似,未发挥有效的追溯管理作用,且由于缺乏农产品种植、养殖等环节的化肥农药、兽药及生产管理等信息,信息记录成本高,也造成了源头追溯信息采集困难。而在身份识别与溯源技术方面,单一溯源方法存在溯源准确性不高,溯源库存在样品代表性差,综合集成溯源系统研究应用还较少等问题。

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突破点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产业发展的需求,围绕服务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目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战略需求,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整体能力的提升和关键问题的突破,确定如下优先发展领域。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优先领域

运用现代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产品中营养品质、功能成分以及农兽药、生物毒素、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等分析新理论、新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于新型功能材料的高效前处理新技术、农产品品质形成及无损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新方法、生物监测及非定向筛查技术。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优先领域

开展对化学和生物等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控制与预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中重要化学污染物的剂量-反应评估理论、暴露评估方法优化与模型、混合污染物联合暴露综合评估风险排序与模型、农产品累积性暴露评估方法与模型、主要农产品中危害因素风险评估模式及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整合与构建。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优先领域研究

污染物在农产品中的污染途径、成害机制及控制措施,构建农产品安全、清洁生产理论和典型模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污染物在产地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降解规律,农业投入品面源污染阻抗、钝化、消减技术,典型污染物生物修复理论和机制,典型污染物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农产品产地污染物阈值及产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优先领域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矿物元素、同位素技术、生物组学技术的溯源新方法研究,不同生产模式农产品溯源技术,加工农产品溯源技术;综合溯源系统的构建。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和标准物质研究,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农兽药残留限量制定,小宗作物农药残留及风险排查,动物源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制定,产地环境污染物限量标准与安全评价分类,农产品安全与品质评价相关标准物质研制。

(六)农产品营养组分作用机制及分离基础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篇8

互联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基础和载体,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表现出强进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日趋丰富,新的应用和传播形态不断涌现,网络新闻、BBS、博客、微博、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等网络媒介相互交织,互相借力,构成了一个多元立体的舆论传播路径,极大地拓展了网络舆情的传播空间,多元化的舆情传播格局大大增加了舆情监测和把控的难度[18]。同时,新媒体迅速向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渗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影响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大大增强了新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有调查显示,微博已成为食品安全等负面舆情曝光的主要源头和重要传播渠道。2012年上半年,浙江“杨梅膨大剂”等近10件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传闻就是通过微博第一时间曝料的[5]。网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超出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的30.2%,我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19-20]。在网民数量迅速攀升的同时,一方面,网民上网的娱乐化追求倾向明显降低,网络议题从日常生活琐事转向社会公共事件[21],涉及一日三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自然成为网民最为关注的公共话题;另一方面,网民应用互联网的角色也逐渐从信息获取者向信息制造者转变,大众麦克风时代催生了一个巨大的“网民压力集团”,政府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一言一行都会被高倍放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舆论讨伐。除普通网民外,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也日益不容忽视[22]。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安全、有保障,但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生产主体素质不高,部分生产经营者故意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违法手段花样翻新,传统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尚未杜绝,新的违法添加等风险隐患又不断出现,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检测工作等带来很大挑战[23],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尚不完善,基层监管力量薄弱,这些都决定了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处于多发期,安全消费矛盾凸显。从“镉大米”、“药袋苹果”、“有机食品风波”等热点舆情来看,无论是产品、生产过程还是政府监管行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触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成为近年来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然而在网络媒体发挥舆论传播和监督功能的同时,其自身道德失范现象也层出不穷。有些媒体片面追求时效,为抢占先机不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讹传讹,造成谣言传播;有些媒体为吸引眼球,断章取义,动辄冠以“致癌”、“剧毒”等字眼加以报道,加剧公众恐慌;还有些媒体为提高关注度,夸大负面新闻,把个别现象扩大化、典型化、普遍化,扩大事态影响,甚至冲击整个产业[24-25]。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为不实舆情,极大地增加了政府部门回应网络舆情的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零容忍的态度愈加强烈。但客观上任何食品都没有“零风险”,由于官方风险交流机制不健全,消费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比较薄弱,消费者在媒体的推波助澜或误导下,容易以偏概全,产生认识误区,难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客观认识,消费心理敏感而脆弱,任何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信息都极易引发非理性的共鸣。“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尽管国家对乳制品的监管和抽查力度空前,但国内乳制品消费信心还是一蹶不振。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网络舆情与现实社会的互动日益加深,网络舆论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干预机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在应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危机实践中,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已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但与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网络舆情日益上升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特别是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放大炒作对产业和消费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2008年,农业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互联网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处置工作”。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提出“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舆情收集和分析”。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主动、密切监测舆情”,从国家层面对舆情监测提出了制度性要求。2012年,《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着力强化舆情监测,抓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与预警信息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定期调度、分析和综合研判制度”,将强化舆情监测作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制度性安排。为落实舆情监测工作的制度安排,支撑实际工作中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与应对,近年来,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陆续启动了舆情监测工作。部级层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向常态发展,一是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收集、整理,确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快报(日报)制度,并深化舆情总结分析,编制舆情跟踪和重点舆情专题分析报告,帮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读网,为舆情响应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二是依托新组建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强化了专家组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职责,针对重大舆情不定期组织会商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三是安排专门经费开展网络舆情监测体制机制研究工作。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纷纷将舆情监测纳入监管工作内容,如江西省成立了舆情监测小组,设置了舆情监测信息员,建立了舆情报告制度,编印舆情简报,及时上报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26];重庆市组建了舆情信息监测专家团队,并建立了舆情信息收集整理、跟踪巡查和干预制度;上海市在舆情监测及处置机制、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畅通舆情沟通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此外,部分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建立了舆情监测和报告制度。随着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重视程度的上升和应急处置经验的积累,近年来网络舆情应对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都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在实践中渐显成熟。“激素黄瓜”、“香蕉乙烯利”、“茶叶农残超标”等一系列不实网络舆情发生后,农业部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解释,借助权威媒体澄清事实,采取网络访谈、深度报道等多种形式正面引导舆论,有效阻断了谣言传播,有力保护了农民和产业利益。“药袋苹果”等安全隐患一经报道,有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界定了个案性质,防止了媒体扩大炒作,最大限度减少了产业损失。“河南瘦肉精”等安全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得到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排查和督导工作,尽快查清事实,公布真相,回应社会关切,并依法开展责任追究,树立了政府部门的正面形象。虽然各级农业部门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有关舆情监测的制度要求仅在相关的文件和办法里有所提及,没有针对舆情监测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舆情监控工作还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同时,由于开展舆情监控工作的时间较短,目前尚缺乏集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反馈于一体的运作机制,农业部门内部的共享机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对接机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机制等也尚未形成,有些地方舆情监控工作往往是仓促应急,就事论事,多以经验为主,舆情监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和应对环境都有别于传统舆情,相对于网络舆情短时间内的快速蓬勃发展,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和手段调整略显滞后,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一是监测手段不适应,传统人工监测的信息获取手段已无法满足对海量信息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分析方法不适应,对舆情信息的汇总、舆情周期的判别、舆情走势的预测和重要舆情的预警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撑。三是应对方式不适应,固守传统媒体、忽视网络阵地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对新媒体和新型舆论平台的运用较为有限,多数部门不善于适应网络环境、运用网络语言、与新闻媒体见面、与网民对话,缺乏应对舆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舆情发生时,难以及时缓解舆论压力,化解矛盾[27]。目前农业系统普遍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团队研究并开展网络舆情应对,特别是地方农业部门,监控力量薄弱,没有确定的机构和人员编制,现有的网络舆情人员大多是兼职,并且缺乏系统培训,缺少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再加上管理薄弱,现有的人员力量难以支撑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响应工作,更难以保证舆情应对效果。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支持,舆情监测硬件设备投入不足,软件设施开发和购置也受到限制,有人员没设备、有设备没监测手段的现象比较突出。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的对策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篇9

一、充分认识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各级重视,社会关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具体体现。冬季是各类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期,加之春节临近,农产品调运频繁,也是质量安全风险集中的敏感期,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职责,深入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日常监管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做到任务落实、组织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为节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完善防疫机制,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

1、实行目标管理。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考核结果纳入市政府对镇街工作的绩效考核,并予以通报,对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表现优异的镇街予以表彰。

2、加强监督检查。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要根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考核方案》,对全市的防疫工作予以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3、强化免疫注射。必须对全市散养畜禽按要求进行集中免疫注射,免疫密度达100%,规模养殖场要按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免疫密度确保100%。经过前期防疫,没有达到抗体保护率要求的,必须进行补防,防疫结束后,畜牧局要及时进行抗体监测并予以通报,确保达到免疫要求。

4、加强疫情监测。要细化部门、镇街、村居的“属地管理”责任,完善疫情监测体系,不断提高预警预报能力。被监测单位或个人必须按要求采送样本,以便及时掌握畜禽的免疫效果,科学指导补防补免。

5、搞好检疫监督。要认真搞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确保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要切实加强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管理,严防外疫传入。一旦发现疫情,要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扑灭,坚决防止扩散。

6、强化队伍管理。严格按照各级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要求,选聘、管理、考核好全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按照考核结果发放误工补助,奖勤罚懒,专款专用,切实发挥村级防疫员的作用。

7、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让养殖户充分认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变强制免疫为养殖户自觉免疫,真正做到群防群控,营造浓厚的防疫氛围。

8、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和“属地管理”的总体要求,明确“动物疫病防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9、保障经费落实。要将动物疫病免疫监测、预防、控制、扑灭、无害化处理及动物及其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实行统一管理,保障公益性事业经费支出,保证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

10、严格责任落实。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负责对全市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行政问责,对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三、强化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1、强化监测,清除安全隐患。要根据冬季以大棚生产为主的特点,突出蔬菜生产期间和上市前的用药、用肥等生产环节,开展以烟熏剂为重点的农业执法检查,加大抽检频次和数量。要指导已建立农残检测室或配备农药残留速测仪的各镇(街道)、基地园区、市场进行自检,并对全市主要瓜菜生产基地园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进行大范围、全方位、多品种、多频次、多数量的农药残留专项抽查检测。各镇(街道)要重点做好蔬菜,特别是韭菜分散种植户的抽检工作,尽量做到不漏村、不漏户、不漏品种。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在进行上报的同时,要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做出处理,检测出高毒农药成分的,要坚决进行销毁,未出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要监督其在安全间隔期之后进行销售,对检测结果存在疑问的,要送农业局检测中心进行复检,尽可能地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2、加强督导,强化协管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是我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支重要力量。农业局、各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的督导、考核和管理力度,及时兑现奖惩,对工作不积极、不负责的要坚决撤换,确保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指导,抓好标准化生产。实行标准化生产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要从制定技术规程、编制操作手册、开展技术培训入手,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要针对冬季生产特点,重点对大棚蔬菜、瓜果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广大种植户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进行生产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篇10

关键词:监管体系物流安全管理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有关农产品安全的曝光报道没停歇过,“旧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层出不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显现出来。农产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产品产业国际贸易发展。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它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最小成本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及相关信息的共享。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

农产品是人民生活的必须,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以散户为主,生产规模小,中间环节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管理体系比较落后,缺乏有效的农产品监控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在国际上,我国农产品被进口国拒绝、扣留、退货、索赔和中止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国内消费市场上,“高毒农药蔬菜、毒大米、地沟油、毒奶粉、私宰猪”等等,触目惊心的突发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屡屡发生。这些都使我国农产品产业健康发展受到了冲击。

总体上来讲,我国对农产品物流安全体系的建设仍然不能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2.我国农产品物流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安全风险分析预警体系不完善

风险分析预警体系建设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应急物流的风险研究对于应急物流的有效完成至关重要,相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缺失。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的建立健全将有助于科学评估危害程度、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完善。

2.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不完善

农产品安全监控涉及到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储存、运输、加工以及销售的每个环节。而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物流水平低下,缺乏统一的物流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安全监控缺乏系统性和集成性,这种状况导致了农产品生产监管、安全质量控制成本高,使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益差、效率低,安全监测水平低,监测系统不完善,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2.3农产品物流技术与装备落后

从农产品物流技术的角度来看,由于缺乏适宜的技术设备和手段,基础设施薄弱。例如以冷链物流(指易腐变质食品从产地收购之后,产品加工、储藏、运输、批发与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特殊供应链系统)为例,有关部门估算,由于缺少冷链物流系统,中国每年水果、蔬菜的损耗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5%。目前我国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与豆制品是在自然状态下运销。再以粮食物流为例,2005年全国粮食物流量为1.7亿吨,其中0.7亿吨为跨省流动。国际上粮食物流一般以散粮为主,但中国90%仍以包粮为主,这使粮食物流成本高出发达国家10个百分点,且速度慢、损耗大。

2.4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建设中的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不对称、不及时,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且在企业内部及各企业之间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更谈不到利用先进的信息为企业服务;缺乏信息平台,处于物流节点的各个物流企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以供各企业进行信息交流,各环节的信息难以被记录和传递,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会导致管理者不能及时、全面、直观地了解农产品的安全状态,很难找到问题的源头。加之,管理水平低下以及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000多家,但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数量有限,批发市场的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信息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带来了食品安全的隐患。

3.构建农产品物流安全体系的几点建议

3.1政府加大对农产品安全市场的监管力度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安全市场的监管力度,以确保国内农产品市场的规范化和安全性。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要建立政府分工明确协调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安全监测体系、完善安全认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反映体系、完善安全认证体系和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按照安全和卫生的基本标准和条件进行生产和流通。我国目前农业流通仍然是“小生产、大流通”,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占到农产品流通量的75%以上。因此尽快建立起覆盖全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质量检测体系,建成分布在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城市的检测网络,拓展农产品检测第三方实验室的服务功能,形成农产品流通领域“产地—品种—品质”的农产品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并形成实时、有效的信息整合、平台,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