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课程的本质十篇体育课程的本质十篇

体育课程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1:20

体育课程的本质篇1

关键词:体育课程文化;结构;本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界和体育界人士对体育课程研究给予了足够的关注,特别是世纪之初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了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育课程为何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这就引起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的本质和价值的文化反思,体育课程的本质是什么?体育课程具有何种价值?体育课程存在为何?体育课程能何为?体育课程何以能为?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仅仅从体育课程的技术层面来分析是难以奏效的,对于这些深层次体育课程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从体育课程的深层次方面入手,体育课程的深层次问题就是体育课程的文化问题,进一步说,体育课程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也就是体育课程文化。什么是体育课程文化?体育课程文化的结构如何?体育课程文化的本质是什么?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是体育课程文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就体育课程整体研究来看,体育课程研究在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如关于体育课程发展史的研究、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体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体育课程实施方法的研究、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等,对完善体育课程理论体系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关于体育课程本质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贫乏,这对体育课程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不揭示体育课程的内在本质,人们就难以认识到体育课程的价值所在,体育课程实践可能会迷失方向,人们在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以文化为切入点,研究体育课程文化的概念内涵、结构与本质,凸显体育课程的文化魅力。

1.体育课程文化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可见,概念对于我们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研究体育课程文化,无疑要从体育课程文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体育课程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进而认识体育课程的内在本质。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血肉联系,一方面是文化造就了体育课程,文化作为体育课程的母体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体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脱离文化,体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是体育课程又精炼形成着文化,体育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文化的增值与创新提供了核心机制,离开体育课程,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就会受到阻隔。从体育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程自形成之初就是体育文化传承的工具,也就是说,传承体育文化是体育课程存在的逻辑前提,这就形成了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功能。其二,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文化型式。体育课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型式,这不仅表现在体育课程是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文化积淀的产物,它是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选择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集萃",展示的是文化的精华。鉴于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如此密切的关系,若想从本体论上去认识和理解体育课程,我们就必须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体育课程,这是研究体育课程文化使命的"阿基米德点"。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文化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体育课程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体育课程是文化的一个载体;二是体育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型式。文化作为体育课程的母体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品性,从体育课程的文化品性中,我们就能领悟到体育课程的本质和价值。体育课程文化的核心是体育课程价值观,体育课程价值观制约和支配着体育课程文化的理想和信念,体育课程文化的理想和信念不仅在于传承与复制体育文化,更在于创新与发展体育文化,培养文化创新之人,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应是体育课程文化的文化旨趣,"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化人,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2],体育课程文化应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的身心在体育课程文化中得以愉悦,让人的生活在体育课程文化中得以充实,让人的生命在体育课程文化中得以拨亮,让人的智慧在体育课程文化中得到启迪,文化是体育课程的精髓,体育课程散发着文化的魅力。

2.体育课程文化的结构

体育课程文化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组织系统,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认识体育课程文化的结构是对体育课程文化的进一步理解,是研究体育课程文化使命的重要前提。体育课程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型式,文化的结构划分为体育课程文化的结构划分提供了参考。体育课程文化的中层制度结构是体育课程文化运行的制度保障,是体育课程文化政策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程管理、体育课程评价等,体育课程制度文化结构反映了体育课程文化的规范性要求,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制度规范中,我们可以得到可靠的印证,体育课程目标的生成性、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体育课程设计的权变性、体育课程管理的灵活性使体育课程文化的中层制度结构呈现出生机活力。体育课程文化的深层精神结构是体育课程文化运行的不竭动力,是体育课程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理念、体育课程愿景、体育课程价值、体育课程信念等方面,体育课程文化的深层结构反映了体育课程文化的理想和追求,是体育课程文化价值的真正体现。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文化价值是迥异的,古希腊的体育课程文化价值在于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我国古代体育课程文化价值在于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现代西方体育课程文化价值趋向人的自我实现;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文化价值追求人的身心健康。可见,体育课程文化的深层精神结构是体育课程文化的内在灵魂,引导着体育课程文化的发展方向,如科学主义理念主导下的体育课程文化导向求真的科学世界;而人文主义理念主导下的体育课程文化则导向求善求美的生活世界。体育课程文化的精神结构需要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护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4]。体育课程文化的精神结构体现的就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它不仅要反映体育课程文化的社会现实存在,而且要超越这种存在,这就是体育课程文化的愿景。体育课程文化的精神结构就在于为体育课程文化的现实存在提供精神动力,为体育课程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总之,体育课程文化的物质结构、制度结构和精神结构是互为一体的,物质层次的体育课程文化是体育课程文化的物质载体;制度层次的体育课程文化是体育课程文化的规范保障;精神层次的体育课程文化是体育课程文化的思想灵魂,三者统一于体育课程文化的实践之中。

(体育课程文化的结构)

3.体育课程文化的本质

从体育课程文化的概念内涵和体育课程文化的结构,我们可以把握到体育课程文化的本质脉动。所谓本质就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藏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通过现象掌握本质"[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探讨并明晰体育课程文化的本质既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课程文化观,也有利于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体育课程文化的本质就是体育课程文化本身具有的、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是体育课程文化内部的特殊矛盾,是体育课程文化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本质与现象是相互统一的,本质是事物现象的内部规律性,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体育课程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外部表现形式,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体育课程文化现象中找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相同的、普遍的、稳固的东西,那么,我们也就找到了体育课程文化的本质,找到了决定体育课程文化与其他社会文化根本区别的特殊规定性。为此,通过对中西方体育课程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和考察,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体育课程文化,揭示体育课程文化的内在本质。

中国古代"六艺"教育中的"射、御、乐"就具有体育课程文化的含义,不仅能够强身健体、休闲娱乐,而且能够实现"崇仁尚礼"的教化目的。近代"体操"课程文化出于"强种强国"的政治目的强调"强身尚武"。近代"体育"课程文化注重体育的生活化和教育化,体现了科学民主的文化精神。现代体育课程文化的价值在于不断追求增强人的体质、提高运动技术、增进人的健康。西方古希腊时期就有了"体操"课程文化,泛指一切健身运动或健身术,斯巴达的体操是为了实现保卫城邦的目的,而雅典的体操是为了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把"体操"称之为身体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体系[6],具有身体教育的含义。欧洲中世纪的体育课程文化完全受宗教文化的束缚,唯有骑士体育表达了为战争而进行的身体和技艺训练方法体系。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育课程文化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注重对人以及人的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强调体育课程的健身和娱乐价值。近代西方体育课程文化在西方经验论和理性论哲学影响下,体现出强身健体的理性主义精神。现代西方体育课程文化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共同影响下,体现出多元的文化价值追求,既强调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又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意识。

从上述中西方体育课程文化不同时期的价值追求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文化的价值趋向在于人和社会,为了人的身心健康,为了社会的进步发展。课程价值观是体育课程文化的核心所在,体育课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它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两者不可分割,脱离社会的人不是真正的人,只有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所以,体育课程文化的价值追求,既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也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统一于体育课程文化之中,也就是说,体育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是为了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正是这种文化存在使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变化。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体育课程文化存在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程文化传承与创新得以形成的,文化传承是体育课程文化存在的逻辑前提,文化创新是体育课程文化存在的内在动力,由此推断出体育课程文化的本质在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4.结语

文化是我们理解和反思体育课程的重要视域,体育课程是人类社会文化传递、创造和交流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型式即体育课程文化,它是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文化积淀的文化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体育文化的集萃,展示了人类体育文化的精华。体育课程文化是由体育课程文化的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共同形成的文化结构体系,物质层次的体育课程文化是物质基础;制度层次的体育课程文化是制度保障;精神层次的体育课程文化是精神动力。体育课程文化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这是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价值追求,这一价值实现正是体育课程文化存在的本质要求,体育课程文化存在的本质就在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438

[2]李德顺、孙伟平,精神家园-新文化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10:14-15

[3]李德顺、孙伟平,精神家园-新文化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10:44

[4]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6

体育课程的本质篇2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本质;多元论 

 

尽管学校教育核心问题是教学,而任何形式的教学最终都要通过课程体现,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标准和要求。课程问题在任何教育体系中,总是居于中心地位,因此,课程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当代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内,课程问题的研究同样居于重要地位,其它问题的研究也会不同程度的涉及到课程问题。但对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研究,远不如普通教育那样深入。因此,从一定层面和视角探究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是十分必要,十分有价值的。 

 

一、课程本质研究的典型观点 

 

什么是课程?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它如何影响教师和学生?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课程的本质是什么。对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课程的处理方法。在对课程本质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学科知识论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课程的本质就是学科内容,即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及这些学科知识的组成。他们强调的是,特定学科或学科群的事实、概念和归纳性结果。斯宾塞以此观点为基础,建立了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课程体系。其特点是:1.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2.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3.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且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4.从心理基础而言,课程主要关注学习者的认知程度。 

(二)学习经验论 

该观点源于杜威对教育和经验的定义,以及卡斯威尔和坎贝尔在20世纪30年代的看法,即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取的所有经验”。这种本质观认为课程就是对学习者的经验所做的处理,将学校中所有的事情,以及校外的事情(只要是有计划的)都看作是课程的组成部分。课程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其特点是:1.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的;2.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的;3.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三)活动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课程是受教育者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其特点是:1.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2.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3.强调活动的完整性、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4.特别重视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四)行动计划论 

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将课程的本质看做是一种行动计划,或一种书面文献,它包括达到设定目标或目的的策略。其代表人物即是赫赫有名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作者拉尔夫·泰勒。这种课程本质观认为课程就是由一系列的学习计划构成,有起点,有终点,并有过程或手段,以便从起点能顺利的到达终点,根据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决定什么样的学习是重要的。 

(五)系统论 

系统论的观点将课程的本质看做是一个系统,用于处理人与过程,或使系统运作所需要的人员组成和程序。这种系统论是一种手段——目的的课程观。教育者根据这种课程观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或过程,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二、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应体现在满足社会和人的实际需要,包括社会实际需要、职业实际需要、学生实际需要。社会是职业的联合体,社会的全面进步依赖于各种职业的协调发展。像人生主要阶段都是在从业过程中度过的一样,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都是在职业生涯中实现的,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需要也在职业实际需要中体现出来。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应该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需要,这样的课程才能既贴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又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就业要求。 

在对职业教育课程本质进行的探讨中,存在着两条途径:其一,从课程本质中衍生出职业教育课程本质。职业教育隶属于教育系统,但又因其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而有别于其它的教育类型。因此,单纯从课程本质引申,加入职业教育特性而生成职业教育课程本质,而非从职业教育的实践出发,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本质观。其二,从职业教育实践中提炼出职业教育课程本质。从实践中生成理论是教育研究中一条有效途径。因为职业教育实践是动态变化的,而职业教育课程本质是静态的、相对稳定的,所以从动态的教育实践中生成静态的课程本质的过程需要正确的理论引导和经验总结。即只有在课程理论的引导下,结合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才能提炼出既具有一定实践基础,又具备理论高度的职业教育课程本质观。就其特性而言,职业教育是立体多方位的一种教育类型,它既具有一般教育类型所具有的学校教育特征,又带有强烈的职业特性和社会性。因此,可以尝试运用多元论的思想解析职业教育课程本质。 

(一)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过程取向——有机系统论 

对于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探讨一定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尺度进行,离开了这一标准探讨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将会为理论而理论。职业教育归根结底隶属于教育范畴,既然隶属于教育范畴就必定把培养人作为首要目标,而不是培养简单的劳动工具。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具备一定职业素养的合格公民。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本质并不应仅仅体现为技能或知识传授。这种对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认识将直接导致培养片面发展而不是合格的人才。职业教育与其它类型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其培养的学生掌握了足够的实际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能够直接走向社会,走上职业工作岗位,越是如此,越应强调职业教育培养的人首先是“社会人”,其次才是“职业人”,必须将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具有从业的定向性和广泛性。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技能、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的素质,还应具有适应未来岗位变化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能在相近职业岗位领域内发生能力迁移;具有社会活动能力,具备今后多次创业和广泛就业的潜在素质,包括创新精神、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学习以及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第二,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作为“社会人”,其必须具备高尚道德和发展潜力,不但具有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还应有法制观念、诚信、公正、民主、爱心等基本公民素养。将这两点完美呈现,追求的就是全面发展的人。知识或是技能的传授只能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一个组成成份,并且是显性成份,而成为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其他素养,例如态度、情感的历练则隐藏在整个的课程系统中。由此可以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本质就是由多个构成要素形成的有机整体。职业教育课程本身并不是一门门独立学科,而是一个有机、动态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主体要素,即课程的受众者和实施者;客体要素,即各类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载体构成;条件要素,即课程实施环境、手段、方法等。只有这些要素和谐,并稳定地形成有机整体,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可见,知识或是技能的传授并不能作为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只有将学习课程的过程变为学生学会生存,锻造职业精神,做有公共素养的合格公民的过程,职业教育课程的社会功能才能完美体现。 

(二)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目标取向——实践经验论 

当代的课程应当与现实的存在世界、生活世界达成视域的“融合”,课程即存在于个体生活与社会文化之中,经验即课程。这里所用的经验一词指的是哲学意义中的经验:来源于反思的、即我们由内省而知道的那些观念。它是一个内化的动态的过程,这些观念在职业教育课程本质中的表现为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翻开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近代职业教育的雏形——学徒制,其作为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以口传身授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是手工业生产条件下职业教育的一种主要形态。当时在行会组织中普遍沿袭的是师傅向徒弟传授技艺的做法,也是近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最初形态。可见,职业教育课程的本源来自于师傅经过多年在实践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的传授,并经过徒弟在实际工作中反复实践所获得。这与普通教育的课程本质不同,其生成的逻辑理论起点完全不一样。普通教育中的课程是文化的再生产、再创造过程。课程不是事物,也不是事物的结果,课程是对特殊环境中的特殊对象(教学主体)施加特殊手段和特殊方法而形成的事物过程。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实用性的特征。即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紧密联系职业实践,所传授的技能和知识能在生产、服务或管理工作中直接应用。因此,职业教育与以培养科学或技术领域里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不同。 

之所以将职业教育的课程本质归为实践经验,而不是知识或是技能,这是因为前者将职业教育的主体定义为学生,不管课程如何设置、展开,一定是学生经过实践反思之后所获得的,不是对已有经验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已有经验上的提升与升华;后者则将主体放到施教者身上,不管是知识或是技能,其具体内容是由施教者制定的,课程实施的具体方式也是由施教者制定的,学生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重要区别之一。职业教育的课程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设定。职业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而不仅仅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更好的面对今后的职业生活。另外,职业教育中的软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通用能力的养成在将课程看做是知识或是技能的传授中很难实现,只有将课程作为师生共同面对职业世界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与体验过程,以学生的现实职业生活和社会实践经验为逻辑起点发掘课程资源、构建课程系统,才能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目标。 

(三)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形式取向——实践活动论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是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得到锻炼的,只有不断的参与实践活动才能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所以强调职业教育课程应具有实践指向,即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本质观对超越我国惯于“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忽视技术文化和操作能力的教育传统具有重要意义。既然职业教育以实践活动为主要课程实施方式,职业院校的文化课和专业课都应以为实践活动服务为原则组织教学。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及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在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在做——反思——探究——创造——再做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现和解决未来职业世界中的问题,形成职业技能,发展创新能力。因此,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职业教育课程的灵魂,其他一切课程是围绕着实践活动展开和设置。 

综上所述,笔者尝试给职业教育课程下这样一个定义:职业教育课程就是通过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获取一系列职业社会所需经验的有机系统。在这个定义中突出了职业教育课程的三个特性:1.课程实施具有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具有实践性,这一点是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性,基于实践的职业教育课程才是有生命力的,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2.课程内容具有职业性。课程内容的选取要面向职业生活,使学生在接受了职业教育之后能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3.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职业教育课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应具备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性,它既不是各个单个课程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也不是课程各构成要素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课程构成要素在课程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课程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研究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价值 

 

课程本质到底存在否?是否有必要探究课程的本质?即课程本质讨论的价值何在?继而引申到职业教育课程本质探讨的价值所在。笔者所持的态度是肯定的,课程本质的探讨是有价值的。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探讨就更有价值,依据有三: 

(一)职业教育课程本质探讨的工具价值 

职业教育的课程本质就是对“职业教育课程是什么”的追问,这个追问必然引发我们两个方向的思考,即“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是什么”,“职业教育课程不应该是什么”,不管这样的思考能否在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找寻到确切的答案,但思考的起点必然要建立在对现实职业教育课程的考证上,即“职业教育课程现在是什么样的”,对于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思索和探讨推动了课程研究者对现存课程的分析和考量,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教育课程论的发展,从而体现了职业教育课程本质探讨的工具价值。 

(二)职业教育课程本质探讨的理论价值 

对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探讨有助于帮助我们厘清职业教育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既然要探讨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就必然要先将职业教育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弄清楚,既要深入到课程的内部一探究竟,根据课程的内部组成成份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即课程的内部构成与本质的分解与融合;又需要跳到课程的外部察言观色,探求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外部因素,对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探求引发了我们对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论需求,推动了职业教育课程方面的理论探索。 

体育课程的本质篇3

我国目前实行的课程理论的奠基是来自于钟启泉教授的《课程与教学概论》,归纳了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学习结果或目标;课程是学习计划;课程是学习经验。课程是体育课程的上位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对课程的概念和理解来了解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指导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文化知识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逐渐培养和习得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课程。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众多学者对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逐渐形成对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全面课程认识。我们同样可以通过上位概念课程来理解课程价值取向,课程价值取向是指作为客体的课程内容的属相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李秉德先生认为:“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趋向性。”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是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课程价值主体,包括体育课程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等,根据自身的需要,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课程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的趋向。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在一定具体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经过主体不断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并深深地打上不同时代的历史烙印,同时它又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修订、调整、超越和进化。因此,体育课程价值的形成和超越都无法摆脱具体的历史时代情境,同时一定历史时代情境中的课程价值取向有利于体现并代表其所处时代的本质特征。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的取向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社会性、客观性、制约性、群体性、阶段性、进化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具有反映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特征的功能。关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问题部分,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归纳出四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终身体育价值取向、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增强体质价值取向和健康第一价值取向,同时提出了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策略和途径,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阎智力,慕宝贵,2006)。另一方面研究主要立足于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产生的动因、基本内涵以及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评价等方面(张爱民,2007)。立足于我国学校体育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梳理课程价值取向,探索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发展与演进的内在逻辑,总结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课程价值取向的本质内容和精神,解释和揭示宗旨思想、实施过程、形成动因及现实评价,对于阐述当代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本质、确立未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梳理与分析

2.1“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49-1976)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都在经历着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向新民主主义形式、社会主义性质转变的巩固阶段。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急需快速发展,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也经历着从建设到发展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学校体育事业要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发展,要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1年又先后制定了《教学教育规程》、《中国暂行规程》、《教学工作计划》;1956年推行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这是新中国体育教育思想确立的标志。1961年在第一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颁布了新中国第二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在这期间1958年国家体委颁发了《“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和项目标准》,之后中国经历的“”运动,但是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还是强调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见表1)。这一历史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思想精神是迎合建国初期国情的,主要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学校体育课程要达到学生锻炼身体、发展身体素质、培养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品质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体育课程目标,同时要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发展服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形成的动因主要基于建国初期的社会背景和国际形势、学校体育事业的重大变革、全面批判西方自然主义体育课程、全面学习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等因素。这个历史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符合这一历史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主流价值取向。在改造解放前的教育方针,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教育制度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意识。但是,这个时期的学校体育课程在一味学习前苏联体育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了教条主义、认识片面、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的现象,将前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作绝对真理,排斥一切,长远来看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过于强调学校体育课程的国家性、统一性和计划性,忽视课程建设的灵活性、多样性,过于强调国家对体育课堂的导向作用,对我国学校体育课堂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

2.2“增强体质”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77-1992)

1978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给我国各项事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在快速恢复和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也随之进入到全面调整和恢复时期,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也由中不正常状况逐渐转变为“增强体质”的正常状态,这种“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主导思想是符合当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使命的。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也是我国颁发的第三次教学大纲。1987年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颁发了《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之后1988年又颁发了体育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同时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2年在1987年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见表2)。这个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产生最为明显的转变,由政治取向转变为体育教育本质取向,“增强体质”的价值取向符合1978年以后的国情,先后经过几轮教学大纲的修改,课程价值取向始终保持“增强体质”这一核心价值。因此我们说:“这一段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逐渐形成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正常状态—增强体质。”这种转变具有本质意义和跨时代的重要价值,这种改变奠定我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根基,使我国学校体育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增强体质”的价值取向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体育“拨乱反正”的必然结果,结束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其中教育领域是主要方面。认识到学生体质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979年和1985年两次全国青少年体质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学生体质差而且不断下降坚定了我国进行体育教育和加强体育课程改革的决心,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转变成为了重点改革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1982以后我国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个伟大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最终确立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学校体育为主、以学生经常锻炼为主、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我国是在1978年实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步确立了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增强体质”为主,是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第一次真正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课程选择的基础,学科本位成为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促进了我国体育学科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然而,“增强体质”的价值取向相对于对社会需求考虑的比较少,社会需求和社会性没有真正的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之中,学生个体的需要被“忽略化”,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功能和属性的认识还简单地停留在感性层面,以后“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同时也进一步深入了我国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思想观念的思考。

2.3“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93-2000)

同志在1950年的时候针对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身体健康差状况就曾提出过健康第一的思想。进入90年代后,几次全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普查的结果都不理想,青少年体质健康呈现了明显的下降状况。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学校体育适时提出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协调发展,这是为了适应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见表3),“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成为本大纲的表述核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大纲中表述比较清晰,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身心素质。这一个历史阶段形成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健康第一”价值取向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明确“健康第一”的价值取向,既可以充实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内容,还可以更加彰显素质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第二,“健康第一”价值取向是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符合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体育发展的主流价值。第三,“健康第一”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使我国学校体育摆脱了“重物轻人”的误区,显示社会属性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部分。“健康第一”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根本目标是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追求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健康,明确了我国学校体育课堂的性质是以锻炼身体为手段,以加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是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健康第一”的价值取向主张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主,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是课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使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一次飞跃。

2.4“以学生为本”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2001-至今)

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越来越强调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重视体育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2001年制定并颁布了《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见表4)。这两个课程标准中呈现出来的“以学生为本”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学生本身、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与以往的以体育运动为中心的体育价值取向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目标。这种价值取向赋予了体育课程改革全新的内涵。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将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称作新课标,新课标确立“以学生为本”课程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形成的因素包括:第一,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二,新世纪教育现代性的本质规定。第三,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实现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实现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但是从新课标实施的近10多年的情况来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程总目标难以达到。第二,具体目标设置和内容标准要求过高。第三,在授课中增加了体育教师对学生评价的难度。第四,师资配备和投入呈现普遍的不足。第五,一些体育教师习惯传统的模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有一定难度。要想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真正实现学校体育向教育本质的回归,还应该进行以下方面的课程改革。第一,引导学生真正的热爱体育运动。第二,要提高体育课的科技含量。第三,加强师资队伍整体培养。第四,建立健全检测评价机制。

3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未来启示

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梳理,发现我国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分别经历了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增强体质、健康第一和以学生为本四个历史阶段。这四个主导的课程价值取向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涵盖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轨迹,从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规律和特征。第一,从历史发展视角分析,课程价值取向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第二,从课程功能的视角分析,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是由单一性的价值取向多元性的价值取向。第三,从系统论的解决中国体育文化根儿上的问题,真正体现出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师的教育研究,解决“中国问题”时能够呈现出“中国话语”。

4结语

体育课程的本质篇4

关键词:阳光体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53

1研发背景

实施阳光体育校本化课程在分析了解我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和测试的基础上,了解充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促进实施《标准》的积极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艺2+1活动、课外活动等阳光活动的开展,合理有效地挖掘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和体艺2+1特色项目资源,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我校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课程的评价体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手段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不断提高。

2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标准》,全面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到阳光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带来的进步、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目的。

3研发目标

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落到实处,确保我校每位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

第二,分析阳光体育运动对《标准》实施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第三,通过研发实施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校本课程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艺2+1项目培训、课外活动等时间实施开展来促进实施《标准》,从而达到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第五,开展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和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4研发内容

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坚持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原则,创新与科学发展的原则,发展积极性原则,发展特长的原则,师生同步发展原则,保障安全的原则,开发或选用适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研发我校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具体内容。

第一,规定课程项目――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

以坐位体前屈为原型研发柔韧单元――“身体变变变”校本课程;

在体质健康测试跳绳基础上研发花样跳绳――合作跳绳校本课程。

第二,自选课程项目――体艺2+1辅导项目特色:

各体育教师根据自己体艺2+1辅导的年级班级研发本校本课程,并将其编入体育教学工作手册中,整理装订成学校校本课程教材。具体有:健美操校本课程教材;篮球校本课程教材;羽毛球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5组织实施

第一,组织保障,加强领导,成立阳光体育领导工作小组。

第二,制定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编写校本课程教案。教师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实施计划。

第三,加强师资培训,加强课程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多层次、不同的形式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及与校本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强化课程研发和课题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以行动研究为重点,组织交流、研讨,在实践中反思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不断调整策略、完善措施,使校本课程的研发不断丰富完善。

第四,编写或改编阳光体育校本课程教材,加强集体备课,制作教学用具,达到资源优化和共享。学校做好调控、测评工作。

第五,实施保障,要求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要加强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教学,尽快将跳绳列入体育课的主教材。开展好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做好两操一舞,并定期开展比赛;组建多样运动队训练。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举办开展好每年一度的“体育节”。

6评价机制

由学校成立的领导小组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的情况,表扬奖励先进。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确保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

第一,对教师的评价包括对教师课程教案的评价和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不断改进、完善校本课程的方案,促进教师教学不断改进,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

第二,对学生的评价从学生的基本测试情况、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技能评定、“体艺2+1项目”技能评定和情意表现四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填写《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学生情况考评表》。情意表现方面学生经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四方面的评价。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作《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学生成长记录登记表》,跟踪调查,记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7总言

体育课程的本质篇5

关键词:高职;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中国分类号:U695.1+4

伴随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嬗变。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将职业素质作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的重要要求。

一、职业素质本位的内涵

关于“职业素质本位”研究并不多见,而是通过“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素质本位”两种方式表达,但其实质都指“职业素质本位”。最早提出“素质本位”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是解延年,他将此概念定义为“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或素质培养”[1]。结合各种关于职业素质本位的界定,职业素质本位是指以从事具体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等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基本目标或价值取向[2]。

二、职业素质本位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职场对高职人才质量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时代背景下,职场对用人的标准不再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和技能,而是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排在第一,后面依次是工作经验、职业技能、知识水平。而目前高职院校往往只重视职业技能、知识水平的传授和培养。所以,强化职业素质培养是解决人才培养质量符合职场用人要求的关键。

(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然而,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十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职业素质的训练与培养重视不够,相应课程很少开设。因此,现代高职教育应该是紧密依托社会,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大要素的“素质培养为中心”,注重全面素质培养[3]。

(三)能力本位课程理解的缺陷

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在世界职教发展史上有过自己的辉煌,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技能和职业不断更新。在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过分重视职业或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过分重视科学技术课程的开设,能力本位的课程对基础性职业素质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学生成为了只会做事的“机器人”。

三、职业素质本位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高职教育的高素质性技能型人才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应具备较强的基本职业素质,所以应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增强学生潜在能力,为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和学生的发展性职业素质奠定良好的职场基础。

(二)职业性原则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所以,高职课程开发要充分体现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在开发过程中要从开发主体、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全方位开发。以此形成课程目标岗位指向化,课程内容岗位工作过程化,课程实施岗位情景化,课程评价岗位素质标准化。

(三)发展性原则

现代职业劳动界限的超越和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需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发展性职业素质。满足这种需求,就要开发多元化课程,以满足学生后期发展的需要。

四、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

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形成课程建设委员会,深入了解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职场对人才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素质现状,制定职业素质课程体系结构和学习领域,然后结合课程设计的理念和原则系统开发课程职业素质目标和内容,并经过行业企业和教育专家反复讨论修订形成。

(二)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职场对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职业素质本位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划分为三大学习领域:即基本素质学习领域、专业技术素质学习领域、发展性素质学习领域。

五、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设置

根据课程开发原则和课程体系构建依据,结合区域森林生态旅游实际,采用课内理论+实训与课外讲座+实践或者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方式。

六、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特点

(一)从狭窄的职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

在传统狭隘的专业教育理念影响下,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虽有一技之长,但综合素质不高,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往往显得比较缺乏。

(二)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文化教育

重视通才教育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非常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知识不断更新、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的人才。

(四)教学方式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

教学方式是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活动过程。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中,明确以理论+实践、讲座+实践、实践、竞赛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由“被动型”学习转变为“自主型”学习,教师由“专制型”教学转变为“民主性”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达到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解延年.素质本位职业教育一我国职业教育走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J].教育改革,1998(2):48-50.

体育课程的本质篇6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方法与手段也日臻成熟,但是在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与问题,本文就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20世纪70年,世界范围内的校本课程开发开始兴起,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伴随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2]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理念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偏低。世界上对于课程问题的专门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校本课程改革的研究成为热点和重点。目前对于开发校本课程的理念主要是建立学校特色,提升学科竞争优势,实现教育实务改革和教育创新实践的措施。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在于对学生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念认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被动接受教育者,而现代教学论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强调学校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特定学校的实际,只有学校和本校教师最了解学校的现状、学生的需求、教师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地区课程的重要补充。在理解了最新的教育、课程理念,我们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势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瓶颈。

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我国教学研究中,课程研究的比重较小,更多的是对于教学的研究,加之我国的课程都是国家统一安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应该是学校的事情,更应该是国家的事情,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财力、人力和时间投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等理念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心中扎根不深,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期望较差。

社会、家庭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支持力度小。国家统管的课程观念是社会和家庭认可的,目前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课程开发还不被社会和家庭所接受,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的事情而不是学校的事情,校本课程开发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升学,学校应该完全按照国家的课程进行授课,不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新课程方案实行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给予了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一定的权利,学校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取的素材较多,既可以形成本校的特色,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特有的民俗体育、民族体育资源,而在实际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于可用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

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对策

1、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加大对教师的培养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高度认识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学校在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彰显学校的特色。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广大教师具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能力,调动教师积极进行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加大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的培养力度,形成社会力量、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在内的团队。

2、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注入活力,应该积极吸纳社会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社会力量的范围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名人等,充分动员各界力量能够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多的财力与智力支持。

3、挖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资源

特定地域的历史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在国家三级管理体制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充分挖掘学校和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各种资源,能够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有当地的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各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形成了特有的民俗体育,而将本地的民间、民俗体育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构建别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成功的案例非常多,将本地的民间、民俗体育列入学校体育内容,对文化的传承也有积极意义。学校的优势体育项目也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能够成为学校的亮点,更能够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4、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劣目前没有很好的评价方法,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很好的方向,评价机制制定的质量能够为高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课程改革多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我们应该制定很好的评价机制,保障体育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

四、结束语

新的课程方案打破了国家统一管理的课程管理模式,更加灵活的课程管理模式为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空间,为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机遇。在国家日益重视国民体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国家实行“阳光体育活动“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灵活、充满活力的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为学生体质的增强助力。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释义[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董翠香,周登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钟启泉,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体育课程的本质篇7

关键词: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3-0113-06

abstract:withtheliteraturedatamethod,questionnairesurveymethod,expertinterviewmethod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takingShandongasanexampleof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presentsituationresearch,itmadeananalysisofthevocationaleducationinthecurriculumgoal,curriculumcontentandcurriculum.Studiessuggestthatthecurrentqualitycollegesanduniversitiessportscurriculumcontentlong-termfollowcoursecontentsystemingener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failedtoreflectthe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ofvocationalcolleges,anditcannotmeettheneedsofHigherVocationalStudents'occupationalspecialphysicalfitness.Basedonthis,itputforwardtocareerfororientedHigherVocationalCollegespracticalpecurriculumcontentoptimizationandimplementationofideassoastoimprovethecontentofsportsandteachingsystem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cultivation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occupationalphysicalqualitytrainingabilityandhabits,effectivepreventionofoccupationaldiseases.

Keywords:occupation;practicality;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

2005年10月11日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201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截至今日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得到蓬勃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逐步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肩负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职业体能、岗位特殊适应能力、体育技能以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等多重使命,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束缚,结合就业岗位职业特点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迫在眉睫。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山东省12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情况为调研对象(其中包括山东现代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菏泽职业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临沂职业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和淄博职业学院)。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文献数据库,查阅和搜集了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和研究成果,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结合相关部门下发的有关高职教育和体育教学方面的文件,梳理总结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有关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课程内容设置现状,本研究结合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调查指标,设计了《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调查问卷》,就山东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现状等问题向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展开调查。问卷的发放委托各院校体育教学部,借机教学工作例会时间统一发放向任课教师当面回收,共发送调查问卷96份,调查对象每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8份,共回收94份,有效问卷94份。为了解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主管领导对于当前课程内容的态度,以及对于本研究中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课程内容优化方案设想的看法,另设计《山东省高职院校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优化构想调查问卷》,向调查对象体育教研室负责人发放,问卷发放随教师问卷一同发放,共发放问卷12份,回收12份,有效率100%。

1.2.3专家访谈法

就有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以及高职院校实用性课程优化设想方面的问题,当面和电话咨询专家、学者8名,了解当前山东省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一些热点问题,咨询专家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的见解和实用性课程优化方案的建议。

1.2.4数理统计法

对于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剔除,然后运用excel2010和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综合分析真实反映调查内容的数据,以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

2.1.1体育课程目标情况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内涵的核心要素,是学校体育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关键依据,它是体育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体育课程期望在某一特定教育阶段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程度。体育课程目标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它的确立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息息相关,富有较强的时代特色。2002年教育《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课程目标明确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5个领域,发展目标是基于基本目标对于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提出的提升目标。针对当前大学生体质下降、发展水平不平衡等现象,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下发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并建立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监督机制。这些政策的颁布不仅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有宏观指导作用,对于高职院校同样适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在普通高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结合各院校专业设置实际情况,在发展学生基本运动素质和体质水平的同时,兼顾专业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设置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目标,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准职业人”培养职业特点鲜明的专业性身体素质。

调查发现,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基本包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观念”“自觉锻炼习惯”“身体素质提高”“发展体育专长”等几个方面,这也基本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基本趋于一致,体质达标和终身锻炼意识是主要内容,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课程目标不明晰、目标设置过于简化等现象。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基本涵盖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以及身体健康目标,但是对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较少涉及,而这两项目标恰恰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息息相关。

2.1.2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情况

体育课程内容是依据体育课程目标的需求,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以及比赛方法等。课程内容设置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内容决定价值需求和实现途径。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普通高校趋于一致,开设项目的数量应该保障学生的选课需求,并且也要有持续的学时保障,以便各项目的练习能够贯穿修学年限。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每所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不应少于10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基本符合该意见,项目设置基本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在保证项目设置数量的同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应结合各专业就业岗位工作特点设置实用性教学内容,为就业岗位提供职业身体素质保障,有效防止各专业岗位职业病的产生。

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项目基本能达到教育厅关于项目设置数量的要求,但是项目多为传统体育课项目,篮排足以及田径教学普遍开设,武术、健美操等对于地区器材设施需求较低的项目也较受欢迎,但是一些新兴项目及对于场地器材和专项技术特点要求较为严格的项目开设的学校就屈指可数,而这些项目恰恰是更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如瑜伽、网球、游泳等。

2.1.3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和学时设置情况

课程设置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设置有严格规定: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必修课程,其中本科学校总课时不少于144学时,专科学校不少于108学时;要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选修课,并且要覆盖学生全部修业年限。高职院校学生的修业年限包括在校学习和校外实习两个阶段,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或者两年,与普通高校相比在校学习时间的缩减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指导纲要》还规定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可以独立开设也可以穿插在实践教学之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合理调整学时安排,有效利用学生在校学校和校外实习时间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性体育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身体素质和日常保健能力。

调查中得知,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基本贯穿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大部分高职院校会安排3~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普遍采用前两个学期进行大纲内容学习,后两个学期进行选项课教学以及学生体质测试内容。但是83%的高职院校选择将理论教学内容穿插于实践教学之中进行,单独安排理论授课的学校仅占17%,并且理论授课有部分学校选择在学期之初或终结阶段进行,多为体育课课堂常规和课程评价内容,针对教学内容的理论普及以及比赛训练方法的讲解较少,与职业相结合的专门素质培养和保健知识的普及更是鲜有。

2.1.4体育课程教材选择情况

体育课程教材是与课程设置相适应的系统配套,是反映课程设置合理性的依据,也是体育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保障。《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科学锻炼水平的基础依据,不断将教学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到教材内容之中。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普通高校的统编教材,目前虽然部分院校也组织过自编教材的编写,但是独立采用自编教材进行课程教学的学校还没有,有高职院校选择自编教材与统编教材相结合使用。

2.2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弊病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存在较多问题:1)课程目标的设置与普通高校趋于一致,对于职业院校的特殊培养体系欠缺充分的考虑。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设置与普通高校不同,除对于学生素质和锻炼意识的培养之外,更应结合学生职业岗位的特殊需求加以区分对待;2)体育课程内容项目的设置始终未能摆脱形式化和传统化的束缚,项目设置多为迎合《指导纲要》等政策的相关规定,项目设置没有充分理清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课程内容设置缺乏职业实用性,职业岗位的特殊体质需求没有得到充分体现;3)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和学时安排缺乏连贯性和持续性,现有的学时只能保障基本的必修课内容学习,学生疲于应付学分压力和体质测试内容,难以真正引起足够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职业体能水平;4)教材选用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求,长期沿袭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材缺乏对职业素质培养需求的关照,教材内容仅限于学生普适性需求,发展学生基本运动技术和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有余,而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身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高职学生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最后教育阶段,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段,是终身体育意识形成以及良好身体锻炼技能习得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肩负着实现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为即将从业的“准职业人”提供体质保障,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水平、全面的运动技能、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在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结合职业岗位的工作性质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增设与学生学习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特色体育知识内容,实现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补偿性、合理性和终身性。

2.3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优化

2.3.1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相关理论

以职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宗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势必要为该宗旨服务。以职业为导向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选择专业以及将来职业岗位需求,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职业能力需求,改善职业岗位工作体能水平做准备。课程内容设置讲求实用性、针对性,除培养学生良好身体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思想之外,应结合职业特点培养学生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特殊身体素质等,培养学生良好职业心理素质,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寿命服务,这也是该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

2.3.2体育课程内容优化

1)高职院校专业岗位职业特点

高职院校所设专业种类繁多,各院校一般会根据办学特色对于所开设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岗位职业特点。根据调研结果,本研究依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结合各职业岗位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关分类,将山东省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分为三类:静态类、动态类、姿态变换类。不同类型的职业岗位对于健康的影响不同,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体质、职业保健措施有相对的差异。

2)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选择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依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际需求,还要兼顾就业岗位职业特点,以培养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术为基本要求,延伸至培养学生从业所需的专门身体素质以及有效防止职业病的拓展目标。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各职业的岗位身体素质要求、职业素养以及易患职业病症等等,根据专业特点设计和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普及日常保健措施有效规避职业病的发生。职业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要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踏入工作岗位之后保持良好的职业身体素质和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

2.4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构想

2.4.1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引入和实施是个逐步尝试和改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是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和提升,而是在发展学生共性身体素质需求的基础上向职业岗位专门素质的延伸,不仅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而且也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职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也是由体育教学根本目标所决定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设置状况,在正确理解职业教育共性和个性的前提下,完成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基础学习,并有选择地向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延伸。

2.4.2高职院校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可以选用多种模式进行:可以单独列为某一学期的教学计划,第一、二学期普修课+第三学期选修课+第四学期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学期安排可以灵活调动;也可以将课程内容穿插于体育教学常规普修课或选修课中间进行,在普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中,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可以加强与职业有关的特殊身体素质和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还可以将此内容融入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进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应结合高职教育实际,充分利用有限学时在培养学生基本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始终。

2.4.3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现有多种方法和途径,课上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专门身体素质的习得方法和手段,熟悉职业病预防和康复的保健对策;也可以采用虚拟岗位工作情景或课外步入工作岗位实习和实践期间进行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体会岗位职业特点针对性进行练习。学生体验职业岗位特点过程中发现自身职业素质缺陷,了解职业岗位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方能进一步重视和积极地投入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

2.4.4从提升基本体能技能、提高职业岗位专业素质以及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求出发,借鉴统编教材内容结合专业特点组织自编教材的编写,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材体系。在充分理清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针对职业院校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的身体素质需求形成有职业特点的高职院校体育自编教材。结合职业岗位身体素质特点以及运动用力形式,设置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运动保健措施,进一步突出职业实用性课程内容的规范性、实用性、预防性和科学性。

3小结

高职院校教育在办学特点和培养方案方面与社会发展和生产需求直接相关,在推进社会发展和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长期沿袭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忽视了职业院校的个性特征,缺乏对于职业岗位特殊体能需求的研究和认识,这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和价值实现的瓶颈。以职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形成职业特色鲜明的体育课程体系,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职业体育意识,增强职业体育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和缓解职业病的发生几率。该课程内容的提出和实施将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体系,丰富“准职业人”的专业素养,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车志宏,马思远.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

[2]陈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吉首:吉首大学,2012.

[3]张建华.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4]徐建超.山东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方案的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4.

[5]曹锦飞.我国高职院校78类专业职业体能课程设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10).

[6]朱伟强,潘海波.论体育课程目标[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

[7]刘守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2).

[8]曾永忠,董伦红,赵苏.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

[9]花树洋.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0]孟莎.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与改革对策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体育课程的本质篇8

关键词:课程观;素质教育;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40-0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35-03

课程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教学目的、内容、范围、课时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了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过程。它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教育内容的总和,解决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长久以来,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基本价值取向等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存在许多误区,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些误区越来越尖锐而具体地显现出来。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认清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并以此作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高校公共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结构

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是指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内在联系。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结构由显性体育课程和隐形体育课程组成,显性体育课程又分为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活动课程。其中,体育学科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这些课程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任何一方面都不可予以偏废。

高校体育学科课程。这是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的基本形式。它是依据大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需求,从体育科学中精心选择相关内容并加以合理组织,制定有关标准、规定教学顺序、安排教学学时的课程。必修课是高校体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保证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培养大学生基本的体育素质及基本体育技能,要求所有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它在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一旦过高,易造成大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制约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选修课是为了适应大学生全面提高体育素质的需要,允许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学习的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应该在观念上正确看待体育选修课,充分重视选修课,把它放在与必修课同样重要的位置,使选修课在大学生素质发展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高校体育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动机为出发点而设置的课程。它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性,主张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对培养实用性人才有重要的作用。它较好地弥补了体育学科课程偏重知识传授,缺乏实际操作,造成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差等种种缺陷,与体育学科课程形成学用并存、优劣互补的有机整体。

高校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它必须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情感、仪表、态度、理念、信仰、价值观等方面。此外,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教学设备、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传统风俗、体育俱乐部、体育宣传设施、体育教学规章管理制度等也都是隐形教学的组成部分。在体育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注意并且合理利用这些隐性课程,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高校公共体育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即是对“人”的教育,而身体素质教育则是其它素质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其它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品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

1.生成性

体育素质教育课程不是一种先验的、固定的、既定的制度化教育要素,而是一种不断生成、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和不断丰富,这种素质教育课程也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因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具备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与大学生共同构建,共同生成新高校体育课程。

2.整合性

知识经济的时代,各个学科日益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的整合已是全球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高校体育课程的整合旨在改变科目过多、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主体地位的弊端,以满足大学生选择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主题。针对这个特性,大学体育教师面对缺乏整合的现状,应开设综合课程,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使大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获得全面发展。

3.实践性

知识是学习者在实践中逐步获得的,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并非终极真理,而只是过程,是个人经验的统一整合。体育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从强调知识积累转变到对创造知识的引导。高校体育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人士给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而要以引导者、协调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从设计课程目标、实施课程策略、选择课程评价等各方面进行知识的实践和创造。

三、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1.倡导人的全面教育

我国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三个现代化”和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大学生具有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体育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时期的四有新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也是高校大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正如同志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在竞争激烈的知识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一个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个人生存问题,还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发展与兴旺。因此,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要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最终的目标。

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把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现代快速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加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精神过于紧张;摄取能量过多,造成高血压、肥胖症、心脏病等“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终身的体育锻炼,呼唤着终身体育教育的良好开展。而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很难达到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为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患病之间,即“亚健康”状态。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2.倡导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纵观21世纪的世界体育课程改革,倡导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高校体育课程过于注重体育知识传授,强调培养高校大学生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使大学生在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想实现这一课程改革目标,就要加强和完善实施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4]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欠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不够丰富。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过分注重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学习和被动学习,忽视了大学生“身、心、社”全面发展的要求,忽视了大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也忽视了大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提高运动参与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社”的全面和谐发展。高校体育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四、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在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时的注意事项

1.高校体育教师要认清楚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相互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教学中具有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不但要提高从事的必修课的教学能力,还要加强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强化隐性课程的教学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从事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高校体育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锻炼,还要在此过程中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2.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般主要通过六种基本途径来实现。第一,开展社会调查,跟踪和预测体育的发展动向,以便掌握有关体育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素材;第三,开发和利用体育设施,包括体育活动场馆、体育设施、图书馆等等;第四,研究大学生体育学情,制定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第五,利用校外资源,包括各种体育俱乐部、各种机构、人文环境等;第六,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各种渠道。

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多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师还要注意发挥指导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以指导,避免学生走入歧途。

4.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身锻炼

高校体育教师要迎接严峻挑战,勇于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能,转变工作方式,学会终身学习。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但强调大学生需要拥有健康体魄,还要拥有健康心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于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强调素质教育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2]任永星.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3]祁龙祥.高校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及运动技术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3,(04).

体育课程的本质篇9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1.课(教学)和课程是有区别和联系的,应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课程是观念的东西,说到底它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教学是实践层次的东西,课程要靠教学得以实施,学生和课程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特征,不是课程的基本特征。在课程改革中把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加以必要区别。当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广大教师理解了体育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2.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目前我们理解为学科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活动类课程多侧重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中是学校课程的辅助形态。因此,两类体育课程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

体育课程的本质篇10

关键词:学校体育;以人为本;体育课程;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课程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在校每一个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基于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全球经济发展及知识转型的背景下而提出和实施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体育研究往往只着眼于体育教学这一层面,而很少很少深入到体育思想、体育观念及体育课程等问题上进行研究,这就使得在很多情况下以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替代了体育课程。同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体育工作者的思想相对禁锢,这就使得许多教育工作者在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始终处于被动的执行地位,而不是成为开发课程、创新思维的主体者。可见,这些问题的存在长期阻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其起主导作用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早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全球经济和社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而新课程改革后,提出了快乐体育、和乐体育、健康体育等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而贯穿这些模式的主要思想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它正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对此,本文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研究视角,结合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具体策略。

1人本主义课程论内涵

人本主义课程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情意课程或人性中心课程,主要是以“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是以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和目标。人本主义课程具有自身的课程特点:第一,学校应尊重学习者的本性和要求;第二,教育要承认不同学习者学习方式之间有着重大的差异;第三,学校课程必须同学习者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可见,人本主义课程一切围绕着学生,以学生和人的发展为根本,其价值观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例如,美国的体育课程没有统一的大纲,各州体育课程的纲要有很大的灵活性,学生选择课程内容的范围越是广阔。再如,日本早在1978年就对原有的大纲进行改革,规定了体操为必修科目,其余体育项目均作为选择必修科目,可在一定范围内由学生选择学习。这些都说明了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是比较一致的,即人本主义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实现的是人的自有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在中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体育教育的任务更显艰巨,教育界不得不对以往的体育课程是否还能适应现在时代而进行反思。尽管我国先后进行过几次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运动竞技教育模式,加强了一些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扩大了体育课程的弹性。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材建设。但是,这种改革仍然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现行的体育课程与现代社会要求的许多东西不相适应,还依然存在。

2以人为本体育课程理论基础

人的发展是指人的本质的发展,即人的需要的发展。而人自我实现或自我创造则是人的需要的本质与核心。学校教育是一种使受教育者提高认识、获得发展的活动,培养人健全人格的活动。因此,学校教育应紧紧围绕人的发展而进行,而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正是符合这样的指导思想。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其理论基础加以分析和研究。首先,课程论基础。这一基础主要包括实践性课程理论与纯粹性课程理论。实践性课程理论追求实践理性,其基本特征是回归实践,倡导学生对具体实践的理解与相互作用,把课程实践过程变成了课程理论的创造过程。而纯粹课程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直接面对课程事实本身,是一种自然的思想态度。这两种课程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对我们研究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及其相关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其次,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发起者和主要代表是马斯洛,其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它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体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潜能的人才能成为自由健康的人,才能在社会上起积极的作用。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学基础。再次,教育学基础。人本化教育思想主要是借教育的力量来涵育人性,使受教育者能够自由和谐地发展。人本化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注重研究人的理智与情感,价值与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教育必须促使人性的形成和人的自我实现,让受教育者通过内在地挖掘出潜能,来确立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因此,人本化教育思想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的功能要注重对学生潜能开发,培养独立性。除此之外,体育课程的本学科理论依据。这些依据主要有人的全面发展论、素质教育理论等。其中,人的全面发展论要求体育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而素质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因此,素质教育本质核心也就是人的本性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3以人为本视野下体育课程发展的新要求

3.1学校体育课程要实现学生素质教育为根本。首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在社会快速变革中,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将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针对目前我国学生体质下降的形势下,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方面必须起到独特的功效,把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贯穿于学校体育的始终。其次,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学校体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是保障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有效途径。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严重地干扰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忽略了学生独立的人格的主体地位。而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正是倡导学生第一的理念。再次,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能力包括运动的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而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功能则是独一无二的,主要体现在学校体育中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上。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往的学校体育忽略了其它能力的提高,客观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这与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发展思想是不相符的。除此之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体育可通过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积极发掘学生个性的独立性、独特性和整体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3.2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教育原则。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教育中应遵循必要的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体育教育中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技能本位”的思想而提出的。在体育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应注意下面的问题: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学习者首先是人,只有承认了这一点,教师才可能从学习者作为人的特点出发,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其次,减少外部强制性约束。在体育教育中,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习者,教师应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而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强迫他们改变。再次,承认个别差异,不应要求所有的学生在相同时间里完成相同的认识任务。第二,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整个教育活动应该开放,而不是封闭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教育途径的开放、教学活动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体育教学内容的开放、教育评价的开放性等。第三,创造性原则。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必须遵循创造性原则,教师必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始,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讨论中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3.3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发展的出发点和评价的依据,而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有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两大部分。其中,学生发展目标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富有个性地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使学生的人格、社会性都得到发展。而教师发展目标主要是使教师成为学者型、科研型的新型教师,切实领悟人本化教育思想,并将其贯彻于教学之中。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要求教师具各人本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特色。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4以人为本视野下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主要对策

4.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教育的指挥棒和方向盘,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体育课程正确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文主义思想的根本内涵就在于人的发展。在这样的思想下,要求学校体育工作者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确立新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迈入21世纪,培养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重新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学校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有效教学模式。

4.2加强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的有机结合。人本主义体育课程是多学科体系相互渗透的结果,其中人文心理学、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教育学等学科是紧密相联的。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而体育则体现的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块的。这就要求学校体育课程发展应当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渗透与作用、共同促进与发展。

4.3改革和完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事实人本主义课程的主要载体,教材内容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是实施人本主义体育课程成败的主要标志。在体育教学中,应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在体育课中的份量,使地方课程和民族传统内容进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同时,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还应该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和卫生保健知识的教学已成为必然。只有改革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多、繁、难的弊病,才能真正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也才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课程观。

4.4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否健全,关系到对学校体育课程教育和教学的衡量标准是否顺利和完善。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实施背景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其具体内容包括考试评价体系、学科发展体系、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师资评价体系、学校环境评价体系、教学反馈机制等。每一个体系下都包括了许多子系统和具体内容。因此,作为学校应该投入专门的人力和物力对其评价体系进行设置和研究,并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出台相应的可行的系列评价细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体育课程走向健康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裴立新.“以人为本”――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9-12.

[2]张学忠.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3,10(2).

[3]胡庆山,邓宗琦,王健.现代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