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十篇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十篇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30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篇1

(中信银行唐山分行 063000)

【摘要】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三论”的基础上对涉及会计信息化在发展中相应的定义进行了解析,以期对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研究以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主要有“计算机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年,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标志着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践的起点。这次会议是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一同召开,第一次使用“会计电算化”这一名称并替换了之前的“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因此,大家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开始认识会计信息化。2005年,专家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发表了“会计电算化”发展为“会计信息化”的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总结,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也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作用。

学术和教学领域目前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这两个概念同时使用。目前,学者们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有两种主要的观念,一种观念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另一种观念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的发展阶段。这两种观念的模棱两可使得人们对其定义与关系疑惑丛生,由于搞不清这两者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只能盲从于现有的文献和教材,这一现象不仅导致企业对其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定位不确切、教学概念不清晰、学术机构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不明确,而且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以及使会计信息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概念进行认真的剖析意义重大。

二、什么是“三论”

“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思维的发展,对现代很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着重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物,并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控制论是跨及各类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控制与通信共同的一般规律,是综合各类科学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技术。信息论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从量的方面对信息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两大方面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三者是独立的学科,分别产生于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通讯和计算机这三个领域。系统论用整体的眼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对系统概念进行界定;控制论对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性进行研究;信息论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是信息论和控制论,而后两者是研究的基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三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观点比较一致。吴水澎教授对会计中“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认为这两者的概念及作用极为相似可以“合二为一”。李树林指出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上对“三论”的实施条件全部符合,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并兼具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全部特点。中南财经大学的郭道扬教授运用“三论”的理念,在其会计控制论一文中指出会计是为人类实现控制社会经济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2008年,杨时展教授对会计信息控制论和反映论相互关系的评论被《会计之友》杂志转载。李端生等(2006)分析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需求内容之间的矛盾,建议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理念中建立“需求决定型”概念。程宏伟等(2007)基于系统模块角度研究价值链会计,深刻探讨了价值链会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曾爱民和南星恒(2009)从广义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架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它集“三论”中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所有特点于一身,有利于人们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并统一了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减少了不确定性和争论。

三、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我们要对会计信息化的自身含义和外延含义都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分析其相关概念,一般概念的思维形式反映了其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哲学的观点看,概念即为人类把所能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概括。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概念一般用简明的语句说明其内涵。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对其反映对象的特点或本质进行揭示。用一般定义概念的公式进行如下概念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其中,“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

(一)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会计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结为一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因此也称为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简称aiS)。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系统论的整体最优,会计信息系统按模块讨论其集成性,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各模块间的层次结构等;将物流、资金流、人员流、控制流等一些重要的信息流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流的网,它们肩负着各自的任务存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通过i(input)-p(process)-o(output)〔o=p(i)〕模型可以分析会计信息的来源、会计信息的提供、会计数据的处理及利用过程;控制论主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并进行反馈,基于i(input)-C(control)-o(output)〔o=C(i)〕模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反映,必要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动态的控制和调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广义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的五大要素是m,t,o,S,i,由p和C构成。其中,m(management)确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则和规范,是指会计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和审计等方面。

t(technology)反映了会计信息收集、加工、传输、利用和共享的手段和方法,是指会计信息处理及控制器依赖的基础和工具,包括珠算,钻孔机,计算机系统,其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狭义的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会计信息系统在t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被分为手工、机械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o(organization)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者、信息的处理加工者、信息者、信息使用者以及开发监审会计信息系统者等会计的利益相关者。

S(surrounding)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环境基础,主要指会计信息系统所依赖的宏微观环境,如社会经济、技术等。

i(information)因素与以上四个因素共同称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五大要素。

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相关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为规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被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会计业务,对各类会计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存储以及加工,对会计利益相关者输出会计信息并实时反馈,指导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以及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杨周南主编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书中对计算机会计是这样定义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组织对数据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因此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以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符合定义公式和演绎推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念定义。

(二)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三论”角度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会计信息化的目的这四个方面,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过程。首先,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即为会计信息化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运用使得会计的各要素都产生了影响,对会计模式进行了重建。其次,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会计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反映了会计信息系统五大要素,体现了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再次,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利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影响,对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辅助建议,以此来反映、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审等会计功能。会计信息的作用和地位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扩展、提高。最后,不断开发的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其还有加强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共享,实现最大的组织经济利息等目的。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体现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通过会计信息提高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不同层次都有应用,会计信息一般被我们划分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以及会计决策信息化三个方面。

1.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被人们称为会计核算信息化,指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之前人们一直手工进行的是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提供工作,而会计电算化产生后这些工作可用计算机代替,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操作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程序。因此会计电算化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当中,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工作。

2.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了信息论的特点,会计工作不仅是生成、供应信息,而且也是利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管理的一项活动。会计管理具有对自动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反映和控制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使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活动的预测和决策等职能。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所以会计核算层的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重新建造会计管理模式,使现代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和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为了使会计利益相关者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研究开发,以会计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3.会计决策信息化。会计决策的信息化主要是对会计决策和预测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决策信息系统中。会计决策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运用会计核算数据参与企业决策并综合分析企业所在领域内其他企业经营和竞争状况、相关行业的经营数据、国内外大环境的经营数据,可以使企业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认清其核心竞争力,预测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决策功能的信息化。

(三)电子商务会计

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来界定电子商务会计,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net)检索了包含电子商务会计为主题的论文并查阅相关书本及资料,发现涉及电子商务会计概念的论文少之又少。宿静和苏亚民在《论电子商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一文中描述电子商务会计是关于电子商务与会计学彼此交叉作用的一种边缘学科。这种学科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的监督和审计非常及时,是为在线理财和电子商务事项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一步,我们从被定义概念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方面来对上述概念进行分析。

根据普通意义上对概念进行定义的公式为: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该公式中的“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所以本文中的被定义概念为电子商务会计,而本文中对电子商务会计所应用到的邻近属概念即为会计学。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属性还是会计学,可以说是会计学大类的一个细分学科;而电子商务就是上述公式中所言的种差,以区别于会计学大类下的其他细分学科。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电子商务会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服务的会计。但是倘若从另外一种角度剖析被定义概念,即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方面来看,上述的被定义概念没有科学性,如何对上述的被定义概念进行界定有待继续深入探讨。比如从以下这种角度出发,假设电子商务会计是一种对会计信息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进行采集和加工以及处理,则电子商务按理来说是临近属概念。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还是电子商务,那么会计就成了上述被定义概念公式中的种差。如果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电子商务,而会计是种差,则对应的会计信息以及提供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服务即是商品以及提供的劳务。供应商以及消费者则分别与信息提供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相对应,供应商和消费者通过买卖信息来进行交易,即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来进行会计信息的交易。根据汉语的主语以及定语的语法规则,会计电子商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恰当的被定义概念。但是该被定义概念还有待从其他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根据宿静和苏亚民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其先定义技术基础,即“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接着定义基本内容,即“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进行实时的审计和监督”;最后定义目的,属于一种为电子商务事项以及在线理财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宿静和苏亚民关于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角度来看是比较合理的,可是该定义仍然没有将基本内容以及目的方面涉及的逻辑思维要素表达清楚,不能够清楚地界定被定义概念的种差和临近属概念。同时,笔者也对其他关键词为电子商务会计的文献认真研读,从中得知大部分文献是基于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献研究电子商务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电子商务会计这一概念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四、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等概念的界定都很清晰,而电子商务会计由于是新产生的学科,目前对于其概念的定义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分析。从教学的视角来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材,各自的命名也多种多样,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等一些名称,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名称和概念太多会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无法适应,会产生教学概念模糊,缺乏说服力等问题,在学术研究领域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与会计信息化相关教材名称的第一选择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其从“三论”的角度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符合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此外,若以电算化作为会计信息化教材的主要内容,则可以命名为会计电算化,如果把以电算化为主的教材一味地命名为会计信息化,会使教材有名无实。

参考文献

[1]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2003(10).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篇2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比较分析

1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2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2.1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

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2.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2.3系统目标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2.4信息输入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2.5数据处理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2.6信息输出的区别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3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3.1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

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3.2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3.3有利于学术机构名称和职能的正确定位

为学术机构冠名以会计信息化并非文字游戏,学术机构担负着对本学术圈内学术研究正确引导的重任,学术机构的命名体现着时代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水平。因此,适时转换名称是学术机构的必然选择。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篇3

关键词:问题解决;算法推理;概念推理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09-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04

学生解决化学问题中的推理方式一般有两种:算法推理和概念推理。某些学生偏向于运用算法推理,某些学生偏向于运用概念推理。多数学生所运用的算法推理是通过记忆和执行一系列程序或计算式来解决问题。概念推理则是在深刻理解与所解决问题相关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的。事实上,结构良好的算法推理程序也是建立在对科学概念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1]。

例如,定量地分析溶液组成、浓度和化学反应的质量和能量变化的问题。运用算法推理解答,步骤规则清晰、明确,有章可循,易于模仿。然而初学时由于较为抽象,理解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独立地运用。运用概念推理方式,易于理解,但是,没有固定的程序、步骤,推理方法灵活,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例如,下列问题的解决。

例1溶质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密度是1.19g・mL-1。

①多少升HCl(标况)通入1.00L水中,才能得到上述浓盐酸?

②求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习题要求用一定体积的气体溶质和已知体积的溶剂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涉及有关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计算,配制摩尔溶液的计算,气体物质的质量、在标况下的体积和物质的量的换算。运用这些计算规则的计算式,通过推理计算,可以解答问题,例如:

也可以利用这些计算式,推演、组合成总的计算式,代入数据,即可解答问题:

依题意,设用VLHCl(标况)通入1.00L水中,能得到题设浓盐酸,依下式即可求出所需要的HCl体积V(标况下):

×100%=36.5%

如果运用概念推理的方式解答,从试题的情景出发,第1小题的解答,可以先运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类比(见下图),可以求得习题所求的氯化氢的质量。再运用物质的量、摩尔单位和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把氯化氢的质量换算成标况下的体积。

第2小题的解答,只要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出发,求得1L36.5%浓盐酸(密度1.19g・mL-1)中所含有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

运用算法推理解决问题,需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具有良好结构的规则和程序。如果只靠机械地记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程序来解决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解决了问题,也无助于学生对化学概念和相应的解决问题规则和程序的理解,不能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例如,运用离子方程式解决有关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问题就是一例。

化学过程中,物质微观粒子的存在状态,在质和量上发生的变化,可以用化学语言、化学符号或数学模型(通常以计算式或函数图像表示)来表征。因此,可以运用算法推理来推演变化过程和结果,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解答有关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问题,教科书在学生初学阶段,给学生介绍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规则和四个步骤,帮助学生运用算法推理方式来解答问题。这些规则和步骤是: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把溶于水且完全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于水或难电离的物质仍用化学式表示。

3.删去化学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和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是否相等[2]。

一些教师用“写、拆、删、查”概括这四个步骤。帮助学生运用这些规则、步骤,来解决问题,要注意让学生了解规则、步骤是建立在哪些化学核心概念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以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基本规律为基础,借助化学符号和数学运算形式来表征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步骤1的完成,是以正确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实际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前提;步骤4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反应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步骤是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则。步骤2、3的完成,需要依据电解质电离和离子反应的概念,判断实际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及其在反应体系中存在的状态(离子、分子或固体)。

一些学生没有理解这些书写规则和步骤是建立在有关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的概念上的。只是机械地记忆套用离子反应的四个步骤和规则来解答问题,问题解决过程只是算法的机械操演,没有依据概念进行的逻辑推理。因而会产生许多错误。随意拆、删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凭臆断拼凑出错误的“离子”方程式。只有建立在对化学反应、电解质电离和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等概念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可以熟练地运用概念推理方式,直接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之,机械按四个步骤做算法推演,是不可能学好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能的。

许多教学实例都说明,如果学生运用算法推理解决问题,没有真正感知和理解问题情景中化学事物,不能把化学事物的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联系起来,只是孤立地记忆、套用由化学语言、化学符号和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就会产生错误和困难。

当解决的问题情景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概念创造性地解决的问题,则需要把概念推理和算法推理结合起来。

例如,下面一道问题,没有解答类似问题经验的学生往往难以入手:

例2已知25℃时,Fe(oH)3的Ksp=2.79×10-39。求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Fe3++3H2o的平衡常数K。

不少没有解答过类似问题的学生,觉得解决问题难以入手。有的教师告诉这些学生,利用溶度积的计算式和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计算式,做数学变换,就可以轻易解答:

25℃时,Fe(oH)3Ksp=c(Fe3+)×c3(oH-)=2.79×10-39,

c(H+)×c(oH-)=Kw=1×10-14;

因此,反应Fe(oH)3+3H+Fe3++3H2o的平衡常数:

K====2.79×103。

学生运用上述算法推理,可以解决问题。但他们不理解上述算法的推理的基础,即,不知道解答思路是怎么“想”出来的。即使解答了问题,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并未得到提高,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只有帮助学生意识到,在Fe(oH)3的浊液中存在Fe(oH)3的溶解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加入酸溶液,引入了Fe(oH)3和H+离子反应的平衡体系。一定条件下,反应液中三种平衡体系达到平衡状态,c(H+)、c(oH-)、c(Fe3+)的数值都是定值,且同时满足三个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计算式。因此,可以从水的离子积和Fe(oH)3溶度积的计算式,通过简单的代换,运用相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Fe(oH)3的溶度积,求得Fe(oH)3和酸反应的平衡常数。

只有揭示出算法推理方式的基础,即算法推理所依据的科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事物的符号表征和微观表征的关系,才能让学生获得顿悟,更深刻地理解、更牢固的掌握算法推理的规则和程序。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概念推理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化学学习中,有关电解质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的分析,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它的分析解答,需要的认知即推理方式较为复杂。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电解质的组成、浓度、电离程度,混合溶液的pH、温度,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某些盐类的水解反应)都是影响离子浓度的因素。要依据问题情景,抓住主要矛盾,做周密的分析、推理不容易。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这类习题和试题。不少老师,补充了大学分析化学有关电解质溶液组成的三个算法推理规则(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用大量范例和练习做解题训练。其实,这些结构良好的算法推理也是建立在对科学概念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中应该研究怎样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电解质溶液组成相关概念。

对电解质溶液离子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问题,应该在理解并熟练掌握有关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水的电离、盐的水解原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下列核心概念,提高运用核心概念进行逻辑推理和逻辑判断的能力。

①认识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一定存在强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如果溶液中存在能发生水解的盐,还存在盐的水解平衡,分析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组成和浓度关系,要全面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②几种电解质同时溶解于水中,或者几种电解质溶液的混合,可能发生反应。要注意分析是否发生反应。若有反应发生,要依据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的组成来分析溶液的离子组成和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③知道不论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什么变化,电解质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量一定相等。比如,naHCo3溶液中一定有:

c(H+)+c(na+)=c(HCo3-)+2c(Co32-)+c(oH-)

④知道电解质溶液中,组成该电解质的各元素的原子总数不会发生变化。即,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离子和分子得浓度总和。如,在naHCo3溶液中一定有:

c(HCo3-)+c(Co32-)+c(H2Co3)=c(na+)

⑤认识电解质溶液中水以及电解质所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总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

如,在naHCo3溶液中一定有:c(H+)+c(H2Co3)=c(Co32-)+c(oH-)

又如,在H3po4溶液中有:

c(H+)=c(H2po4-)+2c(Hpo42-)+3c(po43-)+c(oH-)

学生牢固地掌握了这些概念,离子浓度的分析,就不是难事。如下述问题的解答。

例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

c(na+)>c(HCo3-)>c(Co32-)>c(H2Co3)

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

c(oH-)-c(H+)=c(HCo3-)+2c(H2Co3)

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

c(Co32-)>c(HCo3-)>c(oH-)>c(H+)

D.常温下,某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已知pH=7,c(na+)=0.1mol・L-1,则:

c(na+)=c(CH3Coo-)>c(CH3CooH)>c(H+)=c(oH-)

(答案:BD)

运用上述核心概念,通过概念推理方式,可以顺利解决问题。

0.1mol・L-1naHCo3溶液中,HCo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与电离两个过程。naHCo3溶液呈弱碱性,HCo3-电离程度很小,HCo3-在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水解产生的H2Co3多于电离产生的Co32-,因此有:c(HCo3-)>c(Co32-);c(H2Co3)>c(Co32-)。可判断,选项ac(HCo3-)>c(Co32-),符合题意,而c(Co32-)>c(H2Co3),不符合题意。

若依B项所设,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o3-)+2c(H2Co3-)+c(H+),则说明溶液中的c(oH-)(即水失去氢离子的产物)等于Co32-转化为HCo3-和H2Co3所结合的氢离子浓度、溶液中尚存在的自由氢离子浓度的总和,符合事实。因此,该项符合题意。

选项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所得到的新溶液相当于0.05mol・L-1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混合液。因为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由于水解,Co32-离子浓度的降低大于HCo3-离子浓度的降低。因此,应有下列关系:c(HCo3-)>c(Co32-)>c(oH-)>c(H+)。选项C中,c(Co32-)>c(HCo3-)错误,该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D设定情景是常温下,pH=7、c(na+)=0.1mol・L-1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因为溶液中只存在na+、H+、oH-、CH3Coo-四种离子,存在CH3Coo-离子的水解平衡和CH3CooH的电离平衡。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量总是相等的,常温下溶液pH=7,则有c(H+)=c(oH-)=1×10-7mol・L-1,且c(na+)=c(CH3Coo-)=0.1mol・L-1。因为,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而混合溶液仍然呈中性,可见混合溶液中,应有

c(H3Coo-)>c(CH3CooH)。因此,该选项符合题意。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篇4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证据视听资料书证数字证据规则

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科学往往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对自然科学所引导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同时获得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从法律纵向发展历史来看,每次重大技术进步都会在刺激生产力飞跃提升的同时促进法律进步,工业革命时代如此,信息革命时代也是如此。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法律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其中首先是实体法的扩展与创新,随之而来的则是程序法的修正。但是由于目前研究尚处于初始状态,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数字技术对法律提出的挑战,体现于合同法、知识产权法、行政法的一些程序流程中,我国在一些实体法中已开始逐渐解决,但在程序法上仍未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在当前已经出现的大量技术含量极高的案例中,作为程序的核心——证据制度,不论是民事,还是刑事、行政证据制度在面对新问题时都处于一种尚付阙如的尴尬境地,这种尴尬在目前沸沸扬扬的新浪与搜狐的诉讼之争中又一次被重演。不仅当前制定证据法的学者们所提出的数稿中有的根本就没有此方面的规定,即使作为对以往司法实践的总结与最新证据规则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数字技术引发出的愈来愈多的问题也依然未给予应有的注意。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数字技术环境下对证据制度进行再研究(注:数字证据可以出现于三大程序法中,本文针对民事、行政、刑事程序法中的数字证据问题的共性进行讨论,并不涉及基于不同程序性质而产生的细节问题。同时,我们无意在此对我国原有证据体系的分类模式与合理性等进行论证,那并不是本文所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数字证据概念评析

使用精确的概念,进行内涵的准确界定与外延的清晰延展,对于一个科学体系的建立极具方法论意义,并且也符合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因此,建立一个体系首先进行的便应是概念的归纳。同时,一个精确的概念必须能够抽象归纳出所有客体的本质共性,必须能够把表现同性质的所有现象全部容纳进去。对数字证据进行概念归纳,基于其鲜明的技术特征,在归纳时要回归到数字技术层面,在其所使用的数字技术与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的结合中寻找恰当的突破点。

(一)数字证据与计算机证据、电子证据概念的比较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虽然各个概念所使用的语词不同,但在内涵上,计算机证据、电子证据都是针对不同于传统的数字化运算过程中产生的证据,在外延上一般囊括数字化运算中产生的全部信息资料。不过,计算机证据与电子证据这两个概念并不妥贴,不能充分表现该种证据的本质内涵,由此而容易导致概念在外延上不能涵盖该种证据的全部形态。

1.“计算机证据”概念。有人认为,“计算机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1]采取“计算机证据”概念来表述数字化过程中形成的证据具有一定合理性,因为计算机及以计算机为主导的网络是数字化运算的主要设备,并且目前数字化信息也大多存储于电磁性介质之中。从数字化所依靠的设备的角度来归纳此类证据的共性,在外延上能够涵盖绝大多数此类证据。然而,虽然计算机设备是当前数字化处理的主要设备,计算机中存储的资料也是当前此类证据中的主要部分,但是进行数字化运算处理的计算机这一技术设备并不是数字化的唯一设备,例如扫描仪、数码摄像机这些设备均是数字化运算不可或缺的设备,但并不能认为这些也属于计算机之列。从国外立法来看,没有国家采取computerevidence,采用这种概念的学者在论述中也往往又兼用了其他的概念。迪尔凯姆认为,研究事物之初,要从事物的外形去观察事物,这样更容易接触事物的本质,但却不可以在研究结束后,仍然用外形观察的结果来解释事物的实质。所以,“计算机证据”概念从事物外形上进行定义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计算机证据”概念未能归纳出数字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作为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证据共性,不能够涵盖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的信息资料,而且在法律上也不能对将来出现的证据类型预留出弹性空间。

2.“电子证据”概念。目前,采用“电子证据”者甚众,但对电子证据的具体含义则各有不同表述。有人认为:“电子证据,又称为计算机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2]有人认为:“电子证据,是指以数字的形式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储存的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或信息。”[3]“电子证据是指以储存的电子化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电子物品或电子记录,它包括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4]加拿大明确采用了电子证据概念,在《统一电子证据法》(Uniformelectronicevidenceact)的定义条款中规定:“电子证据,指任何记录于或产生于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中的媒介中的资料,其可以为人或计算机或相关设备所读取或接收。”[5]

综合起来,各种电子证据的定义主要有两种:第一,狭义的电子证据,等同于计算机证据概念,即自计算机或计算机外部系统中所得到的电磁记录物,此种内涵过于狭小,不能涵盖数字化过程中生成的全部证据,不如第二种定义合理。第二,广义上的电子证据,包括视听资料与计算机证据两种证据,在内容上包含了第一种定义,并且还包括我国诉讼法中原有的视听资料。但我们认为,这些定义中不仅所使用的“电子”一词不妥,而且所下定义亦为不妥,理由如下:第一,将电子证据或者计算机证据定性为电磁记录物未免过于狭隘。虽然数字设备的整个运作过程一般由电子技术操控,各个构件以及构件相互之间以电子运动来进行信息传输,但是仍然不可以认为该种证据即为自电子运动过程中得到的资料。美国《统一电子交易法》2(5)中规定:“电子(electronic),是指含有电子的、数据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或类似性能的相关技术。”扩大解释了电子的语词内涵,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载体来表达扩大的电子语义,已经失去了“电子”一词的原义,原本意义上的电子只是其使用的“电子”概念中的一种技术而已,从而能够涵盖大多数此类证据。不过,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使用能够涵盖这些技术特性的“数字”概念,在工具价值方面更有可取之处。加拿大《统一电子证据法》解释中之所以采取“电子”,“因为信息为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所记录或存储”,但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并且接下来又承认有些数字信息(digitalinformation)未涵盖于本法,因为有其他的法律进行调整。第二,电子证据概念不能揭示此类证据的本质特征。电子运动只是数字化运算的手段,而非本质,并且也并不是所有数字设备的运算全都采取电子运动手段。进行数字化运算的计算机设备及其他数字设备的共同之处在于这些设备的运算均采取数字化方式,而非在于均采取电子运动手段。第三,不论是将视听资料这种已存的证据类型纳入电子证据中,还是将电子证据纳入视听资料中,都会致使“电子证据”与我国诉讼法中的“视听资料”相混淆,而此类证据与视听资料证据的本质共性并不相同。视听资料主要为录音、录像资料,其信息的存储以及传输等也都采取电子运动手段。录音、录像采取模拟信号方式,其波形连续;而在计算机等数字设备中,以不同的二进制数字组合代表不同的脉冲,表达不同信号,信息的存储、传输采取数字信号,其波形离散、不连续。二者的实现、表现、存储、转化都不相同。传统的电话、电视、录音、录像等都采取模拟信号进行通讯,这是视听资料的共性,而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则采取数字化方式通信,这是数字化运算中生成的证据的共性,两者不同,不应混淆。

可见,狭义上的电子证据在外延上只能容纳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证据,失之过狭;广义上的电子证据确实能够在外延上容纳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全部证据,但却失之过宽,如将视听资料与计算机证据这两种差别极大的证据容于同一种证据类型中,将不得不针对两种证据进行规则的制定,从而导致同种证据类型的证据规则不相统一,很难建立起一个和谐一致的体系。

(二)数字证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我们认为,数字证据就是信息数字化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形式读写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资料。这里使用的“数字”(digital,digitspl.)与日常用语中的“数字”语义并不相同,虽并不如“电子”更为人们熟悉和容易理解,但重要的是根据科学的需要和借助于专门术语的表达,使用科学的概念来清晰地定义相关事物,况且“数字”概念在现今信息时代也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已为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现代计算机与数字化理论认为,数是对世界真实和完全的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类基因组的破译说明,甚至代表人类文明最高成就的人自身也可以数字化。[6]来势汹涌的全球信息化潮流实际上就是对事物的数字化(digitalization)处理过程,区别于纸质信件、电话、传真等传统信息交流方式,这种采用新的信息处理、存储、传输的数字方式在现代社会包括日常交往与商业贸易中逐步建立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毋庸置疑的是,数字技术还会不断地发展,因此在进行法律调整之时就更不能限定所使用的技术与存储的介质,从而在法律上为技术的发展留存一个宽松的空间。

1.数字证据有其数字技术性。信息数字化处理过程中,数字技术设备以"0"与"1"二进制代码进行数值运算与逻辑运算,所有的输入都转换为机器可直接读写而人并不能直接读写的"0"、"1"代码在数字技术设备中进行运算,然后再将运算结果转换为人可读的输出。数字证据以数字化为基础,以数字化作为区别于其他证据类型的根本特征。数字证据具有依赖性,其生成、存储、输出等都需借助于数字化硬件与软件设备;具有精确性,数字证据能准确地再现事实;具有易篡改性,数字化技术特性决定了数字资料可以方便地进行修正、补充,但这些优点在数字资料作为证据使用时成为缺点,使其极易被篡改或销毁,从而降低了数字证据的可靠性,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在对数字证据进行规则的制定时应当切实保障其真实性。SwGDe(ScientificworkingGrouponDigitalevidence)与ioDe(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onDigitalalvidence)在1999年在伦敦举办的旨在为各国提供数字证据交换规则的会议iHCFC(internationalHi-techCrimeandForensicsConference)上提交了一份名为《数字证据:标准与原则》的报告,对数字证据从技术方面进行了定义,“数字证据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或传输的信息或资料”,[7]在接下来的规则中则重点阐述了如何对数字证据的真实性进行保障。

2.数字证据有其外延广泛性。数字证据概念在外延上既可以容纳目前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全部证据,又具有前瞻性,可以容纳以后随着技术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此类证据。数字证据可以产生于电子商务中,也可以产生于平时的日常关系中,表现为电子邮件、机器存储的交易记录、计算机中的文件、数码摄影机中存储的图片等。从美国FBi目前的犯罪执法中可以看到,现在专家越来越喜欢用数字技术对一些其他证据进行处理,例如用avidXpress视频编辑系统、Dtective图像增强处理软件对取得的录像进行处理,并且这种处理也往往得到法庭的承认。这种对原始证据进行数字技术加工后形成的证据也可看作是一种传来数字证据,即形成了一种证据类型向另一种证据类型的转化,例如对我国视听资料中的录音、录像进行数字处理后可以认为是数字证据,适用数字证据规则。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同的证据类型往往适用不同的证据规则,从而在真实性等方面可能作出不同的认定。

数字证据一般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机器中存储的机器可读资料,二是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的人可读资料,如显示设备显示出来或者打印设备打印出来的资料。前种作为数字证据毫无疑问,而后者从表面看来似乎可以认定为书证。其实,此种人可读的输出资料仍然属于数字证据,因为这些资料来源于数字化设备,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取得的,其产生完全依赖于前者,人可读的资料是由机器可读的资料经过一个转化过程而取得的,两种资料在内容上保持了一致性,具有同质性,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后者的真实性依赖于前者,在如何确保真实性、合法性等规则上,应适用数字证据的规则,却不可以因为其表现为传统的纸面形式就认为是书证,从而适用书证规则。

二、将数字证据纳入我国证据体系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数字技术推动出现的社会经济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体现于法律之上,在实体法上表现为,要求更新确认这种新技术指示的新类型社会关系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程序法上表现为,当这种社会关系的当事人因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时,应当存在与之相适应的相关程序,或者对已有程序进行完善,能够满足这种纠纷不同以往而与其技术特征相适应的要求。而在程序法证据制度上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要求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数据资料等能够纳入到证据体系中,得到证据规则的认可,能够被法庭接受成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虽然数字证据并不单纯只是在电子商务关系中产生,其还可在其他社会关系中产生(注:以数字化设备为基础而生成的数字形式读写的证据均可认为是数字证据,其可以为民事程序法上的证据,也可以为刑事、行政程序法上的证据。不过,在现阶段,电子商务关系中产生的这类证据的数量多于其他类型社会关系,但不可以认为数字证据即为电子商务中产生的证据,例如内部局域网、个人计算机存储的资料也可成为数字证据。),但数字证据问题主要是出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而提出。出于电子商务交易追求交易的快速便捷、无纸化(paperlesstrading)流程,在很多交易过程中很少有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纸质文件出现,电子商务交易中所存在的与交易相关的资料可能完全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计算机等存储设备中。一旦产生纠纷,如果在程序法上不承认数字证据的证据力,当事人将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权利主张,无法得到法律救济,商人对电子交易就难以产生依赖感,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起,eDi数据交换方式便以其便捷、高效、准确而备受青睐。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对电子商务等进行大量的立法工作,欧美各国在实体上早已承认以数据电文方式订立合同、申报纳税与以信件、电报、传真等传统方式具有相同效力,在程序法上也作了相应的规定。美国《联邦证据规则》通过重申现行判例和成文法的形式肯定了数据电文无论是人工做成的还是计算机自动录入的都可作为诉讼证据。英国1968年《民事证据法》规定,在任何民事诉讼程序中,文书内容只要符合法庭规则就可被接受成为证明任何事实的证据,而不论文书的形式如何。[8]在1988年修正《治安与刑事证据法》(thepoliceandCriminalevidenceact)也作出了类型的规定。加拿大通过R.V.mcmullen(ont.C.a.,1979)一案确立了新证据在普通法上的相关规则。联合国贸法会在《电子商务示范法》中规定,“不得仅仅以某项信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为理由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又承认了以数据电文方式订立的合同的有效性,并且认为,在一定情况下数据电文满足了对原件的要求,在诉讼中不得否认其为原件而拒绝接受为证据。这些规定运用功能等同法(functional-equivalent),认为只要与传统式具有相同的功能,即可认定为具有同等效力。我国也与这一国际立法趋势相靠拢,例如我国新修订的海关法中规定了电子数据报关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在合同法中已承认以电子数据交换方式订立的合同的有效性,承认其符合法律对合同书面形式的要求。要使实体法的修改有实际意义,就必须设定相应的程序规则,使得以实体规定为依据,在诉讼中寻求救济时具有程序法基础,否则实体法上的修改不啻一纸空文。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篇5

关键词:信息系统审计信息技术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于信息系统审计及其相关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厘清信息系统审计及其相关概念。现代审计的主流是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代表的对信息的检验,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的文献极其有限,且缺乏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的文献的梳理与评说。同财务审计相比,信息系统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

一、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informationSystemaudit,iSa)是目前常常提到的概念,一般理解为对计算机系统的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国际权威组织――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给信息系统审计作了如下定义:信息系统审计是收集和评估证据,以确定信息系统与相关资源能否适当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提供相关和可靠的信息、有效完成组织目标、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并且存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以确保满足业务、运作和控制目标,在发生非期望事件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阻止、检测或更正的过程。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高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对信息系统合法性、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和效率性进行审计,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出现了一系列相关术语。(1)计算机审计,国内学术界对计算机的叫法多种多样,例如信息系统审计、审计信息化、eDp审计等等;有的文献认为计算机审计包括:对计算机管理的数据进行检查;对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进行检查。根据国内对“计算机审计”一词的使用情况,可以把计算机审计的含义总结如下:计算机审计是与传统审计相对称的概念,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其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由此可见,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it审计的内涵相似。(2)电子数据审计,电子数据审计是目前审计实务界使用较多的一个术语,对于电子数据审计,目前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根据目前对该术语的使用情况,电子数据审计一般可以理解为“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获得审计证据的过程。”(3)电子数据处理审计,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Dataprocessing,eDp)审计和电子数据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子数据处理审计是信息系统审计的初级阶段,它是指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及其软件、硬件和运行环境进行测试,并评价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是否准确、真实、安全、可靠、高效,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于电子数据审计和电子数据处理审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加以区分。(4)持续审计,持续审计(Continuousaudit,Ca)是指在相关事件发生的同时,或之后相当短的时间内产生审计结果的一种审计行为。持续审计是同传统期间审计相对应的概念,其本质是审计方法的创新,它强调审计过程的持续性、审计实施的即时性和审计活动的整合性,并且基于例外审计和战略系统审计的理念,要求审计师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手段,对审计对象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5)计算机辅助审计,如同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概念一样,计算机在审计领域中的辅助应用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中国国家审计署把计算机辅助审计理解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计算机审计覆盖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项内容,信息系统审计是计算机审计的组成内容之一。

二、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与审计理论的发展,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和普及期四个时期。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犯罪率急剧上升,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体制仍很不充分。为适应信息系统审计实务发展的要求,美国eDp审计师协会1981年举办了首次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资格认证考试,1984年的《eDp控制的目标》提出了信息系统的系列控制标准,1987年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准则》(GeneralStandardsforinformationSystemsauditing);日本通产省在1982年设立了“计算机安全研究会”,而后发表了《有关计算机安全对策》,1985年发表了《it审计标准》,提出了“随着信息系统网络化的进展,仅仅是系统内部的审计是不充分的,有必要尽早地引入由具有专门知识与技术的、与系统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三方(信息系统审计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等进行全面检查……”等观点,并在日本的软件水平考试中增添“系统审计师”考试,培养从事信息系统审计的专业队伍。上述审计理论与实务表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并走上了正规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进入普及期。1994年,eDpaa正式更名为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iSaCa成立后主要致立于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工作。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类似于Cpa审计准则体系,它由基本准则、审计指南和作业程序构成,其显着特点就是以CoBit为基本工具,并借以与itGi的指南相联系,以弥补iSaCa规范在审计细节方面关注的不足。截止到2010年12月,iSaCa已经了16项基

本准则,41项审计指南和11项作业程序,为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活动提供了指引。

三、国内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国内理论界与实务界也开展了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于2005年了《计算机审计操作规则》、《审计中间表创建和使用管理规则》和《数据分析报告撰写规则》等操作规则之后,又于2006年9月了《信息系统审计操作规则》、《网上审计操作规则》以及《审计数字化应用规则》等信息系统审计的规则。中国审计协会为了规范组织审计机构及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活动,保证审计质量,于2008年根据《内部基本审计准则》的精神制定并颁布了《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尽管28号审计准则的出台受了很多学者的评论,但20号审计准则却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也为我国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政府或相关机构颁布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同时,国内学者也对信息系统审计开展了研究。对我国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已经迫在眉睫,而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将面临审计观念的转变、信息系统审计的专业人才以及行业准则与实务指南等问题,应加快行业准则与实务指南的制定。可以借鉴iSaCa的做法,也采用三个层次体系结构,以基本准则为核心,统领审计指南和作业程序,从而使整个准则体系不断扩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1997,第二条.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篇6

[关键词]中级会计师考试;应试能力;实际应用

《财务管理》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试科目之一。根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目标,高职毕业生一般在毕业前后就已经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在工作两年后就可以考取中级会计师资格,而实际工作中用到的财务管理知识越来越多。因此学好财务管理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夯实会计实务的学习

要想学好《财务管理》,必须学好会计实务。以高职二年制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在学习《财务管理》之前,应该开设《会计基础》、《会计实务》等会计基础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循环和会计核算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些恰好又是学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夯实《会计基础》与《会计实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于《会计基础》的学习。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一般在第一个学期就开设了这门课程。对于新接触会计的人来说,真正地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学会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很难的。在教学中应多安排实际操作的练习,规范学生对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的使用。充分理解企业经济业务循环的内容和特点。

(二)关于《会计实务》的学习。现在的《会计实务》包括《会计实务1》和《会计实务2》两部分内容,所需要的教学课时很多,因此建议安排至少二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相关教学。

(1)在第二学期,开设《会计实务1》。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根据工业企业经济业务内容,《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一般方法,它的内容比《会计基础》更全面、具体。内容较多,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也是中级会计师考试必考的内容,为了达到实际应用和考试的需要,必须安排更多的课时。因此,建议安排两个学期来学习。第二学期,学习前半部分,第二学期学习后半部分。

(2)在第二学期,继续开设《会计实务1》本学期继续完成余下的相关内容,重点放在会计报表的编制上。在学期末再次安排综合练习,复习《会计基础》和《会计实务1》的全部内容,提高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能力。

(3)在第四学期,开设《会计实务2》。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和上市公司财务核算关系密切的特殊业务核算,也是近年来根据市场要求新增加的内容,部分内容在实务中可以较多遇到,但大多数内容实务中使用并不是很多。在中级会计师的考试中也是必考的内容。在教学中只安排一个学期就可以,重点放在解题能力的培养上。在学期末配合综合实务练习,继续提高会计核算的操作水平。

二、慎重选择教材和教辅书籍

目前高职教育在我国已形成规模,相关专业的配套教材和实训教材都有很多的版本出现。相关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配套的练习上都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很多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考试中涉及的内容都被删除了,这是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的。

建议使用财政部中级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的考试辅导习题册。尽管内容多,学时紧,但可以给学生一个《财务管理》内容的全貌,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未讲授的部分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自学。

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基本知识概念的讲授,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熟练程度。教学方法见仁见智,本文建议在教学中运用如下方法:

(一)理清知识脉络,把握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财务观念是贯穿整个课程的线索,其中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价值观念更是把课程大部分内容串联起来,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展开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营运资金管理、财务分析,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都是缺一不可的。在学习时每章之间并不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各章节之间是存在上述逻辑关系的。

(二)注重基本概念的深入讲解。

理解基本概念是进行财务管理相关计算的基础。在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概念的讲授,并注意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对基本问题的理解。如:财务管理的观念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观念,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讲授时就需要多结合实际来介绍。在这个观念中有两个基本概念首先要弄清楚,即终值和现值。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举出,比如存钱和取钱,存钱时存入的本金即现值,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的本利合计即为终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三)适当进行案例教学。

针对重点内容采用案例进行教学。案例里所包含的内容比一般简单的计算题包含的信息要多,而且案例大多以实际为依据编制,更接近实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培养基本的财务管理观念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财务分析这个内容的讲解上,可以选择典型上市公司的实际财务资料,根据财务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并联系该公司的市场表现来验证分析的结果。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应试解题能力。

四、该课程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实现以考为目标,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在该课程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视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为了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记住基本公式,熟记教材中的例题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典型例题的讲解。

(二)完善实训教材。现在的实训教材是分课程进行编写的,没有把财务管理的内容融入到会计实务中应该编写会汁实务与财务管理综合在一起的教材,注意财务管理内容与其它会计实务内容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可以理解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篇7

一、概念

1.简单说明。概念可以是物理语言的叙述对象,也可以是形成物理语言的基本字符。由此,概念一般可分为基本型和计算型。属于基本型的有:质点、重心、参考系、惯性、直线及曲线运动、电场、磁场等;计算型的概念有:位移、速度、加速度、摩擦力、合力、功、动能、常量(G,k)等。基本型的概念大多在于描述一个基本事实或是提供一个统一的规范,涉及一定的物理环境。计算型的概念经常是基本型概念的展开,联系具体的物理量,可以是组成公式的基本字符,参与运算,往往具有单位,二者之关系像是电脑里的“文件夹”和“文件”,是一种结构化思维。

2.具体应用。拿“牛顿第一定律”来说,该节有一个要点,就是提出把运动的概念细分成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前者不需要力来维持,而后者必需要力来维持。可以推测,在伽利略之前的人们可能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对运动进行分类,所以老是对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混淆不清,而伽利略用他那着名的理想实验捕捉到了唯一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匀速直线运动,把这个特殊的运动形式排除以后就会发现,其他的运动都是需要有力参与的。后来牛顿明确了力、惯性、质量等概念,再借助于加速度(由伽利略定义),进而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

二、图像

1.简单说明。高中物理公式并不算多,但题型多变,特别体现在图像上。图像能够传递物理知识信息,具有交流物理意识的作用。图像能成为学生思维的起点和路标,如果学生只对着问题“干想”就很难打开思路,而借助图像将拟题者设计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复原出来,就使思维有了起点,图画出来了,解题的方法也有了。

2.具体应用。针对大多数的物理习题来说,使用最普遍的莫过于受力图、运动过程图、电路图、电磁场线图等。而这些当中,除了电路图外,其它图大都属于矢量图,也是主要的难点所在,即便是它们常常被限制,只能出现在二维平面中。就高一来讲,接触较多的有受力分析图(力的示意图)和运动过程图等。对受力分析图来说,由于质点概念的引入,力的作用点往往都统一了。那么,“力的三要素”中,力的方向和大小就显得更为要紧,受力图的关键就在于找好各力的方向,并判断其是恒力还是变力。虽然不同性质的力其方向找法不尽相同,但多数情况下,各力都会平行或垂直于题设情景中的某一平面或某一连线,以它们为参考是必要的、便捷的。而在“直线运动”里出现的习题往往就画个初始情景,甚至有的只给出文字叙述。这就要求学生能按照题设条件想象出被研究对象的大致运动过程,还有的可能包含多过程或多物体,更涉及讨论,隐含条件等,想象好之后就要表达在纸上,形成草图。

三、公式

1.简单说明。公式是物理定律、定理以及物理概念的抽象表达。此外,物理定律有着令人惊讶的普适性。我们知道,有些公式来自于实验事实,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等;有的来自于推导,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教材会用最简单的方式引入它们。但由于普适性的缘故,它们可以适用于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这就让出题人拥有了几乎无限的发挥空间。学生总是感觉看得懂教材,听得懂讲解,但真正考试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看到答案的时候又感慨不已:原来还是关于那些基本公式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对公式能有较高的熟练度、敏感度。

2.具体应用。对于公式的应用,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清楚定律的来龙去脉以及适用范围,掌握定理的推导过程,结合物理情景,牢记于心,然后抓准每个字符的物理意义,熟悉其常见的扩展形式。要给学生指出,公式里头有些字符特别活跃,易出状况,常为命题者所钟爱。比如“F合=ma”里的“F合”和“a”。关注这些字符,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数据处理的流程,这也是平时所谓的“解题思路”。处理一些例题的时候,要尽量把题上的方程还原回原始的公式,进而让学生熟悉其常见的变化形式。

四、计算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篇8

【关键词】物理;语言;思维;四要素

analysisofhowhighschoolphysicsfromtheperspectiveoflanguage

ShenYuntao

【abstract】therepeateduseofphysicallanguagetoachievetheformationofscienceandwaysofthinkingprocess,anduseofthis“concept”,“image”,“formula”and“calculated”languageconstitutesahighschoolphysicshighschoolphysicsanalysisofthefourelements.

【Keywords】physical;language;thinking;fourelements

物理学家费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计算的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是我所愿意采用的,即一幅清晰的图像。第二种是有严格的数学架构。”虽然,他的这段话是说给另外一位物理学家听的,但如果把这句话投射到中学物理教学上的话,似乎也颇有意义。在笔者看来,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引导学生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学习物理,熟练掌握简单的物理语言,以形成基本的理科思维方式。如费米所述,物理语言的核心正是“图像”和“公式”,学生要会利用这两种语言方式围绕“概念”并结合“计算”阐明物理过程,解决物理问题。理科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是通过物理语言的反复运用来实现的,而“概念”,“图像”,“公式”和“计算”正是构成高中物理语言的四要素。接下来,我们逐一剖析。

1.关于概念

1.1简单说明:概念可以是物理语言的叙述对象,也可以是形成物理语言的基本字符。由此,概念一般可分为基本型和计算型。属于基本型的有:质点,重心,参考系,惯性,直线及曲线运动,电场,磁场等。计算型的概念有:位移,速度,加速度,摩擦力,合力,功,动能,常量(G,k)等。基本型的概念大多在于描述一个基本事实或是提供一个统一的规范,涉及一定的物理环境。计算型的概念经常是基本型概念的展开,联系具体的物理量,可以是组成公式的基本字符,参与运算,往往具有单位,二者之关系像是电脑里的“文件夹”和“文件”,是一种结构化思维。比如直线运动就包含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具体的物理量;再如电场,围绕其展开就有电场强度,电势差等。基本型的概念具有概括性,整体性。而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计算型概念,它涉及细节,更具体,常用一个英文字符来简记,即形成物理语言的每一个“字”,其目的是把定律,定理的文字描述向公式过渡。

1.2具体应用:拿“牛顿第一定律”来说,该节有一个要点,就是有提出把运动的概念进行细分,分成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前者不需要力来维持,而后者必需要力来维持。可以推测在伽利略之前的人们可能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对运动进行分类,所以老是对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混淆不清,甚至自相矛盾,而伽利略用他那著名的理想实验捕捉到了唯一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匀速直线运动,把这个特殊的运动形式排除以后就会发现,其他的运动都是需要有力参与的。后来牛顿明确了力,惯性,质量等概念,再借助于加速度(由伽利略定义),进而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再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异同,以及向心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区别,都是令学生困惑的,前者要用到受力图,后者得借助运动学公式来辨析。物理概念的建立是为了解决或阐述某个物理问题,反过来,在已建立的物理概念的基础上又去研究新的问题,从而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这种链锁式的问题解决,形成了物理概念体系。

2.有关图像

2.1简单说明:它太重要了!高中物理公式并不算多,但题型多变,特别体现在图像上。图像能够传递物理知识信息,具有交流物理意识的作用,这也对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要求。物理想像不同于文学艺术中的想像,它比文学艺术中的想像更概括、更抽象。物理想像也不同于数学想像,它不仅需要空间想像,也需要对客观事物状态及发展过程的较为形象的想像。图像能成为学生思维的起点和路标,如果学生只对着问题“干想”就很难打开思路,而借助图像拟题者设计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复原出来,就使思维有了起点,图画出来了,解题的方法也有了。因为借助图像能产生形象思维,很容易由图像中的形象寻找到几何关系,联想到物理公式,再与记忆中有关的表象进行比较,找出已有的经验,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2具体应用:针对大多数的物理习题来说,使用最普遍的莫过于受力图,运动过程图,电路光路图,电磁场线图等。而这些当中,除了电路光路图外,其它图大都属于矢量图的范畴,也是主要的难点所在,即便是它们常常被限制只能出现在二维平面中。就高一来讲,接触较多的有受力分析图(力的示意图)和运动过程图等。比如第一章里所涉及的“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分解”等是构成受力分析图的基础。当然,以后还有诸如电场力,磁场力等新成员加入其中。对受力分析图来说,由于质点概念的引入,力的作用点往往都统一了,那么“力的三要素”中,力的方向和大小就显得更为要紧,受力图的关键就在于找好各力的方向,并判断其是恒力还是变力。虽然不同性质的力其方向找法不尽相同,但多数情况下,各力都会平行或垂直于题设情景中的某一平面或某一连线,以它们为参考是必要的,便捷的。而在“直线运动”里出现的习题往往就画个初始情景,甚至有的只给出文字叙述。这就要求学生能按照题设条件想象出被研究对象的大致运动过程,还有的可能包含多过程或多物体,更涉及讨论,隐含条件等,想象好之后就要表达在纸上,形成草图。在高中物理教材的大多数章节里,受力图和运动过程图几乎都有伴随(“恒定电流”等章节除外),可以说贯穿了整个高中物理的始终,是解答众多习题的法门。而就一般中学生来说,这种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谓困难重重,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教学当中要尽量督促学生动起手来。当然,还有其它诸如电场图,磁场图,电路图,实验装置图,物理现象图和一些用于记录数据的图表等,不同的图像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细节,这里不多阐述。

3.谈谈公式

3.1简单说明:公式是物理定律,定理,以及物理概念的抽象表达,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此外,物理定律有着令人惊讶的普适性,这也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曾经有人问李政道,乍一接触物理学,有什么东西给他印象最深?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是物理法则普适性的概念深深地打动了他。我们知道,有些公式来自于实验事实,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等;有的来自于推导,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教材会用最简单的方式引入它们,但由于普适性的缘故,它们可以适用于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这就让出题人拥有了几乎无限的发挥空间。学生总是感觉看得懂教材,听得懂讲解,但真正考试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看到答案的时候又感慨不已:原来还是关于那些基本公式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对公式能有较高的熟练度,敏感度。熟练度可以从习题练习中得到,敏感度则是经验的积累。公式其实就是文字语言的简记形式,等于是构成物理语言的“句”,其中的各字符都有相应的物理意义,大多属于计算型概念的范畴。当然,正如房子是由砖砌成,但砖并不代表房子一样,由定律所演化出的各种公式或推导出的各类定理并非字符或概念的机械累积,而是代表着自然界的法则,宇宙的“程序”,有着客观的内部结构。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3.2具体应用:对于公式的应用,仅在中学物理范畴,一个“F合=ma”似乎就具有无穷的潜力;一个动能定理也能得以横行无忌。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清楚定律的来龙去脉以及适用范围,掌握定理的推导过程,结合物理情景,牢记于心;然后抓准每个字符(即计算型概念)的物理意义,熟悉其常见的扩展形式。要给学生指出,公式里头有些字符特别活跃,易出状况,常为命题者所钟爱。比如“F合=ma”里的“F合”和“a”,再如动能定理里的“w总”和“v0”,“vt”,单摆周期公式里的“g”和“l”,向心力公式变形式“R=mv/qB”中的“R”等。它们常作为方程的扩展点,起着纽带的作用,实现方程之间的“通信”,也是解题的线索。关注这些字符,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数据处理的流程,就象是在看一列面向过程的计算机程序一样,这也是平时所谓的“解题思路”。处理一些例题的时候,要尽量把题上的方程还原回原始的公式,进而让学生熟悉其常见的变化形式(这个过程也常涉及图像)。在做计算题时,牵涉到很多东西,有受力分析,过程分析,隐含条件的挖掘,变量分析,特殊量的应用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习题来巩固。

4.计算

4.1简单说明:高中物理的计算说来很基本,就无非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基本函数,数列等,要强调的是,三角函数,二次函数,数列和平面几何等数学内容渗透于物理过程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常常令学生忐忑不安,且多数时候还是在做字符运算,更是让人心乱如麻。所以,除了熟悉基本的数学知识外,学生能尽快从数字计算过渡到字符运算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一过程尤其需要时间和精力。从物理语言角度来说,这一过程好比是在连句成“篇”,而关键的问题在于,该怎么个连法,即如何解方程。

4.2具体应用:这里需要提示学生的就是,在读完题以后,往往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已知量,特殊量和未知量等“翻译”成字符形式,公式一但被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就形成方程,如同读文章有时要咬文嚼字一样,写方程时就应该注意哪些字符是已知,哪些未知,哪些可能会在过程中被消去,对每个“字”都要“咬准”。而引入下一个方程的线索,或是方程组的求解,也往往来自于这样的字符分析。字符方程组的求解看似复杂,实则简单,所谓字符的运算在多数时候其实就是一种“搬运”,比如提公因式,代入消元;又或等式两边同乘,同除等。很显然,在计算前作好字符分析,锁定好未知量是解决这类计算问题的关键所在。

5.总结

四要素中,“图像”和“公式”无疑是骨架结构,“概念”和“计算”起着基础和关联的作用,四者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教学时不可孤立或只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要注意彼此的关联性。就这样,汇“字”成“句”,连“句”成“篇”,再配以“图”,即构成了基本而颇具特色的物理语言。要说明一下,在物理语言当中,除了符号语言,图像语言外,还有就是文字,但这里并没有把文字语言作为要素,因为它是几乎所有学科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通用的平台,而并非是物理语言的自身特点。

以上这些,便是我个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些粗浅见解,文中恐有诸多不妥之处,望同行指正,笔者感激不尽!

注:文中加下划线处即来自于以下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物理卷》沈阳出版社

[3]《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

[4]《曙光集》杨振宁三联书店

[5]《中学物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6]《物理教师用书――科利华数字图书馆》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篇9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定量计算工程性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电信以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不仅要为今后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课程本身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十分重要[1]。然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而繁杂,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只是了解一些专业术语,掌握了一些基本电路的原理以及计算公式,但理论知识运用不灵活,稍微复杂的电路图就看不懂,也不会分析和调试电路,更谈不上设计和制作电路。为了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针对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学习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

1.定量计算的工程性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开设是在基础课之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理论课的精确计算上面,不理解该课程所谓的更接近工程实际的真实含义,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法:一方面,在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时要紧紧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在分析计算时,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很多同学刚开始会不习惯,甚至认为"不严格"。实际上,由于工艺制造上的分散性,各种电子器件的实际特性曲线与电子手册上的参考特性曲线之间一般都存在差别,而电阻、电容等元件的误差通常为?5%??20%[2],所以在分析和计算电路时过分追求精确是没有必要的。关于误差计算这点,在上课前就有必要跟学生解释清楚。但是,这种近似计算方法对于习惯了数学和物理课程精确计算的学生而言是很不好理解的,他们不明白在什么时候哪些因素可以忽略、什么时候又不能忽略。

实际上,近似计算是在一些基本概念清楚的情况下,为避免电路的分析过于复杂、繁琐而采取的一种分析方法,将电路中某些无关紧要的数据和元件忽略掉,从而简化分析和计算的过程。当然,采取近似计算肯定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但只要这种误差在工程应用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就是可取的。而学生之所以不好理解,一方面没有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清楚,更多的则是没有建立起工程实际的概念,为此,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尽快建立这种概念。

2.发展迅速,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电子技术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课程内容现在已经非常丰富,而且还在不断更新,新的器件和应用电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因此,在教学计划规定的短短几十个学时要求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考虑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时数少但内容多,重点和难点多,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等问题。需要重新整合课程内容结构,删减部分陈旧知识,融入新技术的应用,课程内容的构成注重新技术的引入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内容更加新颖,信息量增大,具有先进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的矛盾,同时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结合起来,发挥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技法的各自优势。对于典型电路的分析方法、典型的应用电路等我们采用板书教学。教师能够发挥个性化教学,学生也有时间思考和做笔记,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多种方式提问。提问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实践经验,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例如,在导入新课时,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制造悬念,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利用类比法进行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内容相近的知识点,利用类比法将它们总结在一起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譬如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和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就是可以根据两种放大元件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同为非线性的放大元件,可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分析。

(四)善于总结,巩固知识。每一章节讲完之后,对该章节的内容要善于做一个归纳总结。总结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对知识梳理和加工的过程。对于模拟电子技术,适当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各种实验技术和测试技术,具备借助各种设备仪器进行综合实验、测试和设计的能力。然而现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以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实验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基本上没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从而导致学生做实验的兴趣不高,理论和实践脱节,综合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开展第二课堂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深化和补充第一课堂知识的重要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为此学院建立了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并在学生团队中成立了e栈电子协会,每年有计划地从学生中招收第二课堂活动小组成员。在课余时间先学习焊接线路板,逐渐进行到用eDa技术设计实用模拟电子系统。学生不仅学会了设计制作电路原理图,而且学会了运用protel软件进行印刷电路的设计和制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近两年来,我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部级、省级大赛,为学校争得很大的荣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4.总结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近似计算的工程性思维,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厌学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做到教与学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华中理工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康华光主编,陈大钦副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4版[m]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篇10

关键词虚拟社区电子社区网络社区数字化社区数字社区智能社区

1引言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的最后10年所出现的最激动人心的事情。随着网络对社会全方位影响的不断扩大,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虚拟网络世界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新名词、新概念,如虚拟社区、网上社区、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这些概念有些是重合的,有些是有差别的,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因此在使用这些名词时有着很大的随意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定义它们,怎样界定它们的联系,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又有着什么样的包含关系,困惑着许多人。本文旨在通过对虚拟社区、电子社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差别,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纠正这些概念认识上的混乱。

2虚拟社区、电子社区、数字(化)社区等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1虚拟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虚拟社区的雏形,在万维网发明以前就出现了,实际可追溯到1984年Brand和Brilliant创建的thewell(wholeearthLectronicLink,全球电子讨论链),主要用来实现“虚拟邻里关系”的交互式讨论和协商,1990年well引进Cyberspace的名称,虚拟社区开始进入世人的视野。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虚拟社区迅速发展。从最初的电子公告版到新闻组,从网上聊天室到在虚拟社区服务器上构建自己的主页,一大群素昧平生的人由趣味相投而经常在线聚会,“匿名”的乐趣和摆脱空间限制的信息交往自由,使众多参与者在这个网络上构筑交流个人经验、分享兴趣的虚拟社区。随着虚拟社区的成熟,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在网上集结、传文件、讨论和聊天,使用者因此获得了真正社会交往意义上的网络传播的乐趣。与此同时,虚拟社区自身的扩张也极其迅猛。一个典型的例证是:1994年由DavidBohnett创建的Geocities社区网站,到1998年3月,其访问人次已达1420万,1999年时,已拥有350万个会员站点。

在中国,虚拟社区也是由BBS和新闻组起步的。通过BBS和新闻组,网民可以实现一种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1997年10月,“网易”在国内第一个创建虚拟社区服务,“新浪”也随即宣布把虚拟社区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而成规模的应用意义上的虚拟社区的出现,则是以1998年3月大型个人社区网站“西祠胡同”的创办,和1999年6月创办于美国硅谷的“全球华人虚拟社区”ChinaRen的登陆为标志的。其中,“西祠胡同”成功地发展了以讨论版组群为主导的社区模式,而ChinaRen则第一次以聊天室为核心,开发了游戏、邮件、主页、日志等一系列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内容。由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等方面的特殊原因,中国的虚拟社区的发展速度和繁荣程度一直十分引人注目,它们大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多功能、立体化的社会交往空间。这些虚拟社区所涉及的分类主题和交流主题,涉及了实在化的当代社会的几乎所有重要现象和事件。正是在共同探讨相同和相似主题的过程中,虚拟社区加大了社会阶层的凝聚力,它们不仅体现为地区、人群、阶级的汇聚,有时甚至反映了民族情绪聚合的观念水平。

2.2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与智能化社区概念的产生

电子社区这一概念的提出实际可追溯到美国最初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其1993年2月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旨在建立“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无缝网络”,使分布在全美各个地区的社区成为真正的智能电子社区。之后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对此又作了一个系统的概说,构筑了一个美国电子社区发展的全景图: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性的和世界性的电子通信网,它能把任何人与其他地方的任何人联系起来,并提供几乎是任何种类的可视化的电子通信。用户可以把计算机、交互式电视、电话这三种不同属性的设备结合起来,把这种装置与电子通信网挂钩,传呼机、移动电话等数字式电子通信工具也可以与通信网相连。能够提供远程电子银行、教育、购物、税收、聊天、下棋、电视会议、医疗、图文电视、数据广播、信息查询、电子邮政等服务。美国政府的设想,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讨论“地球村”和“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的热潮。

随着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空前的应用,信息技术本身已经溶入全球国民经济,乃至人们的生活之中。支撑信息技术的平台就是计算机、通讯技术,其具体表现基本形式就是数字化。一方面,信息作为资源必将通过交流才能产生价值,另一方面,信息作为资源在现代经济活动、人民生活中蕴藏巨大的需要,这就势必需要一个数字化的平台。包括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岛、数字细胞等概念的提出,无非都是为数字化信息在各个不同空间区域为信息共享、交流及延伸出来的服务提供系统通道。信息要进行广泛的传播,是需要社会有机的综合。在城市,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是城市,体现信息化的是城市骨干网;城市骨干网与下一级应用子网的连接能通路,重点在系统网络体系的构造,或作为基础的支撑,为各个应用的基本单位社区提供连接。而信息交流和产生价值需要具体的应用层的支撑,这些应用和增值将是依托社区为基础,那么数字化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智能化小区是随着数字化社区的发展而发展来的。数字化社区包括了智能化社区。

3虚拟社区、电子社区及相关概念

3.1虚拟社区与网络社区

虚拟社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最早提出“虚拟社区”这一个概念的是英国学者HowardRheingold。他将虚拟社区定义为: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领域。其实虚拟社区的概念核心来源于“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指计算机创造的所有环境。在虚拟现实中,人们再也感觉不到习以为常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概念,唯一实在的就是它的物理外壳——计算机、网线、外部设备等,而通过这些工具展示虚拟现实具有模拟性、互动性、人造性、身临其境、远程展示以及网络化交往等特点。从虚拟现实出发引申出了虚拟社区、虚拟社团、虚拟城市、虚拟国家等一系列基本概念。1993年HowardRheingold又在著名经典之作《虚拟社区》一书中,将虚拟社区定义为:一群主要媒介为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Fernback和thompson在1995年将虚拟社区定义为:通过既定领域内的不断联系,在虚拟空间中形成的社会关系。Balasubramanian和mahajan在2001年对虚拟社区做出如下定义:虚拟社区是具备四大特性的任何实体,即人的聚合体、合理的成员、虚拟空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交流过程。尽管他们对虚拟社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一致同意使用“虚拟空间”这一关键要素来界定虚拟社区。

国内对于虚拟社区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杜骏飞认为:虚拟社区,或称为网络社区、虚拟社群,它并非是一种物理空间的组织形态,而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成员可能散布于各地、以旨趣认同的形式作在线聚合的网络共同体。而戚攻和邓新民认为,网络社区在网络社会中具有一般社区的实体表现:第一,网络社区是一个空间单位;第二,网络社区存在着一定的人群;第三,网络社区内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互动表现为合作、竞争、同化、冲突、适应等各种形式;第四,网络社区具有相应的组织对社区进行管理,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要。林子华认为网络社区具有二重界定性。一重界定的网络社区是着眼于现代社区建设中的物质标志,表明特定社区建设中所应具备的网络信息设备、网络信息通讯及网络信息使用等各种指标情况。二重界定的网络社区是着眼于跨越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网络空间的形成,表明网络信息沟通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撇开第一重界定,按第二重界定来说,网络社区相当于虚拟社区,它们是同一的。因此这两个词常互用。3.2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和智能小区

(1)电子社区。电子社区从广义上是指社区信息化,实质上就是社区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也就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社区及其相关现象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社区,以促进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和高速,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电子社区就是要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图形图像技术,依靠社区宽带网络,实现家庭智能化,社会管理现代化和社区服务信息化,从而全面提高居民的工作效率、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

从管理层面来说,电子社区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区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区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几乎涵盖社区生产与生活的所有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从技术层面来说,电子社区就是以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包括航空、卫星遥感影像)、数字地形模型(Dem)、社区三维景观模型为空间定位的基本信息数据,结合地下管线、规划、土地、交通、绿化、道路、环境、经济、开发、旅游、房地产、人口、工业、商业、金融、电讯、电力等我们所关心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控与决策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社区规划系统、交通指挥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等。

电子社区的形式可能是电子城市、电子街道和电子城镇,包括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政府机构、企业、学校、医院、图书馆、社团、购物中心、银行、邮局、酒店、旅馆、车站、码头、机场、娱乐中心和家庭等基本信息节点。

(2)数字社区与数字化社区。数字化社区,人们习惯上简称为数字社区,是现实社区的数字化映射,是数字城市不可缺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数字化社区,便没有数字城市,数字化社区是联通家庭和数字城市的关键节点,数字化社区可以有效地组织整合社区内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及经营业务的共享。公民在网上可以享受到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和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提供的全程服务,使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它同电子社区实质一样,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电子社区倾向于从宏观出发,就整个大环境而言,它可以由数字化社区、数字城市和数字国家等组成。数字化社区从微观出发,强调数字化社区作为数字城市的基本单元。建设部关于“建筑住宅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国家标准,将数字社区定义为:“数字社区是指数字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准的社区,是数字城市的组成部份,未来数字社区的集合,将覆盖到整个城市乃至到整个社会。社区数字化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网技术、iC卡技术、互联网技术,建立社区建设、管理、服务数字化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使社区内的政府管理部门城镇居民、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或享受各种社区内部及外部数字化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信息资源。”

(3)数字社区与智能社区。数字化社区和智能社区是不完全等同的,数字社区包括了智能化住宅小区。由于“数字城市”与数字社区不仅具有强烈的信息时代前卫观念色彩,而且应用前景十分激动人心,因此在智能化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领域的人士,积极地把数字社区的概念引入智能化住宅小区,并将两个概念等同统称为数字社区,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智能社区强调的是小区中提供“以人为本”的高科技手段的智能化服务和管理;而数字社区在通常意义上的智能小区基础上,更加强调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它的建设目标是在未来数字化信息社会里,实现人类共同的“无距离、无时差”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实现住宅的智能化功能和管理。也就是说,数字社区是在智能社区概念的基础上,与整个“数字地球”、“数字城市”连在一起,是它们的一部分,具有更高的含义。数字社区与智能小区概念的最大不同是,数字社区建设的出发点是把小区作为整个数字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来考虑。强调的是在小区内实现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供更多的社会化数字化信息服务。

4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网络社区、虚拟社区、电子社区、数字化社区都是“网络社会”的表现形式。“网络社区”等于“虚拟社区”、“网络社区”大于“电子社区”或“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分布式集成化的人际交流环境,它涉及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中虚拟现实、多媒体、网络通讯、人工智能、CSCw等多个领域,也关系到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虚拟社区的功能在于它能够集中并搜索到人们迫切需要的各类资讯,为社区成员提供和创造充分的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使成员产生对社区的忠诚度,促使虚拟社区蓬勃发展,当虚拟社区蓬勃发展时它的经济效益就出现了。虚拟社区已经被认为是电子商务中的一种重要商业模式,虚拟社区的存在破坏了原有商业交易的平衡,将更多的控制力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使买方地位得到加强。虚拟社区概括了未来一大类应用,凡是涉及人与人交流的领域,虚拟社区都有用武之地。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将促进虚拟会议、实境式电子商务、远程协同工作、数字图书馆、虚拟研究所、远程教育、网络娱乐等应用的实现,并进而迎接虚拟社会的到来。

电子社区、数字社区与数字化社区的实质一样,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电子社区广义上指的是社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并列为社会信息化的三大主题,是社区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电子社区的形式大到数字城市、数字国家,小到数字社区、电子城镇和电子村庄;而数字社区或数字化社区是和数字城市联系在一起的,数字社区是构成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区域,数字社区是构成数字社会的一个基层组织。数字社区是由数字地球和数字社会引申出来的。数字社区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的有机结合点,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应用设施之一。数字社区应当覆盖整个城市,因此它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当各种类型的数字社区建成以后,才能构成丰富多采的数字城市,只有最后整个地球都数字化了,才能真正实现社区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周玉陶.网络虚拟社区建设对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影响[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2(2)

2杜骏飞.存在于虚无:虚拟社区的社会实在性辨析[J].现代传播,2004(1)

3严康敏,赖茂生.信息高速公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