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区文化的概念十篇社区文化的概念十篇

社区文化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20

社区文化的概念篇1

关键词:东亚;概念演进;论争

中图分类号:K9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199-02

一、“东亚”的社会或文化概念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演变

(一)东亚作为一个地理区域自古就存在

东亚是世界伟大文明地域之一,在历史上就产生过一个独具特色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国际体系,即西方学者发明的“朝贡体制”或“朝贡制度”,日本学者多用“华夷秩序”和“册封体制”,比西方人更为深刻地理解古代东亚秩序的真谛。

(二)东亚概念的产生

“东亚”、“远东”属于外来词语,是由欧洲人最早使用的。有学者考证,一位欧洲学者在1897年出版的有关东亚美术史的书籍中首先使用了“东亚”概念,此后这一概念开始流行开来并被广为使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亚洲的掠夺和侵略中,把对亚洲东部的争夺同西太平洋上的制海权联系起来,形成了“远东太平洋”的概念。欧洲把靠近它的西亚称“近东”、“中东”,把远离它的亚洲东部称“远东”,有时与“东亚”概念混用。当时西方人所说的“东亚”一般包括如下国家和地区:东部西伯利亚、中国、蒙古、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这也是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东亚地理区域,即传统的东亚概念之含义。显然,这些概念以西方为中心,带有浓厚的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殖民主义色彩。

(三)东亚概念的本土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东亚概念逐渐为其所指地理区域的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与使用。特别是在冷战以后,随着区域合作的发展,“东亚”正在从一个外来的概念变成一个代表地区意识和认同符号的本土概念。这是东亚地区意识正在形成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关于东亚概念的争论

目前,关于东亚概念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东亚概念,学者们产生了质疑并引起争论。有学者认为,“东亚”是欧洲人以距离远近为标准,在没有意识到不同国家之间巨大社会文化差异前提下,对远东地区下的定义,并且错误地以为所有东亚国家都是建立在儒教文明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有学者在进一步考察这段时间的历史后发现,“当欧洲人最初向东方远行到达中国、日本和东印度群岛的时候,他们笼统地称呼这个遥远的地方为“远东”。然而,从地理上看,东亚是将亚洲一分为二的那片高山沙漠以东的地区;从人种上看,东亚是蒙古人种(作为蒙古人种分支的因纽特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除外)居住的地区;从文化上看,是植根于古代中国的那种文明所分布的地区。”并且特别指出,“这一地区,除中国以外,还包括日本、朝鲜和越南,但不包括也在高山沙漠屏障以东、居民也属于蒙古人种的其他两个地区:一是亚洲腹地,这些地方的游牧民族通过商业、战争和征服与中国居民有着难以分开的历史联系;一是东南亚,其较高的文化大部分源于印度而非中国。”

其次,在东亚概念本土化过程中,学者们对概念所包含的地缘政治版图产生了争议。罗荣渠认为,“东亚,又称‘太平洋亚洲’(pacificasia),从地理上讲,指的是欧亚大陆太平洋沿岸的边缘和半边缘地带,包括亚洲东部的大陆、半岛与海岛。狭义的东亚指中国大陆、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台湾岛等;广义的东亚包括东南亚即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诸国;再扩而大之,甚至可把南亚即印度半岛诸国也包括在内。”张蕴岭认为,广义的东亚地区包括通常地理概念的“东亚”、“东南亚”和“北亚”的16个国家及1个地区,即东亚五国——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北亚的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东南亚十一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高连福认为,“东亚”无疑是一个地理概念,它通常指的是包括现今东北亚和东南亚在内的地理区域。具体来说,今天东亚地区国家共有16个,即东北亚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国以及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此外,在东亚地区还有一些非国家经济体(如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也有人把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纳入东北亚范畴之中。

最后,与地缘政治概念不同,社会文化视角下东亚概念的解读。有学者认为,东亚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地理概念,它更是一个社会概念或文化概念。东亚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而且这一概念还处于建构过程之中。事实上,现代意义的东亚国际秩序的作用空间也包括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碰撞磨合的地区,这也正是地缘政治的解释盲区。因此,这些因素也导致了迄今为止人们对于东亚所指地理区域范围尚未形成共识。

上述观点分别从大东亚和小东亚的角度去阐释东亚的含义,据此得出关于东亚概念的基本看法:随着历史的发展,单一的地理概念已不能解释东亚所包含全部的意义,东亚概念更多被注入了人文、历史、政治等因素。甚至在深度和广度上,未来的东亚会有更加丰富的解读。从东亚的地理概念出发,许多学者给出了自己明确的界定;从东亚概念的历史演变出发,也有学者认为东亚是社会内涵不断丰富、尚在建构中的概念。不管从那种角度来注解东亚的概念,都至少说明了两个现象:(1)东亚高低纬度的政治安全事件都能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在对某一问题进行阐述时都绕不开对东亚概念的解读,这在学理层面推动了东亚理论的发展。(2)大多数学者根据研究的需要而自由裁量东亚的地缘政治范围,但是东亚概念的核心政治力量一直都受到关注,如中国、日本等。

参考文献:

[1]朱阳明.亚太安全战略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2]张小明.美国是东亚区域合作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7).

[3]贾子健.东亚需要共同的语言——访奥地利学者魏格林[n].北京大学校报,2006-4-30(4).

[4][美]费正清,埃文德·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m].陈仲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Discussionaboutthehistoricalevolutionoftheeastasiaconcept

QianYan

(publicadministrationcollege,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46,China)

社区文化的概念篇2

关键词虚拟社区电子社区网络社区数字化社区数字社区智能社区

1引言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的最后10年所出现的最激动人心的事情。随着网络对社会全方位影响的不断扩大,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虚拟网络世界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新名词、新概念,如虚拟社区、网上社区、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这些概念有些是重合的,有些是有差别的,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因此在使用这些名词时有着很大的随意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定义它们,怎样界定它们的联系,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又有着什么样的包含关系,困惑着许多人。本文旨在通过对虚拟社区、电子社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差别,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纠正这些概念认识上的混乱。

2虚拟社区、电子社区、数字(化)社区等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1虚拟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虚拟社区的雏形,在万维网发明以前就出现了,实际可追溯到1984年Brand和Brilliant创建的thewell(wholeearthLectronicLink,全球电子讨论链),主要用来实现“虚拟邻里关系”的交互式讨论和协商,1990年well引进Cyberspace的名称,虚拟社区开始进入世人的视野。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虚拟社区迅速发展。从最初的电子公告版到新闻组,从网上聊天室到在虚拟社区服务器上构建自己的主页,一大群素昧平生的人由趣味相投而经常在线聚会,“匿名”的乐趣和摆脱空间限制的信息交往自由,使众多参与者在这个网络上构筑交流个人经验、分享兴趣的虚拟社区。随着虚拟社区的成熟,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在网上集结、传文件、讨论和聊天,使用者因此获得了真正社会交往意义上的网络传播的乐趣。与此同时,虚拟社区自身的扩张也极其迅猛。一个典型的例证是:1994年由DavidBohnett创建的Geocities社区网站,到1998年3月,其访问人次已达1420万,1999年时,已拥有350万个会员站点。

在中国,虚拟社区也是由BBS和新闻组起步的。通过BBS和新闻组,网民可以实现一种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1997年10月,“网易”在国内第一个创建虚拟社区服务,“新浪”也随即宣布把虚拟社区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而成规模的应用意义上的虚拟社区的出现,则是以1998年3月大型个人社区网站“西祠胡同”的创办,和1999年6月创办于美国硅谷的“全球华人虚拟社区”ChinaRen的登陆为标志的。其中,“西祠胡同”成功地发展了以讨论版组群为主导的社区模式,而ChinaRen则第一次以聊天室为核心,开发了游戏、邮件、主页、日志等一系列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内容。由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等方面的特殊原因,中国的虚拟社区的发展速度和繁荣程度一直十分引人注目,它们大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多功能、立体化的社会交往空间。这些虚拟社区所涉及的分类主题和交流主题,涉及了实在化的当代社会的几乎所有重要现象和事件。正是在共同探讨相同和相似主题的过程中,虚拟社区加大了社会阶层的凝聚力,它们不仅体现为地区、人群、阶级的汇聚,有时甚至反映了民族情绪聚合的观念水平。

2.2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与智能化社区概念的产生

电子社区这一概念的提出实际可追溯到美国最初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其1993年2月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旨在建立“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无缝网络”,使分布在全美各个地区的社区成为真正的智能电子社区。之后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对此又作了一个系统的概说,构筑了一个美国电子社区发展的全景图: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性的和世界性的电子通信网,它能把任何人与其他地方的任何人联系起来,并提供几乎是任何种类的可视化的电子通信。用户可以把计算机、交互式电视、电话这三种不同属性的设备结合起来,把这种装置与电子通信网挂钩,传呼机、移动电话等数字式电子通信工具也可以与通信网相连。能够提供远程电子银行、教育、购物、税收、聊天、下棋、电视会议、医疗、图文电视、数据广播、信息查询、电子邮政等服务。美国政府的设想,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讨论“地球村”和“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的热潮。

随着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空前的应用,信息技术本身已经溶入全球国民经济,乃至人们的生活之中。支撑信息技术的平台就是计算机、通讯技术,其具体表现基本形式就是数字化。一方面,信息作为资源必将通过交流才能产生价值,另一方面,信息作为资源在现代经济活动、人民生活中蕴藏巨大的需要,这就势必需要一个数字化的平台。包括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岛、数字细胞等概念的提出,无非都是为数字化信息在各个不同空间区域为信息共享、交流及延伸出来的服务提供系统通道。信息要进行广泛的传播,是需要社会有机的综合。在城市,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是城市,体现信息化的是城市骨干网;城市骨干网与下一级应用子网的连接能通路,重点在系统网络体系的构造,或作为基础的支撑,为各个应用的基本单位社区提供连接。而信息交流和产生价值需要具体的应用层的支撑,这些应用和增值将是依托社区为基础,那么数字化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智能化小区是随着数字化社区的发展而发展来的。数字化社区包括了智能化社区。

3虚拟社区、电子社区及相关概念

3.1虚拟社区与网络社区

虚拟社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最早提出“虚拟社区”这一个概念的是英国学者HowardRheingold。他将虚拟社区定义为: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领域。其实虚拟社区的概念核心来源于“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指计算机创造的所有环境。在虚拟现实中,人们再也感觉不到习以为常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概念,唯一实在的就是它的物理外壳——计算机、网线、外部设备等,而通过这些工具展示虚拟现实具有模拟性、互动性、人造性、身临其境、远程展示以及网络化交往等特点。从虚拟现实出发引申出了虚拟社区、虚拟社团、虚拟城市、虚拟国家等一系列基本概念。1993年HowardRheingold又在著名经典之作《虚拟社区》一书中,将虚拟社区定义为:一群主要媒介为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

Fernback和thompson在1995年将虚拟社区定义为:通过既定领域内的不断联系,在虚拟空间中形成的社会关系。Balasubramanian和mahajan在2001年对虚拟社区做出如下定义:虚拟社区是具备四大特性的任何实体,即人的聚合体、合理的成员、虚拟空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交流过程。尽管他们对虚拟社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一致同意使用“虚拟空间”这一关键要素来界定虚拟社区。

国内对于虚拟社区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杜骏飞认为:虚拟社区,或称为网络社区、虚拟社群,它并非是一种物理空间的组织形态,而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成员可能散布于各地、以旨趣认同的形式作在线聚合的网络共同体。而戚攻和邓新民认为,网络社区在网络社会中具有一般社区的实体表现:第一,网络社区是一个空间单位;第二,网络社区存在着一定的人群;第三,网络社区内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互动表现为合作、竞争、同化、冲突、适应等各种形式;第四,网络社区具有相应的组织对社区进行管理,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要。林子华认为网络社区具有二重界定性。一重界定的网络社区是着眼于现代社区建设中的物质标志,表明特定社区建设中所应具备的网络信息设备、网络信息通讯及网络信息使用等各种指标情况。二重界定的网络社区是着眼于跨越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网络空间的形成,表明网络信息沟通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撇开第一重界定,按第二重界定来说,网络社区相当于虚拟社区,它们是同一的。因此这两个词常互用。

3.2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和智能小区

(1)电子社区。电子社区从广义上是指社区信息化,实质上就是社区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也就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社区及其相关现象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社区,以促进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和高速,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电子社区就是要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图形图像技术,依靠社区宽带网络,实现家庭智能化,社会管理现代化和社区服务信息化,从而全面提高居民的工作效率、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

从管理层面来说,电子社区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区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区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几乎涵盖社区生产与生活的所有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从技术层面来说,电子社区就是以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包括航空、卫星遥感影像)、数字地形模型(Dem)、社区三维景观模型为空间定位的基本信息数据,结合地下管线、规划、土地、交通、绿化、道路、环境、经济、开发、旅游、房地产、人口、工业、商业、金融、电讯、电力等我们所关心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控与决策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社区规划系统、交通指挥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等。

电子社区的形式可能是电子城市、电子街道和电子城镇,包括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政府机构、企业、学校、医院、图书馆、社团、购物中心、银行、邮局、酒店、旅馆、车站、码头、机场、娱乐中心和家庭等基本信息节点。

(2)数字社区与数字化社区。数字化社区,人们习惯上简称为数字社区,是现实社区的数字化映射,是数字城市不可缺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数字化社区,便没有数字城市,数字化社区是联通家庭和数字城市的关键节点,数字化社区可以有效地组织整合社区内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及经营业务的共享。公民在网上可以享受到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和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提供的全程服务,使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它同电子社区实质一样,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电子社区倾向于从宏观出发,就整个大环境而言,它可以由数字化社区、数字城市和数字国家等组成。数字化社区从微观出发,强调数字化社区作为数字城市的基本单元。建设部关于“建筑住宅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国家标准,将数字社区定义为:“数字社区是指数字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准的社区,是数字城市的组成部份,未来数字社区的集合,将覆盖到整个城市乃至到整个社会。社区数字化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网技术、iC卡技术、互联网技术,建立社区建设、管理、服务数字化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使社区内的政府管理部门城镇居民、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或享受各种社区内部及外部数字化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信息资源。”

(3)数字社区与智能社区。数字化社区和智能社区是不完全等同的,数字社区包括了智能化住宅小区。由于“数字城市”与数字社区不仅具有强烈的信息时代前卫观念色彩,而且应用前景十分激动人心,因此在智能化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领域的人士,积极地把数字社区的概念引入智能化住宅小区,并将两个概念等同统称为数字社区,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智能社区强调的是小区中提供“以人为本”的高科技手段的智能化服务和管理;而数字社区在通常意义上的智能小区基础上,更加强调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它的建设目标是在未来数字化信息社会里,实现人类共同的“无距离、无时差”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实现住宅的智能化功能和管理。也就是说,数字社区是在智能社区概念的基础上,与整个“数字地球”、“数字城市”连在一起,是它们的一部分,具有更高的含义。数字社区与智能小区概念的最大不同是,数字社区建设的出发点是把小区作为整个数字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来考虑。强调的是在小区内实现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供更多的社会化数字化信息服务。

4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网络社区、虚拟社区、电子社区、数字化社区都是“网络社会”的表现形式。“网络社区”等于“虚拟社区”、“网络社区”大于“电子社区”或“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分布式集成化的人际交流环境,它涉及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中虚拟现实、多媒体、网络通讯、人工智能、CSCw等多个领域,也关系到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虚拟社区的功能在于它能够集中并搜索到人们迫切需要的各类资讯,为社区成员提供和创造充分的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使成员产生对社区的忠诚度,促使虚拟社区蓬勃发展,当虚拟社区蓬勃发展时它的经济效益就出现了。虚拟社区已经被认为是电子商务中的一种重要商业模式,虚拟社区的存在破坏了原有商业交易的平衡,将更多的控制力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使买方地位得到加强。虚拟社区概括了未来一大类应用,凡是涉及人与人交流的领域,虚拟社区都有用武之地。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将促进虚拟会议、实境式电子商务、远程协同工作、数字图书馆、虚拟研究所、远程教育、网络娱乐等应用的实现,并进而迎接虚拟社会的到来。

电子社区、数字社区与数字化社区的实质一样,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电子社区广义上指的是社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并列为社会信息化的三大主题,是社区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电子社区的形式大到数字城市、数字国家,小到数字社区、电子城镇和电子村庄;而数字社区或数字化社区是和数字城市联系在一起的,数字社区是构成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区域,数字社区是构成数字社会的一个基层组织。数字社区是由数字地球和数字社会引申出来的。数字社区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的有机结合点,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应用设施之一。数字社区应当覆盖整个城市,因此它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当各种类型的数字社区建成以后,才能构成丰富多采的数字城市,只有最后整个地球都数字化了,才能真正实现社区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周玉陶.网络虚拟社区建设对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影响[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2(2)

2杜骏飞.存在于虚无:虚拟社区的社会实在性辨析[J].现代传播,2004(1)

3严康敏,赖茂生.信息高速公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4王陵,王大力.数字化社区技术与建设展望[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6)

社区文化的概念篇3

内容摘要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社区旧有的组织管理体制、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下重新建立的新的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来说明城市社区管理的问题及如何实现城市社区管理的民主化,并说明政府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前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有的一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80年代中期开始,社区的概念重新在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中被得到运用。

“社区”一词译自英文的Community,其原意为“人群共同体”,20年代传入中国时和“社会”一词混用,特指一种以地域特征联系起来的初级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具有同样的文化特质,守望相助,形成一些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学中常用的概念。本文中所讨论的城市社区是由社会学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聚集在城市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组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社会学家认为社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①具有一定数量的、以一定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参与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②有一定界限的地域,其界限一般来说是比较明确的;③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④有一套相互配合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⑤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在情感和心理上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以看出社区具有的地域性特质,它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的含义。城市社区是一种不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用到社区这个概念。

我国社区管理的现状

社区文化的概念篇4

物业管理概念是我国房地产业较早开始“炒作”的一个概念。作为房地产开发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某一个项目物业管理水准的高低是影响业主作出购买选择的重要因素。因为业主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全、方便、体贴周到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常常见到稍大的楼盘和高档楼盘,往往打出“引入香港顶尖物业管理”之类的旗号。

为适应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物业管理机构应该建立自己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探索先进的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和崭新的物管企业运营机制,充分发掘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着眼于打造物业管理品牌,才能在房地产营销中保持主动。

二、绿色生态概念

房地产业内绿色生态概念风行。绿色营销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营销活动应该是以人类的绿色消费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是实现公司赢利、消费者需求满足和社会长远利益三者动态平衡的新型营销。绿色营销观念强调企业的营销活动要保护环境,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污染,避免资源浪费,提供亲近自然的、无害化产品和消费。

这股绿色生态概念之风自然很快吹向房地产业。企业在房产营销中打出了环保、绿色、生态的口号,在营销全过程力图体现“绿色”关怀。例如,地段选择尽可能远离污染源,墙体和窗户采用新型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拒绝使用粘土红砖(减少土地资源消耗),装修装饰使用新型无污染、无刺激、无公害的材料,房屋建筑尽可能减少光污染、降低噪音、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等。在生态营造方面,则普遍强调小区景观的配套和环境的绿化,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和谐性。这些都成为楼盘中的USp,成为吸引顾客的“卖点”。

三、欧式概念

欧式概念几乎是全国房地产市场上最普遍、最常见的概念模式。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伊始的沿海和南方城市,到今天的内陆城市,欧式概念之风一直在热吹之中,成为竞相模仿和攀比的焦点之一。无论是建筑的外观造型,还是小区环境的布局,力图体现欧式建筑的古典美、现代美。在很多城市,稍有实力的开发商,稍大的楼盘,就要请海外设计师担纲设计。外观设计则往往是欧式圆形拱门,欧式窗户、罗马立柱,欧式门楼、檐口和墙面浮雕装饰;小区景观则城堡式建筑、欧式雕塑小品、欧式风景树、欧式花园草坪等;还有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甚至将整个小区“欧化”。

四、品位概念

追求品位,是现代社会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的共同向往。

有一句几乎成为经典的广告语——“我选择的是家,不是房子”。这句话似于把房子和家对立了起来。其实不然,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恰恰体现了房子之于家的重要性。房为家的载体,没有房,何以为家?在某种意义上说,房子是家的代名词。对普通百姓而言,房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大件商品”,它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基本条件。无房的人梦想有房,有了房的人则无不希望把“家”建设得温馨、高雅和舒适。因此,在善于制造概念的房地产营销人士头脑里,品位概念自然又是一个重要的“噱头”。

五、人文概念

现代都市人,每天奔波于繁华闹市,车水马龙,喧嚣尘扬,更希望能寻得幽雅高尚之所,置业安家,与高尚人士为邻,受文化环境熏陶,修身养性,让自己和家人在享受生活的安逸、温馨的同时,还能够浸润在一个文明、高尚的文化氛围里。对人文氛围的追求,是都市人在满足了基本温饱之后,生活境界和精神境界上的更高要求。

于是,在房地产营销的概念演进中,人文概念的流行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开发商和企划人都希望借助人文概念来提升楼盘的内涵和品质。什么“与高尚人士为邻”、“某某家园,墨香中的家”,什么“某某花园,书香门第”之类的广告,一个比一个喊得更响亮。

六、旅游休闲概念

现代人在紧张。工作之余,希望获得休闲、旅游度假,调节心情,放松精神。休闲将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因此,那些在城郊结合部开发的项目,特别是别墅项目区,则着力营造旅游休闲概念。如泳池、沙滩、戏水池之外,辟有野趣烧烤乐园,随物业赠送小型花圃或农庄(可代为打理),还有的项目干脆建在远郊的旅游度假区。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公开发表一种观点——拥有两套住房才算小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所说的另一套房主要被用作周末和节假日度假之用。可见,学者分析的和身体力行者们“想到一块儿去了”。这说明旅游度假概念反映了房地产开发的一种重要趋势,难怪开发商和企划人们开始热衷于营造这一概念。

七、会所概念

从字面意思上讲,会所就是项目业主或小区内居民聚会之所。顾客在接受房地产广告信息和作出购房选择时,面对的大多数是期房或半期房,所以尽管很多发展商在楼书和规划图中展示了漂亮的会所“效果图”,但更多的发展商主要是把它作为一个销售卖点而已,至于会所何时能真正建成,提供哪些服务,由谁经营和如何经营等细节问题,并没有确定,所以顾客得到的仅仅是一个美丽含混的承诺。

然而,深入考察一下,可以发现,会所概念在实际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一是会所的功能定位问题。一般大型社区或比较成熟的物业,均配备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那么,会所为入住的业主提供的服务如何同物业管理区别开来,避免重复或空白呢?这就需要对会所作功能定位。我认为,会所应该定位于人际沟通和社区文化交流,应该成为社区居民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渠道。让小区居民从家庭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多作人际沟通,开展有特色的小区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小型图书馆、游艺活动、健身、聚会、社区教育等,面向社区大家庭,敞开心扉,亲善友好,至于洗衣送餐、孩童托管之类的家政服务,则应该由物业管理部门承担。

二是会所经营权和经营方式问题。即会所应该由谁经营,如何经营的问题。也许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缘故,我们看到会所普遍由开发商经营。由于开发商的主业不在于此,如果开发商经营上出现问题,这就容易造成与业主的矛盾。因此,我们提倡会所可以引入社会的专业机构来经营,以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准。在如何经营的问题,有开放式经营、封闭式经营和半开放式经营三种观点。因服务的对象范围大小不同,经营方式和对业主的影响也就有不同。更多的业主希望会所实行封闭式经营,以享受优越的服务,但这也会增加经营成本,提高会所消费代价。

八、亲水概念

水也是21世纪最珍贵的资源。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在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缺水严重,水就更显珍贵。因此,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如果能选择亲水居住,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惬意人生。在这种追求下,亲水概念不知不觉风行房地产界。不少开发商把项目用地由原来首选地段因素转向临水因素。于是乎,那些临湖、临江、临河的项目开发一下子热了起来。只要看看如今楼盘项目的名称,便可以看到与水的关系:蓝湾俊园、金色港湾、银河湾、秀水公寓、海岸花园、恋湖公寓、玫瑰湖畔、碧水湾、锦绣香江、星河湾、山水庭苑、临溪居……。

九、智能e化概念

智能e化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近几年的房地产文章和大量的房地产广告中,“智能”、“e化”概念的热炒,似乎标志着入住的业主能一夜跨入智能社会、数字时代。然而,对大多数市民和购房者来说,“智能化”仍然是雾里看花。不少人认为,上网、宽带、可视对讲、红外线监控、远程抄表就是“智能e化”,也有些开发商出于“炒”概念的目的,不管够格不够格,故意朝这个概念上套,以时髦的词汇“蒙”人。

社区文化的概念篇5

物业管理概念是我国房地产业较早开始“炒作”的一个概念。作为房地产开发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某一个项目物业管理水准的高低是影响业主作出购买选择的重要因素。因为业主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全、方便、体贴周到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常常见到稍大的楼盘和高档楼盘,往往打出“引入香港顶尖物业管理”之类的旗号。

为适应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物业管理机构应该建立自己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探索先进的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和崭新的物管企业运营机制,充分发掘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着眼于打造物业管理品牌,才能在房地产营销中保持主动。

二、绿色生态概念

房地产业内绿色生态概念风行。绿色营销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营销活动应该是以人类的绿色消费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是实现公司赢利、消费者需求满足和社会长远利益三者动态平衡的新型营销。绿色营销观念强调企业的营销活动要保护环境,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污染,避免资源浪费,提供亲近自然的、无害化产品和消费。

这股绿色生态概念之风自然很快吹向房地产业。企业在房产营销中打出了环保、绿色、生态的口号,在营销全过程力图体现“绿色”关怀。例如,地段选择尽可能远离污染源,墙体和窗户采用新型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拒绝使用粘土红砖(减少土地资源消耗),装修装饰使用新型无污染、无刺激、无公害的材料,房屋建筑尽可能减少光污染、降低噪音、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等。在生态营造方面,则普遍强调小区景观的配套和环境的绿化,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和谐性。这些都成为楼盘中的USp,成为吸引顾客的“卖点”。

三、欧式概念

欧式概念几乎是全国房地产市场上最普遍、最常见的概念模式。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伊始的沿海和南方城市,到今天的内陆城市,欧式概念之风一直在热吹之中,成为竞相模仿和攀比的焦点之一。无论是建筑的外观造型,还是小区环境的布局,力图体现欧式建筑的古典美、现代美。在很多城市,稍有实力的开发商,稍大的楼盘,就要请海外设计师担纲设计。外观设计则往往是欧式圆形拱门,欧式窗户、罗马立柱,欧式门楼、檐口和墙面浮雕装饰;小区景观则城堡式建筑、欧式雕塑小品、欧式风景树、欧式花园草坪等;还有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甚至将整个小区“欧化”。

四、品位概念

追求品位,是现代社会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的共同向往。

有一句几乎成为经典的广告语——“我选择的是家,不是房子”。这句话似于把房子和家对立了起来。其实不然,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恰恰体现了房子之于家的重要性。房为家的载体,没有房,何以为家?在某种意义上说,房子是家的代名词。对普通百姓而言,房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大件商品”,它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基本条件。无房的人梦想有房,有了房的人则无不希望把“家”建设得温馨、高雅和舒适。因此,在善于制造概念的房地产营销人士头脑里,品位概念自然又是一个重要的“噱头”。

五、人文概念

现代都市人,每天奔波于繁华闹市,车水马龙,喧嚣尘扬,更希望能寻得幽雅高尚之所,置业安家,与高尚人士为邻,受文化环境熏陶,修身养性,让自己和家人在享受生活的安逸、温馨的同时,还能够浸润在一个文明、高尚的文化氛围里。对人文氛围的追求,是都市人在满足了基本温饱之后,生活境界和精神境界上的更高要求。

于是,在房地产营销的概念演进中,人文概念的流行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开发商和企划人都希望借助人文概念来提升楼盘的内涵和品质。什么“与高尚人士为邻”、“某某家园,墨香中的家”,什么“某某花园,书香门第”之类的广告,一个比一个喊得更响亮。

六、旅游休闲概念

现代人在紧张。工作之余,希望获得休闲、旅游度假,调节心情,放松精神。休闲将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因此,那些在城郊结合部开发的项目,特别是别墅项目区,则着力营造旅游休闲概念。如泳池、沙滩、戏水池之外,辟有野趣烧烤乐园,随物业赠送小型花圃或农庄(可代为打理),还有的项目干脆建在远郊的旅游度假区。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公开发表一种观点——拥有两套住房才算小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所说的另一套房主要被用作周末和节假日度假之用。可见,学者分析的和身体力行者们“想到一块儿去了”。这说明旅游度假概念反映了房地产开发的一种重要趋势,难怪开发商和企划人们开始热衷于营造这一概念。

七、会所概念

从字面意思上讲,会所就是项目业主或小区内居民聚会之所。顾客在接受房地产广告信息和作出购房选择时,面对的大多数是期房或半期房,所以尽管很多发展商在楼书和规划图中展示了漂亮的会所“效果图”,但更多的发展商主要是把它作为一个销售卖点而已,至于会所何时能真正建成,提供哪些服务,由谁经营和如何经营等细节问题,并没有确定,所以顾客得到的仅仅是一个美丽含混的承诺。

然而,深入考察一下,可以发现,会所概念在实际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一是会所的功能定位问题。一般大型社区或比较成熟的物业,均配备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那么,会所为入住的业主提供的服务如何同物业管理区别开来,避免重复或空白呢?这就需要对会所作功能定位。我认为,会所应该定位于人际沟通和社区文化交流,应该成为社区居民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渠道。让小区居民从家庭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多作人际沟通,开展有特色的小区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小型图书馆、游艺活动、健身、聚会、社区教育等,面向社区大家庭,敞开心扉,亲善友好,至于洗衣送餐、孩童托管之类的家政服务,则应该由物业管理部门承担。

二是会所经营权和经营方式问题。即会所应该由谁经营,如何经营的问题。也许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缘故,我们看到会所普遍由开发商经营。由于开发商的主业不在于此,如果开发商经营上出现问题,这就容易造成与业主的矛盾。因此,我们提倡会所可以引入社会的专业机构来经营,以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准。在如何经营的问题,有开放式经营、封闭式经营和半开放式经营三种观点。因服务的对象范围大小不同,经营方式和对业主的影响也就有不同。更多的业主希望会所实行封闭式经营,以享受优越的服务,但这也会增加经营成本,提高会所消费代价。

八、亲水概念

水也是21世纪最珍贵的资源。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在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缺水严重,水就更显珍贵。因此,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如果能选择亲水居住,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惬意人生。在这种追求下,亲水概念不知不觉风行房地产界。不少开发商把项目用地由原来首选地段因素转向临水因素。于是乎,那些临湖、临江、临河的项目开发一下子热了起来。只要看看如今楼盘项目的名称,便可以看到与水的关系:蓝湾俊园、金色港湾、银河湾、秀水公寓、海岸花园、恋湖公寓、玫瑰湖畔、碧水湾、锦绣香江、星河湾、山水庭苑、临溪居……。

九、智能e化概念

智能e化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近几年的房地产文章和大量的房地产广告中,“智能”、“e化”概念的热炒,似乎标志着入住的业主能一夜跨入智能社会、数字时代。然而,对大多数市民和购房者来说,“智能化”仍然是雾里看花。不少人认为,上网、宽带、可视对讲、红外线监控、远程抄表就是“智能e化”,也有些开发商出于“炒”概念的目的,不管够格不够格,故意朝这个概念上套,以时髦的词汇“蒙”人。

社区文化的概念篇6

论文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无讼社区社区法官

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的概念及社区的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纠纷数量剧增,社区矛盾变得多样化和新型化。

一、社区及社区管理的概念

(一)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系从英文community翻译而来,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在其1887年发表的经典著作《社区与社会》中首次使用该词。他认为,社区较社会而言,人与人的关系更积极,人们之间相互更熟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一词汇就已传入中国,但官方提出社区服务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国家民政部提出,之后社区这一概念才为广大群众所知晓。

由于学者立场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于社区的界定亦有不同见解。一般而言,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构成了社区的四个要素。官方文件即中法办[2000]23号文件将社区界定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由此,我们看到社区这一概念从其产生伊始,所强调的就是社会生活共同体,正如这一概念的首倡者滕尼斯所言“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亲近”。

(二)社区管理的概念

社区的形成必然带来相应管理方式的变化,而所谓社区管理是指社区内各机构、单位、组织、团体和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区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完善社区管理方式,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区管理的现状

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也是社区法治的主体,居民稳定社区就稳定。故法治进社区,对社区进行法制化管理成为当前维稳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笔者现将法治社区的背景及必要性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目前社区逐渐成为纠纷矛盾相对集中的敏感地,究其原因主要如下:(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相互关系也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遇到更多的社会、经济、法律等问题。(2)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伴随而来的是法律需求不断增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不断增强。现在的社区纠纷与过去相比,具有复杂性、难调性、易激化性等特点,例如在社区内占用公共绿地的纠纷、乱打乱建影响居民采光通风的纠纷、物业管理与业主的纠纷、遗产继承和赡养纠纷等等,这些纠纷仅仅依靠说服教育、行政手段远远不够,还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化解矛盾,促进稳定。因此实现社区有序管理,需要法律进社区。

其次,社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城市居民和单位居住、生活及工作的重要场所,它既要满足居民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又要全面发展,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等,致力于形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规范有序的管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安全的社区治安秩序、舒适优雅的环境等。而社区工程的有序运作,需要法律进社区,通过社区法治可以发挥其教育、规范、引导、惩诫功能,依法保障社区健康发展。

最后,随着城市管理中心的下移,社区作为辖区基层管理的载体,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除担负着物业、治安、环境、绿化等等,还担负着低保救助、出租房、暂住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等。各种社会问题使社区管理职能加大,要想管理好,必需步入法治化轨道。促进社区健康发展,需要法律进社区。

三、“无讼社区”理念的现实可操作性

(一)“无讼社区”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无讼”来源于《论语》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讼是一个社会因没有纷争和犯罪而不需要法律或虽有法律而搁置不用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社区,人与人之间同质化弱、松散性强、追求独立诉求的“陌生人社会”特征愈加明显。将社区作为载体,把“无讼”和“社区”两个源于传统和现代的元素有机融合,寻求解决纠纷的新思路,在动态平衡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当今法院因应时代变化的全新实践。

(二)目前“无讼社区”的运作模式

“无讼社区”就是要争取在社区化诉、少讼、最终实现无讼。为此,法官要转变思维,走出法庭,司法服务前移,深入社区从矛盾的源头着手,化纠纷于萌芽中。实践证明,无讼社区不是空中楼阁,建立起一套高效、便捷的化讼机制,是我们实现社区无讼的制度保障。我们和社区居委会、司法所、派出所、工商所等职能部门联动,搭建灵活多样的化讼平台。同时,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发挥合力优势,提升社区自我修复、自我管理的能力。群众参与无讼建设,从外部引导,到自发、自觉,需要我们将无讼理念广为宣传,使之深入人心。

社区法官,顾名思义,就是法官要走出法庭,走进社区,从而缩短法院、法官与市民之间的距离,改变过去上法院打官司的单一纠纷解决机制,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与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共建法律服务网,力争将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社区法官工作机制,是通过发挥社区法官“1”的核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司法所、派出所、人民群众等“n”个综治资源的作用,共同预防和减少纠纷,营造无讼和谐社区,同时也缩短了法院、法官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法院和法官在百姓心目中的亲和力。

“无讼社区”向社区派驻法官,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法院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乎“浪费资源”,其实却神似“自塞一眼”,实际运作的效果有如虚竹大破珍珑棋局。大量的矛盾纠纷通过法官、社区工作者、专家学者或人民调解员的调解,得到有效化解。“无讼社区”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一招妙棋,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厦门样本”。

“无讼社区”的做法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很多矛盾纠纷当事人都认同一个观点:如果没有“无讼”调解,他们的纠纷只能决断于法庭。正是有了法官的源头介入和社区工作者的“人情化”调解,他们最后才化“干戈”为“玉帛”。

的确,化解矛盾纠纷最关键要注重源头预防,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无讼社区”有机融合了法院、社区、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充分调动各方的力量,构建起了多元化的纠纷调解机制,畅通了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有利于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改变社会管理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四、“无讼社区”的发展

无讼社区”的创建从根本上说就是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基层,充分发挥社区法官和基层组织的作用,把社会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前端,及时发现、掌握和解决源头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社会问题,把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当然,创建“无讼社区”,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付出。如何进一步推动“无讼社区”的发展,笔者建议:

(一)拓展“社区”概念的外延

将传统意义上的居民居住区拓展到具有同类性质、同一地域的人群中,从小区拓展到景区、校区、厂区、商圈、港口等。精心培育“无讼社区”、“无讼校区”、“无讼商圈”、“无讼行业”、“无讼交通”等“无讼”品牌,以点带面,拓宽“无讼”内涵,充分发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作用,营造出“少讼、化讼、无讼”的良好氛围。例如厦门市思明区法院,着力培育鼓浪屿“无讼景区”品牌。2009年12月,思明法院鼓浪屿法庭与鼓浪屿街道内厝社区启动“无讼社区”创建活动。作为全区创建“无讼社区”首个试点单位,内厝社区先行先试,探索出了“一份协议、一个平台、一道程序”的运行机制。社区法官每双周三下午到社区“法律诊所”坐镇,为辖区居民和游客提供司法服务和纠纷调解。2011年“法律诊所”成功调处民间纠纷21件。在法律诊所基础上,鼓浪屿法庭与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签订协议,共建“司法馆家”平台,引导家庭旅馆业主诚信、依法经营,第一时间化解旅游纠纷,保障旅游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思明区法院还培育出厦门大学“无讼校区”品牌。2010年11月,思明法院滨海法庭、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律事务办公室、白城社区、演武社区五方签订共建协议,启动全国首个“无讼校区”。法院选派法官开展巡回审判、司法确认、指导人民调解等工作;厦门大学法律事务办联同社区及时掌握纠纷信息,协调各部门化解矛盾;共建“阳光法律服务站”,依托法律援助平台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对校内和社区纠纷预先排查,审判机构诉前介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萌芽和诉外。2011年“无讼校区”共举办3场法律咨询活动,受众达千余人,化解校区周边邻里纠纷112件。

社区文化的概念篇7

关键词:民间舞蹈;概念界定;学科交叉;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160-05

1引言

地理学科研究领域相当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地理学科本身的研究范围,还与许多其他学科形成交叉研究。艺术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生活形态,其发展、演变过程必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聚落这一概念源于地理学,可以说是艺术产生的重要场所。因此文章将讨论民间艺术,这一地理与艺术的综合产物。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构成某个区域独特人文景观的重要部分。并且民间艺术的风格也受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基于这样的现象,文章以民间舞蹈为例,在前人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着重讨论民间舞蹈的概念界定。

2民间舞蹈研究进展简述

在我国,有关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史”、“舞蹈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民间舞蹈的类型划分”等几个方面。从2003~2013年期间,国内学者对地域民间舞蹈的研究内容重点集中在不同地域下的民间舞蹈文化特征及演变研究、地域民间舞蹈与其环境的关系研究等方面。而对于民间舞蹈基础概念研究,则是较为模凌两可。随历史推进,民间舞蹈的概念更加复杂、内容更加丰富,随后出现的民族民间舞蹈、地域民间舞蹈等延伸概念不断涌现,民间舞蹈的概念界定更加模糊。

3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明确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早期的内容分析法源于社会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历史文献内容的量化分析。

内容分析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定量性、描述性和鲜明性。任何文本,或者任何可以转换成为文本的传播内容等,都可以进行内容分析。在民间舞蹈概念的研究中,暂没有学者用此方法进行研究过。国内外学者对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主题、选择样本、建构类别、信度检验、统计分析。

4研究过程

4.1确定主题

内容分析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定义什么是所要研究的问题,希望通过分析文本得出怎样的结论。对研究的主题有清晰的认识,为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民间舞蹈概念众多,其中定义的方法、指标以及指标运用等,这就是研究的主题。

4.2选择样本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民间旅游概念的研究,研究样本来自于国内外民间舞蹈研究成果。国内对民间舞蹈的概念,主要以“民间舞蹈”、“民族民间舞蹈”、“民族舞蹈”、“民间与民族”为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等,从所得111余篇文献中提取了30个民间舞蹈概念。

国外的文献,主要通过检索CaSHL、proQuest、Springer、Soc01ar、taylor&FrancisonlineJournals等数据库,分别以folkdance、ethnicdance、folk、ethnic、f01kidentity、folkdanceconcept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56篇中提取了20个民间舞蹈的概念。提取原则是,①如果相同的概念由几个学者一起听出,仅选取一个并提取最早的那个;②如果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提出,仅提取其最新的一个;③尽可能地选取引用量最大的一个(表1)。

4.3建构类别

类别或指标是根据研究需要而设计的将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和标准。建构类别必须在进行具体评判记录前事先确定。对于民间舞蹈概念研究来看,建构类别是根据研究的该目标,自行设计的。其分析指标的提取基本原则是互斥和穷尽。即指标与指标之间的互斥性,每个指标都能归类的穷尽性。

基于以上原则,对50个民间舞蹈的概念分别进行关键词提取,识别出17个分析指标(表2)。

4.4信度检验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是指编码员之间一致性的范围和程度。从50个样本中提取5的倍数,即表1中概念5、10、15、20、25、30、35、40、45、50,共10个样本为分析对象进行信度检验。经3位编码员归类统计分析结果,利用霍尔斯提公式求得相互同意度。

式中,m为编码员之间一直同意的编码数;n1、n2为编码单位数,根据上述等式,计算出3位编码员的相互同意度(表3)。

利用3位编码员的平均相互同意度求取信度。

式中,n为编码员人数。本研究的信度为0.93(大于0.80),表明3位编码员对民间舞蹈的概念内容分析非常一致,表示可以对全部50篇文献进行分析。

4.5统计分析

3位编码员分工合作,将每一个概念涉及到的指标序号提取出来,结果统计见表4。通过以上步骤,得到该17个指标在50个民间舞蹈概念中出现的次数及频率(表5)。

表5表明,其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境况、历史”这个指标的出现频率均达到62%;“民间舞蹈是一个象征与身份”的频率为60%;“民间舞蹈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的频率达到58%。相反,“民间舞蹈的即兴性与自娱性”、“与上层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口对口一代代传承”、“舞蹈的流传与灭绝”等指标的频率均在10%左右。

综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境况、历史”、“民间舞蹈是一个象征与身份”、“民间舞蹈的时间性与空间性”、“一个民族或地区”、“起源与发展和该地的环境紧密相关,相互作用”、“劳动群众直接创造”这6个频率最高的指标,可以反映国内外对民间舞蹈概念认识的共性。

5结语

社区文化的概念篇8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概念辨析

作者简介:蒋亦璐(1986-),女,浙江嘉兴人,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3-0053-05

自学习型城市(LearningCity)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对于“学习型城市是什么”的讨论从未停歇,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基于自身立场,对其表达了不同的理解。与此同时,与其相近的概念也在终身学习的推进过程中不断“崭露头角”并与学习型城市“纠缠”在一起。所以,在对学习型城市的概念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一方面需要剖析概念本身,另一方面还需要分辨相近观念间的关系,从而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本文将基于教育学(特别是成人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就不同组织和个人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理解进行概括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和特征,同时辨析学习型城市与相近概念间的关系,进而更为清晰地把握学习型城市的丰富内涵。

一、学习型城市概念研究综述

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教育型城市大会(internationalCongressifeducatingCities)在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举行,指出城市是终身学习的最佳实体[1]。学习型城市这一概念用语正式形成,并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及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99年,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把上海建成适应新时代的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市这个词儿开始被广泛传播,拉开了国内探寻学习型城市建设及其相关研究的序幕。

(一)来自国际组织的理解

学习型城市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如此迅猛地扩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和推动。其中,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合组织、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三大组织在全球的学习型城市推进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鉴于这些国际组织的职能定位和组织影响力,它们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经合组织认为,学习型城市的功能或作用包括:促进城市范围内各利益相关者(包括公立部门和私立部门)的合作;整合工作导向和闲暇导向的教育与培训;协调各年龄段学习者的学习;运用当地的媒体;推动社区共同体的学习[2]。可以看到,该组织非常强调在学习型城市中的“合作”和“面向全体”,认为学习型城市就是在城市范围内,借助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并运用多种手段(如媒体),来为每个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欧盟认为学习型城市最为基础的工作是协调并利用社会各部门的资源,来开发市民潜能,进而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融合与繁荣创新[3]。该组织推行了多个与学习型城市有关的项目,其中在地区终身学习(RegionsofLifelongLearning,R3L)项目和“迈向欧洲学习型社会”(towardsaeuropeanLearningSociety,teLS)项目中,其分别对学习型城市做了如下界定:其一,学习型城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公正且积极地为市民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以挖掘其潜能,进而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市民积极参与、具有文化意识以及经济稳步发展的人文环境;其二,学习型城市形成了一个组织结构和心理结构,有助于社会各界认同并理解学习在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个体潜能挖掘及社会各方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创造性的利用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帮助市民去认知社会的转变并做出回应[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只能通过一个一个省、城市、社区来建设学习型社会(LearningSociety)[5]。基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之快以及城市所具备的基础条件,该组织首选将城市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的“主阵地”。该组织对学习型城市内涵的理解表现在对其特征的诠释,包括:调动好配置(城市的各项)资源、促进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学习、提升家庭和社区学习的活力、促进工作场所学习、推广现代学习技术的应用、提高学习质量、培育终身学习文化[5]。

这些组织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认知,都基于自身的组织立场,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寄希望于更好地发挥学习型城市建设在推动全球抑或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经合组织尽管是从“教育”出发,强调在城市中借助教育的手段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然而基于工具理性的价值导向,该组织对学习型城市根本任务的认知主要围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且最根本的期待是提升市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之相似,欧盟的认知也多少带有经济理性的价值取向,但随着社会公平观念的引入,这种价值取向发生了一些转变,表现为该组织对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融合发展的愈发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知除了强调社会包容外,还突出学习在提升个人能力方面的作用,倡导为城市每一成员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其次还涉及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来自学者们的理解

随着学习型城市的发展及其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展,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学者纷纷加入到学习型城市概念的讨论中,并各自产生了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国外学者方面,佛罗里达(RichardFlorida)将学习型城市为知识和观念的收集者和储存者,认为其能够营造促进知识、观念和学习传播的潜在环境和基础设施[6]。朗沃斯(normanLongworth)认为学习型城市是在城市范围内,设计计划和策略,以开发市民个人潜能并建立所有机构或组织间的合作,进而有助于个体发展、社会凝聚和财富的可持续创造[4]。法里斯(RonFaris)基于国际组织(主要为经和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阐释,提出学习型城市需要以终身学习作为组织原则和社会目标,一方面将市民、经济组织、公共组织、教育机构和部门、志愿服务组织中的学习资源利用起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营造融合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有助于市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彼此信任并分享各自的价值观,以使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在(城市)学习网络的构建中得以完善[7]。瓦尔斯特(watersS.)基于经济、社会和全球化竞争等方面的考虑,提出学习型城市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并与终身学习密切相关[8]。卡恩斯(Kearnsp.)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提出学习型城市的传统关注点包括:终身学习、社会公正和平等、社区建设计划等;此外,他认为学习型城市需进一步关注环境、健康、文化、福祉等主题[9]。

国内学者方面,马仲良、吴晓川基于学习型城市与学习型社会间的密切联系,将学习型城市界定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推进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逐步实现市民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工作生活化和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城市[10]。杨进立足个人和社会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学习型城市是能够在区域内充分动员全部资源开发和丰富人力潜能以便促进个人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创造社会繁荣的城市、城镇或地区[1]。

鉴于研究视角、出发点、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等的差异,上述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概括而言,他们共同的关注点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个人和集体学习需求的满足;终身学习的推进;城市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组织的理解相比,学者们的理解也关注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相比之下更加强调终身学习理念对学习型城市的指导意义。

二、学习型城市内涵探究

我们可从“学习型城市”这个词中,拆分出两个关键词“学习”和“城市”。这两个词汇本身内涵极为丰富,两者结合构成了内涵更加丰富的“学习型城市”。就“学习”而言,我们可将其广泛地理解为: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11]。这种变化不仅有助于个人发展,也能转化为社会及其城市发展的动力。在学习型城市中,学习主要存在如下特点:对象覆盖面广,面向城市范围内的所有人;内容丰富多样,涉及个人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诸如个人学习、集体学习、正式或正规的学习、非正规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等。就“城市”而言,如芝加哥学派大师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er)所言:“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12]。学习型城市可以说是学习型社会实践的表现形式,而之所以将城市作为“主阵地”,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漫长的发展历史赋予城市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功能;其二,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更加具备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和条件。在了解各国的行政区域设置、文化并分析与学习型城市相关研究资料后,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国家、地区、组织或个人对“城市”本身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我们可将这个“城市”放在相对广泛的意义上进行理解,它是一个能为所属居民提供终身全面发展的空间载体,集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保等多重功能。

基于以上对“学习”和“城市”概念的理解,我们从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可以明确学习型城市需围绕人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实现,并强调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给城市带来转变,表现为知识水平的完善、市民的终身全面发展、城市凝聚及竞争力提升等。其中,学习的推进过程强调知识的积累、市民个人潜能的挖掘、各方学习资源的凝聚与整合等,且与社会各要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等)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全球学习型城市的实践进程,得出学习型城市具备一些动态构成要素,包括:领导力、伙伴关系、信息与沟通方式、学习庆典(活动)、调查与研究、教育支持框架、学习动机和权利、持续改进策略等。由此,我们首先需明确: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在城市范围内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实践途径。基于这一基本定义,结合国际组织和国内外学者们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学习型城市就是在城市范围内,调动所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贯彻并落实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促进个体潜能的挖掘与全面发展、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与思维品质、维护社会的融合与稳定、推动城市各方面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的一个“学习型社会”缩影。

依据学习型城市的概念界定,我们可进一步挖掘其基本特征,以使内涵的探究更为清晰和饱满。目前国际社会引用率较高或者说普遍较为认同的是英国学者朗沃斯对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的概括,包括:领导能力、就业和就业能力、愿望、资源、网络、信息、需求、生长、应对变革、投入、技术、参与、环境、家庭策略[13]。这14项内容所涵盖的内容,构成了学习型城市的理论框架,主要诠释了学习型城市的作用、任务和基础条件等。据此并结合之前对学习型城市概念定义的阐释,本文进一步将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终身学习,强调学习涵盖人的一生,并需要适应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第二,全员参与,强调参与需囊括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不仅包括学习者也包括学习提供者;第三,资源整合,强调城市中各种有助于推进终身学习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第四,全面发展,强调个人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提升,一方面通过学习完善人性以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学习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以使个体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

三、学习型城市与相近概念间关系辨析

我们在对特定概念进行辨析的时候,除了可以直接研究特定概念所指代事物的本质属性外,还可以间接通过辨识特定概念与相近概念间的关系来加深理解。在对学习型城市概念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有可能会将其与一些概念相混淆。下文从这些易混淆的相近概念中,挑选出目前受关注度较高且容易被混淆的几个概念,进行基础性的辨析与说明。

(一)学习型城市VS学习型社会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赫钦斯(R.m.Hutchins)在《学习社会》(theLearningSociety)一中,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在这个社会中,每个处于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年男女们提供可供其空余时间参与的成人教育,最终在社会所有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学习、自我实现和完善人性这些目标来促进社会本身的价值转换[13]。在他之后,许多学者都为学习型社会这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代表人物包括舍恩(DonaldSchon)、伊里奇(ilvanillich)、博希尔(Boshier.R)、胡森(torstenHusén)、兰森(Ranson,S.)、贾维斯(peterJarvis)、门德依(vanderZee)等。从这些学者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型社会与终身学习理念之间的紧密联系:前者以后者为思想引领,后者在前者的发展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如贾维斯所理解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能够为每个人提供学习、自我实现和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对照学习型城市的概念,两个概念内涵非常相近,均是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指导下得以延续和拓展,且具备共同的旨归。其中,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内涵为学习型城市概念框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二)学习型城市VS学习型地区等

依据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地区大于城市,城市与乡村相对应,社区及其街道隶属于城市。在此基础上,还存在学习型地区(LearningRegion)、学习型乡村(LearningCountry)、学习型社区(Community)(强调空间概念)等这些与学习型城市相对应的具有地域空间指向的概念提法。读者们可能会对这些概念间的交替使用感到有些混乱,并对其间的关系产生疑惑。就此,朗沃斯在他的书中专门提到了这一现象及其处理方式。在他看来,这些概念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但为了避免使读者混淆,他统一选用学习型城市这个概念。所以,这些概念只是在空间指向上存在差异,而本质上都是在限定的地域范围内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在此,我们可能需要了解一些词汇在中西语境中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在相关概念上的理解差异。如“社区”(Community)这个词在西方语境中既可以被表述为一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所组成的非正式组织,也可以被看成一个由空间地理条件构成的邻近区域,包括了地区或城市。相比之下,我国的理解更多基于地域空间视角,多地将社区理解为城市组成要素,是人在一定地域范围聚居形成的共同体。

(三)学习型城市VS学习型组织

在对学习型城市理论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型组织(Learningorganization)是一个“高频词”。朗沃斯在其著作别强调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类似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解析学习型城市如何促进工作场所学习时,突出帮助公立和私立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5]。上世纪90年代,彼得・圣吉(peterSenge)在《第五项修炼》(theFifthDiscipline:theartandpracticeoftheLearningorganization)一书中,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当时,一些组织和个人正在寻找学习型社会的实现路径,受该理论启发,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强调组织概念)、学习型家庭等被认定为学习型组织的表现形式而得以推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型城市是一类学习型组织。然而,目前的文献资料中,较多地将学习型组织置于学习型城市的下一层级,认为组织是比城市更小一级的组织单位。就此,结合目前的实践,我们可以认识到学习型城市的一项基本特征就是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化。学习型城市作为学习型社会在城市范围内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实践途径,其对学习型社会的推进,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基于此,我们可将学习型组织建设看成推进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手段或途径。

(四)学习型城市VS教育型城市

上世纪70年代,经合组织提出教育型城市(educatingcity)的概念,并从其成员国中选取七座城市作为试点①。教育型城市工作最初主要关注学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之后才慢慢转变为面向全体的终身学习;同时,地方政府在教育型城市中发挥核心作用。相比之下,w习型城市从最开始就明确学习应该是“时时,处处,人人”且贯穿人的一生,所以其最初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同时由于强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其实践主体更为多样化。然而,两者可以说都是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具体的实践方式和途径,并且基于相同的教育维度和社会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的意思大致相同,但学习型城市似乎为何更受到“追捧”呢?原因在于“教”向“学”的转变,学习者正受到更多的关注。这正符合美国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malcolmS.Knowles)在成人教育中对学习者地位的捍卫,在他看来,成人教师(成人教育工作者)是帮助者、指导者、鼓励者、咨询服务者和资源提供者,而不是知识传递者,学科主宰,法官和权威[14]。

(五)学习型城市VS智慧城市等

伴随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SmartCity)、无线城市(wirelessCity)、数字城市(DigitalCity)等概念盛行,它们强调城市需利用先进技术来管理和运行,旨在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朗沃斯认为,学习型城市与智慧城市(这类概念)可以等同,后者更加强调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促进个人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4]。从教育出发,两者都希望通过实践去挖掘个体潜能、开发人力资本,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比较而言,学习型城市列举的途径更为广泛,包含了智慧城市等这类概念所专注的现代信息技术途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前者涵盖后者,而后者为前者的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综上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学习型城市与以上这些概念之间存在诸多异同点,但可以说均为终身学习理念引导下的学习共同体。基于此,我们可将以上分析进一步提炼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型城市可被视为学习型社会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而学习型社会是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原型;第二,学习型城市与学习型地区等具有空间意义的概念在内涵上最为相近,其主要区别在于这些概念指代不同的行政区域层级,同时不同国家对行政区划及其隶属关系存在不同的认知;第三,学习型城市中更加具体的实践主体是众多不同类别的学习型组织,尽管它们在具体实践中基于不同的组织范围或空间载体,但与学习型城市秉持一致的理念主旨,即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第四,学习型城市的概念由教育型城市演化而来,前者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并吸引了更加多样化的实践主体,其囊括的内容更为丰富;第五,学习型城市为智慧城市等类似概念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可以作为前者的重要“生长点”,为其建设增添动力与活力。

四、小结

综合以上对学习型城市概念及其与相近概念间关系的辨析,我们可总结出学习型城市通过学习来推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学习型城市带来了一个终身学习理念贯穿始终且更具包容性的时代,其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倡导借助学习来挖掘城市中每个居民的个人潜能,从而推动人力资本的集聚并由此促进社会资本的增长。然而,就教育而言,学习者是教育活动开展的核心要素;同时,就社会发展而言,“人”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朗沃斯所言,我们需要牢记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最终依赖于市民,而不仅仅是其社会部门(组织机构)[4]。也就是说,在辨析学习型城市的概念时,需要认识到并时刻把握住“人”这一最为核心的要素。此外,本文之所以对学习型城市概念进行辨析,目的不在于限定这一概念,而是希望进行符合时代特点及本国国情的解读,以为我国学习型城市实践内涵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一定参照。

注释:

①七座城市分别为:加拿大的埃德蒙顿(edmonton)、瑞典的哥特堡(Gothenburg)、奥地利的维也纳(Vienna)、苏格兰的爱丁堡(edinburgh)、日本的挂川(Kakegawa)、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adelaide)、美国的匹兹堡(pittsburgh)。

参考文献:

[1]杨进.国际社会构建学习型城市推进终身学习策略[J].天津电大学报,2012(2):9.

[2]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StudypreparedfortheCongressoneducatingCities[R].Gothenburg(paris,oeCD).1992.

[3]Longworth,n.makingLifelongLearningwork:LearningCitiesforaLearningCentury[m].KoganpageLimited,1999:109,187-188.

[4]Longworth,n.LearningCities,LearningRegions,LearningCommunities―LifelongLearningandLocalGovernment[m].London,taylorandFrancis,2006:23,9,37,137.

[5]UneSCo.BeijingDeclarationonBuildingLearningCities――LifelongLearningforall:promotinginclusion,prosperityandSustainabilityinCities[R].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LearningCities,Beijing,China,october21-23,2013.

[6]RichardFlorida.CalibratingtheLearningRegion.LocalandRegionalSystemsofinnovation[J].economicsofScience,technologyandinnovation,1998(14):19-28.

[7]RonFaris.LearningCommunitybyCommunity:preparingforaKnowledge-basedSociety[J].educationCanada,2003,43(1):4,6-7,42-43.

[8]Shirleywalters.Researchingindicatorsforalearningregion[C].36thannualSCUtReaConference,4-6July2006.

[9]Kearns,peter.LivingandlearninginecCowellcities:Discussionpaper[J].australianJournalofadultLearning,2012,52(2):392-396.

[10]窍川,马仲良.建设学习型城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50-51.

[1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12][美]帕克・麦肯齐.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吴建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

社区文化的概念篇9

【关键词】设计;属性;多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民对物质满足、物质消费的同时,对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追求,不断的发展提高。单一的设计方法,单纯的专业设计,不能完成人民的对立体化物质享受的需求。需要概念设计、景观设计、专业设计同时进行。

二、设计属性

概念设计,从理念上、创新上阐述,起到导向作用;景观设计主要从景观感受层面、实用性、审美性、边缘性、前瞻性、环境艺术性对该学科的特点,从物质、精神享受通过文字符号、视觉符号予以表达。专业设计按照规范、法规、政策、经济、实用、美观、耐久的要求,进行的设计。

1、所谓“概念”,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特有属性概括而成”的,把我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确定下来。通过文字符号的表达、视觉符号的表达。从事物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概念或思想。即从某种理念、思想出发,对设计项目在观念形态上进行的概括、探索和总结,为设计活动正确深入的开展指引前进的方向。

概念设计更强调设计的独创性和原创性。概念的形成是对纷然陈杂的生活现象提炼、概括、抽象的结果。概念设计可以不过多地涉及具体的功能问题。概念设计要求我们立足于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和社会意识,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最新的东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生活观念),凝聚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成果,使其处于时代的前端,否则就谈不上是什么“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具有行业特征的。它或许是陈旧的、历史性的,或许是潜在的、模糊的,或许是地域性的。

2、现代景观规划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尺度更大,知识面更广,涉及的因素更多,是面向大众群体的,强调精神文化的综合学科。终极目标是:寻求创造人类需求和户外环境的协调。地方性、生命性、时间性是该学科的专业特征;开放性、系统性、边缘性、完整性、综合性是该学科的特点;

景观感受层面、环境生态层面、人类行为及相关历史文化层面,蕴涵了他的追求和理论研究。各类环境详细规划、宏观环境规划、施工图及文本制作、场地规划、施工运营决定了它的要素追求。

3、城乡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分工,联系密切,共同构成城市的有机整体。城市功能分区应使各类用地有合理的规模配置。各功能区的配套设施应分级设置,充分考虑人们使用的便利性、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来均衡布局。各功能区之间既要保持便利联系,又避免相互干扰。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与形象的需要。聚集效应与规模效应相协调达到最佳的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果。每一个都应有特色。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城乡空间上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和村镇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基本依据。促进和保障城乡规划及相关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障城乡各项建设纳入城乡规划的轨道,促进城乡规划的实施。保障公共利益,维护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等各方面合法权益。

三、互补性设计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更强调一种精神文化需求,强调、生态、风景旅游三位一体,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所以在感官、景观感受、景观艺术性方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传统设计的制约因素也有所变化。强调面向大众群体。在设计元素和材料上,从传统的山、水、植物、建筑拓展到现代的模拟景观、庇护性景观、高视点景观等综合的现代设计元素和高新技术材料。从宅院的种植花木到整个户外生存环境的规划设计;现代景观设计涉及到:街头绿地、公园、风景旅游区、自然生态保护区、区域和国土的规划设计、大地的宏观生态规划设计。从传统的二维景观到三维、四维甚至是五维的景观;从传统的山水、阴阳二元到现代的功能、形态、环境的三元。现代景观设计不仅单纯讲究美观还讲究生态环保、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人文自然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学科,体现了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人文主义的关怀,塑造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概念设计更注重生活现象提炼、概括、抽象,把握时代、行业、专业前沿,创新的眼光、领袖的气魄、前瞻的思维,利用运筹学、管理学、技术学,动态的理论研究和静态的学科分析,揉进了新的创新设计元素,达到了专业设计完美性、创新性。

四、多元同步要求

1、多元性:指要素多元性。如山水、阴阳、功能、形态、环境、感官、景观感受、植物、建筑等。兼顾各种要素,达到设计艺术化。

2、并列同步。概念设计、景观设计、专业设计是并列关系。概念设计起到创新补充作用;景观设计起到景观感受作用;增加了专业设计视觉冲击作用、感官艺术作用。达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视觉效益、感官效益同步进行。

五、设计原则

成功的设计,除了科学合理外,还应该遵守实用、创新、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等等。设计思想有新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注重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创新也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创新也是设计的灵魂,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从原理、经济、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考虑,使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达到产品设计的创新。

1、实用原则

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必须考虑到它的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它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性能、构造、效率、精度、可靠性,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造型、色彩、机理和装饰,显示个人价值、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设计要考虑人文因素。

2、经济原则

设计中的原则是指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佳的效果(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材料、技术、管理、工艺(加工方法)、包装、运输、仓储......等考虑。

3、美观原则

真正好的产品在实现某种功能的同时,也能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型上得到美的感受,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所以各种设计,要遵循美观的设计原则。美观设计原则是多元的,它受到消费者、功能、技术、文化、理念、爱好、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

社区文化的概念篇10

关键词:文化定位大众传媒分众文化观念文化霸权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一般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的总和。此外,我们还从人们主要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出发,区分出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形式,这里的文化则主要是指人们的文化观念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导形式。这里所涉及的文化观念的研究,即是不同与政治体系或经济形式的一种精神或心理现象。所以,研究方向则主要集中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意识观念的层面上,其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如何对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观念形态发生影响和改变,反之,由于受众的意识观念形态的变化所引起的新的需求又如何促进大众媒介自身的改变和提高。

社会的发展进步,首先是文化和认识观念的发展进步,中国要走现代化的强国之路,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同样,西部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观念的现代化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现代化的根本在于人的现代化。因此,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的大众传播与文化观念的关系的研究,其核心在于大众传播如何促进人的观念的现代化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再系统地考察目前西部贫困地区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人的观念的现代化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就大众传媒和文化观念的发展的有关理论看,如英格尔斯、施拉姆、罗杰斯等人,他们都从宏观上认识到了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对于具体的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却较少论及。就这些问题,学者们针对自己的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针对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发展的现状,要借助于大众传播以促进文化观念的发展,“文化定位”是非常重要而具体的思路。

严格意义上讲,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作为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的文化,它包含了特定社会的信仰结构、价值规范(习俗、道德、法律等)、行为方式乃至于像衣、食、住、行等这样的具体生活方式,它是在不同个体的基础之上综合概括起来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关于文化的著名概念,他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曾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可见,广义的文化带有很强的社会性的特征。当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传播速度也不断提高,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尤为重要的是,进入20世纪中叶,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大众文化(massCulture和popularCulture)也应运而生。在西方学者看来,大众文化主要指的是受商业利益驱动而出现的文化产品,主要是指大众传播产业的典型产品,如电影、电视、广播、广告、音像出版物和流行纸质出版物等。西方学者对于大众文化现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批判和剖析。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所导致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而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的问题首先是在全球化的概念中提出来的。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在他看来,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可以突破时空地传遍全球,世界变成一个村落,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在20世纪后期,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已成为现实,而此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所谓的信息霸权和文化霸权的问题。这一问题表现为,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的大众文化传播严重影响着不发达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使其受到强烈冲击,而逐步沦为弱势文化。在地区范围内,发达地区或城市文化也严重影响着不发达地区和乡村地区的文化传统,使其逐渐弱化或消亡。

作为西部贫困地区的甘肃,在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的发展上,也正面临着上述现实,也就是说,其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这就决定了甘肃在文化传播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和盲目的迷失状态。通过调查,从甘肃受众对大众媒介的总评价就可以看到这一点,甘肃的大众传播发展的现状与人们迫切的对媒介文化的需求很不相适应。因此,“文化定位”概念的提出,对于改变这种大众传播的劣势状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事实上,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差异化是并生而同在的。全球化导致的文化霸权,首先表现为一种统一性,表现为文化的趋同性。也就是说,大众文化首先表现出大众性的特征。但是,人们的偏好和价值观是多元的,甚至有很大的差异性,随着人们对大众传播的多元化的要求,出现了传播学中所说的“分众化”或“窄播化”传播,也就是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使大众传播所承载的价值多元化。因此,所谓“文化定位”,正是基于文化的多元化和差异性特征,选择有效的具有各自特点的大众传播,从而满足社会大众不同层面和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那么,处于西部贫困地区的甘肃,在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发展中,文化定位则显得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甘肃的大众传播发展至今,在发达地区的步步紧逼下,不但和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基于此,在对受众的认识和理解上,应该由“大众”概念向“分众”概念转变,由“全面覆盖”向“文化定位”转变。应该充分注意到城乡差别、收入差别、职业差别、文化程度差别等等,用市场差异化的眼光来考察媒介受众。具体而言,大众媒介不能再无差别地向所有大众传播信息,而是立足于市场化,通过调查寻找自己的消费者和目标市场,确定不同类别的受众群体。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其传播信息,从而形成特定的“核心受众”,进而形成特征比较突出的文化定位。

例如,就报纸而言,从读报种类看,甘肃受众基本以阅读当地的省报《甘肃日报》和本地都市类晚报为主,省会城市兰州市的读报种类为当地的《晚报》类都市报,而地市、县则以《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等党报类为主。具体为,兰州市:《兰州晨报》、《兰州晚报》、《鑫报》;天水市:《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天水日报》;定西地区:《甘肃日报》、《电视报》、《兰州晨报》。那么,我们从中可见,省会城市除了晚报类、地县除了党报外,阅读种类可以说非常单一。而且调查显示,这些报纸最大的问题是,根本没有什么受众群体定位。城市的几种晚报,新闻重复,风格雷同,内容互相模仿、抄袭,没有自身的文化定位和消费群定位。地县报纸完全以中央和省级党报为主,没有成气候的本地报纸,而且现有的也把农村受众排除在外。因此,甘肃受众在大众传播面前,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各自的文化价值观无法体现,他们真正的文化需求也根本无从实现。这种缺乏文化定位的传播现实,单向度的传播形式,导致了甘肃受众在接受文化传播中的一种心理劣势,使得自己处于被动和缺乏自信心的状态之下。同样,电视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

因此,要打破贫困地区大众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从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对市场和受众调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大众文化定位,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现代文化观念不断确立,从而形成有特色的大众文化和地域文化,推动贫困地区的文化以及媒介发展。

参考文献

[1]《原始文化》泰勒著(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