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十篇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十篇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9:04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篇1

【关键词】知识失业;教育深化;教育过度

失业一直是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大学生失业问题更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这种大学生失业现象已不同于以往比如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及因技术进步而导致的失业,而是教育深化后的知识失业。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知识失业是由教育深化的过程引起的必然结果。在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即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劳动者因传统部门报酬低而涌入现代部门求职,现代部门由于职位有限,其就倾向于雇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去做原来由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所做的工作,这种情况称为教育深化。教育深化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是知识失业。原本接受过中级教育雇员就能胜任的工作,可能要求大学毕业生去做,大学生能胜任的工作要更高学历的去做,使得受高等教育的人陷入失业的困境。反过来,知识失业又导致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配置不当,教育投资效率低下。

一、我国知识失业问题的内在原因

1.中国的知识失业主要是由于教育深化而不是教育过度。我国目前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还相当低,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比重比较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就更加小。统计资料还显示,我国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2009年为19%,还略低于国际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低水平线。相对于社会需求来说,结构性现象也更为明显。我国目前出现的“知识失业”状况,是教育深化过程中的“知识失业”,而不是教育过度。

2.中国的知识失业是总量供需不平衡和结构性供需不平衡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知识劳动力接纳能力比较差,这是造成知识失业的主要原因。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农业劳动力由农村转入城市,成为就业市场上的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带有一种资本排斥劳动力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社会的吸纳能力有限,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总量的不平衡非常明显。我国知识劳动力(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结构性供需不平衡状况明显。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新的工作岗位对劳动力技术的要求与劳动力现有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失业。

3.政策制度方面的不合理的一些限制。其中主要有:(1)非公有制单位使用大学毕业生仍然有进人和户口指标的限制;(2)大学毕业生的跨省市流动渠道仍不畅通;(3)派遣制度存在着时间限制方面的问题等。

二、针对我国知识失业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宏观的国民经济规模决定了知识劳动力的吸纳总量,宏观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我国的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有助与整体失业率的降低,也有助于解决知识失业问题。

3.要建立起与多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国家必须建立起与多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种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使它既满足各种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又使教育结构适应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多样化,解决日益严重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4.要建立起适应新型产业结构需要的教育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积极鼓励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等,适当减少第二产业、扩大第三产业所需的专业招生人数。各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毕业生就业途径。

5.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结构和专业。在学科结构的设计上,根据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加强各学科的融合,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上,改造传统专业和基础学科,加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专业建设力度,适当减少专业数量和专业知识课程,扩大专业知识面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6.建立适当超前于经济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由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教育结构的调整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根据对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预测,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上适度超前,提前培养经济部门所需劳动力,这样高等教育才能把握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主动权。

7.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职业的社会评价,正确对待择业的地点问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现在大学毕业生中存在普遍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东部地区人才拥挤,西部地区无人问津等现象也很明显,这和学生的不合理的心理预期及地域观念直接相关,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有助于解决这类结构性知识失业。

参考文献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篇2

论文摘要: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不可能完全预见到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劳动价值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本文拟从知识经济的出现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在内涵和外延,商品价值等内容上来探讨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它首当其冲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抛弃马克思这一理论基石。果真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在否定的同时又必须看到,马克思这一理论基石需要联系当代的实际,加以深化和发展,与时俱进,才能继续保持和发挥它的理论生命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和外延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一再明确指出,劳动(指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这个“劳动”。按照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为主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成了除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之外的另两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现代社会劳动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支出由体力为主变成了脑力为主。脑力劳动又可分为理论研究型、知识应用型、技术创新型和经营管理型等。在新世纪里,现代劳动的知识含量空前增大,劳动的创造性日益提高,脑力劳动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我们对当代社会劳动形式这一新特点,在分析、研究劳动创造价值时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 

其实,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否认科学知识的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这里所说的生产,包括商品从首要生产者到消费者所必须经过的一切行为),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当时不可能作出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作为一个整体,其内涵主要由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和熟练操作劳动三部分复杂劳动构成。不同层次的复杂劳动,在创造价值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外延上,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分工的细化,间接生产劳动将会越来越多地从直接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它在生产劳动整体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过去只把直接生产劳动看作价值源泉已不符合实际了,现在应该明确:不论是直接劳动还是间接劳动(包括服务性劳动),都是劳动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知识经济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何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提出来的,这是以人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它使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已向经济渗透,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那么,“知识”可否“经济”?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观点去剖析知识,进而探讨其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中关村it行业的研究人员,月收入可以与国内一些地区居民的年收入相当;工程师、教授们的自家用车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汽车大军,可以说,这是社会发展对知识的一种新认知。在不存在生产及交换的原始时期、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农业经济时期,经济的概念从无到有,知识可以说是一个荒谬的存在,既不能满足人们衣食的要求,也不能带来更高一层次的享受。社会进入了工业经济时期,知识的重要性慢慢地被人们所认知,但仍是一个依靠原始的劳动力从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的过程。直到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被称为后工业时期的阶段原本在生产中只能扮演辅助品和革新中的媒介物的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人们意识到不仅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劳动是劳动,新的发明、创造也是劳动的存在形式。正是知识具有无差异的劳动的属性,而且在交换中实现了其创造者的目的,因而也具有了商品性。知识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与知识的关系,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与商品的形式,即价值形式。人们将为了使用知识而购买知识,并且对知识定价,按照市场规则,得到其使用权。知识将会为了出售而被生产,消费者为了使其在新的生产中增值,而去购买并使用。知识具备了商品的所有属性。知识由劳动创造出来,知识的生产是为了参与交换,能够带来收益,给人们的需求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满足,而且还是存在一定成本的。知识的成本如何衡量?这不仅包括在知识产品生产中劳动者投入的生产要素——如机械,仪器等价值的转移,还包括劳动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等。由此可以肯定:知识是一种商品,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自由买卖,存在供需,存在市场。 

知识定位为是商品,知识的价值就是知识的生产过程中凝结在其中的人类劳动,由社会劳动量的多少决定,会因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投入劳动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并且,知识的价值也是在交换中得到实现的。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国外有学者认为知识就是价值,价值就是知识,这是对知识的价值不完全的表述。混淆知识的价值与知识的使用价值,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错误之一。知识的价值应说是知识本身内在的,而知识使用过程中体现的经济价值,仅是知识被消费的一种表现,是知识产品投入生产后,知识价值实现转移,使新产品增值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再者,知识的学术价值,也是知识使用的形式之一,表现了其在一定领域中的使用性、创作性。在这个生产力发展,经济腾飞的时代,知识成为时代的主流,一个崭新的知识文明时代即将来临。在这个时代,知识不仅将会成为最有价值的商品,也将如一些学者所说,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知识产业,形成拥有知识的知识阶级,并在生产中实现知识资本的投入,以进行最优的生产活动。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篇3

【论文摘要】通过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关系,认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认识知识与商品价值的关系,认识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认识知识经济的作用,认识商品价值与商品效用的关系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0引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它首当其冲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因此,我们利用马克思这一理论基石需要联系当代的实际,加以深化和发展,与时俱进,才能继续保持和发挥它的理论生命力。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1正确认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一再明确指出,劳动(指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这个“劳动”。按照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为主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成了除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之外的另两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现代社会劳动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支出由体力为主变成了脑力为主。脑力劳动又可分为理论研究型、知识应用型、技术创新型和经营管理型等。在新世纪里,现代劳动的知识含量空前增大,劳动的创造性日益提高,脑力劳动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我们对当代社会劳动形式这一新特点,在分析、研究劳动创造价值时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作为一个整体,其内涵主要由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和熟练操作劳动三部分复杂劳动构成。不同层次的复杂劳动,在创造价值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外延上,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分工的细化,间接生产劳动将会越来越多地从直接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它在生产劳动整体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过去只把直接生产劳动看作价值源泉已不符合实际了,现在应该明确:不论是直接劳动还是间接劳动(包括服务性劳动),都是劳动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深化认识知识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早就肯定了生产力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新发展。随着现代劳动中的知识含量比重越来越高,知识在商品价值的形成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可见,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条件下,知识与商品价值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密切。

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培养(主体化)和产品生产(客体化)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劳动力,知识越丰富,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的价值水平也就越高。形成劳动力价值的劳动,主要来源于教育部门,此外也部分地来源于劳动者家庭及其本人。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劳动力价值应该是整个社会价值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知识转化为活劳动以后,形成更复杂、更高效率的劳动,它所生产的产品(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等),也就包含着比简单劳动创造出高得多的倍加的价值。正因如此,社会收人的分配应该向从事复杂劳动的脑力劳动者倾斜,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知识有两种存在形态,即活劳动形态和物化劳动形态。前者主要表现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知识分子的劳动,后者主要表现为有较高知识含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和辅助性用品等。两种不同形态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活劳动形态的知识直接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而物化劳动形态的知识虽为商品价值的增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但其本身价值则不能增殖,只能转移到活劳动所创造的商品价值中。活劳动的知识是创造科技含量高的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但这种价值创造必须与物化劳动的知识相结合,才能变成现实。

3知识经济的作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提出来的,这是以人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它使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鉴于知识在价值形成中具有首要、高能、高质、高效、创新等特点,因而凝结在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中的知识含量越高,商品价值也就越大。科技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

4正确认识商品价值与商品效用的关系

一般而言,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一个东西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1)具有一定的效用(即使用价值),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2)耗费人类一定量的劳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3)通过以价值和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交换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恩格斯曾经指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这种物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的问题。……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末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这个结论告诉人们:(1)商品价值是一个成本范畴:(2)形成商品价值有两个基本要素,即费用和效用两个变量;(3)在商品生产费用相等时,商品效用是影响比较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效用”,一般而言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属性。现在看来,这种笼统的表述还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商品效用还应该作进一步的分析。我赞成郑志国副教授在《价值增殖规律探究》一书中把商品效用区分为绝对效用和相对效用的观点。绝对效用是指“由商品的物质技术性能决定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具体属性”;相对效用是指“商品适应市场或消费者需要的程度”。绝对效用和相对效用之间既有内在联系,也有明显区别。绝对效用是相对效用的物质基础,是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具体属性。它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相对效用则是商品适应市场(消费者)需要的一般属性。商品的绝对效用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不能成为商品价值实体的依据,而商品的相对效用则与劳动总量有效值的变化是一致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需要通过市场需求来体现,劳动对市场需求的依存度空前提高。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强化了这种依存关系。因此,商品的相对效用对价值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具体研究工作。

5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多,现代生产中体力劳动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少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不重视脑力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不再适用了,事实上,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忽略过脑力劳动。我们知道商品价值应该从由劳动和劳动时间决定变为由“知识含量”决定、由知识来计量。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劳动价值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商品的价值仍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是不变的,只不过这种劳动具有高效性、高能性和高质性等新的特点。

其次,应该搞清到底是什么创造了价值,正确认识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马克思强调?“只有劳动才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用来估计和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最后的和现实的唯一尺度”,也就是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准确地说应该是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里的劳动是指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而非具体劳动,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虽然资本和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形成过程,但是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他们都不创造新的价值,仅仅转移了原有的旧价值。需要指出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不再仅仅是指体力劳动还应该包括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正逐渐取代体力劳动的主体地位。因此上述的抽象劳动应该包括更高层次的脑力劳动,即技术创新、知识应用、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等类型的脑力劳动。“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是指仅仅靠劳动是不能创造财富的,财富的形成要求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相结合。这里的劳动是指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因此说资本和土地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参与了价值的形成过程是正确的,而说它们创造了价值是完全错误的。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篇4

(一)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变革

由于继续教育具有连续性,在知识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下,它可以把教育的内涵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扩展。时间的扩展将出现教育终生化的趋势,空间上的扩展将展现教育社会化、国际化的趋势。使继续教育能够顺应迅速变革的世界,把人的一生作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每个人都可得到终生进修和更新知识的机会,实现“学者有其校”。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完全改变“传统学校教育”、“一次性教育”、“少数人受教育”旧思想,树立起“全民终生学习”、“知识就是力量”等一列新的的教育观念,这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将会改变人们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促使人们重新界定继续教育的概念,开启全新的继续教育,对继续教育的大发展起到先导作用。

(二)继续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的调整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劳动者和智能型人才将会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决定生产、经营和管理运作的主体,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将成为改变经济系统运行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主要表现在:首先,脑力劳动的成分将大大增加,脑力劳动内部也会发生更复杂的分工;共次,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起点和收入,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知识积累决定着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高附加值向高新技术产业或智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在劳动者中会引起硬件技能型劳动者向软件技能型劳动者或知识型劳动者转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继续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的重点转向培养知识型劳动者、技能型劳动者和智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会引起继续教育任务重点的转移,推进继续教育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主要表现在:1、岗前、岗后培训的重点将转向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智能型人才为主要对象的高层次岗位培训;2、继续教育的范围将扩大到受过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的人为主要对象,以更新、扩充和增补高新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为主要内容;3、学历教育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基础上,共重点将转向以二、三学历为内容的高等教育;4、为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继续教育将拓宽到社会、文化、生活心理、卫生等教育领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必然引起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根本改变。要求从知识型劳动者和智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和逻辑和结构上和联系;要求对传统经典教学内容进行提炼,过时的教学内容要加快剔除,追踪和引进高新科技和社会发展最新成果,尽量把体现高新科技发展特征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反映到教学中来;要求继续教育注重教给受教育者高科技知识以及认识高科技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式,为他们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知识经济的兴起对发展中国家的继续教育影响更大,面对高新科技知识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经验,深入思考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和本国还需要继续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劳动者和人才,并以此为出发点,促进本国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需求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并能运用日新月异的信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和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讲细讲透的方法,统统不灵了。以教师、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主的方式也将受到挑战,“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跳跃式”、“体会式”、“开放式”教学方法以及开放式学校、网络式、家庭式和社会化教育等适合人们学习的办学模式越来越普及。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广泛使用,将加速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

二、继续教育怎样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

(一)提供人才资源,是继续教育为知识经济本展服务的根本任务

经济理论研究表明,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已成为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经济越是高级化,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作用价值就越大,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结构,面向经济的全球化,一个能主动应变的、能响应创新潮流的继续教育培训网络,是开发继续教育人力资源,提供人才资源的必要条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连续不间断地为劳动者输送新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和完善劳动者受培训机会均等的环境,这才能为亿万劳动者打开通往知识经济的大门。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培养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大批高素质的知识型劳动者和智能型专门人才,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走向知识经济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提高创新能力、推广能力和转化能力,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第一生产力

提高科技的创新能力、推厂能力和转化能力,把高新科技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是继续教育的一大功能。大力开展大学后的继续教育、高层次的岗位培训和功能性的全民教育,普及、推广科技培训活动,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科技工作人员乃至全民科学技术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科技的创新能力、推广能力和转化能力以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的速度,促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也是继续教育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的又一重要任务。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篇5

1早期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观点

关于科技以及知识因素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的初期,劳动者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作用较小。机器是作为劳动力的替代物出现的,因此当时的技术进步是偏向物质资本型的。对于知识、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等早就有所研究。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从生产函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资本、劳动、技术等不同生产要素之间比例关系的研究,来推断技术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该理论把技术进步视作独立于劳动、资本等常规要素之外的一个单独要素。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技术进步会引起总产量的增长。如果总产量增长了,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使得就业人数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长期积极效应会抵消其短期负面效应。这是新古典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对于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所起的作用间题,结构增长理论则仅限于从生产函数角度来分析,它更加侧重于从产业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即通过对若干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说明技术进步的种种效应。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库兹涅茨认为,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对产业比例产生影响:一是技术进步导致产品需求的变化。就是说,技术进步使得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某些产品的需求减少,从而使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是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已有产品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使经济中出现了新的产业部门。由这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影响到就业结构。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的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技术进步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未必是消极的。

1965年D.J.罗伯逊在《技术变革的经济影响》中阐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作用,川他分析道,采用新技术,只要它意味着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就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通常只指节约劳动成本而言,而对于资本的节约却被忽视。假定单就劳动成本来说,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失业,而且这是从企业角度来考察的。从节约资本来说,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很可能会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因为:第一,技术进步需要采用机器,也就是要生产机器、操作机器、维修机器,这都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技术进步中,所减少的主要是非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但熟练工人和职员的需求人数则是增加的。第三,如果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总产量的增长大于社会人口的增长,那么实际收人会增加,而且工时亦会缩短,从而导致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罗伯逊的上述分析价值体现在,考察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不能只就个别企业而言,而应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分析。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哈维?布鲁克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在考察技术进步的效果时,不能只看到或者夸大其短期效应,从而忽视其长期的积极效应。在论述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加就业时,他写道:“如果投人物中劳动成本的节约会在产品的消费者价格中反映出来,此种节约就会导致购买力的解放,这反过来将对需求,由此对就业,以致对经济发生作用。

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不在于提高了生产率的公司或产业会失去多少工作岗位,而在于由此解放出来的购买力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多还是更少,在于新创造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好还是更坏。”f21布鲁克斯的分析创新之处在于,他是从技术进步释放出的购买力,即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角度对技术进步的客观效应作出解释。

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存在着一些悲观的观点,例如将机器人摆在与工人对立的位置,认为机器人夺走了工人的工作,工人只得接受低的工资。对此,理查德?维德予以驳斥[[3],他指出:机器人所替代的工作通常是那些“从事单调劳动的工人,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多与对智力的要求”。机器人有时所做的工作还是对人们有危险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被替换下来的工人最后会把机器人作为一种解放自己而去做高报酬工作的手段予以欢迎的。可见,机器人的使用实际是对人力资源配置方向的调整。而且他进一步指出,体现技术进步的机器人的使用,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不是表现在其初次的就业效应,而是表现于二次就业效应,他对此做了举例说明:当一个企业增加一名工人时,每天增加2个产品。如果每个产品价格为30元,那么,该工人一天为企业增加60元收人。但是,如果企业增加一个机器人,每天可以增加5个产品,因此一个机器人每天为企业可增加150元收人。同时,由于企业使用了机器人,就需相应增加修理工。机器人与修理工的产值必然大于原来工人的产值,企业与工人的收人都会增加。这一例子说明了技术因素的二次就业效应,只是理查德?维德在此是就企业内部的岗位而言的。如果推而广之,从全社会众多产业来讲,技术进步、知识作用加大将会拉动一系列生产行业及服务行业,从而使社会的就业人数维持在较高水平。

2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的特征

考察当代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就会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以生产为核心,以均衡为目标,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定基础上。它采用生产函数这一基本分析工具,来描述和研究经济增长。该理论把劳动、资本、土地等视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把知识或技术进步视作外生于经济系统的变量。这说明在新古典理论基础上,研究和讨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问题存在着先天不足。以罗默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改变了新古典理论的传统,把增长理论建立在了知识内生的基础上。以该理论的观点看,知识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是一种特定商品。它既不同于公共物品,带有私有物品的性质,但是又与一般私有品有着区别,即它具有与人共享的性质。因此,知识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进行扩散,具有无界增长性,这使得知识具有良好的外部性。由于知识的这一属性,经济增长就出现了报酬递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改变的情况,而且经济系统也具有了长期增长的可能性。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证明,一个长期的、均衡增长是存在的,其增长的发动机是知识的不断积累。从实际的情况看,根据有关资料[,,从1970-1994年间,在oeCD所有国家的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不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与高技术相关的高工资就业增加了20%,中等工资就业下降了20%;按受教育程度分,中学毕业以下的人员失业率为10.5%,而有着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员失业率则仅为3.8%。这种情况说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劳动力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程度的问题。象美、日等经济与科技发达的国家,同样面临着失业的困绕,其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例如在现代计算机、电子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劳动力出现大量过剩。这些简单劳动力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容易实现互换,而在新经济环境下,知识本身发展迅速,劳动者技能变化较快,劳动力就业岗位就难于象传统工业经济中那样进行替换。这是由知识本身的特征决定的,是人类跨人新经济时代初期不可避免的结构失业难题。

2.1就业问题实质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

在农业经济时代,劳动者的主要活动是从事农产品生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家庭或庄园,生产成果是在家庭以及庄园成员之间平均分配,劳动者实际上获得的是“制度工资”而非“劳动或就业报酬”,因此农业经济时代不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就业问题。人类进人工业化时代后,大量采用机器进行生产,通过“资本雇佣劳动”的典型形式,大批劳动者进人工厂从事规模化生产活动,并且逐渐形成了劳动要素对资本要素的依附。由此出现了资本积累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果,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决定劳动力就业以及相应的收人分配问题。

进人工业化后期,尤其是新经济时代以后,人力资本要素逐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劳动者,其就业模式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对创新劳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劳动者与资本两要素的相对价格已因供求状况的改变而发生了实质的改变,创新性劳动在与资本的结合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主动的地位,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出现劳动雇佣资本的局面。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就业增加的速度与规模,一般须依赖于资本(物质资本)的积累与扩张情况。这也就是为何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就业率仍主要依赖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原因。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尤其是创新型劳动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工业化就业模式的束缚,反而物质资本在与这一要素的结合中居于从属地位,这些特征在知识创新集中行业已非常显著。

2.2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中的作用凸显

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者主要从事体力或以体力为主的集体活动,此时劳动力在对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居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在新经济条件下情况则大不相同,整个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劳动力个体对就业的依赖程度、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投资。可见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增长,而与人力资本有关的消费与投资是经济系统运行以及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方面,劳动者的个人消费不是独立于生产过程的个人私事,而是与投资有了相同含义。广义上讲,劳动者的消费与投资是等价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在w.舒尔茨之前,历史上曾有一些杰出的经济学家关注人力资本,一位是亚当?斯密,他在当时大胆地把全体国民后天获取的有用能力视作资本的一部分;另一位是H.冯?屠,他进一步主张将资本概念应用于人;欧文?费雪则“明确而令人信服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资本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w.舒尔茨充分地研究了来自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并进一步界定了人力投资的范围和内容,他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这类资本(指物质资本一一引者注)与收人相对而言使用得越来越少了。……然而,人力资本则无疑是在按照一个比再生产性(非人)资本高得多的速度不断地增长着。”tz}。经济学家的上述研究思路说明,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是一个历史趋势。

由于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教育的地位将在新经济条件下日益突出。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而是指现代整个教育制度,其中包括正规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在职培训等等。从前面关于创新劳动无限需求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在新经济条件下实现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它保证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剩余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扩张,呈现出递增趋势。由此可见,教育对就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作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通过经济总量增长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就业率。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项产业,发展教育本身亦将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这表明在新经济条件下教育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接,并且教育通过就业进一步影响不同劳动力群体的收人水平。

2.3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特点

众所周知,在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劳动力流动都存在这样一个趋势,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等到第二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大量的劳动力又由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一克拉克命题”。然而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一方面仍保持这一基本流动趋势,但另一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一些代表新经济特点的行业象信息技术、计算机、高新技术等领域,其劳动力需求尽管也需要从第二产业转移一部分,然而更多的却是依靠新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填充,而不是象过去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那样,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主要由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来实现〔3;。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将充分享受到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如果劳动者更换就业岗位,不一定严格依赖于就业场所的改变,他甚至完全可以在家里受雇于千里之外的一个厂商,因此劳动力在就业空间上将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3结论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篇6

关键词:劳动关系;新常态;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其特点是中央强力推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换经济增长引擎,促使经济增长从需求侧投资驱动型向供给侧创新驱动型转化,从重增长速度向重增长质量转变。由此,劳动关系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呈现出新常态下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准则国际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社会化、动荡化、劳动争议显性化、常态化、多样化等方面。凡此种种,使高等院校在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方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经济环境新常态

“十二五”后期,我国国内生产要素与约束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产值5.2万元。第二,劳动力成本正大幅提高,并处于持续上升的通道,企业用人成本大大增加。第三,人工成本高企之下,其他生产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传统的、由低人工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第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被集约型增长方式所取代,政府对企业的环保要求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资源环境成本约束在加大,支撑高速增长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第五,国际经济环境态势疲软,各国的经济复苏之路走得并不顺畅,2013年,90%以上的新兴经济体都出现了增长减速,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态势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疲弱的状况。在此背景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相继实施了深度调整政策以应对危机。2015年,虽然各个经济体的情况得到改善,正在努力保持稳定并向好发展,但传统出口优势逐步削弱,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第六,产能过剩矛盾依旧突出,未来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经济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

二、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新变化受

“三期叠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经济增长调整远未到位,相当数量的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繁重。天津滨海新区社保局2016年4月至7月组织开展的滨海新区劳动关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表明,目前企业正面临着新的变化。首先,企业2013年到2015年三年间经营状况呈现出下降趋势,其变化情况都明显地体现出新常态的一些特点(见表1)。由表1可知,三年来,无论企业用工总量、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企业年度利润总额都表出现了下降趋势,四项指标的数据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企业的盈利在不断下滑,而用工成本却在逐年上升,更加增加了企业的压力并直接导致了企业用工总量的逐年减少。区域用工总量的减少,是造成区域劳动关系紧张的重要宏观指标,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更应引起重视的情况是,2015年企业人工成本已经占到了企业总成本的27.46%,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而在人工成本中,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占48.10%,保险费用占14.87%,培训费用占12.54,福利费用占0.30%,教育经费占0.33%,住房费用占5.5%,其他人工成本占18.36%。其次,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率,从图1可以看出,尽管企业利润率波动较小,但三年来的趋势也是下滑的。以上分析表明,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新变化有:一是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主要表现在收入下降、订单量也呈下降趋势;二是企业用工成本呈上升趋势,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不断提高;三是利润额持续下滑,利润率也略有降低;四是用工总量下降,劳动者就业稳定性降低;五是劳动关系运行风险增加,劳动争议数量增多,集体争议占比增加。

三、企业劳动关系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使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企业劳动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增长率下降、劳动力供求状况变动、信息技术和现代传媒高速发展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济环境变化使劳动、资本、信息、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和资源重新配置,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劳动过程正在并将继续发生重要变化,企业劳动关系的建构和运行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劳动关系矛盾触点多、燃点低、传导快、交织关联性强且更加多样、多发、多变;另一方面,在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供求状况变动、劳动者代际更替和劳动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劳资双方互动博弈也受到新的制约。在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劳动者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综合作用下,劳动关系呈现出新的复杂化特点。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产业转型、供给侧改革等新形势对劳动关系整体造成不良影响,劳动关系的反应更敏感、更直接、更快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更艰巨。产业转型、供给侧改革等都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宽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新常态下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管理方式变更等因素对劳动关系稳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劳动者须对变化迅速的企业文化有快速适应的能力。第三,企业面临的精细化管理、规范管理等实际问题,必须着力解决。产业升级、企业调整,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就业压力加大等引发了企业不增资、职工不增收、参保缴费不及时或不足额乃至中断缴费、规模化减员等。劳动者需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一定的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能力,同时,劳动者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善于审时度势迅速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应对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变故。第四,在创新创业、众筹、“互联网+”等新经济模式催生的新业态之下,劳动关系主体社会化、多元化,总体更加复杂。劳动者应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能够同时适应多个职业角色的要求,同时胜任多项工作。第五,保障网络平台从业者权益的法律及政策、制度领域目前基本处于空白。“互联网+”服务领域的公司,大多数仅与经营管理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费用,而一线劳动者即使是全职员工,也极少签订劳动合同,缺少合同给劳动法律关系的认定带来了困难。另外,新业态和新生产方式催生的多种劳动关系方式,使得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雇佣关系而更像商业合作关系,为双方劳动关系的定性增加了难度,争议经常出现。这一变化也要求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时注意增加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引入相应的案例,提高学生防范意识。第六,出于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需要提升改造如化工、冶金、粮油、轻纺等传统产业,供给侧改革正是要求对这些行业去产能。在限产、减产、停产、转产时,劳动关系矛盾容易出现激化现象,劳动争议案件总量高位运行。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劳动就业转移分化,会加大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差距,势必会增强低收入人群的不公平感。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一些新行业快速发展,新业态快速出现,劳动关系的构建和运行可能没有先例可循,对劳动关系主管部门和企业劳动关系管理部门形成挑战。高等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研究国家产业规划,预测产业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指引,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积极引入能够提升大学生职业快速适应能力的教学设计。

四、劳动关系新常态下人才职业能力特点

(一)交叉融合型能力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变革正在影响用工形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悄然发生着变化,主要有:工业4.0萌芽下,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机器换人”行动大规模推进,大量低端劳动力被机器替换而退出传统行业,而具有操作机器技能的中高端技术人才需求量在快速增大,2015年,浙江省这类人才的求人倍率已经达到了3.47。天津秋季人才招聘市场的情况表明,交叉融合型人才是当前和未来最受企业青睐的人才,这类人才的共同特点是“一体化”:会营销、善服务、懂设计,能够为客户提供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兴行业用工需求在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数量逐年加大,目前已经占据用工需求的半壁江山,缺人比较严重,其中住宿餐饮业最缺人,2015上半年比下半年行业缺工率提高25%。缺人最为严重的是电商产业,缺乏专业人才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计算机、文案策划、美工设计、物流等相关人才的需求上升。

(二)职业规划能力

在劳动关系新常态特征下,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要求大学生调整择业观,对职业生涯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铁饭碗”工作极其难找,到小企业发展不见得比到大企业发展更差,到私企发展也可能比到国企发展更为有利,薪资的高低不再是岗位吸引力的决定性条件,发展潜力成为决定岗位吸引力的关键性指标。经济新常态要求从业者必须拥有扎实的技能和真实的本领,为此,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较为成熟的规划,学习掌握优秀的工作技能,培养社会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应对工作压力的抗压能力等。拥有完整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技能和实实在在的本领,加上成熟的职业规划是应对劳动关系新常态的组合利器。

(三)创业意识和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不系统,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欠佳。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宣传多、效果差,缺少新模式,难以形成新突破,比赛多但取得成果少。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激情有余、素质不足。具体表现在:项目方向选择脱离实际、缺乏创业基础知识的储备、团队合作意识欠缺、项目开展缺少必要的资金来源、欠缺对项目包装的能力、对项目盲目自信、过于注重高科技、忽视市场需求、创业团队延续性问题难于解决等。

(四)职业道德

我国从古至今都注重对人的道德考量。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忠贵》中提出: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典籍都认为道德对于国家的事业和个人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价值观对我国历代都影响至深并传承至今。在当代,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用人时无不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修为,职业道德在劳动者职业生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类社会组织在人员甄选、配置、提拔时都无一例外地对职业道德提出相应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应该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这不仅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群体的责任和使命,更是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基础。

(五)法律意识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篇7

[关键词]经济领域问题想法

对经济领域存在问题之若干想法:

1 如今,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社会进入了工业经济时期,知识的重要性也被人们所逐步认知,依旧是一个依靠劳动力从自然界提取到资源的过程。人们意识到不仅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是劳动,同时,新的发明、创造也同样是劳动存在的主要形式。由于知识具有无差异的劳动的属性,在交换中实现了其创造者目的,同时具有商品服务性。据有关经济研究人员表明,每月平均收入与其他地区居民的年收入相比,就是说,是社会发展对知识任的一种正确的认知。在那些不存在生产与交换的原始时期、生产力特别落后的农业经济时期,经济的概念由无到有,可以说知识就是一个荒谬的存在,不但不能满足人们衣食的需求,更不能给人们带来更高层次的享受。到了知识经济年代,即被称为后工业时期的阶段,原来在生产中只能是辅助品、改革中的媒介物的知识,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头兵。知识生产者及使用者和知识的关系,具有了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与商品的形式,也就是价值的形式。我们为了使用知识,从而购买知识,而且对知识定价,按照市场规则,获得其使用权。知识被生产是为了出售,消费者为了增值而投人生产,这样就去购买并且使用知识。2,怎么样建立可持续的优势成本?现在,大中小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成本优势,正因这样,中国人世以后,世界的生产基地已经开始向中国内地推进。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那些优势是依靠国家无偿划拔的土地、无偿提供的贷款,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来取得的。因此这些优势不能是持久的,也不是稳定的,更是不可靠的,构不成可持续的竞争力和稳定性、可靠性。企业只有在企业文化底蕴、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规模经济、企业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上建立的成本优势方才构建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及优势低成本。

3,深刻认识到:对“劳动”怎么样的理解

宏观经济学和马克思劳动价值的主旨、本质,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入,劳动价值的一元论,是只有活劳动才是价值的源泉,使得创造价值的劳动表现出许多变化与特点:

3,]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在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活动中,也无论是从事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与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中,都是创造价值劳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并且在现代生产中,经营管理的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一种劳动的地位高低及作用大小,不应该以是否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有些属于实现价值或价值形态转换的流通劳动,有些则是属于分割现存价值的分配劳动,这两种劳动都已体现了如今经济生活中不同种的劳动分工和活动性质的劳动。

3,2那些非法劳动中的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劳动,其本身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属于非法劳动,而非法劳动中的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劳动,其本身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质的劳动,但却属于非法劳动,应该进行法律制裁。那些非法劳动中有害活动或者服务,不仅不能创造价值,而且会损害社会的总价值,则更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创造价值的劳动应该是有效劳动,也是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的理与质都是符合市场需求与国家的法律政策规定的。无效劳动不能为市场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也不可能创造出有意义的价值,也就是无所谓价值的,甚至有些无并行劳动还表现为“负效劳动”,如损害环境的生产劳动可能是“负价值”,这样的劳动是不应该存在的劳动。

3,3这样说n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总体工人的总体劳动。其中价值的主体是总体工人,价值的客体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总体劳动。因为现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极大提高的生产社会化程度,使得从类的生产活动逐步打破了个体劳动的局限,整个的生产过程已经不仅仅是单个劳动者所能完成的,而且是很多的劳动者在分工合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的工人”的劳动化共同构成的结果。因为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范围逐步的扩展。就像《马克思价值理论学》所说的,“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耍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们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许多工人其同生产一个商品;……这些或那些工人的劳动同生产对象之间直接存在的关系,自然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文中所提到过的工程师有一种关系,他们主要只是从事脑力劳动。而文中所提到过的的工厂小工们,与原料的加工毫无直接关系;‘与监督直接进行原料加工的工人的那些监工。就更加远一些,或者有着另外一种关系;,,…,所有那些劳动者合在一起,是不能分离的……。由此可见,在如今的历史情况下,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还包括科学劳动、精神劳动、管理劳动等等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体;不但包括简单劳动,而且还包括复杂劳动;不仅仅包含生产过程的直接劳动,而且包括一些间接劳动;不仅包括生产商品的劳动,而且包括服务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还包括生产服务的劳动。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篇8

关键词:“人本”观,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教师素质,“三讲”要求

 

“西方主流经济学最大的缺陷就是追求经济学非人本的‘纯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与真理性就在于其人本性”[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本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都要求建立人本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观念,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

一、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人本”观的基本要求

“人本观”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按照这一要求必须在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实践以大学生为根本目的的人本观。其基本要求如下:

其一、以培养大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以人为目的,实质就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目的。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必须以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为根本目的。为此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应仅限于政治经济学知识的传授,而应既传授系统的经济学科学知识,更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信念,塑造其完整健全的人格,发展和培养其劳动素质。免费论文参考网。

其二,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基本任务。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却忽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艰难,学生学得乏味。实际上,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的真实进程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和“发现者”。

其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基本标志。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而所有的劳动归根到底都是生命成本,即劳动力的付出,“如果将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将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

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就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2]。因此提高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就是节约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与大学生的生命成本,提高其生命活动的质量。

其三、以融洽师生情感为基本要求。在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不只是经济学知识等信息的传授交往,更重要的是心理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人本”观,将师生关系视为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而不搞“一言堂”和“唯我独尊”。

二、提升教师教学素质是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人本”观的基本前提

在大学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其素质自然是“人本”观实践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那么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其一、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价值性)的统一。意识形态性(价值性)使政治经济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诸如收人分配等利益关切问题,“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3]。这就要求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索质,而且必须同时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另外政治经济学教师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不仅仅是职业道德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灵魂。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要依法从教,更要以德从教。

其二、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和教育实践知识,尤其是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功底。这就需要教师力戒浮躁情绪,认真系统地深人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通晓和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同时还要具备系统的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的知识。事实证明如果不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就无法真正讲好政治经济学,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历史地位。免费论文参考网。

其三、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创新能力。政治经济学是直接为现实的经济建设服务的,因而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更新速度很快。免费论文参考网。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淘汰陈旧的理论观点、思维习惯和研究范式,紧跟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把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及时吸引并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其四、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更新教学技巧,优化课堂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与效果。

三、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人本”观的基本要求

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人本观”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笔者将其作如下概括:

其一、认真备课。一要灵活、适时调整教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与原来备课时的设想及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教师就应灵活处理,随时调整教案,而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二要根据经济实践适时变更教学内容。应根据实践的发展删除重叠和过时的内容,增加最新科研成果和前沿知识。三要全面规划、重点突出,精心设计教案。完整的精心设计的教案对每一章节都要形成系统的授课思路,要抓住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可选用的参考资料,课后需要重点学习和研究的有关问题。还要认真搜集相关案例素材。

其三、精心授课,努力增进课堂教学氛围。精心授课,努力增进课堂教学氛围的基本要求是做到课堂教学的“三讲”:讲清楚,即向学生准确、清楚地传授政治经济学知识;讲生动,即将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尽量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经济学知识;讲深刻,即适当介绍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与实践动态,尤其要通过介绍教师本人在教学、科研中的一些思想,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考。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将理论具体化,实践化,中国化,尤其要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去解释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晓我国现行的方针路线和经济政策;深人实际,调查研究,丰富自己的阅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精神饱满,谈吐优雅,进述生动的,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板书的字迹优美、工整洁净、布局合理,充分发挥板书和徒手画的作用。

其三,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寻求有效、新颖适用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揭示教学目标,可使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储存教师输出的教学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可视、可听的教学材料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改进教学效果。而适当组织讨论课则可使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对一些基本原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贺汉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本性分析[].太原:生产力研究,2007.6

[2]马克思.资本论(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7

[3]马克思.资本论(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篇9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基础理论;创新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会计理论中相关概念定义等已不能对其内涵做出完整的解释,而需要给予重新定义,诸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确认和计量等等。会计核算空间将被拓宽,会计报告将呈现多样性、充分性和及时性,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将更发达、信息传送更快捷。会计管理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知识经济时代的突出特点,全面、系统、客观地揭示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某些理论方法体系,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知识经济[1]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上的一种无形经济,它要求会计核算上应包括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研究与开发会计等,因此,我国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内容应做相应的调整与创新。

一、会计原则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在坚持传统会计核算原则的同时,又要符合其独特要求,拓展或改变部分原则内涵。历史成本原则显得不合时宜,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采用某种形式的市场价值,混合使用两种或多种计量基础,完整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原则要做到对外对内报告并重,对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内部经营者都要快速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满足多变环境的要求;为利于反映现金流量信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等因素,适应现实经济中的衍生金融工具等经济事项,权责发生制原则将与收付实现制结合起来运用,对网络经济以现金流动制[2]为基础进行核算;配比性原则因“虚拟公司”的出现及合作各方要求合理分配实物资产、人力资产、智力资产的耗费,配比范围扩大了,核算方式也因不确定性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及时性原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会计必须能够随经济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和预测信息;灵活性原则致使人力资源会计、知识会计在坚持精确计量的同时,合理地运用模糊计量方法,将精确计量和模糊计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披露原则既要求反映财务资本的货币化会计信息,也要求将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在报告中全面、适当、公正地予以揭示和披露。

二、会计假设

随着近20年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计算机的产生,计算系统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出现了许多原有经济环境中难以想象的经济活动。以信息为产品的虚拟主体大量兴起,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相继登台,使得立足于传统商品经济的会计基本假设理论受到了严峻挑战,导致现有的会计基本假设部分或全部地受到否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应予以披露的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假设失去了支持它的合理事实基础时或者当假设所依据的事实与现实差距很大时,会计假设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修正,以适应新的环境。

1.会计主体假设。随着我国加入wto,在我国除了具有独立资金、完整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经济实体外,将会更多地涌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多样化和财产权益日益复杂化的虚拟主体。虚拟主体实质上是一种名义上或形式上的企业组织。在网络化经济时代,经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较强的变动性。企业可以由多家独立公司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迅速的联合和重组,形成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即虚拟公司。虚拟公司的出现,突破了以往的空间概念,它极大地改变了会计主体的存在方式,组成公司的各独立企业借助计算机网络迅速分组,随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或减少组合。虚拟公司使会计主体变成一种新型的“相对会计主体”,这种“相对”会计主体,拓展了传统有形的会计主体假设。“网上公司”、“远距离多主体的网上合作体”等形式的出现,则突破了原有会计主体的“空间”概念。“媒体空间”中的会计主体会越来越多,外延也愈难以界定。会计主体应承认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并存,会计上对虚拟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及有关记录和报告,都应适应这个特殊会计主体的需要。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将有可能被“相对会计主体假设”所取代。

2.持续经营假设。基于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同时存在的情况,持续经营是假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但随着竞争加剧和风险增大,企业随时会出现被并购、清算、终止的可能,虚拟公司的经营活动呈现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具有临时性和不可预测性,它能根据市场需要,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虚拟公司是一个存在于网上的临时性组织,进行的多是一次易,完成后即进行解散,因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有人主张代之以破产清算和破产清算期间假设[3]。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从而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网上实体”的经营活动便呈现出“短暂性”,因此,笔者也认为确立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会计分期假设。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虚拟企业随市场机遇的出现而产生,市场机遇的可变性决定了它的存续时间可能很短,甚至可能在几分钟之间就形成一个虚拟企业,完成一笔业务后即宣告解散,所以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必要,只要把会计期间与交易期间统一就可解决该问题。因此,有人提出以虚拟企业的网上交易期作为一个会计期间[4],可以在一次交易后只编制一次会计报表便可满足需要。这样就不会产生成本费用的跨期分配问题,从而使收益等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从另一方面说,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企业财务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使企业在任何时点,都可将已发生的经济交易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地得到企业实时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而无须等待会计期末,因而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因而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也引发了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否定。笔者认为,对于网络经济可取消会计分期假设,对实体经济仍可适用会计分期假设。

4.货币计量假设。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已发展成为电子货币[5]。货币出现了无纸化趋势,加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这些对虚拟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又无法用货币计量,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予以披露。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发展非货币计量单位,以使这些变动因素的计量变成可比性强和易于分析的因素,以满足利害关系人对这些非经济性信息的需求。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系统的反映,为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量度,然而在网络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模糊了经济活动国内国外的界限,同时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活动的不断增长使得国际间各国货币汇率变动很大,这在客观上要求以全球一致的电子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会计计量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的重点是要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其中的最大障碍就是会计计量问题。传统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历史成本计量有客观、可验证、中立等优点,知识经济时代仍需要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但是,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重要资源,依靠发达的科技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件,如按历史成本计价,往往会低估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为了正确计量无形资产的真正价值,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能够对投资者和决策者真正有用,在会计系统中引入多重计量手段,因不同会计事项性质而选择不同计量手段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1)对于实物资源,可沿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如果物价变动较大时,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按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计量模式进行调整,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2)对于人力资源,可采用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人力资源的计量,可分为成本与价值两个方面。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是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现行成本)。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主要是现行成本法或未来贴现法。但人力资源(价值)因其强调人在未来服务期对企业的贡献,其计量是极其困难的,一般可以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以劳动力的现行市价计价。

(3)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可采用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由于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表现为一种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交易事项并未发生,故无历史成本可言,需用市价代表公允价值。

(4)对未来需求须估计的事项,可采用可实现净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

(5)对于衍生资源,可采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以及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量。

需要说明的是,公允价值[6]是以当前的市场价格、现行价值为计价基础的计量方法,正好弥补历史成本的不足,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能确切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对于人力资源、特征各异的衍生金融工具“期货”“期权”“远期合同”等采用公允价值能较好地计量。

四、会计平衡公式

在一般经济学意义上,任何社会的生产经营过程都需要三个因素:即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但在传统的会计中,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投入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好像只要有这些便可建立一个企业,自动带来收益,这显然是与事实相悖的。所以,我认为企业有两种所有者:一是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他们提供基本劳动条件;二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他们完成劳动过程。所以,客观上要求企业对劳动的投入必须和其他要素的投入一样对待,将劳动视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会计中得到反映,与此相联系,劳动者权益与投资者权益一样需要在会计权益概念中得到体现。

会计必须对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价值、劳动者权益进行恰当的评价、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传统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应修订为:知识资产有形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即会计要素应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再加上劳动者权益要素;利润分配也应随着劳动者权益要素的建立而由仅仅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改为由投资者和劳动者共享。

资产包括知识资产和有形资产,这里的有形资产是传统会计上除无形资产之外的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它依旧是资产的组成部分。知识资产将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企业未来的竟争力和盈利能力往往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知识资产价值。知识资产=人力资产智力资产结构性资产市场资产[7]。在这四个组成部分中,人力资产是实现价值和增值的基础;结构性资产则是保证和支持人力资源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资产;市场资产是企业资产获得市场价值,实现价值和价值增值的主要途径,没有合适的市场资产,资产价值难以实现和发挥;智力资产是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实现资产的价值和增值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知识资产是一种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软资产,是一种无形化的知识、技术、信息形态资产,是以智力劳动为主创造的一种非物质化的战略资源,虽具无形性,但它可借助一定的知识、技术等载体来展现,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事物,知识资产一般很难确认和计量,但它并非不可确认和计量。

五、会计确认基础

国际上有识之士实际上早已认识到权责发生制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收益表)和全面收益表的确认基础,但对另一个重要的报表——现金流量表的确认基础在会计基本假设中未予以明确。因此,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若用直接法编制,其直接的确认依据是现金流量制,但若用间接法编制时,表中的各项目的确认还是要通过权责发生制转换现金流量制。由此看来,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量制均应用来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由于核算的“网络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会计部门和销售、经营、采购等部门业务相融合,经济业务可以实时地发生和结算,使得会计确认的基础将逐步由权责发生制转变为收付实现制。但会计确认基础需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现行会计制度中,权责发生制会计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的。在网络经济时代,大量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会计分期假设受到了强烈冲击,因此,实现现金流动制[2]正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比虽然比较合理,但其只能用于历史的现金收支信息的处理,而现金流动制不止限于实际已发生的现金收支,它还包括可能的虚拟现金流量,可不受会计分期的约束,可随时提供会计信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新安.论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2):37~39.

[2]王松.信息化时代企业会计理论创新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3):124.

[3]范俊铭.如何认识网络经济时代的会计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2,(4):138~139.

[4]解建立.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假设的更新[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7(1):56~58.

[5]龚继忠.进一步完善会计假设理论的思考[J].经济师,2002(8):192.

[6]黄静.知识经济对成本计价原则的挑战——以公允价值计量取代历史成本计量[J].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篇10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并提出了企业干部适应知识经济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和提高企业干部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一、前言

在即将步人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场新的.革命正悄然兴起,这就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

知识经济给我们传统产业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传统产业中的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和提高企业干部素质已成为适应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成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提高传统产业的市场竟争力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干部的要求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以在社会劳动中占主导地位的知识劳动为功能,生产出高质量、低消耗、知识集约化的实物产品,并实现社会生产过程高效率管理的一种经济形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经济是知识劳动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态。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拥有知识的人及其劳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劳动力结构来看,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较高技能的知识工人上升到绝大多数,“白领”工人的数量大大增加,“蓝领”工人则大大减少;从劳动效果来看,思维活动的成效对劳动的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劳动特性来看,创造性则是知识劳动的灵魂。二是知识产品在社会产品中的突出地位:一方面是信息产品和服务经济的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知识集约化产品的比重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是传统产业中产品的软化:包括机器人和自动化控制在内的新工具、新方法的广泛应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产品中知识的成份不断提高,如随着杂交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创造了粮食生产的奇迹,同时,石油开采技术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等。因此,产品更加依赖于知识,知识在产品与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在不断增加。三是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具体体现,即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参与企业的经营生产和分配,并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由报酬递减变为报酬递增;学习型企业的来临引起经营理念的变革和组织结构的调整,收集、整理信息和鼓励员工不断创新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工作,企业组织结构也随之由线性结构变为网络状结构。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等智力要素成为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要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样依赖于企业干部素质的提高。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特征有四点:

(一)、企业干部要有学习的技能。

在传统的经济社会中,有一项技能或一张文凭,就可以说有一技之长了。在统计分析工作中,也常常用学历的高低来评价一个经济组织的素质高低。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不仅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更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学习不仅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作为干部应当具备的技能和素质,这是知识社会中对干部素质要求的一个显著变化。

1.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需要干部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掌握。同时考虑到知识的不断变化和新知识的涌现,人力资本应是一个流量的概念,一个包括折旧和投资的动态概念,而学习则是最基本的运作过程。干部通过学习,补充新知识,替换老知识,保持个人人力资本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竞争力,完成人力资本的投资过程。学习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过程。

2.竞争的新特点决定学习技能成为干部的首要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企业的干部必须是学习者,企业也应营造使各阶层员工全身心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企业内文化环境,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适应性、反应能力和快速变革能力。

3.知识资产和知识的应用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加依赖于知识,而不是硬件。因此,商业秘密等更加依赖于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信息的开放性和不完备性,也要求干部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信息通过网上自由传播,其最大的特点是无国界性。而来直网上的信息是开放的,也存在思想领域的精神污染,需要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提高分辨能力和抵抗能力。

(二)、企业干部要有良好的人际技能。

1.知识劳动和拥有知识的人在企业内的共同劳动,是知识经济社会劳动的特点。企业中的干部既是信息的使用者,也是信息的收集者和整理者;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因此,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要相应地提高。

2.当知识人格化为人力资本以后,人力资本就拥有“容易消散”的特征,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和机构将其聚合,从而使企业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一

3.知识经济社会的组织结构由传统的肚金字塔型”转变为“扁平型”,人际关系由上下级关系转变为网络关系,信息传递的方式由定向性变为无定向性,这些变化也要求企业干部人际技能和素质有相应的提高。

(三)、企业干部要有业务技能。

1.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干部要有创新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而探索和创新依赖于企业干部自身技能和素质提高。创新精神不足,新产品研究开发和应用能力不强,一直是制约我国企业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企业干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所要克服的地方。

2.知识经济时代的干部必须懂得资本运营、高新技术、风险管理、社会文化心理、跨国经营。一以资本运营为基础,突出新技术的重要地位,高度的风险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走向,我国企业中的干部也必须提高这几个方面的技能,努力成为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企业干部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企业内干部劳动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要求干部不仅需要足够的心智,而且消耗大量的体力,因此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魂、充沛的精力。

三、提高企业干部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一)、加强学习和重视职业培训是提高企业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

学习的过程是终生的,学习的内容则包括二个方面:一是以提高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的学习,这是塑造企业文化、减小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干部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二是以提高业务技能为目的的学习,重点是高新技术、计算机及网络,可以采取分层次、分系列进行岗位.培训、也可以采用员工同事间相互培训、进行轮岗培训,学历教育等。(二)、制定和落实人力资本与企业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

教育是培养人力资本的手段,企业则是运用人力资本的场所。如果经过认真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本得不到很好的应用、教育就是一种浪费。因此,人力资本应用至关重要,其核心是建立人力资本与企业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

人力资本与企业有机结合可以通过三个方面体现:一是以人力为资本,即知识作为资本的一部分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生产、参加企业利益的分配。二是以人才为中心,即构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组织结构,培养、引进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企业创新的基础,让员工知识货币化,使企业成为一个与员工分享所有权的载体,为员工创造事业发展的空间。三是以研究为依托,即通过人力资源群体的研究与创新,提高企业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江汉石油管理局是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体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集团,在多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创造出了“以人为本”和“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以人为资本的管理思想。在干部管理上,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与考核制度,落实了一系列激励创新的优惠政策,突出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在分配上,允许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参加企业利益的分配。如确立“科技兴油”的企业发展战略思想;给硕士、博士生发放工资性津贴,作分配方式的补充方式;重金招聘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来企业工作;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并把这种教育和培养作为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2.树立了终身制学习的观念。成立干部培训中心,分层次、分系列,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轮训、调训。初步摸索出了一整套提高干部创新意识,高新技术,电算化及网络技术的岗位培训模式,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实行继续工程教育,使毕业后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推行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实现学习与生产相结合,如岗位上的“一帮一”制,“干部轮岗制”等等,

3.初步实现了培训的可转换性。对技能和资格的承认是实现这种转换性的前提,在工人与干部之间,技术等级和职称评定同等重要;在资格认定问题上,普通的、职业的、技术的文凭有同等效力;在职业教育上,积极鼓励企业的职工大学由普通的学历教育向职业学院过渡,形成岗位培训,学历教育,技术教育三位一体的企业干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勇.知识经济对策运行与案例〔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