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茶文化的复兴十篇茶文化的复兴十篇

茶文化的复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37

茶文化的复兴篇1

关键词绍兴茶文化地方特色休闲体验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目前学术界对茶文化的研究比较多,包括中西方茶文化比较,中国各地茶文化研究等等,但是对绍兴地区的茶文化研究甚少,本文旨在研究绍兴茶文化的基本情况,提出适当的保护性措施,引入休闲体验的概念以开发旅游的方式对绍兴茶文化进行恢复和发扬。

1体验式休闲茶文化茶叶发展优势

1.1绍兴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资源丰富,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优越

茶叶历来是绍兴的名优特产,宋代起,绍兴产日铸茶异军突起,力压群芳,成为文明全国的优质名茶,之后日铸茶演变成了铸茶。明末清初,平水铸茶以贡西茶名出口,出口量占当时一半以上,风靡欧美市场,抬价之高不亚于珠宝,誉为“绿色的珍珠”。现在绍兴的名优茶有:新昌的大佛龙井,诸暨的绿箭茶,嵊州的越乡龙井,绍兴县的会稽龙井,上虞的觉农茶。其中新昌县为中国第一个名茶之乡,嵊州市为中国第一个茶叶之乡,绍兴县为中国珠茶之乡,诸暨市为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据悉,绍兴市现拥有茶园总面积50余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超过22万亩,其中名优茶1.3万吨,产值10亿元,茶叶总产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产茶区。

1.2有悠远的茶文化积淀

绍兴人爱喝茶。绍兴的茶馆大多开设在一河两街、临水依岸的小桥头,小巧玲珑,犹如一个个凉亭,故又有“茶亭”之美称。旧时绍兴老前辈们经常会说起“到桥头吃(音qie)茶去”之类的话。旧时绍兴城里的茶馆,遍及大街小巷。抗战前的1936年,绍兴城里有大小茶馆206家,几乎半数设在街河岸边,有的干脆设于桥头。鲁迅在小说《药》的文章中,华老栓开设的那种小茶馆,城内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大茶馆和大茶楼。小茶馆的顾客多为小市民,大茶馆的顾客则为上层有闲人士。

绍兴的茶馆是民间文化的传播的场所,有说书,绍兴莲花落表演,还时常邀请越剧戏班子来唱传统越剧,旧时的茶馆为吸引茶客,还经常演出一些莺歌班等表演,对绍兴地方戏曲发展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旧时绍兴城乡的茶店,不仅是老百姓吃茶听书的娱乐场所,还是民间议事、调解纠纷的地方。

1.3茶文化休闲旅游符合现代人健康休闲的生活理念,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经济、文化价值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多酚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糖类、类脂等有机化合物约有400种以上,还含有钠、钾、铁、铜、磷、氟等28种无机营养素,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组合十分协调,茶被誉为“最理想的饮料”。在绍兴,茶已被公认为最好的的保健饮料。

绍兴市旅游委员会在《2013年一季度绍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中指出,全市旅游市场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其中特色旅游受到青睐、乡村旅游受到欢迎。一季度,除传统文化观光类景区接待良好外,登山、赏花、农家乐、单车骑行等休闲旅游活动渐成气候,特别是绍兴市区及各县(市、区)都推出了不同种类的赏花活动,都成为外地游客和我市市民赏花的好去处。相比市区旅行社,绍兴诸暨、上虞、新昌、嵊州等县市旅行社经营呈现勉强持平或略有增长的格局。由此可见,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休闲旅游成为新趋势,农家乐、采摘游、赏花游等成为游客欢迎的休闲项目。休闲旅游收到绍兴市民及游客的喜欢,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进一步挖掘本地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提高旅游产品抗风险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要优化扶持“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业态,让更多的游客体验绍兴多元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绍兴精品旅游线路,以线路来整合和推进市县旅游一体化进程,真正做到“全城旅游、全市旅游、全民旅游”。

2体验式休闲茶文化茶叶发展模式初探

2.1恢复老茶馆场景,构建市民游客共同参与的体验场景

通过老照片,老人回忆,文献资料的方式,还原绍兴著名的老茶馆的场景,再现老绍兴的风范。绍兴莲花路,越剧等戏曲方式的加入,再现当时的社会场景。重视绍兴本地市民的参与与游客体验相结合。模式体验场景,用实景形式进行休闲茶文

化体验。

2.2基于体验的休闲茶文化产业园建设

在平水、富盛、新昌、嵊州等茶叶产地创建茶文化茶叶园,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与于一体的休闲园,发挥这些地区的城市近郊地理优势,吸引城市居民参与休闲活动。开发丰富的休闲体验活动,采茶,制茶,茶艺表演,茶俗展示等活动,让游客了解茶文化,参与体验过程,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2.3复原茶市,建设特色茶叶购物街

恢复旧时茶市,以传统的形式售卖现代茶叶,提高游客的购物体验;设计相关的茶叶系列产品,茶饮,茶点,茶餐,工艺品等,重视包装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茶文化的复兴篇2

关键词:宜兴紫砂;茶文化;发展;作用

1前言

初期的紫砂,出自何人之手,已不可考。但紫砂器真正兴起是在明代中期,这些不但有实物遗存,而且还有较可靠的文字记载。紫砂陶诸多器皿中的紫砂壶,作为宜兴陶器中至为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随着茶文化蒸腾的发展势态,它不仅仅以其优良的实用功能(所谓“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还以其浑朴精隽的审美功能,为陶冶人们的性灵和激发人们的艺术情趣作出可贵的奉献。

2紫砂在茶文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紫砂器兴起于宜兴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茶文化大环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产物。宜兴是中国古代名茶产地之一,所产“国山茶”始于三国孙吴时期,著称于江南。另外,饮茶须好水,宜兴金沙泉在唐代就是与贡茶同时上贡的煎茶良泉。正是这种“绝无仅有”的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紫砂资源,造就出紫砂技艺,随着明代茶饮之风的变革,又掀开了中国茶文化新的篇章,赋予茶饮艺术新的文化情趣。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社会问题急趋尖锐,难以解决,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正好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活动,推动了士人的购藏风尚,引导了紫砂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紫砂制作中的延伸空间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文化的精神外延。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而紫砂(下接第63页)器的风行,打掉了以往历史上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它不仅是华夏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同时,紫砂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其时时尚: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宜兴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推动力。

茶文化的复兴篇3

关键词油茶;标准化;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4.4.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2-0024-02

abstractStandardizedproductiontechnologyofCamelliaoleiferaweresummarizedfromselectionandarrangementofforestland,cultivation,tendingofyoungplantation,forestmanagementandfertilizermanagement,andpestcontroletc,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furtherstabledevelopmentoflocalCamelliaoleiferaindustry.

KeywordsCamelliaoleifera;standardized;productiontechnology

油茶属于木本油料树种,寿命长,结果期极长(可达100年以上),一般山区日常食用油均来源于油茶。油茶种植后经过精心管理,5年即可成林,8~10年进入丰产期。茶油由油茶果实榨出,含有9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油酸等,与其他植物相比,茶油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且不易变质、耐贮藏,故茶油属于具有较好保健效果的高级食用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保健意识更强,对食品更为关注,追求更优质、更健康的食品。因此,具有易消化吸收等优点的茶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市场上茶油的价格为100~150元/kg,且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油茶发展前景广阔。

兴宁市为我国油茶种植之乡,有“油茶生产示范县”的称号,发展油茶标准化生产技术对山区经济发展有较好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兴宁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兴宁市在油茶种植上以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不断进行创新,积极促进油茶的标准化生产,促进了产业化发展。在兴宁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近年来兴宁市油茶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当地油茶种植面积约2.0万hm2,产值超过4.5亿元;其中建设的万亩种植基地4个、千亩种植基地25个。创立了一些知名茶油品牌,如高山油茶等,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油茶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兴宁市油茶种植的产业化程度、增加效益,现对油茶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其推广应用情况进行简单总结。

1林地选择及整理

油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多种土壤上均可正常生长,包括黄壤、红壤、黄棕壤,其中以pH值偏酸的环境中长势较佳。一般油茶种植地的年均温要求在20℃左右,月均温不可

地块选好后,可采取3种方式进行整地,分别为块状、带状、全垦。具体方式可因地制宜地结合种植地块的实际条件、劳动力等综合考虑。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整地方式,均要注意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2]。一般在坡度大的地块上(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常选择块状整地方式,此种方式即为采取拉线的方式定点,结合设计的规格提前将穴挖好,注意要分别堆放心土、表土,不可混在一起,回填土时按照表土、心土的顺序填入。块状整地方式比较省工,但是由于只是在较小的范围内整地,与其他2种方式相比,其改善土壤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当林地坡度在20°左右时,为了达到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常采用带状整地方式。当坡度在15°以下时,水土不易流失,常采用全垦整地的方式,具体方法为沿着坡的方向由下往上挖坑,挖出的土块要翻转过来保证土壤中的草根部朝上,以免其再次生长,一般挖坑的深度为30cm左右,具体结合土壤实际可适当增减。

2种植

要现油茶的早产、丰产,其前提条件为选择性状优良的嫁接苗,以长势健壮的营养杯苗为最佳,要求一至二年生、顶芽长势饱满、根系发达、未发生病虫害。若选择的嫁接苗为一年生,则要求苗高15cm左右、地径0.13cm左右;若选择的嫁接苗为二年生,则要求苗高为30cm、地径0.15cm左右。在兴宁市,油茶标准化种植可选择当地林业科研部门培育的适宜在本地生长的优质苗[3]。油茶种植的时间多选择在立春至惊蛰之间,有些地区也可在10月的“小阳春”气候下种植。种植时以阴雨天为最佳,在提前整理好的备耕穴上覆盖1层松土,再结合种植苗的规格挖深度适宜的种植穴,将营养袋中即将萌芽的苗放入种植穴中,并培土,充分踏实,一般栽植深度控制在露出嫁接口2cm左右即可。栽植结束后及时浇定根水,然后覆土,还可加盖1层稻草,使保湿效果更好。

3幼林抚育

油茶种植后至开花结果之间的阶段为幼林期,其管理的重要措施即为土壤耕作。在5―6月开展除草、施肥等第1次抚育工作,8―9月再开展1次。实现油茶增产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开展垦复工作,即将林区内灌木、杂草等全部砍除并将其根系等彻底清理干净。一般垦复的时间以冬季和夏季效果较好。若选择在冬季进行,常采取深挖的方式,深度30~40cm;若选择在夏季进行,则常采取浅锄的方式,深度10cm左右即可。此外,还要结合林地的地形及油茶的生长情况确定垦复的深度,一般在树冠以内深度宜浅,树冠外可适当加深;规格较小的油茶树垦复宜浅,规格较大树垦复深度适当增加。每2~3年进行1次深挖,每年浅锄1~2次。

为了实现油茶林的丰产,还要适当进行整形修剪,以平衡主枝和侧枝生长。为增加幼林效益,可在油茶林中种植药材、绿肥、豆科作物等,对抑制杂草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4]。

4成林管理

油茶苗成林后,每年要在夏季和冬季进行2次垦复,夏季垦复深度宜为10~15cm,冬季适当加深至20~25cm。为了对林间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需要τ筒枇纸行适当修剪,切记强度不可过大,主要修剪除去病枯枝、过旺枝、交叉枝[5-7]。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树冠形状要培育成半圆形或者椭圆形,以增加其受光面积。

5肥料运筹

油茶幼林期,施肥主要选择有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速效肥与迟效肥相结合的原则[8-10]。冬季在挖沟扩穴的基础上将土杂肥施入;在春季油茶幼梢萌发之前适当施入化肥,氮、磷、钾肥比例控制在1∶2∶1。成林后可在幼林管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肥料施入量,将氮、磷、钾肥的比例调至1∶4∶3,保证每年的土杂肥施入量为50kg/株。

6病虫害防治

油茶生长过程中一般发生病虫害不多,主要有大白蚊、黑白蚊、炭疽病等,防治上要坚持化学与绿色防治相结合。尽量减少氮肥施入量,增加磷肥、钾肥、有机肥的施入量,确保油茶植株长势健壮,提高对病虫害的抗性。

7参考文献

[1]冯纪福.油茶标准化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0(17):6-7.

[2]马洪军,刘英杰.山地油茶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3]黄群昌.兴宁市油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338.

[4]曾文波.浅析如何提高油茶造林的经济效益[J].北京农业,2011(3):130.

[5]左平辉,江红,王锋.探析油茶园艺化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J].现代园艺,2015(14):74-75.

[6]王春芳,董春燕.南方油茶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5(6):40-41.

[7]杨茜,鲁艳红,廖育林,等.湖南省油茶种植现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15(4):24-26.

[8]徐尚平.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13(4):67-69.

茶文化的复兴篇4

与前几年茶叶市场风风火火的局面相比,近两年的茶叶市场略显平静。

而在这平静的市场之下,河南茶叶市场也在不断进行着调整,产品结构、客户定位、品牌营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河南省茶叶行业协会在这个过程中对市场进行详细的调研,引导茶叶企业回归大众消费方向。

回归大众的茶叶

“目前新常态的经济环境,原来追求‘小混淡’、追求豪华包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动辄几十万的天价茶叶再也见不到了,茶叶市场回归理性,让茶叶走进千家万户。”河南省茶叶协会会长李军介绍说。

茶叶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国八条》出台后,高档信阳毛尖销量下降30%,而中低档信阳毛尖销量有所提升。河南省茶叶协会对市场进行详细的调研,引导茶叶企业回归到大众消费方向,以开发省内茶叶消费群体为基础,以“建设基地、调整结构、创建品牌、培育龙头、文化带动”为重点,在产品结构、消费群体和品牌上转变,让千家万户都喝上健康放心茶。

目前我省茶园面积达220万亩,茶叶加工企业700多家,全省茶叶产量达6万吨,总产值近百亿元,而我省人均年消费茶叶0.32公斤,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消费0.7公斤的水平,省内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值得挖掘。茶叶协会积极引导茶企努力开掘省内本土市场,并对省内消费区进行了调研,在《河南省茶叶发展报告》中将我省的茶叶消费区规划为传统消费区、城镇消费区和农村消费区。

信阳、南阳和驻马店区域既是茶叶生产区,也是传统消费区,人均茶叶消费水平高、消费量大,涵盖高、中、低档茶叶。城镇消费区为我省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均茶叶消费水平较高、消费量较大,消费的茶叶以高、中档为主。农村消费区为我省的广大农村地区,人均茶叶消费水平低、消费量少,消费的茶叶以中、低档为主。城镇消费区和农村消费区是值得重点开拓的区域。

在茶叶流通环节,茶叶协会积极帮助茶城在市场外迁工程中调整、升级。作为我省最大的销区市场,郑州现有20多个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商户5000余家,年销售量20多万吨,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其中信阳毛尖占总交易额30%,铁观音25%、普洱茶25%、其他品种及茶具20%。

随着市场外迁工程进入尾声,茶叶协会向茶叶市场讲解政策,出谋划策,吸引资金、品牌、服务、文化因素进入新市场,将茶城建设成集仓储、物流、展示、文化、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市场。2014年凤凰茶城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茶叶市场开启商城模式,消费者可以像逛商场一样逛茶城,品茗修身,体验茶文化。

在“互联网+”浪潮中,茶行业积极触网,越来越多的品牌茶在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等平台开旗舰店,品牌茶企电商化成为企业拓展渠道的新方向。在双十一的活动中,河南文新等品牌取得不错的销量。在微信时代,铺天盖地的微商宣传茶品牌,也成为新的形式。

豫茶复兴

豫茶复兴是河南茶人的理想和利益诉求,也是茶叶协会追求的目标。我省丰富的茶文化历史资源和人文资源,既有信阳毛尖、桐柏玉叶、洛阳唐茶、开封宋茶、南阳孔明茶、济源卢仝家茶、少林禅茶等的传统知名品牌,也有信阳红、桐柏红的新兴品牌。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品牌知名度是名茶复兴的关键。

茶作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饮品,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价值,品牌美誉度是品牌溢价的前提。茶叶协会积极培育茶叶品牌,弘扬茶文化,繁荣茶经济,鼓励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定期举办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茶产业论坛等活动,支持信阳茶文化节等提升档次和规模。

4月28日到5月3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茶叶协会等支持协办的“信阳第23届国际茶文化节暨国际茶业博览会”在信阳百花会展中心举办。本次盛会恰逢信阳毛尖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回顾百年名茶发展,展示百年毛尖风采,提升百年品牌形象,进一步挖掘信阳茶历史,弘扬中原茶文化。在201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与授牌仪式上,信阳毛尖以55.73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三名。

协会积极协调组织活动,与全国性的茶叶协会、研究会合作,与政府、企业对接,举办高规格的活动,吸引全球贤达,聚拢人气,提高河南茶叶品牌的影响力。组织茶业活动应当深入生活,更接地气,全面推广舞台表演型茶艺、生活待客型茶艺、企业营销型茶艺和修身养性型茶艺,吸引社会关注,使人们感触到喝茶能够“延寿三十年,快乐每一天”。

正如在中法文化交流年所说,茶叶在中国人民的智慧中成为“一种生活、一种享受、一种境界”。“一人喝茶养神,二人喝茶生趣,家人喝茶和睦,社会喝茶和谐,全世界喝茶和平。”河南省茶叶协会秘书长李军这样介绍饮茶的魅力。

协会在推广茶过程中,宣传健康、养生、时尚、有品位的茶文化,吸引年青一代喝茶、爱茶、懂茶。茶馆不仅是高大上的消费场地,还要成为日常社交、休闲、审美的好去处。

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线,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将茶源安全作为生命线。茶叶协会联合茶叶企业、茶农、科技部门打造诚信体系建设,根据《茶叶分类》国家标准,评选诚信经营的门店,通过统一的标准、严格的评审、监督程序,保证河南茶叶的健康安全,做老百姓买得起,喝得放心,喝了开心的好茶。

毋庸讳言,我省茶叶产业规模小,河南茶企业公司在全国处于中级水平。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公司与生产基地、农户结合不紧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河南茶叶品牌要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仅靠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和全行业统筹协调支持。

茶文化的复兴篇5

一、汉至宋代茶文化对瓷制茶壶演变的影响

中国是最早种植茶树与饮茶的国家,茶文化则兴起于汉魏时期,而汉代末年也正是瓷器成熟的时期,二者的发展可谓亦步亦趋。不过,与茶文化相比,瓷制茶壶的发展明显滞后,这表现在从汉代直至宋代,都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专用瓷制茶壶,与水器、酒器、食器混用的情况使得瓷制茶壶难以形成自身显著的特点。汉代人们采取的是一种“半茶半饮”的独特方法,即将制好的茶饼进行炙烤,然后捣成粉末,冲入开水后与葱、姜、橘等混合后饮用,这种加入调料进行饮用的方法使之与其他粥汤类食物并无太大区别,因而用以盛载之壶也即无需进行分别。六朝时期的茶文化基本与汉代相同,晋卢琳《四王起事》即记载:“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承茶。”其中盂,即碗。表明此时的茶仍是一种普通食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厨房烹煮用料,“吃茶”一词在许多方言区的流行即表明了这一点。因此,此期各种瓷壶实际上都可以作为茶壶加以使用,最为典型的是“鸡头壶”(图1)。鸡头壶,始见于晋,早期仿生陶瓷器皿之一,延续至唐代初期,壶嘴作成鸡首状得名,其形态显然是后世瓷茶壶的鼻祖,后世瓷茶壶即由此演变而来。唐代是中国瓷文化繁荣时期,同时也是瓷器在全国全面发展的时期,有“南青北白”②之称。唐代时,茶虽然并未脱离其食品的地位,但人们在食用时已经更加注重于其文化品味。唐代佛教人士将茶与禅相联系,即后来所谓“茶禅一味”,并通过在贵族和文人中的风行将茶文化推向高峰。吃食式的“牛饮式”饮茶在上层社会中被排斥,因其饮茶姿态不优雅,且易发出声响,故细品慢嘬成为时尚,并出现了专用茶具。然而,在陆羽《茶经》中所列二十四种茶器中却并未有壶,表明此时壶依然为混用。究其原因,唐代早期仍是煮食法,后期已兴起更为文雅的“点茶”饮用方法,即将茶饼碾碎放碗中,然后以沸水点泡,壶在此过程中只是盛沸水的功能。

二、唐、宋“点茶”、“斗茶”风尚促使茶具作相应改变

唐、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迅猛,尤其宋代社会重文轻武,文人介入广大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对饮茶风俗习惯、对器物文化均有深远的影响。宋代在朝仪中加进了茶礼,使饮茶含义引申开去。徽宗时茶艺自然被大作文章,徽宗曾亲撰《大观茶论》,鼓吹斗茶之妙,斗茶之风盛极一时。斗茶关键是点茶,斗茶时先温下杯盏,再调膏,即以勺挑一定量茶末入盏,注入沸水,将茶末调制成膏状。点茶,即将开水冲入杯、盏、碗,须冲点,收止自如,不多不少;再以小苕帚状茶筅搅拌、旋转,使茶面色泽鲜白、均匀,汤花(茶汤上泡沫)紧贴边沿,以保持时间久者为胜。点茶是唐、宋时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不会晚于五代。点茶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常在二人或二人以上斗茶时进行。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文人墨客自我陶醉其中,寻找心境、情境之用。宋代著名学者蔡襄在《茶录》中记载了点茶的步骤:“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宋代是“点茶”最为盛行时期,并流行“斗茶”活动。这一在唐代被称为“茗战”的“斗茶”活动,在宋代被发展至极盛,“斗茶”活动拼比的是茶汤的色泽与泡沫,不仅仅是茶饼本身的品质问题,用沸水点茶也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点茶需要,盛沸水的壶设计造型从力学、功能上均和酒壶有了一定区别。如壶造型符合审美、壶流线条流畅、壶执把执稳健防烫热,壶腹容量充备等;加上斗茶引出的“分茶”,即将汤花调制成各种图案,其状千变万化,颜色对比鲜明,极具观赏性。据传徽宗曾为近臣表演过。点茶与斗茶中茶叶品种、茶盏与筅非常重要,但斗茶、饮茶的器皿对斗茶、点汤的作用非常大,直接关系到斗茶的技巧与成败,茶壶或类似于茶壶的器皿功不可没。“三昧手”之二即与茶壶密切相关,即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1](p248-249)。因而,宋代的瓷制茶壶虽然仍是盛水用具,与其它功能混用,因盛沸水且为了达到斗茶的点汤技术要求,出现了与“斗茶”活动相适应的造型改变,最大的变化即是壶流由粗短变为修长,出水口圆而小,这显然更有利于控制沸水的方向、位置与数量,壶更轻巧隽秀,壶柄也更便于把持。虽然这种被称为“执壶”③(图2)的瓷制茶壶,同时也是盛倒酒的“注子”(图3),但我们已经可以从中看到专用瓷壶实质上已经形成,而其中以景德镇的青白瓷执壶或称注子最具代表性,成为景德镇后世瓷制茶壶的雏形,并为其独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元、明、清时期茶文化对瓷制茶壶演变的影响

盛极一时的“斗茶”之风在元代虽并未戛然而止,但不擅茶道的蒙元统治者代之而起的是煎茶,是往沸水中投茶再煎制,与“点茶”的向茶饼中点注沸水正好相反,也不再拼比茶色。这种简单粗放的煎茶方式正好符合蒙元人大吃大喝的习性,而用来盛放茶水的茶壶其功能亦仍与酒器、盛奶器等相混。元代统治者原属马上民族,酒、奶为其主要饮品,茶仍属中原汉族历史沿承习惯,在统治阶层引领的主流文化下,茶具的设计与其它日用器皿一样,走向粗大、厚重的趋势。元代青花瓷的出现给酒具带来了新的天地,但茶壶、茶具并未有明显起色,盛酒特点明显(图4)。多穆壶(图5)、僧帽壶(图6)的出现显示出蒙元文化所受的异域影响。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僧帽壶,该壶茶、奶、酒、水等流体皆可盛装,因壶口沿设计象僧人毡帽,故名,以明永、宣甜白器为珍贵。多穆壶为元代创新壶式,造型受中西亚银锡器影响,为盛奶、液之类,明清仍烧造。新出现的瓷制茶壶还有梨式壶(图7),这种壶体借用自然界梨的形状,增加了壶容量与外观形态美;以及代表了时代方向的青花扁执壶(图8),此扁壶口小,易盛酒而不宜泡茶。蒙元残暴统治的明初统治者,一度力主生活简朴,反对奢侈,在这种背景下,茶文化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沸水煎茶的方式被认为有违饮茶自然之理,而崇尚更加简便自然的泡茶,这种泡茶不同于“点茶”,是冲泡条形散茶而非茶饼,这种延续至今的主流饮茶方式饱含了传统儒、道、禅哲学思想,也促使了专用瓷制茶壶的产生。之所以在明代开始形成专用瓷制茶壶,是因为泡茶饮用方式的特点是以壶泡茶、以杯盛茶,而如果混用壶具的话,势必使壶沾上各种异味而影响到茶汁的自然清新。以壶配杯也由此而成为瓷制茶具的标准配置,茶壶也首次占据了核心地位。茶壶的核心地位使人们对其泡茶实用性的要求也陡然增加。在泡茶文化下,白瓷最易显现出茶叶的本真色泽和形状,因而白瓷茶壶成为瓷制茶壶的首选材质,而为了更加美观,壶身往往配以各种彩绘纹饰,在明代时以青花和青花五彩为主流装饰。从造型来看,壶身变矮变宽,鼓腹、大口,以便于冲泡、清洗以及放置茶叶。

明代茶文化至晚明时达至极盛,江南富裕文人淡泊仕途,悠游闲适,饮茶成为其修身养性的主要活动,而对茶壶的品玩也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延续部分前朝生活艺术风格,在器物中仍有所保留,如万历素三彩执壶造型纹饰(图9),壶体隽秀轻巧,纹饰呈阿拉伯银、锡器特色。明瓷制茶壶开始趋于小型化,甚至缩小至可以手持把玩,也由此催生了养壶文化。天然紫砂泥质呈不同色泽,主要有紫泥、绿泥、红泥,紫砂较瓷器透气,故紫砂壶体量较小、多不施釉,以便成品透气、呈色、可以把玩;而于此同时,以紫砂土为材质的宜兴陶制茶壶(图10)崛起,与景德镇瓷制茶壶分庭抗礼,故有“景(德镇)瓷宜(兴)陶”之说。满清统治者的入主中原并未改变明代的泡茶文化传统,相反,清人更加注重饮茶活动的艺术性和文化性,而对瓷制茶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代,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对瓷制茶壶工艺和艺术的追求可谓达到巅峰,其精巧华丽空前绝后。清代瓷制茶壶(图11、12、13)造型品种更加繁多,其绘画更加精美绝伦,新增珐琅彩、粉彩等富丽彩饰,画面往往追求诗、书、画合一,使之具有更强烈的观赏性。清三代时期,由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盛发达,加之乾隆皇帝极致奢靡,对工艺品追求名目繁多,一定程度增加了工艺品及日用品的造型变化,茶壶的造型应当是随整个工艺品与日用品的大变化而动;清代瓷器制作新工艺也大量出现,茶壶的制作与酒壶一样延续明代一些风格装饰,如镂雕开光装饰、五彩鎏金装饰;同时出现新的装饰工艺技巧与纹饰,如酒壶隽秀纤巧,茶壶造型敦厚,采用青地、红、黄地粉彩,或在白胎上彩绘装饰,贴塑,乃至出现仿生造型壶具等、。明清时期酒具与茶具应该是泾渭分明,清代的茶壶功能一目了然,茶壶茶可直饮也可洒杯。当然在追求工艺与艺术精致的同时,也不免出现了工艺过于堆砌,画面过于繁缛之弊端,脱离了茶文化的自然之性,致有本末倒置之感,显示了清人在审美趣味上与明人的差距。

四、当代茶文化对瓷制茶壶演变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瓷制茶壶基本是清代的延续,体现的依然是清代泡茶文化,而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制瓷工业的发展,茶文化和瓷制茶壶均发生了悄然变化。建国初期,具有浓郁的封建文人士大夫气息的茶文化以及瓷制茶具被认为不合时宜而受到排斥,国家急需新的形式来体现新中国文化。泡茶依然是饮茶的主要方式,但其过程被大大简化,茶道文化衰微,但用于泡茶的瓷制茶壶制作并未衰退。建国初期,在祝大年、郑可、梅健鹰等新中国陶艺先驱的带领下,成功制作了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迥异的“建国瓷”,其中即包括了瓷制茶壶。建国瓷,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由政府组织人才技术力量的制瓷项目。这种瓷制茶壶反映了新时代的审美特征,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成为建国初期瓷制茶壶的范本。时期所制作的瓷制茶壶基本延续了“建国瓷”的风格,不过在后期所制作的“主席用瓷”中的瓷制茶壶(图14),主席用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7501”釉中水点桃花茶、餐、文具,胎质、工艺非常精美,其制作水准甚至超越了“建国瓷”。当然,无论是“建国瓷”还是“主席用瓷”瓷制茶壶,是不计成本的制作,是改革开放之后无法复制的时代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茶文化得到复苏,传统瓷制茶壶亦随之迅速得到复兴。这时期茶壶多以家庭型为主,壶体硕大呈圆柱形(图12),适合全家人使用,百姓使用的茶壶多白胎或画面呈现时代特征的政治明星或文字;小巧适合单个人使用的除紫砂壶外瓷器的产品较少。进入到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简单的复兴已经无法满足新兴都市白领阶层的需要,新型的更具设计创意的瓷制茶壶开始出现。而这种创新潮流在进入到新世纪以后更加如火如荼。

茶文化的复兴篇6

什么才能代表中国人的情怀,中华民族的胸怀?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起源国,更是世界上最好的绿茶、红茶出口国。中国茶叶早在17世纪就以奢侈品现身世界推动文明。《绿金:茶叶帝国》中明确指出:“只有茶叶征服了全世界”。

一茗年轻的掌门人―朱桂锋先生敏锐地看到:中国奢侈品品牌最优的生长土壤在中国茶叶行业,并积极投身实现这一目标。组建一茗茶业集团、实施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管理、创造全品类、高端茶叶品牌;一茗首次提出最高服务标准:中国茶私人定制!斥巨资在16个历史名茶发源地核心产区建立基地,在北京王府井、江苏徐州打造低调奢华的旗舰店。

假以时日,“一茗”必将成为中国品牌冲击世界品牌的优秀成员。

网址:省略

朱桂锋简介

一茗茶业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大风堂第四代传人。其创办的一茗茶业集团,是一家以“原生态、高品质历史名茶核心产区”为依托,实施“茶园到茶杯”全产业链运营的现代化股份制公司,其目标是将一茗打造成国际顶级茶叶品牌。

张志峰:贯通古今融汇中西

ne・tiGeR创始于1992年,是中国顶级时尚奢侈品品牌的象征。从品牌创立之日起便一直引领流行风潮,用超凡的魄力与品质铸就一次次的极致辉煌。

时至今日ne・tiGeR已奠定了皮草、婚纱、晚装、华服系列产品的顶级时尚地位,并连续十年担纲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幕大秀,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奢侈品第一品牌。

ne・tiGeR以传承和光大中华文明为己任,始终在中华文明和现代服饰之间探索契合点与平衡点,力求古今贯通与中西融汇。

在挖掘并传承千年绝技的同时,更将传统工艺注入现代设计的灵感,运用现代立体剪裁技术,使华夏古老的服饰文化跃然于华美ne・tiGeR霓裳之上。

ne・tiGeR以复兴与新兴中国奢侈品文明为使命,始终在中国奢侈品行业的雄关大道上孜孜以求,深刻体现了品牌创始人张志峰先生“一脉贯通,一世融汇”之理念和胸怀。

网址:省略

茶文化的复兴篇7

(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1300)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大量异国文化涌入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面临巨大危机与挑战。本文以茶文化为例,研究调查当代中日大学生的茶文化继承观,分析其差异,进而探讨我国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观。

关键词:茶文化;传统文化;继承观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094-03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意境高远,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

当今世界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文化主题。然而,随着大量外国文化的涌入,致使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被冷落和遗忘,有些中小学教科书上删去不少经典诗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流逝对于我国来说,不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政治方面,都是极大的损失。正视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树立传统文化继承观,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复兴已经是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更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譬如“月亮还是外国圆”的崇洋媚外思想十分严重,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闻不问,甚至要“去中国化”。诚然,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们所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中华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重拾昔日的辉煌都取决于当代以及后来的青年一代。

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成了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因此,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继承观的探讨显得非常必要,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当代大学生对茶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和分析

(一)中日茶文化历史背景

茶文化,作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代表之一,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杭州市余杭区的径山则是中日茶文化交流之源头,径山寺的“茶宴”传入日本,成为日本茶道之源。

“茶,南方之嘉木也。”众所周知,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一部《茶经》的问世,茶圣陆羽就在径山吹响了历史上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中华茶文化的精神渗透到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各个领域,发展成为极具特色的东方文化。

中日两国是一水相依的邻邦,两国之间的禅茶文化深远流长。据2001年出版的《径山寺志》记载:早在唐代永泰年间(公元765-766年),牛头宗僧人法钦云游入浙,在径山卓赐修行。永历三年(768年),法钦奉诏入京,赐号“国一大师”,是中日佛教交流之始。北宋期间,著名文学家苏轼两度任职杭州,与径山名刹僧人交往,并推行“十方住持制”(选贤制)邀请高僧主持寺务。此法推行全国,到南宋,径山寺被朝廷评定为“五山十刹”之首,高于灵隐、净寺、天童等寺,由此名扬四海,成为“东南第一禅院”。于是日本高僧纷纷来径山学禅学茶,先后有十多个日僧上径山,代表人物有:日本高僧道远,于嘉定年间(1208-1224年)上径山拜师学法,回国后被封“佛法传东法师”,为日本国佛教曹之宗创始人。

日本高僧圆尔辬圆,于端平二年(1235年)上径山一住5年,从天准师范学法,回国后被封“圣一国师”,创日本临济宗圣一派。他们在径山不仅学法考禅,而且学习种茶、制茶、品茶的技艺,把径山“茶宴”带回日本,形成日本“茶道”,于是,在日本高僧、贵族之间扬起一股弘仁茶风。16世纪末,高僧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流传至今。

中日两国各自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存在差异,但如今,日本茶道闻名世界,而作为源头的中国茶文化却止步不前,甚至开始走下坡路。

那么,中日两国的当代大学生是如何看待茶文化的呢?为了了解中日两国当代大学生的茶文化继承观,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实地采访,深入学校,进行亲见、亲历、亲闻的采访,并到誉称“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寺,查阅关于日本禅茶文化之源的径山史料,参观了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感性知识提高到理性上,加深理解。

(二)中日大学生对茶文化传承观的差异及分析

为了更加深刻而准确地了解中日两国大学生对茶文化的传承现状,我们特地设计并制作了针对中日两国大学生的中日文两个版本的纸质、电子问卷。问卷内容涉及茶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就读学校茶文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对茶文化所持兴趣度、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等等。

另外,为保证所得数据的可信性,我们以盛产茶叶的日本静冈县和誉称“中国茶都”的杭州市作为主要调查区域,分别在日本静冈县立大学、静冈产业大学、静冈大学和中国杭州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在杭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日文问卷305份、中文问卷668份,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中日问卷两组数据的分析对比,我们发现两国大学生在茶文化的传承观上,具有以下几点明显差异:

1.“什么是茶文化”?对这一题的回答(如表1),中国大学生大都选择了最长、最概念化的选项3,占比例高达72.46%;而日本大学生则偏向选项2,占比例高达60.98%。结合中日当前的社会文化差异,我们分析发现,日本当今社会,市场上各类红茶、绿茶、乌龙茶等茶类,以瓶装形式作为日常饮品大量贩卖,以快捷的形式进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饮茶也成为不少日本人养生保健的日常习惯。因此,的确可以说茶文化对日本人来说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喝茶习惯。

而反观中国,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中国大学生普遍形成了一种理论化、概念化的思维方式,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认为概念、定义等描述就是正确的答案,这一点达到一种近乎条件反射的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大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识仅局限在字面上,而不能真正融入生活中去,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事实上,茶文化也的的确确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喝茶习惯一直存在。

2.关于茶文化在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如表2)。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国内盛产茶叶的两个代表城市,在日本静冈,尽管没有专门的茶文化专业,但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与茶文化相关的课程,占比例高达88.05%。而在杭州,设有茶文化专业的只有一所大学,即浙江农林大学,相关课程的设置也极少,占比例仅有14.37%,比日本低6倍多。

另外,如表3,比起接触茶文化课程机会较多的日本大学生,一半以上中国大学生希望自己就读的大学开设茶文化相关课程,占比例达到52.09%。

同时,在我们对在杭高校学生的随机采访调查中,37.43%的学生都表示对茶文化相关课程非常有兴趣(如图1)。

很多日本大学生表示对茶文化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上过课后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而很多中国大学生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没接触过、不了解。结果虽然都是不感兴趣,但是原因却有着本质性的不同。

在旁听了几次静冈产业大学的茶道相关课程后我们发现,日本大学的茶道课几乎都是以实践操作的形式进行,而中国大学的茶文化课(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除了少数专业课的实践操作课,其他几乎都是理论课。理论课,从课程本质上就降低了其趣味性。同时,在对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采访后也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因为上过实践操作课后喜欢上茶文化的。

二、中日大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传承观的差异及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在中国,学生有兴趣,但是接触机会少,导致对茶文化兴趣热度的下降。同样,该问题在茶文化以外的传统文化传承上也同样存在。

针对其他传统文化,我们也做了同样的调查,得到以下结果:

如图2、3,72.75%的中国大学生表示比起二胡、古筝等传统民族乐器更希望学习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这一点日本大学生也存在同样的想法。可见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受冷落都是普遍现象。

然而,在古典名著的阅读情况中,明显可以发现中国大学生阅读情况好于日本大学生(如图4、5)。中国占比例高达56.87%,高于日本一倍多。这难道是因为比起传统乐器,中国大学生对古典名著更感兴趣吗?不是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的教科书中,对四大名著收入的部分比较多;同时阅读四大名著也是很多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提出的一项必须学习的任务。再是,在中国,与四大名著相关的影视作品、动画歌曲等也层出不穷。与其说中国学生更爱古典名著,不如说中国学生所处的环境里,接触到四大名著的机会更多。

相反,试观如今中国社会,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培训班几乎占据乐器培训班的半壁江山,而绝大多数的家长也对西洋乐器持有更加热衷的态度。在谈到国粹京剧时,绝大部分不喜欢京剧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其实从来没有认真地看过京剧,因为身边的人说不好看所以下意识就抵触。

因此,中国的当代大学生,从最开始就被各种形式各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在许多传统文化之外,并且不曾接触了解,于是渐行渐远。可以说,中国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是处在被动地位的。尽管大多数的中国大学生都能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这些认识也仅局限于教科书中所呈现的内容。由于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不多,还没有形成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真正融入现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践的意识。

三、改善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继承观的途径

结合茶文化的发展,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继承观,对如何改善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继承观,提出如下见解:

第一,扩大茶文化相关课程在大学的普及率,在大学的素质教育选修课中开设茶文化课程。首先要在盛产茶叶的省市的大学开始,要为对茶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为不曾接触茶文化的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不论是从整个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一角度,还是对地方文化产业的了解与促进这一角度,相信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加大传统文化在大学的宣传力度。通过课题研究、传统技艺的学习观摩、传统诗词的学习与写作、传统戏剧的演出与观赏等各类实践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以各种新途径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要改变当代大学生潜意识里对传统文化的抵触心理,就必须要让大学生走近、接触传统文化,让他们亲自去探寻、去感受传统文化里的乐趣,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第三,各大学根据所在地传统文化背景开设相关特色专业或课程。尤其是茶叶专业的学生与茶科所研究人员要参与种茶、制茶与品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地文化优势,让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宣传主体,进行针对性的教授和传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实践,必须防止两种倾向。既要反对“月亮是外国圆”的崇洋媚外倾向,一味崇拜发达国家的文化,又要反对否定传统文化,对读古典诗词持否定轻视态度,实行“去中国化”。正像主席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所指出:“去中国化”“是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放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正确的做法应当如鲁迅先生所说:对外国的一切先进的文化、科技要实行“拿来主义”,洋为中用。对传统文化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让传统文化为当今社会主义服务,在人民群众中发扬光大。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在这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当代大学生任重道远,应当自觉做复兴、发展传统文化的尖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敏.中美两国茶文化及特点比较[J].农业考古,2013(2).

〔2〕魏萍,霍增辉.在杭高校大学生茶文化调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3〕董婳,谭雪婷.中日茶文化渊源与异同比较[J].大庆社会科学,2010(4).

〔4〕耿密.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茶文化的复兴篇8

关键词:茶区;茶旅;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10-0144-03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社会已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表现出时代性、多元性、演进性特征。利用安徽茶区景观的新颖性、特色性、生产性的丰富资源,笔者开展了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力求构建生态茶业、生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文化业高度融合的战略性新兴生态产业,实现茶产业和生态经济共生体的可持续发展。

1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背景简述

安徽皖南皖西是我国江南江北的重要茶区,既有革命老区,又有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优越、产茶历史悠久、名茶享誉中外,安徽茶业在中国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14年,安徽茶园面积11.104万hm2、在全国排名(下同)第7位,茶叶总产量11.12万t、总产值76亿元、排名均在第8位,产量805.5kg/hm2、产值56187.15元/hm2、皆低于全国平均值,排名都在第12位。2015年,茶叶结构性矛盾显现,成本上升持续,采工短缺凸显,茶农增收乏力,总量位趋平行。面对百万亩茶园鲜灵、千家茶厂春茶后闲置、茶农忙于脱贫急切的现状,安徽茶业亟待作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深化综合改革、加大扶持力度的抉瘛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计划,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这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和时代担当。为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茶业市场需求导向,紧扣经济发展的重大关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打通资源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解决投资需求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广袤无垠的生态茶园真正应用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把绿水青山变成实实在在的生态产业活动。由此可见,“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简称“示范区”,下同),就是坚持把提高茶叶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推进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基本遵循,转变茶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要目标。“示范区建设”就是要将茶区变成景区,茶园变成公园,茶厂变成景点,茶文化变成休闲文化,茶农变成导游,一季茶叶加工变成全年生态文明创新实践,单独茶叶变成茶旅一体化生态复合型产业。

茶旅业是我国茶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程度,发展茶旅业对于促改革、调结构、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具有独特作用和现实意义。西安曲江“茶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采取产业重组、资源整合、城乡统筹、文化塑造、属性彰显的途径,具有示范推广的价值。池州市位处皖南国家旅游示范区、长江经济带重要旅游干线,茶旅节点众多、特色景点多样、立体交通快捷、区位优势明显。锦绣茶园集中连片,茶厂传统与现代特征鲜明,生态承载力强固,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丰厚,素有一圣一村一带、二山二湖二个自然保护区、三戏文明、五大古文化遗址、十二洞天世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总之,“示范区建设”将呈献出茶旅业政策所属、市场所需、企业所求、茶农所盼、发展所在的态势,重点扶持是必然的、可信的。“示范区建设”是寻求改革突破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提升生态平衡点、建成小康新亮点的产业创新标图,重点建设是现实的、可能的。

2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2.1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基本精神“示范区建设”坚持以生态平衡、保护优先、环境友好作为基本准则,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根本途径,市场主导和创新驱动作为不竭动力,培育现代茶旅生态文明作为重要标志,示范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建成方式。在示范区,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优化,资源可持续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相对健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主流价值观普遍形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功能产业体系逐步完整。

2.2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大部署“示范区建设”将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和生态农业两大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和茶农2个方面积极性,竭力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茶旅新的发展动能,改造传统单一茶产业,优化升级产业叠加效应,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创造茶旅新业态,提高茶叶新品位,扩大市场新需求。

2.3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适宜中办国办《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的战略决策“示范区建设”围绕发展生态、特色、有机农业,创造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综合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将有利于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更加稳定,有利于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更加完善,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五大体系”更加健美。

综上所述,“示范区建设”将成为茶旅功能主体与目标团体共同发展的纽带,创新内在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直接诱导产业公共效应行为自我变革的直接动力,资源整合利用提高生态文明质量的重大突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改善向生态文明全面感知和高效应用拓展延伸,实现生态经济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3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方案

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倡导绿色价值取向、绿色行为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经过绿化茶区、美化茶园、香化茶厂、优化设施、强化管理、活化机制、感化游客的创新举措,力求连接千里茶区、整合百家茶厂、组织万户茶农;让生态保护、文明建设、精释哑陡叨热诤希使农业、工业、旅游业有机复合。可以将山水、森林、历史、茶旅、野生动植物、生态功能、绿色消费、休闲文化等特色旅游聚集成全新价值链和新兴产业共生体,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丰满内容和智力支撑,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工业安全、生态文化繁荣、生态文明昌盛、生态茶旅兴旺的新农村。

3.1政府引导众创推进由政府组织发改委、旅游、财政、农林等职能部门,协调网络媒体、宾馆、旅行社等旅游经济实体,形成工作机制和统一口径,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商业创新的有机统一和精准发力。组织审定、监管“示范区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案、规范、标准等,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生态保护、茶业发展专项、农业标准化等项目资金,加大切块统筹力度,让“示范区建设”进入“安徽省新兴产业化示范基地”的行列。出台相关文件,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政策,全面指导和解决休闲农业和茶旅配套建设的关键问题。殷切期盼政府相关部门对“示范区建设”关爱有成、扶持兑现、协调到位。

3.2龙头提挈市场运营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农是“示范区建设”的主体。企业出资金、出人才、寻市场、找客源,合作社优化茶厂、美化基地,茶农管好茶园、办好农家乐,三方合约管理。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合同制、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合作联营制、形成价值责任共同体,以股份经营制、形成命运共同体。采取“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建章立制、统分结合”共同带有区别的经营模式,适时组建“安徽茶旅生态产业集团公司”。在沿山、沿湖、沿江、沿路相适相宜之域,做好茶旅人性化设计、专业化布局、标准化建设、时尚化配套的经营条件,形成茶旅生态文明产业带、产业圈;并使一幢幢山野别墅、一片片花果园林、一家家特色餐馆、一处处养生胜地、一座座艺术殿堂落地生根示范区;力求达到“建成一批、示范一线、带动一片”的成效。

3.3特色定位体系支撑坚持系统的观念、统筹的方法、信息的应用,立足茶旅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诠释民风民俗的乡情特质,深入挖掘休闲农林内涵,完善茶旅要素配套设施,研发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举办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推介个性突出的旅游规则。推进乡村旅游精准脱贫,开展乡村大众旅游创业、万众创新就业行动,组合研学基地旅游,丰富老年健康旅游,发展中医养生旅游,培育复合功能旅游,提升“互联网+旅游”,竭力打造智慧景区和智慧茶旅乡村蓝图。

茶文化的复兴篇9

关键词:当代;茶室设计;空间类型;发展沿革;复兴

中国人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难看出,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自古便已深入到了寻常百姓家。纵观中国历史的长河,上至王侯将相、文人墨客,下至小商小户、寻常百姓,随处都可以看到茶的身影,饮茶的场所也因为参与者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如果说茶是茶文化的主体,那么饮茶的场所空间则是茶文化形成的重要载体,在不同的场所环境中所造就和融入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在当代茶室设计的空间类型定位中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1.茶室建筑发展沿革

1.1两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的饮茶文化始于两晋,据《广陵曹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胃之,市人竞买。”由此可以看出,茶在发展之初只是单纯的物质形态,并不带有附加价值和衍生文化,饮茶场所也没有特定的需求。随着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起,茶作为禅定入境的必备之物被佛家广泛接受和传播。与此同时,文人对于饮茶的喜爱和诗词作品的表达,也将茶进一步从物质文化推向精神文化,文人墨客对于大好山水的喜爱潜移默化的将饮茶的场所融入到了大自然中,成为今后饮茶空间的一个重要类型。

1.2唐代

公元780年,陆羽的《茶经》问世,这一史实被看作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唐代的茶文化深受佛教的影响,寺院种茶、制定茶礼、设置茶堂,茶与佛家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寺院也成为了饮茶场所的一个重要类型。而在另一方面,唐代经济的发达促进了频繁的贸易往来,这时候茶室便应运而生,主要提供商人解渴、吃饭、谈生意的要求,这是市井街巷中茶室的发展雏形,也是饮茶场所的又一个重要的类型。

1.3宋代

到了宋代,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对于饮茶的喜爱,宫廷内设立了茶事机构,制定了茶仪茶礼,饮茶场所正式的贵族化、宫廷化。与此同时,民间的茶文化也更加的兴盛,并且开始有了斗茶的风俗。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从画作中表达了当时宋代茶室的兴盛之貌。

1.4明清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饮茶文化更加普及,市井中的百姓茶室也更加的普遍。到了清代,多样的民俗形式与茶文化相结合,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出现了“清茶馆”、“书茶馆”等多样的茶室形式。

2.茶室空间类型初探

根据茶室建筑发展的历史可以了解,茶室建筑的发展与参与人群密切相关,不同人群的文化思想和场所需求,造就了不同的茶室空间类型,而这些空间类型便是当代茶室设计中空间定位的原型,对于这些类型和形成思想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茶室设计中茶室的空间定位和设计方法。

2.1.山水间的茶室——天人合一

山水间的茶室追求天人合一、自然洒脱,是古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理想饮茶空间。这一类型的茶室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茶客希望在品茶过程中可以从大自然汲取灵感和养分。品饮过程最好可以赏花、听琴、吟诗、作画,讲究超凡脱俗、修心养性,因此品茗环境对于文人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更是追求风轻云淡的精神场所。这一空间类型的茶室在当代茶室设计中比较常见,设计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茶室建筑的选址、室内外景观的渗透、视线设计的通透等方面。

2.2寺院里的茶室——茶禅一味

寺院中的茶室主要是由僧人饮茶定禅的需求发展而来的,僧人对于佛理的参悟需求使得这一类型的饮茶空间相对单一纯粹,不过分追求自然环境和室内装饰,而重在僧人间的品禅论道以及个人对于佛理的领悟。这一类型的茶室在当代茶室的设计中被广泛引用,以表达茶室空间的禅定和静心。

2.3市井中的茶室——亲近百姓

市井中的茶室主要是为寻常百姓提供消暑、解渴、交流、娱乐的场所,这种空间类型的茶室对自然环境和室内禅境的要求不高,重在满足全民娱乐和大众交流的需求。这一空间类型的茶室在当代茶室设计中也比较普遍,设计的着眼点在于亲近大众的空间感受以及和谐朴素的交流场所。

2.4宫廷内的茶室——极尽奢华

宫廷饮茶也是中国古代茶室空间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为了满足自己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双重需求,独自形成了一种高贵、典雅、奢华的茶文化类型。宫廷饮茶同样会伴以抚琴和乐的活动,但与文人墨客的大山大水不同的是,宫廷的工匠们将自然的大山大水微缩地融入到皇宫花园之中,为皇室贵族提供相对自然灵动的品饮环境。这一类型的茶室与当代会所型的高端茶室相对应,在设计上要求品质高端、环境上乘,在没有上好的自然环境时设计师往往通过人工的手段对室内空间环境进行营造,来提高品饮环境的空间品质。

4结语

通过对茶室建筑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可以了解到,茶室作为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重要的休闲文化场所,根据参与人群的广泛类型,形成了多个具有不同人文精神和社会功能的空间类型。解读当代茶室设计中众多案例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茶室将这些空间类型进行了传承和发展,但是由于空间类型界定的不清晰和人群定位的不明确,导致茶室设计的风格和手法混乱不清,缺乏空间指导性。由此看出,对茶室空间的类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茶室设计的第一步,需要在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茶文化的复兴篇10

关键词:泾阳茯茶;一带一路;茶马古道

一、泾阳茯茶辉煌与衰落的变迁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长久以来有着饮茶文化。但茶具体起源于哪个时期到现在依然是人们一直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一般认为: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茯茶,自古以来作为“边销茶”的一种,是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特需商品。在古老茯茶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因其顺着丝绸之路,可销往俄国、西番、波斯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因而被誉为“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丝绸之路的‘黑黄金’”。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地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的民族,因日常生活缺少蔬菜水果,而茯砖正好具有便于携带、运输和储藏,又兼具消食解腻等特点,因而成为重要的补充和代替品。

泾阳茯砖茶的最早起源地,顾名思义,即陕西泾阳,这一观点已得到国内外茯砖茶研究者的一致认同。而其最早出现时间,则众说纷纭,具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茯茶(散茶)在陕西泾阳的出现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茯砖茶形成及定型则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前后,贾洪信、侯凯东、梁艳等研究者认同茯砖茶在公元1368年问世。第二种观点,胡志远、徐志云、黄婧等研究者则认为茯砖茶问世于1860年前后,清朝咸丰年间,认为最初的茯砖茶是由湖南安化生产的黑毛茶经人工踩压成蔑篓大包,再运往陕西泾阳加工成砖形,故旧时又称“泾阳砖”。第三种观点是认同黑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初,但茯砖茶具体起源时间待考证。黄怀生和田杰通过研究《明史・茶法》,认为黑茶生产始于十六世纪初。段莹等在《黑茶制造技术理论发展概况》一文中指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是公元1524年,明朝嘉靖三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由此也认定黑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初。黄浩、李适、陈晓阳等研究者认同黑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初,而茯砖茶具体起源何时还有待考证。无论三种观点有何分歧,我们可以确信的是,茯砖茶在茶马古道商业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而经过丝绸之路的传播,沿途各国对茯砖茶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茯砖茶同丝绸、瓷器、香料、马匹一样成为中国大宗的出口品,是边销茶中销量最大、销售地域最广的一个品种茶。清代时,“泾阳砖”号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颇为盛行。茯茶商人从水路或陆路运到秦地的径阳,压制成泾阳砖包装成封运载到兰州,穿越河西走廊一带的戈壁滩大漠运至西域地区。当时泾阳茯茶十分抢手,确为“丝绸之路上的黑黄金。”

泾阳茯茶的兴盛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历代制茶人不懈努力,促使制茶工艺不断完善的结果。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泾阳茯砖茶甚至远销俄属各处,其中以“天泰”、“德恒”等牌号最为驰名。而今,自20世纪以来茯茶渐渐衰落,从一流的对外少数民族贸易的必备茶种渐沦为二流茶品。自武汉沦陷后,由于战争的影响,交通阻塞,大多经营此业的商家也不得不停业。

二、泾阳茯茶独特的复兴价值

一是降脂减肥功能,茯砖茶各部位对ppaRα、ppaRδ有激活作用,对FXR有抑制作用,意味着其有着多条降脂途径,降脂减肥功能较强,有望开发成天然的降脂药物。[1]

二是抗氧化延缓衰老功能,茯砖茶既富含有丰富抗氧化物质和儿茶类素、茶色素、黄酮类、维生素C、e等,还含有大量具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如锌、i、铜等,能够延缓细胞的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功能。[2]

三是增免疫力、抗癌功能,试验发现冠突散囊菌具有抗肿瘤细胞活性。来自真菌多糖的主链通常具有99%到100%的肿瘤抑制率,而其他类型的真菌多糖仅有l0%到40%的肿瘤抑制率。[3]由此可见,饮用泾阳茯茶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肿瘤细胞、提前预防癌症的功效。

三、泾阳茯茶借助一带一路的复兴举措

泾阳茯茶在中国古代的茶马古道上之所以如此畅销,正是因为当时丝绸之路上来往的茶商打开了知名度、满足了青藏地区少数民族的需求。而现在虽然世界约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地区人口有饮茶的习惯,中国却不是茶叶出口强国,原因就在于不少主销国对中国各类茶的保健作用缺乏真正的了解,以致尚未形成消费热。而国内的企业因对各国茶叶消费习俗和市场需求研究不深,尚未完全掌握开拓市场的主动权。

要改变这种状况,打开国际市场,推动我国茶叶出口方式与国际接轨就要一方面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及欧盟、非盟、美国、俄罗斯等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茶叶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我国茶行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形式多样的展销会、博览会、研讨会、文化节,组织赴重点主销国家地区开展交流推销活动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4]泾阳茯茶即可以通过茯茶小镇的宣传影片和茶马古道相关的体验活动吸引国外消费者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举办现代茯砖茶展销会、茯茶体验文化节和泾阳茯茶发展史研讨会来构建全方位完善的茯茶贸易网络。从而让包括泾阳茯茶在内的中国茶叶在海外打出名声,让世界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茯茶工艺这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西茶工祖祖辈辈相处的重要工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和情感。希望能够让包括茯茶在内的陕茶走出陕西、走向世界的心情能得到众多饮茶者的响应。陕茶和茯茶确实潜力巨大,应该打破现状、打开向省外乃至海外的众多销路来让世界感受泾阳茯茶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彭晓S、赵运林、何小书、雷存喜、刘石泉、周晓梅、董萌、胡治远:《茯砖茶茶叶品质和保健功能的研究概况》,《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第20卷第4期。

[2]萧伟祥、王根、王勇、张相发、丁文璋、钟瑾、刘存玲、佘传芳:《天然食用茶黄色素与茶绿色素的研究》,《茶业科学》,1994年第14卷第1期。

[3]邓放明、龚淑莉、杨伟丽:《冠突散囊菌胞外多糖生物活性高通量筛选试验》,《食品与机械》,2007年第23卷第6期。

[4]黄勇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好“茶叶之路”》,《广东茶叶》2015年第6期。

作者简介:

刘蕊(1996.06.11)女,民族:汉,籍贯:陕西省延安市,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历史学,单位: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