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十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十篇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7:23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篇1

关键词:云计算模式;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平台

构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可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目前,多数各级医疗卫生部门拥有独立信息系统,区域化水平较低。若进行互联互通,则需面临区域系统运行差、投资分散等风险,高成本、较长构建周期将给信息化平台建立带来诸多麻烦,且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部门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云计算模式是一种先进平台构建技术,能够打破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完成医疗第3方支付,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和资源共享,是我国卫生系统信息化集成的重大突破。

1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探索

2009年以来,卫生部陆续颁布了多项有关"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文件,标志着我国初步迈进区域医疗信息集成时代。新医改的逐步实施和深入,对信息化平台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也使得如何选择构建模式成为专家和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区域卫生系统信息化发展模式为独立医疗机构单独使用自身系统,其中系统开发主要包括三种传统模式,即自主开发、合作开发以及系统集成[1]。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发现,传统it架构在日益复杂的数据面前会显得捉襟见肘,现阶段超过七层的投资被应用在系统维护上,而具有长期战略性质的业务被忽视。目前,用户需求响应时间被不断缩短,管理成本也逐渐降低。it架构和组织需要更加良好的策略去实现系统维护。真正有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是指将信息共享者、建设者、维护者分离开来,作为独立个体在信息化集成化中发挥作用。"云计算"可以快速减少it复杂性,它可以按照用户需求提供完善的自助管理结构,将以高效服务状态提供计算。并在充分保护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基础上,逐步实现信息化平台向更高集成方向发展。

2构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

2.1云计算模式"云计算"不是固定的技术手段,而是具有操作性的新商业模式[2]。我国医疗机构卫生信息化过程非常曲折,非一朝一夕就能将其完全改变的,但云计算模式为信息化构建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财力有限,属于薄弱环节,因此成为改革重点。基层医疗机构平台简单、便于操作,进行区域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对大医院要容易很多。从客观角度讲,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实施云计算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卫生部新医疗体制改革相关要求,基层医疗机构由各级地方政府、相关只能部门统一进行管理,从而保障了云计算模式顺利实施。

2.2运行难题将云计算模式应用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中,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区域内基数众多的医疗机构信息完全融合起来,其次是各个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储存和资源共享问题,最后是解决功能冲突。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化平台将电子病历视为管理核心内容,将电子化医嘱融入到系统中。结合国家相关要求,将重点医疗业务突出,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医疗机构基础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云计算模式要求区域内大小医疗机构遵守相同数据标准,使用相同接口,对下属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展业务提供保障。单纯就患者来说,其疾病诊断信息、治疗信息、临床(用药、手术等)记录应具有独立性,且要客观公正,并且不对特定医疗机构产生依赖[3]。

3云计算模式应用案例

3.1总体规划云计算模式下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在构建时,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应包含区域公民个人医疗档案。就整体架构而言,基于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化平台主要应发挥为区域医疗产业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的作用,且应包含五个重要分系统,即信息收集()系统、业务开展系统、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信息存储系统。其中业务开展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支撑数据访问、交互;为数据查询提供支持;业务运行过程中要满足系统稳定性;保证相关业务数据可靠、安全。

3.2平台架构与数据集成在区域大范围等级内的数据中心位置部署数据库,结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集成现状,最终实现区域级别数据收集和应用,为信息平台提供具有全局战略意义的视图功能。信息化平台中,数据集成方案将以平台架构中数据库为核心,结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集成来实现。区域级别再数据集成和数据应用时,可为平台数据传输方式提供必要支持,主要包括为:应用消息中间件达到准时、实时数据集成,但仅限于小规模集成;应用加载功能实现大量数据或逻辑关系复杂的数据集成;

3.3数据存储和安全备份

3.3.1数据存储云计算模式日渐成熟,数据安全存储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中数据存储是利用集群、网格计算机技术等功能来实现,通过软件集合将互联网中不同种类存储设备集中起来,协作为外界提供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系统。目前,基于云计算模式下主要有两种安全存储存技术,密码技术和加固技术。密码技术可保障应用程序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可增加存储节点透明性加密程度。而加固技术依靠主动防御功能保证网络服务器的安全,并加固操作系统,使其通过内核保护相关构件。

3.3.2安全备份数据安全备份和存储一样不可忽视,通常情况下云计算模式数据备份会选择在线备份技术方式。在线备份通过存储功能、互联网设备、网络服务器共享访问接口,并遵守相同标准来实现备份功能。通过相关控制软件对系统进行处理,使其变得更加稳定协调,医疗信息化平台中业务数据将完成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在线备份。

3.4运行实践云计算模式下医疗信息平台,可支持国家卫生部多种级别平台纵向部署,简而言之即利用各个平台间信息配置和交互,最终实现平台之间数据交换。整个过程是根据逐级交换原则实现信息共享,也就是从国家卫生部门向省、市、区(县)辐射,完成Ⅳ级平台建设[4]。而所用到的网络接口是根据各级信息化平台特点,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各级医疗机构业务和相关数据要通过自身平台进行整理、整合,并上报给上一级平台,进而保证上一级平台的网络接口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防止接口重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实际上,下级信息化平台属于上级平台延伸和扩展,下级平台构建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上级平台的高压负荷。而下级平台将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可将无效负载清除,对提升整个信息化系统运行速度发挥重要作用。并完成系统深度开发工作,最大程度保证不过多浪费数据资源。通过以上方法部署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涉及众多部门,各机构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才能更好的应用云计算模式,并逐渐向更深层次推广。

4结论

云计算模式便于管理、拓展灵活,凭借自身智能化算法和强大信息整合、开发功能为医疗信息化平台构建带来方便,也为信息资源综合开发提供新思路。对提高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虽然该模式可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创新平台,在数据存储和备份上也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功能亟需解决,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包罗,李皆欢.中国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和云计算[J].中国数字医学,2011,4(2):20~24.

[2]赵霞,李小华.云计算在区域协同医疗中的价值[J].中国数字医学,2011,6(3):103~105.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篇2

关键词: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医疗改革临床信息化中国特色

1.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已愈发凸显。09年公布的四万亿投资中,医疗占总规模的4%[1];在其后提出的新医改方案中把医疗信息化建设放到了首位,于是卫生部先后发行了《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等文件[2];至10年初,卫生部制订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开篇即指出,“卫生信息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和保障。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方便群众就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药费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3]。将区域信息化建设列为首要任务,以“3521工程”为总体框架,即建设国家、省和地市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这一系列工程的建设将对方便居民生活,体现社会公平,消除城市区域健康医疗服务领域里的资源分配不公平等均有极大意义,同时也将大大推进城市信息服务发展。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从业务角度看,平台可支撑多种业务,而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4],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经历了约20来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进入临床信息化时代[5],但对于卫生部提出的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发展区域信息化,尚还处于摸索与起步阶段[6]。现阶段我国基本采取以政府政策指导、自主研究发展、建立试点区域为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为辅的模式进行开发,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很多。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属发展中国家,拥有底子薄、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区域经济、医疗资源和人才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与发达国家国情不同,在学习与借鉴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被提上了议程。

2.国内外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1美国卫生信息网络计划[7]

美国于04年开始建设区域信息化平台――全国卫生信息网络(nHin),旨在到14年能提供一项安全、覆盖全国和可互操作的健康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并能连接供应商、消费者及所有健康医疗机构。同时成立了RHio(区域健康信息组织)管理区域内的卫生机构,以此来推进区域内资源共享和卫生信息化网络建设,还统一开发了全国范围内安全交换数据的标准体系。

2.2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信息技术发展计划[8]

英国政府通过英国国民健康服务组织从02年开始国民健康服务信息技术发展计划(npfit),英国电信于03年加入该计划,这是迄今世界最大的民用信息技术项目,预计十年时间完成,旨在使国民健康服务部向病患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医疗信息化服务,使医疗信息安全存储,而患者又能快捷方便访问。npfit包括国家层面的电子病历中心、信息系统、安全专用医疗服务网络和各地区层面的服务中心等。现已基本完成了电子病历系统、电子处方系统,电子健康记录、数字影像检查结果共享、移动医疗、远程看护和远程心理咨询等的建设。

2.3加拿大医疗资讯网络计划[9]

加拿大医疗资讯网络计划旨在创建一个可互操作、在全国范围内可随时访问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医疗信息化标准的建立与注册,为提高患者信息的安全和改进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仅需依靠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依赖卫生信息技术的发展。该计划是由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然后让各省和地区执行应用程序,使用基础设施。但加拿大的电子医疗计划,不专项支持创新和发展,而在其它国家成功实行的战略计划案例里,无论在医疗保健或其他方面都需有技术创新的支持来满足需求。由此可见,加拿大是通过在国家高度建立一个框架的、可互操作和跨省模式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成功实施了国家的医疗资讯网络战略计划。同时配套制定电子健康政策,增强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并促进慢性疾病数据的管理和健康信息化系统的持续性发展。

2.4电子日本医疗战略[10]

日本政府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制定了01年“电子日本战略”、03年“电子日本战略二期项目”、06年“新it技术改革战略”、09年“交互式日本战略2015”及10年初“新战略信息和通讯技术”,其目标是至15年,日本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将达到以下目标:a.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使用电子病历系统的区域医疗机构网络;b.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医疗保险理赔系统,提供医疗证据及流行病学分析的匿名卫生数据;c.可由患者自控的终生护理医疗记录数据库;d.促进远程医疗的实现;e.形成集病患医疗、老龄化护理及健康福利等信息的管理系统。

2.5电子韩国医疗计划[11]

03年成立的韩国医疗信息化协会(KeHa)是国家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机构。医疗计划的目标是到13年,使区域医疗信息化产业建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体有:a.将区域医疗信息化作为下一个增长行业;b.发展包括健康移动电话在内的世界一流区域医疗信息化产品;c.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实质性的框架服务;d.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化提供有效及公平的服务。具体实施这些计划需要改进医疗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机构设置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进一步研究信息化新技术、新标准以及相关人力资源等,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来完成。具体分为基础建设、持续发展和完成等三个阶段。

2.6西班牙巴特勒计划[12]

巴特勒计划将信息化终端分为三个平台(用户,专业,外部),并提供不同的资源(诊断应用,治疗应用,其他应用)服务。其特点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连接不同分类的用户。例如用户平台为老年人时,平台目的主要是提供诊断和治疗支持;在专业用户平台,则主要提供目标客户医疗责任的健康等;而在外部用户平台,其目的是弥补外部社会情绪。

2.7中国厦门模式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13]

09年,厦门模式示范区域正式成立,也是我国最为成功的区域医疗信息化示范平台。它包括区域内统合的数据中心、健康档案、数字平台、社保卡、专用医疗网等,实现了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消灭信息孤岛,从临床信息化到区域信息化的顺利转型。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了一个全面和完整的集医疗资源、信息、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化网络,为各级用户智能操作和管理应用提供了一个公共服务平台。

3.借鉴国内外现有建设经验

3.1政府统一规划

采取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实施的模式。美国成立了一百五十多个的区域健康信息组织,对辖内的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及资源整合标准建立等进行管理[14];加拿大也专门成立了医疗资讯网络机构来实现国家范围内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15];这是两个独立运作的机构,拥有自己的自,但由政府进行全程参与、投资与监督,进而提高建设效率。而英国则是由英国电信全程参与医疗信息化的建设[16],也基本类似于专门机构。在日本早期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并没有类似组织机构,导致了09年前大多数的医疗信息化倡议无法维系。所以在09年4月,厚生劳动省才被迫启动了社区医学恢复基金(CmRF),以便开始保证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17]。

在美国,区域健康信息组织对建设规模、相关政策及市场预测等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从而保证和加快了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进度和可持续化发展[18]。

3.2平台的布局和数据的操作

美国的区域信息化平台存在集中、联邦及混合三种类型[19]。其中集中模式是所有数据汇集到中央资源库,优点是采取了统一的数据格式,实现了可互操作性及疾病管理,缺点是医疗数据控制在一特定位置,可扩展性较差。联邦模式中数据停留在服务点,区域健康信息组织可以拥有和管理这些信息,优点是简单快捷、数据接口少,无数据所有权冲突,而缺点是终端过多,数据安全隐患较大。混合模式中每位患者数据停留在一个单一的资料库。

加拿大健康医疗资讯网在现有系统上进行改进与升级,避免了重复建设与资金浪费,但在电子病历的普及方面,就存在电子医疗健康记录系统落后的缺点,导致截至09年,加拿大也只有36%的医生使用电子医疗记录,而在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新西兰和荷兰,则有超过90%的医生使用该系统[20]。

3.3专用网络的建设

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信息技术发展计划,建立了专用医疗网络n3,从而成为了各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专用网络的典范。n3是一个单一、可用性、安全性能高的高速宽带网络系统,为npfit建设的组件及基础,拥有选择及预约、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及图像存档和通信等功能;它通过一个基于ip的高速虚拟专用网络运行,连接了该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所有地点,包括英国现有的急症医院及全科诊所,其后还推出了语音服务,实现了免费的网内通话。n3拥有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认证,同时兼容信息技术基础构架库。

4.将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工程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对医疗信息化的需求增长,各国已逐步将建设医疗信息化平台作为衡量区域医疗卫生管理水平的标准。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应由政府占主导地位,已经形成了共识,政府官员在多次论坛和报告中也反复提及过。但是在近年来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资源不平衡、标准不统一、各医疗机构各自为政及与投资目标偏离等问题,使得我国从临床医疗信息化向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中,出现了区域内及区域间医疗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标准等不能互通和资源不能共享现象,并在公共卫生、医保、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和基本药物制度等方面出现了资源整合困难局面。所以在这里必须政府的提前干预,将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工程,以提高重视程度,从而对建设中的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内在组成模块进行测试,及时进行修改与完善,使其符合卫生部制定的统一标准。

基于目前的现实状况,应该把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纳入新型的国家基础设施工程。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全体居民的基础性民生工程。病有所医是基本的公民权力及民生保障,而如何更有效率的实现病有所医,就需要通过建立医疗信息化平台的途径来实现,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是实现民生权利和保障的最有效手段。只有将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工程,才能真正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弥补建设资金不足等情况,保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长期规划、管理和持续发展。同时,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可以弥补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如平台的发展实现了跨区域医疗资源的共享,弥补和改善了区域内就医等空间上距离带来的不便,是对交通业的补充;而平台内医疗诊断结果的共享,远程医疗的实施,正是对通讯业的补充。最后,将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工程更体现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公平原则。由于医疗资源水平参差不齐,地域间及区域内存在贫富差距,建设该平台则对平衡医疗资源,减少居民获取医疗信息的不公平更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说,将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工程非常必要和紧迫。而且将该项平台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工程更有利于促进医疗信息共享的专门立法。

5.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中国特色分析

5.1医疗资源不均衡

我国与发达国家不同,存在着医疗资源严重不平衡现象,在大范围上表现为东西部差异和沿海与内地差异,发达地区拥有更多更好的医疗团队与设备,拥有更多的资金和基础信息化设施。据统计,上海地区每床位信息化累计投入约为15,000元,而重庆地区仅为2,000元;在小范围上表现为区域内医院间的差别,病患者扎堆选择三级医院,而不愿在社区医院就诊,两者设备水平差异太大,则往往难以互相识别和承认检验检查结果。如何平衡这些我国特有的医疗资源差异事实,是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5.2整体医疗投资规模小

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投资方面的规模远较其他国家落后,就是09年四万亿投资里,医疗也仅占4%,况且投资的主要方向仍为沿海医疗资源较发达的地区。而在美国,总医疗投资占到14%,同处发展中国家的古巴也占了6.3%,南非占8.5%。因此加大政府医疗投资规模,尤其是对落后地区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成为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5.3政府主导不明确

我国绝大多数医院为非营利性公立医院,由政府统一进行行业管理,如药品价格控制、人事权利均由政府管理,而运营中最关键的资金都是自负盈亏,所以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有的由医院负责,有的由政府参与或负责,其政府主导地位非常不明确。尽管美国公立医院仅为27%,但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仍由政府主导和投资[22]。而德国则采取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制,具体实施中强化了政府对于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主导作用。

5.4医保不能互通

医保是区域医疗信息化进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现已基本覆盖全民,但是具体到每个省或省内的不同区域,医保报销标准和自费比例则大相径庭,且不能互通。尽快解决区域内或全国范围内的医保通用也成为了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5.5标准不统一

电子病历是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卫生部出台了《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等,但在实施中,虽能实现部分符合,难以完全符合数据标准。因此,需要在卫生部的指导、干预与统一测试下,建立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可互通的电子病历,尽早淘汰和改善不符合标准的电子病历系统。

6.结语

综合前文介绍的国外已有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经验,由于国情及医院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只能部分参考现有建设经验,暂无完全照搬或套用的现成方案适用于我国。因此必须研究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区域信息化平台,在建设之初应该借鉴美国和德国经验,在前期的充分调研基础上,详细分析我国的具体国情,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合理调配,根据目标区域实际情况,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以避免资金浪费与重复建设。

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的二十来年,已由医院信息化、临床信息化向区域信息化发展,其中医院信息化是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化最基础的部分,它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的难易程度,现大部分二级以上医院已建立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水平不一。因此,提高现有各级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水平是保障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关键和基础。

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承担总管、投资、政策制定和督导等职能,成立如美国区域健康信息组织等类似非营利性机构,进行区域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及时对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与修正,完成医疗资源互通,这样能保证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又可保证该组织对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充分调研与规划;还可规范和指导不同供应商,对统一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因此,设立一个单独起协调管理作用的机构更能保证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达到高层设计、统一标准和规范并分步推进的目标。

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使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与电视、移动等网络可互相兼容使用。三网在高层业务上互相融合是大势所趋,必然会牵涉到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医疗服务,而为实现真正的无缝互通,则必须使用统一的通信标准,由于牵涉到医疗数据隐私,为实现远程医疗及移动医疗及调用大空间图像传输等功能,对带宽、保密性与稳定性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规划之初,与三网融合的标准统一尤为重要。

为保证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顺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需要人才来运作,而这类既懂医学、医院管理又精通信息技术研发的全方位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必须加强医疗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是我国民生多元保障中的重要一项,由政府主导投资,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幅员广阔、医疗资源不平衡等特色制定政策,推进改革,改善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效率、缩小地域差异,维护了社会主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同时,实现区域内各主体合作共赢的基础平台建设,正是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和社区发展的基础环节,是政府加强城市管理和为民服务的有效手段。

课题资助: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no.2011-556),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专项基金,中南大学博士后基金。

参考文献:

[1]四万亿投资路线图,

news.省略/fortune/2009-

06/01/content_11458778.htm.

[2]《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卫生部,2009.

[3]《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卫生部,2010.

[4]《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卫生部,2009.

[5]杨晓仪,《关于医院临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相关探讨》,科学之友,2010,(21).

[6]李磊,探究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广州医药,2009,22(7).

[7]KupermanGJ,BlairJS,FranckRa,etal,Developingdatacontentspecificationsforthenationwidehealthinformationnetworktrialimplementations,Jammedinformassoc.2010Jan-Feb;17(1):6-12.

[8]Cromptonp.,thenationalprogrammeforinformationtechnology--anoverview.,JVisCommunmed.2007Jun;30(2):72-7.Review.

[9]HagensS,Krosea.evolutionofanationalapproachtoevaluatingthebenefitsoftheelectronichealthrecordStudHealthtechnolinform.2009;143:389-94.

[10]Kimuram.,Healthitinasia-pacificRegion.,methodsinfmed.2011aug15;50(4):378-9.

[11]Choi,KimJ,KimJH,KimHY,KimY,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standards-basedinteroperableclinicaldecisionsupportarchitectureinthecontextoftheKoreaneHR,intJmedinform.2010Sep;79(9):611-22.

[12]CristinaBotella,ernestinaetchemendy,DianaCastilla,ane-HealthSystemfortheelderly(Butlerproject):apilotStudyonacceptanceandSatisfaction,CYBeRpSYCHoLoGY&BeHaVioRVolume12,number3,2009.

[13]王令飞,"厦门模式"破解"就医难"困局,上海信息化,2009,(5).

[14]廖新波,新医改给医疗信息化带来什么挑战,中国社会保障,2010,(1).

[15]BaHamilton,CanadaHealthinfoway's10-yearinvestmentStrategy:pan-CanadianelectronicHealthRecord,executiveSummary,CanadaHealthinfoway,2005.

[16]Yaramohammad,LamprosStergioulas,thenpfitStrategyForinformationSecurityofCareRecordService,european,mediterranean&middleeasternConferenceoninformationSystems2011,may30-312011.

[17]Chonabrahama,eitaronishiharab,mikiakiyamac,transforminghealthcarewithinformationtechnologyinJapan:areviewofpolicy,people,andprogress,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calinformatics80(2011)157-170.

[18]Juliaadler-milstein,Davidw.BatesandashishK.Jha,U.S.RegionalHealthinformationorganizations:progressandChallenges,Healthaffmarch/april2009vol.28no.2483-492.

[19]许怀湘,美国区域卫生信息组织的发展和启示,电子政务,2008,(8).

[20]RonenRozenblum,YeonaJang,eyalZimlichman,alet,aqualitativestudyofCanada’sexperiencewiththeimplementationofelectronichealthinformationtechnology,CmaJ2011.

作者简介: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篇3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区域信息平台思考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647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86-01

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1]

近20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大中型医院从以管理为主的HiS系统逐步转变为LiS系统、paC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与HiS系统融合的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管理系统。目前各个医院数据独享,推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立区域卫生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医疗卫生各业务部门数据资源的互通互连,提高整个医疗卫生业务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功能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面向辖区居民和其他服务对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管理部门,提供日常基本信息服务;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物使用和综合管理等业务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支持医疗机构辅助检查结果信息共享,支持健康档案信息查询、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支持传染病防治、慢病控制与个人健康管理、咨询服务,开展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等。

2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工作

2.1咨询工作到位,多学习多总结多论证,借鉴最先进实用的方法和实例,这样可以少走弯路,节约资金。

2.2采用成熟厂商的放心产品,运用新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

2.3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用户、集成商、开发软件商以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2.4硬件建设。设备选型要考虑适用性、产品售后服务、易用性、兼容性和高可用性。充分利用虚拟化技术进行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等,以最少的资源实现计算和存储在云端完成的功能。

2.5软件建设。在对选择系统开发合作伙伴时要注意选择行业经验以及合作的诚意,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是一个新型项目,国内目前没有标准或者完善的系统供参考。在有行业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系统开发商有很大的精力和耐力与医疗部门配合协作共同来开发完成。

3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重在顶层设计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国家卫生部提出了“3521工程”规划,四川省提出了“25211工程”和“设计顶层、整合中层、统一基层”的总体建设思路。[2]

4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难在数据应用和处理

4.1数据来源多样化,数据量大。医疗数据主要为两大类,一类是paCS类数据,也就是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包括图像、文件等;另一类是非paCS类数据,也就是数据库数据,比如HiS系统数据。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医院及各个相关医疗机构的应用,社区系统、医保系统、健康管理系统、村卫生室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系统、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系统等的广泛应用,数据海量产生。根据估算,中国一个中等城市(一千万人口)50年积累的医疗卫生数据量就会达到10pB级。[3]

4.2数据共享与交换。目前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与交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2.1区域内医疗卫生数据重复输入,信息分散,导致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4.2.2信息的存储和共享技术手段落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网络平台。

4.2.3区域卫生共享信息中含有大量的关于生命健康、个人隐私、社会卫生等方面的重要数据,目前缺乏统一的卫生信息共享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信息共享的安全。

4.2.4医疗卫生机构各个应用系统软件来源于不同的HiS厂商,软件开发语言与运行环境各异,系统的整体体系架构更是千差万别。数据库及数据模型异构。[4]

4.3数据管理传输。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存储资源池以及数据访问的通道。各医疗部门的系统支持的网络交换协议不同,卫生部门与医疗机构之间还没有专用数据传输通道和采集标准。

5小结

大数据时代,医疗数据来源众多,数据异构,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区域、不同区域间的卫生信息共享,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可及性以及降低医疗风险。要想真正地到达这些效果,国家及各地政府部门必须深刻认识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体系的难度与重要性,然后积极规划实施。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成功预测美国大选.中国大数据.2014-2-25[引用日期2014-02-25]

[2]汤羽,刘家志,甘华平,陈文,冯昌琪,卜长清,基于云构架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平台设计与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年4月第10卷第2期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篇4

完善区域信息平台的硬件设备,实现平台建设的物理保障在息县现有硬件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县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息县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方式网络体系结构(实时联网模式)”,县直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医疗机构采用B/S方式通过光纤网络连接县级数据中心,进行业务数据交换。信息平台的硬件环境包括了应用业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备份服务器,磁盘阵列,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UpS等。息县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设备,建立起信息平台的物理网络。明确区域信息平台的具体目标,确定区域信息平台的构建思路从充分利用现有数据的考量下,息县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标准,部署通用信息分析工具、信息安全与共享技术支撑环境,建立起县级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息县制定了县区内标准的数据集,通过抽取各个医院HiS系统、公共卫生、新农合、双向转诊等各业务系统数据,形成了县级区域内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依据居民健康卡号为主索引串联居民在各业务系统的档案数据,向各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数据中心经过数据挖掘操作,形成多个数据集市,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统计分析报表,改善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状态、监测医疗效果,为县区内的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

建立县域数据中心,实现了不同业务领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息县医疗信息平台以数据中心与数据交换中心为平台的基础系统,实现了县域内不同业务领域数据的合并与对接,统一了息县各卫生数据的管理口径与存储形式,建立起了息县数据交换中心。具体数据合并内容包括:双向转诊(协同医疗)数据中心数据存储;各种公共卫生数据的存贮、交换与共享;各种医疗资源数据的存贮与共享;各种临床治疗与社区健康数据的存贮、交换与共享。数据采用属地化管理与中心集中存贮方式相结合,依据居民健康卡号为索引,串联各业务系统中居民完整的档案信息。一方面实现了各领域内的不同级别机构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县级医院可以查阅患者乡级医院的检查与用药,借助于与乡级医院的实时沟通,可提供更有针对性与更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实现了不同业务领域的数据衔接与共享,医院在做首诊诊断时可以调阅患者个人的健康信息,通过病人的健康体检与健康档案信息作进一步的确诊与治疗。不同管理权限下可查询与调阅不同范围的数据,县卫生局可以调阅全县的实时业务信息的同时,及时了解和发现卫生问题。通过控制指标的实时监控,实现了4类主要业务的监管业务监管指县区通过制定标准的数据集,抽取各业务系统数据,实现卫生综合管理各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卫生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提高对各项改革任务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4]。业务监管是县级区域内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之一。在数据交换中心的基础上,息县医疗信息平台通过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处理,实现了对4类业务系统的监管指导。①新农合业务监管。主要包括参合筹资、基金使用、补偿受益、医疗费用、病原资金流向、基金预警、县外转诊率等指标的计算与预警功能。②医疗服务业务监管。主要是指医疗指标和财务指标两大块,其中医疗指标主要包括入院人次、门诊人次、门诊医生数、住院平均医生数、床位使用率等指标的计算;财务指标主要包括门诊处方费用、门诊药品收入、住院医疗收入、住院患者费用、药品收入、医疗收入、总收入等指标计算。③公共卫生业务监管。主要包括档案信息、慢病管理、妇幼保健、老年人管理、疾病控制等综合查询功能。④药品服务监管。包括诊疗费用、诊疗服务、基药拓展、合理用药4大块,其中诊疗费用主要有门诊人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住院次均药品费用等计算分析功能;诊疗服务主要有门诊住院人次数、门诊住院总收入、医疗收入占比、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检查费占比等计算功能;基药拓展主要有基药品种占比、基药收入占比、国家目录收入占、省补基药收入占比等计算功能;合理用药主要有激素处方占比、抗生素处方占比析、静脉注射处方占比、激素前十排名、抗生素前十排名等指标的计算。所有控制指标由有预设的指标阈值,数据系统实时计算,当某项指标的结果超过(或低于)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报警,进而管理部门课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尽早开始决策,有助于卫生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实现了综合支付改革的监测与管理该平台通过配合息县协同医疗模式的改革,推动了息县新农合的综合支付改革。息县在县区内各个医疗机构实行区域临床路径管理,患者能够在各医疗机构间进行协同区域临床路径治疗。而县域的医疗信息平台能够在不同机构间协同治疗下实现对农合报销综合支付的控制监管[5]。包括:区域临床路径制定、下发;双向转诊(协同医疗)数据传输;区域临床路径、综合支付监管;综合支付报表包括综合支付月报表、县级运行分析数据、乡镇运行分析数据、县级医院综合支付月报表、乡镇级卫生院综合支付月报表、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病种入径率等相关报表。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功能构架图见图1。

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实施成效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篇5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7411734765050)

高昭昇李翠华徐静:广州市卫生信息中心广东广州510180

陆均暐: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通讯作者:李翠华

浅谈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及应用

高昭昇陆均暐李翠华徐静

DiSCUSSionontHe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oFteLemeDiCineSYStemBaSeDonReGionaLHeaLtHinFoRmationpLatFoRm

GaoZhaosheng,LUJunwei,LiCuihua,etal

【摘要】

介绍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目标、技术架构及主要功能,并结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花山医院试点建设成效,探讨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通过建设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等多元化的远程医疗应用,促进大型医院优质资源共享共用,缓解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促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从而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及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关键词】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区域卫生远程教育

【abstract】

thispapermainlyintroducestheconstructionobjective,technicalframeworkandmainfunctionsofGuangzhoutelemedicinesystemandprobesintotelemedicineservicemodelbymakingtwosuccessfulexamplesofGuangdouFirstpeoples´HospitalandHuashanHospital.throughtheapplicationoftelemedicineremoteconsultation,constructionofremotediagnosis,remoteeducation,two-wayreferralandremotereservation,thequalityresourcesofthecomprehensivehospitalcanbesharedsoastodealwiththeproblemsfromunbalanceddisplayingofmedicalhealthresourcesandspeeduptheresolutionofthedifficultiesinvisitingadoctorandtheproblemofhighmedicalexpenses"soastoimprovethelevelofmedicalserviceandimprovetheprimaryhospitalsevereproblemstheleveloftreatment.

【Keywords】telemedicine;expertConsultation;RegionalHealth;Distanceeducation

【author′saddress】GuangzhoumedicalinformationCenter,Guangdong,510180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5.07.055

1引言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但即使是在大城市周边也存在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差、卫生服务效率不高、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近年来,

远程医疗因在整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也成为了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远程医疗即是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构建网络化信息平台,联通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与患者,进行跨机构、跨地域医疗诊治与医学专业交流等的医疗活动[1]。

广州市作为国内超大型城市,由于城乡间医疗水平差距的日益扩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广州市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计算机软件、硬件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广州市已建成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市内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初步整合。基本建成了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把市民在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住院、检验检查、健康体检、慢病访视、献血等信息关联起来,形成记录连续、自动更新的“活”档案。

本文旨在以广州市现有的卫生信息化成果为基础,探讨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和应用模式,为促进解决广州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患者“看病难、排队烦”等问题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2远程医疗系统概述

广州市远程医疗系统是基于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建的,集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等多元化应用为一体的远程医疗服务子平台,具有开放、易拓展、区域资源共享等特点。本文重点从该系统的技术架构、主要功能及应用等方面,探讨区域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模式,为促进区域大型医院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提升提供信息化支撑。

2.1建设目标

建设基于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应用,构建高端远程医学网络平台,将大型医院的优质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辐射,形成以区域大型医院为核心,覆盖全市联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信息交流平台。支撑区域联网机构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多元化的服务,突破地域限制,促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2.2技术架构如图2-1所示,远程医疗系统总体架构由基础平台、协同应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平台为系统功能实现提供网络传输、视频通信、视频录制点播管理、数据安全可靠存储等设备保障。协同应用则包括基于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会诊系统、远程专科诊断系统、远程监护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视频通信系统、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系统等,以web网站、手机客户端等方式为联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监护、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互动式远程教育、远程学科合作、医学影像、心电实时传输和交互式操作、虚拟化病理切片等远程医疗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撑服务。

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是在国家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服务体系基础上建设的,具有安全、实用、先进、易维护、可扩展等特点。同时系统在遵循iHeXDS/XDS-i、DiCom、HL7等国际通用标准基础上与现有信息系统进行了集成,进一步完善了《广州市卫生业务信息基本数据集》,形成了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业务规范。

具体来说,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具有如下特点:

①形成了医疗机构“即插即用”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以缩短医院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周期、减少建设投资,降低日常的运营管理费用,并且保证相关技术方案能不断完善和升级。

②整个系统采用Soa架构,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扩展性、开放性。

③整个系统基于B/S模式开发,方便软件的升级、部署与维护。

④会诊终端软件包提供各种第三方系统的标准接口或定制接口,可以广泛的接入院内已有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病人资料的共享。

⑤基于数字证书的安全认证机制可以充分保证病人资料与会诊信息的安全传输。

⑥系统可以运行在各种网络环境。[2]

2.3主要功能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的远程医疗服务子平台主要以远程会诊系统为核心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远程诊断、远程监护以及远程预约等,具体如图2-2所示。

2.4应用模式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已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等联网医疗卫生机构上线启用。其中,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是目前最常用的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效。

①远程会诊系统

远程会诊系统是医生通过对远地患者图像和其它信息进行分析做出诊断结论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通过该系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通过对花都区花山医院或其它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图像、电子病历等其它信息进行分析做出诊断结论,系统采用同步交互方式,影像图像及患者其他相关信息实现统一存储,远程会诊服务中心是整个远程会诊系统的核心,远程会诊终端通过政务网接入会诊中心,使用web浏览器浏览会诊中心主页,进行远程会诊申请、远程会诊专家资讯查询、远程医疗会诊申请、远程医疗会诊取消、远程医疗会诊申请答复、远程医疗会诊资料传输等功能,同时远程会诊服务中心还设立了会诊数据库,基层医疗机构可通过接口方式或人工导入HiS和paCS系统会诊患者的完整病历数据和影像数据,为了能使多位异地的医生对某个患者病历数据进行会诊讨论,系统还支持多对多的会诊模式,实现多个专家之间的交流讨论的功能;

②远程教育系统

远程教育是通过远程通讯网络提供教育材料,根据医学远程教育的要求,支持文档和图像共享的视频会议系统,系统可根

图2-2远程会诊系统功能模块图

据实际需要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通讯,并具备在线讨论及离线继续教育等功能。

花山镇卫生院各科室的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积极参与到远程医疗活动中来,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学专家保持经常性沟通。在远程会诊中学习、在远程培训中学习、在专家指导下的实践中提高自我,通过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使经验、知识积少成多,从而使花山医院的重点科室能力增强,使较弱的基层科室能力建设得到明显提高。

由于能够经常与优秀的医学专家进行互动沟通,医技、临床等相互关联、紧密配合的各科室医生能够在知识、经验、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医院内部的综合能力将得到提升。原先不认识的疾病、诊断不清的疾病、不会治的疾病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缓和医生们因不能得到更多学习机会而形成的对医院的不满情绪、增强医生们救治疑难、危重病人的信心,提升医生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安心工作,潜心钻研诊疗技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③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

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是在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有的双向转诊、预约挂号等协同应用基础上,针对远程医疗业务的需求,与远程医疗系统实现整合及升级,方便医疗卫生机构在远程诊断过程中直接为患者进行预约转诊,如在花山镇卫生院的医生可以在医生工作站直接为符合转诊要求的患者预约市内的大型医院。基层医院的医生通过该系统对转诊到大型医院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大型医院则可以通过系统将确诊后的慢性病患者或手术后的康复患者转至基层,促进建立“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双向转诊诊疗模式,从而达到方便市民,服务于市民的预期效果[3]。

3结束语

广州市远程医疗系统是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建的,具有开放、安全、易维护、可扩展等特点的区域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与传统的远程会诊系统相比,该系统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进行构建,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数据的实时采集,并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形式,实现会诊医生间的实时患者数据的交流,实现对不同患者的同时实时观察、沟通和治疗。

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等试点实施取得较好成效,优化了原有的会诊、转诊等医疗服务模式,使得联网大型医院的优质资源得以共享共用,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实践表明这种由政府引导、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建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模式具有优越性,值得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骆华伟,等.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45-47.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篇6

长宁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从2002年开始起步的,是上海市较早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区。长宁区在发展信息化建设伊始就提出了本区的基本方针:基础先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向记者解读了这三点:基础信息系统做好是第一位的,否则就谈不上交互,也无法打破孤岛,更无法共享;信息化过程中会遇到管理体制和技术方面带来的问题,都需要重点突破;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须整体推进,使整个区域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这样才有可能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

长宁区卫生信息化工作包括了建设覆盖全区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健康信息网,有机地整合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经济等信息系统,实现多种信息模式的协同,通过区域数据中心管理交互门户和居民健康在线资讯门户,从而实现医院、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家庭卫生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满足居民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满足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建设需求、满足卫生行政机关和卫生机构决策管理和评估分析的需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向记者介绍了长宁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建设成果,他说:“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区域卫生业务协同系统建设,这三项是长宁区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成就最多的地方。”随后,王洪清从“一、二、三、四”这几个数字出发,为记者介绍了“数字长宁”是如何打造的。

搭建一个平台

2006年在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区域医疗卫生整合平台的研究与应用》的支撑下,整合了全区6家二级医院及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诊疗信息及健康档案信息的长宁区区域卫生数据中心正式建成。该数据中心整合了居民在长宁区区属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包括医嘱、检查、检验、病案首页、出院小结等)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并实现了信息在区属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的共享。

到目前,以国家科技部、市科委、市信息委等研究和应用项目开展为契机,通过1个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区域健康云的建设,长宁区建立了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长宁健康信息网,实现了对区域18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信息整合共享、健康档案信息整合、医疗与健康档案信息整合、异构医院HiS系统整合,与区各医院、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以及与外部机构(市卫生局、市医保局、市申康等)之间的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应用集成,及业务流程的协同管理和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信息与健康档案信息的互通整合、更新和利用。通过1+18个数据云,信息网络覆盖面超过70万人口,实现区域卫生健康云的共享和交换。

王洪清表示,在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长宁卫生信息化建设强调了进一步重点加强业务支撑系统和数据中心数据利用的建设。

长宁区在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着重突出了区域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

以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目的,在区域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管理平台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长宁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以实现区域内卫生信息集中管理为任务,继续完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功能,全面覆盖公共卫生数据、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医疗服务数据、卫生管理数据、卫生应急指挥数据等,加大中心的应用范围,利用数据和资源,为政府部门、相关管理机构提供决策依据,为深入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完善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和权限体系,规范数据交换的标准、范围、权限,建立数据信息共享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体制,满足社会各界对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

以服务居民健康为目标,为居民、管理者、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提供360度的立体化全方位服务。通过中心实现区域医疗业务协同,开展对居民的健康资讯服务。

开放两大门户

这里提到的两个门户,其中一个便是开放区域数据中心管理交互门户。任何一位患者在区属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过程中,患者电子健康信息、诊疗信息都能被医务人员调阅,通过掌握既往病史,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医疗差错。慢性病患者指标全程监控,各级医院慢性病患信息及时自动传递给家庭医生,提高慢性病管理率。每个医生工作站实现近期重复检查和用药信息的智能提醒,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医疗,减轻居民负担。

第二个则是开放长宁区域居民健康在线资讯平台门户。居民在全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相关的诊疗和健康档案信息,通过区域数据中心的汇聚,能做到自动建档、自动更新,“人人拥有、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居民通过约定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全面查看自已的健康信息,包括个人健康档案、慢性病控制情况、既往病史、检查检验报告、处方记录、出院小结等信息。如果在医院做了检验检查,只要坐在家里就可以查看报告,不需要再到医院取报告,节省了往返奔波。门户网站提供帮助居民找到家庭医生、根据慢性病控制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提醒服务、设置自助健康提醒来提示及时服药、与家庭医生进行健康互动、开通医疗健康知识的“医健通”搜索引擎使得医疗健康一键即通、设置网上预约等服务,以及“健康教育”,“健康资讯”,“健康杂志”等功能,作为个人的健康大管家,为居民提供了近在咫尺的个性化、智能化的健康服务。

关于社区卫生信息化的建设,王洪清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由最初以医疗为主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向周边扩展,包括了以公共卫生为核心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和支撑全科医生团队上门服务的全科团队信息系统。同时,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服务场所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大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和居民家庭,服务内容由医疗扩展到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计划到2015年,长宁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起标准统一、覆盖全面、安全可靠,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开发三大应用系统

长宁区通过三大应用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服务水平的提升、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决策效能的提升。

第一是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区域居民健康服务应用子系统的开发,全科团队依托诊疗信息所整合激活的完整的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服务。结合网站、短信和市民邮箱等手段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特别是诊疗检验结果的查询和使用,实现居民健康自主管理。在诊疗环节提供健康档案调阅、提醒及建档;床位管理、预定;不合理用药判断示警。在挂号收费环节提供挂号收费的前端显示;在发票空白处提供诊断、处方及健康教育打印等各种服务,居民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对全科医生、全科团队的服务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区域居民健康服务应用子系统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服务人性化”目标。

第二是管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妇幼保健业务协同管理系统、精神卫生业务管理集成应用、慢病干预信息化业务联动系统、双向转诊管理协同系统、计划免疫业务协同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兰卫检验协同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专业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与专业机构之间业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联动。

第三是决策效能的提升。通过区域经济决算管理系统开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情况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平台;通过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开发,对区域内各项卫生、管理等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与展现,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传染病协同管理及预警GiS系统的开发,实现了传染病监测、调查分析与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规律和流行因素,制定控制与预防对策措施,预防控制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的目的,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辅助支持。

针对这些系统所涉及的内容,王洪清告诉记者,在长宁区的“十二五”规划中,“数字化社区”的计划非常明确。建立全区统一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构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在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信息系统(tiS系统)基础上,在全区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中心推行家庭责任制医生工作站,全面整合,实现医防联动,全方位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承担居民健康服务信息化网底功能,为实现社区的“健康守门人”作用提供信息化支持。数字化社区卫生建设“以人为本”,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涵盖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基础医疗、健康检查、计划生育等健康信息,实现“多档合一”,积极采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有效集成和补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档案活起来,业务应用无障碍。同时,系统建设中,积极与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部门协调,建设符合各项业务功能需要的统一软件。截止2015年,实现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名副其实。基于此,还要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全市计划免疫、体检信息、疾病收集的联网管理。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医疗机构实现疾病网络检测和预警,同时提供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建立平战结合的信息共享方式,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的专题数据库模型。改变疾病预防控制的条线特征现状,与国家公共卫生信息化系统如CDC直报系统整合,消除“信息烟囱”。

王洪清强调,疾控平台的建设是整个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是长宁区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拓展系统四大功能

问到“四”这个字,王洪清对记者说:“这个四就是拓展系统四大功能。”

一是公共卫生功能的拓展:根据疾控系统急性传染病信息化的要求,建立了传染病个案报告、管理、监测,实现开展传染病监测、调查分析与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规律和流行因素,制定控制与预防对策措施,预防控制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的目的;通过移动百分位数模型和自动预警域值计算,达到对疾病,症状预警的效果。根据精神病管理、慢性病干预、妇幼保健需要,减少了业务人员的纸质工作量和不同系统数据重复输入的工作量。

二是基本医疗功能的拓展:出院病人随访系统利用平台实现了二级医院出院病人信息自动识别传输到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二级医院出院病人信息进行出院随访工作。实现了包括住院医生调研、二级医院出院、社区医院接受、社区医生随访、统计分析等功能。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篇7

医改的有力支撑

作为一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有如下一些具体体会: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医疗体制的改革,区域卫生信息化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其次,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区域卫生信息化必然成为医改的有力支撑;第三,区域卫生信息化正在逐步扩大其受益人群,最终有一天,大家会像离不开互联网一样离不开区域卫生信息化。

区域卫生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很难立竿见影地产生直接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但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对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支撑、对于提高诊疗质量、降低就诊费用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从长宁区的实践来看,历经三年的耕耘也许还只是起步,但是已经收到了相当明显的效果。

长宁区有区属医疗机构16家,其中二级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长宁区没有三级医院,从医疗机构布局方面来讲,这是我们的缺憾;但是从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却提升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效能。

在长宁区的医疗机构中,不分级别,医疗机构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相当均衡,HiS、LiS、RiS、paCS等等一应俱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二级医院相比,还增加了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全科团队服务信息系统等,具备了很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条件。从2006年起,我们开始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工作,2007年建成,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区县。区域卫生平台整合了居民在全区各医疗机构就诊或者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记录,真正实现了居民个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实现了在各个医生工作站上的有条件的调阅。

深化平台应用

建立平台不是目的,平台的应用才是我们的目标。平台的应用不仅要靠培养需求,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主动地根据需求去开发应用。根据我们近三年的探索来看,区域卫生数据中心的应用可以从医生、管理者和居民三个层面来深化。

1.区域卫生信息化能为医生带来什么?

(1)全面了解病人健康状况,提高诊治准确率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立了居民在区域内的完整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包括了既往所有的诊疗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和个人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等。对医生全面掌握病人的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诊治手段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同时,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来说,这个平台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知识库,学习到上级医院医生和专家的诊疗方法,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诊疗水平。

(2)全方位提供诊疗路径,减少诊疗缺陷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医生不仅能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平台还能够主动为医生提供警示功能,如重复检验检查、近期同类用药提醒、诊疗规范提醒(根据患者的诊断信息、近期检验检查对应规则库,提醒应执行的检验检查和诊疗行为)等。通过实时提醒的手段来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促进诊疗规范、减少医疗事故、减少患者就诊费用等。

(3)一站录入,多方共享,减少重复劳动

对于医生来说,目前最迫切需要的还是如何从大量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大大解放了医生的重复劳动,但是,如果医院与管理机构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共享,那么仍旧存在很多的重复劳动,比如传染病直报、慢性病管理、孕产妇保健等,这些都涉及到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疾控中心、疾控慢病管理机构、妇幼所等管理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有了区域卫生数据中心,所有这些曾经需要手工额外填报的信息都能通过平台自动采集和传送了。甚至医疗机构间的业务协同,比如双向转诊和二级医院出院病人的社区随访,只要轻点鼠标,所有的信息都能自动收集和发送。

2.区域卫生信息化能为管理者带来什么?

区域卫生信息化能为管理者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管理者能通过平台及时掌控全区的医疗业务状况、区域内人群的健康状况分布情况等,及时掌控信息便于更合理地调配资源。

其次,区域卫生信息化带来了资源集约化管理,能有效地节约资金,提高信息化效能。

同时,区域卫生信息化使第三方的专业机构能更便捷地为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如临床检验实验室、远程会诊中心、临床影像专家会诊中心、药品物流配送系统等,这些都离不开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

另外,区域卫生数据中心作为一个二级平台也成为了区域内各医疗机构与市级三级医院、市级卫生专业管理机构(市疾控、市卫监、市妇幼所等)及国家专业管理机构(国家疾控、国家卫监等)信息交互的桥梁,许多不得不花费医生大量精力的报表和报告卡现在都是后台自动抽取、自动生成,非常有效地节约了医生的时间,并提高了报告的准确率。

高效的另一个直接好处是,可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服务中去。如长宁区的慢性病业务协同管理系统上线之后,实现了慢性病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和干预,转向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的协同管理。仅仅半年的时间,慢性病的控制率提升了一倍,而慢性病的重点人群管理人数提升了三倍,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3.省略,zhu_xiaobing@ccw.省略。也欢迎您登录“新卫生”网站(省略)参与区域卫生大讨论。

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方式(单位、通信地址、电话等)。稿件一经采用,即按本报专家稿标准支付稿酬。优秀作者将有机会参加本年度“新卫生”主办的各种沙龙或论坛。

每周卫事

电子病历全国开展试点

从10月起,卫生部将在北京等22个省(区、市)部分区域和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卫生部拟在全国范围内至少遴选50家试点医院和3个试点区域进行电子病历试点。其目标是,利用1年左右的时间,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建立、完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探索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法,建立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逐步建立区域内安全共享的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来源:人民网)

心脏将有ip地址

android手机将成动态心电图接收器

ip地址不再是电脑、笔记本等产品特有的网络标记,在未来的无线健康监测系统中,每个人的心脏也将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进行区分。这在现有的Bodyareanetwork(Ban,人体无线局域网)中已经初步实现,来自荷兰的研究机构imeC近日展示了这套系统。在Ban系统中,人体各个位置的传感器可以依靠连接至手机实现长期可靠的动态健康监测,包括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方式都可以在这套系统中实现。而且每个被监测的人,都将会获得一个独立的ip地址,方便进行管理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快速地开启应急计划。

在现有的系统中,心电图电极被连接到一个小项链里,这里面有无线收发器和电池。无线收发器采用的是nRF24L01+网络,这样会比使用蓝牙或者近场通信更稳定,并省电。下一步imeC还将采用超级功率射频发射器进行数据收发,这样可以提高耐力和传感器的可携性。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通常医生会给患者佩戴一个生物数据的收集器来持续收集数据,而现在android手机加上传感器就可以代劳。这款设备由imeC设计,由一个兼容android系统的、可穿戴的无线心电图传感器构成。

这种轻量级的传感器可以收集生物数据,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低功耗的nRF24L01无线电台传输到android手机miniSD插槽上的模块,并通过3G或者wi-Fi直接传送到医院甚至是Facebook上的朋友,由此实现了动态心电图数据的实时转发。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篇8

今年5月的2010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由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CHima、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iBm公司、宇信公司等单位和企业,联合启动的基于标准的区域卫生互操作协同平合技术验证项目,宣布取得阶段性成功。这是国内第一个将互操作性规范应用于实际医疗场景,并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实现了业务协同的项目,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项目,本刊记者对参与项目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采访。专家们从该验证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技术架构、进展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同时,也从政府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医院业务和实施、以及厂商的角度,对项目的实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验证项目概况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RHin)联合技术验证项目是由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eHRSC)和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牵头的一个技术性的验证项目。项目由iBm公司和北京宇信鸿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持,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中国人民总医院计算机室共同实施。

1.项目组组成:联合技术验证项目组由专家组、项目经理和技术组组成。专家组包括李包罗、曹德贤、刘海一、薛万国、王晖、张林等。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和iBm公司医疗专家杨秀合担任项目经理,技术组由参与各方的十几位工程师组成。

2.项目的目标:遵循国际国内医疗信息标准,参照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通过实现跨越不同医疗机构的化验、检查业务,建设区域医疗协同平台,验证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互操作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3.项目的业务内容:检验和预约检查两项协同医疗服务。

4.项目的试点范围:由北京市卫生局选择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搭建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分别与301医院和协和医院对口实现检查、检验业务的协同。两个具体试点区域分别为:永定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301医院的协同验证试点区域,以及西长安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北京市第二院与协和医院(西院)的协同验证试点区域(见图1和图2)。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验证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验证项目的必要性

去年,卫生部了《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和《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方案》,给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本体系架构、信息交换与共享的技术方案,并引入了HL7、iHe等一系列国际流行的医学信息标准。尽管如此,这些指导性的文件如何真正实现,具体采用什么国际国内标准和规范,到底如何建设,建成后是什么样子,怎样叫做遵循了《指南》和《方案》,这些问题都需要逐一验证和实践。因此有必要开展实验性的系统建设和技术验证,尽早发现其中的业务机制、技术实现、流程衔接等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标准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切实可行的工程标准,为下一步全国性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积累有益的经验。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和技术。尽管现在业界对于区域卫生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实战经验。李包罗教授说:“迄今为止,在国内还没有看到一个系统的互操作平台能够大体符合基本架构,而一个稳定的、可扩展的体系架构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整体设计的核心。”

2.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业务协同简介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括:电子健康档案(eHR)平台、互操作协同医疗平台和终端应用平台(pointofService,poS)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三个部分的目的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是收集和保存一个人终生的健康信息,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将信息传送给需要的人使用。poS是指在一个医疗机构内,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系统,医院使用的HiS或者社区使用的社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都是典型的poS。而协同医疗强调的是在多个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相互的业务协作或交易(Businesstransaction),如患者的转院、转科、转诊、检验检查结果共享等,都是典型的协同医疗项目。

这个验证项目所要验证的场景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相当复杂的过程。患者在社区就诊,需要一项化验检验,申请在301医院完成,301医院要接收外来的检验申请,并插入到自己的系统和流程里去。化验完成后,检验结果要提取出来并进行包装,然后传送到社区供别人查询。这个过程不仅包括了从eHR平台获得数据的任务,也包括了协同医疗工作平台的任务,涉及多个医疗机构(Healthcareprovider)的数据和业务流程。因此,“将检验和预约检查作为这个验证项目的业务内容,就是为了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下,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并验证基于标准的互操作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李包罗教授说。

3.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项目建设进展

整个项目于2009年6月21日开始筹备,7月13日启动,首先在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建立了北京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之后对poS进行了改造。今年4月30日之前,第一个试点区域全部走通,实现了永定路社区提交申请到平台,透过平台传到301医院,检验完成后报告回传到社区的全过程。第二个试点区域,即西长安街社区、市二院与协和医院(西院)的试点目前正在进行中。而这第二个试点区域实际上更符合北京市卫生局确定的北京市区域医疗协同模式,即以大医院为龙头,带动老年病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社区的模式。

值得说明的是,iBm公司在标准实施方面拥有丰富的国际经验,同时,拥有很多基于iHe、HL7以及互操作性等国际标准和规范的软件和平台。而宇信公司是社区健康服务方面的应用开发商,具有很强的社区医疗服务软件的开发能力。这两家公司在技术、方法论及工具方面为项目提供了直接的服务和支持。

4.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验证项目的意义

近年来,尽管卫生部已经出台了很多标准,但是目前开发商能够真正使用,能够落地的却很有限。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制订的临床检验结果互相操作性规范,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落地的标准规范。而这个验证项目对互操作性规范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践和验证,真正地用标准实现了业务协同。李教授说:“尽管这个项目仅仅是一个技术验证项目,它的目标范围也很窄,但它在中国众多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项目中却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重大。”

区域卫生信息平合技术验证项目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一次实践,对北京市及其他地区建设RHin起到了参考价值;是对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的一个落地实现;是有关国际标准在国内医疗业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一次实际应用;采用标准化方法搭建区域卫生平台,对于今后制订和完善相关标准具有参考价值。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技术路线和架构

区域卫生信息平合技术验证项目选择的是医院最关心、最具代表性的检验和预约检查两项业务,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开发,实现跨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解决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中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1.检验的业务场景

图3为社区和医院之间检验的业务场景:首先,患者来到社区卫生中心就诊,需要进行某项检验,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条件开展此项目,因此社区医生在社区开立检验申请到医院检验;申请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传到医院;病人直接到医院,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或简易门诊,将申请单转换成院内申请;然后患者缴费,抽血做化验;检验完成后,医院将检验结果报告发送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病人在社区卫生中心取报告,或者在就诊时由医生直接在社区医生工作站上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查询结果和报告。

杨秀合说:“选择这样的场景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申请在社区,执行在医院的实际业务需求,有效地利用大医院的优质资源,方便患者病人;又可以解决这次技术验证中确实要实现的一些流程。”

2.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总体架构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图4),完全遵循和参照卫生部的《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它包括:电子健康记录(eHR)存储中心、患者主索引(empi)平台和互操作协同管理平台三个部分。区域卫生平台通过两个接口(Gateway),实现与医院和社区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接口端具有不同的层,用以封装每一个文件,以保证文件在平台上传输或与平台发生交易时遵照标准。值得指出的是,通过这些标准去跟医院接口时,是透明的、人性化的。因此,只要医院端或社区端给出的是一个中间的、易于理解的文件,那么由标准处理软件处理封装后的文件就是标准的,就能够被另一端理解并实现交互。

3.社区提交申请及医院接收申请

在社区通过区域卫生平台提交申请,和医院从平台接收申请的过程中(见图5),有两个特点。第一点,在协同业务管理平台上,可申请资源管理是医院能够为社区所提供服务,落实到检验方面就是可以承接的检验项目。对这些检验项目的标识采用的是LoniC标准,这样就可以使社区对不同医院检验项目的理解是统一的。由于不同医院相同检验项目的名称和代码可能不同,如果没有统一的编码,就会给社区造成不同的理解,产生混乱和错误。第二点,在社区向平台提交申请,和医院访问平台拿到申请这两个环节,都是遵循了HL7V3标准的,具体运用的是observationDomain域。

4.医院提交化验报告及社区查阅

图6是医院完成检验项目后,提交报告和社区访问报告过程示意图。在医院提交报告时,poS端有两个处理模块,一个是把医院内部编码转换成LoniC编码,另一个是将文档处理成HL7CDa标准文档的模块。然后透过iHeXDS的集成规范,把它交换到区域信息平台上,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文档存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CDa装载器,打散后形成一个Rim细粒度存储。这样,在社区访问检验结果的时候,也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拿到一份完整的报告,另外一种是基于细粒度存储,生成一系列指标分析。这两个接口的封装上,分别遵循iHeXDS标准和iHepCCDomain(域)中的QeD标准。

从卫生局的角度,如何看待验证项目

“看病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看病乱”。国外很多国家采用分级医疗制度,而国内都是随意就医,尽管随意就医满足了患者自主选择医院和医生的需求,但也致使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却门可罗雀。因此,要想改变目前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必须实行分级医疗。

1.互联互通分级诊疗是党和政府提出的要求

在新医改方案和卫生部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文件中,都提出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建立可实现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实现双向转诊。

《北京市卫生信息化提升三年计划(2009-2012年)》指出:建立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逐步实现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院和护理院之间的互联互通;推进区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信息共享,实现大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缓解百姓看病难的问题。逐步实现放射、病理检查的一片通,减少患者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新格局的形成。

2.分级诊疗是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的要求

分级诊疗是现代医学专业细分的趋势,也是系统管理,是高端医疗资源有效和充分利用的要求。通过分级诊疗,大医院主要承担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救治,以及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的职责,同时大医院产生的一些记录将进入居民健康档案。而社区医院则应该承担医疗守门人的作用,以及对患者进行六位一体的健康管理,同时也是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一方面可以使患者从社区转诊到医院,共享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并且可以把轻症患者留在社区,减少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节省了大医院的资源,使大医院集中精力救治疑难重症患者。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患者从大医院转诊到社区,实现病人康复回社区,使社区医院增加患者和经济效益,形成双赢和多赢的区域医疗协同共同体。

3.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的现状和对策

尽管社区首诊和分级诊疗,可能导致社区医院产生漏诊和延误的情况,也可能不能完全满足患者自由选择的需求。但是,如果采用诸如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方式和对策,则完全可以实现社区与大医院的无缝连接。因此,要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必须要考虑分级医疗,有序就医。而双向转诊则是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的根本和保证。

王晖副主任介绍:到目前为止,真正的双向转诊模式并没有运转起来。首先,出现了病人转诊时,上转容易,下转很难的问题。第二,由于大医院离社区距离并不远,患者去大医院非常方便,因此多数病人不愿意到社区就诊。第三,社区医生觉得在社区得不到锻炼和提高,不能吸引和留住医生,这反过来也影响了患者对社区医院的信心。第四,社区医生渴望得到大医院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因此在目前的现状下,作为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的卫生局,对于双向转诊应该起到主导和推动作用,成为双向转诊的管理者、协调者和政策制定者。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医院,有序就医,并成为健康档案中心的管理者、建设者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者。北京市卫生局对于区域医疗协同共同体的建立非常重视,目前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4.信息和业务的无缝连接是区域协同的基础

实现区域医疗协同就必须建立区域医疗信息系统,而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的核心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北京市拥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00多家。这么多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互联互通,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把多点对多点的方式,转变成多点对一点的方式,建成集中的信息平台。把所有的医疗文档传到平台上,而所有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在需要的时候,都可以从平台获得相应的文档,这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本次联合验证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验证通过标准的应用,实现社区与大医院的无缝连接。验证涉及了信息交换、信息格式、信息项目等多项标准,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下一步,北京市卫生局计划今年在全市351个社区卫生中心,2900个社区卫生站统一部署社区卫生信息系统。这套系统由北京市卫生局主导开发,现已完成六个区县的实施,以及三个区县的试点运行。另外,卫生局今年还计划制订分级诊断标准,并开展社区首诊试点,完善双向转诊和预约挂号的机制,引导居民分级诊疗,有序就医。

王晖副主任最后说:“双向转诊最难解决的是业务模式问题。老百姓为什么要去双向转诊?如果不实行首诊社区,或者医院不愿意往社区转病人,双向转诊是开展不起来的。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双向转诊,卫生局或政府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引导,并制定相关的政策。”

从医院业务和实施的角度,看待验证项目

刘海一主任认为:实现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和共享,信息技术仅仅是技术支撑。医院是否真正要去做这件事,最根本的还要看医院是否有兴趣,是否可以从中受益。这个问题在现有体制下非常关键,因为如果医院没有意愿,不能从中受益,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技术,也可能不能实际应用。刘主任从医院业务和实施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1.信息化是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的支撑

这次验证项目所选择的检验报告共享和检查申请,是医院非常关心的业务。实际上,很多大医院的检验科拥有非常好的设备,一些大型设备每小时可以做3000多个检验项目,全院的项目大半天就可以完成,有很多剩余的时间,很多医院非常希望与其他医院或社区合作。另外,为了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将一些康复期的病人转到社区做后续医疗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因此,很多大医院对于双向转诊也非常感兴趣。而医生到社区巡诊的时候,也很希望看到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的相关信息。因此,大医院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对于检验检查联合申请和结果共享的需求,将成为本次验证项目的推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部门就要尽可能地支撑这些需求,实现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数据相互交换和共享,这是我的第一个体会。

2.统一的系统比分散的系统容易实现交互

有了需求的驱动,技术实现的重点就是使医院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实现沟通和交换,对于医院来说这是一个挑战。由于军队医院使用的系统相对统一和一体化,因此这个验证项目在301医院的实施过程还相对顺利,但在协和医院的实施就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由于体制的原因,地方医院使用的系统大多是由不同的公司完成的,这些不同系统之间实现院内沟通都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更何况在院间。因此,验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了一部分时间用在如何跟外部平台交换数据,按照标准处理申请,以及形成报告后如何转换出去以外。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的时间,花在如何使院内各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交换和沟通。只有这些系统间实现了交换和沟通,才能够使医院不同实验室的检验项目汇聚成一体,才能确认整个医院到底有多少检验检查项目可以供社区申请。另外,每个医院不同的实验室都承担着不同的检验检查项目,而医院内部对这些项目的表述方式很多是不同的。因此,医院内部首先要做一个标准化的处理,使医院内部首先得到统一。“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内部实现了统一,才能对外实现交换,而实现内部统一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时间。所以,通过这个验证项目,我们看到医院使用的系统越是一体化的,对外交换和沟通就越容易。而如果医院的系统比较分散,那么在实现交换和沟通的过程中,就可能要付出相当的努力,这是我第二个比较深刻的体会。

3.标准转换工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到目前为止,国内院内和院间的数据交换,实际上并没有遵循统一标准,而是通过一种“商量好”的方式,以数据表共享或消息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在少量系统或点之间实现还相对容易,但要在社区或区域的范围内,实现多点对多点的共享就不可行了,因此标准化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在实现标准化的过程中,由于标准非常多,非常复杂,这就首先给人们带来了心理压力和障碍。其次标准要做到什么程度,也是人们非常困惑地方。通过这次验证项目,我们发现要把标准化做好,除了医院自己要做很多转换的工作以外,一些标准转换工具的应用也非常关键。在这个验证项目中,我们的合作伙伴iBm公司提供了一些这样的工具,使我们省了很多时间。从医院的角度来说,任何来自于外部的申请必须要转换为内部申请才能够完成。因此,只要外部申请是以iHeXDS标准的方式来交换,以HL7CDa的方式来描述申请的内容,那么这个申请就可以被分解,转换为医院内部系统的申请。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没有工具借助就要花很多时间,而且如果要从底层开始做起,就要花更长的时间。另外,由于医院业务的特殊性,要求在这种实际环境下的转换操作,必须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要实现标准化,必须要有很好的环境和工具,才能做得更好。

4.标准的应用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

从标准实施的角度来看,必须要有好的标准应用环境,业内同行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去理解标准和转换标准,形成一个标准应用的氛围。但目前,国内很多的应用信息系统,在对外交互的标准接口方面实际上是很欠缺的。因此,需要更多的医疗it厂商在标准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努力,这样才能使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变得方便,才能使医院在系统选型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否则医院在增加系统,更换系统,或与其他系统连接的时候,就会担心是否会影响医院的业务和系统原有的功能,这是医院最关心的问题。”

当然标准的应用和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有30%的公司能够实现标准化,那么大家可能就会感觉互连开始容易了,而当50%以上的公司都实现了标准交换之后,就可能出现一个雪崩的效应,导致所有的厂商都纷纷来按照标准实现交互。回顾当年DiCom标准应用的过程就是一个例证。八十年代的中后期,支持DiCom标准的公司很少,因此当时放射影像的获取和传输非常困难和麻烦。但到九十年代的中后期,支持标准的公司多了,很多大公司也开始支持标准,这样就形成了雪崩效应,影像的获取和传输变得容易了,而那些不支持标准的产品却卖不出去了。“因此,我们期待着一个标准应用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大家一起努力,让医院得到更多好的系统和更好的连接”刘主任说。

从厂商的角度,如何看待验证项目

目前,中国有太多的厂商和系统没有遵循标准,了解标准的人才也非常奇缺。那么在这种现实状况下,标准化仅仅是未来的潮流,还是应该立即提到当前的工作日程上?现在推动标准化是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医疗信息化行业能否实现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在项目开始的时候,整个团队内部对于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通过争论,我们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目前,中国有上百个区域医疗信息化项目,这些项目的业务功能各有千秋。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按照标准去做,那么当第一阶段的业务功能实现以后再要扩展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路线可能走不通,需要返回来修改或重做。因此,从政府角度来说,应该着眼于未来,努力推动标准应用。从长远来看,标准越早做越好。

第二,现在的区域医疗项目大多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不必替换原有系统。但是当区域逐步扩大,成为覆盖几百万人口,甚至更大的区域时,标准化就将成为问题的关键。因此从长远来看,标准化可以大大降低区域医疗信息化项目的成本。不过,在目前的状况和条件下,在推动标准应用的初期,却要付出很大精力和成本。

第三,包括tCp/ip、互联网等标准的形成和推广过程中,背后实际上都有一条很好的利益链。而要使标准化在中国落地,仅仅呼吁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解决落地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困难点,包括技术、组织协作以及驱动力等方面的困难点。为此,iBm一方面在努力探索是否可以找到一些可行的办法,来降低每个单位采纳标准的成本和难度。例如,我们开发的一些工具,就可以使标准转换的过程变得简单和容易,降低连接标准的门槛。另一方面,iBm努力从产业链的角度和视点,思考和探索标准的协作,形成一个共生的、良性的价值链,形成一个标准应用的激励机制。探索如何联合国内已经在实施区域医疗项目的厂商和用户,形成一个整体低成本的、标准化的、有序的价值链,最终为用户带来好处,为厂商带来实惠。在这个项目里,我们其实已经和不同厂家协作,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第四,实际上在医疗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不必要像银行、保险等行业那样经历整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今天的时代不同了,条件也不同了,原来历史的包袱在今天的医疗行业可能很少。因此,如果医疗行业可以换一种思维方法去思考,则完全可以实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

注:相关区域卫生信息平合技术验证项目的论文,发表在《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0年4月刊(第二期)上,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参考。

稳定、可扩展的体系架构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整体设计的核心。这个项目是对互操作性规范可行性的实践和验证,真正地用标准实现了业务协同。尽管它的目标范围很窄,但在中国众多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中却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重大。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常务副主任委员李包罗教授。

选择检验和检查申请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申请在社区,执行在医院的业务需求和流程,有效地利用大医院的优质资源,方便患者病人。

iBm公司医疗行业专家杨秀合。

分级诊疗,互联互通是新医改提出的要求,也是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的要求。实现区域协同的关键是信息和业务的无缝连接,这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业务模式。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引导,并制定相关的政策。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

实现区域医疗协同的关键是各方可否从中受益。信息化是实现交换与共享的支撑,而标准的应用需要好的氛围,和大量人力、技术、资金的投入。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使医院得到更好的系统和连接。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海一。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篇9

松江区下辖11个镇、4个街道、2个园区,常住人口158万(户籍人口56万)。目前,松江区设有7家二级医疗机构、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医技人员4100人;另有市属三甲医院一家。虽然卫生信息化建设在上海市的各个区中起步较晚,但却是发展最快的区之一。目前,松江区已经作为市健康信息网工程6个试点区之一,完成了项目指挥部交付的任务。与此同时,松江区还完成了所有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家分中心普放影像接入和系统上线,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的影像由区诊断中心统一读片诊断和全科医生工作站医学影像调阅功能。完成了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建设,实现区域内实验室样品的标准采样、物流配送、统一检验、网上报告。信息化正有力地支撑和促进着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

2005年――卫生改革试点工作开始

松江区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顾星向我们介绍了松江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起始,他说:“2005年,社会和人民群众普遍认为医疗服务的公平和效率较低,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比较突出。在这期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松江区全面开展卫生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我们的卫生改革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国家发改委、卫生部领导多次来松江调研卫生改革工作,并作出重要批示。可以说,2005年启动的卫生综合改革是我们制定卫生信息化建设三年计划的大背景。”

松江区的卫生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改革医疗服务体系,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第二,转变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第三,在区域卫生规划下,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资源整合;第四,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松江区在坚持政府主导,维护公益性质方面从组织结构上给予了政策支撑。松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改革工作,成立了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卫生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区长连续多年参加卫生工作会议,亲自协调和推进卫生改革工作。成立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医院的运行情况进行指导、管理和考核,为推进管办分开奠定基础;成立国库集中收付卫生分中心,与区财政部门合署办公,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医院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在财政保障方面,按照“政府主导、坚持公益”、“确保基本、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确保了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基本建设和大型仪器设备经费、预防保健经费以及运行经费的足额到位。2005年~2007年,区政府卫生投入占当年区财政支出的2.61%、3.93%、4.11%。

在转变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方面,松江区采取了两个有效的措施。一是实行收支两条线和全面预算管理。取消医疗机构各种形式的经济指标,切断药品收入、检查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的直接联系;按照“账户统设、预算共编、集中收付”的原则,对医疗机构各项业务收入全额上缴,各项支出纳入预算管理;社区卫生经费、乡村医生待遇(村卫生室运行经费)实行区级统筹,更加体现了投入体制的公平性、均衡性;同时,为提高财政资金监管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全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职职工的工资性收入由国库集中收付卫生分中心,实行集中支付。二是建立新型考核激励机制。在建立医务人员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前提下,为防止低效率、大锅饭现象,按照“改善服务、控制成本、激发活力、提高效率”的目标,卫生局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了以任务目标、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社会满意度、职工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考核要求,因地制宜制定考核细则。改革医疗机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以“工作与利益脱钩、服务与责任挂钩”为目标,实施医务人员的工资向技能要、奖金向服务质量要的激励措施,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提高工作积极性。

松江区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切入点,以转变工作模式,调整功能定位和明确工作任务为重点。一是完善网络,建成体系。完成14所地段医院和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并全部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着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为主的原则,取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科、手术等床位,目前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床位1740张(其中基本医疗床位570张,康复、护理等床位1170张),实际开放床位1933张;建立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8个中心卫生室、71个一般村卫生室,在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将村卫生室(站)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派出机构和功能延伸,实行机构、人员、组织、财务、药品、团队“六统一”管理。在农村和城区分别形成了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二是转变工作模式。实施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制,实行家庭健康保健签约,把坐等病人转向深入社区和家庭,贴近居民,主动服务;全区组建102个全科服务团队,根据街道与农村不同特点,通过三种服务形式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主动性、连续性和综合性。三是以健康档案为抓手,加强健康管理。健康档案信息在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之间实现动态更新。在对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分析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服务和干预人群,全科服务团队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5.8万名慢性病患者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等5万名重点人群,每月开展一次随访,并将随访信息及时录入健康档案,实施动态管理,体现了以健康为中心,生命全周期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目前全区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5.6%。四是推进中医进社区。加强社区中医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针灸、推拿、拔火罐、牵引、冬病夏治、敷贴等)进社区、进家庭。加大社区中医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提高社区中医师比例。五是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费用。区委、区政府出台《改善农民就医问题十大措施》,率先在村卫生室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和出诊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签约居民减免门急诊诊查费;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拉开合作医疗保险对社区和二、三级医院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基本医疗服务下沉。

2007年――三年卫生信息化规划出台

顾星主任向记者介绍了继2005年卫生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后,松江区在2007年制定的2008年~2010年的卫生信息化发展3年计划。以“松江区卫生数据中心”的建设为核心,以建立健全松江区各级卫生机构信息化系统为抓手,通过标准规范(数据规范、业务整合规范、应用规范、管理规范、安全规范、技术规范等)的建立和实施,消除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集中整合辖区范围内各医疗机构和卫生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统一构建面向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采集、整合、共享、分析;面向卫生行业的管理及相关行政辅助决策;面向普通百姓的医疗诊治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松江区域卫生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到2010年基本建成全市领先、充分支撑卫生综合改革、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区域卫生综合信息系统。

顾主任说:“以2010年为例,松江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围绕着完善卫生数据中心和初步建立松江区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展开的。在完善卫生数据中心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进行推进。第一,完善松江区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数据是我区卫生数据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各应用平台和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按照卫生部《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和更新方式,确保档案实时准确,同时整合原有健康档案,实现数据综合利用。第二,探索松江区电子病历标准化工作。电子病历数据是来源于居民就诊过程中的真实信息,是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参照卫生部《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意见征求稿)》,加快制定适合本区的电子病历相关标准,探索区域电子病历标准规范的确立,规范各医疗机构相关模块建设,保证各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有序。第三,进一步提高对医院运行数据的采集能力。医院运行数据能以直观、便捷的方式及时反映业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是辅助行政和行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在2009年卫生行业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基本架构的基础上,提高系统覆盖面、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并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数据分析方式。第四,探索整合实验室检验与医技检查数据。实验室检验与医技检查的数据是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索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学影像检查和心电检查结果与数据中心居民身份信息的对应和关联方式,将信息归档到居民的健康档案中,同时要探索各医院体检系统数据与卫生数据中心的关联和更新方式。在初步建立松江区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工作中,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以电子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建立的,集业务管理、协同与居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主要分为面向卫生工作者和面向居民两个门户。”

截止2010年底,松江区构建了区公共卫生数据中心系统软硬件平台,建立了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库,逐步推进了区健康档案和临床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实现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查询、分析和决策支持。初步实现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制定相关数据接口标准,实现区公共卫生数据中心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交换共享。

与此同时,松江区在实现数据采集的基础上,以区卫生数据中心数据库核心节点,实现了个人就诊信息的存储-转发,实现了一二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和实验室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以松江区健康信息网为平台,向居民提供查询本人健康信息服务和通过互联网查阅本人的检验结果和历次就诊信息的服务。同时,承担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特大型城市居民全程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课题推进顺利,包括“医疗卫生业务规则引擎应用软件(简称BRe)”在内的五项应用软件获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

2010年――明确“十二五”规划纲要

松江区卫生局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局长施佩丽向记者表示,松江区的“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松江区将建成覆盖全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满足基于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的、与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高效便捷的卫生信息系统。健全卫生信息化管理体系,使全区卫生系统信息化在“基础网络全面覆盖、业务应用特色拓展、行业管理便捷高效、卫生服务群众满意”等方面产生一个新的跨越,到2012年全面实现全区常住人口人人拥有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享有信息化医疗卫生服务,并具有数字化全程健康管理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将通过六方面来完成。

第一,完善区域公共卫生数据中心,逐步实现区公共卫生数据大集中,构建“松江区公共卫生数据中心”。整理或编制相对完整的区公共卫生数据标准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中心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同时建立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以及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通过建立高效的数据采集、加工、存储以及交换与共享等机制,实现全区卫生系统业务应用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建立基于区域公共卫生信息数据服务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和辅助决策平台。

第二,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有效整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温馨、优质、便捷”的综合打好基础。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建立符合国家、省市卫生信息化标准规范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基本健康档案和拓展健康档案等,就是通常所指的1+6X以及1+nX),涵盖公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健康档案信息,逐步实现“多档合一”,实现区域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一体化。实现与区域内的同级医院、上级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参与“上海市健康信息网”先期启动试点工作,构建并完善“松江区健康信息网”,实现区域内人人享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与“上海市健康信息网”信息共享。

第三,规范区属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打造数字化医院,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和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区二级医院要在全面应用HiS的基础上,重点加强CiS的建设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护士工作站、移动诊疗等应用,逐步建立临床信息系统。以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为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规范医院管理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增强管理效率,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四,整合公共卫生业务应用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立足于加强全区卫生管理和卫生服务功能的综合卫生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原有的相关卫生业务,如疾病控制业务、卫生监督业务等应用系统,建立实现统一认证与授权的、易于扩展的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健康服务的两个集成门户(平台),实现办公、信息处理自动化和信息资源医疗机构、社区共享,提高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服务工作和卫生管理效率。

第五,继续完善建设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收集和获取来自区各卫生与医疗机构的业务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资源信息,并及时调度相关的资源,为控制突发事件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进一步实现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上的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查询、分析和决策支持。实现对区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和预警处置,实现和区其他相关专业应急联动平台的协同和联动。

第六,探索建设医疗卫生资源整合的技术路径。建设并完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和病理中心各项应用。

2012年――三个基础、三个目标

谈到2012年松江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做法,施佩丽副局长为记者介绍了松江区2012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她说:“我们在2012年的总体设想是围绕‘三个基础、三个目标’开展。三个基础是:经过2008年~2011年的建设,全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基础建设阶段任务完成;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进入最后的整合和绩效考核模式研发阶段;全系统对信息化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支撑作用认识到位,不断有具体业务需求提出。三个目标是:巩固公卫信息化成果,进一步维护整合利用好健康档案;着手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突出便民服务和质控管理;贴近基层需求,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总结提升,初步形成具有松江特色的卫生信息化模式。完善健康档案建设和试点推广区域社区电子病历。建立‘一站式付费’系统也是我们要一直抓下去的重要工作,我们要通过各方的努力初步形成卫生信息化‘松江模式’。这里所说的‘松江模式’首先是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工作制度。随着卫生数据中心数据的不断丰富,使用数据的系统越来越多,接触到数据的人越来越多,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确保信息安全除完善技术手段外,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工作制度同样不可或缺。2012年将制定完善信息安全的各类工作制度,通过加大宣传教育、签订信息安全责任书、加强信息安全检查等方式来增强操作人员保护病人健康信息的意识,确保信息安全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松江区希望通过2012年的建设,形成以‘区域一体化协同服务’为特色的集中与分布结合、医疗与公卫协同的卫生信息化发展‘松江模式’。通过将打造1至2家信息系统功能完善、系统使用效果明显、一线人员操作熟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明年推进各项重点业务系统的试点,同时也作为卫生信息化‘松江模式’的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走进社区

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一级医疗卫生机构,于2005年1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服务常住人口12万。拥有适宜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彩色B超、DR,全自动血液生化仪、远程心电工作站等各类先进设备。2011年,松江区创建成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方松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创建成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篇10

1.卫生信息化重要地位与作用

信息技术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支撑与保障;是方便群众获得规范、便捷的医疗服务,以及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和医疗费用实时结算的重要手段;是做好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的必要保障;对于强化政府与社会对卫生服务的监管,改善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状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技术应用日益普及,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和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开始起步,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信息化已经成为卫生管理与服务各项业务工作的重要支撑。

但是,由于健康管理和卫生服务本身固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卫生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相对落后于其他行业,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顶层设计和信息标准,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问题突出;组织机构建设滞后,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政府投入不足,缺乏资金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卫生信息化法制建设滞后等。

3.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卫生事业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卫生信息系统。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为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总体思路:加强顶层设计,统一标准规范、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卫生业务为主线,服务居民,方便管理,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做好服务。

总体思路是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框架设计上,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向扁平化信息平台与主要任务的应用系统建设相结合转变。二是在业务内容上,从单纯的卫生工作管理向综合管理与为公众提供服务相结合转变。三是在实现路径上,从追求各单个系统规模向促进各系统资源整合转变。

发展目标: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切入点,统筹推进适应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到2015年初步构建全国卫生信息系统基本框架,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可共享的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基础数据资源库,为全国30%的人口办理健康卡和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为每个就诊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全内容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三分之一的二级医院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部分内容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

4.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和重点任务目标已初步确定,这个初步框架简单地描述为“35212”工程。即建立部级、省级和区域三级信息平台,也就是国家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省级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地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在三家平台的基础之上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监管,综合管理,新农合五大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两大数据库;建立一个卫生专网网络;逐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见图1。

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架构

重点任务(1):加强三级平台建设

建立部级(卫生部)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支持跨省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部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的综合卫生管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立省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支持跨地市(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实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省的综合卫生管理与卫生应急;建立地(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形成以个人为单元的区域健康档案数据管理中心,和以区域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综合卫生管理为主体的一体化业务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联动协同。在部分有需要的区县也可以建立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见图2。

重点任务(2):完善基于平台的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完善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食品安全、医学教育,科研等),见图3。

重点任务(3):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建设

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标准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库,见图4。

重点任务(4):国家卫生信息专网

国家卫生网络平台由三级网络构成:部级主干网由国家统一组织建设,以高速宽带连接部级卫生信息平台和各省级卫生信息平台。省级主干网以高速宽带连接各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和各省管辖的地级行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城域网连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所管辖的医疗卫生单位,由地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建设。

重点任务(5):加强标准化建设

借鉴相关国际标准,制订符合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架构和业务活动实际的卫生信息参考模型、共享电子文档信息模型,完善卫生信息平台及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术语规范。完善卫生信息数据集标准与共享电子文档规范。制定重点业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规范。制定卫生信息标准测评指标体系及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开展标准化测试和认证工作。

重点任务(6):加强安全体系建设

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等级保护工作技术和管理规范,建立电子认证与网络信任体系,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通报制度。加强信息系统数据灾备体制建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5.推进步骤

2010年到2015年的五年前,卫生信息化建设初步确定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2011年),加强标准与基础建设,实施2010医改信息建设专项,实现重点应用突破。第二阶段(2012-2013年),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第三阶段(2014-2015年),夯实基础,全面推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财政部已经下达2010年医改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共计119亿元,其中27亿元专门用于医疗信息化建设。

1.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作

主要是中西部地区42万多个村卫生室的信息化建设,按照每个村卫生室4500元标准补助。中西部各省(区、市)卫生厅局要尽快统筹安排,以省为单位招标采购硬件设施,确保每个村卫生室都有电脑和网络支付终端(poS机),对于个别实现不了的边远山村,要研究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等其他方式建立实时联系。要确保以统一的软件实现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以及县级新农合管理、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机构联网,实现网上实时上报,以及新农合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网上即时结报。

2.开展5省(区、市)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作

支持在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新疆等五省(区、市)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建设系统整合、信息共享的省级综合管理卫生信息平台;选择部分地市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结合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努力实现试点地区医疗服务、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的横向联网,以及省、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纵向联网。

3.县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

尚未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县级医院,优先选择以下子系统:门急诊挂号系统、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药库管理系统、门急诊药房管理系统、住院药房管理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住院护士工作站、设备器材管理系统、物资供应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及运营监控系统、新农合结算支持系统和配套系统软件。

已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县级医院,优先选择以下子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门急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超声影像系统、RiS/paCS、手术室和麻醉监护信息系统、和配套系统软件。

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县级医院,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注重多系统集成、合理用药监测及临床路径应用和配套系统软件。

4.支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基层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在中西部地区每个省份选择地处偏远的5个县开展试点,每个县的一家综合医院与省级定点综合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每个系统补助50万元。

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在卫生部所属的综合医院建立远程医学综合服务中心,部署先进的数字化远程医疗设备和完善的应用系统软件,开展高端远程医学活动。在西部地区每个省选择2所省级综合医院,或2所地市级医院医院,建立远程医学中心,完成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医学影像实施传输和交互式操作、虚拟化病历切片等高端远程医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