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基础心理学的分支十篇基础心理学的分支十篇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7:55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篇1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专业核心支撑课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U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227-02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应用型本科教育迫切需要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通过高校升格、合并而成,或是新建独立学院,本科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基础相对薄弱,课程建设任务异常繁重。鉴于此,作为一所仅有10多年发展历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提出了开展核心支撑课程建设工作,即在每个专业的众多专业核心课程中,遴选3~4门凝练和体现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对本专业基本领域有一定的覆盖和支撑作用的主干核心课程作为专业核心支撑课程,集中力量突破课程建设瓶颈,以达到构建高质量专业课程体系,支撑专业建设的目的。

近十几年以来,随着国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土木工程专业始终保持着较大的人才需求数量。当前,经济实体类型多元化、建筑市场化、学生择业市场化、人才流动化等等各种发展趋势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对于以较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发展,已经引起了各大高校的重视和研究[1-3]。而土木工程专业中的核心支撑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

该文着重介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遴选和建设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情况,供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参考。

1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1.1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则是关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在从事本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的知识体系与经验结构的总称[4]。

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工程地质、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等;专业基本技能包括: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结构试验、工程概预算等;专业课程包括: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

1.2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众多核心课程中,要遴选出3~4门课程作为核心支撑课程重点建设,首先要明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突出“应用”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的立足点。

突出“应用”就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及较强基本技能,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等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及发展后劲人才,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主动回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专业核心支撑课程遴选

基于上述人才培养的定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遴选中,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具备凝练和体现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功能;

(2)具备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功能;

(3)具备对本专业基本领域有一定的覆盖和支撑作用。

首先,将核心支撑课程遴选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范围。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主要包括力学类课程、设计原理课程、施工类课程等。毋庸置疑,力学类课程和设计原理类课程比较能符合上述几条原则。

其次,在力学类课程和设计原理类课程中进行筛选,几大力学课程均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大学本科的课程体系中,理论力学以刚体静动力学和运动学为主要对象,材料力学以杆件的力学行为为主要对象,弹性力学以非杆系结构的力学行为为主要对象,流体力学和土力学分别以流体和岩土的力学行为为主要对象,结构力学则以由杆件组成的杆系结构的力学行为为主要对象。尽管各力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各有不同,不能相互替代,但考虑到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更直接针对土木工程结构物,更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掌握结构物整体的力学概念,且对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支撑作用更强,所以选定结构力学作为专业核心支撑课程。同样,在目前的土木工程领域,混凝土结构应用更广泛,也更基础,同时,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尽管与钢结构设计原理在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区别,但原理上存在关联性,所以,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定为核心支撑课程。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施工类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①综合性强,课程中涵盖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结构、地基基础、项目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利用综合性特点,可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②实践性强,课程涉及到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实际操作过程、施工设备机械的性能和操作、大量施工规范以及施工组织等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直接面向实际工程,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利用实践性特点,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时代性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发展带来了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更新快,知识更新快,利用时代性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土木工程施工符合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遴选原则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选择土木工程施工作为重点建设的专业核心支撑课程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土木工程既包括支撑于基础上的结构物,同时也包括基础工程,涉及基础工程的课程主要包括土力学、工程地质和基础工程,在这三门课程中选择一门作为核心支撑课程,能够确保课程的覆盖性和支撑性,是符合上述几条原则的。相对而言,土力学课程更符合体现本专业基本理论的原则,工程地质更强调应用性,而基础工程属于专业课程,是土力学、结构、工程地质三者的综合应用,具备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通过加强基础工程学习,既可以较好地巩固土力学、工程地质等专业基础知识,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更好体现核心支撑课程的作用,选择基础工程作为专业核心支撑课程。

综述所述,根据核心支撑课程的遴选原则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基础工程等4门课程被确认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支撑课程。

3专业核心支撑课程建设

3.1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建设要求

专业核心支撑课程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确定的,其建设要求必须符合这个定位要求,能充分体现遴选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建设方案设计。内容包括课程目标、建设思路、建设措施等。

(2)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整合优质师资资源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定期集体研讨交流制度,形成一支富有合作精神、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3)课程教材建设。选用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4)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外购、共享、自制等办法建设课程专题网站,实现课程教学大纲、教师授课课件、教师授课录像、习题库、试题库等课程资源上网。为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建立网上测试题库和测试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5)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建设。突出体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知识输入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6)课程教学研究。开展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能够掌握课程核心知识点和核心技能;能够理解本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能够合理设计并完成课程实践环节;能够开展探究式、创新性学习活动。

3.2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建设要点

在确定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的建设要求后,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设立课程组

设立四个以课程建设负责人为组长的课程组,具体为力学组、结构组、施工组、基础工程组,每个组配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课程组形式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进而形成教学团队。

(2)重构教学内容

选定的四门课程均为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课程建设成果非常丰富,无论教材、教学资料还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均有许多成熟的资料。教学内容重构的重点在于凸显核心支撑课程对于培养体系中其他专业课程的覆盖和支撑作用,体现课程在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功能。

以结构力学为例,结构力学的教学内容传统而且成熟,其教学内容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点基本理论。一直以来,结构力学都过度注重力学行为的定量计算,很多学生能够完整求解高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位移,但并不能正确理解所求解的结果对于结构的真实含义,结构力学在学生知识体系中仅仅是一种解题方法和手段,因而无法形成结构力学行为的感性判别力。而结构力学行为的感性判断力是土木工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进行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所以,本次教学内容重构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对结构的力学行为的感性判断力,将学生从繁杂的超静定结构力学求解问题中解脱出来。在教学内容中适度压缩复杂的结构力学求解的教学内容,增加了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结构力学行为感性判断力训练的实践环节,如集杆系结构设计、制作、加载、拆解等于一体的结构模型实验的实训环节、利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提升结构力学行为定性判断力训练等。

再以土木工程施工为例,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学内容量大面广,知识点散,缺乏重点性[5]。课程组在分析该课程特点后,决定以几个核心教学内容为主组织教学,并通过实践环节训练达到训练综合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而其他教学内容则以各种多媒体助学手段辅助自学。该课程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两大部分,施工组织主要为流水施工组织计划和网络施工组织计划两各核心内容;施工技术则主要包括土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模板工程和结构安装工程几部分,教学内容组织中以场地平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脚手架设计计算、支架模板设计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为核心知识点,并辅以以下三个实践训练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场地设计及土方调配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物系列施工方案设计(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外脚手架设计、柱梁板支架模板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施工方案设计。学生通过这三个实践训练环节,既可以有效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够培养其综合运用各门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能力培养主导课堂教学与课程评价

核心支撑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同时,课程考核评价也必须“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转变。

以基础工程为例,主讲教师以实践环节驱动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以及基坑支护设计等若干实践环节为驱动,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实践环节项目带动基础知识学习,同时,也通过实践环节将土力学、工程地质、结构力学等基础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同时,将实践环节、课堂讨论等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单纯通过期末考试评价课程的方式。

(4)课程教学资源逐步完善

课堂教学要完成从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从课堂内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学习转变,必须建设有完善的教学资源。既包括助学视频与图片、工程案例、示例和参考资料,也包括互动交流平台。优质共享教学资源是实现学生课外学习的必备基础。这部分工作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

4结语

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核心支撑课程建设,需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覆盖和支撑整个课程体系,最终达到专业应用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建设,提出了核心支撑课程遴选的原则,并依此确定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和土木工程施工作为专业核心支撑课程,并从课程组建设、教学内容重构、以能力培养为主导改革课堂教学与课程评价、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资源等四个方面开展了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核心支撑课程的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银辉,王建新,彭卫.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工业建筑,2011(41增刊):4-7.

[2]张俊平,禹奇才,童华炜,等.突出大工程观彰显应用特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5):31-33.

[3]岳爱臣,高浩其,熊和平.应用型工程院校专业核心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47-49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篇2

关键词:基础教育,支出绩效,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186-01

引言

在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其核心内容就是让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适应国家的管理方法和方式,使学校能够依照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一样,我国政府必须控制我国中小学学校的资金支出,学校领导对财政支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得基础教育财政资源有合理的配置,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

一、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所依据标准

现如今,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主要目标是规模的大小,学校教育经费的增长量是政府部门所关心的,在资金分配这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申请经费的学校和财政部门一起所决定的,这样,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就不能得到保障,在过去的财政分配过程中,很多学校都为教育资金闹得不可开交,相反,忽视了教育财政支出绩效。并且,很多学校都没有考虑国家资金的充足性,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教学计划,以各种理由要求财经部门拨款,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很多学校使用经费时,完全没有考虑绩效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看来,很多学校向财经部门拨款的目标和责任很不明确,造成了教育资金严重的浪费,结合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我国政府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正因为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存在如此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政府部门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应有绩效评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其他国家在绩效评价方面都依照有效、经济、效率这三个原则,所谓的经济是指在经济方面,财政部门在管理财政支出中,应该建立恰当的决定支出的政策和合理安排支出的机构,解决以前在财政支出问题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经费严重浪费和资金分配不均匀的一系列的问题,第二个原则,效率指的是财政支出对教育事业所产生的益处和效果,也指政府部门对财政支出实施的进度具体要求,第三个指的是有效,其含义就是财政支出在教育事业方面所起到的最终作用,衡量的标准是长远和当前的效益相结合,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的最主要的部分,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工作是基于这些原则的。

我国现阶段在使用基础教育财政资金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对支出绩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或者认识较模糊,因此,他们没有重视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注重的是如能才更加节约资金,或只追求效率而不考虑效果造成很多没必要的浪费,或者就是没有考虑财政资源的情况下,单纯的追求效果,对资金又是一种很严重的浪费。因此,对基础教育资金应有一个正确且科学的绩效评价,不能只考虑到某一点,这三者缺一不可,必须从有效。效率。和经济这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达到评价的目标。

二、基本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属于萌芽阶段,评价体系较其他国家还不够完善,由于评价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制度还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基础教育财政资金没有评价和考核。并且这几年我国财经方面的改革,这些缺乏监督的现象更加普遍,没有良好的管理体系,这就使得在缺乏基础教育财政资金前提下存在着财经浪费,并且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效益不是很高。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上主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效益制度氛围,没有制定法律来进行绩效评价;其次,缺乏讲求效益监督机制来监督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虽然有着一定的进展在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监督制度方面,比如,我国少数地区的学校开始实施资金统一支付的制度,但还是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再次,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学校忽视了支出绩效,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绩效评价纳入到这里面去;最后,缺乏一个良好的体系用于评价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

三、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若要建立一个合理良好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笔者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恰当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这要求着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完善其制度,更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起着一种约束作用,在我国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根本没有,我国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这对开展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也进一步的影响着工作的效果。

2.构建会计系统本着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

构建一个会计系统用于管理基础教育财政的支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这种体系可以对资金进行一个预算,这就避免盲目性的拨款,这样浪费现象将会越来越少,从而达到政府部门预期所想达到的资金支出绩效的目标。

3.借鉴他国的经验,实施评价工作

在基础教育财政支出评价这方面,其工作性较为困难,我国在短期内想要制定完整的法制法规是很难的,所以,我国现在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取其精华的部门,应用到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系统中来,争取在短期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结束语

在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在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方面,必须引起重视,努力做好改革基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建立合理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构建一个完整会计系统既可以预算支出资金,又可以收集预算支出资金的数据,以便于以后的查询,另外我国政府部门要向学校宣传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工作,说明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且学校领导要支持我国政府部门的工作,减少浪费现象,形成―个良好的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环境。

参考文献:

[1]许盛.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初探[J].教育财会研究,2006(21).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篇3

【关键词】支架理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1.基于支架理论的几点概述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学会构建智能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其对所学的知识能获得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支架教学也应基于这一前提,通过支架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自身无法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还能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这一过程中,主要得益于教师、学生和父母的帮助。学生好比一栋建筑物,其质量的提升必须基于积极的构建自身,教师好比施工人员,通过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施工,成为学生健全自身的重要动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生学习,从而帮助学生独立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同时相应的帮助也会停止,直到整个建筑物建成,所有的支撑就会迅速地撤掉。而支架理论,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辅助,达到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目的。

2.基于支架理论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2.1支架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分析

支架教学主要是结合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首先就是“搭脚手架”,即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的学习主题选取良好的问题;二是通过启发进入情境,创设与生活相似的语言情境;三是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其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四是引导小组协作学习,常见的有合作学习模式;最后就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达到支架教学的目的。

2.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支架教学策略探究

2.2.1对现有知识支架进行激活

例如在进行7a《Unit1thisisme》一文教学时,一般采取泛读的方式,以确保学生能浅层次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从而激活现有的知识支架。具体来说,就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导入,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引入新课,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介绍对新课的内容进行预测,从而引入课题中心:thisisme。二是要求学生对全文进行略读,掌握本文的基本信息,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选择性地完成课后的习题,并引导其对生词的词义进行猜测,并介绍中西方日常见面打招呼、介绍自己或别人的方式,以此练习使其对文章所要学习的内容获得进一步的认识。三是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再次泛读全文,独立完成课堂的习题,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语境对生词的语意进行猜测,从而对文本有一个表层的理解。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为主体,教师只是做好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2.2.2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支架

例如在进行7a《Unit4Food》一文教学时,则应采取精读的方式,从而通过构建新知识支架帮助学生深层地理解课文。首先就应引导学生精读全文,找出文中的关键词,从而为其语言学习支架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应利用多媒体播放录音,引导学生跟读或背诵,从而更加熟悉文本的内容,并在完成教材中配套的练习外,还应设计相应的补充练习,文中主要阐述饮食文化和饮食卫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可以要求学生自述自身的日常饮食习惯,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力争背诵全文,深层次地掌握文章所表述的内涵。

2.3归纳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的归纳是基于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全文的中心思想进行归纳。例如在对7a《Unit5Goingshopping》教学时,若已经进行了上述环节,则应做好以下工作,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检查,并采取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二是教师自己设计一些关闭测试练习。如把课文中的一些刚学过的关键词语进行挖空,编写出大致相似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让学生进行选词填空。也可以做一些关于近义词组的搭配练习,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课文,做到活学活用。引导小组合作讨论各个主题句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是并列关系,是否各个并列句都是围绕着某一个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并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利用刚刚搭起来的支架,学生可以发表除课文以外的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知道学习不仅是学习课本的知识,还要学会一种思维的训练方法。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结语

综上所述,对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新课改发展的需要,认真分析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在激活学生现有支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学习支架,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篇4

财政预算也称之为公共财政预算,主要是反映出政府部门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收支状况的计划。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新要求、新形势层出不穷、瞬息万变,实现对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就是牢牢的管好了政府部门的“钱袋子”,一方面能够进一步规范政府的收支行为,另一方面还能够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新预算法颁布实施后,相应的各种管理办法、操作细则也随之而出台,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完善,例如: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支出约束、预算控制方法等方面突破了惯例,这些变化对基层部门的财政预算管理提出了更新、更深层次、更高的要求。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基层部门的预算管理基本趋于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但是我们在看到基层部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监督不到位、预算执行存在问题,这些都将是基层部门日后努力的主要方向。某基建管理中心作为当地教育部门的基层机构为促进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该管理中心在工程预算绩效管理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预算进行有效控制不足,财政支出预算的执行运输率不够。例如:当地的财政拨款经常是快速下达,又快速收回,并没有给管理中心过多反应的时间,因此,希望通过本研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为促进当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财政部门预算财政部门预算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有效组织、协调、监督预算决策、资金筹集、分配、使用与绩效的活动过程。财政部门预算是由一套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所构成的非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主要是实现对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有计划管理。

(二)基建修缮工程基建修缮和改造工程主要是根据中央部门预算安排的项目属性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学楼等建筑物的改造和修缮、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与配套公共设施等设备的购置、信息网络系统的构建等等。实际分配预算资金时还对基建修缮、改造工程在范围上进行了进一步细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申报操作更方便、预算执行更到位。

(三)预算支出绩效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通过评价的方式,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相应方法的支撑下对预算支出的预定目标实现状况的满意度进行评价。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客观的、更加合理的综合评价方式。就目前的教育部门而言,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能够充分反映出教育服务的质量、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否、教育产品的数量等。

二、基础教育工程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某基建管理中心为例

(一)某基建管理中心基本情况介绍某基建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当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其他校舍修缮,基建工程,抢修工程,预算申报,工程招投标,工程合同签订,款项支付,工程施工,结算,决算,工程档案存档工作。判断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最直观的因素就是对当地的高考状况进行分析,某基建管理中心所在地区的高中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市前三名。由此可知,该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首位,并且教育水平和整体发展处于全市的较高层次中。取得这一成就与基建管理中心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开的。

(二)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介绍随着全市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普及,该地区在教育事业发展中还存在学位不足,教育专业教室不够、结构不合理、部分中小学校区功能老化等问题。因此,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修缮项目是当地市政府实现对学校运行管理、学生学习与教师办公、各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进一步完成教科研活动等基础环境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虽然当地的财政经费投入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的预算逐年增加,但是近三年来的执行率仅为:64%、78%、83%,虽然每年都有所提升,从整体上看预算的执行效率并不高,预算资金的完成情况也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也充分彰显出该管理中心在基础设施建设、修缮等项目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三)某基建项目工程实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1.预算编制问题目前某基建管理中心在预算执行中所依据的是以收定支的财政预算制度,主要是根据当年的财政收入状况来确定每年的预算。近几年的财政预算支出,从整体上看,用于修缮、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的总预算资金都持续增长,这表明资金总量相对稳定。为了能够从当地财政教育的大盘子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经费,在每年的预算编制中各显其能。例如:该地区现行的资金分配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定额分配的方式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资金分配方法,但是最终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该地区目前教育部门主要是通过基础因素与权重因素相配合的方式进行测算,然后来确定分配的具体方案。这其中基础因素主要包括:各校的学生规模、学校的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等,而权重因素主要包括:新建的教学楼、建筑物的年限、学校的类型等因素,采用这种方式计算出的结果是否全面、是否科学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另外,各学校的预算编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当地的中小学而言,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前期论证是否充分、支出的概算是否与项目的实际用款需求相吻合?是否能够从根本上对成本进行控制?是否还存在虚报预算额度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管理中心进行科学而详细的考核后才能确定的,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各学校的基建修缮和建设项目内容繁杂,进行科学论证的时间十分短暂和仓促,另外又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做约束,最终导致修缮改造项目工程预算编制粗制滥造、不切合实际,为今后的预算执行埋下了风险和隐患。2.预算执行问题首先,预算执行程序对预算的执行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当地市财政预算每年9月由区教委组织各区进行预算的编制,10月初进行修缮改造项目的申报,12月才能真正确定下一年度的定额分配方案,而次年的年初才会交资金预拨到位,第二年的3月底全国人大会通过预算草案后15日后下发到各委办单位。5月初各委办单位下发到基层预算单位。根据基本预算与6、7月份安排对预算进行调整。从流程上看,预算的真正执行开始于每年的第二季度,但是很多大型的基础设施修缮改造项目在预算资金的使用上存在时间仓促的问题,到每年年底都会出现大量预算资金的结余。从项目的实际操作上看进度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而引发的。例如:政府采购招标的询价、成熟项目储备不足、招投标手续需要公告时间进展缓慢等因素,都是导致修缮改造项目执行进度缓慢的原因,甚至有的修缮项目一直到年终结算时还未完成,资金闲置问题严重,财政最终收回了预算。虽然第二年同样可以进行申请但是存在的风险较大,例如:管理费用会加大、人工或材料价格会上涨、可能会出现政策制度的调整而导致项目无法继续实施、进而拖慢财政预算资金支付进度,执行力不足。3.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与执行问题可能会出现政策制度的调整而导致项目无法继续实施,虽然制定并下发了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评价方法等文件和政策作为相应的指导,但是政策和文件在落实的过程中并不到位,甚至是收效甚微,最终导致制度的制定与实践严重脱节。例如:该基建管理中心下属的各中小学整体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并未构建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绩效问责机制。再例如:在对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并未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绩效管理体系,各中小学在这方面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时还存在疑虑,很多政策把握不准模棱两可。如:某中学制定了预算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1万元以上必须经过教代会和领导班子通过,但是在具体的审计调查中发现并未通过教代会,校长办公会会议记录纪要也没有显示,这明显严重违反了“三重一大”的相关规定和具体流程。4.预算绩效的评价问题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绩效评价的指标。在进行项目支出绩效申报文本的填报时,关于基建设施的改造与修缮项目很难通过具体的目标指标内容、指标值等进行详细的描述,这对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的实施极为不利。例如:在环境绩效指标中只能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样的模糊描述来实现。其次,应加大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力度、拓展应用的范围。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结果是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预算管理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实际中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并没有真正发挥它的职能作用。

三、改进基础教育基建项目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路

(一)修缮工程项目绩效管理机制框架的设计思路制定规范的、科学的基础设施修缮改造项目工作流程,整合项目的目标与规划同项目预算之间的协同关系。各中小学基础设施修缮改造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以促进当地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基本依据,并且与各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合在一起列入到年度计划中。只有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基建工程项目预算,可以进行适当的预算目标和项目的调整,主要是为了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预算执行时间表,以便合理安排滚动预算。另外,预算绩效考核必须建立在项目计划的完成、未来发展前景、项目规划的落实基础之上,并且充分体现出项目的科学性、延展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清晰、更加合理的项目预算编制,并且在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真正提高项目预算的执行效率,同时有效解决由于进度缓慢而导致大量资金结余的问题。

(二)优化财政预算工程预算经费的定额分配方案合理的完善和优化当前实施的定额资金分配方式,以此来全面提升教育经费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绩效指标的引入来进一步强化绩效考评的理念,在预算分配方案中的重要性,优化和完善原来评分系统中的基础因素,科学的确立相应的权重分值,这样才能构建出更加完善的、更加科学的定额资金分配评价体系。例如:可以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来进行权重的赋值,可以采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再例如:对于400万元以下的小型修缮项目,按照最新的财政政策执行招投标手续,编制招标控制价。

(三)优化设置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指标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在财政预算工程项目支出中绩效指标存在:结果不便评估、内容难以表述的问题,根据基础设施改造修缮项目的特征,最后确定出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定量指标主要包括:预算下达指标值与结算值的比例、预算执行进度、施工项目完工程度等工作量指标,这三个指标能够充分反映出基建改造修缮项目完成的经济绩效。定性指标主要包括:结果效果指标、过程管理与控制指标、服务单位和学校满意度指标。通过前期公示、后期调查等相融合的机制进一步强化绩效信息公开,鼓励广大服务群体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中,最终充分反映出修缮改造项目的公共效益绩效。例如: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严格遵照财政招标节约资金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某一项目的拆除中,发改委给批复为384万元,但是经过笔者的市场调研、询价、现场核查后,最后以170万招标拆除完成,大大节约了财政资金。对于招标100-500万元的项目,因结算金额需要核算的工程量比较大,可以结转到下年。对于超过500万加固改造的大型修缮项目,要进行预算评审,在进行项目决算时要严格对照预算评审的金额进行审计。

(四)完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激励机制为了改进某基建管理中心基础设施修缮改造项目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实、应用无效、应用不勤的问题,应该采取完善的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积极敦促参与预算管理的各中小学、工作人员等,全面提升其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科学的制定激励和惩罚机制,可以从资金的投入、权力的灵活运用、项目结果公开等这三方面来制定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方式,真正做到奖优罚劣,从而全面提升执行基础设施改造修缮项目预算管理的职能作用。

(五)构建工程项目绩效考核量化打分体系这就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量化打分体系,考核量化采用百分制的形式,对各模块评价的内容和所占的分值应该参考相关专家提出的建议,再结合当地部门的实际状况,并听取工作在一线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拥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主要负责人提出的补充修改建议,然后进行综合考虑后制定出相应的量化打分标准。由于最后的评分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下一年度的预算分配金额,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例如:具体的考核指标可以是: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预算编制的精准度、政府采购的执行情况、财政监督检查的状况、预算绩效的管理状况。为节约财政资金,必须严格控制学校5年内同一个项目不能重复上报财政预算支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建管理中心每年实施基础设施修缮改造的项目较多,主要是为了改善当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中小学办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和手段来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能力、提升管理水平。笔者坚信,通过对财政预算工程绩效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一定能够充分运用财政预算,充分发挥财政预算资金的真正作用。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维护财政预算工程建设成果,才能真正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齐守印.深化纵向财政体制改革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J].财政科学,2018(01):64-69.

[2]吴朗.财政分权与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7(03):65-66.

[3]韩璐.花钱必问效问效必问责——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会召开专题研讨会[J].中国财政,2016(03):42-43.

[4]熊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财政监督,2018(06):5-9.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篇5

关键词:“90后”新生适应性教育社会支持系统

随着高校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人际关系适应困难,家庭经济压力、学业压力等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象逐年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和学校的重视。而“90后”新生,这个年代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良好的与人交往、相处的能力和习惯,在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新的人群、新的学习方式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在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出现诸多不适应的现象。一些大学新生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角色的转换及人生目标的调整,会出现人生目标日渐迷失,生活学习毫无目的性,产生消极情绪,无法完成学业。因此,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教育问题尤显重要。重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做好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切实做好新生入学适应性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新生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新生完成角色转换、思想稳定、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及分类

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Cohen&mckay(1984)提出了一个定义:社会支持是一种良性的人际交往,能够缓冲压力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支持同时也是指人们通过与其他人交往所建立的某种联系,这种关系能够降低心理压力,使抑郁情绪得到放松,并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学新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熟悉和了解大学中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来自社会的支持,如国家、地方政府、新闻媒体等;来自学校的支持,如辅导员、班主任、舍友、同学和朋友等;来自家庭的支持,如父母和兄弟、姐妹等。社会支持类型根据社会支持的来源还可分为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陪伴支持等。

二、根据“90后”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点,构建立体式社会支持系统

“90后”大学生心理及行为特点主要表现在:(1)“以自我为中心”,大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缺少为他人着想,去考虑他人的感受的能力,从而导致在入校后人际关系紧张,感到迷茫和不适应,甚至逐渐产生失落感;(2)伴随着网络长大,对网络依赖十分严重,网络的虚拟和假想的美好诱使他们在心理上不断依赖和探寻,逐渐脱离现实,不能冷静客观对待现实,对一切感到迷茫,从而心理上开始逐渐异变,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丧失,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精神健康;(3)心理承受力不强,作为家长,独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受到挫折,一旦遇到微小的困难就不知所措,无法承担压力。

根据“90后”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建立起以家庭、班主任、学院党团组织为一体的三维立体式社会支持系统,帮助“90后”大学新生在入学后迅速融入大学生活中。

三、社会支持系统在新生适应性教育过程中有积极作用

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在新生入学后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的重要阶段。大学新生在入校后,由于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转变,个别同学往往会出现心理危机;而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在心理危机爆发前,往往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个体行为,因此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大学新生缓解心理压力,预防大学新生心理危机事件出现的一个可行性手段。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使新生体验到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关怀,负面情绪得到宣泄,从而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从社会支持的分类上来看,家庭亲友的支持,能够给予孩子经济支持从而满足其所必要的物质需求,平时的关怀爱护,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开导,起到稳定不良情绪和情感宣泄的作用,从而排除隐患;学校的支持,主要包括鼓励和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压力。

四、三维立体式社会支持系统的层次构建

以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出发点,使大学新生在入学后全方位地得到关注和发展,将社会支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构建,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的成长成才。根据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的来源和类型的不同及对大学生的不同影响,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相互独立又能串联的层次,分别为基础核心层、立体层的二级社会支持体系。

1.基础核心层的构建。基础核心层作为与大学新生最为密切的一个层次,将家庭成员、同学朋友、班级辅导员班主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构建。

大学新生入校后,尚未与周围人群建立熟悉的人际关系,虽然远离家庭,但是对“父母”的联系依旧十分强烈。新生入校后遇到困难往往第一时间联系父母,父母也能够及时给予帮助、开导,起到稳定不良情绪和情感宣泄的作用。因此在建立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社会支持来源的定位上,主要把以“父母”为主的家庭支持系统放在首位;以班级同学、宿舍室友、朋友老乡为其次的关系层。新生入学后,第一时间建立的关系层往往也是平时接触最多的人群。这部分人群中,往往以同学、室友关系最为密切,而他们所面临的困惑也相仿,因此彼此之间交流也最多,对一些困难也会相互帮助。这部分人群中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新生入校后的适应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关系层主要包括班级班主任、辅导员等对班级管理有直接联系的老师。新生入校后,除了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惑之外。特别在学习上往往也面临比较大的困惑,因此在构建新生社会支持系统体系中,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在其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注意的事情及必须完成的事情都很明确,可以给新生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引新生逐步融入到大学校园中。同时,新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个人无法解决的事情,也是家长或者周围的同学朋友无法解决的事情。此时如果联系班主任、辅导员,往往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因此,作为社会支持体系的基础核心层,班主任辅导员等教师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2.立体层的构建。构建新生适应性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系统,除了构建基础核心层外,立体层也尤为重要。作为基础核心层中的要素,在影响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过程中,一般而言是相互独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构建立体层,有效地衔接基础核心层的多要素,将社会支持系统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帮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提高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有效性。

立体层主要以学院党团组织为纽带,将相关行政部门如学生处、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教务处、宣传部等要素有效的串联起来,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融入学生的管理与服务中去。以共青团工作为基础的立体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重视“90后”内在的需求变化,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差异和自主发展能力,开展学生群体组织活动,尤其是在新生刚入校后,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特色活动,一方面使大学生对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有一个直观感受,另一方面参加校园活动缓解了刚入校后的无助感和空虚感,可以使大学生在集体中产生归属感,心理压力得到缓解,防止失落情绪的产生。另外党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人生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入学教育时组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如开展党校团校培训,培养90后新生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联系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咨询讲座,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联系专业教师开展专业建设及专业发展认识教育,明确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及今后就业情况等;联系教务处、学生处开展学生学籍规定、学生日常管理规定的知识普及,等等。立体层将学校的职能与学生的内心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刚入校后面临的一系列困惑。

立体式的社会支持体系中各个要素为90后新生提供社会支持外,各要素互相之间也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基础核心层的成员通过学院党团组织形成结合点,互相提供支持;基础核心层各要素也能积极有效地配合立体层,加强与新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支持的有效性,增强新生的适应性。另外,“90后”也在立体式社会支持体系中积极探索,努力构建适合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在高校中对周围资源的利用度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自己的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亚君.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D].中南民族大学,2009.

[2]俞亚萍.“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9(11).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篇6

一、面临形势

“十五”期间,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为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突破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技术瓶颈、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基础研究体系,相继建设了一批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显著改善了基础研究设施与实验条件,提升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部分科技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强化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转制科研院所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明显增强,产学研合作日益扩展和深化;国家工程中心等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支撑了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了创新支撑条件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取得新进展,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提升了创新效率和水平,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有待加强;科学、健全、高效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急需完善,公共科技设施的开放共享和产业研发设施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相对薄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面对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的迫切需求,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还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适应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产业革命机遇的要求,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面临着发展机遇和竞争挑战并存的形势。

一是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和有效利用。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将创新能力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突出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目标,加大投入强度,在国家战略和相关规划、政策中予以高度关注、重点倾斜。同时,通过改革完善投入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不断提高公共科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运用的成功率。

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创新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当今世界,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加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重大集成创新呈现群体突破态势,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创新和产业化运用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并且日益依赖重大科技设施。这些都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布局、周期、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是全球化对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原本就具有科技优势的发达国家更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极力维护其技术垄断地位,如何有效保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产业安全和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挑战。

四是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由于多年来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水平低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因素已经凸显出来,只有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有力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和平崛起。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要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按照“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的总体原则,体现高水平、不重复、促进资源共享、军民结合的要求,统筹规划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着眼长远发展”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前瞻性,在体系设计上要按照《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要,在具体建设重点选择上要满足“十一五”发展的迫切要求。

“优化整体布局”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系统性,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提出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战略需求,从完善创新链条、支撑中长期重大战略任务出发,优化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的积极性。

“完善体制机制”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共建、共享、共用原则,有效支撑自主创新。

“提升创新能力”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战略性,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技术前沿,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二)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通过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原始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支撑条件得到强化,科技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条件比较完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和带动能力有效提升。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点工程设计等方面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研究试验设施显著增强,对重点工程和重大任务的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强化,企业研发条件和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高层次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培养、吸引、凝聚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尤其是学科和产业技术带头人。

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共享、运行高效”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为《科技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奠定重要物质基础。规划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和完善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0个左右国家工程中心,支持30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完善科研保障体系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总体部署与重大工程

(一)总体部署。

全面贯彻落实《科技规划纲要》,围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保障重大科技专项等战略性任务的顺利实施,加强系统设计和前瞻布局,以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政府引导作用,从研究实验体系、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技术开发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五个层面推进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构筑自主创新能力的物质支撑体系。研究实验体系是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条件;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是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和信息保障的公共系统;产业技术开发体系是解决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创新服务体系是为全社会的创新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的网络平台。这五个层面共同构成了创新过程的完整链条。

1.研究实验体系建设。

集中必要资源、瞄准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前沿科学领域,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性高技术领域,启动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支撑多学科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选择地对部分原定科学目标已经实现、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着手安排若干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预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在信息、生命科学、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组建30个左右设施先进、规模效益明显、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在学科交叉广泛和创新日趋活跃的研究领域,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有关部门、地方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强一批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促进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研究实验机构。

2.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高等院校“211工程”、“985工程”等计划中的科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支撑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环境和科研条件。按照“需求导向,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整合部门、地方科技资源、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突出公益性、基础性、公共性的特点,重点围绕自然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信息共享、科学普及等重大问题,构建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布局合理、体系完备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3.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支持有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用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促进其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设施的建设,新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产业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重大装备设计试验、重要技术标准等方面,扭转产业发展对国外技术严重依赖的局面,增强我国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以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缓解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制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新建50个左右国家工程中心。充分发挥已建国家工程中心的作用,选择50个左右具有突出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基础、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已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发展前景广阔的工程中心,围绕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加强建设;引导和促进有条件的地区,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专业性、区域性工程中心的建设。

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其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主体地位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产业技术政策,在重点产业领域以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为依托,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主要形式,以企业投资为主,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代表行业领先水平、有利于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培育和提升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300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技术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关配套的研发设计支撑体系,提高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围绕重要资源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需要,建设相关自主创新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省市和行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发挥其示范和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新时期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为重点,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和加强能力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持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强化政策激励,显著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二)重大工程。

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突出宏观指导,集中优势资源,服务重大专项,从国家层面强化在若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战略部署,着力实施4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重大工程,力求突破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的瓶颈制约,带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着眼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对科技进步的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在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性高技术领域,超前谋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12项战略性、标志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创新性成果、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突破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科技“瓶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要探索和创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机制、管理机制和使用机制,保证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切实发挥科技基础设施的公共效益。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散裂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大型天文望远镜、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航空遥感系统、结冰风洞、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子午工程、地下资源与地震预测极低频电磁探测网、农业生物安全研究设施等1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

构建布局合理、开放高效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以改革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不断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统筹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做好科技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结合我国各类科技资源的特点,借鉴国际相关标准和规范,制订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确保在不同部门、地方和单位间实现共享科技条件资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的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改善现有的野外观测台站观测环境和科研条件,形成一批联网运行和资源共享的综合性、专业性野外观测实验基地。整合和完善国家种质资源库、国家实验材料和标准物质资源库、国家岩矿化石标本和生物标本资源库(馆)。构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群,推动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共享服务网建设,形成国家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的科技文献资源库,促进相关部门、地方科技文献网络系统的对接和共享,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国家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选择若干重大科学领域构建网络实验环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营造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的跨地域、实时的网络协同环境。

3.知识创新工程。

建设若干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源头作用,加强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设施建设,促进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联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将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全面推进中科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以提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能力为目标,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并进行系统集成创新,进一步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等的形成,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的机制与环境。面向基础研究,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的综合研究基地。面向战略高技术开发,建设信息、空间、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与新材料等科技创新基地。面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建设人口健康与医药、先进工业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生态与环境科技、资源与海洋科技等科技创新基地。

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加强高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的紧密互动与结合。发挥高校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学术思想活跃以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战略,建设若干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心,促进高校间的优势集成,强化高校创新基地的综合性、交叉性,提高国际化水平。组建一批科研设施精良,创新人才汇聚、学术氛围宽松的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的大型原始性科技创新基地。注意发挥行业、地方等高校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完善人才培养设施,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

4.技术创新工程。

建立产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以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围绕《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科技专项,在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及提高开发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四个重点领域,从产业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加强技术创新设施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新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新建和完善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升我国战略产业和主导产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支持建设和加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以加快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和软件、下一代网络、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先进计算、信息安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现代中药等领域,建设若干支撑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的设施。

以缓解资源、能源瓶颈制约及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油气及矿产资源勘探与采收、煤炭高效安全开采与洁净转化、特高压输变电与电力系统安全、可再生能源、先进冶金工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建设若干共性、关键性技术开发、试验的设施。

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目标,在农业优良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深加工与食品安全等领域,建设若干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试验设施。

以振兴装备制造业,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为目标,在轨道交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大型清洁火电与核电、大型飞机、新材料等领域,建设若干重要装备设计、系统集成和先进制造工艺开发、试验设施。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

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规范和促进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一是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形成自主创新支撑平台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二是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设施投入的税前抵扣,实施企业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研发设施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完善国家公共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向企业和社会的开放程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机制。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研究开发设施的投入;二是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运行经费的统筹协调,形成公共财政稳定投入的保障机制;三是加强国家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促进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以及国外投资者投资共建,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开发设施;四是强化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投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审理制度,促进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高效运行,切实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加强规划实施中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建立部门会商协调制度,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分头实施、协调推进;二是制定和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管理办法,打破部门和单位所有的封闭格局,形成共建、共管、共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三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促进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协调机制;四是强化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发展状况评估和宏观监测分析,定期总体发展报告,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布局,形成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人才培养。

造就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人才队伍。一是坚持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相结合,积极营造开放、合作的创新氛围,为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供用武之地;二是实施国家高层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基础设施,吸引和凝聚高水平人才;三是加强科技设施建设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以设施建设为条件,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加速培养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创新顶尖人才,造就我国在各学科、各产业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精锐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篇7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结合实际,突出把握“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始终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践行“铁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把“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心放在现场,集中精力抓运输生产一线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抓党员先锋模范风采展示,强化基层、基础、基本功,坚定不移地为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加油鼓劲、保驾护航,努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了党的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公司党组织及党员概况

公司共有11个直管党(总)支部,党员303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80人,大专以下学历党员123人,35岁以下党员28人,35岁至50岁党员190人,50岁以上党员85人。

二、重点工作情况

(一)抓班子,突出作风能力建设

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党建工作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在服务中心工作、凝聚职工群众、推动公司改革发展方面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

一是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公司党委严格执行中心组学习制度,确保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8小时,每周自学不少于4小时,保证了理论学习的经常化和有效性。今年以来,稳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围绕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通过运用观看视频、通读领学、交流讨论、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开展专题研讨,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坚持用党规党纪规范言行,用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

二是在民主决策上下功夫。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安李公司领导班子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实施细则》《党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健全党委会职责和议事规则,明确议事内容和程序,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严格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多通气”,凡是关系公司深化改革、机构改革、干部调整、劳动组织改革的重大决策、关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制度、办法和重大工作方案,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都能通过召开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集体商议,群策群力,科学决策,保证了班子整体功能有效发挥。

三是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面对运输经营和安全生产遇到的前所未有的种种困难,公司、公司党委直面困境、迎难而上,达成“观念决定成败,创新才有出路”的共识,以“宁愿伤筋动骨,也要脱胎换骨”的闯劲,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想方设法寻找出路,突破重围跃出低谷,闯出了一条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求索之路。组织开展了“转、闯、增”主题活动,组织编写宣讲报告,带头深入车站车间,讲解宣传当前面临的严峻经营形势和肩负责任,知局情、明方向,凝人心、聚合力。深入一线班组检查调研,与关键岗位、关键人员谈心、谈话,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以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推进工务维修体制优化,现场班制改革,机关机构合并,机关助勤人员调整分流、抽调人员转岗乘务等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改革措施稳步实施、职工思想稳定、队伍稳定的较好成效。

四是在廉洁自律上下功夫。公司党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完善体制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肃领导班子党内政治生活纪律,落实领导班子谈心交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班子成员“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把《准则》和《条例》落实到班子成员工作生活中,自觉履行职责、立标打样。针对中央巡视组“机动式”巡视反馈的问题,对照路局巡视整改4类50项问题整改方案,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并安排自查,班子成员按照责任分工主动认领问题,进一步明确整改部门和完成时限,确保了“机动式”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二)带队伍,突出整体合力发挥

一是抓支部,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以“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基础工作强、堡垒作用强”为目标,按照《铁路企业党支部建设纲要》《郑州铁路局党支部工作细则》及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中制度规范化要求,优化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进一步厘清和界定党支部工作职能,明确党支部书记、支委委员的职责,从源头上压实党建责任。今年以来,集中约谈推进重点工作不够迅速的4名中间站站长,分批调整工作状态不佳的3名中层正职和3名一线管理干部,对李珍车站、水冶车站、林县车站3个支部班子进行了调整,对安阳西站、车辆车间、工务车间3个一线党支部委员会进行补强,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成员,加强党建工作管理力度,努力实现基层党组织基础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不断夯实党建根基。

二是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身边无事故、无两违”为目标,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完善党员安全卡控措施,切实做到关键作业党员卡控、关键设备党员包保、关键时段党员盯控,形成全方位党内安全卡控机制。进一步细化完善“创岗建区”考核评比标准,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特点和季节性安全工作重点,动态优化党员岗区设置,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深化“三无一创”立功竞赛活动,对党员“两违”情况进行月分析、季考核,由支部书记对“两违”党员进行重点帮教,以党员的示范效应带动广大职工落实作业标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截至今年9月30日,党员“两违”数量较去年同比下降了20.8%。

三是抓学习,强化政治思想引领。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要“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的精神,从党委和党支部两个层面充实完善了学习制度,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三会一课”的基本内容固定下来。各党支部运用专题党课、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安全警示教育和业务技能教育。建立主题党日活动制度,明确每年至少开展4次主题党日活动。规范了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自学等制度,结合时政以及工作要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月度学习计划,并依托口袋书、微党课、新媒体等载体,组织党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通过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义务奉献、重温入党誓词以及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全体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组织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是抓典型,注重宣传立标打样。公司党委把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按照“红花带给一线职工、镜头对准一线职工、版面留给一线职工”的思路,持续开展“安全功臣、服务明星、业务状元”优秀典型评选,召开建党96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对在增收创效成绩优异的李珍车站站长韩兆瑞、抗洪抢险的党员代表工务车间主任付军、争创优质服务品牌的乘务车间苏州车队二组车长袁学良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进行隆重表彰,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另外,对曾荣获局党建优质品牌“李喜全三看检车法”、路局“十大道德模范”杨德强、“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李爱红等优秀典型进行深度报道和后续宣传,深度挖掘品牌文化的精神内涵,精心提炼核心理念,将品牌效应升华为公司全体党员和职工的安全共识和行为准则,精神力量得到充分激发。

(三)强基础,完善党建工作制度

一是立足长远,完善党建机制。围绕“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主题,对各党支部党建基础工作进行全面摸底调研,找准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补强提高,夯实党建基础工作。今年以来,根据公司各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党纪工团一体化考核办法》以及“三无一创”、“四好”班子创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办法等4项党内实施办法、考评制度,突出党建工作重点,加强考核奖惩力度,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健全党建工作和党内活动长效机制。今年一季度,公司基层党支部有1个党支部实现了“三无”目标,二季度有4个基层党支部实现了“三无”目标,三季度有3个基层党支部实现了“三无目标”。

二是明确标准、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和标准,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运输经营、民生建设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调动领导班子抓党建“一岗双责”的责任感。落实《领导干部包保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至少联系一个党支部,定期做学习辅导和形势任务报告,点评党内活动,对重点工作进行动员宣讲。在推进“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主题教育中,结合公司实际编写宣讲提纲,由公司领导班子带队,深入包保联系点,为广干部职工讲形势、明事理,在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宣讲的基础上,开展科室干部专题宣讲、基层干部覆盖宣讲。七一前夕,班子成员深入联系点带头上党课。截止9月底,共为各党(总)支部做辅导报告等24场,形成了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是落实制度,坚守纪律红线。持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紧紧盯住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款旅游等多发、易发问题不反弹,坚持抓住重大“节”点,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严防“节日病”。积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小抓早,预防违规违纪现象发生。认真落实《安李公司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对新提级、提职人员进行廉政谈话教育,今年以来,开展廉政谈话共计12人次。加大对信访件的调查,做到每件必查,一查到底,违纪必究,让职工共同监督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在公司范围内大力营造“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良好氛围。

四是搭建平台,促进交流提升。利用日常检查、月度抽查、季度考核等时机,采取听取汇报、查阅台帐、党员座谈等方式,加大党支部工作检查力度。组织党支部书记对基础工作强、党建标准高的先进党支部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交流支部优秀做法和先进经验;前两个季度考核中,对基础扎实、亮点鲜明的6个党支部进行了奖励,对安全基础不稳、组织作用发挥不好、干部履职不到位、党建基础工作薄弱的2个党支部定为差点单位,由党群办专门人员进行包保督导,集中力量进行帮教整改。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篇8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党支部基础工作应用

精细化管理模式中最主要的就是精化和细化管理模式,将权责明确到个人,避免由于权责不清导致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却无人承担的情况发生。在党支部基础工作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起统一的、完善的管理标准,使得抽象的任务具体化,定性的指标定量化,实现党支部基础工作的积极发展。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在常规管理无法满足现在的管理标准之后出现的更深层次的管理模式,指的是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将责任明确分发到个人,使得权责分明。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就是精化和细化管理方式,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致使管理目标产生质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每一个人都要明确自己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过程中做到全民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精、细。

一、精细化管理在党支部基础工作中的应用

(一)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党支部基础工作中,奠定党支部基础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基础

在党支部基础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党支部工作人员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党支部基础工作当中,提升党支部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奠定党支部基础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基础。在实际的工作中,党支部应当根据党支部工作队伍的结构特点,开设专门的精细化管理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将精细化管理概念潜移默化到每个党支部工作人员的心里。

精细化管理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使得定性的指标定量化,因此,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党支部基础工作当中,可以将党支部的工作内容量化成为清单,确定每个党支部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对每个人的任务清单进行评分,使得基层工作目标变得明朗、清晰。

(二)在党支部基础工作中深入进行精细化管理,丰富其管理内涵

精细化管理并不只是单一的管理模式,党支部基础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党支部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并采取使用的管理方式,在党支部基础工作中深入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到工作人员之间互动互融、工作互促以及信息互通。在实际的党支部基础工作中体现出来就是党支部成立党支部小组,为整个党支部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对工作人员在党支部基础工作中的路线和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党支部基础工作中的不足,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做到人人都对党支部基础工作进行监督,实现全员管理的管理标准。

(三)对党支部基础工作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后的成果进行检验,突出精细化管理的成效

党支部基础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旨在统一党支部工作人员的思想,凝聚人心,并促进党支部基础工作更好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党支部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之后,应当对党支部基础工作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成果的检验,检验精细化管理在党建工作中的成效。

在实际的党支部基础工作中,党支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建立起相应的党支部基础工作人员交流平台,使党员可以随时了解党的政策,为党员的学习提供教育平台,每年的建军节以及建党节可以开展重温革命精神的活动。例如,去延安等红色革命基地进行参观或者是展开聆听红色故事等活动。

(四)创新管理方式,使得精细化管理为党支部基础工作作出贡献

党支部基础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在保障党员利益以及保障党支部基础工作质量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由于受到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党支部基础工作中实施的精细化管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提高党支部基础工作中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党员应当创新管理方式,建立起长效的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机制,使得精细化管理为党支部基础工作作出贡献。在实际的党支部管理工作中,党员们可以每个月开展一次活动,对党建事项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找出以往党支部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完善,促进党支部基础工作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结语

将精细化管理模式落实到党支部基础建设工作当中,对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促进党支部基础工作科学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支部基础工作人员在进行党支部工作和活动时,应当坚持精细化管理模式,做到全民参与管理,为党支部基础工作的不足提出建h,完善党支部基础工作的内容,推动党支部工作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孙成,黄喜明,赵连红.精细化管理在党支部工作中的应用[J].石油政工研究,2015.04.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篇9

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作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主要推动力的教育财政投人不断得到改进,但是,在教育财政投人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数量不足

教育资源虽然是教育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一个总体概念,但在实际考察教育资源时,都可以转换为财力资源—教育经费。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教育投人和经济发展会保持正相关关系,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高,教育投人占gdp的比例也会随之提高(参见表1)。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800-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对公共教育经费的整体投人水平也应符合不低于4.06-4.24%的客观比例要求。但是根据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资料,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比重长期徘徊在2-2.5%之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整体财政投人水平不高,整体教育财政经费投人量不足。加之我国的教育财政投人结构中,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投人比例关系失衡,城镇基础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投人比例失衡,以1998年财政部数据为例:1998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学生1.23亿、占当年全国基础教育学生数65%,但农村基础教育投人占全国基础教育投人比重约为56%,占全国整个教育投人的比重仅为27.5%。总体教育财政投人经费不足,和教育财政在资金流向和分配结构上的失衡(参见表2),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愈加突出。

二、农村苍础教育财政投入责任主体不合理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国的义务教育经费}s%由乡镇负担,9%左右由县财政负担,省里负担11%,中央财政负担很少,不足2%。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教育事业费大部分用于高等教育,对义务教育只承担补助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责任。

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要求教师工资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2002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文件第一次具体而明确的就县乡两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人与管理方面的权责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将由过去的“以乡镇为主”提升到“以县为主”,即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合理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等。而与此同时,在该体制下,乡镇一级不再承担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无需再为教育经费问题疲于奔命,而专注于具体的推动普及工作,即:“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这种投人主体结构的变革,虽然从“主体上移”的思想力图保证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人的足额;但是,由于县级财政的种种困境,以县为主的经费投人体制,依然难以担当起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财政投人主体责任,原因在于:

(1)当前我国教育财政已经在县级财政中占有较大份额,基础教育支出已经成为欠发达县区财政的沉重负担。

某些县级财政被称为“教育财政”,教育事业费的支出已经超过行政管理费支出,成为财政支出中的大头。如2001年山东省萃县的教育事业费占其支出总额的35.45%,同期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其支出总额的23.87%;莱州市(县级市)的教育事业费占其支出总额的32.7%,同期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其支出总额的9.7%;肥城市(县级市)的教育事业费占其支出总额的21.62%,同期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其支出总额的6.6%。从山东省全省2001年的情况来看,县乡两级教育事业费支出已经达到全省教育事业费支出的70%,占县乡两级财政总支出的22.5%。教育成为县乡两级财政的第一大支出项目。

(2)县级财政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难以保证农村基础教育财政经费的足额投人,整体上难以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县域之间无论是财政收人,还是可支配的财力以及人均财力,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财力雄厚的县财政收人可以达到几个亿甚至几十亿,既可以支持科教又可以发展经济,发展有后劲;财力匾乏的县,财政收人几千万甚至几百万,连基本的“吃饭”也保证不了,根本没有后续财源可言。加之我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县与县之间差距、协调财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造成了各县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差距和能力差距。

(3)县级财政的赤字和负债状况较为严重,成为阻碍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效益正常发挥的瓶颈。

各地财政情况不同的另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基层财政赤字比较严重,债务状况较为严峻0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县级财政赤字面一度高达40%以上,1998年和1999年仍分别高达31.8%和35.5%,而且这种状况在我国越往西部赤字面越大,有的省份赤字面甚至高达60%以上。单纯强调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人体制,是无法保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

(4)伴随着税费改革、公务员加薪、教师工资保证等政策调整,近年我国县级财政的负担加重。县级财政支出项目增加,财政负担的加重,使之难以具备担当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人主体责任的保障。

以税费改革为例,在税改前,农村基础教育投人的主要来源是基层财政拨款、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三个方面,由于国家教育经费投人量较少以及县乡财力薄弱的原因,后两者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但是,税改后取消了后两者,在我国县级财政普遍薄弱的情况下,部分贫困县已经出现了难以支持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

三、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效益有待提高

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制约着教育财政经费投人的数量水平,不同的教育经费投人责任主体的划分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程度上,在等量的教育经费投入前提下,可以选择不同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最大效度地发挥其保障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是说,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人}j效益问题也应当纳人对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人的整体分析框架中。

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实施形式,由于配置的不合理、配置渠道的不畅i}、操作和运行层面的微观影响因素等,产生了“教育浪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文件对“教育浪费”这一概念如此定义:“浪费这个术语在教育领域更广泛的被用来描述阻碍某个教育系统实现其目标的各种障碍。”由于教育浪费的存在,造成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人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种增长是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相关的。但是在基础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结构中,人员经费偏高,公用经费偏低,这一现象制约着教学条件的实际改善程度。人员经费比重增长过快,固然与教师待遇改善有关,但是也与教育部门的用人制度滞后和管理不善有着直接的联系。尤其在农村,教育财政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的发放,其收益主体实际上已经变成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者老师,而非教育财政的理论受益者学生。

而作为直接关系教育财政实施质量的教师,也存在着影响经费投人质量的因素。在等量的教育经费供给下,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提供的至少应该是等量的教学供给量,但是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师的年龄结构老化。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突飞猛进,年龄结构的老化意味着知识结构的老化,在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不同,没有定期的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其与新鲜知识接触的机会不多,那么在同量教育经费供给条件下,其提供的教学质量存在着滞后陈旧的问题。同时,农村基层教师还面临着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增大的趋势:年轻教师比重增大,学历水平提高,但职业预期也相应提高,流动性增大;原有部分高素质教师年龄偏大,面临退休;部分中青年骨千出于经济原因,也在寻求更好的出路。

从教育的设备资源合理配置角度看,现在过度分散,规模小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使本来就很拮据的教育财政投人愈加杯水车薪;县镇等中心区域教师超编,乡村学校教师不足的师资配置方式分化了有限财力的作用。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流量和存量,教育资源的配置不仅包括流量配置,还包括存量配置,教育机构和师资的分散化要求对学校资源做出存量调整。

四、对策与建议

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人上存在的问题后,为了提高我国现有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益,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人的合理布局,提出以下对现行教育财政体制和政策的改良建议:

(1)提高教育财政支出在国家整体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进一步修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政策,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经费投人的保障机制。运用政策调整,使农村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超过高校和城市中小学教育经费增长速度,可以运用“存量不变,增量调整”的思路,即在“十五”期间的新增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中拿出50%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或者在确保教育财政投人原有渠道增长的前提下,用新增整体财政投人总量的10%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人。

(2)拓展多渠道、多方向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人。如可以在“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基础上,给予民办学校体制上或者制度上的保障;也可以运用现有教育财政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其他资金注人主体加人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队伍中来。如采用义务教育券的思路,一方面能够通过现有财政吸引更多资金,扩大基础教育财政投人的存量;一方面通过义务教育券的市场选票把公立学校部分的推向市场,有利于现有的注人公立学校的财政投人的效益。

(3)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人责任主体,建议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县域经济现存的差异,其投人主体应当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实施差别责任制:即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实施以县为主的财政投人体制;在经济条件一般的中部地区,实施省市县共同负担的投人体制;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西部和广大贫困地区,实施以省市级政府为投人主体,国家负担一部分经常性的专项财政拨款,县级政府起财政辅助作用的投入体制。

基础心理学的分支篇10

[论文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埋头苦干的实践精神,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创造性地为全国提供了教育改造与地方社会改造的经验,特别是在经费筹集方面为当时及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其存在的矛盾困境也牵绊了国民基础教育质的提升。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教育家雷沛鸿设计并得到新桂系当局支持而付诸广西全省实施的“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1933-1940),不仅使广西的教育风气为之大开,而且以它的卓有成效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自发韧到完成“六年计划”期间,其成效是显著的,基本上达到了“六年计划”中普设学校,完成绝大多数儿童和失学成人接受国民基础教育的目标,并且在此过程中也看到民众所进发出的巨大力量,昭示着广西的基础教育仍有发展的余地和空间。但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在数量迅速壮大的同时,质量却明显不足,并且在探索中,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矛盾未能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以往对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研究多从其成效与影响挖掘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造的历史地位,但对其存在的不足与困境的研究似乎略显不够。本文试从经费的角度探讨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为改造中国教育所做的努力、尝试与探索,同时也看到由于历史条件的诸多限制,其在经费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而成为导致国民基础教育质量跟不上数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经费的来源

    广西国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中得到中央政府拨给的一部分义务教育经费,绝大部分还是靠地方政府拨发及社会力量筹集。主持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的著名教育家雷沛鸿认为“我们对于教育经费的筹措,有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使人民认为这种教育是为自己而办的,所有学校为自己而设的,大家自动来参加,自动去筹款,按家产派款也可,抽积谷仓也可,都要从需要与自动作出发点”。这个原则既是出于广西是个穷省,政府财政紧张的考虑,也是出于“用最少的经济,办最有效的教育”的主张。过去许多地方以举办教育为号召借以开辟财源,“到了筹款告成,混入地方财政统收统支之后,教育却沾不了光”,这样的利益未到,捐税先行,使“人们已负担了义务教育的税捐,却没有享受真正的义务教育”。所以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经费的解决主要依靠发动民众力量,为自身的教育添财出力,筹备基金。

    《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六年计划大纲》中拟定的经费来源包括:拨发各县原有粮赋附加二成义务教育经费;拨用各县粮赋附加三成教育经费;将来各县中改组经费由省库支给后,原有县中经费全数拨充;拨用其他地方公有资产及经费。1934年,广西各县国民基础教育费共2,785,189元[cs],其中粮赋附加二成义务教育经费共495,824元,粮赋附加三成教育经费共745,359元,这两项中来源于粮赋的教育款项占国民基础教育总经费的44. 6%,其余占大半的55. 4%除少量由中央及省财政补助外,大多则是主要依靠地方自筹。1935年各县基础教育经费收入总计5,249,309元,其中中央补助费143,083元,省款补助费47, 747元,县款3, 429, 035元,各校自筹经费1,629,444元,由地方自筹(各县及学校自筹)的经费高达9600。可见国民基础教育经费虽分为中央补助款、省款、县款及学校基金四部分,但实际上尤以地方自行筹集学校基金为主。

    国民基础教育经费采取“统筹分配,因地为粮”政策,以政府酌量补助为过渡,鼓励各学校逐渐筹足基金,务求达到自给自足之要求。最初,中心国民基础学校以县款设立为原则;村街国民基础学校,教职员薪傣以县款支给为原则,其他经费应由各村街自行筹集。第一次修正《广西国民基础学校办理通则》(下文简称《办理通则》)后,中心国民基础学校经费,仍以县款支给为原则,县款不敷时应由地方自行筹集;村街国民基础学校之经费,除校长生活费由县款支给外,其余概由各村街自行筹集,但未筹足以前,应由县款补足之。第二次修正《办理通则》,则进一步规定村街国民基础学校之经费,以由村街进行筹集为原则,在未筹足以前,则由县款补助之;中心国民基础学校之经费,除校长教师薪给由县款开支外,其余均由地方自行筹集。由此可以看出国民基础教育经费来源的趋势:地方政府款项的支持渐少,各地方自行筹集成为国民基础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组成。

    二、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经费的筹集方法

    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经费的筹集“以全县范围,应统筹全局,按时支配,如有不足,再由村户捐集款项或谷米,或由村民出力造林,种农作物,如芋蔗凌子之类,以供给之”。学校基金之筹集,以举办公共造产为主,在《办理通则》中,曾规定筹集的主要方法有:拨用农仓收益,或按照私人财产(包括蒸尝)多寡,分别派捐;移用原有学款.、庙产、公款、公产及其他公有产业;由乡镇村街长征民工,借用土地,举行公共耕作,以其收入拨充基金;乡镇村街所有荒地荒山,由基础学校乡镇村街公所,主持垦荒造林工作,以其收益拨充基金;志愿捐助之财产;参照筹建村街公产办法大纲,办理其他公共造产事业。此外还有提充各村街内之寺庙神会及其他无正当用途之公共产业,提充祀产之一部分,征收义务教育捐,筹设学仓等。基础学校筹集基金之最低数额,村(街)基础学校暂定为每年能出息国币一百元以上,乡(镇)中心基础学校暂定为每年能出息国币四百元以上。依1941年((广西教育概况》统计,当年已经筹获之基金数目,计中心学校当年可出息470,682元,国民学校当年可出息国币947,781元。

    国民基础教育的经费一方面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方造产,比如学校校舍,可因地制宜,就当地无用的公所、寺庙,或借用民房、祖祠,加以修理,或征用义务劳力特别建造,而不是另盖华而不实的校舍以充门面;另一方面开辟新的公共产业,既可为当地村民创造经济利益,又可为学校积累基金,既进行了生产教育,又使民众对支持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如桂北各县,“好多乡村学校,校舍的建筑,基金的筹集都不差。如灵川、兴安、全县一带……有的教师每月尚能有三担以至五担的谷子,大家的生活还相当安定,至于学校的修缮办公设备等费,以其基金有着落,也在都不发生问题”。

    筹集经费,单靠政治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需地方人士的协助,充分发动社会的力量。省政府有鉴于此,于1938年4月,颁布《广西各县乡(镇)村(街)国民基础教育协进会简章》,在各县乡(镇)村(街)成立“国民基础教育协进会”(后改称“国民教育协进会”),将过去仅负担片面而消极的工作的各校基金保管委员会取消。国民基础教育协进会是为协助推进国民基础教育的主要组织和社会力量,以扩大地方人士参赞和推动国民教育的责任。协进会对国民基础教育积极辅导和善为运用,有效地解决了国民基础学校的一些问题。如强迫教育,筹集学校基金、设备、建筑、办公费、教师生活费米津谷津等。国民教育协进会还曾负责办理国民教师慰助工作,由于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是个规模庞大的工程,所需的基础教师数量必然也巨大,教师的薪金待遇也就成了经费支出的一个大头,加上物价增长和战争的影响,教师待遇得不到保障对国民基础教育的推进也是一个障碍,所以国民教育协进会协助政府“广泛地展开国民教师慰助运动,从治标方面说,大家献米捐钱或出土地;从治本方面说,大家切实限期筹足学校基金”。

    国民基础学校还会动员当地群众进行临时的募捐。一位指导专员到各地指导归来后曾记录:“往各县各乡镇辅导国民教育,在灵川县的仪舞镇住了两夜,知道该镇中心学校,以短短的时间,筹办了一个成绩展会及恳亲会,发动了一个募捐运动,一募就达法币一万八千元左右”。可见,只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和教育民众,发动民力,群众对于国民基础教育的支持是可能的,这种组织社会力量,运用社会力量来改进及充实学校,协助并响应政府推行各种抗战建国设施的办法可以临时解决国民基础教育的部分经费问题。

    三、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及其检讨

    尽管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对于经费筹划的设计考虑得比较多,一些地方也确实实行得比较好,但在有些县份,实际操作上仍存在很多间题:“第一,贫痔县份,经费支细;第二,是学校基金与乡村公产,不得不能达到规定的程度,而且一时未能积极筹集;第三,是省库因各种建设事业,开支浩繁,无力补助各县经费”,也就是说国民基础教育经费的学校基金、县款、省款三方面来源均存在问题,因此国民基础教育的经费一直“捉襟见肘,未稍减其严重性”。据1937年上半年的统计,全省村街基础学校已筹足基金者,仅7,139校,占全省36. 5%。;乡镇中心基础学校已筹足基金者,仅582校,占全省25.300。而未筹基金者,则乡(镇)中心基础学校为548校,占全省2300;村(街)基础学校为3,574校,占全省18. 2 %。可见国民基础教育的经费筹集问题面临的难度甚大。

    从省的方面说,省库收入不丰富,加上历年来致力于各项建设,岁出甚大,省政府不能尽量补助基础教育经费,尤不能特别补助各边远贫瘩县份的基础教育经费。从县方面说,有些县份对于基础教育经费未能使之完全趋于正轨,最显著的缺点:一是基础教育经费的筹措未定有具体有效的办法,同时未能督导各乡(镇)村(街),筹足学校基金;二是基础教育经费没有相应的数额,全县教育经费占全县经费总数百分比不高;三是基础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平衡,每有重城市而轻乡村,形成偏枯的现状;四是教育经费不能确保独立,基础教育经费仍不免挪作别用。从乡(镇)村(街)方面说,有些地方对于基础学校经费尚有很多缺点:公共造产进行不力,学校没有足额的基金,仍有向学生收费者;学校与乡(镇)村(街)公所混合编造预算,经费互为流用,基础学校经费每受影响;学校基金管理不善,每有侵蚀情弊。就拿金桥基础学校来说,指导专员反映:“学校经费,据说虽有田数亩,鱼塘一口,充作学校基金,但我们自到此以来,尚未见到分文,移交时也没有提及,现在只由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每月津贴国币二十元作经费而已,至于县政府之补助费,已呈请立案,久未见批准,故县补助费至今尚未领到。

    由上述所列的问题看来,国民基础教育的经费问题在“六年计划”实施的时期并不十分尽如人意,总的来说表现为经费来源不稳、分配不均、管理不善,教师待遇不良,学校经费短细等。

   四、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经费的矛盾困境

    首先,是以不增加民众赋税负担为原则来筹集教育经费的良好愿望与国民基础教育需要投入的客观要求的矛盾。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的总设计师雷沛鸿本着一颗“教育的同情心”,在国民基础教育经费的筹划上,他始终认为“假若为了教育经费不够而去增加民众负担,那是不可以的”,“教师的薪傣是不能从增加赋税去提高的”。但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目的在于在六年中使全省儿童及成年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国民基础教育未实施前的1933年,全省的基础学校(包括初等教育学校及民众学校)共21,031所,学生684,861人,而按计划全省应于1936年7月以前普遍设立村(街)国民基础学校至少23,981所,1937年7月以前普遍设立乡(镇)中心国民基础学校2,313所。在短短的六年内解决如此庞大人数的基础教育问题,必然在设校、师资等教育投入上增加巨大的经费开支,如果按雷沛鸿的想法,不从增加赋税入手,在省、县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显然是满足不了国民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的。据1935年的统计,国民基础教育的县款及各校自筹之款合计5,058,479元,是皆出地方者,平均每人每年负担0. 37元,从这个数字看来民众承担国民基础教育款项的负担是很轻的,但肯定的是,这样的投入明显满足不了规模庞大的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发展国民基础教育,肯定需要相应的经济支持,无论是依靠增加赋税或依靠民众自行筹集,最原始的来源总还是人民创造的财富,负担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看这种负担是否在民众承担得起的范围内。假如民众生产得到了发展,经济收入得到了增加,负担一定教育赋税或筹集资金不成问题,那么教育经费的解决自然顺利,反之,民众的收入没有增加,而各种捐税先行,对民众来说便是累赘,从而使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

    这就引发其次的一个矛盾:究竟是要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再来图谋教育的投资,还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促进国民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这是关于教育究竟是社会变革的因变量还是自变量的问题。“在复杂的社会变迁中,教育究竟是社会进步的自变力量,是社会变革的推进剂、加速器;还是社会变革的因变量,只能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后,获得生长和发展的空间,一直令人们莫衷一是。……在普遍的情况下,就像功能主义者指出的那样,教育更主要的是局部对整体的‘适应’。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将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既为教育建立一定的社会基础,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更使教育发挥自变力量的作用,并不以经济条件落后为借口使教育停滞,在一个人贫地脊的省份因地制宜地探索一场教育改造运动。“他们想用教育和整个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各方面的力量,助成广西新政治、新经济、新社会、新文化的建设,与一般为教育而教育的办法根本不同”。但要提高民众的生产技能和生活水平,让他们对教育经费筹集有一定的经济承担能力,让他们从认识上理解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就要依靠对他们进行生产教育、生活教育和各种知识的教育来实现;而只要发展教育又必须依靠相应的资金投入。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没有因为广西是个地脊人贫的地区,资金缺乏就放弃教育的发展,而是希望找到一条教育与地方建设同时进行而又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的确,在一些地区通过节俭经费、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解决了基础学校的一些硬件设施间题,通过教育、宣传、发动民众筹集部分基金,使国民基础教育能够顺利地进行,但也有不少地方因为资金筹集困难进展缓慢,甚至随着国民基础教育不断增长的学校数和就学人数的要求更显窘迫。因而广西国民基础教育经费的筹集面临着在国民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地方各项建设的规模、速度之间找到相对平衡的方法的挑战。

    第三,教育工作者牺牲精神与现实生计的矛盾。雷沛鸿反复在各种场合强调国民基础教育的教师不应计较个人得失和物质待遇,要有传教士一样的牺牲精神,去承担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开路先锋的责任,去感化民众。在民众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思想觉悟和经济能力之前,国民基础教育的开展需要从事这项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们付出更多的“同情心”和无偿的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是雷沛鸿常常主张和提倡的“教育的同情心”。他认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用热心服务的精神去发动群众的力量,大家携手前进,“工作繁重可以不成问题,经济困难也可以通过引导民众发扬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的方法去解决”,为着这些事业要牺牲个人,报酬之多少可以在所不计。但这样的美好愿望和牺牲精神并不能解决现实的生计问题,往往个人生计的艰难以及民众的不配合削减了国民基础教育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一方面,尽管国民基础教育的经费大部分用于教师的薪傣,但国民基础教师的待遇是一直令人担优的问题。除了由于国民教师人数太多,需款太大之外,最重要的是“由于所提高的待遇,不能随物价增加而增加”,尤其是进入抗日战争以后,“浩大的战费使中央及地方财政枯竭,教师薪傣与待遇难以兑现”,“物价飞涨引起货币贬值,使教师薪傣价值急遴下降,失却真实意义。据《广西省义务教育视察报告》称:“各县各级基础学校教职员之待遇,并不一律,省厅仅作抽象之规定,中心学校校长教员之生活费,每月最高不得超过国币35元,基础学校教员生活费,不得少于6元。尽管省厅“抽象规定”国民基础教师工资最低不得低于6元,但月薪在1-5元的仍有很大一部分。民国时代比较稳定发展的抗战前几年,全国小学教师的模糊平均月薪为30元,广西国民基础教育教师的薪水待遇与全国小学教师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教师的待遇低微既使得基础学校难请得好教师,也使原来的好教师也不安于位。另一方面,是民众对教育事业的冷漠,比如在一些地区,“学校校舍是破败不堪,基金也丝毫没有,但是民众来一次‘舞狮’,可以用上万元,来一次‘打醒’也会用到数千元”,指导人员失望的说:“这是什么?这也是社会有力量,不过这一力量没有被我们运用到教育方面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