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十篇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十篇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10:12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篇1

关键词: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美术教学

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中寻找到适合课程教学的资源是充分发挥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应该选择合适的运用策略。

一、网络美术教育资源运用的意义

在高校美术课程教育中运用网络教育资源能够扩大美术课程的知识面与信息量,增强美术课程的趣味性,让美术课程更加直观、形象。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的运用能够将高校美术课堂中的艺术与技术紧密联系起来,让课堂教学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实现从以往单一教学模式到多元化互动教学的转变。高校美术课程中网络教育资源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往的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理论过于严谨,思维方式死板,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较为单一,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网络教育资源与高校美术课程整合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反思,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潜力。

二、网络美术教学资源的运用策略及方法

1.在素描课程中的运用

在高校美术素描课程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高校素描课程就是利用美术绘画技巧研究造型规律,养成专业绘画习惯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素描课程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素描教学,并且进行相关的解说,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还可以通过动画展现素描的绘画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资源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素描的各项构图与绘画知识。如,教师在进行构图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对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领悟构图的要领与技巧,从而体会到整体构成的多元化。又如,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透视教学这一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仅仅凭借教师在课堂上的口头讲授,学生很难彻底理解。而利用网络资源就能将透视现象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让画面具有立体感。

2.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以往教学模式中的高校美术课程教学只是为了传授学生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获得相应的能力,并没有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理性的知识远远多于感性的知识。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格式的资源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会让美术欣赏课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营造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的兴趣。另外,网络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灵活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抓住美术作品欣赏的关键点,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

3.在色彩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尤其表现在对色彩的学习上。虽然有的学生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但是关于色彩的专业知识仍然十分有限,鉴赏能力一般,观察方法不得当。如果这一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遇到阻碍。特别是在高校美术的色彩写生教学中,学生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以往教学模式中的弊端,以提升学生在色彩知识方面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色彩写生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色调训练、色阶训练等知识点。一般情况下,上述知识点的教学通常只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普通教具进行讲解。而利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则可以将色彩写生中的内容都囊括其中,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便于学生领悟和感受,进而提升其对色彩的辨别能力。利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色彩变化的规律,能够更加准确地领悟色彩所表达的情感。

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上有大量的美术教育资源,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如何合理、恰当地运用网络美术资源显得十分重要。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网络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谭传芳.浅析地域性美术资源在地方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美术向导,2013(5).

[2]王东方,聂磊明,郑小强.发挥优势趋利避害——关于美术理论课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的思考.大舞台,2010(12).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篇2

一、教学内容量大,配套教辅资源缺乏。

美术新教材内容共分五个系列九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内容量大。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为例,全书共有二十课,一至八课为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这部分的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知识的连贯性很强。学生通过学习对美术鉴赏有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并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九至二十课为鉴赏经典的美术作品,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美术作品的几个主要门类:绘画、雕塑、现代艺术、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每个门类都展示了各时期经典的大师作品。学生通过鉴赏,受到美的熏陶,了解了各类美术作品的特点,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可以说,教科书的内容丰富,知识全面。但这个模块的教学仅用18学时,平均学习一课的时间不到1学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如:《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这课的内容共有五个: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国古代人物画、中国古代山水画及中国古代花鸟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二条是: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我认为这课书在美术鉴赏模块中是很有分量,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部分,用一两节课只能是蜻蜓点水,不能较深入地了解。在实际操作中,这节课我用了2课时:第1课时讲帛画和敦煌莫高窟壁画,重点介绍敦煌莫高窟壁画;第2课时通过分析中国画的三种题材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所强调的笔墨韵味和书法的表现要求,追求气韵的审美标准以及超越视觉表象的文化精神。为了这节课只得放弃其他一部分内容。由于从中选择部分内容学习,不仅学生学习不完整,知识不连贯,且难于取舍。这样一个鉴赏模块上下来,造成有些内容跳过,有些内容点到即止,有些内容意犹未尽,没有时间拓展,教学完成效果不理想。配套教辅资源缺乏,教科书配套的资料只有一本教学参考用书,就连教学课件和教辅挂图都是教师自己创作的。老师上课只有一本教科书,但备课却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和图片,这需要很多的时间,最后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二、美术教学设备及条件不足,课程受限制

教学设备及条件不足包括几个方面:(1)学校设施不达标。(2)教具缺乏。(3)学具欠缺。(4)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不高。

三、策略

(一)、教材整合,开发教辅资源。

进行教材整合,美术课程分五个系列九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应既有独立也有联系,老师上课时注意知识间的融合贯穿,甚至有些可以拆分,不必完全按照教材,能达到教学要求就行。如:《美术鉴赏》模块,前八课为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这应是必讲内容,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非常重要,后面部分可以结合其他模块进行。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和十四课〈〈中国现代美术〉〉的现代绘画部分可以与〈〈绘画〉〉模块中的中国画内容一起进行。第十一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和第十二课〈〈外国雕塑撷英〉〉可以加入到〈〈雕塑〉〉模块中。第十五课〈〈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可以加入到〈〈工艺〉〉模块中。经过整合,教学更流畅,老师不被教材所捆绑,时间的处理游刃有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大力开发教辅资源,出版社应结合教材开发完善教辅资源,使教材成为立体化教材与多种媒体形式的配套教材,并已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全部课程的配套投影片、相关学科录音带,以及新课标教材起始册的配套VCD等多项教材立体化工作。我省高中美术的教学可根据地方特色组织人力开发地方教辅资源,如:广东省本地的瓷雕作品、各类的手工艺品与及绘画、本地的名家介绍,广东的民间艺术作品等等。学校根据校本课程每学期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发出校本教辅资源等。重视艺术教育,改善学习条件。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在大凡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好的、注重艺术教育的学校都是些名校,条件差的学校总是遇到种种困难,如:场地、设施、师资等。学校应尽快解决场地问题及软硬件设施,保障美术课所需,改善学习条件,这样美术课就可以顺利开展。

(二)承前启后,推进新课程实验。

(1)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的成败关系到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几年,应该说有很大的收获,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考进高中的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参差不平,这给老师的上课带来困难,必须承前启后,来推进新课程实验。

(2)高中美术新课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这要求老师注重知识的过渡,适当补充基础知识,教学中更注意基础差的学生,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进步。

(三)加强素质教育及新课程的宣传力度。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篇3

高中美术往往是每周一节课,学生所学的知识很难及时得到复习和巩固,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而核心素养是个体在与情景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而形成的,这就需要从“一课一练”或者“一课一赏”转向“主题性、研究性”的单元美术学习、项目式学习和有深度的实践性学习模式。通过时间整合,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完成某一个模块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学习效率更高。除了国家课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美术教学课程,如地方或学校校本课程、社团课程等。这些课程的时间是零散的,缺乏统一部署和系统安排,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学科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发展的递进、循环体系,既浪费了教师的时间,又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如果将这些时间整合起来,根据学生情况开发出不同层级、不同方向的高中美术学科课程,每个层级的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计划和评价机制,并统筹美术相关课程时间进行教学,则更有利于高中美术教学。

二、对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课程教材内容的整合分为模块内教材内容的整合和不同模块教材内容的整合。在模块内,整合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美术教材之间的整合

我国高中美术教材有许多共同点,因为其都是按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撰写的。对于不同教材中的重合点,笔者给予了关注。如,人教版设计第五课《美的阅读——书籍设计》,列举了甲骨、钟鼎、石鼓、竹简等文字的各种载体;湘教版书法第一课《砚边漫步》,展现了书法的审美价值及其发展简史。《砚边漫步》中图片繁多,从真实动物到甲骨文、从拓印到现代艺术设计都有所触及,着重展示了中国汉字的变化过程和各个时期汉字的个性、风貌、意趣。我们可以此为契合点,将湘教版书法教材中汉字的变迁作为起点,将中国古代装帧艺术的发展历史渗透书籍设计一课,引导学生理解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承载者,是知识传播的媒体。此外,还可以整合浙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活字印刷》与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当一回蔡伦》两课,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纸的改造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传播和发展上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学习兴趣。这样有层次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重要的问题形成深度的思考。再如,人美版高中美术第七课《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产品设计》用了四课时的内容介绍了产品设计的诞生、构成要素、设计步骤和方法以及产品的设计表现,从更高的层面介绍了产品设计。初中七、八年级美术课程中都有“设计应用”模块内容的设置,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中有对产品设计概念的简单介绍。学生在初中学习产品设计打下了一定基础,再通过高中美术产品设计的系统学习,对产品设计会形成深刻的认识。因此,在此课导入和授课过程中,加入初中学习的痕迹(海报、标志、会场、纸盒动物、瓦楞纸动物、泥塑、折纸等),既增强了美术单项内容学习的延续性和回忆作品制作的趣味性,又使学生对设计概念有了由浅到深的理解,并付诸设计运用,达到了学科素养最基本的要求。高中教材共有九个模块,以湘教版的九册教材为例,其中有很多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知识点分散在各本教材之中,我们可以将其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美术教材章节之间的整合

教材整合是对现有教材的有效利用。如,湘教版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与第三单元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第十三课《异域的憧憬》是相关联的。受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影响,信仰与神话故事成为特定时期内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方的美术创作主题、风格样式、物质媒介也因此有了各自的特色和风貌。《心灵的慰藉》主要是以信仰在美术中的体现为主线,介绍各时期各国的艺术作品;《各异的风土人情》主要关注的是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异域的憧憬》阐述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可以整合这三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有一个从感知到鉴赏的转变过程,从图像识别各种材料体现的人物神态和动态,再将这种体验进行审美感知、思考和探究。这是一个指导性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体会到这些作品存在的历史渊源和信仰的巨大力量。

3.教材正文与隐含资料之间的整合

在现在编写的教科书中,除了正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性的帮助学生理解的材料。如湘教版有“活动建议一”“思考与交流”和一些名作的介绍等;人美版有“思考与讨论”“人物故事”“学习活动”等板块。这几个板块中实际上包含着很多课外美术资料,在正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适当选取以辅助教学。

三、对不同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美术学科素养的提升,是学生素质整体提升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将各学科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是最合适的教学导入方式。以人教版高中工艺第四讲《玉石文化》为例,此课着重于对玉的文化理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语文、历史、地理、化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此课可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从有关玉的故事或成语入手,对其出处进行点拨、引申。在探究玉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课程资源,引发学生共鸣,探究其特定的传统文化寓意,然后拓展到美术学科的核心教学上——“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君子佩玉是因为中国古代“君子比玉于德”,儒家将美玉、君子和道德融为一体,玉石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玉石的各种形态暗喻玉的品质,宛若儒家文化中的君子,君子如玉,温润而泽。美玉与君子彼此相互印证,在儒家为尊的时代,玉石的地位不容置疑。第二个课时以玉石的种类、色泽、工艺、造型图案等的鉴赏为重点。从我国和田玉的形成解释羊脂玉形成的来龙去脉,利用地理、化学等学科知识扩充内容,使玉石的知识更加饱满。这可以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玉石的特性,辨别硬玉、软玉的不同,认识古代圆玉的种类、用途及寓意,了解治玉工艺,探究宜昌本土玉石文化等。因此,学生在此课中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更加连贯。这些基础、具有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一样,决定房屋的高度和宽度,决定着学生素养的培养深度和层次。不同学科的整合不仅需要广博的学识和精心的备课,更需要教师对课程改革由衷的理解和赞同。值得注意的是,跨学科的课程资源整合不可本末倒置,脱离高中美术教学的主题。要寻找相关学科可与美术学科进行跨学科渗透的最佳契合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中美术教师不但要熟知本学科知识,而且要有广泛的知识面,能把握与高中美术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点及其结构,从而把可以契合的点、面有机整合,运用到高中美术课堂中。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篇4

【关键词】兴趣;人格;师生关系;媒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的提出,兴趣是美术学习的源动力。我们应将美术教学的特色充分发挥,课程的设置讲授都应该适应学生的现有的知识体系,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转化成一生不变的爱好。

一、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是天生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人格是包括性格、气质、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的价值取向等方面。教师的人格能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日后的心理发展,美术成绩提高很大程度都受此影响。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魅力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毋庸置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一个关系体系,它既反映社会与文化的各种知识的交流,又是教学课堂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及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因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教育者提出的最为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师生关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在传统的过去,教师一直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地位,主宰一切、是学术的象征和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因而传统的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但随着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比过去已日益强烈;随着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的今天,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早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原来那些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在高中美术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优化师生关系则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师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水平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改变单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国一些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方式还是以书本式的教学方式简单教学,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导致学生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美术教师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四、让学生多展示自己,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选取好的作业、绘画,利用课堂、课外举办小型展览,让同学们观摩、评述,增强审美意识、评价意识,促进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相信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更加努力学好美术课。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学生。关键在于老师精心设计每一课,做好引导,做好辅导。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得有趣,学生才能接受,才能多想、多练、多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促进自己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提高,打好基础,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五、利用有效的媒体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术鉴赏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及媒体资源,整合美术课程资源,为美术鉴赏教学服务,营造全方位的艺术氛围,优化教学效果。在有效利用媒体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1、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教材特点选择媒体资源

我所在的学校是市县中学,所教授的班级多,班额大,加之学校教学硬件还不够完善,教学资源缺乏。学生获取的学习资料的渠道甚少。为此,在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时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媒体资源进行播放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如:在中国美术鉴赏的部分课程的授课中,我选择了中央电视台第4套频道中的《国宝档案》节目的视频资料,教学中适时插入播放,学生被节目中的国宝背后的故事所吸引,在了解故事的同时也领略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古代美术的魅力,从而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2、利用媒体资源突破教学难点问题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篇5

1.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网络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引导、指导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反馈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在网络交互的方式非常丰富,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bbs、qq、e-mail达到交流。专业的美术论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园地,也可以在专业论坛发表个人美术欣赏专著,譬如全国著名的七彩网美术论坛等,当然还有更加专业的艺术论坛,譬如建筑论坛里的美术论坛等,都是人气极旺的优秀论坛;QQ犹如网络电话,师生可以面对面、点对点直接对话;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及疑问编辑成超文本通过e-mail发到老师信箱,待教师阅读完毕给与完善的答复;还有网络留言板,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学生通过留言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镇江教育网里热门网页教科教研里的艺术教育就有专门的留言板,为全市美术教师的业务交流、师生对话提供了交流平台。这些交流平台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得以迅疾和便捷。

2.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2.1教师角色的转化

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教师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美术欣赏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在学科联系中,美术欣赏与中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如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涉及金属熔点和合金的概念;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历史紧密关联;美术作品的发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与地理相衔接;花鸟画中各类花鸟形体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生物课学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不断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愿望,这就需要不停地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这样也是教师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

2.2教师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

2.3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各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将学生编排成不同的课题组,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3.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个人或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式,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有这样一个实例,园林艺术和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美术中不同门类的两种形式,但是它们的那种亲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内涵将两种艺术形式联系起来,我们的高中生在学习时感觉到了这一点。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对此建立研究性课题,学生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具体分工安排,他们通过上网查找各类相关资料,不但查阅了著名园林建筑的图片和建筑结构图、研究了园林在中国的地域分布状况、考证了园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情况、下载了山水画图片与园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甚至连园林建筑内部陈设和匾额、楹联的内容都不放过,将这些信息资料编辑,通过一系列对比之后验证了课题。在围绕美术欣赏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依靠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解剖问题最终做出可靠的评价。说明高中的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达到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美术欣赏的终生学习,从而达到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

4.首先要正确理解“网络环境”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篇6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它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审美能力,从而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五大系列中的第一个系列,是满足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高中核心课程之一,是云南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必修模块。经过课改后几年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和研究,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策略有了自己的感想。

一、正确认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大价值:可以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艺术,形素养;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获得多种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能受到多种情感教育,更好地感悟生活。

教师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自己身上担负的教育责任,要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师生都不可以认为它是“小学科”,从而马虎对待、简单学习,必须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助力学生成长,让“小学科”发挥大作用。

二、挖掘美术鉴赏课程具有的人文主义性质

人文科学关心人的发展,它与自然科学是互补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它们二者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双翼。美术是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中蕴含人的愿望、情感、道德、尊严、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因此,人文性质是美术鉴赏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美术鉴赏课程的人文性,一方面应主动学习人文知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做好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应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熏陶,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开展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知识学习过于脱离他们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难以理解和接受,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认为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千万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他们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过于强调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则会导致学习层次过高,理解难度过大,学生必然难以接受,教学也无质量可言。必须明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家,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我校的高中生百分之九十来自于农村,对于美术知识、美术作品和美术鉴赏,他们的知识范围和实际体验都少得可怜。因此,我尽量结合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开展教学,站在学生角度,尽可能把内容与他们的学习经验结合起来,采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能明白的例子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好学,进而乐学,教学才能一步步走向深入。

四、充分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化选择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教师不能只依靠一本教材教学,而要善于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那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呢?我认为,教师一方面要经常思考:我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有哪些方面?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融入我的教学?怎样融入教学才最好?另一方面教师平时要勤于观察和积累,自觉养成好习惯,凡是遇到能用于美术鉴赏教学的资源和信息都要保存或记录下来,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整理,然后创造性地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源融入教学中。我平时就很喜欢收集社会、生活、新闻、报纸、网络等方面的资源信息,然后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中,这些多方面的资源信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特别是取自我们身边的事例,学生特别容易对它产生亲切感,学习更主动和投入,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

美术鉴赏涉及民俗特色、民族风情、社会历史、生活习惯、风景名胜、地方产品等方面内容,而且各地方都有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而且能引发学生对本地传统和历史的关注,还能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我的家乡有许多非常好的资源,如我将腾冲的玉石雕刻、油纸伞、皮影戏融入到《什么是美术作品》一课中;将松山战役引入《战争与和平》一课中;将本地傣族服饰、腾冲和龙陵的农民画融入《不同的歌声》一课中;将易罗池灯会、端午节花街、傈僳族的“刀山火海”引入《各异的风土人情》一课中,等等。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让学生兴趣大增,同时了解本地文化,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对于传承本地优秀历史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我因地制宜积极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如因我校背靠著名的太保山森林公园,校园依山而建,景色优美,环境优雅,又紧邻历史悠久的佛教玉佛寺、道教玉皇阁,加上学校思齐台孔子塑像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形成难得一见的“三教合一”现象。另外校园内还有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升庵的故居等,综合以上因素我设计了《发现之旅――我的美丽校园》一课,让学生带上相机分组寻找并拍摄校园之美,为拍摄的照片配上优美的文字,最后各组利用多媒体向大家展示本组作品,学生积极主动,兴致高涨,展示的作品和优美的文字具有内涵和深度,不禁让我惊叹于学生的非凡创造力。此时此刻,“美”的发现和感悟已相互交融,“美”的内涵已得到悄然延伸。

六、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

课程改革后的美术鉴赏教学不应只是单纯地赏析和理解,还应与生活相联系。我认为与生活相隔离的美术鉴赏教学是空洞的,只有将二者紧密联系才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美术鉴赏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生活都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多年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观点之一。

在教学《战争与和平》一课中,我引入发生在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的案和仍在战火中的叙利亚作为例子,让学生观看我精选的图片与视频片段,残酷的现实生动阐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祈盼,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样的实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生命意识和关爱生命、热爱和平的情感态度。

七、教师要加强综合性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不仅只是进行形式上的简单了解与认知,还需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风貌、地域特色、生产发展水平等方面知识,对它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感悟与赏析,有时还需用到文学、音乐、考古等领域知识。如鉴赏唐代仕女画需了解当时社会生产发展、审美取向、社会文化等知识;了解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需结合当地地域风貌、自然条件、人文风俗等因素进行。因此,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科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教授这样的课程,如果教师只具备单纯的美术学科知识,是远远不足以有效开展教学的。

所以,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广博的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自觉加强综合性学习,多学习历史、文学、音乐、地理、人文等方面知识,多了解有关社会风貌、生产发展、社会思潮、地域特色等方面内容,才能有效将这些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走上审美大道。

八、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多数存在课时数偏少,达不到标准课时数的现象。有些课程内容需要2个课时才能完成,因此存在课时数少、课程内容多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只有教师充分发挥能动性,有敢于打破课程设置的决心和胆量,不必循规蹈矩,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删减和补充,结合学生学习美术的经历、经验和生活,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关注重点知识、重要作品的学习,才能在有限课时数中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以上就是我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一些策略研究,课改后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教学反思和研究,勇于突破创新,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高效开展教育教学,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审美情操、较高人文素养、较强审美能力、拥有健全人格、用心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的新一代高中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篇7

关键词:素描基础;教学;中职美术

对于学生来说,素描基础课程不仅可以帮助自身提高绘画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自身的美术兴趣。素描基础课程教学能帮助学生分析美术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塑造自我风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逐渐提高素描技能,再加上中职学生素描功底参差不齐,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成为中职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美术素描基础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我国中职院校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以往美术素描教学模式的影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对中职美术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素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中职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学亟待改革。中职美术教师应创新素描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当前中职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素描重视程度不高

中职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也以技能训练为主,认为美术知识在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中用处不大,了解一下即可。正是这种片面的认识,再加上处于心理转型期的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中职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学难以真正展开。

2.中职美术缺乏教学针对性

以往的美术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进行记录,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批改。这种教学模式以美术基础知识与绘画方法的系统构建为出发点,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素描绘画能力,制约了学生素描技能的提高。在中职院校素描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事物的刻画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影响其美术综合素质的发展。

3.对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把握不够准确

一些教师对于中职美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够准确,使学生对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理解得不够透彻。学生离开了美术教材,就无法表述美术概念、美术理论等相关美术知识。

三、中职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调动学生的素描学习兴趣

较高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素描。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描教学素材,引起学生的素描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提升学生对素描知识的理解

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在中职美术素描教学中,教师应从素描基础知识入手,拓展素描资源,提升课程的趣味性,指导学生观察并解读素描资源。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更能帮助提升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美术表达能力。另外,对素描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也是教师深层次发展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力的过程。

3.树立创新意识,促进素描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阶段我国各院校的教育目标,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职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基础素描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创新意识带动学生的发展。如,在宣讲素描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图形中所展示的素描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创新式的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结语

素描是美术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基础阶段。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素描基础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客观事物。教师应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其发展个人风格,深化作品内涵。中职美术教学应以作品创新为目的,以技能提升为核心,以知识的构建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乐天.浅议中职美术素描基础教学.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

[2]杨茜.中职美术中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探讨.成功(教育),2012(12).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篇8

伴随我国新课改的提出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国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就美术这门课程来看,教师要想提升美术的整体教学效果,更新美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应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手段,对微课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以高校中美术课程为立足点,通过对微课基本特征和应用原则的分析,从微课在美术教学效果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展开细致的研究,期望可以为促进提升我国美术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微课;高校美术;教学效果;作用

在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微课这一新型教学理念的提出,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高校美术课教学方式的束缚,还为贯彻落实终身教育理念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对高校美术教学来讲,微课的应用可以让教师借助微课的作用,将教材中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录制成一个个比较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将每堂美术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凸显出来,借助有效设计相应教学情景的方式,极大的激发起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极大的提升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微课的基本概述

首先,微课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微”,这一特点在微课的内容、时间、形式上都有充分的体现。从时间上来看,传统美术科目的课堂教学时间有四十五分钟,而微课则可以在十分钟到二十分钟内就完成传统课堂一节课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而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微课的内容都是经过精简处理后的“精华”,其在讲解时主要借助多媒体终端设备完成视频或者是ppt资料的播放。其次,微课具有情景性。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都会按照每堂课的教学主题和目标完成ppt或者是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工作。这样一来,就使得微课教学模式同普通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其在教学期间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情境性特点。最后,因为微课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其教学对象也较为广泛。

二、高校美术中应用微课的原则

(一)选择新型的选题

对高校美术教学来讲,其微课选题的好坏,是衡量微课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新型选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般情况下,美术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都是以某一个知识点作为微课的选题,这种小而精的选题方式,可以让微课更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从而使美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此外,在确定微课选题时,美术教师可以按照该学科的前沿知识点,紧跟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将美术这一学科中的知识同社会上的特点问题有机结合,最终选择出具有较高可行性的选题。

(二)创新美术教学设计内容

对美术教学来讲,要想提升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做好教学设计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选题内容时,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每堂课的重点知识,在明确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提升微课内容的实效性,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了解本堂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其次,美术教师要结合美术生的学习特点,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适合高校美术生认知水平和规律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将微课的娱乐性、趣味性充分体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充分体现美术课堂的创造性特点

要想提升高校美术科目的教学水平,教师一定要确保微课的使用行之有效。评定微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是教师是否用恰当的方式使用了微课,微课的使用能否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微课是否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等。为了确保微课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整个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美术教师无论是制作和设计微课视频,还是利用其他的微课资源,都需要将微课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尽可能的吸引更多的学生,并通过情景在线的方式,对微课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设计[1]。

三、微课在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美术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在高校美术科目中以往采用的教学模式中,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只会在学校中的课堂上统一进行。而自从微课这种教学模式被引入到高校美术课堂教学后,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相关美术知识的教学工作,向全国高校学生展示自己在美术教学方面的水平。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将自己已经完成的美术作品与更多人分享,供其他人进行学习,而后再收集这些人员的反馈和评价意见,及时弥补自己在美术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借助这种以网络平台为媒介的新型交流互动方式,可以让高校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因此得到极大的提高。此外,高校美术教师在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时,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软件的展示,让自己对于美术创意作品和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行全面的阐述[2]。

(二)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

就高校美术教学来看,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激发起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好奇心。就微课来看,其本身具有以微而精的教学特点,视频中包含的相关内容,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教师在选定微课视频内容,设计内容结构时投入了大量心血,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仔细的研读这些作品,就可以在体会到教师用心的基础上,增加对课堂上涉及到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由于微课教学还带有情景教学模式的一些特点,所以,微课的使用也可以起到同情景教学模式相同的作用。因为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是教师经过了精心的准备,结合高校美术生的学习特点,制作出的微课视频教学资源,所以,微课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带有一定的多样性特点,极大的打破了以往美术教学内容单一、乏味的教学弊端,使学生业余学习生活变得而更加的丰富,极大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此外,微课教学带有较为明显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特点,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效果。

(三)拓宽美术知识的传播范围

微课时代的来临,不仅使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还让人们获取信息数据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而微信和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出现,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趋向于借助网络和其他的移动设备,对新闻视频等信息进行浏览。就高校美术科目的课堂教学来看,借助微课这种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制作出更加让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程授课方式。例如,以哈佛大学等其他国际上较为知名的高校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开课,以及这些高校制作出的微课,也开始愈发受到我国各大高校美术教育者们的广泛关注和高校学生的喜爱。由此可见,微课内容的传播和作用的发挥,需要依靠网络移动终端设备来完成[4]。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学会将微课内容同互联网平台有机结合,借助互联网的作用来拓宽微课的覆盖范围,加快微课中美术知识的传播速度,使得一些优秀美术教学资源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为美术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搭建出“寓教于乐”的新型教学模式

对高校美术教学课程来看,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面对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美术知识期间,往往会表现出一种被动式的消极学习态度,造成美术课堂的教学氛围过于压抑,教学和学习内容十分枯燥,美术课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偏低。如果想要将微课有效的应用到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的设计微课的内容,通过搭建相应教学情景的方式,让美术知识同人们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而后,再依据高校美术课艺术生在学习和发展中体现出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特点,将微课教学具有的趣味性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带着对美术知识的浓厚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参与到美术课程教学中[5]。此外,美术教师还应当借助微课的作用构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有效的汲取美术知识,从而为各阶段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良好的保障。

(五)为教师搭建出了便利的交流平台

就微课本身来看,其主要是通过借助互联网的作用,实现共享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的目标。微课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也是借助该教学模式具有的信息资源高效共享性,搭建出能够支撑各大院校美术教师交流和探讨相关研究理论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他人制作的微课视频,对比分析自己的教学方式同他人教学手段存在的差异,从中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基础,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素质[6]。此外,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要积极的取长补短,以便能够从整体上为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高校美术教学来讲,将微课这一教学模式积极的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束缚,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到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为提升美术课的整体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对高校美术教师来讲,其在课程教学中要想将微课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借助科学的方式对微课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每处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极大的提升美术科目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小妹.微课对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效果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39-140.

[2]黄亚明.微课对高校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96-97.

[3]王璐.微课对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效果的作用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6,(05):31-32.

[4]夏荣宁.如何让高校美术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J].大众文艺,2012,(23):220.

[5]黄武.加强教学研究,提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以高校美术欣赏课程为例[J].艺术百家,2012,(S2):430-432.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篇9

(一)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被边缘化

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就业观,认识自己,了解职场信息,掌握求职面试技巧,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尽快完成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引导部分有能力的同学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目前,多数美术类高校或美术院系对就业指导课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充分认识到课程在促进美术类学生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方面的积极意义,一些美术类高校或美术院系并未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或者虽然纳入教学计划,但是在国家强制性制度安排下一种非自觉的行为,并未成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教研室,也未设置系统的教学大纲,课程定位不清楚,缺乏相应的师资选聘和培训制度,未设立与课程配套的就业指导咨询制度,鲜有高质量的教学教改研究,课程随意性很大,缺乏必要的规范,有些高校仅将其设为选修课,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课堂出勤率不高,很多的美术类大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只是应聘前的包装课,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大部分美术类学生在校只重视专业课学习,对就业指导课程不感兴趣,不重视,不认可,学生去上课只是为了赚学分,课程没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二)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就业指导课强调实用性,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就业特点和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直面和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有针对性设置课程内容,才能实现课程的独特价值。美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综合素质不高,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技能较强,求职技能生疏;自我期望值较高,心理抗挫能力不强”。【1】目前,美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多限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多是对就业政策的一般性介绍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在企业招聘过程中笔试、面试能取得成功,学校开设这门课程,主要目的仅是提高就业率,完成上级行政部门下达的就业指标,缺乏系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缺乏个体针对性和专业针对性,忽略了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突出问题和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忽视求职心理调适和求职过程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此外,美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愿比较强烈,选择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的毕业生的比例比较大,但目前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没有针对这一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和指导,个别高校或学院即使开设,也仅体现在创业理论的传授,缺乏创业成功人士的经验传授和指导,学生的创业意识不浓,创业能力和水平缺乏。

(三)教学形式缺乏吸引力

教学形式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专业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强调学生参与课堂,强调互动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相比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授课方式,该课程更需要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模拟现场、参观企业、专题讲座等多种教学形式,目前,美术类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形式多数还是课堂“填鸭式”授课形式,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缺乏针对性的典型案例分析,缺乏紧密结合学生个体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及美术类学生目标行业特点的职业选择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讨、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形式理论化,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导致课堂教学和实际需要“两张皮”现象,学生很少有机会能走进招聘会,亲自体验求职过程,或走进企业,切身感受职场氛围,课堂上,学生也很少有机会能听到企业管理人员、人事工作人员或校友的现身说法,因此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学生对枯燥的课堂教学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乏味,课程内容陈旧,有效信息量小,学生仅能从课程中获取关于求职礼仪、就业形势与政策等理论性知识。

(四)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低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应用型学科,涉及心理、法律、求职技巧、礼仪、创业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有多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要求授课教师既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又要熟悉就业政策,了解用人单位情况,掌握人才需求信息”。【2】该课程是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素质教育类课程,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师资团队。然而目前美术类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缺乏专职、稳定的师资团队,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多是由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或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他们曾直接从事过毕业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相关理论基础和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创业实践经历,对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用人标准等很难有透彻全面的理解,整体素质与课程发展的需求相差甚远,同时,这些现有师资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很少能投入时间和精力认真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备课和相关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程多为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比较模糊,授课教师评职称困难,直接影响就业指导课任课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畅,学科归属不明确等问题,就业指导任课教师也很少有机会接受专门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战培训,这些因素导致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专业化水平低,课程尚处于低水平重复的经验教学阶段。

(五)课程体系不健全

学生大学四年学涯都是在为求职做心理准备,知识铺垫和能力积累,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与此对应,就业教育也应是一项长期、复杂和系统的工作,应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从大学新生入学开始抓起,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内容应涵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知识,形成长效教育机制。目前,多数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并未被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贯穿于大学期间,课程体系不完善。就课程开设时间而言,就业指导课程只在大四开设,课时数偏少,学生在大一接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缺乏大二大三阶段学生职业规划的跟踪调研和阶段性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实际需要;就内容设置来看,课程一般仅涉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和就业技巧培训等方面,就业指导课程重求职技巧培训,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属于学生求职前的“突击课程”、“包装课程”和“应试课程”,属于“季节性快餐”,仅能在学生毕业前对其提供就业信息、政策讲解、组织校园招聘会、就业技巧讲座等服务,“没有触及学生正确职业观的树立和职业素质准备等深层次问题”,【3】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对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一)课程设置个性化

学生毕业去向不同,对自身和职业世界的认知水平有异,现行就业指导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应朝个性化方向发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不断调适课程设置,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迎合求职市场,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个性是艺术的生命线,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美术类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开放,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自我意识,他们不喜欢按部就班,人云亦云,崇尚个性和独立,因此,就业指导教学改革中,任课教师要充分研究美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就业实际情况,分析他们的生涯发展要求和发展水平,实施灵活的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采取就业意向分组讨论、实习工作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就业讲座等灵活多变且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形式,针对学生的个性需要,尽量小班教学,开设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个性化需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为巩固和促进教学效果,课程还可以辅以就业指导咨询和职业生涯团体辅导,解决学生个体的疑惑;任课教师还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生涯档案,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督促学生适时调整求职目标和就业去向,并为求职目标做出实际行动。

(二)加强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搭建创业平台

大学生创业不但能解决自己的毕业出路问题,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而且能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吸纳其余毕业生就业,即便学生毕业后不走创业之路,包含首创精神、冒险精神、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创业精神对美术类学生岗位成才也十分重要。崇尚自由的美术类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自主创业之路。但目前美术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课程设置缺席、创业平台狭小等问题,应高度重视美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强化创业辅导,增强美术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一方面,加强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通过系统知识传授、典型案例分析、美术类专业创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创业知识,在工商注册、企业管理、营销策略、融资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培养学生创业理念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和院系要主动搭建创业平台,鼓励有意向、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创业尝试,美术类大学生创业形式一般为提供美术培训、销售美术用品、宣传资料设计印制、开办个人工作室,提供个性化产品如手工漆艺作品、个性化婚纱摄影等,这些创业形式需要有经营场地,学校应根据美术类学生专业特点,开创创业基地,搭建创业平台,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为学生创业提供实际支持,并努力将校内相关业务交给创业学生做,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锻炼学生创业能力。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就业指导课强调实践性、可操作性,教学方式应多样化,将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体验相结合、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教师启发与学生探讨相结合,形成立体就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美术类高校可以通过开拓市场资源,促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一是可以邀请有实力的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知名招聘网站人事经理或往届校友给学生做讲座或开展“就业沙龙”“毕业展演”等活动,融学术交流与就业指导于一体,借助相关校外人士的现身说法正面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扎实专业技能,提升综合实力,更有可能通过他们推荐或引荐一些就业单位,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二是建立稳定的就业指导课程实习基地,畅通参观用人单位的渠道,经常带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夯实美术类大学生专业应用与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当前专业的技术要求,积累实践经验,实现美术类院系与美术市场的对接;三是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增强师生互动,通过图片解说、精彩视频、名人名言、统计数据、权威调查、故事分享等教学手段,采取职业测评、案例教学、模拟面试、体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体验,主动分享,促进学生及早了解就业形势和求职择业状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专业化

师资队伍素质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美术类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仅限于院系从事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和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等,师资来源单一,且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就业指导专题培训,缺乏与课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多形式、多渠道地选聘师资。美术类院系应尝试在校内教师中选择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且关心学生事务的教师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可以吸收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制定和实施就业导师聘用制度,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等形式,扩大师资来源。聘请对美术行业用人有深刻体验的人力资源专家、优秀的校友作为特聘就业指导导师,定期为美术类大学生授课或开展专题讲座,解决师资问题的同时还能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将企业发展前沿动态带进学校,促进学生学习;另一方面,要强化现有师资培训。美术类院系要加大培训经费支持力度,改进就业指导课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机会让任课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社会机构参观、交流和访问,以了解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批选拔优秀教师参加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类专题培训,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强化培训效果,扩展培训规模,拓宽培训内容,建设好保障美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水准的长效机制。

(五)课程体系全程化

高中美术教资知识点篇10

美术是一种主要通过视觉来感受的艺术,学生只听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是很难理解美术的知识,尤其是欣赏作品时。远程教育通过制作网络课件来细化教学内容(教学背景材料、教学有关延伸)和丰富表现形式(教学录像、动画、声音、文字)。教学中有时为了活跃气氛可以借助于mSn、程序设计等技术来实现教学互动。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学中的素描课、工艺设计课、动漫设计课、写生演练课等都与远程教育资源,网络多媒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在美术教学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用计算机创作美术,有着无法估量的发展潜力。而且,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变高,但通过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远程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任何东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职业专科学校的学生拥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观,他们易对生动形象、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职业学校的美术课程是美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因此我们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进行美术教学。然而,即使提供再多的美术教学设备、美术教材和专业美术老师来进行授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举例说,素描是绘画教学基本内容之一。素描教学的目的是以单色的线和明暗色调来塑造形象,培养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最终学会运用线条或明暗色调准确地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比例、明暗、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美术技法训练平淡无奇,激不起学生学习的激情,经常落得个事倍功半的结局。然而,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欣赏到世界著名大师的优秀作品。例如19世纪德国著名画家阿尔道夫•门采尔的《轧钢工厂》素描速写等。这些大师的作品除了具有不同凡响的美感和卓越的技巧以外,体现出来的还有艺术家本人所持有的一种超乎寻常的耐心。这样既感染学生,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无形中学生会把对大师的崇拜之情转变为自己学习美术的动力,形成超乎寻常的耐心和毅力去学习美术。大量的优秀作品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无法提供,即使有,立体效果也没有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模式好。只有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从而实现美术教育功能的整体提升。远程教育资源跟职业专科学校美术课程相配套,不仅形式多元化,内容也很丰富。另外,该模式特有的权威性和可行性也受到了职业学校美术教师的喜欢。远程资源进入职业学校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切实促进了美术教学。它所特有的方便简洁性,使得大多数教师都会积极利用它。

三、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的模式

在职业专科美术学校的学习,主要是学习技法。我们学校开设的美术课程有电脑艺术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动漫专业,等等。其中,美术基础科设置有素描、写生等;美术专业科设置有漫画、平面设计等。教育是国之根本,教师是教育之支撑。许许多多的职专美术教师经常为如何教授学生学会,学好美术课而担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步入了现代化教学时代。远程教育资源进入职专学校,美术教师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顺利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创造欲望。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应该针对该校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而不是单纯的作为谋生技艺来教。在传统美术教学中,课堂示范图画往往是最直接方法。例如在素描课上,美术老师若一一示范,那么一节课下来是没有啥成效的。这始终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改变的弊端之一,尤其学生数目多时,效果更差。相比之下,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职专美术教学中显得非常有优势。教师不仅能利用较短的教学学时进行有效教学,而且各种绘画技巧,以及相关的作图步骤都能一目了然看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较难的部分,老师可反复播放来进行讲解,也可以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学校安排上工艺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欣赏大量的优秀设计作品,教师仅靠几张作业来进行教学,长期下来,学生的信息量会受到影响,在传统教学中根本没有条件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模式,在上工艺课时,如广告设计课时,老师可以把世界著名大师的设计作品通过大屏幕投放出来,便于老师分析画面色块构成,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创意、画面效果的理解与吸收。

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自身现代素质

(1)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转变美术教师教学观念。

远程教育是使用信息技术的新生事物,信息技术是我们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为此,各高校老师有必要去了解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刚开始,有些老师很不情愿接受该新事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凭着画面,音频和丰富资源等的刺激,老师的观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不仅吸引了学生,也让老师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2)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美术教师突破教学难点。

以前,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重难点教师即使花了很多时间去讲解,但学生依然是一知半解。自从有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它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便可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有利于老师的课堂讲解以及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便于对知识融会贯通,突破教学重难点。

(3)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美术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在美术课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相当于是一座知识宝库,可以为教师设计教学教案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参考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图片、影像资料,或者教学设计范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总之,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做好教学工作。

五、职校美术教学运用职业教育资源对学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