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十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十篇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5:47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篇1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管理;问题;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11002

应收账款是应对信用经济的盛行而出现的销售方式,由于是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应收账款余额和坏账损失逐年增加,使得企业资产减少、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应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应收账款收账管理制度,有意识地规避风险、增加收益,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

1应收账款产生原因

1.1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走出销售低迷的困境,必须改变销售方式。赊销方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企业因赊销争取了更多的客户订单、扩大销售、减少库存,为企业带来了收益。另一方面,客户因资金短缺拖欠应收账款,产生大量坏账损失,增加企业应收账款成本、降低企业利润。

1.2商业信用的存在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突出表现形式是商业信用的迅猛发展。企业为扩大生产、增加客户,必须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才能维持生存。商品和货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产生了应收账款。

1.3增加收入的途径

销售方为增加销售收入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制定了赊销条件,购买方可以不立即支付货款向销售方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这样,购买方在流动资金不足无法立即支付现款的财务状况下也能增加销售方的销售收入。赊销方式是增加企业收入的重要途径,广泛存在于企业的销售活动中。

2应收账款存在风险

2.1应收账款难以全额收回的风险

由于企业没有立即全额立即支付现款,而企业支付现款的能力会受到未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应收账款存在难以全额收回的风险。尽管销售方制定了严格的商业信用标准和条件,但购买方因流动资金短缺、受市场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可能会出现难以支付货款,造成坏账损失的出现。

2.2流动资金难以有效周转的风险

企业应收账款是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营资金管理的重点是应收账款的管理。如果企业的营运资金充足,应收账款数额很大,企业可实际支配的货币资金数额将非常少,资金周转困难,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以说购买方的风险是信用风险,销售方的风险是现金流风险。

3信用管理存在问题

3.1赊销对象界定不清

企业为扩大生产、增加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客户采取赊销的销售方式,会有现金折扣、商业折扣的产生。虽然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是赊销的重要表现形式,企业也制定完善的赊销标准,但在选择赊销客户仍然存在界定不清的问题。未能牢牢把握信用标准,信用风险意识淡薄,为能增加销售收入,无原则地放宽赊销标准,给予购买方现金折扣、商业折扣,列为赊销对象。这样不仅不能增加企业利润,还会因坏账损失的增加减少企业利润,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3.2销售指标简单单一

大多数企业销售部门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收入,销售额是评定销售部门业绩的唯一标准。如果高销售额带来了高坏账损失,那么对企业的风险大于收益,企业得不偿失。建议评定销售业绩不但要考虑销售收入,还要考虑财务部门反馈的欠款信息,含欠款时间、欠款数额、坏账损失等。制定合理的销售业绩标准,引导企业合理确定赊销对象,赊销标准,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3.3信用管理未能完善

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信用管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信用管理档案不完善,信用管理人员不专业,无法承担科学合理选择赊销对象的职责。因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信用管理制度,培养招聘专业的财务信用管理人员是解决目前信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

3.4信用机构水平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信用机构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虽然也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但因规模小、经营分散、信用信息不完整,一套科学合理的信用调查评价体系未能建立,无法为企业的信用管理提供专业支持。同时,由于信用机构中企业的财务信用档案不完整,企业的财务信用状况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评估,市场也无法对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起到监督评价奖惩的作用。

4信用管理体系构建

4.1成立专门信用管理部门

信用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健全的信用管理能科学合理确定企业的赊销对象,准确计算赊销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建议企业成立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培养招聘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建立赊销企业的信用管理档案,专门负责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成立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目标是确保企业赊销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大于企业带来的风险,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4.2建立专业客户诚信档案

企业销售收入来源是客户,坏账损失来源也是客户,所以做好客户的诚信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做好客户信用调查是减少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重要途径。企业必须深入客户实际,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的经营状况、现金状况、偿债能力以及既往信用记录要全面把握,科学合理制定客户信用等级,这对企业增加运营资金,降低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4.3严格实施客户信用标准

企业根据客户生产经营和货币资金等情况制定严格的信用标准和条件,给予客户现金折扣、商业折扣和信用期限等。这是和客户往来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督促客户按时还款。这些信用标准和条件是按照收益大与风险的原则科学计算出来,严格执行后不但能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还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提高利润。如不严格执行,将会大大提高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坏账损失,降低利润。

5信用标准考虑因素

简单地说,信用标准就是客户要获得企业提供的赊销方式必须具备的最低标准,信用标准成本通常用坏账损失率来表示。赊销对于销售方来说动因是扩大销售增加销售额,对于购买方来说是现金流量不足。制定信用标准的原则是增加的利润大于增加的成本,增加的利润是销售收入增加带来销售利润率增加。增加的成本分四方面,第一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即机会成本。第二是不能收回应收账款所产生的坏账损失。第三是管理人员催缴应收账款产生的管理费用。第四是鼓励客户提前付款所提供的现金折扣成本。信用标准的变化对企业成本利润的影响是:

(1)对利润的影响,表示为信用标准变化改变的赊销额与相应变化的赊销额的坏账损失的乘积。

(2)对机会成本的影响,表示为信用标准变化改变的日销售额、改变的平均收账期、变动成本率、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率乘积。

(3)对坏账损失的影响,表示为信用标准变化改变的赊销额与改变的坏账损失的乘积。

(4)对收益的影响,表示为信用标准变化改变的利润减信用标准变化改变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减信用标准变化改变的坏账损失。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管理好可以提高现金流量和销售利润率,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管理制度,完善客户信用资料档案,减少违约现象发生,降低应收账款余额,尽可能控制坏账损失。另外,企业的既往应收账款,要科学创新管理办法,尽可能多地减少老欠债,将坏账损失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篇2

【关键词】农业企业应收账款信用评价内部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小企业都在想方设法争夺市场资源,扩大销售规模,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业企业也不例外,面对有限的市场资源,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增加销售额,很多企业采取不断放宽信用政策以留住客户,于是赊销成了重要的经营策略。应收账款虽然能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同时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的企业因为应收账款管理不当而陷入困境,严重的导致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由于农业企业面对的客户群体大都是为农业服务的群体或农户,对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因此加强应收账款分析,提高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应对策略,对农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

应收账款对企业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收账款对企业的正面影响包括:一是增加客户赊欠额度和范围可增加销售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一般情况下,赊销比直接使用现金收款更能吸引客户。二是由于农产品大都有生命周期,实行赊销可减少货物库存,降低农业企业物资报废减值风险和储存费用。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包括:一是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为管理应收账款所花费的一切费用支出。一方面要建立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动态评价客户信用;同时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增加企业收账费用等相关支出。二是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由于应收账款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致使企业资金被沉淀,增加了利息费用,同时损失了该资金用于其他投资可能获得的收益,大大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三是增加企业的坏账损失。随着应收账款数额越大,坏账成本将会成正比例增加。四是增收企业的税费成本。应收账款一旦形成,按照权责发生制也算是企业收入,因此要缴纳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及相关附加等税费。这就相当于企业还没拿到钱就已经先交了一部分税,一旦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变成坏账损失,企业要想冲减税金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五是容易造成企业虚增利润。如果对应收账款监控管理不力,销售部门为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特别是按销售额考核业绩的部门,为粉饰业绩,往往先卖后退,制造虚假“繁荣”,不利于企业科学制定发展计划,给公司造成损失。

基于应收账款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农业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市场营销中依托熟人、靠关系销售较为普遍,服务对象多是基层零售商或大农户。这些农业企业往往信用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加上应收账款涉及面广、年限长等原因造成企业应收账款流失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周转,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坏账损失,及时回笼资金,对农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科学管理,盲目扩大赊销范围和赊销额度

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很多农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盲目扩大赊销范围和赊销额度。随着我国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土地迅速向种田大户集中,而现阶段大农户突出问题是手头资金短缺,渴望种子、农药、肥料一赊到底,以解资金匮乏困境;而部分基层农业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为了争取大农户的农资市场,一味牵就大农户,盲目赊销,导致一些本来可以及时回笼的货款也转化成应收款,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风险、资本成本和收账费用。一旦遇到产品质量瑕疵,由于对方欠账,处理问题时企业就会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加上考虑到诉讼成本与效益差、交易合作关系、社会影响等,往往忍气吞声,任人宰割,直至沦为呆账。即便是遇到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歉收的情况,也会成为拖延欠款的正当理由。经调查了解,目前在县级农业企业中,拖欠2年的应收款比比皆是。根据美国收账者协会统计,超过半年的账款回收成功率为57.8%,超过1年的账款回收率为26.6%,超过2年账款只有13.6%可以收回。

(二)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应收账款风险不可控

很多农业企业缺乏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客户档案不健全,销售人员凭一本通讯录打天下。货物赊销往往凭业务人员对该客户的感性认识和工作经验,以及与该客户的感情和关系,缺少科学的信用评价,管理不到位,一旦遇到信用及品行差的客户往往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些客户恶意赊欠,把企业当作无息贷款的资金提供者;更有甚者,有的大农户故意赊购有缺陷的农业生产资料,搜集证据,作为日后赖账的依据。因此,追踪客户动态信息,完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科学评价客户信用,加强应收账款风险评估,在农业企业的营销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宁做小客户,不做差客户”,这是很多农业企业在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真经”。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有些农业企业应收账款手续不完备,缺少定期对账制度,账目不清,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应收账款账龄过长或因人员变动等原因,遇到问题互相推诿,导致呆账发生。现实中有的销售人员利用职权,监守自盗,将已核销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把企业货款占为已有,侵吞企业资产。有的企业销售人员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不论客户需求与否,只管将货赊销出去了事,不但无谓的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而且增加了农业生产资料过期损失及资金风险。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一)明确责任主体

农业企业财务负责人首先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对应收账款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本,危及企业的资金安全甚至可持续经营。对应收账款实行严格的审批权限和责任制度,明确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安全和及时回收负直接责任,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就是该笔债权的责任人,销售人员对自己经办的每笔应收款项及时跟踪清理,哪个销售人员赊出去的货款由哪个销售人员负责收回,确保资金安全。

(二)建立健全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实行分级管理

由于信用制度不健全和较低的信用管理水平大大削弱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影响企业资金运转乃至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企业必须重视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信用标准和条件,引导客户诚实守信。

1.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评估,对客户的品质、支付能力和条件等信用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授予相应的信用额度。信用标准既不能过于宽松,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不能过于谨慎,将信用标准过分提高,使很多客户被挡于标准之外,不利于扩大销售。要权衡客户品行、能力、资产、抵押、条件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分级管理,对信誉等级高的客户除提高信用额度,同时在生产资料紧俏的年份给予优先保障供应、提供农产品的供求信息等优惠政策,以加强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

2.设计合理的信用条件。鼓励客户提前付款,综合企业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筹资费用、坏账损失率等方面因素,设计合理的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率,对现款提货、按期付款的客户给予一定的现金折扣和优惠。

3.规范信用额度管理权限。大部分农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农业企业由于应收账款权限管理不规范,销售人员的赊销权限较大,随意性较强,加上后期o管不完善,导致呆账发生;同时增大了销售人员舞弊的机会,降低企业的现金流,甚至发生财务风险,严重的将引发财务危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的信用额度权限进行权限管理,大额资金赊欠要企业集体研究讨论决定。

(三)建立内部奖惩激励制度

对销售部门要建立奖惩责任追究制度,在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时,不能将工资、绩效仅与销售指标挂钩,还要将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一并纳入工作业绩进行考评,给予奖惩激励。对应收账款回收率达标的销售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能按期回收的应收账款,视具体情况进行责任追究,对部分逾期应收账款,可以按逾期时间计算利息,从其绩效中扣除。不能疏于管理,听之任之,形成呆账、坏账,造成资金流失。

(四)进行科学管理

1.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权责分明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堵塞账款截留途径,防止挪用、侵吞资金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目前,大多数农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农业企业由于人手限制,应收账款往往由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自己管,很容易造成应收账款管理失效。但如果应收账款单纯由财务部门来管理,虽然账务清楚,但对具体客户情况又不十分了解,因此必须由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相互配合,明确权责,即销售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安全和及时回收,财务部门的负责及时提供详细的客户欠款明细表和账龄分析等相关资料,以便销售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准确、及时掌握应收账款动态情况;同时财务部门要加强资金监管,负责应收账款资金收缴,尤其要注意完善手续,避免销售人员直接收取现金。

2.加强外部管理。现金流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对未按期收回的应收账款要加强账龄管理,分析原因,细化措施。清理应收账款要既要讲究技巧,又不能失去原则。对因质量等问题遗留未结的应收账款要积极主动多角度与客户勾通,按规定程序给予补偿,同时本着“现金为王”的理念,坚持“宁可少收当年了结,不可留待下年再说”的原则及时处理,因为农业生产周期性强,时间越长,处理难度越大,跨生产周期的应收账款,回收率越低。对因信用度差恶意拖欠的客户,采取专人追欠,年底清算。对典型的难缠户,采取法律途径及时解决,以达到警示其他潜在不良客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瑞卿.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2:109-112.

[2]谢文刚.农业企业中应收账款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农经,2015,03:45+48.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篇3

关键词商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一、商业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意义

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由于向客户提供劳务、销售材料和产品等方面而应该向接受劳务方或购货方(客户包括单位和个人)所收取的款项。赊销行为是导致应收账款形成的根本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为了扩大产品和劳务销路、减少产品积压、拓宽销售途径、提升销售业绩,在很多情况下对购买方实行信用销售,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一些商品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这些应收账款具有欠款客户数量众多、欠款金额数量较大、账款拖欠时间较长以及账款难以收回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商业企业的资金回收,扰乱了企业的资金流动,严重制约了商业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在一定幅度内存在是允许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应收账款超出了信用期限,就产品交易过程而言,是由于信用管理的不完善和客户信用的缺失导致产生超过期限的应收账款;就内部控制方面来看,超期的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对交易过程控制无效所致。所以,实现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也就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因此,商业企业必须强化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构建科学而完善的信用体系,加强内部财务控制,提高商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销售盈利空间。笔者试图分析商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积极措施。

二、商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

(一)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资金流出超过资金流入

赊销行为虽然表面上使商业企业财务上出现较大的账面利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商业企业将很大一部分流动资金用来支付各种费用和税金,使得企业的资金流出加速,资金流入相对减少,最终造成资金流出远远超过资金流入的情况,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所得税方面的支出。应收账款使得账面利润增加,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资金存在,所形成的账面利润应该计入该年度的应按纳税所得额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然而缴纳所得税必须以实际的资金缴纳。二是流转税支出。因赊销行为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虽然没有直接收到资金,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财务上已经形成了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据此应该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计提各项流转税,企业必须申报缴纳。因此,与之相关的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建税以及教育费附加等各项流转税,一定与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同比例增长。三是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均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资金流出的速度。

(二)虚夸企业经营情况,增加财务风险

由于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现在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由赊销行为所产生的各项收入都应计作当期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因此,商业企业在当期并没有实际的资金流入,但是账面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却增加了。企业财务上则可以根据会计准则上的规定提取各项坏账准备金。假如商业企业当期实际出现的坏账损失,大于已经提取的坏账准备金,这样会给商业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商业企业存在不合理的应收账款,在财务上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收入,虚夸企业经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增加了财务风险。

(三)延长企业经营周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经营周期就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货物,再到资金回收的这一时间周期,在具体时间的计算上,它应该等于存货的周转时间加上应收账款周转时间。据此可知,如果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使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耗费在那些非生产领域,造成商业企业资金出现短缺,对商业企业的资金循环造成破坏性影响,对购买原材料、发放工资以及其他方面带来后续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企业经营周期,影响了商业企业的生产经营。

(四)增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难度,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企业面对那些不合理应收账款客户,有时难以发现财务核算出现的差错,可能使得企业不能及时了解应收账款客户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的动态变化情况,最终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职责不明确,互相推诿。二是应收账款有关的销售合同、承诺书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审批手续等资料出现不全或者丢失,致使商业企业那些应收账款不能根本及时收回,本来可以全部收回的也只能收回一小部分。三是本来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由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原因致使无法回笼,最终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引发商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因素分析

(一)宏观环境的风险因素

(1)市场环境的影响。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各种产品、服务推陈出新的速度愈来愈快,市场需求千变万化,由此导致企业产品销售具有不确定性,作为信用赊销产物的应收账款就相应地存在风险。

(2)不良信用环境的影响。我国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在我国信用管理刚刚起步,相关信用管理的法律环境建设几乎是空白。此外,我国目前进行信用管理的单位还主要限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企业自身很少进行信用管理。

(二)企业自身的风险因素

应收账款的风险主要是迫于外部商业竞争的压力,其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自身。

(1)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要在成本、价格上下功夫。因此,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但是,某些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扩销,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却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

(2)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商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范性,对其日常管理的往往缺少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对于销售业绩和企业经营者业绩的各种考核指标也缺乏科学性。所以,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存在很大问题。

(三)客户方面的风险因素

(1)客户信用原因。目前社会信用程度普遍较低,相当数量的企业或单位不能或不愿严格信守合同契约,恶意拖欠账款,从而导致的应收账款风险增加。

(2)客户的支付能力原因。由于目前用于异地结算的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数量较少,而对债务人没有约束能力的信汇、电汇和委托收款应用相对较多,从而为客户拖欠账款造了条件。

四、加强商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相互信任伙伴关系

商业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商业企业对客户的具体情况应该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重点搜集客户的相关信息资料,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资金适用情况、最近时期的业务情况和信用历史记录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对那些有业务来往的新客户,更应该对这些客户重点调查。根据情况确定这些客户的财务状况、信用程度,并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据此建立客户详细的信用档案。根据档案记录,可以多客户区别对待,对那些资金雄厚、信誉较好较高的客户可以采取赊销方式进行销售,对那些信誉等级较差、资金薄弱的客户,在销售时应该采取现销方式进行,或者实行附带担保的方式进行销售,以此构建以信任为中心的伙伴关系,降低企业的风险。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应收账款的控制能力

(1)切实落实好应收账款的责任制。应该对每一笔应收账款做出仔细分析,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增强责任感,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杜绝坏账损失,对造成超过期限应收账款的相关部门和个人,应及时给予书面或口头警示,对进而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个人,在考核时应给予相应的惩戒。

(2)建立销售与回款相挂钩的责任追究制。销售人员一方面为完成销售任务销售产品,同时销售人员要及时收回销售的货款,两者挂钩,这方面的制度必须完善。销售人员不能只负责销售产品而不顾收回货款,把收回货款的任务交给财务人员。如存在这种现象,应该进行责任追究。

(3)完善销售合同。订立销售合同时,一定要做到全面细致,合同条款要完备、明确。完备的销售合同是降低应收账款的前提条件。例如,对销售数量、验货方式、交货方式、付款金额、付款方式、付款时间以及违约责任等合同条款,必须要有清晰的规定,避免那些信用等级差的客户以各种借口拖延付款,给企业带来损失。

(4)强化内部审计。经常开张内部审计,发挥其监督只能,减少繁杂的应收账款,杜绝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

(三)建立可操作性的应收账款回笼制度

对于应收账款,必须建立一整套资金回笼制度。在一般情况下,在逾期应收账款形成初期,商业企业应该采取沟通的态度对客户进行提示。加入这种温和的方式没有取得什么效果,那么就应该立即对经营客户的财务情况特别是资金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深入分析客户对待应收账款的承受情况、可以收回应收账款的金额、回收应收账款的把握性,如果不能回收应收账款,分析其中的原因,同时找出未来的解决措施。如果应收账款久久不能解决,就必须对客户持续施加一定压力。此外,在追回应收账款的过程中,必须对其做好详细记录,为应收账款的后续解决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四)实现应收账款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商业企业应该重点选择那些有长期业务往来的重要客户作为内部控制对象,通过各种途径掌握这些重要客户的信用情况,据此利用计算机构建客户电子资料信息系统,并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在产品销售时,按照客户电子资料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来判定这些客户是否采取赊销方式。与此同时,商业企业还应该根据产品供求情况及客户的信誉等级,对客户资料进行适当调整,对客户电子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及时进行更新处理,使应收账款始终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建立全面快捷的客户电子资料信息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商业企业因信用风险所带来的坏账损失。

(五)对商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控制与防范

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控制,可以通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予以实现。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应收账款实施事前控制,可以避免75%左右的应收账款逾期支付;通过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可以防止大约35%的应收账款转为呆坏账;产生逾期的应收账款以后,通过事后控制则可以使得大约逾期应收账款的45%避免造成坏账损失。

(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主要强调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建立科学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对信用评估等级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事前控制还要确保合同条款完备、清晰、明确,同时相关条款符合合同法,建立应收账款的预警机制。事前控制还要确保合同签订的准确清晰,保证合同符合合同法的相关条款,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事前控制中可以使用的控制方法是保本控制法。其基本思想是赊销的前提要保证企业至少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根据保本点分析原理,企业可以赊销的商品价值量最多是已经实现的现金毛利。

(2)事中控制。对应收账款要实行紧密跟踪,发现问题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严加管制,商业企业的各个部门应该密切配合,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管理,落实部门和个人责任。如果发现企业没有能力归还应收账款后,及时采用债权转让控制法。将应收账款形成的债权转让给从事此项业务的机构或其他单位以取得资金,转让的应收账款企业无追索权,客户还款时直接支付给购买者,一旦发生坏账,企业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虽然为此企业需付出较大的折扣或手续费,但总比追讨债务花费的代价如人力、物力、精力要划算,如果客户的付款能力有限,可以提出债转股的方案,直接参与客户的经营决策,化解了收款风险,改善客户的生产经营可以尽快收回应收账款转为的投资;或者给予其还款折扣即如果现在还款给予其20%的折扣,尽可能地收回账款。

(3)事后控制。在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情况下,应该实施事后控制,分析应收账款拖欠产生的原因。如果拖欠原因是善意的,如客户经营不善、自然灾害或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造成的,允许客户拖延付款时间或是加收一定的逾期补偿等。如果是恶意的故意不付款的就应该及时采取法律诉讼控制法,及时通过人民法院冻结客户有关财产,进行财产保全。这可能是对应收账款采取的最后挽救措施。因此,要积极主动,注意诉讼时效。

五、结束语

切实强化对商业企业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并实行有效控制,这是企业得以进一步扩大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对商业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在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就商业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实现对应收账款的积极有效管理,对于增强商业企业的融资功能,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商业企业必须积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督与控制,尽可能降低由于超过信用期限应收账款所带来的垫付资金,减少与之相关的费用支出,提高盈利水平和利润质量,确保现金流量与利润增长保持良性互动。当然,对于应收账款管理与风险控制,企业应该考虑宏观与微观的多种影响因素,在应收账款各个环节采取多种手段,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商业企业步入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为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英.加强应收账款提高资金回笼率[J].公用事业财会计,2009(3):14-15.

[2]郭强华.应收账款转让融资的财务理念[J].财务与会计,2007(11):22-23.

[3]潘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J].财会通讯,2014(2):167.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篇4

关键词:应收账款融资;登记系统;质押;征信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1-0069-04中图分类号:F830.46文献标志码:a

从词源上讲应收账款是个会计学的概念,但是在经济学和法学领域,应收账款的外延有了很大的扩充,包括现有的和未来的金钱债权及其产生的收益,其目的在于通过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加速资金融通、实现权利保值增值,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一般认为包括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贴现融资、保理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形式,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以下简称应收账款登记系统)初始登记的主要形式为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和转让登记两种形式,因此这里主要探讨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登记的质押融资和保理融资。该征信中心2012年度报告表明,截至2012年底,应收账款登记系统累计发生登记75万笔,查询98.75万笔,同比增长均超过50%,应收账款融资发展迅速。从形式上看,当前确保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顺利开展的各项要素健全,但是应收账款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效果如何,研究者以河南省应收账款登记系统应用情况作为参照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以期找到破题之解。

一、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顺利开展的各要素分析

(一)主体要素

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所涉及的主体从表面上看是应收账款质押合同的双方主体,但实际中应付款方的资信状况非常重要,因为稳定而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应付款方的诚信意识和履约行为直接关系到应收账款质权人权利能否最终实现。因此,虽然应收账款融资以质押或保理合同主体为主,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涉及三方或多方主体。随着国内供货商逐步开始重视管理企业的最大资产――应收账款,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降低应收账款坏账率,扩大了应收账款的融资比率。从授信方来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加剧,产品细化,出现了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这都促成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

(二)商业环境及技术要素

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联合的《2014年营商环境报告》表明:自2005年以来离前沿距离缩短幅度最大的50个经济体中,中国排在第13位,增长幅度15.9,使营商更便利的监管改革多达18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商业环境将更加宽松、自由和高效,应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要素趋于完善。与此同时,由于产能旺盛,更多的行业、领域进入买方市场,买方市场下赊销贸易日益普遍,应收账款额度不断膨胀,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渴求,应收账款融资前景被长期看好。但是,商业环境的分析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宏观和微观经济形势、行业差异的问题,应收账款融资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应收账款融资方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技术层面,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吸取和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动产担保电子登记制度及经验,建成了我国首个依托互联网的应收账款电子登记系统,为动产担保融资提供公示公信服务。迄今为止,登记系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6年,注册用户数、登记量和查询量持续上升。但是,由于系统处于初期运行阶段,其社会认知度和社会公信力都有待验证。

(三)法律要素

《物权法》扩大了权利出质的范围,第228条规定“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应收账款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明确了应收账款的概念、范围,登记查询以及征信中心的职责等,质权人、出质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应当按照登记公示系统提示项目如实登记并承担有关法律责任,征信中心维护登记公示系统安全、正常运行,不对登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明确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一些具体要求,同时明确“登记系统为保理业务中的应收账款转让提供权利公示服务。应收账款转让登记适用本规则的规定”。法律支持是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但是现有法律是否能够满足应收账款融资各方权益及诉求的实现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二、当前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主体方面

一是应用应收账款开拓业务的小微金融机构严重不足。从开展业务的银行机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量排名居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量相对较小,河南省1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开展此项业务的不足一半。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等业务较早,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运作比较成熟,风险控制较好,而其他商业银行普遍认为此项业务专业性强,风险因素复杂,开展此项业务的动力明显不足。从全国情况来看,2012年应收账款登记系统各类用户登记当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比63%,城市商业银行占比6%,故河南的情形与全国总体情况基本一致。同时,也反映出银行业务同质化现象突出,小微金融机构开拓市场、应用登记系统服务业务发展的敏锐性和水平有待提升,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内生活力有待激活。

(二)充分运用征信机制,建立应付款方数据库,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征信业管理条例》于2013年3月15日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征信机构可以通过信息主体、企业交易对方、行业协会提供信息,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已公开的信息,人民法院依法公布的判决、裁定等渠道,采集企业信息”。同时,《征信业管理条例》对个人信用信息和企业信用信息规定了不同的保护模式,采集企业信息无需经企业同意,而是一种“背对背”的商业调查。这种“背对背”的市场化调查机制,就是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将对商业诚信的建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出质人、质权人通知应付款方有关应收账款质押或转让的事项之后,一旦应付款方出现违约,出质人或质权人有权将付款方违约信息提供给企业征信机构,对失信者予以市场惩戒,强化应付款方的责任,推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与此相关,应大力开展征信机制和信用管理意识的宣传,加强政务公开和信息电子化建设,加强对市场主体契约和诚信意识的教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实现动产担保信息、增值税发票信息等有关信息的整合,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权属)登记公示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全国统一的动产融资(权属)统一登记公示平台;另一方面,教育各市场主体树立诚实守信和严格履约的观念,分行业合理引导企业强化对包括应收账款在内的信用管理,加强赊销行为的过程控制,有效降低应收账款坏账比率,使应收账款等动产担保电子登记制度真正在我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三)积极开拓探索,激发金融机构积极性,提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水平和能力

第一,采取措施调动商业银行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运用应收账款质押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具体而言,通过差异化监管机制改变金融机构对粗放式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加大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对合作银行、地方金融机构以及担保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考核力度,推动它们积极尝试开展应收账款和存货融资业务,以期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提升机构发展潜力。第二,组建专门的团队或机构,实现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专业化发展。重视动产担保电子登记制度的运用,制定明确可行的实施计划,积极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专题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建动产担保融资业务机构,例如组建专门的保理商机构,实现公司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引领带动动产担保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第三,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维护应收账款登记系统的公信力。应收账款登记系统的登记人应当按照《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规范登记操作,避免有关操作疏漏和法律风险。应收账款登记系统常用户应当全面审核登记人记载上传的每一笔应收账款登记是否描述清楚、额度以及有关业务事项是否明确无误,建立有关业务台账,强化贷前调查评估,客观评定授信额度,加强贷后管理,及时总结经验,指导业务发展。第四,积极开拓应收账款质押服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领域和范围。要充分利用《物权法》《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授予质权人的权利,积极开拓市场,发掘有信用、有市场、有潜力的生产、贸易核心企业,共同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评估体系,与中小企业合作共赢发展。

(四)完善有关权利保护,优化应收账款登记系统,提高其运行效率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可以牵头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协议的示范性文本或对登记内容的完备性做出进一步的要求,避免质权人有关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优化登记内容,减少不必要的登记事项,确保登记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加强与登记系统常用户的沟通和反馈,进一步优化登记系统,更加方便登记人、查询人使用;增加登记系统汇总分析和反馈功能。其次,维护出质人的异议权,实现质权人登记和出质人权益的有效平衡。再次,基层人民银行应加强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小微金融机构应收账款登记系统的推广应用,搭建平台鼓励、加强银行间经验交流沟通,使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http:∥/reports/glob-al-reports/doing-business-2014[eB/oL].

[2J李晓安,阮俊杰.信用规制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7.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篇5

关键词:应收账款;坏账;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074-02

一、倡导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企业为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增强其竞争力,往往采用赊销的形式,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确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应收账款同样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消除应收账款的不利影响,如果对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应收账款不但不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反而会随着占用时间的延长抵减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的应收款项不能及时收回,企业资金就无法继续周转,正常的营运活动就被耽误,不但会对企业自身的资金运转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可能引发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从而形成严重的一角债问题。应收账款一旦形成坏账,企业所遭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问题,对企业防范坏账风险,减少三角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合理现金流量,改善企业自身在同行竞争的地位,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收账款管理现状的缺陷解析

1.信用评估薄弱,缺乏风险评估及规范的管理流程。信用销售是坏账形成的起因,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前应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都不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价,缺乏一套完善的赊销制度,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心中没数。而且大量的信用销售往往取决于行政干预或少数领导人的主观意愿,结果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出现。

2.企业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风险意识。在中国的很多企业中,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薪酬与销售任务挂钩,忽视了潜在的坏账风险。未将应收账款管理纳入考核体系,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企业的现金流量,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考核机制过于强调利润指标。

3.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相当薄弱。一是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这种做法在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应收账款管理的需要,但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了。二是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长期不对账。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应定期对账,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在现实中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便是对了账,也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未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对坏账准备金制度的认识不足,认为计提坏账准备很麻烦,既不计提坏账准备也不对坏账进行核销。更重要的是计提坏账准备会减少企业当期的利润,有些企业领导为了显示其在任时的业绩,不愿计提坏账准备,这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应收账款。

4.应收账款管理责任不清、没有落实到人。在许多企业中,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各司其职,没有人对应收账款管理负责,因此也没有人对收不回来的款项承担责任。当外部信用风险增大时,便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而且通常总是在应收账款发生了较长的时间才开始催收,其结果是前清后欠,包袱越背越重。

三、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初步构思

应收账款管理应从源头控制,防患于未然,因而防范机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

在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中,一般由财务部门进行赊销管理,这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适宜不同的企业管理体制。信用管理部门要获得财务和销售部门的支持,并在赊销管理中起主导作用。

(二)建立客户动态的资源管理系统

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对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客户的动态资源管理。如果企业对这项工作没有足够的人力也可委托社会征信公司完成,或在其指导下完成。调查的渠道一般包括销售部门业务员掌握的客户资料、管理人员的实地考察、客户其他供应商调查的情况、网络数据和其他公开的信息渠道。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即“5C”系统,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等。

(三)建立应收账款监控体系

应收账款监控体系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逾期风险预警等。

1.赊销发生监控。销售业务一般经过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收回资金这样一个业务流程。赊销监控主要发生在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在接受顾客订单流程,顾客的订单只有在符合管理当局的授权标准时才能被接受,销售单位管理部门应根据信用部门客户动态管理系统提供的情况决定是否批准销售。在批准赊销阶段,信用管理部门的职员在收到销售单后,将销售单与该顾客已被授权的赊销信用额度以及至今尚欠的账款余额加以比较,并对每个新顾客进行信用调查,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系统。根据调查的客户资信状况和其他相关信息,信用部门决定是否批准该客户的赊销,并在销售单位签署明确的意见。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财务部门应将销售数据和资金收回数据及时反馈给信用管理部门,更新客户动态资源系统。上述监控体系适宜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正常销售业务。对于通过投标先签订合同后生产制造,并在较长的生产周期中逐步取得销售收入的建造业务,赊销发生监控是不同的。建造业务的赊销发生监控主要包括:(1)投标前由信用部门和市场开发部门调查业主资信状况、项目审批手续、资金来源渠道等,选择诚信、合法、有实力的业主参与投标。(2)在生产过程中积极做好中期计量支付工作,对业主的延期支付积极向信用管理部门反映,以确定正确的处理方法。(3)在竣工阶段要加快竣工决算工作,为项目尾款、投标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的回收做好准备。(4)在完工后积极做好项目善后工作和产品使用情况回访工作,搜集业主资金状况信息,以加强各种款项的回收并快速识别坏账风险。

2.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进行分析,而不能将所有责任交给主要负责确定赊销授信额度和资信调查的信用管理部门,这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环节。财务部门应定期编制、整理一定期间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确定坏账的处理方法及赊销策略。

3.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都要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保持与客户的经常联系,提醒付款到期日,催促付款,可以发现货物质量、包装、运输、货运期以及结算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以便做出相应的对策,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会使客户感到债权人施加的压力,使客户不会轻易推迟付款,极大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可快速识别应收账款的逾期风险,以便选择有效的追讨手段。

在工作中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要互相配合,分清各自在跟踪服务中的职责,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企业销售的目的。

4.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内部审计对应收账款的审计主要在销货和收款流程。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函证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马荣贵.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风险及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篇6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企业因赊销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形成的应向客户收取的资产进行核算监督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与社会的信用基础和信用体系的完备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西方国家,企业信用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它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备,信用管理体系尚在探索和建立之中,有关政策法规尚未出台。同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管理手段比较单调,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由于国情的巨大差距,我国还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国家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式,今后,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更加密切,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市场经济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社会信用基础也会随之逐步建立并完善,届时我们的应收账款管理将会更加顺畅而富有成效。

一、应收账款概述

(一)应收账款的基本含义

应收账款的含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销货款、分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它应收账款;狭义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应收销货款,即企业对外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时因运用信用销售而导致的客户欠款。本文所指的应收账款是狭义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产生是企业采取信用销售的必然结果,因此,灵活地运用和处理好应收账款,可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创造更好的收益。

(二)应收账款研究现状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债权,它是以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换取的对价值补偿的一项索取权,但是它又不同于银行信贷关系而形成的债权。从现有的文献中看,一般把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债权。刘宏程(2005)在应收账款形成的过程上,指出“赊销指商品发出后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中间商拥有商品的所有权,承担向供货商付款的责任,供货商随即拥有向中间商收款的权利,在供货商的财务账上相应产生了应收账款,在货款未回收前,仅仅产生了债权,销售并未全部完成。

企业的应收账款不仅面临着回收风险,同时其存在也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陈英新(2007)从风险的角度,指出应收账款的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的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在清偿时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赊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回收时间和回收数额上具有不确定性“.作者认为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和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一项重要的会计控制制度。车宗义(2009)认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会计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原因为:一是企业原有的旧体制造成了企业粗放的管理模式;二是企业高层领导对控制经营风险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三是有的企业对如何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比较茫然“.作者从六个方面试图解决上述三个症结。

1.在债权保障机制方面,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国内学者关注比较多的话题。贾香萍、刘考场(2010)指出”尽管保理业务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我国逐年增长的对外贸易规模和企业庞大的应收账款数额相比,无论是国际保理还是国内保理,都明显太微小和单薄,说明我国保理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认为银行、企业、政府部门应更新观念,强化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建设,以促进我国保理的快速发展,在应收账款全程管理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2.在信用管理方面,朱荣恩、丁豪裸(2010)指出”我国信用情况非常严重,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信用环境恶劣造成的,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追求销售额的增长,忽视信用管理;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从事信用管理的人员相当部分缺乏专门的训练;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惧怕风险,回避使用信用工具“.比较全面的指出了我国信用管理的症结,并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了解决方案。柳絮(2010)针对商业信用管理涉及的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信用政策设计、应收账款管理等重要内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商业企业信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根据应收账款的特点,探讨了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式、策略和方法、系统的研究了应收账款的监控预警机制和风险化解机制。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中存在的缺陷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及趋势,旨在对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

(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风险,从概率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事件产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的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在清偿时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赊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回收时间和回收数额上具有不确定性。简而言之,应收账款风险就是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在未来能够回收的额度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因赊销而形成的商业债权没收回来变成逾期账款、问题账款和坏账的风险。货款到期不能收回就会形成逾期账款,增加企业成本;出现问题时间更长而难以收回,就会形成问题账款,企业对账、追讨等费用就会增大;问题账款一旦形成坏账,则企业以往一切的工作不仅变成了无用功,而且,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非常有必要,也是营销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应收账款不按时进行对账清理

有些企业不能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给催款、清理带来了困难。有些名存实亡的往来账款长期挂账,不及时处理等,致使往来账款账目混乱,特别是对已销账的往来款管理不善。

例如:广州市的兴盛公司对于规模大的修理厂和4S店,汽车零配件经营企业多采用批次押货销售,即第一批产品给客户赊销使用,在客户购进下一批产品后,结清上一批货款,且下一批次进货量大于上一次进货量。换言之,这些客户进货频率不高,但每次的进货量多,一次会进几个月的货。循环进货客户的应收账款数额大,导致回款速度慢,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应收账款数额增加,说明被客户占的资金在增加,机会成本增加,收账费用增多,若减少收账费用,则坏账损失增加,销售企业为此承担着巨大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本。

2.失职渎职造成大量”呆死账“

有些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中,对对方既不做资信调查,也不做可行性研究,给一些不法商人欺诈行骗造成可乘之机,形成大量的呆坏账。

例如:上海的一家小型农业机械公司,他们的许多小客户每月的应收账款在200-5000之间不等且不均衡,销售人员认为是一个小数目,不值得去催收。当业务员觉得款项够多去催收的时候,客户已养成了几个月结一次款的习惯,就一拖再拖了。因而让公司形成了大量的呆坏账。

3.借重组改制之机,甩”包袱“造成大量账款无人看管。有的企业借深化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之机,把下属企业的大量应收账款或”呆死账“集中收上来束之高阁,美其名曰:”不良资产包袱我背着“、”对改制企业进行扶持“、”对企业资产进行优化,使其轻装前进“等,结果使上下级单位之间对应收账款没人管、没人问。

4.为”小团体“的利益,任意核销”呆死账“.有的企业和单位,对于长期形成的不良账款,不是积极想办法采取有力措施催收,而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动脑筋,找上级领导核销。有的甚至借此机会,多冲销几笔,算单位的盈利发奖金,造成大量资金违规流失。

5.债权、债务双方串通一气,谋求私利。有些单位领导或管理层干部以及业务员、推销员为给自己谋私利,与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串通一气,达到个人从中谋私的目的。有单位的领导为了达到其”曲线“购买小车的目的,故意说账收不回,把买回的小车说成是抵账的。

(二)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原因

1.管理体制上弱化

虽然近年来企业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转换了经营机制,扩大了自主权,但在经营、企业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没有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对业务人员和业务活动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因此,既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又不能妥善解决问题,一些单位管理水平低和业务人员素质差也是造成让他人钻空子的直接原因。近年来,过分强调市场开拓,忽略了市场的复杂性和对风险的防范;过分强调和追求产值和账面利润,放松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对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进行资信调查在某些企业没有制度化,业务过程中随意性大等,都是造成大量应收账款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汽车零配件销售企业为扩大销售范围,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一味地扩张销售,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表现在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及收账政策等的制定过于宽松,导致公司的大量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因不能及时回笼而运转困难。如一些汽车零配件销售应收账款最高限额都为3000元,没有严格的信用期限。没有根据不同的销售合作对象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

2.企业专职监督流于形式,审计监督制度不健全。对企业的厂长、经理未坚持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未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的升迁未与其管理效益相挂钩,因而他们对账款的流失,抱着都与己有关的态度,无承担风险之忧,任其资产流失,甚至参与瓜分,这样就必然导致企业大量债权和权益的失去。职工群众监督渠道不畅。

例如:某公司专职监督流于形式,审计监督制度不健全,销售大多根据销售经验和以往的回款率为标准决策销售行为,而对客户的销售情况、资金运转情况、人事变动、经营策略等影响因素的变动分析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考核标准。总认为对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于是降低赊销门槛,盲目扩大了应收账款规模。正是这一乐观思想,致使公司产生大量应收账款。

三、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

(一)建立一个合理的应收账款流程

1.交易合约管理

当销售部门收到经信用部门和事业群授权代表审核签字后的赊销申报单后,根据审批意见并与客户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签订销售合同。论文格式销售合同的要素必须齐全而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特别是付款形式、账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都应清楚、准确,然后将合同影印几份,经核对无误后分别交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利于其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监督和预警作用。

2.出货/退货管理

子单位合理安排出货并核对海外仓库进货纪录,适时掌握出货状况,并确保按合约规定期限出货,定期与客户收货单位核对出货数量,发现差异实时处理。对客户退回的货物进行检查,查明退货原因,明确退货责任,并将收到退货的明细数据提供给销售单位、财务部门备查。

3.销货管理

子单位销售部门根据出货纪录开立销货单,稽核销货单开立是否及时完整,确保销货金额不超过信用额度。

4.开票及立账管理

销售单位按照和客户达成的协议,根据销货单上的数量和客户订单标示的金额定期(按日期批次/订单等)开立销货发票,并及时发送给客户核对立账。同时将发票副本送财务部立账,财务部稽核发票的开立日期、金额和科目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入账,应收账款和销货收入同时确立。

5.发票传送及确认管理

根据目前作业状况,客户发票传送主要通过邮寄、电邮、电子媒介传送(如eDi传送)等方式,确保客户能够及时、完整收到销货发票对于客户能否按时入账付款至关重要,财务部门应协助销售单位建立标准发票传送流程,制定发票传送及日常处理机制,实时处理客户反馈的问题。

6.对账管理

要制订一套规范的、定期的对账制度,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造成呆账和坏账现象,同时对账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而不是口头承诺。建立定期对账制度,要对重要客户每月发出对账函,由业务人员到对方财务部门取得签章认可,以确保货款数额无差错。根据客户反馈,及时处理差异,并改善出现问题的交易环节。

7.目标及回收账款管理

销售单位的业务人员要在账款到期前取得客户的付款计划,实时发现账款问题,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积极协助客户采购部门处理有问题的款项,财务单位应主动配合业务单位与客户付款部门联络,让客户意识到我方高度重视并有决心收回欠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客户的配合度。同时,在集团内部设立专项应收账款管理指标,作为销售单位和财务部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绩效评估参考。

8.逾期催收管理

对于确实无法按时收回的欠款,要查明产生逾期的真正原因,按照账款交易的流程找出问题环节,对于发生逾期账款的每一个客户、每笔货款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并上报财务、销售部门相关领导,加大回款力度,定期检讨催收进度,直到款项收回为止。

9.坏账管理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年底应按账面应收账款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以备发生坏账时进行抵销,不致于使当年利润产生大的波动,使经营风险降至最小。由于发生的坏账与提供给客户的信用条件、信用期限、客户的信用品质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同公司提取的坏账准备金的比例是有区别的,但是比例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建立坏账准备制度首先要制定坏账提列标准,然后根据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为坏账损失的确认和处理提供稳定的来源,在客户破产或突发重大经营状况时,可能造成账款长期无法收回,应查明坏账发生原因,并出具专项报告,报管理层审批后方可进行核销。

(二)具体实施方案

1.应收账款管理政策

(1)目标管理指标考核办法。为了衡量各单位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高低,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指标作为考核参照,各单位可以将其作为衡量应收账款状况好坏的管理指标,也可以依照各项指标改进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电子发票系统管理办法。

重点策略客户多数使用电子发票进行交易,每月的发票数量多达上千张,目前时常在我方电子发票传送或对方接收时出现问题,为确保发票可以及时准确地送至客户接收系统,必须要建立起一套严谨的发票传送稽核系统,藉助集团信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与子单位各职责部门一同严格执行。

2.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二是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在我国内部审计大部分还停留在经营效益审计等方面,而对于企业内控制度设计、遵守,揭示企业员工舞弊、贪污等工作进行得远远不够。内部审计对应收账款审计主要应在销货和收款流程,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应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函证等方面。

3.规范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

必须建立严格的销售人员管理制度,规范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确定销售人员价格自由度的合理性,做到销售人员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同时还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将销售人员的销售业务回款率与薪酬挂钩,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应收账款的优质率,减少不良应收账款的发生。

4.设置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为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会计工作在总分类账的基础上,应按信用客户的名称设置明细分类账,详细地、序时地记载各信用客户的往来情况,并设专职人员负责核算工作,随时反映每个客户的赊欠情况;另外,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与总分类账还要定期核对,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5.合理地使用销售折扣,规范坏账核销

汽车零配件销售行业使用商业信用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是一种要经过一定期间才能收回的债权。因此,有效使用销售折扣,鼓励客户及时付款或尽可能早地付款,以缩短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减少坏账的发生。

中发生的坏账应按会计法的规定进行核销,不得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核销,以达到调理利润的目的。

6.科学使用法律武器

的经济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作为企业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要掌握本行业相关法律规范,维护应收账款债权的完整。如销售合同的制定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违约条款、担保条款的相关规定等,以避免日后纠纷。定期对账催账后要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避免口头承诺。对于陷入债务危机的客户,应及时启动债权人申请破产程序或债务重组,以减少企业损失。

可见,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资产组成部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四、案例-风险与化解

(一)案例背景

金成兴龙公司始建于2003年5月,法人代表张某,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经营钢材、木材、建筑材料等的批发零售。企业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公司资产总额3.7亿元,其中流动资产2.79亿元,固定资产0.56亿元,负债总额1.12亿元,净资产2.58亿元,资产负债率30.26%.

近两年来,金成兴龙公司大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但其所投资兴建的固定资产项目因土地手续不全及其他原因没有投产运营,资金占用较大。自2009年以来,借款人经营出现问题,还款能力下降,加上自身融资额及对外担保额较大,对经营失去信心,想借机逃废银行债务,大量转移资产,企业绝大部分资产均已不在法定代表人名下。

与金成兴龙公司有应收账款关系的企业a、B、C三家公司的情况如下:a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250万元,主营钢材等的批发零售;2005年被信用评级公司评为a级;银行未结清贷款1490万元;在银行无不良信用记录。B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钢材、生铁等的批发零售,注册资本50万元,总资产3000万元;银行未结清信贷业务余额为0;在银行无不良信用记录。C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营钢材生铁、汽车配件、橡塑制品、工程机械、金银制品等的批发零售;银行未结清贷款100万元;在银行发生过欠息记录。

三家公司与金成兴龙公司属于正常业务往来关系,金成兴龙公司规模相对较大,从大型钢铁企业以优惠的价格批发到钢材后,加价分售给包括这三家公司在内的一些小公司。

(二)业务办理及风险形成

2009年9月17日,金成兴龙公司因为流动资金紧张,向莱芜市H银行申请办理保理业务726万元,由应收a公司637.2万元、B公司348.4万元、C公司369万元账款做抵押。保理业务是H银行近年来主推的一项业务品种,由于有真实贸易和物流做基础,风险相对不大,H银行近年来已做了2亿多元的保理,从未发生过不良。与以往的保理业务一样,H银行对金成兴龙与三家公司的贸易往来情况进行了考察,确认属于真实贸易往来。同时这三家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有足够经济实力支付应收账款,三家公司对该应收款项做了确认,承诺2010年3月20日将有关款项付至H银行指定账户,并追加a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H银行经办人员在该笔业务审批后,与借款人、担保人、债务人签订了相关合同,并在人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中进行了查询,发现以上三笔应收账款均未被质押、转让。H银行经办人员随后按相关要求在该系统中登记了这三笔业务的信息,包括质权人、出质人的基本信息,应收账款的描述,登记期限等,并及时下载、打印了登记证明。随后,H银行向金成兴龙公司发放贷款726万元,期限7个月,用途购材料。

2010年,金成兴龙公司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担保被追索代偿200万元,随后又被起诉和资产保全,承担2050万元担保责任,导致金成兴龙公司资金链断裂,各家银行的信贷业务形成不良,该笔保理业务到期未能收回。经了解,金成兴龙公司法人代表张某在该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到期前,向a、B、C三家公司单独要回了应收账款,并未将资金支付到H银行应收账款指定账户用于偿还贷款,造成还款来源丧失,保理形成不良。H银行已经向当地法院起诉了金成兴龙公司,并连带起诉了a、B、C三家公司。

(三)风险化解

法院收到H银行的起诉书后,认为H银行提供的应收账款质押初始登记和查询报告没有人民银行盖章确认,证据不充分,要求人民银行开具证明,确认该三笔应收账款确实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登记。人民银行征信工作人员查询系统后确认,H银行确实登记了这三笔应收账款,遂开具了查询属实的证明。法院对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予以认可,H银行726万元的信贷资产得以保全。

我国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兴起时间不长,应收账款质押案件为数不多,金成兴龙案件虽然涉案金额不大,但比较典型,可从中研究发现应收账款质押存在的风险及化解方法。

1.信息不对称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从应收账款质押的主体看,金成兴龙公司作为一家以钢材贸易为主营业务的中小企业,在2008年以前,由于国内钢材市场销售形势较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从2009年开始,由于市场萎缩加上企业投资经营不善,资金开始紧张,其间向H银行申请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对这些情况,H银行在进行贷前考察和审批时是了解的。但办理质押融资业务以后,企业发生了很多变化,如经营周转困难加剧、转移资产、担保代偿等情况,H银行并不了解。直到企业资金链断裂,被其他多家银行起诉,H银行才发现信贷资金出现了风险。

从应收账款质押的客体看,金成兴龙在申请办理质押融资时,H银行对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有效性是考察清楚的,并签订了三方协议。但办理完质押融资业务以后,债权人和债务人如何私下协商,划走应收账款款项,H银行并不知情。可见,信息对称性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发生风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商业银行对债权人、债务人以及应收账款本身的有关信息不能及时、全面了解。

2.风险得以化解,表明应收账款质押风险可控

法院在受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案件后,对案件各有关要素进行了全面审查,认为借款合同、应收账款质押合同等真实有效,符合《物权法》、《担保法》的要求,唯一的问题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查询报告和初始登记证据不充分。原因是查询报告和初始登记为普通a4纸打印的格式文本,无人民银行或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公章,无法作为证据使用。这一问题在经当地人民银行查询确认加盖公章后得以解决,银行资产得以保全。

在本起案件中,应收账款质押展现出了比其他信贷业务更具优势的方面。由于金成兴龙公司资产大部分已转移,已失去还款能力,同时由于应收账款的债务人a、B、C公司违反了”2010年3月20日将有关款项付至H银行指定账户“的承诺,因此应由三家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三家公司目前经营正常,有实际还款能力,有利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从这个意义上讲,债务人通过对应收账款的还款承诺,实现了对出质人的质押担保,通过隐性担保降低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

金成兴龙应收账款质押案件表明,只要严格对债权人、债务人、应收账款的审查,签订严密的三方合同,严格质押登记公示操作规程,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是可控的,权益是能够得到法律保障的,应收账款质押是安全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同时也表明,在当前条件下,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资金安全必须要满足上述条件。

3.应收账款质押的风险控制途径

应收账款质权的实现关键在应收账款资金的按时、足额划转,核心在第三方即债务人的履约。一方面应收账款质押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在于应收账款对应的资金流的控制,因此在办理时一般会针对应收账款账户制定相应的配套监督管理措施,而其他权利质押则不需要此种辅助性控制手段;另一方面,应收账款质押是以一种请求权担保另一种请求权,因此尽管应收账款债务人不属于质押法律关系法定主体之一,但不可或缺,必须将其加入到应收账款质押制度中,方能真正实现应收账款质押的担保功能。

(1)加强对应收账款债务人的审查。由于应收账款。就根本性质来说是债权,只是一种请求权,以此为标的设立的质权在最终实现时也只能是一种请求权,即只能通过请求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支付一定款项来实现自己的权利,不能构成对某种特定物的直接控制和处分。应收账款质权最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主要依赖于应收账款债务人的偿付能力。在应收账款基础关系双方基于各种动机和途径损害质权担保利益的情况下,质权人只能通过要求损害赔偿来实现救济。

(2)严密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的操作流程。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是一项比较新的业务品种,尤其是将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资产支持贷款,使商业银行摆脱了对企业规模大小和发展阶段的过度关注,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全新领域。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创新思维模式,谨慎设计流程,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是要通过实地调查、同业咨询、信用记录搜索等方式控制购货方的履约风险,尽量以三方协议或承诺书的方式得到购货方对应收账款的确认及承诺信息,从而实现对应收账款质押的担保功能;二是要对单笔应收账款、单个应收账款债务人在应收账款池中的份额、应收账款质押率进行限制以防止集中度风险;三是要尽可能掌握足够的书面证明材料,如购销合同、发货凭证、销售发票等,并及时进行质押登记,防范法律风险。

(3)质权设立后的跟踪管理至关重要。质权设立后,贷款银行应当对产生应收账款的基础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全面地搜集出质人已经适当全面履行基础合同义务的有关证据,督促出质人及时请求付款,防止超过诉讼时效。要密切监测质押应收账款的回流情况,关注借款企业其他现金流的回流情况,及时补充或追加相应担保,以确保还款来源。特别要关注是否存在出质人与该债务人恶意串通损害质权人利益的情形,以避免最终质权无法实现。

结言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港口;应收账款;全过程;动态管理;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20.096

1港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

很多港口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或者是建立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但是执行不到位,实际落实情况和制度要求内容相差甚远。具体表现为对客户的前期考察不严,放账时不能进行严格控制,催款不及时,导致很多应收账款成为死账、坏账。同时,对于应收账款疏于必要的日常管理,相关职责分工不明确,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具体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并不十分明了,导致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港口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对接失衡,在应收账款管理上还停留在落后的管理观念上,认为业务部门就是负责寻找货源、签订销售合同,账款回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销售与财务核算出现脱节,给回款带来困难。

1.2风险防范意识差,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全程监管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扩大港口吞吐量,增大市场占有率,采取签订短期或限额赊账的合同来吸引客户,常常急于成单,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事先对客户信用等级以及经营状况等没有进行必要的调查,缺少应收账款风险评估环节,加大了欠款回收风险。同时,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后,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全程监管,对应收账款账龄、回收率等情况缺乏动态追踪和科学分析,没有形成一套力度大、效果快的催收措施,导致很多应收账款常年累积,甚至出现死账现象,增大企业财政负担。

1.3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奖惩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多港口企业员工的工资薪酬只与销售业绩挂钩,考核指标也是根据销售金额和港口吞吐量为标准,没有将应收账款设置在相应的奖惩激励考核体系中,这就导致很多销售人员只注重完成销售任务,对应收账款忽视、管理观念淡薄,常采取大量赊销的方式完成既定任务,至于回收账款则认为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进而导致大量应收账款产生。并且企业也没有明确要求相关业务部门和销售人员负责追款,对出现坏账、死账的款项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很难调动员工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港口企业应收账款全程动态管理的主要对策

应收账款对港口企业资金管理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行全过程的应收账款动态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账款回收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2.1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首先是要完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和制度,包括建立科学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体系、应收账款催收办法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制定规范的应收账款业务流程和回款程序,并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真正做到实施有制度,落实有力度。同时要明确岗位职责,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催收小组,每个人员分工明确,各就其职,避免出现问题产生时找不到责任人,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从应收账款产生、结算到清欠,每一步都要做到有人负责、有人追踪,尤其是对业务部门要严格要求,树立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设定必要的应收账款额度审批权限,严格按照企业相关规范标准执行落实。改变传统的业务部门主管揽货、财务部门负责催收回款的落后理念,部门之间要加强台账对接,提高回款率。

2.2实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关键是要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动态管理。首先在揽货和签订合同之前,要充分掌握客户的信用信息和偿付能力,建立规范的客户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尤其是新开发客户,要做到动态管理,对于信用等级高的客户经过审批后可适当放宽赊销金额,对于信用等级差的客户要严格控制,确保应收账款可靠;其次,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不要等到出现拒付或收款困难时才启动应急管理,要在日常的工作业务中实时控制账款催收工作,财务部门要定期和业务部门核算对账,掌握应收账款情况,严格落实责任制,业务部门要随时与客户保持沟通,认真做好应收账款催收记录,实现事中精细化管理;最后,要加强和改善应收账款的事后监督工作,不断完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功能,定期查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情况和账龄情况,检查有无异常的应收账款,并采取严格有力的回收措施,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并对在应收账款全程管理中出现失职的人员予以责任追究。

2.3加强应收账款考核力度,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

制定规范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业务人员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为公司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对客户资料,为以后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要综合考虑市场开发、揽货额以及收款情况,避免出现“重视揽货,忽视收账”现象发生;树立良好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应收账款催收的积极性,全面实施应收账款动态管理策略,对于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人员,要视严重情况予以处罚。通过加强应收账款考核力度,切实做到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协力合作,及时与客户对账核实,采取有力催账措施,确保资金回笼。

3结论

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项全程性、长期性的工作,对于港口企业来说,面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应收账款的全过程动态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资金正常周转。企业必须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完善相关规章管理制度,从事前、事中、事后各个方面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完善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对于异常的应收账款,要实施有力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相信未来在不断改革和探索中,企业一定会利用好应收账款这把“双刃剑”,促进港口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篇8

[关键词]血站应收账款影响管理

血站是采供血机构,是指采集、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或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血的医疗卫生机构。血站是医疗系统用血的保证部门,其采血供血的工作包含着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支持。如今,血站的经费收入主要依靠国家专项血站建设经费,但是为了进一步的加强设备投入,提高供血采血的科技含量,血站必须有自主的发展和创业能力,这种发展的基础首先就是要保证对应收账款的适度管理。

1.应收款的欠收对血站机构产生的负面影响

1.1资金周转困难,血站效益下降

血站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血站因提供了血液而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承兑汇票等。通常情况下,血站供血对象主要是各地的医疗综合部门,但是其在使用血液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延误付款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往往意味着纳税危机容易产生,应收款项的欠收可能会使血站被迫用流动资金垫缴当期税款。同时,资金的占用很可能会导致血站设备的购入机会降低,为血站带来运输、设备购置等问题上的困难。再加上,应收账款并不一定为血站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整体来说,应收账款会使得血站的效益下降。

1.2降低血站信用,影响血站形象

血站的应收账款是伴随着血站的独特销售行为而发生的一种债权关系。债权关系过于复杂必然会使得血站的公众形象和内部形象受损。现代医院制度赋予各类医疗机构充分的自和经营权,从总体上调动了医院的积极性。但由于缺乏相应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医院之间相互攀比,血站之间拼人、财、物的短期行为就十分常见。某些血站发现有问题的赊销款项后,由于担心催款过急会影响与常联系的医院的业务联系,一味姑息迁就,大量应收账款因此沉淀下来,使血站经营者背上沉重的财务包袱。这样的现象往往会为血站的外部信誉带来隐患,同时内部职工也会对血站管理者失去信心。

1.3虚增经营成果,血站资产不实

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医院应当在医疗买卖发生当期确认收入,但如果血站长期地存在应收账款,就意味着其经营成果是有名无实的,现金流量也不能如期流入,这就导致虚增血站当期业务收支结余的现象。资产不实给血站造成的危害极大,大量的不良资产长期沉淀在财务账面,掩盖了血站财务的真实状况,经营者无法分析评价血站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并据以改善经营管理、调整经营决策,这严重影响了血站的健康持续发展。

2.加强医院血站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

血站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是血站发展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要认清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内外管理工作的融合,确保血站资金流动畅通。

2.1资金回款核算方面的积极措施

(1)建立内部对账系统

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保证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为了便于日常控制,血站可以把已经确定的赊销额度记录在每个客户应收账款明细上,作为资金余额控制的警戒点。根据每日医院的供血费用报表,由血站办公室向各个欠费住院处、收费处填写内部借款单,医院财务部门根据借款金额,与欠款办公室对账,及时掌握医疗资金欠费金额,做到与各级医疗部门及时结算,及时回款,这样,减少了血站资金结算的错漏发生,做到了账账相符,又加速了应收账款的回收,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

(2)明确应收账款核算的责任人

任何有效地管理都需要有相关的责任部门,明确回收应收账款的责任人,把应收账款的回收纳入到领导和员工的考核体系中来是核算工作的重点,建立主管医生、业务联系、财务三位一体的住院费用管理体制,这样可以保证责权明确。一般来说,责任人应该由血站的财会人员和业务联系人员共同来管理,会计人员对账务处理比较清楚,业务联系人员对客户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够保证准确掌握各项医疗结算办法,减少因自身错误造成的扣款损失。

2.2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管理

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与各级医疗单位的沟通。各级医疗单位是血站的主要供血部门,在形成的应收账款管理上,必须要加强与各级医疗单位的沟通。在账款管理上,首先要了解欠款医院应收账款周转率、资金回笼率、应收账款与日销售额比,从而判断出帐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及其严重程度。要对资金回笼率较低的医院进行必要的催缴。同时对其他的医院也要尽量地介绍本单位的资金管理要求,通过必要的沟通来建立良好的资金连接。

2.3建立应收账款的计算机日常管理监督体系

计算机管理建设已经成为各级血站的重要建设项目,计算机的日常监控可以避免血站在对应收账款管理上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将计算机用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则能迅速准确地提供应收账款管理所需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基于这种考虑,血站应积极开发电子计算机电讯网络,以便迅速地收集、贮存、反馈和分配赊销信息,建立应收账款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监督。将赊销总数、已付货款、现金折扣以及未付款余额等数据做明确地分析统计,同时也可以对应收账款潜在的风险和欠账单位的信誉度进行有理有据地评价分析。

总之,血站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是血站发展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要认清应收账款对血站管理机构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明确应收账款核算的责任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内部对账系统和应收账款的计算机日常管理监督体系进行监控,并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系统化分析和管理,全面避免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降低血站信用的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篇9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引言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财务工作,属于债权债务管理范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债权债务关系,而有的企业对债务人的商业信用了解不够,加上国内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信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够规范,因此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难度较大,应收账款回收程度偏低,由于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受到阻碍,会增加企业的坏账死账数额,最终导致企业实际资产减少,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企业资产在应收账款上的流失量与沉淀量较大,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此,必须要积极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企业信用的控制。

一、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环境复杂

企业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经营主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由于市场竞争逐渐增大,赊销已成为众多企业争抢客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市场环境中使用货币信用政策可以使得企业获得有利的竞争条件,但是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风险,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企业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提高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对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很多企业的发展理过程中,重视经营活动,重视生产、营销等,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当作企业发展的目标,为了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多应收账款项目,而且有的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债务人的信用考核不够全面,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风险。

(三)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应收账款的积累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失,对企业正常运转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比较零散,有些相互重复甚至矛盾。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例如有的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岗位责任设置不清晰、授权不充分、职责划分不明确,企业的财务控制功能没有发挥出相应作用,因此导致企i的应收账款管理依旧以事后管理为主,缺乏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和信用控制

(一)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债权债务关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关系十分复杂,债权债务管理中,应该要注重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要践行横向管理理念,指的是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业务特点、交易金额的大小等,联合涉及债权债务关系的部门,组建特定的管理机构,从而对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全面管理。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应该要产生债务关系的部门与责任部门联合管理,通过责任部门与参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对企业的应收账款项目进行全面、彻底的梳理,并且就应收账款项目与债权方进行联系、洽谈,对应收账款问题进行解决。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规范管理,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对部门职责进行划分,积极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产品营销部门、物资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业务拓展部门、合同管理部门等是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参与部门,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要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及时对债权债务工作进行跟进,确保企业的资金能够及时追回,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需求。第二,产生应收账款项目之后,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要定期向有关业务部门传递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并且对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督促,确保其能及时催收款项,相关责任人应及时了解逾期未结清的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杜绝互不通气,逾期不催的状况发生。

(三)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是确保企业资金安全的重要前提,企业在与客户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时候,应该要及时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收集客户的企业性质、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财务状况、经营规模等各种资料,从而对客户的信用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例如有的企业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等各方面信用都良好,则企业可以与这类企业开展长期合作。对于有合作或长期合作的客户,要定期开展资信调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随时了解客户的资信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对客户的授信额度,以规避应收账款拖欠的风险,才能确保应收账款能够及时回收,减少企业在应收账款过程中的损失,确保企业资金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拓展营销范围,提高经济效益,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债权债务关系。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的资金进行回收的过程,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例如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不全面,对其信用资质不了解,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都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不力。对此,要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并且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确保企业各个部门能联动作战,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

参考文献:

[1]王东升.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财会学习,2015(14).

[2]华小春,郑有英.信用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应收账款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1).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篇10

“应收账款”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属于流动性较大的资产类账户。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债权,对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和灵活性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应收账款对于企业的影响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扩大了企业市场销售份额,增加了企业的销售利润,并且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相比货币资金而言,其流动性较差、风险较高,容易形成坏账和呆账,降低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为了有效控制经营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完善应收账款体系,从而切实降低因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产生的风险。

一、融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1、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

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又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可促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正常实施。从企业的风险意识角度看,内部控制可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2、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之一

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所覆盖的领域广,为了能够及时地发现风险、预测风险以及防止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风险管理着重强调事前控制,以将不良因素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内,且全面风险管理不仅针对企业的内部,还涵盖企业外部对企业的影响。而内部控制的重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事中和事后的管理控制来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二、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1、造成企业经营成果失真,利润和资产虚增

现阶段企业大多采取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模式。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商品或者服务的所有权及风险已经全部转移,符合收入确认原则,在资产负债表中相应减少存货,增加应收账款,在利润表中相应增加营业收入。但实际并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所以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就不能确认现金流入。因此,从利润表看,表面上增加了收入和利润,但应收账款使得企业价值虚增,损益虚列,利润虚增,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同时,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当企业发生呆账坏账的风险时,不但不及时对风险进行预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且还将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从资产负债表看,此举将会造成企业资产虚增,账面上的企业资产和实际上的企业资产并不匹配。

2、企业应收账款还款期限长,加速了企业的资金流出

应收账款在会计处理中一般是指有营业收入的赊销形式。赊销的营销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销售,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但实际上应收账款不会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入。应收账款越多,还款期限越长,企业滞留在外的资金就越多,客观上就造成了企业的资金流出。此外,应收账款并未形成实际现金流,但应收账款既然带来了收入、利润,那么企业就有义务按时缴纳流转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企业收入、利润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也会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支出。因此,在企业的资金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动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支出,造成企业资金支出的增加,加剧了企业现金短缺的情况。

3、造成流动资产短缺,易使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很多企业为了留住客户,提高销售额度,大量赊销,致使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加,大量的流动资金被积压,企业呆账坏账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直接的影响是企业的流动资金出现短缺,为企业带来资金周转困难的风险。为了克服这一周转难题,很多企业又不得不采取融资的方式扩大生产,不断向银行贷款,大幅举债经营。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此举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致使经济效益下降,而且也会使企业迈向资不抵债的边缘。

4、造成资金循环困难,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应收账款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无法按期收回就会导致企业货币资金供应不足,资金链断裂,从而破坏企业的资金循环周转,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当资金缺乏时,企业便会寻求外部借款,虽然借款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也会给企业带来还款压力,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此外,应收账款在收回时间和金额上均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应收账款变现困难,增加呆账坏账损失的风险,造成了流动资产不流动,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5、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应收账款相关成本增加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为了避免呆账坏账的产生,企业会花费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客户资信进行收集、派专人出差催收账款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应收款项的管理和控制,也增加了企业催收、管理成本。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有的逾期过长的应收账款很有可能无法收回,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即为企业的坏账成本。坏账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而且会为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信用政策越宽松,应收账款就越多,企业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就会增加,企业所承担的相应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三、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1、外部环境因素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除了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之外,赊销也是企业扩大销售吸引顾客的销售手段之一。但是这样会使由赊销引起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过大,因为市场的需求是在不断地变化的,这就导致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盲目赊销必然会加大应收账款的收回风险。

2、领导层风险意识淡薄,信用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领导层风险意识淡薄,还没有意识到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只一味扩大销售,盲目的去抢占市场,追求账面上的利润,忽略了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的风险。在销售前对客户的资信度未能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不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资金使用状况,对企业的不良账款以及经济合同的履行情况也缺乏应有的了解,因为忽略了对客户资信状况的评估,在不清楚顾客信用度的前提下,采用过松的信用政策,使得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风险大大提高,增加了呆账坏账的可能性,影响了企业的资金运转。

3、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不完善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一套针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十分被动。销售部门为了实现销售目标,销售人员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利益,即使在没有相关领导审核签字的情况下,也会大量赊销或违规销售。而财务部门只负责款项账务登记,不负责催收,还有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人员缺乏,财务部门甚至无暇顾及与客户对账确认,一旦应收款项逾期无法收回形成呆坏账时,会出现无人负责的局面。可见,企业的职能划分不清晰,责任不明确,没有较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会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对不上账、收不回款的应收账款的现象。

4、应收账款催收力度不够,法律意识缺乏

当前企业大多数都是根据业绩目标完成情况来考核绩效、评优劣,应收账款与绩效考核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所以形成应收账款之后,没有相关部门和销售人员负责追款。同时,许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对债务人诉讼的意识,发生应收账款违约时不知所措,只能“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加之应收账款诉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成本代价很高,即使在诉讼中获胜,后期实际执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大多数企业没有运用法律武器来管理应收账款的原因之一。

四、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措施

1、企业领导层要改变管理观念

企业管理层特别是决策层领导,必需从根本上重视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应收账款的双面性。虽然赊销可以更好地吸引客户,促进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但同时应收账款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管理者在应收账款产生前,要对客户财务状况、信用度、企业在业界的口碑和地位等做出全面了解,尽可能多地获取客户信息,以评估该笔应收账款的风险系数到底有多高,然后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营销方案,正确处理企业应收账款问题,避免盲目的赊销,将应收账款产生的呆账坏账降到最低。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利益。只有领导层提高管理意识,相关部门之间配合协调,沟通顺畅,才能有效控制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1)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在风险管理、获取最大利润的理念下,企业要根据自身资金运作情况、产生应收账款的成因以及企业可承受的风险等级等因素合理制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企业财务部门应按应收账款总额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一般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率在3%~5%之间),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企业损失、增强企业承受坏账损失风险的能力。应收账款根据赊销对象设置二级科目,财务部门应指定专人,每月或至少每半年与往来单位核对应收余额,并取得具有法律效用的对账函,做好应收账款明细账登记,对一定期间的客户赊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给销售部门和信用管理机构。同时,企业财务部门还要及时记录每一项应收账款往来款的实际情况,客观真实有效反映应收账款的形成、回收和支付情况,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和清理,及时确认坏账呆账,并及时对坏账进行清理、注销,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此外,企业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买卖双方的名称、合同标的、产品价格、支付方式以及特殊条款的描述等等,防止后期应收账款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纠纷。

(2)设置专门的信用部门,使责任划分更清晰。企业的信用部门应当独立于销售和财务部门,应该从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和利益考虑问题,有效地协调好企业销售目标与财务目标,其管理目标应超越任何一个部门的管理目标。信用部门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确定客户信用等级。二是确定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指企业愿意为客户提供的赊销最大限度。此外,信用部门不仅要根据评定的信用等级和年销售情况等资料,为客户设定相应的信用额度,还要根据市场和客户信用状况和企业能够承担的赊销风险的变化,定期对信用额度作出相应调整。

(3)完善赊销审批制度。企业需制定明确的赊销审批制度,对大宗赊销业务,需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各级人员和职权部门在赊销权限范围内,应规范赊销工作,保证工作有序且职责分明,对超出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批准,并落实责任制。

(4)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企业应改变传统的单一以利润和销售额为主的考核体系,将坏账、回款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中,建立多元化考核制度,并对各考核指标赋予不同权重,以权重的高低来显示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程度,这样有利于提高管理层和业务员对应收账款的重视。在销售过程中,也应执行赊销责任制,谁签字谁负责,制定应收账款限额,严格遵守执行,超出限额的将对其进行相应惩处。以业务人员收款为主,财务人员收款为辅,使每一笔应收账款落实到个人,同时将欠款清收纳入业务人员业绩考核体系中,使业务人员在完成销售目标的同时,也能重视销售回款。

3、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并严格执行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避免应收账款风险,首先要结合历史情况制定严格的信用管理政策,可从信用期、信用条件、信用标准三个方面来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完善的信用管理政策不但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占领市场,还能从制度规范的层面对客户行为进行约束,对产品赊销行为进行科学的指导。其次业务部门在执行信用政策前,应及时严格审查购货方的资质资信、信用记录和偿还能力等,比如银行流水、公司财务报表、公司注册资金等,并结合信用政策,决定是否给予赊销以及赊销的额度和期限等,从而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4、加强应收账款催收

应收账款的追缴是保障应收账款顺利回收的重要手段,企业应该定期对企业内部各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整理,设定差异化的追缴政策和收款政策。对即将到期的账款通过电话或会面的方式对客户进行通知并确定还款日期;对逾期较短的顾客,可以不必过多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于逾期稍长的顾客,可措辞婉转地写信催缴;对逾期较长的顾客,则需频繁的信件催款并电话催询;对逾期很长拖欠不还的顾客,可在催款时措辞严厉,必要时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起诉讼;对已确定为坏账呆账的应联合法律部门进行确认、审批和处理,防止潜亏,确保财务报表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此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要加强沟通,财务部门及时为业务部门提供帐龄分析表,提示业务部门抓紧催收。业务部门要将购货方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变报告提供给财务部门和信用管理部门,以便及时调整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调整信用政策。

5、重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应定期组织各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执行进行自我评价,对不合理部分做出修订。同时,还应由董事会或总经理牵头组织公司外部专业人员对内部控制运行的效果进行外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赊销审批是否按制度执行、与信用制度相关的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政策制定是否有充分信息资料、合同管理是否符合要求、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是否畅通、有无责任相互推诿或划分不清现象、有无内部审计、有无财务、内审监督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