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当前科技创新形势十篇当前科技创新形势十篇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2:45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篇1

关键词:经济形势;科技创新;影响;措施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经济就已经逐渐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当中,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传统的农业及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不太明显,经济建设重心要慢慢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当中来。对此,要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将科技创新作为主要手段,以此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一、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

为了防止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泡沫经济”等问题,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控制措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在2008年,美国出现了经济危机,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蔓延开来。这次经济危机,对全球的经济体系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不仅使消费者对当前的经济体制丧失信心,而且还破坏了整个内部经济结构,导致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影响。而我国也属于经济全球化当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也未能幸免。经过这次经济危机以后,我国经济体系当中本已处理好的矛盾重新激化,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也被削弱,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变得不稳定,且增长速度变得缓慢,并存在下行风险。而2012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以前的快速增长逐渐演变成中速增长,开始稳扎稳打发展经济。据相关数据统计,200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9.2%,2010年上升到10.4%,而2011年又回到9.3%,2012年以后的增长率都在8%以下。这就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已经放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的衰退,而是一种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手段。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开始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自2011年以来,我国18~65岁年龄阶段的人口比例已经开始呈下降趋势,而65岁之后年龄阶段的人口比例已经有所上升,说明我国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劳动人口总数的减少,从而导致我国生产活动缺乏劳动力,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二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某些地区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略了健康发展的原则,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种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从长远利益考虑,却是极为不明智的。

二、当前形势对于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科技领域的发展最为显著。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例,在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压力下,如果机械设备生产企业的科技水平比较高,创新能力比较强,那么在国际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当中也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当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后,就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创新的研发力度,使得大型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而套用传统生产技术、不重视科技创新的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只能维持基本的运营,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对此,可以将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分为两大部分。

(一)对我国科技创新提出了挑战

资金方面,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各行各业的资金都比较紧缺,许多企业融资比较困难,经济效益也比较低。为了避免由于短期资产的抽离造成市场经济的动荡,我国出台了许多新的保护政策,比如外汇管理政策。虽然政策出台以后有一定的效果,各大企业的应收账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实际到账的资金却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导致企业资金运转受到阻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成本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快,物价迅速上涨,许多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也大幅度上涨,这就导致生产企业在进购原材料时会受到原材料价格的制约以及成本控制的影响。生产企业的成本增加,所生产的产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同时,我国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也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时常会出现价格波动,使得产品价格变化与生产成本变化不相符,造成企业的收支不平衡,从而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市场方面,出口关税的变化、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等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科技创新研究面临着许多重大的挑战,如研发资金不足、研究活动进展缓慢等,都会对我国科技创新产生不利影响。

(二)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机遇

当前的经济形势在对我国科技创新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科技创新带来了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我国政府为了稳定当前的经济形势变化,维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台许多宏观调控政策,比如下调银行存款的利率,减少人们在银行的存款,刺激消费,从而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国家对节能环保、资源开发等领域加大了投资力度,使得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可以转到高新技术产业当中来,为新型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注入新的动力。

2.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陷入瓶颈,发展速度明显放慢,许多西方的高端科技人才都开始另寻出路,这就使得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变得更加容易。而我国正值快速发展的阶段,急需要大量的高端科技人才作为发展的基础,所以国内许多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都开始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高端科技人才,甚至直接收购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便利。

3.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整合,加强科技创新研究,扩大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影响力。

三、当前背景下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措施

(一)提倡自主创新

要想推进科技创新,首先就应该大力提倡自主创新。虽然我国有许多企业都已经从国外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实际上,引进技术的应用效果远远比不上自主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如果我国的企业发展都是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忽略自主创新,那么我国的科技发展将永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无法实现超越。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把自主创新放在首位,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企业要从观念上开始转变,在生产过程当中逐渐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激发自主创新研究的动力;其次,加强企业产权保护建设,对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及时做好保护工作,防止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再次,建立自主创新奖励机制,根据所研发产品对企业的贡献程度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企业员工的自主创新;最后,加大对重点技术的扶持,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而使企业突破瓶颈,实现快速发展。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创新必须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样才能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及时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来。对此,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保证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大科技研究方面的投入,通过改变相关政策的方式,鼓励各大企业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使得科技资源能够合理分配,并得到良好的应用,还要加大科学教育方面的投入,鼓励各大高校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科技型人才。其次,政府部门要通过一定的政策保证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许多高科技的人才、高科技的设备、高科技的技术等,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如果缺乏资金,那么许多科技创新活动将无法开展。对此,国家可以出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政策、为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补贴等,鼓励企业的科技创新。最后,为企业的融资提供更多支持,比如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融资提供担保等。

(三)在竞争当中不断进步竞争

可以为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动力,促使企业不断进步。首先,企业可以在竞争过程中发现自身发展的缺陷,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其次,在竞争过程中还可以汲取其他企业的优点,并了解到许多之前未曾接触过的发展思路,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竞争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动力。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会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激烈,从而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有了这个意识,就会有推进科技创新的动力,最终将想法转化为实际,在实际生产活动当中得到体现。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影响之下,经济增长速度略有减缓。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科技创新迎来了新的挑战,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我国应该把握住这一关键机遇,提倡自主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国际竞争当中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湛军.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创业与科技创新发展对策建议———基于最新全球创业现状分析的结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27-31.

[2]王伟光,陈锡文,李扬,等.“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问题笔谈[J].经济研究,2010,(12):4-22.

[3]王宏伟,李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J].求是学刊,2015,(5):49-56.

[4]严红,何雄浪.新形势下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6):43-49.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篇2

进入新的世纪,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了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必须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这是符合当代经济、科技发展规律的重大决策。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在“九五”期间科技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许多发展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我国在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原始性创新为主的转变、以强调单项技术突破为主向加强技术的创新与集成转变、以强调技术导向为主向加强产品和产业导向为主转变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和不足。另外,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投入虽然有了较大增加,但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科技进步对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影响与带动作用还不够显著;全社会科技力量协调运作和有限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发展战略和对策方面必须科学地予以应对。当前,首先要对科技发展的思路做必要的调整:

第一,调整科技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强调原始性创新,力争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当代国际科技和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产业竞争加速由生产阶段前移到研究开发阶段。原始性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不仅能够带来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能够带来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带来无限发展和超越的机会,因而成为决定当代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这是我国新世纪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科学家进行自由探索,并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的基础研究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要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逐步摆脱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对外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在制定和政策方面,我们将建立起与原始性创新相应的评价制度,形成符合科学和技术不同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我们始终认为,在科技发展上,中国不但要发挥制度的优势,更要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大好机遇,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有一定基础与优势的重点领域寻求原始性创新,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调整科技创新的理念和管理体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应当说,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是创新的先决条件。面对当今日趋激烈的国际性人才争夺战,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构建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服务和营造创新文化。我们必须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促进科研机构形成开放、流动、竞争的局面,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包括通过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数据共享等多种方式,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那些“小人物”的创新活动给予公平的对待。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引导科技人员关注研究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强调技术创新成果不要仅仅停留在论文、报告的形式上,而是尽可能地物化成为可操作的技术、可交换的产品,把知识变成专利、标准,并最终在市场上取得收益。

第三,调整科技创新的工作方针,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科技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战略高技术研究,抓什么、不抓什么,先抓什么、后抓什么,这是战略决策的首要问题。早在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但是,由于认识不到位,在机制上也缺乏有效的约束,这一方针贯彻力度仍显不足。当前,我们在科学技术发展当中确实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总想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这种愿望毫无疑问是好的,但是容易导致力量的分散,形成“撒芝麻盐”式的项目管理,结果是“半亩树苗一桶水”,哪棵树苗都救不活,难以集中精力和财力办大事。另外,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科技资源本来就是稀缺,更应当克服研究工作的分散现象,把有限的资源用好。因此,我们要以产品、新产业为中心,把国家、地方、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成起来,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办成几件大事。同时,我们也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特别是在创新的起步阶段,针对不同的创新思路和技术路线,调动各方面创新的积极性,用相对集中的资金来发现和凝练重大科技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家支持的重点。

第四,调整科技创新的模式,从注重单项创新转变到更加强调各种技术的集成,强调在集成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长期以来,我们科技计划比较注重发展单项技术,这是技术开发初级阶段的必然过程。但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内在要求来看,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由于缺乏与其它相关技术的衔接,很难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产业。事实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是一个创新过程,更是一个组织与集成的过程。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为核心,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其创新性以及由此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为此,我们将通过强化国家战略部署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打破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各种条条框框,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与合理配置。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都将明确强调学科间融合和部门间协作的必要性,强调从以发展单项技术为主转向发展单项技术和多项技术的集成创新,注重以产品和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种技术集成。

第五,调整科技创新的政策对象,从注重科研院所转为调动和组织全社会科技力量。随着科教兴国战略逐渐深入人心,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科技的程度也不断增强。今天的科技工作,早已不只是科学家们深居斗室的冥思苦索,而是成为众多社会群体自觉的行为与价值取向。地方科技工作在国家科技工作体系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并且与经济的结合比较紧密,地方政府对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也更加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宏观上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促进地方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等院校是公共科学知识生产的主体之一。由于高校具有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大跨度的学科间交叉、渗透以及数量巨大的创新人才,使其在原始性创新方面往往具有独特的优势。实现科技与教育的紧密结合,对于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迅速崛起,使我国科技事业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确立企业在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努力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工作格局,努力形成部门、地方、高校和企业互融互动的新型科技管理体系。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长期可靠的动力。为有效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近一个时期,我们将组织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

第一,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人才争夺战。当今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竞争。《瑞士洛桑报告》明确把发展中国家能否留住科技人才,作为评价一国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人才历来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争抢的资源,中国又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争抢人才的重点地区。首先,这是由世界人才供求形势决定的,优秀人才普遍短缺;其次,这是由我国的人才质量决定的。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大学系主任中约有1/3为华人担任;硅谷软件公司中,有35%的技术主管和实验室主任是华人;再次,这是由中国市场近年来的持续高速稳定增长决定的。跨国公司普遍看好中国,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并普遍采用符合国际规则的人才本土化政策。加入wto后,人才的流失是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从国家角度,前期人才培养投入将得不到回报;从企业角度,人才流失以后的置换成本相当高。我国在科技知识创新及转化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差距。而人才流失将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延揽人才是事关民族前途的大事,必须将人才问题放到战略高度来思考与运筹。

人才战略的首要问题是吸引优秀人才,并保持人才流动的良性态势。当前,我们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国家科技计划和项目都将把发现、培养和稳定优秀人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开放、流动、竞争的机制,提高科研经费中人员费用的比例,克服科研管理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根据重大专项实施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包括高水平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并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努力推动形成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潮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探索包括运用股权、期权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价值,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要精心营造令人才心情舒畅、使他们安心创新创业的软环境。

第二,实施专利战略,强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随着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实施,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将其技术独占优势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在我国,外国企业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正以大量的发明专利申请作为抢占中国市场的前导。在信息通讯、航空航天、医药制造等高技术领域,国外专利申请的比例均占60%~90%左右,这将使我国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专利制约。从总体上看,我们不仅要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为此,我们要鼓励科技人员和企业、高等院校注册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积极性,要把发明专利的利益交给研究单位,给科技人员以相应的奖励。美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伯顿法》,它的核心就是由政府经费所支持获得的发明专利,原则上归发明者所在的研究机构所有,奖励发明人,这对于美国专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最近也已经制定和颁布了类似的政策,相信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我们要求在立项前及项目执行过程中都要进行国内外知识产权状况分析,提出绕过专利壁垒的途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应以发明专利的获得作为立项目标和验收指标。

近年来,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带动下,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经济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增长点,成为决定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进一步渗透,促进了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有着同样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当前,为了迅速抢占一批21世纪科技及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力争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过渡期内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我国政府决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电动汽车、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奶业发展、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等,力争在5年内取得实质性成果。我们希望,这些重大专项的成功实施,能够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篇3

1.1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对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来讲,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是前提,换言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先导就是转变企业的经济管理思想和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然而,从当前的形势来讲,管理理念的滞后性阻碍了不少企业的经济管理。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不具备先进的管理思想,竞争意识和危机观念比较差,因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此,对企业而言,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是基础和前提条件,而将来其它创新的基础就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创新企业的管理理念,就能够及时地纠正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旧的思维模式和固有观点,使企业通过新型的思维模式、管理方法和视角指导企业的经济管理,并且能够使得企业日益发展壮大,切实做到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增强创新管理的观念,最终推动企业的集约化发展和经营。

1.2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充分地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而言,应当将人当成是最为关键的资源与要素,且要注重关心与激励员工,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企业经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企业的有关管理者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宏观决策能力与行业技术能力,且应当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当中,能够充分地挖掘员工的潜力,以最大程度地使用员工。此外,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是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员工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且能够创建一套行之有效和健全的知识体系,最为关键的是一定要具备主观能动性,只有如此,才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且能够不断地实施创新。

1.3不断地创新与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企业传统意义上的一些组织结构已经较难适应目前形势下的竞争需要,为此,我们需要创新企业的组织结构。第一,创建柔性式的企业组织结构,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而言,固有的组织结构形式存在很大的束缚性,这样,我们能够借助一系列临时性的组织结构来摆脱束缚,让企业具备多样性与更加灵活的组织结构,更能够跟外部的发展环境相适应。第二,创建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在破除传统意义上的多层垂直结构的前提下,缩减企业的管理层次,使得企业的职能结构压缩,以提高企业的管理幅度。通过创建横向、紧缩和扁平式的企业组织结构,能够让企业更加迅速地反馈与传达信息。第三,创建虚拟式的组织结构。我们能够根据有关的网络技术,不断地创新与调整组织结构,在组织结构当中动态地和综合性地呈现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和知识,以创建无形化的学习型组织结构,更加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能够坚信,对于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而言,高效又精干的企业组织结构一定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协作能力,大大地提高企业组织结构的办事效率。

1.4注重实施科技化和信息化的企业经济管理当前形势下,企业存在科技化与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经济管理也需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注重实施高科技化的管理,以及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企业需要注重科技的创新和投入,力争能够自主性地开发科技软件,以在技术上支持企业的经济管理,注重企业经济管理的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建设,把企业的信息和经济安全摆在首位。最大程度地应用一系列科学化与现代化的方式保护企业的信息资源,时刻有效地洞察企业的经济风险,注重增强企业管理财务信息的能力,以有益于管理人员实施准确性与科学性的决策,防止和减少企业的财务危机,确保企业经济信息的稳定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2结语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篇4

【关键词】非对称发展战略战略势差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19.009

党的十以来,多次提出科技创新要重视“非对称发展战略”。切实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科技事业赶超发展,实现科技大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把握战略内涵

“战略”一词源于战争,逐步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乃至企业等各个领域。战略是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包括对目标、重点、战术、路径、手段、资源、压力、效果及代价等要素的统筹考量。非对称发展战略同样也发轫于战争。《孙子兵法》所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英国军事理论家、战略家利德尔・哈特(1895~1970年)在其《战略论》中提出的“间接路线”等都属于非对称发展战略的思想。正如所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非对称”是相对于“对称”而言,因此非对称发展战略是基于战略竞争对手发展战略和优劣势比较之后提出的一种竞争和博弈战略,一般可以分为主动型和适应型。所谓主动型是指整体实力处于领先地位,呈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变”的特征;适应型则表现为“人有我无、人强我弱、一锏在手、出奇制胜”的特点。总之,非对称发展战略就是通过创设一种或多种非对称的情境或技能,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的“战略势差”,以在某些方面取得决定性优势和重大威慑。

我国科技实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领域层面比较缺乏重大原创突破,许多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自主创新的“杀手锏”依旧匮乏。据此可判断我国实施非对称战略仍属于适应型范畴,且呈现出“压迫感十足、紧迫感突出”等鲜明特征。如所指出的:“我们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要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到2050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措施,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上的强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军事上也是如此。”

深刻认识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乃至实现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施非对称战略是应对世界科技竞争的迫切需要。克莱顿・克里斯滕森1995年在《颠覆性技术的机遇浪潮》一书中首先提出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强调颠覆性技术就是另辟蹊径,从而打破传统技术的思维和发展路线,实现传统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颠覆性创新在战略层面实质上就是“非对称发展战略”。当前,美国《创新美国》战略、《欧盟2020》战略以及日本的《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无不希望通过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推动颠覆性科技创新抢占未来高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从而赢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动力转化的先机。面对咄咄逼人的科技竞争和创新圈地的严峻态势,我们必须摒弃坐以待毙的无所作为心态,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凤凰涅精神,着眼于长远关键卡脖子领域,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打造具有“一招鲜或几招鲜”的世界领先核心技术优势,从而使我国在未来世界科技竞争中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非对称战略是经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需要。“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原有依靠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资禀赋的投入作用日趋减少。在其著名的“波特钻石”模型中提出,机遇和政府对于国家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机遇主要包括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传统技术出现断层等。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影响把握机遇增强国家竞争优势。日本和韩国就是抓住了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在重要技术领域形成局部产业优势,带动产业结构整体调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坚持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积极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在关键领域形成局部领先优势,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弯道超车”,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联动式调整,引导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取决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这件事,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快马加鞭予以推进。”

非对称战略是保障和平崛起所必须坚持的底线思维。中国已向世界郑重承诺要走和平崛起之路。但和平不仅需要靠真诚呵护,更需要必要的实力来维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强大,一些固守“修昔底德陷阱”传统思维的国家不遗余力地在军事上进行围堵。美国2012年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2014年又明确提出第三次“抵消战略”,旨在通过主动型非对称发展战略创新军事技术和作战概念以“改变未来战局”,明确提出“打什么仗造什么武器”的变革思想。面对咄咄逼人的周边形势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针对那些跟不上、跟不起的必争领域,通过非对称发展战略,以较小的投入,形成维护和平所必需的战略威慑。

总之,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实施非对称战略的窗口期,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在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有效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实施非对称战略要加强整体谋划

强调:“我们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不能完全是发达国家搞什么我们就搞什么。”实施科技非对称发展战略是一个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整体筹划、明确突破策略、精确主攻方向、超前规划布局、统筹资源部署,才能确保非对称发展战略的精准实施。

在目标遴选上,要坚持聚焦具有“战略势差”的“杀手锏”。“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非对称战略即是通过创设一种或多种非对称的情境或技能,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的“势差”,以在某些方面取得决定性优势和重大威慑。我国建国初期针对当时经济实力薄弱、工业制造水平低下、难以短时间改变战机落后局面的现实,做出了研制“两弹”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非对称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领空安全问题,而且也奠定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坚实基础。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针对雷达监测对战机的威胁,另辟蹊径研制出隐形飞机从而改变了整个游戏规则。只有把方向搞清楚,非对称战略才能“以奇胜”,否则再多的资源投入只会加剧南辕北辙效应。选准非对称发展战略目标,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要针对那些“卡脖子”的痛点、“输不起”的争点、“跟不上”的难点、“不能让”的拐点等问题,敢于直面矛盾,而不是绕着问题走,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下定决心,统筹部署,一抓到底。其次要坚持全球视野。要科学制定科技情报的获取和分析策略,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科学汲取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经验教训,保持战略清醒,做到知己知彼并将其可借鉴的经验反映到政策制定中。第三要坚持全局考量。要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细致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科技发展的创新特色、人才优势和成果基础,因需、因地、因时、因人统筹制宜,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第四要坚持科学决策。汇聚目标是战略制定的基本要求,更是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既要广泛听取官产学研用各方专家意见,又要善于汇聚凝练目标,必须避免研讨一次,目标扩大一圈,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特别重视发挥那些视野“宽”、专业“厚”、思想“精”、决策“准”的战略科学家,在科技创新规划和前瞻布局方面的“关键少数”作用。

在动力储备上,要重视基础研究源头创新供给。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终极目标应是建立“均衡优势”或是“对称优势”,即在众多科技领域都能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问题导向,选择重点方向突破制约我国发展瓶颈障碍;同时要夯实基础,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形成全面对称的比较优势。颠覆性创新何时“涌现”往往难以预测,但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之人。当前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关联度日益增强,只有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侧源头供给,不断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才能随时捕捉和响应科学革命的发展机遇,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发持续推进,从而可能形成新的“非对称”优势。

在推进实施上,要保持坚定不移的战略定力。实施非对称战略就是要在一些关键必争领域率先站稳脚跟,对看准的方向一定要超前规划持续投入。没有坚定的战略定力,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中国客运大飞机发展计划始于1970年立项研制的运10,尽管1980年实现首飞成功,但却从1985年被搁置直到2007年C919研制立项。这一搁置使我们失去了实现大型民机及其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尽管运10搁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说没有发展定力不稳的因素。“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决策,想好了、想定了就要决断,不然就可能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甚至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在成果扩散上,要重视建立创新成果贯通体制。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的目标就是要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要高度重视非对称发展战略成果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破解成果转化这一“阿喀琉斯之踵”,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着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在战略布局上,要善于辩证思维适时调整着力点。制定战略必须坚持全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和长远性原则。非对称发展战略特别是适应型非对称发展战略,是对战略博弈巨大压力的“应激反应”,客观上要求战略全局把握更加全面、战略系统更加协调、战略目的更加明晰、战略重点更加聚焦、战略路径更加独特、战略预见更加精准、战略效果预判更加慎重。非对称战略绝不仅仅是剑走偏锋,而是一种体系化制衡和“杀手锏”制胜的优化组合。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秉持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处理好对称与非对称发展、全面部署与重点突破等关系,适时评估整体战略实施效果,既要保持非对称战略中适度的布局张力,又要以动态调整应对瞬息变化的时局。

在资源配置上,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必须要用好这一制度优势,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创新投入主体、科研人员利益诉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要从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用人机制和投入机制,统筹协调好国有与私有、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切实增强不同创新主体的向心力、不同体系科研人员的凝聚力,搞好科研力量和资源整合,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实施非对称战略要树立战略自信

同志强调:“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既是国家集体智慧的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意志的博弈。没有敢于“亮剑”的战略自信,就不可能有“智取华山”的战略行动。

战略自信是创新的内在要求。由于我国科技发展底子薄、基础弱,实施跟踪追赶发展策略是完全必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跟踪策略在国家和个体两个层面都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盲从”的不自信心理定势。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人力资本不断夯实,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们必须要树立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的战略自信,在世界科技竞争中敢于布大棋局,在科技创新方面勇于潮头搏浪。当然,战略自信绝不等于狂妄自大。我们必须要有虚怀若谷的心胸,谦虚好学的态度,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涵养战略自信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必须要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方面下功夫。这就意味着思想更“疯狂”,探索更艰辛,失败更平常。没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就不可能给“疯子”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曾经孕育出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高超音速飞机等重大创新的DaRpa始终强调创意就是一切、宽容孕育成功,鼓励“疯狂科学家”在别人不会做的创意上进行博弈。营造有利于非对称发展战略实施的良好条件,一是要尊重科研规律。在基础研究领域乃至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要容忍在科学问题上的“异端学说”,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二是要弘扬创新精神。注重培育科研人员自信独立的品格,鼓励科研人员尊重科研规律,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大力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创新创业大军。三是要尊重科研人员主体地位。要在管理上简除烦苛,给科研人员更多的创新选择权,经费使用权,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要完善评价体系。要注重创新的实质性贡献,坚决摒弃简单地以“文章点数”评成果;要注重对“人”的全面关怀,坚决摒弃简单地以“帽子大小”论英雄;要注重创新过程的勤勉考察,坚决摒弃简单地以成败定终身;要注重不同学科的发展特点,坚决摒弃简单地以“科学指标”进行整齐划一的创新评估。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篇5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新的经济形势下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进程。科技型企业大部分为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是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当前新经济形势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地位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创新的主体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一半以上的发明专利、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都是来自于中小企业。而科技型企业又是其中的佼佼者,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以及激烈的竞争形势促使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烈的创新意识与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科技型企业的创始人一般是毕业于科研院校的高知识人才或者企业的高科技技术人员,这些群体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另外,科技型中小企业相较于大型企业,企业制度更加灵活,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创新的成本花费比较低,转化为科技成果的效率也比较高,这些优势使得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的技术创新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激发市场活力

虽然中小型企业具有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但是科技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与其他企业以及科研院校相互合作,进行技术交流与实践合作,才有可能创新出新的科学技术。由此可见,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经济比较发达,科技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容易形成集群。例如,北京的中关村产业园等。这些同类型科技企业的集群,能够方便企业之间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人才之间的探讨,并能够优化的融资环境,对产生多元化的创新活动大有裨益。在交流与竞争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市场竞争的活力。

(三)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比较迅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不断的发展中产生了很多就业岗位,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岗位,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因此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科技企业对增加就业、维持社会安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科技企业更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相较于普通企业更有市场竞争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提高就业率以及提高人民收入上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新经济形势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环境不够宽松

制s新经济形势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宽松的融资环境。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经常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由于大部分企业只是由小型民营企业逐渐发展,在资本市场中很难找到立足之地,只能依靠民间借贷或者集资的方式来融资,使企业面临着更大的融资风险,增加融资成本。另外,在间接融资上,虽然国家为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例如《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凸现出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的时间一般不长,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相对不够健全,而且科技市场风云变幻,经营具有较大的风险。贷款机构与征信体系的建设制度不够完善,这些机构承担着较大的风险,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很大阻碍。

(二)法律体制不健全

具体的表现为:法律的约束力弱,效果不好。虽然政府比较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陆续颁布了一些支持性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本身的层次较低,内容也不够系统全面,只有倡导没有具体的措施,不能与市场的发展相匹配,因此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操作性低,没有针对性。在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中,只有《中小企业促进法》有比较高的法律效力,而其他的大多是地方政府针对当地发展情况颁布的,内容相对不完善而且有很强的理论性,不具有指导意义与法律效力。

(三)高科技人才匮乏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的储备。由于科技型中小型企业一般经营相对高端的科技型产业,因此具有专业知识的科技型人才对于企业现在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人才招聘中,高科技人才十分紧缺,加上中小型企业能给予的待遇十分有限,因此相对一些大企业在吸引人才上处于劣势,聘请到高科技人才的概率比较低。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表示,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实力弱、品牌影响力不强等原因,难以将高科技人才收到麾下。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而且管理制度也不是特别完善,同行之间关于人才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即使好不容易招来优秀的人才也很容易流失。

(四)产学研合作体系不健全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与科技联系紧密的科研院校等研究机构并没有提供助力。这几个部分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建立完善的产学研体系。虽然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项目,但是偏向于学术性,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难以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来促进科技的发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研究经费,对本身也没有益处。另一方面,由于科研院校以及研究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较少,互相缺乏信任,严重阻碍了产学研体系的建立步伐。

三、新经济形势下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的途径

(一)政府要加强引导与支持

政府的扶持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有关的扶持政策,但是还有很多不足。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能够净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制定相关的认定办法,提高财政补贴的力度,对创新型科技给予奖励;出台相关减免税收的政策,合理降低税率,减轻财政负担。

2、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对于企业而言,资金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针对目前融资困难的现状,政府应该查找原因,出台相关的政策改善当前的融资环境。虽然我国的科技发展时间尚短,各方面的经验还十分不足,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的优秀经验来建设我国的融资体系。例如,通过信用担保体系来筛选符合要求的企业,能有有效净化金融环境,同时促进企业遵纪守法。

3、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的措施包括:转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建立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机构,并对其进行资金支持;在条件允许的城市建立支持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建立完善的信息体系,及时公布相关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平等性与透明度,扩展企业的视野。

(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融资不能只依靠政府的调控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也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将政府资金作为引导、社会资金作为主体的筹集机制,扩大创业基金规模,增加自身对风险投资机构的吸引力;探索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与工商与税务等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信用体系,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以此作为吸引贷款与融资的依据;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与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等充分结合。

(三)构建市场化的创新生态

科技型中小企i要根据自身的产业需求加强与科研研究院校的合作,为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或者技术、共同建设研究实验室、搭建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的合作模式;与其他初创型科技企业或产学研建立创新联盟等;引导、支持高校与科研机构所具有的科研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设施提高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开放度。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体系的市场化水平[3]。按照由企业占据主导、院校提供辅助、政府提供支持的整体原则,整合、建设具有科技针对性与专业性的技术平台,有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技术的研发、测试等服务;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权意识与创新意识,建立完善的企业维权机制,促进专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四、结语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群体,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这个群体的成长将对我国的经济结构体制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顺应市场的发展,抓住发展的契机,实现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怀宁.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篇6

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包括学科理论、科学方法、技术手段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与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交叉点往往是新学科产生的“摇篮”和新技术发展的“起爆点”。对地方科研单位机构,学科既包含学术维度,还包含区域维度,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单元。新形势下调整学科建设发展思路,转变农业科技创新方式,既符合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总体方针,也顺应农业科技发展新潮流,更是提升地方农业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的基础。

1.1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应对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务院正在全力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着力解决现有科技计划重复、分散、封闭、低效、资源配置碎片化等现象,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改革的核心是更加聚焦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计划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也就是说,今后国家层面的科技计划将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和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面向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地区农业发展需求,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如何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层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科建设如何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发展重大问题,是应对新一轮科技计划改革的关键所在。

1.2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适应农业科技发展新变化的重要途径

建国以来,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调整、区域产业发展的持续变迁和国内国际科技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已经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和具备一定优势的学科群。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创新材料等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农业技术的升级,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学科体系建设呈现2个特点:一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种类越来越多;二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科在加速分化的基础上高度融合,成为十分庞大复杂的学科体系,逐渐涌现出一系列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在传承历史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学科体系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对于农业学科来说,研究对象复杂,影响因素多,更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实现创新。

1.3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支撑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核心纽带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许多地方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耕地、水资源制约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困难和挑战。传统的农业科研体系、单兵作战的科研组织方式、单项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农业“大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科技进步需要通过强化学科建设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发展、集聚科技资源,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1.4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依托

学科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工作的基础,是组织科研的基本单元,科研单位的人才、团队、项目、资金、平台等要素都需要依托学科建设而发挥作用。学科的结构布局、服务功能、发展活力决定着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的地位和水平。当前,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的竞争。国内外许多有影响力的大学、研究机构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拥有一批一流学科,占据某些学科领域制高点,才能吸引和积聚一批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基地和取得一批一流的研究成果。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发展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一流学科,促进科研质量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中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地方各级农业科研单位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以支撑全国、省域、生态区域农业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方向,建立了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我国已建设了较为完善的部级-省级-地市级三级农业科研体系,拥有近10万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才队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显示,至2014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069个,其中部属农业科研机构59个,省属农业科研机构462个,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548个。部属、省属、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52%、43.22%、51.26%。从行业来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化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9.68%、12.44%、10.48%、4.96%、12.44%。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职工数量最多,占总从业人员的64.48%,而农机化科研机构职工最少,仅占总从业人员的5.85%。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已形成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于一体和覆盖绝大多数产业的学科体系,依托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农业科技国家队相比,我国地方各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竞争力还不够高,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学科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

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不同机构之间学科重复设置现象普遍,甚至同一单位内部的学科建设同质化现象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特色学科基本都是从传统粮棉油、增产型技术研究等衍生而来,学科基础比较薄弱,造成对学科的发展脉络、服务面向、成果积累等方面基础相对较差。不少特色学科发展定位比较模糊,很多都在被动适应市场,缺少学科建设的引导性和前瞻性。有的特色学科自身研究基础薄弱,同时又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导致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2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

总体来看,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高层次的战略规划,导致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一方面,部分学科尚未凝练成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有明显优势的研究方向,有的学科仍然围绕各级各类项目指南设定研究选题,学科自身发展及研究方向关联度相对较低,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缺乏科学思考和系统规划,导致学科难以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部分学科协同创新不够,难以形成合力。纵向看各科研机构内部研究单元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横向上学科间的相关支撑与融合不够,学科内涵和外延还须进一步明确。目前,虽然不少省份都在推进创新联盟建设,但这种协同创新机制仍然存在“拉郎配”、流于形式等问题,学科内“个体户”现象仍然存在,研究成果难成体系,学科集成创新优势难以形成。另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参与部级科技计划布局谋划的程度不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有限,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

2.3学科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但总体上看学科领军人才都集中在部级科研机构,地方农业科研单位战略型、领军式的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尤其是省级以下农业科研机构缺少具有组织学科和带动学科的领军人才,在部级重要学术团体和有关学术机构中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人物不多,某些学科后继乏人,缺乏学科稳定传承,学科带头人优秀后备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还较为缺乏,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学科团队建设任务也非常艰巨,地方科研机构主动设计学科梯队较少,人才成长和培养以自我发育和自主发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方科研机构学科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2.4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较慢

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与突破落脚点在学科,技术系统的集成与配套落脚点在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设施农业、食品安全等新兴学科在省级及以下科研机构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上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缺少新的增长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支撑平台还显薄弱。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协同攻关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导致新学科的研究工作多以自发性和小规模为主,而且大多局限在一般性技术集成层面,使学科产出的成果难上水平。

2.5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水平持续增高,不少省(区)如江苏、广西、湖北等省(区)财政还划拨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持续性的自主创新,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学科资源配置、经费投入较为分散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学科建设水平与建设效益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尚不健全,投入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学科建设的任务职责和目标分解不够明晰,学科整体的统筹规划、调控不够,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亟需进一步优化。

3进一步强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的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科技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区域性、全国性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实行与部级农业科研机构、同类型农业科研机构差异化的学科发展道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导向这一根本,强化学科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学科发展设计,强化农业科研组织方式转变和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高效配置自主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全力扶持新兴学科,着力培育特色学科,把学科建设的重点由学科数量扩张转移到学科内涵发展上来,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发展定位清晰的学科体系,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合理的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现代农业学科布局,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水平,提出如下举措:

3.1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

根据不同区域科研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依托优势软科学研究团队,组建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队伍,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开展农业科技需求调研,科学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选题、重大项目和政策建议,为学科发展提供指导。精心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发展定位和目标,科学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梳理把握学科基础和优势,切实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3.2注重区域性产业发展需求导向

紧密围绕区域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这根主线,确定自身学科布局、选定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确保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回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建设形成与高校、部级农业科研单位差异化的学科建设发展道路。

3.3注重重大科研项目设计

围绕重大农业科技需求,主动策划重大科技选题,积极组织申报各类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同时,以重大项目实施为载体,强化大联合、大协作和“多学科集团军作战”方式,系统整合系统内外不同学科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和解决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提升特色学科发展优势,突出学科特色,加强与国内外优势单位的联合协作,共同申报和实施国家重大项目,借势提升学科发展影响。培育一批新兴学科,坚持全球视野,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态势,密切关注新兴学科的兴起,敏锐地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或者研究方向在国内独一无二的研究领域进行攻关,以求取得突破。

3.4注重成果产出引领和实际贡献导向

从重大成果产出角度谋划学科建设工作,通过遴选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科研选题,建设重大项目库,争取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的支持,不断提高项目占位水平和份额。建立学科内重大项目技术方案咨询论证制度,对技术路线设计、阶段性产出、目标方向调整进行严格论证考核。突出产业引导和学术引导,提升学科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社会贡献力和影响力。通过推进成果要素建设,将成果培育落到实处,实现重大成果的连续产出和持续突破。

3.5注重学科发展人才梯队和学科团队建设

把人才队伍建设上升到事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继续强化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能干事、愿干事、做成事的人事制度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交流。围绕协同创新的重大科技任务,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与高素质的专业支撑辅助人才,为实现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6注重强化条件能力建设

加强平台建设与学科布局紧密衔接,充分考虑地域和多学科综合发展,通过鼓励联合建设和推进资源共享,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合作充分、运转经费充分保障的科研基地。加强平台共享机制的建设,按照“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放大已有资源效益。重视新建和已建平台的共享,明确平台共享的范围,保障平台共享运转的经费,建立将平台共享纳入考核的机制,提高基地与平台的利用效率。加强各级科研平台的申报力度,力争在国内有影响、区域有优势的平台申报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

3.7注重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创新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篇7

关键词:哲学思想継电保护

2004.9再修定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已经主要不再是不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独立“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相对“既有理念”而言)类发展进步模式,而是与时俱进地演化为各种“新兴发展的共性技术理念(后简称“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如“数字计算机技术”升华形成的“数字化共性技术理念”等)在不同专业技术领域里推广应用类再创新发展模式。所谓“理念”就是指规律性本质特征。

本文探讨上述这种再创新发展模式中技术思想观点方法方面的一些规律性。同政治经济领域一样,自然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也需要加强构建学术民主文化氛围与健全法制法规建设,以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光辉典范,同样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与实施其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1、创新发展的同一标准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其创新发展的标准都可归结为具有内在同一性规律的统一标准。这就是哲学思想早曾倡导过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针对自然科学技术范畴,是否适宜增补一点,即:

“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为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所用。

这里在于强调与明确:

对于自然科学技术范畴的整体、全局意义上,无疑“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然而对于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而言,则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即使相对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形成与存在,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往往是滞后性的。毕竟“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创新发展的“内因、依据”,而“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则是创新发展必要适应的、有利性“外因、条件”。

2、“捷径、同化”潮流、单纯“高起点”模式的“半”创新发展

在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依然同针对科学技术整体、全局意义那样继续强调“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则容易导致忽视甚者摈弃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与满足、停滞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单纯“高起点”模式的“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是“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的标志特征,并无建树阻力。

该技术观点,是发达国家、先进性“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推广与追求立竿见影效益、尽早占领市场的“捷径、同化”潮流。对其产生之根源,另文分析讨论。

显然,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里,相对这种“半”创新发展、单纯“高起点”的“捷径、同化”潮流而言,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与其“全”创新发展的“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必然是要付出持续更多的研究与时间(滞后)代价的(技术性研究的分野,将是具体实际、明晰确凿的)。

3、“高起点、高标准”模式的“全”创新发展

在一具体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认知与正视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时,将能够超越(而非停滞)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单纯“高起点”与“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后来居上实现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相结合,达到“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模式。“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全”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的标志特征。

这一技术观点,主要包括两部分研究内容:

“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的深入性研究;

“共性技术理念”在专业个性技术领域里应用与发挥的、充分必要的个性特征形态的深入性研究。

其同“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诞生,都是同一轮与时俱进新共识的基础。

这种技术观点之所以不可能忽视或摈弃“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是因为“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给予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开辟了付诸实践的有利性保障条件(独立“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的进步发展情形除外)。

这一技术观点将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滞后性“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必然后来居上的一种发展进步道路。特别是针对普通工程技术产品领域,认知、正视与研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及其后来居上的规律性是必要、有益的。主要是事物本身内在性质规律的客观反映。

4、“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是与时俱进认知的升华

“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与“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两者具有鲜明不同的特征:

“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是简单的、无需研究确认“精华”与“糟粕”的划分,沿袭“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体系”的全部或主体特征的,它是构成“捷径、同化”潮流模式的本质性标志(包括承袭既有遗留技术问题的无奈);

“既有理念(非优)”不符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发展标准,其与“共性技术理念”的结合,是有如“穿新鞋走老路”的、“半”创新发展、单纯“高起点”而非“高标准”的技术进步,不足以代表发展进步的主流。

“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困难的正是必须研究提取“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体系”中的精华部分与升华发展为先进、新颖、现实性优势特征的;它是构成“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模式的本质性标志与存在建树阻力的认知过程;又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其与一具体专业领域“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的“难产”并无矛盾,如当今教育领域因材施教“发展理念”的形成谈何容易;

“发展理念优势”符合创新发展标准,其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结合,是“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经得起认真对比、论证检验与新的共识的抉择,代表着发展进步的主流。

如果说客观上必要走过前者的发展阶段,那么两种技术观点的分野在于:

前者技术观点主要反映为,在其现行“半”创新发展进步形态停滞不前;

后者技术观点则主要反映为,主动进取、持续发展进步,直至实现这一轮到位为“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开头善始难,到位善终亦难。

如涉及人为思想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前者反映为“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一种绝对化倾向性;后者则反映为对于相对普遍的“优优融合互补”理念重新的共识。

5、既有技术产品垄断性消极因素的转化

在一具体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其权威专家方面忽视或摈弃了“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步入了单纯“高起点”的、“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的、“捷径、同化”潮流与“半”创新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不承认其“半”创新发展技术形态的固有技术欠缺,不给予“全”创新发展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研究以内部“技术交流、奉献”、对比论证、检验共识的机会(后者又不能以“论文”方式公开,以免可能失去本应具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使其“奉献无门”正是对于后者的遏制)。这些非积极性意义的反映,是否正是现实一些相对比较突出的、垄断性行业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的弊病或隐患?

具体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科学技术产品领域,现实既有“微机保护”技术产品就是典型的“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产物。近20多年来,“微机保护”技术产品创造累积的财富与使之成为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其代表的只是“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相对于机电式传统保护技术产品的进步,然而如今它相对于“全”数字保护理念技术无疑又是确凿地落后了。

当前“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的“微机保护”技术产品方面,针对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研究成果(“全”数字保护、“全”创新发展)的“内部技术交流奉献”请求,何以再三再五不予置理、长久给予“拒之门外”?现实是多数?于是不以为然?然而终究是局部、暂时的,因为“半”的落后保守性质是人为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

现实一些垄断性行业的“技术垄断”消极性因素反映,可能算不上是国家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性大问题,毕竟是其深入层次意义中的具体实际问题之一。

社会主义中国现实市场经济机制下,在其主流的“技术转让”法定规范模式之外,针对“技术奉献”应该保障其具有同样法定规范的一席之地。因为在上述垄断性行业里对于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研究成果,敞开法定规范的、“内部技术交流奉献”的大门,直接关系到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符合国家发展进步大局利益的。否则就为以“不予置理”来遏制“不同”研究成果问题,遗留下法律空白的滋生土壤。不难共识:

①融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优势因素等方面需要法制法规保障,传承与发扬光大社会主义本质优越性、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方面,同样离不开法制法规的充分保障。

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科学性,能够成为将上述向消极性方面转化了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再予转化到积极性方面来的重要精神力量。客观上,唯有将其再予转化到积极性方面来,并使之继续发挥起支配作用的积极性意义,才是创新发展所期望的、相对充分有益的结果(也是互补融合优势)。

③对于“交流、奉献”目的的、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研究成果,试建议:可否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部门给予同样奉献爱心的关注,随时充分敞开“内部技术交流奉献”的大门,将可能建树中国市场经济机制又一本质特色。

④与此同时,如果国家专业大企业,对于针对现行技术产品的固有技术欠缺请求“内部技术交流奉献”者,是真诚欢迎(而非“拒之门外”),这样不仅与国家反技术垄断法规精神完全一致、更是维护中国市场经济机制特色的、模范的具体贯彻执行者。

在“三个代表”思想精神指导激励下,中国革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已经做出与继续展示自己典范的光辉,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研究与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篇8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2-0050-01

在新形势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不断深化,但农业经济所占比重日益减少。此种情况下,要想良好的发展农业经济,就应当积极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所暴露的问题,如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资源态势不佳等。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紧跟时代步伐,逐步向国际化发展之路迈进[1]。那么如何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呢?本文笔者将在下文对此部分进行重点的分析与讨论。

1目前发展农业经济的现状

新形势对农业经济的冲击较大,使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显现较多问题,导致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不佳。具体表现为:

1.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是导致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不佳的主要因素。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设施需要及时更新,良好进行农业生产,创造较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良好发展。但实际情况则不然,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依旧采用传统的、落后的生产设施,其性能不佳、作业效率慢、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等,知识生产设施应用效果不佳,导致农业经济难以提升。另外某些生产设施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加之年久失修,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不仅不能为农业生产创造经济效益,还有可能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2]。

1.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目前多地农业生产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停留在较为原始的加工食品方面,极大的削弱了农业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造成此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在讲究规模化生产的今天,多地农业生产方式依旧是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将其运用到农业方面,自然难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

2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此,笔者建议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农业经济问题,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1科技创新,迎合市场需要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设施比较落后,影响农业生产,进而难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发生,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能够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并且在农业科研的过程中,科学创新是科学规划的重要基础。为了创新科技,优化农业生产,使之迎合市场需要,首先要明确新形势特点及市场发展趋势,进而优化调整农业管理机制,以便维护好农业方面,构建良好的农业经济环境,为良好的发展农业经济奠定基础。其次积极与企业、单位合作,以此来增强农业生产实力,以便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施、工艺等,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最后强化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如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农业技术培训、素质教育等,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3]。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的落实,必然能够改善农业生产现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2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可以使各地区农业生产多元化发展,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业良好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种植主要以粮食为主,因此在对其改革的过程中,要对传统产业的种类进行丰富,改变单一的产业格局。因为不同地区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农业资源等方面不同,所以各地政府应当明确当地农业生产的优势及缺点,进而引进适合的农作物,扩大农作物种类,通过种植不同农作物,进行不同种类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可以提高当地农业经济,间接促进我国农业良好发展。所以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也是促进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手段。

2.3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不佳,与农村劳动者素质较低有很大关系。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依旧存在“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观念,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采用传统的生产设施,致使农业生产未能跟上时展步伐。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各地区政府应当注意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如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让农村劳动者认识到农业生产设施更新的重要性;定期的开展农业知识培训活动,使农村劳动者能够掌握更多的农业知识,可以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农业种植;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农业专家讲座活动,以便系统的讲解农作物种植技术、病虫害治疗方法等,如此可以使农村劳动者的农业生产技术增强等[4]。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或培训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水平,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结语

从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经济发展处于弱势地位,存在较多问题,如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资源态势不佳等,致使其向际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建议通过科技创新,迎合市场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等途径来改变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那么农村经济将在新形势下良好发展,逐渐向国际化迈进。所以,新形势下有效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暴露的问题,可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强,张萌,崔文艳等.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799-801.

[2]张凤荣.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新农村(黑龙江),2016(6):30-30.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篇9

一、推进自主创新,从宏观层面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是要坚持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使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来;要以企业为载体实现经济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

(二)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的关系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加强科技宏观管理,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对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重大创新课题,协调组织各路力量集中攻关。同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激发企业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努力使二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而非各行其道、相互脱节。

(三)竞争优势与后发优势的关系

在推进自主创新过程中,后发优势与竞争优势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我们既不能脱离后发优势盲目追求竞争优势,又要把追求竞争优势摆上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动自主创新过程中,要切实看清我们在推动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技术选择、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后发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基础的重要领域积极谋求局部竞争优势,尽早实现突破。

(四)创新人才与创新文化的关系

创新人才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自主创新,关键在人,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倡导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意识。

(五)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要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特别是要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上狠下功夫,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有效保证自主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科学的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推进自主创新,从微观层面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自主研发与借助外力的关系

自主研发始终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形式,通过借助外部力量、以合作形式开展自主创新同样是企业搞好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企业既要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又要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切实加强借助国际国内企业、大学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创新。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创新周期,加速形成和强化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率先创新与跟踪模仿的关系

绝大多数企业应采用率先创新与跟踪模仿相结合的策略。但对一个具体企业来说,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技术类别,企业所采取的创新策略也应有所差异。对于企业基干技术,或者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企业理应集中力量,大力推进率先创新,努力占领技术制高点;而对于非基干技术,则完全可以在购买专利、引进必要的技术秘诀的基础上,在模仿的基础上需求改进性创新,以有效降低创新成本。

(三)长远利益与当前利润的关系

实施正确的自主创新策略,要求企业切实处理好长远利益与当前利润的关系,即超前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关系。对于众多的企业来说,既要以当前的显在市场为导向,通过开发适用的技术和产品,赢得消费者认可,获取相应利润,又要以未来的潜在市场为目标,通过未雨绸缪、超前研究、系统开发,以在未来竞争中能够赢得战略主动,为企业带来更大利益。

(四)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系

产品和工艺是企业发展中相互关联的两个轮子,二者相辅相成。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同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产品创新是工艺创新的向导,工艺创新是产品的支撑。对广大企业来说,必须正确处理好上述二者的关系,既要注重产品创新,又要注重工艺创新,特别是要善于根据企业所处行业、产品发展阶段,统筹协调好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要坚持以产品创新带动工艺创新,以工艺创新支撑产品创新,努力形成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机制和局面。

(五)开发创新与应用扩散的关系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篇10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集成;模型;实践

1集成创新及运营模式

1.1集成与集成创新

集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存在。社会组织是人的集成。机器设备是零部件的集成。生产线是机床、工具的集成。但是,集成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人们所认识和明确提出则是近年来的事。企业中的成组单元(GtC)、柔性制造系统(FmS)、制造资源计划(mRp)、准时生产制(Jit)、并行工程、技术创新小组等都是将各种不同部门的人才、技术等资源有机地集成起来的组织形式或方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集成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人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成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时,这样的过程才称之为集成。从技术集成的角度看,美国学者macroiansi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因此。从本质上讲.集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或行为结果。除了聚合之意。集成更值得重视的是其演进和创新的含义。集成强调人的主动行为和集成后的功能倍增性与适应进化性。这无疑是构造系统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方法。

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其体现几个方面的要点:第一,集成创新是指创新的融合.是技术融合的进一步延伸。这种融合通过把企业创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流程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流程和竞争力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能够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方式。第二。集成创新涉及技术、知识、战略、组织层面,区别于单一的技术集成、知识集成、战略集成和组织集成。即超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要求考虑产品、生产流程、创新流程、技术和商业战略、产业网络结构和市场创新的集成。第三,集成创新和组织绩效有积极、直接的关系,是组织获取新财富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技术、战略、知识、组织等)优化、整合,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组织通过学习为商业创新和竞争优势创建一个管理秩序。实践证明。任何层次的创新.都不应当仅仅是分配资源。更主要的是按照既定的目标。组织和集成资源.否则。许多技术和成果就无法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利用集成创新,创建和吸收新知识。

1.2集成创新流程模型

集成创新流程模型演化都集中在如何改善创新项目的理解上。常规的模型认为创新是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交叉功能团队与供应商和客户集成的结果,这不能解释和预测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流程。而集成创新流程适应了公司经营环境变化的特点.比如研发的电子化、战略网络化流程,以及创新传播超越了公司的传统边界。此外,重要的环境变化,比如研发成本增加、技术趋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全球竞争增加以及快速的技术变革,在很多研究密集型企业导致从竞争性到协作性战略转移。而创新者,作为合作开发流程的一部分,与初级供应商、研发者甚至客户交换电子数据。这些都导致更快速和有效的变革流程,以及复杂的创新集成。

对于集成创新流程而言,主要包括3个方面。

1.2.1概念创新流程。这更多是针对产品创新流程通过在产品创新中的设计概念的体现,使得社会技术体系不断变革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流程开始一个具体市场需求就被定义。对这个需求的分析导致产品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产品构想形成了。通过把产品需求转换成多样化产品功能,为产品设计和开发打下了基础。产品功能形成充分考虑与之呼应的技术和科学原则.并且通过技术来实现并理解。技术由具体的个体选择知识以显性和隐性的形式构成.以产品和流程导向发现自然、社会科学和工程的用途这个实现通过开发新技术或者先前存在的技术来实现。通过生产,形成适于销售的产品。其结果会推动市场形成、产品维护和分销流程的成熟。

1.2.2流程创新流程这个流程是对与技术相关的流程概念所进行的创新,它针对各种企业要素组合过程中的变革与创新。对于这个流程而言,自然和社会科学及工程现象,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技术思想涌现于对现象的观察。如果这个思想是可行的实际的技术开发就形成了。从而形成具体的技术,最终得以利用。

1.2.3社会创新流程社会创新属于环境创新,是针对社会技术系统中的企业或者主体之间关系的可计划的变革。对于复杂创新系统而言,社会创新流程显得异常复杂,由于涉及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社会创新流程的成功和持续与否,取决于主体之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可计划的程度。

2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营实践

2.1区域创新系统及其构成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前提和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技术创新发展与企业创新的桥梁.其决策目标的制定过程,是实现宏观创新目标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过程。区域技术创新既是国家宏观创新发展决策的具体化,又要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的发展。区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

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应该由下列子系统共同组成。

2.1.1区域教育子系统。教育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在教育协调中,教育投入与教学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各类科技人员的合理比例应取决于发展科学技术和区域经济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所提供的可能性。

2.1.2区域科技子系统。科技体系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另一重要子系统。科技体系的要素主要有:科技队伍及其结构、科研投入和支出经费、R&D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研究和发展机构、研究和发展机构承担的科技课题和科技服务、科技交流、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转让等。一个地区的科技系决定着本地的科技是否可以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提供研究成果,以及从外部引进科技时,能否很快地加以使用、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区域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研发队伍和研发工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就很困难,更不用说改造和创新了。因此,在科技体系中,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重视研究发展队伍和研究发展机构的建设。

2.1.3区域资金子系统。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及其数量决定着创新能否顺利地进行,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融资手段.各个地区政府都有各种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及各种风险投资银行以支持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就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私人资金、风险投资资金、政府补助(包括拨款)、集体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境外投资等。

2.1.4区域政府子系统在当今社会,区域技术创新是一个在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活动,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加强的作用.但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若干缺陷,如市场并不能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很难使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基于市场对激励区域技术创新的局限性,要求政府从整个区域的全局角度,在协调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调节主要通过政府制定创新政策实现,以政策干预来引导科技发展与创新。

2.1.5区域文化子系统。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过程,必然要涉及到地区的文化氛围。组织和地区的文化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直接影响到区域技术创新的进程.尤其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必然是以相应的文化氛围为前提。甚至可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特性,可能决定该地区的创新道路。

2.2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集成体系运营模型

根据前述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体系构架,构建起运营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将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要素有机地整合和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政府通过创新规划引导和推动整个区域各行业、各类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给教育、科研院所指明了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创新方向,促进教育、科研院所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服务。通过创新基础设施平台(开发区、孵化中心、中介服务体系、成果转化中心等),进入生产系统。经过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和民营科技创业集成体系对创新成果的验证和应用.成熟的创新成果进入市场.通过商业机制进一步扩散和推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而创新得到的工、农业产品价值的增值积累又反过来支持各产业创新过程。集成系统模型构建起良性循环的全社会技术创新运营体系。

2.2.1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由宏观指导层(科技规划)、中观管理层(一把手工程、成果管理、基金管理、项目管理等)、微观执行层(成果转化体系、示范基地、工程中心等)构成。

2.2.2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将产前、产中、产后科技创新实现纵向集成;同时,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实现横向集成,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2.2.3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由创新战略集成(企业家创新战略决策)、创新管理集成(文化、组织、人力、资金集成)、创新过程集成(工程中心、孵化中心联系政府、教育科研等集成)、创新成果集成(成果引进、消化、吸收、整合)构成。

2.2.4民营科技创业集成体系。官、产、学、研的有机整合与集成,民企之间、民企与行业龙头问等的整合与集成,以联合创新、整合创新、配套创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