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移动互联网概论十篇移动互联网概论十篇

移动互联网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4:48

移动互联网概论篇1

以“互联网+”国家战略为例。从项目的提出到落地执行,总理仅仅用了两个月零两天:3月5日上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5月7日上午,总理便亲身访问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数小时之后,中国政府网就公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即电商“国八条”),从八个方面推进电商发展。此外,总理甚至还敦促“提网速、降网费”,关注并推动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落地举行,可谓日理万机。

是的,“互联网+”风口已经来临。作为一个新生概念,“互联网+”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无数解读与争论。本文认为,“互联网+”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整套理论体系与发展阶段,涵盖“o2o”、“+互联网”、“互联网化”、互联网的“加减乘除”、“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一系列概念。

“互联网+”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概念

作为国家战略,其实“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项宏观课题;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广阔想象、发展空间的理论体系。

关于“互联网+”理论体系,我曾经《从互联网“+”到“加减乘除”四则预算》和《“互联网+”火了:突破要从o2o开始》等文中有初步阐述。但正如上述标题所言,互联网“+”并不是加减乘除的“加”,互联网“+”代表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而互联网“加”则为将互联网的工具和时代红利作用于传统行业的一种物理机械式的反应。

当然,“互联网+”亦衍生发展出“+互联网”、“互联网化”、“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概念。首先,“+互联网”即逆向“互联网+”。互联网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并非任何人和机构的特有专利。如果及时转型,传统企业亦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弯道超车,逆袭互联网公司。这与逆向o2o由线下逆袭线上的原理是一致的;其次,“互联网+”的本质在于互联网化。事实上,与农业化和工业化类似,互联网化即“像水和电一样深深融入社会每个角落,让每个行业和组织都以更高的效率运行”(马化腾语)。但由于“互联网+”更加形象生动,因而被选为国家战略,迅速得到普及。再次,“互联网+”包含两个阶段:“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前者为人们一般意义上的“互联网+”,后者即移动互联时代的“互联网+”。

“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

3月18日,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湖南召开全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新闻会提出“移动互联网+”行动计划。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增幅明显放缓,手机网民规模占比进一步上升。专家指出,这是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明确信号,随着互联网的创新与发展,互联网与经济活动的结合正在逐步深化,通过o2o等新型商业模式将实现对传统商业发展的整合和改革。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最新阶段,o2o则是“互联网+”的具体体现和突破口。“互联网+”即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有机融合,o2o则是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互联网+”和o2o本质上均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区别仅仅在于空间维度:虽然线上不等于互联网行业,线下不等于传统行业,但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两者存在诸多共性。进一步说,“移动互联网+”则相当于移动互联时代的o2o,这与目前大热的移动o2o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移动互联网+X”的无限可能

事实上,目前盛行的“互联网+”国家战略更多的是指“移动互联网+”阶段。借助于微信和阿里云、大数据,中国两个最大的互联网体系——腾讯和阿里巴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移动互联网+”争夺战。

移动互联网概论篇2

两个舆论场

“两个舆论场”的概念最早由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他很早就注意到,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即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都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

2008年,《人民日报》在建立舆情观察室的时候,也提出要打通体制内和民间的两个舆论场。

2012年《南方传媒研究》第38期的“本期焦点”就专门针对“两个舆论场”组稿。

其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撰文《“两个舆论场”的由来和融通之道》指出:“两个舆论场的隔阂,需要体制内和民间双向拆除‘精神之墙’。”①

资深传媒人石扉客则撰文《两个舆论场的纠葛渗透融合》指出:“到2011年以后,两个舆论场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影响与相互影响,已经呈现出相当细密的技术特征。”②

而现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的韩国记者李成贤则撰文《中韩两个舆论场的比较》表示“两个舆论场的存在并非中国特色,韩国也有类似的问题”,并指出:“中国两个舆论场的‘一体化’将意味着中国社会的进步”。③

在打通两个舆论场这件事上,《人民日报》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新华社与“新华社中国网事”微博都是值得关注的范例。其他党政机关、单位的政务微博也逐渐成为沟通“两个舆论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交奥运会

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第一届在社交媒体上联欢的奥运会。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socialmedia)带来的传播革命,给奥运会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伦敦奥组委负责传播事务的主管杰基?布洛克?多伊尔的话充分体现了新媒体与奥运会的关系:“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互联网上网速度还很慢;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智能手机还未出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社交媒体还没成气候。在伦敦,万事俱备,每个人都可以用社交媒体来关注奥运会的比赛。”④为此,国际奥委会针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专门《社交媒体、博客和互联网使用指南》。

同时,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还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授权,面向64个国家和地区直播超过2200个小时的赛事。

而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上,独家买断奥运转播权的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主动迈出了一大步。它首次在nBColympics.com网站或通过各种新的移动应用程序进行现场直播,而它与推特的合作,通过台网联动打造“我推(特)故我看”的传播模式,也初见成效。统计数字显示,观看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奥运节目的10岁~19岁的青少年观众上升了54%。⑤

而在我国,几大门户网站和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也与独家转播商CntV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合作,社交媒体更显得积极主动。

当然,本届“社交奥运会”也不乏在运用新媒体上引以为戒的案例。比如开赛前,希腊三级跳远女运动员沃拉?帕帕克里斯托因在推特上发表了歧视非洲移民的内容,被希腊奥委会取消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而在男子足球第二轮小组赛后,瑞士队后卫米歇尔?莫加内拉因发表针对对手韩国队的不当言论,被瑞士代表团提前一轮驱离奥运会。

航母style

看到“航母style”,自然就会想到之前的原型——“江南style”,以及其后势不可挡地复制出来的各式各样的“XXstyle”。

《江南style》(英文GangnamStyle)是韩国歌手朴载相(pSY,网上俗称“鸟叔”)的一首单曲,于2012年7月15日。SY击量一路狂飙,12月22日凌晨时分突破10亿大关。

《江南style》的走红掀起全球范围内的模仿秀,各种Style亦纷纷出炉。在我国,至“航母Style”达到高潮。

2012年11月24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在媒体报道的图片和视频中,起飞指挥员以半蹲为姿势,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向飞行甲板前端,代表“允许起飞”信号。

这个动作迅速引起网友蜂起模仿,且被网友与网上流行元素“江南Style”结合而命名为“航母Style”,很快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传花样百出的模仿秀照片、图片,短时间内即在网上引起极大轰动。11月26日,“航母Style”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抛开具体意义不论,无论是《江南Style》,还是“航母Style”,体现的都是互联网迷因(internetmeme)的巨大传染性和传播力。互联网迷因指的某个观念或信息迅速在互联网用户间传播的现象,通常以超链接的形式通过电邮、博客、社交网站还有即时信息等途径传播。

“迷因”(meme)这个词最早是由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他1976年出版的科学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使用的。他判断“任何生命都是通过复制实体的差别性生存而得以演化”,而有生命的地方必然有复制因子,他给这种复制因子命名为“迷因”。稍后的1983年,美国学者侯世达提出了“迷因学”。

从“江南Style”到“航母Style”,作为一种流行的、以衍生方式复制传播的互联网迷因,和任何优秀迷因一样,都发展出了各自的诸多变体。这恰恰体现了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病毒式传播效力。

一句话,要想真正理解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不能不深入了解互联网文化基因。

otttV

2012年8月,第一届中国otttV峰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议题围绕着“otttV”概念,集中在中国视频新媒体的转型探索上。“otttV”是“overthetoptV”的缩写,是以over-the-top方式服务的互联网电视,指的是“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等等。意指在网络之上提供服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从消费者的角度讲,otttV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集成互动功能的互联网电视”。⑥早在2010年市场上推出的appletV及GoogletV就属于这种模式。

相比于国际上的otttV概念而言,otttV只是中国电视触网在当前的一种新提法,属于互联网电视概念的演进。

电视触网是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电视行业自身不得不走的一步棋。在互联网电视概念之前,由电信运营商主导的iptV实验、运营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而互联网电视作为一个市场概念早在2009年就开始走红,各家店厂商纷纷以上网看视频为名推出互联网电视产品,并通过与各大门户网站或专门的视频网站合作,获取视频内容资源。

目前,国家广电总局掌控着iptV业务的集成播控权,并绕开电信开展互联网电视等产品。不同于美国以GoogletV、Hulu和itV为代表的开放式otttV模式,我国的otttV模式强调内容的可管可控,广电总局采取牌照制方式以实现其对otttV的可管可控,而且将电信运营商排除在外。

实事求是地说,otttV真要在我国发展起来,相关政策和带宽一样,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这将影响到电视产业的未来。

app

“app”是“application”的缩写,意思是“应用程序”。这个词按说不算2012年的新词,笔者将app列在2012年新媒体关键词里,则有两个主要理由:

首先,这是移动互联网新时代到来的一个重要表征。本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互联网在全世界的大规模普及给传统媒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移动互联网浪潮到来。新技术不断推动新媒体的变革与创新。随着3G网络的规模化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接近5亿,使用移动终端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过亿,pC用户正加速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迁移。

2012年9月召开的2012年度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开放?诚信?融合——迎接移动互联网新时代”,就充分体现出这一趋势。app正是这一趋势的重要表征。

其次,作为自媒体的载体之一,app在2012年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如果说作为游戏、工具类应用的app此前早就受到用户热捧,那么媒体形式的app的出现则是我国移动互联趋势下水到渠成的事,比如腾讯在2012月15日推出的全新自媒体产品平台《大家》,表示会开放移动app,实现其在移动终端的渠道触达。

大数据云计算

罗列2012年热词,“大数据”不能少。不过,在笔者眼里,“云计算”(CloudComputing)与“大数据”(BigData)这两词现在有点“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关系。索性,就把它们搁在一起。

2002年后,wi-Fi技术迅速普及,上网越来越方便。于是,“随时随地访问、处理和共享信息的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云计算的概念因此诞生。Google、iBm和亚马逊在2005年就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⑦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曾打比喻说,“云计算”就仿佛银行的自动取款机(atm),我们出门再也不用随身携带大量现钞,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取用。

抛开具体技术细节不说,大数据其实是云计算的延伸。因为只有在云计算的平台上,大数据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机构是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分析也就经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大数据的特点有四个层面: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比如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第三,价值密度低。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第四,处理速度快。1秒定律。最后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不同。⑧

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促进大数据研究的学术交流,2012年10月,中国通信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而传媒界也普遍认为,随着诸种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新媒体的多元化发展,信息数据、用户数据的积累与整合不仅成为一种可能,而且势在必行,特别是新媒体的数据存储量庞大、数据信息处理量巨大、终端多样化、要求数据格式多样化,正需要云计算技术的支撑。可以说,大数据、云计算和新媒体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广为人知的经典案例是《纽约时报》。该报为向新媒体转变,需将1851年以来所有的报纸转化成电子版,以供用户在线检索查询。此事交给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处理。结果,1100万篇文章不到24小时就处理完了,生成了1.5tB的数据,且价格低廉,仅为240美元。而如果用报社自己的服务器去做这项工作,数月甚至是数年都无法完成。⑨

不言而喻,这将给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带来新机遇。而新媒体的发展也将在技术驱动下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可能性。(来源:《中国记者》杂志文/邓瑜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media.nfdaily.cn/cmyj/38/content/2012-11/27/content_58958710.htm

②media.nfdaily.cn/cmyj/38/content/2012-11/27/content_58961290.htm

③media.nfdaily.cn/cmyj/38/content/2012-11/27/content_58961669.htm

④zqb.cyol.com/html/2012-08/14/nw.D110000zgqnb_20120814_5-08.htm

⑤zqb.cyol.com/html/2012-08/14/nw.D110000zgqnb_20120814_5-08.htm

⑥古福,《ott模式:广电野心膨胀》,《互联网周刊》2012年第16期第44页

⑦吴军,《浪潮之巅》第499页,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移动互联网概论篇3

据了解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09)共五篇,32章,8个附录,同往年相比,主要有如下特点:

内容方面,本卷《报告》主要对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环境、资源、重点业务和应用、主要细分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综述,政策法规建设、互联网治理、网络资本、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版权保护、网络终端产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地址资源等网络环境与基础资源发展情况,电子商务与政务、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网络新闻媒体、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广告、博客、网络游戏、网络社区、p2p等主要应用发展情况,新闻财经网站、网络教育、网络出版、网络科普、it网站、网络招聘、房产、SaaS、财经、旅行等专业网络信息服务发展情况,以及农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网络工具软件的发展状况等,着重对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呈现出的新的特点予以关注和研究,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并特别记载了一些重大事件(如奥运会、金融危机、512大地震)中互联网的影响和作用。

形式方面,本卷《报告》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展示相结合的撰写方式,既有客观、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图文并茂,并特别增加了英文目录及专业词汇附录,是互联网领域具有重要参考和收藏价值的文献,不仅对互联网界人士掌握行业发展状况与前沿趋势,对互联网行业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统计、投资有直接帮助,而且对相近的通信、信息行业以及传统领域的各行各业应用互联网有重要参考意义。

联系人:宋鹏010-82657064songpeng@imcc.org.cn

传真:010-82659711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中街15号远中悦莱大厦2层

邮编:100080

目录

第1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综述

1.1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1.2互联网与中国社会大事

1.3中国互联网新技术发展情况

1.4中国互联网重点应用发展情况

1.5中国互联网新媒体发展情况

1.6中国网络资本发展情况

1.7中国网络安全状况

1.8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概况

第2章2008年国际互联网发展综述

2.1国际互联网发展概况

2.2国际互联网发展大事件

2.3国际互联网主要应用发展情况

2.4国际重要网络产品发展情况

2.5国际互联网投资并购情况

2.6国际网络安全发展情况

2.7国际移动互联网发展与应用情况

第3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3.1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不断加强

3.2中国网民规模继续高速增长

3.3中国网络应用不断加深拓宽

3.4中国手机网民增速惊人

3.5中国农村网民涨势喜人

3.6中国青少年上网尚需引导

第4章2008年中国网络资本发展情况

4.12008年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概况

4.22008年互联网投资概况

4.32008年互联网公司上市事件

4.4中国互联网企业并购重组情况

4.5金融危机对中国互联网投融资的影响

第5章2008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发展情况

5.1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概况

5.2网络侵权盗版问题

5.3网络侵权盗版问题的根源

5.4网络版权保护工作及成效

5.5典型案例

北京奥运会网络视频转播保护取得成功

第6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政策法规建设发展情况

6.1中国互联网政策法规建设情况发展概述

6.2中国互联网政策法规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7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治理状况

7.1互联网违法、不良及垃圾信息举报受理情况

7.2治理互联网低俗之风

7.3反垃圾邮件专项工作

7.4反恶意软件专项工作

7.5网络诚信建设发展情况

7.6“人肉搜索”与个人隐私保护

7.7互联网iCp/ip地址/域名备案发展情况

7.8互联网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信誉度评级活动

7.9互联网公益活动

7.10全球互联网治理论坛

第8章2008年中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情况

8.12008年网络安全状况分析

8.2网络安全事件接收与处理情况

8.3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公告及处理情况

8.4互联网业务流量监测分析

8.5木马与僵尸网络监测分析

8.6被篡改网站监测分析

8.7网络仿冒事件情况分析

8.8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9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设备发展情况

9.1服务器产品

9.2交换机产品

9.3网络安全产品

9.4路由器产品

9.5计算机产品

9.6手机产品

9.7机顶盒

第10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0.1概况

10.2互联网骨干网络建设发展情况

10.3宽带接入发展情况

10.4互联网络带宽发展情况

第11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11.1ip地址

11.2域名

11.3网站

11.4网页

11.5互联网地址资源产品

第12章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建设与服务发展情况

12.1iDC市场发展情况

12.2iDC产业链的发展情况

12.3基础服务发展情况

12.4增值服务和应用服务发展情况

12.5iDC服务发展趋势

第13章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13.1发展环境

13.2B2B商务

13.3网络购物

13.4网络支付发展情况

13.5移动电子商务

第14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14.1发展概况

14.2电子政务主要发展特点

14.3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第15章2008年中国搜索引擎发展情况

15.1搜索引擎用户现状

15.2搜索引擎市场发展情况

15.3搜索引擎营销

15.4垂直搜索发展情况

15.5移动搜索发展情况

第16章2008年中国即时通信服务发展情况

16.1发展概述

16.2用户分析

16.3市场竞争分析

16.4产品分析

16.5移动即时通信发展情况

16.6企业即时通信

第17章2008年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发展情况

17.1概述

17.2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规模和传播体系

17.3网络新闻媒体的自身建设实现新突破

17.4网络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17.5依法管理网络新闻媒体

17.6网络媒体研究不断加强

第18章2008年中国网络视频发展情况

18.12008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发展概况

18.2各类视频网站发展特点

18.3网络视频市场分析

18.4视频网站商业模式

18.5发展趋势

18.6p2p流媒体对网络视频发展的影响

第19章2008年中国网络音乐发展情况

19.1发展概况

19.2网络音乐主要分类

19.3市场分析

19.4音乐网站发展情况

第20章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发展情况

20.1发展概况

20.2产业链制约关系

20.3网络游戏市场分析

20.4网络游戏盈利模式

20.5网络游戏用户分析

20.6网络游戏发展存在市场风险

20.7网络游戏发展管理现状

第21章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发展情况

21.1互联网展示广告市场规模和发展状况

21.2互联网广告的发展特点

21.32009年市场展望

第22章2008年中国博客发展情况

22.1博客市场概况

22.2博客用户分析

22.3运营模式

22.4发展趋势

22.5博客与社会重大事件

第23章2008年中国SnS发展情况

23.1中国SnS网站发展概况与特点

23.2SnS网站

23.3用户分析

23.4市场分析

23.5盈利模式

23.6典型案例

第24章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

24.1发展概况

24.2市场分析

24.3用户分析

24.4移动信息传播

24.5商业模式

24.6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

24.7无线城市发展情况

第25章2008年中国SaaS发展情况

25.1SaaS发展概况

25.2SaaS主要软件服务发展情况

25.3SaaS市场分析

25.4SaaS发展特点

25.5SaaS产业链分析

25.6SaaS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26章2008年中国财经网站发展情况

26.1发展概况

26.2各类网络财经服务发展情况

26.3网络财经服务市场分析

26.4财经网站盈利模式分析

26.5金融危机对财经网站的影响

26.6网络财经服务重大事件

26.7存在问题及分析

第27章2008年中国网络教育服务发展情况

27.1政府政策

27.2网络教育服务市场分析

27.3网络教育用户分析

27.4网络教育企业分析

27.5网络教育软件发展情况

27.6各类网络教育服务发展情况

27.7制约因素及分析

第28章2008年中国网络招聘发展情况

28.1网络招聘网站发展概况

28.2市场分析

28.3用户分析

28.4商业模式

28.5典型案例

第29章2008年中国网络出版发展情况

29.1发展概况

29.2各类网络出版服务发展情况

29.3网络出版管理建设情况

29.4存在问题

第30章2008年其他专业网络信息服务发展情况

30.1房产信息服务发展情况

30.22008年中国it产品网站发展情况

30.3旅行服务发展情况

30.4母婴信息服务发展情况

30.5网络科普服务发展情况

30.6互联网个性化服务发展情况

第31章2008年中国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情况

31.1发展概况

31.2农业网站发展情况

31.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情况

31.4网上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31.5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31.6典型案例

第6章互联网与2008北京奥运会

32.1互联网的渠道价值不断提升

32.2网民高度关注奥运

32.3互联网全面参与奥运

32.4奥运带动互联网价值提升

附录1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附录22008年中国互联网政策法规

附录32008年中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附录4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数据表

附录52008年香港特区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移动互联网概论篇4

这一句看似广告词的新概念,却使iBm“智慧地球”中国区架构进展迅速。在国内,本土物联网的路径也在全面铺开。

掘金物联网

iBm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帮助企业管理流程和交易,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成为实现“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三大要义的灵魂。在其捆绑产品进行兜售的一种新营销手段背后,物联网的浪潮隐约可见。

iBm的新战略勾画了一幅对于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的愿景,涉及到交通、电力、教育等行业,比如帮助部署智慧的交通系统,参与智慧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开发,发现医疗和社会公益服务方面的欺诈申请,防止犯罪,建立网络集中管理、监测和调控电网,等等。

这些功能都会在一个指令或变动下一触即发,顷刻传及网络。而这一切的“智慧”都是基于对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的利用,并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构造一个感知万事万物的网络。

2010年4月,iBm的触角更加深入,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信息化领域进行合作,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先进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此时,欧盟提出了物联网战略,日本和韩国也不甘落后,提出类似战略。

物联网这一概念被热捧,专家更是将其称之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代表了信息产业领域的新一轮革命”。

从去年起,物联网也在中国政府的倡导下加快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把物联网定为战略性信息产业。

物联网还是个新名词,但在中研博峰电信咨询顾问王磊看来,物联网并不新鲜。物联网的概念早在1999年就有人提出,RFiD在2003年已和沃尔玛、麦德龙等国外大零售商联系在了一起;2006年更多地和“技术政策白皮书”、“政府推动”等政府关键词彼此关联;2007年,已经和ipo、股票这些金融关键词挂钩。RFiD对物联网起着推波助澜的助力,RFiD市场也从国际的一个概念转化为国内市场。

对于物联网,有着一些形象又合理的设想,比如在羊身上装一个二维条形码,便可以通过手机得知羊从生产到变成羊肉的过程;更便捷和实用的是,空调、电灯等将由电脑来精确地调控、开关;或者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通过电脑打开家里的窗户。

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物联网产业一时炙手可热。同时,银行卡迁移工作启动,公交智能化发展,移动支付持续升温,城市一卡通与跨区域一卡通的应用,以及无线城市构建,同样给RFiD和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提供了创新和市场的空间。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还是元器件制造企业都在寻找着市场机会。

当不久前广东佛山成为工信部拟定首批10个无线城市之一,民营运营商瞄准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采取“政府+运营商+运营服务商”的模式,联合地方政府和电信,布局无线佛山。

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或许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尽管各方面都看到了物联网的市场空间,并开始打起各自的如意算盘,但王磊表示,目前的物联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概念。他表示,无论是硬件和解决方案的发展,还是商业模式的成熟,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概念下的产业路

近期有关咨询数据显示,从现在到2020年的十年中,中国物联网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成长为一个超过5万亿元规模的巨大产业。

但就像发展之初的互联网和手机市场,物联网的市场并没有立刻得到大众认同和接受。

这个5万亿元的蛋糕究竟是有科学依据还是子虚乌有?研发企业的高科技投入和高成本并不见乐观的市场和回报,风司也因为风险太大很少介入。王磊表示,究其根本,成本的下降和使用价值的提升才能使物联网施其所用。而当今物联网要真正进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真正悬而未决的还有物联网的标准。目前物联网标准无论是在国际或国内均处于初期阶段,没有系统化。国际各标准组织之间对物联网的研究也缺乏统一的协作。目前,中国的RFiD产业也是一片混乱,技术标准有待确定。

据了解,之前市场上大量业务大都是由小型的系统集成商提供,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运营商的业务推广十分困难,更形不成规模效益。缺乏规模效益反过来又使得设备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

各方开工,可以用来形容当下诸侯混战的景象。和美国相比,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完善度上存在较大差距。王磊表示,目前国内技术和设备并不是短板,比如下游的通信运营商(三大运营商)和中游的系统设备商(中兴、华为)已是世界水平,但其他环节相对欠缺,是物联网停留在概念上的一个原因。

也就是说,物联网的产业化还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

他表示,目前物联网还难以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而产业化的可能在于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空间,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否打通。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物联网”产业的最大受益者是移动通讯运营商。移动通讯运营商是物联网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所有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包括RFiD标签、读写器和无线传感器终端都必须通过网络来“互联互通”,终端采集的数据必须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到互联网上共享才有价值。而移动运营商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无线通信网络,无可争议地成为“物联网”网络支撑体系。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此前对媒体表示,中国移动下一个上亿级用户规模的应用将是m2m。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重庆设立了全国m2m业务运营中心,负责全国m2m产品的研发、m2m平台的建设等工作。中国移动已和中兴通讯联手开发了B2B模块。

4月28日,中国移动推出了3款tD-SCDma物联网模块以及6款GSm物联网模块,从而实现了机器与机器、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互通。中国电信也完成了一些感知层的应用标准规范,推进标准模块的应用,使传感器能够与互联网得以连接。

移动互联网概论篇5

6月17-20日

会议名称: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力电子展览会

会议地址:俄罗斯国际展览中心

展会概况:世界各国著名的电力电子企业均普遍看好俄罗斯市场并云集该展会,参加该展是中国电力电子出口企业开拓此市场的最快捷有效的途径!

展览范围:电力产品;电子控制系统、电缆走线管、电缆接线盒、电气绝缘材料、漆包线、电磁线圈、变压器、电缆及附件、接口技术、布线系统、户外箱体、整体安全机房、电气工程管理设计软件、仪器仪表、建筑电器、墙壁开关、照明产品、太阳能及其它新能源产品;电气产品

6月18-20日

会议名称:2013第八届中国国际RFiD、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展览会

会议地址:广州琶洲·广交会展览馆C区

主办单位:中国物联网产业推广中心

香港货品编码协会

亚太RFiD技术协会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

展会概况:以RFiD(无线射频识别)、传感网、自动识别、云计算技术和应用为主体展示内容;为中国物联网、云计算产业链一次最完整的展示;充分体现了传感网、RFiD、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商务以及整个行业的特色和当前需求。

展览范围:RFiD产品;自动识别产品;智能卡产品;其他物联网相关产品;云计算平台构建技术、芯片和软件平台开发、云服务解决方案、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云计算通信网络设备和服务、数据存储、服务外包、数据与网络安全、云计算标准等方面

联系人:朱忆

电话:13539794711;020-23379151

邮件:

6月18-22日

会议名称:第二届海峡物联网产业博览会暨海峡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

会议地址: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科学技术部

国家教育部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福建省人民政府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展会概况:展会为论坛、技术交流、产品推介会。(一)电子信息物联网产业发展论坛:邀请政府部门、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运营商代表、企业用户及相关新闻媒体参与,就如何振兴海峡两岸电子信息联网产业等问题开展研讨。(二)技术交流对接:邀请电子信息物联网企业及相关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就领域内的若干热点问题及先进技术等进行深入探讨,展示电子信息物联网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同时征集相关领域内国内外论文,并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选出优秀论文在技术论坛上宣讲。(三)企业产品推介:会议展览期间,将适时为企业安排产品推介专场,进一步推广企业技术与产品,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产品市场。

展览范围:消费电子(绿色家电、视听、3D电视、it产品等)展区;平板显示、LeD照明及显示技术产品,触摸技术展区;集成电路iC、电子元器件展区;智能通讯网络系统产品与技术,智慧装备行业,智慧家居生活产品与技术展区;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云计算,互联网展区;教育电子产品与教育信息化展区;汽车电子产品与汽车信息化展区;绿色环保产品与研发设计展区

会议组委会地址:福州市鼓楼区福飞南路92号

电话:0591-63175563;13685001810

邮件:

联系人:曹先生

网站:

6月19-22日

会议名称:新加坡通讯展

会议地址:新加坡

主办单位:SingaporeexhibitionServicespteLtd

展会概况:Communicasia展会已逐步发展为亚洲地区资讯通信科技产业规模最大的服务平台和顶级盛事。除与enterpriseit一道共同展示资讯通信科技创新成果以外,它还是云集买卖商家,促成双方交易和实现最佳投资回报的理想平台。同期举办的展会还有enterpriseit2011(第8届国际企业资讯科技展览及研讨会)、broadcast-asia2011(第15届国际广播科技与设备展览会及研讨会)、interactivedme2011(第5届国际互动、数码媒体与娱乐展览及研讨会)。

展览范围:3.5G/Lte/4G、宽带、超小型化移动基站、光纤到户、基础设施与网络技术、网络电视、移动上网、移动通讯与应用、定位服务、无线技术、卫星通讯,天线等。

联系人:wendy

电话:0755-25338299

邮件:

6月20-23日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及信息服务交易会

会议地址:大连世界博览广场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辽宁省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由国家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科技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贸促会、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连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目前国内最高规格、最具实效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it行业年度盛会。

展览范围:软件部分: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集成电路(iC)设计;信息服务部分:服务载体、服务外包、评估认证咨询培训、数据处理、软件维护、软件测评、定制开发;新兴信息技术部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数字技术、互联网应用、商业智能、新电子商务、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新媒体。

电话:021-62990137-811

6月26-28日

会议名称:2013亚洲移动通信大会暨2013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

会议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GSm协会

展会概况:向移动通信行业专业人士和热衷移动产品的消费者展示尖端技术、产品、设备和应用;云集资深移动通信业界专业人士,提供见解独到的主题演讲,特色专题讨论会和世界级的互动交流机会;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该活动学习和拓展当前移动应用程序市场的相关知识;针对以移动技术为核心的营销和广告规划之创新活动,连接市场营销专业人士及运营商。

电话:021-62990137-811

邮件:

6月28-30日

会议名称:2013中国广东国际智慧城市暨物联网技术应用博览会

会议地址:东莞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贸促会

东莞市人民政府

香港粤展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展会概况:同期活动:中国国际智慧城市暨物联网技术高峰产业论坛、数字电视内容服务创新论坛、光纤入户发展论坛、智能社区创新论坛、城市智能交通技术与实践论坛、智慧城市管理论坛、个人数码产品论坛。

联系人:王富进

电话:13342865079

邮件:

2013年7月展会一览

7月11-14日

会议名称:2013中国国际智能手机及苹果周边产品展览会

会议地址: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电子商会

展会概况:由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消费电子专业国际性博览会,也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旗帜性展会。本届博览会期间将设置苹果周边及供应链产品展区,搭建资本与产业创新,工业生产与消费个性化需求的交流平台,利用展览展示、高峰论坛、网络互动、社会化传媒手段将消费电子企业终端消费需求进联系人:许可

电话:13544546065

邮件:

7月18-20日

会议名称:2013年中国西部国际指挥调度、卫星导航技术设备展览会

会议地址: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信息中心

成都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展会概况: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能够实现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全程跟踪、支持。从突发事件的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的判断、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应急支持、辅助领导决策,即在短时间内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并提供妥善的应对措施预案;借助网络、CaLLCenteR、可视电话、无线接入、语音系统等各种高科技通讯手段,及时协调系统内的各个单位。本届展会将突出指挥调度及卫星导航高科技为特色、以推动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化发展为宗旨。

展览范围:指挥调度技术与设备;应急通信系统;卫星导航与安全系统

联系人:贺伶俐

电话:18081177538

邮件:

7月18-20日

会议名称:第23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暨上海国际微波理论、电磁兼容、射频及天线技术展览会

会议地址: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

展会概况:主要包括电磁兼容、射频技术、微波技术、雷达技术和无限通讯技术等领域。近700家制造企业参展。

展览范围:材料、基板;防雷产品及应用技术、电磁兼容检测、电磁兼容认证、相关RF产品与技术等;元器件;测量装置及加工装置;软件及模拟器;工程技术及生产委托

联系人:高攸纲

电话:010-62282343;62283322

2013年8月展会一览

8月1-3日

会议名称:2013深圳国际便携产品创新技术展览会

会议地址:深圳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展会概况:从2G到3G再到4G,从功能到智能再到云终端,从t9到全键盘再到多点触控,从600m到1.5G再到四核,从30万到500万再到1200万像素,以及memS、3D、nFC、无线充电、防水&hellip&hellip移动终端市场可谓瞬息万变。数以万计移动终端企业的设计、制造、采购与决策人员每年汇聚于mobilewinShow2013,寻找更多助其创新及控制成本的供应商

展览范围:盘点和展示最新技术与应用;应用处理器;无线技术;电源系统;移动显示专区;制造技术专区;无线充电专区;电子材料;整机与外设专区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第五届深圳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

会议地址:深圳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国际物联网贸易与应用促进会

展会概况:2013深圳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是一个关于物联网完整产业链、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技术、短距离通讯技术、最新移动支付技术、电子标签生产解决方案、读写器开发最新技术、中间件的精确控制技术、及其物联网技术在交通、工业自动化、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物流、防伪、人员、车辆、军事、资产管理、服饰、图书、家用智能化、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全面解决方案和成功应用展示的高级别国际盛会。

展览范围:RFiD产品线;智能卡产品线;智能卡读写设备提供商;生物识别;安防监控;传感器、传感网络节点;核心控制芯片及嵌入式芯片;通信技术与产品;网络架构和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和软件;物联网示范应用

电话:021-62990137-812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中国广州4G通信展览暨应用大会

会议地址: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目前世界两大4G技术为tD-Lte和FDD-Lte。tD-Lte是中国主导的3G标准tD-SCDma的长期演进技术,它与另一大标准FDD-Lte采用基于Lte的同一套标准体系,两者共平台设计可以共享研发资源和成果,共芯片终端便于实现全球漫游,从而共享全球用户规模。

展览范围:4G网络和商业模式;无线宽带政策与标准;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Lte-advanced;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最新手机装置与策略;固定和移动网络部署;光通信;ip核心和回输技术方案;互联网创新与移动新媒体;运营转型战略和战术;家庭基站;物联网;三网融合;4GwoRLDCHina目标市场;电信运营商;手机服务提供商;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服务、产品提供商;系统制造商;移动终端制造商;通讯测试设备;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通讯接入产品制造商;信息通信研发;系统设计;科研机构;大学;金融和投资机构;政府和产业组织;互动娱乐产品开发商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广州国际信息与智能化应用技术展览会

会议地址:广州保利世贸展览馆

主办单位:保利地产

广州市保利国贸投资有限公司

展会概况:国内首个聚焦信息技术行业级应用的专业性展会。

展览范围:面向工业、商业、服务业的信息与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工业信息与智能化;商业、零售信息与智能化;服务业信息化;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及服务;物联网技术的企业级应用;嵌入式软件及系统;企业级通信网络技术应用;企业级硬件及多媒体解决方案;iCtSmartcity智慧的城市;面向公共管理、居住生活的信息与智能化;数字化公共管理与服务;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iCtSmartmore即见的未来;新技术、新产品、新概念;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各类应用app;3D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3S技术;绿色it(计算机高效节能、环保技术);新潮消费电子、多媒体娱乐、游戏、数码产品配件等;智能城市案例、智能园区案例;院校研究成果展示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第二届中国(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博览会

会议地址: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青岛市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在首届软博会里,展商数量为177家,同期举办的2012软件产业发展与融合创新高层论坛与2012青岛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招商推介会,成效显著,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国内重点软件企业、高成长性软件企业,展示企业最新科研成果。

展览范围:基础软件;应用软件;软件信息服务;互联网服务;物联网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及智能设备制造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22-25日

会议名称:2013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

会议地址: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北京市投资促进局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

展会概况:专门面向苹果系统平台的行业展会及会议,为参会人士提供娱乐、培训、通信及企业级应用的深度体验。

展览范围:个人电脑及周边产品,消费电子产品,最新最具创意的软件、硬件、配件、相关技术等

电话:021-62990137-812

邮件:

8月25-27日

会议名称:2013第八届中国西安国际科学技术产业博览会

会议地址: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西安市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通过展览展示、高峰论坛、技术研讨、产品推介、商务考察等方式为各省区市政府、高新区、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全力打造中西部最具代表力的科技成果展示窗口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展览范围:政府形象及成果展;全国开发区、科研院校科技成果展;低碳环保与能源工业技术专题展;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专题展;半导体照明技术产品专题展;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阐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项目,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产业、航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和项目

电话:021-62990137-807

8月27-29日

会议名称:2013韩国国际it技术融合博览会

会议地址:大邱国际会展中心

组织机构:大邱广域市

庆尚北道

韩国电子工业协会

展会概况:将进一步整合全球市场机会,举办一系列跨国采购、产业链对接、采购招标等贸易洽谈活动。同期还将举办全球瞩目的“2013第十二届国际情报显示学术大会(imiD)”“it综合产业研讨会”“信息技术研讨会”“it电子进出口洽谈会”等相关配套活动,特别是imiD国际情报显示学术大会是世界三大显示技术大会之一,大会每年都邀请世界显示技术领域里500强企业高层参与此次盛会。

展览范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移动设备;3D传感器液晶显示屏、冷光屏、FeD显示器;电子元器件组件;生活类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消费类电子;智能工作

联系人:姜淑秀

电话:0532-88895116;18661656996

邮件:

8月28-30日

会议名称:2013年巴西国际消费电子展

会议地址:圣保罗市北方展览中心(CidadeCenternorte)

展会概况:该展览做为南美唯一的同业展览会,得到巴西及国际知名企业的广泛支持。

展览范围:家庭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个人数码电子产品、电脑及电脑周边产品、网络产品、消费类电子配件、电子零件、LeD显示模块及光电产品、互连技术及产品、电源设备、车载电子产品、全球定位系统、通信及无线产品、移动电话、其它相关电子产品及技术等。

联系人:朱力

电话:020-82590932;15920144576

邮件:

8月31-9月5日

会议名称:2013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

会议地址:德国柏林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德国娱乐与电子通讯工业协会

展会概况:是欧洲及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通讯及信息电子技术产品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性展览之一,为欧洲及全球的电子消费品销售商和采购商提供了聚集了解和展示新产品最佳机会和理想场地。

展览范围:在线电子消费品,卫星接收机、解码器,投影仪、数码相机、录音录像载体、家庭影院;移动媒体、通讯设备和远程通讯设备,汽车多媒体、导航系统;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硬件、配件及外设,软件、系统软件和有效程序、多媒体应用系统、在线软件、通讯软件;手机和在线服务、家庭网络、无线装置、遥控和遥感装置、家庭小型商场的报警装置、录像系统的记录装置、监视设备、家用电器的监视、时序安排和遥控设备、自动控制的数据系统;卫星服务装置、测量设备、ip网际协议、互联网解决方案等。

联系人:刁先生

移动互联网概论篇6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自运营商管控一切的时代即已有之,但它从小众的窠臼中脱胎重生,还是得益于ioS和android平台的诞生。让我们用一组数据回顾移动互联网的三年之路。

2009年第三季度,iphone的利润首超诺基亚。

2010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手机娱乐大奖(mea)之上,评选结果让人震惊。因发行angryBirds而声名大噪的Chillingo击败eamobile以及Gameloft获得年度最佳游戏公司,而独立应用商店GetJar意外击败全球手机应用程序商店的模范苹果appStore。

2011年,苹果公司的市值超越美孚石油,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与此同时,美国移动游戏业务营收增长近1倍至15.3亿美元,占到美国200亿美元游戏市场的7.7%。LBS服务成为每一款应用的标准配置。

时间进入2012年6月份,appStore中的应用数量达到60万,同样在6月份,通过移动设备登录Facebook网站的用户数量达到1.02亿人。据各方的保守估计,明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将过半,而根据工信部的最新数据,在第二季度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超越功能机。

更重要的是,回望10年前,草莽丛生的pC互联网是当时冒险家的乐园。并没有人能够准确地判断它的巨大前景。而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经过互联网的教育后,所有人都知道移动互联网是座大金矿,所有人都不想再次错过。尤其是那些已经在互联网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巨头们,更是把主要的火力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上,而所有的服务也都正在这个网上积极建立据点。

实际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生产力工具,而移动互联网的无所不包则将手机变成了人的不可或缺的某种外在“器官”。这种局面已经大幅度演进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而全方位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

回到产业层面,在方兴未艾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移动互联网产业也蕴含着局部的危机。2012年以来,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冷却,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概念正在被看淡。加之在这个领域的耕耘者过多,远远超过消费者的市场容量,导致了大量移动互联网创业失败案例的产生。巨头公司在2011年入场之后的高歌猛进,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资本和潜在的创业者正在持愈发谨慎的态度。

移动互联网概论篇7

一个新概念“云计算”在全球it产业中不绝于耳,正在酝酿和经历着一场声势浩大的“云计算”浪潮,云计算和移动化可谓是互联网的两大发展趋势。云计算被认为是继大型机、个人计算机(pC)、互联网之后,又一个能够对产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新型计算模式。国际组织积极推动云计算的标准化工作,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云计算并积极采取行动推动云计算的发展。云计算的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用户的信任感不断提高,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云计算概述

以往,用户往往通过购置更多数量和/或更高性能的终端或者服务器来增加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但是不断提高的技术更新速度与昂贵的设备价格每每让人望而却步。如果用户能够通过高速互联网租用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就可以大大减少对自有硬件资源的依赖,而不必为一次性支付大笔费用而烦恼,这也正是云计算发展的大背景。总的来说,有几方面的先决条件促成了云计算如此大规模的发展。

首先是网络用户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增加,从拨号上网到宽带上网的转变以及网速不断提高为云计算提供了基础;虚拟化软件的出现,把CpU可以虚拟化起来,把非常多CpU连在一起,或者把一个CpU虚拟化两不同计划单元,不再是一个单独服务器,而成为服务器计算资源池,云有了强大计算存储引擎,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庞大的计算与存储网络,用户只需要一台接入网络的终端就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所需的资源和服务而无需考虑其来源,这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服务方式,这是第二个客观条件;第三个就是客观条件需求带动,由于社交网络、搜索、互联网的出现需要这么多数据,这么多数据在传统计算架构上,传统上几亿次搜索,几千万个邮件处理好,就是靠云计算架构。

那么何为云计算呢?云计算(CloudComputing)这个概念的直接起源是亚马逊eC2(elasticComputeCloud的缩写)产品和Google-iBm分布式计算项目。云计算的原始含义即为将计算能力放在互联网上。当然,云计算发展至今,早已超越了其原始的概念。云计算至今为止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组织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狭义的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硬件、平台、软件)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广义的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用户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it基础设施/服务。云计算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主要实现形式包括SaaS、paaS和iaaS。三大运营商对云计算也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中国移动(微博)最早提出了“云之旅”,到上海电信开始了云计算的最基本服务,联通也在做云计算。云计算实现了资源和计算能力的分布式共享,能够很好地应对当前互联网数据量高速增长的势头。电信运营商在数据中心、用户资源、网络管理经验和服务可靠性等方面具有优势,目前主要通过与it企业的合作逐步推出云计算服务。

2云计算的网络应用分析

“云”可分为基于因特网的公共云、基于组织内部网络的私有云,以及兼具公共云与私有云特点的混合云。云计算主要可应用于:协作工具,个人、家庭、组织、社会通过“云”进行协同工作、实现同步处理或接续;服务平台,为需要大规模计算或存储时的各种应用或开发提供虚拟化的资源服务,不同的使用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创新基地:为用户提供api,鼓励用户进行创新尝试,不断涌现新的应用或服务。

就云计算对互联网的作用而言,可能更多地表现在云计算对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极大促进作用上。移动互联网并非独立于现有互联网之外的一种新的互联网,其产业链要素与传统互联网没有太大区别,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固定互联网(以固定pC为终端的传统互联网),不止是终端和浏览器,移动互联网在商业模式也迅速向固定互联网靠拢。根据摩根斯坦利的报告,移动设备将成为不断扩展的云服务的远程控制器,以云为基础的移连接设备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都在快速增长。

移动终端设备一般说来存储容量较小、计算能力不强,云计算将应用的“计算”与大规模的数据存储从终端转移到服务器端,从而降低了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处理需求。这样移动终端主要承担与用户交互的功能,复杂的计算交由云端(服务器端)处理,终端不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即可响应用户操作,保证用户的良好使用体验,从而实现云计算支持下的SaaS。加拿大Rim公司提供的黑莓企业应用服务器方案可以说是一种具有云计算特征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并且取得了成功。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将促使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向形式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的方向发展,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云计算这个新模式之下,平台的发展方式,平台产业的结构方式会跟以往不一样。因为上一个技术浪潮,技术模式下整个it产业的分工是一个完全的高度水平分工,做芯片的、做主机板、做主机的、做操作系统的、数据库的、做中间件、做应用系统的,最后做集成服务的,一层一层切的相当清楚。现在云计算公司下我们看到整个产业结构重构,现在可以看到重构的模式由原来高度水平分工变成了高度垂直整合。也就是说服务、应用、中间件这个平台和底下系统,甚至连硬件芯片完全集成在一起了。未来的平台可能不会像上个阶段那样,一个平台,最多两个平台,可能有很多的垂直平台。那么,如果你是一个拥有量最大的应用服务提供商,你可能就会成为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平台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和网络设备制造商在信息传输管道的方面优势明显,终端制造商

对手机、miD等移动接入终端设备的掌控力度最强,it和互联网企业则对各种服务和应用的内容网络最为熟悉。参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甚至是主导地位,就必须依托已有基础延伸价值链,争取贯通“端”-“管”-“云”的产业价值链条。

3结论

云计算势必会给互联网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会改变现有的产业布局,在这种模式下谁拥有了最广泛的最终客户,谁拥有了最大量的,最大客户量的应用和应用服务,可能谁就会拥有平台。

参考文献:

[1]孙颜珍,新型网络应用模式-云计算初探,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第11期.

[2]李冠,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研究,硅谷,2010年第6期.

[3]王晓敏、刘宏伟、李石妍,云计算系统网络管理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第11期.

移动互联网概论篇8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3YJC860021),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3wQ036)阶段性成果。

皮尤研究中心调查发现,美国目前有47%的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读取新闻。在中国,移动新闻阅读也深受用户青睐。因此,移动新闻内容指用户在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消费的互联网新闻内容,一般以web浏览器(webapp)和原生app的方式被用户阅读,如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具有移动性、社交性、融合性和即时性的特征。移动媒体新闻内容相比传统媒体不仅是融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同时更因移动终端具有个性化和私密性特征,更易于收集个人数据和分发新闻内容。

新闻app是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简称。目前的新闻app主要在苹果ioS、谷歌安卓和微软windowsphone这三大平台上,用户下载量比较大的新闻app基本上实现了跨平台传播。而在HtmL5时代,新闻app将进一步突破平台限制,大大减轻开发者的压力。除原生app,新闻应用还嵌入浏览器、微信等平台型应用。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成为新闻分享的一个重要通道。Facebook也专门创办了新闻应用paper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新闻阅读需求。

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是西方学界的研究焦点。皮尤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软件程序、内容聚合工具、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本身在内的新新闻中介(newintermediary)概念,人们从移动终端获取新闻服务于他们的本地性和即时性需要,用户数据成为最重要的商品。[1]该中心还指出:移动设备可能比桌面电脑/手提电脑在新闻上有更深的体验。[2]西方新闻学界还提出了“未来新闻学”来概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学,主要包括用户参与式生产新闻理论和“新制度辐射型模式”(neo-institutionalHub-and-Spokemodel),也就是由新闻机构信息,通过社会化媒体传播和评论。[3]

迈克尔?塞勒提出了“新闻过滤系统”的概念,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再是依靠新闻机构帮助筛选新闻,而是依靠社交网络来过滤新闻。[4]此外,跟移动新闻内容相关的概念主要有LBS(LocationBasedService)、ott(overthetop)、公民新闻、自媒体、融合媒体、全媒体报道、数据新闻等。

我国对移动新闻内容的研究刚刚起步。在web1.0时代,门户网站占据了新闻传播的优势地位。钟瑛提出了网络新闻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并对我国的网络新闻管理提出了建议。[5]在web2.0时代,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新闻舆论传播的利器。微博新闻内容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舆情管理和传播机制探究方面。到了移动化传播的web3.0时代,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是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6]蔡雯对“央视新闻”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了个案研究,认为微信能实现新闻内容的精准推送。[7]周裕琼认为手机是实现谣言线上和线下互动,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关键媒体。[8]人民网舆情频道指出基于微信公众账号、新闻客户端的新闻传播已经构成了“无线舆论场”。[9]

一、移动新闻内容“再造”新闻业

移动媒体正在“再造”传统新闻业。在新闻业转型的过程中,有大量的传统媒体记者在web2.0的环境下被“释出”,自主创办自媒体,为移动新闻终端提供内容。[10]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人和机构都能够创办app来传播新闻信息。我国新闻app数量已达数百种,装载量达到数亿人次,我国的移动新闻产业发展几乎与世界同步。

在传播者和渠道方面,移动新闻内容的生产者不仅局限于传统媒体机构中的从业者,还大大增强了商业媒体的话语权。4大门户网站的新闻应用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大的互联网平台牢牢把握了pC互联网时代以来的集聚内容的优势,在移动新闻内容传播方面占有优势。此外还有大量的自媒体依附于大型移动传播平台,依靠平台的稿酬和广告分成获取利润。这都将形成新的新闻业生态链。

内容生产方面,移动新闻内容存在UGC(用户生产内容)、pGC(专业人士生产内容)、aaC(算法生产内容)3种类型。移动互联网内容的筛选与推动极为依赖社会网络和算法。移动新闻内容很多都是我们关注的用户推荐的,这是基于一种人际关系的社会信任。此外,一些网络意见领袖所具有的权威性也会使用户接受他们所转发的新闻。算法在移动客户端中得到了普遍应用,app利用移动终端收集用户的消费偏好,计算和推荐他们感兴趣的新闻。但不管是熟人、权威还是算法推荐的新闻,久而久之都可能带来信息窄化和“信息茧房”的效应,即用户只关注自己感兴趣或者信任的消息源,对于一些应知的公共新闻则进行了选择性过滤。

受众方面,移动新闻的受众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听众和观众,而是具有积极主动权的用户。移动新闻内容的消费嵌入了用户的日常生活。当然用户的权利也是有限的,是在其提供广告和行销价值的前提之下的。但生产和消费的影响权重发生了变化,未来的新闻消费将引导新闻生产。新闻机构通过采集用户的消费数据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在新闻效果方面,移动新闻媒体能够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监测用户的使用情况,利用算法了解用户的消费偏好,且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分析其年龄、性别、职业、收入,从而为广告和营销提供更好的依据。移动新闻业也带来了广告业和营销业的变革。海尔已宣布不再向传统媒体投放硬广告。不久的将来,基于自媒体的公关营销,基于移动终端的广告精确投放将成为移动新闻业的主要盈利模式。

二、我国移动新闻内容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新闻客户端品种繁多。除传统的几大商业网站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传统媒体如央视、《南方周末》都推出了新闻客户端。此外,百度、腾讯还推出了百家、大家等轻型新闻应用。几大门户网站如搜狐、网易、腾讯的新闻客户端的下载安装次数皆达千万级,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用户过亿。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移动新闻客户端不仅是个人化的媒体,更成为大众媒体。

移动新闻内容生产的3种分类方式极有洞见,很好地区分了新闻app的类型,提出了有效的内容分析框架。但也过于简单,其中的pGC往往综合了aaC和UGC的内容生产方式。虽然学界容易夸大用户参与生产内容的作用,但pGC依然是用户在移动新闻应用中消费的主要新闻内容。搜狐、网易和腾讯3种新闻app都是以pGC的内容生产方式为主,而pGC和aaC在内容生产方面存在着较大范围的交叉。

具体到pGC这一种内容生产方式,还可再细分:一是传统媒体的新闻app,如《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其特点是内容完全由该媒介机构独立生产,缺点是更新相对较慢,但比纸媒时代的更新速度快;二是商业媒体的新闻app,如搜狐、网易,其积累了门户网站的内容资源,又占据优秀的内容分发平台,在移动新闻传播上占据优势地位;三是内容聚合型的、结合算法的app,如鲜果联播、ZaKeR、今日头条,其特点是自己不生产内容,通过个性化定制、按用户喜好推荐、社会化分享,由于内容来源多元,目前面临规制压力比较大。

中国自媒体的发展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其广泛分布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客户端中。自媒体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能对某一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持久关注和追踪,为用户在此类问题的思考方面提供咨询。自媒体并不是像字面上呈现的那样是个人自我创作的媒体,实际上自媒体常常是有组织的和专业的,如虎嗅网、徐达内小报等都是优秀的团队式自媒体。这些自媒体的创始人和组成人员具有专业媒体的从业经验,其内容也具有和专业媒体竞争的优势,且更具有灵活性和多元性。

自媒体的盈利模式最初比较单一,以公关约稿为主,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公关。但这种盈利模式与传统媒体中的“软文”比较类似,终非正道。内容平台是自媒体的立身之本,也创新了自媒体的盈利方式:如搜狐自媒体经理人模式将自媒体当做明星去包装和经营,腾讯创办了“广点通”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置入广告链接。与传统媒体一样,自媒体的盈利能力与影响力直接挂钩。由于自媒体的内容难以具有独占优势,依靠读者付费或“众筹”的方法为自媒体筹集资金比较困难,使用广告分成的办法比较实际。

三、移动新闻内容的管理与规制

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新闻来源选择和参与新闻生产的机会,但也会带来有害和不实信息的传播。首先是终端过剩但内容单一,虽然app的种类很多,但内容来源仍主要是传统媒体;其次是优质新闻内容的匮乏,大多数新闻客户端仍照搬了pC互联网的新闻门户的内容,没有进行深度加工和编辑,很多自媒体的内容紧追热点,但比较浮躁;再次是有害信息泛滥,现在很多新闻客户端为吸引用户,引用了很多者身份不明、信源不明的消息,甚至出现了很多把网络恶搞的消息当做正式消息向用户推送的情况;最后是公关暗流汹涌,很多自媒体内容都受到公关公司的操纵,难以保证公正客观。因此,对移动新闻内容进行规制也是市场的迫切需求。

在此语境下,如何为移动终端提供优质、可信的新闻内容成为重要课题。《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网络内容建设主要包括维护网络信息秩序、坚持正确导向、强化法制建设、提高政府引导能力、倡导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内涵。[11]移动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社交性和即时性使其舆论爆发力强,影响范围广;移动新闻阅读设备的私密性使其规制难度大,我国对移动互联网内容的规制供给尚不足。

国外的互联网规制经历了从“无法规制”到“融合规制”的过程。[12]国外对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的规制融合了媒体和电信两种规制体系的原则,较好地理顺了媒体和电信规制间的关系。国家介入互联网内容规制主要考虑言论自由、国家安全、隐私权、著作权、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价值与权利冲突。莱斯特提出了互联网规制的主要架构,包括代码、法律、社会规范和市场。[13]西方电子媒介的规制原则包括:公共利益、意见市场、传播的多样性、产业的竞争原则、普遍服务和本土化。[14]从国家和政府的层面来看,Seifert把互联网的规制理念变迁总结为无政府主义的、超国家的、国家监管的和国际协商的。[15]美国倾向于放松管制,欧洲则更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

国内对移动互联网的相关研究还不足。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闻阅读和“无线舆论场”,在2013年才成为社会热点,相关研究还较滞后。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建设主要存在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同质化、微博和微信新闻内容传播的混沌化和泡沫化问题。我们需要对移动新闻内容持续追踪,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生产基础性的知识和一些创新性的管理方式,使得产业发展与内容规制得到平衡。

移动互联网的监管在吸取传统pC互联网时代经验的同时要进行创新。为削弱网络舆论生态的复杂性,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建立起复杂的互联网监管法律体系,[16]但位阶较低。[17]黄春平对新闻内容提出了在三网融合的情况下统一监管体系、渠道与内容分开监管、明确内容业务标准、重视自律性监管等管理原则。[18]在移动媒体方面,则实施了短信内容管理、内容服务商管理、手机实名制等规制手段。[19]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我国的数字媒体内容的国家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唐建英探讨了如何建立非对称的规制框架来管理ip电视、互联网电视、网络视频、播客、手机电视等新兴网络音视频服务。[20]王建磊认为发展基于手机的公民视频新闻需在公民参与和社会规范中取得平衡,应保持真实和克制。[21]李文明认为网络出版需要有资本化经营、构建虚拟产业组织、优化技术路径等措施来进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内容建设。[22]

四、移动新闻业态下需要探讨的问题

1.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与我国传媒体制的互动

当代中国语境下移动新闻内容的产业和制度必然对传统媒体产业造成巨大冲击;移动新闻内容的技术架构、基础设施、生产方式与分类也与传统媒体不同,与电信产业产生交叉;移动新闻内容的盈利模式尚需探索,移动新闻内容平台之间存在巨大竞争,许多互联网巨头都将新闻客户端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张船票”;党媒和商业媒体在移动新闻内容传播上的博弈,传统媒体为商业媒体提供内容以扩大影响力,但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建立付费墙以收费;商业化运营对移动新闻生产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时政新闻和娱乐新闻在移动新闻终端上的消费存在融合和竞争;新闻业的政治性、商业性和专业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迁,移动新闻内容的发展趋势是用户参与的比重增加、市场化程度提升,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网络危机公关。

2.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的筛选与把关

这一前提下,需了解移动内容平台如何对新闻进行把关和加工,app市场与新闻内容的分发;移动内容平台如何聚合和呈现新闻,算法和数据挖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移动新闻内容从业人员的专业主义与身份认同,专业人士在移动新闻把关中所起的作用;从新闻把关到新闻策展,用户如何参与移动新闻内容的生产;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在新闻内容传播过程中的区别与联系。

3.移动互联网新闻内容的消费与传播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成了数字原住民,对手机产生了使用依赖。那么,用户如何使用移动新闻内容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移动新闻内容在用户的日常生活和生命体验中扮演的角色;移动新闻内容对用户的空间感、时间感以及公私界限有何影响。此外,移动新闻内容的传播规律和模式也值得讨论,目前流行的移动传播方式包括:众包、众筹与大众自我传播;意见领袖、社会网络、权威、信任在移动新闻内容传播中的作用;LBS、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装置等新兴科技对受众消费新闻内容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与社会的互相形塑呈现出新的面貌。

移动互联网概论篇9

首先是移动广告领域的破冰。

7月11日,在北京举办的mma无线营销论坛2013之上,mma中国公布了四个移动广告标准:app应用嵌入广告SDK监测标准V.1.0,广告api监测标准V.1.1,广告物料标准V.1.0和广告监测标准V.1.0。这四个标准的公布对于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来说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在pC互联网上已经很成熟的流量变现模式,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之上就突然失效,大量的开发者手握可观的app下载量却无钱可赚。整个移动互联网在表面繁荣之下并没有实现商业价值的闭环。

究其原因,是由于广告主需要的是在移动终端上基于新科技的效果量化,而不是在手机屏上价值大打折扣的批量购买。而且,他们还需要一套如同在pC互联网之上的比较直观的监测方法。

大量广告主在等待行业标准的出台。在这些“刀叉”准备好之后,才可以推动品牌广告主做“蛋糕”的信心,进而解决移动广告的行业造血功能严重不足问题。

在量化用户、量化媒体之后,虽然移动广告到达开发者还有好几个波长,但至少在7月份已经完成了这关键一个波长的建设。

其次是RtB(RealtimeBidding,即实时竞价)广告的蓬勃发展。

自“大数据”这一概念从2009年开始流行于互联网行业开始,RtB是基于它的第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独立商业模式,也是大数据应用中最典型的成果。

RtB广告被认为是和“移动广告崛起”并肩的,广告行业的两个最大变量之一。在RtB时代到来之后,互联网广告已经从卖广告位的时代,开始步入“卖用户”的时代,广告由期货转为现货,广告主可以自己操盘。

2012年被认为是“中国RtB元年”。在2013年初,腾讯与新浪纷纷推出自己的私有adexchange平台。

5月30日,五大全球4a公司、五大广告交易平台齐聚中国最大DSp公司――品友互动主办的全球RtB峰会,也预示着RtB大潮的凶猛来袭。

而在7月16日阿里妈妈宣布正式开放tanXSSp平台之后,作为互联网广告领域一哥,“百度流量交易服务”BeS也在千呼万唤揭开面纱。至此RtBexchange领域GBat四方格局形成。

移动互联网概论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逐步由过去的小型业务系统向着大型系统方向发展。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也逐步发展成为计算机网络的热点问题,笔者就对计算机网络常见的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云计算

云计算属于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最早是由Google提出的,其核心思想就是把许多实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以便形成一个计算资源池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云计算能够提供最安全、最可靠的数据,这样就能够给用户带来很大便捷,用户不必再担心数据丢失或者病毒入侵所带来的麻烦,而且对用户端的要求也普遍不高,这样用户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从而就可以达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以及应用的共享,从而也就为用户使用网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一)概念。对于云概念当前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我们对云计算定义为:云计算属于一种立足于互联网分布式的计算,在虚拟的数据中心中,许多台电脑及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以便形成非常强大的运算服务能力。

(二)原理。简而言之,云计算的原理是通过将计算分布在众多分布式的计算机中,而不是当地计算机以及远程服务器,从而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就会与互联网呈现出很大的相似。这样企业就可以将资源及时转化到所需求的应用方面,结合实际需求来访问计算机以及存储的系统。从理论方面来分析,从数据的处理一直到视频游戏,差不多所有的计算机运用以及管理程序都能够应用在云计算系统中。

(三)应用。当前,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价值已经得到了众多教育机构的支持和认可。Google和iBm在2007年10月宣布推广“云计算”的计划,其中,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等都积极加入了该项计划,同时在2008年3月份,我国的清华大学也加入了该项计划中。

与此同时,云计算技术的推广为银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实惠,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促进了信息的共享,而且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此外,云计算当前在我国的证券公司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二、移动互联网

一般而言,移动互联网就是有机地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了移动网络中,从而达到移动上网。通常涵盖了计算机网络以及移动网络的知识。当前,移动平台应用开发属于互联网领域中的一项热门技术,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机以苹果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手机为主,同时各种新的游戏和应用也不断涌现,手机平台已经发展成为继windows和web之后的一个重要软件技术平台。

(一)概念。一般而言,移动互联网属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相互独立发展又融合的新兴市场,呈现出互联网产品向着移动产品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从技术方面来定义,将宽带ip作为核心技术,而且能够提供语音、多媒体业务以及数据等开放式的基础电信网络;从终端方面来分析,用户凭借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从而就可以得到移动通信网络服务以及互联网服务。

由于互联网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也可以这样认为,移动互联网属于对桌面互联网进行的延伸,它的应用以及内容还是属于移动互联网的根本。

(二)应用。Gartner预测,在2013年全球所推出的手机约95%都预装游览器。同时要注意的是,移动通信网的业务体系也是日益变化的,不但涵盖了基本电信业务、智能网业务,而且包括新兴移动数据增值业务,但是移动互联网就属于所有移动数据增值业务中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移动互联网的热点应用包括移动浏览、移动视频、移动广告等。当前,物联网已经尝试地应用在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金融服务业、环境与安全检测以及国防军事等行业中。

三、物联网

物联网(简称ito),是借助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射频识别技术等,进行监控、互动的物体采集,声、光、热、力学等信息的采集,通过接入可能的网络,从而达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相互链接,达到对物品以及过程的智能化的感知及管理。

(一)概念。物联网是指借助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采集所有需要连接、监控以及互动的物体及过程等各方面的信息,以便达到互联网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较强大的网络。

(二)原理。物联网是立足于计算机物联网的基础之上,通过应用RFiD以及无线数据通信等方面的技术,以便建设成能够涵盖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网络,即“internetofthings”。通常在这个网络中,物品之间可以形成为相互间的交流,而且不需要人为的干预。从本质上来分析,物联网是应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然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来达到与物品的相互识别以及信息的共享。

(三)应用。当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智能交通、政府工作、智能电网、工业监测、公共安全、情报搜集、环境保护等领域中。通常情况下,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监控型(例如环境监控、物流监控等)、查询型(例如智能检索等)、扫描型(例如动态收费等)、控制型(例如智能交通等),以便达到对事物的“高效、安全、环保”的一体化。

总而言之,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革新。网络作为一种连接介质,它的底层属性会日益凸显,但是我们要始终相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黄文杰.试析计算机网络常见安全问题与对应策略[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

[2]杨德生.计算机网络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处理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2)